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现代商业的最新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现代商业的最新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遥感数据 大众商业化 模式探讨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4-0039-01
美国工业协会做过一个调查,2014年全球卫星系统收入为745亿美元,其中有大概57%的收入来自手机、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嵌入位置服务。目前国内的卫星遥感主要应用于政府相关行业部门和军事部门,但是实际上地方政府对卫星遥感系统有比军事等部门更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主要探讨遥感数据应用于大众商业化的模式。
一、遥感数据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的遥感卫星主要应用于军事等领域和政府管理的相关部门,涉及的主要有气象、防灾、水利、电利、交通、金融投资等。但是实际调查显示,地方政府会对遥感卫星有更多的应用需求,基于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国家也正在积极开展遥感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提升卫星遥感图像的质量。在行业遥感数据应用于市场方面,主要是应用于自然资源监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
二、遥感数据应用产业化的问题
首先,从资金方面来看,政府虽然对遥感卫星数据的应用的投入在增加,但是规模还是有限的,远低于投入成本。所以说如果除开政府和军事需求外,仅依靠政府和行业的遥感应用于市场,那么企业将无力承受,所以一定要开拓新的投资领域。其次,从政策方面来看,创新的应用离不开数据的基础和市场开放的氛围,不同行业之间的政策限制会阻碍数据信息的融合。只有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人民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再次,从技术方面来看,依托于互联网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衍生技术是驱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遥感数据虽然与大数据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因其与互联网的结合不深,所以还没有形成比较有生命力的大众化商业应用产品。
三、遥感数据应用大众商业化模式探讨
任何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及产业形成都离不开商业模式,不论是传统的餐饮业还是现代的电子商业,都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在支撑。这些商业模式在帮助管理者吸引投资并创造利润,以形成良性循环。由于科技快速发展,使得科技与产业的结合慢慢深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形态正在推动着技术和产业的快速结合。同时政府的投资方式的转变也使市场资源得到一次性到位配置。许多私人投资的企业正在向卫星遥感发展,在未来,卫星遥感产业将会实现从小规模向成熟应用跨步。
(一)流量、趋势、包装、产品及成本
任何一个商业活动只要顺应时展趋势就可以顺利开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逐渐意识到流量本身是一种财富,只有应用对普通用户免费,只要付流量,就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包装对于产品的影响比产品本身会重要得多,多数时候人们的消费并不是基于产品本身,而是基于对产品体验超过了付出的货币价格。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把能力范围内的好产品和其他相关的环节结合起来,包括售前、售后服务,以促进消费者的二次消费。一个商业项目的重复消费能力是天生的,可以在目启动前就先判断是否值得去做。如果注重细节设计,则可以提高商业产品的重复消费能力。产品质量影响产品重复消费力,优质产品是需要树立优质口碑的,从而使产品本身赢得包装能力的增强。任何商业项目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商业项目的利润是建立在提供的服务超越其成本的基础上。
(二)广告、咨询及定制
遥感数据中心中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正在广泛应用。但实际上地图查询本身是不盈利的,如果地图查询与旅游、宾馆、餐饮和网上商店等联合,那么用户连接进入后就可以获得广告收入和提成收入。咨询为商业发展提供分析,当企业的业务量增大时,那么就会增设许多网点。但是网点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潜在用户的分布,也要结合城市规划、人力和成本等。观测区域广、成本低、分辨率高是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位置的最佳选择。在地图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到传统的宜居理念,还要结合现代环境因素,争取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服务。企业用户在需求时可以通过定制与卫星遥感结合,以达到进一步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为广大网络商店提供充足的销售渠道。遥感数据还可以作为载体承载人们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平台,它的服务可以是多方面的,要从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出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比如提供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比如百姓日常消费娱乐服务等。通过遥感数据的引入,可以让人们在虚拟世界尽情游戏,使人们存在感更强烈。
总之,将遥感数据与互联网结合,是遥感数据应用于大众化商业的最新模式,只要跳出传统遥感数据应用的模式,从全新角度去衡量去认知和探讨,那么一个遥感数据可以根据商业模式的应用培育出众多企业所需要的业务。
参考文献:
[1] 周胜利,彭涛.美国政府对商业遥感数据的使用情况[J].国际太空,2003(10).
篇2
广播看不到摸不着,一听而过,稍纵即逝。作为广播的广告,是不是就一无是处了呢?其实不然,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广播广告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是没有被人充分认识,使其价值被严重低估。
广播广告优势独特
广播的独特魅力在于流动感与兼作性,人们可以在各种状态下接受广播的信息,这种特点和优势越是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越表现明显和突出。据美兰德媒体公司自2004年开始的调查显示:汽车的增多和交通的发达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众多人群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的花费在“移动中”,这使得便于移动收听的广播媒体进入人们的主流生活。广播有着占领传播流动空间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动态中获取信息的媒体,唯有广播!这样,广播市场拥有大量的听众规模,以及丰富的时间资源。
其次,广播的覆盖按其功率来说,虽然有一定范围和区域,但从实际的收听情况来看,广播的覆盖却无法划定明确的界限,广播的覆盖以及延伸意义上的信息传送又可以说是无限的。并且,相对于其他的媒体而言,广播媒体更有广告千人成本相对较低,广告制作业相对容易,灵活性强等优势。
新技术与新模式也让广播的前景无限。数字广播就是广播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来势汹涌,数字广播通信和广播相融合的媒介,能够提供新概念多媒体移动广播服务,可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文字、图形等多媒体信号,其强大的功能已被众多媒体单位所垂涎。而北京广播电台率先尝鲜,推出DAB(Digital Audio Bro adcasting,即数字音频广播)业务,并且已经形成相关的产业链。近期还将推出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即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频道业务。北京电台的数字广播业务依托2008年奥运的有利背景和时机,届时将通过多媒体接收终端将奥运的最新消息和公共服务信息传递给受众。据悉,联想手机已经成为北京台的合作伙伴,能够接收数字广播信号的手机即将在北京上市,广播即将拥有更广阔的平台。
广播市场潜力巨大
重要的是,中国的广播听众市场发育还有待成熟,与国外广播市场的发展状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位研究广播的美国学者谈到,现在美国12岁以上的人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都会收听广播,平均每人收听广播在2小时以上,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几乎只有其一半的水平。中国的广播接触率(反映在一天中各个时刻收听广播的人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中国大陆有接触广播的人只占56.2%,比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要低很多;中国的广播听众平均每天收听广播的时间只有1.1个小时,即不到70分钟,而其他很多国家或地区平均都在2小时以上。但广播接触率数据低并不证明中国广播媒体没有价值、广播没有前途。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随着这些年城市对信息需求的渴望度加强,城市人在户外的时间加长,生活节奏加快以及车辆的增多,交通环境的恶化,广播媒体作为适合市场需求的唯一“移动”媒体,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广播市场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及未挖掘的潜力,这种潜力正来自于有待成熟和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商机存在于这巨大的潜力。
根据某第三方机构相关数据显示,在英国、法国和美国,广播媒体的投放量分别占到本国广告投放量的15%左右。而中国的广播的广告投放量只有2%。(见图二)
根据实力媒体2006全球32个国家媒体研究数据(AC尼尔森监测),中国广播的广告总量相对于其他媒体,预计2007年广播广告总量为33亿元,位居中等,但广播却以39%的年增速,远高于18.4%的媒体整体增速、11%的GDP增速,广播,正跨越式快速发展。
据CTR、AC尼尔森权威调查显示,无论是从2002~2004四类媒体投放增长比例来看,还是从2004~2005年1~6月媒体同期增速对比来看,增幅最大的媒体是户外广告和电台广告。广播保持着40~50%左右的高速增长,而相形之下,2005年电视、报纸增速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见图三,2002~2004四类媒体投放增长)和(图四,2004与2005年上半年增长比)
广播联盟体是未来发展方向
传媒也是一种产业,这在国际上早已成为共识。自1926年世界上产生了第一个广播集团――美国NBC集团,到走向新世纪的今天,传媒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但是,我国的大众传媒产业化才刚刚起步,而且,由于体制和现行政策上的原因,我们还没有真正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和运行机制,我们与真正意义上的传媒产业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就如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同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传媒发展也迥异于其他国家,比如广播,将近有百家电台、数百家频率同时存在,并且由于幅员广阔、省市林立而形成的广播地方性特性,决定了将来很长时间内也不会出现少数电台垄断的局面。
而在当前信息一统、媒体多元化竞争背景下,单位小、形象力弱、又较分散的广播,横向整合又是一个不得不走的必由之路。广播广告,绝大多数电台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散经营,有的是“名统实散”,各系列台各干各的。这种小农式、小作坊式的经营,是对广播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恶性竞争。所以,广播广告应该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只有实行广告规模经营,才能做到政策统一、价格统一,有效遏止不良竞争,充分开发利用频道资源。为客户进行科学的广告策划、高水准的广告创意制作及进行适宜有效的广告投放(排期),并且辅之以公关服务及新闻宣传配合等。
所以,由此而形成的各种广播横向经营联合体也应运而生,比如由各媒体之间基于资源交流而自发形成的同步广告公司、外来专业资源与媒体联合形成的其他广播经营联合体,比如环球七福推动的承包地方广播频率而形成CITY FM、同瀛广播推动的广告无界的广播经营第三态的中国广播联盟体等。
由于广播目前影响力相对较弱、经营收入项目单一、常规广告收费较低,所以很难依靠其他媒体取得成功的专业化广告制或简单松散的联合体模式获得成功。如果说,早期的媒体以自我经营为第一态的话,而目前电视等媒体引入专业广告为第二态,那么,广播的成功,惟有第三态,即同瀛-中国广播联盟所推动:通过外来专业广告经营体与媒体联合形成联盟体,以节目内容为载体,整合全方位资源,为企业灵活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性广告传播。
同瀛―中国广播联盟的商业模式
挖掘广播广告的潜力,对媒体的整合经营以及节目资源的专业化整合,如何形成媒体与广告客户双赢的思考,是同瀛广播联盟成立的基础。2004年作为北京同瀛广告公司前身的涛丰广告公司的广播媒体收入达到750万元。2005年,同瀛广告公司成为主攻广播媒体广告投放的专业广告公司。而此后两年来广播市场的增长数据,更可以印证这一经营思路的正确。当年,同瀛广告的收入达到2200万元;2006年,这一数字攀升至3800万元;每年保持70%左右的增速,远超过广播业40%的年增速;而2007年截至4月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800万,预计全年收入达到并超过6000万。
同瀛广告公司的团队利用从业多年的媒体资源与客户资源,很快打造起一个中国广播联盟,将各地各优势电台的优势时段进行整合。在抢占地盘的同时,这样的策略也是确保多赢的。
同瀛中国广播网,采取以点带面、纵深结合的战略策略,分别在全国华南、华北、西北、华东、东北、华中、华北、西南等区域布局,和各区域优势省级或省会级广播电台建立紧密的战略联盟,并带动周边其他省市媒体加入,形成广播全国横向覆盖网;同时也在华东、华南、华北、华中等发达地区,推广与沿海发达的二三级城市广播电台的合作联合,形成重点区域的纵向渗透;这样就形成了全国纵横立体的广播网,目前同瀛广播网已有300余合作频率,并同100家优势形成了广告、节目、活动多位一体的紧密式合作关系。
对客户来说,有了全国范围内的更多选择机会,会增加广告投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当地广播电台而言,以往85%的广告收入来自本地市场,如今外埠的广告的投放可以大大提高自身品牌。对同瀛广告来说,既可为大的4A广告公司提供广播投放专门服务,又可以自己直接寻找客户,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
另外,广播广告的商业模式将随之而变,成为新型的形态。这种新型的形态将转变为服务型的节目,成为听众时尚、便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向导和伙伴,植入式广告将有可能成为媒体产品的重要利润来源。
近年来,在影视剧中植入品牌的做法屡见不鲜。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淡化广告的商业味道,潜移默化地加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同瀛正在考虑的是,怎样将这样的方式植入广播媒体。怎样针对消费人群,设计并制作出真正切合收听者需要,同时又可以将广告客户的品牌影响、商业诉求进行有效传达的电台节目,正是同瀛广播联盟的优势所在。
随着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主成为广播媒体的有效受众,车载听众被誉为是“有思想、有财富、有权利、有前途”的“四有新人”,是广告的主要诉求对象。汽车产业的相关厂商如果想要投放广告,广播媒体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例如,同瀛广播联盟正在制作的颇受欢迎的关于汽车养护、安全驾驶的知识类节目。针对不同车型特征,告诉车主如何更好驾驶,如何取得更佳的油效比等等。如此一来,节目不仅因实用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弱化了商业的味道,加强品牌责任感、美誉度的宣传,同时使消费者对各个车型的突出特色有了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定。
同样,对于企业目前陷入广告和促销拉力趋弱的营销瓶颈,同瀛广播联盟也正推出立足于企业公关、建立企业品牌价值营销力的企业高端访谈节目《商道》,通过全国广播的城市播出,来引导企业的终端消费,而这一创举,已经受到企业的积极响应和肯定。
由专业商业广告机构同广播媒体联合形成的同瀛―中国广播联盟,从2005年起家到2006年5000万的经营流量,从五个合作媒体到200多个加盟频率,从个案企业量身定制到上百家品牌、众多传媒购买机构战略合作等,这一切,都发生在两年之间。
同瀛―中国广播联盟的初获成功,我们愿乐观以待,但我们还是需要冷静分析,他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哪里呢?
第一,有市场:广播以城市化、全天候伴随性播出特点,是众多企业面对竞争而需要急切加强地方销售促销力的需求所在,关键是其他媒体所难以给予支持之所在。
第二,有需求:广播的低成本、灵活性,可以实现企业在其他媒体所不敢想象的需求,比如现场转播、节目访谈、系列化专题节目等。
第三,有优势:相对于没有脱离媒体立场的媒体间整合和外来公司承包频率等形式,第三态以非媒体方角度,在低成本整合媒体的各种软硬可传播资源,无限制、有针对性的满足企业前述需求上,有着明显优势和可信度。
篇3
回望2009年,注定是一段难忘的“坚守”岁月,而“坚守”既是我们的精神所系,也是面对挑战的良策。“坚守”之后的2010年,见多识广的经济学家率先告诉我们“世界进入了新的周期”,中国经济的突出表现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算是过去”的最好证明。“进取”、“给力”已然成为国人的口头禅,天天“向上”就是所有这一切最好的总结。
“向上”不光是经济领域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现实,更是包括艺术界在内积极调整并面向未来的体现。
艺术的前行毋庸置疑源自艺术家的当代创造。“创造奇迹”和“改造历史”并非艺术家的任务,卸掉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之后就是释放自由。而“向上”比照于艺术家身上的则是自我更新的切实要求、以及因更年轻一代的不断冒头所呈现的活跃氛围。
“向上”也是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最给力说辞,是各大拍卖公司成交额度的不断提升,是拍卖现场单价纪念录的不断刷新,是“亿元时代”此起彼伏活生生的事实。随着经营业绩的年度“井喷”,中国艺术市场正激情重演着“追英赶美”式的剧情。
“向上”更是当代中国的收藏家们朝气蓬勃的最明显特征。是创造世界单价记录的豪迈,是在海外市场一掷千金的勇气,是他们开始在收藏价值、收藏标准、收藏视野上的讨论和关注,还是他们逐步设定将自己的艺术财富与全社会共享的未来目标。机构收藏和形形的“市场创新”无疑是2010年度的新亮点,虽然现在只是所谓的“新生事物”,可我们怀着无比的希望愿它们能够在未来成为“价值追求者的角色”和“对冲市场平庸的力量”。
“向上”同时是美术馆、策展人、艺术批评家们的年度最新证明。是美术馆不愿仅仅是当代艺术临时展场的改革,是策展人批评家不想仅仅是艺术活动串场主持的努力,是他们为了自身价值得到更多认同的奋起。而只有当他们得到广泛确认时,持续的“向上”才会开始!
“向上”――2010年中国艺术界的写照,更是大家对艺术界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景。
“向上”的精神在左,“向上”的坚持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因为我们知道,在艺术界,长驱直入的金钱交易绝不是商业的精神,还有“向上”的审美热爱和美好需求。
拍卖9%
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行情又再度恢复了活力。在经历2008年春拍之后近两年时间的下调,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拍卖市场、画廊市场和各个博览会当中的销售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201 O年全年油画和当代艺术的拍卖取得了10.35亿港元的成交额,仅次于2007年曾创出全年11.26亿港元的成交纪录。与2009年的6.72亿港元相比,增幅达到54%。香港苏富比的2010年油画当代艺术的总成交额为7.09亿港元,比2009年的4.62亿港元相比增长53%,但是少于2007年的8.19亿港元。北京保利2010年当代艺术成交额7.82亿元,与2009年的3.66亿元相比增幅达113%,且高于2007年的7.37亿元的年度成交额。北京匡时、中国嘉德拍卖油画和当代艺术品的全年拍卖成绩也明显优于2009年,但与2007年那波行情高点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此外根据法国Artprice网站最新出版的2009至2010年(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亚洲当代艺术市场报告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拍卖额为1.78亿美元,超过了英国的1.57亿美元,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中紧随美国之后排名第二位。该报告认为2010年亚洲尤其是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经历过2008、2009两年的向下调整之后再度崛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复苏的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作品在2010年拍卖市场屡有高价创出,张晓刚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在香港苏富比以4,55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出张晓刚作品在拍卖市场的最高价。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以3,090万港元的价格被藏家王薇购得,成为目前为止曾梵志作品在拍卖市场成交价格第二高。
经历过上次艺术市场的淘洗,目前藏家购买、收藏作品的心态也更加理性,艺术家创作心态也比较平和,更加向学术标准靠拢,画廊出售作品价格更加合理,拍卖公司选择拍品也更加兼顾学术性与商业性。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收藏家、经纪人9%
2010年,在我们明显地感到收藏家对于艺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之时,收藏者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
抛开老生常谈的“收藏”和“投资”、“投机”这些概念,金融资本与大型机构、新晋与老牌收藏家、大陆与港台东南亚购买力等等这些关键词都促使着艺术市场整体走高。2010年,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更加深入地介入到艺术领域,不仅在上海新开设了民生现代美术馆,而且在收藏上单单都是大手笔。2010年民生在收藏刘小东一人作品的花费上不少于6,000万,并且还以3,416万拿下了曾梵志《协和医院》,创造了曾梵志作品在内地的拍卖纪录。在个人收藏方面,前几年市场上的“大鳄”买家在2010年出手更加阔绰。靠金融起家的刘益谦、王薇夫妇201 O年仅在收藏当代艺术作品方面的开销就不少于2亿元,收藏的重量级作
品包括2,657万的曾梵志《面具系列》、1,400万的刘野《中午的蒙德里安》等多件作品。一个明显的变化是,王薇在购买作品时不再一味追逐高价位作品,而是更多地注重以美术史为线的收藏,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藏品。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接盘手的印尼华人藏家余德耀,在本年度又接了一个“大盘”,以4,555万元拍下张晓刚作品《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使张晓刚单件作品成交价升至最高。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后,写实绘画的抗跌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而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在写实油画的收藏上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不仅自己收藏,还带动了身边的演员、导演及集团股东参与到写实油画的收藏中来,据说2010年华谊兄弟原始股解禁后,几个大股东在股市套现后即投入到艺术市场的购买中,多个写实油画大件落入包括王中军在内的华谊兄弟股东手中。自己收藏兼为别人代购的寒舍董事长王定乾和陈郁可能是在拍卖季中最累的人,他们有时会跟随拍卖到深夜,并且不落下任何一场重要的拍卖。其中要特别提出的是王定乾,没有他,4.368亿天价成交的宋代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或许至今还被深藏阁中。不仅在拍卖领域,王定乾领导的寒舍集团在2010年以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了国内数个当代艺术大展,在两岸当代艺术交流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除了在拍卖会上你争我抢外,乔志斌代表了一类新藏家。原本也在拍卖市场购买作品的乔志斌如今频繁拜访艺术家工作室及画廊,看展览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每月有计划地收藏作品,多媒体艺术和年青艺术家的作品成为他目前收藏的重心。
画廊10%
二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角色――画廊业在2010年艺术市场中的
整体表现不温不火,上榜率依然保持在10%。但经历了为生存而坚守的2009年,画廊行业在2010年的暗潮涌动中悄然复苏。金融危机最严重的阶段已经过去,尽管世界经济全面而持续的复苏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来看艺术品的购买力在持续的增长之中,尤其中国本土买家实力的增加,为画廊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不少当代艺术画廊主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2010年画廊经营情况比2009年好很多。
本次榜单之中,荣膺画廊业排名首位的是佩斯北京画廊,本年度冷林在主营中国当代艺术大师的定位上走得更加稳妥,把主要的规划锁定在“推出去”和“走进来”两条主线上,成为把中国艺术推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还将国外大师如基弗、村上隆、达明・赫斯特的作品带到北京展出。如此规格和级别的展览在中国画廊界实属罕见。翁菱的天安时间画廊则漂亮地完成了华丽转身,充分利用其不可多得的地理优势和翁菱本人的策展交流能力,把艺术家们从艺术界的小圈子带到更为广阔的大众视野中,贯彻了“让更多人来分享艺术”的理念。偏锋新艺术空间和Boers-Li画廊在推广年轻艺术家方面张弛有度,稳步迈进,尤其在艺术品销售方面,甚至超过一些老牌画廊的拓展能力。2010恰逢荣荣和映里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成立三周年,他们与思想手计划、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联合策划了首届草场地摄影季,这也是阿尔勒国际摄影节项目第一次在法国以外展出,成为年度重大看点。台湾画廊方面,诚品画廊对推动华人艺术家走向国际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耿桂英将大未来・耿画廊移交给女儿,积极筹备北京画廊的发展事宜,同时TKG基金会的创立也与画廊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互补生态。有着海外背景的香格纳画廊和前波画廊在北京的分部显得有些衰弱,他们将主体力量分别放在上海和纽约继续经营。空间则继续自己画廊经营与大型艺术项目策划并行的路线,在连续几年参加伦敦弗瑞兹艺博会之后,又被入选进入2011年巴塞尔艺博会。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大型老牌画廊跃进向前的时候,中小型新生画廊的力量显得有些薄弱,尤其年末一些艺术区的涨租的行为,使得一批原本生存状况不佳的小型画廊更加举步维艰。更多层次的经营方向和健康的经营秩序才是保持整个行业稳定发展的途径。
艺博会双年展4%
国内各大艺术品拍卖行的春秋两季拍卖都火爆异常、屡破纪录,看似为艺术市场的复苏带来了一丝曙光,但同为二级市场的国内艺术博览会虽然实际成交额一直因“难以统计”成谜,但仅仅是从参展画廊的规格和艺术品的品质,还有现场人气程度来看,与前两年艺术市场兴盛时期相比,显然难掩颓势,重整旗鼓尚须时日。
除了居于榜单25位的香港艺术博览会之外,国内还有“艺术北京”在4月举办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和影像艺术博览会以及9月开幕的经典艺术博览会。香港艺术博览会(Art HK)虽然是2008年开始举办的新秀,但是依托香港优越的经济地位、国际化的贸易氛围、举办大型博览会的一流硬件设施和管理经验、艺术品进出口免税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对国内外顶级画廊和全球藏家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已然成为现今亚洲最高端和最值得期待的艺术博览会。而“艺术北京”的参展商七成以上都是内地画廊,其余三成是香港、台湾和国外画廊,欧美画廊占很小部分,更别说一线画廊的缺失了。香港艺术博览会无疑成了其强劲的竞争对手,在危机面前,后者已经意识到未来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培养国内藏家上。但国内艺术市场中真正藏家多半集中在传统字画和古董上,前几年进入当代艺术领域的买家中90%是抱着投机的目的,鲜有真正的收藏家,这也需要国内当代艺术博览会付出更多努力。
2010年的大型艺术展也不少,包括国内目前最具国际化面貌的上海双年展,有“空降双年展”之称的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和在行业内影响力较大但整体声势有待提高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其中第一次亮相的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于2010年9月17日在银川文化艺术中心开幕。展览由艺术家田野和意大利策展人马克・梅内古佐共同策划,来自美、英、法、德、加、意、丹麦、荷兰、比利时和中国10个国家的23位艺术家和中国评论家以及国内外媒体空降银川。选择西部这个艺术尚未涉足的地域举办双年展的确是一次冒险,除了“十一”长假期间,展厅大部分时间都门可罗雀,显然是曲高和寡。但作为当代艺术在西部内陆的破冰之旅,还是意义显著,相比同年其他艺术展的给力不足,显得尤为勇气可嘉,颇具本年度关键词“向上”的精神,但愿这样的双年展不会在下一次就销声匿迹,能够在大漠孤烟直的西部依然坚守。
艺术家38%
2010年,进入权力榜的艺术家一共38位,较之2009年的45位有所减少。前10名中,艺术家仍然占据四席,进入前50名的艺术家人数从2009年的20人减为14人。虽然入榜总数有所减少,艺术家势力依旧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圈的核心部分,他们的发力仍然是2010年艺术圈蓬勃向上的最主要因素。这一年艺术家群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大举动。多个超大型群展使得中国艺术家以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庞大的气势出现在公众眼前,此外又有数量可观的大型个人回顾展形成了较大的公众影响。
艾未未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长,体现之一是在《Art Review》评选的“年度国际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中,艾未未从2009年的第43位,一跃升至2010年的第1 3位。方力钧和张晓刚仍然以一贯的活跃度保持着前10以内的位置,原因之一即为大型个展。其他多位上榜艺术家的上榜理由之一也同样是在2010年举办了影响力较大、质量较高的个展:周春芽、曾梵志、岳敏君、刘小东、蔡国强、谷文达、刘建华、崔岫闻、荣荣&映里、杨茂源、陈文骥、谭平、钟飙、陈文令、曾浩、刘庆和,这一大串艺术家,或是回顾展,或是新作展,皆用作品的集结向艺术圈和自己交出了2010年的工作成果。作品是艺术家影响力最有效的依据,看来这绝对是艺术圈的真理。
值得一提的是周春芽名次上升突出,除了出色的个人大型回顾展,他对社会的责任感在2010年一系列慈善活动的开展中显露无遗,以及马爹利非凡艺术家奖项的获得,方方面面的成就令他当之无愧在权力榜上向上冒尖,冲刺到第六位。国内高涨的艺术氛围,也吸引着一些在国际上较为活跃的艺术家回归到内地做展览和活动,典型代表之一便是谷文达,他于国内举办的两个大型个展,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家的影响力也逐年扩大,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汪建伟、王功新这一波中国当代艺术圈内最早做新媒体的艺术家,以及稍小的杨福东。作为国内影像艺术的代表性人物,荣荣&映里在2010年也有不俗表现。谭平、陈文骥、和隋建国都是艺术教育和创作并
行的典型范例,杨少斌、夏小万和萧昱则是艺术家中较为独特的一类,不受外界影响,埋头持续自己的创作,而他们的作品却往往得到藏家特有的赏识。以喻红、尹秀珍、崔岫闻为代表的女性艺术家在2010年也有亮眼表现,她们中的某些在挖掘和发展年轻女艺术家方面卓有成效,比如喻红策划年轻艺术家展览等,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值得鼓励。
2010年艺术市场一直表现出向上的势头,当代艺术也有一些突破性成绩,而艺术家更重要的责任还在于继续用实验和自由的精神进行有效的艺术实践和创作。活动和展览并非只要是大就有价值,公众影响力也并非大就是有意义,相比于优秀的艺术氛围,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美术馆、艺术学院、公共教育机构15%
2010年,借着艺术品市场回暖的东风,中国的美术馆在展览、活动以及自身建设方面都可谓更上一层楼,无论是国家级美术馆还是民营美术馆,既有新官上任,也有新馆落成,而扩大自身规模和拓展当代艺术的影响力不觉间成了双方的共识,这无疑为2010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留下了众多历史性的难忘瞬间。
在展览方面,既有中国美术馆推出的“建构之维――2010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十年曝光――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当代影像”这样规模宏大的当代艺术群展,也有、杨茂源、方力钧、崔岫闻、张晓刚先后在今日美术馆以及张洹、周春芽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网罗了国内众多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
2010年的上海在美术馆建设方面格外引人注目,民生现代美术馆和外滩美术馆先后落成,前者推出的开幕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堪称中国当代艺术30年来规模最大、最为系统综合的一次研究呈现,后者先后举办的“蔡国强:农民达・芬奇”、“2010・曾梵志”两个展览同样出手不凡。而国内其他美术馆同样也在积极拓展着自身的规模:中国美术馆已经展开新馆建设计划、广东美术馆在新馆长罗一平的率领下成立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包含喜玛拉雅美术馆在内的证大喜玛拉雅中心的落成――这些均是美术馆建设方面的大手笔。
除此之外,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的上海双年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引进的国外重量级展览、炎黄艺术馆推出的“守护敦煌”项目、今日美术馆与马爹利携手推出的“关注未来艺术英才”计划,无论在美术交流还是公益事业方面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难看出,2010年中国的美术馆迎来了高速发展的一年。
与之相仿,中国的艺术院校和公共教育机构同样也在艺术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美术学院依然是培养当代艺术人才最活跃的前沿阵地,同时也通过与浙江美术馆联合推出的大型系列展览“国美之路”继承着传统的艺术精髓;四川美术学院在2010年迎来了70岁生日,一系列的展览和校庆活动见证了川美辉煌的历史;亚洲艺术文献库继续着亚洲当代艺术的资料收集工作,并在专题研讨、出版、教育等方面硕果颇丰,这也使得其总监徐文玢在《艺术评论》(ARTReview)杂志评选的年度“影响力100”(Power 100)中榜上有名;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通过举办“2010艺术基金会国际论坛”等活动已经成为国内艺术类非公募基金会的典范;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举办刘小东、杨少斌、喻红等著名艺术家展览、推升年轻艺术家、国际交流、公共教育等方面承担了重要的职能,使其成为798艺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也使得艺术机构在今年的“权力榜”中所占的份额劲升至15%。
批评家、策展人11%
2010年,批评家和策展人所占权力榜的比重依旧不大,与2009年相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势力仍待进一步加强。
2010年由范迪安、李磊、高世明担任策展人、许江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的第八届上海双年展获得了不错的口碑,稳中求新的新老策展团队组合作用有目共睹。黄笃三年磨一剑,继续担任“第二届今日文献展”策展人。而制造了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史最庞大展览“改造历史:2000―2009年中国新艺术”的吕澎,以学术角度梳理过去10年的当代艺术脉络的同时,也为当代艺术作品提供一个有效销售平台,虽倍受争议,但其“改造历史”的观点也使业内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费大为作为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总策展人,使该摄影年展较前五年产生有了显著的提升。台湾策展人胡永芬再次操刀周春芽在上海美术馆的四十年回顾展,正是由于她的不懈努力,使得此次展览成为2010年“一辈子也许就会碰到这一次”的大展。
2010年,中国的美术批评界也不乏亮点。代表中国批评家最高水准的第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和代表批评家新兴势力的“方法之维――批评与实践”首届青年批评家论坛的成功举办使2010年的中国美术批评界的新老势力齐聚一堂,在如何推动中国艺术批评的学术建设,推出美术批评新人层面取得了有效进展。而在时代美术馆展出的“2010青年批评家提名展”提出的一种全新模式,为青年批评家的学术观念提供了可延展的舞台。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