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开发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开发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视唱练耳 服务体系 教材建设 多媒体辅助
视唱练耳是一门音乐基础学科,在音乐专业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原有的视唱练耳学科体系存在与当代音乐脱节的问题,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当代音乐视听实践的需求。所以,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高校视唱练耳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开发迫在眉睫。
视唱练耳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要立足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设置,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将课程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艺术实践内容,使多元化知识结构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真正培养出音乐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教学与艺术实践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系,使单科性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综合型多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培养层面,并通过艺术实践的加强,多方面实践经验的广泛积累,使学生成为创新型音乐人才。
一、教材建设是视唱练耳学科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托,为教学提供具体的信息和内容,其质量高低直接制约着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效果。因此,编写出满足当今高校视唱练耳学科教学体系需求的教材,已成为提高视唱练耳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写必须能够带动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依据专业需求优选相关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按专业所需建立不同的教材内容。(1)管弦、键盘、美声专业选择以西洋大小调体系为中心的视唱教材。(2)民乐、民族声乐专业选择以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为中心的视唱教材。增加民族传统音乐的作品,如民歌、戏曲、说唱、古琴、词调等民间音乐,并以中国本民族特有的传统音乐理论为依据来指导教学,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调式感、调性感、音长感、音强感、音高感和音色感。(3)通俗演奏、演唱专业选择流行音乐方面的视听内容,进行现代风格的节奏、音阶、调式、听唱、听写的训练。
2.适当增加多声部训练的内容
教材中增加多声部训练内容,是培养学生纵向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利于训练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从而形成多声部立体思维感,为学生学习、欣赏多声部音乐作品,参加合唱、合奏打下重要基础。多声部视唱可由浅入深,依次增加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的视唱练习,内容及风格要广泛、多样。在多声部节奏的内容上,可选择一些双手与双脚同时参与的练习,在全身心协调发展的同时,使视谱能力及多功能音乐素质都得到提高。
3.强化应用能力增加C谱表阅读内容
读谱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读谱练习有助于提高对各种谱表和音高的阅读和识别以及视奏能力。在读谱的内容上应涵盖各种G谱号、F谱号,而此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增加C谱表的阅读内容。
4.为避免非键盘专业学生出现缺憾而增加弹唱内容
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以及专业需要等问题。训练强度与训练难度要合理,适当地在教材中增加弹唱内容可使学生在发展单声部旋律思维的同时,借助钢琴这一多声部乐器提高和声听觉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视唱、视奏练习提高听觉、视觉、触觉等几方面能力,调动学生听觉的积极性,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增加学生即兴能力培养的内容
即兴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并加以灵活运用的过程,也是衔接音乐实践的重要桥梁。即兴训练有即兴对答训练(即兴节奏对答与即兴旋律对答),如给出旋律动机,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自由发挥,或重新组合旋律、节奏,探索出新的音响结构;也可将大家熟悉的旋律、旋律短句让学生做变奏或即兴创编。
6.加强与相关理论学科的紧密联系,注重技能的训练
达尔克罗兹认为:“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各种理论知识也应该以听音乐、接受音乐为主体,而听觉的训练又不仅仅是耳朵的问题。音乐教育既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教材中要体现出与乐理、和声、曲式、复调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训练内容,只有相互渗透,才能触类旁通。例如,把乐理与和声中的书面练习列入到教材中作为视唱或弹唱的训练,这样可以将无声音乐技术理论变为有声,不仅容易理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7.教材中要注重首调训练的内容
目前视唱练耳学科教学大多单一采用固定听觉的教学方式,首调听觉辅助并未全部采用。部分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师对于首调听觉还缺乏全面的认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得已的办法。通过近几年的普通艺术类高考视唱练耳学科专业加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首调思维能力,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是固定听觉与首调听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无疑对缓解固定听觉训练的难度较为有效,但通过实践检验发现,虽然一直努力想培养学生的固定音高听辨能力,但收效甚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在听辨过程中两种方法相互干扰和影响的现象。因为在此教学模式下首调听觉训练往往充当辅助固定听觉训练的角色,并没有真正遵循它的规律。笔者认为,针对普通艺术类高校的部分专业如声乐、民族器乐、流行音乐专业学生既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相对音高观念,教学及教材的编排和选用上是否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以首调听觉为主导的思维训练方式。在教材中科学地编排首调训练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调号的困惑,尽早接触多声部节奏、变化音、转调,将视唱练耳教材内容编排按照调号,将不同的调式调性音乐穿插,由升降号的多少来衡量难易程度的标准。
视唱练习学科教材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凝结、体现出当代视唱练耳学科教学的理念,是教学目的的具体落实,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从实用性与适用性出发,编写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以及具有当代音乐特色的视唱练耳教材有着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在视唱练耳学科教学体系中的应用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把传统的教学优势、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机地加以结合,势必会使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多媒体辅助视唱练耳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新的教材体系相结合必然会给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带来强烈的冲击。该模式将多种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原有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使学生多方位、立体化地感受教学内容,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容量,便于调动多种教学素材,更加有机地整合教学过程。通过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系统辅助视唱练耳教学,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
1.多媒体教学更具生动性
多媒体教学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听觉训练,在听觉上提供不同的音效刺激,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演奏环境,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感受音乐,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距离。把不同的乐器音色纳入到教学实践中,改善了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处于单一音响状态,听觉材料有限和风格单一的状况。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视唱与听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多媒体系统的出现可以使音色、音效、节奏多样化,针对性更强。
2.多媒体教学具有严谨性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技术性与音乐性一直是教学追求的目标。技术训练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准确,只有准确地完成每一项技术要求,才可能较好地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以往的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会对一些内容提出数字化的要求,如速度、节拍等,但进一步的数字化分析往往被注重音乐表现的客观要求所忽略,如节奏的准确性,音高、力度的表现等。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出现,给所诠释的音乐内容的准确性以极大的保证,这正是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借助先进的视唱练耳教学软件进行教学
专业公司制作的多媒体视唱练耳教学软件,为解决教师教学及学生听力训练这个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捷径。软件EARMASTER提供的10项学习课题,包括音程判断、音程识别、和弦练习、节奏练习、音阶识别、节奏更正、旋律听写等,学习的难度由上到下依次增加,从和声、节奏、旋律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训练。软件Auralia,共有26课分属4个主要课题,包括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教师在训练的同时还可控制音量和速度,改变练习的难度,同时 Auralia软件的管理工具也可以保存或删除学生的记录、测验结果,并可选用类似人声的音色。软件的使用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且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4. 自行研发辅助教材
根据既定的视唱练耳教材,使用不同的音序软件针对课程安排,制作编辑相应音频文件,自行研发辅助教材。目前较好的音序软件是Cakewalk,使用Cakewalk 音序软件可以进行音乐制作、数字录音(硬盘录音)和音频编辑。另外可以使用Band in a Box自动配器软件,提前输入作品的和声进行,然后依照选定的音乐风格自动生成打击乐、低音、钢琴、弦乐和吉他5个声部的音乐,配合授课内容,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5.利用多媒体进行视唱练耳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系统,钢琴依然要作为授课的必要手段之一,另外在对一些视唱练耳软件的使用上,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大纲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使用,切勿生搬硬套。
高校视唱练耳学科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开发,一定要与时代接轨,符合高校学生的实际专业水平与客观需求,要使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建立多样化的视唱练耳学科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视唱练耳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开发有着广阔的需求。
篇2
划入原区商贸旅游局有关全区旅游服务管理、市场发展与建设以及再生资源管理的相关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拟订本区旅游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
(三)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
(四)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
(五)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
(六)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
(七)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负责雁塔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八)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场建设发展的政策、法规;培育、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做好市场运行的调研工作。
(九)负责全区集贸、农贸市场的改建、新建及规划前期的审核工作;监督检点市场建设的运行情况;指导协调全区市场的改造及提升工作。
(十)培育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指导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和农村便民市场的发展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十一)建立健全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
(十二)指导全区市场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行业协会工作。
(十三)负责全区再生资源行业的监督管理。
(十四)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区旅游局(区市场管理办公室)内设3个行政科室:
(一)党政办公室
负责全局党务政务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制度、任务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负责文秘、政务信息、机要、保密、档案、工作;负责重要会议的组织和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职务及相关职业资格的管理工作;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组织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的考评及奖惩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负责本系统计划生育工作。
(二)旅游发展管理科
统筹协调全区旅游业发展,拟订全区旅游市场开发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区旅游整体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推广活动;组织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组织旅游单位等级评定,农家乐(生态旅游)接待单位的审核及挂牌,参与旅游项目的审批工作;监测旅游经济运行,负责旅游统计和行业信息;引导休闲度假;协调和指导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承担规范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责任;规范全区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和服务行为;指导全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旅游区、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方面的服务标准;负责全区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旅游应急救援工作;负责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指导旅游行业管理、受理旅游投诉;指导辖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
(三)市场规划建设科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场建设发展的政策、法规;培育、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做好市场运行的调研工作;负责全区集贸、农贸市场的改建、新建及规划前期的审核工作;监督检点市场建设的运行情况;指导协调全区集贸、农贸市场的改造及提升工作;培育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指导集贸市场、农贸市场、社区和农村便民市场的发展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立健全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指导全区市场行业体制改革和市场行业协会工作;负责拟订全区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管;负责再生资源行业从业人员有关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工作;负责区商贸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的协调处理工作。
篇3
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2015年上半年,全县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48.8万头、34.9万头、25.8万只和1590.3万只。牧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0.2亿元,同比增长1.50%。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根据梨树县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场、牧业小区、家庭牧场和牧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升级传统畜禽养殖方式。全县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总数发展到522个。
健全动物防疫网络,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制。加强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体系建设和动物疫病预警体系建设,县兽医实验室达到国家规定的市级建设标准;强化动物卫生监管,加快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动监e通”终端申报系统,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加强畜禽定点屠宰厂进行清理审察和备案工作,集中整治畜禽露天屠宰,彻底清除城区露天宰杀畜禽的违法行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完善,全县已建成22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池,养殖企业自建79个。2015年投资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场1个,年处理能力300吨以上,目前已经开工建设。
畜禽良种体系建设已初步形成。梨树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种公牛站1个,红嘴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已被农业部批准为种猪繁育核心群。梨树县拥有生猪原种场及扩繁场15个。建成80个牛人工授精站点和31个猪人工授精站点。肉牛、生猪良种率均达到100%。
饲料兽药经营秩序良好。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转变方式、增加效益、加强监管、保证安全”的原则,以四平特驱30万吨饲料生产线为龙头,推进饲料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促进饲料工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行兽药GSP质量认证工作,建立诚信制度,严禁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流通。
粗饲料开发利用能力加强。在原有青、黄贮和微贮的基础上,加大生物饲料的开发力度,以企业为主体,支持产学研相结合的饲料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新型饲料酶制剂、生物饲料发酵菌种及各种添加剂的研制与开发。目前,凯德利牧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大合作,成功完成了生物发酵菌种培养技术,提高了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改善了适口性,提高了动物的采食量和日增重。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根据梨树县畜牧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制定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规划,以畜禽屠宰加工企业为主体,围绕吉林红嘴12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吉林曙光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和梨树富邦900万只肉鸭屠宰加工项目,突出抓好加工龙头企业上下游为一体,产加销一条龙的全链条经营模式;围绕生猪、肉鸡和肉鸭产业建设养殖基地6个;围绕品牌创建开发“红嘴冷鲜肉”、“曙光吉美嘉”和“曙光牌肉品”、“实佳牌”肉牛等品牌4个;围绕畜禽产品市场开发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仓储吞吐能力,加强生鲜畜产品配送、“农超对接”,建立“红嘴冷鲜肉”销售网点和曙光农产品专营店23个。
畜产品质量监管明显加强。从养殖源头入手,强化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建立规模养殖企业实名登记备案制度,规范畜禽饲养环节,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篇4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5-0020-02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不仅人多地少,而且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以上基本国情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我国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决策。而农田水利作为我国广大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对农业的稳产和高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我们应大力营造农田水利,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建设的一个重点环节来抓,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1 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如何为农田水利建设创造出有利的发展环境,笔者认为加大以下两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切实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应当对农田水利建设在给予资金上上的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并不断逐步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标准。通过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逐步将农业产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和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国家在对农田进行改造时,要予以相应的资金扶持措施,有效缓解以往农田基本建设中改造中出现的资金不足难题;二是实施轻税薄赋的金融政策。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要依据多予与放活的原则,严格执行现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全面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继续扩大涉及到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积极支持积极性高、信用好的农户参与到农田水利建设中,从而有效实现增收致富。
2 明晰农田水利的产权
要积极解决农田水利的产权问题,一方面是要认真落实农田水利政策,积极理顺分配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宣传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加大农田水利政策的落实,建立全民水利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让群众自觉自愿地地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中去。要积极探索承包制、股份制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人;另一方面是要国家明确相应权属的基础上,依据农田生产周期普遍较长的特点,保持农田水利权属保持长期稳定。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给农民造成的损失,国家要进行相应的补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3 建立专业化的农田水利开发管理队伍
一是要严格落实责任。由当地政府的主管领导牵头,成立农田水利更新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负有农田水利改造任务的重点乡镇也要成立管理机构,并建立起固定的联系点,长年关注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要将农田水利的更新改造工作作为新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作出表彰与奖励,对未及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则要作出通报批评,甚至追究领导责任。水利主管部门要针对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各步骤与各环节,制定出技术规程与规定的完成时限,并进行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切实提高认识。因为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农田水利的管护意识不强,责权利不够清晰,毁坏农田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到我国农田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尽快理顺管理体制,应当注重加强地方水利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发挥乡镇水利站的功能。农田林网应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栽培、统一施肥,通过深翻和中耕等措施以改善土壤结构,以求缩短投入与产出的周期,提高农田水利的经营与管理水平。
4 加强产业化与市场化建设
一是要开展社会化服务。水利主管部门应根据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增加服务开发手段,把农田水利的规划、管护、加工、销售及开发等各环节统一起来,以确保国家水利政策能够得到落实,保障农民权利不受到侵害,并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农民等各方利益。为此,一定要加强农田水利专业化技术与农田水利产品市场开发,用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开发来促进农田水利特色产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强后续产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要按照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规律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全力做好农田水利的资源加工转化工作,要继续全力推动传统意义上的木材加工市场的深度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精加工和深加工,逐步延长产业链,走出一种种植、贸易、工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要充分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产业化水平,积极扶持与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与知名品牌,积极推动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从而带动这一产业的大发展;三是要加快市场化发展之路。要根据农产品的特性与市场状况来充分激活木材市场,并逐步规范市场的流通秩序,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民进入到市场中,从而提高该产业的发展活力,并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不断流动。
5高农田水利体系建设的科技效益
一是要真正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意义,通过制定与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科技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综合开发及深层次开发。要通过试验,建立起经济高效的典型开发模式,并加快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的普及推广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二是要着力增加科技攻关的力度,要积极培育并推广一批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的优良树种。要通过强化农田水利结构、树种配置及混交方式等模式的研究,不断推广农田复合经营的先进模式。要重视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不断推广农田水利建设中所需要的合适技术,并加快林业方面的新技术与新成果的普及程度,为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6 结论
总的来说,近年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步入到良性循环的轨道,而且林龄结构与龄组分布正在逐步得到调整,农田水利建设的各项功能正在更趋完善。笔者坚信,只要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农田农防林管理,顺应市场的需求,一定能将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篇5
世界医学界的研发活动有向亚洲转移的趋势,中国医药企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医药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原来与跨国公司相比就“少得可怜”的研发、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费用现在变得更加“捉襟见肘”。此外,药品零售行为的变化,医院主导的药品销售体系,以及制药企业普遍较差的谈判能力,使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的盈利进一步减少。
事实上,由于大部分中国制药企业无力开发新药,引发仿制药激增,使得数千家制药企业在低端国产药市场上“自相残杀”,纷纷通过压低价格来应对竞争。
由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的医疗费用有限,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提高药价相当不现实,低价竞争仍是医药企业生存的重要手段。
随着药品大卖场、连锁药店、平价药店、大型物流分销中心纷纷露脸,中国医药分销渠道的变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美国用80多年形成的业态在中国隔夜就能出现,这种急风暴雨式的变革必定隐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合资药品在中国的品牌认知度相当高。中国医药商业协会此前的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购买的药品中,进口和合资药占到70%以上,国产品牌只有30.07%。创新是推动中国医药产业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元素之一。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医药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兼并重组整合迅速做强做大”。目前跨国制药企业已由单纯开发中国市场转为研发投资;随着近年来世界医药巨头间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也应该与世界保持同步。
中国医药企业构建创新体系建设应具备以下三方面背景:
首先,中国正在快速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社会环境。这表现在:企业的性质、规模发生变化,市场机制趋于成熟;政府将从各个方面推动企业自我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建设趋于完善;国家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体制改革的加快。
篇6
一、我国现阶段是由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体系构建的措施
(一)标准化管理工作水平有待提升
石油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在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采取的执行标准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够达到与时俱进的要求,难以吸收和接纳最尖端、最新、最全面的管理技术。[2]在对国外自主创新和先进标准进行学习时,整个水平相对较低。有的石油企业虽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对标准化管理体系进行构件,但是,在后期的贯彻工作中,无法兼顾技术跟进、人才培养等因素,或者因为贯彻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难以按照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来实施,进一步诱发整个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出相关的作用。
(二)石油企业难以主动开展管理体系建设工作
较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在石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落实状况并不理想,有的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依然固守传统的管理理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制定的重要意义。[3]很多管理阶层以及工作人员无法全面理解标准化管理体系执行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要求,要想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正确实施,有关领导就需要形成较为强烈的建设意识,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主动建设以及尝试。
(三)石油企业缺乏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资金
随着国内外标准化管理体系水平的不断提升,石油企业在对管理体系进行构建时,除了要保证环境管理、社会责任管理以及质量管理达到标准化的相关要求之外,还要保证企业财务工作、人事工作也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这就让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开展相关的建设工作。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石油企业都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市场开发、原油开采、产品技术研制等领域,从而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石油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达到较为显著的技术性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掌握系统的行政管理知识的基础之上,还要了解更多的技术性要求。但是,这类人才本身就比较缺乏,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到导致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受到影响。很多石油企业管理工作还处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不能够重视人才吸引、无法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发展和运行中。
二、提升石油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提升全体职工的管理理念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全体工作人员需要树立较为显著的管理意识,尤其是领导阶层更需要对其加以重视。[4]需要把企业发展和标准化管理之间的关系理清,明白管理体系建设的严肃性、重要性,不能够将其看成一个单一的体系,把应付验收当作唯一的目标要求,要把相关要求和理念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进行落实。
(二)提升标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力度
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对相关标准加以落实,石油企业作为过程性的企业,有着较多的执行标准,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引导全员都参与其中。但是,要想保证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能够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标准化的管理人员还要有效结合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实际状况,对标准化的管理知识加以补充,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把标准化的培训工作在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环节中加以落实,让所有的员工都能够对相关标准以及职责要求进行落实,更好地解决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
(三)做好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监督工作
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能够保证石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所以,企业管理和领导阶层需要能够定期对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对于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和改进,建立相关的检查和监督机构,做好标准体系实施的反馈工作,从而保证标准化管理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石油期货;价格发现;资本市场;燃料油期货
一、政府规制模式的改革
石油市场当前的政府规制模式严重制约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自我调节,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应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探索石油市场新的规制模式,深化石油市场改革。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转变“先实践,后立法”的落后理念,树立“先立法,后完善”的基本思路,尽快完善我国石油产业的法律法规,为石油现货与期货市场的规范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明细《反垄断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等法规的细则,为垄断行业引入竞争、调控与有效监管提供更为细化的准则;加紧修订《石油天然气法》等相关能源法规;尽快出台《石油储备条例》、《能源法》、《反倾销反补贴条例》等能源基础法规;加快《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期货保证金存取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期货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管理细则的出台等。
(二)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石油下游领域市场已基本具备市场多元化竞争的条件,BP、美孚等跨国公司也已通过合资形式提前进入零售领域,在此基础上,鼓励、引导中小型企业进行联合经营等规模化经营模式,加强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在原油、成品油批发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前提下,允许具备规模化经营的大公司(如中国石油化工进出口公司)进入批发领域,通过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以产权竞争的模式进行市场整合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从而形成国有石油公司、跨国石油公司与民营企业的规模化企业集团共同竞争格局。鼓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有效市场监管的前提下,全面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深化石油进口配额制度改革,鼓励大型公司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开发。
在完善政府市场调控手段与市场风险监控体系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具备规模化经营的企业积极参与石油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进一步完善QFII制度,积极引导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石油期货市场,并采取有效的市场监控。此外,通过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等相关政策的改革,合理有效的利用国际金融资本,以推动我国石油期货市场改革。
(三)调控手段市场化
1.完备石油储备体系
针对目前石油储备基础设施能力有限的状况,我国应加强金融性储备的探索工作。例如,在美元贬值与世界经济不景气等不利条件下,由于高额外汇储备面临的市场敞口风险太高,可以考虑动用小部分外汇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以合适的价位做多原油期货合约,将这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石油仓单储备,石油仓单储备届时既可以通过平仓处理,也可以通过实物交割来增加实物储备。这不仅可以提高外汇资产的收益,改善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更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和金融风险,合理的利用市场化手段来获取稳定的远期石油供应。在这方面我国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例如,2009年中俄双方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利率约为6%;俄罗斯则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
2.建立石油基金体系
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表明,生产要素与资本实现自由流动的市场更需要科学合理的市场监控手段与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当前石油金融化趋势下,我国很有必要建立并完善自己的石油基金体系,以加强宏观调控职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由证监会与财政部牵头负责建立我国的石油基金体系,下面分别设立石油储备基金、石油期货基金和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三大子基金,并由财政部统一管理。石油储备基金主要用于石油储备建设工作;石油期货基金由证监会进行具体管理,在交易所的风险基金出现危机时,实施必要的金融手段支持,并且定期调研或者听取交易所的市场运行报告,用以实现石油期货市场的政府调控职能;石油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石油现货市场的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工作。
二、完善期货市场交易机制
(一)期货交易所体系建设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公司化改革已成为全球交易所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公司化改革,可以有效增强交易所自身的市场适应力和创新意识,更好的为市场交易提供服务。我国应该在金融环境良好、金融市场发达、交易所所在地石油现货市场交易活跃、有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发展经验的金融中心城市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建立一个区域效应明显的公司制石油期货交易所体系,更好的实现石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但这个过程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效应,要平稳有序进行,同时,要加强石油期货交易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
(二)完善石油期货品种
篇8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发展;制约因素
生物质是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能蕴藏量极大,仅地球上植物每年的生物质能生产量,就相当于目前人类消耗的矿物能的20倍。生物质能源在我国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4位能源资源,在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开发生物质能已成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
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无论是科研水平、开发利用层次、转换设备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市场销售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1.资金制约
1.1资金来源方面
国外,投资生物质能产业的主体,主要有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跨国公司、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等,并且许多国家早就成立了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基金。而我国还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和固定的融资渠道。由于生物质能经济效益、市场前景不明朗,因此国内银行不愿承担风险,不愿提供超过15年的长期贷款。从国际资本市场上来看,尽管国际贷款期限较长(一般可长达20年),但目前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已经取消了原来对我国的软贷款。这些实际情况,造成生物质能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或政府拨款,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影响了各方面对生物质能投资的信心。
1.2资金规模方面
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每年对生物质能的开发投资力度很大,而我国在这方面给予的投资要明显少得多,“十一五”期间也只有8亿元投人。应积极发动地方、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力量,投入到生物质能产业中,发挥资本市场的支撑作用。
2.技术制约
2.1技术研发不够,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长期缺乏科技经费的投入,缺少激励生物质能产业科技进步创新的措施,使得生物质能产业在基础技术研究、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的现成技术,采用简单工艺和简陋设备,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这样就妨碍了技术扩散效应的发生。例如: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纤维素酶高成本问题;后备资源潜力大的纤维素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合成柴油的生产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在固体成型压块燃料方面,存在着成型机模具磨损严重、运行稳定性差、使用寿命较短、能耗高、配套炉具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生物质能产业化的生产技术瓶颈问题远没有解决。
2.2科研机构分散、人才缺乏
生物质能科研机构分散,科研资金和专业人才匮乏,没有相应的技术研发队伍,缺少吸引人才和防止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的措施,未形成像化石能源一样专门的研究、咨询等产业服务机构,导致生物质能发展缓慢,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
3.市场制约
3.1市场开发不完善
很多以生物质为基础的开发项目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潜力,但由于社会各界的信心不强,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开发信心。同时,虽然有一部分生物质能源产品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标准,但整体上讲,缺乏系统的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认证标准,以及相应的法规和质量监督体系,使得整个生物质能源市场处于无序状态,从而影响了生物质能源市场的开发和扩大。
3.2竞争平台不公平
国家对生物质能产业的优惠、补贴、奖励很难落到中小企业身上。除农村沼气项目外,支持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大部分政策倾向于规模化的大型项目,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例如燃料乙醇,国家每年向4家陈化粮燃料乙醇定点企业(黑龙江华润酒精有限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公司以及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发放补贴;而走非粮路线的中小企业却很难拿到同等的补助。没有得到补贴的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液体燃料方面,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只收购拿到正式批文的黑龙江华润酒精等4家定点供应企业的燃料乙醇,不收购中小企业生产的非粮乙醇,对采购生物柴油也持“暂不参与”的态度,使得部分生物燃料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而无法将产品变现,最终使整个生产链条无法正常循环运行。
3.3体系建设不完善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套,产业规模效益的实现与上下游市场的依托密不可分。化石能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从资源的勘探、开发、运输、转化,到消费者的利用,再到相关的服务部门,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一套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体系。而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配套产业还很不完善,产业规模比较小,在能源利用的终端缺乏相关产业的支持,并且生物质能源的示范推广和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使得利用大多数生物质能源产品时,还需要额外的处理和转化,这样就造成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成本较高。
4.政策和体制制约
4.1政策约束
生物质能产业是具有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弱质产业。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的支持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政府要在投融资、税收、补贴、加速折旧、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实在的政策倾斜。目前我国政府虽然了支持生物质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可再生能源法》等),但相关配套政策体系还不完整,缺乏具体明确、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经济激励措施的实施力度不够。另外,国家对燃料乙醇的生产和销售仍采取严格的管制,许多企业和个人由于受到现行政策的限制,不能普遍享受到财政补贴,难以进入汽油现有的销售渠道。为此,需要建立完善投资、税收、信贷、价格、协调等方面的长效激励机制,落实生物质能源企业的获得补贴方面的具体政策措施。
4.2体制制约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但现有的政府管理模式和职能仍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市场经济中,还渗透着不少计划因素,突出表现在建设项目的审批依然是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之一。生物质能按能源品种分属不同的行业,没有形成统一的归口行业,而对于生物质能的领导和管理又分属于多个部委,例如农业部、电力部、林业部等都设有专门的司(局)或处室负责一部分工作。这样的管理机制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很难出台统一协调的政策措施,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生物质能源总体发展目标、配套措施与其实施之间发生脱节。
篇9
关键词:农村建设;经济结构;影响因素;措施
(一)调查背景及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邛崃市虽为成都市的县级城市,且已有2300年的开发历史,但邛崃市交通欠发达,科技水平低,年轻劳动力不足,种种原因时期经济结构不合理。在今天城镇依然在走“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低产出”的老路。而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其发展潜力大大减小。
2.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在网上搜寻详细资料对羊安镇的现代经济建设进行宏观上的了解。加上在当地的走访调查,在通过与当地不同年龄层群众和村干部的接触以及对当地工业企业的实施调查中了解到羊安镇建设的现状,使对其经济,工业,基础配套的状况有一个清晰而真实的了解。最后将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的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1.调查结果
按照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要求,结合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和邛崃市委“363”工作计划,坚持推进“产城一体”、促进“三产联动”的发展思路,分析当前羊安经济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实状况,经济总量不足、产城融合极不充分、基础配套不完善、社会管理创新滞后、体制机制改革迟缓,都是制约经济区今后或较长一段时间科学发展、领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2.存在的原因
(1)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一是投入产出比低。从近年来政府性投入资金框算,园区亩均投资约50万元,而从2011年实际缴税看,亩均税收约1万元,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虽有部分企业未完全达产等原因,但仍能充分说明入驻企业税收贡献率太低,无法支撑可持续发展。
二是主导产业比重低。入驻项目125个,其中家具类69个,其他类20个,而精细化工及医药类项目仅有36个,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偏低。
(2)产城融合极不充分
一是城市与园区比例失调。规划上工业园区为16平方公里,城市仅有7平方公里;现状中工业园区建成7.8平方公里,城市仅有2平方公里,比例明显失调。且目前城市无国有规模用地指标(红斑),城市没有一点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两化融合发展。
二是城市服务功能差。羊安镇经济区第三产业规模小,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远远不能满足羊安未来城市发展规模和工业发展需求,目前仅有餐饮、住宿、零售等传统的服务业,而娱乐、商场、超市尚处于镇乡水平,无法满足企业中高端人员需求;保险、金融、信息技术、中介服务等生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城市配套服务功能较差。
(3)基础配套明显不足
一是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低。羊安现有供水量仅为4300吨/日,不能满足目前园区的用水需求,自来水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随着2012年、2013年一批企业的陆续建成,矛盾将更加突出;现有一座日处理2000吨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不能处理工业废水,目前正在进行邛崃第三污水处理厂的修建。
二是物流体系不健全,对外交通仅有新邛路和正在建设的成新蒲快速通道,主动融入成都主城区、天府新区交通体系不健全,物流成本相对较高,通达性不强,影响了重大高端项目入驻。
三是能源供给不稳定。园区天然气主管网不配套、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缺口,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1.针对经济运行质量不高问题应对措施
按照“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思路,加快羊安经济区管理运行机构的组建工作,建立权责明晰、运行规范、履职到位、服务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区高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
(1).领导机构设置及班子组建。成立羊安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经济区班子由羊安工业园区管委会班子和羊安镇、冉义镇班子组合形成:园区党工委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担任经济区管委会主任,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羊安、冉义两镇党委书记担任经济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两镇镇长担任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羊安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暂定为临时机构,暂不报上级编委,先行整合经济工作,统筹调配使用三家单位的人员,待条件成熟再整合社会管理等职能,逐步过渡为常设机构。
(2).内设机构设置及优化。经济区管委会内部保留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部、企业服务部、经济发展部、党纪目督办、办公室,增设市场开发部、现代农业开发部。市场开发部负责区域内集体经济市场开发工作,协助区域内企业进行市场开发等工作;现代农业开发部负责现代农业项目包装、落实相关农业政策等工作。羊安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保持内设机构和人员不变,继续加强对工业园区的领导管理。
(3).加大对经济区管理权限下放。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权责一致”的原则,市级部门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向羊安经济区下放产业发展、项目投资、规划建设、市政交通、环境保护、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民生事业等方面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由经济区对区域内的邛崃市级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实行独立审批服务
2.针对产城融合极不充分问题应对措施
(1)城市与园区方面。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园中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对不符合主导产业,但税收贡献率高,配套关联性强的项目,引导其进入“园中园”发展,以提升税收贡献率,促进园区快速发展。
(2)城市服务方面。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服务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据羊安未来人口规模和城市人口特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商业集聚区,重点突出精品经营、品牌专卖、休闲娱乐等。
(3)城市与园区互融性方面
以成都市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提出的“布局组团化、产业高端化、建设集约化、功能复合化、空间人性化、环境田园化、风貌多样化、交通网络化、配套标准化”的“九化”原则为指导,着力构建“产城一体”新格局。
3、针对基础配套明显不足问题应对措施
(1)基础设施配套方面
加快经济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成新蒲快速通道工程建设,启动新邛路双向六车道拓宽改造工程、堤带路二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九龙大道北延线延伸道路工程,改善经济区内外交通环境;加快实施综合市场二期、羊安变电Ⅱ站和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尽快完成自来水厂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供排水主管网铺设工程;依托城市道路、村道,结合城市道路隔离带、城市生态绿化区、公园,实施都市生态公园及绿化走廊建设,完成公园路口、新邛路口等重要节点打造。
(2)物流体系方面
围绕工业园区,提供包括仓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分销等物流服务,大力发展园区配套物流业,打造园区物流信息平台
(3)能源供给不足方面
尽快规划启动新邛路以北片区核心商务区开发建设,着力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打造核心区商贸综合体,同步实施经济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方亮:《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02
[2]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出版社2011.07
篇10
南京市医疗器械产品有哪些特色?在市场开发上,生产企业取得了哪些成绩?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中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其中有哪些可以向全国推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医疗器械工作的何光明副局长。
现状:研发基础好技术含量高
《医药产业资讯》:请何局长介绍一下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现状。
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何光明(以下简称何):2004年,南京共有170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今年又增加了30多家。南京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从数量和产值上位居江苏省前列,这对南京医疗器械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广泛的市场资源和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从而吸引了国内外各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南京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使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南京有很多医疗器械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赛尔金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年产值达五千余万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70%―80%。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次性活检钳,为国内首创,产品出口欧美等地。江苏富科思有限公司生产的放射治疗导航系统,也属于国内首创,这套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已赶上或超过进口产品,而价格却只有国外同类进口产品的―半。
《医药产业资讯》:在市场开发上,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哪些新的思路?
何:企业在市场开发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科研院所有一些好的项目,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转让方。2003年,南京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南京医疗器械管理协会联合组织了一个小规模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转让交易会,开始我们还担心组织不起来,结果令我们大为意外,现有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都十分积极地参加了这个展会。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形式把医疗器械科研项目推向市场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监管:全面系统有效
《医药产业资讯》:据我们了解,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中做了全面.系统、有效的工作,请您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
何:在医疗器械监管工作中,我们克服了监管面广、量大,人员不足的困难,积极创新监管思路,拓宽监管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南京市目前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200家,经营企业3000多家,还有众多医疗机构等工作难度可见一斑。
我们重视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突出重点,使监管水平在全国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各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均没有发生过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我们不断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对生产企业进行属地化管理、分级管理,统一制定目标,落实责任。不断健全分类管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网络,加强区县药监部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使市、区(县)形成立体监管网络体系。
在市场监督工作上,重点加强技术监督,适当进行市一级企业产品质量的抽查,促使被监管企业产品生产质量不断提高。
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上,突出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监管,包括进货渠道、使用情况、毁形记录等,并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
我们还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并同产品质量考核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诚信档案。
《医药产业资讯》: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管工作中,有没有可以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义齿必须从2004年1月1日起持证生产、销售。南京市先后有15家义齿加工生产企业领取了生产许可证,截至今年6月,只有7家企业领取了产品注册证,还有很多生产企业未领到证书,所以时常有人举报一些企业无注册证却从事生产的违法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专项整顿,同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南京定制式义齿生产企业监督管理的指导规范》,用于指导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另外拟在医疗器械协会下成立义齿生产企业分会,由企业自发地制定一些行规,以加强诚信建设,强调企业自律。
在对隐形眼镜经营企业的监管上,我们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结合南京隐形眼睛验配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率先制定了《关于角膜接触镜及护理用液经营企业申办条件的若干规定》,多方面对经营企业进行专项整顿,并对无证经营者进行查处。经过整顿,隐形眼镜验配行业总体呈规范有序的发展态势。
《医药产业资讯》:据我们所知,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很早就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请问是如何进行分类管理的?
何:在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工作中,我们创新监管思路,完善监管措施,有效地提高了监管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在监管工作的全面性方面,我们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不断深化和完善分类管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监控、分类管理”的工作体系,将南京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为重点监控企业,B类为一般企业,C类为其他企业。按照企业类别实施不同的检查频次、力度和方式,较好地实现了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方面,我们坚持“重点抓和抓重点”相结合,把握医疗器械行业诚信建设的主导权。在监管中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生产,坚持把监管和服务相结合。在依法行政的同时,不是一罚了之,而是通过大量地、耐心地说服教育,让企业知道什么地方违规,怎样改进经营管理。同时,通过组织企业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参加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另外,引导企业加强风险控制和安全生产,帮助企业深入查找和排除产品的设计风险,从源头上防渐口控制事故的发生。
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方面,我们发挥重点监控的警示和示范作用,推动行业监管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做到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归纳分析,并召开行业大会通报情况,以发挥重点监控的警示、示范作用,从而增强企业依法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全行业形成依法生产经营的良好风气。
新思路:“两个平台”“三个引导”
《医药产业资讯》:按照“政会脱钩”的原则,从今年起,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再担任南京市医疗器械管理协会领导职务,这对整个行业有什么影响?
何:南京市医疗器械管理协会在2002年初成立,紧紧围绕办会宗旨,积极配合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医疗器械监管与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生产企业也希望能在药监局的领导下参加协会的各项工作,从而整体提高了监管工作水平。
按照“政会脱钩”的原则,今年我和医疗器械处负责人退出了协会,并配合协会组织成立了第二届南京医疗器械管理协会。在此我表示,对新一届协会的工作将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我也代表药监局表示要做到“四个不变”,即办会宗旨不变、为医疗器械企业服务的原则不变、为会员服务方向不变、挂靠管理形式不变。
《医药产业资讯》:贵局监管工作的下一步思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