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纳税筹划的主要方式

篇1

关键词:纳税筹划;纳税人;相对减少税负;转嫁税负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4.1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39-02

纳税人怎样能在税法允许或不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税负最低或最符合纳税人自身财务管理的目标,这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纳税筹划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纳税筹划,也称为税务筹划、税收策划,是指纳税人为了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或价值)最大化,在税收法律法规允许(或鼓励)或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人组建、融资、投资、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在多种纳税方案中,进行最优化选择的一系列行为。其实质是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纳税人税负合理化。在国外,纳税筹划不仅被理论界所重视,而且在实践中也备受纳税人的广泛关注。但在我国,纳税筹划起步较晚,技术方法体系还不够完善。原因是理论上对纳税筹划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经常将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混为一谈;实践中国民纳税意识淡薄,部分税务人员素质不高,对税收征纳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理解不够,税法建设和宣传滞后,纳税筹划的空间有限,税务在我国发展缓慢等。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纳税筹划才逐渐被纳税人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渐受到政府和纳税者的重视。本文拟就纳税筹划的技术和方法问题进行探讨,以丰富和完善纳税筹划的理论研究。

概括起来,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税额)等于计税依据(税基)乘以税率,纳税人筹划的目标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一般就是应纳税额的最低化,按使应纳税额降低的途径划分,纳税筹划可分为税基式筹划、税率式筹划和税额式筹划3种。这3种筹划都是使应纳税额绝对值减少的纳税筹划。除此之外还有相对减少税负的纳税筹划和转嫁式纳税筹划。不同类型的纳税筹划有不同的筹划技术和方法,以下从税基、税率、税额、相对减少税负和有效转嫁税负5个方面探讨纳税筹划的技术和方法。

一、税基式纳税筹划

税基(计税依据)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其是决定纳税人税负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税基式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缩少税基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达到纳税筹划目标的一种纳税筹划方式

税基式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是扣除技术,是指在纳税人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使税收“扣除额”、“税额抵扣额”和“税收抵免额”等尽量最大化,从而使税基最小的技术方法。扣除技术在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有扣除项的税种纳税筹划中得到广泛运用。

二、税率式纳税筹划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其是决定纳税人税负高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税率式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基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法降低适用税率的方式来减少应纳税额,从而达到纳税筹划目标的一种纳税筹划方法。税率式纳税筹划运用的前提是预计筹划的税种有可供选择的不同税率,最常用的技术有税率差异技术和分割(劈)技术。

税率差异技术是指纳税人利用税法中规定的不同地区、不同产品、不同行为等在税率上的差异,在税基一定的情况下,选择低税率,从而实现筹划目标的一种纳税筹划方式,比如利用低税区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利用增值税和营业税税负的差异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行为、兼营行为进行纳税筹划。

分割技术是指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而使适用税率最低的纳税筹划策略。比如在所得税税率采用累进税率,且边际税率较高的情况下,计税基础越大,适用的边际税率也就越高,如果能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可以减小税基,降低适用税率,从而实现筹划目标。分割技术可运用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中。因为我国目前增值税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划分标准问题,两种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不同,采用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也就不同,尽管税法在设置税率和征收率时已经考虑了纳税人实际税负问题,但两者还是在实际中存在纳税差距;在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上,我国目前设置两档照顾性税率,这样使得所得税税率就具有了全额累进税率的性质,所以纳税人在这两个税种上可以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利用分割技术进行纳税筹划。

三、税额式纳税筹划

税额式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税基、税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减轻纳税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的一种纳税筹划方式。税额式纳税筹划常常与税收优惠中的全部免征或减免征收相联系。税额式筹划常用的技术有免税技术、减税技术和退税技术。

免税技术是指纳税人利用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税目或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完全免征税收的优惠政策,使自身成为免税人或使自己从事的活动成为免税活动,或使自己的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从而减轻纳税负担或者解除纳税义务的一种纳税筹划技术。这种技术要求纳税人尽量争取更多的免税待遇和延长免税期。

减税技术是指纳税人利用国家对特定的地区、行业、企业、税目或情况所给予纳税人减征部分税收的优惠政策安排自身的事务,使自身能够享受到减少税负的优惠待遇,从而减轻纳税负担的一种纳税筹划技术。

篇2

[论文关键词]纳税筹划 财务 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得以生存和发展,那么就必须重视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而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是尤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中财务管理的纳税筹划工作尤为重要。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含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其人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自觉地运用税收、会计、法律、财务等综合知识,采取合理合法或“非违法”的手段,以降低税收成本,提高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避税、节税、转嫁筹划、规避税收陷阱以及实现涉税零风险。避税指的是纳税人采用不违法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空白和漏洞获得税收利益,这种方法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偷税漏税有很大的区别。纳税人在避税筹划的过程中需要对现行的税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的漏洞。节税指的是纳税人根据税法中的各种优惠政策,例如起征点、税费减免政策,从而对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降低企业所要缴纳的税费。这种纳税筹划活动是一种有效的减免税费的方法,现阶段被很多企业采用。转嫁筹划指的是为了减小自己的纳税负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自己应该缴纳的税费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规避税收陷阱指的是纳税人在经营的过程中,要对一些被认为是纳税陷阱的税收政策的条款特别注意,避免陷入其中。涉税零风险指的是纳税人在生产经营中对于自己所要缴纳的税款有清楚的认识,在申报税款的时候要及时足额,在缴纳税款的活动中要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

纳税筹划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纳税筹划的合法性。合法性指的是纳税人在对各种纳税方案的优化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这也是纳税筹划的最基本的特点,不仅符合国家税法的规定,而且也合乎国家制定税法的意愿。二是纳税筹划的政策导向性,指的是国家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对纳税人的行为产生导向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服务。三是纳税筹划的目的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选择的各种方法和一些经营活动的安排都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企业股东的最大利益。四是纳税筹划的专业性,指的是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对目前的税收政策有充分的认识,有专业的会计知识,对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组成最优的方案,节约税收成本。五是纳税筹划的时效性,指的是在不同的时期内国家的纳税政策以及税法都在进行不断变化,面对这种变化,纳税人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采用与现行税法相适应的策略,从而达到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筹资行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结构的变动而发生作用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不仅制约企业风险的大小,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税负和税后收益。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预期收益和税负水平。企业筹资一般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权益筹资包括用留存利润和发行新股等方式,具有风险小、成本高的特点;相对而言,负债筹资更具节税功能,具有风险大、成本低的特点。因此,税收筹划不仅在确定资本结构方面,而且在具体确定筹资对象上都是有作用的。将税收筹划应用于企业的筹资活动能使企业在确定筹资成本时,找到最佳的资本结构。

(二)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国家为实现调整全国生产力布局,对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特区和保税区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投资项目给予诸如减免税收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地及投资行业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对地区、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区域性、行业性的税收倾斜政策,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尽可能将自己纳入优惠范围内,合理减轻企业税负,获得最大的节税利益。投资方式的选择上,企业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一般来说,由于直接投资需要考虑企业缴纳的各个税种,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在纳税筹划方面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三)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由于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影响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折旧方式,选择能给企业带来最大节税效果的折旧方法。通常来说,在比率相同的税率下,若所得税率有上升的趋势,就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若相反则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在超额累计税率下,则一般采取直线法计提折旧。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期末存货成本,从而影响当期利润,因此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要考虑物价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以避免由于成本的波动造成利润的波动。此外,企业的销售收入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其收入确认和纳税的时间也不同。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企业可以调节收入确认时间,筹划合理的收入归属年度,达到延缓交税的目的。

成本费用列支的选择。在会计核算中,我们要尽可能及时列支当期成本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预提的方式入账,尽可能按成本费用的摊销期,以达到递延纳税时间和得到少缴所得税的税收利益。另外,销售费用、研发费用、技术改造项目的费用在税法规定中也有筹划的空间。

(四)利润分配中的税收筹划

由于企业的以前年度亏损在一定期限内可用税前利润弥补,因此企业应该力争在期限范围内弥补亏损,达到节税的目的。企业的利润分配以这种方式进行分配,根据税法规定,取得现金股利需要交税,而取得股票股利是免税的,因此企业发放股票股利既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也减轻了股东的税负。另外,企业还可以采用股票回购的方式替代现金股利,这样股东只有在实际卖出股票并获利的情况下才需纳税,对股东更有利,对企业也能起到调整股权结构、优化资本结构的作用。总之,企业在分配税后利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税收筹划以帮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税后净收益。

三、做好纳税筹划的对策建议

(一)纳税筹划应注意信息收集的完整性

在实际工作中错误决策往往来源于信息的失真,因而,在进行纳税筹划时,企业内外的各方面经济信息都是设计、选择最佳方案不可或缺的。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的内控管理、人事制度、国家的方针政策、会计准则的应用等。只有在充分收集和分析不同的涉税信息,并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最佳的纳税筹划决策。

(二)关注税法变动,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变化较快,总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修订,稍不注意,使用的法规就可能过时,也可能使我们错失一个纳税筹划的良机。这就要求筹划人员不仅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及时系统地学习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掌握税法的细节变动,建立税务信息资料库,而且要不断研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及时把握宏观经济动态,合理预期税收政策及其变动,科学准确地把握税法精神,尤其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深刻理解、领会内涵,这是纳税筹划的一个基础环节和重要环节。有了这种全面、最新的政策了解,以及吃透、熟练领会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并积极灵活应用,才能做好纳税筹划,进而做出对企业最有力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或筹资决策。

(三)加强纳税筹划的风险控制

首先,正确树立风险意识。纳税筹划一般需要在纳税人的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安排,由于经济环境及其他考虑变数错综复杂,且经常有些非个人能力所能掌控的事件发生,这就给纳税筹划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而其成功率并非是百分之百的。况且,纳税筹划带来的利益也只是一个估算值,并非绝对的数字。因此,纳税人在实施纳税筹划时,应当充分考虑纳税筹划的风险,然后再做出决策。其次,准确理解与把握税法。全面了解与投资、经营、筹资活动相关的税收法规、其他法规以及处理惯例,深入研究掌握税法规定和充分领会立法精神,使纳税筹划活动遵循立法精神,才能达到纳税筹划之目的。既然纳税筹划方案主要来自对不同营运方式的税收规定的比较,故而对与其相关的法规进行全面理解与把握,就成为纳税筹划的基础环节,有了这种基础,才能进行比较与优化选择,制订出对纳税人最有利的投资、经营、筹资等方面的纳税筹划方案。

(四)将纳税筹划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作用1前言

企业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便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资产融资、投资和经营管理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财务管理是科学的一个价值管理体系,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纳税筹划则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经济变量,同时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经济环境要素。由此可见,挖掘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内涵,将纳税筹划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对企业的健康及长远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纳税筹划的主要特性分析

2.1筹划性。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有着显著的提前筹划及规划的特性。通常而言,随着企业发生一系列的经营行为,才逐渐的出现了税款缴纳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纳税。与此同时,企业的纳税筹划并非是等到经营成果变现或者经营活动进行时才对纳税筹划加以考虑,而是在立项初期,在企业开展各项经营活动之前便对纳税筹划的合理方案加以预先制定,并且这种纳税筹划方案的确立应当与投资理财知识、纳税体系知识以及经济运动加以有机的结合,并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的部署及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税款缴纳的正规基础之上促使最大化经济收益的实现。

2.2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纳税人应当以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当作纳税筹划的执行准绳,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纳税活动和征税的有依有据及执行有序,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不可以违背我国相关税法方面的财经法规条例,并且必须与相关规范要求相符合。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下所执行的各项决策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存在多种可供方案、确实未明确方案时进行的,并且具备着显著的合法性。

2.3专业性。 简单的来说,企业的纳税筹划是税务计划的一种过程,然而,在具体的计划当中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因素,所以,必须根据所涉及因素的多样化及多元化,采用与之相应的多样化筹划方案。从执行筹划方案所涉及的诸多方法来看,通常主要的方法包括系统规划法、决策部署法以及预测方法等;从相关体系知识的利用方面来看,其包含的主要是运筹学方法、会计事务处理方法和统计学方法等。因此,企业的纳税筹划的所运用的方法十分的复杂与系统化,也就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专业性。

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作用分析

3.1在投资方面的作用。 企业要想在进行投资活动当中开展纳税筹划,那么就必须借助于合理且科学的对企业的投资行业、组织形式以及投资对象加以选择,并且对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及经济决策加以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减负,充分的确保最大化企业利润的实现。比如,在设立之初,企业应当合理的对多种组织形式加以选择,合伙企业及法人企业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法人企业可以切实的享受各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而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还不得不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虽然无法使用各种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缴纳方面,仅仅需要按照个人的实际收入进行税款的缴纳,相对而言,合伙企业在所得税缴纳方面是较为有利的。然而,通常合伙企业都属于小规模的纳税主体,因而不准许抵扣增值税当中的进项税额。因此,在企业的投资活动当中,纳税筹划能够对多个方面加以权衡,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严格的确保企业纳税筹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最终获得最大效益。

3.2在筹资方面的作用。 在企业的筹资活动过程当中,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主要是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以及企业纳税数额的降低,以便于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企业筹资的方式主要是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因此在不同的筹资活动当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纳税筹划。比如,在税前,由于负债筹资所造成的借款费用会被扣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借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减少,来实现企业纳税数额降低的最终目的;通常权益性筹资是根据税后利润所进行的利润分配和股息分配活动,因此,无法切实的达到企业纳税数额减少的目的。由此可知,在企业开展筹资活动时,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负债的优势,适当的将权益性筹资减少,而增加一定的负债筹资以实现企业纳税数降低的目的。然而,我们应当明确,负债筹资的增加还会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企业必须掌握好尺度,控制好二者的比例,以实现最大化的企业效益。

3.3在经营活动方面的作用。 正是因为企业成本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企业的纳税筹划进行时,往往会选择将企业成本的增加当作筹划的主要方式。比如,存货计价的不同方式对当期的企业存货成本有着不同影响,因此,能够应用合理科学的存货计价方式来增加当期企业存货的成本,而企业当期利润的降低则能够促使企业当期税负的减少。再比如,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时也应依据国税发(2009)81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能够使用的加速折旧法,进而不断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最终减少了当期负税。然而,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当中进行纳税筹划组织时,需要对企业的诸多情况及因素综合性的加以权衡,而并非是仅仅将降低税负作为主要的目的,所以,企业应当把纳税筹划的主要目的置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纳税筹划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应当找到一个合理科学的平衡点,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促进企业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微.浅谈企业财务纳税筹划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J].时代金融(下旬),2011(9).

[2]赵娟.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B综合),2005(3).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纳税筹划;方法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及财务管理理论界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企业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和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

(一)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一个以社会主义为政治制度、以市场经济为经济模式的发展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有着其独特、复杂的特点。现阶段的政治与经济国情决定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应更加注重职工的利益与职工的权利,强调协调各方利益。因此,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方利益主体,只有企业价值最大化才符合我国社会本义初级阶段的特点,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各利益相关者能够共同直接参与或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正是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

(二)财务管理目标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

我国的法制环境目前越来越完善,纳税人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性履行纳税义务。而纳税必然减少纳税人的净利润,为了在合理、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达到节税,并在市场运行中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适应、掌握并较好地运用这些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纳税人必须进行纳税筹划,最终才能够实现纳税额度最低,企业利润最大,市场份额占有率最高。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途径总体来说有两条:一是增加企业收入,二是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而税款就作为一项费用而存在,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纳税支出,就等于降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使纳税筹划成为必然。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纳税筹划的涵义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现行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涉税事项的筹划,选择最优的纳税方案,以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纳税筹划充分安排税法中提供的纳税优惠或可选择空间,选择对企业最优的纳税方案,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根据纳税筹划得基本涵义和纳税筹划的性质,可以看出纳税筹划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纳税筹划具有合法性特征。纳税筹划是在不违反纳税法规的前提下,企业利用已有纳税法规尚未完善的条款和税法规定的优惠条件,进行筹划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企业纳税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第二,纳税筹划是事先的规划。纳税人把纳税筹划作为一种企业理财行为,通过充分了解现行税法知识和财务知识,结合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计划的规划,来寻求未来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的决策方案。第三,纳税筹划对企业经营具有辅助效果。纳税筹划通过适当降低企业的税负,增大企业经济效益,但企业税负并不是无限制地减少,对企业效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为了使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企业应该把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的优化提高方面,通过对纳税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正确进行有效而长期的纳税筹划。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与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手段来看,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纳税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经济活动性质来看,企业纳税筹划不仅是一种节税行为,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税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决策的重要内容。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企业进行筹划时要强化整体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其次,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是在符合纳税政策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企业理财行为,开展纳税筹划工作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纳税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纳税筹划正是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纳税负担、提高税后利润产生的。另一方面,纳税筹划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企业理财的一个重要手段,纳税筹划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因此,开展纳税筹划有利于规范企业财务核算,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主要纳税筹划手段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纳税筹划通过对投资、融资和经营活动中的规划和安排实现,因此本文通过对三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

(一)企业投资中的纳税筹划

投资决策主要涉及投资行业、投资地点的选择。由于各行业、各地区的纳税政策不同,使得企业最终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有所差异。首先,投资行业选择的纳税筹划。在我国,为引导企业投资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刺激经济增长,国家对不同地区的投资实施不同的纳税优惠,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根据纳税政策认真选择投资行业。而企业就可以利用这种优惠进行投资,以减轻纳税负担提高投资收益。其次,投资地点选择的纳税筹划。我国纳税法规根据各个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对在不同地区的投资行为给予不同程度的纳税优惠政策。企业在进行投资时,应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税制的差别,选择纳税负担较轻的地区进行投资,从而扩大投资收益。如果欲进行跨国投资,还应考虑有关国家同时实行纳税居民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管辖权而导致对同一项所得的双重征税,以进行投资国别或地区的选择。

(二)企业融资中的纳税筹划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为企业的经营发展融资。融资的纳税筹划是指利用不同融资方式的不统税法规定,为企业减轻纳税负担,使企业更好的实现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目标。目前市场上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有三类:投资者投入资金、借入资金、企业经营留存资金。具体方式为投资者投资、企业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金融机构借款、自我积累等。企业融资来源为投资者投入、借入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时,不仅资金的成本不同,成本在企业中列支的方式也不同,从而导致相同的资金融入量产生的企业税负不同。企业筹资方式不同,其税负也不同,就存在很大纳税筹划空间。如金融机构贷款的利息可以税前作为企业的财务成本列支,从而减少企业的所得税负担,而其他两种方式则不可。因此,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就必须充分考虑纳税因素对融资活动的影响,在选择合理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对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行最优的选择。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经营过程是企业发生频率最高的日常活动,虽然与投资、筹资相比每笔流动金额要小,但最企业却应是最重要的营运规划。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在经营过程中进行纳税筹划。

第一,购货过程中规模纳税人的选择。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将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负担的流转税额会因为选择的采购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依据合法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款,而小规模纳税人则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货也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从而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企业购货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采购对象以减轻纳税。同时为尽早抵扣税款,一般纳税人企业应尽早取得发票,并尽早到纳税机关进行认证。

第二,资产计价与费用计量的纳税筹划。根据现行会计制度,企业存货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不同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损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所得税。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与其它成本一起构成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而企业当期折旧额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对折旧方法的采用。因此折旧方法不同,各期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的折旧费用会相差很大,从而影响各期的利润及应纳税额。因此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纳税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参考文献:

[1] 牟虹.论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会计函授,2006(05).

[2] 涂龙力,王鸿貌.纳税筹划的法律问题初探[J].财经问题研究,2007(12)

[3] 李晓玲.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J].《财务会计》,2005(02)

篇5

一、纳税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纳税筹划服从于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的价值基础上,推动已有的资本运动进而达到目的,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行动基础和行动指向,企业的财务工作以这个作为工作准则。财务管理规定了企业理财行为的空间,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受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其是环境的产物,基于上述理由企业财务管理具有稳定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整体,它的目标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构成体系。

(二)纳税筹划是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需要企业的财务决策来保驾护航。企业财务决策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和利润决策。我们要知道任何一项纳税筹划工作想要得以实践,都离不开企业财务策划发挥的作用。企业财务决策中,在筹资决策这块,对于使用不同的方法筹集的资金,其在税法中规定的成本列支方法都不一样。税前列支和税后列支对于企业的影响都不一样,所以企业在资金筹划方面一定要认真筹划,进而选取最有利于公司的融资方式。另外,一个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绝对不能脱离企业的财务决策而单独进行,一旦企业的纳税筹划脱离企业的财务决策,那么一定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三)纳税筹划反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

纳税筹划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个分支,其应当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不过纳税筹划的服从绝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服从,在某些情况下纳税筹划极有可能反作用于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就是说企业很可能从纳税角度考虑问题来调整财务战略。例如,在税收政策存在明显的政策导向时,企业在财务战略的决策时,就应当很好的关注这个导向,使得企业的发展尽可能的符合国家的政策,这样才可以充分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筹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1)合理确定企业的资本构成。企业的资本构成是指企业筹集的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所形成的比例关系。根据我国税法规定,负债筹资支付的利息是税前扣除项目,具有一定的税收挡板作用;权益筹资支付的股息则不能作为费用列支,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进行分配。所以,企业在进行资金筹措时,可以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纳筹划来达到节税增资的目的。

(2)租赁筹资的合理运用。租赁筹资可以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这两大类。在企业纳税筹资这个角度来说,租赁是企业减轻税负的重要方式之一。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筹资方式,可以快速地得到企业所需的资金,保留企业的举债能力。而且,融资租赁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折旧计入成本费用,应当支付的租金利息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的纳税基数。所以,融资租赁在某种角度来说可以很大的起到税收抵免作用。

(3)借款费用的处理。借款费用指的是企业因为借款产生的利息、折价和辅助费用以及因为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必须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分期冲减后面的应税收益,而且费用化的借款费用可以一次性的抵减当期的税收收益,。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样可以获得有效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所以,企业借款时在借款费用固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计入费用化非份额来获取节税收益。

(二)投资活动中的纳税筹划

(1)投资方式的选择。企业的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这两种。直接投资说的是企业把资金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投资。例如,购买设备、建厂房、开商铺等。间接投资是指企业对股票或者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我国税法规定,购买国库债券获得的利息可以不交企业所得税,购买企业发行的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需要交纳所得税,购买股票获得的股利作为税后收入不需要缴纳所得税,但是这种投资风险很大。综上,企业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权衡,选择最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

(2)投资地点的选择。我国为了支持一些区域的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对该区域的企业实行政策倾向,对于经济特区和西部地区等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投资地点,这样就可以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进而获得大的纳税筹划空间。

(3)投资伙伴的选择。股份有限制公司除了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外,投资者占据的股息还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只需要缴纳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就行。外资企业中的紧密合作型企业可以享受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松散合作型企业,只可以享受部分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对于总公司所属的分公司,由于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虽然要承担部分纳税义务,但是并不能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是子公司不仅可以独立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而且可以享受注册所在地的税后优惠政策。

(三)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1)采购过程的纳税筹划。采购过程中涉及的纳税筹划主要有纳税人、运输方式和采收方式这三方面。纳税人可以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在纳税人的选取上主要会影响到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将企业自营运费变为外购运费,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采购地点不同、采购对象不同和供应商不同都会对纳税筹划产生影响。我国税法规定,如果采购的设备是国产设备,那么投资金额就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来抵免纳税金额。

(2)生产过程的纳税筹划。在生产过程的纳税筹划上,企业不仅可以从产品的选择上入手来降低税负,还可以从生产费用的核算方法入手来降低税负。我国税法规定在生产成本的材料费方面可以使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来进行核算,不同的核算方法对于企业的纳税金额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篇6

关键词:企业 纳税 筹划

作者简介:王朝辉(1974-),男,河北省文安县人,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和核算与纳税。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4-0091-02

一、引言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之一,在企业的纳税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它的税源大,税负弹性也大,具有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点。尤其在2007年企业会计、审计新准则开始执行及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相关技术及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企业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规划和运筹,在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战略框架下实现的企业的税收负担最优化处理。

纳税筹划的目标是降低纳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在实际操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偏重个案研究,忽视系统性研究

重战术筹划、轻战略筹划。多数企业缺乏整体的筹划思路和方案,仅就单个项目、税种或单个环节进行筹划,结果往往顾此失彼,缺乏系统性,导致纳税人在筹划实践中简单地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模仿,不能从自身涉税行为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筹划;此外,如果忽视更深层次对纳税筹划的动因、实施原则等理论性问题分析,无论谁,必然导致筹划方案流于形式,缺乏对实践工作的推动意义。

(2)重效益,轻成本和风险

偏重纳税筹划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忽视筹划成本,使纳税人眼睛仅仅盯向纳税筹划的获得性,忽略了其成本付出和筹划风险。从理论上讲,纳税筹划可以针对一切税种和所在经济活动,但实际上纳税筹划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筹划风险分析和分析其经济上的可行性。因此。正确权衡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纳税筹划的终极目标。

(3)重表态筹划、轻动态筹划

大多数企业在选定筹划方案后,忽略税收政策、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致使原本很好的筹划方案,由于没有适时调整而失效,有的只重视方案设计,忽视方案制造,由于执行不当使纳税筹划的方案在实施中流于形式。

(4)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实证研究

在纳税筹划中忽视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税收法规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一味的围绕税收政策走,致使方案理论价值高,操作可行性差,实用性弱的情况发生。因此,要求企业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在制定纳税筹划方案时保持相当的灵活性。

三、实施纳税筹划的条件及技术原则分析

一般来说,纳税筹划应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

纳税筹划要求集团公司的规模较大,只有集团企业下面有很多规模、性质互不相同的子公司、分公司,才能为纳税筹划提供较大的空间。因此规模大的集团公司最适合进行纳税筹划。实施纳税筹划的企业应具备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包括:(1)内部因素。企业规模较大;具有相关理财专业知识的人员队伍;管理决策层的正确认识;企业资产流动性强;行为决策程序简单化;与长期战略目标一致;(2)外部因素。市场经济的存在;健全、规范的税收法律制度;纳税制度的差异性和弹性;税收法律的漏洞;先进的避税手段;税务、咨询业的发展。

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对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离开条件分析而盲目进行的纳税筹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对纳税筹划的条件进行分析。就是在进行纳税筹划前,对其内部条件的优势、弱势和外部条件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的分析,据此对备选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和分析,最终选择适合企业整体发展的纳税筹划最优方案。

纳税筹划一般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税负,减少税收支出为目标。实施纳税筹划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灵活运用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2)全面筹划原则;(3)成本效益原则;(4)服务财务决策的原则;(5)事前筹划原则;(6)适时调整原则;(7)自我保护原则。

总之,纳税筹划的目的使公司在受纳税约束的条件下,使公司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纳税筹划作为公司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公司价值最大化。

四、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由于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在纳税人、税率、扣除标准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企业在经营、投资、理财等税收筹划环节上也需要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以最新关于所得税的相应法规为依据进行纳税筹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纳税筹划:

第一,利用新旧税法税率差进行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基本税率变为25%,所以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所得税筹划策略:(l)税率增加的企业,可以采取尽早确认收入和延迟费用的方法以减轻其实际税负。(2)税率降低的企业,可以采取收入后移和提前确认成本的方法。比如销售货物采取赊销、分期收款销售等递延手段,将收入确认时间推迟,而在成本列支方面尽可能利用国家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摊销的方法,尽力将应纳税所得额后移,享受新税率的优惠。

第二,融资方式筹划

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权益方式融资,二是负债方式融资。从财务效益角度考虑,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资本成本的差异,而所得税的存在正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新税法的基本税率从33%降低到了25%,但负债融资仍能够获得税收挡板的好处。如果公司盈利能力较强,息税前利润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且向银行贷款无障碍,此时利用负债融资可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取得更多的税前利润,而且很可能会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第三,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形式的所得税筹划

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税法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为纳税人进行就地纳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则是实行企业总机构汇总纳税。新税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方式,明确规定“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也就是以企业法人为纳税人;另外,“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制度下,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应该进行纳税筹划,就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1)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2)注册地选择;(3)企业法律形式选择。

第四,企业重组时所得税筹划

首先,企业合并的所得税筹划。新《企业所得税法》以法人组织为纳税人,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所得税筹划:(1)从企业战略考虑,兼并亏损企业,使盈亏互抵,既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又可获得所得税利益。 (2)兼并高新技术企业、公共基础设施企业等,改变自身“经营性质”,获得税收优惠。(3)兼并某些税法规定的特殊地区(如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仍可获得税收优惠。

其次,企业分立的所得税筹划。无论是存续分立还是新设分立,都会涉及到新设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问题,按照新税法的相关规定,可进行以下所得税纳税筹划:(1)将原企业分立为小型微利企业新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将企业下属部门剥离单独设立属于国家税法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3)在民族自治地方可考虑地区税率差异的不同分立成立新的子公司;(4)选择某些低税率地区设立子公司仍有一定避税效果。

第五,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所得税筹划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也要包括会计政策选择筹划,而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必须考虑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新《企业所得税法》体系的影响。企业主要的会计政策有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收入确认原则等都有实施纳税筹划的空间。

总之,实施纳税筹划是企业纳税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源泉,促进国民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研究企业纳税筹划问题也是当前企业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梁红.解析纳税筹划中存在的两个误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1) ;

篇7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目前对纳税筹划的定义并不统一,尚难以从教科书中找出很权威或者很全面的解释,但是其内涵是基本一致

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为达到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的目的,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制作一整套完整的纳税操作方案,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分析上述概念,可以看出纳税筹划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明确表示了纳税筹划的目的。纳税筹划是为了同时达到两个目的: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后,没有减轻税收负担,那么其纳税筹划是失败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税收风险却大幅度提升,其纳税筹划活动同样不算成功;二是体现了纳税筹划的手段。纳税筹划需要企业在税法所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各项活动进行事先的合理安排。

二、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充分了解掌握税收政策法规基础上,当存在多种的纳税方案的选择时,纳税人以税收负担最低的方式来处理财务、经营。组织及交易事项的复杂筹划活动,因此要做好纳税筹划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具体体现在:第一,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第二,纳税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以及其他经济法规。违反经济法规,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做法不可取;第三,纳税筹划必须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变更。纳税筹划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企业纳税筹划必须顺应这种变化。

(二)筹划性原则。筹划性表示事先规划、设计、安排的意思。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增值税;收益实现或分配之后,才缴纳所得税。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另外,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是多方面的,税收规定也是有针对性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性质不同,税收待遇也往往不同,这在另一个方面为纳税人提供了可选择较低税负决策的机会。如果经营活动已经发生,应纳税收已经确定而去偷逃税或欠税,都不能认为是纳税筹划。

(三)兼顾性原则。不仅要把纳税筹划放在整体经营中加以考虑,而且要以企业整体利益为重。有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要使企业的纳税额降到最低点,认为纳税越少越好。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最优的方案并不一定是税负最轻的方案。因为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风险与利益并存。税负减少并不一定等于资本总体收益的增加,有时反而会导致企业总体收益的下降。纳税筹划就是进行设计、选择总体收益最大的最优方案。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些设在我国特区的外资企业为什么违反常理,运用转让定价的办法将利润逆向转移到境外的高税区。这些企业是在逃避外汇管制,追求的正是集团的总体收益而非税负最轻。

(四)目的性原则。纳税筹划是为了同时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绝对减少税负。选择低税负,低税负就意味着低成本,高资本回收率,从而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纳税筹划活动后,没有减轻税收负担,那么其纳税筹划是失败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税收风险却大幅度提升,其纳税筹划活动同样不能成功;二是相对减少税负。相对减少税负需要把纳税额与企业的各项经营业绩挂钩。如果某企业今年的销售额比去年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绝对数的减少并不能完全反映纳税筹划的效果。所以,通常以税收负担率来衡量是否相对减少了税负。税收负担率,是指宏观的税收负担率。转化宏观税收负担率,使企业利用税收负担率来分析税收负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三是延缓纳税。推迟纳税时间,取得迟延纳税的收益,从而体现纳税筹划的手段。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一般不在乎延缓纳税,认为通过一切方法,把年初应交的部分税收推迟到年末交,并不能起到节税的效果。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因为把年初的税款合法地推迟到年末交之后,企业就取得了把这笔税款作为资金使用一年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纳税筹划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新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一)新税法下选择有利的组织形式

1、公司制与合伙制的选择。新税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其业主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公司制和合伙制(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两种。我国对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实行差别税制,公司制企业的营业利润在企业课税环节缴纳公司税,税后利润以股息的形式分配给投资者,投资者又得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而合伙制企业的营业利润不缴公司税,只缴纳各个合伙人分得收益的个人所得税。可见,投资者能通过纳税规定上的“优惠”而获得节税利润。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是选择合伙制还是公司制。

2、子公司与分公司的选择。设立子公司还是分公司,对于企业的纳税金额也有很大的影响。新所得税法统一以法人为单位纳税。不是独立法人主体的分支机构可以汇总缴纳所得税。也就是说,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设立的分公司可汇总纳税,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则要分别独立缴纳所得税。如果组建的公司在初期阶段处于亏损状态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组建分公司就更为有利,可以减轻总公司的税收负担。

(二)把握好新税法对准予扣除项目的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与原企业所得税法相比,从总体上看,新税法放宽了成本费用的扣除标准和范围,这让企业扩大了纳税筹划的空间。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设计纳税筹划方案。

1、取消了关于计税工资的规定。原税法采取计税工资制度,税前工资超过扣除限额的部分不予扣除。新税法取消了该规定,真实合法的工资支出可以直接全额扣除。

2、公益性捐赠扣除条件放宽。原税法规定,企业的公益性、救济性捐赠不超过年度应纳税额3%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超过限额部分不予扣除。新企业所得税法对公益救济性捐赠扣除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3、研发费用扣除幅度增加。原税法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据实扣除,对研发费用年增长幅度超过10%的,可以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新税法取消了研发费用年增长幅度需超过10%这一限制条件,规定企业研发费用可以按其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研发新产品,探索新领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支持科研开发,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

4、广告费用的扣除有所调整。原税法将广告费用的扣除分为三种情况:高新技术企业据实扣除;粮食类白酒广告费用不得税前扣除;一般企业的广告费用支出按当年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扣除,超过比例部分可结转到以后年度扣除。而新税法则未规定广告费用的扣除比例,企业每一年度实际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用支出均准予据实扣除,但新税法明确规定赞助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三)合理利用新税法中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

1、企业投资产业的选择。新税法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含2年),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符合抵扣条件并在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这些规定都说明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扶植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就要结合自身条件对这些规定加以充分利用,这不仅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还有利于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的提高。

2、企业人员构成的选择。新税法规定企业安排的残疾职工,按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100%加计扣除。企业应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多地安排残疾职工就业,一方面残疾职工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还促进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会计核算中纳税筹划的策略方法。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1、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视同买断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在预收货款方式下,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上述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2、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对坏账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是会计制度“减值准备”中唯一一个可以按税法规定在税前以一定条件和标准列支的特殊项目,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不可忽略的内容。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要注意以下会计制度与税法规定上的区别:(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2)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

3、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新税法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

4、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国税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险峰.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商业会计,2007.10.

[2]牛达.企业所得税法新旧法条要点对照[J].财会月刊,2007.13.

[3]朱省葱.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及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 纳税筹划风险; 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

一、筹资方面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策略

(一)增加负债比例的风险防范

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如果企业的负债维持在较低水平,说明该企业的财务风险很低,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借款成本较低。从财务的角度看,该企业的负债能力还有潜力可挖,财务杠杆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因为借款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计算前扣除,所以借款筹资是最好的选择,而且用借款利息放大净资产收益,变相少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做法,完全符合税法规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决策。因此综合财务风险和纳税筹划风险来考虑,此时该企业应该提高负债在资产结构中的比例。

(二)减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风险控制

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而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应参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标准来进行税前扣除。这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利息,无法在所得税前扣除。如果企业或明或暗地将这部分负债税前扣除,是冒着违法的危险的。

如果企业的非金融机构借款比重较大,笔者的建议是,若企业资质优良,规模巨大,潜力无限,完全可以和银行做好沟通,在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交互方面加强联络,这样,向大型金融机构贷款已经不存在制约因素。最关键的是,采取这样的做法,纳税筹划风险大大减小,企业完全可以在税法范围内合理避税,而企业的最终利润一点都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用“收益与风险对比法”评价:当纳税筹划实际收益大于0时,这样做是非常值得的。

(三)商业信用的纳税筹划风险防范

如果企业集团内的某机构所在区域税负较其他机构低,可以考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加大企业利润向该分支机构的流入,减少该分支机构成本和费用的损耗,进而增加该企业的盈利,顺利实现企业集团利润向低税率地区的流动,从而使得企业集团的整体税负降低。举例来说,假如A机构税率较低,其他机构组织向A分支机构销售的产品和服务,可以通过签订大宗的、长期性合作合同,为向A机构提供一定程度的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季节折扣给予合理合法的依据。按照这种方法,A分支机构的成本和费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削减,而且因为企业之间这种行为有合理合法的合同作为保障,该行为的纳税筹划风险已经被降到了完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故而该纳税筹划收益远远大于纳税筹划风险。

这个纳税筹划方案的关键是内部利益输送把握一个度,避免过分出格。合同设计时,既充分考虑企业的纳税负担,又使之合理合法。这样,纳税筹划的风险就可以限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了。

二、投资方面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策略

从纳税筹划风险的角度看,投资方面的纳税筹划几乎没有政策风险,较大多数方案安全得多。主要的风险是政策风险,但是企业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弱甚至消除,例如给分公司独立经营权等。纳税筹划的相关费用,一般都可以量化,是一个可以弱化考虑的项目。综合来讲,高税率地区分支机构设置为分公司的方案,是在投资方面公司进行纳税筹划风险最小、见效最快的筹划手段。

如果某分支机构在集团企业中税负相比较高,可以考虑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将该分支机构的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的企业,成功减少高税率地区企业的纳税,从而使得集团整体税负降低。进行所有权转移时要重点考虑保证其经营和管理不受影响,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节税而节税,而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而节税。在保证纳税筹划不影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纳税筹划的风险主要是筹划的相关费用支出,包括注册费、变更费、印花税等税费支出。纳税筹划前后收益差大致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目标、历史发展等估算出来。如果纳税筹划风险小于纳税筹划收益,则该方案可行。

如果需要采用对外收购进行投资的方式,可以在股票上市的基础上,减少资金直接投资,而是以股份置换形式,充分利用高溢价的优势进行兼并。另外,还可以发挥公司研发实力强、知识产权质量高的优势,以知识产权入股方式进行投资。这样的选择,为公司进行更深层次的纳税筹划提供了便利。

三、资金运营方面的纳税筹划风险防控

(一)货款回收的纳税筹划风险控制

公司在销售货物时,被动地进行会计核算,如果销售行为实际发生却不申报纳税,一旦税务机关过来查账,偷税事实存在,企业将承受很大的惩罚和损失。集团公司在进行货物销售时适当进行筹划,可以与购货方签订合同订立某些条款,纳税筹划的违法风险就会被大大降低甚至消除。具体做法是,在合同中设置分期付款和委托代销的条款,这样,企业有了合法的依据,就可以在会计上延迟计入收入,从而推延纳税义务。

这种做法,企业额外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但是纳税筹划风险却被大大降低甚至消除。因此,综合来看,这是一项可行的纳税筹划方案。

(二)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的风险控制

根据我国现行税制的规定,纳税人存货的计算方法,可以在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方法中任选一种,而且一旦选中,就不得随意更改。如果确需变更,应在会计年度终了之后,报税务主管部门审批,方可更改。

加权平均法计算量大,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的集团公司,这一劣势已经不再重要。加权平均法能基本反映物价的上涨水平,体现在会计上的成本高于采用先进先出法的成本,这样,企业虚增的利润被有效平抑,延缓了一部分税款的缴纳时间,成功赢得了这部分资金的无偿使用价值。

采用加权平均法,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同样没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是一种低风险的纳税筹划方式。

篇9

关键词:商贸企业;会计政策;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日益完善,会计政策的健全发展,商贸企业更多地开始考虑纳税筹划的问题,其中物资采购中的纳税筹划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安排购进材料的纳税筹划,商贸企业虽然是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购进材料主要用于增值税纳税项目,但是也有一部分用于非应税项目,因此如果企业在采购材料之初并没有区分材料的用途,而是一律采用同样的纳税方法,则不利于企业利润,因此在采购时,会计要按照采购材料的价格计算当期应当抵扣的进项税额。二物资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策划,不同的采购结算方式其纳税制度与规定也有所不同,因此应当采取不同的纳税筹划方法。商贸企业结算方式大致有采购结算方式与销售结算方式两种。因此,采购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应当注意尽量推迟付款时间,为企业赢得时间更为长久的无息贷款,降低企业税收支出,其次还要注意尽可能少用现金支付,减少采购结算中的增值税负担。

二、物资库存中的纳税策划

另一个重要的板块是物资库存中的纳税筹划。商贸企业是以产品销售为核心,因此产品物资的库存是企业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要做好这个板块的纳税筹划,企业库存计价方法收到市场需求与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在做纳税筹划时采用那种举措计价方法,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企业应当在遵循国家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密切关注市场商品的价格需求差异与波动,选择一种有助于企业成本扩张的库存计价方案。当前我国的库存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等。企业在进行物资库存计价的纳税筹划时,应当依据现有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库存的不同环节需要,做好市场预估与评价,在库存计价法选择的基础上完善纳税筹划。

三、商贸企业销售的纳税筹划

(一)收入确认的纳税筹划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商贸企业快速发展,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党和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改进会计政策与纳税筹划方法的相关法律法规,寻求不断的完善健全。因此,根据最新颁布出台的一系列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纳税收入的筹划规定,其中显而易见地指出企业收入的具体含义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创造的或者形成的,会引起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收益增加的,与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扣除经营者投资成本的经济利益的总体收入。而其中的日常活动具体而言是包括企业为达到或者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与其他相关的一系活动。随着商贸企业发展扩大,企业收入的确认对流转税与所得税税率的计算产生直接重大的影响,因此收入确定的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是整个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前合理的收入确认纳税筹划策略与方法应当是通过采用对取得收入的方式,收入确定的时间以及取得收入的税率计算方法进行考察,选择和管控,从而实现企业节税的目的。

(二)M用分摊的纳税筹划

商贸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出台的规定政策,寻求合理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法,保持企业的高收入高利润。其中一个重要的提升企业纳税水平的方法是费用分摊的纳税筹划方式。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相关细则中规定,企业费用是指纳税人每纳税年度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可扣除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考虑到企业的利润水平,企业在销售经营纳税期间,可以通过选择各种各样不同的费用分摊的方法,在会计准则与国家会计政策允许的范围与前提之下,进行费用分摊扩大或缩小企业当期费用,实现企业的利润。然而,不同的费用分摊方法,以及每期应当分摊的费用额的不同,对于企业利索以及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商贸企业在选择费用分摊方法去扩大或者缩小应纳所得税额时应当注意考虑如何实现应纳税利润的最小化,以及如何使用最合理的分摊方法实现费用分摊的最大摊入。

(三)坏账准备计提的纳税筹划

商贸企业作为以产品销售为核心的全球性产业,在激烈世界市场竞争中,遭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纳税筹划成为一个重要难点。其中企业账务计算与管理中也不乏各种失误与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避免或者及时快速有效地应对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应当预先积极做好坏账准备计提的纳税筹划。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了的,计入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坏账计提准备之后仍然可以转回。因此,商贸企业财务管理层面,应当依据新的会计准则企业,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作用会计准则的积极因素,做好坏账准备的纳税筹划,促进会计政策与企业财务管理有礼融合,进而实现企业销售额与财务管理的最大化价值。

四、小结

总之,考虑纳税筹划的方法与策略不仅是商贸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相当一部分现代企业需要关注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宋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2]申宏伟,黄朝旭,张晓炳.企业进行合理纳税筹划的思路[J].财税与会计,2003(10).

[3]辛鑫.长期投资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J].鸡西大学学报,2009(4).

篇10

关键词:纳税筹划 财务管理 应用

一、纳税筹划的概述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所谓纳税筹划是一项财务管理活动,它是指纳税人或其机构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及筹资活动的合理规划,实现少交、迟交甚至免交税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

合法性是企业纳税筹划的首要特点。它是指企业或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展开。正因如此,纳税筹划与偷税漏税、不当避税有着本质的区别。纳税筹划是对税法以及税收政策的合理和有效运用,它是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合法行为。

2、目标性

税收筹划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即税后利润最大化,一般而言,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妥善安排经营活动最小化收入、最大化费用,从而降低计税基数,实现税后收益最大化。

3、筹划性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种管理职能,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等进行事先的规划、设计以及安排来实现其职能。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税行为往往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发生,针对不同的纳税主体,有不同的税收政策法规,这就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前提。

4、综合性

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税收筹划方案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案加以比较和分析而产生的。在确定筹划方案时,应当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收入和支出,考虑纳税筹划的收益和成本。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利用计量基础进行纳税筹划

会计的核算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权责发生制和收复实现制。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纳税筹划。税务筹划主要解决的方法即妥善处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企业会计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与核算内容、以及涉税事项上存着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纳税筹划的难度。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础,而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税法则更强调"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在企业实务工作中,会计核算通常以收益是否应当确认和费用是否应当承担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应收、应付、待摊以及预提等方法进行账务处理。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考虑加大本期费用权责发生,减少本期收入的权责发生,以便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降低税基。另外,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还应当考虑递延资产和递延负责的应用。

(二)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务筹划,主要是通过一定的筹资手段,遴选相异的筹资渠道,并选取不同的还本付息方式,从而实现降低税负增加企业税后利润的目的。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同业间拆借;企业内部融资;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不同的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也很大的不同,企业可以通过利用默写筹资渠道来降低税负。

比如税法对负债的处理,明确规定企业应严格区分负债的法定义务以及推定义务。在进行税务处理时,通常不允许将负债本身直接在税前扣除,但是因为负债而产生的费用,比如利息费用,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可以在税前扣除。同时,对于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所发生的了借款费用一般可在税前扣除。

(三)利用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纳税筹划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的资产的分类、扣除方法和处置几个方面相关的税务处理方法进行规定:根据税务处理的不同,大致可将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

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因为企业和税法对其折旧方法有不同的规定,对于其减值准备的处理方式也不同,这就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可能。一般而言,在税法允许的情况下,多计提折旧会降低当期的税前利润,从而减少计税基数,最终减轻企业税负。

(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纳税筹划

为了给不同的行业提供发展机遇,国家对不同的产业制定了产业政策,并对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了要求。比如,为了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税法允许企业可以在税前列支因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发生的费用。

(五)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税收筹划

利用筹资方式进行纳税筹划,即指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选择不同的筹资渠道,选择不同的还本付息方法,使企业达到最大的获利水平和减少税负的方法。企业的筹资渠道一般有:财政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企业自我积累;企业间拆借;企业内部集资;发行债券和股票;商业信用、租赁等形式。这些筹资渠道产生的税收后果有很大差异,对某些筹资渠道的利用可有效地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企业所得税法》对负债的处理:一般而言负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但是因为负债而产生的费用允许在税前扣除。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相关规定,允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而产生的合理借款费用在税前扣除。对于非金融企业于生产及经营期间,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可以扣除。

根据我国现行税法有关规定,当企业的借款利息费用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的情况下允许税前列支,但是企业的股息支出不能在税前列支。企业筹资方式包括很多种,比如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资本积累、申请银行贷款、通过企业之间借款、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券等。如果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筹资方式具有均等的获利机会,那么企业可以通过申请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来筹集企业所需资金。与之相应发生的利息费用可以抵减税收支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