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定性分析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定性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不确定性分析 水利工程项目 经济评价 风险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指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和工程不同的设计、施工阶段,选取适宜方法针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旨在为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工程的经济特性,弥补相关规范中的传统感性分析、概率分析缺陷,对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不确定性分析概述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盈亏平衡分析几种方法。敏感性分析,是依据项目特点,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投入和产出物价格以及建设期限等因素进行分析,获取其中一项指标或者多项指标同时浮动对工程项目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对其中最敏感的因素,应该进一步研究、制定减少指标浮动的具体措施。概率分析则是将与评价相关的各因素变化情况作为随机因素进行分析,分析随机因素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最后确定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情况,从而明确工程项目经济的可靠性或者风险率。期望值、标准差是描述概率分布特征的主要参数,通过比较标准差、期望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案。盈亏平衡分析,是从工程项目产品产量、成本、收入等多个因素变化角度,研究上述因素可能对工程项目盈亏产生的影响。一般是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内的产量、销售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产品价格和税金等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工程项目生产的盈亏平衡点,进而考察工程项目能够承受的经营风险大小。下面笔者将结合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讨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二、不确定性分析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从最初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到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施工及运行,都建立在对工程项目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科学预测基础上,并配以理想新技术、合理管理及严密组织;如果工程项目业主、相关咨询单位和政府管理部门各方面都希望项目上马,那么很容易出现工程项目的“理想化”。而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前述因素都可能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即是所说“不确定性”的一种,这种不确定性很可能成为干扰因素,产生工程项目风险。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它可能比一般的工程建设项目有更多的自然影响因素,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投资也较大,并且由于技术复杂、持续时间长、参与单位多等特点,有更高的风险性,对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实属不可或缺。
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首先应放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该阶段是决策阶段,是整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战略性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因为有关研究指出,伴随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展,各工程项目阶段的工作质量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特性影响程度呈反比关系。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中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目的是为了准确分析、确定所涉及不确定性因素对整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产生的影响,估计水利工程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并确定其中敏感性最强的因素,以及满足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最低临界点时最敏感因素的极限值,以便及时制定、提供减少最敏感性因素向不利方向浮动的措施,即所说的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在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开展不确定分析,对防范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有重要意义。
三、水利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工作体会与建议
(一)严格按《规范》实施
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明确要求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咨询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着《规范》进行操作,应该进一步增强服务业主的意识;业主则应该尽早、主动的就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关注,以便及时拟定经济风险防范措施。
(二)具体化“效益”敏感分析
《规范》中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特性仅用“效益”代表,没有一一列举水利工程项目的所有具体“效益”,而水利工程项目效益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特别是其中敏感性分析中的效益应该具体化,这样才能在不确性分析确定出最敏感性因素,才能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对于业主来说,在工程项目决策时,应该提出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实现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管理与工程项目进度、投资、质量目标管理同步,进一步体现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特征。
(三)在《规范》中增列概率分析标准
《规范》中没有明确列出概率分析评判标准,特别是其中净现值的期望值大于或者等于零时的累积概率值与水利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等级的评价之间缺乏明的对应关系,应该在《规范》中增加、细化此项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杰,胡德秀,梁德胜,杨晖,米艳芳,包天栋.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水库大坝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5
篇2
关键词 风险评估;故障树;最小割集算法;风险缓解
中图分类号 TB4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28-03
上海区管自动化系统是支持空中交通管制的专用电子系统。通过该系统,空中交通管制员能够对华东高空空域内的航空器进行有序的航行活动管理。随着航班量和系统运行年限的增长,自动化系统的故障率不断上升,如果不及时处理,将直接危险飞行安全。针对该问题,设备维护人员定期对自动化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识别风险源,并确定应对策略。
许多风险评估方法采用专家分析法的方式,该类方法是基于经验的,缺乏可靠的依据。而本文采用的故障树分析法可以对系统故障进行建模,然后通过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风险发生概率,并找出系统的故障模式,这样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运行情况。
1 故障树分析法简述
1.1 概述
故障树分析法(FauIt Tree Analysis,FTA)是一种演绎分析法,该方法采用树状结构,以系统不希望发生的顶事件作为目标,从顶事件逐级向下分析,直至所要求的分析深度,最深层原因事件被称为底事件。该方法主要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2 定性分析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是通过求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得到顶事件的全部故障模式,以发现目标系统的最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集中力量对最小割集所发现的关键部位进行强化,找出控制事故的可行方案。在故障树分析法中,割集是指故障树中一些底事件的集合,而最小割集是指在某个割集中任意去掉一个底事件,余下的底事件集合无法构成割集,那么这类割集被称为最小割集。常用的方法是Fussel-Vesely算法(下行法)。
1.3 定量分析
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就是在给定各底事件发生概率的基础上,计算顶事件和中间事件的发生概率、底事件重要度等参数。在具体计算时时,可分析的变量有很多,这里,我们只给出本文应用的内容,即如何通过最小割集算法,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基本步骤如下:
2 上海区管自动化系统简介
上海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为双冗余结构,系统具备多雷达处理、飞行计划处理、告警处理、旁路雷达处理、记录、回放等功能,目前已为上海区管/终端扇区、虹桥/浦东塔台以及合肥地区的业务运行提供保障。
3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上海区管自动化系统风险评估应用
整个评估流程的详细步骤如下:1)故障树建模:绘制故障树,并在故障树中确定底事件概率;2)定性分析:通过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得到顶事件的全部故障模式,并定性分析底事件;3)定量分析:先确定底事件发生概率,通过最小割集算法推导最小割集发生概率,最后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4)风险评价和缓解: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减缓措施。
3.1 故障树建模
上海区管自动化系统故障种类有很多,本文选取最典型故障作为顶事件构建故障树(图1),所有“底事件”(表1),以此为顶事件展开后的节点能够覆盖常用设备(元件)故障类型。
进一步,为了计算,需要确定故障率数据。从理论上讲,故障发生概率应为任一瞬间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无量纲值。但从工程实践出发,我们采用计算频率的办法来代替概率的计算,即计算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的倒数。
由于历史数据统计的是总故障次数,因此计算的底事件概率是对样本数求均值后的结果。另外对于x5事件,由于无法计算数据,因此我们给定一个经验值为0.05。
3.2 定性分析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就是要研究系统故障模式(最小割集)。通过首先Fussel-Vesely算法我们可以求得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x1,x5},{x1,x6},{x1,x7},{x1,x8},{x1,x9},{x2,x5},{x2,x6},{x2,x7},{x2,x8},{x2,x9},{x3,x5},{x3,x6},{x3,x7},{x3,x8},{x3,x9},{x4,x5},{x4,x6},{x4,x7},{x4,x8},{x4,x9},{x10},{x11}。这22个最小割集代表了22种故障模式。其中,“x10”和“x11”是一阶最小割集事件,属于结构重要性最高的。该类事件一旦产生,将直接引起顶事件的发生,而其他底事件都处于二阶最小割集中。
3.3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是根据最小割集算法计算顶事件(包括中间事件)的发生概率。3.2节已经求出了全部最小割集,接下来由公式(1)就可求得每个最小割集的概率P(yi),其中,yi={x1,x2,…,xm}为第i个最小割集yi,Pi为底事件xi的发生概率,计算出最小割集概率值:y1~y22。
另一个影响单席位正常使用的重要故障是显示设备无法提供使用。包括BARCO,EIZO显示器,故障率仅次于单席位主系统软/硬件故障。
3.4 风险评价和缓解
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不是根据故障树分析法确定风险故障概率值的大小,而是通过计算概率值确定风险等级。本文根据计算的整体概率范围制定了一个风险等级划分表,如表4。
从表4可知,该风险处于第4等级,属于风险程度比较高的,因此必须对其采取风险缓解措施,根据前面故障树分析法的分析,可从底事件着手,采取相对的缓解措施:如对于DS-10硬件故障除了及时维修外,也可以先期更换电源和风扇来预防故障发生,对软件故障可采用安装补丁等方法来降低故障率。
4 结束语
本文以上海区管自动化系统最常见的单席位故障为案例,构建相应的故障树,通过对实际的统计数据的整理,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量化地计算出相应的风险值,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
今后,对该评估法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1)扩大树的广度和深度,将其应用于更多的故障类型;2)可与过去使用的专家分析评估法及其他的主流评估方法进行对比,评价方法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陈文峰等.欧洲猫-X系统管制操作手册[Z].上海:民航华东空管局,2004.
篇3
1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方法
这是评估方法具有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它的主观性较强,在风险评估人员主观上对资产风险因素所面临的威胁以及漏洞等作出评估判断的过程。它的结构构成包括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以及原因———后果法等。(1)故障树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的适用于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源之间关系以及它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究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现信息故障后对信息安全所进行的定性分析。从它的运行原理来看,它是把信息系统中发生的结果来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总结出不愿发生事件的形成因素,从而确定出各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2)事件树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风险基础上,来对这些信息安全风险事件发生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它的分析工作开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需要对序列组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事故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列举,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代表是最后的结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不适于进行大范围的普适。(3)原因———后果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从运行原理的实质上来看,它是对前两种分析方法的一种融合,它是前两种分析方法所具有显著特点的结合,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应用的缺点,就是它在大型的、复杂的信息系统中应用并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1.2定量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是对定性方法的一种改进,削弱了定性方法的主观性,但是在一些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中,就很可能造成一些定量数据难以获得,需要浪费较多的时间成本,基于此,它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定量的故障树分析法和风险评审技术两种。
1.3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这种两相结合的方法在现代应用领域中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适合的形式,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弥补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之间的缺陷,因此,它的综合性就会相对强一些。这种分析模式,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并且最为主流的是层次分析法。
2在业务流程基础上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2.1信息资产的辨别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针对于信息和信息处理设备所受到的威胁、影响以及威胁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损失而进行的评估预测,那么所进行评估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四个要素,即资产、威胁、漏洞以及原有的安全措施。对于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论述,它们是属于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因素,各自对系统风险的影响各不相同,共同构成复杂的风险评估系统工程。我们在实际的风险评估工作中,主要是对已经存在的风险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依据风险措施实行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从而使风险控制到最合理的范围内,那么这么讲就可以把它的具体实施流程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对风险的分析和对风险的控制。
2.2业务流程的风险模型分析
在业务开展的基本流程中,对于位置变动资产的识别可以在它的开始阶段就进行,这是对位置变动来说的,而对于位置固定的资产识别,就需要对每一个具体业务的节点进行逐一开展。对于位置固定资产的识别来说,因为其自身需要有大量的人工操作,因此它的风险一般是集中于业务节点环节上,并且各个节点上的风险类别、发生方式、起源以及造成的后果影响都是不相同的。此外,由于这些风险的产生是因为位置固定资产而引起的,因此,在业务流程的过程中一般只需要对位置固定资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可以了,这样也就确保了位置别动不会对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造成威胁。
3总结
篇4
摘要:在地铁工程建设中,区间隧道多采用盾构法施工,如何加强盾构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确保施工安全,已成为轨道交通建设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的分析,探讨了盾构施工风险的评估方法。
引言
盾构隧道施工法是指使用盾构机,一边控制开挖面及围岩,使之不发生坍塌失稳,一边进行隧道掘进、出渣,并在机内拼装管片形成衬砌、实施壁后注浆,从而不扰动围岩而修筑隧道的方法。盾构施工的主要原理就是尽可能在不扰动围岩的前提下完成施工,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面建筑物及地基内埋设物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刀盘和盾构钢壳可以被动地产生支护作用以外,使用压力舱内泥土或泥水压力平衡开挖面上的作用土压力和水压力;使用壁后注浆及时充填由开挖产生的盾尾空隙,主动地控制围岩应力释放和变形是盾构技术的关键。在进行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安全进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进行分析,探讨盾构施工的风险评估方法。
1 盾构施工事故的分类
在盾构隧道施工中,按照事故的发生特点,主要分为机械事故和施工技术事故两大类。
1.1 机械事故
一般的盾构项目,机械使用较多,相对应的事故也较多,大约占一半以上,主要有龙门吊事故、盾构机事故、管片安装机事故等。
1.1.1 管片吊机事故
上海地铁4号线6标段施工中,盾构管片拼装机起吊密封突然失效,导致管片脱落,砸伤下部安装工人2名,原因:由于密封失效,没有及时发现,管片失去吸力而突然下落。防范措施:严格设备维护检查制度,尤其要重视管片拼装机的可靠性检查,例如密封胶圈有无损坏,起吊抓举头具是否可靠等,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管片拼装过程中,管片拼装机下部严禁有人工作。
1.1.2 电器事故
施工过程中,由于盾构掘进中功率大,能耗高,容易出现电力安全事故,必须给子重视。某现场盾构的10 kV高压电缆,由于安装接头保护不当,突然击穿,造成火灾,并导致盾构掘进停止lOh,因此,要重视施工动力线的安全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电力高压进洞的安装与施工规范,做到安全第一,万无一失。
1.1.3 运输设施的安全施工
与盾构配套的有轨运输设备,要注意电瓶车的溜车防撞(包括管片车、砂浆车等),以及轨道道岔的安全运营等。武汉地铁施工中就曾经出现电瓶车刹车失灵,导致列车溜车撞坏盾构机的严重事故,损失200多万元,停工近1个月。因此,对运输轨道车辆的刹车性能日常检测,轨道、道岔设备的安全性能检测等应给子足够的重视。
1.2 施工技术事故
主要是指由于施工工艺不当导致的技术事故。这类事故多为恶性事故,往往造成些人员伤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1.2.1 地面沉降导致的安全事故
地面沉降一般可分为3类。第1类:非正常沉降,主要是施工中盾构操作失误而引起的,如盾构操作过程中,各类参数设置错误、超挖、注浆不及时。第2类:灾害性沉降,主要指施工中盾构开挖面有突发性急剧流动,甚至暴发性崩塌,使地面塌陷。主要原因是遇到地下水压大或透水性强的颗粒状土体不良地质条件。第3类:盾构的选型不合适或出现较大失误,如成都某地铁由于选型失误,多次造成掘进过程中的地表沉陷事故,无法正常施工。
1.2.2 盾构隧道的防洪排水设施不具备或能力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
武汉过江公路隧道、重庆嘉陵江排污隧道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均出现过水从洞外倒排进隧道的事故,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施工中要做好防灾预案安排。
1.2.3 管片拼装事故
拼装过程中,管片挤损或破裂,导致涌水,使施工面临较大的技术风险。所以,必须重视管片的安装工艺和技术方法,注意掘进参数的控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控制姿态的调整,科学进行管片的安装顺序和安装步骤。同时注重管片拼装的质量,防止漏水,防止管破裂等;施工中管片的上浮是一般盾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引起很大的麻烦,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管片上浮。
1.2.4 气体爆炸事故
盾构施工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消防、通风措施以及火火措施等,要加强自动报警与预防手段,消防,通风措施必须跟上,同时注意检测气体。
2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可预见、施工技术的可靠性、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对地铁工程项目的影响较大,所以系统全面地评估地铁工程项目的风险与其他一般性建设项目相比难度更大。为保证地铁建设安全顺利的进行,需要重点分析和评估地铁施工的风险源的关键部分,找出可能的风险因素和重点预防环节和部位,并且结合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重大风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为制定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在风险评估时要先划分评估单元,然后选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有时需要采用多种评估方法结合的手段。
目前风险评估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根据原理和特点的不同,基本上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综合分析法三类,在工程应用中它们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1 定性安全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又称“非数量分析法”。主要凭借预测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结合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专家意见以及预测人员的逻辑判断能力分析与判断风险的一类方法。该方法一般由预测人员或专家根据获取的信息,直接对研究对象打分或判断,经过归纳、总结,得出风险分析结论。使用这类方法,要求分析预测人员专业知识相当高和实践经验相当丰富,并且主观和逻辑判断能力强。
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简单易懂、节约时间与资源,不受统计数据限制,适应性较强,应用范围广泛。缺点是准确度不高,其数据处理有一定难度,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影响大。
2.2 定量安全分析法
定量风险分析法根据统计数据、检测数据、同类系统和类似系统的数据资料,按有关标准,应用科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
该种方法的优点是以客观、定量的数据为依据,结合精确的数学模型计算来实现,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准确较高,科学性和可靠性较强。其缺点是过程复杂,耗费时间与资源,统计数据不足或不精确会产生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3 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
该种方法是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综合分析风险。该方法既有定性分析法特点,又有定量分析法的特点,弥补了两者各自的不足。
根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方法中的比重和决定作用,该法又分为两类:①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该类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计算为辅,例如层次分析法、风险矩阵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等;②定量半定性分析法,该类方法以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为辅,例如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影响图法、CM工模型等。
3 结论
盾构法隧道施工,掘进速度快、质量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相对较高,但盾构施工技术有着自身的特点,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只有适应盾构施工的特点,才能利用盾构的优势、克服传统隧道施工的劣势,真正做好轨道交通的安全工作。辅之以信息化监控技术和第三方监测制度能极人地发挥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确保轨道交通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
参考文献
[1]蔡英.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07)
[2]张少夏,黄宏伟.影响隧道施工工期的风险分析「J}.地下空问与工程学报.2005 (06)
篇5
【关键词】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交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经济手段,企业处于一种信用交易的链条中,其生产经营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包括物资公司在内的企业如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便成为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一、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的内涵与作用
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是指根据物资公司的财务特征,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对企业财务可能面临的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前发出警告,帮助企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有效的化解或者降低风险,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障物资公司财务安全,通过构建全面、可操作的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物资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的做出评价,可以有效的挖掘出企业财务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利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了财务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特别是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特别是战略性的活动必须有财务支持,而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则可以帮助物资公司合理的安排各项资金,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的保障水平。
二、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参考裴玉(2006)等研究所提出的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本文认为,财务风险所包含的不应该局限于财务领域,还包括企业的筹资能力、市场信誉等内容,因此,可以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个角度来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一)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四大类的指标,在具体的运用当中,根据物资公司的实际情况,需要将这些指标进一步细化,并根据公司数据的可获得性等进行处理,以便保证预警指标体系的正常观测。当然,对于个别短期数据难以收集但又非常重要的指标,可以采取季度、半年度的方式来进行观测,这样就可以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
(二)非财务指标
非财务指标既包括物资公司内部管理指标,也包括公司与关联企业关系的评价指标,其中内部管理指标主要反映物资公司的管理状况,可以从内部决策的程序是否科学、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善、物资公司领导者的领导水平等方面来考察,与关联企业的关系主要用于反映物资公司在可能遭受财务风险时,关联企业遵守合约的可能性。
由于非财务指标多为一些定性的指标,在进行预警时需要有效的转化为定量的指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借用评语集{1,2,3,4,5}={差,较差,一般,较好,好}来对上述指标进行评价,以此来进行量化。
三、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看可以借鉴管理评分法等定性分析方法,也可以借鉴Z得分模型、PLM模型、Logit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考虑到便于操作以及定性指标定量化处理的需求,可以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与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进行集成,具体的预警过程如下。
(一)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本文的各种指标都是正指标类,因此可以利用二次抛物偏大型分布来进行处理,以Xmax、Xmin分别表示某指标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Xi表示实际值,则在Xi小于等于Xmin函数值为0,Xmax等于Xmin函数值为1,否则等于[(Xi-Xmin)/(Xmax-Xmin)]2。
(二)构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对于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各项指标,可以采取线性递增函数来表示模糊矩阵中的隶属度,以rij表示因素i获得第j(1<j<5)等级评价隶属度,在这里,可以用线性递增函数来更为精确的进行描述,当Xi小于等于Xmin隶属度为0,Xmax等于Xmin隶属度为1,否则等于(Xi-Xmin)/(Xmax-Xmin)。这样计算出来的rij就构成了一个模糊矩阵。
(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预警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风险预警,实际上是将上述评价的各种因素指标看作是输出该指标最终评价值的非线性映射,因此,输入值就是各指标的5个评价值,隐含神经元也可以设为5个,输出为[0,1]之间的代数值,得分越高表示财务越安全。当然,在具体的运算过程中,可以利用软件编程如VB编程的方法来进行运算,这样可以提高运算效率,防止出错。
同时,在进行神经网络运算之前,还需要财务专家等参与评价来构建一个样本集,这样便于形成一个相对权威的样本供神经网络学习,便于下一步预警结果的计算。
四、完善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思考
完善物资公司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需要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注重参与预警分析主体的选择和预警过程的控制,注重预警结果的运用。
(一)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首先,要注重定性分析,财务风险的产生不一定来自于物资公司内部,还可能来自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因此,要高度重视从宏观的角度,从公司制度的角度来分析各种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风险预警。其次,要注重定量分析,要不断的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评价方法,提高预警的及时性与科学性。
(二)注重参与预警分析主体的选择和预警过程的控制
首先,要注重预警分析主体的选择,不仅要吸收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到预警分析中,还要吸收物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财务管理专家参与到预警分析中来,避免分析结果的片面性。其次,要注重对预警过程进行控制,这包括对预警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为预警分析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等,以此来提供预警的准确性。
(三)注重预警结果的运用
推动财务风险预警,就是要为物资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因此,要高度重视预警结果的运用,财务部门在进行预警分析的基础上,要通过形成完整的预警分析报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公司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裴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分析[J].特区经济,2006(6):340-341.
篇6
(一)项目风险信息的传递通道不畅
项目重要信息及时获取,能有效的化解风险、降低风险的损失,这是开展有效风险工作的前提,是项目顺利进行和成功的保证。目前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和项目企业进行沟通时,由于项目风险信息传递路径过长,导致沟通的频率、效率不高,不能及时得到反馈应对风险。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加之项目管理人员不主动积极地去识别、分析和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没有建立有效风险信息传递通道,缺乏详细风险应对预案。当意外事件不断出现时,项目管理者无所适从,只能疲于应付。
(二)项目风险的分析方法单一
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通常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项目风险的分析进行评估,虽然对获取信息资料较为便捷,但是分析结论不够精确。在日常工作中进行项目风险定性分析时,往往采用单一风险逐个分析方式使得分析结论缺乏综合性,在分析层次上缺乏深度。例如SWOT分析在项目风险识别上有较为全面的应用,但是在与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结合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的优势进行互补。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单一,加之缺少使用不同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项目分析结论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与正确结果意见相左的情况,严重影响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项目的投后管理手段落后
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日趋成熟,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对于投资项目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企业通常是被动的参与企业管理,强调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的价值,往往忽略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否快速增长。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满足管理需求,必须要创新风险投资的投后管理机制,将投资收益与项目风险管理者的业绩挂钩,提高项目风险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使得风险管理的效果符合预期目标。
二、提升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应对方案
(一)建立与项目相关的多信息通道
信息通道建设是项目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没有有效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成功的项目管理和项目风险管理。企业要以项目信息的辐射范围为条件,建立与项目有关的多信息通道。产品的市场信息渠道。绝大部分商品在国际、国内都有相关行业性市场价格,这些价格有些是实时价格,有些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性价格的波动得到一个期间的平均价格,这些价格都是透明公允的信息。如钨产品国内有两个行业性指导价格,一个是江西赣州钨业协会指导价格,另一个是中国五矿有色的指导价格,这些价格信息都反映了市场未来的价格走势,对企业生产经营有方向性指导作用。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信息反馈渠道。建立项目所在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对项目情况的信息反馈渠道,了解投资项目对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在当地的公益形象等,用以判断当地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还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了解项目企业技术研发实力、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所投资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增强对项目所在行业发展趋势判断的准确性,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准确数据。通过与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建立企业内部信息反馈渠道。与项目的实际控制人、经营管理团队多频率、多层次的深入交流,及时掌握项目生产经营状况、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与预期目标的差距,以便形成有效的项目风险应对预案。
(二)加强项目风险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方法的使用对于整个项目决策的规划及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项目的风险分析,才能把整理后的原始数据转换成可参考的分析结果。一直以来项目风险定量分析的欠缺和定性分析过于简单的问题困扰着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必须加强风险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SWOT分析和AHP分析两种方法在项目风险分析中综合应用主要是把SWOT分析方法中的四个要素作为其各个因素,接着确定各个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排序。步骤具体有:进行SWOT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识别出与某个项目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相关联的因素。在SWOT组内对SWOT要素进行两两相互对比,接着使用特征值方法对该要素的优先权数进行计算。对SWOT组进行两两相互对比,进行层次总排序,并把每个组中拥有最高优先权的要素抽取出来代表这个组,然后比较和计算这四个要素的优先程度。在项目战略规划以及评价分析过程中使用并得出相应结果。这样SWOT分析和AHP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得到有效互补,既简便又高效,形成一种新的使用途径,通过AHP方法计算出SWOT要素的优先权数,使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具参考性,从而可以提高项目风险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创新项目投后管理的手段
篇7
关键词:轨道交通;危害管控;风险分析;安全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02
1 前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科技的应用,使得轨道车辆更加复杂,功能更加强大;系统越复杂,就可能导致可靠性和安全性下降。安全是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轨道交通管理的主题。所以现阶段危害管控的各种方法作为提高车辆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日渐被推广应用。
2 危害管控方法
2.1 危害登记册(HL)
(1) HL的目的。通过危害登记册,记录与工程合同规定有关的所有危害,对已确定的危害进行审核和跟踪,提供风险减轻措施,并监控危害关闭过程。新的危害经过评估后都将添加到危害登记册中,并且在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监控,确保所有的危害关闭。
(2) HL的管理及分析方法。此类安全管控将贯穿车辆整个设计、制造、调试与试验及运行(直到质保期结束)过程。安全分析及评估标准将根据工程指定风险矩阵进行,所有安全分析将满足ALARP原则。危害登记册通常包含PHA SHA IHA O&SHA四部分。a)初步危害分析(PHA)。PHA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在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系统地综合地确定有关系统的各种风险。PHA是设计阶段进行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工作的第一步,目的是:确定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存在的风险范围和风险程度,以便将安全管理的目标定位在适当的深度。初步风险分析的结果将以文件的形式包含在危害登记册里,在项目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提交。b)系统危害分析(SHA)。进行系统危害分析以便确认和评估与系统设计有关的各种风险,包括部件故障模式、软件错误以及由系统部件和设备之间的功能关系造成的风险。
系统风险分析通常在PHA之后,系统风险分析的结果将在项目概念和方案设计阶段后期以文件形式包含在危害登记册(Hazard Log)中提交。c)接口危害分析(IHA)。将通过接口危害分析确认并评估子系统和/或系统之间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及其对整个系统安全的影响。IHA程序通常紧随PHA、SHA程序,重点强调车辆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接口。将对每个系统之间及系统和外部接口的临界关系进行分析,来识别可能导致的危害。d)运营与维护危害分析(O&SHA)。运营与维护危害分析主要从运营操作的角度对运营操作和维护工作,以及人为活动可能对系统操作和维护有负面影响的工作进行分析。要适当考虑影响安全和操作的全部人为因素和人机方面的因素。
2.2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
(1)FMECA目的。分析产品中每个潜在的故障模式及对其产品所造成的可能影响,将每一个潜在故障模式及其危害按照它的严重程度及发生概率予以分类的一种自下而上进行归纳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找出薄弱环节,并提出专项的改进措施。
(2)FMECA作用。a)定性地找出产品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设计、建造、试验、运营等多方面),已达到降低危害的目的;b)为制定关键项点和严重度较高的单点故障等清单提供定性依据;c)为确定更换有寿件、元器件清单提供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定性信息。d)为确定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及工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清单提供定性的信息
(3) FMECA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能够辨识出所有故障模式及影响,并指出如何消除故障模式或降低其影响使设计更加可靠、安全。局限性:FMECA只考虑非并发的故障模式,即单点故障。每个故障模式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2.3 故障树分析(FTA)
(1)FTA目的。故障树分析以顶事件(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作为分析目标,通过由上向下的严格层次的故障因果逻辑分析,逐层找出故障事件的必要而充分的直接原因,画出故障树,最终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原因和原因组合,在有基础数据时可以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底事件重要度等。
(2) FTA作用。FTA可以帮助判明潜在的故障模式和灾难性危险因素,发现薄弱环节,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完善维修方案。
(3)FTA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a)故障树的定性分析。FTA的定性分析的基本结果就是求得的全部最小割集,用于识别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的系统故障模式。有助于判明潜在的故障,避免遗漏重要的故障模式。同时定性分析也是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b)故障树的定量分析。在确定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后,可利用有关的故障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可以计算出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判断出底事件的重要度。定量分析时,各个底事件是相互独立的(非共因故障)。若某些底事件互相不独立,则按照统计独立的假设进行计算时将出现工程上难以接受的误差,此时必须按照共因故障进行处理。
(4) FTA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对比FMECA与FTA,可以发现FMECA是采用自下而上的逻辑归纳法,从最基本的零部件故障分析到最终产品的故障。而FTA是采用自上而下逻辑演绎法,从最终的故障分析到基本零部件的故障。FMECA是从故障原因分析道故障的后果;FTA是从故障后果分析到故障原因。但FMECA却是一种单因素的分析方法,方法简单,仅针对单个故障进行分析。在反映连带故障及环境条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方面有局限性。FTA却能克服这些不足。局限性:为保证FTA分析的准确性,FMECA是必不可少的前期工作,只有FMECA将所有的基本故障模式分析清楚后,底事件才不会出现重大遗漏。同时需要保证FMECA内的故障率数据的精确度,用以FTA内的定量分析输入。所以FTA有一定的依赖性。
3 结语
轨道车辆的危害管控作为有效提高车辆安全性的手段及方法,正在不断的在国内的车辆系统集成商以及设备供应商推广。本文简单阐述了轨道车辆的危害管控的几项重要工作,同时对各项工作的相互区别、依存关系,应用方法进行简要的说明。其各项工作需要贯穿产品的设计、制造、调试、试验及运营验证,用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8
工程基础上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某公司承建的广场工程,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辨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
二、工程风险因素的辨识与分类
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容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和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三、工程风险的防范
(一)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列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第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中不得不进口砾石,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导致工程严重亏损。合同是合同主体各方应承担风险的一种界定,风险分配通常在合同与招标文件中定义,例如:在FIDIC合同条件中,明确规定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风险分配,如果业主的合同条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不同,应进行逐条的对比研究,分析业主为什么要修改,其中隐含着什么风险?
(二)通过工程索赔将风险转化为利润
工程索赔是一种权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干扰,这正是影响项目实施的众多变化因素的动态反映。没有索赔,合同就不能体现其公正性,因为索赔是合同主体对工程风险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重点在施工阶段,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工程量变化、设计有误、加速施工、施工图变化、不利自然条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期延误等,这些都属于可计量风险的范畴。
尽管工程索赔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可以计量的,利用合同条款或推断条款成功地进行索赔不仅是减少工程风险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项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三)利用合同形式进行风险控制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例如:对于水文地质条件稳定且承包单位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中小型工程项目,实际造价突破计划造价的可能性不大,其风险量较小,可以采用自留加风险控制策略,用总价合同的报价方式;对于工程量变化的可能性及变化幅度均较大的项目,其风险量较大,应采用风险转移策略,用单价合同报价方式,将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全部转移给甲方,对于无法测算成本状况的工程,冒然估价将导致极大风险,只能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将工程风险全部转移给建设方。
对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赔必然导致工期延误的风险:不善于费用索赔必然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亏本。实践证明:如果善于进行施工索赔,其索赔金额往往大于投标报价中的利润部分,因此,树立合同意识、风险意识和索赔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对降低工程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四)非计量风险的防范
非计量风险是政治、经济及不可抗力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战争、动乱、法律制度的变化等;经济风险包括:包汇风险通货膨胀、保护主义及税收歧视等,这些风险在国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政治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导致灾害性后果,常常被称作“致命风险”。对于政治风险,只能作定性分析与预测,承包商应在投标决策阶段加强调查研究:经济风险一般不可避免,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对于若干种经济风险预测的数学方法,由于置信度较低,不宜作为项目的决策依据。
不可抗力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超过合同规定等级的地震、风暴、雨、雪及海啸和特殊的未预测到的地质条件和泥石流、泉眼、流砂等,按照一般合同条件,这种风险应由合同主体共同承担,承包商一般只能得工期延误的补偿。
(五)非计量风险管理和措施
篇9
关键词:数字化管道 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65-01
根据原油管道储运信息化的特点,我从制订风险计划、识别风险、定性的分析风险、定量的分析风险、制定风险应对策略、风险跟踪与监控六个方面来介绍本项目的风险管理。
1 制定风险计划
在制定风险计划方面,应运用会议的方法来进行制定,召集所有的项目干系人会议参加,在计划中,确定每两周进行一次风险评估会议,详细描述风险类别、风险定性、风险定量的标准,确定风险管理的时间表和费用,并纳入项目计划。
2 识别风险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我把项目中的风险划分为需求风险、技术风险、团队风险、范围风险、外包风险几个方面,风险分解机构如图1所示。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和跟踪的基础,需要通过风险识别过程确认项目中潜在的风险,并制定风险防范策略,随着项目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识别也是随着变化而变化的。通过上述的详细的风险列表,记录了项目中所有发现的风险,在通过风险进行分析后,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并安排专人对风险进行跟踪。
3 定性的分析风险
在得到项目风险列表后,对其中的风险做进一步的分析,以明确各风险的属性和要素,可以更好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经过定性的分析风险已经有足够的信息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进行跟踪与监控了,根据最初制定的风险管理计划,逐个确认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对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范围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外包管理等各方面的影响。本项目定性的分析风险采用会议的方式,邀请相关项目干系人参加,根据需要适当邀请实施过类似项目的项目经理,或者业内专家,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定性的分析风险会议,分析出特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后,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在矩阵中找到特定的区域,就可以得到风险的优先级,然后进行风险优先级矩阵排序,本项目中我们经过会议得出结论是需求风险是第一位的。
4 定量的分析风险
为了能够使定量分析具有操作性,避免由于分析方法不恰当或者缺少相应模型的情况下,带来的定性分析不准确,本项目中采用先进行定性分析,有了对风险相对清晰的认识后,再进行定量分析,也是通过会议的方式,除了项目干系人参加以外,也要邀请类似项目的项目经理,或者业内专家参加,分析出可能造成的负面和正面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本项目中风险定性分析采用的工具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最终交付时间分布分析;二是实际完成时间分析分析;三是专家评估法分析;四是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把项目的风险转化为对时间、费用和目标的影响,作为风险模型的输入,这些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进行计算,最终得出项目完成时间与成本的分布。
5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在我们制订了风险管理计划、识别并分析风险后,就要针识别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防范风险的发生或者增加风险收益,根据不同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本项目中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
6 风险跟踪与监控
篇10
环境健康影响评价是一种采用多种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针对国家政策、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等造成的人群健康效应进行评价和改进的结构化方法。目前,已得到认可的健康影响评价方法和模型有20余种,如Merseyside评价模型、Bielefeld评价模型、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等。在开展健康影响评价时,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对评价方法和模型进行筛选。
(1)方法和模型成熟,有相关数据和资料支持,可信度较高,能将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所选用的评价模型和数据是开展健康影响评价的关键,由于技术原因,所有的健康评价模型都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评价所需的基础数据和监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最初由美国国家科学院于1983年提出,后经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该方法已被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用,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参数手册[3]。目前,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和基础数据,已存在的模型和方法进一步完善,新的技术和模型被不断引入,为方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的基本程序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和危险度特征分析四部分[4]。危害鉴定属于定性危害评价,通过搜集流行病学资料、毒理学资料和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环境暴露是否对人群健康产生危害作出科学的判定。暴露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关键步骤,在本环节需要确定易感人群、有害暴露因素、暴露剂量、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暴露途径等暴露因子,为风险评估提供定量依据。剂量—反应评价是危险度评价的核心步骤,目的是确定暴露人群中健康危害效应的发生率与暴露水平之间的定量关系。危险度特征分析是危险度评价的最后步骤,它通过综合前面三个阶段所获得的数据,对不同暴露环境下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的发生概率和发生强度进行估算,是环境健康管理的第一步。
(2)有大量研究和实践经验,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相关机构正式出版过使用指南和技术标准。不同组织和机构所公布的健康影响评价模式都包括筛选、确定范围、风险评价、决策、实施五个环节,但不同的健康评价程序在具体操作顺序和评价侧重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Bielefeld法对健康影响预测的前期分析过程要求较为严格,要求从项目、社区、人口、环境背景值、额外污染等方面进行分析;美国毒性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采用的健康影响评价程序以暴露评价、健康损害效应评价、健康干预为重点,将公众参与贯穿于整个评价过程中。ATSDR健康影响评价程序要求评价人员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定操作步骤,形成了多向网络化的评价流程,突出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在欧洲使用较多的是Merseyside评价模式,国际健康影响评价协会在2001年出版的《TheMerseysideGuidelineforHealthImpactAssessment》对该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见图1。
(3)方法的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强,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适当,便于推广。健康影响评价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但现阶段还面临着专业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因此需要在评价工作开展之前对评价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使其了解评价的目的、流程以及具体使用到的工具、方法和模型。这就要求评价流程相对简化,可操作性强;评价方法和模型易于理解,可接受性强。安全剂量法、致癌强度系数法等评价方法技术先进,可以对有阈和无阈化学物质进行定量评价,但是由于评价过程技术复杂,不便于普通评价工作者掌握,所以不适合在建设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价中采用。健康危险度评价方法技术成熟,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其评价过程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而在公共卫生建设落后的地区往往存在健康基础监测数据缺乏或不准确的问题,会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公共会议、Delphi法、焦点小组讨论、利益相关者访谈等方法在健康影响评价中使用较多,方法易于接受,便于实践操作,但需要对使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发展中国家开展健康影响评价使用更多的是一种快速评价工具,该工具基于一种健康医学模式,认为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即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营养、损伤和心理问题。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对周边的生物环境、化学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经济状况、公共服务等产生的潜在影响,预测由此造成的人群健康损害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减缓和应急措施。目前,亚洲发展银行、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发展组织已经制定了这类评价方法的准则,亚洲、非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也在城市污水回用、大型石化项目建设等领域进行了使用。
(4)综合考虑具体评价项目的现场情况和评价目的。除本身的因素外,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的选择还受到现场状况和评价目的的影响。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健康法规、居民健康意识、公共卫生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会对健康评价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健康影响因素的界定差异也会导致评价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英国在健康影响评价中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产前暴露、个人行为和方式、心理环境、物理化学环境、公共服务、公共政策等,对躯体损害以外的健康危害行为较为重视,而在健康意识相对薄弱、公共卫生建设较为落后的地区则相对忽略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健康损害,关注点集中在躯体健康损害上。
2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
不确定性贯穿于健康影响评价的全过程中,为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性分析,明确评价过程中不确定性的来源、性质以及传播,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
2.1来源与识别健康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产生于评价过程的各个环节,主要分为三类。①情景不确定性。其包括对人群信息、暴露环境等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描述。②模型不确定性。由于数学模型是通过理论和试验分析、对真实情况简化后得到的数学关系,而实际情况则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存在一定的差异。③参数不确定性。由于在认识水平、测量方法、测量工具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参数的确定还存在不精确性,不确定性的传播也会使误差进一步加大。从整个健康影响评价过程来看,不确定性主要产生在健康损害效应评价、暴露评价和剂量—反应评价三个环节。在健康损害效应评价中,健康异常不能被及时识别、健康损害程度的鉴定不准确等是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暴露评价涉及范围广,暴露情景多样,污染物摄入途径复杂,加之基础研究范围的限制,很难给出完整、准确的评估信息。暴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基础数据不准确或不完整、监测过程中的误差、各种估算方程本身的缺陷等。流行病学资料的搜集、由高剂量向低剂量的外推、由动物剂量向人体剂量的外推等都是剂量—反应评价中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
2.2不确定性分析在健康影响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利用参数不确定性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评估,二是利用敏感性分析和变异性分析对数学模型中各变量在结果中的相对贡献程度进行评估。参数的不确定性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主要方法有蒙特卡罗方法、泰勒简化方法、概率树方法、模糊集理论方法等。蒙特卡罗法以概率模型为基础,利用随机数对不确定性参数产生的各种结果进行模拟,并通过概率分布的形式进行表示,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许多研究表明,MCA的分析结果存在合理性,通过MCA分析可以使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得到增加[5,6]。模糊集理论方法利用隶属度来表示结果的可能性,是定性分析方法。Shakhawat等人利用模糊评价模型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废水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7]。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模型输入变量对输出结果贡献的相对大小,可以对评价过程中的关键因子进行筛选[8];变异性分析用于对关键因子变化范围的评估。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