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公司薪酬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公司薪酬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概述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遇到有可能导致财务公司损失的风险,如:市场风险、金融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财务公司在其与市场金融机构的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市场风险,若无法应对市场风险,则会对财务公司的经营带来威胁,进而影响整个集团的生存及发展。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经济不断深入,出现了以现代化企业制度为指导的集团公司,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管理、成本及风险等因素的需要,建立了独立的财务公司,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可避免的金融风险,而这些金融风险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分布面广
由于集团企业财务公司所要涉及的相关业务范围较广,除企业需要的信贷业务外,还需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证券投资、保险及融资等金融服务,如:上市公司集团财务公司需要为集团提供金融服务,包括:经销融资、客户贷款、租赁、保险等各项服务业务,多元化分布使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分布较广。
(二)风险集中度高
当前,财务公司金融风险具有集中度较高的特点,财务公司以办理贷款为主要业务,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限制,另外业务集中于集团内部,使公司风险资产分布集中,加大了企业整体风险的集中度。
(三)受政策性、行业性影响较大
由于财务公司受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风险具有政策性特点,金融政策对于财务公司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财务公司也受到集团所属行业影响,当出现行业危机时,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也会加大。
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类型
(一)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类型
集团财务公司是特殊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有:对成员单位的结算业务及贷款业务、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等业务,它的经营过程中会有多种金融风险,若无法适当的应对风险,则会对集团整体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整个集团内部系统性风险,随着全球经济变化,集团财务公司不断对其进行金融创新,这样更是加大了财务公司的金融风险的多重性及复杂性,其主要类型包括:
1、流动性风险,集团财务公司资产负债错配不合理,或流动性计划不完善,一旦出现成员单位集中支付或贷款,出现资金供给的缺口就会引起流动性风险。
2、政策性风险,受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出现的风险,例如,央行对线上同业拆出利率的窗口指导价格,将会导致财务公司收益的刚性下降。
3、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最为普遍的风险,受各因素的影响,财务公司信用风险出现了集中度高但总体风险偏低的特点。但也有极少部分财务公司因不良贷款问题而无法继续正常经营或退出市场。
4、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及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表现为:收入减少成本增加、资产贬值、汇兑损益等风险,从我国集团财务公司主要业务来看,主要市场风险是由金融市场引起的损失风险,如:利率、汇率、证券投资等风险,而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利率及证券投资风险。
1)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化,而对集团企业财务公司产生的影响,表现为:财务公司资产收益减少、财务公司各种负债成本增加等,而这些市场利率风险必然会给财务公司带来一定的损失,利率风险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差额风险、存贷利率幅动不一致产生的差异风险、利率变动引起的提前偿付,存款人提前提取存款而产生的选择权风险。在利率化市场前财务公司主要受政策风险的影响,但是利率市场化后集团财务公司主要面对集团内部成员企业,各客户之间存在同质性,使财务企业的资金来源及使用存在限制,市场营销对于财务企业需求的激励很难,随着市场利率不断变化,财务公司所面临的金融产品所涉及的利率调整空间有限,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很难将风险转移或者规避,因此,财务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较高。
2)外汇风险。外汇风险也是许多财务公司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主要有交易风险、经济风险及折算风险敞口,当财务企业面对汇率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会改变企业部分业务收入与支出(注:单指汇率变动引起的改变,不包括数据变化引起的改变),此时企业的交易风险敞口产生;另外,由于汇变的变动会引起财务公司进行投资的数量多少,此时财务企业产生经济风险敞口产生;而财务公司面临的折算问题会使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内容产生风险敞口;在这三种风险敞口中,交易风险敞口最受企业关注,当企业收入与支出不匹配时,交易风险敞口出现,最具有代表性的交易风险敞口风险事件,如:雷克航空公司破产。
3)投资风险是财务公司在资本市场进行股票、金融衍生品投资过程,由于资本市场变动,股票价格及衍生工具价格的不规则波动,给财务公司带来的一系列损失产生的可能,如:股票投资风险、期权投资风险及期货投资风险等。
市场风险受市场因素影响,如:资本市场价格变化,一般财务公司会参与投资业务,如:购买国家债券、投资股票、基金及股权投资等,然而这些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较高,并且财务公司的投资次产要高于银行金融机构,股票、基金等资本市场的业务风险也要远远大于债券风险,因此,对于集团财务公司来说,其面临的资本市场投资风险也成为最为主要的市场风险。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识别与测量
1、金融风险识别。对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识别是对经营中的风险类别进行识别,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目的在于了解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现状,确定风险管理重点,判断财务公司风险本质,避免多种风险交织出现损失,可以对风险有效评价。财务公司风险识别的方法有财务报表分析法及风险因子分析法。
2、金融风险测量。识别了金融风险后需要对其进行定量测量,做为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测量决定了风险管理有效性,金融风险测量包括:账面价值及市场价值记账法,两种测量方法存在本质区别,随着证券化及金融市场发展,介入性使财务公司交易流动性增加,账面价值记账法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价值计账法被引入,其测量过程从具体资产负债向价值测量转变,有效测量金融市场风险。
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市场投资风险的产生
(一)集团财务公司处于非市场化投资环境
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内部金融机构,其除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集团管控方式及环境等一系列非市场环境的影响;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非市场化金融机构,它主要服务于集团公司内部成员单位,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作为财务公司对外的主要业务,也会受到集团各种管理模式的影响,而不同的集团则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集团公司为了实现更高的业绩目标,便会对其财务公司进行高利润指标设定,财务公司对内的业务不能满足利润指标,便会增加同业业务及投资业务比重,此时,集团财务公司市场投资风险产生,同时,财务公司的对内服务成员单位的职能被削弱。
(二)集团财务公司投资水平专业度不足
当前,许多集团财务公司缺少专业的市场投资技能人员,许多集团财务公司不能建立有效的投资研究、风控体系,企业的投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产生集团财务公司专业水平不足的主要原因财务公司不是专业的投资平台,而依然是以服务内部成员单位为主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缺少灵活的薪酬制度,不能吸引更多的专业投资人员,人才成为集团财务公司专业度不足的一大诱因;另外,许多国有集团财务公司对于投资风险厌恶,简单的投资业务对于专业人员投资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财务公司为了减少市场投资风险,除对股票、基金进行投资外,对于新增投资业务普遍以信托产品、券商基金资管计划及银行理财为主,依靠信托公司、基金券商及银行为主要力量进行投资业务的开展,而这种投资方式对于投资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十分不利,减弱了业务人员对市场投资风险的敏感度。
(三)集团财务公司利润导向影响
集团财务公司作为集团企业的内部融资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集团更好地进行资金融通,做好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集团财务公司应该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服务作用,它并不是一个利润中心,而当前许多集团企业对集团财务公司皆进行利润考核,这种考核机制对于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选择十分不利,集团财务公司并不能选择与其投资水平相适应的策略:
首先,集团财务公司会受到利润考核的影响,迫使集团财务公司去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业务,不断对外扩张风险业务规模,去完成集团的考核指标,而年年不断上涨的考核指标,则进一步加大高风险投资业务比重,这一过程使其陷入了一个高风险投资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中。利率市场化发展,做为集团财务公司主利润来源的存贷利差模式被改变,而集团给予的利润导向机制使集团财务公司选择更加激进的风险投资策略;
其次,集团财务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获得收益,而受集团考核目标因素的影响,集团财务公司不愿意主动交割二级市场的浮动收益,通常对产生的收益逐年坚持分期分摊,以免被集团设定更高的考核目标,如:牛市中许多集团财务公司参与到新股的增发及设定,得到了不菲的收益,而受制于考核会产生更高的目标,企业没有及时对于这部分收益予以交割,股市崩盘后浮动收益变成泡沫,集团财务公司二级市场没有适时交割收益,产生的浮亏会对其经营全盘否定,因此其更不愿意确认损失,集团财务公司没能及时止损,处于长期低迷的资本市场,使集团财务公司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亏损,此时集团财务公司由浮盈转为实亏。
五、提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独立风险管理部门职责
集团财务公司进行全面立体的风险管理,需要从整体出发,将财务公司金融风险融入风险管理体系中去,让金融风险管理成为日常风险管理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针对性的做好整体风险防控设计,建立完善齐全的风险防控框架,为财务企业风险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现代化治理结构为指导,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管理作用,可以顺序递进设立三道监控防线,一,建立一线岗位双人、双职、双责的岗位职责制度,二,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监督制约的工作程序,三,内控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各项业务全面实施监督反馈。严格执行授权授信控制管理,制定适当的职责分离制度。在集团财务公司中,风控部门应独立于其他任何的部门,通过法务、合同、审计、风险控制等风控管理,提高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拓展业务范围,广纳专业人才,提升抗风险能力
集团财务公司应该依托集团,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综合集团上下游产业链,发挥财务公司自身的平台资源优势,拓展企业业务范围,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集团财务公司应该积极对外寻求合作,例如,对商业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学习其良好的风险防控体系与产品设计,深入了解金融市场产品特点及隐藏风险点,再综合自身特点,选择与企业自身经营相适应的发展产品。最后,财务公司应该改善其薪酬体系,在社会上广纳金融人才,吸收专业的风控人员以及投资人员,建立与集团公司及财务公司文化及体系相符的专属投资团队及风控体系。
(三)应用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
集团财务公司应该加大风险管理创新,针对市场、信用、操作等风险建立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以其收集的数据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有效控制风险;建立风险预警,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集团财务公司金融业务与银行相似,因此,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可以借鉴银行经验,结合自身业务需求,整合信息系统的构建,以保证财务公司在战略高度统筹风险管理。实现财务公司与成员企业信息共享,业务处理口径一致,通过不断的信息沟通,了解企业面临的风险,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逐步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在内部形成全面的风险整合系统。财务公司应该了解成员企业财务状况及非财务信息,如:重大基建、经营异常事件,对结汇业务及时了解结汇风险,内部结汇提前预约,上报结汇时间,对冲结汇降低汇率风险,实现降低成本利润最大化。
篇2
2007年3月22日,美国黑石集团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上市申请,准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0亿美元。2007年5月,中投斥资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2007年6月22日,黑石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后股价一度冲至35美元左右,但其后连续下跌,在一周之内跌破发行价。
股价破发造成中投这笔投资的大幅缩水。以黑石集团最新股价12.19美元计算,中投的30亿美元大幅缩水了2/3。按照黑石集团上市公告书中所言,某国家投资公司(stateinvestment company)购买的黑石股份,全部都是“无投票权的优先股”――优先股权在收益和清偿顺序上类似于固定收益的债权投资,但还不是债权,因为其优先等级排在债权之后,排在普通股股东之前。无投票权意味着中投在黑石集团内部没有投票权和参与经营决策的权利。
根据本文的研究,中投投资黑石被套,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危机导致该公司股价下跌所导致。黑石集团本身的有限合伙的企业性质和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弊病,使该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有机会掏空上市公司,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警示那些正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在决定进行投资前,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认真的尽职调查,防止陷入目标企业设置的掏空陷阱中。
倒U型收益
公司的盈利情况是企业是否具备上市资质的基本条件,因此,我们首先考察黑石集团上市前后销售额和税后净利润情况。
根据黑石集团公开披露的2004至2009年6月财务报告,该公司销售额由管理咨询费、业绩提成(performancefees ana allocation)以及投资损益三部分组成。该公司2004-2005年的销售额增长率都是负数,2006年(上市前一年)销售额和净利润大幅增加,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6.9%和70.31%,2007年的增长率开始下降,分别为16.53%和-28.37%。而2007~2008年的增长率为-111.45%和-171.65%,2008-2009年6月增长率分别为-229.19%和31.36%。
该公司的销售额和净利润的绝对数和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倒U型状。
从图1来看,黑石集团销售额和税后净利从2005年开始增加,2007年出现下滑。该公司2007年3月份申请上市,6月正式挂牌上市。彼时正是全球牛市的顶点,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却在上市当年就出现显著下滑,的确有些蹊跷,不禁令人想到利用收入和利润操纵上市的各种案例。
2008年4月17日,美国律师事务所CoughlinStoiaGellerRuaman&Robbins(GsGR&R)宣称已经代表人,
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对黑石集团提出诉讼。投资者指控黑石集团在其IPO融资文件中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存在两项隐瞒行为。投资者说,黑石集团在IPO融资前已经清楚地知道,债券保险商已经将重点从保守的市政债券转向由次级抵押支持的抵押债务债券(CDO),此后他们对债券保险商的投资已经遭到了重大削弱。此外,黑石集团还清楚地知道,他们对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投资也陷入麻烦。但是,在有价证券申请上市登记表中并没有如实地表明上述投资问题。
2008年3月,黑石集团公布的2007年业绩显示,其盈利下降了86%,其中损失的部分原因就是对债券保险商的投资出现了大幅资产减值。上市前这种影响重大的或有事项不披露,选择上市时机的急迫心情和利润操纵之嫌昭然若揭。
令人瞠目的管理层薪酬
继续考察该公司同期管理层薪酬福利以及一般管理费用情况,可以看出是否具有西方金融财务文献大量提及的大小股东人问题,看看大股东和管理层是否掏空了上市公司。
我们发现,从2007年开始,在公司销售额和税后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为负的情形下。该公司的管理层薪酬和一般管理费用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并且绝对金额超过了同期销售收入,更远高于同期税后利润。即使在2008年、2009年销售额和税后净利均为负数情况下,管理层薪酬增幅虽然在下降,但绝对值却在继续增长。
为了清楚说明黑石集团在金融危机中保持管理层薪酬和一般管理费用高速增长的情况,我们分别计算了该
公司销售额费用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管理层薪酬及福利增长率和一般管理增长率。计算结果表明,当同期销售额和净利润都在下跌时,该公司的管理层薪酬和一般管理费用都表现出爆发性增长。2006-2007年黑石的管理层薪酬和福利以及一般管理费用的增长率分别达到802.42%和164.88%。即使在出现金融风暴的2008年,该公司管理层薪酬和福利以及一般管理费用增长率也分别高达71.04%和35.96%。这甚至高于该公司上市前的增长率――2005-2006年,黑石集团管理层薪酬及福利增长率仅为36.94%。
我们分别计算该公司从2004至2009年6月管理层薪酬及福利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一般管理费用占销售额百分比,以及两者总量占销售额的百分比,检查该公司管理层收入及在职消费占销售额百分比情况。
计算结果表明,2006年(上市前一年)该公司管理层薪酬平均而言,仅占销售额的10%左右,但2007年该公司上市,管理层薪酬占当年销售额的比重达到73.98%。即使在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年”,该比例分别高达1104.81%和387.76%。如果把管理层薪酬及福利加上一般管理费用当作管理层从上市公司中取得的所有在职消费。从上市之时起,这二者之和在销售额所占比重说明该公司管理层在上市两年内从上市公司拿走的钱占销售额的比重分别高达84.61%、1230.98%和436.04%,管理层所得不仅远远超过税后净利润,也超过了同期公司的销售额。
这表明,2007年6月份的上市,实际上成了大股东和管理层合谋掏空An公司的工具。这种掏空行为。即使在公司治理存在明显问题的新兴市场国家也没有如此地“扎眼”。如果没有金融危机,这种掏空行为相信还会继续存在,金融危机不过使这种掏空行为现形了而已。
根据黑石披露的财务公告,公司管理层薪酬和福利绝大部分与上市(IPO)相关。例如,2008年,全部销售收入为3.54亿美元,管理层薪酬与福利为10.29亿美元,其中与IPO相关部分为8.24亿美元。与IPO相关薪酬与福利占到总体薪酬的80%;2009年6月份全部收入为4.06亿美元,
管理层薪酬为9.38亿美元。与IPO相关部分为7.79亿美元,占比为83%。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税后利润分别为-5.95亿美元(2008)和-5.98亿美元(200906),而管理层薪酬和福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增长。
另类上市
为了能清楚证明黑石集团的确存在大股东和管理层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也称为控制权私利),我们继续调查黑石集团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情况。黑石集团上述掏空行为得以实现完全基于其有限合伙身份和另类上市方式。
2007年3月黑石集团上市前,身份为有限责任合伙制(LLP),此后改制为有限责任合伙企业(LLC),而非正常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黑石集团是少数的以有限责任企业身份上市的另类企业之一,适用《美国统一有限责任企业法(ULLC1994)》示范原则的指导,公司在上市前原本是有限合伙制企业,根据上市规则需要,在2007年上市前,临时组建为有限合伙公司。在美国,LLC的实质是所有合伙人均为有限合伙人的合伙企业,不受美国联邦或各州的任何《公司法》规范的约束。这种有限合伙的有限责任企业性质使黑石集团成为能公开发行股票的非公司制的公众公司。在有限责任合作企业身份下,其上市公司有如下的一些不同于其他普通公众公司的性质,即所谓“另类上市”。
第一个“另类”之处是同股不同权。黑石的创始人及公众投资人持有的权益凭证都叫做“合伙权益单位”。但是前者拥有绝对的权力。根据《合伙章程》,公司事务基本由担任合伙人的创始人来决定,普通合伙权益持有人仅获得有限的投票权,特别是无权罢免合伙人及董事。如果说公众合伙人有权享受分红,那么分多少、怎么分全凭创始合伙人决定。而后者从公司获得收益的渠道不仅可以来自分红,还可来自从旗下诸多基金中收取的费用。黑石虽然名为公众公司。但公众股东毫无发言权。
第二个“另类”之处是基金投资人权益凌驾于公司投资人权益之上。作为上市公司,企业都应以“回报股东”为第一要务。这一点无论企业是股份制还是合伙制,应该并无二样。黑石集团却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开宣称以客户(基金投资人)利益为上,提高基金投资人的收益排在股东的收益之前。这是全世界公开资本市场中难以让人相信的另类的存在。
第三个“另类”之处是以有限合伙制逃避税收监管。税收方面,黑石的有限合伙制使其资本利得税的税率仅为15%,而一般公众公司的适应税率为35%。
第四个“另类”之处是以有限合伙制逃避资本市场监管。作为有限合伙公司,黑石逃避了许多加在上市公司身上的约束,可以免于遵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些治理规则,特别是萨班斯法!黑石的董事会上,独立董事不需要占到多数席位,也不用去设立薪酬委员会。以及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提名和企业治理委员会。他们不需出季报,也不必召开类似股东大会的普通单位持有人(common unitholders)年会。普通单位(common unit)是黑石集团L.P.向外部投资者发行的代表有限合伙人权益的一种凭证。跟普通股票(commonstock)不同的是,黑石普通单位持有人并不享有选举普通合伙人或者其董事(由创始人选定)的权利。而有意思的是,根据黑石招股说明书,美国证交会对于黑石集团普通单位的态度不置可否。
合法掏空
正因以有限合伙身份“另类上市”,黑石集团具备了合法掏空上市公司的条件。
首先,在黑石集团的股权结构中,其创始合伙人与公众持有的投票权分别为86.4%和13.6%,少数公众股东对大股东的各种政策的投票权显得毫无意义;其次,作为有限合伙制企业,初创合伙人具有绝对的权力,而该企业的初创人个人持股达到25%,更足以控制整个合伙制。中投9.5%的优先股身份根本没有投票权。
这种有限合伙身份的含义在于:黑石集团可以借助有限合伙身份,制定各种对创始人、合伙人和管理层有利的政策,如薪酬政策、奖金政策、股票奖励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奖励,并不受美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使其具有超越一般普通公众公司公司治理的合法性。这些政策成为大股东和管理层合法掏空上市公司或者借助上市公司实现合法套现的路径。
黑石集团2008年所披露的财务报告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的观点――公司出现明显的大股东和管理层借助IPO进行利益输送和转移的痕迹。表2表明,在2007年上市以前,该公司主要合伙人和管理层的薪酬水平都没有显著提高迹象。2007年上市后,该公司的大股东以基本工资、奖金、股票奖励以及其他薪酬形式发放的管理层薪酬水平开始急剧上升。到2008年,上述几项从十几万、几十万急增到几百万、几千万、十几亿,增长速度几倍到几十倍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企业的创始人会通过公开市场上市,使不具备流通权利的原始股进入流通市场,从而逢高减持实现套现。而黑石集团的大股东和管理团队只是通过变动企业薪酬制度安排就做到了,股票和控股权的数量一点都没有变化!
按照黑石集团的招股说明书披露,其上市所筹的大部分资金将用来购买合伙人手中的业务。我们不难理解,黑石集团所公开披露管理层薪酬和福利的高额和高增长的真实原因在于:这些巨额现金从上市公司转移到管理层个人手中。
2008年的金融危机向乎使所有类似黑石的业务都遭受巨额损失,这应该导致其合伙人的业务价值大打折扣才对。但2008年黑石集团管理层薪酬和福利依然高得惊人。这进一步证明。该公司的管理层有能力合法地做大自己的薪酬和福利,抬高自己业务的价格。
这就是其“另类上市”的奥妙所在!
按照合伙法规定,有限合伙制企业的全部利润可以全部分给合伙人,而不,必像普通上市公司,在分红之前要提取固定比例的留存公积金用于企业再发展。黑石集团创始人中,集团主席彼得・皮森特已经81岁,现任CEO施瓦兹曼也60岁了,是应当考虑退休的时候了。通过上市给自己创立的公司在资本市场最高点时估个市场价。把能赚到的钱都拿回家,此举不难理解。而且。该公司存在一个增长的忧患――合伙制财务公司巨大的税收优惠还能维持几年?随着初创人的退出,黑石能否保持历史业绩?通过上市在价值高位把黑石卖给公众,并且大笔地合法掏空这个公众公司,实现个人利益,可谓一举数得。
为了合法地从上市公司中拿走个人的利益。黑石集团利用自己创始合伙人的特殊地位和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制定各项对合伙人和管理层有利的政策,如薪酬和福利政策。在该政策中,黑石规定,2007年上市后管理层薪酬和福利要与IPO有关。表3表明了黑石的薪酬和福利政策,例如黑石2008~2009年的财务报告中,公开披露黑石管理层薪酬和福利绝大部分与上市(IPO)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发生金融危机了,企业税后利润分别为-5.95亿美元(2008)和-5.98亿美元(200906),而管理层薪酬和福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增长。很明显,上市公司成了黑石创始合伙人和管理层的“提款机”。
大股东和管理层掏空上市公司原本是西方学者在21世纪金融领域最为得意的发现和研究之一,研究的对象原本是诸如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和不完善的公司治理,且美其名曰为“第二类问题”。现在,这个典型的委托关系发生在美国这个号称公司治理最完善、法制最健全的资本市场上,而且是公然地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
中投花30亿美元,占其整个上市融资比例达到43.1%,帮助该企业合伙人顺利实现个人利益的套现,但仅在整个股权结构中占比9.596,且不能干涉该公司的“内政”。难怪黑石赞美中司真是“好极了(wonderful)”。在2008年年报中,黑石集团有如下语句:“We used a portion of theproceeds from the IPO and the sale of non-voting common unitsto Beijing Wonderful lnvestments to purchase interests in thepredecessor bus;nessesfrom the pre-IPO owners……”
篇3
关键词 中小港资银行;SWOT分析;战略
中图分类号 F8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06-0083-03
一、前 言
几年前的金融风暴使香港银行业备受打击,而欲振乏力的香港经济更使其发展步履维艰。而内地近年来经济发展平稳快速、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其中,港资银行北上的先行者东亚银行2011年内地业务的盈利对其集团盈利贡献已超过1/3,预计在3年~5年以内能够超过50%,增长率和回报率远高于香港,因此许多中小港资银行对进入内地市场跃跃欲试。
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法来对中小港资银行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其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其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上加以部署。
二、中小港资银行在内地发展的SWOT分析
1. 中小港资银行的强势之处——Strengths
(1)经营稳健。近年来,尽管面临剧烈的竞争和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香港中小银行仍能保持稳健经营,内部储备比较充裕,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金比率都远高于金融管理局监管要求的比率。以香港大新银行为例,2011年底贷存比率为69.4%,核心资本充足比率为10.5%,流动资金比率维持在45%。
(2)自身业务经营优势。港资中小银行所具有的混业经营方式,能够提供比中资银行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能力强,业务种类丰富,尤其体现在中间业务和一些新兴的“黄金业务”上;业务营销渠道强,有良好的客户服务经验,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业务技术手段先进;业务的国际能力强;业务的管理水平先进;薪酬在市场同业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人事提拔制度相对公正公平公正,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专业人才[1]。
(3)具有潜在客户资源。根据大型外资银行通常在东道国融资市场上采取的“摘樱桃”战略,一般不会直接接入东道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因此,港资中小银行可以选择定位以服务中小型企业为主,聚焦适合中小企业跨境业务所需的服务和产品。此外,从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来看,60%的利润来自于10%的优质客户[2],因此,在与中资银行进行客户资源竞争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提供中资银行难以提供的金融服务,争取优质客户。
2. 中小港资银行的劣势——Weaknesses
港资银行虽然数量较多,但是按规模可以分为四种:一是全球国际型大银行,二是香港本地中型银行,三是香港本地的小银行或家族银行,四是中资控股银行。相对而言,中小型银行市场份额小、竞争力较弱。在香港本地市场上,汇丰银行、中银集团等大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占有香港本地客户存款市场和本地贷款市场半数以上的份额。但中小银行由于具有较广大的分行网络,在市场上仍表现比较活跃。此外,中小港资银行在内地市场面临的弱势主要有:缺乏本地市场经验和知识;缺乏丰富的客户资源;面临香港中国银监会的双重监督;技术支持和管理成本高;网点覆盖率低等等。
3. 中小港资银行的机遇——Opportunities
银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监管,因此宏观环境对于银行业的经营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一般行业。下面将从政治制度环境、经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展开对港资银行当前所处的银行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以发掘其面临的外部机遇。
(1)政治环境。中国自2001年底加入世贸组织后,开始逐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市场,直至2006年底,完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实现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并实行国民待遇。特别是在2003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大大增加了港资银行的准入机会。2003年12月,中信嘉华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成功收购中国国际财务公司(深圳)全部股权,成为CEPA协议签署后第一家进入内地金融市场的港资银行。随后,永隆银行深圳分行成立。之后,大新银行于6月3日,上海商业银行于6月21日分别成立。至此,CEPA协议签署后首批进入深圳的3家港资银行全部开业。同时,东亚、恒生等早已进入内地市场的港资银行也正谋划着在内地各省市开设更多的分行。过去,港资银行北上受重重壁垒所阻,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入境门槛过高,中小银行无法跨入,只能看着这块“大蛋糕”垂涎三尺。无法真正分享。CEPA的签署,将香港银行在内地设立分行的资产规模由原本的200亿美元降至60亿美元,为这些中小银行创造了在华发展的良好机遇。此外,2009年6月,中央确定香港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地区,2011年3月总理强调未来5年要使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的结算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香港有望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和贸易结算中心,这是港资中小银行在华发展的重大机遇。允许港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结算、业务,不仅丰富了港资银行的业务种类,同时也拓展了港资银行的客户群,利于其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2)经济环境。中国经济最近十几年的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给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近10年来,中国内地国民生产总值连续8%以上的增长态势,强烈刺激着经济主体对于银行各类金融服务的需求,并且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也被一致看好。在微观方面,近两年中国内地进入了一轮加息周期,产生了明显的净利差持续扩大,对于银行盈利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外,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各项生产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授信风险,使银行优质客户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10月,共有14家香港的银行在内地设立了14家分行(下设
4家支行)、8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82家分行、189家支行)和9家代表处,港资银行在内地资产总计7,059.99亿元,各项贷款3,266.13亿元,累计实现利润46.59亿元。而随着社会及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截至2011年,我国拥有超过80万亿人民币的银行存款和3.18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亟待港资银行挖掘。
(3)社会文化环境。首先,随着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中国对于金融服务方面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个人消费理财方面,内地居民已经逐渐培养了超前消费的习惯,大多数消费者适应了信用消费,对于很多主营按揭贷款和个人理财业务的中小港资银行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发展环境。其次,长期以来,内地消费者对“香港品牌”的认可度较高。小到金玉钟表,大到金融服务,只要冠上“香港”的头衔便会得到内地居民的认同和认可。在内地消费者的思维中,“香港品牌”意味着先进的理念、诚信的经营和完善的服务。因此,港资银行在内地发展面临的社会文化环境是良好的。
(4)技术环境。在服务领域,金融业是受信息技术获益最多的行业之一。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不断通过推动信息技术发展提高银行业经营服务水平,目前,我国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已逐渐发展成熟,银行客户特别是个人客户已经能够足不出户享受到除存取款外的完善的金融服务[3]。根据易观智库EnfoDesk《2011Q3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第3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市场交易额达到212.2万亿元,环比增长6.0%,同比增长43.7%。2011年第3季度网上银行注册用户数超过4亿,同比增长42.3%。
4. 中小港资银行的威胁——Threats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逐渐开放和不断完善,中资银行的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进步,在内地发展大型外资银行逐渐增多,中小港资银行市场相对来说占有率较小、网点覆盖率低、客户资源有限、技术支持和管理成本高的缺陷[4],势必也会使中小港资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局面。
三、中小港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战略定位
根据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小港资银行在华发展大有可为,下面将从三个方面研究适合其发展的战略:
1. 目标客户战略
(1)私人银行服务。在目标客户选择中,要高度重视客户市场细分。按照银行界通行的客户贡献“二八”法则,要特别注重为中高端优质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塑造自身服务品牌,因此建议中小港资银行在内地大力推广私人银行服务。目前在内地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条件基本成熟,内地居民已经拥有比较丰富的金融财富资源,居民的储蓄、保险、证券、债券、黄金等个人金融资产已超过50万亿人民币,并且内地已经拥有较为庞大的富人客户群体,据美林—凯捷《2007年全球财富报告》,2007年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可支配资产的富裕人士已经达到41.5万人,为全球第五多富裕人士的国家,且每年以10%~20%的速度在增加。个人银行业务在香港银行的业务比重一般在30%~50%之间,而在内地则占比大都低于10%,并且在经营观念、市场研究水平、产品创新能力、营销水平等方面都还比较落后。对于中小港资银行来说,开展此项业务的最大优势是其混业经营的方式,另外其职责明确的管理体制、专业高效的营销团队、适应客户的产品创新、清晰规范的服务工作、效率优先的薪酬制度、全面科学的风险管理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成功的保证。
(2)跟随母行客户。香港中小银行进驻内地,可以继续为母行已有的在内地投资的老客户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了寻找新客户的成本,同时有利于选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也有利于促进内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2. 地域拓展战略
虽然自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方面和允许经营具体业务的地域限制在不断放松,但中小港资银行进军内地中西部或者相对陌生地区还是应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以避免盲目扩张造成成本增加。并且一家银行经营状况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分支机构的多少,而是在占据重要战略地区的同时也要注重分支机构的效益。对于中小港资银行,在地域方面战略应是注重珠江三角洲市场,并逐步向长江三角洲地区拓展。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人口总数超过1亿:经济发达,条件完善,是最早受惠于CEPA的地区;该地区与港澳地区地理位置邻近,语言文化非常相似,有利于开展经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积累经验、稳固市场份额后,可延伸到内地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3. 业务发展战略
(1)入股中资银行。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及《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颁布,中国内地银行业已经向外资全面打开大门,这些银行可以寻求与中资银行,合作入股中资银行。此种经营方式有以下好处:通过参股中资银行直接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客户提供服务,避免因建立银行的基本设施而耗费成本;中资银行对本土文化和资源情况有更深入的经验知识,握有丰富的客户资源,通过与中资银行合作,可以直接利用这部分资源,更快熟悉市场环境,推出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利用其客户网进行推广和推销;规避风险,形势不利时,直接通过出售股份方式退出,形势有利时,增资扩股以实现对该银行的主控
权[5]。以香港大新银行为例,入股重庆银行对大新银行贡献颇丰,2011年重庆银行创利润新高,大新银行应占盈利为3.53亿港元,较去年增长42%,占大新银行净利润接近1/3。未来,该行将继续注重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大新银行(中国)及重庆银行发展内地业务。
(2)发展中小企业业务。针对中小港资银行的特点,非常适合与位于内地但有香港业务,和位于香港但有内地业务的中小企业建立客户关系,提供一站式量体裁衣的银行服务。通过特色的产品,如机器设备融资在企业成立初期给予帮助,如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保理业务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给予不同的服务,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需要,全面的为中小企业包括中小企业主提高理财和银行服务。此外,中小港资银行也应大力改善贷款组合,将贷款重点由低回报的大型企业贷款和本地物业抵押贷款,转移到对跨境银行服务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客户服务,以提高贷款的回报率。
(3)发展联动跨境务。中小港资银行在香港的发展已经成熟,在内地也初具规模。他们必须抓紧人民币国际化和香港发展成人民币离岸中心和贸易结算中心的发展机遇,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大势里面,两地的互动日益密切,要大力拓展联动的跨境业务,符合客户在本地和离岸银行服务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跨境人民币业务能为企业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结算币种的权力,便于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约汇兑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因此提供该项服务能使银行和企业达到双赢共荣。
[1] 马俊.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经营战略分析[D]. 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李翠云. 在华外资银行的进入动因、竞争策略及影响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韩山华.法人导向下的外资银行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以E银行(中国)的公司金融业务为例[J].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