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细则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细则

篇1

一、双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1、体系建设

在公司安全生产中心的指导下,我项目部成立了由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生产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安全、技术、质量、材料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双重预防体系工作小组。

2、教育培训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的《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2019年3月份完成项目部管理人员全员培训。对风险管控中的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与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以及隐患排查中的隐患分级与分类、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治理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对培训人员进行了双体系考试评测。评测效果良好。

3、风险管控

     针对现场项目风险点的排查和确认(包括动态和静态风险),制定了项目《风险清单》;组织开展了项目风险评价,确定了项目风险管控层级,落实责任人员,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同时项目施工现场绘制了分部分项作业安全风险柱状比较图、四色分布图,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进行公告,制定了《岗位安全风险明白卡》、《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向作业人员发放《风险管控告知卡》并向作业人员告知;并按规定在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风险的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4、隐患排查

根据双体系建立工作计划要求,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隐患排查计划,进行了工程项目隐患排查,按照要求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形成隐患治理工作台账。

5、信息管理

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信息平台,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传危险源和风险点的分布情况及风险等级情况。同时项目部充分应用BIM技术、施工现场视频监控实现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数据集成、传递和应用。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主基调,聚焦公司安全生产生命线,以夯实变电运维专业基础为主线,强化两票三制度执行,深化设备主人制落实,严肃变电五通标准化作业,强化技术技能培训,严明细实作风,精心操作、精细运维、精益管理,提升设备运维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促进电网设备更加健康的运行。

二、工作目标及指标

(一)工作目标

“三杜绝、四防范”,严格防范五级信息系统事件和重大网络安全事件,严格防范较大火灾事故和本单位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较大交通事故,严格防范恶性误操作事故,严格防范其他对公司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事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始终可控、能控、在控。

(二)主要指标

降低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故障停运率,小于**次/百台;提升变电站精益化覆盖率,220kV及以上变电站达到**%,110千伏变电站达到**%;消防隐患治理率达到***%;消防人员取证率达到**%;变电站消防验收备案率达到***%;防误闭锁三率(达到100%;两票合格率达到***%;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应用率达到1***%;pms台账及系统录入合格率达到***%,缺陷隐患消缺率提升**%;严防误操作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工作领导小组

*************

职责分工:全面负责活动开展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监督落实,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2.工作实施小组

*************

职责分工:落实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督办、分解落实计划、监督检查等工作,逐条逐项的落实好相关工作,并对现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对检查问题进行逐项落实整改,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内容完成情况总结分析会议。负责协调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确保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活动开展情况。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两票三制,提升岗位安全履职能力

1.强化岗位安全责任。一是,目前运维专责、班组长、主值、副值等岗位责任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交叉重叠,岗位责任清单照单履职的规范性、主动性还不足,造成基础工作不扎实。需进一步明确各级运维人员岗位职责及安全职责,分解细化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做好“两单一表”梳理完善工作(岗位责任清单、安全责任清单、两单履职表),优化履职流程,每月开展一次履职评价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做到责任下沉、管理下沉、资源下沉,实现权责匹配,强化岗位及安全责任考试并纳入提岗条件,提升履职能力,确保全员照单履责。(责任单位:****中心,完成时间****)二是二是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安全责任清单执行监督,始终坚持“业务+安全”并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履职意识。每月定期组织各级人员进行安全责任清单内容考试,逐步增强安全风险意识,坚决扼杀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差不多”等现象,每月将对考试结果进行通报。(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2. 严格工作票管理。一是组织开展典型工作票修订,明确票面填写规范,安全措施以及签字手续。(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统一工作票办票原则,制定办理工作票许可流程表,明确各类工作票许可流程以及填写规范,做好工作票审核、许可流程。对于现场勘察、四措一案审核、开工手续办理等关键环节进行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三是强化安全措施票的审核执行,加强各类作业风险评估、预警预控、隔离措施及一二次安全措施检查核对,严格执行运维和检修人员双检查、双签字制度,确保安全措施布置到位、拆除彻底,严防一二次设备感应电、反送电。(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3.做好运行规程、操作票管理。按照“定期修订+动态修订”原则,一是在1-3月份前完成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运行规程及典票定期修订,并经班组-中心-运检部运维管理人员审核后执行(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对于变电站内存在设备新投、改造、换型等情况,应在设备投运前1周完成动态修订,并经班组-中心-运检部运维管理人员审核后执行。结合变电站实际情况,将主变固定灭火装置、中性点隔直装置、SVG装置等设备系统的操作内容完善到运规及典型操作票中,尤其是变压器停、送电操作时,固定灭火装置要严格执行“先退先投”的操作原则。(责任单位:****)

4.规范交接班、定期切换及巡检管理。一是编制完善交接班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及运维日志,规范签字确认流程,切实做好系统运行方式、缺陷、异常、故障处置及两票执行等有效交接。各个运维班应执行相同的交接班制度,规范交接班管理。(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在****月份前修订完善变电站定期切换试验实施细则及事故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定期切换周期要求,制定定期切换月度计划,严格切换操作票执行,加强主变强油风冷、UPS系统、直流系统、高频通道对试等工作管控,每月将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考核。(责任单位:****,完成时间:****月)三是严格按照变电运维管理规定,结合年、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合理制定设备巡视计划,220千伏变电站每月执行例行巡视?次、全面巡视?次、熄灯巡视?次,110千伏及以下每月执行例行巡视?次、全面巡视?次、熄灯巡视?次,并使用标准化移动作业终端,确保巡视精准高效。每月将对巡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绩效考核。(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5.加大履职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国网****公司各级运检管理人员现场履职责任指导意见(试行)》文件要求,以作业观察、监督巡视、监督检查及监督监护形式,做好运维工作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提升各级运维管理人员对一线班组、作业现场的掌控能力,确保秩序稳定、管理严谨。分管生产领导每月到现场?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运维检修部管理人员每月到现场不少于?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专业管理人员每月到现场不少于?次,每次发现问题不少于?项。(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二)强化设备主人制,提升运维管理质效

6.严格设备主人制责任落实。深化“运行主人+检修专员”设备主人ABC模式,强化运维1主1副和检修1专员设备管理流程。编制制定设备主人制度,明确设备主人履职范围、管理流程、履职考评等内容,强化运维人员设备主人责任田意识,对自己责任范围内的设备运行状态了如指掌,逐步提升运维人员在一次、二次专业知识等方面宽度和广度,加大设备主人话语权和检修过程监管权,做好设备主动运维与状态管控,加强设备主人履职考评,突出目标、问题、结果导向,着力提升运行巡视、季节性运维、交接验收等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7.规范季节性运维。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修编完善设备运维二十四节气表,针对春季风沙、夏季高温、秋冬季雨雪等季节性气候特点,重点做好迎峰度夏、迎峰过冬等季节性运维方案编制落实,建立高温、风沙区域变电站台账,严格落实防外绝缘闪络(冰、雪、雨、污闪)、防异物搭挂、防金具引线断裂、三箱防尘、防小动物等季节性反事故专项运维措施,严防季节性事故发生。(责任单位:****,完成时间:****)

8.提升设备巡视质量。一是严格变电运维巡视计划管理,根据《变电五项通用管理规定》要求,做好“年、月、周、日”计划管控,每日对巡视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反馈,每周五结合周计划对巡视计划进行上报,每月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考核,切实加强巡视计划合理管控。(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二是组建公司各级变电专家队伍,开展“运维、检修、保护、厂家”四方联合专业巡视,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及重要枢纽变电站专业巡检(含厂家)年度不少于?次,剩余变电站三方联合巡检,切实发现问题。(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三是结合电网风险预警、重要保电时段、极端恶劣天气等实际,修订完善特殊巡视内容,加强红外、SF6检漏、铁芯夹件测试等手段,提升发现缺陷隐患能力。(责任单位:****,完成时间:****)四是加强设备红外测温工作管控,在2个全面巡视周期内,逐步完善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红外图库建立,按照设备命名规范要求,将图片上传至PNS2.0系统。(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五是加强高空巡视管理。做好220千伏变电设备高清摄像头项目储备,利用“****”相结合原则,及时发现并处置高空隐患。(责任单位:****)

9.规范巡检机器人巡视管理。应用好220千伏??变智能巡检机器人以及后续租赁机器人的应用。按照“人工+机器”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设备例行巡视、特殊巡视计划,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效率,机器人原则上不少于1次/天开展巡视,杜绝机器人“配而不巡、巡而不够”现象,对巡视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升发现缺陷隐患能力,减轻人工巡视压力。通知修编智能巡检机器人应用培训及维护记录手册。(责任单位:****)

(三)强化风险等级防控,提升电网设备安全能力

10.做好设备重要性等级管理。开展110千伏及以上“站点、间隔、设备”“状态+风险”评价,建立“一站一册”风险档案,分别对一、二次设备状态及风险进行评级,明确风险防控等级清单明细,实行分压分层分级管控,制定差异化运维保障策略,科学指导预警管控、运维检修及技改大修等工作,实现设备质量安全双提升。(责任单位:****)

11.强化电网风险预警响应。电网风险预警单是由调度根据检修计划,一般提前一周下发,由运检部门执行落实,而调度下发前运检人员并不清楚电网风险等级,造成在电网风险防控措施制定、人员到位安排等方面分析辨识不足,以至于在停电操作、检修作业期间存在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的情况。密切关注电网N-1检修方式、特殊运行方式、保电、重过载等电网风险预警,加强与调控信息沟通,按照“分级预警、分层管控”要求,进一步规范风险辨识、预警、控制、评价等各环节工作,推动各层级各专业从前端(一线班组)落实管控措施,明确管控重点,切实做好风险预警响应工作。(责任单位:****)

12.防范人身事故。严格落实安规、运规、调规、“两票三制”、“十不干”、“十条禁令”等文件要求,制定修编各类现场作业“入场许可手续卡”,严格按照许可卡步骤对工作人员(外委人员)、工作票、到岗到位人员、四措一案等进行逐步审查,切实发挥变电运行人员“铁面包公”精神,坚决杜绝无票错票、到岗到位人员应到未到、四措一案未按要求审核等作业,只有在运行人员在验明“入场许可手续”符合要求并留存后方可进站作业。(责任单位:****)

13.防范误操作事故。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全面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维护业务外委,严抓防误装置缺陷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每月对防误闭锁缺陷及消缺情况进行上报,防误闭锁缺陷要按照危机缺陷进行对待,同时规范解锁钥匙审批流程,实现防误闭锁“三率”100%(安装率、投运率、完好率)。切实加强防误操作培训及账号管理,使运维人员熟练掌握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和结构原理,切实做到“四懂三会”(懂原理、懂性能、懂结构和操作程序;会熟练操作、会处缺、会维护),同步对各变电站防误闭锁使用人员及账号权限进行修改。(责任单位:****)

(四)强化缺陷隐患治理,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14.规范设备缺陷管理。每月定期组织学习一次设备、二次设备、辅助设备缺陷标准库内容,明确缺陷分类、定性及评价标准,充分应用移动作业终端变电运维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主辅设备生产、基建缺陷全部线上管理,严抓缺陷上报质量数量,缺陷描述应清晰明确,且附有相应照片,严格按照由班员-班组长-运维中心-运检部-变电检修中心的缺陷上报流程进行上报,强化缺陷过程跟踪分析,严重缺陷在一个检修周期内运维人员应加强跟踪,在一个检修周期内未消缺,由检修人员每日上报缺陷跟踪情况及防范措施,做到设备缺陷“日管控、周分析、月总结”,每月进行缺陷分析会,将发现率和消缺率进行通报并绩效考核。(责任单位:****)

15.防范信息安全事故。编制变电站信息网络防护工作方案,强化站端网络安全预警管控,推进变电站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安装调试工作,确保202?年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安装应用率达***%,严防违规外联和信息外漏,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风险监测能力。(责任单位:****)

16.抓好变电运维专项隐患六治理,重点做好防风害异物故障治理,每月结合巡视计划及天气状况,做好变电站范围500米的异物清理工作;做好防站用交直流故障治理,对交直流系统配置图、级差配置等基础资料进行完善,同步做好交直流系统的定期切换及运行方式的培训学习;做好防三箱受潮故障治理,结合今年三箱治理项目的推进切实加强三箱密封的维护工作,定期对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清理并采取密封措施;做好防设备外绝缘闪落治理(污闪、冰闪、雨闪等),结合停电检修计划对设备外绝缘进行擦拭清扫,牢固树立“封停必扫”的理念,并根据外绝缘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喷涂防污闪漆;做好防五防装置故障治理,实现防误闭锁“三率”100%;切实做好防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治理,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对刀闸分合闸情况进行确认,同步编制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查卡,明确各类型刀闸分合闸检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不断提升设备健康水平。(责任单位:****)。

****

(五)强化标准化作业,提升现场作业可控能力。

17.强化操作计划管理。结合年、月度停电检修计划,操作中牢固树立“七分准备、三分工作”理念,逐条明确倒闸操作人员和现场到位人员,按照“月准备、周修订”的原则,每周提前就倒闸操作人员、现场到位人员以及操作准备情况进行上报,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变更,提前开展倒闸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人身、电网、设备风险辨识,提前编审倒闸操作风险交底卡,在正式操作前结合班前会进行安全交底,宣读风险点及管控措施,确保每一名操作人员确已知晓并完成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展倒闸操作。(责任单位:****)

18.抓好设备巡视标准化。一是深化“一板六卡”、变电“五通”应用,推广变电巡视移动终端应用,逐步推进“持作业卡巡视”向“移动终端巡视”转变,力争2020年5月底前基本实现无纸化巡视。二是在4底前,结合变电站设备实际,将一二次设备巡视要点巡视要点完善更新到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巡视卡中,不断提升运维巡视质量。三是加强变电巡视移动作业质量管控,将班组应用率、变电站应用率、巡视任务完成率、巡视卡维护率、标准卡维护率、缺陷录入率、巡视信息录入规范性、设备巡视时长合理性、缺陷质量数量等纳入月度通报,加大奖惩力度,并在月度考核中兑现。(责任单位:****)

22.强化操作程序化。一是严格执行公司到岗到位管理办法,分层分级做好倒闸操作的全过程履职监督管控,倒闸操作时优先采取遥控操作。二是严格执行“一停、二看、三想、四做、五检查”操作要求,严格落实二次倒闸操作票管理,严防继电保护防三误。三是操作前再次检查操作票三级审核及作设备运行状态缺陷隐患,操作中远离正在执行分、合闸指令的开关类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后做好设备(压板)状态位置检查。(责任单位:****)

23.严抓现场作业标准化。一是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接地作业次序,接地前必须验电,若现场条件允许,必须采取间隔验电+直接验电双重方式,严防发生设备反送电伤人事故。二是加强现场危险点分析,做好大型现场作业范围内硬质隔离措施,将临近带电区域等危险点备案在工作票中并告知工作负责人,明确控制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三是配合做好一二次安全措施检查核对,尤其是停电后开工前和完工后送电前,要执行运维和检修人员双检查、双签字制度,确保安全措施布置、恢复到位。(责任单位:****)

24.加强标准化变电站建设。按照《国网****公司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工作要求,在220千伏****变深入推进标准化窗口变电站建设。从安全管理、运维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资料管理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同步做好班组建设及文明生产等工作整治,深入推进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责任单位:****)

25.推进红旗运维班达标建设。加快推进红旗运维班组建设,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基础管理”双提升工作,有序220千伏****运维班示范建设,在4月前制定红旗运维班组建设计划,每月推进建设进度,确保202?年红旗运维班达标率不低于?个,2021年不低于?个,202?年实现全覆盖。以严要求提升队伍建设水平。(责任单位:变****)

(六)强化细实要求,提升变电运维基础管理

26.严抓变电精益化查评治理。按照“全面覆盖、专业评价、精益管理、分级负责、整改闭环”的原则,深入分析历年精益化查评中存在的设备问题和管理短板,在?月前优化精益化查评工作方案,并组建精益化检查专家团队,制定自评计划,对照评价细则,提前推进,确保在?月底前完成自评任务,后续结合停电检修计划持续整改,每月对评价进度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202?年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精益化自评率达****%、35千伏变电站自评率不少于****%,精益化问题整改率达****%,实现220千伏变电站精益化达标率****%的目标,以高标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27.规范系统记录管理。组织学习《202?年变电设备数据治理实施细则》,将PMS数据治理纳入常态化日常工作,同时再次明确收发信、防小动物、红外测温等?大类??小类运行维护记录录入标准,规范纸质版记录管理,剔除不必要的记录,规范记录填写。(责任单位:****)

28.加强运维装备管控。目前各运维班装备基本配置到位,但装备的维护、保管仍需进一步加强,将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规定》文件要求,加强装备进定期检查、检验、使用、保管、维护、报废等日常管理工作。(责任单位:****)

29.做好应急处置保障。全面梳理各变电站保险类备品的各种型号、数量,对缺少的备品备件进行及时补充,并做好台账。?月份前完善特殊天气、自然灾害、设备设施损坏等运检专业应急预案修编,优化应急演练流程,强化反事故措施落实,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及反事故演习质量,同时积极和地区消防支队进行沟通,举办一次消防应急处置联合预演。(****)

(七)强化技术技能硬核,提升运维队伍素质能力

30.狠抓基础教育培训。抓好“专业技能+业务流程”双维度培训,拓宽变电运维业务范围,做好分层分级分类专题培训,重点要突出变电运维人员“六个能力”达标培训学习(设备巡视能力、倒闸操作能力、运行监控能力、检测维护能力、事故处置能力、消防管理能力),合理科学的制定相对应培训计划,通过月度技能考试、季度赛等方式进行,着力提升运维人员技能水平。(责任单位:****)

31.强化岗位练兵。一是结合工作实际,每月有针对性抽取??%的年度、月度计划检修作为现场技能培训平台,使青年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稳步提升运检人员基本功。通过现场“师带徒”方式,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指导,共同提高新老员工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责任单位:****)

32.加强作风纪律整顿。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运维工作是党风政风的具体表现,是运维人员精神面貌、工作水平、服务质量的外在表现,切实做好35千伏变电站综合治理,全面提升站容站貌,做好设备运维管理的“吹哨人”,努力打造一支技能精益、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电力安全卫士队伍。(责任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本次设备运维管理提升年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督办,周密部署实施方案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每一项内容的责任人和工作具体措施。

(二)强化落实,务求实效。

各部门要逐条对细化的工作要求进行再细化,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制定重点各自的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负责人、计划完成时间,按周督办工作进度,每月****日前开月度会议进行专题推进,确保设备运维管理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三)强化督查,考核通报。

公司将对本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指导,对方案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不得力的部门进行通报考核。

(四)总结提炼,促进提升。

篇3

一、重点任务

按照市、县关于“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的工作要求,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重点,结合本单位实际,细化实化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明确责任、措施、时限,确保“五化”工作落地落实。

(一)坚持“清单化”管理。

1.制定责任清单。

(1)依据《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制定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8项职责;分管领导安全生产8项职责;其他领导干部安全生产8项职责。)(责任单位:安全科、运行科等。完成时限:3月底前)

(2)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印发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省安委会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部门“三定方案”规定,研究制定本部门职责清单。(责任单位:安全科、运行科等。完成时限:4月底前)

(3)全面落实《省安委会关于印发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五个必须落实”的通知》40条刚性规定,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为抓手,督促本行业领域企业制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制定任务清单。

(1)工信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安委会工作部署,制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按照《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重点任务推进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2个专题和城市建设1个(和本单位推进方案对应)专项方面任务清单。(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3.制定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在2020年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的基础上,及时更新、动态管理“2张清单”,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进展、完成时限等内容,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实行“排查实名制+问题清单制+整改责任制+验收销号制”的模式,做到隐患排查治理“五落实”。(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每月动态更新)

(二)坚持“图表化”推进。

1.制定作战图集。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主线,围绕2个专题和1个专项方面内容制定《安全生产工作作战图集》,以图表的形式逐项注明具体工作、推进措施、进展情况、成果形式、责任部门等。(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制定工作流程图。制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流程图,督促本行业领域企业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图、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和应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图等。(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3.按图严格整改。针对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和隐患,逐个行业、逐个单位挂图作战、对照整改。针对重大风险隐患要落实《市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办法》有关要求,建立特别台账,实行挂牌督办,局主要领导亲自推动解决。(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持续整改)

(三)坚持“手册化”操作。

1.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手册。对照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内容制定本单位领导干部安全责任手册,按照手册部署和检查指导工作,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底安全生产工作考核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建立行业部门安全监管手册。

(1)工信部门(工贸等)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印发的《安全监管手册》开展安全监管工作,日常照册检查、照册监管。(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建立企业安全操作手册。督促、指导本行业领域企业制定《岗位安全操作手册》、《风险因素辨识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手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手册》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手册》。(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3.公共安全应急手册。工信、应急部门制定地震灾害安全应急手册。(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四)坚持“模板化”运行。

(五)坚持“机制化”落实。

1.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工信局按照分级负责、层级响应的原则,加强应急指挥机制建设,制定完善各级、各类“应急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3月底前)

2.健全事故闭环工作机制。落实《市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挂牌督办工作程序》、《市安全生产约谈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警示教育、督办调查、约谈提醒、事故通报、严惩重罚五项制度。(责任单位:安全科、办公室。完成时限:3月底前)

3.健全双重预防机制。依据《市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意见》和《市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管理办法》完善风险管控机制,推动企业制定分级标准,建立评估管控责任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企业健全自查、自改、自报隐患制度。(责任单位:安全科、办公室。完成时限:3月底前)

4.健全季节性安全事故预防机制。

1、2、3月份,根据“两节”“两会”重点时段,各相关部门加强道路交通、大型活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火灾领域安全风险研判,开展有针对性的督导检查。(责任单位:安全科。完成时限:1月底前)

二、实施步骤

按照县文件时间节点要求,积极推进本部门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于3月6日前制定完成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审核方案。3月6日前,向县安委办报送本本部门具体实施方案,经审核同意后印发实施。

第三阶段:推进落实。3月下旬至12月,本部门围绕“五化”要求对标对表,逐项组织落实实施方案。

第四阶段:调度汇总。按要求落实本部门“五化”抓安全生产工作,并总结上报。

篇4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坚决整治一些地区和部门落实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政治责任不到位、树立新发展理念不到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以及隐患排查不全面不深入不扎实、打击非法违法行为不力等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一批严重失信企业,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防范一般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整治内容及责任分工

(一)综合整治重点。

1.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省市领导有关批示领会不深,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安全生产不研究、不部署、不督办,风险隐患不清、管理措施不力,思想麻痹,存在畏难和侥幸心理,在抓落实上存在很大差距。2.红线意识不强的问题。政绩观存在偏差,规划建设不能严把安全关,放任企业无序违规发展。3.隐患排查不扎实的问题。隐患排查不深入不全面,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安全整治走形式、走过场,整改问题没有盯住不放,特别是隐患排查治理没有形成有效机制。4.安全责任缺位的问题。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不到位;落实“三管三必须”的行业监管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管业务与管安全脱节,存在监管盲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措施不力,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隐患排查、风险防控、日常检查、员工培训等环节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弄虚作假、违法违规。5.监管执法宽松软的问题。不能正确处理放管服的关系,只放不管或简单化限制执法,放松对企业的安全监管;监管执法队伍班子不强、作风不实,对企业负责人法制教育不到位,开展执法检查不严不实不深入,对违法违规企业不敢动真碰硬,该停不停、该关不关,放任违法企业一路“整改”、一路“绿灯”,长期“带病”生产。(责任单位:区安委会办公室,区安委会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成员单位)

(二)危险化学品行业整治重点。1.对照《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对全区化工园区完成风险排查、对标评估和整治提升工作,对新、扩建危化品生产项目严格把关。2.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完成全区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结合前期危化品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且经整改仍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3.开展废弃危化品等危险废物排查,吸取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重点整治超量存放、违规堆存、随意倾倒、私自填埋危险废物等问题,确保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安全。建立部门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4.利用危化品安全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的物流管控子系统,加强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尤其是外地进入车辆的管控力度,重点建立危险货物运输行为监管、非法行为查处和事故处置联动机制。5.继续开展危化品使用企业排查摸底,继续加大排查力度,重点查清危化品使用企业数量、行业分布和使用危化品种类、数量和储存情况,录入“全省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实现每个行业有监管部门,每个行业有企业清单,每个企业有信息档案。要鼓励危化品使用企业进区入园。6.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施危化品使用企业专项培训,实现危化品使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管员培训全覆盖,危化品使用岗位人员培训不少于30%。(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分局、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商务局)

(三)其他行业领域整治重点。

1.消防。重点整治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文物建筑、学校医院、养老机构、公共娱乐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多合一”、群租房、老旧小区、民宿客栈、宗教场所等场所火灾隐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小微企业、家庭作坊违规搭建、电气线路老化、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设施损坏、安全培训和演练不到位等问题。(责任单位:区消防救援大队、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文旅体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经信息局、区应急局、区城管局、区委统战部、区供电公司)

2.交通运输。重点整治货车超载超限、“黑客车”和“黑客运企业”“两客一危”重点车辆“三超一疲劳”、农村车辆违法载人和严重超员等问题;临水临崖、连续长陡坡、团雾雨雪冰冻多发路段和马路集区等存在的安全隐患;乡镇自用船舶、农民自备船非法载客等问题。(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3.建筑施工。重点整治地下空间以及起重机械、高大支模、深基坑、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隐患,结合冬季气候特点,做好工地防滑防冻措施和消防安全措施。从严查处违法分包转包行为,坚决杜绝年底盲目抢工期行为,做好工地停复工安全检查。(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重点工程处)

4.燃气。重点整治燃气站无证经营,瓶装液化气非法储存、运输、充装和倒装等行为,餐饮店等燃气使用场所燃气用具、连接软管、减压阀和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等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擅自拆除、改装、迁移、暗埋燃气设施和用具等问题。(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大队)

5.铸造。重点整治铸造装置维护不及时、吊运高温熔融金属的起重机不符合冶金起重机相关要求、人员聚集场所设置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影响区域内等问题。(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科技经信局)

6.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烟花爆竹、旅游、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电力、特种设备、水利、油气输送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责任单位:区应急局、区文旅体局、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区科技经信局、区发改委、区市场监管局、区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总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25日,各乡镇街、各部门组织开展实施细则制定,部署本地区、本部门集中整治工作。

(二)全面开展。从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2月15日,各乡镇街、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部署,组织开展检查、督查、整治活动,企业同时开展自查自改。

(三)总结验收。从2020年2月15日至2020年2月23日,各乡镇街、各部门对活动进行总结验收,收集活动资料、整理相关数据、上报活动开展情况,提出下步长效措施。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街、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要求,落实专项整治行动的主体责任,带头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学习领会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责任担当,敢于动真碰硬,力戒形式主义、,扎实做好集中整治各项工作,全力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精心组织安排部署。各乡镇街、各部门和单位要积极行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摸,要突出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领域,紧盯风险隐患突出的重点企业,对发现的问题隐患,逐项落实整改责任、举措、时限;要严格时间倒逼,按照节点紧密推进,倒排时间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同时加强宣传并公开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职工及家属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要在2019年12月25日、2020年2月15日和2月23日前,分别将集中整治的安排部署情况、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情况、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连同《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情况统计表》分别报送区安委会办公室。

篇5

近年来,管道工程建设单位在安全管理上不断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安全管理局面持续好转。但是,由于管道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管理人员分散的特点,一些企业受人员素质、HSE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一、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有些单位的领导责任和属地管理落实不到位

有些单位的项目和机组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参与不多、监督落实不够,把安全工作全部交给安全人员负责,未能发挥单位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和领导监督作用。一些单位的干部员工头脑中虽然都有属地管理的概念,但主动履责意识不强,管理成效不明显。

2.安全管理要求和规章制度执行落实不力

有些单位的员工队伍整体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不高,对制度规定缺乏敬畏心,“凭经验、嫌麻烦、想当然”的心态加上工程进度和企业效益的驱动,使他们经常忽视一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安全制度,一些重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贯彻落实。

3.先进的HSE理念和工具方法未得到有效应用

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对管道局近几年大力推行的“管工作管安全”、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工作前安全分析、作业许可、安全目视化等HSE理念和工具方法重视不足、应用不够;有时这些单位虽然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但大多是应付了事、流于形式。

4.安全员配置不到位,现场安全监督乏力

有些项目部在确定人员配置时,只考虑降低成本,严格控制人员总量,未按照管道局《施工现场HSE管理岗位配备标准》配置安全管理人员,有的安全人员还兼职其他岗位的工作,导致项目安全管理力量不够。由于安全员责任大、压力大,容易得罪人,许多具备HSE管理能力的人员不愿意从事安全工作而改行转岗,安全人员队伍不够稳定。

5.现场管理粗放,风险辨识管控不力,工作决策和变更管理随意

有的项目现场属地负责人(机组长)随意任命,未进行能力评价就上岗,能岗匹配达不到要求;不按方案规范施工,甚至无方案就施工;高危作业时不配备监护人员;外雇人员疏于管理;施工设备带病作业;风险辨识和评价流于形式,只有安全员等少数人员参与,造成员工对岗位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认识不清;关键岗位人员、设备设施、材料等发生变更时,不按《变更管理程序》履行变更手续,随意安排调配。这些问题从多方面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6.HSE培训、健康体检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些单位HSE培训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更多的是依赖管道局和上级组织培训,而单位岗位员工安全培训抓得不好、不及时,有施工任务时没时间培训,没有施工任务时也不舍得在培训方面投入。

二、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1.持续推进基层站队

HSE标准化建设要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指导,将机组长和项目安全负责人作为企业安全工作建设骨干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单位和项目双管齐下,以点带面促进HSE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进一步完善建设标准和考评细则,规范考评程序,确保质量达标。总结分析已达标基层站队的经验,树立典型样板,组织宣传学习。不断提高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2.进一步强化

HSE风险管控按照五级风险防控机制(工作前安全分析、安全观察与沟通、作业许可、直线培训、安全经验分享)定期开展全面风险识别活动,及时更新HSE风险数据库,进一步评估局级风险,完善和局级风险管控方案,并将风险与行政责任挂钩。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继续推动HSE“两书一表”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通过严格的检查和审核,提升员工的岗位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工程单位要组织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及时更新风险数据库,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方案和“两书一表”的编制与落实,对关键作业或岗位要形成作业指导卡。进一步梳理非常规作业活动,落实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班组岗位要组织开展全员“写风险”活动,按操作步骤、设备单元、属地区域辨识危害、评估风险、制定措施,实现风险控制措施与岗位职责健全、操作规程完善、HSE检查表制修订、应急处置卡和岗位需求型HSE培训矩阵编制有机结合的“五位一体”管理。要全面加强管理,做好工艺、设备和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的风险辨识和管控。

3.扎实抓好HSE教育培训

要将安全培训与业务培训紧密融合。组织编制HSE岗位培训标准,建立健全员工HSE培训档案,推动建立HSE培训师使用机制。开展HSE培训课件编制辅导,推动培训授课方式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HSE培训,带头讲授安全课。各级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严格落实HSE培训主体责任,完善HSE培训矩阵,要组织有经验的员工参与编制培训课件,鼓励并培养机组长、技术骨干等基层管理和技术人员成为专兼职培训师。培训要采取分专业、多方式、小范围、短课时的需求型培训模式,采用互动、交流、讨论等授课形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基层岗位员工安全培训,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质量。

4.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要认真制定安全监督计划,对重点项目、自揽工程、分包商施工等进行巡视监督;对高危作业等关键环节,分包商、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节日前后、换季等重要时段进行专项监督。主要检查现场违章和隐患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风险防控措施以及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提前安全风险防范预警和措施。要从“查人、查物”向“查管理、查深层次问题”转变,找准根源,彻底整改,全力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发生。

5.大力推进高危作业管理禁令实施

要全面推动有关高危作业管理禁令的落实执行。对违反禁令的要一视同仁,严肃处理;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厉追责。确保基层管理者和岗位操作者人人了解禁令、敬畏禁令、遵守禁令。要加强禁令执行情况检查,对违反禁令的情况必须按要求严厉追责、严肃处理。

6.认真开展

HSE管理体系审核与考核审核是查找HSE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管道工程建设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要严肃对待外部审核。要以问题为切入点,认真查找管理原因,举一反三,从完善和改进制度流程、落实职责、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整改,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主动介入、高度重视和支持。

7.持续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要持续修订各种应急预案,并强化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要对标国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的7项内容,开展应急管理监督检查。继续推动“一案一卡”在基层的实践应用。完善应急预案备案审核工作,组织局级应急物资的登记备案。要实现重点岗位全面持“应急处置卡”上岗,同时通过集中培训、自主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通过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检验“一案一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推动基层岗位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

8.突出加强分包商安全管理

篇6

【 关键词 】 云存储;商业秘密;虚拟磁盘;数据加密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de Secret Protection that Based on Cloud Storage

Jia Da-zhi Huang Yu-fei Shao Wei-jun Chen Xiao-wu

(Information Security Business Division, Shanghai Baosight Software Co., Ltd. Shanghai 201900)

【 Abstract 】 Trade secret is an important intangible?asset for enterprises, which contains high market value and potential profits. The protection of trade secret has received special attentions from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firstly analyses the security risk that trade secret may face, and then discusses several conventional security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se analysis and Baosight’s eCop-TSP product, an implementation solution that based on enterprise private cloud storage is proposed. The key technologies are also simply analyzed.

【 Keywords 】 cloud storage; trade secret; virtual disk; data encryption

1 商业秘密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信息安全被认为仅仅是网络系统或者计算机的安全,往往忽略了数据安全。实际上,企业数据才是信息安全最终的保护对象,内容和数据安全,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信息安全新的发展热点。

商业秘密作为企业重要的信息资产,往往包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由于其具有一定垄断性的特点,往往可以给企业带了超出正常水平的收益回报。正因如此,商业秘密对竞争者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极易导致不正当手段进行窃取和盗用的现象出现。特别是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企业将面临日益增多的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因此,如何对商业秘密进行有效的保护,是企业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2 商业秘密的安全风险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传统意义的企业,还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商密保护的问题上,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方面,现代企业作为一个群体组织,其正常的运作是由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协作分工共同实现的。在企业正常运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产生出具有价值、值得保护的信息资源,因此,从企业管理人员到基层的操作人员,都掌握着或多或少的商业秘密;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的管理、生产、研制过程大都是在网络和用户终端上完成,产生的商业秘密多以实现电子化,这些信息在产生之初就面临着病毒、木马、黑客的威胁,无论是数据量不大的公式、配方,甚或是数以千计的图纸,往往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不露痕迹地完成复制和转移。

现代企业商业秘密泄露的渠道主要有几种:内部人员离职带走机密资料;内部人员无意识地泄密或者恶意泄密;内部人员存储设备丢失、维修泄密;外部竞争对手、黑客、间谍窃密;合作伙伴交流过程中泄密。

3 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

近年来,国家对商业秘密安全予以高度重视,2010年3月,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要求各中央企业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加快研究制订相关实施细则,切实保障企业利益不受侵害。

国资委于2012年5月颁布了《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信息系统安全技术指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提出了完整的技术规范。目前,企业常用的数据保护技术主要有几类,如表1所示。

从以上几种常见技术来看,现有主流的数据保护技术测重点防护的是用户终端的数据,而对企业来说,商业秘密可能存在于分散的用户终端,也可能存在于企业或部门的文件服务器,或者应用系统的服务器中,这些商业秘密面临风险是多方位的,既有来自内部人员的泄密风险,也有来自外部竞争对手的窃密风险。传统的安全产品和技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只能解决局部泄密问题,无法为企业商业秘密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

基于此,宝信软件率先提出基于云存储的商业秘密保护概念,并成功研发“基于云存储的商业秘密保护平台”(eCop-TSP),与传统的数据防泄密产品相比,基于云存储进行商业秘密保护可有效限定商密的保护外延,以数据集中存储,分级管理为核心理念,改变商业秘密分散管理、各自为政、难以管控的局面,通过数据的自动汇聚、灵活的分级管理策略和全面的业务管理流程,更加贴近企业保密业务的需求特点,具有管控全面、流程完备、使用简便、扩展灵活、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充分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该产品还提供了数据共享、传递等协同办公功能,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有效平衡,可以为企业带来最佳的可控性和可用性。

该产品全面契合国资委的监管要求,将终端安全、数据安全与云存储安全进行有效联动,首次提出商密准入,商密合规访问的创新商密保护思路,确保只有合法的人通过合规的终端才能创建安全磁盘,并通过安全磁盘与云端存储进行实时同步,为用户提供了全周期、全流程、全层次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全周期:实现商业秘密数据从制作、存储、使用、传递到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以帮助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全流程:从商业秘密保护的业务角度出发,实现了商业秘密定密、密级变更、审批、外发、离线外带、内外部流转等各个流程的集中管控。

全层次:提供了从前台传统终端、移动终端到后端数据存储的多重保护措施。在用户终端层面,提供安全准入、健康体检、虚拟磁盘、驱动层的透明加密、离线访问、外发控制等功能,有效防范客户端面临的安全威胁;在后端存储层面,采用了云存储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存储,通过高强度的加密、多重冗余、碎片化存储等多种技术,确保服务端的数据安全。

3.1 云存储在商密保护中的应用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数据存储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日益盛行的云存储正在成为企业实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选择,云存储为用户提供网络化在线存储,实现用户数据的可靠保障。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与云存储进行连接,对云存储中的数据进行访问等操作。与传统的数据存储方案相比,云存储具有高性价比、高可靠性、低成本、易扩展等特点,是企业数据存储和备份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基于云存储架构的数据存储及安全传输过程如图1所示:1) 客户端生成数据后,保存在本地虚拟盘;2) 需要同步的文件被切成固定大小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分别进行压缩处理;3) 客户端对数据块进行加密,加密的密钥是根据数据块内容产生的随机密钥;4) 加密后的数据通过https加密通道传输至云存储服务端;5) 服务端收到数据块后,实施去重处理,删除多余的数据块,并进行分散存储;6) 分散的数据块依次写入云存储服务端的多个存储节点(默认为3个)的本地磁盘中。实现数据多点冗余备份。

3.2 关键实现技术

3.2.1 终端数据存储

虚拟磁盘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技术,可在用户客户端创建虚拟磁盘,该技术划分出一部分磁盘空间来存储数据,这部分空间被用来创建虚拟镜像文件,当一个镜像文件被加载(Mount)时,可被当成是真实磁盘来使用,当镜像文件被卸载(Unmount)后,该磁盘是不可见的。

虚拟磁盘镜像文件使用了稀疏文件技术,实现存储空间的动态扩充。即镜像文件被创建时,不包含任何用户数据,也没有分配到存储数据的磁盘空间,当数据逐步被写入稀疏文件时,文件系统逐步为其分配磁盘空间,最大可达到预先设置的空间限额。

数据同步 虚拟磁盘内的数据将自动与云端服务器保持双向同步。客户端对文件的任何修改都会快速同步至云端,云端产生的任何变更也会实时更新至本地。为了保证双向同步的可靠性,本方案采用双向缓存技术。

1) 读缓存:客户端存储用户有权访问的数据在客户端的缓存镜像,并保持其与云端数据一致。

2) 写缓存:客户端缓存用户最新变更的数据,并根据网络情况尽快同步到云端。

磁盘加密 虚拟加密磁盘使用AES加密算法对镜像文件进行加密,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即使笔记本电脑或硬盘等终端硬件设备被盗或被复制,在没有正确口令的情况下,虚拟磁盘中的文件仍然能保证安全,保护数据不被分析破解、窃取。

AES加密算法的密钥(一级密钥)长度为256位,在虚拟盘创建时,由系统随机产生。用户也可以为此密钥设置保护口令(二级密钥)。如果存在保护口令,用户需要在登录时输入正确的口令才能加载虚拟磁盘。加载后,虚拟磁盘在操作系统的驱动层透明地解密数据,即可像真实磁盘同样地使用。退出客户端后,虚拟磁盘被卸载,便回到完全保密的状态。

采用二级加密的策略,其设计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防止在口令修改时产生不必要的大规模数据重算。在输入口令加载驱动时,云存储客户端使用不完全校验方式,防止口令被暴力破解。

3.2.2 云端数据加密

存放在云端的文件在上传前已被分割成数据块,每个数据块使用独立的密钥加密,加密算法采用AES算法,密钥长度为256位。即使通过某种途径获取到某个数据块密钥,也无法解密其他数据块,不会危及其他用户的数据安全。数据块密钥由客户端根据数据块内容向云端发起请求,在云端进行运算后产生并返回客户端。

3.2.3 群组共享技术

群组是使用云存储实现多人数据共享和协作的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用户可自行在云端创建群组工作区,并在企业组织树形结构列表中选择用户,设置只读、可编辑、可管理等权限。通过数据的自动同步,群组中一旦有用户上传或修改文件,变化的内容即时推送至群组内所有用户的客户端,不同用户之间的协作与共享因此变得更为容易和快捷。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用户在上传文件时同样采用独立的密钥对每个数据块进行加密。数据块密钥保存在群组工作区数据库内,所有群组用户均可以获取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访问。

3.2.4 数字水印

虚拟磁盘中的文档在保存时,系统将自动为其添加数字水印。数字水印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一些标志性的信息嵌入到文档内容中,但不影响原文档的读取和使用。嵌入的信息可以是企业标志、的等级、文档作者、使用者、打印者的信息。与加密技术不同,数字水印无法阻止泄密事件的发生,但它可以判别文档对象是否收到保护,监视对象的传播和非法拷贝,一旦发生泄密事件,数字水印可为事件的追查提供法律上的依据。

4 结束语

与传统的数据防泄密产品相比,基于云存储的商密保护产品改变了以往企业商密数据分散在员工个人手中难以管控的局面,以数据集中存储,分级管理为核心理念,改变商业秘密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数据的自动汇聚、灵活的分级管理策略和全面的业务管理流程,更加贴近企业保密业务的需求特点,具有管控全面、流程完备、使用简便、扩展灵活、成本低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徐祖哲.企业信息化与商业秘密保护[J]. 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第2期.

[2] 薛一波,易成岐.云存储[J]. 中兴通讯技术,2012年第2期.

[3] NIST FIPS 197.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AES) . http://csrc.nist.gov/publications/fips/fips197/fips-197.pdf . November 26, 2001.

[4] 季一木, 康家邦,潘俏羽等.一种云计算安全模型与架构设计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作业施工 标准化管理 油水井

油水井作业施工是确保油藏有序高效合理开发的重要措施手段。随着油田对油水井作业施工要求的不断提高,解决作业基础管理相对薄弱、现场施工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推进作业施工全程标准化,既是作业施工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作业质量的客观要求。

一、作业现场安装布置标准化

(一)作业施工井场勘察做到标准、规范

作业施工安装布置前要认真排查井场存在的井场划界情况、场地硬化情况,对存在的现场缺陷要一一记录在案,特别是对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或影响作业施工的隐患,要积极协调进行解决,避免对作业施工造成直接影响或者损失。同时,要切实按照油水井井场标准化管理规定,确保作业施工井场具备施工条件后,再进行安装、布置等相关工作。对井场不符合作业施工要求或不达标的情况,要协调相关方进行现场整改落实,确保井场符合条件时,再进行搬入安装布置。

(二)作业施工安装布置做到标准、规范

油水井作业施工场安装布置都有明确的标准与要求,要切实按照《现场标准化摆放标准》的规定进行现场安装。包括布置井场,竖立井架,设备安装与管理,井控预防设备与设施,安全用电管理,值班室的设立,作业施工用具与设备,以及蓄液池等相关内容,都要对照标准进行布置安装。一般来说,在作业施工安装布置过程中,都有明确的井场安装布置平面图,所有安装布置都要切实按照平面图进行操作,为确保安全施工、标准施工、规划施工夯实基础。同时,在作业施工现场安装布置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四个平行”、“五个标准”、“六个规范”的要求:所谓四个平行,就是井架底座和抽油机基础要平行,管桥与管桥要平行,管桥与作业机要平行,作业机与灌液罐要平行;所谓“五个标准”,就是放喷管线长度标准、管桥与作业机距离标准、灌液罐与井口标准、井控工具与井口标准、值班房与井口标准;所谓“六个规范”就是指井口的工具台摆放要规范,灯线架空要规范,警示标识要规范,以及工具箱、工具房、备用工具架要规范。

二、作业设施配备标准化

(一)作业施工设施配备安全安全化

作业施工过程中易发事故多、安全风险大,井喷、机械伤害、高空落物、高空摔伤、易燃易爆、触电,以及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接触等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规范配备安全设施至关重要。如,要针对因管杆凳不标准塌陷,造成管杆伤人的情况,采取一体三角架进行摆放,就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再如滑道由于采用棕绳绑缚,有时候会因绑缚不规范或作业施工过程中产生松动,甚至开扣,导致管杆掉落伤人,对此可以采取专用油管滑道加持器进行预防。同时,针对用电设施接地不好的问题,以及防护设施配备不全的问题,都要切实对照配备标准进行一一检查整改,确保安全规范。

(二)作业施工设施配备标准化

作业施工配备标准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具配备标准化。工具是作业施工必备用具,摆放混乱、配备不齐都会给施工作来带来直接影响,甚至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因此,作业施工前对配备的工具要一一对照操作标准与规范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工具齐全、性能完好,同时,对作业工具要按标准科学摆放,避免摆放混乱,急用时找不到,甚至妨碍施工操作问题的发生。二是设施配备标准化,以防污染台为例,在作业施工过程中,防污染台的整体防污地垫对收送管杆极为不便,而且,清理工作量大,有时候甚至因破损造成污染,对此,可以采取分割式地垫,设立防污围堰就能解决因配备不标准、不规范而引发的类似问题。总之,对于作业施工工具设施配备要做到“三全三同”:所谓三全,即施工设施全、安全防护设施、污染防护设施全;所谓三同,就是同样规范、同样布置、同样数量。

(三)作业井控措施标准化

井控装置配备使用规范化。为有效避免或减少作业施工中井控事故的发生,要切实根据作业施工工况要求,配备配齐适合各种井控的防喷器,如手动双闸板、电缆射孔、液压剪切式等等,并根据作业井型安装相应压力与等级的防喷器,要按照作业施工操作标准,备齐备全井喷应用处理物资,确保井控可控,有效避免造成井喷失控。同时,在作业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完善《防喷装置试压监督管理制度》,明确防喷器、旋塞、放喷管线试压要求、标准及程序,进行标准化现场安装试压,形成良性监督监管机制,确保口口井试压合格。

一级井控管理精准化。要采取作业施工现场安装配备联通式液位计灌液罐的措施,准备把握动态液量,确保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提高井控监控水平。同时,对那些稠油区块,尤其是长期进行蒸汽吞吐开采作业的的区块,由于液窜现象突出,井控风险极大,要建立完善汽窜井数据库,并提高井控等一级,随时动态了解掌握注汽运行状况,防止正汽井对相邻井,特别是汽窜井形成汽窜,引发井控事故。

井控演练实效化。要建立完善作业施工井控预案,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井喷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要明确井喷抢险演练各项职责,强化对井喷法抢险演练的现场讲评与考核,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提高演练的实效,确保井喷发生时,措施有效、方法妥当、操作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井控,最大程度地降低井喷损失。井喷演练现场监督考核小组要当场进行综合考核,优奖劣罚,不断增强井控演练的实效性。

四、作业HSE管理标准化

实行开工验收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人人有责”的理念,建立健全开工作业施工安全检查考核细则,成立专业现场考核小组,对开工作业施工的每一口油水井进行检查与综合考核,对发现的各类问题要进行现场或限期整,确保问题全部整改落实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作业施工。同时,检查考核小组还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复查,形成良性检查机制,督促作业现场安全施工水平不断提升。

实行习惯声音曝光制。要做到“两反馈、三曝光”,“两反馈”即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基层队和作业班组;“三曝光”即监督组人员对违规人员及隐患部位进行拍摄,在监督检查公报、月度HSE例会、月度会进行曝光,警示职工规范自身行为。

篇8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190-02

当代中国已经站在了全球一体化的前沿,网络与金融的融合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在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及监管体系下,这种金融模式的发展自始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和问题。我国应顺应时展潮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模式,完善相应监管体系的建设,让互联网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潜力。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高新技术与金融产品服务的结合产物。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别是搜索引擎、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数据挖掘等相结合产生的新兴领域,是借助网络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创新型金融模式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影响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行业内部信息管理,而是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开放式、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根据产品服务的性质区别,目前互联网金融业态可以主要划分为五种:

一是传统银行同业业务的网络模式化。主要包括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网络化、?簧探灰滓滴竦牡缱踊?,保险、资产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升级等,传统纸质票据被电子数据所代替;二是电子金融支付体系。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等;三是互联网信用业务。主要包括网络P2P存贷款、众筹、互联网金融理财等;四是互联网社交金融,如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百度红包等;五是网络虚拟货币。主要指比特币。

在互联网支付领域,截至2014年末,我国电子商务用户规模达3.6亿。在P2P网络借贷领域,截止2015年底,中国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超过9823亿元。在非P2P的网络小额贷款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已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与阿里金融亦步亦趋的腾讯财付通、现金宝等同样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理财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蕴含的风险不仅会导致金融企业业务开发失败、出现亏空甚至破产,还可能对社会就业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引发社会动荡。所以,金融风险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内涵。在积极支持互联网金融改革发展、扩大规模的潮流下,我们也要理性分析其蕴藏的潜在性风险,可以集中概括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机构平台的法律定位不明确,相应监管法规政策缺失

现行法律法规至今没有对平台的定位属性及其运营活动制定细则规范,监管稍有松懈,它就可能利用监管空白,甚至违法操作。需要明确平台的性质定位,区分资金交易过程中各类形态及其法律后果以及担保功能如何实现。投资分红利益、挤兑风险、利息保护、税务征收等方面也是一片混乱,各自为政。

(二)资金的存管制度缺失,存在安全风险

监管主体和程序缺失,导致监管不到位,就存在资金被挪用、侵占、无法按时兑付甚至工作人员携款“跑路”的法律和道德风险。近两年来先后发生了“天行信”、“恒金贷”等一些恶性事件,给放贷人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扰乱了交易秩序,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削弱了用户对这种模式的信任。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实践中,少数互联网金融企业缺乏明确的平台定位和发展规划,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和盈利效益,采用了一些有争论、高风险的交易模式,客户受到销售人员诱导失去消费理性盲目追求短期暴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还有一些企业不注重管理,信息保密意识较差,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问题,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国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经验

(一)普遍将互联网金融归入现行监管体系

由于海外市场经济开展时间长,机制较为稳定,对各类金融业务的监管措施比较完备,框架内各种法律法规相互配合协调。例如,美国由证监会对P2P贷款公司实行注册制管理,对企业征信等级、规模实力实施评估、分级和管控。德国、法国则实行事先审查制,要求参与信贷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必须在获得传统信贷机构牌照的前提下才可以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

(二)适时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世界各国不断变革监管思想,面对新的金融产品上市后的监管漏洞,通过立法、补充细则、判例等方法,延展目前的监管法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颁布代表着全球主流的分业经营模式已被混业经营模式取代,实行全能银行模式,此部法律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立法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非同凡响。

(三)推进行业自律

各国兴起设立各类行业自律监管机构,对进入行业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查,完善其安全技术与指标设计。英国三大P2P平台就联合建立全球首家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组织,美英法等国集体推动成立众筹协会,制定自律规范,完善信息披露,以推动同行监督、互相竞争,规范引导行业发展。

(四)建立标准的信用认证体系

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监管交回市场,利用三家社会上的征信评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征信系统,实现企业与用户间平等、可靠的信息获取,实行完全的社会化。德国、法国则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大大减小了市场的违约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考

新事物肯定会面临风险,进行适当有效的监管迫在眉睫。央行已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五大原则:一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举:二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合理把握创新的界限和力度;三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应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四是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五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我们要在支持行业发展的同时,借鉴国际上优秀的监管经验,健全和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以促进其稳步发展。

(一)加快行业立法进度,明晰监管各方职责

利用法律法规规范,是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理清解决互联网交易过程中主体的定位及其权利义务、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机制、网络平台的资金池和自融问题以及诉讼程序中格式合同、电子签名和证据采集等具体操作问题。建立健全分业监管体系,进一步发挥“一行三会”对金融监管的职责和作用,明确各部门监管分工,形成统一联合监管格局。由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中会出现混业经营、跨界运行的情形,因此要注重监管部门间的分工协调、沟通协作。

(二)因时制宜,监管措施坚持多样化、灵活化、有效化

监管措施要依托具体业务的情况和出现的特殊问题,要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要减小执法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市场波动。从监管部门当下面临的情况来看,对行业进行评估、预测及管理,缺乏足够的时间、经验和信息支持,专业的人才也比较匮乏,所以要留出一定的观测期和完善期。在最大能力范围内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给互联网金融理财以最舒适的监管力度,结合政府给予的正确引导将其在新兴行业中不至于野蛮生长、无序竞争。对传统金融业务转到线上开展的,应当严格适用线下传统金融业务的监管规定。此外,分类分析评价各类业务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风险,增强监管策略和手段的针对性以保障有效性。

(三)协调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关系,推动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体系

“术业专攻”,互联网金融特殊的行业属性决定了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非凡的敬业态度。互联网时代的金融资产分流,实质是财富聚类渠道多元化的释放配置重组,我们要支持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统一操作管理,依法经营。推进在线仲裁系统上线运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降低仲裁的综合成本,在纠纷解决方式上迎合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促进信息对称,减小坏账、跑路等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市场运行氛围。

(四)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加快建立健全征信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分工,对参与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和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管理。实行实名制,是实现对网上金融平台监管的直接有效举措。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信息披露的重点内容是风险披露。

首先,将全国联网的个人信息数据库与金融机构进行对接,实现机构与客户之间信用信息对称,通过信用征信系统实现金融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双向选择。

其次,完善互联网金融主体市场准入注册登记管理,设置严格的准入及审批管控,并定期审核将有关情况通过新闻、网络媒体、公众平台等向社会公示,对客户进行风险提示。

篇9

[关键词]电信企业 内部控制 问题 建议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有效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的产生、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具有监督控制职能的措施、方法和程序。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应该根据其实际情况来设置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电信企业作为比较特殊的服务性企业,在经营管理和组织运作等方面都与其他一般的企业不同,其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高,业务复杂,所以,加强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意义重大。

一、电信企业经营的特点

在我国,电信企业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其特殊的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信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同步性的特点

电信企业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了收入,即其生产和销售同时进行。所以,电信企业的生产部门也是其销售部门,应该加强对其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控制,包括事前、事中的监控,例如:对客户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管理和记录,加强对欠费清缴的力度,对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用户进行话费额度控制等。除此之外,电信企业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服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可见实物,也可以说,电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对象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这使得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困难。

2、电信企业的成本核算机制缺乏透明性

电信网络主要由传输链路、交换阶段和电信终端等各个部分组成,购置并安装这些复杂、量大且精密的交换和通讯传输设备时,需要花费巨大的费用,这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护理费用也很高,所以,对电信企业的成本应该进行严格的核算与控制。但是,电信企业的成本核算基础在我国是比较薄弱的,甚至有些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现阶段,电信企业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其成本核算体系将会发生变化,所以,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是其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之一。

3、电信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密集程度较高

电信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其固定资产的首次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较长,应该加强对自身内部经营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当前电信企业的设备采购以及市场推广等环节涉及大量的资金运作,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的透明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果这方面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

4、各级网络的运营之间具有互联、互通性

电信企业是全网、全程的特殊行业,但部分的业务要通过集团公司或者不同的省、市的联合运营网络来完成。所以,资金的结算和分配、投资的集中和分散、业务的协调与合作以及维护过程中的责任划分等问题都需要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这样就会产生相互之间的连接成本以及由此引发的原始投入,所以,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有良好的相互协调的关系以及广泛集中的监控能力。

二、电信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内部控制环境问题

首先,公司的治理结构制约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规模较大的电信企业的大股东实质上是国资委,其董事会的成员绝大多数是管理层成员,同其他国有企业一样,这样的治理结构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很难形成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有效监督机制。其次,多层级且地域分散的组织结构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电信企业一般都建立了集团、省级、地市和县级四级的管理架构,其中集团和省级的组织一般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不从事具体的业务资产经营活动。正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地域分散、层级多,造成了电信企业的管控分散,控制难度较大。再次,电信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待提高。近几年,虽然内部控制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重视,但是还有部分领导认为在电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效率,也有员工认为内部控制是对经营活动的束缚,将内部控制工作与日常的工作相对立,这些问题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内部控制的意义,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工作效果。另外,电信企业内部监督不力,评估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内部控制是否符合企业的管理要求,是否能够堵塞漏洞,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但是电信企业尚未建立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尺度和标准。

2、电信企业缺乏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

电信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及评估的过程中,考虑具体业务层面的风险较多,但是缺乏对整体风险的系统考虑,也没有从内部控制的角度进行整体对策的研究,这也是不少电信企业的通病。这些风险是由电信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包括:电信企业的转型风险、电信行业的发展风险、资产经营风险、经营指标风险等。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需进一步把握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首先,在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上,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对风险的过分强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电信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时,总是想方设法地做到全面,追求完美,增加了大量的过于细致的环节,在不同的程度上出现了效率降低、流程偏长、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次,在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上,由于内部控制的实施细则中在每个流程上设立了关键的控制点,并在每个控制点上设置了相关的文档,使得内部控制执行的整个流程增加了很多的操作规程和审批程序。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较快的反应,规范的审批制度和操作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负效应。

4、电信企业的信息沟通存在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很难满足内部控制管理的需要。企业的管理基于信息,内部控制也要基于信息。信息集成、传递的滞后会使得无法在事前实施控制,事中不能获得及时的信息无力控制,事后缺乏反馈信息无可控制。电信行业是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很高的行业,在内部控制工作中,企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业务规划不够完善,缺乏整体的规划;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影响其决策支持能力;信息系统的建设分担,缺少规范的细心管控流程。另一方面,电信企业的沟通存在问题。有效的沟通应该贯穿于企业内部的上行下达、同级之间的传递以及与外部的沟通上。由于电信企业的规模较大,其下属企业分布地域跨度较大,加上信息系统的不够完备,各级机构的同级之间尤其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成本过高,信息的沟通逐级减弱。信息汇总的过程一般是指标化、标准化、量化的传递,复杂的背

景以及实际的运作情况在信息的逐级传递过程中大部分都被过滤掉了。

三、电信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针对电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一方面,提高电信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电信企业应该在借鉴内外部经验的基础上,改善控制环境层面的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对企业的风险给予充分的分析和把握,处理好内部控制和企业发展、风险和效率等各个方面的关系,规范员工的内部控制行为,强化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权责体系。注意企业层面的权责分离,在股份公司与省公司中,分管财务和审计、投资和采购等工作的领导要分离,省公司和大型的本地网中,应该逐步配备具有财务专业背景的总会计师,同时,制定合理的年度发展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建立年度与任期、长期与短期相配套的考核机制。

2、提高电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的有效性

首先,根据风险的程度,进行合理的授权,简化内部控制的流程,突出关键的控制点。在把控风险的条件下,进行合理授权。坚持不同程度、不同等级的风险分级负责制,对重大事项和例外事项等实施领导集体决策制,常规事项由常规流程进行控制;简化流程,对关键的控制点进行重点关注,梳理关键流程和控制点,实行分级管理,减少控制点的数量,实施动态管理。其次,提高内部控制评估的有效性。关注流程,减少重复,评估时应该注重整个流程控制点的有效性;建立计算机内部控制评估的支持系统,提高内控评估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内部控制的评估应该日常化,建立内部控制缺陷的数据库,并进行实时更新。

3、在电信企业推行集中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对管理流程和业务组织运作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推行集中管理和标准化管理,将功能要求高、业务量复杂的运作流程放在集团和省公司进行集中管理,将流程简单的、因地制宜的流程和功能实施标准化管理,放在县公司和本地网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划分企业各级的职能定位,从根本上解决管理水平低、控制力不强、对基层人员要求过高的矛盾,有利于电信企业对风险的管控,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实现投资成本的节省。

4、增强电信企业的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要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面向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定期举办与风险知识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运用案例分析或者实证的方法,分析近期收益和远期收益的关系,强调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对控制过程中的内外部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和判断,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防范化解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实现。再次,完善电信企业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和预警管理系统,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责,防范风险于未然。

篇10

近几年来,在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加大了信息科技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大缩小了与同业科技差距:建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初步形成同城生产和灾备两中心模式;全面开展网络改造,将广域网三级架构改为二级架构,各营业网点配置2条专线,分别直接上联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实现了业务网与互联网专网进行物理隔离,增强了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设完善了网上银行、银行卡系统、资金债券系统、信贷系统等应用系统,形成了结构清晰、业务功能基本满足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体系。相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我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略显滞后,也与监管当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发测试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代码质量管理、Bug管理、开发过程管理、测试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系统运行管理有待改进,生产系统监控和流程管理自动化管理手段不足,逻辑访问控制有待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及应急体制建设有待加强,应制订全行性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及应急演练方案,并定期更新,切实发挥相关部门职能,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演练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李秀生:北京农商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进展为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北京农商银行根据监管要求,结合信息科技建设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科技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初步建立了科技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消除了科技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1.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明确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的职责。成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除了审议信息科技战略规划、推动信息科技建设的职能外,着重加强审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重大事项和信息安全评估报告等科技风险管理职能,强化了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高层的推动作用;设置了首席信息官,直接参与跟信息科技运用有关的业务发展决策,确保信息科技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形成了由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组成的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

2.持续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对现有信息科技制度体系进行了整体评估,重新梳理确定信息科技制度体系架构,建立包括制度、实施细则及技术规范(标准)三层架构的制度体系。同时规范对现有制度的管理,形成了《信息科技制度汇编》,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指导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并重,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意识,防范于未然。持续对全体科技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树立对风险防控的高度敏感性和责任心,积极向员工传导遵守法律法规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员工的诚信和道德,规范员工职业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二是健全内控机制,规范事中管理。科学合理设置科技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了逐级授权和审批机制,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规范岗位操作流程,重要操作如版本迁移、数据修改等实行双人制,一人操作,一人复核,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同时重视利用技术手段来强化风险管理,如批量作业自动化系统、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建成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运维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和检查,持续督促、跟踪整改,深入挖掘信息科技运行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制订整改措施并积极整改。建立内部定期专项检查机制,根据每年年初制订检查计划,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建立风险整改台账,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及跟踪。除加强上述自查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监管当局开展各项检查,积极借助外部的力量帮助发现问题,查找隐患,从而提升科技风险防范能力。

4.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完成了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制定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实施网络边界控制、内网与互联网隔离、全面病毒防护、桌面系统监控、数据分级与使用保护等系列安全项目,建设形成覆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的综合信息安全体系,确保生产系统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防范科技风险。未来的工作重点通过以上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消除和防范了科技运行及科技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近几年我行未发生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针对目前科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未来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持续推进科技风险“三道防线”建设。进一步明确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中各级主体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职能作用,形成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特别是加强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控,形成一个职责明确、功能互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有机整体。

2.加强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开发过程中风险的管理。建成基于我行现在的CMMI3级的软件研发规范体系,通过CMMI3级验收,全面推广体系的应用,整个体系涵盖了软件的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等各环节,有效规范了整个开发过程的管理;落实需求归口管理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需求评审机制,进行重要系统组织级方案评审,提高项目计划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推行软件配置管理,提高软件版本管理水平;强化外包管理,规范外包人员工作量评估,加强外包人员工作环境管理。

3.进一步推进运维体系建设。加强对生产变更的风险评估,严格变更过程管理,严控变更风险;确保事件分级制度的落地执行,形成有效的事件升级和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快速解决,并逐步深化问题的后续管理,从多维度进行生产问题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系统监控、网络监控工具的作用,完成应用监控建设,全面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定位故障;全面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