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营经济和国有经济

篇1

[关键词]深井钻井 钻井技术 发展和应用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254-01

1.前言

由于浅层油气资源大部分已经被完全开发,所以各石油开发企业逐渐加大了深层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为了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和企业的竞争力,深井钻井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应用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深井钻井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高、技术复杂,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及装备,加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科学的管理作为支持。深井 超深井钻井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或企业集团钻井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目前世界上的深井数量虽然并不多,但是这项技术已经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走向成熟。钻深井的国家已达80多个,美国、欧洲北海及前苏联、德国、日本等深井钻井技术系统居世界前列,其中美国是世界上钻深井历史最长、工作量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我国深井钻井技术系统近20年快速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我国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地下深层勘探的力度,在西部和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深井钻井数量逐年增加,平均井深也越来越深,钻井速度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截止2000年我国钻深井的总数近千口,平均井深接近6000m。随着LWD、旋转导向钻井、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等钻井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深井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有效解决深井钻井技术的复杂性、适用性、配套性等问题既是影响全球深井钻井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也是制约国内深井钻井快速发展,缩短与国际差距的瓶颈。结合我国石化系统多年深井钻井实际情况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地区、川渝东部地区等4个重点领域深井钻井技术最新进展,以非线性、复杂性系统仿真为突破口,试图解决深井钻井技术系统构成中的复杂性与先进性、功能性与适用性、核心性与配套性等关系问题。

3.我国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

我国深井钻井技术起步较晚,1966年7月大庆油田完成第一口4719 m的深井,揭开了国内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序幕。继此之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江汉油田又陆续打成了4口超过5000m 的深井,初步积累了深井钻井开采的经验。从1976年到 1985年,完成了100多口深井,其中有2口井深超过7000 m 的井,即四川1978年完成的7175 m关基井和新疆1979年完成的7002 m的固2井。1986年之后,深井进入规模应用阶段,随着深层勘探开发速度的加快,深井钻井数量逐年增加,机械钻速不断提高,钻井的时效增加,深井钻井周期逐年下降,井下事故不断减少。2005年3月8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顺利完钻,井深5158 m ,该,井钻井中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如人造金刚石钻头、绳索连续取心、井底马达驱动取心工具、活动套管技术、自动送钻系统、MWD、LWD、SWD等技术。

4.我国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战略对深层钻井的进一步需求,特别是导向钻井、气体钻井等新兴钻井技 术的应用和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测控技术、模拟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可以发现深井钻井技术 的发展是以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为基础,重点解决高温高压、多压力系统、山前构造、难钻地层等深井钻井难点。现代钻井技术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提高勘探开发综合效益为目标,其主导发展趋势为: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遥测、遥传、遥控技术融入钻井工程技术,用钻井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钻井技术,向智能化、自动化钻井方向发展,创造最大化的勘探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层钻井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发展突破:①单一尺寸套管钻井可改善传统井身结构,应用膨胀管和套管钻井有利于促进深井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②应用一次性自锐钻头,单井作业时无需更换钻头,还可根据井况所遇到的岩性转变破岩模式,向高效破岩技术方向发展。③随着LWD、近钻头测量、随钻测井、随钻地震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井下控制器将成为钻井施工的核心。安装在钻头附近的控制器可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自动判断控制钻头,甚至控制钻机的动作。④采用控压钻井技术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闭环钻井,通过安装在钻头附近的主控制器、钻杆上的分控制器以及井口控制器自动调节实现井内压力自动平衡。⑤有缆钻杆的应用将不仅可实现对钻井的有效控制,而且会提高钻井速度。采用该技术,钻杆将不用传递扭矩,甚至不必控制钻压。⑥固壁技术将改善井壁的稳定性,在钻井发生井漏时,随时加入有针对性的堵漏材料;也可在钻井完成后,对井壁进行“固结”,形成人工管壁。⑦气体钻井的比例将大大提高,针对特殊地层,能够及时变换有针对性的特殊流体。⑧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已钻井段的数据,并结合地面采集和井下实时检测的数据,对未钻井段的钻井施工进行模拟,随时调整钻井设计。使深层钻井技术向集成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⑨采用封隔器实施对地层间的封隔,甚至部分代替水泥对层间的分隔。

5.如何更好的应用深层钻井技术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

面对未来全国油气资源的需求状况,我国西部地区、南方海相地区及东部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将进一步加强,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钻井技术仍然是我国21世纪实施油气资源战略、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技术支持手段。为此,我国应在跟踪和引进国外先进深井钻井技术与装备的同时,加强自主研发与应用技术攻关,努力学习国外先进钻采技术,缩小与国外的差距。深井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在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配套,并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重视人与计算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我国深井钻井专家知识经验,建立深井钻井的科学化评价体系和决策体系,加快深井钻井技术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同时,适度引进先进国家深井钻井核心技术装备与配套软件系统,加强国际合作,走消化、吸收和创新的道路,逐步使深井钻采能力向更深的程度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的油气采收率。

参考文献

[1] 高德利.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

篇2

一、 国有物流企业应对国际化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物流企业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长期分割运营造成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国有中、小型物流企业呈现“小”、“少”、“弱”、“散”局面,谈不上什么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虽然拥有的众多网点,但全系统网络往往是行政管理上的意义较大,而在业务整合联通上的意义则较小,其整体优势、网络优势得不到发挥,与“现代物流”要求相距较远,难以应付国际化的挑战。国有物流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另 一系列问题则更增添了挑战的严峻性: 

1、在流通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未能及时转变经营观念,而使国有物流业的发展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 

2、国有物流企业“为我所有”、“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陈腐观念仍十分普遍,发展中仍然存在追求“小而全”的倾向,运作规模偏小,国有资产利用率低下,难以应付激烈的市场竞争 。 

3、技改资金不足,使国有物流企业信息化、自动化进程滞后,经营技术上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 国有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分析 

在中国加入WTO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物流企业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跨国物流业大规模的进入已经势在必然;其二是物流企业本身的国际化,就目前的现状,要走的路还很长;其三是国内新兴民营物流企业迅速发展的威胁。现就激烈的竞争环境作具体分析: 

1、从中国的经济增长看物流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企业物流外包认识的提高,都将成为第三方物流业稳定市场需求的保证。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按世界银行的估算为16.7%,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目前只占整个物流总支出的比重10%左右,而年增长速度达30%以上。所以,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另外,国家和各级政府抓紧研究发展物流产业的具体政策及措施,经贸委把34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列为国家重点扶持对象,政策、资金向给国有物流企业倾斜,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2、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威胁 

目前,虎视眈眈中国物流市场的跨国物流公司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空运、速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UPS,TNT,FedEx等;另一类则是以海运为主,逐步向综合物流发展,以马士基和美集为代表。尽管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限制,但他们却已经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纷纷占领了中国的物流市场战略高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逐步开开放,这些企业将借助他们牢固的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他们的到来必将给国内物流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 

3、来自国内物流企业的竞争 

由于国内物流市场刚刚起步,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多数企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之间的模仿相对容易,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企业之间是一种粗放式为主的竞争格局。加上近期掀起的物流热潮,使许多外围企业盲目跟风,走进了“都去发展物流”、“都要去找物流要利润”的误区。结果导致了各地的物流企业数量与基础投资猛增,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物流企业普遍业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新兴的物流企业和大型生产企业自营物流体系社会化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海尔物流,海尔自己搞物流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但从总体战略来看,海尔在未来并不仅局限于为自己服务,实际上,他们已经和乐百氏、雀巢等大型国际企业签订了物流方面的合作协议,在发展社会化物流方面进行着尝试。 

4、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挑战 

寻求全球范围内最佳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的驱动下,国有物流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就必须实现世界范围的物流目标,走国际化路线,这需要企业有全球性的体系、设施、人员。但中国的物流业毕竟不同于中国家电这样的成熟、优势产业,就目前国有物流企业的现状来说,要实现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尚需待以时日。 

综上分析,国有物流企业面临的国内经济政策看好、物流需求已经被激发并呈现加速增长的大好环境,但同时也面对着全面的、严峻的竞争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该如何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来形成新的优势,这是国有传统物流企业转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也是中国流通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国有物流企业应对国际化的策略探讨 

国有物流企业中的大多数是在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观念、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不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并向现代物流推进,将被国际化的大潮所淹没。发展中的国有物流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对国有企业物流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审时度势,冷静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定位,制定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现就其中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立足核心主业,拓展全程物流服务 

物流供应链服务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物流企业都希望能为客户做更多的事情,进入更多的物流服务环节,但各家企业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国有物流企业也只有在充分挖掘自己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利用信息网络等技术,与链上的各企业进行合作,向综合物流拓展,才能形成逐步发展、以点带面的发展战略。做好一环再进入多环,才能在与国际、国内竞争同行的争夺战中保持优势。 

2、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市场反映能力 

(1)、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力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既要保持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又要使国有资产运营充满活力,使之保值增值。发展中的国有物流企业,必须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改革、改制、改组、改造,否则不仅谈不上发展,甚至生存都会成为问题。国有物流企业应当有灵活多变的组织结构及相应的决策体制,以满足多样化的物流需求。长期以来形成的二级决策和管理中心的地域分割,与一体化物流管理的要求相违背。物流业务经营决策必须具备多级分散和集中控制相结合的特点,来实现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管理。 

(2)、开展虚拟经营,实施战略联盟,争做联盟中心 

国有物流企业为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就只有结成联盟与其他企业合作虚拟经营,实现物流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融合,通过多家企业的共同努力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抵御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入侵,共进退、同荣辱,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战略联盟实施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供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在缔结联盟的过程中,为避免成为附庸而掌握主动来增加获利的潜力,就要争做联盟中心。 

(3)、树立现代物流经营理念 

首先要增强现代物流企业的市场意识,必须摒弃过去那种封闭经营的官商作风,以用户需求为己任,紧贴市场,准确确立国有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基础,对企业进行资产、人员、业务的重组,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其次要增强现代物流业的开放意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特色,更要看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国际物流合作,积极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经验是国际化战略的捷径。 

3、实行规模经营,提高整体效益 

(1)、组建现代综合物流主干网 

提高国有物流企业的整体效益就要组织高效率的一体化社会服务功能,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既定的物流需求。要以全国性物流企业为依托,以全国性储运系统为组网基点组建一批国家级现代综合物流主干网 。国有物流企业在组建主干网时,应充分利用国家对物流产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就完全可能用数年时间达到西方国家数十年才能达到的水平。 

(2)、整合存量资源,扩大经营规模 

国有经济的一个优势是资产存量大,但由于存量资产不能流动,资产配置效率低下,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在向现代提升转型中要改变过去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打破条块观念,通过要素优化组合,实行存量调整,提高存量资产的回报率。使国有资产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有偿、无偿或等价交换等市场形式进行流动,做到合理经营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扩大自己在物流市场的占有份额。 

4、加强科技、知识含量,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1)、强化企业内部互联网的构建 

国有物流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状况,设计和实施企业内部互联网方案,能够以低廉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企业内外信息沟通和管理,集约地实现物流功能,缩小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的差距,并为我国物流业信息化进程作出贡献。企业内部互联网主要提供市场营销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客户服务和支持功能。能够帮助客户服务与支持部门共享客户的反馈信息,创建一个相应的支撑系统。 

(2)、积极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济全球化要求国有物流企业要不断改进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实施ISO质量标准认证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与国际市场早日接轨,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市场,获得了通往一体化市场的通行证,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 

(3)、加强企业的知识管理 

国有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主要指帮助员工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促进员工运用知识进行交流,并发展相应的管理技术及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物流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是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关键,实质是把存在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市场竞争力及经营战略协调统一,共同为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服务。因为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等都是构建物流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入手点。 

5、强化国际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国际网络 

(1)、建立全球战略,以近致远 

这要求国有物流企业的战略制定,必须突破地域、行业的藩篱,以全球为着眼点。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在具体战略的选择上,首先应该以中国为主要拓展市场,获得本地竞争优势,再以近致远,争取全球竞争优势。 

(2)、加强跨区域联合,借船出海 

国有物流企业多年来依托国内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网络优势,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知名度与品牌效应。充分利用自身国内网络和业务优势,通过与实力雄厚的国外物流公司合作,引进资金、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达到提高国内物流市场占有率,并快速跻身国际物流市场的目的。这也是国有物流企业应对WTO挑战的积极措施。 

6、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富有创新机制的企业文化。 

国有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提升转型的成败,物流专业人才显得尤其重要。物流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物流环节都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运输专家,还应熟知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工作,必须具备对物流诸环节进行协调的能力。物流市场的国际化不仅要求物流管理者能够管理现有系统,更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包括知识创新和服务创新,用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保证顾客服务在本行业领先地位;利用创新来产生良好的用人机制,保障国有物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二年十二月八日 主要参考文献: 

芮明杰著,《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丁俊发、王之泰等著,《现代物流论丛》, 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徐文静著, 《物流战略规划与模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王之泰著,《现代物流管理》,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王焰著,《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金真、唐浩著,《现代物流--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郝聚民编著,《第三方物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大卫. 辛奇利维著, 季建华译《供应链设计与管理》, 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张耀平编著,《21本世纪美英澳运输与物流战略》,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中国物流网  56.com.cn 

篇3

(济南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99)

【摘要】影视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资源模式,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影视旅游更具文化色彩。它可以满足参与者的寻梦心理和审美寄托,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影视旅游项目和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很快,但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特色突出和文化内涵深刻的影视旅游项目较少,项目的创新程度不够,游客的主动参与程度不高,总体上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今后应当加快发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丰富影视旅游产品的种类,更大程度地吸引游客。使之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头戏、旅游行业的新亮点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影视旅游;文化产业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6.004

当前在一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影视作品的收益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影视作品本身,影视作品与其衍生品的推广与开发已经形成了一条巨大的产业链,影视旅游就是其中令人瞩目的一个亮点。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影视和旅游都变成了广大消费者所青睐的休闲娱乐形式。影视旅游作为当前一种方兴未艾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种边缘交叉行业,吸收了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长特点,适合了当代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文化需求,属于一种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未来影视旅游将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影视旅游内涵辨析

影视旅游的提法滥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英美国家,西方称之为“电影引致旅游”(movieinduce tourism),或者电影旅游(f ilm tourism)。它将影视基地与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旅游类别。迎合了当代旅游者追求新奇,渴望将知识性、观赏性和寻梦心理结合起来的需求特点。

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影视旅游的定义是埃沃斯(Evans,1997)的提法:影视旅游是由于某些观光点或事物出现在银屏、影带和银幕上,从而促使旅游者造访这些旅游地和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厄里(Ur ry,2001)则认为游客对旅游地的选择是基于对娱乐、实现梦想以及参与的愿望;Busby和Klug(2001)将影视旅游界定为:旅游者前往某一目的地或吸引物是由于该地曾经在电视、录像和电影银幕中放映过;Washita(200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为通过向观众展示目的地的特点和魅力,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个体的旅游偏好和目的地选择。

Beeton(2005)根据影视作品不同的吸引力产生方式将影视旅游分成了六类:其一为场地旅游,其二为商业性旅游,其三是身份误解的旅游, 其四是脱离场地的旅游,其五为一次性事件,其六是扶手椅旅游,据此影视旅游产品又可以被划分为场地旅游与脱离场地旅游两大类,也有人强调了影视旅游者的行为。里勒和范·道伦(Riley,Van Doren,1992)以电影《鳄鱼邓迪》(Crocodile Dundee)在美国潜在旅游者当中产生的对澳大利亚感知的影响为例,来说明电影电视可以帮助潜在旅游者对于影片中所提及的旅游目的地通过移情作用(empathy)和共感作用(vicarious feeling)产生对旅游目的地的某种感觉认知和情感认知,从而产生旅游动机,最终促使旅游行为的产生。

哈德森和里奇(Hudson,Ritchie,2006)引入了产品布局的概念,国内对于影视旅游的研究较多地着眼于客体方面:如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刘滨宜、刘琴,2004);影视旅游从供给的角度说,是指旅游经营者开发并利用电影电视的制作地点、环境、过程、节事活动以及影视剧中反映出来的能够促进旅游的文化活动,(王玉玲,冯学钢,王晓,2006);影视旅游是结合电影或电视剧中所拍摄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将电影电视观众和游客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影片拍摄地进行的全程旅游活动产品(代俐,2006)。国内学者还对影视旅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狭义的影视旅游客体则主要指影视主题公园”,(刘滨谊,刘琴,2004);还有人将其分为静态的影视旅游资源、活动形态的影视旅游资源、文化意识形态的影视旅游资源等(《中国影视游》编委会,2004);付冰、周申立(2005)认为影视旅游“是一种主题化模式”,并从主题化旅游的对象——空间形态上的主题公园(影视城)和时间形态上的影视节两方面对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载体进行了探讨。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狭义的影视旅游则特指人们由于受影视剧的影响而对影视拍摄地产生兴趣,进而到该地旅游的现象。狭义影视旅游的旅游客体则主要指影视主题公园,广义的影视旅游面对的客体对象可以是人造景观,也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等与影视相关的任何事物。从供给的角度来说,影视旅游是指旅游经营者开发并利用电影电视的文化内容,经过策划宣传,推向旅游市场的一种新的旅游产品类型。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是指旅游者由影视引申出来的旅游资源的游览、体验,来满足自己心理需求的旅游经历。

影视旅游的表现形式可以有空间和时间两种形态,空间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对影视城、影视拍摄地以及影视故事发生地进行的旅游,而时间形态上主要体现在影视节庆、影视活动等方面。作为一种主题化的旅游模式,旅游的对象可以包括空间形态上的主题公园和时间形态上的影视节等。影视旅游的目的地既可以是影片的拍摄地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也可以是外景地,其中背景地更为突出。黑泽明的著名电影《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背景地是日本,但电影实际上是在新西兰拍摄的。可想而知,人们循着这个电影前往的地点肯定会是日本,而不是新西兰[2]。

二、影视旅游的魅力所在

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影视旅游更具有文化内涵。游客借景移情,通过感知和欣赏影视作品所依托的静态自然、人文景观,产生丰富的联想。这里,影视作品本身是一个引子,吸引观众对剧情发生地产生兴趣,进而愿意前往一游。归根结底,其游览动因来自于影视作品所展示的社会生活和人物经历,是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激起了人们感受它所体现的社会美的动力。从社会意义的层面来讲,虽然不具备直接的教化作用,但对于人们陶冶性情、修身养性、派遣压力乃至于培养爱国情怀也都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说明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影视旅游开发有着广阔的资源空间。

从影视旅游独具的特质来看,首先,它是是以某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依托,然后启动观众印证、寻梦、逃避等心理动机,继而诱发观众的休闲、求知等潜在需求,最终形成它属一种跨行业、复合型的新型产业。借助于影视作品的造梦功能,游客可以实现在古今中外之间无障碍地穿越,他们热衷于透过旅游景点上影视剧拍摄的熟悉场地,也希望剧中代表好运和成功的符号与自己联系起来,到优美的环境中躲避世俗的烦琐,对影视剧的热爱使他们选择到拍摄地旅游。下面探讨一下影视表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间的关系。应当承认,身处选择众多的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某些具有引领性的事物所诱发出来的,知名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注意力的吸引。而对这种消费偏好选择的导向往往会受到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就影视旅游而言,影视作品里所描绘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必然会成为吸引游客的活招牌。在“爱屋及乌”的联想效应作用下,影视作品将会以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超越各种形式的广告。

三、影视旅游的经济社会效益

过去我们国家影视作品的投资回报主要靠票房收入和广告收入,这也是我国影视作品投入产出之比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在一些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票房收入和广告收入已经不再是影视作品唯一的经济收益来源,一些影视作品的衍生物或者衍生行业在影视作品的带动下应运而生,影视旅游就是由影视行业与旅游行业交叉融合所形成的一种新兴行业,它依托影视基地发展特色旅游,在精神成果方面和经济收益方面都能够带来优厚的产出。

(一)优秀的影视作品本身就是旅游资源

影视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其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是旅游资源,这个过程是动态的易逝的;二是拍摄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特别是专门为拍摄所修建的影视基地是静态和不易逝的,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直接开展旅游活动,发展的事业是影视城,利润却是来自旅游业。许多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出现了很多旅游开发的盲点,往往是因为旅游配套设施的制约,使这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养在深闺人未识”。 即使那些已经开发了的景区,由于拍摄影视作品的视角独特,也能够显现给观众与众不同的美感,可以对这些景区从新视角进行再开发[3]。

(二)影视作品具有对旅游资源的宣传促销作用

通过影视作品造势,能够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促销。影视作品成为沟通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影视作品对于旅游地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往往可以带旺一个旅游点。这是因为影视作品在给景观涂抹上一层奇丽色彩的同时,还可以弥合游客心中经验与想象的差距。影视作品中的景观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已经变成一种不可割裂的“共生物”。使景观具有了一种无可复制且更能无限延伸的力量,调动起旅游主体的审美感觉,产生和谐、共鸣、亲近和充实的审美愉悦。

(三)有助于实施产业融合,丰富并深化影视产业链

一是借影视旅游拓展影视产业项目,进行“后影视衍生产品”的开发。适应影视旅游的发展和游客需求的高移,影视产业正在延伸,逐步整合为跨行业、复合型的影视产业链。二是借影视旅游开展影视营销,形成“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影视营销模式。突出文化品位和地域特色。吸引市场的注意。产品营销与旅游需求相适应,彰显影视作品对拍摄地的实际带动功能,政府部门发挥好的组织功能和调控效果,这为影视拍摄与营销提供便利和支持。三是借影视旅游实施“走出去”工程,谋求国际化影响。一方面推进影视营销国际化,另一方面借力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我国强大的旅游吸引力,给国际资本投资我国拍摄影视降低风险的同时还提供了盈利商机,将带来影视产业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和国际上各类优秀人士的参与[4]。

(四)有利于影视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与增强

一是可以增加影视受众,扩大影视作品的影响。影视旅游的迅猛发展,必然激发游客对影视的更多关注、使得影视受众群体迅速壮大。二是可以降低拍摄成本,增加影视作品数量。三是能够丰富影视内容,提高影视质量。随着影视旅游的深入发展,使得影视拍摄开始自觉考虑到旅游需求,为迎合影视旅游的需要,影视拍摄的内容逐渐丰富,另一方面,为适应游客需求高移的实际情况,影视拍摄自觉地挖掘特色、提升文化品质、形成品牌影视。

(五)有利于形成协调发展的影视产业布局

其一是利于影视产业强化优势联合发展。提供了电影企业谋求产业扩张的机会,便于多渠道、多层次、多品种的开发影视产品。影视旅游是综合性、立体化的消费模式,它的发展本身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有利于影视融合发展。可以弥补国产电影在定位和生产上越来越远离影院消费、中国影院的消费环境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发展的不足,为影视产业内部融合提供良好的平台。

再者是利于影视产业缩减地域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发展。任何地区特有的地域风情都具有影视拍摄的天然优势,都是影视题材的宝库、影视拍摄的好场景。影视旅游的发展,能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组合。三是催生了影视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影视旅游业本身就是影视业实施产业融合的尝试,对于完善影视产业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影视旅游的深入开展,将使影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铺路[5]。

(六)可以带动影视拍摄地以及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对于影视拍摄地来说能带来至少以下好处:一是影视形式具有传播广、投资低、效果好的特性,旅游拍摄地的知名度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必将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地方风光会随着情节深入与情绪联想而悄悄深入观众脑海,人们不会产生有丝毫看广告的抵触情绪,有机会观众就一定会变成游客去那里亲历,不乏因一部电视或影片而被公众知晓的一个景区,一个景点或城市,一部经典的老片足以让此拍摄地受益百年。其次,再看影视拍摄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一是影视作品的热播在培育大量影迷的同时,也培育了大批潜在的旅游者,明星粉丝团的作用更是不可忽略;二是依赖于影视作品旅游目的地刻上了与之密切相关的符号烙印,并迅速为受众所识;三是旅游企业可借影视剧热播之机推出全新的影视主题旅游线路或对传统旅游产品进行相关包装;四是影视剧组的进驻,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产生各种关联效应,有助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兴起[6]。

四、今后我国影视旅游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一)发展趋势

其一,前景广阔且潜力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大的影视迷是影视旅游的潜在旅游者,影视旅游更深层次的需求是旅游经历的文化体验,影视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功能叠加,如虎添翼。其二,效益综合,联动发展。影视旅游产业链包括直接效益和联动效益。联动效益是影视旅游带动其他产业而获得的效益,是由多环节的消费过程构成的。影视城联动效益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改善地方旅游交通;三是优化产业结构,这些都完全符合未来社会城市发展的趋势。其三,旅游来源更加多元化。从拍摄场所发展到影视场景的再现,从拍摄基地发展到娱乐休闲地,从影视旅游业发展到相关产业园区,最终形成影视旅游综合区域。即形成制片厂—拍摄基地—影视城—影视主题公园—影视相关产业园区—影视旅游综合区域的发展趋势。其四,旅游形式个性化。当今社会正处于体验式经济时代,具体到影视旅游来说,旅游者更为注重体现自我,变被动观赏为主动参与,在全新的场景或氛围中忘却现实的身份,达到参与、忘我、发挥的境界。其五,旅游内容不断更新,实现动态消费,适时转换。其六,规划建设日趋完善。主题公园将模拟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中是影视城建设得以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营造建筑景观本身,而是营造集建筑、环境景观为一体的使游客置身其中感到心情舒畅的场地式娱乐场所[7]。

(二)发展路径

其一,加快发展,丰富产品。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丰富旅游产品。这不仅要体现在进一步挖掘影视拍摄地的文化内涵上,而且体现在对影视剧的衍生品的开发上,尤其是对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影视拍摄地应举办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特色文化艺术活动及加大各媒体的宣传力度,巩固并扩大其品牌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加影视拍摄地的文化色彩,丰富游客的文化生活,向更高层次的参与层面拓展。

其二,市场导向,加强研究。充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转换策划思想和经营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人们的旅游心理,让旅游者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社会风情,并注重影视城整体环境的营造,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者需要。创新营销模式,丰富影视旅游产品类型。一方面,带动各界参与其中,有效刺激市场运作;另一方面,利用影视作品的影响力,刺激大众消费热情。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营销资源,注意对观众需求导向的分析,着力开发以体验为卖点的新产品和新活动。建设影视城应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走综合性经营之路,促进要素集聚。其三,引导控制,加强扶持,加强管理,合理规划。要引导影视城向良性竞争的方向发展,应当控制影视拍摄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引导其向做精、做强发展,逐步完善旅游景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提高接待水平。对影视旅游的扶持政策主要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相关影视作品质量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扶持影视城的建设。双管齐下,保证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准和影视城的建设水平。适当调控引导,整合影视旅游产业链条。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开发,充分挖掘影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的开发潜力。

其四,真正打好“影视牌”,制定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宣传计划,并一以贯之地实行之,充分挖掘影视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品牌效应。影视作品认知度不高,市场就很难开拓,具有高认知度的影视作品,旅游资源开发起来事半功倍。国内很多影视旅游基地就是因为宣传工作做的不够到位直接影响到了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视角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创新性的开发,营造出富有历史或者纪念意义的文化氛围。对于认知度高、与相关实景旅游资源相结合比较好,具有多重吸引力的影视作品旅游资源可进行大规模的综合开发;对知名度小的影视旅游资源则把它作为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的陪衬,进行辅开发,以增加景区的人文吸引力[8]。

其五,注重可持续发展,延展影视旅游的产品生命周期。要在确保目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繁荣,也要引导游客绿色游览,降低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旅游目的地形成的伤害[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影视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同样可以分成这样四个阶段。①引入期,此时经营战略应主要放在以下方面:一是主动出击,二是与拍摄方积极合作,引入期内宜采用高价格、高费用促销的营销战术迅速占领市场,用“撇油战术”获取高额利润。②成长期,该期间的营销战术应当是要改善影视城旅游产品质量,寻找新的细分市场,把广告宣传的中心从介绍影视城转到建立影视城形象上来,适时降价,以激发那些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现旅游。③成熟期,这个阶段要通过各种措施尽量使本阶段延长,通过市场改良吸引有不同需求的游客,改变市场营销组合,手段包括广告刺激需求、让利吸引更多和取得良好的社会舆论。④衰退期,这一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收缩经营,发展新的主题,衔接到引入期,为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打基础[10]。

五、结语

影视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影视旅游资源丰富,潜力依然巨大,其深度开发应该围绕文化来做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实相当丰富的文化资源的效益实现最大化,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全面丰收。目前国家的产业政策为影视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袤的空间,只有通过协调整合,形成跨行业的力量,延长影视旅游行业的产业链,落实影视旅游的多维发展战略,才能真正实现国内影视旅游产业快速而又长远的发展[11]。本文只是就当前国内影视旅游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一点框架性的探讨,实际上关于影视旅游的发展,还有诸多内容亟待破题,加以深化。譬如,像影视主题公园的持续性开发;像大型影视道具的有效再利用;像如何结合影视作品内容进行游客参与的情景再现;像如何厘清影视旅游景点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关系;像如何促进影视基地与周边综合服务业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像如何有效避免影视基地的重复建设以便取得合理的规模效益;像如何处理好影视基地的拍摄制作功能与游客游览功能;像影视旅游如何与景点所在地的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等等,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可惜都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12]。这可能与影视旅游属于一种交叉性的边缘行业有关。希望政府部门以及理论界与实业界的有识之士对影视旅游这一朝阳行业加强关注,使之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有效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尹媛媛,鲁明勇.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 科技和产业,2010(8):15-18.

[2]何鑫. 浅析影视剧作品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7):271-272.

[3]王彦霞.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影视旅游产业效应与艺术关联[J].商业时代,2013(35): 136-137.

[4]屈小爽,薛頔. 影视旅游产业链运行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6): 153-154.

[5]高红岩. 电影旅游集群的文化空间生产研究[J]. 人文地理,2011(6): 34-39.

[6]高鹏, 阚耀平,沈烨琳. 影视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和发展策略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3(32):77-78.

[7]包仁贵. 对中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 魅力中国,2014(13):288.

[8]张权生. 论影视旅游产业机制与发展策略[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2):105-107.

[9]杨超敏,田晓霞. 影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论述[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273-276.

[10]钟茗. 我国影视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管理观察,2009(30): 14-15.

篇4

关键词:城镇化;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城市综合运营商概述

据联合国数据,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30%向60%增长的加速期。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可以说,到2030年这近20年我国房地产业还将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城市综合运营商们自觉围绕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手段,通过发挥企业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机遇,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的同时,使自己的开发项目能够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解决了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问题。既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又注意兼顾长远的社会效益,以此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顺应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本文仅以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作为阐述对象加以分析。

二、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现状

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项目资本一般由财政先行给予一定的资金作为前期启动资金,部分城市综合运营商由财政借予一定的前期启动资金,等资金宽裕后再行归还。

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收入,第二是举债。收入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土地出让金返还、回迁安置房销售收入、财政专项拨款、税收体制结算返还、场地使用费等其他收入。举债种类较多,有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信托资金、企业间资金拆借等。

目前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主要有以下融资模式:一是银行借款、二是信托、三是政府债券、四是企业债券、五是项目融资、六是票据贴现。

受宏观金融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目前各城市综合运营商普遍面临的问题还是资金短缺。但目前普遍融资体制较单一,融资模式较少,部分融资主体只有银行贷款和信托两种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形式下的融资需求。

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稳增长、促稳定”,目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加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但是为避免类似欧债危机的情况在中国的发生,国家又严格控制政府负债。加上房地产政策宏观调控,造成土地市场低迷。因此,对以土地出让金来平衡建设资金的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来说,收入来源明显不足。

三、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困境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融资困境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受政府融资平台限制

因为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均是代表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按银监局规定,“凡是有保障房建设项目的单位一律纳入政府融资平台”,所以,一般的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均被纳入了政府融资平台,银行对平台公司的贷款额度规模将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直接导致作为平台公司的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相当困难。

二是资金结构搭配不合理

目前城市综合运营商的债权融资远远大于股权融资,致使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徘徊。还有长短期借款的比例不合理,在货币政策宽松时期,为减少资金成本,以短期贷款为主,但经济政策改变后,银根收紧,银行没有意愿大量放贷,同时以前的短期贷款陆续到期,造成还贷压力巨大。

三是担保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各城市综合运营商担保金额巨大,而动辄上百亿元的银行借款担保又不是一般企业所能做到,因此,只有少数城市综合运营商之间能够互相担保。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担保问题,对城市综合运营商的后续银行贷款将带来严重影响。

四是资金成本居高不下

当前的宏观金融环境总体不是很宽松。银行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基准利率上浮一定百分点,上浮幅度从5%至30%不等。信托融资是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的另一种主要渠道,而信托成本比银行贷款利率还要高。

五是土地收储政策导致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难

各城市综合运营商虽然投入了大量前期费用,特别是征地拆迁投入资金金额巨大,但由于受政策影响限制,土地所有权均集中在土地储备中心,造成了各城市综合运营商一方面投入巨大,另一方面却不能形成有效资产,给后续银行融资带来较大困难。

四、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对策

我国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要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响应党的号召,加快区域开发建设,必须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构建企业通畅的融资平台。除了对现有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进一步深入强化外,城市综合运营商还应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新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从而扩大企业融资资金,解决融资难题。同时,有关政府部门在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过程中,也应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提升政府融资服务水平,为我国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融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加强银企战略合作,巩固银行信贷融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是我国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最传统也最稳定的一种融资方式,并且商业银行贷款成本相对较低,融资速度快。此外,随着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开发的推进,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应加强与政策性银行的合作,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争取更多地政策性银行贷款,来降低融资成本,获得更长的融资期限。

二是尝试新型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1.创新体制,搭建多平台融资。可以通过与国开等金融投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搭建多个融资平台,即使一家受政府融资平台限制,也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积极推进中票发行。中票发行效率较高;期限相对较长;信用发行,不需担保;只需在银行交易商协会注册备案即可。另外,中票在发行主体、资金用途方面等限制也较企业债券宽松,可用于归还银行借款。目前国有城市综合运营商,应与银行积极沟通,推进中票发行。

3.利用现有资产或设备进行融资。充分利用现有的住房或商铺等固定资产,以经营物业贷款形式取得银行贷款。或利用采购的大型设备等,以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缓解资金压力。除了物业经营贷款外,还可以现有资产做抵押,申请银行贷款。

4.上市。上市要求较高,不仅利润有一定要求,而且要进行项目包装。长远来看,只有将现有资产证券化、盘活、变现,才能真正取得融资效果。上市之后,不仅可以在资本市场取得大量资金,而且后续二级市场发债将相对容易,可以取得相对金额较多的资金。

5.保险资金。保险资金一是期限长,二是要求资金安全。作为代表政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资金使用,均能满足上述资金借贷要求。如果能取得保险资金的支持,对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融资将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

6.尝试利用民间资本。我国的民间资本数量可观,应将这部分资金充分利用起来。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石油、政策性住房建设等领域,享受相应的政策性住房建设政策。民间资本可以直接投资,也可参与到金融担保运作进入市场。城市综合运营商应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灵活融资,以满足项目的巨额资金需求。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

前面也提到,在区域整体开发的进程中,城市综合运营商负责投资,而土地所有权却属于土地储备中心,这造成了各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融资难题。建议国家在政策制定上更灵活一点,在城市综合运营商将土地平整好后,由国土部门发放预备土地证,凭预备土地证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这样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综合运营商贷款难的问题。

篇5

(一)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必要性 主要表现在:

(1)对高校非经营资产加强宏观监管的必然选择。自2006年始,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36号令)、《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补充通知》(财教[2009]495号)等监管法规,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国家对高校拨款和宏观指导缺乏绩效支撑。因此,导入绩效评价机制,将高校非经营资产置于国家宏观指导和监督之下成为国家宏观监管的必然选择。

(2)提升高校非经营资产使用效率、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非经营资产配置和使用的粗放管理使大批资产闲置。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高校非经营资产利用效率就是增强高校自身竞争力;同时,高校资产的公共产权特征决定了只能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来行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权,从而失去对产权主体的激励约束。因而,构建准确可靠的指标体系对高校非经营资产进行评价成为调动产权所有者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资产使用效率的内在要求。

(3)满足投资主体多元化需求、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高校资金来源形成由政府、个人、社会和金融机构多元投资格局。多元投资主体必然要求高校通过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所需信息;同时,高校的产业特性决定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应以营利为手段,而建立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高校以盈利为手段,通过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营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二)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

(1)绩效评价四特性:评价主体多样。评价主体既包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外部评价,又涉及上级主管部门和专职机构的内部评价;评价导向多角度。即多视角、多层次绩效指标才能综合评价高校非经营资产真实绩效水平;评价内容系统。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应整合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全面客观反映其社会、经济贡献;评价方法综合。指标体系应同时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以满足各级指标、各性质指标的相互比较。

(2)绩效评价四难点:资产可计量性和效益。高校非经营资产本质上是一种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但对其非货币性收益(效益)评估比较困难;收付实现制和绩效评价真实性。高校现行收付实现制易导致资产账面价与真实价值不相符,对这些不相符资产的价值计量一直是绩效评价难点;构成复杂与评价指标统一。高校非经营资产来源渠道复杂多样、种类用途各异无疑给构建统一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带来困难;与高效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比较,现有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研究文献相当匮乏。

二、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主要包括:(1)凸显资产、预算、财务管理三结合。高效非经营资产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指标设计应凸显资产、预算、财务管理三结合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2)系统全面中突出主导性。在系统设计多层次评价指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高校非经营资产不同绩效基础上,所设计指标应能对高校资产使用起到一定主导作用;(3)定量定性指标相整合。指标设计应以考核资产价值指标为主,同时对非价值指标进行辅助考核;(4)激励约束。在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指标来激发管理者工作潜能的同时应将绩效评价约束在管理者所能控制的范围内; (5)易操作。指标设计应定义明确、分类界限清楚便于评价人员理解和填报。

(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在上述构建原则引导下,可从资产管理绩效、预算管理绩效、财务管理绩效、社会贡献绩效四维度设计高校非经营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高校非经营国有资产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应用

(一)效度、信度检验和指标无量纲化 主要包括:

(1)指标效度、信度检验。指标效度可通过计算“内容效度比(Content Validity Ratio,CVR)”来衡量。CVR=+1,表示所有评价者认为指标项目准确性较好。计算公式为:CVR=。指标信度可通过计算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衡量。一般而言,当指标相互独立、内部结构良好、关系一致时具备较高可靠性。计算公式为:rα=k/k-1|1-∑S2i/S2|。

(2)定性指标定量化。可借助凯勒(Kelly)个人结构理论中格栅获取法量化非经营资产定性指标变量。

(3)定量指标无量纲化。可借助标准变换法将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中性指标(指标值越趋向于某一数值越好)无量纲化,统一变换到[0,1]范围内。具体而言:正向指标可通过公式:(Xi-Xmin)/(Xmax-Xmin)无量纲化;逆向指标可通过公式:(Xmax-Xi)/(Xmax-Xmin)无量纲化;中性

(二)层次分析法(AHP)对指标体系权重的测定 具体为:

(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在表1中,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四目标分别用Al,A2,A3,A4表示;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十三层面,分别用Bl,B2,……B13表示;非经营资产综合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用Cijt表示(i,j,t=1,2,……6)。以aij表示Bi与Bj对目标层影响比,A―B表示准则层B对目标层A的判断矩阵,采用1-9标度法可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B:

A-B={aij}n×n,其中:aij>0,aij=1/aij(i≠j)aii=1(i,j=1,2,3,4,5,6)

求解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及对应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后可得B中相应元素相对于A的重要性排序指标权重。

(2)按照判断矩阵A―B构造方法,同理可分别构造B-C判断矩阵,进而求出各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特征向量,最终求得各指标权重。

(3)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A-B、B-C,首先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然后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若CR<0.10,则判断矩阵A-B、B-C满足一致性检验。

(三)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已确定。因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思想,当Xki表示第k年、第i个指标实际评价值时,第k年该部门的综合评价值为Vk=(XkiWi);当Xsi表示第s个部门、第i个指标实际评价值时,第s个部门的综合评价值为Vk

篇6

论文关键词:碳酸二甲酯,反应精馏,非平衡级模型,模拟,优化

 

1 引 言

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绿色化工产品,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性能优良的汽油添加剂[1]。近年来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由于碳酸二甲酯的单程转化率比较低,其中酯交换法的反应精馏工艺是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其反应条件温和而且生产工艺无污染、对环境友好,是目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先进生产方法之一[2]。由于反应与精馏在同一塔内同时进行,相互之间的影响十分复杂,操作条件和设备参数的微小变化,对操作规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人们对反应精馏规律的认识不是很充分[3],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这就使反应精馏过程的设计、放大、操作性能和控制方案的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报道用计算机模拟此生产过程的文献较少非平衡级模型,因此用数学模拟的方法,对这种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分析,深入探讨反应精馏过程的生产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2 反应精馏过程的非平衡级模型描述

模型的推导基于如下假设:每一级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即;气相在达到上一级前完全混合,液相为全混流;

相界面上无质量和能量累积,气液相只在相界面处达到平衡,在级内各点,传递系数相等,反应速率数值相同;过程处于稳态操作;反应只发生在液相,气相无反应。

全塔共有N+1块板,冷凝器为第0块板,再沸器为第N块板,塔内共有C个组分。非平衡级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核心期刊目录。

图1非平衡级示意图

2.1物料衡算方程

总物料:

(j=1,2,…,N-1) (1)

(j=0) (2)

(j=N)   (3)

各组分物料:

气相:

(4)

液相:

(5)

式中:对反应物,生成物,对惰性组分, i=1,…,C,j=1,2,…,N-1。

(j=0) (6)

(j=N) (7)

2.2热量衡算方程

气相;

(8)

液相:

(9)

根据Taylor[4]等对普通精馏的模拟计算结果,假设气液两相处于热平衡状态是合理的。据此,本反应精馏模型中假设气液两相达热平衡,以简化计算。简化结果是用板上总焓衡算方程

(j=1,2,…,N-1)(10)

代替(8)(9)两式。

(j=0)(11)

(j=N)(12)

2.3气液相界面处平衡方程

相平衡方程:(13)(i=1,…,C;j=0,1,…,N)

质量平衡方程:(14)

(i=1,…,C;j=1,2,…,N-1)

2.4归一方程

(15)

(16)

(j=0,1,…,N)

2.5传质速率方程

气相: (17)

液相: (18)

(i=1,…,C;j=1,2,…,N-1)

2.6反应速率方程

采用文献[2]中的动力学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反应方程式如下:

(19)

每级上的反应量:,其中为持液量。

上述方程组合一起构成了反应精馏全过程非平衡级模拟的数学模型。

3自由度分析

自由度分析见表1、表2所示。由表1和表2可知全塔模型方程自由度为2CN+4N-2C。本文选择的设计变量分别为:气液相进料流量、组成、温度;气液相侧线采出量;回流比;塔顶采出量;再沸器和冷凝器的热负荷。

表1 全塔变量数分析

 

变量名

变量数

变量名

变量数

N+1

N+1

N-1

N-1

C(N+1)

C(N+1)

C(N-1)

C(N-1)

N-1

N-1

(C-1)(N-1)

(C-1)(N-1)

N-1

N-1

N-1

N-1

C(N-1)

C(N-1)

N+1

NF

1

1

1

1

篇7

【关键词】民营经济;经济结构;发展

1.民营经济的基本含义

在我国,民营经济与国营经济是相对立的,民营经济既包括所有制问题和经营方式问题。从所有制角度分析,其是指国有经济中除国营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形式;从经营方式角度分析,是指除国营方式以外所有的经营方式。有上述分析可知,民营经济是一多种经营方式和所有制结合而成的混合型经营。民营经济包含大多数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其中包含大部分的“公有制经济”和所有的“非公有制经济”。相比于其他经济形式,民营经济具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企业市场竞争意识强烈,体制灵活多变,对市场发展形式反应较灵敏;二是,股份制企业可以让劳动者控制其股份,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联系较大,对企业发展的决策具有决定权力。

2.民营经济的推进是否符合经济规律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复杂产业结构将逐渐代替简单的产业结构。国有经济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对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具有消极作用。

2.1从国企改革历程分析,推进民营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脚步与市场经济发展形式脱轨。改革涉及范围较广,政府管理层也涉及在内。对政府管理层的改革逐渐转变成权利之争,管理层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利,进而增加了制度改革的难度。由于制度改革困难,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其经营出现了困难,此时市场早已经进行了长足的发展。民营经济更加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关键作用。如果没有民营经济的支持,在进行国有经济体制改革时往往会造成经济波动和社会的不安定。随着民营经营的发展,在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对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没有出现经济衰退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2从我国经济体制形式的历史分析,推进民营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

在所有制方面,旧的经济体制将国有制为经济的主力军,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行限制,降低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经济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国有企业内长期存在腐败、国有资产流失、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

2.3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推进民营经济有利于与世界经济接轨

由于国有企业和国营企业之间的争论不断,国有经济并不是经济的主体,只是经济协调者的身份,减少国有企业的数量和对其体制进行改革,有利于我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

2.4从经济周期性与产权转换特点角度分析,减少国有企业增加民营企业,有利于降低政府在经济周期性发展中的风险

民营经济的分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对激发经济活力和市场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5从政府在社会职能上分析,“国退民进”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法律等方式来对经济进行控制,不一定非要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控。国有从经济性退出可以增强政府对社会职能的转变,发展民营经济可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民营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促成部分。国有企业的退出给与了民营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以及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有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资源配置。

3.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3.1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通过我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相对劳动生产率偏低,第一产业内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高,工业占主导地位,工业总量大,一般产品供过于求,高附加值产品却依靠进口,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工农业相互脱节。

第三产业,资源配置一直向工业倾斜,城市化水平低,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没有依托,加上第三产业的垄断程度高,进入障碍多等原因,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偏低。

综上所述,我国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已经不是在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差距,而是在于生产技术、生产模式以及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国今后经济发展任务,不在于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在于产业发展科技水平和产业效率的提高。

3.2民营经济的推进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目的在于将产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产业就够优化升级就是将技术低逐渐向高技术的趋势发展。现阶段,我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面临诸多障碍。增强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加快我国经济建设速度,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2.1发展民营经济,深化经济体制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中央对经济控制力的减弱的同时地方政府增强其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这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调整的新特征。这对民营企业既是一发展机遇,同时又带来巨大的挑战。而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内,国有企业并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一些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独特的作用。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某些特殊条件的约束,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分析,通过加大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生产水平,而且对当地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促进作用。凡是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效果也更加明显,经济增长水平也保持良好的势头。

3.2.2发展民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调整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同时加上国际经济的影响,使得我国就业工作问题十分严峻。在城镇每年都会囤积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逐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其每年提供的工作岗位为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成为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部门。民营经济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每年提供众多工作岗位,为减轻国家就业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3.2.3发展民营经济,改善城乡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个地区城市化程度主要标准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转移,产生人口聚集效应,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其与城市化滞后在于城镇规模小直接相关。许多地区通过发展民营经济,改善城镇结构,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4.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发展而来,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何菊芳.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篇8

关键词:民营化公共物品自然垄断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法令委托

近年来,在全球民营化浪潮强势推动下,传统的公共领域(包括公共物品及服务)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各国政府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放宽了对公共领域的规制,对公共物品及服务的提供主体、方式、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各项改革,引导和鼓励民营经济通过有效形式参与或承担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管理,改变了以往完全由政府充当公共物品及服务提供者角色的传统观念,为民营经济在公共领域的投资开辟了新路子,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一、背景

(一)首先重申两个定义:公共物品和民营经济

公共物品的严格定义是萨谬尔逊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954年11月号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提出的,按照他的定义,纯粹的公共物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样的物品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个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更通俗地来解释,公共物品是与私人产品相对而言的。理论上就大多数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它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是不依靠竞争性市场来提供的,按传统意义上来说应由政府免费提供。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纯粹的公共物品种类是非常稀少的,如空气、地下水,更多的是具有部分公共物品特征的产品,即所谓的混合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如收费公路、电力服务、高等教育和培训等。政府支出范围的争论也大多集中于此。

民营经济是相对于国营经济而言的,除了一部分国家经营的经济形式(公有国营和私有国营),所有的经济形式都应是民营。主要包括:国有民营,集体所有制经济,外资、个体私有私营。它不同于私营经济(范围更小),也不能等同于非公有经济,虽都是民有民营,但“非公有”是一个所有权的概念,而它是一个经营权的概念。

(二)传统意义下政府专营的弊端

由于公共物品理论上具有的非竞争性特征,忽视了产品服务生产和提供之间的区别,错误地认为如果政府放弃了生产者的功能,就自然放弃了提供者的角色,因此,公共物品在过去一般由政府独家生产、经营、提供和管理。但由于政府往往依据国家权力,缺乏有效利用资源和节约的动力,且不会因绩效不佳而受到惩罚,极易出现“自然垄断”。诚然,有些现象在民营部门同样存在,但民营部门经营不善,要么被兼并,要么破产。而政府部门经营不善不仅不会被兼并,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预算———期望借此提高其绩效,尽管这种做法往往是徒劳的。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质量低劣、资源浪费和无效率,人浮于事,缺乏管理技能和管理权限,公共部门的持续亏损和债务增加,政府财政开支和赤字的增加,甚至滋生了大量寻租和腐败现象。

(三)主要发达国家公共领域改革的实例

传统的观点认为,微观领域应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由政府部门垄断,而新公共管理运动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观念。在西方的公共管理改革中,都比较注重对过于单一的垄断的公共领域进行改革,更多地依靠民营部门的制度安排,而较少的依靠政府去满足社会需要。努力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公共领域,提高公共物品的提供绩效。

在英国,1979年撒切尔政府上台后,就开展了一系列的公共领域改革,主要表现在政府按照市场规则,将许多经营不善的政府服务功能交予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将部分生产可收费公共物品的公营企业民营化。鼓励国企与民企竞争,出售不良的国营企业,发展民营经济。在美国,继70年代末政府放松证券、航空、通讯管制后,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打破政府独家垄断。如圣保罗市吸引和鼓励民营企业从事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垃圾收集工作,减轻了财政压力;甚至由政府负责的传统职能———如警察和监狱也开始了民营化的尝试,田纳西州新建三所监狱,两所由政府经营,另一所则交由一家民营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益,而监禁正作为一种生意出现,使政府的税收大增。在日本,主要是为了实现“由官向民的转移”,即按市场原理和个人自我负责的原则,民营企业能做到的交由民企完成,中央政府处理事务职能是对民间活动的补充,民营经济在铁路、电信电话、烟草专卖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铁路方面的改革消除了每年都要出现的2兆日元的巨额赤字。

二、民营资本投资公共领域的方式

通过以下几种投资方式,民营经济可以同国营经济协调合作发展。

(一)合同承包

通过竞标,获胜的民营企业可以和政府签订承包合同,确定某种公共服务项目的数量与质量标准,把生产成本降低至最低限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采购向其购买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市场可以检验是由政府自己生产还是向别人购买的抉择。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通常成本比较高而且可能质量差,其原因不在于政府部门雇员的素质比私营部门雇员差,而在于垄断还是竞争。竞争会给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而竞争又能带来更多成本收益比较高的公共服务。从总体上讲,合同承包能提高单位时间内单个雇员产出量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却没有降低工资,这要比政府直接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效率高。

这时,政府运用合同外包可以提供直接面向市民的服务:如垃圾收集处理、公共房屋维护、路面维护等;以及获取自身辅助服务:如贷款处理、视听服务、车辆维修等。美国常见的64种市政服务中,平均有23%以合同方式外包给民营部门。州政府业务中,平均有14%合同外包给民营部门。地方政府的200多项服务由合同承包商提供。比如O&M合约(运营和维护的外包),这种形式下民营部门对合同标的物的经营和维护承担全部的责任,但不承担资本上的风险。

(二)特许经营

某些民营部门接受政府授予的某种权利(通常是排他性权利)———直接向公众出售其产品或服务。而民营部门通常为此向政府付费。像合同外包一样,在特许经营方式下,政府成为安排者,民营部门成为生产者,两者区别在于对生产者支付的方式不同:合同外包安排下政府向生产者支付费用,而特许安排下接受特许权的向安排者支付费用。

一种是涉及公共场域的使用,如广播电视、公共汽车、公用事业(电力、天然气、水)等公共设施,尤其是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桥梁),这些都可以作为可收费物品,价格机制对其同样适用,这些物品的最终消费者或政府中介可以为它们的“使用”直接付费,可以收回运营成本,比税收补贴的服务更公平,比政府直接生产一般来说也更廉价。比如BOT(建设—经营—转让),在政府授予的特许权下,民营部门可以为设施建设融资并建设、拥有和经营这些设施,在特定的经营期限内,它有权向用户收取费用,等期限结束后,所有权要交给有关政府部门,政府仍对这些项目有战略上的控制权———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

第二种是租赁,即可以租用政府的有形资产从事商业活动,直至被出售,这里是政府承担资本投资责任。比如LBO(租赁—建设—经营),在这种形式下,民营企业被授予一个特权,利用自己的资金扩展并经营现有的设施,享有取得合理回报的权利,同时必须向政府部门缴纳租金。

(三)法令委托

即政府把提供某项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对民营企业的法定要求,那么,民营部门就成了这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这里,政府不再直接提供服务,民营部门就代替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如残疾人照顾、就业培训、失业救济等),公众以支付高物价的方式间接为这些服务付费,而不是通过纳税方式直接支付。民营部门通过这些服务的提供,虽然不能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但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民营部门也间接享受到了来自整个良性发展环境的积极影响。

(四)购买国营企业

由于某些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国营企业经营不经济,政府将其部分或完全出售给民营企业,或与民营企业进行经济合作。具体方式包括注入民营资本股份,通过拍卖竞得经营权等,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合资企业,将民营资本的管理、资金、技术、经验和市场能力运用到该企业中,以期盈利。民营部门可以提供政府无法满足的基础设施服务,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民营部门同国家资本相结合,共同投资建造和管理道路、桥梁、自来水系统等。如美国政府出售不再需要的土地、建筑、设备和其他资产司空见惯,这也有助于防止政府部门的盲目扩张。民营资本可以通过注入资本和提供技术建立合资企业,获得一部分股份,并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政府也可以从剩下的那一部分股份中获取回报。当然政府为了避免招致低价出售国企的公众指责,通常会分批分阶段出售,市场会为其确定适当的价位,如日本、德国分步出售国有电信公司。

三、意义及启示

(一)意义

1、对于政府来说,通过把一些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经营交给富有活力的民营部门,引入高技术活动,可以变原来的资不抵债为盈利状况,增加政府税收收入,减少政府开支和债务;使公众得到更优质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寻租和腐败不良现象,扩大公众支持的广度和深度。

2、对于民营经济来说,在全球性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环境下,被压抑了多年的民营经济终究要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本身所具有的追求良好绩效的动力,推动其不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弥补国有经济的不足,丰富市场,获得应有的利润;向国家上缴为数可观的税金,支持了国家财政;并且吸收了大量劳动力,解决了就业,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二)启示

在我国,当前的民营经济还受到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了民营经济在公共领域的发展,如法制、体制、金融等方面的制约,民营企业的国民待遇显低于外资企业。由于国家对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历史上定位不同,强调国有经济在某些特定领域的垄断,因此政府实际上限制了很多领域市场准入的范围,当然也包括公共领域。我国当前的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餐饮、手工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涉及非常有限。

同时,民营经济内部也存在着诸多不够科学的地方,如家族经营来源的民营企业管理方式老化,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本应充满生机的民营经济融资困难重重,使之主要依存自身积累资金发展,因此,抵制风险的能力不够强大。很多民营企业小富即安,不具有长远发展的眼光,尤其在面临外来经济的竞争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些都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民营经济的发展还要期待政府各项政策措施的相应提供。政府要放宽各经济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给其以积极的产业引导,强化其“国民地位”,除了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民间资本不宜进入外,其它领域都应允许其进入。尤其政府应积极推进公共基础领域的改革开放,开放电站、供水、供气等能源类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开放城市道路、铁路、港口等交通类的建设经营;开放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防沙治沙等环保类建设经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卫生、社保等服务性领域。

当然也要相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民营经济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民营经济本身也要优化自身资本结构和素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面向国际化竞争需要,为各专业领域投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

[2]高培勇:公共管理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7

[3]李惠:中国政企治理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1

[4]刘国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及策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3,3

[5]汤湘萍:论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J],经济体制改革,2003,4

篇9

关键词: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7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制度改革已成燃眉之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改革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2008年经融危机过后,许多国有企业在国家的帮扶下再次膨胀,对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成排挤打压之势,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了负面作用,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丧失应有的活力。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来探索国企改革以及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发展,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前景,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一、国企改革的意义

(一)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早在党的十二大,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会上强调:要兼职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时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基于这样纲领性的思想导向,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的方针政策,开始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放开私营经济的发展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逐渐形成了混合所制经济的发展雏形。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基于马克主义思想的公有制主体的背景下,对国企实施改革,使之适应国际化市场化大环境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最新途径。

(二)国企改革的必要性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形势日趋明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就必然要考虑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发展需求。在计划经济发展阶段,国企从管理、制度以及发展理念等方面都积累下积重难返的弊病,若不加快改革步伐,便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律,也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加快国企改革,重视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个必然选择。

二、混合所有制的科学性

(一)科学发展观在混合所制经济中的体现

我国早就2003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至此,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中重要的指导性理念。这是在继承了关于公有制过渡形式的论断之后的一个新的创举。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保证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经济制度,是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的,具有远大的前景和历史意义。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合理适配

提出,生产力决定生关系,生产关系能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生产关系。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远不及社会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所要求的水平,如果依旧固守着国有经济的旧模式,一味的推行脱离实际的所谓的公有制经济,必然会打击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持久发展。因此,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经济另类探索

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拘泥于一种呆板的形式,而是应该在不违背社会主义生产规律选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对公有制的一种另类探索,将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国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的远大前景

建设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符合我国发展国情的社会主义。这并不代表我们是一成不变的坚守本本主义,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决定自己的道路。改革与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将改革开放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国企的改革方向朝着混合所有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是一种符合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正确路径。如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进一步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更大大的增强和国企本身的市场发展活力,也能有效地提高国企的创造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各种挑战和机遇并存。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正确的管理路线,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才能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早在1994年我国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推进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和深入。国有企业改革在经济制度改革的整体趋势下,既要继承,也要创新。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是有效推进政企分开、强化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我国实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整体的市场化环境来简析了国企改革中混合所制发展的科学前景,对我国国企混合制的作用和意义做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方向是实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创举的道理,这也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崇献.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及实施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4 (7):52-58.

[2]胡锋.国企改革中实施混合所有制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 (10):110-113.

[3]孙宗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推进国企改革不断深化[J].经济研究参考,2014,(37):80-83.

篇10

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产生和发展

,即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当时城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都不高,相互差别也不大;农村居民则普遍在为解决温饱而努力劳动,因此既没有中等收入群体的概念,也没有真正符合此概念内涵的群体。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根本改变了以往的状况。当时,党和政府出台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和社会结构单一的格局,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原则,使社会成员在劳动价值贡献、收入、消费、住房等方面逐渐拉开了差距,由此催生了第一批中等收入者。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随着的推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农村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从事某项农业生产的专业户和承包户。他们靠个人或全家的埋头苦干,加上懂技术善经营,迅速成为农村致富的“尖子”,涌现出一些远近闻名的“专业户”“万元户”,成为当时农村富裕户的代名词。在城市,随着国家确立“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①的方针,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②,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中外合营、外国独资企业等快速发展起来。部分经营成功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以及当时的出租车司机、“星期天工程师”和中外合资、合营企业内的中方高中级管理人员以及外资企业的中方雇员,他们的收入已经达到国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几倍甚至十多倍。以上农村和城市的这两方面人员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一批中等收入者。

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国务院于1992年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在销、人财物等十四个方面的自。其中,赋予企业人事管理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在此改革进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职工之间的工资分配差距逐渐拉开。国有工业企业内部少数有能力、贡献大的职工,如市场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奖金和实际收入上已经明显高于其他职工。同时,在当时“下海”经商热潮中,贸易行业的许多国有或合作、合资贸易公司的管理人员、营销等人员的收入增长很快,收入水平较大幅度高于国有工业企业职工。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开始提速,其员工收入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随后,在对国有经济“抓大放小”进行战略性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以及高中级技术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搞活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了较多贡献,加之当时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分离了相当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使国有企业薪酬总量的分配对象有所减少,这使部分国有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中级技术人员可分配的薪酬额度明显增多,由此较多提高了他们的个人收入。这一时期国家对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革,部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实体。在此背景下,很多事业单位进一步走入市场,面向市场创收;许多员工也开始通过市场分配方式获取资源,其中部分人通过个人技术成果和辛勤劳动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收入。以上这几类人员成为当时新增加的中等收入者。

当然,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此阶段中等收入群体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其中,在改革开放重心转入城镇后,农村中相对富裕的一些人因经营不善从这个群体中消失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在此时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占比也有所下降,而各类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业人员所占比重则上升。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老中产”比重下降、“新中产”比重迅速上升的过程比较相似。当然,这一发展历史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发展扩大还不够稳定。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要求“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其后,党和政府将“扩中”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中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多次提出要求并作出部署。其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人均GDP从1978年的381元提高到2013年的41908元,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幅达到8.7%③。特别是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到2013年,我国人均GDP进一步提高到6700美元左右,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④。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度增长。1985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39.1元提高到26955元,提高了35.47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97.6元提高到8896元,提高了21.37倍。这无疑有利于发展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