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加强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带动和引导社会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贴息资金是指由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含国债项目资金)安排的,用于符合条件、使用了中长期银行贷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贴息的资金。
第二章贴息资金安排的适用范围和标准
第三条贴息资金主要适用于需要政府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竞争性、经营性项目。主要包括:
(一)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项目;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
(四)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贴息资金贴补率不得超过当期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贴息资金总额根据符合贴息条件的项目银行贷款总额、当年贴补率和贴息年限计算确定,不得超过项目建设期实际支付的银行中长期贷款利息总额。
第五条贴息资金可根据项目建设实施进度和贷款的实际发生额一次或分次安排。
第三章贴息资金预算管理
第六条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贴息资金的预算管理,实行“先审核,后下达预算”的办法,严把预算下达审核关。并按照预算管理程序要求,下达项目贴息资金预算。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可以暂缓或停止下达预算:
(一)投资计划不符合国务院确定的投资安排范围和重点,不符合贴息资金使用范围和国家有关规定;
(二)投资计划相应的项目贴息资金超过应付银行中长期贷款利息总额;
(三)已申请其他贴息资金;
(四)项目单位银行贷款未落实;
(五)需要地方财政部门承诺有关事项,没有承诺的;
(六)项目建成后,需同级财政部门安排运营经费而同级财政部门没有出具意见的;
(七)需要地方财政部门财力配套,地方财政部门未出具意见的;
(八)审计部门、财政监督机构和评审机构发现项目单位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行为;
(九)项目单位违法违规受到举报的;
(十)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八条贴息资金预算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调整。对确需调整的项目,应严格按照调整预算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中央对地方项目贴息资金要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四章贴息资金的资金拨付和财务管理
第十条财政部门要坚持按照贴息资金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基本建设程序等要求拨付资金。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要根据项目单位的申请,按照贴息资金预算,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进度、贷款到位情况以及实际利息发生额等因素。
第十二条对中央项目的贴息资金,由财政部拨付到主管部门(含中央企业),各主管部门应及时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单位;对地方项目的贴息资金,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部门,由地方财政部门拨付到项目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项目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要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贴息资金: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贴息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贴息资金的;
(三)银行贷款为流动资金贷款的;
(四)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存在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等情况的;
(五)项目单位违法违规受到举报的;
(六)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项目单位收到贴息资金后,必须专款专用,单独核算,并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财务处理:在建项目冲减工程成本;竣工项目冲减财务费用。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贴息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每年要不定期组成检查组或委托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等机构抽查使用贴息资金的项目单位,确保贴息资金按规定安排使用。使用贴息资金的项目单位,应在每年年底前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告贴息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六条各单位要对以下内容进行重点审核,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检查结论,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依法移送,并将相关情况上报财政部。对于应缴回资金,由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负责以“其他收入”科目就地监缴入库。
(一)核定项目是否按规定实施,项目单位是否按规定使用贴息资金。对项目单位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或未按规定安排使用贴息资金的,要将拨付的贴息资金收缴国库。
(二)贴息资金是否按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对未按规定处理的,要及时予以纠正。
(三)项目竣工后,核定贴息项目中长期贷款计息单。对累计贴息额超过项目建设期实际支付银行利息额部分,作为净结余资金收缴国库。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 联合监督 编码 程序
从1997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多项改革,原有财务制度体系因其固有的滞后性决定了它已无法客观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活动.从2007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就着手研究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经过15年,财政部于2012年2月7日以财政部第68号令正式颁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并于2012年4月1日全国施行;财政部于2012年12月6日以财政部第72号令正式颁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2013年1月1日全国施行;《科学事业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行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全国执行。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宗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基础,《科学事业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彩票机构会计制度》、《中小学会计制度》等行业会计制度为补充的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已基本建立。
一、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 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质,作为固定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大类: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 ;装具及动植物。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备案。对于应用软件,如果其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价值包括在所属硬件价值中,一并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如果其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当将该软件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资产管理部门未设置或名存实亡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事业单位根本就未设立资产管理部门,其职责由单位办公室或财务部门兼任。这样的岗位设置极不合理,原因很简单:一、不专业 ;二、如由财务部门兼管,既不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也易出现腐败。
(二)“二重、二轻”―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保养
单位重购买是有原因的:一、单位年底突击花钱,有“洗钱”嫌疑;二、单位负责人的认为:单位固定资产购买的多,对外就能体现单位业务繁忙,提供的社会服务多,也就是说负责人的政绩就能体现出来;三、通过固定资产票据来处理“三公”经费,以规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直接导致虚假资产出现,资产管理处在无序状态,部分资产长期闲置,使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账账不符、账卡不符、账实不符,盘亏、盘赢混乱假象时有发生
没有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就必然导致固定资产总账与固定资产明细账不符,与固定资产卡卡片不符,与实际存在实物不符。单位不重视制度执行,在资产清查盘点时,发现盘亏原因是使用部门设备已报废,未办报废手续和进行账务处理;发现盘赢却是购入或受赠的固定资产未入账等等混乱假象。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原因
(一)外部联合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外部监督包括上级主管机关监督、同级财政部门监督、同级审计部门监督、政府采购部门监督以及媒体监督等等监督。单部门监督是远远不够,如何联合监督,怎样联合监督,联合监督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决定了,我国目前联合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了这种联合监督机制,就其本源,监督力度无法体现。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账务体系不合理
大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编码、购置、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盘存制度。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额,未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导致账物脱节,账面总值对实物失去控制。
四、针对管理混乱原因,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决策方案
(一)外部联合监督
1、财政部门联合政府采购部门狠抓源头,严控固定资产采购第一关
事业单位年初预算表中有一项政府采购预算表,其中包括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数量、采购项目类型、采购目录、采购方式、采购资金来源等事项,单位预算经过“二上二下”程序,经过人大批准后,予确定 。财政部门应根据审批预算下达直接支付指标,采购办加强审核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形式合法性。财政部门联合政府采购部门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防止固定资产购买随意性、变相性,预防腐败的发生。
2、事业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应联合媒体、审计部门加大联合审计力度
上级主管部门联合媒体、审计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进行法定审计或专项审计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有漏洞的,应及时提出整改建议,防止漏洞发生。如资产管理方面漏洞严重,其中相关负责人已触犯刑律的,应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以资产审计作为一个突破点,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把审计反映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提高审计的震撼力。
3、提高单位负责人认识,走出不以固定购买数量为政绩导向的误区
事业单位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它的特性如不具有消费的竟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具有消费的强制性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作为单位负责人应该认识到,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决定了事业单位活动宗旨是给人民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公共产品,当然也应遵循一个前提:以最小投入达到最大输出。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是财政资金不断投入,提供的产品不断输出。如出现投入大于输出时,谈何政绩?购买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供公益产品,单位固定资产数量之多,金额之大,不是主要,主要的是人们老百姓能够亲身感受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优越性,对此单位负责人应该走出这样认识误区。所以单位负责人加强正确的政绩观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内部管理
1、成立资产管理部,明确管理职责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应加强同其他部门编制、下达和组织落实每年资产采购计划;做好资产登记、保管、盘存等日常性工作;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下,盘活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
2、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程度很低, 不能动态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信息化程度越高,效率越高,随着用友、IBM等资产管理系统都比较完善,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些资产管理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系统。随着单位规模的逐步扩大,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相应扩大,而目前很多单位仍停留在手工管理模式,其运作机制已和单位的业务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3、坚持“谁用、谁管、谁负责”原则,制定固定资产编码、采购、保管、使用、维护、调拨、报废、盘存制度
资产采购与验收、库管等职责应予分立,避免集中一人。资产的保管与账簿的记载应当由不同人员分管,严禁责任混淆。同时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的有关规定,将资产管理制度落实到责任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对此,笔者就编号到盘存的资产管理程序制度,谈谈我的个人经验与看法。
(1)明确编码制度
原国家标准(GB/T 14885-2010)采用4层7位数字代码表示,第1位表示门类,第2、3位表示大类;第4、5位表示中类;第6、7位表示小类。其分类结构如图1所示。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的第1位表示的是固定资产定义6个门类。
根据笔者的工作经历,通过增加数字代码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分类。
编号公式如下:固定资产编码=【国家标准分类代码】+年份+月份+日数+购买序号
举一例 : 某单位在2014年2月份通过政府采购购买了三项固定资产:2月6号购买彩色办公旗舰 HP CP6015dn打印机二台、2月28日购买绿友牌22寸草坪修剪机一台.
打印机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标准属于【通用设备(2)-计算机设备及软件(01)-输入输出设备(06)-打印设备(01)】【国家标准分类代码】为2010601
修剪机按照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标准属于【专用设备(3)-农业和林业机械(11)-植物管理机械(04)-修剪机械(03)】【国家标准分类代码】为3110403
按照上述编码公式:
彩色办公旗舰 HP CP6015dn打印机二台固定资产编码分别为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06+001=201060120140206001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06+002=201060120140206002
绿友牌22寸草坪修剪机一台固定资产编码为
【国家标准分类代码】+2014+02+28+003=311040320140226003
(2)明确采购至盘点程序制度
先有申请部门填写资产购置申请单一式三份,报请单位政府采购小组、单位负责人通过后,由申请部门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各一份。
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采购后,应及时将发票、采购货物验收单位送交财务部门。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采购货物票据副本,做好固定资产明细账、卡片及标签登记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将资产交给申请部门后,申请部门负责人应在固定资产登记明细表上签字,以明确科室保管责任。
部门负责人、单位负责人调动、离任,免职等事项盘点、年度时期盘点,财务部门应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盘点统计工作。
需要处置资产,申请部门填写固定资产处置表,报政府采购小组同意后,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如属于上报主管财政部门的事项,还应获财政部门批准)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善后处置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全过程。
资产管理部门将处置结果报送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根据结果负责财务处理或财政部门备案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减少登记工作。
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固定资产盘点明细表将盘点分析报告上报本单位政府采购小组负责人及单位负责人,另交财务部门负责人一份做账务处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规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3
篇3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制度;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变革,同时对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也带来了影响,面对新的中小学教育形式,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复杂的教育费用收支管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管理中的漏洞。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制度合理性的要求十分的苛刻,财务管理制度决不能出现任何漏洞,所以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决不能忽视,本人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岗位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对工作中遇到的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分享给各位同仁,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制度和国家财政政策不符合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从最初的免除学杂费,到现在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收费的项目,的的确确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调整国家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政策,来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育,比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收支分类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推进,但是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僵化,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和国家财政政策保持一致,这就会造成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跟法律违背或者不适应的状况。
2.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制度漏洞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是对教学用具、办公用品、体育设施及一些后期服务的设备。中小学校作为教学单位,对教学比较重视,普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松懈。没有一套成型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从入账之日起即以原值体现在报表上,无法反映其净值和新旧状况,导致资产虚增。一旦需要更新或报废,由于缺乏可靠的依据,往往凭主观判断,要么提前报废造成资产浪费,要么因经费紧张迟迟得不到重置,随意性^大。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折损不合格和固定资产的流逝,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3.中小学校财务收支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中小学的财务收支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采购支出上,收支管理制度不合符当下的采购法, 不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财务支出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有些基建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若干年,由于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而无法转为固定资产,长期挂在往来账上,使学校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明显不实。
三、解决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问题的对策
1.针对于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更新完善,不适应我国财政政策的问题,首先要根据国家财政政策不断地更新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学校应积极应对国家财政改革政策,主动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意识,节约意识,成本意识、风险意识 。其次是要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行深入地解读,结合中小学财务管理实际制定出既符合国家财政政策也适应中小学自身财务管理的财务制度。
2.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
财务部门作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校内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或建设进行论证;强化各处室、各年级对国有资产使用保养等的监督、检查;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变卖、调配使用、出租、评估、合作经营等日常管理工作,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清点、核实,严防流失。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尤其是要提高对教学用具、办公类固定资产等的利用率,达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3.健全财务收支管理制度,优化财务管理模式。
中小学校对财务收支管理制度的健全,主要是针对财务支出制度的管理,首先要找出自身财务支出方面的问题,每个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其问题的特殊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收支问题普遍都是支出管理比较松懈等问题;其次就是对财务支出制度的健全,针对支出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问题进行修改,管理好中小学校的教育经费,让中小学生更好的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
四、结语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做好中小学教育是第一步,这一步必须要走稳,步伐坚定。我国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的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和财务管理者,不断地对本单位内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优化管理,制定出完善、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制度对财务收支进行严格的管理,位让中小学生享受到更好的义务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晓虹.浅析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财富.2013(12).
篇4
2009年,计划财务工作主要围绕市局党组的工作要求,加强服务意识,帮助基层,履行岗位职责,抓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抓好财务管理制度的修编,做好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主要围绕“制度体系建设”展开,以制定、修订整体财务管理制度为核心,加强监督力度,逐步形成“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的财经管理制度体系,实现对财与物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第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历年来制订的财经法规进行梳理,针对市局近几年来出台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跟踪分析,重点对固定资产管理、经费报销、票据管理、收费项目及标准、工资及各项津补贴、技术机构及协学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制度八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拟制定《漳州市质监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形成综合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整体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第二,以教育培训为桥梁,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继续加强对全系统财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财务工作人员财经法规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及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财务管理实践中疑难问题的能力,更充分的发挥财务人员的管财、理财职能,为领导把好关、献好策。拟邀请市检察院、市审计局的同志开办财务管理讲座,重点就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收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对全系统的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教育培训保证财务人员队伍安全。第三,以监督检查为保证,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开展以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财务监督检查,依据《漳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财务规范化管理考评标准》,从制度建设、经费管理、会计工作、资金管理、票据使用管理、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各个县级局及直属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考评,逐步规范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
二、抓好年度预、决算编报工作,保证整体财务稳健运行。按照全年的工作安排,分析全年经费的使用、分配情况,确保全系统人员经费、创收指数等收支预算,不出差错,准确无误。认真做好决算工作,确保全系统年度决算能够忠实体现预算执行情况。
三、抓好各项报表的编报工作,确保领导决策依据的准确性。针对全年的工作任务、目标,紧扣创收主线,采取逐月跟踪检查、督促的方式,认真统计、汇总、分析每月三项收入的创收进度与收缴情况,准确放映全系统各项收费情况,及时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
四、抓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在07年资产清查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原有工作力度。加大对各项装备的投入,特别是抓好技术机构的设备更新改造工作。同时做好固定资产购买、处置的申报、审批、建档工作,确保系统固定资产逐年增长。
篇5
【关键词】财务内控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资金的使用、投资、运行、筹资与分配等,是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良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单位必须认清当前内部财务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措施,增强对财务的控制管理。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比较简单,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也没有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财务管理力度不强。虽然很多单位在账务管理方面对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有所涉及,但是在会计管理方面制度仍有待提高,依法建账制度不健全。也有少数单位缺乏财务管理理念,内部制度建设意识淡薄,重支出,轻管理,以权代法,排斥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会计核算不规范
目前不少事业单位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单位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不按照相关规范结转收入和支出,导致结余科目不能正确、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结余状况。有些事业单位还同时使用两种会计制度,导致支出核算混乱。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台账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存在账实不符、帐外资产等问题。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仍不够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存在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现象。领导不重视财务制度建设,未单独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之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缺乏统一明确的指导意见,导致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界定不规范,致使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会计信息出现较多错漏现象,不利于财务管控力工作的正常实施。
4.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的《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扔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出现,有的财务人员甚至没有相应会计技术资格证书。在财务管理中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健立与健全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单位内部建立审计部门,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公司内审找到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漏洞。另外完善事业内部会计控制,积极防范事业单位面临的财务风险,提高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岗位权责制,对于一些内控工作不利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批评,提高部门内控管理的积极性。制定清晰的财务收支管理账目,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统计软件,提高管理水平。
2.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会计内部审计监督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能够及时发现单位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苗头,进而保护国有财产的安全。会计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遵循制度化、规范化和独立性原则,这样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应根据相关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本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控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的登记、验入库、清理盘点、报告制度等,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3.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力的重要基础,在单位财务管理中,需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要强化资产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单位要根据会计核算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财务预算编制管理程序和丰富应该清晰、明确,做好财务预算的执行与管理,通过完善的财务预算经营活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固定财产的清查管理,在单位内部定期做好财务清查工作,加强财产管理和资金周转管理,确保会计报表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要加强原始记录的管理,统一原始记录格式,明确签署、传递、反馈和保管原始记录的要求,确保财务工作过程的有效性与真实性,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针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养不高的问题,要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的专业会计团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增加管理会计专业设置,提高社会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度,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思想觉悟,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力,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管理会计发展趋势,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管理会计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服务。
三、结语
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单位需不断结合具体的财务工作,加强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提高会计质量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单位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整体管理水平十分有限。事业单位对管理理念意识较差,管理理念不能够满足国家日益发展的要求。在预算管理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往往入不敷出,不能够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造成虚列支出的严重后果。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水平也就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症下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改革。
一、事业的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源于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造成了众多问题的发生,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总结分析如下: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意识较差,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意识差的问题,财务管理水平低、粗放,并没有完全领会财务管理的智能。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不重视,在财务管理上经常会出现违规违纪现象。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限,很难达到创新的要求,工作业务能力较低,管理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掌握管理要素,致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严重脱节。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售管理薄弱
财务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保证,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能够增强事业单位活动,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但通过调研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并不十分重视,没有一个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制约财务支出,造成预算管理的随意性较大,长此以往会造成财务资金短缺,资金流失严重等问题。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固有资产在保管上往往会出现财产损坏的现象,部分财产还有丢失的危险,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不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固定资产的损失程度将更为严重。部分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采购方面不透明,没有一套规范化的明文规定保管固定资产。
(四)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据统计调查,大多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弱化,整体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约束体系,资产流向不明确,很有可能会造成资产的损失,或是个别工作人员挪用资产,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意识薄弱,责任感不够。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应对措施
就我国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要加强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必须提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理财意识
首先应把财务管理观念从原来的粗放型管理转到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上来,对事业单位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上来。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提高理财意识,增加资金的使用率,规范化资金的日常运作,提高到位率和使用效益。整体提高财务管理的观念,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体系要进行不断的更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管理水平。
(二)加强预售管理
财务预算是控制财务支出的重要手段,财务管理上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财务的支出要明细化和规范化,在财务支出申请上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财务支出使用不明确的现象发生。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厉行节约,杜绝不合理支出,严格预算支出审批执行程序。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的购置需要具有完善的制度,对购置的规定资产进行验收并保管,登记记录,如有丢失需要进行赔偿,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的清查。制度详细的制度体系,确保规定资产的保管安全性,避免出现固定资产丢失或毁坏的现象发生。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要明确,定期清查固定资产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使用不明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排查,避免固定资产不必要的损失。
(四)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首先要完善财务管理体系,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对于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完善的部分,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完善管理体系。制定一套详细的管理计划,加强财务管理监督,最大化的保证财务的使用效益。财务管理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在财务审计和核算上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的发挥专业素养完成财务管理要求。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可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篇7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事业单位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政府支持财政、保障和支持社会服务组织的机构,不以盈利和生产为目的,其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水平,近年来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业务量不断增加,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实现新突破,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基础,因为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财务管理也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保障国家的发展建设,目前资金来源呈多元化形式,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分类处理[1]。财务管理主要从单位预算、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专用资金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监督,并且接受检查和人民的监督,需要对每一项对严格控制,提高资金利用率,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
事业单位财务活动反映的是国家财政方面的分配关系,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符合财经纪律和财政制度的要求,是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组成之一,政策性非常强,涉及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城乡村镇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类型复杂,由国家无偿拨款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和正常运行。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规范。预算能够反映出单位资金的收支规模、方向和业务范围,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不少事业单位并未将各种补贴、奖金和招待费纳入预算内容,缺乏统一性。一些单位的专项经费管理缺乏规范,转款不专用,出现各种专项经费被挪用、占用的现象,如截留抗震救灾资金等问题普遍存在。很多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混乱,财政部门不能掌握下拨的资金去向,采用“基数加增长”方法进行拨款,使各单位分配不公,影响支财政部门出效率,而预算监管弱化,盲目、滞后,随意加大各种开支、以各种名义发放奖金、补贴,单位预算只是形式,并不还能发挥勤其功能和作用。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首先,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都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单位的制度只在名义上存在,只是涉及到很少一部分,对整个财务管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不能对账户处理和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解决办法;其次,相关人员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不能严格执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只凭借个人意愿和经验办事,不按要求、不讲原则,对单位内部的账本、支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完全不重视,新旧财务衔接制度不到位,无法正常执行或者与单位实际情况不符。在固定资产方面,缺乏立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加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本身就不能独立,导致缺乏监督处罚手段和制度依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毫无作用。
(三)资产管理混乱。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漏洞长期存在,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没有进行成本核算,不及时结算财产物资,如:单位购置设备、物品数量少,但给商家的资金多,因不及时结算产生纠纷,无法收回;有的事业单位花十几万置办办公自动化系统,但其工作人员很少,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
(四)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财务基础工作不规范。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缺乏系统的培训,自身专业知识短缺技能低,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能力弱,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只是有丰富的理论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和形象。
四、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合理预算。改变事业单位传统的“逐年递增”的预算编制模式,积极创新和改革,采用新的“零星预算”法,细化年度预算,要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将突发状况考虑在预算之内。同时预算项目要按照时间、类别进度进行,不可随意更改,善于听取听取意见、主动收集资料,明确预算的严肃性,合理利用,提高经费利用率。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各单位可建立内部财务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和各工作人员的职责,规范支出,对固定资产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益[3]。
(三)切实考核审查,提高监督能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考核制度,公开纠察,核对账目不仅要从表面开始,要从深层次进行考核,从源头监管,保证所有财产的完整和安全,对单位固定资产定期排查,实行各物品登记制度,同时要求监督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监督力度。
(四)加强资产的管理力度。首先要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分级负责、钱物分开管理等原则,定期盘查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正确、公正的处理;其次要将“资金”转变为“资产”的概念,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防止流失、提高利用率,管钱与管物相结合,进行产权登记;再次,加强对债务债权的管理,定期回收借款,杜绝外借公款;务必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账务真实、可靠、有效。
(五)培养良好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以国家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为出发,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制定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大力实施,单位领导必须提高认识,起带头作用,组织大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加强内部人员的管理监督,规范凭证流转程序,细化财务授权权限,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五、结束语
在政治经济不断进步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切实解决管理、制度、预算、人员素质等相关问题,优化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发展进步,满足当前国家和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篇8
(一)加强综合管理,健全财务管理岗位职责设置
XX年的工作中我镇严格执行财务工作规程,全面提升财务工作质量,明确各个岗位责职,使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得到落实。能够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从事会计工作,配备财务人员,财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质和较强业务工作能力,工作中真正做到报表的及时性,数据的真实性,资料的完整性,分析的针对性,财务的规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通过考核来促进基础管理。
为了提高我镇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制订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量化、细化考核内容,实行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XX年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我镇以抓制度建设为重点,完善了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保管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档案管理保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各项制度明确财务管理的目的、界定财务管理的职责、整合财务管理的程序、统一财务管理的表单,是管理必须遵守的工作规范,也是制订、执行财务管理及相关的工作规程的依据。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财务管理行为。
(三)夯实会计基础工作,理顺业务流程
对我镇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都严格取得或填制合法的原始凭证,并对各种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签章、传递、汇单反馈做了统一的要求与规范,使得会计基础工作做到真实、完整、正确、清晰、及时。在财务经费的使用上,本着节约、合理使用的原则,坚持以预算为主线,所有的支出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合理安排用款进度,保证预算期间各阶段的资金需要。
(四)增强账务核算准确性,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在财务核算上,严格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严格财务审批制度,保证会计数据正确合法。对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登记入帐,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帐做到日清月结。各单位并根据各项资金的性质,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账目清楚,手续齐全,没有发现挪用、私分等违纪行为。会计报表数据做到了真实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并附有财务情况说明书。
(五)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力度
结合我镇实际,明确了固定资产购置、领用、调拨、出租、出借等具体工作程序和要求,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本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上、管理程序上、管理措施上进行了有益尝试,进一步强化了全镇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1、审核各部门上报的固定资产购置、处置、调拨等申请计划,严格入库手续,做好帐务处理。2、定资产已经按照要求建档建册,物款相符,登记准确,没有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情况。
二、通过自查发现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还存在管理工作上的松懈,各项制度的执行力方面有待加强,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
(二)财务人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电算化在财务工作的应用,在规范和方便财务工作的同时,也对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内审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各单位均没有设置内部审计人员,建议上级单位制定一个统一的财务审计制度,以便遵照执行。
三、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及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
严格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保障,今后的工作中我镇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篇9
一、加强会计监督和会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为了适应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保证各项
工作任务的完成,我根据《会计法》及有关财务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了收支、往来及各项资产的管理细则,划分了职责,规范了行为,建立了财务分析长效机制,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字依据,使财务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为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行为,我制定了《××市劳动局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市劳动局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为我局财务管理创立高效、快捷的工作作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我完善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为了加强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全方位监控管理。我完善制定了《××市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为了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细化支出预算,合理安排预算执行计划,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市财政局部门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我着手制定了《定额支出预算管理办法》。随着一批财务管理制度的施行,进一步规范了我局会计基础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使财务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市政府关于清产核资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针对我局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我着手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资产购置、使用和报废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按要求设计了《固定资产清查表》和《往来款项清查登记表》,根据国家财政部颁发的《预算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统一的固定资产代码,设计了固定资产登记表和卡片,实行
“一物一卡,账卡物相符”的管理模式,带领相关人员采取实地盘点的方式对全局各类资产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核准了物品的名称、型号、存放地点,对固定资产分类编码,建立了固定资产台帐。对于往来款项的清查核实,我在调阅帐薄的基础上,追溯有关当事人,了解详情,查明原因,限期清理。在详细清查的基础上,我组织有关人员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研制开发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由静态管理发展为动态管理,有效监控了资产的使用状态。
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财政管理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为了配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财务管理策略,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得以顺利运转的基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到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与服务型,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也应该以保证其实现对应的公益功能与服务功能为基本保障[1]。同时,因为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范围相对广泛,呈现出较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管理程序较为繁琐,需要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进行分类管理。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接受上级的检查和人民的监督,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内部审核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通过规范的财务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提供资金支持。
二、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工作重视度不足
当前,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这样两个方面的不足:①在财务改革没有进行之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及管理工作受到其上级部门的严格管理,通常下级单位将财务管理工作直接交给上级部门管理即可。这种情况导致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简单的将财务管理工作视作为会计记账工作,忽视了具体的管理工作;②长期以来,事业单位职工认为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就是单位财务部门的工作,对相关的工作不予重视。殊不知,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整个单位的运营,直接关系到单位的上下。财务工作不受重视会造成单位其他工作受阻的问题。
2.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亟待完善
在没有实施财务改革之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经费及其管理多由上级部门予以供给,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积累,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对应的漏洞[2]。尤其是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尤为缺乏,内部控制制度急需完善,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①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分工不尽合理,相关的责任没有完全予以落实,导致财务工作处理效率较低;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程度不高,尤其是在大额费用审批、出差管理、现金管理以及物资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位;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缺乏连续性,存在着会计账务、管理人员频繁更替等,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持续波动,容易出现乱账问题。
3.事业固定资产管理亟待规范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尤其是高等学校、科研事业单位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解决科技问题的物质基础支撑。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状况,甚至影响到其对应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国家对相关事业单位的投入增加,固定资产迅速增加,使得这些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日益重要。部分单位存在着资产浪费、重复购买、利用率低等问题,需要财务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1.以事业单位整体为对象提高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事业整个事业单位,需要全体单位职工予以重视,否则将会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为了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益,必须做好财务管理的宣传工作,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使得管理人员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向每一名职工进行宣传、普及,并将之纳入到单位管理的范畴中。保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职工能够上下一体,权利配合做好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财务经费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对财务经费的合理控制,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形成对财务经费的有效约束,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形成票证、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体系。设置专门的岗位进行现金保管工作,当日将现金账目结清,且每月进行解算,确保资金与账目的完全吻合,保证现金余额处于库存限额当中。与此同时,必须安排人员保管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并对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3];
(2)建立完善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3.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尤其是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正常运行的物质保障,是高等教育和科研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摒弃传统的“重钱轻物”管理思想,提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并制定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不论是课题组还是各个部门的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都归单位所有,有单位进行统一协调使用,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同时,对于大型事业单位,还可以使用资产管理软件,从资产购置、登记,到资产的使用、变更等进行高效管理,能够实现对资产的协调使用,显著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总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在新时期应该以财务管理改革为契机,结合单位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为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加强水利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