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运营方案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管理运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安庆供电公司在工作中遇到IT资产管理的难题,研究后发现通过IT运营的方式实现对IT资产闭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利用资产注册、资产变更、资产检修、资产年检、资产报废五个工作环节,保证IT资产台账的准确性,IT资产台账的准确可靠,又保证了高水平IT运营,使得IT资产管理和IT运营互相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
IT运营;资产管理;解决方法
引述
随着信息化深度进入,IT资产在各大中型企业中应用十分普遍,IT资产数量越来越庞大,且具备一定的可移动性,因此很多单位在IT资产管理中都很容易问题,如资产数量不清、资产位置不清、资产管理人不清等问题,如何管理好IT资产是各单位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现状
安庆供电公司在IT资产管理中,采用表格登记管理IT资产,理论上是有账有实物有登记的,资产管理可以一清二楚,可在实际运行中却发现很多问题,例如:IT资产位置不清楚、应有的资产找不到、报废时无法确定采购批次哪台、IT资产责任人不清楚、资产统计数据不准确等,这些情况发生说明了,我们耗费大量人力做资产登记工作,没法完成IT资产管理工作,IT资产管理存在缺陷,资产缺陷也证明了我们资产运营水平不高,缺乏一个合理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
二、原因和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目前资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我们认为单纯靠登记资产和核对资产无法解决目前的资产管理难题,要使得IT资产帐物一致准确,必须要一套整体方案实现,这套方案要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融合在IT运营中,使得资产管理动态舒畅省力。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现IT资产管理和交警对汽车管理有相似之处,就想到借鉴汽车管理方式来管理IT资产,将IT资产管理分成资产注册、资产变更、资产检修、资产年检、资产报废等5个工作环节,通过这5个工作环节实现对资产的全生命管理,下面就这5个工作环节进行资产管理说明:
1.资产注册:每台IT资产从仓库进入运行前,必须要进行注册登记,注册登记由前台IT运维人员负责,IT人员检查资产的登记资料是否真实准确,确认无误后,对资产粘贴ERP资产号,交付安装人员到现场安装,由使用人签收,今后资产保管责任将由使用人承担,资产遗失或者损坏将由使用人承担,前台人员将签收的资料录入IT资产台账。
2.资产变更:IT资产一旦发生位置或者使用者发生变动,就必须进行资产变更手续,该手续使用人向前台提交资产变更申请报告,IT运维人员到现场核实后,前台进行资产变更手续,将资产位置或者使用者变更为最新,其中使用人变更比较关键,使用人变更意味着保管责任的变更,是对资产可移动性的一种监控,涉及使用人变更,必须两位变更人当面验货交接,签字验收后再办理变更手续。
3.资产检修:IT资产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由使用人电话到前台报修,前台工作人员根据使用人提供的ERP资产号、使用人、位置核对台账资料,确定资料是否准确,是否属于检修范围,再派工单由维修人员维修,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成后,记录IT资产的主要信息,供前台人员核对完成资料准确维护。
4.资产年检:为保证资产工作,信息安全责任落实,每年开展一次资产年检活动,派专人到每个办公室,检查IT资产是否在位,使用人是否与登记一致、ERP资产号是否粘贴,IT资产是否符合信息安全要求,对年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登记入台账,确保台账资料和现场一致。
5.资产报废:资产达到使用年限,或者损坏等原因无法再使用,必须进行资产报废工作,报废工作由使用人申请,维修人员到现场检查IT资产实物与登记资产是否一致,一致则双方签字回收资产,签字完成后,使用人保管资产的义务已经终结,维修人员将资产带回仓库,并将资产回收单交给前台,由前台在台账里将此资产做归档删除,并将资产进行物资报废处理。这五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闭环的全生命周期IT资产管理。
三、总结
篇2
企业有形资产存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生产车间中的大型起重设备,小到办公桌上的电话机,它可以包括生产物资、仪器设备、办公家具、车辆、电缆等。它们具有位置分散、体积小、价值高、易流动的不同特点。这些因素加重了企业资产管理的难度。
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时获取固定资产信息,根据详细、准确、及时的信息进行商业决策。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有效的资产管理是充分发挥现有资源运营能力、加大投资边际效益、优化网络资源配置的基础,是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优质业务及服务、最大程度获取经营利润的内在途径。
解决方案
IBM提供的资产管理方案,以WebSphere软件为核心,采用RFID技术作为物理世界与现有IT系统的桥梁,可以把企业的资产管理活动与企业的IT系统有效整合在一起。RFID技术采集信息快速便捷,能够实现自动采集、自动上报,加快了企业收集、更新资产信息的速度。RFID标签具有天然的抗污性,采集数据时不需要将标签与读取装置对准,可以封装在设备内部,适应环境能力强,采集信息的方式灵活多样。同时,它能够与传感器结合使用,自动感知设备,通过多种方式快速同步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自动发送信息,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IBM WebSphere解决方案,能够与第三方提供的RFID技术无缝衔接,向客户提供一套全新的资产管理模式。它能够令企业一目了然、全面可视,令企业对资产的管理更加精细、方便。它能够实时跟踪资产的各种信息,及时处理资产增加、减少、转移、租赁、停用、封存、闲置、报废和调拨等情况,确保各种资产物尽其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最大化投资回报。它还能够将设备变更情况详细记录在案,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基础数据对资产设备审计和核查,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报表,灵活多样的进行统计和查询。
WebSphere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视图,令企业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资产的当前状态以及流动情况,提高对资产的监控能力,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有效降低和控制日常管理和生产成本,提高赢利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系统工作模式
系统通过移动或固定读取装置获取资产信息,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资产定位(如图)。
篇3
因此,无论是何种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怎样对它进行相应的管理,怎样更高效率地运用它,如何从它不断被折旧到最终被报废的整个过程中降低资产的拥有成本,成为了资产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其次就是管理效率,如何让所有的管理对象都发挥出最高的效率,也是用户面临的一大挑战。
同时,资产正以更高的主动性和更低的出错率在更可预测的管制环境中运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所有业务资产的特性及其生命周期价值。此时,企业需要采用集成的资产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资产维护和资产利用。特别是对于资产密集型的企业而言,资产利用率和资产最优化是助力企业迈向成功的两项必备利器。企业必须通过优先排序企业资产管理项目,使其符合运营、财务及其他业务目标,并实现最优化的生命周期资产投资回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统一平台管理成为了资产管理中的一种必然选择。”IBM软件集团Tivoli Maximo全球业务总监Lee Blakemore说到。当前,在服务管理领域,有一种被叫做VCA的三步定位:第一步是Visibility,就是对于客户来说,如何对自己的业务了如指掌;在真正了解之后,就要对其有所控制,也就是Control;当对业务有所控制之后,就要求自动化(Automation)了。而当业务真正能够采用自动化的方法实现控制时,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就真正得到了提升。
针对资产管理而言,一个企业首先要看得见所有的资产;第二就是要考虑该如何控制;第三就是资产管理的自动化。“如果一个企业面临着对不同内容管理的要求,它就需要一个完整的策略和视野来管理和控制相应的资产。”IBM软件集团Tivoli Maximo大中华区业务总监沈宇豪说。
Lee Blakemore介绍说:“在过去,一个用户要面临着为不同的管理对象引入不同的应用系统的问题,而且是必须要做的。而现在,就只需要一个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平台便能够将各种资产集中到一起进行管理。”IBM最新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同时实现EAM(对企业生产设备、基础设施、运输工具等传统资产的管理)、ITAM(对企业的IT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管理)和ITSM(对IT部门服务的管理),同时也可以满足企业对单方面解决方案的需求。
篇4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创新
[DOI]10.13939/ki.zgsc.2016.38.073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程逐渐深化,使得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同时,在国家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高校正大兴办学,扩充国有资产,这为其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在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实施扩招政策,各高校逐渐出现了校园资源供应不足,如教学和食宿面积偏小,硬件设施供不应求,治学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高校选择合并或新建校区,积极开展多校区模式。然而,由于很多高校的固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观念存在较大的弊端,反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益。本文以多校区经营模式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固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更好地完成资产的有序配置,构建节约型高校、合理分配多校区资产等重要任务。
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下的主体缺位现状
2.1 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
大多数新校区的工程格局规划更加合理,校园占地面积更大,建筑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同时耗资巨大,这对高校合理分配多个校区固有资产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大大消耗了老校区的固有资产。
除了新建校区的高校,一些重组合并的高校也面临着国有资产分配不合理的难题。由于这些高校经重组合并后,资产理应统一管理,但是各校区分布零散且格局复杂,在教学质量和设施建设等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校在合并初期管理混乱,资产分配不均,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流失
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低下,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众多高校新建扩张合并后,固定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固定资产经费来源、占用形式以及固定资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未随之改变、更新和统一管理。各分校区仍沿用合并前的管理模式,致使管理方式滞后,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第二,高校作为一个轻管理、重投资的单位,虽能够很好地完成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却在管理阶段中疏于对购买产品进行合理的调用,往往出现产品重复购买的现象;第三,高校在管理国有资产上缺乏对资产使用性的考虑,并且各部门资金使用无偿化的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率和投资效益,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2.3 管理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者做事不按照办事细则,导致产权关系不清晰,这说明其管理方式规范性有待提高。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在资金的处置和清查方面上工作不到位,对资产使用者管理监督不到位。具体表现如下:发票代表一切。高校内负责验收资产的部门工作流程过于简单,仅根据发票数据就可完成验收手续,而直接跳过验收实物的环节,因而存在较大的漏洞;还有,高校在清查资产、整顿纪律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一些工作人员钻了管理方式的漏洞,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
3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3.1 内控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内控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程的基石。同时,建立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实现统一管理多校区国有资产的有效举措。尤其针对那些合并重组,建校时间短的高校,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每个校区国有资产进行逐一清查,登记并录入档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多个校区资产的流失量。
那么基于多校区模式的高校应如何完成资产管理制度重建工作?首先,重新明确各校区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现分工明确;其次,详细规定各项资产在初期预算和购入阶段、中期使用和维修阶段,以及后期回收阶段的专项制度;最后,完善各校区资产的登记制度和转让工作,避免各校区出现产权关系混乱的现象。
3.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观念的创新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资产经营观念,在发展资产运营效益的前提下,更要加大对资产管理这方面的重视度。首先,要从资产管理的体制入手,创建一套系统的、能够体现管理水平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切实做好资产的预算、支出、使用、运营等环节;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如何正确管理多校区的国有资产”等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内人员节约资源,实事求是的意识,充分利用各分校区的资源,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内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3.3 管理手段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大胆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方法,以提升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根本目的。首先,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各校区资产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严格统计各校区资产的来源和数量,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入账精确度,为以后的资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为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应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提高管理软件的可视化水平,优化资产进账和出账页面功能。另外,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优化管理软件的搜索引擎,可加快资产的更新进度,提高资产登记信息的及时性。
3.4 高校各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体制的创新
目前,多校区教学的模式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如何合理分配国有资产”这类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这就要求高校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大胆创新资产分配体制,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各校区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对于新建分校区的高校来说,在对新校区投入大量资金之前,应均衡评估新、老校区的资产值,然后做好建设新校区的预算,并积极调动老校区的固有资产,如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等。对于合并重组的高校来说,应以公平客观的态度对各校区的资产和教学实力进行评估,按照实力与资产成正比、优缺互补的原则,对高校各校区的资产进行分配,在物有所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4 结 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高校间也兴起了一股兴教办学的潮流。本文基于多校区办学的模式,就目前高校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探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存在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运营效率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等现象,从而造成了资产流失和运营效率低下。为此,高校应针对各自资产管理的现有问题,加大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从内控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管理手段、资产分配体制等几大方面上进行创新,争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资产运营的高效益和高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红,蔡雪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汪旭坚.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4).
[3]潘丽.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篇5
如今的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企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的数字文档(包括各类数字图书、图形图像、视频等),这些数字文档在企业的运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多样,这些各式各样的数字文档形成了企业的数字资产。使用好这些数字资产,并使现有的数字资产能为以后的生产服务并实现增值,已成为目前相关企业迫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立足于企业发展现状,对数字资产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框架,对丰富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信息;数字化;存储;数字资产管理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企业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如今的内容资产的制作速度也有了提升,企业也随之产生了大量闲置的数字资产。新时期如何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处理、优化该类资产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1数字资产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印刷媒体、出版媒体、电视台以及互联网娱乐公司等媒体之间的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今的各大媒体企业都会建立自己的网站平台。除了通过传统模式以外,越来越多的信息会运用新的互联网技术进行传播。数字信息不同于金融软件和产品,它们是真正可以进行电子处理和传送的商品。随着网络信息量的逐渐增大,企业也慢慢发现这些数字信息不仅可以节省制作时间,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节约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增值。这时,数字资产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对数字资产的管理模式上看,和传统的内容管理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传统领域中,内容管理通常集中在档案馆或图书馆中,主要针对文档、图书、档案纸质载体以及版面、磁带、胶片等物理载体进行保存,管理上通常依靠专门的管理员。随着需要管理的内容数量快速增加,以及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对内容的管理和利用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管理好现有的内容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不同类型的数据量也在增加,输出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内容的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对内容管理已成为相关行业的核心工作。为了适应这些需求,相关行业需要建立合适的内容管理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大量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数字资产管理也是从这种传统的内容管理发展而来的。如今,在数字资产管理的一些相关行业上,国内外的很多企业已经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在软硬件资源和框架上也制订了一些标准。如Interwoven为国内用户推出数字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北大方正的报业的数字资产解决方案等。企业也更加地关注如何使用数字资产管理技术来更好地节省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改善业务流程,提高经济效益。数字资产管理的相关技术虽然已经日渐成熟,但仍旧缺少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因此,国内外很多业内组织也在深入研究探讨数字资产管理的系统模型和方法,并应用于企业实际中,以对企业的数字资产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和应用,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
2数字资产管理的意义
数字资产主要包含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组成页面的基本元素和最终生成的版面文件。此外,随着数字化工作流程的逐步推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也成为了企业内数字资产的一部分。如何使用好这些数据,使现有的数据能为以后的生产服务并实现现有数字资产的增值,已成为目前相关企业迫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如今的企业中,历史的以及新增的浩繁资料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的存储、管理和使用,需要用数字资产管理技术来实现对管理观念、管理方法上质的变革,从而大幅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融合数据录入、制作、等多个子业务系统,并创设多种增值服务,科学有效地对不同种类的用户和组织,以不同的方式重复进行数据、交换与交易,从而实现数字资产的保值与增值。企业转向数字化资产管理以及新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已是大势所趋。使用数字资产管理技术,不仅可以从众多的数据中挖掘更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改善传统企业的工作流程管理,拓展新的业务;而且可以通过使用该系统来规范企业的管理方式,帮助企业构建协同化的工作机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有了数字资产管理技术,企业生产的出版物、文档将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价值,之前的工作模式也将得到根本的改变。先进和完善的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将帮助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企业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建立相关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将是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构建数字资产管理系统
想把数字资产管理好,需要构建合适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产管理系统(DigitalAssetManagementSystem)是为数字资产提供管理、利用以及增值的方法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使得数字资产的保存、管理和运用变得更为便捷。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软件管理部分,也是整个系统最关键最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是存储技术,该项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方式多样且越来越先进。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步骤一般包括:(1)收集数据:在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下,进行数字资产的录入工作,也可对模拟资产做相应的数字化处理。(2)内容处理:对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加工,使其成为能够存储和运用的数字资产,也可对现成的数字资产进行加工再利用。(3)存储并管理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查询数据信息,是系统的主要工作。(4)数据:能够实现针对不同媒体的数据以及信息传递。(5)增值服务:提供数字资产增值开发的方法。组建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方式为:数据通过数据采集模块传送至内容管理模块,其中包含数据存储、编目、检索、传输,进入数据整合模块,形成符合不同要求的数字文件,经由数据分发模块进行多种媒体形式的分发,根据上述思想,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具备了数据采集、内容加工、数据整合以及数据分发4项功能。实现了从数据的导入、信息的保存、数据结果的查询到内容的加工完善,再到出版等整个流程。如今,国内外有很多知名公司从事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如IBM、TS、高术、北大方正等。此外,国内外也有许多知名企业,如HP、Interwoven都有开发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以适应相关行业的需求,应用广泛。
4数字资产管理的关键技术
数字资产管理技术主要是解决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录入、管理、应用、增值等问题,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类型的数字资产集中保存,并以数字化形式进行管理。最终目标是完成资产的优化管理以及增值,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数字资产管理的关键技术中,主要涉及到元数据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编码索引技术等。(1)元数据技术: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结构化数据。目前,普遍都使用XML语言表示元数据,XML文档的结构通过XMLSchema来标识。XML文档表示的元数据;而XMLSchema描述的是元数据的结构。元数据能对每项数字资产进行正确的描述,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通过提取元数据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管理、查询和检索等服务。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各种数字资产都具有能反应自身特点的元数据。用户可以对数字资产的各类元数据执行模糊查询、精确查询、以及定位等操作。(2)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存储系统通常是以数据对象作为基本存储单元,这些数据对象包括规则的和不规则的数据。结构化、规则的数据直接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而非结构化的不规则数据使用XML技术进行封装。然后用LOB(LargeObject)将信息存储于数据库的内部,也可将其存放在数据库外部,但需保持与数据库的连接,由本地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信息。
5结语
数字资产管理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改善传统企业的工作流程,而且还能够规范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运用数字资产管理技术,可以使企业生产的各类出版物、文档更好地发挥价值。就目前来看,企业数字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是否需要引入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一部分企业数字化程度并不高,数字资产种类不多,且更新缓慢,而数字资产管理这种软件平台成本较高,盲目地引进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是,随着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建立先进和完善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是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相关企业可以用小步快走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达到巩固传统业务、扩展新业务,使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目的。
作者:李吴松 单位:武昌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乾.数字资产管理及其印刷产业链的建立与实施[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4,(4).
篇6
关键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数字化变革时代;现代媒体;数字内容产业;玩数字
中图分类号:C9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3-0060-02
一、引 言
走进信息时代,走进网络时代,当时代的变革在发生的时候,传媒业的新格局也在逐步形成,具体而形象的说,传媒业已经步入了数字化变革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体验和接受着数字化带来的种种改变,也承受着数字化力量的冲击。作为媒体人要投入的是一场数字之战。怎样的数字之战,它的起点就是媒资管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通过对视音频素材进行采、编、播、存的一体化流程建设,包括规范的数字存储格式与载体、编目标引格式与检索、以及操作流程管理与运营,使视音频素材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流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信息流和工作流的整合,为不同类型的媒体内容提供采集、标引、编目、存储、检索、利用和等的综合性媒体资产管理平台[1]。
这个定义表达出媒资管理的庞大复杂内容和多效综合功能,它是一个对各种媒体以及内容进行管理的全面解决方案。
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媒体”的质变就是启动数字化管理,形成数字内容产业,媒资管理就是这个质变过程的孵化器。启动媒资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二、整合原有资源
整合电台、电视台的原有音视频素材。使用自动系统来存储素材需要考虑的是对有效素材开发,包括相关的技术性和描述性的元数据,至关重要的实质是素材和要素以及它们的分类过程。例如对一台综艺晚会进行节目、片段、场景、镜头的4级编目的话,大约1小时的节目就需要6~7个小时的工作量。这样试想一下,原电台和电视台的音视频素材的整理、编目、存储的工作量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我们不妨在原有基础的分类中,先整合再利用价值高的素材以及具有抢救性质的珍贵素材。其次,回收各个部门和人员手中的素材,尽可能的让这些雪藏的素材发挥自身的价值,丰富全台节目资源储备。
三、在学习沟通中构建全台媒资管理的系统架构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从1999年,在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成功实施,将几十年积累的内容资源加以归档管理,媒体资产=内容+版权,内容=媒体对象+元数据等理念和技术体系开始形成,并向全世界蔓延,很快也被引入中国。国内媒体对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认识、熟悉和尝试经历了一个不算太长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梳理和对实施典型的观察,会有助于我们把媒资管理置于一个动态的、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去发现和寻求适合自身的媒资管理的系统架构[2]。
2001年,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上海电视台在国内最早尝试建设媒资管理系统,对内容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2003年,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媒资管理系统和辽宁电视台数字节目平台媒资管理系统将媒资管理的外延进一步拓展,采、编、播、管、存、发等各板块开始互联互通,媒资管理提高媒体生产效率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功能慢慢被业界了解。而这一年,也可以看作是我国广电行业的媒资管理从概念走向应用、从资料归档走向辅助生产、从局部探索走向普遍建设的开始。随后,沈阳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天津电视台、南京广电等电视媒体的媒资管理系统都先后上马,深圳广电集团、安徽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电视媒体更是尝试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新闻网、媒资网、广告网、制作网、办公网、管理网等整合成互联互通的全台网,媒资管理系统的操作性得以增强,使用率被提升,对广电媒体在未来竞争的战略意义也逐渐地显现出来。
我们现在的起点是:我国广电媒体对媒体资产管理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而深刻,各个媒体组织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实力建设与其生产管理需求相符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这个时刻,我们启动媒资管理,可以在各大媒体的实践中有所依托、有所创新,摸索和设计出真正可以激发本台机能的管理方案。
四、以点带面 开始试水
构建媒资管理系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在启动初期,我们不妨选择一片试验田,这片试验田的内容是精根细作出来的,可以代表我们一个台专业水准和特色的,同时具有存储、再利用和市场价值的。
或是一个部门、或是一个频道、或是一个频率、或是一档栏目,我们以它为龙头内容,进行数字化变革。以CNN为例,它的媒资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转中带来了三大方面的优势:一是通过版权的多次销售获利;二是将资料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将素材更充分地利用,以降低成本、提高节目质量;三是借此加强无形资产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查询效率。CNN在媒体资产方面的运营收入已达总收入的20%左右。但是还有一个实际情况是,在我国最好的媒体也不过只有1%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3]。
我们的试水旨在缩小国际与国内媒资管理系统的运营效益差距,在量和质上打造一个高效运转的平台。
五、思想总动员
媒体资产管理并非只是一个概念,也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系统,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管理思维。
广电媒体本身就是以内容为原材料、以内容为加工对象、以内容为产品的组织,这样的特质在数字化大背景下的意义是什么呢?
媒介消费层面的四大转变:第一,媒介消费者由关心“怎样获得”转到注重“能得到什么”;第二,“受众”渐渐向“用户”过渡,广电媒体传统依靠广告的“二次售卖”销售模式向“按需计费”模式转变;第三,数字技术使以往只有单一功能的网络可以承载多种内容服务,网络的“单一车道”向“多元通路”转型,内容的渠道变得多元;第四,当内容可以直接为媒体带来收入时,媒体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生产规模”,而是同时要顾及通过各种渠道让内容产品被大范围、多频次消费的“使用规模”[1]。
数字化潮流催生了一个规模化生产、规模化销售数字内容产品的产业,而这个产业领域,就是我们已经身处的现代媒体竞争。
现代媒体、现代媒体人要做的是什么呢?漂漂亮亮的玩数字。转变观念,必要的学习、组织全台内部的沟通,制定和贯彻相关激励机制,让每一位成员从思想和态度上动起来,准确认知媒体数字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同时并行的,也就是启动媒资管理的数字化准备阶段,在一段探索与尝试的时间里,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 黄河.传媒数字化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篇7
一、2013年上半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1、严格国有资产监管。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国有资产的监管上从严抓了已改制国有企业资产处置管理。主要是对已改制国有企业县林业工业公司、县水产供销公司资产移交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事项进行了鉴证。根据《县非工业七大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推进调度会议纪要》第107号精神,对县农司收储县林业工业公司和县水产供销公司资产事项进行了鉴证。
2、落实企业负责人考核制度。按照《县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办法》,对国有企业县城司经营者的收入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资额、实际上缴税收、利润总额、企业职工年收入、重大安全事故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确定,建立了国有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考核机制。
3、积极开展国有企业“解忧”活动。一是完成了国有企业职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调查摸底和审核工作。按照市国资委《关于转发省关于妥善解决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问题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组织对全县范围内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进行了调查摸底和审核工作,并按要求进行了上报。三是协助办理了涉及国有企业用电分离事项。协助国有企业县林业工业公司完成了用电分离改造,涉及企业职工住户117户。
4、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代县政府起草了《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县林场改革方案》和《县林场职工安置方案》,《县林场职工安置方案》规范了国有企业改制操作规程。
二、2013年下半工作打算
2013年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委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运行安全、保值增值。
(一)加大国资监管职能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提高国有企业接受国资监管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篇8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固定资产 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建成的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按其组成部分的用途、专业、形态等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并按分类进行精细核算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铁建设形成阶段就开始跟踪,对其进行全过程、全寿命的管理,将地铁资产进行细化、分解、整合,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的价值,提高其使用效能,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及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有35个城市正在建造轨道交通,线路长达2500公里,其中约有12个城市已步入运营。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约为40%,为缓解交通拥挤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应。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投资大的特点,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亏损。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五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这为地铁行业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核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由于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其各个构成部分的使用年限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轨道客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线路钢轨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0年,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的使用年限从8年至18年不等,另外生产用厂房、仓库、地铁隧道等的使用年限在30年至40年之间。为此,我们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按照用途、专业、形态等特征分解为树状结构的多项分类资产,以实现根据各类资产的特征、使用年限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动态管理。
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以昆明轨道交通为例,目前正处于建设与运营交接准备期,公司成立初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2012年昆明轨道交通向各城市轨道行业学习,并主要参照上海申通集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制订了符合行业特点的资产管理手册。新的资产管理手册不仅涵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所涉及的新增、折旧、报废等环节,还包括了固定资产编码规则、移交接管理办法、铭牌管理办法等章节,并细化分解了资产的树状分类及代码约1000项,各类资产分类编码均为开放式可扩展编码,能满足企业发展及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2、建立信息化系统
地铁行业作为资产密集型行业,无论从财务管理角度还是生产管理角度,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把大型固定资产分解成若干分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的资产数据库,全过程记录资产信息,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尤其是大多城市的地铁公司不仅负责建设,还承担着运营、维修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资产信息的有效共享。实现全面的资产信息化系统,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资产拆分可将原始的固定资产信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拆分,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反映拆分前、拆分后的资产信息,这样就解决了固定资产初始分类太粗犷的问题;某项资产修理后,变更使用地点或者作为备用件都是时常发生的,这就要求及时记录该项资产的变动信息;另外地铁车辆检修包括多种形式,如日检、双周检、月检、定修、均衡修、临修、架修、大修等,修理记录的信息化也是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日常修理外的故障修理及五年一次的架修、十年一次的大修。
(2)固定资产报表及分析体系。同型号的地铁车辆,在不同线路跑行,可能由于线路长短不同,发车频率不同,客流量不同,会产生超负荷运行和低负荷运行的情况,这样通过有效的资产信息统计报表,可以对相关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以达到资产的充分合理使用,并减少危险源。此外,地铁车辆一般以使用年限或跑行里程来评价其报废与否,因此可利用信息化管理在其使用年限内合理安排每车每年的跑行里程,使其达到最佳使用状态。同时,可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对资产的可使用信息进行预先设置,以实现系统对超寿命、超负荷固定资产的强制检修。
3、对资产进行分类及编码
篇9
关键词 财务精益化管理 县级基层供电企业 实施方案 预算 资产 资金
精益化管理讲求小投入、大产出、高效率的生产节奏,它在当今企业中被广泛应用,拥有成本低廉、质量上乘的特点,也能够助力企业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基层供电企业而言,精益化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终为企业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某县级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方案设计
(一)某县级基层供电企业概况
本文所介绍的县级基层供电企业位于我国西部某省,由于省内工业与居民用电负荷比重的不断增大,该供电企业于2000年设立,成为该县的基层供电公司。该公司目前下设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安全运检部、营销部5个职能科室。目前公司管辖县内100kV变电站3座,线路总长度达到300km,变电容量800MVA,供电量22.1亿kW・h。
就管理层面来看,该公司目前属于相对粗放的管理模式,内控制度还不够完善,在装备水平、建设规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其自身的全面化发展。为了提高公司的运营发展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管理者应该在其内部财务部门广泛推广精益化管理模式,帮助公司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总结分析
该县级基层供电公司在内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算、资金和资产管理三大方面。首先看预算方面,该供电公司的预算决策职能明显弱化,它主要体现在编制过程当中公司的各个部门都按照本部门意愿来进行编制预算,这样只能反映本部门状况,甚至存在个别部门高估自身预算的情况。这种“各自为战”就导致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公司整体财务预算缺乏全局性统筹的结果。客观上讲,这也要问责于公司整体管理职能的失控,因为其完全没有起到调控与监督作用,所以对该公司生产部门的日常生产运行与工作监控考核都是极为不利的。其次是资金管理层面,该公司在项目投资方面缺少评价体系,没有对投资项目的成果进行精细化衡量,从而导致了投资的盲目性和Y金管理的散漫性。笔者从调查中发现,该公司各个部门都存在投资浪费的现象,公司没有对财务资金进行集中化管理,现金流动也缺乏计划性,导致公司每年在资金周转方面都会出现状况,资金使用成本过高,但使用价值却过低。再次是资产管理层面,该供电公司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资产产权归属较为混乱,存在资产严重流失的现象。公司的设备管理与资产管理衔接也不够顺畅,基本无法实现对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控制。
上述三大内部管理职能方面的问题就是该县级基层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的原因,是目前该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提出精益化管理方案来解决其出现的问题。
(三)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总体框架设计
该县级基层供电公司主要基于自身财务管理现状,从预算、资金、资产产权三个方面来进行相关的财务精益化管理总体框架设计,它们也是该公司精益化管理的主要设计对象,以下为三个管理层面的总体方案规划。
1.预算管理层面。在公司中推行与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旨在提高预算管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实现对公司供电经营活动的全面参与管控。它的预算编制依据就是业务信息与业务之间的紧密联系,希望为公司做到高效、准确的预算控制。
2.资金管理层面。主要希望强化资金的统一管理模式,同时提高资金的管理效率,做好公司内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过程,争取实现现金的集约化管控。在资金管理层面,还要合理预测其现金流的使用过程,同时提升现金的使用率,确保公司内部流动资金能够在规定的合理区间内流动,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3.资产产权管理层面。主要围绕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希望达到产权明晰的目的,同时也要提升资产的使用率及价值,确保资产保值、增值,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流失。
(四)企业财务精益化管理步骤
首先要合理运用精益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该县级基层供电公司的主要运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来正确分析上述财务管理问题;其次针对所存在问题要查找原因,按照消费浪费、缺陷减少等常规原则来提出对公司财务的精益化解决方案;最后就是要对公司的财务精益化管理实施过程进行相应的过程监控,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精益化管理循环体系,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总评,以此来完善设计方案。[1]
二、某县级基层供电企业财务精益管理具体方案实施流程的分析
如上文所述,某县级基层供电企业的财务精益化管理主要按照所设计的预算、资金和资产产权三方面来进行方案设计和相关流程解读,下文将给出具体分析。
(一)预算精益化管理方案流程分析
1.目标。预算精益化管理方案的主要目标就是完善和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整体提高公司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实现对公司内部各类经营活动的全面管控,实现部门之间的调控,确保公司财务精益化管理战略的全面细化,从而降低公司经营与财务方面的各种风险。
2.方案流程。预算精益化管理方案主要分四步流程,即四项主要任务。任务一就是要大力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相关办法,主要针对公司财务收入、成本与效益筹划进行重点精益化管理。它主要交由财务部、市场部、生技部与工程部来负责,其管理方式设定为常态化开展。
任务二主要是建立预算项目库,对公司财务业务和项目预算进行细化。具体来说就是对成本费用项目、专项成本的细化。必要时也要建立成本费用中期项目库,按照公司的实际下达预算来实现项目评级,形成年度成本预算体系。它主要交由财务部、工程部与生技部来执行,管理方式设定为依据预算管理要求来按月度开展。
任务三为公司执行月度与年度预算偏差考核,主要管理内容为树立公司近三年的成本费用历史数据,同时构建消耗性日常费用定额标准与部门考核成本标准。它主要交由财务部、生技部、工程部、市场部与人事部来执行,管理方式为定期开展。
任务四为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主要针对公司月度、季度财务预算状况实施报表化统计,跟踪财务差异状况来给出分析报告,提高公司的宏观经济政策水平,并重点分析预算的执行状况。当项目执行完毕后,主要对精益化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到原因后写出报告上报到管理层。
(二)资金精益化管理方案流程分析
1.目标。该供电公司的资金精益化管理旨在推行统一的管理模式,进而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具体目标为走资金收支双线管理,实现全面集中化管理标准,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成本,并加速资金周转效率,为公司整体效益提高奠定基础。
2.方案流程。该供电公司在资金精益化管理方案流程方面主要分走3步。第一步要为资金安全管理实施制定相关细则,并合理测算资金的使用数量。资金利用部门应该在使用资金前就做好预测表,经过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动用公司资金。第二步要明确资金的具体流程、职责与权限,严格按照公司现金使用申请审批流程来使用现金,为现金使用建立标准化的资金管理流程。第三步为项目投资后制定评价制度与相关实施细则,为投资效果做总结,同时也要为资金使用效果作出相应考量,建立供电公司的资金收支标准化流程体系,按照资金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来详细展开工作。[2]
(三)资产产权精益化管理方案流程分析
1.目标。资产产权的精益化管理主要围绕资产产权流程标准的完善展开,它主要涉及公司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对公司资产管理进行了相应的结构优化,提高了资产利用率,实现了资产增值目的,同时也确保了公司的资产安全。
2.方案流程。资产产权精益化管理在该供电公司同样实施三步流程。首先是要梳理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同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常态化。其次要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明确无形资产的管理流程,规范其核算标准,制定相关制度,并实现以项目为周期的常态化精益管理。再次是规范对公司供电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物资管理,要固化其工程物资领用流程,并将精益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做好现场物资保管工作,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物资管理。[3]
三、结语
本文从某县级基层供电企业的预算、资金、资产产权三方面探讨了它的财务精益化管理过程,也实现了理论结合实践的管理方案O计,为该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灵活性给出了有效建议,值得同行企业在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借鉴和推广。
(作者单位为陕西省地方电力有限公司神木县供电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张同飞. H县供电公司财务精益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28-30.
篇10
关键词:固定资产 全生命周期管理 4G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fourth generation of mobile phon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缩写为4G),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
固定资产管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投资环节,做好资本开支控制,可以降低4G投资支出;在生产经营环节,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传统固网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可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升企业EVA率。因此,加强电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控制资本开支水平,创新工作模式盘活固定资产,对保护国有资产投资、提升企业经济附加值(EVA)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二、电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
通信行业属于资产密集型行业,固定资产规模庞大、设备种类众多、更新变动频繁,各级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参差不起,资产管理存在“看天吃饭、事后审批”的被动局面。
(一)资产专业运营部门条块分割程度较重,部门间沟通不畅,未形成全局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规划、采购、建设、运营、处置环节由各职能部门分别管理,各部门只关注本环节职责,各自为政,忽视上、下环节的沟通协调,导致固定资产缺乏生命周期管理视野。
(二)固定资产规模大,变动快,管理措施有限
电信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约占企业资产总额的73%。设备种类较多,既包含交换、传输、数据、动力、移动等通信设备,也包括企业信息化、运输车辆、房屋等配套设施,种类多跨度大。而且通信行业发展迅速,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大、日常网优任务多、设备淘汰迅速,年均固定资产变动高达9%,进入4G时代后,网络更新换代加速,资产管理难点将更为突出。
相比之下,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有限,大多依赖使用部门的盘点、清查、上报,存在审批不及时或超权限审批的问题,造成一定的管理缺位。
(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多,IT支撑不畅
各部门的生产IT系统大多在不同时期由不同软件商开发应用,相互独立运行,没有数据交互,造成部分资产管理信息重复、系统间信息不能共享、数据编码不统一、规则不规范等现象,资产管理难以从根本上做到“帐、卡、实”一致,影响资产价值提升。
(四)部分资产管理人员观念落后,管理力度不足
部分资产管理人员观念仍然停留在会计核算阶段,满足于审批控制、会计核算、报表统计,而不能从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出发,全局着眼、控制开支、挖潜盘活,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资产运行
梳理、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和健全包括4G在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资产评估和废旧物资处置等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二)整合财务及实物生产系统,建立贯穿固定资产全周期的IT支撑
通过打通资产财务系统与投资、采购、工建、维护等IT系统,实现资产财务数据与实物生产信息实时同步,完善资产帐实动态管理。
(三)推行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加强资本开支控制
4G网络投资,在规划、立项、设计和设备招投标等环节将“建设”和“运行”两个阶段的运行成本进行通盘考虑,以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寻找一次资本投入与运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改变片面追求一次投资最低的做法,实现了基于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资本开支控制。
(四)加大集中采购力度,降低设备投资支出
建立企业统一采购目录,并对采购目录进行全面梳理和科学分析,制定差异化的采购策略。一般物资在年度认证供应商范围内招标,在技术、商务标评分均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最低价中标的评审方法,使最终成交平均价低于市场价。4G核心网、蜂窝基站等重点物资全过程严控,通过实施集中采购、集中库存、集中配送的供应方案,有效的降低采购单价。
(五)建立业财协同资产盘活体系
利用IT支撑,建立自动发现固网低效固定资产的机制。根据资产低利用率预警及网络运营分析,实施事前全网整体优化,资产(资源)盘活从事后个别区域补忙向事前整体全网优化前移,有效提升固网资产使用效率。
(六)争取废旧物资处置利益最大化
退网设备按资产性质分类管理。传统交换机等再利用价值低的废旧物资通过拍卖回收残值;电缆等再利用价值适中的物资通过翻新、置换、拍卖等多种方式实现处置收益最大化。
(七)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需要提高资产管理人员4G业务素养。4G时代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业务财务一体化运用的趋势更为明显,这就要求资产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因而需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其次,树立“财务规范嵌入业务流程”的管理理念,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由“静”转“动”,实现事前审批、分级控制的工作规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