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活动时间
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全区“防灾减灾日”工作重点开展“三个一”活动:
(一)开展一周“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5月7-13日,在魅力*网等媒体和利用黑板报、社区宣传栏等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利用农村集市日等,到农村进行宣传,使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防灾减灾知识得到普及,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牵头单位:区文广局
参与单位:区安监局、区司法局、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煤炭局、区农业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信息中心等相关单位。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演讲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邀请气象、地震、消防等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举行消防等相关应急演练等。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
参加单位:区科技局、*消防大队、区安监局。
2、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牵头单位:区安监局
配合单位:区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重点是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各镇(乡)街道。
3、进社区活动。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各镇(乡)街道。
4、进乡村活动。组织农技专家深入镇(乡)街道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洪涝、地质灾害等灾害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地质灾害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
牵头单位:各镇(乡)街道
配合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国土分局等部门。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5月12日,在人民广场开展街头宣传活动,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制作有关展板。
牵头部门:区政府应急办
参加单位: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水利局、区林业局、区司法局、区科技局、区红十字会、*交巡警大队、*消防大队、*国土分局等部门。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相关参与配合单位,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各镇(乡)街道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实。
(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的宣传作用,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篇2
1、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2、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3、防震依靠科学,减震依靠大家。
4、防震减灾手牵手,美好生活心连心。
5、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6、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提高防震减灾法制保障能力。
7、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8、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9、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10、防震减灾靠大家,和谐平安你我他。
11、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12、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13、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5、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16、防震,未雨绸缪;减震,莫失良机。
17、防震减灾人人参与,和谐社会家家收益。
18、防治地质灾害,人人有责。
19、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20、防灾连接你我他,安全和谐靠大家。
21、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22、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3、防震重在教育,减震重在保障。
24、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5、普及防震救灾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26、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27、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28、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29、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30、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1、持续发展须防震,以人为本要减灾。
32、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33、做好地震应急预防,自救自护减少伤亡。
34、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35、防震减灾践于行,和谐幸福见于心。
36、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努力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37、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38、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39、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40、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41、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42、防御地震灾害,构建平安校园。
43、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44、防灾减灾,人人参与。
45、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6、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47、防灾减灾,人人有责。
48、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9、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50、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篇3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人防宣传教育是人防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通过“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入家庭”系列活动,我区基层家庭应急和减灾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为更好的加大人防宣传教育覆盖面,唤起公众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区根据市人防办下达的工作要求,开展人防宣传“五进”(进机关、进院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媒体)活动,旨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应急减灾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对于营造有利于加快人防建设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意义重大。
二、成立人防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活动时间:从4月至12月
三、工作重点及任务安排
及时抓好中国中央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指示精神在全区人防系统的宣传贯彻;加大人防法规政策宣传力度,着力宣传《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办法》和新修订的《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规定》(省人民政府第270令),广泛宣传人防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平战结合等重点工程;加强防空防灾知识技能普及教育;建立健全人防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加强人防宣传教育工作研讨和队伍培训。
(一)围绕推进《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及配套政策贯彻落实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1、区委党校的培训课程中纳入人防主题讲座。
2、在区门户网站开展人防法律法规政策问卷调查,包括网上调查卷、调查结果公布、工作建议评选工作等活动环节。
3、开展以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的人防法律法规手机短信宣传活动。
(二)深入落实“人防宣传教育进社区”相关工作
1、在社区内积极开展人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同时利用“三八妇女节”、“5.12”汶川地震纪念日、“11.1全省防空警报试鸣日”等举办宣传人防教育的活动。通过发放人防知识手册、设立人防宣传栏、举办人防主题讲座、播放人防影片和纪录片、开展人防知识竞赛、防灾防空技能演练以及参观人防工程等,提升市民对人防工作的知晓度、防空防灾知识的掌握度和防空防灾技能的熟练度。
2、在社区内开展人防应急救灾主题讲座活动,使居民明确人防观念的重要意义。会上将通过民主讨论的形式进一步升华人防宣传教育活动的主题,增强各社区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以促进活动的顺利展开。
3、组织人防文艺汇演活动。与社区联合举办两场大型人防主题文艺汇演。通过生动丰富的表演,在娱乐中夯实居民防险救灾的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力求做到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此外,通过在活动现场设立人防宣传咨询台,向广大市民发放人防宣传资料的形式,进一步传播人防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强化防灾技能,提高自救能力,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应对自然灾害及紧急情况的互救能力。
(三)深入落实“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相关工作
建立人防宣传示范性场馆。利用区属大楼公共用地,摆放人防宣传展板,对区内各部门领导干部和来机关办事的群众进行人防宣传,将人防知识送到大家身边,方便机关干部群众了解和学习人防知识。
(四)深入落实“人防宣传教育进学校”相关工作
开展人民防空知识入学校,建立2个以上的人防宣传教育学校示范点,组织学生开展2次以上的人防疏散演练活动,开展人防教育知识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人防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的提高。
(五)深入落实“人防宣传教育进媒体”相关工作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积极邀请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参与人防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宣传效果好的优势,搭建人防宣传教育平台。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对人防宣传教育“五进”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谋划,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活动方案,搞好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认真落实执行。
篇4
关键词: 城市防灾资源;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 TU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75-0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灾害发生的规模与频率不断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隐患,我国大量的震例表明了防灾资源储备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建立城市防灾资源体系及其评价模型,为了解城市的防灾资源储备水平提供了参考。
一、唐山市城市防灾资源概述
城市防灾资源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既包括各种物质资源,也包括与灾害防、抗、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等。唐山市属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活动频繁,1976年7.8级地震之后,唐山市地震活动进入调整阶段,但是地震形势依然很严峻。多数专家认为在唐山市老震区有发生较强余震的可能。
二、唐山市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防灾减灾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出发点。
2.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高效、协调的防灾减灾总和管理决策指挥体系,灾害监测预报评估服务体系,综合灾害信息实时共享体系。
3.坚持综合减灾的原则
灾害具有突发性、群发性、链发性和叠加性等特点。因此要坚持综合减灾的发展方向,坚持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减灾委员会综合协调、各涉灾部门密切配合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三、唐山市防灾资源体系的评价方法
(一)建模思路
唐山市城市灾害连锁效应明显,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后,唐山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区域之一,属于高烈度抗震设防地区。地震灾害一旦发生,由于其突发性及不可预测性,并易产生次生灾害,需要强大的应急救灾资源来支撑,不仅仅是人、财、物的支撑,科技支撑、法规支撑等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选择在地震灾害背景下,对唐山市城市各防灾资源储备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了得到城市防灾各类资源合理的权重,本研究向了解本领域研究内容的专家共发出8份问卷,收回6份。考虑到各专家的个人经验和知识水平,我们选用各位专家平均权重,进行打分而得到在城市防灾资源体系构成的一级指标中,人力资源所占权数为0.196,物力资源所占权数为0.121,时间资源所占权数为0.136,空间资源所占权数为0.093,城市生命线资源所占权数为0.124,技术资源所占权数为0.060,资金资源所占权数为0.079,组织资源所占权数为0.066,法规资源所占权数为0.059,思想资源所占权数为0.066。
同理可得,一级指标下方案层的各个指标权重为,救援专业队伍建设情况0.056,志愿者队伍规模及培训0.024,医疗救助能力0.060,居民自救能力0.055;物资储备的种类0.061,物质储备的数量0.061;震情速报时间0.045,预案启动时间0.045,指挥部门到达现场的速度0.046;人均避难场所面积0.046,人均疏散空间用地面积0.047;冗余能力0.062,防灾抗灾能力0.062;对已有灾害的监测预报能力0.030,灾害信息的能力0.030;救灾资金的储备情况0.052,人均财政收入情况0.027;防灾机构设置情况0.026,防灾机构功能执行情况0.040;灾害立法情况0.030,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0.030;宣传教育情况0.044,防灾演习次数0.022。
四、城市防灾资源的综合评价
通过对以上一级指标下方案层的各个指标权重的计算,我们认为唐山市城市防灾资源体系的评价结果为“一般”,具体为:
1.人力资源
唐山市计划在每个县区配备应急专业救援队伍50人,其中芦台、汉沽、高新区和南堡各为30人;在141座地震宏观观察哨中设观察员153名,防震减灾助理员及志愿者196人。
2.物资资源
防震减灾的物资资源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存在较大的缺口,应急车辆和应急装备,都不能保障在灾害发生后的快速救援行动。
3.时间资源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抓紧时间就是减灾。时间资源的效益要求震情速报时间要短,要求监测能力的信息化,网络化。
4.空间资源
我市的避震疏散空间面积储备水平一般。《“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按照有关规划和标准,加快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工作。
5.城市生命线系统
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水平一般。要加强城市生命线的抗震设防,将供水、供电、燃气、通讯、医疗等城市生命线工程设施按地震设防烈度9度进行抗震设防。同时对生命线实行分散化和自立化,提高其防灾能力。
6.技术资源
唐山市台网中心能够接受40个台站信号,主要分布在环绕京津唐经济开发区和环渤海区域,但由于台站所处位置比较集中,并且现有观测手段单一,缺少形变、地磁等观测手段,难以形成前兆观测手段数字化。
7.资金资源
2009年,唐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3元,然而灾后的救助资金严重不足。往往由于资金的限制,装备老化、防灾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缓慢。因此,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积极进行防灾减灾建设。 8.组织资源
从评价结构来看,唐山市的组织机构还是比较健全的。2006年,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领导体系进行了完善,明确了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市抗震救灾工作。但是缺乏唐山市防灾减灾综合指挥决策中心。
9.法规资源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落实《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性文件、同时强化《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并认真做好《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地震预报管理条例》。
10.思想资源
在12个县区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站196座,宣传员196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并积极开展“六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活动。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1世纪城市综合防灾减灾[M].城市发展研究,2000(3):1-3.
[2] 于山,苏幼坡等.唐山大地震震后救援与恢复重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1.
[3] 王绍玉.城市灾害应急与管理[M].重庆出版社,2005:115-120.
[4] 郑宇.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与应急需求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03.
[5] 吕元.城市防灾空间系统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4.
[6] 于山.基于GDP的城市抗震减灾资源配置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篇5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根据国家减灾委、省减灾委有关要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从5月7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周活动。下面,我就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都明确要求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抓紧抓好。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把救灾工作的重心转向防灾减灾并重上来,坚持防灾减灾协调推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日益严重自然灾害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我市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灾害呈现种类多、季节强、分布广、频率高、损失重的特点,尤以水灾最为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市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1991年、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和去年年初发生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范围之大、损失之重、影响之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年初,全市部分乡镇持续出现旱情,后又遭遇连阴雨天气,形势不容乐观。面对灾害发生的严峻形势和发展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减灾救灾工作,做好减灾救灾工作就是在与灾害赛跑,许多工作早一日去做就可能多些主动,少些被动,灾前多一分准备就可能在灾害来临时减一分损失。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有利于唤起全市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因此,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防优于抗”、“减先于救”的思想,切实做好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
二、明确任务,认真组织好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
1、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5月7日至13日,我市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宣传部门要认真制订宣传方案,组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播发评论文章、播放公益广告及标语,大力宣传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科技知识,及时跟踪报道全市防灾减灾活动的开展情况,为“防灾减灾日”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相关部门要面向基层,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组织街头咨询、张贴海报标语、印发科普读物、开展知识答题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5月12日上午,市里将在体育馆举办“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精心部署、密切配合,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
2、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教育。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普及活动,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教育部门要在全市中小学校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结合中小学校实际,对可能出现的雷电、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校内外可能出现的火灾、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传染病、交通、溺水等安全事故,有针对性地归纳、设计出各种应急、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标识,通过主题班会、讲座、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站、远程教育、观看展览和影视作品等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进课堂,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市公安部门针对交通事故、市消防大队针对火灾事故、市卫生部门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等都要切实开展对应的预防、自救互救、逃生等技能的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应对灾害地处置能力。
3、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根据市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市教育局将于5月11日选择城区一所中学举行防火灾、水灾、地震逃生演练,通过演练教育学生掌握各种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避险能力。相关单位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针对消防治安、生产安全、医疗救护等内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应急演练,通过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内容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对预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4、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方式创建减灾示范社区,选定居民户数较多、经济状况较好、管理比较规范的仙女山办事处西门桥社区,作为全市“减灾示范社区”工作试点单位,试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灾害预防知识全民化、灾害救助工作经常化、灾害救助技能普及化的标准,逐条落实,积累经验,并以点带面做好全市的“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在体育馆广场、中小学操场及电力局新楼房、防空地下室等处划定避难场所;在人员集中的地方划定紧急疏散通道,并规范设置明显标志;在具有灾害隐患的单位和居民院落设置消防器材,配备灭火器械,在关键地方设置逃生设备、逃生导向标识、救援电话标志、急救器材等。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成立了市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一部署落实“防灾减灾日”的各项活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合理安排时间进度,精心组织,确保活动顺利安全,在5月12日前后将“防灾减灾日”活动推向。
二是务求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教育资源,广泛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使防灾减灾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家庭;结合“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各项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
篇6
[关键词]应急物流;地震;应急物资
[中图分类号]F25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56-04
[作者简介]刘涛(1991-),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损失和悲痛,还有警示与启发。以往我国大城市的发展主要考虑GDP的增长,将经济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而对城市抗震减灾体系的建设投入较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生态的保护、重视抗震减灾,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面向地震的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是指与地震救援有关的所有物流活动的总称。包括:地震救援物资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加工、配送以及地震救援设备的使用、管理和地震救援信息处理等活动。地震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它的波及范围大,所以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的运作模式也与赢利性物流组织有所不同。概括起来,面向地震的应急物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时间”第一性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不但包括一般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还具有特有的“时间”要素。由于地震的发生不可预知,所以很难预测地震应急物流的需求,这就使得地震应急物流具有紧迫性,“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地震灾害发生时争分夺秒才能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
(二)目标的特殊性
地震灾害发生后如何快速有序地将应急物资运往灾区对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地震应急物流不可能像正常的物流系统一样以经济性为出发点,时效性和安全性成为首要目标。
(三)临时性和一次性
地震灾害应急物流系统区别于一般物流系统的经常性、循环性和稳定性,由于地震灾害的不可预测和突发性决定了它地震应急物流系统的临时性和一次性,要求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四)应急物流供需的不确定性
地震应急物流系统的供给方无法预知市场的需求,因此具有被动性;同时需求方也不可能提前反馈需求信息,无法拉动供应链的运动。在这样的情况下,供应链的中间部分,即地震救灾活动的组织者则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五)开放性和扩展性
考虑到地震应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则应该将地震应急物流系统设计得更加开放且可扩展。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并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应急物流系统的供给和需求,故只能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被动地将其纳入地震应急物流系统之中。
二、我国面向地震的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基础设施的抗震水平较低
作为城市抗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不仅是物资运输的通道,还是震时疏散员工、开展营救工作的生命通道,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调查结果显示,淮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分布极不均衡而且技术等级较低,交通系统的抗震水平较低。至2009 年底,淮安市高速、一级公路比重只有107%,等级航道只占全部航道的347%; 而四级及四级以上航道仅占11%,枢纽设施数量少,规模小,等级水平低,布局不尽合理;枢纽衔接不紧密,集疏运体系不畅通,枢纽设施利用率低且设施较为陈旧,更新较慢。不仅仅是淮安,就整体而言我国道路交通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城市享有最佳的交通运输条件,在交通方式上也较为齐全,而且公共交通系统也更为完善,这都为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农村交通条件较差,缺乏高等级的线路,对外联系不畅。通过对我国各级公路的路面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抗震水平较低,许多城市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抗震性令人担忧。
(二)城市规划不尽合理导致防灾避险功能相对落后
尽管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但是一些城市规划却不尽合理,其防灾避险功能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各方面:第一,城市单体建筑物防灾避险功能较弱。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城市高层小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这就使得在强烈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倒塌的建筑物所占的面积扩大,相对应的就是压埋厚度加大,不仅不利于市民逃生,而且对震后的救灾活动造成极大困难。越来越多的城市高层和小高层建筑物加大了建筑物的容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点和面也相应增大,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造成的破坏更为严重。广大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也令人担忧。第二,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逐渐被压缩,不能满足防灾避险的需求。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压缩了建筑物间的活动空间,城市人口日益稠密,许多社区的消防通道更是成为停车场,这无疑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则地震发生时,救援工作的效率将得不到保障。第三,一些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桥梁与外界进行联通,这易导致地震发生后短期内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将严重不足。
(三)地震应急物流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地震应急网络包括两个部分:地震应急管理网络与地震应急物流网络。地震应急物流网络则包括物资的储备和配送网络。由于应急物流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所以物流服务水平不可能达到100%,这也就形成了地震应急物流的弱经济性。如何优化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配送网络成为地震应急物流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地震应急物流网络的建设过程中,应急服务设施的布局必须纳入城市规划,同时应急服务设施的建设应该具有长远的规划,因为应急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今后的运行费用,而且对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救援工作效率。应急服务设施的设置应具有长远的规划和科学合理的选址,以降低其运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
(四)对应急物资的储备缺乏足够的重视
地震救援工作就像是一场战争,尤其是重大地震或特别重大地震发生后所进行的地震应急工作。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作战名言也适用于地震应急,那就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就应该准备足够的应急物资。救援工作人命关天,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活动必须快速有效。任何应急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物资,不论是灾区内部的应急反应还是外部的应急救援,都需在人和物兼备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事先准备好的而且随时都能用上的应急物资是支撑救援的要件。倘若等到地震发生以后再去准备,就会贻误应急的最佳时机,不能将伤亡和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较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相对较少,救灾物资的储备压力较大。各个部门分散储备救灾物资,仓库管理不够专业化及物流设备相对落后,应急物资的装卸搬运等机械化水平较低,地震灾害发生的地方更难实现机械化,这就影响了救灾工作的效率。
(五)城市应急物流配送主要依靠政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参与度不足
配送体系在地震应急物流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地震的发生会破坏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而救援机构对物资需求发生的地点、时间和规模都无法预测,同时救援机构要快速建立配送中心,争分夺秒配送物资以挽救生命。尽管第三方物流在运输、配送和仓储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但是它的应用仍然局限在工业物流中,很少涉及到地震应急物流,这就导致救援效率低下。地震发生后的物资供应是多方面的,政府不应该大包大揽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到救灾物资的配送过程中来,用更为专业化的管理确保救灾活动的有序进行,但是许多城市地震应急物流体系中还未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抗震救灾中的关键作用。
(六)法律保障不足
地震应急物流体系的有序运行还需法律的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地震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 有很多立法空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性的法律,仅有一些相关条款散落在法律中,稳定性和强制性不足,各条款缺乏衔接,内容严重滞后且可操作性差, 难以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
(七)缺乏专业的应急物流人才
专业的应急物流人才在抗震救灾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救灾物资进行分类、登记以及保管和分配直接影响着救援工作的效率。应急物流人才缺乏也影响灾后重建的进程,延缓了重建家园的进度。
(八)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民众的抗震救灾意识相对较弱,缺乏抗震救灾意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三、构建我国地震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使城市道路交通实现网络化,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问题。运输线路与线路之间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有直达线路,又有迂回线路,一方面保证地震灾害发生后应急交通运输线路全时畅通,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带动乡镇一级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建立多维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即将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种交通方式能相互补充,倘若一种方式中断,其他的运输方式也可发挥其替代作用。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公路、水路、铁路网与城区、港口、客货场站、地震应急物流配送中心等的衔接;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各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衔接,确保地震灾害发生时交通网络能够顺畅运行,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效能。地震灾害发生的初期,由于航空和水路受到的影响较小,故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所以在我国地震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航空和水路的功能,运用系统的理论合理规划配置各种应急交通资源,提高地震应急物流效率。三是建立和完善地震路网抢修保畅通预案。不仅要重视事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要提升事故后的基础设施抢修、恢复能力。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路修好,是保障面向地震应急物流系统畅通的基础条件。各地的公路处虽然建立一系列公路安全保畅通预案,但尚未建立面向地震的路网抢修保畅通预案。建议各地交通局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重点部门制定部门地震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重点做好桥梁、涵洞、急弯、陡坡、高填方、沿山、沿河等重要交通部位的定期数据采集,对公路基本状况有全面的掌握,加强桥梁设计师与交通部门负责人的交流。对于重点桥梁应该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修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抢修和灾后重建也应有相应的机制。
(二)建立完善的防灾避险机制
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坚持 “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立足于抗防”的原则,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等防震减灾体系,将地震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一些城市道路桥梁与建筑工程的建设要求高一度设防原则,即七度设防,但是如何将抗震设防的工作落到实处才是关键。在后续工作中应该着力做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抗震设防区内的生命线工程和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和除险加固工作,尤其应该加强人口密集的建筑工程(如学校、医院等)的抗震设防管理,真正确保达到七度抗震设防要求。同时,应该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每个抗震设防区县内建成至少一处应急避难场所。
(三)加强抗震防灾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工作
地震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资金的供给,储备救援设备和专用救生器械以及应急饮用水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其次是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在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方式上,市场和政府都应该发挥各自的功能,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相关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应急物资储备过程中的损失,探索市场化运作新模式,不但可以减少实物储备,降低成本,还能确保应急安全,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轮换,常备常新,使应急物资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第三完善应急物资配送体系。一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动用军用运输装备、军用运输专用线路及相关设施,从而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二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应急物资的配送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以动员地方部队参与到应急物资的配送工作中,也可以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此提升物资配送的效率。物资集配中心和供应点的选择应该更加合理,尽量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以节省配送成本。
(四)应成立地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
地震应急物流的保障体系中涉及的部门众多,如何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事倍功半。经验表明,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工作应由一个常设的、系统的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为此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即应急物流指挥中心。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的设立应具有专业性和长期性,指挥中心的工作是及时准确地完成应急报告与信息公布,快速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调度、运输与配送,对应急物资进行统一调度,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提升应急物流的指挥运作能力。
(五)完善地震应急物流法律法规
在健全危机处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不断加强对地震应急物流管理的立法工作,明确地震发生时的处理机构和权责划分,使地震应急物流的实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依照法律规定, 提高地方政府对地震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加强监督和管理。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在法律上明确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对不法商人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保证地震应急物流整个过程的顺利实现,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第二,地震应急物流各环节应该实行标准化、社会化,同时鼓励地震应急物流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第三,出台合理的地震应急物流补偿政策。此外, 地方政府通过对地震应急物流进行考核和评价,将其与相关法律法规配合实施,在此基础上将地震应急物流的各个环节有机地整合起来。
(六)宣传和普及地震应急物流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地震应急物流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如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对地震应急物流知识进行宣传,并普及各种地震应急物流预案。让广大民众尤其是物流相关从业者清楚自己在地震应急物流中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地震应急物流的工作内容、运作流程以及目标,明确自己在地震应急物流中角色和任务。其次,定期集中培训地震应急物流从业者,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流程以及基本的应急物流知识, 经过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做到从宏观上把握全局, 分清轻重缓急。第三,有计划地组织志愿者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逐步提高民众的抗震减灾意识。第四,最后,各单位定期组织地震应急物流的演练。
[参考文献]
[1]Thomas ASupply cha in re liability for contingency operations[A]Annual Reli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Symposium[C]2002: 61- 67
[2]欧忠文,王金云,姜大立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3,27(3):164-167
[3]徐长涛,单晓红应急物流体系的搭建[J]现代经济,2008,7(2):102-103
[4]余朵苟,何世伟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科技,2008,31(11):1-5
[5]许勤应急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7(36) :26-27
[6]王旭坪,傅克俊,胡祥培应急物流系统及其快速反应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 127-131
[7]许勤应急物流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07(36):26-27
[8]李睿,佘廉枢纽城市紧急事态下应急物流系统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737- 739
[9]韩梅琳,樊瑞满,郑建国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20): 170-172
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重大灾害;综合减灾能力;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9-0090-03
重大自然灾害是指因地震、飓风、洪水等引发的突发性、难以控制与避免且对公众生命与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灾难性事件。2008年我国相继发生了南方低温冰冻雨雪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公众生命和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合力抗灾,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高度审视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一、当前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减灾综合能力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通过一系列减灾实践尤其是南方冰冻雨雪和“5.12”大震的考验,也暴露出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缺乏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
1.我国应对重大灾害,往往由军队、公安、武警快速进入,以其作为灾害救援骨干力量。但救灾只是军队、武警的临时性任务,编制、装备、训练都没有直接的针对性,缺少先进救援设备、缺乏救灾知识和专门训练,致使救援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2.专业救灾队伍分部门、分系统组建,面临小规模灾害时,尚能基本应对,但一旦发生多灾种并存的重大灾害时,就显现出应急救援功能单一、救援缺乏整体合力、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等弊端。
3.丰富的社会力量在救灾领域也未得到充分利用。许多民众有很高的参与愿望与奉献精神,但政府部门的有关组织引导工作接续不力,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规章。而且,对志愿者救灾技能的培训、演练也很不够,距救灾实战需要有较大差距。
(二)基础科研与技术装备等减灾科技能力难以为应对重大灾害提供有效支撑
1.减灾装备技术能力薄弱。以汶川地震为例,缺乏具有较强穿透能力、能够适应较恶劣天气的高分辨率雷达卫星,不能及时获取震后灾区最新遥感影像;缺乏具有全天候飞行能力和重型装载吊运能力的直升机,无法大规模空运救援人员和挖掘机;缺乏大量的视频监控器、生命探测仪、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等特种救灾装备,影响了救灾效率。
2.体制影响了高技术救灾装备的广泛应用与效能发挥。现有卫星资源存在军民分割、部门分割现象,军用卫星资源用于民用应急服务缺乏法律依据,导致应急时在统一调度国内卫星资源方面存在困难。我国是世界上空域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低空空域管理过严,没有适度有效开放,已成为影响直升机民用市场发展、制约直升机减灾效能发挥的瓶颈。目前,我国民用直升机数量仅有124架(见表1)。在南方冰冻雨雪自然灾害中,有关部门申请对灾区实施航拍,但一星期之后方获批准。
3.灾害预测预报能力明显不足。我国灾害基础研究不足,对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和时空分布特征缺乏深刻认识,致使灾害预测预报能力不足。在南方低温冰冻雨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中,预测预报工作未能有效预警、临震预报。
(三)救灾物资储备的布局、种类、规模等均不能满足重大灾害的应急需求
当前,我国已在沈阳、哈尔滨、天津、长沙、成都等11个城市建立了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一些多灾、易灾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建立了地方性救灾物资储备库。但我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建设仍不完善,有诸多不足之处。
1.品种单一。当前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点所储物资主要为帐篷和衣被,而对食品、药品、照明、通信、救灾机械装备等物资尚无储备,无法满足救灾需要多样化的需求。
2.数量不足。即使是救灾帐篷储备也无法满足重大灾害的需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在48小时之内即调空了中央储备点中的所有帐篷储备,而此时灾区还缺80余万顶帐篷,大量灾民因未分到帐篷而无处栖身。
3.储备点少。11个中央级储备点平均三省一个,对于灾害频发的我国国情来说未免显得过于稀疏。很多地方物资储备匮乏或存在空白,对幅员辽阔的国土未形成有效覆盖。因此,有些地方发生较大灾害时,不得不大量从外地紧急调运。
4.布局不合理。目前中央储备库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中部,整个西部仅有西安、成都和乌鲁木齐3个代储点。这对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但生态功能又十分脆弱的广大西部地区而言,单靠这3个储点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四)建筑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防标准较低
1.既有建筑缺乏防灾、抗灾的统筹规划与总体安排。许多建筑的选址、布点受历史、风俗、文化等影响较大,而较少开展工程地质综合性勘察与系统性灾害风险评估。不少建筑位于地震断裂带或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灾害易发的高危地段。有些城镇建设规划未能将防灾内容纳入其中,致使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及房屋间距等不能充分符合疏散、救援要求。此外,城镇建设也未统一考虑避灾场所建设。这些都为防灾救灾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2.建筑设防标准低下,抗灾综合性能差。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我国原有建筑设防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年代久远的老旧建筑,由于经济条件制约造成历史欠帐,其灾害设防水平远低于抗大灾的要求。以南方雨雪灾害为例,我国南方大量高电压线路是按30年一遇的灾害来设防的,即导线设防覆冰不能超过10毫米,而此次灾害平均覆冰大概为50~100毫米,大大超过设防标准。汶川地震中,设防等级不高的问题也同样暴露。此次震灾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仅为6~7度,而8.0级地震所致烈度达到9~10度,极重灾区甚至达到11度,已远远超出既有设防烈度。
二、我国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的系统思考与目标定位
减灾领域的工作必须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多灾种、多领域、多阶段,实施灾害综合应对,实现减灾能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思考
1.从灾害之间的衍生与关联角度考虑。重大自然灾害一经发生,极易对周围环境施加影响,形成连锁效应,引发次生灾害、衍生灾害。基于自然灾害明显的链发性和群发性特点,应建立综合灾情观,关注灾害的衍生性及连锁性,统筹兼顾各类灾害。
2.从能力之间的交叉与互动角度考虑。综合减灾是对自然灾害实施全面、有效的预防、预警、预报、抗御、救助等活动,牵涉体制机制、专业队伍、科学技术等多重能力要素。必须全方位视角出发,统筹兼顾各项能力建设,实现能力要素的有效匹配与紧密衔接,达到整体能力最优。
3.从防、抗、救灾阶段的相关与衔接角度考虑。防灾、抗灾、救灾是基于过程的减灾系统工程中紧密衔接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构成了一个复杂体系,管理方面涉及减灾的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资源投入方面涉及资金、科技、信息、人力、物力等;专业部门涉及科技、工业、交通、通信、物资、财政等。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减灾综合能力体系建设的框架结构:
(二)目标定位
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1.指挥一体化。建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减灾决策指挥机构,强化灾害管理过程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部署、优化配置军民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保证救灾整体优势的发挥。
2.管理法制化。建立健全灾害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减灾工作基本原则、方针政策、组织机构、法律责任、管理制度等,切实保证综合减灾工作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3.队伍专业化。组建掌握专业救灾技能、配备特种救灾装备、经过专门培训的综合专业救灾队伍,发挥其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常备不懈、一专多能的专业优势,以应对各种复杂抢险救灾任务。
4.信息网络化。建立网络化的信息传输与通报体系,保障灾时信息的及时准确、快捷畅通、安全可靠,并实现军地、部门、地区之间的实时互通与共享。
5.装备现代化。应用先进、适用的减灾技术装备,为防灾、抗灾、救灾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与装备保障。
6.建设标准化。在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对不同地区、不同重要性的建筑物科学制定建筑设防标准,并严格标准的执行和监督检查。
7.保障区域化。科学规划救灾物资分区储备,做到布局合理、数量适当,能够满足适度救灾半径范围内多种灾害救援的物资应急需要,实现不同储备区域之间物资供给的有效兼顾与相互支持。
8.教育普及化。加强中、小学生灾害知识的教育,对公众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灾害知识宣传与救护技能教育,提高减灾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完善和提高我国减灾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制约减灾综合能力提高的瓶颈环节,紧密契合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对我国减灾综合能力的建设与完善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建立规模适度的综合性救灾专业队伍
整合现有救援队伍和力量,组建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依托公安消防部队组建综合性专业救灾队伍,扩大消防部队的规模,加强消防部队的装备,使其以消防灭火为主向消防灭火、地震救援、地质抢险等综合救灾模式扩展,充分发挥其在抢险救援中的综合优势。
合理规划队伍规模与布局,保障救援能力有效发挥。科学配置救灾队伍的布局,成立规模适度的国家级综合救灾队伍。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区域为重点,以大城市为核心,实施救灾队伍的部署,同时兼顾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条件不便而灾害风险大区域。
加强协同演练,提升快速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要保障综合救灾队伍与其他社会抢险救援力量的充分协调与配合,综合救灾队伍在地方政府组织下,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
(二)大力推进减灾科技发展与应用能力建设
加大对减灾专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引进吸收。依托自主创新加快研制应急通信、生命探测、起重吊运、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等救灾专用装备,加快推进减灾小卫星星座“4+4”方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自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等科技工程的立项与实施。引进、消化、吸收适合我国救灾需要的专用直升机等国外特种救灾装备。
充分发挥现有减灾装备资源的有效能力。加快推进先进科技手段在减灾领域的转移与应用。完善应急通信联络保障手段,部署和配备若干数量的卫星通信系统与终端;推进直升飞机在救灾领域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直升机在救灾中的独特优势;强化北斗导航、鑫诺四号、中星九号、北京-3等卫星资源在减灾等民用领域域的应用。同时,强化重大自然灾害等紧急状态下军民资源整合和能力共享,改革现有的空域管理体制,对空域资源进行军民统筹规划。
大力加强灾害基础理论与减灾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研究。重点围绕气象、地质、地震、洪水等灾害,开展潜在灾害体早期识别、灾害预测预报、灾害防控、灾害定量监测以及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推进减灾综合性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及减灾学科建设及体系完善,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灾害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与科研团队。
(三)合理部署救灾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能力
优化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布局规划。在现有中央级物资储备库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多灾、易灾的分布特点,新建、扩建中央级物资储备库,加快西部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整合物资储备资源,将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建设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现有硬件设施与网络布局优势,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充分考虑应对灾害的多元化需求,加快《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物资生产商名录》的编制工作,确保救灾重点器械装备的及时调用。同时,做好救灾物资的区划工作,使储备物资品种的配置有所侧重。
做好救灾物资的规模储备、能力储备与社会储备。以灾害风险评估为基础,统筹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总体规模与合理配置。做好生产能力储备工作,以满足重大灾害发生时扩大的应急需求。做好供应商储备与社会储备,建立救灾物资生产厂家和供应商名录,完善救灾物资应急供应渠道。
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的投入力度。加大中央级物资储备库的投入力度,保障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征地、建设标准、仓库规模和配套设施,配备现代装卸搬运设备,提高效率,加强救灾物资管理人员素质与业务能力培训,强化消防安全、紧急救援的模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四)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建筑设施抗灾标准
建筑设施规划与建设要突出防灾抗灾要求。突出“预防为主”方针,将防灾减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城镇建设应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安排,在有条件的社区、学校、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选点,建立临时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开展土地利用适宜性、环境承载力及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建筑设施建设的科学选址,达到合理避灾之效。
加快推进建筑抗灾设防标准的修订。加快开展建筑抗灾设防标准的修订工作,结合不同地区灾害风险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不同建筑适当调整或制定相应的抗震、防洪、防火等灾害设防标准,给各地住房、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提供较充分的、足够抗御一定等级灾害的设计与建造依据。
定期开展全国建筑维护与隐患排查。强化对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等人口密集场所建筑物的定期评估,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风险防范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拟建或在建项目的严格监管。加强对年久失修的老旧建筑物进行抗震评估。加强建筑档案管理,以备灾害发生后的质量核查与责任追究。
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与指导。将农民建房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应法规和办法;在宅基地批复时,加强对村镇建房抗灾能力的审查和管理;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安全设防、经济实用”原则,向农民推荐房屋设计方案,引导农民科学安全建房;注重倡导、推广新型、轻质建筑材料的采用。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自然灾害系统与减灾系统工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
[2]李学举.中国的自然灾害与灾害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8).
[3]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科学出版社,2003.
[4]游志斌.俄罗斯的防救灾体系[J].中国公共安全,2006,(9).
[5]吕峰.关于美国自然灾害减灾战略及其目标的考察[J].浙江水利科技, 2003,(3).
[6]20th Century Data Book on Asian Natural Disasters Vol.2[M].Asian Disasters Reduction Center,2008,(2).
[7]林家彬.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R].城市发展研究,2002,(3).
篇8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技术装备,健全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防灾避险能力,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渔业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末,扩建新建一批安全避风、配套完善的渔港,使全国海岸线平均200公里以内有一个一级以上渔港,能够为45%的海洋渔船提供服务;在重点渔港配备港口安全监控设备,建设海洋渔业船舶管理动态监控系统、渔船安全设备检测检验基地和渔业船员培训基地;使重特大渔业船舶事故得到明显控制,事故死亡人数比“”末明显下降。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渔业安全生产支撑保障体系,渔业安全监管和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程度提高,渔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二、加强渔业安全设施和装备建设
(三)加强渔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53号)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城乡规划,合理规划渔港建设布局,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尽快形成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一级渔港和内陆重点渔港为主体,以地方二、三级渔港为支撑的渔港防灾减灾体系。新建、改扩建渔港要突出避风防灾功能,提高码头、防波堤和护岸建设质量,完善航标、港口监控系统、港口消防和照明设施、抢险救灾船艇等配套设施设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大力提高渔船安全质量。严格渔船建造企业资格认可制度,依法取缔不具备渔船生产资质的企业,加强对制造、改装、进口渔船以及船用安全设备的检测检验,强化渔船修造质量的监督管理。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鼓励、督促企业和渔船船东更新淘汰有安全隐患的老旧渔船和装备,探索推广应用安全系数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先进渔业船舶,禁止无船舶检验证、登记证、捕捞许可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渔船入海作业。
(五)积极推进渔业安全通信网络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完善卫星、短波、超短波、移动电话“四网合一”的安全通信网。加强渔船通信终端设备配备,扩大近海和内陆水域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远洋渔船要配备卫星电话,为安全信息播发与接收、紧急遇险报警、搜救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加快大中型渔船船位卫星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对作业渔船的动态监控和实时跟踪。
(六)努力改进渔业安全技术装备。研究和鼓励有条件的渔船装备适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助航设备,提高渔船防碰撞、防触碰能力。加大渔船自救设施设备配备力度,在按照规定配备救生、消防等安全设施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气胀式救生筏等装备,提高渔船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渔业安全管理与监督
(七)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管理制度。各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生产操作规程。各级渔业部门要严格落实渔业船舶签证制度和渔船、船员持证作业制度;严禁渔船及渔业辅助船擅自改变作业性质、非法载人载货,严禁渔船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冒险作业。要合理规划渔业作业区,尽可能远离商船习惯航道。在商船航道和渔业作业区域交叉航段、作业渔船密集区域,渔船和商船要严格遵守值班瞭望等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碰撞事故发生。
(八)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渔业安全监管机构及职责,充实和加强渔业安全监管队伍,探索在重点渔业乡村建立和推广渔业安全员制度。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严格执法。要以渔业企业、渔港码头、渔船集中停泊点等场所为重点,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渔业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九)加强涉外渔业安全管理。渔业企业要严格执行国际渔业条约、双边渔业协定和有关管理规定,依法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渔业执法机构要加强在重点敏感海域的巡航护渔、监管检查工作,禁止渔船违规进入敏感争议水域作业;外交、渔政、海事、公安边防、海洋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涉外渔业事件的防范处置工作,防止引发渔业安全事故。
(十)强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加强渔业安全生产职业培训,严格执行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制度,对职务船员、远洋及涉外渔业船员实行特殊安全强制培训,努力提高渔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加强培训机构管理,规范培训内容,重点加强渔船航行技能、避碰规则、科学装载、养殖排筏安全措施、自救互救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逐步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渔民职业安全技能培训体系。
四、提高渔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
(十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气象、海洋部门要及时将灾害天气和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啸、海冰等灾害信息通报地方人民政府及渔业部门。渔业、海事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无线电台、海岸电台、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及时将灾害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渔区、渔业企业和渔民,并同时渔船避险路线、避险操作规程、养殖人员撤离注意事项等,为渔民提供充分的气象预警和避险信息服务。
(十二)完善渔业安全应急预案。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要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制订完善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特别要根据本区域自然气候条件等,进一步细化渔船和渔业养殖设施防避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预案,明确具体的防灾避险措施,切实提高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十三)加强渔业救助力量建设。交通运输部门要综合考虑渔业生产特点,合理布局救助力量,充分发挥国家专业海上搜救力量对渔业安全事故的主体救助作用。各级渔业部门要建立完善渔业专业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值班岗位责任制。加强渔政执法船(艇)和渔船的辅助救助能力建设,为执法船(艇)配备必要的救助装备,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紧急备航制度,组织渔政执法船(艇)和渔船参与海上应急救助行动。积极引导渔船编队生产作业,赴中远海作业船队要指定带队指挥船进行统一指挥管理,加强渔船之间的相互支援和自救互救。
五、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
(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渔区地方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规划相衔接的平安渔业建设规划,加大渔港等渔业安全基础设施和水上搜救、预警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力度。对渔港、安全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渔业安全监管、渔民安全宣教培训、海难救助等项目所需投资和经费,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要通过基建投资或一般性财政预算大力支持。对老旧渔船更新改造和安全设施配备,有条件的地方要给予政策扶持。引导、鼓励并督促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安全隐患治理投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稳定、多元的渔业安全投入机制。
()健全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研究完善渔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以及渔船、渔港和渔业船员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制订事故预防和控制、应急救援和处置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渔船、渔机、网具、养殖机械、渔业通信导航及防灾救生等渔业装备安全标准,完善渔业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把渔业安全生产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十六)推进渔业安全科技进步。加大渔业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和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力度,加快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上的应用。鼓励渔业企业和渔政部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渔业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研究,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培养渔业安全科研和管理人才。
(十七)完善渔业安全风险保障机制。要充分发挥保险对分散和降低渔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作用。鼓励渔船雇主购买船东责任保险,引导和鼓励渔民积极参加保险。
六、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全面落实责任制。渔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纳入政府安全生产总体工作部署,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认真落实县、乡等基层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实施责任目标逐级考核制度。强化渔业生产经营单位和船东、船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指导督促渔业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并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篇9
按照XX县防震减灾局关于《20XX年度乡镇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考核分解表》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局一年来抗震救灾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落实
我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定期召开有关会议,调整了水务局防震、抗震指挥部组成人员,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防震减灾日常工作,定期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及时向防震减灾局报送相关材料。今年以来局机关专门召开3次会议,部署防震减灾工作,应对地震等灾害突发事件,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防震减灾科普书籍,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三、落实责任,及时预防,加强信息管理
制定《XX县水务局20XX年防灾救灾演练方案》,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防震抗震指挥领导小组,以应对地震突发性事件,充分发挥各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的作用。深入进行防震减灾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一旦地震,汛期灾情发生,将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今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按市水务局要求,为了预防地震突发事件,专门安排4人24小时轮流值班,每天向市局和县上报送情况,利用电台、电话、对讲机、手机、山洪预警平台,建立健全了各项联络体系,确保地震信息报送渠道畅通无阻。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加强了值班人员培训,加强了水库、大坝、供水站的监测,开展综合防震减灾应急演练2次,值班人员培训4次。
四、震害预防
一是:我局利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强化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我局灾后重建项目和常规项目86个标段、投资近7个亿,工程设计按现行设防标准设防;各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站按农居抗震设防新标准设计。三是:应急救援:定期开展应急准备检查,今年以来共开展水库、供水站、大坝应急检查,强化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完善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重点是水库、大坝预案的落实,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少。
五、加强学习,提高效率
篇10
关键词;巨灾保险;市场失灵;风险分散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种类多、范围广的国家,灾害的发生造成了巨额财产损失,对人身安全也产生巨大威胁,其危害之巨大,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频发生,每年造成超过1,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受灾人口达到2亿多人次,2008年百年难遇的汶川特大地震、南方雪灾,2010年五省旱灾、玉树地震等更是特大灾难。与其他风险相比,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低,但只要发生,就会造成巨大而惨重的损失,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很难承受。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08年南方雪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汶川地震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五省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
当灾害发生时,我国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于灾害损失进行了赔付,但是保险支付金额只占损失金额的很小一部分。以南方雪灾为例,保险赔付比例还不到直接经济损失的7%,保险赔付险种主要包括企业财产保险、车辆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建筑工程保险;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据2009年5月12日保监会的信息,商业保险赔付仅16.6亿元,这个数额不到直接经济损失的1%,,可谓是杯水车薪。而国外巨灾损失,保险赔付比例平均达到经济损失的30%~40%,保险的职能作用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巨灾保险不同于一般的商业保险,由于自然灾害普遍会造成巨大损失,任何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或相关社会组织都没有独立承担的能力。因此,巨灾保险具有一些公共产品的特征,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国政府做出努力。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位,正是这一点造成了我国还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的这一现状。
一、我国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中的缺位
(一)巨灾保险存在法律空白。政府缺位的一个最突出的方面就是没有制定出完善的巨灾保险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保险法基本都是关于经营行为、组织成立等方面的规定,针对再保险的专门法律少之又少,仅在规定直接保险公司的自留风险比例时提及再保险概念,关于巨灾保险这种特殊险种的法律更是几乎为零。以传统保险法律来衡量,巨灾险不符合其法律要件,因此出于对保险业的保护,从前我国法律不要求巨灾保险进行强制投保。直到1998年,地震险以附加险的方式被允许投保。到了2006年,考虑到巨灾发生的现实性,保监会提出了以财政支持巨灾保险的政策,但这只是作为一项方针被提出,配套的具体制度措施一直没有跟上。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随着巨灾后的多次沉重反思和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构建巨灾保险体系和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呼声开始高涨,巨灾保险相关问题首次得到了高度重视,2008年的“两会”中,巨灾保险成为一个受到重点关注的议题。2008年底,我国颁布了《抗震救灾法》,表明了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决心并提供了财政支持,但之后便一直停留在对于巨灾保险制度的理论探讨上,既未付诸实践,也未对巨灾保险的实施和运作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保险公司无法在经营中执行这项法律。由于法律定位的缺乏,巨灾保险地位尴尬,一直处在财产险的边缘地带,可以说,目前我国巨灾险的法律制度构建还未上路。
(二)传统救灾体制效率低下。我国传统的灾害救助方式由政府转移支出、社会捐助和灾民自救三部分组成。在过去,这种方式对于灾区恢复重建、社会稳定保障和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以政府直接财政拨款为主的救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灾难救助的需要。首先,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政府过多的转移性支出挤占了本该用于社会建设发展的资金;而且政府财政对巨灾损失的偿付明显不足。根据统计,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9.35亿元,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35%;2000~2009年国家财政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济款平均每年18亿元左右,只相当于灾害损失的1.8%。政府补偿不足直接影响了灾后恢复重建和损失控制的效果。从社会救助的角度看,社会救助捐款额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民众对灾害影响程度的了解和政府宣传力度都会影响到社会捐款数额的多少;再者,我国政府在灾害发生后,一直扮演着损失补偿的主体角色,直接导致公众对政府救济产生过度依赖和过高期待,而自身主动防灾减灾、减少人身财产损失的意识则大大降低。
与巨额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助相比,我国保险的补偿比例则很低,而且在极低的偿付比例中,绝大部分不是通过正常履行保险合同实现的,而是由政府强制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可以说,我国政府在巨灾灾害救助体系中并未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
(三)对于巨灾保险的市场失灵调节不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能够起到调节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然而,巨灾保险不是一般的商业保险产品,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公共物品。此外,由于自然灾害损失的巨大性、发生的难以预测性以及具有区域上和时间上的差异,再加上我国巨灾保险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自身发展不完善,商业保险公司没有能力来承担巨灾保险。而且,不仅是被自身资金状况所限,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是减少风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其是不会主动提供巨灾保险产品的。而从民众的角度来说,由于灾害的发生概率较低、偶然性大,在灾害没有发生前,民众大多数是不愿意为巨灾保险投保的,人们不愿意为无法预见的风险付出高昂的费用,因此民众自觉购买巨灾保险的意愿很低。
既然供求双方都不愿参加巨灾保险这一产品的买卖,供需的平衡仅靠市场自身来调节是不可能实现的,市场无法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即出现了市场失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干预和引导来配置资源,政府可以运用自己的资金、税收和政策优势来调节市场,只有在政府的帮助下才能实现保险公司和民众的双赢,建立合理的巨灾保险制度。但是,我国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既没有对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给予税收优惠和有关补贴,以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承担巨灾风险责任的积极性,也没有对超过保险公司保险额度的损失进行国际再保险,巨灾保险基金、巨灾风险债券等措施也并未实施,我国政府对于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调节严重不足。
二、政府积极参与建设巨灾保险体系的措施
(一)制定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依据。一个保险制度健全的国家应该具备完善的巨灾保险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为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推行提供指导和行为规范。我国应借鉴巨灾保险成熟国家的经验,将我国已有的保险法律与实际国情结合在一起,逐步制定适合我国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具体来说,应在法律中明确巨灾保险的经营主体、经营方式、责任划分,明确政府的参与方式以及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根据我国不同地域的巨灾种类特点,考虑到巨灾应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建筑结构等因素,分别推出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划定不同的保险费率,推行不同的保险相关政策。总之,只有详细、明晰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推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使其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巨灾保险法律体系的建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一步一步逐渐完善。首先可以先针对危害和影响比较大的巨灾(如地震、洪水等)制定保险法律,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当其运营成熟后,再根据我国国情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巨灾保险制度,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促进巨灾保险风险分散机制的建立。巨灾风险分散的主要方式是再保险和资本市场,保险、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大扩展巨灾风险的可保性。我国巨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因此,政府应加大两大市场的发展力度,推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加强不同金融行业间的沟通。
发展再保险市场:首先,要大力扶植再保险市场主体,一方面是培养国内再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另一方面要引进国外再保险供给主体,形成竞争机制,扩大承保能力。其次,设立专门监管部门,加强对再保险市场的监管,重点在对于再保险组织设立、经营行为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上。发展资本市场,要提高资本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质量,建立权威的资信评级机构;重视发展资本市场配套措施的实施,如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税收政策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另外,政府还应重视保险、再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对保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和程度进行调整,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两大市场的对接,解决信息不对称、风险传递问题以及资本市场操纵行为导致的保险资源配置低效率。
(三)设立巨灾保险基金。设立巨灾保险基金是一种能够降低巨灾风险、减轻财政压力和保障保险市场稳定的有效措施。我国政府也应建立专门机构管理的巨灾基金以应对巨灾发生时的资金短缺,起到分散风险、筹集资金、保证保险赔偿金的发放,一方面维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还有促进灾区重建、稳定社会的作用。
对于保险基金的筹措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第一,巨灾基金初建立时,政府应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然后每年注入固定数额的资金来保障巨灾基金的增长性;第二,每年可以向保险公司收取一定费用扩充巨灾基金,但数额要低,以防打击保险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且费用的收取最好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并且可以规定,一定年限内若没有发生巨灾则将费用退还,若巨灾发生则不再退回而是做救灾使用;第三,可以将社会捐助的一部分注入到巨灾基金中。总之,我国政府应根据国情发展巨灾资金,使其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分散巨灾风险、减轻财政负担、保障保险业的稳定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兆星.政府主导下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2010.5.
[2]张宗军.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巨灾保险制度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6.
[3]赵春红,许一涌.国外巨灾保险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商业经济,2010.9.
- 上一篇:工程监理规定
- 下一篇: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