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的课程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的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思考
目前,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从传统的一维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适时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共识,但是如何把握本科教学特点,既要与时俱进,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夯实理论内涵,仍在探索中,笔者在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上面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创新教学理念,把握本科教学导向
一般来讲,本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尤其是具备各方面知识的通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财务管理是大学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管理学科,财务管理的学科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但传统的本科《财务管理》教学模式,表现为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注重学科体系和结构,忽略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单一的课堂教学,忽略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的综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重课本知识,轻应用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实践应用型人才不相吻合。
因此,如何改革传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学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如何把握本科教学特点,既传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夯实理论内涵,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历史趋势和发展的需要,要求每个财务管理教学工作者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思维。
1.知识性应用性把握适度
在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知识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的侧重要把握适度,在授课中既要与时俱进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不能完全像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那样大量侧重实际技能的培养,还应该结合学科体系和结构,侧重知识的内涵与前沿发展。在讲授知识、原理、方法的同时,本科教学应适度介绍相关理论及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比如介绍有哪些在财务管理领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及他们的贡献。例如,在介绍“莫迪利安尼――米勒定理”即“MM定理”时,介绍这一理论的贡献即这一定理提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分析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之间关系的新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投资决策理论。同时介绍这两位作者弗兰科•莫迪利安尼和默顿•米勒分别于1985年、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默顿•米勒(Merton H.Miller)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感悟财务管理学科博大精深,为学生今后的后续学习打下伏笔,为学生放飞梦想埋下种子。
2.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
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观念,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又是课程文化的共建者,有责任引导学生自觉融入到教学情景中,主动的思维,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树立培养学生能力与传授知识可同步实现的观念,把知识讲活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
1.选择适合的教材
众所周知,目前大学本科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概括起来无外乎以下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内容。主要包括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和财务分析。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
第三部分:特殊专题。主要包括财务预算、企业购并与剥离、财务重组与清算、企业财务战略、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等等。
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上述内容的要求不同。一般地,对于财务管理、会计专业的本科学生,三个部分都要求掌握;对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重点掌握前两个部分即可。
由于各教材的编者角度不同,各教材有关上述内容的安排有详有略,有难有易,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要求的教材。便于学生学习使用。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另外,在选择合适教材的前提下,教师还应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对授课内容融会贯通,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前后内容科学对接。比如,在讲投资时,衔接前面的筹资相关内容、公式,增加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外也可以穿插一些其他课程能引起大家兴趣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中债务资金筹资成本计算,利息有抵税作用,解释这个问题可以穿插税法中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区别,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改进教学方法,精炼教学技巧
1.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财务管理教学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法一般是通过讲授法来传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的,其逻辑起点是清楚地阐明概念和理论,然后用实际的例子和问题来论证.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是学生学会了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理财人员的需求,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现如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
在财务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迎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讲授法是基础。讲授法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传授大量系统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对于涉及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内容,应采取讲授法教学,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又可以为其他章节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有些知识点的讲授还应该适当的引进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讲股利政策时,可以现场在网上选择一个上市公司,对其的股利政策作出分析,进而对一些知识点作出解释,既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又传授给学生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促进其个性发展。
2.精炼课堂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要提高教学质量,应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首先,应明确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在课堂上应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善于应用。
整个课程有总的思路,每章每节也有思路。每章每节都有重点及善于应用重点讲述的方法。例如有些章节知识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只是为讲授知识做渲染,重点突出知识讲授的内容,案例适可而止;比如,在讲股利政策是财务管理三大活动之一时,初学者往往意识不到股利分配政策在企业理财中的重要性,此时可以引入一个小案例说明筹资、投资、股利政策三者之间的关系,点到为止,重心要回到股利政策的理论、方法等知识点的讲授。同样,有些章节知识讲授是为案例综合分析应用服务的,重点在案例分析,比如,财务分析等。
其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具有时效性,可以弥补教学内容之后的缺憾。
四、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创新等方面。既要保持本科特点,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革方法,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符合“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总体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琴.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探讨[J].财会通讯,2008(6):117-119.
[2]吕华兴.浅谈高职类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技能的提高途径[J].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7-49.
[3]莫凯林,卢书成,史梅霞.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7(4):22.
篇2
关键词:高职 财务管理 课程改革 分析
我国的高职学校一般都有财务管理的课程,教学的目标决定了改革的方向,当前的教学现状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
1.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不能联系实际
在教学当中缺乏钻研的精神,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按照教材来进行,把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在讲解理论当中,没有实训的意识,不去搜集各种财务数据,也不会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做出分析,没有体现出学科价值。很多教师使用的训练都是问答、判断以及计算之类的习题,这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做题能力,但是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只是注重做题,轻视分析,逐渐失去了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真正意义。
很多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很早的教材,这些教材的案例很单一,几乎每本书都采用的是一个公司的财务数据,而且举例分析很少,换一家公司让学生进行分析,学生就反应不过来。甚至一些教材的各种案例之间前后不能联系起来,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说,想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案例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能够整理一批案例,并且都使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加强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
1.2.学生的实训活动少
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训练形式就是选择、判断、计算等等,而且很多数据都是假设的数据,训练效果一般,学生也没有掌握实际的技能。其实,财务管理课程的专题性很强,操作性也很强,教师要通过学生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得出一致的结果,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大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考核,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的任务,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根据。
1.3.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精神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就体现在课堂架构的设计当中。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要从平时的导学抓起,还要把这种学习方式形成常规,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都有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并且把这种目标作为学习的动力。但是当前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当中,由于教学思路的老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被有效调动出来,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培养出来,教学质量不能有效提高。
2.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措施
2.1.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是比较落后的教学方式。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为了能够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者是归纳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还要能够把现代科技手段带到课堂教学当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手段,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收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使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中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对现实的问题进行探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积极探索,从而得出共同的答案,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职教育当中的财务管理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当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把一个个案例将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通过分析,发现问题,使学生处于决策者的地位来解决问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学生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2.3.加大实训力度
日常练习要尽可能减少选择、判断、问答、计算等形式,训练形式尽可能贴近实际工作方式,以利于掌握实际技能。因此,要在学生逐步完成各家上市公司分析报告的基础上,利用资源适时推出标准化的活页式课堂实训卡、课程成果卡,作为常规实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
财务分析重在分析,而分析的物化形式――分析报告需要严谨的思维、恰当的语句、符合规范的文稿写作加以表达,尤其是分析性结论以及为了论证各种结论而引入的各种客观数据都需要认真斟酌,需要用恰当的语言予以串连,封面、目录、正文、附注、参考、后记等页面关系,标题、段落、表格、图形之间的搭配等,以及辩论前的准备和辩论过程的交锋,都会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各种矛盾,需要其不断克服,会计报表分析课程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写作与排版技能及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国良,朱学义,林爱梅,卜华,杨玉凤.跨世纪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理论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1)
[2]裴淑琴.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0(2)
[3]孙绪静,潘颖,阴丽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5)
[4]孙静芹,朱文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4)
篇3
关键词: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17-02
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当前的高校课程体系中,财务管理不但是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非财会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大学生应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综合性强,加之非财会专业学生相关先修课程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正确的目标可以引导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财会专业而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理财实践进行基本分析和操作,从而培养具有现财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目前,对非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没有将财务管理与特定的专业联系起来,大部分都是参照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对财务管理与非财会专业的联系认识不清。教师在授课时常常照搬财会专业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很少考虑非财会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对财务管理知识的需要.
(二)课程衔接不合理。对于财会专业而言,在内容上注意了先修课程和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财务管
理课程一般安排在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税法等课程之后,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而对非财会专业来说,在开设财务管理课程时,通常只开设基础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有的甚至只开设会计学原理,由于没有前期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作铺垫,财会知识储备不足。课程衔接不合理,导致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普遍感觉学习财务管理课程困难,很多原理不能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将非财会专业和财会专业区分开来,所以在教材的选用及教学内容上通常也不作区分。财务管理课程不分专业,通常都使用同一种教材,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导致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管理时普遍感觉很吃力,甚至有少数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非财会专业与财会专业相比,两者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基础也存在差异,再加上课时的有限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他们就很难系统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太专业、太系统,进而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四)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目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灌输;这种做法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教师费时费力,学生由于先前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形成教学的互动,对教师的讲解缺乏兴趣。,而且教学中实际案例较少,使学生感到财务管理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深入学习不顺利,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有些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需要补充一些管理会计或成本会计方面的内容,但由于课时有限,只能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类非财会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开设该课程的非财会专业主要是管理类学生,这类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他们需要的基本能力是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的问题,财务管理活动只是辅助其实施管理能力的一个手段。因此教学目标是培养懂财会、会用财会知识的经济管理类人才。财务管理可以拓展其知识面,丰富其知识结构,但是不需要全面掌握,只需从财务管理的知识框架结构出发,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就可以了。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应主要以基础性教程为主,而且书中的理论要成熟、案例要生动、习题要简练。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针对非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基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通过学习,学生需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在读懂财务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决策,为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服务。
(二)完善培养方案,处理好各课程间的衔接问题
财务管理作为管理类非财会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其内容和专业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很多只学过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学的非财会专业学生来说,就会存在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在安排课程时应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比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往往只学过会计学原理,教师在讲授财务管理课程时,就需要在授课内容上作一些调整,增加相关会计类的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学或管理会计学)增加课时,以解决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
(三)改革教学方法,适量引入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在未学习财务管理之前,他们所具有的往往是一种朴素而不稳定的兴趣,一旦在深入学习不顺利,就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要求,以案例教材,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的研讨,使学生充分理解的重要教学形式,是一种易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剖析典型的企业财务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财务理论的理解,扩展知识面,训练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并且由于案例源于实践,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锻炼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决策,增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学教学的特点,教师应先制定好案例教学计划,明确涉及主要知识点和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由于课时的有限,所以尽可能将案例教学所占的课时放在课外。教师必须精选案例,降低案例专业性,紧密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和社会热点问题,课堂上学生采用分组讨论,为每一个组员分配任务;讨论过程中,教师着重引导和帮助,为讨论创造自由宽松的条件,促进学生对知识吸收理解;讨论结束后,教师适当总结,并要求各组同学写出案例报告。
(四)完善考核方式
目前,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期末考试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等基础性内容的考核,学生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轻松及格,这种考试实质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之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对学生培养的环节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如果没有科学的考核机制与之匹配就无法真正落实其教育理念。针对非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丰富考核方式,配合多样化学习。期末考试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并减少考试得分在最终成绩中的权重,甚至可以将期末考试改为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研究环节多投入精力。
总之,通过财务管理教学的改革,激发非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创新型综合管理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姚曦.财会与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3).
篇4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 本科; 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按层次大致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仅限于理论课程),发现各个模块的划分标准、包含范围、学分、课时安排等差异较大。
一、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
(一)公共基础课程与学科基础课程
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任意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为46%,31%,23%,0;64%,22%,10%,5%;39%,29%,22%,10%(见表1)。公共基础课占比最高,近40%以上,三个院校之间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模块的学分占比差异较大。此外,英文与数学课程在公共基础课模块中占比最高,接近或超过50%。
从表2可以看出,全国工商管理类学科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育人指南(2008)就学科基础课程设定了管理类、经济类、法律类三个基本模块,东北财大加入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课程;上海财大把计算机、数学、社会学等划入学科基础课;对外经贸只选择了一些管理类、会计类、财务管理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将初级会计(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迁移至学科基础课,而把大量相关的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税务、审计学、资产评估等课程都设计进入学科基础选修课体系(见表3)。
(二)专业必修课程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必修课多采用会计与财务管理两个模块,会计模块的课程门类基本一致,一般为基础(初级)会计、财务(中级)会计、管理与成本会计(有些院校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设在学科基础课模块中)。但对于本专业的主干课程――财务管理课程模块设置的方式、门数、课时安排,各个院校间差异较大,由此导致专业必修课的设计有很大不同。
1.专业必修课程的门数、学时与模块设置
上海财大的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两个模块(见表4),对外经贸与东北财大在学科基础课外,只设立专业方向课,考虑学科基础课里设置的有关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课程,三个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包含的门数相差两门,学时数相差近50~160学时不等,学分相差9分。专业必修课会计模块相差50~60学时、2~4学分;财务管理模块相差近30~130学时,5~8学分,较会计模块的差异度大。上海财大的其它模块为税务筹划(51学时,3学分);对外经贸为证券投资分析、投资银行业务课程(共72学时,4学分);东北财大为资产评估原理(48学时,3学分)。三个院校会计课程模块学时数占专业必修课总课时分别为36%,44%,35%;财务管理课程模块为54%,39%,52%;其它课程模块为10%,17%,13%,相比较而言,东北财大的会计课程与其它课程模块学时最少,上海财大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学时最多;对外经贸的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学时最少,会计课程模块学时数超过其财务管理课程模块,其它课程模块学时最多。
2.财务管理课程模块的设置方式与门数、学时
总体来看,很多高校对主干课程按照财务管理的层次、环节、主体进行混合选择,课程内容重叠、交叉较多。
从表5可以发现,对外经贸公司财务课程的学时仅达到上海财大与东北财大的一半,财务工程与财务分析的学时均低于另两所院校。教育部《育人指南》(2008)推荐的该模块课程为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财务工程、跨国公司财务,这三所院校基本采用此模块,课程名称有所区别,并增加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但很多院校仍然设立财务管理基础、中级财务管理课程,而对于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工程、计算级财务管理或财务软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课程是否设置在必修课中没有达成一致。
(三)专业选修课
设计专业选修课时,各个院校一般都会尽可能地使选修课门类广泛,以满足学生志趣的需要与就业、升学所需的知识补充。《育人指南》(2008)推荐的专业选修课达到20门,东北财经大学将专业选修课分为研究型与应用型两大类,每类各10门左右,需修满20学分,上海财大只设置了9门,需修满12学分。
二、优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刘淑莲(2005)指出,“厚基础、宽口径、活模块”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需特别重视“宽口径”内部各课程之间、“活模块”内部“大模块”与“小模块”课程之间、以及“宽口径”与“活模块”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 从而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上的优势互补,使各种类型的课程真正形成实现培养目标的合力。但从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来看,这种横向联系远远不够,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
(一)提升公共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
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如前所述,公共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已经较高,尤其英语与数学在公共基础课中占比最高,在削减课时总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各科教学内容都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公共基础课必须从授课内容组织、授课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提倡因材施教,提升有效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专业课的学习作好铺垫。比如:可以采取课堂+网络+实践的多元教学,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调查、城市社会调查以及专业调查等活动相结合;大学英语与大学计算机采用分级教学,并将考级引入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下大力气研究大学数学、语文、计算机等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其专业针对性,使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有效衔接。
(二)加强学科基础课的学科特性
目前,高校学科基础课程模块的学分、课时、课程之间的差异较大,究其根源,各校还是对财务管理学科定位意见不统一,个别高校仍然有按人授课的倾向。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都是财务管理学的上游学科,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以及公司管理的相关功能学科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都是其旁侧学科,所以学科基础课中需设置诸多模块。除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外,从近几年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来看,财务管理需要纳入战略与组织的框架中,需要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流程,有必要将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司治理、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等加入必修课,管理相关功能学科的课程可以列入学科选修课,而数学、社会学、计算机等纳入公共基础课中。
有调查显示,三类课程成绩总体属于优秀水平的学生,其学科基础课的优势更加突出;而三类课程成绩总体较差的学生,其学科基础课的成绩在所有课程成绩中是最差的。因此,要充分挖掘各类学科基础课的特点,合理规划课程安排,特别加强与其他课程之间知识点的衔接,以便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公共课到专业课的过渡。比如:数理统计课程是结合统计分析软件对现实数据的分析来培养学生基本的统计分析技能,现实案例数据完全可以取自财务报表、市场调查、宏观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从统计学的角度初步了解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整合
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通才”目标已成为各院校的共识,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学分、学时占比一般都接近70%,30%的专业课则承载了反映各院校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的任务。教育部规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并不能任意更改,但一些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还是各有侧重,另在专业选修课中设计不少相关领域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学分、学时难以整齐划一,但包含的内容应由教育部或财政部统筹规划,以体现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比如在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中,专业内容应涵盖哪些核心知识点,这些知识节点又如何前承基础课内容,如何顺应后续课程内容,必须保证核心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稳定性,避免交叉重复,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脱节。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的学习,体现专业学习的深度,而不是通才名义下的“万金油”。
专业选修课侧重于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深入与强化,学校不是简单地堆砌课程,应将其与专业方向课进行匹配,确定相应的专业方向选修课模块。根据目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可以开设企业财务管理、个人理财、资本运作等模块,并明确各自模块中的课程组合。为避免学生在选修时更多地依据个人兴趣,随意性较大,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第一门课程的导读以及与专业老师的交流,同时安排专业调研或实习类课程,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本专业中的志趣与特长,由此选择今后职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丁澍,缪柏其,叶大鹏.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会计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试图改进《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通过讲清概念、公式来达到诸如“筹资管理”、“财务分析”等各个主题的教学目的,最后通过学生练习来巩固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导致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快适应财务管理业务的需要。因此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深入探索《财务管理》教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实施案例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采用《财务管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对《财务管理》理论进行解释,将理论知识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入财务管理情境现场,通过学生的判断、分析和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下面我将以《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财务分析”部分为例来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一)课前准备
1、精选案例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既要切合教学主题,又不能过于深奥难懂,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组织“财务分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互联网搜集某上市公司(如中国石化等)的有关财务报表信息,这些资料既真实又容易搜集,有助于师生更好地实施案例教学。
2、阅读案例
一般在正式授课前一周,教师把搜集到的经典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某上市公司的案例材料(如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年报等),并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查阅指定的资料,搜集必要的信息,自主学习,并积极地思考,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
3、分析案例
学生在掌握案例的各种数据后,要把这些信息加以组织整理,可以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身份对某上市公司如“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进行分析并作出评价,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地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学生对真实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案例,要充分运用平时所学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知识对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在这些财务指标中,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强弱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具有代表性。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获利能力指标的核心,它是评价企业自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通过纵向比较,可以了解其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该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优劣势。通过结合分解财务比率的杜邦分析法,阐释各项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从而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
(二)课堂教学
1、分组讨论
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课堂讨论时,首先由各小组长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意见,小组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然后教师对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组织各小组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讨论。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发言,让学生各抒己见,遇到有闪光点时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轻松和相互尊重的气氛中进行探讨和学习。最后由教师做总结时,要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功之处及其存在的问题。教师的总结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总结经验和教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整个案例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其中包括学生自己的观点或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用数据和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对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能起到加深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作用。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来源于现实生活的财务管理的教学案例(如按揭买房、股民炒股分析财务报表),不仅使学生意识到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因为案例教学的特殊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与运用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
(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刻意强调一定要得到“标准答案”,而在于得出答案的过程。一个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就某个案例所做出的“决策”是错误的,他也不会因此而真的付出经济损失,因为那毕竟是一次“模拟实验”,其“决策失误”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或老师指导得以当场纠正。但以后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如果决策失误将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对财务管理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有很大好处。
总之,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案例教学 实施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公司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公司融资、投资以及营运资本管理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些都促使公司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然而我国高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很难激起学生对于财务管理的学习热情,学生学到的往往只是理论知识,而缺乏应用能力。因此改革传统的被动的教学方法,实施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是培养优秀财务管理应用人才的关键。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教师应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如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会计学等,合理的选用教学案例使其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并恰当的制定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解决选用什么样的案例,怎么样选用的问题。首先案例的选用要与教学的目的相一致。比如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讲解企业融资的问题,那么教学案例就应该与企业融资密切相关。企业融资有哪些渠道?为什么要选择这样或者那样的融资渠道?企业的融资的资本成本有多高?企业的资本结构会不会受到影响?围绕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选用相应的教学案例,如2013年瑞安房地产通过债券融资获得131亿元,新鸿基地产通过银行贷款融资152亿港元,绿地集团通过增资扩股获得117.3亿元融资。与融资相关的问题都会融入这些案例中,让同学们在这些案例情境中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并不是所有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案例都适合拿来教学,有些案例可能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复杂,需要的背景知识过多,并不适合用来教学。所以教学案例还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例如2008年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案例可能并不适合用于对背景知识较弱的学生的教学。
案例的选取关系到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典型且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案例往往能够对学生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为了实现好的教学效果,提前给同学发放案例让他们提前预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主要是安排学生针对案例进行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及意见,这一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核心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应该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者”。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发表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由讨论和和思考为主。教师可以以学生的观点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再启发,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认识问题。如在对企业为什么要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案例问题进行讨论时,可能会有很多同学会提出购买材料,支付员工薪酬的观点。教师可以以这些观点为基础,提出为了购买材料、支付薪酬而应该持有多少的现金,持有现金会增加企业成本吗,如何衡量这些成本等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再启发,加深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后应该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于学生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应该进行评论,找出优点和缺点,但不可绝对化,即案例教学的讨论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符合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好的思路。所以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观点,否则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应该认真的点评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从报告中找到自己没有发现的好思路和案例教学中的缺点,从而改进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理论方法与实务相结合
案例教学以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前提,如财务管理、经济学、会计学等,有了理论知识,分析才不会流于表面才会更加深入。面对案例中的信息,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这就要求学生掌握Excel、SPSS等数据处理方法。将理论、方法配合实践进行教学才会培养出优秀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二)案例的选取要有时效性
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案例要有时效性,不具有时效性的案例可能已经不具有参考性,使用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便可能是误人子弟。比如,我国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那么2007年以前的财务管理案例可能不具有参考性,在选取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
(三)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的角色是激发学生的灵感而不是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间的讨论,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并作针对性的评论。
四、对我国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财务管理案例库
国际著名的商学院例如哈佛商学院等大多都建有自己的案例库,收集大量典型的案例并作分析研究,这些工作为以后的案例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案例往往会涉及到公司的商业机密或者核心竞争力,所以真实有效的案例难以获取,这就要求高效在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二)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案例情景的真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高校要注重教学设备现代化的投资,如建立多功能,网络化的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师应该综合运用视频、图片、语音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于实务的认知。
(三)加强对于案例教学教师的资格考核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的素养往往决定教学的效果,所以老师的资格考核也变得异常重要。高校应该在加大对教师培训投入水平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教师走出去,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修。
参考文献
[1]孙艳春.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核心因素分析[J].对外经贸,2013,11:151-152.
[2]吴伟强.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浅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170-171.
篇7
(一)生源状况不佳
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对我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固然是一种有益补充,但伴随着高考扩招而产生的高校生源状况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独立院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三本考生,就黑龙江省的九所独立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最低分数线在350分左右,而录取考生中高分者达到570分,两极差距有200分之多。如何兼顾这两头的学生,对独立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训课程设计来说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话题。
(二)毕业去向的不确定
在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的矛盾也正日趋尖锐。很多毕业生为了能找到一个谋生的工作,甚至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从黑龙江各独立院校公布的就业率看,虽然大都在80%、90%以上,但其中真正专业对口的又有多少呢?有资料显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时80%选择的是会计岗位,除此之外还有金融岗位、市场营销岗位、行政管理岗位等。就业岗位的不确定,加大了财务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难度,是培养专才还是培养通才的议题又再一次摆在了学者们的面前。
(三)综合财务管理实训结构的不完善
目前高等院校中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大致两种:一是校内专业实训,二是企业上岗实习。大部分院校更加倾向于安排学生进入企业上岗实习,以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越来越不可行。一方面财务管理涉及企业重要机密,企业一般不会让毫无实践经验的实习生接触过深;另一方面想通过1、2个月的企业实践来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没有系统性,知识的应用也不全面,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应充分挖掘学校自身资源,在投入不是甚大的情况下,多开展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训。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校中已普及应用的沙盘模拟课程进行深度开发,引入多门相关课程,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沙盘模拟课程的深度开发
(一)准备工作
1.强化前期各主干课程的专项实践环节,要注意这些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学时分配比例,在这些专项实训中,要求学生掌握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与ERP沙盘模拟密切相关的一些课程,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
2.实训工具的准备。购买或自制沙盘模具,包括代表企业职能中心的盘面、代表资金的筹码及其他模拟工具,依据真实企业经营环节所抽象出来的一系列游戏规则,这些规则是沙盘模拟的灵魂所在。沙盘模拟实验室的规模一般以6~8组为宜,每组4~6人左右。每组应配备一台微机,以便于学生进行电子化决策工具的设计。构建一个能容纳40人左右的机房,每台微机应至少安装一套商品化ERP软件,例如用友ERP-U8、金蝶K3等,这些软件大都可以从开发商处获得其演示版或教学版。
(二)手工沙盘模拟经营
为了更好的发挥本次沙盘模拟的效果,应在第二、第四学期分别开展一次沙盘模拟经营体验课程,对沙盘模拟的内容及规则要有一定的认识。本次沙盘实验,重点将放在企业运营各环节中数据信息的分析、管理决策的制定,而不能再只停留于对企业经营环节体验和了解的层面上。例如要加强学生长期战略规划的制定、资金筹集方式的选择、对市场趋势的分析及产品的定位、生产规模及方式的确定、生产活动的组织、整个经营过程中财务核算与管理等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管理知识、训练管理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环节中,应该要求学生将实训过程中所有的决策数据妥善保存,为后续的实训环节提供操作资料。
(三)利用EXCEL进行部分决策工具的设计
为了使所模拟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实训中的每一个经营环节都会进行大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如果完全依靠学生用手工的方式进行处理,势必会影响做决策的速度和正确性。因此,要求学生利用EXCEL进行一些决策工具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能力。Excel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通用表处理软件,不仅具有强大的制表和绘图功能,而且还内置了数学、财务、统计等多种函数,同时也提供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工具,例如:财务预测工具,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理论,进行企业经营预测、财务预测;财务预算工具,采用全面预算法编制企业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确定企业中期与短期经营的财务目标;财务综合分析工具,将对财务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管理与维护,定期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指标分析。
(四)所经营公司财务决策案例的解析
案例解析是沙盘模拟实训的精华所在。有句名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认为没有经历过同样也没有发言权。以往同学们所进行的案例分析大都是别人的案例、陈旧的案例,分析上也基本是套话连篇,毫无实际意义。而现在要对自己亲自做过的决策进行总结、剖析,其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谓不刻骨铭心。因此,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时的案例分析,是将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别人的实践,而实训环节的案例分析是从自己的实践总结更好的理论。在本阶段实训中,要求学生将手工沙盘模拟经营的资料进行整理,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各自写出一份所扮演角色的述职报告,在交流会上进行汇报,然后由其他组成员或实训指导教师进行点评。指导教师更可结合课堂整体情况,找出大家普遍困惑的问题,对小组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让受训者感悟管理知识与管理实践之间的距离,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修改去完善,而企业管理实践中成长却是要付出代价的,甚至是再也没有挽救的机会,直到退出这片历史的天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们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的工作态度的目的。
(五)ERP沙盘模拟经营的信息化
ERP沙盘模拟是一种手工方式的体验,这种感觉是直接的、感性的;相比之下,ERP沙盘信息化是体验企业上线ERP产品给企业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决策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而理解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对于企业的价值。 在ERP沙盘模拟信息化环节,可以选择一款商品化ERP系统作为操作平台,将手工沙盘模拟中的某一年度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利用ERP管理软件中的账务管理、报表、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中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功能,能够实现购销存业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一体化,达成财务业务同步管理的基本目标。财务业务同步管理意味着:随着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业务活动的进行,系统能够根据各种原始凭证实时地生成记账凭证,传递到财务系统,信息资源充分共享,各业务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其最关注的相关信息,实现了事中控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经营决策的预测、控制和分析手段。
ERP沙盘信息化以ERP管理软件为实训平台,分岗位体验信息化环境中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业务实现,理解信息化环境下岗位职能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具体内容可分为:确定企业管理需求、会计科目体系设计、数据准备、建账并初始化、日常运行、管理分析等。
篇8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财务管理;应用;效果
F232-4
“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是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职业培训教学理念。它被引入中国职业教育领域近16年,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推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及课堂改革的今天,行动导向教学法越来越表现出了它的优越性。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性”,即参与性、实践性和互动性,要求学生心、手、脑并用,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突出“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了解”、“我做过的,我会记住”的思想,让学生在行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行为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工作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与传统教学法比较,行动导向教学法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去学习。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毕业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的岗位。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一直以来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同时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使得这一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一)创设学习情境,构建课程学习框架。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的运动,包括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处理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综合考虑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和基本财务活动,我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学习情境:财务预测、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此外,在这学习情境之前还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块“认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主要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环节、目标,使学生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整体了解,对课程内容结构有一个框架性认识,并能深刻理解财务管理的两个最基本的理念“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为进入下面的学习情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具体方法,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走出去”和“引进来”,使学生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比如在“筹资决策”学习情境中,我们可以将角色扮演法和模拟教学法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去”。这两种方法是通过让学生模拟企业具体岗位角色,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做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首先我们可以模拟一个企业真实的财务环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企业财务人员、银行工作人员、董事会和管理层;然后从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开始布置特定的筹资任务,让学生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比较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和资金成本,了解相关职能的执行部门,切身体验企业在筹资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最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找出适合企业的最佳筹资组合。
再比如在“投资决策”学习情境中,我们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引进来”。这种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首先我们引入某公司的项目投资案例,让学生结合相关知识点分析该案例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该案例的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通过研读和分析案例,使学生对各种投资决策评价方法有比较直观的了解,能更好地理解企业的投资决策过程。
三、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效果
通过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不仅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而且他们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一)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包括获取行动资讯、制定行动实施方案、完成行动工作任务、评价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参与其中,也乐在其中。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不断提升。
(二)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有利于求职就业。
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行动任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的交往、交流和协作等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也得到普遍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求职就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专业技能扎实、与人合作能力强。
教学改革从来都是不断摸索、不断前进的过程。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要充分吸收其思想精髓。我们要结合本专业本课程的特点,从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个体和班、组团体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真正学到想学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曲平.中职会计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现状与建议.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2月
[2]矫荣波.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群文天地,2011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01-02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财务学家,其毕业生也得到了所在国乃至世界财务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面向21世纪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美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US NEWS最新美国大学商科排名,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这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经过对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美国各高校对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比较相似,例如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从培养技能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在财务工作方面要能担任风险资本运作、公司兼并与收购以及国内外的管理咨询等技能”;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学生要掌握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工具及解决一系列财务问题的技能”。
从毕业生去向角度来看,美国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定位较为明确,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资产管理机构、国际商业投资银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法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非金融性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公司及房地产公司”,而另一些高校则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适于从事的工作。
2.美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较少,且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的必修课程数量较少。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不超过5门,这些大学除了都设有公司财务外,其他必修课存在一定差异,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货币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财务(金融)实习、投资管理和综合财务;纽约大学则包括金融市场基础。可见,美国高校在财务学的课程教学中倾向于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了特色化的基础必修课程。
3.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多,覆盖面广。美国大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和证券等领域,并且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估价,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学,市财政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资金,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金融创新,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金融监管研究等;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和经济条件,货币和资本市场,财务(金融)高级主题,国际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大公司财务计划和政策,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和政策,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国际金融,高级组合管理和投资分析:理论和应用,财务风险管理,证券分析,财务分析,房地产估价和投资,房地产融资与联合组织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公司价值评估,国际公司,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城市财务政策,固定收益证券,经费投资,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创新融资,买断与并购金融,公司重构,金融工程,金融自学辅导等。
二、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高校的差异
我们搜集整理了我国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与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较多。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与美国较少的专业必修课不同,我国高校的专业必修课都在8门以上。而且必修课程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之后,会计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大高校的专业必修课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会计学、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分析与运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务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等。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范围狭小。与美国大学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大学的选修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所高校没有将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如投资、证券、兼并与收购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课程全部列入选修课体系,而只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课程,相关的经济学课程也较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概论、经济法概论、税法、货币银行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上海财经大学将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高级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审计学、金融市场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东北财经大学将成本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概论、资产评估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等作为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我国高校目前财务学课程内容较陈旧,未能及时体现与反映国内外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先进成果,例如对于理论实务界较为前沿的计量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运营管理、投资学和财务(金融)专题讲座等课程均未开设,与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财务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数教材作者只求全、厚、广,而忽略了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存在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知识体系间没有基础和高级的层次划分。
三、美国财务学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大可概括为,为公司财务管理和分析、投资银行和财务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及银行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让学生获得在商业和投资运行方面、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方面,基本的经济和金融组织框架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这些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哪些能力,并且今后能够活跃在哪些工作领域。同时,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期望恰好相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除将一些重要的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之外,另一些有分量的课程也会在选修课体系中出现,这与我国的重要课程集中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现状大不相同。在美国高校中,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只有几门,学生可以全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后续学习的课程,而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属于选修部分的课程直接被列入到了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即使不想修读,也别无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我国高校选修课程的可选性也远远不如美国高校,在美国高校的选修课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例如管理、经济、投资和金融等可能有三至四门相关课程可供选择,但在国内大学,可能仅有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多门课程的学习毋庸置疑要比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效果要明显,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刻。
3.提供选课咨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国内大学的选课系统中通常只显示课程名称,对课程整体的描述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清楚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清楚选修哪些课程会对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等,这个弊端会使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在美国,像纽约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在学生选课前会安排一些导师或者小组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课指导,通过解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并与学生探讨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选课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或进行指导。
4.专业方向细分有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在财务专业下设置一些专业方向,这样主攻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就集中在这一方向上。如密歇根大学以职业路线安排专业方向,一共分为一般财务、投资银行、公司财务、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销售与贸易、房地产、银行与保险、企业家等九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这九个方向分别设置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和推荐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在财务(金融)专业下分为六个方向:公司财务和投资银行、能源财务、投资经理、金融市场/银行、房地产、一般财务。
专业方向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是学生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关键。而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下并没有众多分支。学生在选课时分不清方向,缺乏主攻某一领域的意识,没有擅长的技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脚步。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纽约大学有专门的财务(金融)的独立研究项目作为专业选修课,这个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财务(金融)领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缩短书本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诸如筹资谈判、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是我国在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所发展的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才会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温素彬,彭敏,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2009,(12).
[2]李世辉.基于新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大学教育,2009,(2).
[3]曾维君.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4]赵德武,马永强.中国财务管理教育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财经科学,2008,(11).
[5]周剑涛.关于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6]钱威,杨冬云.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探索,2012(5).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232
财务管理课程属于管理类专业课程,是一门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企业为对象,阐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是本科会计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政策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财务管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的好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而高校培养出的管理类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与企业需求相脱节。而诚毅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亟须调整本门课程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1 国内外财务管理课程的现状
11 国外财务管理课程的现状
财务管理课程在国外特别是英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教材编写表达方式生动新颖。国外的教材在内容撰写上大多活泼新颖,学习者在阅读时往往感觉在与作者在进行对话式学习,作者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层层推进,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的案例多为现实中企业的真实案例,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基本能做到与现实中的案例相结合,特别注重“应用”的理念。即在教授完学生理论知识之后,会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融合。同时,国外财务管理课程中不仅有课堂讲授,还会加入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每章课程教授结束后都加入实训环节,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有更好的作用。
(3)教材更新周期更短。在过去的十来年,金融市场的发展迅猛,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实务界对于财务管理的理念和一些方法不断进行调整,而国外的财务管理教材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和修订,教材的最新版本都能够将商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案例、最新的税法和法律法规以及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的变化写入教材。
12 国内财务管理课程的现状
(1)教材注重理论的讲解,案例选择较为简单。在教学中,翻阅了目前已经出版的国内教材,在具体知识点的阐述上比较具体,但可能受限于课时和篇幅的设计,教材中的例题设置得都比较简单,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了解整个企业案例,因此学生很难有体验式学习的感受。
(2)教学中实践环节缺乏。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完财务管理课程后,能够有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但是一遇到企业中的实际案例的时候,就无法做出判断和分析,很明显地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脱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实践教学,还应进行实地考察和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目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财务管理课程中的现状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开设过本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含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诚毅学院已开设过财务管理课程的会计专业的学生采用全面调查法(共计学生763人,发放问卷763分,收回有效问卷719份),对于已开设财务管理课程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采用抽样调查法(共计学生650人,发放问卷为总数的15%,发放问卷98人,收回有效问卷91份)。在对有效的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后,分析结果如下。
21 教学兴趣方面
数据表明:有9486%的学生对财务管理这门课程兴趣程度较为浓厚,其中,会计学专业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9736%。说明《财务管理》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22 教学方式
数据表明,在对老师实行现有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上,学生感到满意的占6568%,这表明学生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目前的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同看法,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掘更加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3 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8568%的学生希望能够加入实践性环节,数据显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生也更倾向于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情况的认识,加强自身已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个结果与我们教师所预测的教学目标是相符的。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方向上,调查数据还显示,学生希望实务界的专家学者来诚毅学院开讲座的比例为8996%,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课程实践的比例为612%,说明学生希望学习的方式更加地多元化与现代化,能够学习到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前沿性的内容。
3 关于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财务管理教材选择方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仍然采用一门课一本教材的教材选择形式,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均为国内某个出版社或者学者的单一教材,而我国目前现有的教材的缺陷导致课程内容设置与实践环节脱节。倘若完全使用英美的财务管理教材,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政治、经济和金融环境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与我国的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应该如何更好地选择教材成为这门课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财务管理教学方式方面,现有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存在一定困难。大多数学生学习完财务管理课程后,会有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计算项目的内含报酬率等。但是遇到大型的筹资决策项目的时候,学生往往就会无从下手,无法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3)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面,目标决定了学习的内容,现有的课程考核体系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仅注重公式的记忆和应用,侧重于答题的技巧,导致大部分学生通过期末集中学习一周就可以得到较高的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为短浅,注重答题而不注重理解与应用,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1)引进财务管理课程的模拟实训平台。通过模拟实训平台,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们从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到财务分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在模拟平台上进行操作,能够提高对理论知识的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大量引入案例教学。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不在局限于国内某一专家的教材,而应取国外经典教材的精华,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书籍,并且将实际的案例及时地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紧跟实务界的发展。
(3)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能够走出“象牙塔”,走进企业去体验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当然在实际中,一些企业担心企业信息外泄,不愿意让学生过分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我们可以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来学校授课,开设讲座,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了解实务的机会。
(4)改变考核的方式,不再用期末一张卷子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以平时分为主,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例如讲到筹资决策章节,可以通过学生分组分工形式,选取真实的企业筹Y案例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筹资方案,进行课堂演讲与讨论,然后由教师给小组打分等,来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以上是对集美大学诚毅学院财务管理课程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式,为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越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现状与改革构想[J].中国集体经济,2016(30).
[2]刘悦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J].当代经济,2016(33).
[3]甘玲俐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
[4]王艳林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及其创新[J].财会通讯,2013(6): 36-37
- 上一篇: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规定
- 下一篇:私募投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