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08-30 17:1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方法。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

二、高中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能充分体现语文实践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语文实践课的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缺乏“过程就是目标”的意识,以致于“学习伙伴”的角色扮演不到位;过于追求最终成果交流,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以致于课堂呈现方式单一等问题。课堂呈现方式上,目前我们所见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大多为“教师开场白――学生主持活动――教师评价小结”这样一种固有模式,除了在主题内容、活动形式上有所差异外,既观察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体现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课堂模式陷入一种单调乏味的怪圈,形成了新“八股”课型。

二是在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上存在偏离重心的现象。首先我们要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语文学习,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综合学习”。“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本身就带有综合性质,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综合性”的体现上出现了偏轨现象,一味地大量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异化为“史地学习、政治学习、生物学习、音美学习”,甚至是“班会活动”等,从而改变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性”的性质。

三是在语文实践课教学设计上存在“去语文”的现象。语文综合性学习究竟是语文学习还是综合科目的学习,这是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应首先澄清的问题。我们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属于语文学科的一种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有机构成,它旨在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其“语文”的学科性质是不容改变的。以往的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任何“去语文化”或“泛语文化”的倾向,都是背离这一根本点的。

三、有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同时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的是,不可依旧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改的环境下,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里?或者说我们该如何做好中学语文教学呢?笔者以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其本特点。”可以说,语文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语文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庸之道。

语文的工具性是语文的基本功能。通过语文文字的表达,我们可以实现彼此之间思想交流,语言就是我们每个人思想的升华,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工具性化的过程。从语文学科和基础教育中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语文是基础教育最底层的根基,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工具,所以,没有学好语文,其他学科都是空中楼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进行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就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篇2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创新方法

伴随着语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人才的培养也十分重视语文能力的培养,故此,语文的教学也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应当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形成比较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本文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如何实现创新做出了探究,以期对高中生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一、高中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中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面对新的知识缺少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积极地探究问题,而在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很少给予学生主动讨论探究的机会,基本上采用灌输的上课方式,这样的语文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欠缺,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比如:预习,复习,课后小结,尚未养成。

2、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冲突。

目前一些优秀的教学理论在语文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教师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合适的教学理论强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无法被学生接受。所以,传统语文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故此,新课改必然会在这方面作出相应的改善。3、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用不合理。目前的新课改尚在探索的阶段,很多教师没有将新课改的标准把握好,理解透。对新课改理念的不清楚,使得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完全走形,表面上学生的思维很活跃,课堂气氛也很积极,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本质上并没有提高。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

①传统的教学思路是狭隘的,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摒弃一些陈旧的教学思路,改变以往的沉闷的语文课堂,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使得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逐步提升。②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沉闷的复杂的语言,注意在语文课堂上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述出身临其境的情境,若语文课堂上仅有枯燥的考试重点,便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求知的热情。③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就语文考试的题目来看,近年来的语文考核题目将重点放在主观题的考察上,也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上,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无法适应这样的考试形式的,故此,新课改下的语文学习,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2)改变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形式。

增加课堂导入的方式。语文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每一节课的课堂导入上都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导入的形式,但是导入的形式必须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只有这样,课堂导入才能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也会使得学生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创新

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的时候注意使用的语言,对于语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有时由于过于枯燥致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易产生疲惫的感觉,这时,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课堂的沉闷,比如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维,使用寓言、历史故事等增加知识的灵活性,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还使得学生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

四、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学方法;探究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中华五千年所沉淀积累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东方大国历史的文化积淀,这些宝贵的文化财产代表着我们国家发展过程的文明传承,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文化背后所代表的重要意义,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作为新一代的学生,应该立足当下,努力学习语文知识,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来更好地了解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则应该找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更好的有效方法,让学生了解这些优秀文化的魅力与精彩之处,鼓励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积极向上的优秀青年,应该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生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这是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履行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首先学生应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的东方大国的精神文化标志,它不仅仅是国家的文化积淀,更是国家的文化宝藏,它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第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我们国家的综合形象,使其凭借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魅力,赢得世界人民的称赞和喜爱,使得各国友人都纷纷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最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我们领略古代文人骚客慷慨激昂的文人情怀,激励我们向这些文人学习。通过学习高中语文知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通过朗诵环节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时,首先就是将散文诗篇诵读出来,通过朗诵的方式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大概了解。通过朗诵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情怀都能有整体的了解,这足以体现朗诵的方式对于学习高中语文知识的重要价值。学生可以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在自己的主动学习过程中便能对课文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对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多朗诵一些课外文章,特别是那些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美诗篇。

(二)文化差异与文化创新双吸收学生应该在学习富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的同时,努力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章,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著名小说。在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章时可以关注文章中的精彩和创新之处,领略他国文化的魅力之处,并将这些创新之处应用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这样有选择性地吸收方式有利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所以在学习高中语文知识时应注重多多阅读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积极带着学生学习外国的著作,从文章中借鉴吸收他国的文化力量,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内涵。

篇4

关键词:新课改;人教版;语文教学

新课改的目标就是实现人性化教学,让教师和学生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学生真正的从教育者的教育中得到正确的知识和思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实际教学活动。人教版语文教材所凸显的就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即知识和思想的结合。能够充分的将这本教材用好,是每个教师所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以下是笔者所实践过的高效率的教学方式。

一、建立和谐的、开放的课堂教育平台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自信课堂氛围。课堂互动环节作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首先课堂的主人公是学生,老师只是起组织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可以任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充分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在教学中情感性的加强可以从侧面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授课过程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对话过程,教师要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而教师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种肯定的手势,对学生来说就是爱的传递,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因此,教学中应当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其自信起来,教师通过课堂互动环节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教学方式将会使学生十分收益。

(二)理论教学简单化,以学生读懂、消化为目的。理论教学是初中课堂上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里,更多的教师使用生硬的、专业性十分强的、难以理解的语言向学生们传授语文理论知识,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等,但这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学生们没有真正理解和学到更多知识。因此,在理论教学中,要以学生听懂、消化为目的,不能局限于形式和语言的束缚,要行文并茂的向他们传授。

二、以教材为基础,加强对学生人文教育的培养

(一)在与学生的热情交流当中传递语文理念。一直以来,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入学生内心,把握学生真实心理,给学生精神上的帮助和安慰。语文课堂是一个老师和学生互动的课堂,与学生的有好沟通很有利于语文教学。主动和学生谈心,用真挚的话语感动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让他们培养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的目的。

在近几年中,有一个男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是初二带的他,这个学生在初中时是一个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的学生,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初中,但是到了初一时,就放松了学习的心情,并在其他同学的诱导下,迷上了电子游戏,之后学业就荒废了。他在刚进我班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特殊,只是成绩非常不好,平常不太爱言语。一个学生向我提起了他,我才知道当时的他存在很大问题。我首先主动找他说了一些心里话,当时没有说太多别的,只是鼓励他要好好学习,要对的起自己,之后就听到老师对他有了一些不错的反映。后来,我经常和他交流,渐渐熟了,我就给他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要孝顺,要好好学习,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负责,他听了进去,并认真去做了,他的成绩迅速提升上来。尤其是他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二)学生生活“语文化”。学生生活“语文化”,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关注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正如新的《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学生每天回家的路上,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话题。正如教育家吕叔湘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基于生活教育的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生活教育,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师的灵活运用下,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语文教学的有利工具。多媒体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教学工具,其各种特性都给教师、学生一种立体式学习的感觉。在新的教育科技中,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多媒体工具及科技,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 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媒体教学节约了语文教师查资料的大量时间,使学生获得知识变得更加便利。

语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只有我们时刻保持创新,时刻将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去,我们就会创造出一片美丽的蓝天。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语文思维;方法

一、语文思维及其特点

思维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天生就存在的东西,人类能够透过思维进行思考,完成很多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而语文思维和思维大同小异,只是相比较思维而言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准确,把思考范围缩小在语文这一科目上。因此,语文思维具体就是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把得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思考与研究,并把晦涩知识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翻译出来,并且在理解翻译的过程当中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让思维再创新,解释出与原本不同的独到的见解,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领会到知识的要领并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来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思想与前人的思想结合到一起,从而做到更好的学习高中语文,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成绩。这就是语文思维的好处,而语文思维是我们都需要的存在,所以,培养语文思维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并且,要想培养好语文思维,就要从根本上了解语文思维。语文思维由于范围较广,因此包含了注意力、观察力、创新力等能力,这些都是人脑通过有序的活动之后得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能够很好地培养这些能力,语文思维的后天培养就会十分顺利,因此,要想培养好这些能力,就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从教师处得到更多的知识,才能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拓展,所以,由此就能够看出语文思维所拥有的几大特点。1.互动性。由于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从教师处获取知识,因此就会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师生之间需要有定期的交流互动才能够达到更好学习的目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抛弃传统的讲课模式,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这样,师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有分歧和不同见解,大家共同讨论来决定更好的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逐渐出现语文思维。2.广泛性。语文思维是把学到的知识以自己的方法和思维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并在此过程当中进行拓展和延伸,而在拓展和延伸的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知识量就是十分的广泛,这一过程中的知识不仅仅是课内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还有一些在生活中或者在课外书籍上所涉及的知识,完整的语文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能够让知识更加的延伸。3.渗透性。语文课堂索要学习的知识很多,但教师不能一股脑地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们,教师们应该一点点地为学生们渗透知识,把知识以点划分,每节课都在渗透知识,学生慢慢地接受知识,才能够一点点地把知识都消化掉,才能够把所学到的东西,都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样收获的知识才有价值,而一股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利用知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思维的策略

语文思维是学习高中语文一项必备的思维模式,只有培养好语文思维,才能够对学习高中语文更加有帮助。由此可见,想要学会高中语文、想要学好高中语文,培养一个良好的语文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当中,一旦缺失了语文思维,学习语文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一旦缺少了语文思维,那么学习语文就只能死记硬背,课堂上的知识不能够完全的消化,也不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拓展出更多更创新的知识,这样对于学习高中语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针对不同的学生找出相应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语文学习更加顺利。1.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都在采用最原始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而学生是次要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师生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而师生之间一旦产生了这种距离感,就很难把思维聚拢,让思维成为主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顾学生的想法,也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会出现知识传达不到位现象。因此,相关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与学生们共同讨论,只有这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点的探索,同时也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也能够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更加地了解学生,方便“对症下药”,找到学生的不足和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方面着重培养。例如: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制订相应的讨论课题,把思维方式相近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训练讨论,让学生们自主接受知识,让学生们之间有竞争,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2.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且十分方便的途径来获取知识,那就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往往能够从各个方面向学生们传递知识,让学生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与教师和同学们讨论得不来的,相比之下更加珍贵。在课外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让自己的大脑运转起来,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化书中的知识,这也是一种培养语文思维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语文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语文思维有利于对高中语文的进一步学习,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地为学生探索更好的方法来学习如何培养语文思维,对于这一问题,只要教师们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能够积极地寻找方法来帮助学生,我们就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培养语文思维。

参考文献:

[1]邱超君.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5).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方法创新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受到的教育既是对初中学习的升华,也是进入大学乃至更深层次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中的写作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与高中学生的思想挂钩,更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供有力的帮助。以议论文教学为例,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应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引导学生更多的观察生活

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物,是写作的本源和坚实的基础。部分高中生在进行写作下笔时脑袋空无一物,不知道改写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写;还有的学生写作脱离实际,不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凑字数只能胡编乱造。发生以上情况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注意观察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情,生活积累的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例如对议论文的写作,有的学生能够列举出相当多的现实论据,引经据典不在话下,而有的学生却只能望着试卷,脑袋里空无一物,不知道自己要在作文中定义什么样的论点,采取什么样的论据。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更多的去观察这个世界,细心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即使是在课堂上,他人的一言一行也可以给学生很多启发性的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只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的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才能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

二、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

熟读唐诗三千首,不会写来也会抄。这句话正是说明了阅读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高中生虽然课业繁忙,业余时间较少,但语文教师仍然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准备一定的阅读素材,在课余时间也应该向学生推荐有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的课外读物。现代高中生接受课外读物的方式有很多,电脑、手机等等,但是对于阅读物的选择却处于比较茫然的状态,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推荐学生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例如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加入给我三天光明》、《飘》等等,这些书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虽然阅读时间耗费不多,但对学生的思想影响确是巨大的。此外,这些书籍还有助于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这对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能够助长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气势积累和思想积累。

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当前社会的发展是一种非常多元方式的发展,允许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自己的兴趣。高中教师应该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写作,增加写作的兴趣、例如可以给学生播放当代青年作家韩寒的访谈,让学生理解写作对一个人人生的重要性,或者将那些优美的作文在多媒体上制作情景播放出来,向学生讲解特定情景以及特定事物的描写。以此为论点或者论据让学生思考,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这一以电影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在叙述完马谡失街亭这一论据后对论据进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开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写作练笔

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能自身的思想已经产生了一些沉淀,对生活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练笔的机会不多,因此对语言的运用描述就不是很得心应手。对此,教师应该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要求学生始终保持对写作的练习,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将自身生活中和阅读中的积累发挥出来。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导他们议论文写作的要点。例如议论文写作,首先要开篇破题,教师应该学生何为开篇破题、开篇破题对议论文写作的作用、如何进行议论文的开篇破题这一战略。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写作方式中开篇破题与排比开头、比喻开头等方式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开篇破题对议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以此为根据向学生布置议论文的开头写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总体来说,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创新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树立一个写作的榜样,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进而为学生准备更多的写作机会,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最终让学生在高中作文考试中写出优秀作文,获得优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春华.浅谈如何创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J].商情,2012,(40):79.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化

长期以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主导着课堂教学,教师将课文分解成各个细小的知识点,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则是以被动者的身份倾听和接受,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这样“教”与“学”的本末倒置,致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摧毁,学习个性被压制,课堂学习效果也处于不理想状态。所以,探索和总结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实现多样化的发展,应该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目前应重点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语文多样化教学方法阐述几点个人看法和意见。

一、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探究式教学法,即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以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结合,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正确掌握所学知识,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实施探究式教学法,给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比如,在学习《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时,在正式为学生讲解之前,我就给学生设置了合作探究环节,即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4人为一组(前后桌)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具体问题如下:(1)谁要像山那样思考?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2)为什么只有山才能客观地听取狼的嗥叫?(3)说说“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4)作者为什么要杀狼?(5)没有狼真的是“天堂”吗?文章中对狼的存在还有不同看法吗?(6)人在这个过程中,在自然面前,把自己看做了什么?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待学生讨论完毕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这些问题阐述看法,我们做出点评。这样,我通过设置合作探究环节,做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我们对文本内容进行讲解时,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实施多媒体教学法,营造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动静兼备的教学优势,将它有效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通过画面的展示和声音的播放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营造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这样会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课文时,由于是篇文言文,学生在初读之后可能会觉得生疏,不能真正感受到滕王阁的无限壮美,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段孙道临(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在滕王阁现场配乐朗诵的视频,然后,又播放了多张滕王阁壮丽景色的图片,同时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这样,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形式从学生的视觉、听觉上引起了审美的兴奋,学生目不转睛地盯着投影屏幕,对书中描写的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有了直观上的感知和认识,获得了审美的愉悦,在具体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有效教学。

三、实施实践性教学法,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丰富故事情节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时,在学生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们就可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去真实经历和体验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如此既能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意思后,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角色扮演活动:根据文本内容创编剧本,自行分配课文中出现人物的角色,如佚之狐、郑伯、烛之武、秦伯、晋文公等等,然后将课文中的内容演绎出来。这样,我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实现了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世间万物都在产生着不断的变化,所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再拘泥于同一种,而是应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丰富多彩,从而真正喜欢语文、热爱语文。

篇8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管理 创新

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模式单向,忽视个性发展

我国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偏重于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模式过于单一,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制约了学生爱好、特长与潜力的发挥。教学过程缺乏互动,所以许多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和上课积极性较低。

2.教学内容及方法陈旧,脱离实际

现代语文教学是将知识从书本转移到学生身上,语文多样化的特性在教学中背扼杀掉。整个教学过程有老师一个人控制,提问成了老师的手段,回答成了学生的责任,教学方法和答案的统一,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目的过于偏重于应试考试,将一些历史、政治等综合性较强的语文项目肢解成高考的阅读模式,机械的讲解并将其奉为教学经典。这就使教学缺乏了知识性、趣味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欲望。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以成绩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存在以下三种现象:第一以应试取代教学。为了获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不惜将课文直接成考试题目加以辅导。破坏了语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第二,以备考资料取代教材。老师不在从精读、研读的角度去剖析课文中的精华,而是以资料的讲解作为取得成绩的突破口。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也盲从于此。第三,以背诵文章取代自主作文。这些现象彻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归根结底就是教学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二、新形势下改进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策略

针对以上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应该给予调整。包括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合理设计课程结构、建立评价及激励机制等方面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元化的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即满足不同层次, 不同水平, 不同兴趣学生需要, 灵活多样能适应学生身心需要的新型课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出发,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式。力求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可以通过引进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和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刺激人们的求知欲望。

2.建立合理的语文课程结构,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合理的语文课程结构是指能够增强学生学习掌握好语文知识技能与就业需求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课程设计,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语文课程的进行结构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在语文教学中不光要教会学生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从思维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到思维的结论都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尤其要在一些比如注意力及意志力的培养、自信心、集体合作精神等等方面合理的加以引导,达到更高的教学境界。

3.建立完善的评价及激励机制,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的语文教学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加强调除了成绩之外的,通过课堂中学习的技、战术的使用,进步程度,及团队配合等综合因素。通过采取自评、小组内评价、教师评定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查教师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教学比赛中,建立自信心,激发参与与热情,合理利用规则,提高技术的运用能力,培养合作、竞争意识,.勇于表达个人见解,对同学作出客观评价;有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研究

1.“精心”选择语文教材,深入理解文化内涵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因此在对语文教材的选择中我们要兼顾文学、历史、伦理道德、哲学等特点。语文教材的选取一方面要满足学生阶段性知识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有所运用。教学过程成应立足教材,并对其中的任务形象和所撰写的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归类,得出具体的方法,让学生能深入的了解其中的内涵。

2.“匠心”设计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法多以教师的讲解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非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际上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使其养成了依赖于他人的习惯。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我们应该根据文章性质和结构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情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互动性。

3.“用心”营造课堂氛围,增加语文学习乐趣

众多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而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则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任。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要从营造课堂氛围入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学习的乐趣。用真心、爱心和学生去互动,共同享受感受教与学的快乐。

篇9

当前我国的部分高中对实验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的方案设计过于注重,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的重视,这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不太好。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对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有具体的把握,以此来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以此来对学生创新的能力进行培养。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高中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各地陆续开展,大部分高中的语文教师已经对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适应,但是依然存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对升学率过分追求以及急功近利等现象。当前,有部分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改革中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没有对新课改要求进行具体的研读,盲目、随意地进行想象中的新课改教学。而这种改变教学现状的行动一旦没有成功,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就不能从语文教学新课改的迷茫中走出来,同时产生了一定的畏难心理,使得高中语文新课改无法顺利的进行。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这种盲目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变,让学生不仅满足于书中或是生活中所遇到的经验与知识,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思维与探索。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

当前,高中语文的主要教学模式依然是以教师为核心,以课堂为重点、以教材为基础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无法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整合,对课堂教学过于重视,没有将课堂教学向课堂之外的社会进行扩展,对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信息以及日常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没有重视。此外,学校的教学重点还是现实的高考以及学生的分数,对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的精神不够重视。

在高中新课改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以及人格的健康养成。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要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地位,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质疑精神进行重点培养。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传授者地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成为一名有效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必须要能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收获作为对教学质量评定的标准。

三、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得到创新

(一)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在教科书之内,要将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引入课堂中,将能力培养和思想引导进行有效结合,对网络、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方法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将语文的课堂教学与当前复杂的世界进行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创新,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怀疑性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要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一种怀疑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怀疑,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激发,让学生能够适应自身对知识进行探索的这种模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三)构建情景式语文课堂教学

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都要有教具,语文也是一样。随着当前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对这种技术进行全面的普及和利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具体、生动的环境或是道具,让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特殊感觉,以此来形成进入书本中的想法。可以对多媒体视频、图片进行有效的利用,或是选择实物道具,同时,要配备对应的音乐或对白,使作者的创作情景得到重现,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从而产生一定的联想,对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有所体会。例如: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关于荷塘月色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能够进入到作者的写作意境之中,感受作者写作时候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读和写,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的学习水平也会相应的提高。进行语文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逐渐丰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指导,要选择文学代表性较强,同时能够对创新思维进行培养的书籍。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进行创新性的阅读,以此来使阅读的质量得到提高。

篇10

在最新的语文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我们普遍更加看重提升学生“多元化的语文素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但是,怎样在教学中提高科学性,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结合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着重谈谈自己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科W性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 科学性 方法解析

为了适应社会对全方面人才的需求,实现高中语文实践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改革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从最早的“突出语文知识”到后来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现在的“突出多维语文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变革,既体现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也表明了高中语文课堂不断发展的内在理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精确把握课改新方向,做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方法研究。

一、课堂教学科学性方法的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就是指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将时间利用起来,在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并且综合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高的教学效果。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改革,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改变过去“传教式”“洗脑式”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研究,建立起适应学生接受能力的课程安排表,不只合理安排每一节课的时间,还要合理安排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几年的学习计划。同时,可结合学生的课外学习,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有条不紊地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这一终极目标。

二、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科学性的途径

1.优化教材和教学设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切实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首先就必须做好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随着技术的进步,幻灯、投影等现代设备,已经逐渐走进了课堂,成为了最为常见的教学辅助设备。对于学生来讲,能够通过这些先进仪器,感受到更为直观的图片资料和影像资料,比简单的文字更有冲击力,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对于语文教师们来讲,通过投影等仪器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同时,结合各种资料,能够更好地扩充课程容量,将更多的知识融入到一节课程的教学当中。

2.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来讲,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课程的必需,最重要的授课内容已经变成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并最终完成对整个语文课程内容全方位的理解和接收。作为知识传授人的高中语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表达能力和授课方式。综合素质高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会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旁征博引,将知识点潜移默化、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在进行课堂朗读的时候,也会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掌握阅读的感情和节奏,进而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手法,以便满足高中生以及现代社会对于语文学习的需要。

3.创设感知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交际的重要手段,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储备和习惯养成过程。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就必须塑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乐于沟通、乐于思考,提升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著名词作《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讲述革命战争年代,青年人投入革命的热情和以身报国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斗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活跃了学习气氛。在教师向学生们提问自己的理想的时候,学生们也能积极发言,七嘴八舌地探讨自己的愿望,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课文的学习当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4.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在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高中语文老师完全可摒弃“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和创造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前文提到的激励法就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另外还可以采用常见的竞赛法、分组法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注意在平时的课堂中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调动学生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5.总结课文,做好课外延伸

作为一门积累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这45分钟的时间,因此,教师们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模式,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思考,并延伸到课外生活当中,在生活中寻找对课堂知识的感悟。另外,课外延伸工作做得好,还可以帮助高中生扩宽学习途径和眼界,让学习变得多样化和趣味性。只有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多姿多彩的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总之,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获取学生的信任,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过程不只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创新教育方法,还需要学生们大力配合,学以致用,学以活用,从而确保学生们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