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行业市场规模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行业市场规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报告还强调,娱乐及媒体及娱乐行业仍需以从传统行业获取利润为主,同时新兴科技将继续巩固消费地位。这份备受关注的报告指出,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6.6%,至2012年,市场总规模预计将达到2.2万亿美元。
战略联盟将取代垂直整合
全球宽带渗透率继续增长,与此同时,无线技术正在迅速圈地,通过增加用户量及更新基础设施迎接无线扩张的新浪潮,而互联网、广告及电视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影院、数字影院以及3-D技术的更新换代在不断提升观影体验,与此同时高清电视及高清DVD格式之争将极大地丰富家庭数字娱乐。
但这些新技术的背后鲜有大公司推动。全球宽带热潮未见丝毫衰减并继续推动增长,2012年将再次翻番达到6.61亿家庭用户,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4%。
虽然数字及无线领域将推动增长,但既有及传统行业将继续占主要收入份额,只有唱片行业例外,至2011年数字音乐的份额将超过传统唱片。2007年,数字及无线领域仅占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市场份额的5%,但未来五年中这些领域的份额将占整个行业收入增长的24%。
至2012年,数字及无线业务收入将仅占全球娱乐及媒体消费的11%,即在2.2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规模中占到2,340亿美元。
E一代推动变革 老一代主力支撑
网络一代继续决定着娱乐及媒体行业转变的步伐及方向,其影响力将带来公司与客户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从而催生新的商业模式。网络一代逐渐将新技术变成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推动着老一代关注新技术,成为联系老一代与新媒体技术变革的纽带。
此外,这一全球现象正日益受到业内公司的关注。不容忽视的是,在“金砖四国”25岁以下的人群至少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31%――其中巴西43%,俄罗斯31%,印度50%,中国38%。在美国,25岁以下的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34%。
在网络一代推动着数字与移动娱乐消费的同时,50岁以上的消费者对于更为传统的媒体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而令整个行业实现均衡发展的态势。在除欧洲、中东及非洲以外的每个地区,50岁以上人口的数量将呈两位数字增长。在全球范围内,至2012年将从现在的11亿增长至12.5亿,增长率达到13.1%。虽然老一代正对以他们的第二代及第三代为主使用的新媒体日渐产生兴趣,但是老一代人口的增长则足以支撑传统媒体行业的发展。
奥运引领中国媒体市场蓬勃上升
中国大陆的娱乐及媒体行业将以14.6%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至1,345亿美元,大大超过全球6.6%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
普华永道中国区娱乐及媒体业务部合伙人卓志成表示:“中国的娱乐及媒体市场正在进入蓬勃的上升期,未来五年中许多市场及行业都将迅猛增长。”
互联网广告的增长速度将居于首位,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互联网接入将以24.1%的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继续扩张。其它预计年均增长将超过两位数的行业有电影娱乐,唱片音乐,付费电视,广播与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及视频游戏等。
2008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在北京奥运会相关广告的推动下,互联网广告市场将大幅度增长。2008北京奥运会带来的强劲经济增长同样将推动中国的户外广告蓬勃发展,预计将从2007年的22亿美元翻番至2012年的43亿美元。
篇2
1、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2、产品线齐全、实力雄厚的整体方案解决商;
3、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毛利率持续增长。
即将登陆创业板的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宁软件”,300253)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业务的领先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疗软件研究开发、销售与技术服务,面向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市场。公司在2009年国内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中市场占有率位列同行业第一名。
得益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快速发展,凭借公司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快速增长。2008-2010年净利润分别为1701.87万元、2616.26万元、3534.6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12%。
受益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
公司是一家以医疗卫生领域应用软件的研究开发、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并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种医疗卫生机构。我国仍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DC的研究,2009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IT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为20.3亿元,较2008年增长23.7%,预计2014年将达到66.4亿元,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7%。
医疗卫生信息化市场未来面临以下驱动力:1、新医改催生新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需求;2、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有助于改善医疗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区域医疗的整合优势,地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场空间超30亿;3、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驱动医院信息化投资,未来几年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将逐步在医院普及,驱动的投资将是几十亿级别;4、乡镇医院及农村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仍非常落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新农合等政策的实施,农村医疗信息化市场有望出现较快增长。相信在这四大驱动因素下,公司凭借其领先地位,将持续维持快速增长势头。
领先的行业地位
卫宁软件在医疗卫生软件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位列IDC“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十大供应商”第一名。
公司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复合型人才的储备优势,这一竞争优势保证了公司在拥有先进技术的同时,可以通过不断扩大产品线以及维持创新能力来应对多变的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公司在2007年国内首届IHE医疗信息系统互连测试中,成为唯一通过测试的国内医疗软件企业;在2008年、2009年测试中又成为通过项目数量最多的医疗软件公司。显示了公司技术研发实力的雄厚。目前,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医院信息系统、区域性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内的整个医疗卫生领域,能够提供完整的医疗卫生行业IT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同行业中拥有产品线最齐全的公司之一。
毛利率持续增长
篇3
一、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但是市场化发展前景不明朗,处于行业转型与改革期
1. 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
2. 2000年之前,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体制严重限制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目前面临改革压力;
3. 2000年,随着《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和实施,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4.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改革,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资本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医疗服务行业。
中国医疗卫生市场规模巨大,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中国人均卫生费用和总的卫生费用支出逐步增大,从1978年至2000年间,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平均为一点二,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百分之一,卫生总费用相应增长百分之一点二。
据预测,中国的医疗市场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1. 人均卫生费用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人均卫生费用较高;
2. 我国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中处于一般水平,有望继续提高;
3.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将继续增高,在全国人口保持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整体医疗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二、中国医疗卫生行业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禁止非国有资本对行业的营利性投资行为,限制了行业的集团化与产业化发展
2000年以前,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体制的部分特点:
1. 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其他国有机构投资建设医疗机构,并不断给予财政补贴和其他支持;
2. 严格限制非国有资本对医疗机构的投资;
3. 规定所有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机构(除极少数的诊所外),获得收入只能进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再投入,不得用于投资回报;
4.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面的政策,同时价格受到严格限制。
通过对营利性资本的行业禁入政策以及医疗机构收入分配、价格的限制,失去了行业的市场化运作基础,限制了行业的产业发展及投资热情
三、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行业体制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医疗行业的开放,有利于建立市场竞争体系,提高资源配置、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将是医疗行业改革的方向。
四、2002年,《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实施拉开了医疗卫生行业体制改革的序幕
2002年,《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的部分规定:
1.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按机构整体划分。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医疗机构的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
2. 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
3. 营利性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4. 营利性医疗机构参照执行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
文件的颁发和实施,使投资于医疗行业获取收益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许可,同时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以自主确定服务项目,自主确定服务价格,照章纳税,使医疗行业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五、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大量资本已经或准备进入医疗行业市场
由于医疗行业极具潜力的投资机会,国内一些知名的企业及投资机构,如上海华源集团、德隆集团、清华紫光、大鹏、联想集团、新希望集团、大连实德集团、伊利公司、中信集团等均有意在医疗行业投资。
国内外的金融机构也极为关注医疗行业的投资动向,一些知名的医疗机构获得了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大额授信。德国、新加坡等政府,也在极力促进本国医疗机构在中国医疗行业的投资。
预测,中国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将逐步引入市场化资源配置手段,以撮高行业效率,丰富医疗服务层次
发达国家医疗产业改革动态
一、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医疗制度
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医疗制度非常接近,只有美国有显著差异,但都有不同程度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努力寻求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平衡点。
一方面,希望能够确保医疗的平等与质量。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提高医疗体系的医疗效率。
美国
美国医疗制度变化:最初的完全市场机制作用――政府与第三方逐渐介入医疗服务市场――重新强调加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
美国政府强调私立医院的发展,对公立的公益性医院的重视不够,这就导致了医疗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很快,甚至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而用于公共卫生的支出只占总支出的3%,在单纯强调医疗产业的市场化后,美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受到影响,医疗卫生机构为了追求利润,一味加大新药研制和针对疑难杂症研究的投资,忽视了大多数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英国
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与美国相反,政府提供了所有医疗福利,但是政府也明显感觉到了巨额医疗投入带来的财政压力,正逐渐向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
英国的医疗制度改革
・原有的国家卫生保健服务体制:国营的医疗体制。
存在的问题:医生属于国家公务员,收入采取薪金制,没有形成促使医疗效率提高的经济激励机制;通常医生把自己本可治疗的病人过多地介绍到其他医院。
・英国的医疗制度改革:1994年实施把市场机制有效的运用到医疗领域。医院不再是国营身份,而是独立核算的公营企业机构。
美英医疗制度改革的启示
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否则再好的医疗体制都会难以维持,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以市场机制解决全部问题。改革就是要探索如何将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医疗服务的支付来源和方式,以及政府的角色转换成为核心问题。
医生既是病人的专家顾问,又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双重角色决定了要处理好医生在医疗服务链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处理好医生在医疗服务链条中形成的种种关系已成为改革关注的又一个重点。
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医疗制度(新加坡医疗体系模式)
医疗卫生既是服务业,又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由于患者和医院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医疗行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对世界各国的医疗体制形态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新加坡医疗模式对于中国有借鉴意义。
在新加坡,政府财政投入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的医疗服务可以覆盖100%的居民。新加坡医疗机构分两种,一种是个人出资兴办的营利性综合全科医院,一种是政府、慈善机构建立的非营利性医院,另外还有大量的私人医生为居民服务。每个新加坡居民都有自己的医疗保险账号,政府、个人和企业三者共同交纳保险,居民可以用保险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或者直接用于医疗消费。
新加坡规定严格的病人就诊逐级转院制度,病人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如果社区医院没有能力治疗,再转到大型的综合医院。当然,私人医生也有转诊和使用医疗保险的权利。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规定,可以保证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重要的环节,从而克服国内某些大医院、专业医生看“小病”等资源浪费的问题。
中外医疗产业合作的机遇
政策机遇
2003年,卫生部表示“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政府只直接举办部分公益性医院,包括区域内布局合理的妇幼保健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血站和急救中心以及部分社区服务中心站,其他医院中的国有资本将逐步退出”,这是卫生部官员首次在媒体上提出“抓住两头(区域最好的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放开中间一片”的改革思路。
中国加入WTO之后,医疗产业政策逐渐放开。目前,外资最大占有合资医疗医院的70%,中资为30%,但可以预测,外商独资的医院也为期不远。
中外合作或合资的医疗机构也享有同公立医院同等的法律地位,也可以根据其利益分配机制,划分为非营利性或公益性医院。
市场机遇+管理机遇(一)
市场规模巨大,且快速增长,并且逐步开放的医疗行业,对资本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目前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落后,存在较大管理提升的空间,对于拥有先进管理技术的外资机构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市场机遇(二)
中国目前面临的情况,一方面是庞大的医疗健康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另一方面是国内的医疗建设缺乏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目前中国对建设医疗机构的投入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中国在医疗建设上的缺口吸引了私人、社会和海外资本的进入。
利益丰厚是国外资本抢摊中国医疗市场的驱动因素。业内人士估算,北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一年的营业额一般不会低于4亿元人民币,最高的几家有可能超过10亿元。同时中国每年的卫生支出接近1800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这一数字还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外资、民营和私人医疗机构将成为医疗市场的生力军,改变中国传统的医疗模式。
资本机遇(并构重组)
资本机遇(上市融资)
外国战略投资资本定将持续增加,国有医院的民营化和股份制趋势将进一步增强。
重组或股份制改制成功的部分医疗机构,将很快在中国及海外资本市场上以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进行融资。
技术机遇+人才机遇
中外医疗项目的合作,特别是资本项下的合作,有利于市场的共同开发,利益的最大化,无疑大大增强了合作双方的技术交流与提高的动力,希望能以更加优势的医疗技术在竞争中占有优先位置。
技术的交流必然大大增加人才的交流与互换。
各类性质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及研发人才等。同时也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挥能力的平台,实现其自我价值。
中国医疗市场的中外合资医院
中国现有200多家合资医院
北京目前共有医疗机构9000多家,而中外合资医疗机构、股份制医疗机构却只有25家。也就是说,北京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空间,所以,外资医院早已瞄准了这个短缺市场。
目前北京已有25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如和睦家医院、北京国际医疗中心、北京香港国际医务诊所等,其中以妇产科为主的和睦家医院经营状况较好,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当然,由于受国内医疗体制及投资比例等限制,目前此类医疗机构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只能称之为诊所、社区专科医院,而能够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医院基本没有。
中外医疗产业合作的风险
法律风险
法律法规的缺陷与滞后
立法机构上的缺位、技术上的缺陷、立法内容上的冲突与滞后,使中外医疗项目合作时,缺乏法律保障与依据。
中国目前尚无一个类似《医院法》或《医疗机构管理法》的基本法律。除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管理结构与管理条例》、《医疗结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与《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缺乏一个明确医院产权属性的国家法律或行政法规。目前多种产权属性的医疗机构的定义、界定、运作规范及利润分配等均处于一个无法可依的状态。
中国目前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与外资的合作,特别是参与并购重组等资本项下的活动时,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操作规则与流程。换言之:还没有制定好游戏规则,故这游戏就变得随心所欲,机会大,风险也就越大。外资并购重组国有医疗机构时,同样面临上述的法律风险。
如其中的土地评估、固定资产评估、品牌评估及市场评估等均无法可依,导致谈判旷日持久、隐患多多。
政策风险
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定性――将医院产权属性与医院分类管理的概念混淆,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与政策导向上的错误。
将医院公益性与营利性及营利性的对立化。
对外资医院与民营医院有政策性的歧视与不公正的限制。
政策的不连续性与不透明性。
体制风险
体制风险主要针对国有医疗机构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国有医院的院长只是国有资产的运营者,其授权范围、决策权限、财务控制及发展动因等方面均不明确,导致在中外合作谈判时,搞不清楚谈判主体,还有漫长及敏感的请示、等待批复的过程。
当与卫生局直接谈判时,又面临官僚体系、文牍主义、地方利益分割与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卫生局长还得给市长或书记汇报,实在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
政策风险
医疗机构人员安置
大部分国有医疗机构是事业单位,其员工没有社会保险,在并购重组过程中,随着员工身份的变换,应当补缴的社会医疗保险该由哪个机构承担,目前没有相关政策。
土地处理
国有医疗机构的土地是划拨土地,在并购重组后,该部分土地是否需要补缴出让金,如何确定出让金?
税收政策
如果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目前设置为非营利性的,几年之后转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历史收入在税收方面是否存在追溯问题?
政治风险
外资进入中国医疗市场应当重视医疗机构国有化的风险。
医疗行业是一个政府干涉较多的行业。医疗卫生服务是一个商品还是基本人权,医疗行业能否市场化运作是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对医疗行业市场化问题存在不同的政策。在中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医疗行业市场化的问题的争议也将始终存在,存在中国在未来进行医疗机构国有化的可能。例如:1948年英国颁布实施国家卫生服务法,推行了医疗机构的国有化浪潮。
管理风险
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组织文化的差异、长期体制差异带来的管理思维惯性差异,都会直接导致管理风险。
管理层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管理层的团结、中高层之间的团队合作;
战略决策的重大失误等。
品牌风险
对国外资本的本性要有足够认识。当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扩张战略有它的三步曲:一是输出设备技术,二是输出资本,三是输出品牌。
品牌输出首先攻击的是市场,重点是攻击需求而不是供给,这样就可以更少地动用本国的资源和资本,主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人力和资源,生产和提供并非高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在当地市场销售,挤占当地市场,压制当地名牌,获取巨额利润。这种超常的经济手段,不仅使我们没有反抗意识,而且釜底抽薪、直接抢夺消费者,诱导他们的消费偏好,从而从根本上占据市场。长期下去,中国自由品牌生存空间令人担忧。
总论
国内医院的转轨进程必将加快,外资、民营及私人医疗机构的经营理念正在对传统医疗模式形成新的挑战。
篇4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现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20-03
一、医疗健康产业的概念
狭义的医疗健康产业指医药产销及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总体分医药工业和医药服务,其中,医药工业包含五大子行业,医药服务包含医药商业、研发外包、医疗服务(见图1)。
广义的医疗健康产业则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二、“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医药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2016版)》(以下简称《蓝皮书》)详细的分析了2015年我国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细分市场的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上化学药物的销售额达到8 880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66.5%。从未来趋势看,医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运营规范的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化学药领域的兼并重组,特别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将很可能明显改变化学药市场竞争的格局。2015年,国内中成药市场增长趋缓,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 379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25.3%。《蓝皮书》预测,从发展趋势看,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未来行业仍有着明显的增长机会,而这需要各大企业进一步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中国市场上生物药物的销售额为1 095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8.2%左右。预计未来我国的生物制药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二)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医疗器械市场方面,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推算,近几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2010―2014年,市场规模扩大了1倍以上,市场总量从2010年的1 200多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 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19年行业规模将再翻一番,达到6 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影像科设设备、检验科设备、心血管设备、骨科设备、信息科设备是医械行业最大的5个细分领域,《蓝皮书》预测,国内产品将向高端领域突破,产业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和大数据将成为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新的助推器。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医疗服务市场方面,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40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约2.20多万亿元。基于国家卫计委的统计,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338万亿元。目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78%,社区基层与私营医院所占比例仅为11%和8%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私营医院床位数将翻三番,届时,私营医院医疗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将大幅提高。
三、“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必须进行创新,实现互联网医疗,弥补传统医疗模式的缺陷,帮助患者更好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实现治未病;使优质医疗资源进行跨时空的最佳配置,优化患者院内就医流程,帮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给患者更方便快捷、便宜的购药体验,促进医患沟通,使医生价值最大化、服务最优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
(一)创新健康管理方式
健康管理包含保健食品、器械设备、健康追踪、体检、健身养生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是预防医学的思想。近年来,健康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热点,作为一般医疗服务的“升级版”,未来将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医疗下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疾病预防,医病于未病,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传统医疗环境下,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病症才就医,这种健康管理方式通过互联网医疗会变为主动进行疾病的预防。首先,人们可通过穿戴先进的医疗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化。通过穿戴设备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实时获得数据,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将获取的身体各项体征数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寻找疾病与日常生活行为的关系,并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其次,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风险。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尽早进行预防,减少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管理的未来趋势见图2。
(二)创新就医方式
互联网问诊平台通过在线问诊、诊前咨询,初步了解用户的病症情况,引导其科学、合理就医,推动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倒三七模式向正三七模式发展,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因而将成为分级诊疗的有效手段。而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四面墙加一张检查台”,患者必须亲自前往医院就诊。由于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出现了挂号难、医疗效率低、医疗服务质量低等诸多问题。
图2 健康管理的未来趋势
互联网医疗环境下,不需要政府重新建造医院、诊所,只需要通过“虚拟化”的医疗体制和系统,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管理患者的信息即可。这样就会将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的患者。跨时空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极大改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就医体验。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的就医路径对比见图3。
图3 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的就医路径对比
(三)改善就医体验
“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及医生问诊时间短”这一“三长一短”使就医体验饱受社会诟病。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使得“根治”这一“顽疾”指日可待。与传统就医体验相比,互联网医疗就医过程更加快捷,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在互联网医疗环境下,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进行挂号,大大节约时间;同时,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的预约可以提前调配医生,缩短患者候诊时间,缓解医院的看病难问题。在候诊环节,患者可以通过科室导航服务快速找到相应的科室;在缴费环节,可以通过网络支付,如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节省了到窗口排队缴费的时间;在获取检验报告环节,患者可在手机上查看报告,不需要再到医院提取;在院外康复环节,通过在线问诊或者远程医疗设置,患者可以与医生随时咨询,针对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
(四)创新购药方式
传统医疗行业购药环节存在诸多痛点:处方用药不透明,购药方式多为医院看病购药以及实体零售药店购药,取药时间长且路途用时长。互联网医疗通过医药电商,可以实现让用户更方便、快捷、便宜的购买药品。方式主要以B2C和O2O两种方式。例如,O2O模式通过实体零售药店的快速物流配送,实现在1个小时内完成药品的配送,为用户带来更加快捷的购药体验。B2C模式则通过互联网药店或者第三方医药平台,对药品信息进行快速查询、比价,查看是否支持医保报销,用户在网上完成下单,药品在1―2天内就能收到。
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放开,医药分离的状况愈加明晰,互联网医疗销售的药品种类将迎来大幅增长,医药电商的购药方式正在加速重构传统的购药方式,为用户带去更好体验。新医改的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是破除“看病贵”问题的针对性改革措施(见图4)。
(五)重构医患生态
当前,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互联网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会得到改善。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健康管理、自诊等方式在线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咨询。通过在线问诊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对称,优秀的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更多患者提供诊断,收获口碑和名誉,恢复“白衣天使”称号。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导诊、释疑、咨询等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使传统医疗的“三长一短”现状得以缓解,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给患者带来更加温暖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唐克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情况分析[J].时代金融,2015,(11)
[2] 熊翔密.医疗健康产品发展数字营销的策略研究――以Z公司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篇5
研究背景
2010年,卫生部安排53.3亿元(250万元/县医院)用于县医院能力建设,规划改善2130所县医院医疗设备,优先安排PACS系统。在该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县医院PACS建设速度大幅加快,该政策对于推动县医院普及PACS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e医疗》杂志进行了业内首次以大型综合医院PACS建设为主题的调研,在业内引起普遍的关注。两年过去了,为了了解PACS行业发生的变化,《e医疗》联合北京华通人商用信息有限公司(ACMR)对全国医院PACS系统的建设现状开展调查。
此次调研通过对全国范围内(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三级医院和县医院的PACS安装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PACS系统的渗透率以及用户使用情况。三级医院PACS建设及使用调查样本共115个,县医院信息化调查共接触样本150个。
1 PACS概述
PACS是一个涉及放射医学、影像医学、数字图像技术(采集和处理)、计算机与通讯的系统。涉及软件工程、图形图像的综合及后处理等多种技术,是一个技术含量高、实践性强的高技术复杂系统。
PACS用于医院的影像科室,最初主要用于放射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PACS已经从简单的几台放射影像设备之间的图像存储与通信,扩展至医院所有影像设备乃至不同医院影像之间的相互操作,因此出现诸多分类叫法,如Mini PACS(微型PACS)、科室级PACS、全院级PACS、区域PACS等。
* Mini-PACS:是指只用在单一类型的影像设备,CT或者MRI等。
* 科室级PACS:放射科多台影像设备可实现影像、诊断报告共享。
* 全院级PACS :将全院各科室临床主治医师、放射科医师和专科医师以及各种影像、医嘱和诊断报告联成一网。
* 区域PACS:本地区、跨地区广域网的PACS网络。
2 医疗信息化相关政策
自2009年《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后,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全面启动。2010年国家财政投入39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卫生信息化建设。上海、浙江、安徽、重庆、新疆等5省(区、市)作为信息化综合试点的省份,率先启动了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门诊统筹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试点项目建设并与卫生部签定了目标任务书。2011年,国家财政又投入专项资金,扩大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范围,新增北京、内蒙、江苏、河南、湖南、云南、宁夏、新疆等8个省(区、市、兵团)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综合试点省份。
在医疗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政府提出了总体发展路线,“3521工程”即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项业务应用、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的简称,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
3 中国PACS市场状况
3.1 中国PACS市场规模分析
2009~2011年,我国PACS市场增长较快,年均增速在25%以上。根据华通医疗和《e医疗》的调查,2011年我国PACS市场规模达到了10.4亿元,同比增长28.4%。预计2012~2015年,中国PACS市场将继续以20%以上的增速扩大,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亿元,见图1。
3.2 2011年中国PACS品牌分析
3.2.1 PACS软件品牌分布
三级医院与县医院PACS软件品牌分布有所区别。三级医院PACS软件品牌包括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国内品牌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华海、天健和东软,国际品牌主要包括GE、锐珂、西门子、飞利浦、富士等。
而县医院PACS建设中,华海、东软、蓝韵成为中标最多的三大品牌,见图2。
从调查结果来看,国家政策对县医院PACS市场的影响非常之大。由于截至2011年11月只有约700家县医院完成招标,因此目前的品牌格局只代表现有情况,预计2012年品牌格局还会略有改变。
3.2.2 PACS服务器品牌分布
根据华通医疗和《e医疗》于2011年对三级医院PACS系统的调查,三级医院PACS建设主要使用了3个品牌的服务器:IBM、HP、DELL,其中47.4%的用户选用了IBM,42.1%的用户选用了HP,选用了DELL的用户占21.9%。而2009年3个品牌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39.6%、55.2%和35.4%,经过两年的发展,IBM的用户渗透率有较大上升。
而对县医院的调查表明,县医院PACS建设也主要使用了IBM、HP、DELL三个品牌的服务器,其中51.6%的用户选用了IBM,32.3%的用户选用了HP,选用了DELL的用户占6.5%,其中少量用户同时选择2个以上服务器品牌。
3.2.3 PACS存储系统品牌分布
三级医院与县医院存储系统品牌均主要分布在IBM、EMC和HP三个品牌中,其中IBM在三级医院和县医院中均为用户份额最多的品牌,而EMC在三级医院的用户份额明显高于县医院,HP则相反,其在县医院的用户份额明显高于三级医院的用户份额,见图3。
与2009年的调查结果相比,EMC在三级医院的品牌份额由36.4%下降到了现在的28.3%,IBM在三级医院的品牌份额由27.3%上升到了现在的34.0%。
3.2.4 PACS专业显示器品牌分布
对三级医院的调研结果表明,PACS专业显示器中,巨鲨拥有最多数量的用户,市场份额达到38.9%,其次是BARCO,用户份额为16.8%,EIZO为14.7%,除上述3个品牌外,NEC、DELL和奇菱均具有5%~10%的用户份额。另外,DOME和飞利浦均具有3%~4%的用户份额,其湾品牌奇菱的市场份额增长比较明显,见图4。
对县医院的调查表明,PACS专用显示器中,巨鲨的用户数量最多,市场份额达到31.6%,其余品牌份额都比较小。
3.3 中国PACS市场发展分析
PACS系统从2000年发展至今,北、上、广一线城市三甲医院PACS已基本普及,下一步的发展在于细分和全院的普及;二线城市的三级医院的PACS普及度并不高,约50%左右,是未来两年PACS主流厂商的重点市场;2011年的县医院PACS建设是县医院的第一次普及,本次建设起到了启动市场,推动应用的作用,相信在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未来PACS发展趋势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医改中,以区域医疗为核心的区域PACS的应用;二是以医疗业务的细分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心脏PACS,超声PACS,眼科PACS,牙科PACS等专科PACS。
3.3.1 成熟市场:三甲医院
根据调查,2011年三甲医院已有76.8%实施了全院级PACS,市场相对较为成熟。市场的关注点主要为PACS系统的更新换代,特点是:客户成熟度较高,对PACS系统有明确的要求和预期。国内外大型厂商多集中于该市场,竞争激烈。
3.3.2 发展中市场: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欠发达地区的三级、二甲医院
在发达地区的二级医院,欠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二甲医院中,已有一部分实施PACS,近乎全数已使用HIS。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数医院正使用放射科PACS或微型PACS,产品不完善,框架结构乱,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从细分市场来看,发展潜力较大,国内企业大部分集中于这一细分市场展开竞争,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或多个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厂商,而国外大型厂商限于产品价格和销售成本的居高难下,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的竞争力。
4 2011年中国医疗机构PACS配置及使用现状
4.1 渗透率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截止2011年底,三级医院PACS的渗透率为48.8%,县医院的渗透率为26.6%。未来几年,随着三级医院的PACS市场逐渐饱和,县医院将成为PACS的主要增长市场,尤其是各地区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县医院。
4.2 类型分布情况
三级医院相对县医院开展PACS较早,建设初期以科室级PACS为主,随着全院级PACS技术的成熟,开始向全院级转化,而县医院开始建设PACS相对较晚,更多的县医院选择直接将PACS建设成为全院级。另外,县医院对PACS的需求相对简单,存储空间、工作站等硬件设施的需求也低于三级医院,相同类型的PACS,县医院成本相对较小,也为其建设全院级的PACS带来了机会,因此县医院全院级PACS的比例要高于三级医院。
根据此次调研结果,全院级PACS是目前三级医院PACS的主要形式,占比73.0%。而根据2009年《e医疗》的研究结果,当时三级医院全院级PACS比例只有43.1%,可见全院级PACS的发展速度之快,见图5。
4.3 PACS接入设备分布
此次调研结果显示,随着PAC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PACS应用范围已经非常广泛,基本覆盖了三级医院的大型数字影像设备。其中,CT、X光、CR/DR、核磁是接入的主要设备,分别有90%以上的用户接入了上述设备,其中CT的比例最高,为95.7%。同时,B超、窥镜、DSA的接入比例均超过了55%,依次为73.9%、68.7%和58.3%。另外NMPET、PETCT、PECT、SPECT-CT等核医学科影像设备的接入比例均超过了40%,见图6。
调查显示,PACS基本覆盖了县医院的大型数字影像设备。其中,CT、CR/DR是接入的主要设备,100%的县医院用户接入了上述设备。同时,B超、X光、窥镜、核磁的接入比例均超过了60%,依次为88.2%、79.4%、76.5%和64.7%。随着大型影像设备在县医院应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PACS系统中,目前DSA的接入率为32.4%,NMPET、PETCT、PECT、SPECT-CT等核医学科影像设备的接入比例均为8.8%。
4.4 PACS与HIS系统的集成情况
近2~3年,随着相关部门及医院自身对PACS建设的重视,PACS系统的建设得到不断的深入和完善,PACS在促进医院业务流程改进和提升医疗水平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PACS与HIS系统的集成情况是较为重要的体现。根据此次调查的结果,尽管存在着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目前三级医院PACS与HIS系统的情况较好,实现连接的医院占到总样本的83.5%,另外11.3%的医院正在准备将PACS与HIS系统进行连接,仅有5.2%的医院在未来2年内无相关计划。
而目前县医院PACS与HIS系统实现连接的比例为67.6%,另外26.5%的医院正在准备将PACS与HIS系统进行连接,仅有5.9%的医院在未来2年内无相关计划,见图7。
4.5 医院信息化累计投入资金
篇6
未来,患者在家里利用手机在线,就能让大夫远程看病,而医生利用手机软件,则可查看患者的各种体征进行诊疗。业界专家认为,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7大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
“4G”,为无线远程医疗提供可能
4G时代,移动通讯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全球公认4G具有四大特点:传输速率高、时延短、容量大、图像高清。4G速度有多快?4G将是目前3G传输速度的50倍,下载一部电影只要3分钟。4G图像有多清?相隔千里一样会诊,手术者心脏起搏和血液流动都能高清可见,甚至患者对方的神态、气色等信息都能准确捕捉与传送。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优质的医疗资源与人民不断提升的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大。一方面,大型综合医院排队难、挂号难、看病难,患者难于有效就医问诊,尤其是偏远地区,因医疗资源少,患者看病常要走上百公里的路程;另一方面,大量本应发挥作用的社区和本地医疗机构利用率不高,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而今,4G网络能实时传输高清图像和大量数据及现场图像,这为远程快速医疗的实现提供可能。以后,患者在家中或社区医院,通过4G网络就能与专家进行高清视频问诊,省时省力又省钱。这对于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我国而言,现实意义很大,缓解了边远地区缺乏高端医疗人才的难题。
传统的远程会诊,无法实现介入影像资料的实时、清晰和便捷传输,只能是专家之间进行口头交流,但对于冠心病之类的诊治,必须依靠高清造影作为诊疗依据。以往这些数据远距离传输成本高、清晰度差,专家往往需要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时下,江苏省人民医院与江苏移动公司合作的“4G远程医疗系统”正式启用,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冠心病高清造影影像的实时数字化采集和远距离视频传输,以及高清影像的多移动终端实时接入会诊。利用这套系统,专家不需要亲临现场,只需在远程观看实时诊疗视频画面,就能指导偏远地区的医院进行冠心病远程会诊,双方医生可通过视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针对病患的CT影像共同商讨、制定有效的手术方案。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专家会诊模式。
以华为智真远程会诊系统为例,据称其采用真人大小的还原远端图像的技术,借用高清清晰的手术过程的实时编解码,甚至可使在手术室外场所的专家能观看到与现场主刀医生看到相同效果的整个过程。
4G远程医疗系统远不止在手术之用,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可大大减少患者在医院的候诊时间,提升医院的接诊效率;通过移动通信、物联网的技术,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利用4G技术,可用手机实时监测身体体征,高血压、心脏不好的患者,还能通过佩戴4G装置,在家里接受远程诊断,实时把血压、血糖和心率等健康数据传输到医院,让医院全天候检测病人变化。
远程医疗: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对于远程移动医疗的发展而言,2013年是一个有意义的转折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4亿元,比2012年增长30%,移动医疗市场呈现爆发式的迅猛增长。2014年在2013年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着高速的增长。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专家称,远程医疗将成为21世纪最有前景产业之一。
如今,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以及远程医疗产品的不断创新,移动医疗将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现阶段,远程医疗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下一阶段将逐步普及到社区,并最终普及到家庭,从而让居民尤其是居家的老人更加方便地获取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当前的“病后求医”逐步过渡到以预防保健为主的医疗服务。还有,将来远程医疗平台将与医疗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做更强的整合,实现更强大的综合功能,并与区域医疗一起作为医疗保健的神经末梢,服务更多的人群。
未来,远程医疗的合理应用将实现“保健不出家,小病不出社区,社区不出大病”的长远目标。
尚有不少坎
毋庸讳言,目前我国远程医疗在思想认识、技术水平、人才准备和经费投入以及营运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症状,我国远程医疗系统真正投入使用的还不足10%,远程医疗尚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态。
篇7
UGC并非是一个新生名词,只不过在成就了社交产品、社区论坛以及照片分享网站之后,以视频分享为基础的UGC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从其他角度来看,无论是YY、网易BoBo之类的秀场模式还是斗鱼TV、战旗等游戏直播,或是17、映客为代表的社交直播,都对“视频+直播”的崛起居功至伟,背后却和视频云的兴起不无关系。
伴随着斗鱼TV、火猫等直播平台数亿元的融资,以及每天万余的用户增长,背后的视频云行业也开始浮出水面。
四种力量角逐视频云
蓬勃兴起的云计算浪潮,让不少人看到了云服务的前景,视频云领域也早已不再是处女地,视频网站、创业者、互联网巨头等纷纷踏步至此。视频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理念,采用视频作为“云端”向“终端”呈现处理结果的一种云计算方案,包括云储存、云转码、云直播、云加密、云等功能。观察发现,目前正式进军视频云的公司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其一是创业者,典型代表是CC视频和保利威视。这类企业起步比较早,在云计算兴起后开始提供视频云服务,以先进入者的姿态在教育、传媒等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经过多年的技术迭代,相关解决方案比较完善,包括高清直播、互动直播、全网加速和多终端播放等。现阶段主要提供视频的托管服务,在基础设施上采用在各地租用分布式机房的形式,依赖运营商网络的CDN服务商。
其二是国内云计算先驱,比如说BAT。这类企业在云计算的布局比较广泛,视频云也是BAT比较看好的云计算应用场景,目前的合作伙伴主要以投资对象为主。从优势上来说,BAT在云计算领域布局颇深,拥有自研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的服务器集群,技术相对来说更加成熟,比如说在延迟、并发和稳定性上的优势。除此之外,BAT们所提供的云计算技术比较全面,方便用户后期开发。
其三是被迫转型的视频网站。国内视频行业可谓巨头林立,却和盈利越来越远,从PGC到UGC,每次都是一窝蜂的涌入,硬生生的把蓝海变成红海,再加上IP和版权的成本压力,红海渐成血海。当视频创业悄然成形的时候,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意识到视频云的重要性,他们在视频直播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和资源,包括乐视、爱奇艺、暴风科技在内的多家视频网站纷纷转向视频云。不过这类企业多是从视频服务作为切入点进入云服务市场,在技术和人才储备上还不够完善,好在内容服务和开放式的直播平台成了视频网站布局视频云的最大优势。
其四是技术盈余的互联网巨头,类如网易、金山等。从表面上看,这类企业并不引人注目,在云计算领域没有阿里那样的规模,也非专门的视频网站。但事实上,这类公司瞄准视频云更多的是技术盈余的转化,内部有着稳定的视频产品。举个例子来说,网易在开放视频云服务前,其视频云技术已经经过网易云课堂、公开课、网易BoBo、网易新闻等网易系产品的长久验证。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抓住实际应用的痛点所在,提供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接入方式比较简单,胜在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
暂以市场上一些主要的视频云服务为例,来看看它们的发展情况。
可以看出,各家的视频云服务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似乎在所难免,在未来技术门槛、成本和服务质量或将成为衡量服务好坏的标准。然而,尽管在技术上严重趋同,觊觎视频云的服务商却越来越多,早些年进入视频云的创业者凋损过半,甚至有人一度用零和博弈来形容视频云服务的未来。那么又是什么因素促使在2015年之后越来越多的巨头进入视频云行业呢?
支撑视频云的六大需求
对于视频云有多大的市场,至今还没有权威的调查机构给出数据,但两个数字却折射出了视频云可怕的市场前景。一个是易观智库预测2016年秀场娱乐的市场规模将高达100亿元,而秀场只是视频云诸多应用场景中的一个。另一个是乐视云在不久前完成了A轮融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投资者对该市场的乐观映射了诱人的市场空间。
视频直播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就是一个例证。按照传统的方式来搭建一个视频服务器的话,cache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编码服务器、调度服务器、其它应用服务器、带宽、IDC机房、CDN节点、系统维护人员和开发人员,一系列的硬件要求和技术攻坚对个人、创业公司、高校等而言,似乎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门槛。而在视频云平台上,只需要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编码)、CDN、视频编码技术、flash播放器、视频加密等一系列的小众技术。根据目前视频云的发展趋势来看,乐视云和网易视频云等都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一键搭建全端直播服务。诚然,视频云的兴起已经极大地降低了视频直播、点播、互动的门槛,也刺激了视频直播的创业浪潮和需求。
大致来看,支撑起视频云市场发展的主要有六大需求。
在线教育
从艾媒咨询的数据来看,2015年国内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700亿,且在以两位数字高速增长。围绕在线教育的创业者集中在了四个方面,以网易云课堂和腾讯课堂为代表的教育平台、以沪江网校和有道课堂为代表的社区工具、以智课网和51Talk为代表的垂直教育服务以及新东方等教育机构。教育平台面临着线下教育资源如何移植到线上,社区工具朝着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提出的“内容+社区+交易”的垂直产业模式发展,垂直教育机构在努力补齐内容生产的短板,而平台型的在线教育一直都是以视频课程见长的。可以看出,低成本的视频直播和点播对在线教育来说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尤其在K12和大学教育都在积极探索MOOC模式的情况下,这或许也是CC视频和保利威视从在线教育着手布局视频云的原因所在。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的发展似乎比在线教育更加疯狂。随着国内医改进程的推进,大批的移动医疗创业者纷至沓来,BAT等互联网巨头相继染指于此。在线问诊、远程医疗、医生社区、医药O2O等创业模式更加多样。而从艾瑞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在线医疗的市场规模正以接近100%的速度增长。对于视频云来讲,移动医疗的利好之处在于,很多创业公司和三甲医院都在做远程会诊和远程医疗,比如微医集团的互联网医院、广州二院的网络医院。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有着更广泛的受众和更高的需求频率,当然视频云服务商最乐于看到的还是在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在电脑前问诊,也意味着对视频云的强需求。
秀场直播
王思聪投资的17在2015年引发了不小的关注,而后类似于花椒、映客之类的产品层出不穷,而这些只是秀场直播的一部分。在更早的时候,9158、YY、六间房、秀色秀场等就已经引发了一轮直播热,智能手机的普及和UGC视频的火爆加速了秀场直播类产品的普及。易观智库给出的预测显示,2018年中国娱乐秀场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50亿元。那么,对视频云行业而言,秀场直播无疑又是一个香饽饽。如今秀场直播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定型,按照17们的爆红方式和秀场直播的内容使然,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创业者加入进来,自然为视频云制造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游戏直播
斗鱼TV刚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除了1亿美元的融资规模,腾讯4亿元的领投以及红杉资本、南山资本等知名投方的参与,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行业的价值所在。从2014年开始,亚马逊就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游戏网站和社区Twitch,进军手游直播领域。谷歌也在近日宣布了将开放游戏内视频录制和直播功能的消息。艾媒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游戏直播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以上,市场研究公司DFC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游戏软件市场在2019年将会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4亿元),其中PC平台的规模将达到360亿美元。事实上,这些数字已经足够刺激国内的游戏直播创业者,在斗鱼TV之外,龙珠直播、虎牙直播、战旗TV、熊猫TV等跟进者越来越多。无疑,这些都是视频云服务商青睐的用户。
视频监控
传统的视频监控市场一直被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汉邦高科等企业把持着,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以Dropcam为代表的智能摄像头正在重新定义网络监控,视频云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也蓄势待发。可以这么说,不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大型企业,对视频监控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现实应用中,各监控指挥系统所在网络环境千差万别,监控设备来自不同的厂商,兼容性不容乐观,很大程度上限值了监控系统级联和跨区域、跨行业的图像。那么提供了转码、多终端监控、内容识别、智能分析等需求的视频云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从另一方面来看,类似于网易青果、360智能摄像机之类的智能摄像头正在撬开国内市场,老人、儿童、宠物、店铺等细分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大,更重要的是,云储存和云监控已经成为这些智能摄像头的主流功能。
社交应用
2014年,短视频行业呈现大爆发之势,美拍、GIF快手、小偶、微信视频等产品相继出现,短视频行业呈现大爆发之势,带动了时尚潮流的社交新玩法。或许,在4G时代娱乐为王的社交应用会成为一种潮流,但围绕在短视频创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昙花一现”,这就要求这些产品要进行快速迭代,以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功能需求。除此之外,还面临着技术上分的压力,比如说数据上传如何设计分片、如何防止DNS劫持,存储数据处理层面使用何种存储技术,如何运维大规模集群,以及所有人都关心的成本问题。另外,早期用户的飞速增长,不可避免的要增加带宽、扩展服务器、启用更多的CDN分发节点,可当用户活跃度开始下降之后,又带来很大程度的资源浪费。弹性的视频云对于爆发的短视频产品似乎是量身定做的。
其实,除了以上者六个领域,企业协作、视频门户也都表现出了对视频云服务的需求,这就不难理解创业者和巨头们在这个时间段进入云计算行业的野心。不过,目前视频云市场已经涌入了大大小小近30家公司,网易、腾讯、阿里、金山、乐视等尽在其中,可以预见视频云行业未来不可避免一场恶战。
视频云市场还有哪些变数?
视频云承担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巨头争相进入的“万亿市场”,一个是商业模式并不成熟的新兴领域。在笔者来看,视频云市场还将有更多的玩家加入进来,而下面四个因素或将成为视频云市场走向的变数。
首先是盈利模式。现在的盈利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按需付费,这也是云计算津津乐道的服务模式。以刚刚推出的网易视频云为例,采用了流量计费和带宽计费两种模式,每GB流量大约在1元左右,带宽上采用了月付的模式。另一种是以乐视云为代表的“免费模式”,通过在视频中植入广告和乐视的Logo而允许用户免费使用。分析来看,“免费模式”的受众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比如说游戏直播、移动医疗等很多场景并不适用,吸引来的更多是个人用户和小微创业者。考虑的各家都在推出摄像头等智能硬件,服务的打包销售或许会成为一种选择,当然我们也期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出现。
其次是服务能力。相比于传统的视频分发渠道,视频云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成本,用户比较关心的另一个问题还是视频云的服务能力,即技术门槛、低成本、中立性、高质量服务。总的来说,各家在技术门槛上的差异并不大,几乎都做到了接入各种视频服务的能力。成本方面要因人而异,价格成本、服务接入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不同的用户来讲并没有确定的参考标准。服务的中立性似乎是用户比较看重的,比如说能否保障数据和安全性,以及与服务方是否有竞争关系。诚然,衡量服务能力强弱的还是服务质量,可靠性、扩展功能、服务的可持续性等等。为此很多服务商都在极力展现其在服务能力上的优势,网易视频云甚至把易用和稳定作为自己的sologan,7*24小时的1V1也被很多视频云作为提高服务能力的标准之一。可以预见,服务能力的高低将成为视频云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再次是垂直领域。不管互联网巨头们认同与否,CC视频和保利威视等视频云创业者,在资金、技术和资源都不占优的情况下,依然在在线教育市场搏得了一块立足之地,而环顾O2O、电商、智能硬件等创业热门领域,垂直细分市场诞生了不少独角兽企业。如何在垂直领域打造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将成为视频云行业的又一不确定因素。而所有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在视频云领域广撒网,凭借技术和资源优势也满足了所有场景的需求,却未能形成明显的竞争力,比如说阿里和腾讯,在视频云上的特色并未显现。而细观这些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网易在游戏直播上似乎有着天然的优势,网易云课堂和腾讯课堂也为其制造了在线教育市场的话语权。如何在垂直领域放大自己的优势,将决定视频云的未来格局,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多极化”比“多巨头”更能创造利润。
篇8
关键词 宠物;社交类APP;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86-02
根据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移动端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比88.9%。在养宠人群逐渐扩大的今天,使用手机进行社交、线上咨询以及线下服务探索等宠物活动受到了宠物主人和宠物行业相关人士的热捧。一方面,线上咨询和线下服务为养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以宠社交的行为增加了宠物主人间的谈资。另一方面,宠物行业相关人士也意识到了互联网为传统行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由此,主打宠物社交和020服务的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的上线,为搭载互联网“快车”的传统宠物行业迎来了新的活力。
1 背景研究
1.1 市场分析
中国宠物市场的巨大规模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奠定基础。易观智库的《20042014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宠物市场的市场规模达到699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超过1058亿元,十年间宠物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59.5%。以宠物用品、宠物服务、宠物医疗等为赢利点的宠物店逐年增多,全球知名宠物厂商不断进驻中国,传统宠物行业以摧枯拉朽之势不断增长的同时,非系统化的管理、非专业型的服务、目标人群低覆盖度、竞争分散无序等问题在线下实体店暴露无遗。因此,“闻闻窝”的出现能够借助互联网整合线下资源,引进高效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互联网扩大覆盖率来吸引优质客户,实现020服务模式的长效整合发展。
国外同类宠物平台的发展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提供借鉴。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的宠物行业已经相当成熟。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宠物用品及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显示:2014年,美国宠物行业消费总额达到650亿美元。在过去的15年里实现了高达154%的总增长。2015年,该支出总额达到730亿美元左右。在国外,PetSmart、Rover、DogVacay等老牌大型宠物电商平台成熟的商业模式,为“闻闻窝”等宠物社交类APP的商业模式探索提供借鉴。
1.2 需求分析
庞大的用户需求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找准定位。为了挖掘宠物主人真正的需求所在,近期,就《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对养过宠物或正在养宠的用户。此次调查从2015年10月开始,共计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共采集到有效样本187份,调查有效率达94%。本次调查问卷的全部数据进行有效解码,得出了具有研究价值的反馈:第一,95%的被调查对象原意尝试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二,被调查者反馈在使用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解决宠物日常生活问题时更关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及时性与权威性。可以根据宠物状况随时进行线上专业指导。二是准确性与丰富性。可以根据宠物主人所在位置搜索附近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宠物商店等十几种不同的线下服务机构。三是针对性与趣味性。可以针对不同宠物品种打造专属的宠物社交圈,在记录分享宠物图片的过程中利用工具来增加趣味性。
2 界面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特点
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界面设计充分延续Iphone应用程序的优秀设计,在视觉设计上运用当前最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让重要的“信息”凸显出来,在设计元素上尽量做到简洁、抽象、符号化。在功能设计方面深挖宠物主人需求,打造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价值的应用程序,使用户产生吸引力的同时提高了使用频次。
2.2 设计原则
视觉设计一致性。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是基于宠物主人日常的生活而设计的出的应用程序模块,在视觉设计上充分抓住宠物主人的内心需求。形、色、质相辅相成,文字、组件、图标等视觉元素交融交错,每一个部分相互组合,在视觉表现达到一致性。
交互设计简洁性。为了避免在使用应用程序时的混乱感,造成体感效果较差的交互行为,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尽量追求简洁化的交互设计。对产品特征与使用属性呈现完全形态的同时,充分尊重用户及用户目标,形成宠物主人希望的产品使用方式,以最为简化的设计语言达到用户体验的最佳效果。
情感设计丰富性。“宠物”作为人类情感的依托而受到用户的关注,宠物社交类APP在界面设计上应更加关注用户的情感体验。“闻闻窝”以宠物的视角打造情感为纽带的拟宠社交,情感设计更加丰富,启动界面中门后的一束灯光,点击按钮的萌爪,加载项中的小猫造型,无不透漏着丰富的情感化设计。
2.3 设计架构
宠物社交类APP“闻闻窝”采用MVC框架模式。它是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框架模式有3个核心部分: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型用来表示数据和业务规则,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
3 总结与展望
首先,“闻闻窝”应以权威化作为发展基石。中国宠物市场目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缺乏规范的行业体系,从业者因追逐利益最大化而制造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危害宠物健康,缺乏监管的小作坊式宠物店频频导致宠物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闻闻窝”对入驻商户应进行严格的定期审查,同时可以设计类似“我查查”的功能来辨别用户所购买的产品的真伪,以保证宠物的健康安全。
其次,“闻闻窝”应以定制化作为发展亮点。例如在“闻闻窝”的内部可以设计一个小闹钟的功能,对用户进行提醒。例如在宠物资料的部分,可以设置吃饭提醒、吃药提醒、洗澡提醒、美容提醒、购买食物提醒等功能,根据时间和频次设置下一次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让处于工作忙碌中的宠物主人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粗心和健忘疏忽了对自己宠物的照顾。
篇9
处方药转向非处方药
如今“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已渐渐成为人们的保健习惯,不少人也开始学习如何进行自我药疗,自我保健。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OMMS2009(中国医药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显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压力的加大,有932%的中国消费者开始了自我药疗,自我药疗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现有的药业市场格局中,OTC市场主要由国内企业占据。一直以来,跨国药企依靠自己的专利,以高价处方药品打人中国最高端的三甲医院,而后坐享高利润,在处方药市场占据优势,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只能依靠仿制药品在医院市场中争抢剩下的蛋糕。因此,OTC市场就成为了国内制药企业重点开发的领域,依靠电视广告、连锁药店销售等手段,国内制药企业在OTC市场受益匪浅。
目前OTC仅占中国医药市场总份额的10%至15%,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处方药占全国30%至40%的比例还有很大差距,将来中国OTC市场潜力巨大,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将进入这个市场,20lO年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对国内OTC企业来说,如何在OTC市场打造高价值品牌、增强竞争力将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目录之中与目录之外
自2009年9月开始,《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三个文件施行。此次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共307个药物品种。 《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也就是说一旦进入该目录,就意味着药品的市场覆盖面有了保证。
基本药物目录的实施,有利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对优势的普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但是,这些企业也将面临限价政策和利润较低的问题。面对“一刀切”式的最高限价,包括生产企业、药店、医院在内的整个医药产业链五味杂陈,因不堪低价天花板,部分高成本药品的生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基本药物目录的“光环”。
无论是进入目录的还是没进入目录的,在新的医疗改革背景下都不能放松营销的工作,一方面,“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只是基本药物制度能否落实的制约因素之一,此外药品配送足否到位,医院医生如何开处方,也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没有进入基本目录的药品,如何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模式影响消费者,从而带来规模的增长,也将是未来医药市场的一个竞争焦点。而真正能够取得增长的产品,将会是具有排他性和独家生产的品种。农村市场的崛起
目前的新医改方案向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和基本药物方面倾斜,将可能改变整体中国医药市场的结构,特别是对于很多跨国企业而言,在城市中坐享利润的时光将成为过去,因为农村市场正在崛起。新农合政策以及未来医改投入的8500亿元,大部分是在基层医疗市场。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市场规模是非常可观的,以2007年的同比数据,农民每年的平均医疗卫生支出210.2元来计算的话,如果实现100%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覆盖,将会带来高达18691.9亿元的医药市场规模。同时由于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现在已经不再是一片洁净的蓝天,农村环境的污染也导致了很多疾病的上升,包括很多慢性病的上升。医疗需求属于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因此,医药企业如果抓住了农村医疗市场的机遇,迅速建立在乡镇和农村的品牌影响力,快速的介入这块巨大的蛋糕,将能够为医药企业创造新的蓝海。向农村市场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2010年这个声音会更加响亮。
中药蛋糕做大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我国中药产业的若干政策》,至此,我国对中药产业的大力扶持开始搬上台面,8500亿的巨额投资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支持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如今国家把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中药“治未病”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必将带动中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如今,跨国企业也在进入中药市场,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180多家公司和40多个研究机构正从事天然药物的新药开发,而日本的中药原料75%以上来自中国,但日本的中药产品在国际中药制剂市场却占有80%的份额,其中返销中国的药品已经占到了中国医药市场的l/3以上,而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在国家医药市场却仅占5%左右的份额。
中药企业在未来有着不可限量的市场的潜力,但是中药企业却需要在中药配方保护以及如何研发更多的中药配方的新药上下功夫,特别是需要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除了开发可用于临床的药品外,更多的将中药融入到保健品、饮料、食品添加剂等的产品中,逐步提高中药产业化的规模。
连锁药店的服务营销
新医改后,社区卫生中心(站)的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药价相对于药店更有竞争力。即使连锁药店有医保定点资格,由于基本药物目录内的产品价格管控较强,价格透明,无法作为药店的高毛利品种。2010年,新医改对药品零售行业的影响会逐渐放大,连锁药店也将面I临新的挑战。在新医改进行时的语境下,零售药店的行业洗牌必将加速。
篇10
区域卫生信息化扩大试点范围
2011年区域卫生信息化市场投入成倍增长。从国家层面,卫生部2010年从财政部申请到2.1亿元用于首批5个省级平台的试点,包括上海、浙江、安徽、重庆和新疆。2011年又确定第二批8个试点省。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每个城市财政部补贴1800万,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各地配套经费不一。另外成都、武汉、绍兴、青岛等许多城市自发投资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专家估计,市场规模据总投资约10亿~15亿。
区域卫生信息化在各地的试点更多的是以地级市和县域为单位,各地根据医改的布局,以信息平台来整合医疗信息。县市级医疗卫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这一级的医改相对成熟,国家在资金投入上也比较倾斜。当县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做得比较成功的话,省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就有了基础。
企业丰收年
2011年医疗软件服务领域最大的事应当是卫宁软件创业板上市成功和东软收购望海康信股权。以医疗信息化为主业的企业上市成功在业界还是第一次,卫宁软件的成功上市让很多同类企业看到了新的发展道路,看到了全新的希望。
2011年是医疗IT软件服务企业盆满钵满的一年,年终很多企业都实现了营业额50%以上的增长,达到翻番的也不在少数。电子病历、区域卫生、县医院PACS三类项目的相关技术产品服务提供商就尤其的突出了。
行业需求的井喷在给服务提供商带来商机的同时,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人力财力能否跟得上去,以县级医院信息化为代表的基层卫生信息化地域分散,单个项目资金少,但对于服务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要求企业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前期投入更多的资金。
- 上一篇: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 下一篇:医药物流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