财务公司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公司财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 关系 对接 研究
现下社会经济呈一体化发展趋势与多元化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义而言,财务以公司核心要素形式产生,同时影响公司整体运营机制,公司财务要素主要分为财务治理要素内容和财务管理要素内容两种,其一同归属于财务工作范畴之内,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却有着本质区别,其概念意识与对应经济活动之间均存在较大不同点与差异性。应该了解到,当前公司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相混淆状况,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现财务无序管理现象,对公司正常运转和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应正视此类问题,从实际角度出发,在辨别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二者区别的同时,详细分析与探索其内在对接模式,从而更好更优的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使得财务工作效率和财务工作质量得到双向提升。
一、财务治理内涵要点分析
财务治理词汇产生源于公司复杂且难以处理的财务关系,财务治理能够对公司基础性财务问题作出有力反映,财务治理主要对象为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群体利益协调性,会对工作人员具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等进行提升。从实际角度而言,财务治理是使企业经营权和相应企业所有权之间达成完美分离的产物,财务治理环节中主要分为财务收支管理内容和财务监管内容以及财务工作人员配置内容等,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财务的正常科学配置。财务治理以调控手段形式产生,公司内部全体工作者利益被涵盖其中,无论是公司经营者、公司决策者和公司职员都是公司财务治理的主要对象,财务治理目标相对长远化和多样化,最终目的即为对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内容和财务管理方式内容等进行完善,达到员工利益有力调节的主要目的,以至有效提升公司运行效率。
二、财务管理内涵要点分析
财务管理是固有词汇,财务管理概念相对明确。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财务管理就是针对公司财务事项进行实时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内部较为常见的一种经济活动,主要对象分为公司经济问题管理内容和公司财务问题管理内容。需知,公司资金项目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和核心操作环节,应在财务管理中进行必备资金管理,实施资金合理分配制度,有时也涵盖了投资管理内容和利润再造内容,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财务管理是公司财务工作环节中基本工作形式之一,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可为后续企业进步提供一定资金支持,使得公司竞争利润不断加大,运用财务管理效率提升模式来明确公司经济活动目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明确走向,在起到推动效用的同时促进公司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化管理和策略科学化执行。财务管理以财务活动正常安排进行最大公司价值获取,财务管理本质是从价值角度为公司牟利,因为其是公司治理工作的基本,公司经济活动与经济目标被确定的状况下,公司目标才能得以明确,发展前景也会更为可观。
三、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间的主要区别分析
(一)目标差异性要点分析
财务治理目标即为公司财务权益维护,保障公司利益分配均衡性,当前公司管理制度实施背景下,公司所有权和公司经营权呈相互背离态势,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则存在委托现状,此种现状证明着财务资本受托管理已成为主流。针对信息非对称因素加以分析,公司经营者具备一定信息优势,投资者与之不同,其存在一定信息劣势性。公司组建与公司发展中,经营者核心目的就是使公司效益达到最大化,投资者收益量度增加,但当前仍旧存在道德风险诟病,经营者会借助信息优势去为己谋利以损害投资者切身利益,非正规私人利益获取状况较为严重。但是财务治理其出发点为产权契约关系处理与调节,对财务利益主体间利益进行综合调节与制衡,以至有效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效率。所以,投资者权益保护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点操作环节和最终目标。
财务数量内容是财务管理环节中的操作出发点,在此前提系进行后续公司价值评估,财务管理目标为从根本上增加公司基础性价值,投资者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会增加公司收益。公司创建伊始,公司投资者目的就是达成公司利益最大化,换个角度而言,此处利益最大化是将投资成本要素扣除之后的公司剩余资金与财富,公司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工作目标,主要分为资金时间价值考虑内容和相关风险价值要素考虑内容,公司资产增值均依仗与此。
(二)主体差异性要点分析
公司财务治理主要包含了公司股东内容、董事会内容和经理层内容以及财务管理层内容等,公司财务治理将财权配置视为重点,通俗来讲,即是对公司股东财权、董事会财权、经理层财权和财务管理层财权进行积极合理配置,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其具备出资权和决策权以及剩余资金索取权等,但董事会可以对大会财权代为行使,此时主要涵盖了利润分配方案内容、预决算方案内容和重大财务决策方案内容等,经理层权力与前者不同,其需在董事会授权后才可以参加重大公司决策,为董事会提供可选方案,通过科学的方案拟定,提高决策可行性。公司财务管理层授权方为公司经营人员,其需要认真履行自身财务工作职责与财务工作义务,享有一定财务执行权和财务决策权,监事会主要负责财务信息内容状况检查与监督,公司内部经营活动监管操作也被纳入其中。
公司财务管理主体包括公司财务活动参与者和公司财务活动执行者,其与财务治理形成要素基本等同,看似相同,但主体实质却各不相同,公司财务治理主体角度为社会属性,公司财务管理主体角度则为经济属性,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监事会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部门与机构,但此时其却不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部门和机构。
四、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间的主要关系分析
(一)最终行为目标保持一致
公司财务治理与公司财务管理二者目标具有一致性特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目的皆为促进企业财富值稳步增长,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价值最大化。财务研究主体为财务利益主体权、责、利三样要素划分,同时以相关应对模式达成利益制衡,财务治理是公司财务创造和利益增长的基础;财务管理操作前提主要基于公司基本治理结构体系,旨在达成核心公司财务目标而进行财务要素管理行为实施,其会推动企业发展和维持财务平衡,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均归属于公司治理大环境范畴内,二者对公司利益主体加以合理配置、安排,使资金流动全方位管理策略实施成为可能,并以公司财富增长和公司价值攀升为最终操作目标。
(二)财务二重性
根据财务属性基本特征可以看出,财务本身就预备一定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此类双向特征存在,使得公司财务管理与公司财务治理共同构成了公司财务二重性,之后在此基础上构成完美结构体系。需知,公司财务治理环节需从财务本质社会属性角度加以分析,以财务社会属性要素进行公司财权的具体分配;公司财务管理环节需要从财务本质经济属性加以分析,以财务经济属性要素进行公司流动资金管理。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二者对财务双重属性进行了有力全诠释,其作用主体皆为公司财务,处于同一协调、共同发展态势,并助力公司各个财务事项能够长期平稳运行。
(三)作用互补性
财务治理通常情况下会融入与公司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之中,以宏观角度为基准继而顺利进行公司财务支配与公司财务协调,公司治理目标和公司治理思想将其涵盖在内。公司财务管理以微观角度为基准,并对公司财务活动细节部分加以操作,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公司财务战略体系构建,其是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确定的根本。财务治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公司财务关系协调与整体控制,财务管理本体财务活动控制步骤与流程由财务治理掌握,二者对公司基础性财务关系调节和对应公司财务活动管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公司财务结构系统由二者一同组建。
五、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要点分析
(一)正规财务分配机构创建要点分析
公司财务目标影响和决定着最终公司经济活动,旨在进行公司不同类型经济活动协调,公司财务合理划分环节势在必行,首要一点即是进行较为合理且正规的财务分配,明确自身要务和责任的同时,对公司财务工作予以精确管理,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司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其本体最大效用,财务分配结构体系构建可对公司财务进行良好细化与分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优化管理。
(二)进行公司财务监督机制建立以权衡内部财务管理关系
适时进行公司财务监督激励机制创建,以此为前提进行公司财务治理与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对接,明确公司基本经济活动目标,要求财务管理与财务治理完成配合。合理的外部监督可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缺陷与诟病,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前提下予以及时解决,最大程度上替公司挽回经济损失,激励机制执行可有效激发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群体潜在工作欲望和工作兴趣,员工工作积极性会得到有效调动,以此种方式来共同实现经营目标达成。
(三)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信息交流畅通性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公司需要进行信息互换平台创建,创建目的在于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状况和对应信息失真状况产生,当前公司管理结构体系中,绝对权力机构设置状况和线性结构设置状况等仍旧存在,信息传达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信息失真现象,信息失真之后会出现一定连带效应,有时会对企业造成致命伤害。旨在有效规避不良信息状况,使得不对称等消极因素公司财务损害程度迅速降低,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实现公司信息平台的畅通性和自主性以及安全性,保证财务治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对接。
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尤为重要,政府下达了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与标准,但统一要求内容有所缺失,实用性信息和新型信息较少,财务会理信息要求规范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及时建立正规财务治理结构体系,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目标,要求公司主管部门与机构进行信息披露制度修订,逐步明确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要求标准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构建要求标准,为后续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公司财务治理目标达成奠定有力基础,使二者日渐趋于目标一致,随之需侧重公司财务治理规范制定、公司财务治理规范执行和公司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公司董事部门需要站出来协调公司股东和公司经营层之间的关系,为最终目的达成起到积极推动效应,加之合理及时的公司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工作监管,充分发挥社会效用和舆论效用,建立公开信息模式和诚信信息模式以及规范信息模式,披露环境优化与合理整改可促进公司财务管理进步和公司财务治理进步。
(四)财务风险遏制以有效凸显财务纽带功能
注重部门设置环节,因为公司财务工作是企业得以安全平稳运行的根本,与不同公司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工作关联性,与此同时,财务工作在时间跨度之上具备战略性中长期特点,有力实现公司财务管理和公司财务治理的对接需要充分体现财务部门此种特征,需要得到充分职能彰显与发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财务风险规避,需适时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结构体系和财务风险控制结构体系,为公司财务治理和公司财务管理创造优良市场环境和工作氛围,需知,当前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发展时代,基于此,公司财务管理技术条件增加,并且拥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之后在此基础上促进财务工作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将企业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深度加强企业危机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六、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经济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当前人们逐渐对公司财务工作重视起来,旨在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效率和财务治理质量,需要上述二者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标准要求内容相互适应。众所周知,公司财务治理要素和公司财务管理要素是公司整体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若进行细化分析,二者服务对象与本体内涵各不相同,但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极为密切,其实质上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调节的关系,需从实际角度出发,进行正规财务分配机构创建,并建立公司财务监督机制以权衡内部财务管理关系,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信息交流畅通性的同时进行财务风险遏制,以有效凸显财务纽带功能,保证公司内部各项机制的正常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活水,林春金.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2]周守华,张敬峰.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财务管理变革[J]. 会计研究,2006,(12).
[3]何晶.岗位价值管理在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中的运用――以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实践为例[J]. 中国商论,2015,(28).
[4]林活水,林春金.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5]潘爱玲,刘颜颜.循环经济型企业财务治理的创新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2012,(08).
篇2
财务公司是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诞生符合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长远利益。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流动性转换与创造的媒介,其经营管理的本质是保证企业集团的流动性合理。随着集团内部经济联系的逐步加深,财务公司维持合理流动性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不合理,不仅会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供应方的信任,也会进一步地削弱财务公司以及企业集团的信用,制约集团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的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完善。
关键词: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概述。
财务公司是为企业集团集中管理资金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基础,达到为企业集团提供金融服务的目的。财务公司流动性是指财务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筹集到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变现公司资产,以满足资金需求的能力。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持有的资产流动性差对外融资枯竭导致无法满足到期支付需求的可能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
自财务公司成立,就以强化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标。但当前很多财务公司业务多样化,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流动性风险水平升高,给财务公司及企业集团带来不利影响。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如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企业集团的信用风险升高,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通过专业方法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财务公司至关重要。所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二、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流动性风险管理滞后与被动。在管理流动性风险时,只注重最终的表现形式,而没有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的源头。财务公司仅凭主观经验来判断流动性风险,没有通过客观的指标体系进行预测监控,导致事后控制居多。此外,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公司在决策中较少考虑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财务公司也没有与成员公司有效沟通,使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难度增加。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
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主要体现为其管理易受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由于财务公司依附于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多数来自集团内部,其管理工作以企业集团的利益为主,我国大多数财务公司股权高度集中,这样就会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管理层没有独立。此外,财务公司的职责是为企业集团内部成员提供财务管理服务,主要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这样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会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其经营管理必然会受到企业集团的行政干预。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由于隶属于集团公司的性质,往往会受到干预,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由于缺乏独立性,在经营管理方面没有话语权,财务公司甚至成为激进的企业集团盲目扩张的融资工具,流动性风险极高难以化解。因此,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主导权受限是管理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财务公司还没有系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风险发生时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得到控制后也没有反馈机制来监察。此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缺乏有力控制。首先,财务公司没有完善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仅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也没有做到有力执行;其次,财务公司成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其专业性和独立性明显不足;最后,财务公司对雇员的控制也不到位,大多数财务公司没有专业人员管理流动性风险;另外,财务公司没有问责制,出现问题时责任难以界定,从而影响财务公司的发展。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多数来自企业集团,缺乏金融专业知识。这使得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不能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有效地预测和防范。另外,随着许多新型行业的不断涌现,对具有金融管理知识的人才需求增大,财务公司的激励机制落后,许多管理人才受其他行业薪资待遇的吸引,离开风险管理岗位。人才流失导致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才素质下降。
三、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一)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
首先,转变事后控制观念,形成预测为主的前瞻性控制理念;其次,转变单一部门管理观念,形成多部门协作管理理念;再次,要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对公司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最后,转变流动性风险只具有损失性,越低越好的理念,流动性风险不仅具有损失性还具有收益性。
(二)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
财务公司应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是财务公司董事会的下设机构,对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公司的融资功能进行扩张的决策有权否决,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是监督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对风险管理政策进行评估,反馈到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从而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
(三)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
建立合理的流动性风险体系需形成一套完善的流动性风险识别、应对及监察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是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开始,财务公司应运用识别程序来识别可能对流动性产生影响的风险。若发现近期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较高,流动性管理人员可以采用资产转换策略或增加负债战略来应对。财务公司需要设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察与反馈机制,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监察。
(四)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
财务公司必须以良好发展为目的挑选、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目前,财务公司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同时,流动性风险管理并不是独立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就要求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科学的人员选聘和激励制度。
将人事部门直接任命的形式改为选聘、竞聘上岗等多种形式,并在聘用雇员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断健全人才使用机制,并针对财务公司的特点形成科学的选聘制度。将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工作完成情况紧密联系,通过多种奖励形式结合的方法激励员工,从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财务公司应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式可以采取定期的部门轮流培训、不定期全员培训等形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加大金融及管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中将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这一重要途径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结语
财务公司在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财务公司在不断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体系,但某些问题在我国财务公司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仍然存在。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转变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委员会;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素质,从而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完善。
作者:安星雨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涛.集团财务控制[J].中信出版社,2011.8.
[2]张继德.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
[3]张梅香.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浅[J].财经界,2010.8.
篇3
关键词:财务公司;功能定位;集团资金管理平台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3-0174-02
整合集团各种资源、发挥集团资源的最大价值是组建企业集团的主要目的。资金是企业集团的宝贵资源,国内企业集团采用了各不相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整合集团资金资源,实现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对财务公司在集团资金管理中的功能定位也有不同认识。企业集团在科学地整合其资金资源,建立健全集团价值最大化的资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赋予财务公司怎样的功能定位,以满足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
1 资金的价值来源于集中管理
1.1 资金集中管理是规模经济理论在集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规模增加的比例。组建企业集团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集团内成员单位优势互补,获取单个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规模经济效益。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表现为人力、技术、资产、设备等各种资源的聚集整合性,其中当然包括资金资源整合。企业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众多,分布在子公司的资金总量巨大,同时各子公司资金周转特点互不相同,在资金运用上存在时间差和地域差,这就更需要集中集团资金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否则,集团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会大大降低,风险也很难控制,达不到实现组建企业集团的最初目的。
1.2 资金集中管理有助于集团降低资金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
内部化理论指出,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垄断因素的存在会导致企业参加市场交易的成本上升,企业就会产生创造内部市场进行交易的动机。具体来说,企业集团所需要的资金类交易包括结算、融资、投资三大类,交易成本主要有资金在途成本、手续费、投融资信息收集成本、谈判成本、监督和协调成本等。如果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就能将资金类交易最大限度地内部化,资金的在途时间可以缩短至零,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比外部交易都会大大减少。资金集中管理不但有助于降低集团资金交易总成本,还能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1.3 资金集中管理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和国外跨国公司成功的管理经验。
国家在推进大型企业集团的改革和发展中,也逐渐认识到集团进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提出:“要积极推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积极探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力度,增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和财务监控能力。”
在国际上,多数跨国公司对分布世界各地分支机构的资金实行统一计划、调配、运用、筹资和监督管理。例如,美国通用、摩托罗拉、瑞典爱立信、德国西门子等跨国公司都是利用集团内部的专设金融机构(称之为司库)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1.4 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仍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过去多数大型企业实行一个法人主体的管理体制,与之配套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是在集团内实行高度集权式资金管理。随着大型企业集团推行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母子公司管理框架,内部银行制度已经不能解决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与子公司独立运作的矛盾。于是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利用金融机构的中介职能,建立新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的依托某一家商业银行,利用其资金管理产品集中管理资金,有的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有的同时利用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职能。
2 财务公司的功能定位――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最佳平台
2.1 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对比分析。
企业集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资金管理平台。根据我国现行的金融管理政策和企业集团的实践,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主要有资金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三种形式。每个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下面对三者所具备的功能进行对比分析。
结算手段和速度只能开展内部结算,且时间受限。同行结算速度快、跨行结算速度较慢。集团内结算速度快,能够利用多家银行渠道,提高集团外结算速度。
协助资金监控高度集权控制。作为集团外单位,无法参与集团的资金的预算监控和管理。银行之间相互独立,无法提供集团资金的整体信息。作为集团内单位,协助集团资金管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与银行和集团预算系统连接,提供集团资金的整体信息。
资金集中度资金高度集中,但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集团资金不可能集中在一家银行,分散在多家银行,资金集中度低。集中在财务公司,集中度高,会增强集团效益,提高集团对外融资的议价能力。
资金运用原则不是金融机构,不能对子公司开展贷款等金融业务,委托存贷款业务国家政策尚未认可。对于集团的沉淀资金,可能会运用于集团,也可能用于集团外,但会赚取较高的资金收益,遵循自身效益最大化原则。对于集团的沉淀资金,财务公司运用于集团内,降低集团对外负债规模,形成的利润最终会降低集团的财务成本。遵循集团效益最大化原则。
金融功能的多样性不具备金融功能。金融功能强,但对企业来说,比较单一。具有信贷类、证券类、保险等业务资格,金融功能丰富。能够利用多种金融功能,实现集团富余资金的保值增值。
产业性及及专业性产业性强、专业性弱。产业性弱,专业性强。集团内金融企业,兼具产业性和专业性双重优势。
2.2 财务公司具备成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独特优势。
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专业性金融机构,具有集团结算中心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竞争的优势:(1)由集团公司控股,利益与集团一致;(2)业务对象限定,“订制服务”更深入;(3)管理机构扁平化,业务决策更及时;(4)金融职能齐全,窗口作用明显;(5)能以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方式,为集团提供资金集中管理服务。
从以上资金结算中心、银行和财务公司功能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财务公司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基于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架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在集团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发挥产业和金融双重优势,通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实现以下集团价值最大化目标:(1)运用市场化手段,既能够保障集团成员资金运用的独立和便利,又能够实现集团资金的高度集中;(2)利用高效灵活的内部和外部资金结算网络,提高集团资金的周转速度;(3)为集团提供全面的资金信息,协助集团实施资金监控和管理,有效防范资金风险;(4)整合集团资金资源,增强集团对外议价能力,降低集团对外负债规模和融资成本,降低财务费用;(5)利用多种金融功能和创新金融产品,通过资金的积极运作,实现集团资金的保值增值。
2.3 国家政策导向和国外企业集团的成功做法。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指出:“财务公司是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已经对财务公司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准确定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人员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财务公司可以从事现金池管理、代表集团向银行进行招标投标”。
在国际上,多数跨国公司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平台是集团自己的金融服务公司。摩托罗拉在全球设立多个金融财务中心(即财务公司),分别负责该地区的资金运营,通过自己的财务公司实行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主要负责的是:在不同的分支机构之间融通资金;管理好和银行的关系,把所有分支机构的金融方面的业务集中起来,能够和银行谈判获得较低的金融服务价格;进行多种的投资来降低资金的风险。爱立信的资金运作是由设在斯德哥尔摩、都柏林、达拉斯和新加坡地区的资金服务中心来执行的。每一个中心为位于各自时区的爱立信集团企业提供地区性的资金服务,诸如资产负债管理、外汇对冲和现金管理。通过地区中心的有效运作,实现在集团企业之间融通资金,对集团资金进行监控,将货币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降至最低,为爱立信集团在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
2.4 财务公司具备成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平台的现实可行性。
自中国第一家财务公司成立已有二十年,这既是中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二十年,也是财务公司行业取得飞速发展的二十年。一方面,中国的金融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市场化、多样化、开放式的金融体系取代了原有的管制型、抑制性的金融体系。监管部门对财务公司的定位几经变化,已基本成熟和稳定。2006年底中国金融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表明,财务公司取得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已经形成。另一方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财务公司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资金实力和经营水平已经今非昔比。根据中国财务公司协会2007年上半年的行业统计数据,财务公司资产总额6472亿元,负债规模5723亿元。那种认为财务公司在为集团服务中只能为银行拾遗补缺的观点,缺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对金融环境和财务公司的认识还停留在财务公司成立之初,完全没有看到财务公司目前已完全有实力、有能力成为集团理想的资金集中管理平台。
篇4
近年来,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展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支撑,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成处理业务、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作为财务公司最重要的管理平台,其安全性不容忽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财务公司在满足自身集团服务的同时也积极的投入集团外的金融业务,财务公司行业的信息系统也不断创新,实现了多账户、全资产、全流程管理,全面提升了管理效率,规范工作流程,强化风险控制体系。专业的财务公司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完善的账户管理。
2.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
3.财务核算支付自动化
4.统一的数据中心
5.金融行业系统电子化对接
二、财务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
(一)开发、运行、维护过程中的风险
信息系统在开发、运行、维护过程面临各类风险。主要风险有:
1.系统开发规划不合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2.信息系统开发不符合内控要求,可能造成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3.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造成信息泄露或被毁损,或造成系统瘫痪。
(二)网络技术运用存在的风险
网络技术应用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潜在风险。具体表现有以下方面。
1.风险控制难点增多。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组成发生改变,运行由封闭走向开放,风险控制难点增多;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增加了系统控制风险,数据处理过于集中,数据存储的易修改特征,数据存放形式导致恢复难度极大、数据处理过程无法观测等。这些新风险构成了内部控制的难点。
2.授权方式改变引发的风险。网络环境下,虚拟化权限分工形式――口令授权代替了手工环境下的物质实体――印章。不同的保管方式导致保管难度不同,一旦口令被窃取,数据或程序恶意存取或修改难以避免,增加了计算机舞弊的风险。
3.计算机程序漏洞风险。网络环境下,某些内部控制措施已经内化到计算机程序中,一旦程序本身出现错误,可能使同一差错反复发生。网络环境下系统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程序质量,一旦这些应用程序中存在严重漏洞,系统安全风险极大。
4.网络环境开放性带来新的数据风险。网络环境开放特征使一切会计信息理论上都可以被访问,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很可能遭受系统内外部非法访问,甚至黑客和病毒的侵扰,从而带来新的数据风险。
5.系统故障风险。
三、财务管理公司信息系统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一)信息系统开发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1.财务公司信息系统作为系统化的信息集成系统,其建立和实践应按照信息系统的专业化方法来进行。首先要制定信息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公司在年度规划中制定信息系统建设计划以促进经营管理活动与信息系统协调统一。在制定战略规划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促使其广泛参与,使信息系统有效,合理,适合公司长远的发展。规划要与企业组织架构、业务范围等相匹配,适应本公司的业务需要。
2.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外购调试、业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的基本流程大体相似。主要是: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和测试、上线准备等环节。财务公司一般采用外购调试的方式,购买成熟的商品化软件,通过参数配置和二次开发满足本公司的要求。优点是:开发建设周期短,软件质量稳定可靠。缺点是:难以满足公司的特殊需求,后期升级速度受限制,公司自不强,较为被动。
3.信息系统开发必须经过正式授权。具体程序是:用户部门提出需求;归口管理部门审核;企业负责人授权批准;系统分析人员设计方案;程序员编写代码;测试员进行测试;系统最终上线;系统维护等。
4.开发信息系统应当将经营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划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通过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具有勾稽关系的重要数据和重要监管、监控指标需增加数据校验和预警功能。对必须的后台操作应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审计。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日志功能,确保每个操作都留下操作痕迹,有可审计性。
5.公司应组织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开发完成的信息系统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其功能性能控制要求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素复核开发的需求。对于系统中财务软件,需向财政部门备案。
6.做好信息系统上线的准备工作。培训系统操作和管理人员制定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转换方案,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新旧系统顺利切换以及数据的迁移。
(二)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主要包括:日常运营维护、系统变更和安全管理。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信息系统需进行日常维护、检修、运行状态监控、异常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等环节。
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前应至少完成整体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转。新信息系统原设计功能未能正常实现时,公司制定了相关人员负责详细记录,并及时报告归口部门。系统上线后,发生功能变更,同样参照系统开发的审批和上线程序执行。财务公司应积极采用以下预防性措施,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持续运行。
1.加强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制定信息系统工作程序、信息管理制度以及各模块子系统的具体操作规范,及时跟踪、发现和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信息系统按照规定的程序、制度和操作规范持续稳定运行。
2.建立信息变更流程,信息系统变更应当严格遵照管理流程进行操作。信息系统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改变系统软件的版本;不得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
3.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公司稽核部定期审阅系统账号,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账号,禁止不相容职务用户账号的交叉操作。对于发生岗位变化或离岗的用户,用户部门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调整系统中的访问权限或关闭权限。
4.利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检测漏洞,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来自网络的攻击和非法入侵。
5.建立系统数据库定期备份制度,明确备份范围、频度、方法、责任人、存放地点、有效性检查等内容。
6.提供机房环境、设备使用、网络运行、系统运行等监控信息。
7.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管理制度,对设备的新增、报废、流转等情况建立档案,统一管理。
8.建立灾备系统,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做到未雨绸缪。
9.实行事件报告制度。发生信息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事件,应即使上报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 信息系统中财务控制系统需达到的目标
《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关于信息与沟通内部控制要求,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格式和时间间隔进行确认、捕捉和传递,以保证企业的员工能够执行各自的职责。在信息系统中建立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时,必须考虑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是制定财务公司内控体系的核心目的。
2.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即财务公司内控体系应关注公司各项业务的流程和授权环节。
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即财务公司内控体系不仅对业务活动应进行协助控制,还应参与到公司的管理活动中,并以财务特有的细化管理、细节落实影响到公司管理的各环节。
4.保证系统内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即财务内控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保障股东权益最大化,而对于账实相附,则是最为基本的保障,也是财务内控体系的一个最基本原则。
5.保证所有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集中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财务公司在管理、运作和服务提出了新的金融需求,财务公司信息系统要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提升,为公司经营及风险管控发挥积极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功能。而加强内部控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财务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财务公司健康发展的保障。
篇5
一、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企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开展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财务管理为主,财务公司所进行的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不仅要运作企业自有的资金,同时还要进行所有集团资金资源的集中和整合。所以,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一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以资金管理公司的业务为基础,成立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确保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自有的非银行金融管理机构掌握着企业集团的所有资金。所以,财务公司在开展资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业务水平较之一般企业要相对较高,而这对于企业集团财务资金运营效率的提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高低,是影响财务公司金融服务职能发挥的关键因素。而作为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而言,其金融职能主要指的就是集团资金的周转、将闲置资金集中管理用于企业的投资、为合作企业提供担保、投资咨询等内容。确保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不同的投资方式,实现年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为企业集团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对比
1.“收支一体化”资金管理模式
这种资金管理模式也是现在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行模式。而这种资金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要求企业集团所有成员单位必须将所涉及到的资金收支全部交由财务公司统一管理和使用;成员单位可以在财务公司办理统一的计算账户以便于资金收付的顺利进行。一旦成员单位发生了资金收入的情况,就必须及时的上报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而这种资金管理模式的操作流程为:成员单位在开设账户只会,通过银行系统统一监管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情况,确保成员单位的资金可以迅速的集中整合在一起,为后期的使用和投资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集团以及成员单位在开展资金支付业务时,可以通过其在财务公司设计的账户办理相关业务,这样不仅提高了成员单位内部资金流转的效率,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提升了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使用效率。这种相互之间关系清晰的结算方式,不仅提高了企业资金的集中效率,同时也促进企业集团日常经营效率的不断提高。比如某科技公司,该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账户管理工作主要是将企业集团内部的所有报表的核准全部交由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统一管理和监督,成员单位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账户撤销、变更等行为都必须由财务公司负责管理和监督。该公司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三级以下单位的账户进行授权和审批,同时定期的进行成员单位账户的清理和检查,比便于企业集中结算体系的顺利构建,并将企业账户管理与单位年度考核的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收支一体化的资金管理方式,不仅促进了该科技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该公司也通过监控资金信息系统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各个成员单位进入投资和资金使用风险。
2.高度集中资金管理模式的特点
就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只有极少数大型企业财务的是资金归集管理的方式,这种资金管理方式对所涉及到的各??成员单位所有有的外部银行账户,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所有成员单位的资金都必须集中上交由集团财务公司统一管理和使用,这就要求所有成员单位必须高度的集中,否则将很难实现企业自己高度集中管理的目的。比如中国电力财务公司由于其分支机构覆盖了所有电力公司的所在鹊羽,在全国各地总共设立了42个营业部,并且在我国的西北、东北、华中、华东、华北等都设有分公司。二三峡集团的成员单位与中国电力集团相比较而言要相对集中,其所有分公司几乎全部集中于宜昌市。如果采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的话,财务公司在商业银行所开设的银行清算账户,只是用于进行财务公司内部的结算。而不允许集团公司内的其它成员单位拥有独立的外部银行账户,虽然有部分成员单位保留了商业银行的账户,但是这些银行账户大多没有余额,所有资金必须全部上交至集团的财务公司账户。而集团内部成员之间所涉及到的首付款业务则必须通过财务公司办理。此时,财务公司的的智能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种资金管理模式的应用,不仅促进了集团内部资金结算的高度集中,同时也促进了资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在运用这种资金管理模式时,集团内部的财务管理公司实际上发挥的就是商业银行的作用,这样不仅确保了集团资金的高度集中与支付统一,同时也确保了资金结算业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因此,在运用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时,必须加强与商业银行的紧密合作,才能确保资金结算业务的顺利进行。
3.“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的特点
所谓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其实就是成员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是独立进行互不干涉的。在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时,各成员单位在商业银行所开设的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只需要将第三方协议中所规定的银行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即可。不仅促进了集团内部结算效率的提升,提高了集团资金的周转效率,同时也大幅度的减少了集团因为资金支付所产生的费用。但是由于这种资金管理模式是建立在计划资金流量高度集中的基础上的,所以在进行集团结算业务时,对各个成员单位之间的配合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再加上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的投入相对较大,因此,就目前而言还无法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4.“集团账户”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所谓的集团账户资金管理模式,实际上就是集团财务公司在商业银行开设相应的基本账户,并将其作为集团公司的一级账户。而集团内部各个成员但华为则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商业银行开设相应的基本账户,同时将其作为集团财务公司的二级关联账户,虽然所有成员单位存放于二级账户中的资金都必须上交至集团财务公司一级账户,但是各个成员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自由支配账户中的所有资金,这种集团资金归集管理模式经过实践应用后发现,各个成员单位所属的二级账号其实际资金余额在归集之后仍将显示其可使用的实际余额,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管理的难度,促进了企业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率的提升。
三、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创新
1.账户管理模式
企业集团的财务公司在所在银行所开设结算账户,集团内各个成员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只需在集团财务公司设立统一资金结算账户,进行资金的管理和支付,而各个成员单位如需保留外部商业银行账户的话,那么必须由集团财务公司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审查,并将其纳入集团财务公司的归集列表,才能确保财务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2.资金收入管理模式
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外部资金的收入必须经过统一的外部银行实现。在收取外部资金时,各个成员单位的客户都必须将资金汇入成员单位外部银行的账户,然后集团财务公司再通过银行直连系统及时的查询成员单位外部银行业账户的实时信息,如果发现款项汇入银行账户的话,那么则立即发出指令及时的收缴相关资金。
3.资金支付管理模式
在行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各个成员单位在进行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结算时,只需要向财务公司结算系统发出相应的结算指令,就可以顺利的完成资金的支付和结算。所有成员单位所提出的内部支付申请,财务公司结算审核系统会根据成员单位发出的结算指令,对其资金的用体进行相应的审核,然后交由财务公司结算行完成相关资金的支付和结算,并由行完成最终的资金支付。如果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退款业务的话,那么银行系统则根据流水账号自动识别并将所退款项退还至财务公司的清算账户,然后再由财务公司将其按照成员单位的申请及时的退还至财务公司账户中。
四、运行模式在公司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某财务公司账户管理模式
该集团公司对其内部各个成员单位的银行账户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和管理,不仅对成员单位的外部商业银行基本账户的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要求成员单位必须将基本账户信息纳入到财务公司的归集管理列表中,但是为了确保经营相对对较好的成员单位的健康发展,一般都会根据成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允许其保留多个外部银行业账户,但是其所拥有的外部银行账户都必须在财务公司签约并纳入财务公司的归集列表。
2.某财务公司资金归集模式
该集团公司财务公司在充分发挥行银行直连系统优势的同时,不仅实现了实时监控个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实时信息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财务公司结算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为成员单位所开设的外部银行账户已经纳入了财务公司的归集管理列表,所以成员单位利用外部银行账户所进行的收款业务,财务公司都可以通过银行直连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一旦发现成员单位银行账户发生资金进出情况的话,那么账户内所有资金将会立即上交至财务公司账户。而在成员单位的每个营业日财务公司都会将成为单位外部银行账户补充相应的留存资金。此外,该几天财务公司在日常运营的过程中还及时的与工、农、中、建等多家银行签订了第三方协议,通过这种网络渠道的建立,不仅促进了资金归集效率的提升,也从根本上降低了成员单位对银行的过渡依赖,促进了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进行资金归集时,只需要通过银行接口进行所有成员单位账户的资金清理和上收,这种多样化的归集方式,从根本上满足了财务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
3.某财务公司结算模式
某财务公司内各个成员单位在进行外部支付业务时,只需要通过财务公司系统客户端发起支付指令,然后经过财务公司系统的自动审批后再上传至财务公司的业务处理系统和账户处理系统就可以完成相关资金的支付业务。也就是说只要成员单位提交准确无误的支付指令,财务系统就会自动的将成员单位的存款扣除并划拨至成员单位制定的账户中,而无需在进行人工操作进行账务的处理,这种自动化的财务处理方式从根本上降低了财务公司的工作量。财务公司操作人员在收到成员单位付款指令后,系统就会自动的完成付款指令的审核与款项的划拨,而无需在进行人工的处理,这种方便快捷的财务管理方式,从根本上促进了财务公司资金运转效率的提升,集团内各个成员单位在开设账户时,财务公司必须将KEY证书发放至成员单位手中,才能确保成员单位在财务公司的存款可以自由的支配。
4.某财务公司对富余资金的有效管理
财务公司在日常业务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成员单位的结算和贷款需求,同时也必须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要求,利用成员单位的富余资金进行风险相对较大的?目的投资,以达到促进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财务公司富余资金投资项目安全性的提高,财务公司一般都会成立专职的富余资金投资管理部门,负责投资项目的风险审核。而项目投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主要有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收益率风险等几种,在全面评估投资风险和受益之后,该财务公司选择了以下几种投资方式:(1)利用银行存款期限的不同进行资金的投资运作;(2)购买债券。(3)大量购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和风险较低的基金;(4)投资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信托产品。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投资项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收益。
5.某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
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经营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部门,不仅要确保企业集团所有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该财务公司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集团内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严格不断按照财务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企业集团相关业务的风险评估,并将最终的评估报告作为制定风险防范措施的主要依据。同时极大企业集团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流程的控制,设立独立的审核部门,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通过财务授权体系的建设。公司财务公司根据集团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了专职的稽查部门,负责集团运营风险的排查,同时充分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系统的优势,加强集团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审批监管力度。如果审批超出授权范围的话,那么必须及时的的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者董事会进行研究;
篇6
关键词:供电公司;财务管理;集约化;一体化
当前国有供电企业改革已经较为深入,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建立财务公司的国有企业集团已经超过70家,总资产超3万亿。供电公司为国民生产生活提供必要资料,其财务管理已经受到国家重视,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国资发[2005]281号文件《关于做好中央企业2005年度财务决算和2006年度财务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中央企业要结合内部机构重组和扁平化管理的需要,积极推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加强财务集中管理,积极探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加大财信息化建设力度,增强集团公司资源配置和财务监控能力。
一、企业财务管理集约化与一体化基本内涵
财务管理集约化强调以管理入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国企机构扁平化、财务集中化、信息化的要求下,财务管理集约化核心理念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一)优化核算环节,通过提升重视实现高效的财务核算,从而保障财务管理质量。
(二)供电公司财务部门为企业创效部门,要摆脱单纯的资金管理模式,让财务管理充分与业务流程融合,实现更好地创效。
(三)集约化财务管理为财务管理工作赋予了服务性质,要为公司其他部门提供财务服务,并对决策提供支持。
数据统计显示,当前世界500强企业实现集中管理的已经达到80%,电力公司如法国电力早已实现改革,成效卓越。以法国电力为例,当前法国电力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力企业,在能源、电力工业方面影响巨大,财务管理上,法国电力实现了高度的集中管理,资金实现统筹、统一运作,融资实现统一规划。资金结算上,由流动资金管理与交易中心两个部门分管,实现了有效的流动资金风控与高效的资金归集。此外,法国电力还实现了余额收益统筹管理。
二、财务管理一体化操作重点
《关于加强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意见》(国家电网财[2009]442号)已经初步制订了集团公司财务集约化、一体化方案,要实现“六统一,五集中”即统一会计政策、科目、信息标准、业务流程、组织体系,集中核算、资金管理、资金运作、预算调控及风险控制。笔者调查发现,财务一体化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
集约化要求下,集团性电力企业资金池必然扩大,收支流水量倍增,因此,集团公司必须强化资金管理,一方面,要按照谨慎原则,科学制定财务决策,强化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目标设立,合理优化投资结构。另一方面,要拓展财务管控的广度及深度,重点关注骨干电网、智能电网等预算执行分析,实现预算分析常态化。
(二)强化信息交流
密切关注经济动向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必然工作。供电公司为国企,因此,所在区域经济发生变化时,企业当积极向上级汇报,合力解决电网电价矛盾。同时,经济差异环境下,各地资源成本会出现差异,这就需要供电公司关注电价等方面问题,如城乡各类用电同价,电网一户一表改造等,从而为供电公司发展提供保障。
(三)规范会计政策
会计工作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电网对供电公司提出财务集约化执行方案的重要要求。由集约化进入一体化,必须继续对会计政策进行整合及规范,要求集团公司统一会计科目,树立财务流程,以规范并提高会计核算效能来为财务管理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如制定会计政策指引、制定全面地ERP管理
办法等。
(四)深化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管理始终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一体化进程中,供电公司应该在以上三方面重点扎实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可实现集团账户直接划拨,尽可能提高母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集权性,提高母公司资金归集效率。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充分考虑电网发展需求与公司投资能力,努力实现高效能资金安排,实现资金流动的可控与在控。
三、财务集约化进入一体化风险防控
财务一体化是财务集约化的更高层次,随着管理改革的推进,新型财务管理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为防范管理风险,供电公司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制度体系优化
财务一体化要求供电公司财务管理实现手段网络化、业务流程化、机构扁平化、财权集中化,改革推进过程中,各供电公司应当密切关注内部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及财务信息控制系统,要按照财务一体化要求,在工作过程中持续对业务、财务系统进行梳理,保证财务系统完整、高效运行,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风险控制建设
集团公司应当持续跟踪、关注财务集约化、一体化进程,及时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监控,重点关注财务稽核,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诊断、识别工作,如“集中诊断行动”等,以提前发现财务漏洞,避免财务风险为供电企业发展带来阻碍。
(三)人员素质建设
新的管理方式带来新的管理要求。一方面,供电公司应当对在岗职工进行再教育,避免由于工作思想陈旧引发的制度落实问题。另一方面,供电公司应当积极引入人才,以新血液推动财务管理方式的革新。最后,企业还可以充分借鉴外部机构力量,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莫晓明.电力财务管理市县一体化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18:23-24.
[2]陈秋晨.供电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08:114-115.
篇7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现代公司自身的发展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在应对着更多的挑战。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场发展形势下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对于公司来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中,公司的财务工作作为核心的业务,其只有更好地对自身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才能更好地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内部管理工作中,财务工作作为公司内部管理工作的重点,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是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公司财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其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管理者要对于公司财务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究,以科学的方式做好公司财务治理和管理工作的对接。
2公司财务治理的概念
财务治理这个概念的出现,主要是针对于公司中一些相对复杂的财务关系进行处理为目的的。针对于这一概念,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于这方面的内容都存在不同情况的看法,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财务治理工作应该关注公司的管理效率,而另外也有一些专家则更关注财务治理工作开展所实现的公司内部公平的实现。作为公司财务治理工作的开展需求,其应该从高层次的角度,对于公司工作者的利益进行全面的保障,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对于公司内部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3财务管理的概念
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于公司内部经济行为进行管理,以处理内部经济和财务方面的问题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财务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公司的内部资金,并且为公司的各项经济活动停工相关的资金方面的基础,以科学的方式对公司的资金进行相应的分配,从而促进公司各项运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于公司的发展目标和经济活动的开展目标进行明确,以科学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确保公司内部各项资金的管理行为更加有序、规范。
4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
就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来看,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二者的作用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的特征,二者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并且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机遇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两项工作的开展,均以提高公司利润获取能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为基本的目标和最终的目的。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象,都是公司内部的财权,具有相同的开展对象。正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相同的特性,从而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概念经常被混淆。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二者产生的背景不尽相同。相对于财务治理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的起步较早,其发展过程与公司是同步的。财务治理工作则是出于公司提高自身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为目标,并且关注对内部信息的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关注公司财务方面的具体管理目标,财务治理则更加关注内部不同方面利益的协调。总之,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两种工作方式既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同时又担负着相互补充的职责,二者的有效开展是确保公司财务顺利流动的关键。
5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思路
第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科学地分配财务权利。财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对于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结合公司的财务发展目标来推进公司发展目标的落实。对于公司经济活动的开展来说,财务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套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对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作用,让通过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开展更加协调、一致。对财务进行科学地划分,可以让不同的部门对于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并且对于不同主体之间的职能和权利进行平衡。同时也可以细化管理过程,让财务工作的开展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第二,加强监督和激励。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对于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活动进行规范,提高二者之间的对接效果,让公司的经济活动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与此同时,有效的外部监督,可以对于公司内部各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最大限度地控制公司的经济行为,减少经济损失。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其内部的资本结构直接决定了公司的运行方式,并且对于治理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规范内部的资本结构形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公司自身的市场地位,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同时也能让内部监督和约束活动效果得到最大的发挥。经过大量的实践分析可知,股权过于分散和过于集中,都不利于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开展。针对于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制定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可以对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全面的激励和保障,并且调动广大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热情,这对于提高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和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来说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第三,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规避和控制能力。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自身面临着诸多的外来风险。作为众多风险中的重要一种,财务风险对于公司自身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规避能力,可以更好地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要想达到对风险的规避,公司自身必须要具有作古的风险控制能力,并且具有一套科学、完善的风险评估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检测与分析,未雨绸缪地帮助公司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第四,从战略层面上对财务工作进行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与公司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公司的管理者要从战略层面上对财务工作进行重视,认识到财务工作对公司自身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于相关价值理论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的优化策略,让公司自身的价值链更加完善,提高公司的价值。管理者要通过对公司内部架构、发展战略以及特点进行全面的研究,构建出一套完善、科学的组织架构,位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和依据。另外,财务工作的开展,也要随着外界市场形势的变化和公司所面临竞争环境与对象的变化进行调整和确定,让公司的整体实力更加全面。另外,在公司内部运营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要对于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就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不断地优化和调整,提高公司内部财务工作的开展效益。第五,提高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公司内部对于信息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质量、及时有效地信息,可以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一条畅通的信息交互渠道,高效地对各类信息进行反馈,进而调整相关的财务工作,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各类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和风险。另外,公司在保证沟通管道畅通的同时,应加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规范。从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来看,信息披露只拘泥于形式,并没进行实质的创新,披露的内容缺乏实效性。另外,对财务治理信息没有做出具体的规范或要求,所以,公司在尽力财务治理体系时,应首先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速修订信息披露准则,强化信息披露规范,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财务机制和体制上的问题进行解决。
6结束语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及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国家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增长,需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化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优化办法;另一方面,2013 年,我国投资类人群数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作为投资者,更加需要依据企业财务稳健化管理和信息公布,进行自身投资策略选择。可见,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的财务风险控制,已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容易受到来自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且财务管理风险始终贯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任一环节。不断优化上市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实现企业高效率盈利,确保企业和投资者的资产成本利益,构建上市公司科学发展观下的财务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陈雪浅指出,2008 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加大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投资和汇率等金融不稳定因素发生概率值,这种金融不稳定将会直接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巨大不利影响。王团现指出,企业有序稳定的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重要基础性保障措施,企业的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可以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完善指导和管理,从而实现管理和控制有机结合。上市公司内部优化管理和财务风险融合,将会构建出企业发展可持续平台和体系结构性完善,从而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袁晓波选用回归模型上市公司中的ST为研究对象,选择公司连续5 年的财务数据和指标,分析结构表明公司的盈利利润额度和公司股东持股比例,直接影响上司公司的ST 概率值。上述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风险和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也有需要进一步分析的内容和问题,即在财务风险控制的预测性方面,应更加强调定性指标和非个人主观影响。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发展外部生存和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化和激烈化,企业必须要强调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水平值,制定更加合理的内部优化控制机制,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模糊分层方法,结合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以C 上市公司为例,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风险预测和控制策略研究。
二、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评价
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企业竞争外部环境激烈程度值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现状和发展概率,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同时涉及到企业发展各个环境和步骤,两者之间产生更为紧密协同发展的关系。可见,只有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评价机制,评价上市公司企业财务风险因素指标值,才能更好地进行财务风险判断,并及时进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预防和控制。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指标因素较多,这些因素将会直接通过企业的财务变量进行体现,即财务风险必然引起财务指标上异动,如企业资产负责率可以表示为企业的融资风险。通过文献查询分析,现将影响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为传统和新增两项。
1.模型构建
模糊分层方法是将复杂化多指标问题转化为单一化问题,以多专家打分为权重标准,完成复杂问题的分层逐步分解,最后加权计算出各个指标对于某一事件影响状况。模糊分层法判断的相关步骤如下,一是依据所要评价的问题,构建出统一化独立分层体系结构模型;二是选择行业内多名专家,进行指标评价打分,建立模糊判定模型;三是计算出局部分层模糊权重向量矩阵,循环该方法,从底层指标逐层分解向上结算,计算出综合性权重向量矩阵;四是通过标准化处理公司所包括的财务指标值,乘以模糊分层的权重指标值,即可获得对应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值。
2.财务风险评价计算
本文以C 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模糊分层方法财务风险评价性研究。C 公司依据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募集方式建立交通运输设备公司,控股股东为某汽车企业,占总股本的65%,公司现有上海、湖北和广东三个研发基础,45 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通过该公司公布的相关财务数据,获取表1 中各项指标的实际值。本文对于C 公司进行财务风险评价共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法层。目标层即主要目标是通过下两次数值计算出公司财务风险程度;准则层即对上市公司进行的传统和新增指标两项;方法层即是对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的具体指标值。一是选用群组决策,进行上述财务公司指标的权重性和各层的权重值评价,即对指标变量和层次进行比例化处理,获得相应的、各层模糊判断矩阵,并按照模型构建步骤进行权重值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二是依据C 公司所公布的表1 中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算法如公式(1)所示,将实际值转换为的范围值50~100;三是计算出C 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指标值,计算结果数值为2011 年64.40、2012 年63.89、2013年65.79。通过百分比值划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防范。YJ=50+ XJ-XminXmax-Xmin 50 (1)
3.财务风险评价分析
由上市公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模糊分层权重指标计算可知,股权结构、盈利能力及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权重值较大,C 上市公司连续三年的股权结构得分较低,说明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分析可知主要原因在于高管持股比例较低,得分的缓慢增长也说明股权结构变化幅度较慢和成果不明显。由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可知,2011年,公司盈利规模性收入较高,但接下来两年出现明显下滑拐点趋势直接表明公司的业务增长和盈利实力不足,需要获得公司组织管理者高度重视,并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管理措施。综上所示,通过构建基于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获取企业内部结构财务管理影响因素对于企业财务风险影响程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
依据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研究,可知财务各项因素指标对于财务风险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同时财务风险发生存在于企业经营生产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是上市公司内部优化财务管理的长期坚持的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策略建设。
1.科学合理构建股权框架
通过模糊分层方法的财务风险性评价机制可知,股权结构框架不合理将对公司财务状况起到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直接影响公司的实际控制权配置,也是公司内部优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可见科学合理构建上市公司股权框架,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一是合理设置高管股权指标,上市公司管理属于产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式管理,假设企业高管配置较少股权,将会增长企业的执行管理成本,公司管理层将不会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尽心尽力核心竞争力提升,而是转而为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的企业经营运行模式。合理配置高管股权指标也就是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必要股权激励,将自身利益价值增值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协同关系,形成一种博弈多赢关系,同时加大董事会成员的持股性比例,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监督和管理权,一旦发现企业管理层经营性行为严重偏离公司财务战略,将会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概率值时,起到及时纠正性作用。二是上市企业大股东合理化持股,如所选C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54%,这种持股比例在上市公司企业很多,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10%,这也就直接说明公司的其他股东对于公司发展,不能起到均衡式控制作用,并且实际控股股东公司管理权行为不会受到某些限制。而构建上市企业大股东合理化持股,将会有效的抑制和监督,大股东对小股民利益蚀,对公司战略性决策需要各个股东之间,达成协同性平衡建议,能够实现一种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这里也就产生一个问题,假设大股东数量较多,将会产生利益持续性讨论,对于公司发展将会不利,因此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应控制在3~5 个为准,将会更加有利益上市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投资决策不确定因素,减少企业经营性风险,提高上市公司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护中小股民投资权益。
篇9
摘 要 财务指标分析是认识企业管理本质的锐利武器,也是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指标的分析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现象和外部联系,以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本质与规律,以及利用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来深入地考虑问题,进而系统化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 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获利能力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足额及时偿还的保证程度,它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短期存活能力,是衡量企业是否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一家企业不能维持其短期偿债能力,会更难以维持其长期偿债能力,即使过家企业盈利不错,也同样会面临因不能答付到期债务而导致的破产威胁。如果企业偿债能力低还会丧失各种投资机会,这不仅损害公司的竞争能力,还会致其股票价格下跌,提高投资者的风险。因此,这是企业债权人、企业的股东和潜在投资人都共同关心的一类指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1]。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己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等(财政部会计评价中心,2008)。
1.资产负债率或称负债比率
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它是分析和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一项重要的判断标准。适度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企止经营安全、稳健、有效、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了所有者权益对企业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是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的重要标志。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二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x100%
二、资产管理效率分析
对一家企业而言,其各项资产运转能力的强弱反映了企业管理者对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资产使用效率高,周转速度快,表明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好,偿还债务的能力强,资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宋常,2007)。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它分析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即企业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企业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就能够减少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呆滞占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2]。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二)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三、获利能力分析
(一)营业利润率
营利利润率分为营业利润率和毛营业毛利率,营利利润率是一定时期企业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营业毛利率是营业毛利额与毛利净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营业毛利率二(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
(二)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一定时期内企业获得的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它体企业全部资产获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其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三)净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是一定时期企业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获利的核心指标。表明了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收益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其中: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四、成长能力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是企业本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率。这是一项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状况[2]。
(二)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是企业本年度总资产增长额同年初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状况。该指标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体现了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其发展后劲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增长率二(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年初资产总额
宗旨,财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缩影,是传递财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基本依据,采用合理的账务指标,从财务报表中寻找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寻求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原因,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是企业领导层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财务管理是提升企业价值的基础,是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的起点,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加强企业竞争力优势的重要砝码,通过财务管理的运用,来确定企业的竞争地位。物业管理是个微利的行业,若不加强公司的财务管理,公司很容易就会陷入经营困境,一旦出现亏损公司也就只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尤其重要。
关键词:
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探析
随着我国物业行业的迅速发展,物业管理市场环境日益成熟,物业管理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黄金时代后现在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如何顺利通过这个瓶颈期且积蓄能量有发展后势是笔者较为关心的问题。由于物业行业有其自身的行业特点,因此在财务管理上也有其特殊性。其一物业公司财务管理不仅要从总体上实施有效地控制,还要辐射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项目;其二物业公司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业主和企业管理层,因此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充分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物业管理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服务对象就地标了它的独特性,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遵守原则,结合物业管理公司的特征来建立符合公司发展的制度。下面笔者就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物业管理公司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管理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比较薄弱
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业务较为简单,且物业管理公司大都负责住宅小区的管理,管理者在意识上对公司的内控管理机制建设不重视,认为物业管理公司就是做简单的收费服务工作,只要收费率及客户满意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就万事大吉,而不去深挖管理潜力,久而久之收入没有得到较好地监管,支出未能有效地节约,经营效益受到影响,开始走下坡路。有的物业管理公虽然按要求制定了内控制度,但内控制度中所涉及到的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太过理论化而操作性不强,或在实际工作中不按内控制度要求执行,制度形同虚设。
(二)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物业管理属微利行业,管理者又认为其经营业务简单,所以在选择财务管理人员上更多地仅从节约用人成本上出发,而非根据人员的道德素质及专业水平为招聘准则,因此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人员都是从收银员以及客服人员转型来的,甚至有些财务人员还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除此之外,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在岗位设置上不合理,存在不相容职务不分离的现象。再加上公司不重视财务人员的后续培养,而财务人员自身除了能简单完成账务处理外也不加强对行业相关知识及自身专业理论的学习,造成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只能完成简单的记账工作,而要想对公司提出有利于降本增效的建议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会计核算粗放,各项目盈利情况不清楚
当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会计核算上基本上能做到按所管物业分项目(楼盘)核算,但却忽略了在同一项目中将不同的经营业务分板块核算。比如在一个物业管理项目中,有写字楼也有住宅,除提供主营物业服务外还提供停车场、食堂、维修、保洁等其他特约服务,而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核算上并未将不同性质(比如写字楼与住宅)、不同业务板块(比如物业服务与食堂经营)分项核算,这样就会造成一锅粥,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及成本都混在一起,搞不清楚哪个板块在赚钱哪个板块在亏钱,公司要想开源节流也不知从哪个经营项目或哪个环节下手,也就不容易发现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以上的财务管理缺陷,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管理和改进,以推进物业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精度与真实度,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提升物业管理公司财务管理策略
(一)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物业管理公司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内部管理需求,而不能死板硬套,要有可操作性。不仅要制定出适合规范公司内部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还要不断细化完善这项制度,配以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分支管理办法,如《收费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空置房管理办法》、《库房物资管理办法》等等。同时按照年初预算核定并下达管理者的考核指标,年终进行考核,奖惩挂钩。内控制度健全后,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充分落实好理财自,形成一系列适应物业公司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求的财务管理体系和自我约束机制,才能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促进物业管理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将记账员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物业管理公司需要转变观念,不能一味地为了节约用人成本而降低财务人员的选择标准,也不能只把财务人员当作简单的记账先生。企业可以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多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业务的能力,以适应未来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同时财务人员自身不能只满足于会做账,要深入到所管物业现场了解经营业务发生的过程及实际情况,要有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既然物业管理行业具有其特殊性,那么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人员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学习物业行业相关知识,只有对自己的行业了如指掌了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也才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按经营业务性质分板块核算,要为公司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当所管物业项目中存在物业性质不同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情况下,应按物业性质及服务内容分板块核算。比如在同一物业项目中既有写字楼又有住宅甚至还有商铺管理,不仅在收入核算时要将上述三类物业分开,与之相关的成本费用也应分开核算,能区分所属关系的就直接进入其成本,不能的则按一定比例分摊(可以参照收入占比分摊),这样才符合配比原则。同样,对所管物业项目除提供主营物业服务外,很多物业管理公司还同时提供比如停车场、食堂及维修维护等特约服务,这些均应按服务内容分项核算,只有这样才能清晰地反映各业务板块的真实盈亏情况,也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当我们的财务人员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出各业务板块的经营数据及业绩分析时,公司决策者才能以此做出是扩大还是缩小经营规模,或者终止某个业务板块经营的决定,也只有这样物业管理公司才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保持住主营有微利,挖掘出增值服务板块的潜力,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陈洁 单位:成都交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丽萍,赵建花.论物业公司财务管理[N].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4:260
[2]王霞.物业公司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232-233
- 上一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细则
- 下一篇:安全生产主要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