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用;授信;信用管理体系;信用保障机制
信用最初是指人与人在合作、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兼具道德、法律和经济属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经济意义。
企业信用管理是对企业的受信活动和授信决策进行的科学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力求企业在实现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降低至最低,使企业的效益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 国内外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比较
(一) 国外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从整个世界格局来看,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是信用经济国家,其企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管理技术先进,企业信用服务普及。80年代以来,以色列、韩国等国家也正逐渐步入信用经济国家之列。
1.发达国家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其基本内涵方面没有根本区别,但各国国情和立法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模式;另一种是以欧亚大陆国家为代表的模式。其中美国的企业信用体系最完善、最成熟、最发达。
美国企业信用体系有较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明确、美国企业的信用意识强、美国企业信用管理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特别是企业信用服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欧洲一些国家的企业信用体系同美国存在一定差异,以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等国家为代表,称之为“欧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央行“企业信用信息登记系统”与私营信用服务并存发展,在欧洲许多国家,还同时存在许多私营性质的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从事企业信用信息服务。
2.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印度、墨西哥、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从扩大本国市场规模和使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需要出发,也开始重视本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由于各国所处发展阶段和各国国情的差异,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上不尽相同,有一定区别。从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实践看,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中央银行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初始推动者;企业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设立与业务;引进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信用管理立法不完善。
(二)国内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概述
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向市场经济转变两个阶段: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没有企业信用制度和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1978年以后,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政府、企业、个人逐步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信用问题凸显出来。为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信用秩序,国家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颁布实施了《合同法》、《企业破产法》《担保法》《票据法》等。这些反映了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三、我国与西方国家对信用问题认识的差异
由国内外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实践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不尽相同。
1.信用概念认识上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信用一直都是被作为道德规范来要求的,更多侧重于从人际社会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只突出信用的道德意义,而不重视信用的经济意义。长期以来,对信用要求常是从纯道德出发,并未从经济活动上进一步规范和强调。这导致了在提倡信用品德上的泛泛性,失去了信用行为的动力和活力。
而在西方国家,信用更多地与经济联系在一起,对信用的解释与理解多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2.信用保障机制的差异
在我国,传统上的信用保证主要基于人们的伦理道德要求和行为交往的信条,这些一旦与经济利润相矛盾时,往往容易发生失信。在目前信用的法律法规还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信用行为无法保障,这是我国目前出现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在西方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实行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交易双方信息公开、透明等,来保证对经济行为的信用约束性和可控性,使个人、企业自觉守信,按信用原则进行经济活动。
3.失信惩罚机制的差异
在我国,违背信用从经济上惩罚力度不大,更多是从人格、道德、伦理上进行谴责,承担一些精神、意识形态方面的后果。由于失信成本很小,不足以达到惩前毖后的作用。
在西方国家,违背信用多从经济、法律角度进行惩罚。对于失信方,不仅要承担经济损失,而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失信方进行记录,进行披露、传播、曝光,将交易双方中失信方对授信方二者的矛盾激化成失信方对全社会的矛盾,动员起社会力量惩罚失信者,拒绝与其交易、发生往来,让失信者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这种惩罚机制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4.信用理念的差异
由于我国长期受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借贷理念、消费理念、企业信用风险理念、破产理念等信用观念,还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理念。 而在西方,这些理念早已荡然无存。
如何认识信用问题,中西方有明显差异,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不同。
四、国外企业信用管理给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带来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用一百多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信用管理经验对于解决我国企业信用问题非常有帮助,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启示一:在信用保障机制方面要增强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度和对称度
目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信用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市场交易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通过相应具体制度安排的办法,采取信用信息开放、征集、调查、评级、传播、使用等信用管理手段来消除或减少交易双方间的信用不对称度,让使用交易的授信方(债权人)依靠对客户企业的资信调查或对消费者个人的信用调查,能够充分了解受信方(债务人)的真实信用状况,做出科学的授信决策,这种外在的、他律的保障机制对于解决企业信用问题十分奏效。
启示二:在失信惩罚方面要实行实质性打击和震慑方式
失信成本小而收益大、这是企业违约失信行为普遍的根本原因。实践证明,单纯的经济处罚或道德舆论谴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失信问题。因此,靠法律解决企业失信问题在操作和执行上都有很大难度。当前我国正是因为没有一种有效的企业失信约束和惩罚机制,使企业失信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此,企业信用缺失不断蔓延的现象就不可避免。
启示三:强化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风险防范能力
当前,在分析研究企业信用问题时,讨论和关注得比较多的是企业作为受信方或信用使用方应当如何讲信用,而对企业作为授信方或提供信用方,如何加强自身信用管理却重视的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信用管理不甚重视,缺乏信用管理制度、机构和人员,在对客户企业信用信息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授信,导致授信不当,造成应收账款失控。
解决我国企业信用问题,不能完全依赖外部信用环境的根本改善,在市场经济中,只要存在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就必然有利己主义动机及产生的违反信用原则的道德风险存在。人们所能做到的是如何控制信用风险,而不可能消除信用风险,即使建立起完善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也不意味交易过程的违约或欺骗行为就因此彻底杜绝。加强企业信用管理,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形成一种对失信企业和机构的市场约束力,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在各企业的客户管理中被筛选掉,使其没有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好坏。
参考文献
[1]朱长胜:《危机 挑战 机遇——关于苏州市机械加工行业中小企
[2]赵小初;雷鸣;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02期
[3]唐楚生;李小英;彭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与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J];经济师;2010年02期
[4]郭忠金;国内外社会信用制度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1期
篇2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对策;法律法规
0 引言
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既为企业运行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促进企业取得更好更快发展,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构建健全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细致地掌握企业的基本信息,还能促进企业健康、全面发展,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信誉度,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但目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文章将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并就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1 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不足
目前工商企业管理过程中,普遍采用积极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推动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也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制度措施,促进各项工作有效进行和发展,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注入生机与动力。但不能否定的是,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难以全面、有效地规范相关工作,对企业运行发展也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企业信用管理包括多方面内容,为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达到努力规范和约束信用管理的目的。而为了推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首先就应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规范和引导,也能更好指导信用管理体系构建。但目前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存在缺陷,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导致相关工作缺乏有效约束,难以与信用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相适应。还有些地方明显存在空白现象,相关部门职责不全面,不能有效规范和引导企业信用管理日常工作。
1.2 部门的沟通协调不足。为促进信用管理体系完善,健全相关制度措施,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妥善处理不同部门间的联系。让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提高相互协作能力,促进工作水平提升,为企业信用管理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1.3 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为全面掌握企业信用基本情况,应该建立统一、完善的信用监督评价体系,这是规范各项工作的前提。但目前这项工作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导致开展评价工作时,没有相应标准的引导,影响评价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另外还可能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撑,影响监督评价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全面提高信用评价水平。
1.4 企业信息化程度不足。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存在不足,忽视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资料,难以全面提高企业信用评价水平。或者企业数据无法及时更新,数据采集不到位,影响信用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2 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策
为有效应对信用管理体系的不足,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让企业取得更好更快发展。根据存在的不足,结合企业日常运行和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
2.1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其与信用评价工作相适应,对信用评价工作进行有效规范和引导。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思想认识,对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需要大力支持,包括人力、物力、技术上的支持等,推动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规范和引导信用征集、评价、反馈、提示等工作。同时在具体运行和操作过程中,还应该结合新情况和新发展趋势,推动各项制度不断完善,为企业信用管理和评价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
2.2 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正确处理各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让他们有效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制,将相关责任明确到个人和部门,促进他们更为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增进不同部门的联系,包括管理、监督、评价部门等,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和联系。另外还要加强相互沟通和协作,保证联系畅通,能及时有效处理各类情况,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
2.3 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掌握使用主动权。根据信用管理和评价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监督管理水平提高。同时还有利于信息管理监督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类信息和数据资源更好发挥作用。完善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提高工作透明度,全面收集相关信息。企业要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意识,加强行政管理监督效率,积极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为企业发展及时全面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同时还要妥善处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促进监督管理水平提高,更好服务企业日常工作。
2.4 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企业日常运行中,要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制度,根据统一、系统、有效原则,为企业运行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搜集和输入相关信息资料,推动各项信息资料不断完善,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另外还要重视系统维护工作,加强数据库管理,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更好发挥参考和指导作用。
3 结束语
企业的日常运行和发展中,往往面临来自市场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更为有效地顺应这种趋势,应该完善信用管理制度,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更好规范企业日常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其在市场竞争力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启跃.工商管理驱动下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J].企业技术开发,2013(35):140-141.
[2]林海松.工商企业管理与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观察,2015(12):69-70.
篇3
本文首先对制约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建立的要素停止了剖析,如短少法律的约束力以及短少沟通等几个方面。然后再对构建工商管理以及企业信誉管理的办法从多个方面停止了讨论。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体系;企业信誉管理体系;构建;办法
一、引言
工商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触及到多个部门的多个方面,但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对管理体系停止构建关于企业的开展均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二、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建立的制约要素
(1)短少法律约束力
企业的信誉管理是十分复杂的,所以企业的信誉管理体系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管理体系,它所触及到零碎是十分庞大的,所以其触及到的方面也是十分多的。企业的信誉管理在开展的进程中是需求根据相关的法律根据以及法律体系停止树立的,如才干够更好地将管理体系中的相关措施停止落实和施行但是由于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树立工夫并不是很长,招致了许多必要的法律体系以及法规的树立并不完善,在运用的进程中常常会有一些破绽存在,这些法律破绽是招致纠纷发作的重要缘由。
(2)短少沟通
企业的信誉管理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严密相连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独立的停止开展。所以企业的信誉管理在开展的进程中通常都会对多方面的信息有所触及,在这种状况下企业应该做的是将各个部门与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协作才能停止适当的协调,让企业的信誉管理失掉落实以及开展。若是由于各个部门与环节之间的协作不当而形成的矛盾,应该停止及时的处理,让管理的开展失掉无效的推进。若是管理上的信息招致了指导层的决策失误,其缘由应该是由于信息在管理上的沟通以及和协作的成绩,这种状况的发作会招致企业的管理遭到障碍,从而让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树立遭到严重的影响,影响企业的开展。
三、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以及企业信誉管理体系的办法
(1)对企业的信誉停止充沛的注重
工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对企业的信誉停止充沛的注重,其缘由是工商企业的外部信誉风险的管理机制是经过多个部门的力气结合停止树立的。企业的每一个消费部门以及企业的每一个业务部门都会对企业的信誉有所触及,因而工商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充沛的发扬本身的客观能动性,让企业的风险管理得以停止。与此同时,工商企业还应该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纪停止提升,其目的是让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认识失掉加强,此举有利于让企业外部的信誉管理形式失掉实在无效的优化。
(2)对零碎的信誉管理部门停止构建
工商企业在运营的进程中应该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艺以及管理程度对企业的重要性有所看法,其缘由是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艺以及管理程度会对企业的信息风险管理形成重要的影响。爲了让企业的风险管理失掉无效的展开,企业应该对相关的信誉管理机制停止无效的完善。爲了让迷信的信誉管理机制得以树立,企业应该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外部信誉管理停止零碎的控制,从而让零碎的管理失掉全方位的掌控。这一系列的步骤需求相关的任务人员一步一步的停止调查以及研讨,所以企业应该将信誉管理的部门停止独自的树立,同时还应该对财务部门以及销售部门的职能停止适当的调理合江企业外部的运营体系停止迷信的树立。
(3)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停止增强
由于工商企业的信誉管理的任务性质所决议,这是一项时效性十分长的任务,关于专业性以及技术性的要求是十分高的,所以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方面也是十分高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艺到达一定的水平,如此才干够在一定水平上对企业的指导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和销售人员之间停止协调,让这几个不同的职位、不同的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认同感,树立起共同的斗争目的,让企业的开展愈加调和。关于这种状况,企业应该在信誉管理的任务中对外部人员培训的力度停止增强,让企业信誉管理人员的才能失掉无效的提升。
(4)构建工商企业外部授信制度
工商企业外部授信制度的次要内容是对客户的赊销条件停止零碎的调查,从而使得企业对客户的信誉额度有一个较爲片面的掌握。在工商企业信誉任务展开的进程中,需求将实际根底与任务的工夫停止结合,在提出变革方案的时分,应该从迷信的角度动身,对其停止细致的剖析之后再实行。同时还应该对管理的形式停止精密化的处置,使得技术的攻关才能失掉无效地稳固,到达以最少的休息输入取得最大的收益,爲企业的可继续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底。
四、结语
对工商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信誉管理体系停止构建,需求付出十分多的努力,在这个进程中,相关人员必需需求对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有着清楚的看法,如此才干找到制约管理体系建立的要素,从而寻觅出更好的处理办法,促进企业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谢姣.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企业信誉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功用研讨[D].湘潭大学,2007.
篇4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构建
诚实信用作为当今企业必须坚守的企业准则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它既体现出企业履行责任的能力也能反映出企业主动接受道德范畴约束,成为市场经济的试金石。
一、企业信用管理简述
企业信用主要是指以企业为核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誉活动总称。具体分为资金信用、商业信用以及商誉信用等。在百灵威科技公司的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诚实守信、自我激励、不断创新、实现卓越”的价值观是百灵威诚信体系建立的最好典范。
所谓的企业信用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信用政策来协调或者调整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获得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管理方法,换句话说也是指企业通过有效管理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过程。
(一)信用管理特点
企业信用管理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整体战略管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的信息通过网络上传播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进行传输,企业必须在宏观发展和微观把控上予以重视;第二,基于信息不对称而采取的不确定管理。市场经济的弊端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对称,而信用管理可以很好地应对出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第三,信用管理又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运营的目的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下的风险最小化,而有效的信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第四,信用管理是系统集成管理。对于企业信用管理的实施不可能通过单一的方式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多方面、系统性的策略。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信用体系的本质是有效地管理客户信息,通过创建企业客户信息数据库、获取客户信用信息、评估和分析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及时有效披露等。进一步讲,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建立是为了获取可靠信息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有关于确保信息对称度活动。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创建的必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进行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创建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全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企业管理方法等方面都需要加大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创建工作。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全新商业运作模式客观要求
无容置疑,网络信息化推动全球信息朝着开放性和全球性方向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全新商业运作模式,需要有全新的销售渠道来适应发展。而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日渐凸显,要想控制企业风险,就必须确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因此就必须在网络环境下创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目前,百灵威科技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超精细化学品,目前销售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科学的经营策略,而信息的搜集,很大程度要要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单纯的人工搜集以及不能够达到公司发展需要。全新商业运作模式运用使得百灵威科技公司更加重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二)全新企业经营模式内在要求
企业间相对封闭的状态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后土崩瓦解,企业联盟的形式日渐兴盛。合则两利,分则两败的形式被很多企业家所认同。在这个倡导双赢社会体系里,在网络环境下创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成为企业间建立密切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百灵威与国内外很多研究所、化工企业、高等院校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互利合作关系,通过客户诚信信息系统的创建,能够及时有效地甄别优良客户,为公司的发展挖掘潜在的客户群体,保证客户队伍的可信度。
(三)创新企业管理方法的应题之意
时代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任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日渐明显,使得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信用体系面临着巨大挑战。采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已经被很多大企业所采用,而有学者认为当前信用体系的建立的核心就是完善网络平台。面临着突变的信息时代,百灵威科技管理策略不断更新,而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体系成为应题之意。目前,公司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其中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工作被当成是重中之重。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
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需要通过建立企业信用信息部门和信息评估系统,它们通过流程性工作逐步完善企业的信用体系创建。为了确保百灵威科技公司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需要提升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创建步伐以及完善信息评估系统。
(一)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健全信用管理部门。它是开展信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部门,而要想管理部门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就必须将每一个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尽管目前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将其划分为职能型、矩阵式、事业部以及混合式组织机构,但是大多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因此成立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非常关键。根据相对对立性、开放性原则,建立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完善其职能,并密切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关系,全面推进信用管理部门工作。百灵威科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在原有基础上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成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全面推进企业信用管理工作。
(二)完善信息评估系统
完善信息评估系统要坚持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模型配置可变性的原则下建立,根据百灵威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综合考察各项因素,构建完善的企业客户信用评估体系。
第一,行业状况评估。通过对百灵威科技公司生产成本结构、行业周期性、行业盈利性、行业成熟性系统分析当前企业的行业状况,并适时根据行业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第二,经营状况评估。通过综合考虑百灵威科技在行业中风险分析、经营策略分析、产品分析、市场分析、技术创新力以及信用记录状况进行分析,建立起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机制体系;第三,管理状况评估。通过衡量百灵威科技公司管理层素质、企业文化创建、组织建设和制度完善、以及行业中的地位进行综合分析,对当前以及今后企业的管理状况做出明确分析;第四,财务状况评估。分析百灵威科技公司财务状况,具体需要通过其财务报表、变现比率、负债率、盈利能力进行系统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公司财务中出现的问题;第五,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根据客户日常业务量、回款时间周期情况等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客户建立信用等级考核制度,加大与优良客户的合作力度,规避与不良客户的合作,为公司降低运营风险。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创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策略,逐步求准、求精,积极构建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因此,百灵威科技公司,要在实际的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创建,为实现“促进科技与工业发展,造福人类”的使命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强,杨茂江,刘琛.基于统一信任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0
篇5
【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信用销售越来越成为企业广泛使用的手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企业在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环境中竞争,这对我国企业遵守国际市场交易信用准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企业的财务信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显露出来。能否建立和实施科学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增强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笔者仅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途径略作探讨。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和作用
(一)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
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包括信用管理组织制度、客户信用评估制度、客户授信制度、应收账款监控制度、逾收账款追收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措施,减少客户失信行为的发生以及失信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消除客户信用风险发生的隐患,在信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实现与客户共赢的局面;实现社会信用资源的整合,提高自身的信用管理水平,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作用
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我国企业的市场开拓。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借助信用交易手段来扩大市场需求,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会因信用交易而放大数倍。在信用缺失的交易环境中,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双方必须有现钱、现货,否则交易就无法进行;在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下,企业在进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一部分采用现金销售的方式,而很大一部分则采用赊销方式,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投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销售竞争力,以扩大销售额。
其次,有助于企业的融资。一方面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克服我国企业融资中的抵押担保问题可直接弥补企业信贷融资缺口;另一方面通过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来改进我国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结构,提高银行对企业类型的识别能力,减少企业信贷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改进信贷市场效率,也会间接地增加对企业的信贷供给。
再次,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风险。信用市场中信用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授信方不能准确知道受信方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只能根据受信方以往的信誉状况和信用记录对受信方守约、违约概率做出判断。在授信方和受信方博弈的过程中,受信企业如果是信誉良好的企业,即信誉价值大于违约收益,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守约;如果是信誉较差的企业,即信誉价值小于违约收益,企业的最优选择为违约。企业通过信用中介机构查阅信用档案可以便捷、低成本地获得潜在交易伙伴的信用记录,根据交易伙伴的信誉价值确定授信额度,从而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二、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制约因素
财务信用缺失和财务信用管理滞后的现状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应尽快建立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一)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较差,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法制和文化环境
从法制方面来看,相关法律还缺乏系统性,有的法律法规过于笼统、抽象,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一些信用信息的采集和共享方面也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执法的空间过于宽泛;在某些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对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惩治不严肃,失信者付出的成本小于失信的收益。从文化环境来看,社会主体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守信意识和信用道德理念,社会没有真正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标准和约束机制。
(二)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
在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把财务信用管理当作财务管理的灵魂,但我国多数企业甚至是国有大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普遍缺乏健全的财务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而中小企业则或是出于避税的目的不愿建立规范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或者是因为家族式管理还不会建立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导致信用缺失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企业内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缺少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由此带来的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的现象频繁发生;因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了解也使许多企业屡屡受骗上当,造成大量的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同时,由于一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也导致了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基础难以落到实处。
(三)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企业的信用支撑体系发展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不仅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相关信用信息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企业很难得到财务信用管理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同时,由于缺乏中介机构,使得企业的财务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企业财务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财务信用管理的动力。另外,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财务信用评估体系、财务信用担保体系等信用支撑体系均发展不到位。
三、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途径
在我国,加强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一个完整的企业信用体系,既应有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部门,也应有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信用中介机构主体,还要有对信用产品有强烈需求的信用产品使用者。构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快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相关法规
完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是构建财务信用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在立法和执法方面,一是国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财务信用管理特别是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美国早在20世纪60―80年代的20多年期间,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体系。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完善《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的有关条款,加快研究制定《信用管理法》或《中小企业信用管理法》,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方面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二是要用法津法规支持建立企业的信用基础,如支持发展商业化的企业征信业和信用评估业,严格规范涉及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使用及评估活动的机构和组织的行为,用法律法规确保信用记录和报告机制的公平和高效运作。三是要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应树立大局意识,高举诚信的大旗,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按市场规律管理经济,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排除干扰,公正办事,严格执法,坚决严厉打击企业的各种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明确体制转换期政府在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基于我国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政府在财务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信用恶化和政府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治理的基本原则应是政府以外在制度的建设促进内在制度的演化,而不是直接参与企业内在信用体系的运作。政府应健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机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企业信用管理方面具体的条例和实施细则,使中介机构能够依法收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资料,为发展商业化的中小企业征信业和信用评估业创造健全的法制环境条件。通过法律程序明确政府或有关部门行使信用惩罚的权力以及行使权力的界限,对失信行为的界定和惩罚应准确、适当,引入处罚时效机制,以利于营造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政府还应按照“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管、提高信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强财务信用管理,推进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此外,企业财务信用的最终确立要靠现代企业制度,产权不清就无法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责权利的内在统一,使企业明确失信风险和责任。所以我国应通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产权制度改革,真正地做到政企分开和产权关系明晰,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建立所有者对企业和银行经营的监督约束机制,使信用交易的授信方有清晰的产权边界,能够独立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作用,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产权约束机制,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快企业信用工程的建设。
(三)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信用文化,增强经营者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信用是企业价值观最为重要的部分。构筑企业诚信文化就是要在企业里树立起“信用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的意识,每个企业都要依靠自己对其它企业及社会交往规则的遵守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尽管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诚信的传统,但由于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封建性和很大的局限性,现代化的传统诚信模式,赋予了企业信用以崭新的含义,公开竞争、自由竞争以及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是企业信用在市场经济时代所永远追求的价值理念。要把信用作为企业安身立业的基点,时时处处精心打造企业信用大厦。
公民的信用意识与企业的守信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增强的。加强教育,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人的法律观念是建设信用的社会基础。企业在职工教育中存在重业务技术,轻信用教育的倾向,有的企业领导还指示企业的采购、销售人员如何去蒙骗,如此,难言信用建设。因此,要把信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其信用意识和观念,提高其信用素质,激活其对信用的有效需求;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监督作用,大力倡导和推动以诚信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伦理道德建设。
(四)加强企业信用支撑体系的建设
资信调查、评估、担保、咨询等社会信用中介机构是企业财务信用的支撑体系,应积极培育专业的信用中介机构,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行为,充分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
首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资信调查体系。根据我国实际,目前应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参照德国和法国以中央银行建立的中央信贷登记为主体的国家社会征信管理体系的模式,充分发挥人民银行信用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部门年检系统的作用,建立一个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职能机构,或由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参加的、非盈利性的会员机构,全面负责全国企业征信管理,并集业务、技术管理为一体,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提供征信产品、维护和完善系统等工作,随时在全国信贷登记咨询网络上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针对我国入世后的形势,抓紧组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权威性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机构,打通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道。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信用评估行为,进一步完善这类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对蓄意出具虚假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审计报告、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要严厉追究责任,直至取消相关执业资格,避免类似“银广厦”公司事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违规现象的发生,净化企业评信环境。最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针对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目前面临的运行困境,建议政府部门一是要加大对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二是要协同各级人民银行加强信用担保机构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工作;三是要督促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四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信用再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由政府全额出资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司”,对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保险或再保险,逐步形成分散中介机构担保风险的信用辅助体系。
(五)培养专业的财务信用管理人才,加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的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督
把加速培养一支高质量的财务信用管理人才队伍作为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培训一批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人才,建立财务信用人才的资格考核和认证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现有的企业财务信用管理人才的管理、考核、监督机制。重视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教育,提高企业、个人和全社会的信用观念,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信用环境创造条件。
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问题;处理措施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应收账款的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现在社会经济运行的形式主要有信用关系、信用经济、信用方式等。然而,近年来普遍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过高的现象,而且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使得国有资产流失速度加快,很多企业感到资金匮乏,甚至陷入经济困境。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健全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自身的社会诚信程度,努力构建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
一、企业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伴随商业信用的发展而自然产生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只有向外部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才能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吸引更多的中间商和客户。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企业之间会形成一种直接的信用行为,企业的应收账款也随着商品和货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而产生。
2.增加企业经营收入的途径
如果购买方经过企业审查达到了信用资格要求,即使不支付任何账款,企业也可以向购买方提供劳务或销售货物,这不仅能够扩大企业的经营收入手段,还给购买方提供了一种用低成本资产换取短期高回报的有效渠道,所以作为一种对双方都极有好处的互利手段,赊销在企业之间极为常见。
二、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1.应收账款难以悉数收回的风险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商业信用产生的,商业信用不但会受到历史的影响,还会受到未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商业信用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没有足够的商业信用,回收应收账款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商业信用制度和标准,但仍有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造成坏账、错账的现象。
2.应收账款数额太大,资金周转存在风险
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比重较大的就是应收账款,所以企业对营运资产的管理好坏至关重要。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即使企业拥有非常充裕的营运资金,还是会由于没有充裕的可供支持利用的货币资金,给企业本身带来资金周转或者资金偿还方面的困难。所以说购买方的风险是信用风险,而企业自身的风险则是资金周转风险。
总体来说,应收账款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从销售方来看,赊销虽然增加了企业的营业收入,但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资金难以收回的风险,更会增加坏账风险。因此,企业必须要认真权衡赊销带来的利益和可能发生的损失,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应收账款的数额。
三、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赊销,不能集中注意力
企业一般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活动,以便扩大自身的销量,拓宽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现金折扣、商业折扣等诸多问题,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都是企业利用商业信用与客户进行商业往来的有效途径。但企业在确定客户时,往往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企业的商业信用体系都不完善,法律意识薄弱,赊销时就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地扩大销售,给予对方折扣,进行赊销,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甚至会导致企业坏账的发生,对企业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2.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心不强
在大多数企业内,界定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标准,除了要研究怎样去调查市场、开拓市场、占有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之外,还要对营销部门的销售指标进行考核,一般都是用销售额来决定销售业绩的好坏,这种方法导致销售部门只是一味地提高销售量,忽略了销售回款的多少,而大量的销售更会使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反馈客户的欠款信息,导致具体的部门无法真正的落实销售指标,造成各部门得不到明确的分工,无法各尽其责。
3.企业内部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灵魂都是财务信用管理,但我国大多数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不完整,不是缺乏健全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就是因为管理不当不会建立财务信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缺乏具体的财务信用管理制度,缺少专业的财务信用管理人员,很可能会导致双方的合约不能得到及时的履行,甚至出现违约现象,影响到企业的信用形象。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健全财务信用管理制度,在签约之前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细致的调查,避免企业上当受骗,带来经济纠纷和交易损失。
4.我国信用中介机构存在缺陷,企业的信用体系得不到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虽然有些市场运作机构和信用产品愿意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但这种服务规模非常小,而且经营比较分散,整体水平不高,缺乏完整和有效的信用信息,市场竞争杂乱无章,无法科学有效地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信用调查评价体系,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很难得到技术支持和发展。同时,由于信用中介机构不完整,企业的财务信用状况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评估,市场也无法起到对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监督奖惩作用。另外,企业的财务信用评估体系、资信调查体系、财务信用担保体系等信用支撑体系均得不到有效的发展。
四、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1.成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完善信用评估制度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比较有效的一个措施就是建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且培养一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财务信用管理工作,确保信用管理部门能够实现其管理职能。大中型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
2.建立客户诚信管理档案,对客户进行正确的评价
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是客户,但其最大的风险来源也是客户,所以做好客户的诚信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企业可以做好客户资信调查是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工作。现代企业必须建立客户档案,通过对客户的财务状况、欠款额度、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以往信用记录等进行客观、深入的调查分析,并且要根据调查结果对客户进行正确的评价,给出准确地信用等级,这对企业降低资金运转风险、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成功率有着积极的影响。
3.严格实施对客户制定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判断是否与客户合作的依据,企业要在签约之前,跟客户说明付款时间和其他的支付赊销款项要求,主要包括现金折扣、折扣期限和信用期限等。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会允许客户赊欠一定的时间,对此企业要根据客户的信用标准,利用“差量分析法”计算客户赊欠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利润损失,以此来确定最优信用期。
综上所述,管理好应收账款不但可以节约企业的周转资金,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和成本利润率,给企业带来最大程度的利益收获。另外企业要注重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完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调查力度,减少违约现象的发生,降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把坏账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企业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方法,积极清理旧债,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上控制住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海.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总会计师,2009
[2]韩建国.完善信用管理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8
[3]刘杉,徐秀珍.应收账款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会计之友,2005(6)
篇7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融资问题正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并且从企业内部如何加强信用管理、银行如何建立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建议,为中小企业顺利开展外部融资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管理 内部管理 信用评价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始呈现多元化,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大企业,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5%的工业就业职工就业于中小企业。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增产只中76%来自于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也是制度和技术创新主力军,全国的专利技术65%是有中小企业所拥有,新产品中的80%也是由中小企业进行开发的。因此,加强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中小企业的规模,加强中小企业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融资问题成为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融资根据融资的渠道不同,一般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依靠企业内部积累来获得资金资本。外部融资是指通过外部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由于内部融资规模有限,企业仅仅依靠内部融资无法满足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外部融资是企业扩大融资规模的有利途径。一方面可以为融资的规模较大,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但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商业贷款。虽然我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创业板,已经于2009明年10月23日开板,这为中小企业供了一条有力的融资途径。但是,统计数据表明,中小企业资金的来源65%依靠各类商业银行贷款,权益性融资只占到了17%,其他的占18%。这说明外部融资,尤其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性融资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在发放贷款更倾向于大企业,中小企业银行申请被拒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此外,专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数量有限,规模相对也较小。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担保也是十分谨慎,对被担保的企业设立了严格的条件限制,导致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支持。可见,融资问题正在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打开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目前促进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上述的现状,一方面是企业的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有金融和资本市场方面的原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以及融资环境的综合分析,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企业为了获取较高的盈利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比重较小,企业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很难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这对企业融资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其次,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相当较低。普遍缺乏良好的商业信用,企业的违约率极高;整体融资信用严重不足,获得贷款的企业归还贷款不及时,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财务信用低下在中小企业中较为普遍,企业会计处理不规范,人为的偷税漏税,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较低的信用水平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再次,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的管理能力较差。财务管理工作的非规范性,导致金融机构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减少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限制,无形中设置了贷款的屏障,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所有企业的贷款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于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达到银行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了加强了对其的贷款限制。同时,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出于盈利角度,银行更倾向于向综合实力较强、信用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此外,我国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从事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等中介机构数量较少、资金有限。这些因素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
第三,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中都对于中小企业进行了特别的规定,但是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中小企业中在实际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缺乏具体的规则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国家缺少对于中小企业专门的扶持政策,宏观上对于大中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明显高于中小企业。近些年,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关注,但是还是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融资渠道、特定贷款担保以及优惠贷款利率等政策。
三、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
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我国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关注,加大了对其扶持力度,但是综合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第一,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工作,强化企业内部建设,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科学性。不断的加强信用管理,提高企业总体信用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要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强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关注。尤其是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严格控制企业偿债能力,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等级。
第二,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针对中小企业,制定专门的信用评价体系。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存在固有模式,银行对所有的企业实行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不够科学的。改变评价的标准并不是简单地降低信用等级要求,出于对融资方和投资方公平考虑的角度,将现行评价标准中不合理的成分进行调整,例如适当降低企业的规模和综合实力的权重,相应的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的比重。修改后的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不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使信用情况良好的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三,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关于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中小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约束和理论指导。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降低企业的融资门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创业板的建设和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同时,可以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对中小企业实行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设立特定的金融担保中介结构,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资本规模,为中小企业发展提高动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不尽如人意,有待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进行进一步加强与完善。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的扩大,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源泉,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中小企业的建设,完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参考文献:
[1]康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定价研究.理论界.2006(9).
[2]王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商业经济.2008(12).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
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炭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做好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能够使煤炭企业更具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在许多领域均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合理、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然而现状下国内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进行研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目前国内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物资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长期以来,大部分煤炭企业在物资供应管理工作当中,侧重环节为采购与储备,对于物流信息管理,则往往被企业所忽略。如此一来,煤炭企业物资部门便会面临较为显著的问题:其一,资金短缺现象显著存在,物资在供应方面表现不及时,交货时间性较差。其二,库存积压以及待报废物资所占比重过大,从而使企业资金浪费。
1.2采购环节市场化现象严重
在受到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内外部环境产生巨大的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指令性计划消除,企业在追求物资方面,主要需要以市场为依托,才能够使物资需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与中型煤炭企业在采购模式的选择上均为集中采购模式,同时采取招标以及定点等方法,从而使物资的供应质量及效率得到有效保证。虽然,在采购上依靠市场能够较为快速及准确地与供应商取得联系,但是,由于采购环节市场化现象严重,加之采购形式单一化,导致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一些程度的风险。
1.3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对于部分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其物资供应管理还存在传统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手段上朱雅培以手工操作为主,管理部门繁多,并且普遍存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等现象。显然,在采取手工作业的基础上,便会导致物流信息远远落后于实际物流。在物流信息透明度不高,对称性不强的情况下,便会发生计划无效、供应不及时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煤炭企业管理层及决策层对物流信息管理不够重视等问题,这样便会导致物流信息与其他管理信息无法实现有效集成。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物资供应链
对于现代物流来说,其实质是现代信息技术基于企业流通领域当中的有效应用,倘若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作为依靠,那么物流的运输、装卸、加工、配送以及调度是难以实现有效整合的。因此,要想使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便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物资供应链,把各大供应商、制造商、用户乃至生产全过程充分连接起来,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追踪,使控制更具有效性,并实现全程管理。另外,煤炭企业还需在企业构建物资配送实时信息平台,对物资供应信息进行实时控制,以此企业物资管理零库存管理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2.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供应商信息网
煤炭企业要想使自身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可对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进一步构建供应商评估体系。构建该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对物资采购信息实行全程管理,进而使招标活动的效率及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基于统一采购模式下,可结合供应链管理模式,和一些供应商构建联合库存管理,使供应渠道能够维持有效及稳定,进一步使库存资金的占压得到最大化降低。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可通过物资供应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对需要的物资市场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同时及时评估供应商信息实时采集情况,从而使采购物资价格机质量得到有效维护,确保交货时间的准时性。
2.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物资储备数字信息仓库
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可对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和物流过程共同产生的技术优势加以利用,进而对企业的物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采取统一物料编码标准化管理,使各个环节的物资管理得到有效统一,从而使物资的进、存、供、消以及结实现一体化。并且,煤炭企业还可以对买方市场优势加以利用,对购买方虚拟库存加以构建,实际库存则由供应商进行管理。煤炭企业使用多少则当作采购量的多少,若不使用则不进行采购,并按时以事先约定价格为依据完成最后的结算。如此,不但使储存环节大大减少,而且还使产品积压、待报废等情况实现有效避免,在储备资金增多的情况下,便使得生产需求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国内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使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便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物资供应链、构建数字化供应商信息网以及构建物资储备数字信息仓库等。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国内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实际情况,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将现代化管理方法落实到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全过程。相信做好以上这些,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春蓉.基于现代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模式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4,05:171-174.
[2]杨俊峰.国内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370-371.
篇9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中小型企业;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随着现代计算机通信、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推动着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导致了图书馆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出现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及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一个三元组:DL=(LDS,LT,∑),其中LDS是图书馆的数据结构,并已全部数字化,主要指工作人员、读者、文献资料、货币;LT是图书馆事务的集合,并可编写成能够运行的程序,主要指用户管理、数据组织、主页制作、书目查找、全文下载等;∑是图书馆的硬件环境。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多媒体数据与信息管理方法的有序结合,这种管理方法把数据表现为一种对不同社会环境的人们有用的信息知识。
一、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特点
1.服务对象社会化
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已经由传统图书馆的一馆一舍模式走向全开放的社会,其服务对象的信息需求也从面向某个图书馆或文献情报中心而转向整个社会。
2.服务内容数字化和多样化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再局限于自身采集收藏的文献范畴,它还包括哪些利用网络所获得的,本不属于图书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即各类型数据库、多谋体信息、网页以及与其他信息资源的链接,还包括蕴含各种信息和知识的产品以及掌握知识的人等。
3.服务项目高层次化
由于信息加工的知识化、智能化和完备的检索系统的建立,使数字图书馆能够为用户一次性提供所需某一主题的目录、论文和著作的全文、照片、图像、声音等各种知识信息,由信息提供的分次满足转变为信息提供的一次满足。
4.服务手段网络化
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上网,变独享为共享;信息服务进网,变手工服务为网络服务;信息服务机构联网变单体为组合,即一个全新的开放性网络服务系统。
5.服务方式多样化和主动化
首先,数字图书馆利用自身的web站点,将自己丰富的馆藏信息展现在读者面前,向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其次,通过网络以及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引导读者查找世界各地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再次,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不再局限于目录、文摘等,而是多方位地提供全文信息浏览、数据软件下载、音频视频点播等多媒体信息的服务。此外,数字图书馆还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专门信息咨询服务。
数字图书馆不断地、主动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式和个性化服务。
6.服务资源共享化
数字图书馆允许多个读者同时存取同一信息资源,可将以字符编码形式或电子页面图象形势存储的文献信息传输到远程读者的工作站,供读者浏览或经授权后打印。
7.服务流程一体化
集咨询功能、文献检索功能和文献提供功能于一体。
8.服务的产业化
数字图书馆可利用其本身信息资源的优势,实现信息服务商业化、产业化。
二、实行多层次服务
图书馆业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不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将书籍、资料罗列上架,而是深入到文献中的某一主题,某一信息单元,使文献的开发逐渐向深度加工发展,大力加强了二次文献工作,从大量的文献中筛选有关的情报,信息,编辑成各种书目,索引,文献,向用户提供文献线索;二次文献要提高覆盖面,增加检索途径,缩短时差,进而实现数据库化,有条件的还应开展三次文献工作。经过图书馆加工产生的二次文献,如信息汇编、专题索引、文摘等,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追加一定劳动后产生的知识产品,它具有商品的性质,应该让这些知识产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供需双方的等价交换,才能使图书馆的服务更有针对性,促进情报工作更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使图书馆获得更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图书馆发展的活力。
开展信息检索、参考咨询服务。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图书馆,都普遍收藏了大量的电子型数据库,通过计算机检索或联机检索馆藏数据库向读者提供服务,其中CD-ROM数据库几乎成了各图书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支柱,它可以用于信息的定题报道,回溯检索,成果与专利查新,为读者提供文字、图像、数值、照片甚至声音信息。
开展信息检索的网络化服务。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发达国家各图书馆除建立了各自的计算机局域网络外,还参与了地区,全国乃至国际网络,许多图书馆利用国际网络检索等大型数据库,提供各种服务。
三、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哈尔滨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有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dialog数据库(国际联机检索)和EBSCOhost, 当馆藏资源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时,我们可以通过馆际协作文献传递。文献传递是根据读者的需要,馆与馆之间通过复印、扫描、邮寄等方式,共享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报告等的一种服务方式,返还式文献传递称为馆际互借。我馆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中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有预付款,可以通过以上三个单位文献传递论文;在国家图书馆有预付款,可以馆际互借图书。
我馆应当把文献信息服务延伸到企业的生产、销售第一线,主动为工商企业及大中小企业服务。特别是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中小企业及乡镇企业,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比较注意新产品的开发,但他们又常常苦于信息渠道不畅,所以我馆为中小及乡镇企业服务大有可为。
马克思曾说过:“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发展生产力”。据统计,从事某项研究工作,查找资料的时间要占去1/3,或更多的时间,我馆有电话咨询项目,读者不需要花很长时间,跑很远的路到图书馆来,而是在单位,在家中利用电话获得所需的信息;我馆网站上有全国联合参考咨询网,现改名“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登陆网站,可免费获得论文原文(博硕士论文)、专利、标准等。
我馆丰富的馆藏及咨询员精湛的业务,利用数字图书馆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很有优势。2005年我馆科技参考部成立了企业服务网,发展了哈尔滨天路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制药厂、中石化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乐泰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三乐源生物工程公司等50家用户,为它们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哈尔滨天路药业有限公司,2005年加入企业服务网。2007年我们为该企业提供课题服务28项,提供文献信息762篇。该企业借助我们的服务,有20项服务课题取得服务效果,我们的服务为该企业解决了“食品标准中含量测定”、“质量标准中毛蕊老鹳草的鉴别方法”等具体工作问题20项。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制药厂,2005年加入企业服务网。2007年我们为该企业提供课题服务23项,提供期刊文献310篇,专利文献14篇,标准文献2篇。该企业借助我们的服务,有20项服务课题取得服务效果,有4项课题用户,我们的服务为该企业解决了“药品辅料添加的标准问题”、“提高工艺标准问题”、“牡丹皮成分测定”、“丹皮酚结晶”以及“艾愈片稳定性”等18项具体工作问题。
参考文献:
[1]武金旺.科技信息机构为民营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9):29-30.
篇10
一、现代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 1
二、中国企业所面临的信用危机--------------------------- 3
三、缺乏信用给中国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7
四、企业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 9
五、完善中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性方案------------------- 11
[摘 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我国,信用问题却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的“瓶颈”,而企业自身也缺乏信用管理能力。中国社会呼唤着信用经济的重建,中国企业需要补上信用管理这一重要课程。本文建立在中国企业家协会对数千家各类型企业的调查结果基础上,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并分析中国社会目前的信用症结之所在,并运用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对微观企业增强信用管理能力提出具体建设性实施方案。
[关键词]信用; 企业失信; 信用管理; 宏观监管机制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