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企业会计核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虽然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都属于广义的工业企业,也都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两者部分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有些不同。本文将就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区别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部分业务处理相互混淆,针对这种现象,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将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出发,对工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上的一些常见区别进行浅显的思考与探讨。
1 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
1.1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工业企业是最早出现的企业,它是指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盈利从事工业性生产经营活动或工业性劳务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并且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其主要生产经营的核算内容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过程以及资金投入、使用和退出等。
1.2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
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主要由建筑产品的特点所决定。和其他工业产品相比较,建筑产品具有体积庞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等特点,从而使建筑施工除了一般工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外,还具有下述主要特点:①生产的流动性;②产品的形式多样;③建造合同虽属于经济合同的范畴,但一般是先有买主,后有标的,建造资产的造价在签订合同时已经确定;④资产的建设期长,一般要跨越一个以上的会计年度;⑤所建造资产的体积大,造价高。
2 工业企业会计与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业务处理的主要区别
由于工业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不同,所以在会计处理上也有些不同,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存货核算、收入的确认、成本的计算及有关税费处理等方面。
2.1 会计科目设置的区别
2.1.1 “机械作业”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施工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机械作业”账户归集,月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的成本中。建筑施工企业从外单位或本单位其他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租入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应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账户。而工业企业不设置此账户。
2.1.2“辅助生产”科目
“辅助生产”是指建筑施工企业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先通过“辅助生产”账户归集,然后再采用合理的分配方法分配给各受益对象负担。而工业企业会计中辅助生产部门所花费的费用一般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2.1.3 “工程施工”科目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中的此科目相当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生产成本”,下设“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和间接费用”三个明细科目。“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各项施工合同实际发生的成本,其成本项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核算各项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工程结束时,该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结平后无余额。(见例1)
2.1.4“工程结算”科目
本科目核算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工程结算的价款。本科目是“工程施工”的备抵科目,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施工”对冲结平无余额。(见例1)
2.2 存货核算的区别
2.2.1 外购存货采购成本的构成
工业企业购进生产流通用存货,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完税凭证,其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构成采购成本,其采购成本一般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而建筑施工企业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均包括:①买价;②运杂费;③采购环节缴纳的税金(包括增值税);④采购保管费。
2.2.2 存货跌价准备
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存货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量;当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另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将超过预计总收入,应将预计损失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按应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合同完工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时,应转销预计损失准备,按照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货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2.2.3 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工业企业会计中应根据“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在产品”等科目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处理时,还应该加上“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大于“工程结算”科目期末余额的金额。
2.3 收入的确认与成本计算的区别
2.3.1 收入的确认
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建造合同收入,而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商品销售收入。
(1)建造合同收入由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和因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组成。以下列举是在建造合同的结果可靠估计的情况下,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
[例1] 永恒建筑公司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9000000元的建造合同,承建一座桥梁,工程已于2008年2月开工,预计2010年10月完工。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可靠地估计,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费用,按业主批复的验工计价款的3%计缴营业税,按营业税的7%和3%分别计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相关资料如表1。
①2008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2000000÷(2000000+3832000)×100%=25%
2008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25%-0=225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000000×25%-0=2000000(元)
2008年应确认合同毛利=2250000-200000=250000(元)
2008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5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250000
计算2008年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7425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250000×3%) 67500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67500×7%) 4725
----应交教育费附加(67500×3%) 2025
②2009年年底
计算完工进度=5832000÷(5832000+2268000)×100%=72%
2009年应确认合同收入=9000000×72%-2250000=4230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费用=8100000×72%-2000000=3832000(元)
2009年应确认合同毛利=4230000-3832000=398000(元)
2009年年末合同收入与费用确认的账务处理2008年,2010年业务处理同2009年。
③工程完工时,将“工程施工”科目的余额与“工程结算”科目的余额对冲:
借:工程结算 9000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900000
--合同成本 8100000
(2)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收入的实现,一般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④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⑤相关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例2] 中华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产品给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卖价500000元,增值税8500元,对方开来2个月到期,面值为585000元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抵付货款。该批产品成本为420000
实现收入 借:应收票据---丙公司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3 成本计算
这两个行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大致相同,具体运用中还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①成本计算方法。根据生产经营特点的不同,工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定额法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计算采取按单独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成本计算对象,其成本归集方式与工业企业会计中的品种法类似。
②成本项目的划分。工业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四部分;建筑施工工程成本项目划分为五部分,分别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
③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更具特殊性。为符合国际惯例,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规定,施工企业成本的结转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而不是再沿袭过去的将开单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这样“工程施工”账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施工企业为结算价款向发包方提交的已完工工程量,通过工程成本相关账户进行核算,施工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及时计算与成本相配比的合同收入,但确认收入的同时并不同期结转“工程施工”成本账户,而是通过单独设置“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和“工程结算”账户解决这一差异,当期将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差额确认为合同毛利(或亏损),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账户。同时,另设“工程结算”账户,核算根据合同完工进度已向客户开出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工程合同完工后,“工程施工”总账应与“工程结算”账户对冲后结平。(见例1)
4 与主营业务相关税费处理的区别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工业性劳务,属于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生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工业企业同时还要计缴消费税。作为提供建筑、安装、修缮、装饰等工程作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则属于营业税纳税义务人。
4.1材料采购所涉及的增值税核算不同
材料采购时应支付的增值税,工业企业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建筑施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增值税不单列,计入材料成本。
[例3] 永丰公司2月购入钢材一批,货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钢材已入库,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分析:若该企业为工业企业,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
贷:银行存款 35100
若该企业为建筑施工企业,则其会计处理应为:
借:原材料 35100
:银行存款 35100
4.2 主营业务收入所缴纳的税金不同
工业企业取得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缴纳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见例2);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根据工程完工百分比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缴纳营业税(见例1)。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中国财经出版社, 2012.
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合理性;实践
所谓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对相关手段的利用来对其生产及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对过去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并在核算与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作出相关预测,进而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价值即可利用的数据会计信息。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可以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为企业良好发展提供条件。施工企业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独特性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核算周期长、跨年度核算、金额巨大、项目单一等特点,所以在进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时候应特别注意本行业的特点,采用适合的专业会计手段,对发生的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在使用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时也难以进行统一,因此会出现很多通病。《准则》中完工百分比法仅适用于提供劳务的交易。当劳务的开始和完成分属不同的会计年度,为准确反映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相关费用。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现阶段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以下将从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进行合理性分析,下面以“完工百分比”为例进行讨论。(1)优点,①目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要求,大中型施工企业基本上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收入与成本,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确认收入和成本上找到了依据,从而避免各会计期间的工程收入、费用及收益产生大的波动。同时,在工程施工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的情况下,使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合理地确认收入,保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流入和经济结果的可靠计量,符合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②敦促企业健全各项成本核算制度,促使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在预计总成本合理、实际成本及时归集到位的情况下,该会计核算方法才会准确,确认的收入成本才真实。③保证各财务指标的相对稳定性。在合理预计总成本及合同毛利的情况下,确认的收入不会有很大变动,由此利润变动幅度也不会很大。对于资产负债表,该核算方法影响的主要项目是存货及预收账款,根据准则要求,一般工程施工大于工程结算的差额进入了存货,反之则进入预收账款,在业主计价及时、工程成本归集到位的情况下,这两个项目的金额都不会很大,变动幅度也不明显,由此产生的财务指标也不会产生很大的波动。(2)缺点,①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为管理者提供了利润操作空间。企业经营者有时会为了完成考核指标,往往要求财务人员根据考核的需要人为调节利润,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法为调节利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②导致资产或负债的不真实性。在实务中,建设单位(业主)按工作量签订单认可的收入大多低于企业按完工进度计算确认的收入。另一方面,实际发生的成本超过预计成本,导致按照成本计算的完工进度被高估。③存在税务问题。首先,营业税问题。施工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施工项目,从而形成应交税费账户的长期悬账,这样“应交税费”中的余额并不反映纳税的现实义务。其次,企业所得税问题。在目前工程款收入远远滞后于工程完工进度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赋税,对于资金流量本来就不足的施工企业来说,负担必定要加重。
二、纳税实践
根据上文的分析,以下就纳税实践进行探讨。(1)营业税缴纳方式的选择。根据以上分析自然选择业主代扣方式。这里存在三点优势:①为发包商提供的合理避税的途径,关于这一点从扩大税前列支招待费的比例中就可以看出;②业主代扣方式的实行,能为发包商带来额外的代扣手续费的收入;③在目前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期间,当其政策还未覆盖到施工领域的时候,能防止重复征税情况的发生。由此可见,按建造合同完工百分比确认的收入相配比的税金确认,在目前的税制环境下是不尽合理的。(2)营业税缴纳方式的实践。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者转包给他人,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者转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这就意味着,第二种营业税缴纳方式的形成。对此,应结合当前税务部门力求简单明了的偏好,实施总包单位与业主(发包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结算时,业主按结算的全额计算代扣营业税金及附加后,向税务机关提供总包与分包协议等资料,分别按总包与分包单位开具代扣代缴完税凭证交给总包单位,总包单位应将分包单位完税凭证复印作为代扣分包单位税款的支付凭证,然后将原件提供给分包方的方式来展开。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三、小结
以“完工百分比法”作为本文会计核算的方法,是指按照劳务的完成程度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方法。其优点和缺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而,在纳税实践中需要给予权变来处理。
参考文献:
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特制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笔者拟就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是研究施工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基础。建筑产品具有施工周期长、投资额大、复杂多样、整体难分、不易移动和生产工人流动性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分级核算。由于施工企业生产具有流动性大、施工生产分散、地点不固定等特点,为了使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直接反映施工生产的经济效果,需要采用分级核算、分级管理的办法,以避免集中核算造成会计核算与施工生产相脱节的现象。
第二,定单成本计算法。要求施工企业会计按照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分别计算每项工程的特点,即要求采用’‘定单成本计算法”,并使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计算口径相一致,以便于分析考核。
第三,工程成本核算与工程价款结算的分段性。由于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如果等到工程全部完工后才进行成本核算的价款结算,施工企业就要垫支大量资金,给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而且不利于正确反映各项的经营成果。因此,施工企业要按照“已完工程”分期计算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并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价款的结算。
第四,每项工程成本单独计算。建筑施工产品存在多样性和单件性等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不能根据某个时期内全部施工总费用和相应的工程总量来计算各项工程的单位成本,而应该按照企业所承包的每项工程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独立核算,同时使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统计口径相一致,以便于分析。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第一,数据统计不全面。数据统计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之一。一般来说,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比较准确的主要依据是事先统计、汇总的数据的全面与准确与否,对工程项目而言,具体类项应包括工程项目产值、人力劳动消耗、利用施工机械的情况、财产物资的消耗以及其他各项动力消耗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有较为完备的成本预算,包括预算总价和总价分解后的单价情况。只有具备这些具体的数据,财务会计部门才能有根据地应用统计资料对施工企业成本进行核算,并能够按照施工的具体项目对各项费用进行分类和归集,运用确切的依据分辨是确认为直接费用或间接费用,并准确、具体地核算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而分析各项费用增减的主要原因,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后期节约成本费用的措施。
第二,企业盈利逐渐下降。建筑施工企业以承揽工程、付出劳动换取计划利润,其劳动对象是不动产,它的产品主要是房屋建筑物的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经济运行环境多变,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十分艰难,亏损面日益扩大,整个行业经济状况有严重滑坡的趋势,许多企业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同建筑单位发生的正常商业信用关系都到严重的破坏,使建筑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急剧上升,垫付资金居高不下,财务费用大奎增加,严重的伤害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切身汛益。
第三,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清理。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个工程项目,到工程信息的取得得到中标签订合同,历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越来越大,更不敢统计未能中标的工程项目。大额的经营成本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竣工工程结算之后,存在大量三年以上应收账款,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和损益的真实可靠性存在大量预付分包工程款挂账,形成企业资产的虚增或潜亏。
第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施工企业会计人员队伍迅速扩大,但会计人员的整体与专业素质没有跟上。施工企业会计人员有的不具有相应的执业、从业资格。有些会计八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领导的指挥下制造虚假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被歪曲等。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是新会计准则项布与实施后,更多专业性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巫需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另一方面,目前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培训素质较低,起不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作用。
第五,施工企业成本核箕受重视程度不够。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观念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经营者的经营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与效果。从我国施工企业的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经营者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或者缺乏氏行力度,并没有将成本核算当作会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认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其核心内容也就是资金管理,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提高资全使用效率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唯一内容,而忽视了工程作业中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除财务部门外的其他作业部门对基础成本信息的核算不清楚,施工项目的情况只有作业部门了解,财务部门只能以施工部门的信息为基础进行核算,可能无法记录真实的成本信息,就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严重者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第一,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素质。会计核算是企业内部制度的中心,而会计人员是承担会计核算职贵的主要人员,因此会计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并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重任。鉴于施工企业的经营特点,会计核算是施工企业加强资金管理、节约成本开支的重要工作环节。针对当前施工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现状,施工企业鱼需更新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会计操作能力。首先,要对企业在岗会计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的培训,并重新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岗位需要设里包括会计制度、会计基础,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其次,为施工企业准备培养复合型的财会人才,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挑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培养出既懂会计专业,又掌握现代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再次,要加紧对施工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加强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论、新会计准则的培训,不断提高财会队伍素质,使会计核算内容更加准确,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第二,全面推广会计电算化。会计工作电算化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使会计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得以发挥。会计核算中心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对纳入核算单位采用同一套核算软件。会计核算后,集团公司本部可以远程查看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系统,及时掌握下属生产单位的财务状况。同时,会计核算也必将极大的推动会计电算化的进程,使建筑施工企业有可能从长远利益出发,认真规划和实施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项目核算作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建立,最终将财务信息系统并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之中。
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建造合同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颁布
为了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于2003年9月25日颁布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并于2004年1日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施工企业执行。同时规定,施工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时,不再执行1992年印发的《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新颁布的《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在199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以下简称《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因此两个准则在一些科目的核算上有很大相似之处,但前者又在一些科目的设置上做了改进,使得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更加详细。在此对《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相同核算内容的异同点进行分析。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两个准则都设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合同预计损失准备、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科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方法》在《建造合同》的基础上增设了“周转材料”、“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和“机械作业”科目。
二、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比较
对主营业务收入,《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的核算标准相同,即必须首先合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在计量和确认建造合同的收入和费用时,首先应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判断建造合同结果能否可靠估计的标准,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企业应根据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应区别以下情况处理:(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入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加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不确认收入。在会计处理上,核算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时,把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期末,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对主营业务成本,《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核算方法相同:按规定确认工程合同收入和工程合同费用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费用,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同时按当期确认的工程合同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工程施工-毛利”或“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在新的《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由于“工程施工”下新设了两个科目,因此之前的《建造合同》中对毛利的核算科目由“工程施工-毛利”改为《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两个准则对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主要差别在于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建造合同》的核算是设置“预计损失准备”科目来核算建造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把在建合同计提的损失准备,记入“预计损失准备”的贷方,在建合同完工后,将“预计损失准备”的余额调整“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而在《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应按相关工程施工合同已计提的预计损失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合同预计损失准备”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可见,预计损失准备在《建造合同》中进入成本,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则将其列为管理费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动。期末,“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个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这两个科目应无余额。
三、不同核算科目的比较
除去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这两个主要科目中,《建造合同》和《施工企业核算办法》中的规定基本相同,只是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稍有变化。
“工程施工”科目核算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和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入本科目的借方,确认的合同亏损记入本科目的贷方。合同完成后,本科目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后结平。
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间接费用是指为完成合同所发生的、不易直接归属于合同成本核算对象而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核算对象的各项费用支出。直接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人工费用主要包括从事工程建造的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工资性质的津贴等支出。材料费用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的成本和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主要包括施工生产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支付的租赁费和施工机械的安装、拆卸和进出场费。另外还有其他一些费用,主要包括有关的设计和技术援助费用、施工现场材料二次搬运费、生产工具和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用、场地清理费。
间接费用在发生时一般不易直接归属于受益对象,这些单位如果同时组织实施几项合同,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这几项合同的成本共同负担,因此,间接费用应在期末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合同成本。在会计实务中,间接费用一般应设置必要的会计科目进行归集,期末再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计入有关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人工费用比例法、直接费用比例法等。
由于需要对一些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就必须具有相应的凭证以正确分配这些费用。比如工人工资、奖金等的费用分配表,以及原材料等的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的表格。这些资料主要是由企业自己编制,另外还需有相关的发票、收据以及银行收付凭证等;机器费用的分配,就需要有机器工时的使用记录,以及由于安装拆卸等行为产生的费用清单、发票及银行凭证等;租赁机器进行施工的,还需要有机器租赁的合同,以及租赁金交易过程中的发票、银行转账单等凭证。
在会计核算上,《施工企业核算办法》在“工程施工”下增加了“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明细科目,施工企业履行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在“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下进行核算,确认的合同毛利记在“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之下。而在之前的《建造合同》中由于没有这两个明细科目,所有发生的成本和确认的毛利都记在“工程施工”科目下。
两个准则中“工程结算”的核算内容和会计处理都相同。该科目核算施工企业根据工程施工合同的完工进度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的价款。当向业主开出工程价款结算单办理结算时,根据结算单所列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工程结算”。工程施工合同完工后,将“工程结算”余额与相关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施工”科目,期末“工程结算”无余额。本科目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需按工程施工合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在以上几个科目的核算中,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工程结算”科目的核算,其重要的前提是完工百分比的确定。之所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是因为建造合同的施工期一般都比较长,通常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为了核算和反映当期已完工部分的合同收入、费用和利润,根据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因而才采用了完工百分比法。
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前提条件是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建造合同划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建造合同,判断其结果的条件不同。要得到完工百分比,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确认方式,获得合同的预算成本和实际发生的成本的数据资料,或者实际完成的施工量及施工总量。
新增的另外几个科目中,“周转材料”核算施工企业库存和在用的各种周转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建造合同》中对这类材料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贷记“周转材料摊销”(分摊的周转材料摊销额)、“银行存款”(支付的周转材料租赁费)等科目。新的核算办法设置“周转材料”科目,下设“在库周转材料”、“在用周转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三个明细科目,并按周转材料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对周转材料的领用、摊销和退回以及周转材料的报废,分别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要求施工企业对在用周转材料、部门退回仓库的周转材料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薄上进行登记,从而规范了施工企业对材料的管理。
“临时设施”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施工企业购置临时设施发生的各项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需要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本科目。同时,又设置“临时设施清理”明细科目核算临时设施的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情况。在《建造合同》中,临时材料是在“工程施工”的间接费用中进行会计处理。
“机械作业”也是一个新增科目,下设“承包工程”和“机械作业”两个明细科目,其核算办法也有些变化。《建造合同》的核算是借记“工程施工”或“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机械作业”。《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办法是把发生的机械作业支出,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等科目。月份终了,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分配和结转:借记“工程施工”或“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而在《建造合同》中没有这个科目,只设“工程施工”科目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作业进行核算。由于没有“临时设施”科目,当然也没有“临时设施推销”、“临时设施清理”科目。
篇5
〔2002〕394号)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基建工程决算的编制工作,办好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的项目都能按期完成决算工作,大多数项目基建工程决算进度比较缓慢,直接影响了新增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对建设成果的分析总结。因此,如何加快基建工程决算工作进度,已成为目前我们财务人员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拟就如何加快公用事业(企业)基建工程决算问题作如下简要的探讨:
一、基建工程决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基建工程决算报告是综合、全面地反映建设单位基本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的总结性文件。建设一个项目,从项目申请立项、可研、概算批复、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要经过多个环节,时间跨度较长,只有做好基建工程决算并通过审核批复,一个工程项目才算真正地完工,也才能最终确定工程的投资额。
第二,基建工程决算是评价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概预算执行情况及分析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基建工程决算是反映工程项目的计划和实际的建设工期、设计和实际效益,反映概算总投资和实际建设成本,以及所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仅可以评价项目管理情况,还为分析投资效果、降低建设成本、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三,基建工程决算是办理交付使用资产的依据。交付使用资产价值作为接收单位的资产入账依据,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十分重要,只有按照规范地计量,准确地核算,才能保证入账价值的准确性,否则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基建工程决算审核就是保证交付使用资产价值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
二、基建工程决算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根据对某市7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7家企业2011年、2012年两年共竣工投入使用基建工程17个,其中竣工投入使用后6个月内办理竣工决算的有3个,约占全部项目的18%;竣工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办理竣工决算的有9个,约占全部项目的52%;竣工投入使用后24个月内办理竣工决算的有4个,约占全部项目的24%;竣工投入使用后超过24个月未办理竣工决算的有1个,约占全部项目的6%。(见图1)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归纳原因如下:
第一,大多数基建工程存在资金到位不及时的情况。在工程建设中,基本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化,有国内资金、国外资金,有预算内拨款、专项拨款,还有自筹资金拨款及其他拨款。项目建设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资金是否能及时足额到位,建设资金到位的滞后、不及时,在很多建设项目中都存在,甚至在建设项目已经完工,进行基建工程决算时还迟迟不到位。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到位,不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着工程进度,在项目完工进行基建工程决算时更是如此,由于项目建设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该项目的往来款项无法彻底清理,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基建工程决算。
第二,由于在建项目多、管理人员少等原因,致使大多数基建项目从开始就没有按照“一个建设单位同时承建多个建设项目,每个基本建设项目都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规定进行,往往是多个项目统一核算,导致已经交付使用多年的工程迟迟不能办理基建工程决算,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账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及债权债务清偿也不能及时有效进行。
第三,大多数基建项目评审时间过长造成基建工程决算未能及时办理。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后,按工程进度的70%支付工程款,工程竣工验收后,要等财政评审中心审核后才进行结算,按审定价的95%支付工程款,余款5%作为工程保修金,待工程竣工2年保修期满后退还。由于工程项目较多,财政评审中心审核时间较长,造成工程项目结算款未能及时结算,也导致了基建工程决算滞后。
第四,编制前的基础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完成各类施工、采购合同、债权债务、财产物资的清理,没有做到工程完工账目结清,没有完成有关项目可研、概算批复等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第五,各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够。基建工程决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外部涉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内部涉及基建财务、合同、设备、工程等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积极协作。在编制决算报表的过程中,涉及实物的规格、型号及存放位置,涉及各项目的概预算等,由于财务人员受自身及工作的局限,只有在合同部、工程部、设备部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才能掌握准确信息和准确填制所有的表格,最终保障竣工决算的顺利进行。
三、加快基建工程决算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基建工程决算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基建决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泛,应当在项目前期就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人负责,与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合同部、设备部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后能够按期完成基建决算工作。
第二,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和基建投资控制,对新建项目实行基建财务集中办公核算。具体做法是:将新建项目纳入集中办公,由财务部负责每个建设项目完成基建工程决算,上报财政局批复后,按交付使用财产清册所列的资产移交使用单位,即所属企业入账、使用。集中办公的优势在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对纳入核算的工程成本核算科目统一口径,与财政部颁布的《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相一致,既要保证会计核算口径的一致性,也为日后编制竣工决算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设计、施工、采购等合同变更管理办法和工程款结算报批流程,夯实基建决算的基础工作。改变过去财务人员核算管理与工程概算支出脱钩的现象,严控基建付款审核关,特别是工程款支付。对施工单位每月报送、监理审核的工程计量支付月报表,财务部配合工程部、合同预算等有关部门,认真审核工程计量报表,根据合同约定和建设进度支付工程款,及时扣回代垫款。每个项目的完工结算经有关项目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送财政评审中心审查。通过财政评审中心审查后再办理最终工程结算手续。财务对每个标段的付款情况设置了备查台账,台账包括项目的合同金额、工程的进度、工程价款的应(预)付款、已付款、其他代垫款等工程的实际支出情况,及时、准确反映每个合同的执行情况。
第四,及时收集整理竣工项目资料,保证基建工程决算的完整性。项目完工后,要对工程项目资料全部进行整理归档,对项目建议书、工程设计、施工合同、工程决算、工程竣工资料等相关文件都进行认真检查,确保留存的档案资料准确无误,以备今后查阅和审计。同时抽调熟悉项目情况、懂业务的工程、技术、财务方面的骨干人员,成立竣工决算编制小组,专门负责编写竣工决算报告。
第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为决算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基建工程决算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最终总结,工作难度大,要很好地完成该项工作,基建单位的相关人员需要具备很高的业务水平。通过组织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基建财务管理实务及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培训学习、到兄弟单位考察学习以及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和完成基建决算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篇6
(一)规范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以往由于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国有企业存在“人人手中有票据,个个身上有现金,账随人走或人走账无,常年不报账和不结账”的现象,并且国有企业无法按照《会计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来日清月结。会计集中核算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只设报账员负责办理日常现金收支事务,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进行统一核算,账簿的建立、科目的设置和平整的装订等,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和规定来执行,从而极大地规范了国有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了会计核算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统一性。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建立,使得国有企业的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相互制约,会计人员和会计主体进行了彻底分离,会计人员可以独立地行使会计监督和会计核算职能,严格按照会计规范化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使得《会计法》在国有企业得到了更好的贯彻执行。
(二)强化会计监督的功能,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
在自设账户和自行核算的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始终存在着“假账真做,真账假做,查不出是我的运气,查得出是你的本事”的心理,帐外设账和隐匿收入,导致贪污浪费等行为时有发生。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能够做到“收入一个漏斗,支出一个口子”,从制度和运作程序上规范国有企业的财务行为,初步形成了具有预防性和前瞻性的会计监督机制。与此同时,财会人员可以更大胆地实行会计监督职能,确保所有资金支出都在阳光下进行,实现了资金支出过程的全方位监督。通过对国有企业每项收支的审核,国有企业所有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去向、财务账务都一目了然,对不合理的收入分配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由此对乱支乱报现象进行有效遏制,从源头上制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传统分散核算的理财方式重收入管理而轻支出管理,重审批分配而轻监督控制,这种模式缺乏严格的预算监督机制,缺少对资金使用过程的事前监督和全面控制,同时由于资金使用信息的反馈滞后,使得预算安排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使得国有企业核算中心能够实行“集中核算、分户管理”的管理办法,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靠和详实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在核算中心统一、集中和高效的核算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开支在企业审核的基础上要经核算中心审批后方可入账,这样能够确保部门预算真正发挥作用。
二、加强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管理
(一)明确职责分工,合理配备核算中心工作人员
合理配备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是国有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关键。只有配备了一定素质和质量的财务人员,才能确保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全面的会计监督和财务核算,使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能够有时间和能力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和专项课题调研,从而为国有企业提供更优质和专业的财务管理服务。
(二)健全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内控和保密制度
国有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使得所有财务数据都必须录入到财务电算化系统中。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建立完善的内控措施,制定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内控和保密制度。具体说来,国有企业要对财务电算化账套实行企业权限管理,根据业务药物,设立各个电脑操作岗位(如软件操作员、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等),明确各自的权限。
(三)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既要监督,又要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督的智能。会计核算中心既要对预算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又要实行资金集中支付,两种职能的统一意味着财政职能的延伸,又是预算管理强化的体现,这就要求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一方面要从财务审批程序、列支渠道等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监督;另一方面,核算会计更要重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和转变工作作风,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熟练掌握,在充分了解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解决,从而切实为国有企业管好钱、理好财。
(四)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控制度
篇7
【关键词】重要性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会计核算工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举足轻重,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必然要重视该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那么,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企业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哪些不可忽视的会计核算问题,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亟待企业解决的。
一、会计核算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会计核算工作有效避免了会计信息的失实。会计核算工作是本着真实的信息源进行专业操作的,只要严格遵守流程所得的核算结果是能正确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的。然而,有许多企业通过在会计账面上作假等方法隐瞒真实资金流动情况,这样的局面若不加以遏制会给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是企业的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会计核算工作是企业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反省的工具。由于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记账等专业方式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加以汇总和监督,各项资金收支情况能一目了然,因此通过查阅核算结果,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最后,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责任分配。现代企业管理中多数采用责任人负责制,一旦某块核算出现问题可依据会计核算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严明纪律,利于营造企业公平竞争的氛围,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责任系统。
二、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核算人员要求持有诸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等相关权威证书,而眼下有许多企业里的会计核算人员并未取得该项证书,属于无证上岗。此外也不乏很多企业为节约成本、简化程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会计核算工作,这类做法导致企业会计核算水平低下,拖慢企业发展速度,久而久之,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效仿,使得中国企业会计核算行业整体实力下滑,给国家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2)企业领导忽视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批中小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然而,这些企业里的大多数领导阶层并不懂得规范的企业管理知识,或者只是停留在初步阶段,并没有计划着要完善会计核算部门,在他们看来会计核算知识简单地打理财务,并不需要完整的结构体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只一味地追求业绩而忽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致使企业会计核算部门结构不规范,人才缺乏,进而影响企业资金的健康运作。
(3)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完善的制度是企业做大做强的保障,好的制度孕育强大的企业,相反,制度的缺失必将导致企业的衰败。根据相关调查,我国未建立完备会计核算制度的企业不在少数,这些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不完善势必影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我猜想,很少有人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仍会守时守点地工作,制度对人的激励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故而,绝大多数人都是需要制度的约束,只有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才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4)企业内部监督力度不够。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在当代中国企业管理中被广泛采用,该体制也越来越成熟。监督机构就像企业的眼睛,在发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帮助企业成长。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在内部建立监督机构,由于没有了监督,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便没有了保证,财务信息来源的正确与否无从知晓,进而阻碍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提高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要提高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专业素质,应当在招聘时就严格把关,严审各项证书,考核动手能力,严格禁止非专业人员任职的情况;工作中应该视情况组织培训或进修,促使会计核算人员不断更新自有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就工作业绩、考勤等事项进行奖惩,激励会计核算人员不断进步,为企业营造一支高素质会计核算队伍。
(2)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要真正重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应当由领导带头转变观念,教育员工认清形势,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并确立其特殊地位;给予会计核算部门一定运作资金,明确会计核算部门的独立地位,并对各部门作出严格要求以保证施行;培养企业内部和谐相处的气氛,各部门人员相处应平等,避免对会计核算部门的偏见,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企业发展。
(3)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企业的财务情况关系到企业的长足发展,而财务情况的稳定依赖于一个完善的财务制度,因此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是最关键的。那么,具体如何进行完善呢?对于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制定严格工作流程,参考规范的会计核算流程,力图使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标准。此外,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奖惩制度,对有突出业绩的员工给予物质或职位奖励,促进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企业内部和外部监督力度。一个健全的监督机制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会计核算也不例外。要想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成效,不能仅仅靠员工自身的努力,还应当配备一个监督部门。从会计核算工作的依据开始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严防死守,杜绝会计核算中的疏漏。即便这样很多企业也克服不了自身的局限性,实践中往往出现问题,因此就需要在企业加强内部监督的基础上结合外部监督,比如接受其他企业以及相关国家机构的监督,联起手来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出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管理人员应当正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核算人员、领导层、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四方面寻求对策,尽快让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步入正轨,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瑕.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8).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一、在建工程成本核算
1、在建成本转至完工成本
公司的成本一般是成本部提供的数据,每个月会向财务发送动态成本表。每个产品类型都有每平米的单方成本。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每平米单方是8000元,这个类型的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那么总投资就是8000×50000=4亿元。也就是要结转完工的金额。那么在月底时,结转成本分录如下:
借:完工开发产品 4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4亿
2、预提完工成本
假设这个项目只有一个产品类型,且全部都竣工,且成本计提合理的话,这个4亿应该大于5001.01至08科目的合计。因为项目虽说竣工,但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不付工程款了,所以预提的金额肯定要比实际发生的大。因此,在月末的时候,冲回上个月的预提成本,5001科目应该是贷方余额。于是,我们预提成本的工作就要从每季度做一次,变成每月做一次。(各公司可能不一样)所以,先要冲回最后一次的预提成本: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100万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100万
计提:
借:房地产开发成本——预提成本(5001.09)4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贷:应付账款——各期预提成本 4 亿-(5001.01至5001.08合计数)
检验:做完这一步后,5001科目余额为0;5001.10余额=1405(完工成本)发生额=预计投资总额
以上例子在实际工作中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一般某个房地产项目不会只有一期,而且这一期不会只有一个产品类型,再而且还全部同时竣工的。大多数的房地产行业都会有三到四期的房源,产品类型最少也得两个以上,每一期都会出现部分拟建,部分在建,部分竣工的情况。那个时候只能不同的状态不同处理。譬如拟建的部分不计提成本,在建的部分按下月付款数计提成本,竣工的部分按照投资与实际发生的差额数计提。
二、现房成本结算
一般当房地产开发商拿到“新建住宅商品房准许交付使用证”意味着房子可以考虑结算,房子就可以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因为拥有“准入证”只是条件之一。还有两个条件:房子处于“签约“状态;房款收到总房款的20%以上。只有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才允许结算。否则就不行。
1、预收账款的结转
当初房款进账,入科目“预收账款”,现在项目结算了,我们就要把结算部分的房子收入转入“主营业务收入”。
案例1:结算楼盘四个楼400户签约合同价款为:390130346元。预收账款收款:390150346元。经过核对,400户全部签约,房款全部收齐。后发现,预收账款数比合同总价款高20000元,是之前有客户认购房子,但是过了认购期不来交首付。房源自动转让,但是自己也不来申请退款,于是导致多收当初20000元定金。
分析:2万元的定金是不能转主营业务收入的,因此结账分录只能是:
借:预收账款-预售房款390130346
贷:主营业务收入390130346
案例2:结算楼盘合同价款合计数为1000万元,预收账款数800万元。签约状态下的合同价款总数700万元。其中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60万元,签约状态。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10万元,签约状态。还有一套房子全款数100万元,交了40万元,“认购”状态。
分析: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60万元,签约状态。这户满足结算条件,允许结算。这种条件满足,但是房款没交齐的,按合同价款转收入,也就是100万进主营业务收入,差额进应收账款。全款数100万元,只交了10万元,签约状态。这户满足两个条件,但是房款没交到20%以上,不考虑结算。全款数100万元,交了40万元,“认购”状态。这户满足两个条件,没有签约状态,不考虑结算。因此,需要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就是700-100=600万,但是预收只转走了560万元,其余40万元挂应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预售房款560万
借:应收账款-应收房款4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600万
什么时候这40万收回来了我们就冲掉应收
借:银行存款40万
贷:应收账款-应收房款40万
而那些暂时没结算的房子,一旦三个条件都满足,当月就要结转收入。
2、完工成本的结转
工程竣工时,把在建成本转入了完工成本,再把完工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动态总投资没有变化,那么完工成本里对应多少结算部分的成本,转入主营业务成本的就应该是多少。但是动态总投资要是有变化的话,还得调整。
案例:二期四标段全部竣工,总投资两亿元,转入完工成本两亿元。本月二期四标段结算,总动态调至3亿元。因动态总投资调增一个亿,因此我们要先调整1405科目和5001.10科目
借:完工开发产品1亿
贷:房地产开发成本-成本结转(5001.10)1亿
然后我们再结转主营业务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3亿
贷:完工开发产品3亿
篇9
关键词:ERP 施工企业 会计核算
前言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施工企业大多实行粗放经营,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加上施工企业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质;横跨多个市场,在短时间内参与不同的工程领域;各施工项目部远离总部的异地进行生产活动;有复杂的物料采购,这些决定了它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本文拟结合本公司ERP系统应用的现状,分析ERP系统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以及ERP运行效果,为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及加强成本管理提出个人建议。
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成本单据、数据资料周转缓慢、失真、失实。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生产的单件性和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大部分不在会计核算机构所在地,多层次的分级会计核算的形式,成本单据、数据资料在工程项目部、分公司、总公司等流转传递,成本单据流转过程不畅,数据资料经多次传输失真失实。
(二)随意调节工程合同总收入、合同总成本。对“合同总收入”和“合同总成本”的估计主观随意性较大,人为调整收入或成本计划,对实现的利润额产生影响,若该调整没有充分的理由,如因结算调增或调减收入,造成了对当期利润的直接操纵,则对会计信息造成重大影响。
(三)“工程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与成本随意性较大,用“完工百分比法”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是执行建造合同准则的一个关键问题。为调节本期利润,少计或多计成本,如材料购进后就全部进工程成本,没有按实办理假退料,实现假的零库存,没按工程实际完成进度而按分包工程实际付款额暂估分包成本等现象,随意确认成本收入。
(四)会计核算结果不能及时反时、真实反映企业真实财务情况。会计人员不能真正参与过程管理,不能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事后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
二、ERP在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核算从手工发展到电算化,由部门核算发展到业务系统集成,成为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如ERP系统集成。 ERP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成性,能够使业务和财务实现有效一体化,更加强调流程的顺畅简化和管理的追溯性,使会计核算对源头业务的有效控制。
(一)成本单据、数据资料全面、准确、及时动态,完全做到了数据共享。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ERP成功上线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业务活动在ERP系统中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日期、金额、地点、参与人等相关的信息,数据采集由业务活动发生所在地一次进行,有权限登录ERP系统的管理者(包括企业领导、管理层及相关工作人员)可自行登录ERP系统,查询需要的各种信息,按照关联关系设置权限进行数据查询,这样既达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又消除了数据重复报送、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同时,ERP系统通过对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让财务部门可以直接在系统上提取所需数据,实现了信息的实时性。如物料模块,从施工估料、材料询价报价、以及材料采购、入库收发领用分别由项目施工员、采购人员、仓管人员以及各级审批领导在按照相关权限操作、审批、数据维护,并集成财务会计凭证,使每一项工程材料在实物流转和材料成本数据流转做到一致,并可通过ERP系统对流转过程进行追溯。通过设定权限,可以对各种材料的品种、规格、单价、数量查询,归集,形成企业自有的成本基础资料,有利用成本分析和财务预算管理。
(二)正确估算工程合同收入、成本。在工程合同签订后,首先在ERP系统内建立一个WBS元素号码,并通过组织经营预算部门、施工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成本管理部门对该工程的合同总收入、合同总成本、合同税金进行详细地测算、做出合同总收入、总成本预测表,经相关人员审核签字,再由专人维护到ERP中的WBS计划总成本、计划总收入,以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当工程总收入、总成本确实发生变化时进行必要调整,所有调整在ERP系统中均留有历史记录,避免人为调节合同总收入、总成本。所有的工程成本、工程收入、税金均在这个WBS元素内核算,系统随时可以掌握成本收入计划和实际发生各项差额。
(三)及时准确地按照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施工企业收入确认主要取决于工程成本及时、准确地入账。在ERP系统中,财务数据是各个部门集成的数据,许多成本数据由各个业务部门维护,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使成本发生能够及时准确的入账,避免人员为调节利润而虚增虚减成本、故意提前或推迟列支成本。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分包成本这三项占到工程成本的70%―80%,甚至更多,而在ERP系统中,这三块成本数据的维护分别在物料部门、人力资源部、施工技术部门。比如分包成本的维护,首先工程项目施工人员按月审定分包工程完成工作量,经项目经理确认后报分公司施工管理部和经营管理部审批后,直接由施工管理部门进行分包成本系统维护,生成会计凭证,不必通过财务人员记账,保证了分包成本及时准确入账。
(四)参与过程管理。由于数据维护、录入分别由各部门日常业务中进行,系统自动产生会计凭证并记录到明细账和总账,改变了财务人员以往对各项业务单据编制凭证再手工输入系统,系统再进行汇总和分析的繁琐劳动。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就是对这些凭证进行审核或由系统自动审核,将时间集中在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中,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2010年有26个下属分子公司,工程项目分布全国二十几个省,以及俄罗斯、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公司总部要求下属机构,次月3个工作日报出财务月报表,年报也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做到会计核算数据的及时、准确,使会计资料能够实时地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ERP的管理系统在本公司应用的成效
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应用ERP的管理系统后,改变了过去项目工程成本信息从项目部到分公司,再到总公司,信息不透明、失真等现象,而现在每一个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成本信息,甚至每个项目收款、付款明细都可以在总经理办公桌上的电脑内一览无遗。所有的成本管理应用程序都共用同样的数据源并且使用一个标准化的报告系统,成本与收入的监控可贯穿到所有职能部门。ERP系统更给各层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报表分析,如计划和实际进度的对比,成本差异分析等,数据出现异常或有问题的项目能及时被发现并采取措施去纠正。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加强原始单据、数据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发生的每一项业务活动在ERP系统中进行详细记录,数据采集由业务活动发生所在地进行,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消除了数据重复报送、口径不一致的现象,实现了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ERP在施工企业应用后的建议
(一)加强信息系统控制措施。信息系统的控制是企业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而采取的控制措施。业务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后,只有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安全、有效、可靠地运行,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有保障。借助于ERP信息系统的支持,施工企业的数据处理活动大多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同以往相比,业务处理的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业务处理流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材料成本计价、设备折旧的计提、机械费用分摊、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人工工资的分配、项目成本预算及计划收入与计划成本比较计算、完工百分比收入均在系统中集成、自动计算并直接产生会计凭证过账。因此在建立业务处理环节的各项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信息技术环境下施工企业业务处理过程的特点,按照内部控制设计的原则,针对各个业务处理环境设置相应的权限加以控制,同时应加强工程项目部、财务部门、材料设备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经营预算部门、施工管理部门、以及公司总部等相关业务接口部门的管理和控制,做到各业务部数据维护的真实、准确、完整,确保会计信息质量。
(二)应用ERP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特别是对会计核算有何影响,需要做测试和评价。在实际日常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在评价内部控制时,往往注重对业务处理控制的测试和评价,忽视了对信息系统控制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健全的审查,从而导致由于信息系统的漏洞而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信息系统中有关数据,这样就无法保障后续会计处理的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不仅要建立信息系统控制,还必须对所建立的各项控制进行测试和评价,特别是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控制是否健全、有效做出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篇10
关键词: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收入与成本;确认与计量
一、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意义
路桥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润,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为了使经济利润最大化,必须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核算的作用。路桥施工企业为了方便财务成本的计算和管理等工作,运用成本核算的方式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且把其作为生产消耗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的盈利状况。会计核算可以有效的反映成本执行过程、生产消耗过程的具体情况,并且通过对生产消耗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核算,可以有效的控制各种问题。另外,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可以查明企业生产中的问题,进而结合实际经营状况有针对性的解决各种问题,以改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减少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路桥施工企业的产品成本的核算不仅可以及时的反映流动资金、固定资金的增减情况,以加强对产品资金的管理,而且能够节约使用资金,为路桥施工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路桥施工企业的产品成本的核算可以有效的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且具体分析进而修正产品成本的增减情况,最终使产品成本与实际更加贴近。
二、路桥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收入和成本的组成结构
(一)路桥施工企业收入的构成
路桥工程企业的收入构成重点聚焦在下面两个部分:首先是所建设工程的总金额,该金额通常是在企业和客户签定的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其次是由路桥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工程索赔以及对施工人员的奖励而产生的费用。以上收入必须符合下面三项要求方能被确认:其一,对于因为工程变动而增长的收入,不仅需要符合可计量的要求,而且必须得到对方的同意,方能确认为收入。其二,对于因工程索赔而流入的收入,需要参照谈判结果大致估计索赔方能否同意此项赔偿,且此项赔偿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其三,对于因奖励而增加的收入不仅需要满足奖励金额可靠的计量的条件,而且根据目前的完工情况来看,整个工程的进度、质量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的标准。
(二)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的构成
为了增强对路桥施工程企业成本的控制,其一切费用需要在订立合同以后确定。因此,此时路桥施工企业的成本又称合同成本,合同成本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其一,在签订合同的前提下,企业成本不仅要符合可计量的条件,而且能够被单独区别。其二,在合同签定、执行时产生的一切直接以及间接消耗。其三,发生在路桥公司进行工程建设进程中的各种零星消耗。
三、路桥施工企业的合同结果能够可靠
估计时的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完工百分比法不但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并且能够有效反映合同进度和本期业绩相关信息。此方法一般适用于路桥工程公司的合同结果满足可计量的条件下。完工百分比法在路桥企业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其合同结果符合可靠计量的要求;其二,有一定的工程量即完工进度。
(一)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认定标准
一般路桥施工合同包含成本加成合同和固定造价合同两种,这两种合同可否被可靠计量的认定标准有所差别。1.成本加成合同的认定标准成本加成合同结果必须符合下面两项内容才能视为可靠估量:其一,由于成本加成合同对合同成本的构成做了具体要求,工程完工进度以及工程造价的确定都要以合同成本为前提,因此,路桥工程公司对于经营中产生的合同成本,必须满足可靠计量以及有效区别的条件。其二,与合同产生经济联系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会流向企业内部。2.固定造价合同的认定标准固定造价合同结果必须符合下面三项内容才能视为可靠估量:其一,合同收入总额符合可靠计量的条件。路桥施工企业的合同收入一般依据与对方签定的合同中的总金额来定,倘若双方签定的合同是合法的,且总金额在该合同中给予了具体规定,则认为合同总收入可有效计量。反之,视为不可靠计量。其二,和双方签定合同有关联的,且很大程度上会流向企业里的收入。如果企业内部有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则说明客户能够被正常的履行所签订的合同,路桥施工企业能够正常的收到合同规定的款项,也就是说,该项收入能够可靠的计量。其三,企业现实经营中产生的合同成本可以被可靠计量以及有效区别。路桥施工企业可否准确的核算合同成本,关系到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可否有效计量以及明确区别。倘若路桥施工企业可以精准的核算合同签订以及执行过程中的所有成本,并且可以清楚识别完工合同与未完工合同的界线、当期、下期成本的界线,则会计核算中可以有效的区分和计量企业经营中产生的成本。
(二)完工进度的确定
路桥施工企业是否能够准确的确定其工程进度会影响其经营中收入以及成本确定和计量的精准性,不同路桥工程公司其实际运营情况不同,其完成进度的确定,有下面三种方式可供参考:其一,实际发生的合同总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合同完工进度=实际发生合同总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100%。其二,已完成合同工作量/合同预计总工作量。工程量可以量化的施工合同适用此种方式,其计算公式为:合同完工进度=已完成合同工作量/合同预计总工作量×100%。其三,适用于特殊施工合同的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法。一般是按照以上两种方式都不能确定工程进度的前提下,由相关专家专业通过现场测量进行科学确定。
(三)完工百分比法在路桥施工企业
收入和成本确认和计量中的应用路桥工程企业在确定了完工进度的前提下,常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当期的合同成本以及收入,其计算方式为: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完工进度×合同预计总成本-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总费用;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完工进度×合同总收入-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总收入。当期完成的施工合同收入=实际合同总收入-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总收入;当期完成的施工合同成本=实际发生的合同总成本-以前会计期间确认的总费用。
四、合同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路桥工程公司在核算中对于不满足可靠计量条件的收入、成本,其确认、计量方式应该依据合同成本能否收回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首先,对于合同成本中无法收回的部分款项,则需要在其产生时当即确定为合同成本,而不是合同收入。其次,对于合同成本中可以收回的款项,则需要在其产生的当期将其确定为合同费用,且合同收入以可以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进行认定。例:某路桥工程公司与对方签定了一份合同,其总金额为8000000元,2015年实际发生成本为4000000元,虽然双方都遵守了合同的相关规定,但该路桥工程公司在年末不能确定此工程的进度。因此,该路桥工程公司不可以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定其收入。以下为该路桥工程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0002015年,如果该路桥工程公司与对方只发生了1500000元的借款业务,剩下工程款不能收回,则该路桥工程公司当期的费用应确认为将4000000元,当期的收入应确认为1500000元,以下为该路桥工程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00工程施工——合同毛利2500000
五、结论
随着我国路桥施工企业的发展的不断成熟,其管理工作也更加重要。路桥施工企业收入与成本的核算准确与否严重影响其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路桥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法规,合理的核算其收入以及成本,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最终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达到经济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文博.完工百分比法在施工企业收入确认中的运用[J].北方经贸,2015(07):36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