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在企业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在企业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商业汇票 企业 财务价值
■一、 商业汇票概念与种类
(一)商业汇票概念
商业汇票是指由付款人或存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一种票据。所谓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愿意负担起票面金额的支付义务的行为,通俗地讲,就是它承认到期将无条件地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二)商业汇票种类
商业汇票按其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1.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由承兑申请人签发,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商业汇票。
2.商业承兑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即为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既可由收款人出票,付款人承兑,也可由付款人出票并承兑。
3.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不同,决定了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不通过银行签发并背书转让,但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
(一)商业汇票在企业支付活动的作用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可以用于企业购销活动中支付到期的货款。当企业应付供应商的货款到期时,以企业目前资金无法全部支付到期货款,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若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时,不用需要向银行提供保证金,企业直接可以自己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若想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时,向银行提供50%或30%或0%的保证金,银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
企业利用商业汇票支付货款时,不需要完全使用资金,可不动用资金或动用部分资金就能支付到期的货款。由此可知,企业使用商业汇票,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企业资金流量。
(二)商业汇票在企业融资活动的作用
当企业经营活动出现资金缺口时,向银行申请流动贷款,根据企业资信情况不同,大多数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若企业给关联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时,持票的关联企业再到银行贴现,一般情况下,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10-20%,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低20-40%。商业汇票的贴现率比银行贷款利率要低,通过商业汇票融资比常规性银行融资的利率要低,从而可以降低财务费用。
■三、商业票据案例分析
(一)商业汇票在企业支付活动的案例分析
A公司为某一大中型民营企业,主要经营服装的设计、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自营出口企业,每年出口销售收入达8亿元,公司为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公司资金一直很充沛,也没有银行贷款,但银行授信1亿元,公司获AAA级企业称号。由于出口形势好转,订单持续增加,公司2010年1月份,公司董事会决定需要扩建3条生产线,生产线投资总额10000万元,2010年3月份开始投入建设。但到2010年5月份,需要支付到期应付账款8000万元,由于公司资金大多数投入了扩大生产线,没有资金支付应付账款,财务部决定认为向银行贷款8000万元支付到期的应付账款,贷款期限为半年期,银行贷款为5.346%(基准利率上浮10%),银行贷款利息为213.8万元。
若该公司向银行申请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与银行洽谈保证金的比例,由于公司是AAA级企业,保证金比例可以为0,如果保证金为0,那该公司在无保证金情况下,开具了8000万元6个月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另外,也可以公司开具8000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供应商(收款方),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时,不需要保证金。因此,若该公司使用商业汇票支付到应付账款,不仅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同时还节约了213.8万元的财务利息费用。
(二)商业汇票在企业融资活动的案例分析
B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5个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零配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工贸一体化集团公司,每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2008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金额为2亿元,该公司为AA+级企业,银行授信额度为4亿元。2009年5月份B集团公司需要1.5亿元资金进行一项短期投资,投资期间不超过6个月,预计投资回报率10%,投资收益为750万元.而B集团当时没有这笔资金,决定需要向银行贷款1.5亿元,贷款期限为半年期,银行贷款为5.346%(基准利率上浮10%),银行贷款利息为400.95万元。
若B集团向旗下5个全资子公司开具1.5亿元6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出票手续费为票面金额的0.05%,手续费7.5万元,然后5家子公司持票后向银行贴现,贴现息为4.13%,贴现息为309.75万元,财务费用合计为317.25万元,比直接向银行贷款减少83.7万元的财务利息支出。
篇2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就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受到了企业家和经济专家的特别重视,而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的生存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任何一方面决策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其具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企业实现要利润,就是企业的产品要实现利润。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自然能相对增加企业的产品利润。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加强对产品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各项费用指标。如,加强工资管理,减少节日加班,严格考勤制度,控制资金支出,这样可以减少企业在人工费方面的支出,降低了产品成本。
2、有利于企业资金合理分配,健全使用资金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能及时发现企业资金的不当流出,及时发现资金浪费,能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以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3、有利于货款及时划回,杜绝呆帐、死账生成。,发出商品及时办理结算,及时划回货款,能够有效的正常管理和维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及其他经营活动的开展。对于一时无法及时收回的货款,也要定期核对,办理签证,以保证债权的时效性,避免当期债权失去时效,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有利于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企业财务工作,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企业经营的好坏,能从各项经济指标中反映出来,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信水平,偿债能力等。可以预见企业发展前景,可以根据这些数字信息,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以修正经营方针、管理策略等,为企业改善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
二、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作用的方法
1、确立财务管理的在企业管理中的核
心地位。企业管理包括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这些管理大多是物质形态管理,其管理的好坏,最终要通过企业的财务状况来体现。因为,财务管理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过程,并可根据财务成果来分析企业管理中的优势,财务管理更具有经济过程的控制和事前的预测、决策作用。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加强企业管理必须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2、拓宽成本考核范围,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首先,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的成本核算内容,不仅要考核制造成本,还要考核质量成本、责任成本、销售前成本和后续成本等。其次,要大力推行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核算法,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通过目标或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来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最后,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加大成本考核力度。把企业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划分为若干个责任成本中心,并规定这些中心的负责人乃至职工个人对他们分工的成本向上级承担经济责任。财务部门可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客观性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的绩效,实行成本否决,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和全过程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
3、合理配置资金占用结构,发挥资金最大效能。加大财务部门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建立客户信用风险分析制度,实行贷币回笼销售责任制,可对销售员实行“第一债务人制度”,进行责任追究和损失赔偿;要分析资金运转偏差,适时进行战略性的资金结构调整;要抓好资金流程管理,保证资金“满负荷”运转。决策失误是资金运作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不能只对内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更要注意外部有用价值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要研究市场。参与投资项目的推算论证,要把好财务预算关,全面分析贷币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资回报率,要建立项目决策负责制,杜绝集体负责,最终谁也不负责的现象。财务部门要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防止企业资金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要实施资本金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4、加强企业投资和融资管理。企业要维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保持足够的现金流量,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企业的核心所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是将得到的资金用到效率最高的投资项目上,只有科学的投资决策,才能带来最多的现金流量,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加强资金管理,科学地投融资,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现代企业融资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方式,内部融资主要是把留存收益作为主要来源。外部融资是向企业外部筹措资金,一般有三种方式:(1)向金融机构筹资;(2)向非金融机构筹资;(3)向金融市场发行有价证券。内部融资可优化企业财务状况,增强企业资金实力,有助于可持续发展,但面窄量小;外部融资面广量大,但风险也大。要处理好自有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关系:一方面要利用好财务杠杆利益。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债务资本带来的财务风险。科学的融资能使企业资金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总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必须形成与经营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系,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来抓,争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财务 预算 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管理是具有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是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二)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三)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预算。各职能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按职能部门划分板块管理,各种职能部门管理之间缺乏整合,从而本位而零乱。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预算,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进入了控制过程,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必然会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此时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为企业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企业即然制定了预算,就要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而不能流于形式,国内许多企业对预算的态度非常随意,没有预算就改,最后预算表改得面目全非,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先前的预算的制定工作也就白干,浪费企业资源,且增加了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因为知道预算编了还可以改,实际上这也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低下的表现,而对一些内部控制好的企业,他们能严格按照预算指标进行企业的内控,即时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出现偏差时,也会事先设定一个上限,不能逾越。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三)有利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加薪晋升的重要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位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而企业预算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以此做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充分达到绩效考核导向性的作用,而且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四)有利于量化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最后确定的企业预算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综合平衡的结果。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即企业预算的达成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达成为前提做支持的。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管理就没有灵魂。公司战略通常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系统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长远规划,即企业经营者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依据经济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指导全局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从而对企业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篇4
关键词:财务 预算 作用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财务预算管理是具有企业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生产经营等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机制,是对企业相关的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制度安排。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一)战略性
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特征是指:其构建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符合战略要求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对企业战略发展起到全方位的支持作用,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规划。
(二)系统性
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系统性是指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和奖惩各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上下环节紧密相连,共同形成预算的刚性;横向系统性是指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都是相互联系的,某部门的预算目标未完成,会影响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必须经过有权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
(三)全面性
具体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财务预算管理涉及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表现为全过程的预算管理;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各个方面预算。
二、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一致
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必须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预算。各职能部门因职责不同,往往会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按职能部门划分板块管理,各种职能部门管理之间缺乏整合,从而本位而零乱。
(二)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预算,就进入了实施阶段,管理工作的重心就进入了控制过程,即设法使经济活动按计划进行,企业外部的环境在不断的改变,必然会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有偏差,此时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了有效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为企业控制提供了标准,哪些钱是可以花的,哪些钱是不可以花的。企业即然制定了预算,就要最大限度的去实现,而不能流于形式,国内许多企业对预算的态度非常随意,没有预算就改,最后预算表改得面目全非,预算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先前的预算的制定工作也就白干,浪费企业资源,且增加了企业对预算编制的随意性,因为知道预算编了还可以改,实际上这也是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低下的表现,而对一些内部控制好的企业,他们能严格按照预算指标进行企业的内控,即时出现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况出现偏差时,也会事先设定一个上限,不能逾越。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三)有利于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加薪晋升的重要指标,在绩效考核指标的拟定过程中,首先应将企位的战略目标层层传递和分解,使企业中每个职位被赋与战略责任,每个员工承担各自的岗位职责。绩效管理是战略目标实施的有效工具,绩效管理指标应围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而不应与战略目标的实施脱节。而企业预算正是企业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以此做为企业绩效考核的指标可以充分达到绩效考核导向性的作用,而且预算以数量化的方式来表明管理工作的标准,其本身具有可考核性,因而可以根据预算执行情况来评定工作成效,分析差异改进工作。而将绩效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此时企业的工作业绩是与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比较,此时这个指标就变成了相对数的指标,显然相对数的指数与绝对数指数更能客观地反映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大小。
(四)有利于量化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奋斗目标
企业预算的制定是企业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最后确定的企业预算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综合平衡的结果。各个职能部门的预算目标实际上是企业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即企业预算的达成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达成为前提做支持的。预算可以量化各职能部门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他们可以根据预算安排各自的活动。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蕴含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企业最高权力对未来一定期间经营思想、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的财务数量说明和经济责任约束依据,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没有战略导向性的预算管理就没有灵魂。公司战略通常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系统分析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做出的长远规划,即企业经营者为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依据经济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指导全局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全面预算管理正是以公司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是对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与进一步量化,从而更加具有可接受、可实现、可检验和挑战性的特性。从而对企业战略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篇5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管理;内外部投资
一、财务分析的必要性
财务分析的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财务分析的主体的多样性特点有助于企业外部各相关利益者的投资决策及管理活动,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 企业外部投资者。现代企业为获得尽可能多的投资报酬, 开始对外投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要求企业投资者要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 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为此,企业对外投资为获取利益,应遵循三个环节,即制定投资计划、对外投资分析与评价和日常管理, 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财务分析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 反馈信息的作用。企业对外投资分析主要从分析本企业制订的对外投资计划和分析被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报酬情况进行, 通过对日常收集到的被投资者的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分析, 可以知道哪一类投资的收益率高, 适合进行投资或扩大再投资, 从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率指标可以了解企业获利能力, 通过股利发放率指标可以了解企业股利分配情况等等。这些分析是企业制定投资计划、获取报酬的重要依据。
第二,债权人。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商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发放贷款成为现代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 所贷资金的保本问题及获利情况成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首先考虑的问题, 因此, 对外发放贷款要依据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三大原则,依据这三个原则在发放贷款前, 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 分析所贷企业的偿债能力, 制订出详细的贷款计划。根据安全性原则首先要了解所贷企业的信誉, 其次, 通过财务指标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及企业的发展趋势,如: 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能评价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通过综合分析和趋势分析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及趋势等等, 以保证贷款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另外, 贷出款项后还应进行日常的管理。
第三, 税务、工商等国家行政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这些部门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部门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部门, 这些部门必须了解企业的纳税工作和计划执行情况以便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的宏观管理。税收部门应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通过财务分析详细掌握企业的状况, 而不只是停留在收税上面, 企业主管部门也应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 充分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只是停留在只看报表、数字上面, 只有这样做才能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管理。
二、财务分析要有利于企业内容的管理
现代企业要有一整套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 财务分析则有利于企业内部经营者加强各项管理, 使企业做到事前有目标,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环节之一,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因此,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说明。
第一,利润管理。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结果,加强利润管理, 建立目标利润管理体系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大特点。财务分析在目前利润的实现中起着重要作用, 既它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具体讲, 从两方面可以反映目标利润是如何实现的, 一是形成利润的各个要素, 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通过以上等式各要素可以分析出影响目标利润实现的是哪一方面的原因,从而有重点地加强销售管理、成本管理、生产管理、存货管理等,以便节约成本费用增加利润。二是影响总体目标利润实现的各个利润或内部各个部门。运用对比分析法可得出各个部门的利润完成情况, 然后再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各个部门进行分析, 查找原因。层层下放,归口控制,才能进行有效管理。
第二
, 销售管理控制。销售的实现是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 销售收入的高低是目标利润能否实现的最重要标志,因此,加强销售管理,建立健全的销售机构和高素质的销售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为促进销售, 必须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及时、准确地掌握最新信息。产品的销售数量、质量及销售费用是销售的重要因素, 企业可以分析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提高生产工艺和科技含量、开拓新市场、产品品种多样化、新旧产品换代等问题来确定企业在同行中是否处于领先行列,从而促进销售管理。
第三, 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商品市场需要企业提供成本低、质量好的产品,而这两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矛盾的,怎样把二者统一起来,成为企业成本和质量管理的关键。企业如果做到在狠抓成本的同时细抓各方面的质量管理, 就为这两方面统一打下良好基础。产品的料、工、费构成了产品成本,用料合理, 加工精细, 努力降低费用将构成质优的产品, 我们可以运用财务分析方法找出影响成本高低的因素是哪方面因素, 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采购部门管理,存货的管理和生产管理,同时制定一套完整的质检条例,并同每位工人的利益挂钩,保证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 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准确无误地完成企业目标,财务管理则成为关键。财务管理是由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互相循环的三个环节组成: 即财务预测与决策环节,财务执行与控制环节,财务分析与监督环节。财务分析处于末端,是前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起着承前启后反馈信息的作用, 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
新年开始, 企业要根据财务信息及资料等制订本年度的财务管理计划, 这就是财务预测与决策环节。包括企业资金需求量预测, 产品成本预测, 销售收入预测, 目标利润预测等等, 它是控制企业经济活动和考核各部门工作的依据。财务分析则是企业预测和决策的依据, 因为新的财务管理计划首先要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对上年度及往年度的财务成果进行分析、对比,然后结合市场需求等等情况制订出来,并不是凭空想象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就是财务执行与控制环节。在执行计划时,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 会有许多问题出现, 给计划的完成增大压力, 这就需要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加强控制。企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总成本目标完成情况及各个车间完成进度进行分析, 找出原因, 及时调整, 以确保年底收入和利润目标的双实现。
篇6
在通信企业的运营当中,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常常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来独立的考虑本部门的工作,自然它们之间的目的会不一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营销部门为了扩大影响力,会大量增加促销费用、广告费用和销售人员开支,但这些钱花出去到底产生了多大效果,这个结果是很难量化的,只能通过模糊评估来完成;而财务部门比较务实,如果营销部门给出的数据可信度不高,就会认为他们考虑欠周到,需要谨慎行事。营销部门对此大发牢骚,认为财务部门不懂营销,思想太过保守,把钱抠得太紧,干什么都怕承担风险,熟不知市场变幻莫测,机会稍纵即逝,从而耽误了企业发财的良好时机;当然,财务部门也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营销部门只管花钱,不考虑获利能力,更不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不懂得如何掌控资金,科学经营。
因此,如何解决企业营销与财务之间的冲突,就成为当前整合营销工作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般而言,两个部门都理解有效的财务支持是成功营销的必须条件,成功的营销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家也似乎都在为之努力工作。但是,营销效果却与当初的计划相去甚远,财务成果也不能让人满意,双方的冲突和抱怨则在所难免。问题的根源在于到底应该如何协调好企业财务与营销之间的良性运作。
一、企业营销绩效的评估
现在许多企业的营销部门缺乏对营销活动的成效的评价,大量的活动处于“软约束”状态。自然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例如,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预算计划,缺乏相应的依据,预算拿到手之后也没有跟踪记录,就是典型的“拿着钱不放,放了不管”;盲目追求市场热点,而孤注一掷地抬高生产成本;在定价机制上也没有系统的流程,根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随意变动价格,甚至采取最简单的成本加毛利定价机制,这种做法不可取,不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变低,就是使企业无钱可赚;铺货渠道错综复杂,虽然越铺越大,但越铺越乱,看似业务繁忙,实际上欠缺经济考虑,并没有赚到更多的钱;广告投放缺乏理性分析,动不动就是让利销售,效果差、费用高,甚至有的时候企业进退两难。
事实上,如果企业营销绩效的跟踪和评估做得紧、做得快的话,营销部门的行为将被置于“硬约束”状态下,上面的问题将得到很大改善。营销效绩的评估重点包括:评估每个营销活动与利润有关的目标,是否足够精确、实际而且可衡;以投资利润率衡量广告、促销、公关、市场调研的成败;全面评估营销计划是否达成预定的财务目标;针对每个未达成目标的计划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企业所有的产品、品牌资产做适当评估等等。在这些评估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系统将担当重要的角色。
二、财务支持的三个方面
1.预算和预警控制方面
财务部门有必要协助营销部门建立一套基于弹性绩效标准下的预算、预警控制体系。营销部门编制的营销预算,应在财务部门的协同下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按产品、业务人员、客户、销售区域等事项进行编制;通过实行集中控制产品售价,及时了解并控制各种售价调整对盈余、预算额的影响;此外,还要定期(每月、每周、每日)将部门实绩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差距,提出改进建议。
2.标准成本方面
设计和建立一套健全的标准成本制度对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制度的建立应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出企业产品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情况,以及时提供给营销管理人员进行参考。结合标准成本,财务部门还要注意及时提供营销控制所必需的财务报表和相应的财务分析,取消影响效率并且无用的一些会计记录。根据标准成本来提供核定产品售价、成本等要素所需的资料,可以使得营销措施(尤其是产品定价方面)在各阶段对公司盈亏的影响清晰明了。此外,收支平衡点的确定、销量的增减、促销费用的增减对利润的影响都能够很容易被确定下来,从而避免了凭借经验判断和简单估算带来的营销决策失误。这种条件下的营销决策将是很有保证的。
3.会计核算与视务分析方面
我们要把会计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增效的工具。会计的工作,诸如记录、报表等必须遵循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而且简单易看,能够让管理者轻松看懂、读懂。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由于目前的会计手段还无法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计量,但这并不是借口,我们还要努力去完成,去探索,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会得到发展。学会考虑和评价企业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间的差距,诸如品牌声誉、顾客满意度、渠道关系、竞争者与合作者关系、网络等等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三、通信企业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通信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竞争力应当不仅应当在管理上树立创新意识,而且通信行业财务人员也必须注重给企业的决策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及时作出正确决策。通信企业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资金预算执行,树立全面预算理念
首先,管理层必须树立起资金预算的全局意识,各地市分公司管理层应当要求相关部门按季度细化省级分公司下达的年度资金预算,落实各内部职能部门资金预算指标。其次,强化资金预算执行过程,各职能部门应当各司其职,全面落实资金预算管理指标,同时又不能顽固不化,对于一些不违背公司总体运营目标的细节问题,可以授予各职能部门一定的处理空间,但要经过合理的审批。再次,务实资金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制度,在实施具体营业活动时,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事中控制力度,有效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共同防范超出资金预算支出的大额支出。最后,通信企业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考核预算执行情况,并分析资金预算执行差异,超出差异产生原因,进而调整资金预算支出结构,从而提高资金预算执行的效率。
2.加强通信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通信企业应当对不同地区的分公司设置相同的会计制度,从而方便总公司对分公司会计进行统一管理,提高合并报表的编制效率。其次,通信企业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定期讲解基本法规、财经制度,让新老员工认识到财经法规制度的严厉和不可违犯性;通过学习财务制度规范及管理流程,明确违法规范的处理情况,提醒财务人员绷紧财经弦不触犯财经高线。最后,主管会计应当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营收管理办法和营收考核办法,对平时操作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讨论,提高营业人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同时教给营业人员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运用和基本税务知识。
3.加强财务系统运行和维护,保障财务系统网络安全
各个分公司应当严格落实系统相关账号、口令的管理,保障财务系统信息安全。首先应当设立严格的审批流程,规范账号开通、修改、删除等工作,建立详细的账面台账。其次,应当实行账号实名制管理,保证账号登陆和操作行为的可追溯性。最后,应当明确第三方账号的使用单位、负责人,严格限定第三方账号的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时间,使用人员。
4.建立成本控制及分析机制
通信行业营业网点众多,其中的各项费用、设施投入较多,这无疑增加了通信企业成本,减少企业利润,成本管理对通信企业至关重要。首先,通信企业应当确定项目责任制,切实将责任分配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个人,防止个人侵占企业资产的情况。其次,通信企业应当建立成本分析模型,通过对各项支出的成本分析找出不合理之处,并加以修正。最后,通信行业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对为节约成本做出贡献者给予奖励,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篇7
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一)以“三个转变”作为核心
所谓三个转变,是针对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并且加以完善与改革,为了提高企业财务方面监督管理水平,将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核算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由静态核算型转变为动态管控模式,把财务工作的作风从机关型转变为服务型。通过这“三个转变”,不仅能够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把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和细化财务管理内容作为重点
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信息,从而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将细化管理内容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此外,将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融合在一起,是拓宽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措施,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起到指导与调控的作用。
(三)以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为平台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础,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要以国际规则和标准为指引,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添加新的内容,从而持续不断地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此外,需要转变财务管理的思想观念,从人治转化为法制,提升企业财务方面的科学性、决策方面的准确性。
(四)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为目标
企业要谋求发展,要不断地提高企业效益,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树立起大财务的观念,通过拓展财务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进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全面管理。
二、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一)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
企业进行的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也不例外。因此,精细化的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符合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根据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确定细致科学的发展规划;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主要是由于这种管理思想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企业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能更加明确。精细化的管理方法能够让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详细明确,管理也更加容易,更加容易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利用法律制度规范和约束企业经营,将以往人的管理转变成制度的管理。
(三)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转变
进行精细化财务管理就需要转变原有的静态财务管理为动态财务管理,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而控制企业的财务预算。同时,精细化财务管理广泛应用了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取代了原有的人工管理,降低了财务管理的难度,提升了管理的效率。
三、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在运用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法,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没有充分发挥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或是其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建立一个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进行实时财务监管,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时,要把各生产、运营阶段的财务监管责任到人,进而落实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企业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实现精细化?务管理价值的保障,因此企业要积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精细化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技术早就成为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互联网应用在财务管理中也是大势所趋。企业在精细化财务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提高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效率。企业设置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可以对财务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对财务管理进行动态分析,而且可以让员工参与财务管理的考核和评价中,使得财务管理更加真实和准确。企业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还可以减少财务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失误的可能性,使得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
(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项特别复杂和烦琐的工作,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首先,在聘用财务员工时,要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进行审核,还要重视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品质。其次,对于在职的财务管理人员,鼓励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内部培训,指导财务人员对专业的学习,加大员工之间的交流,拓宽员工的知识面,普及业务知识,促进财务人员利用专业的财务知识指导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营造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氛围,让每一个财务人员重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更新财务管理知识,让企业财务人员自主地参与到精细化财务管理建设中,以此提高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篇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是实现从扩大外延再生产向内涵挖潜增效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为实现企业稳固发展和利润效益最大化目标,将企业各项管理项目进行科学规划、调整,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运行机制,有效协调各生产要素间的组合,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良序发展。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所处的地位分析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
财务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言之,财务管理就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作为盈利性市场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和宗旨所在,这就要求把财务管理摆在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使财务管理自身固有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最大作用,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贯穿了企业经济行为(产、供、销、人、财、物、存、科研等)的全过程,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这个永恒主题的核心。
(二)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体制,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中心作用
总所周知,资金是企业运营活动的血液,资金运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资金管理则是这一核心的主动脉。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财务部门必须运用财务测算方法确定最佳资金结构,加大财务部门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适时实施战略性资金结构调整。为保证资金科学、合理、高效运转,要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公司、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通过建立资金池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
(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实现财务管理。
实现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通过合理调集、配置和利用资源,谋求资金均衡、有效流动,不断提升企业财务对环境发展的适应能力、提升企业协同效应,进而创造并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积极意义
(一)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
优化资金安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通过对不同部门资金活动过程进行监督,最大限度保障资金的高效利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努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高低决定了工作效率的高低,也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增长点。
(二)全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进程
财务预算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企业计划的货币反映,是由销售、生产、现金流量等各个单项预算组成的财务责任指标体系,也是组织实施财务控制的依据。它以企业目标利润为财务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生产营销诸因素,涵盖了企业主要发展指标。
四、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采取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企业财务规范化管理
强化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教育。财会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企业因素等)有一定的观察力和预测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成为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充分发挥信息软件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作用,通过采用商品化财会软件,使账务处理过程更加规范、集成、高效,从而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优质的信息化软件的应用为尽快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实现财务管理质的飞跃奠定基础。
(二)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有效的成本管理制度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成本控制中心,严格划分经济责任,使各项成本指標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及个人,使每个责任者对在降低成本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使各项措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通过对各个单位进行成本考核与评价,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完善企业的控制制度。
(三)加强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监督作用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使之能够按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会计行为、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规范;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科学编制财务预算,建立以财务预算和对标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信息化软件系统,实现会计监督科学化,有效监督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转的全过程,提高管理效益和监管水平,真正做到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违法犯罪行为、损失浪费行为的监督制止,以满足企业愈加规范的内控、外控要求。
篇9
【关键词】企业经营 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一、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务管理的参谋作用。
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财务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当好参谋。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以下“四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经济行为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调查研究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投资管理程序关、财务管理要为企业把好成本控制、风险与收益关。
(二)财务管理要确保资金的使用与安全。
加强资金跟踪管理,制定资金使用“三个到位”原则:一是满足生产所需,原辅材料费按要求分配到位,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员工的工资,按工时定额兑现并做到及时发放;三是国家的税收,按税法预留到位使用。
(三)科学合理筹集使用资金。
财务管理要确保企业资金保值增值。企业的财务人员从根本上说来,是对企业资金负责,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的人负责,而从法治上说,又必须保护财务人员的职责与个人权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
(四)财务管理要掌握好合理的利润分配,调动各层次人员积极性。
利润分配是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投资者的决议对企业净利润所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杠杆作用,他对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强化成本控制管理。
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原材料成本的变动,员工工资的变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等,但是成本因素则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中不合理的支出,包括对产品成本的控制、对期间费用的控制、对研发费用的控制以及对职工薪酬、福利、保险和劳动保护的管理等。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使企业资金利用最优化。
1.实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纷繁复杂,涉及到资金使用的环节众多,如果资金分散管理,将难以统一协调调度,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大为增加。为此,在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应该将资金集中进行管理,这将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可以以资金结算中心的形式进行资金集中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多头账户,有效控制和统一调度企业的资金,发挥结算中心的“水库”功能,当企业流动资金充足时,结算中心可以存储部分流动资金留作他用;当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时,结算中心可以支出部分资金缓解企业的经济危机。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价值,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
2.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为了发挥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功能的核心作用,企业应该全面推行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企业产品生产之前以及生产过程之中的资金流动,严格执行预算的要求,保证资金有序的流动,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样一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自然而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反观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推行的资金管理制度常常是产品生产完以后才展开的,如果没有发现资金使用问题固然好,即使发现了企业资金使用存在问题,那时已经来不及进行补救,宝贵的资金就在无形中流失,负面的连锁反应自然而然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推行全面的资金预算管理制度。
3.加强企业动资金分析
预测流动资金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净流动资金的多寡代表企业的流动地位,净流动资金越多表示净流动资产愈多,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因而其信用地位也较高,在资金市场中筹资较容易,成本也较低。为此,企业应加强流动资金分析预测,实时掌握企业流动资金的流入和流出,确保企业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将流动资金的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来抓,将其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企业流动资金分析预测,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率,增加筹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使企业资源利用最优化。
1.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要调动企业全部员工,构建全员成本控制项体系,因为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中,其他的因素都是客观可控的,只有人是主观较难掌控的。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因此必须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纵向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网络,并对全员进行严格考核。力求提高企业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为了制定适合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企业首先需要对深入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企业目标成本。其次,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将企业大的目标成本逐步的分解细化为便于实现的小的目标成本,从而调动目标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企业要为推行目标执行者创造良好的服务和指导,使其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执行企业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通过以上步骤,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既定的成本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告诉发展,企业还能借助成熟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各个环节实施实时监控,了解产品成本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动态中对产品成本进行分析,从各种途径降低产品的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财务内控 企业发展 作用
财务管理是企业价值链中的支持性活动,是为主体活动提供支持服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制度是针对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针对某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了其工作任务、所涉及的岗位与职责以及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但财务内控制度本身不是程序、方法或细则。财务内控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控器”职能。
图1财务内部控制框架
财务内控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在组织及财务管理方而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分必要的,这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企业经营和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控制小良行为的需要。建立财务内控控制需要遵循合法,成本效益,适用性,发展等原则。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我们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达到以下五个目标: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所有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财务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各项业务活动在适当的授权范围内有序的进行。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就是交易的产生过程,企业的每项交易因其性质不同而由不同层级的人去决策和实施,这样处在一项活动中的每一级人员就需要确定其权限范围,达到什么情况山哪一级审批。并将一些事项在适当的情况下予以授权处理。以内部资金借出为例,如借出资金在20万元以下治’20万元),由财务部部长审批,在20万元至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由总会计师审批,100万元以上由总经理审批,当层级负责人不在或因其他情况,应授权适当人员负责审批。
财务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企业制定的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为了能够实现这些目的,财务内控制度需要对企业制定的各种计划进行鉴定与分析,并对计划进行改进,使得计划能够更加的正确可靠,有利于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消极因素进行制约。财务内控是管理层的一种职责,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了制约标准的执行与平衡偏差,因此,控制的全部工作应包括设计标准、衡量差异、提出分析、采取措施、协助业务部门使其执行结果符合标准,以达到实现监督考核与制约的目的。由于财务内控控制一般采取闭环控制方式,有利于各种管理信息的反馈,因此,对管理目标的执行、差异存在的状况、应采取的措施等能够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有关管理者,有助于企业各项计划、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执行。
财务内控制度,能有效地确保单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内部财务管理能够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并目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IE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企业的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服务的,企业的根本利益和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内控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内控制度保证财务会计工作顺利开展,实现财务会计控制,并最终实现企业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