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篇1

一、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理论模型的建立

(一)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理论界定及其作用机理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对所涉及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的经营管理,信用管理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的信用关系和信用业务经营管理,而是将商业银行全部信用业务集中起来,进行多重、综合、系统的管理,它的管理目标是为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服务。

按照商业银行信用业务的功能,商业银行信用管理可分为资产信用管理、负债信用管理、资本信用管理和表外信用管理四个子系统。资产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和投资等资产业务经营中,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建立识别和规避资产信用风险和模型技术,实现商业银行的资产赢利性和安全性。负债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依托银行的信誉,通过发行负债如存款、借人资金(同业拆借、向央行借款)筹集资金,进行负债信用经营,以满足商业银行和流动性需求,预防和控制流动性风险。资本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本金,并对资本金进行管理,建立有效的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预防和规避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保持公众信心和银行体系安全。表外信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表外信用业务经营中,建立有效的表外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增加银行收益。

商业银行要达到信用管理的目标,必须将其资产信用、负债信用、资本信用和表外信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管理。它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对资产信用业务的经营,控制由于非对称信息存在对信用决策的,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资产信用经营机制,规避信用风险;通过对负债信用业务的经营,建立有效的资金来源渠道,保证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所需充足、稳定的资金供给和满足其客户存款支付的流动性需求,树立商业银行良好的同业品质效应和公众形象;通过对其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建立一套有效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既控制其资产信用业务扩张而带来的风险,预防银行信用经营的非预期损失,又保证合理的资本盈利水平,确保银行债权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通过对其表外信用业务的经营,一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将表内风险转移到表外(如互换业务),规避风险,另一方面扩大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这四种信用的管理是相互联系的。负债信用为资产信用的扩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供给,资产信用通过银行的创造功能,又扩大了其负债信用的增长规模;资产信用的扩张和风险,要求资本金的及时补充,资产信用和表外信用的盈利能力直接关系到资本的收益率,资本信用业务的经营能力又为负债信用和资产信用的增长树立信心;资产信用与表外信用之间的转移,对银行风险的转嫁和资产的处置提供了创新思路。商业银行就是通过这四种信用的系统管理,从而实现其信用管理目标与银行管理“三性”目标的相统一。

(二)因子分析理论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理论,以及统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与标准,本文关于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为4类13个指标:

(1)资产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共设置4个指标(X1 -X4),分别为不良贷款率X1(按五级分类);贷款利息回收率Xz;资产增长率X3;资产收益率X4(利润总额/资产总额)。

(2)负债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5个指标(X5-X9),分别为:资金备付率X5(在人民银行的备付金存款平均余额+库存现金平均余额/各项存款平均余额);存款增长率X6;借入资金比率X7(拆入资金额+向央行借款额/各项存款余额);流动资产与存款比率X8;个人存款比率 X9(个人存款/全部存款)。

(3)资本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2个指标(X10- X11),为资本充足率X10(资本/风险资产),资本收益率X11 (利润总额/资本)。

(4)表外信用管理评价类。该类设置2个指标(X12- X13),为表外收入比率X12(表外收/银行全部收入);银行垫款比率X13(银行垫款/银行表外业务担保总额)。

按照多变量数据分析的要求,模型的评价方法要全面、系统地映射出对经济的判断,包括评价指标要全面,模型选择的权数要科学,能有效解决指标的相关和信息重叠,评价的效果要可靠。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分析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基于如下优势:(1)全面性。该方法只要满足n>p的条件,变量个数可以很多,通过对数据空间的降维,在选择了m个综合因子后,仍有85%以上的数据信息量;(2)可比性。该方法中使用的数据都经过标准化的无量纲处理,使指标间具有可比性和可加性;(3)权数的科学性。综合评价函数的权数是根据各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选择,客观合理。

我们对评价指标进行同趋势转化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因子,相关阵R及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解释综合因子即m个综合因子y1,y2,y3…ym,这m个综合因子分别与评价变量构成m个线形组合;

yi=∑fjiXj

(1) fji为因子载荷矩阵的无素(j=1,2,…p;i=1,2,…m);Xj为变量

我们选择每个综合因子yi的方差贡献率ai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价函数:

F=aly1^+a2y2^+…+amym^

(2)

其中yi^(i=1,2,…m)为第i个综合因子的得分。因此,式(2)就是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函数。依据这个评价模型,我们利用因子分析,从13个评价指标中,确定了m个主成分或综合因子yi;将标准化的数据代人这m个综合因子的线形组合(1)式中,即可计算出n个样本在这m个综合因子方面的得分yi^;最后利用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函数(式2),计算出综合评价得分F,我们通过对比较n个样本的F综合得分,即可评价出一个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期或多个商业银行在同一时期信用管理绩效水平。

二、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绩效:实证检验

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3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内外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61-0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其金融监管的弊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形,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也有所控制,但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传统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也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信用风险的特点,在现代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信用风险不仅指债务人无法偿还负债,而且还指由于债务人偿还能力和信用水平的下降使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体现在贷款的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一方面指贷款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偿还全部的贷款本息而形成违约,使商业银行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指贷款到期时不能按期收回,形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周转,出现支付困难,使银行的声誉下降。

(二)信用风险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首先,在贷款之前的信息收集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度,信贷员职业素养的缺失,在审核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时,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而贷款额度与自身的绩效相关,导致违规经营和造成不良资产的比例增加。其次,在贷款之后对企业经营的跟踪和风险控制上,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贷款发出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盈利状况和资金利用渠道等信息,无法预测是否可以将贷出的款项按期本息收回,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后,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一)KMV模型。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KMV公司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风险债券和贷款进行估价以及对它们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是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特征。KMV的理论基础是Black-Scholes (1973), Merton(1974) 以及 Hull和white(1995) 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违约概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该模型使用了两种关系:第一种是企业股东市值与它的资产市值之间的结构关系,即当企业资产市值下降时,企业失去了还款动力,会将企业的资产交给银行处置,而“有限责任”保护了股东们的损失不超过初始的投资量。第二种是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程度和企业股东市值变动程度之间的关系,这里引入用违约距离来表示企业资产未来市场价值的均值到违约点之间的距离,而用企业期望违约频率(EDF)来表示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违约概率。当企业的资产价值上升时,违约点也相应的上升,EDF下降。KMV模型中既需要有市场交易的信息数据又要有相关的财务数据,可以全面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因此,它非常适用于对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监测。

(二)CreditMetrics模型。1997年,J.P.摩根银行、美洲银行、KMV公司和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度量信用风险的新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度量制)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情况,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信用评级是上升、下降、违约)的转移相关。该模型克服了VaR模型中资产组合分散化效应难以分散的困难,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信用等级和不同时期贷款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内外部评级系统不完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允许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两种方法中任择一种。第一种方法是根据银行外部评级的结果,以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计量信用风险,称为标准法;第二种方法是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IRB),经过监管当局的批准,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要求及相关的风险权重函数计算公式,最终得到风险加权资产。

我国目前的信用风险外部评级的企业数目很少,由政府发全牌照的资信评级单位主要是大公国际、中诚信国际和联合信用等。评级的企业主要是针对发行长期或短期债券的企业,服务对象单一、运作不规范,评级方法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静态分析法,业务的稳定性差,此方法只能对银行贷出的小部分资产进行评级,计算出来的资本金不能真实地反映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

为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自2004年起,我国银行贷款风险实行五级分类制度,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虽然这五级划分能帮助商业银行较为准确地认识和管理资产风险,但它并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利用VaR(风险价值)的思想要求。贷款的五级分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银行所有的信用风险,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分析财务数据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经营发展环境,在贷款决策的过程中方法陈旧,偏于定量化,风险揭示不足,组织决策链较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受其知识背景、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强、分析复杂,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各种风险中,最难测量和预测,但影响却最大,这就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有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素养。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专门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储备人才库,也成立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公司、网站和协会,如美国的GARP(全球风险管理者协会)、路透风险网和J.P.摩根风险网站等等。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储备的人才明显不足,而一般的信贷人员又不具备风险管理业务的素质,在人才结构上表现出一般性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在对信用风险管理上只能靠传统的方法来衡量,缺少现代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

(三)银行内部缺少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它像是一面旗帜,体现着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信贷人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一味追逐目标效益最大化。银行通常会将绩效指标分派到每个信贷人员,并与其自身的业绩相关,这就形成了一个“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大多数员工只盲目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制造一些违规操作,使一些不具备贷款资格得到贷款或信贷额度低的企业得到高贷款额,为贷后的风险瞒下隐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概念模糊、制度落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了解局限于两种极端的情况:要么盲目放贷,扩大业务;要么过分管理和控制贷款来规避风险。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内外部信用评级系统。虽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企业信用评级的观念不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发展和规范资信评级机构,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的资信机构而言,可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各种信用评级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员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完善评级制度,提高资信评级的质量,从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第一,在五级分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信用评价模型,参考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方法的规定,从数据库的建设到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对评估流程的整合;第二,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的贷后风险监测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对贷款企业贷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指标做定期的跟踪调查。设立的风险监测专员不仅要对贷款企业内部的各类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更要时刻关注贷款企业在本行业中发展的相对情况和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做不仅使银行贷后掌握了贷款企业的一定信息,而且为整个银行业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为以后贷款的发放与否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

(二)培养和引进从事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其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中之重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有专门从事风险分析、监测和评估的人员。对银行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变现有的人员结构,提高自己的信用管理结构和水平。一方面,对银行内部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选拔、择优参加信用风险管理培训。银行可以出资,引进一些国外现行的信用管理培训课程,请一些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风险管理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从事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具有风险管理师资格并有丰富经验的专门人才,组建一支能胜任信用风险分析、数据处理和建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一,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从思想上、规章制度上体现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决心。使银行内部的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预警、防范和控制等手段将损失降到一定范围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将银行的整个利益同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培养每一位信贷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真正把银行的发展同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经验。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BANC ONE 银行,在从事小额的风险贷款业务时,坚持要求信贷员对所放的每一笔款项都了如指掌,否则绝不予以贷款,并且将贷款的风险与利率挂钩,始终对信贷业务进行差别定价。还有美国摩根的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上,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需要被全体员工所接受,招聘标准既要看业务素质还要看人品,在发生不良贷款时,全行通报等等。

参考文献:

[1] 乔埃尔·贝希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论与方法[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1.

[2] 严太华、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钟吉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探讨[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孙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6] 邓佳琪.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7] 顾建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与完善建议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8] 闫彪.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9] 刘艳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03).

[10] 杜晓梅、李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9).

[1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 经济师,2010,(02).

[12] 杨丹、吴云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9,(06).

[13] 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03).

篇4

面的管理措施并没有大幅度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不显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组织体系、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风险管理体制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大财政、小银行是金融的基本格局,银行制度则以高度集中计划管理和行政约束为主要特征。经过多年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不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在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实施了审贷分离制度,客户经理部负责发放贷款,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审查贷款,通过信用风险管理部不直接接触贷款客户来回避贷款风险。但与国外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贷款复核部门之间不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在工作中体现不够,而且部门之间、岗位之间普遍存在界面不清、职责不明现象。

在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随着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强,银行风险管理也变得日趋复杂。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上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远远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尤其是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应该是:(一)体制改进。要把我国商业银行建设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只要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而要成为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根本所在。为了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这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二是要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体系、有效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保障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这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最基本的防线,也是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降低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盈利水平,推进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

(二)组织体系改进。国内商业银行可考虑把贷款管理流程分为四个重要环节:基层行客户经理部、信用管理部、复核部和贷审委员会。在各个环节设计上,尽量做到保留现有功能,并适当引入西方商业银行的先进管理方法、机制和理念,增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篇5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控制;个人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结算和信用借贷的重要工具,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信用卡1.2亿张,全年交易金额达到3.5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1.1万亿元,信用卡总消费金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4.8%上升至2008年的14.8%,在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1.7%上升至2008年的4.8%,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业务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但是,在信用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在盲目扩张、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信用卡透支贷款质量下降,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尤其是信用卡作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金融产品,虽然贷款基于消费,且基本为小额,但客户群体众多,审核手续简单,在银行对客户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中都面临不对称信息问题,由于客户收入变化,或是恶意拖欠会造成较大的信用风险,即使存在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事后逾期催收手段,但同样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还不是很长,业务经验相对匮乏,业务开展前期,单纯追求卡销售量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使得信用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集聚。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大概在1%左右,并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比例持续上升,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达74.25亿元。因此,对信用卡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监控和有效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是关系到信用卡业务的成本控制以及业务收入的重要环节。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中的问题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在发行、使用过程中的各类风险也日益凸显,我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一)信用卡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但有待于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法律法规上,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信用卡业务流程并规避、管理信用卡操作风险,并加大对信用卡犯罪的惩治。2009年7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重点从信用卡的发卡营销管理、收单业务与特约商户管理、催收外包管理以及投诉处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信用卡各业务环节的操作规范和风险管理,不断提升信用卡业务的服务质量,防范相关业务风险起到了一定的督促和指导作用,对更好地维护持卡人的正当权益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卡业务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信用环境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将降低个人信用管理的成本,有效提高信用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但是,我国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计量、预警和控制各类风险的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在风险管理方式上,主要还是审批授信等直接管理方式,而不是直接管理与以运用模型定量分析的间接管理相结合。目前,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事后被动督导,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和事后被动督导相结合;在风险管理机制上,还是以惩戒机制为主,而不注重激励功能;在风险管理重点上,主要强调单个过程的管理,而不是强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二)风险管理技术系统落后,缺乏科学的信用卡管理平台。我国在风险管理技术上,大多使用定性分析,而没有根据实际要求真正做到定性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银行卡多为磁条卡,易于被读出卡上信息或被仿制成伪卡。由于磁条卡薄弱的安全性,只需简单的“圈套”就可以利用其“偷”钱。此外,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电子联网率不高,联网技术不稳定,电子化和网络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持卡人在办理挂失手续后,银行并不可能将挂失卡卡号立即发送到全国各地进行布控,正是由于挂失与布控过程中存在时间差让冒用者有可乘之机,使银行承担客户的经济损失责任。

同时,国内缺乏科学的信用卡账户管理平台和高效的风险作业生产平台,尚未建立信用卡账户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透支催收、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生产效率不高,前置风险控制环节的管理要求也需要进一步得到落实强化。

(三)透支资产质量管理有待强化,缺乏一套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是衡量风险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是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家银行在信用卡资产质量管理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措施,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但在质量指标风险弹性管理、差异化管理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目前,国内信用卡透支利率仍然按照十年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施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执行,对透支后未清偿部分以月为单位收取复利等,使得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的透支风险管理体系不能适应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恶意透支的方式进行银行卡诈骗犯罪呈上升趋势。随着我国透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需要加紧研究建立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的应对机制。如以客户为单位计量风险和贡献度,完善系统功能,对不同类别的客户设计不同利率、还款期限、风险定价的信用卡产品等等。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伴随着信用卡业务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信用卡风险也层出不穷,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已成为发卡行关注的重点。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个人征信体系。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下,实现收益最大化,信用卡成功的关键在于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而不是风险逃避能力。发达国家从事个人信用业务历史悠久,无论是从管理模式、法律环境,还是具体操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建立了成熟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如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但我国的个人信用市场起步较晚,许多方面还很不成熟,所以不能简单地套用外国模式,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个人征信制度。商业银行及社会各界应广泛宣传和大力倡导诚信意识,普及信用卡知识,鼓励广大民众正确使用其支付和信贷功能;同时,应由政府筹建独立的具有法律地位的征信管理部门,建立多种征信渠道,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时联网运行,为商业银行及需求机构提供服务。

(二)建立风险信息共享信息库,提高信用卡技术管理水平。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在坚持风险可控和健全配套管理措施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应信用卡业务发展变化,深入识别和评估风险点,根据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和流程。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预测水平,可通过实时监控系统,根据信用卡行业风险形势变化,动态调整监控模型、调整相关参数设置,实现对欺诈交易和信用风险交易的全天候监控,提高信用卡风险技术管理的有效性。

(三)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采用行为评分,建立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应对机制。科学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努力:一方面要探索质量指标风险弹性管理机制,围绕资产质量标准净值设置合理的浮动范围,增加考核偏离度,引导本行各级信用卡机构强化风险资源的优化作用,使风险和效益更加匹配;另一方面深化对不同机构的差异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对于高风险机构资产质量的控制。对于高风险的机构,应在总行的指导下积极扩大正常透支消费规模,拓展优质资产市场,提高整体风险掌控能力。发达国家通常是采用行为评分系统,对信用卡实施有效跟踪和监控。其做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动态资料,例如开户日期、最近一次用款相隔天数、消费金额、过往六个月还款记录、用款比率、还款记录等来计算行为评分。因此,我国发卡银行在发行信用卡时,可以借鉴或采用这一系统功能,对持卡人的账户活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与监控,预防风险转化。同时,在国内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对信用卡的透支利率也应逐步放松管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浮动,制定更具有弹性的利率政策。

(作者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端.美国信用卡信用风险防范立法及其启示[J].河北法学,2007.3.

篇6

关键词:信用风险互换(CDS);信贷风险;风险共担

一、背景介绍

信用违约互换是指信用保护买方(Protection Buyer)和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之间签订的协议,其中的一方(保护买方)持有的一些资产可能会由于发生某种信用事件而遭受损失。为了寻求保护,转移信用风险,该交易者向愿意承担风险信用保护的另一方(保护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定期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在承诺合同期限内,当相应的信用事件发生时,保护卖方需要向保护买方赔付一定的金额。作为信用衍生产品的重要一员,信用违约互换的核心是将原生金融产品中的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进行重构定价,从而便于信用风险的管理。

信用违约互换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至今已经占据了信用衍生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尤其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发成为世界各大银行进行信用管理的主要衍生品工具。

二、信用违约互换应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目前,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介绍和讨论定价模型等非应用阶段,较多的是建议银行把信用违约互换应用到对债券的信用管理方面,但是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将信用违约互换运用到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更具可性行。

(一)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不适用于债券

我国银行信用违约互换以债券资产为信用标的意义不大。在美国等国,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标的资产多为公司债券,且种类众多,风险各异;而在我国,央行票据、政府债券和政策性债券占了全部债券发行量的75%以上,公司债券的种类稀少,其发债主体多为大型国企,信用风险较低。同时,我国银行持有公司债权的比例较低,一定程度也削弱了利用信用违约互换进行债券信用管理的动力。

(二)我国银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的必要性

1、我国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度较高。我国金融体系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金融资产过度集中于银行,银行的资金运用又相对集中。各银行贷款更多偏向于大企业、大项目和发达地区,集中度较高,使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社会经济周期运行形成较强的相关关系。一旦宏观形势变化、经济周期发生拐点,信贷资产存在较大的隐患。

2、不良贷款面临反弹压力。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次贷危机影响依然深不可测,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扬,资金链十分紧张,普遍面临一定困境。银行信贷资产面临较大的风险隐患,而信贷资金规模又被控制,“惜贷”和“缺贷”错综并存,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较大。

3、衍生交易缺失加剧信贷风险隐患。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程度较低,衍生金融交易比较更是落后,信贷资金大量集中和风险规避工具的缺失,无法对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规避,有悖于银行信贷资金的分散原则,也不利于银行资金的运用和投资获利要求,从长远看也不利于银行业务的全面发展和与国际的接轨。

三、信用违约互换运用于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简析

(一)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的合约双方,可以是两家商业银行互相为对方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标的资产的选择方面,进行信用保护的贷款应该是在双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实现两份合约定价一致,并进一步实现双方“收益不变,而风险分摊”的目的。信用违约互换的双边模式如图1所示:

经过上述信用违约互换安排后,两家银行实现了收益不变而风险共担。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两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银行A的贷款出现坏账时,B向A支付坏账损失的一半,A自己承担一半,同理对银行B也一样;银行A和B同时出现贷款坏账,各自分担总坏账损失的一半。

(二)信用违约互换的三边模式

信用违约互换可以由三家商业银行共同完成,三家商业银行分别为另外两家商业银行的贷款提供信用保护,在合约标的资产选择三方各自内部评级中级别相近的企业贷款。在信用事件不发生的情况下,三家银行之间不发生实际的现金交换;在三家商业银行中某一家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银行各自分担损失的三分之一,而有两家或两家以上出现坏账损失时,三家共同对坏账损失进行分摊。

(三)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模式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用于测算信用风险模型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使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级较易为另外的商业银行所接受。经过信用违约互换的多边安排之后,风险将由整个银行体系联合分担,这样就把信用事件发生对银行的冲击降到了最低,可以帮助我国银行系统实现整体的风险共担。

四、信用违约互换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银行信用集中风险的分散

有效运用信用违约互换,将银行的信用风险从信贷资产中予以一定的剥离,实现信用风险交易的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过于集中投放少数行业、企业和地区带来的风险集中度问题,对防范不良贷款的反弹也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

银行在信用管理中遵循分散化和多样化原则,但采取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有损银行和客户建立起来的长久关系,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能使银行将其贷款组合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单独剥离出来加以管理,银行在风险分散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维护其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有助于银行和客户建立长久的信用关系,避免短期化行为的发生,对银行的长期信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衍生工具的广泛应用

信用违约互换的广泛使用,有助于衍生避险等金融工具的推广应用,能促进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规范发展,加快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模式的更新,使我国银行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势去管理信贷风险。在丰富衍生交易的同时,提高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水平。

五、总结

综上所述,发展和应用信用违约互换于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的分散和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有助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控制,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是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信用违约互换说到底是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可能会扩大风险。二是其定价问题是关键所在,要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定期公布企业的信用信息,既有助于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又降低了交易双方搜集信息的成本。三是积极主动监管。信用违约互换衍生产品虽然是为了管理风险而存在的,但它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其交易作为一种表外业务,很容易被银行拿来掩盖资产质量的真实问题,要就其运作原理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交易和运用进行有效的市场监管,推动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信华,叶龙森.金融衍生品[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R].British Bankers’Association,2006.

3、蒋静.信用违约互换的契约方程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J].中国货币市场,2007(11).

4、冯谦,杨朝军.信用违约互换与我国金融结构良性变迁[J].上海金融,2006(9).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一、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含义

信用风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方面,信用风险就是信贷风险,没有能力偿还相应的债务成为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广义方面,它包括所有的交易行为中,由于交易主体产生了违约行为,致使交易不能正常进行的一种风险。此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在现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中,信用风险的范围十分广泛,债权人的资产价值和交易中的违约风险都可能因为一些因素发生不确定性的改变,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都包括在信用风险的范围内。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指由于交易对象由于某种因素没有意愿或者没有能力履行合同条件而产生违约行为,致使参与交易的另一方遭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如果银行没有及时查出应被认定为损失的财产,没有停止利息收入确认,增加核销呆账的准备金,那么就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问题。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一些问题出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中,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必须要对它们展开深入的研究,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一)信用风险管理外部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外部市场环境欠佳

目前我国信用体系机构由于相对独立,所以数据共享方面存在障碍。企业信用信息的调查和数据主要来自不同的行业和部门,他们的各自的信息资源是不公开的,因此数据的不合理利用都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我国对于违约的惩罚仅在《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法律中出现,且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没有相关法律的保障,难以避免失信或违约的行为发生。

2.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众多,在没有法律统一的规定的情况下,所以对相同对象的信用评级报告会有较大的差异。我国银行监管部门采取的措施是,设立较高的门槛,但并没有使用到现场的方式来进行监管,所以监管部门只对信息进行采取和分析是远远不足的。

(二)信用风险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开展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相应的信用评级体系的支持。但是,目前存在许多问题的信用评级体系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内部和外部的信用评级体系要结合起来,用于对企业的信用评估中,对企业的信用情况有更好的了解,然后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以此来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但是,在我国,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评级体系发展并不成熟,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我的的一些行业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信用评级,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不真实的数据存在于信用评级的体系里,限制了信用评级体系的应该起到的作用。除此之外,许多行业的透明度不高,对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造成阻碍。

2.数据库系统有待完善

以前信用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还没有被重视起来,没有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出台以后,定量分析开始被重视起来。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工作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同时,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有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不同银行之间的数据是不共享的,这是由于保密原则和竞争的缘故,所以造成了信息在不同商业银行系统中闲置或是重复的现象。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风险数据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较晚,并且存在较严重的数据冗余和缺失现象,数据较为缺乏。

3.工作精英人才不足

由于国际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发展越来越复杂,现在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处于不断增长的时期,需要更多有高专业素养的人来从事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还是从国外引入较多,由于已就业的银行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受到其工作的影响,很少有机会再系统地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做学术研究的人来说,他们对理论知识熟知,但是在实践方面,还远远不足,所以对整个银行体系来说,他们不能填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空缺。

4.信用风险转移手段不足

信用风险的转移指的是通过金融工具降低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而我国的转移工具不够多样化,近年来,主要的信用风险转移工具有信用衍生品、贷款销售、资产证券化等。抵押、担保、交付保证金等手段都比较单一,而且对后续的风险的管理标准没有进行统一,相互存在不同,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出现了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市场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现有的问题:

(一)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银行征信业的管理职能,对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参考,并采取措施弥补我国的法律漏洞,使得银行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用法律保护和监督征信监管,如果没有法律的监管,那么市场将不能长久有序地运行。如今市场经济发展飞快,不能只是依靠一些条例,需要更多的法律法规来维持稳定。第三,对失信行为予以严惩,并且提高交易对象的违约成本。如果没有惩罚措施,那么市场的违约行为将可能大大增多,严重影响市场的秩序,所以要对那些欺诈行为或是有不良记录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严厉的惩罚,这样可以彰显出法律的公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市场的稳定。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

为了采取措施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动态而又精确的内部评级体系是无法缺少的。因为对于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是必须以完善的内部评价体系为重要根据,致力于信用风险的预警,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现金流类目,巧妙地运用于风险预警体系。内部评级体系的完善,需要受第三方的评价体系的检测,由此分析企业综合信息,包括内部的各种信用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借贷款与资金流转的信息等有效的迅速控制,有利于信用风险的管理进步和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维护。

为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一步是要建立可靠可行的相关指标系统。这就需要掌握现有的相关数据,整理设计出有关预警指标,以此来建立公平、具体的资料库,来迅速地掌控现有的风险。科学的分析离不开各种风险预警数据模型的运用。常见的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用来决定信用风险方面或者风险预警的相关指标。而聚类的分析方法能有效分析指标。关联矩阵又是对分析结果进行权重分配的重要方法。为了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决策、风险预警体系的运作以及整个管理系统的维护状态良好,有借鉴他国有效的内部评级方法的需要。目前,国外的一些先进商业银行广泛运用的模型CreditRisk+KMVCredit模型和PortfolioViewCreditMetrics模型,更多地采用模型分析法。考虑到维护国内的经济整体环境,和商业银行的预算情况,从实际出发,开发适合本国国情的可进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评级的技术模型。

(三)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持续研究分析,内部管理系统运作的不断维护更新,使信用风险管理以上升到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层面。所以在公司内部,全面风险管理的观念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过程中。其中,风险管理意识的强化包括各个管理阶层人员在监督问责方面的参与意识,就是要求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为了在公司内部的管理系统能有效运作,清楚的认知信用风险,并在公司运作流程中时时刻刻注意是商业银行内部工作者的职责。致力于营造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监督的工作环境氛围。而风险意识的加强,主要措施包括有关道德规范的宣传和培训制度的建立,制定公司内部员工的学术提升,包括风险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和金融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不仅仅应该提升自身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还应该积极带动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学习意识。并且,为了使风险管理的理念有效地深入到商业银行每个人的心中,公司可以建立适当的相关的激励和惩罚制度。从而树立公司内部的信用管理文化,强化每一个人自身的信用风险意识。只有保证我国商业银行从业工作者都深刻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各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完成,更好的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四)加强专家化人才培养

改善信贷工作人员的现状,提高信贷人才的专业化,建设高素质的信贷队伍,是首要任务。可以把客户经理的客户营销职能和管理职能加以融合,提高客户经理的职业素养。其次,资格考试可以结合相关业务进行,将考试内容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并给予岗位在职人员相应的培训,完善其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加强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其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信贷从业工作者的信贷风险管控能力,加强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第三,注重业务考核,建立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考核机制,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引导和激励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热情,提高文化软实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我国商业银行良好运作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枢纽性存在。树立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加强公司内部和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要建立起全面可靠的信用数据库,对于每一个银行交易相关者的数据进行专业的处理和分析,做到科学且公正。再者,信息系统的科学树立,离不开数据收集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所以在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资源的同时,专业人员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的工作也要高要求。以此来保证数据各方面工作的准确、全面和公正。因此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借贷交易的交易记录和相关交易者的信用评级,需要不断的影响更新客户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信息都必须存在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需要全面、准确、公正的最新数据的支持,而这是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第一步。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建立具备科学性和实用性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应该注重商业银行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的优化。公司高层以身作则,并实施合理健全的监督奖惩制度,以此提升公司内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正不断地发展,而整个金融市场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商业银行当然也不例外。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信用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事实上,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状态影响着整个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形态发展态势更加灵活多样,所以这无疑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重要性。商业银行自身存在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仅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影响。除此之外,国民经济的稳定也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它的影响。所以说,在我国的商业银行里要提高内部信用风险方面的管理能力,且要同时完善内外评级体系的相关建立。因此在结合整个金融市场的同时,致力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方面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规划作出有力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国慧.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2016(02)

[2]王朝龙.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6(02)

[3]校飒.信用风险研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9)

[4]李蹊.交通银行XT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

[5]刘利文,王吉恒,王国荣.KMV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0(10)

[6]李培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7]张道龙.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

[8]程茂勇,赵红.股权结构、上市状况和风险――来自中国商业银行的经验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03)

[9]James Cash Acrey,William R.McCumber,Thu Hien T.Nguyen.CEO incentives and bank risk[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10(5)

[10]Giuliano Iannotta,Giacomo Nocera,Andrea Sironi.Ownership structure,risk and performance in the European banking industry[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7(7)

篇8

银行业在中国金融业所要应对的信用风险是最为艰巨的,把这认定为是中国在转型时期遇到的最大的潜在威胁,也是无可厚非的。缺少主动性及动态有效性的信用风险管理方式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早在2003年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分别是22.37%、25.52%、30.07%、15.17%,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这些数字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虽然经过了央行的不良资产剥离政策的执行,过去的几年中,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实质上并未把问题处理好。信用衍生产品是以贷款或债券的信用作为基础资产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出现的时间较晚,但目前已被各大国家所认可并在国际上发展得十分成熟。德意志银行在2004年所做的研究报告认为,信用衍生品的交易能够让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至于过度集中,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固性不仅能得到提升,而且加强了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当前我国信用衍生产品还是刚刚发展起来,但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将有利于解决“信贷悖论”问题、为银行实现信贷动态管理以及节约了银行资本,显然将信用衍生产品引进中国存在极大的市场前景。在实际条件下,恰当选择方式引进市场制度,首先是对健全金融市场系统有利,其次对于促进经济交易市场也有积极作用。这篇文章正是为了介绍这个全新的产品类型,进而提高我国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在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的研究与引进是必然的,同时该产品也是一种主要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到现在为止,研究上仍处于推出概念和初步分析阶段。在此背景下,选择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对信用衍生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极富有现实意义。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分析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分析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履约的风险,也就是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构成违约事件并给债权人维持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风险;现代观点认为,由于受信人未能如期执行合约中其应承担的义务而造成实际的收益与预期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通常认为,贷款的市场价值的波动同样会形成损失,而导致这一现象与还款者的信用评级及还款能力有关。在商业银行中的信用风险是由于还款人不愿或无法践行承诺,未能如期支付约定金额从而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本文以现代观点为基础进行阐述。信用风险包含以下特征:

(1)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对称贷款收益与损失是不对称的再加上企业违约的小概率事件是信用风险概率分布偏离的原因。市场价格是以围绕其期望上下波动,集中在期望值的两侧,市场风险的曲线往往用正态分布图形来描述,概率分布图具有对称性。而信用风险的概率分布图形不具有对称性,图形呈现一边向左下方倾斜的趋势,并且厚尾分布现象呈现于左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还款人不履约所形成的风险,也就是说银行按照贷款合约在特定时间内很有可能得到偿还的贷款并取得相应的报酬,而对方如果违约,银行面对的损失的数额将比其本应获得的收益要大得多。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业绩不断增加,银行所获得的收益仅仅是贷款合约中固定的收益,一旦企业出现持续不良的经营状况,则银行面临的损失要远比预期的多。

(2)信用风险的非系统性信用风险还具有非常明显的非系统性,与还款人相联系的非系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还款人履行约定的能力,如还款人的还款能力、经营状况以及借款资金流向等。因而,减少非系统性风险则需要更多样化的投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

(3)信用风险的可获取数据少由于信用产品本身流动性不足导致二级交易市场不活跃以及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会相对困难的了解信用风险变化,再加上持有贷款时间长,待违约事件发生,与市场风险所不同的是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就少得多,且不易获取这同时也加大了信用风险定价模型有效性检验的难度。这些特点使得更加难以完成信用风险的测量,这也是导致信用风险定价研究稍落后于市场风险的原因。

(4)信用风险的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道德风险的产生。借款人与贷款人的信息是不对称的现象在贷款及其他信用交易都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产生是由事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了解信用风险状况及其变化的困难,在通常情况下,借款人往往由于掌握更多信息,而处在优势地位,贷款人所获取的信息较少则往往处于劣势,从而导致道德风险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状况

在我国,银行业主导了金融业,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决定了中国金融业的整体风险水平,在四大国有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后,一定的提升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中国的水平。在中国逐步也将实施新巴塞尔协定,以实现国际化进程,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在目前这个时期,从风险管理保障能力来看我国的金融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国外,显现的信用风险存在以下几点:

(1)过度集中的银行业贷款在1992年以前,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都存在着银行业贷款过度集中的现象,如农业银行贷款主要在于农业及农村的相关发展需要,工商银行的资金流向针对的是国家政府机关及商业界,而中国建设银行集中在房屋、设施等一些基建行业,中国银行则集中外贸业务。这样对于银行业来说无疑扩大了信贷风险,在改革开放之后,五大国有银行虽然经历了股份制改革,仍然出现了银行业贷款过度聚中在某个领域的现象。在地方的一些商业银行,经营贷款等业务过于集中在当地,加之地方政府的保护政策使得信贷风险放大。

(2)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双升”现象截至2014年6月末中国十家最大的上市银行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增速都进一步放慢,同时盈利增长也在放缓。然而,对于这些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质量仍是主要挑战之一,2014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的增长已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在2014年6月末各大银行的资产比2013年末增长9.6%,增长速度呈继续下行趋势,净利润同比增长10.3%,增长速度持续放缓。2014年上半年,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约为5198亿元,上年的全年增幅约为人民币733亿元,可见2014年不良贷款余额的上升趋势是非常大的。与2013年末相比,不良贷款率也呈现上涨趋势,增加了约0.07%至1.06%。这十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全部呈上升趋势。这种“双升”现象,表明信贷资产质量仍然有明显的下行趋势。部分行业受到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速放缓的影响,这同时对银行业也形成了资产质量下降的压力,在未来不良贷款的规模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性。

(3)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垂直化管理现象严重,且每个层次机构设置复杂,从而上下层次之间出现了独立性不强、权利与责任不明晰的现象,这样容易导致管理效率底下以及管理盲区的出现,而且在我国风险管理的制度本身漏洞还比较多,目前设立的制度建设大都难以落实于实践,存在执行起来困难的问题。此外,在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中长期以来以传统模式为主,例如:缺乏计量分析,关注的主要在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分析法。国外的大型银行运用的管理方法注重于数量研究法与模型分析法,而我国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与他们相比我国在此方面所作出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银行良性的发展与长期的生存需要发展信用风险的管理,在前面也提到过,我国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以传统模式为主,目前,我国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主观定性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以及根据新巴塞尔协议使用的具体方法,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目的是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这是选择贷款,尽量减少将款项贷给违约概率较大的借款人。虽然在传统模式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种方法的缺陷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一是容易导致人员机构设置过于庞大,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对专业分析师的需求较大,而且信用分析师的需求会随着银行业务量的上升而上升,成本增加了却与效率不匹配,这对银行来说无疑是个累赘。二是减弱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传统的信用分析会与在银行管理层形成的官僚作风相联系,这将明显减弱银行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三是信贷分析师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信用质量,这将导致传统的信用分析的结果不稳定。四是银行面临的风险会随着贷款组合集中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会更进一步的促使贷款组合的集中。根据目前我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情况,不应该仅仅是以被动的方式去将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降到最低来规避风险,而更应该以一种更有效、更主动、更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方式来管理信用风险,而信用衍生品正是这样具有创新性、主动性来有效管理信用风险的产品,因此我国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引进并应用这种工具。

三、信用衍生品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资产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最早是在1992年推出了信用衍生品,而其迅速发展是在进入了21世纪后才实现的,国内工商银行最早引入信用衍生品是在2005年,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本实证选取的数据开始于2006年,取半年度为频率。中国工商银行在信贷资产规模上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其积极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它的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选取工商银行作为样本,具有代表性。本实证用EVIEWS6.0进行。

(一)变量和数据说明

这项实证的主要旨在分析在应用了信用衍生品过后,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安全性,流动性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方面来衡量。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创新性方法,信用衍生品主要功能是主动有效的将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或剥离。银行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贷款质量,所以被解释变量选择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N),解释变量为信用衍生品的年交易增长率(CD)。同时为了严密分析起见,再介绍增加的另外两个解释变量:第一是银行贷款数量占总资产的比例(P),银行面临的贷款风险随银行贷款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这为不良资产率增加提高了可能性;拨备覆盖率(PC)作为另一个解释变量,银行针对贷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拨备覆盖率,理论上理想的水平是100%,数值的多少与风险水平是相匹配的,较高会存在坏账准备多余的问题,利润虚减,而较低则可能会致使坏账准备不足,利润虚增。在其他假设不变的情况下,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多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高,则说明该银行足以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减小了工行不良贷款率的数值;相反,工商银行预留的坏账准备越少也就是相应的拨备覆盖率越低,则说明该银行无法应付发生违约时的坏帐损失,从而相应的提高了不良贷款率。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的模型检验

(1)ADF检验根据上述选取的变量,假定模型为:N=αCD+βP+γPC+C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Eviews软件来实现,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由于选取的数据属于时间序列数据,可能会出现非平稳性,因此首先需要进行平稳性检验。相较于临界值来说得到的ADF检验统计量较大,说明存具单位根,则此序列是非平稳的;反之,该序列是平稳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上述运行结果看出,N,CD,P与PC这四个时间序列的ADF检验值分别为-6.197098,-3.138930,-0.594858,-1.954672,N,CD相比于每个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来说均较小,说明这两组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而P,PC相较于每个变量在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均较大,则需要对这些数据赋予不同的滞后周期,再进一步的对其一阶差分项作ADF检验,对P、PC处理过后ADF检验值分别为-4.280515,-0.307261,结果表明,在对P、PC做完一阶差分ADF检验后,P变量的ADF检验值小于该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说明P变量通过ADF检验。继续对PC变量二阶差分做ADF检验,在10%的显著水平下该变量经处理之后是平稳的,即表明通过ADF检验。

(2)格兰杰检验本文对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PC(拨备覆盖率)、P(贷款/总资产)与N(不良资产率)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从图中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不是N(不良资产率)的Granger的原因被拒绝,也就是说CD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是N的Granger的原因。而在显著性10%水平下,N不是CD的Granger的原因。这表明不良贷款率发生变化确实与信用衍生品交易量有关。

2、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ADF检验,P变量在一阶差分后通过了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所以将P修正为P变量的一阶差分DP(贷款与总资产的变化率)。在对被解释变量N(不良资产变化率),解释变量CD(信用衍生品交易量变化率)、PC(拨备覆盖率)、DP(贷款/总资产)进行回归。建立的模型为:N=αCD+βDP+δPC+C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对按上述方式进行修正之后的数学表达式进行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下:N=-0.0028CD-0.1417DP-0.0098PC+0.0352R2=0.9393R'2=0.9210F=51.5674.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回归分析式的检验知,R2及R'2数值都在0.9之上,表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可决系数R22=0.9393说明我国工商银行不良资产率变化的93.93%可由这三种因素的变化来解释;从t检验来看,PC变量在5%、CD变量与DP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均通过检验。通过Eviews分析的回归结果为:信用衍生品成交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不良资产率将降低0.002845个单位,不良资产率与信用衍生品呈负相关关系,它的影响系数较小,这与信用衍生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有关,但以上的数据还是可以表明信用衍生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或分散银行的信用风险产生了作用,进而减小了不良资产率数值。因此为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以积极、合理的方式更好的发展信用衍生产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健全信用衍生品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建设目前还在逐步完善阶段,金融市场的发展一般来说先于有关法律的完善。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法律法规需要对于信用衍生产品的应用进行调整和控制,而目前缺少这部分的约束,这就使该产品的应用与成长受到了限制。可以结合本国的国情与所处的金融发展背景,适当借鉴与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为信用衍生产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打好监管基础和强化相应保证。

(二)加强信用衍生品的市场建设

中国的金融业相较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信用衍生品交易必须有计划的逐步进行,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调整。首先可以将该产品的交易在境内从事金融业务的银行之间进行。汲取了一些成果教训之后,对一些机构性质的客户打开信用衍生品市场。对操作进一步熟练之后,再面向海外市场,进而推进该产品交易市场的全球化。

(三)发展信用评级市场

社会整体要求有一个健全的信用评级体系才能保证信用衍生品的快速成长,发达国家正是由于其健全的信用评级市场才能促使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扩大。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目前在初步建设中,有较多的困难还亟待处理:中国现有的评级机构的公平性易受外来事务的影响,本身的独立特点没有显现出来;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不能完全的利用和熟练应用计量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评级,通常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一个好的信用评级市场能够为信用衍生品的成长强化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作好相应的准备。

(四)健全信用衍生品监管制度

篇9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信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开放脚步越来越快,我国商业银行对传统存贷款的资产业务竞争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发展,并开始将业务获利的重心转移到盈利空间更大的信用卡业务中。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随着民众的收入提高,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渐渐习惯了信用卡的透支型消费,促使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量快速增加。但是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后,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对金融风险的恐慌,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中也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潜在风险威胁,但许多商业银行为了追逐信用卡的高利润收益,不惜铤而走险,这些信用卡业务中的潜在风险严重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已经成为现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的主要类型

信用卡是由商业银行向个人或者单位发行,持卡人可以凭着信用卡向特约单位进行购物消费或者紧急时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信用片业务是不但具有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品的风险,同时还有信用卡业务特有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信用风险

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在商业银行申请到信用卡后,由于其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变等原因,在偿还信用卡的债务时,没有能力或者不能及时偿还借款,或者由于持卡人本身的道德恶劣蓄意透支不还款的道德用风险引发的信用风险。首先,因为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健全十分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也没有建立较为成熟系统的客户信用评分标准,大多数银行目前都是根据银行自身内部制定的评分标准,或仅仅凭借业务经验对办理信用卡的客户资信进行审查,而且许多银行为了完成发卡数量的任务完成,审核客户资质几乎是流于形式,导致社会上许多大量信用度比较低甚至没有足够经济基础的客户也能成为信用卡的持卡人,比如没有收入和偿还能力的学生等社会群体。还有一些信用风险的产生是因为持卡人的恶意透支行为,因为商业银行缺过度授信给个别不法分子进行恶意透支制造了可乘之机,这种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和流动性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操作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卡业务时不完善的甚至是错误的内部操作过程,还有银行业务操作人员与操作程序系统等原因导致的损失。现在许多商业银行之间的信用卡业务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导致各银行的信用卡发放条件逐渐的放松,很多银行将信用卡的发卡数量作为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津贴发放的考核标准之一,导致许多商业银行的员工为销售任务指标,人为的将信用卡的申办条件降低,更有甚者帮助客户伪造虚假申办材料,导致了很多信用卡的持卡人信用低下,给未来还款带来巨大隐患。而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间并没有完善统一的审核与监督标准,很容易在操作的审核、发卡环节及签名、密码确认等环节出现遗漏或误差等问题,这种因为商业银行的管理与流中操作不当产生的损失,以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发卡部门员工因为疏忽大意、违规操作造成损失对于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形成巨大阻碍。

3.欺诈风险

随着我国信用卡与消费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信用卡的欺诈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业亟须重视的风险。表现形式越来越多,防范起来越来越难。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发生过的信用卡欺诈案件带来的商业银行损失超过1.85亿元,事实上还有大量的欺诈损失不在统计之中。传统的信用卡身份欺诈手段一般是不法分子以伪造身份、仿冒卡、伪造卡、滥用账号等方式实施信用卡欺诈,造成信用卡真正客户的账户资金产生损失的风险。现在国内的许多商业银行遭遇钓鱼网站,产生的欺诈风险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技术飞速发展,还有电脑、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无需柜台交易的无形市场操作,使欺诈风险更加难以防止,而且在未来有加剧的趋势。

4.特约商户风险

所谓特约商户风险是由于特约商户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者没按规定严格核对持卡人签名身份证及持卡人没有正确使用信用卡等造成的风险损失。消费中常见的客户进行刷卡消费时进行刷卡确认的手段监管不到位,有时候无法准确辨认特约商户的签名鉴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还有一些是特约商户员工的欺诈,在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交易中,由于一般只有特约商户利用信用卡不在顾客视线范围时私自使用客户的信用卡进行消费,导致信用卡的持卡客户受到财产的损失。

5.持卡人个人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发放的信用卡持有人自己的安全用卡意识不强,导致其信用卡在丢失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挂失,或者使用的密码在设置时候过于简单,在信用卡丢失以后,很容易被破译掌握等原因,导致信用卡丢失以后,被盗用后取款,从而导致信用卡的持卡客户受到财产的损失。

二、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中越来越意识到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逐步将信用卡业务风险的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在现实的风险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首先,我国目前因为尚未建立全面的信用卡业务等金融风险的管理体系和客户的个人信用评审机制,很难识别、预警、控制各类金融风险;其次在信用卡等金融风险管理的事后督导工作也不到位,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风险管理中不能强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再次,由于商业银行现在依然缺乏科学的信用卡管理平台,在风险管理技术中多使用定性分析,无法实现真正的定性与定量管理方式,从而出现许多由于信用卡磁条卡的安全薄弱,被不法份子利用;最后,没有建立信用卡账户的风险等级评价体系,以及对信用卡的透支质量管理不完善,使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比较低,恶意透支等信用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风险难于控制防范。

三、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管理与监督

为了不断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促进消费信贷的发展,商业银行会增多并广泛普及对商户的POS机发放及普通客户的信用卡提供,政府应当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给予一定得政策扶持,如实行一定幅度的税收优惠等方式或者某些补贴政策。同时为了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局应当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制定各个商业银行合理的授信政策,在各商业银行建立信用卡系统前,从源头上控制风险,进行慎重的可行性分析,并定期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检查,以尽量规避风险,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2.尽快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

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尽快结合西方先进的优秀经验,建立结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共同组成的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系统。从而使各个商业银行能够正确的评估所有潜在客户的实际资信能力,加强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和其他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尽快建立共同的信用卡全国信息数据库。探索适应信用卡业务发展,深入识别评估风险,实现对信用卡中的欺诈交易、信用风险过大的信用卡交易进行事前的分析防止及监控,提高信用卡风险技术管理有效性,实现在可接受的风险条件下,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目标。同时,应由政府筹建针对个人信用卡风险,独立设置具有法律地位的征信管理机构,利用多种征信渠道,完善个人信用的信息数据,实现实时联网运行,为商业银行等机构提供完整全面的信息服务,提供健全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并且使用法律的形式对客户的个人账户、信用记录、信用档案进行管理,对个人信用评级、披露、使用的权利与义务明确的规定,并用法律保障强制推行。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严把发卡关

发行信用卡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成熟的信用卡个人风险评估和管理系统,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加以改进,建立为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预警的系统。比如,建立一个全国范围的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交换系统中心机构或者建立类似金融信用咨询公司的中介机构,为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取客户的信用原始资料,从而实现加强对信用卡持卡人资信能力的监测力度,对持卡人的各种交易行为、开卡后的取现等情况做到及时的跟踪和监控。而且,建立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案件处理预案系统,杜绝金融风险的扩散和蔓延,争取在第一时间处理案件并将损失缩小在最小范围。加强对信用卡客户的持卡使用安全常识的教育与宣传,培养客户的信用卡风险防范意识。

4.尽快建立健全实施信用卡欺诈的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保护信用卡业务发行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一定要尽快建立完善实施有关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立法建设。继续建立健全我国信用卡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执行,尽快出台有关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使用条例,规范欺诈风险与信用风险的承担责任;可以通过提高不法分子进行信用卡违法犯罪的成本,加大现有信用卡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震慑信用卡违法犯罪行为的继续泛滥。并且统一执行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的行业标准及授信范围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对有关银行卡案件的处理做出明确的职责规定,对利用骗领信用卡、非法盗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等不法分子加大处理的惩罚力度,保护信用卡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形成系统全面的规范,帮助商业银行形成有利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加健康发展的法制环境。

5.严格执行信用卡业务的操作规范

对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因为操作问题导致的金融风险,首先,一定从商业银行内部入手,严格把好信用卡的发行关,建立商业银行统一的信用卡业务流程标准,实现健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利用商业银行内部的控制体系,实行严格的信用卡发放授权,一定要通过严格审核申请人的申请资料及对其资信评估,加强对申请人资格的审批,预警、评估并控制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其次,要通过对银行员工加强业务风险防范的培训实现队伍建设的完善,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服务质量。增添商业银行的内部员工相关信用卡的知识,提高员工的信用卡操作风险意识,实现信用卡业务流程的规范和标准化,同时尽量避免人为的操作违规,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化操作,保证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最后,发行信用卡德商业银行要严格执行本行的特约商户准入制度,通过实行特约商户实名制、对特约商户定期检查制度等方式、对特约商户进行风险教育培训,实现对特约商户的操作风险防范。

6.帮助持卡者养成良好的信用卡使用习惯

现实生活中,许多信用卡的持有者使用的信用卡密码,经常会因为设置得过于简单化,比如使用持卡人的生日或电话号码等,一旦信用卡丢失非常容易被猜测出来,实施违法活动,还有持卡者在ATM提款时,疏忽大意,输入密码时不注意遮挡,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等。所以,商业银行要通过宣传帮助持卡者养成良好的信用卡使用习惯,设置信用卡的密码要注意不可过于简单,避免容易被猜测到的数字或字母,使用信用卡消费时,一定注意观察周围有无异常人或物,并在消费输入密码时,注意必要的遮挡,就算在使用ATM机取现时候,发生了吞卡情况,也不要惊慌或者轻信机器旁张贴的信息,而是应当及时与开户银行取得联系,持卡者的良好使用习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损失发生。

四、结束语

尽管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依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需要完善调整规范的地方,但是我们要相信随着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逐步提高,消费者良好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我国关于信用卡业务各项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信用卡的发展一定会逐步成熟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也一定越来越健全越科学。实现在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提高的前提下,使信用卡业务的高收益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实现,并更好的为使用者,消费者提供优秀的金融服务,保护好商业银行及持卡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从而促进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微.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8).

[2]王富华,刘鹏.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9).

[3]张淑霞.对金融危机下我国信用卡现状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5).

[4]李钊,黄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内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障碍,同时也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者们的目标,他们都希望通过收购这笔巨额不良资产来迅速扩大在中国的资本。

我们不难看出不良资产决定了银行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信用风险作为金融市场最古老、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是各大银行公司不容忽视的。信用风险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信用是借贷行为的总称,是以偿还为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个经济范畴。信用风险又称信誉风险或保证风险,是指借款人、债券发行人或金融交易一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履约致使金融机构、投资人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讲,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程度。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1.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赛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我国目前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实施信用风险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首先,运用模型进行计量存在制约。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的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在计量模型的具体运用方面又面临着技术专家的匮乏。因此,在现阶段不具有通过企业的股票价格来反映企业市场价值的条件。实施内部评级法将是一个比较可行的突破口。内部评级法鼓励银行自主研究风险的测量和管理方法,既强化了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和建立内控机制的责任,又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的灵活性。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集约化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以有助于培育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各种现实问题。其中很多来自于历史缺陷和不足:一是公司治理的缺陷,即委托机制不健全。国有银行缺乏以明晰产权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由此产生信贷约束软化、激励机制弱化等问题。二是经营方式的缺陷,经营方式落后,经营手段缺乏多样性。三是资产质量的缺陷,由于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不佳,导致历史资产质量低下,潜在的不良贷款包袱过重。四是信息技术的缺陷,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无法对客户信息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和管理。

三、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的实际操作来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风险评估的量化管理落后

量化管理模型化是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公司信用风险评估和信用风险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我国目前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大致停留在资产负债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的水平上,在操作上还大多数依靠客户经理的个人工作能力和经验,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的管理机制本身就不够健全。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利率市场还没有启动,长期以来,各种利率水平都是由中央银行制定的,给予银行自由浮动的幅度非常有限,这导致了利率水平的变动不能够准确地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信贷资金在量化管理上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其次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风险不突出,人民币还没有成为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商业银行不能随意向海外贷款,因而银行公司的量化管理无法国际化。

2.缺乏客观独立的专业中介信用评级机构

美国信用风险评估实务设计和理论探索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这和美国拥有世界级评级公司是分不开的。而在我国信用风险的评级起步较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而在整体上无法推动我国的信用评级的水平。

3.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所必需的相关数据和资料

一方面由于我国银行电子化管理的起步较晚,其次,我国的证券金融业还很不发达,缺乏详细的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库,因此,在进行信用风险评级和信用风险评估的时候往往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及时的数据而无法做到客观准确。同时,由于现有的企业掌握在商业银行内部,因此,有限的数据也很难实现沟通和共享。

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建设措施

银行应该建立信贷业务审贷分离制,将信贷业务的经营权与信贷风险的控制权分离,使信贷风险控制和信贷业务市场经营得到分离;促进客户评价体系的形成,建立基本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建立授权和转授权制度,限制分支机构的越权行为;应建立资产负债组合比例管理监测制度;加强对系统内信贷资金清算的控制,推行内部稽核检查制度,加大审计力度等,使信贷风险控制成为工作的重点,对防范和降低风险有一定作用。

各商业银行应该推行“客户经理”制度,对信贷人员提出全面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客户经理在防范信贷风险方面的职责,成为客户经理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形成对客户经理的约束机制,有利于风险的控制。

其次由人民银行总行组织建立的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对各家商业银行及时录入信贷信息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银行规避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