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防安全管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工地预防火灾安全管理
当前,许多建筑工地因电焊、遗留火种、电线短路等引起的火灾屡见不鲜,一场场无情的大火暴露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相当薄弱、防火自救能力低下、违章违规操作、没有制定消防安全应急措施和应急预案等违规现象,也从根本上暴露了当前我国一些建筑工地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防火工作不容乐观。虽然有关部门对工地消防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措施,但由于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措施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善等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工地火灾事故仍时有发生,严重的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当前,春季已经到来,各建筑工地已逐渐恢复正常施工,这时强化对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易燃、可燃材料随意堆放、缺少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等等是建筑工地内普遍存在的火灾隐患。有的建筑物未经消防部门审批,擅自施工,有的虽然经过消防审批但施工单位按着建设单位的意图擅自改变局部的平面设计,还有一些单位装修时遮挡消防设施,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设计时净宽度和数量,从而留下了先天性火灾隐患。加上部分建筑工地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缺少应有的消防常识,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导致火灾隐患重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一、消防部门规范执法,严把审批关,在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未经审批而擅自施工的单位要限期补办有关手续,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以及技术标准避免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最终达到消除火灾隐患目的。
二、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一是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布置在施工现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二是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三是民工宿舍附近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三、施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确定法定代表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人,对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成立消防安全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视检查。
二是对临时民工必须经过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常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特别是要加强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管理。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派一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同时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
四是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
五是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应确定一名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电工正确合理地安装及维修电气设备,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规定。
(一)因施工需要搭设的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二)使用电气设备和化学危险物品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防火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禁止违章作业。
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保卫部门审查批准,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的时间内有效。
(三)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化学易燃物品和压缩可燃气体容器等,应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其库房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公安部制定的《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使用后的废弃物料应及时清除。建设工程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积存易燃、可燃材料。
(四)安装电器设备、进行电气切割作业等,必须由合格的焊工、电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五)冬季施工使用电热器,须有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安全使用技术资料,并经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同意。重要工程和高层建筑冬季施工用的保温材料,不得采用可燃材料。
(六)施工中使用化学易燃物品时应限额领料。禁止交叉作业;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
(七)非经施工现场消防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在施工现场内住宿。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形势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多要求,大量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满足了人们娱乐、办公、居住的需求,并向着大规模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然而,在高层楼宇的消防管理工作中,也检查出一些火灾隐患。高层楼宇建筑火灾统计数据显示,灾难性火灾的数量占特大火灾总数的30%左右,直接财产损失占特大火灾总数的60%以上。如何借鉴过去的火灾事故,总结经验,加强和改善高层楼宇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发生,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层建筑存在的火灾危险性
(一)建筑面积大,结构复杂,扑救困难
现代建筑大多具有购物、仓储、餐饮、娱乐、商务区,这给安全人员疏散和消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赛格广场楼高69层,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是深圳标志性建筑之一,消防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二)内置可燃物多,火灾蔓延快
电子市场,其经营范围广泛,种类繁多的商品集中,营业场所及仓库易燃物品多,导致防火难度加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容易出现相邻可燃物的燃烧,火势蔓延迅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人员密集,疏散难度大
现代高层建筑愈发倾向于多功能的多元经营发展模式,每日进出的人员非常多,一旦发生火灾,顾客在恐惧和随从的心理作用下,极易形成秩序混乱,往往会酿成群死群伤的事故。赛格电子市场位于深圳繁华地段华强北赛格广场10层裙楼中,楼内商家、顾客云集,每天人员流动量都在10万人以上,因此,企业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出现各种情况下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四)电气设备广,用电量大
为了提高档次,烘托出良好的环境氛围,电子市场、商铺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工照明,因此高层建筑中均安装有数量巨大的照明灯、装饰灯,而这些都有可能因长时间或超负荷运转而发热起火。如赛格广场共有垂直电梯34部、市场扶梯34部,共计68部电梯,加之空调、照明等用电量,每月达到200万度。
三、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不善
很多高层建筑虽然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了配套的消防设施,例如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卷帘以及消防水喉等,但在日常的管理中往往忽视了对这些设施的检查和维护,致使部分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形同虚设。此外,一些高层建筑在扩建、改建和装修的同时却没有对原有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改善,导致现有的消防设施不能完全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缺少日常维护的建筑消防设施很难发挥出快速救火的功能,造成火灾初期不能有效地进行预警和灭火处理,错失了最佳灭火时机。
(二)内部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通过对以往高层建筑火灾原因的分析不难发现多数是由于内部员工违章用电,在货物专区吸烟等违章用火而引起。很多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发生火灾时缺乏消防自救的基本常识和必要技能,既不能使自己安全逃离火灾现场,更难以组织消费者进行有序的疏散。
(三)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高层建筑产权以及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使消防安全责任边缘化,责任界限模糊化,经营主体之间责任不清,相互推诿消防安全责任。对于多次转包、转租、转委托经营的,相互之间法律关系更为复杂,消防安全责任更难落到实处。此外,部分经营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防火意识淡薄,对火灾事故持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经费投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灭火疏散预案等。有些高层楼宇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未认真监督落到实处,或者相关制度缺乏实际可行性,使得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明确消防安全职责,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公安部61号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依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本单位消防安全负总责。高层建筑中的各商家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自己的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各单位、各员工身上,确保高层建筑中的从业人员各司其职,有效地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此外,仅依靠条文式的规定很难让各单位的人员自觉履行职责,因此,建立完善的奖惩体制显得尤为重要,对违反防火安全制度的要给予必要的惩罚;对于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有良好表现的给予相应的奖励。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并通过必要的奖惩措施确保制度的实施,使单位自上而下形成健全的防火安全网络和自救体系。
(二)加强对员工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这是做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新上岗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应当定期举行多种形式的消防知识宣传活动,如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宣传以及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本单位或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措施,相关消防设施的性能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初期的自救逃生知识和技能等。
(三)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消防器材和设施
加大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经费投入,在年度预算开支中留有足够的消防设施经费,积极落实资金。增设应急灯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设置必要的隔离带和防火墙,在柜台、货架等营业员和顾客便于操作的场所设置消防栓,在大型电子市场、电影院、歌舞厅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室内消防栓等。
(四)及时检查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的有效性
建立健全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制度,对已有的消防设施要指定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查找出灭火器材中存在的漏洞并加以改善。及时更新已经失效和落后的消防设备,增加消防器材和设施,使之在火灾初期能充分发挥其最大的功能,确保高层楼宇中人员的安全。
(五)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要严格按照《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日常的防火巡查,具体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有无损害等。此外,日常巡查工作要有重点,对于办公场所、电子市场、餐厅等人员密集和火灾容易发生的场所要加大巡查力度,检查频率相较于其他地方应有所增加。在日常巡查中发现各单位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要督促整改,并定期对各单位贯彻执行消防安全工作的情况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将火灾消除于萌芽状态。
五、结束语
总之,一些血的教训告诫说,高层楼宇消防管理工作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能马虎。虽然高层楼宇消防管理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充分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能,并继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把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社会、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篇3
[关键词]消防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消防队伍
1.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消防安全十分重要。但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我国的消防管理形势越来越严峻,概括来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突出。
消防技术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中,许多单位出现管理跟不上的情况,根本不重视消防工作,消防意识淡漠,随意派两个人,装装样子,甚至是消防设施不齐全,一些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不熟悉,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制度落实不到位。
安全责任划分不明显,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挂在墙上成了摆设,停留在口头上,对单位内部消防器材配置、设施使用和运行状况不熟悉;安全通道乱推货物,堵塞安全绿色通道,起不到安全通道。
1.3机械训练,实战能力弱。
在日常训练上,消防队伍沿袭同样的模拟训练,重复着枯燥的训练,没有重视整体队伍的团队演练,而是过于看重个人的体能、技能训练。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消防安全后果堪忧,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发生。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且演练精熟的扑救预案,提高实战能力,方能救人救己,挽回经济损失。
1.4安全思想薄弱
消防工作是个枯燥的职业,每天重复同样的训练,天长日久难免会出现职业倦怠。消防员们在思想上很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消防工作的重要性
火灾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常发性灾害之一。火灾的发生频率高,时空跨度大,造成的损失与危害也触目惊心。火灾发生的主体中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特大火灾增加,经济损失较大。
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成为了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企业中的消防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消防管理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有效防止或减少火灾的发生以及有效减少火灾损失的成功与否。消防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3.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管理思想。要不断强化消防管理思想,齐全配套的机械,组织协调消防人员,统筹调动消防力量,科学制定消防管理方法和模式,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火险,将其消灭萌芽状态。
3.2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与社会发展同行的永恒话题。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做到安全至上、自我警示,变被动的防范为主动控制。
安全工作必须层层动员,人人参加,不是单靠某一个人就能实现的。由于每个工人素质不同,再加上技改创新操作,非常有必要开展安全培训,思想上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开展日常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观,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3.3实行部门领导负责制,落实绩效管理。
在消防管理中,部门领导是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分工明确,人人有责任,企业成立以法人为组长的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实行岗位责任制,按照监察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基础责任,组织建立企业建设单位负责人、日常安全单位责任人、使其人人有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落实到部门、落实到每一个员工,提高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水平。
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危险化学品应有专人专管,专人负责。针对危险特性和专业技术要求,加强消防监管队伍建设,配备消防专业知识干部,提升消防监管水平,定期排查、自觉排查。
3.4坚持不懈地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文育人、以文兴企业”的思路,向着“文化发展型”建设目标迈进。将安全文化渗透到安全管理及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根据企业管理经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目的是为了长吹耳边风,互敲安全警钟,保障消防安全,排除安全隐患。采用奖罚分明制度,对于发现和消灭火灾隐患,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安全津贴,开表扬大会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一旦有违章行为,对责任人相关管理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绝不姑息。
3.5培养管理人才团队,打造一流的消防队伍
企业要发展,需要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同理,做好消防工作也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战斗队伍。管理团队的意识、观念和能力是进行运作的基础,所以,要实现消防安全的质的飞跃,培训管理团队是—个至关重要的项目。
学习培训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源。要提高消防管理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就必须建立培训长效机制,让消防管理干部长期受教育,保持思想上、能力上的与时俱进。一是加大培训频率。分层次、分批次对消防管理干部定期轮训,确保消防管理干部每年都能接受一到两次集中培训,以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就某项工作、某个理论问题,有目的、有针对地组织消防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三是丰富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消防管理人员的履职要求,立足工作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实行专项或专题培训,提高其能力。
3.6建立新型演习模式,定期组织演练
新型演习模式,是指消防队伍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组织符合实际的消防演习,跟得上时展的步伐,统筹考虑各种消防情况和消防设施,利用进步的高科技来处理新出现的火灾类型。主要做到各方面消防队伍相互配合,例如移动式灭火器材、固定和半固定式消防设施、消防车辆统一动作等,以检验联合消防作战能力和综合消防作战能力。
3.7加大消防安全资金投入,实现科技现代化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用高新科技产品装备队伍,加大对装备的投入,提高队伍作战能力。安设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装备一氧化碳传感器,对企业室内一氧化碳涌出情况进行实时测报,对其含量超限地区实时报警,能可靠地实现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显示报警、并对设备进行闭锁、解锁控制,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现代化。
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对机电、运输、排水及供风等各项系统进行重点完善及改造,通过抓重点项目,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消防工作的质量、监督控制高难度、高危险的消防工作,实现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篇4
1.1消防设置后期维护不到位
按照我国相关消防管理制度规定:“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但是在实际检查中经常发现,很多民用建筑日常管理部门的专职安全管理员岗位形同虚设,有些单位甚至根本未能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岗位,各种消防器材常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消防管线老化、消防设备过期等现象经常出现。由于日常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消防安全设施未得到定期的养护与检测,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相关消防设备不能有效、及时发挥其消防作用,无法及时扑救火患,进而导致火灾蔓延,造成更加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1.2内部结构复杂责任主体不明确
一幢高层民用建筑在后期可能由于出租、出售、装修等各种人为原因使得原有的建筑设计被改动,甚至导致消防设计与设施也被改动,而这些改动在实施之前并未按照国家相关消防要求进行报批、专业的设计以及有效的实施管理,进而导致监管和实施项目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快速而有效的组织灭火抢救,产生的后果和损失各方易产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如此一来降低了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可能也会导致火灾扑救及事后事故调查和事故责任认定的难度加大。
1.3高层民用建筑日常营运管理方的消防安全意识不足,管理方式粗放
按照我国相关消防管理规定:"单位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但是经过调查,很多管理单位为了日常的管理方便,擅自将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关闭,原本应该是需要保持畅通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被封闭,甚至公然或者默认允许高层使用者将部分疏散位置改成杂物间等,或者是疏散通道设置门锁,导致消防风险提高。
2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消防安全设施的管理
消防安全设施的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与资金,这就需要多个单位进行协调。例如,针对某幢民用建筑的消防设施,可以联合开发商、物业等单位在建立一个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机制的基础上设立一个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主要放在对消防设施的更换、维护与保养方面。专项资金可以由建筑的产权单位每年划拨一部分作为专项经费,具体金额需要根据实际的维护情况而定。假设遇到多产权单位,则需要将每个单位组织起来签订协议,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单位需要出部分资金投入到专项资金当中,同时联合物业单位共同管理。物业的主要责任是固定专人进行某部分责任区域的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与消防安全管理。物业还需要制定责任区域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进行1年2次的消防安全检查中严格把关,做好全面检测,在保证消防设备适用有效的情况下做好记录,保证消防设备的有效管理。
2.2加强对建筑内部人员的消防意识培养
一幢高层民用建筑人员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消防安全意识层度不同,但是,不管是谁都需要进行消防意识的培养与加强。例如,某高层民用建筑物业单位在大致了解了建筑内部人员的情况与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具体表现为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讲会加强对消防知识的宣传等,针对不同阶层的人员准备了形式多样的消防宣传培养,采用了文字宣传与图片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模式,这样一来满足了不同层次的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的教育。甚至还会开展各种消防知识活动,有效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另外该物业单位针对消防控制室的操作人员,采取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在消防知识的宣讲过程中,将典型的火灾案例、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行为的案例结合起来,以裸的结果展示在人员面前,提高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
2.3按照消防规定定期举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经过实验证明,高层民用建筑日常管理单位定期举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是有效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管理方式,因此,日常管理部门应制定符合高层民用建筑实际情况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高层建筑使用者学习和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次组织预案演练前应精心开会部署,明确分工;应按制定的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演练结束后开讲评会,认真总结预案演练的情况,发现不足之处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
2.4重点加强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规范
由于高层民用建筑与其他建筑物不同,防火设计规范一定要十分到位。例如,某高层民用建筑在设置喷淋装置、火灾报警装置时严格按照我国的防火设计规范进行。在建筑物分区中设置两道消防楼梯,另外对一幢面积超过了2000m2的建筑物设置了4道消防楼梯。根据国家的规定建筑物在每隔14层就需要建一个避难层,避难层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专门提供给人们疏散逃难使用的楼层。该建筑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阻燃材料建立避难层,避难层中还配备了增压设备。在一次火灾事故中,大部分的人员避难至该层,由于火灾波及范围不大,建筑物没有倒塌,避难层中的人员生命没有受到威胁,其中的增压设备有效避免了火焰和毒气进入,保证人们生命安全。从实例可以发现,在高层民用建筑建造过程中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消防防火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人们生命安全。
2.5重点强化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
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物业作为最主要的负责单位需要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不管是单一的产权单位还是多个产权单位、租赁单位都需要与物业管理单位签署消防安全责任书,实现对消防安全的共同管理。例如,某物业管理单位积极与各个产权单位、租赁单位联系沟通,在顺利签署了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同时,结合各个方面的经验建立了多项消防业务档案,重点放在灭火与人员疏散两个方面,并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另外,物业管理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对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被杂物阻挡等。针对消防经费专门建立一个资金保障制度,每一笔款项的进入与支出都有详细记录,其中对消防设施与器材的更换、管理等都进行登记。同时,物业管理单位积极与业主加强沟通,通过成立业主委员会积极开展各种消防安全工作。
2.6逐步完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救援体系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可以制定一个抢险救援预案。考虑到高层民用建筑物内部条件愈来愈复杂,出现火灾的概率以及火灾的严重程度也逐渐提高。因此当消防部门在制定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救援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合理、实际的制定消防救援体系。在此基础上消防部队需要在掌握建筑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进行针对性的实际演练,以便应对复杂的高层民用建筑火情。
3结语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预防预警 安全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08-02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该意见表明:作为实践教学主要形式的顶岗实习将是今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但近期,学生顶岗实习安全事故频繁发,这不仅危害学生人身安全,也影响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预警措施,才能确保顶岗实习安全有序、健康发展,从而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本文拟以土建类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预防预警措施进行探析。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主要存在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这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与校内教学相比,高职院校顶岗实习中还存在安全管理实效性不强、控制处理强度低、实习风险系数高等问题。
(一)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
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是指高职院校对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顶岗实习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维护学校安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主要表现为:首先,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内容泛化甚至陈旧、缺乏针对性;其次,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人员配备不足,安全监管效率不高;再次,有法不依,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购买实习保险;最后,事故处理预案不完善,缺少组织领导、过程管理等相关环节内容。
(二)安全管理实效性不强
顶岗实习管理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一是管理方式单一。校外实习管理方式主要是移动电话、QQ(在某些土建类实习单位甚至缺乏上网条件)或定期实习检查(检查次数有限)。二是学生管理分散。根据某高职院校土木工程系2007、2008、2009级学生实习地域分布情况显示:2007、2008、2009级外省实习比例为2.73%、2.78%、5.32%,学校所在市以外实习人数占省内人数比例为40.15%、43.43%、50.57%,两者比例逐年增加且地点分布广泛,使指导老师与辅导员在安全监控、跟踪指导、实习安全宣传等方面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三)事故控制处理强度低
管理方式单一、实习地点跨地区且分散不仅使管理实效性不强,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还会影响事故控制处理的进度与效果。由于师生、学生之间沟通交流渠道和次数减少,实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信息获取不及时或不对称现象,影响对事故事态发展的控制与处理。另一方面,一旦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即使信息反馈及时,由于实习地点在外地,学院职能部门、系部相关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处理问题,出现滞后现象。因此,顶岗实习安全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往往成为日后处理事故纠纷的关键。
(四)实习风险系数高
实习风险系数高主要是由学生实习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的,而土建类专业学生实习环境尤其复杂。土建类实习环境一般是开放性的建筑工地,建筑工地存在许多建筑物、建筑机械、建筑材料等,施工环境恶劣、露天、高处作业较多,常常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影响等。土建类风险系数高还决定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从事该行业人员必须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具有相关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操作技能,即持证上岗。
除此之外,顶岗实习时间较长,教学计划一般安排第五学期末、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因此,安全管理预防预警措施的实施迫在眉睫。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预防预警的具体措施
为避免、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的防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根据以往规律或观测到的可能性前兆,向学校、系部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做好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职学习的始终。首先,利用日常教学开展安全教育,将相关施工安全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其次,开展岗前安全教育。为了更好地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一些高职院校开展安全知识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相关方面的内容。学生必须参加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顶岗实习。最后,实习过程中开展安全教育。这一阶段,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将是教育引导学生最好的案例,发挥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优势和针对性,同时防止安全事件的连锁反应。
(二)提高分析信息的敏感度,杜绝侥幸心理
学生实习属于远程管理,实习动态容易脱离指导老师与辅导员的掌控范围,所以指导老师与辅导员要提高分析信息的敏感度,对常规实习检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识别,根据学生异常行为展开一种不确定的分析。例如,学生提供实习单位信息时遮遮掩掩、与该生联系时经常说不方便、手机长时间处于关机或停机状态等。如遇到类似情况,指导老师与辅导员要提高警惕,学生可能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甚至参加非法组织等。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展开进一步的追踪和调查,做好防备工作。
(三)建立信息网,确保信息畅通与获取及时
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建立信息传达与反馈的联系网(见图1),确保信息渠道的通畅与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将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宿舍、企事业单位、实习指导老师、重点对象(主要针对在校期间经常违纪或有异常表现的同学)等为单位,小组中的班干部、学生党员、舍长为联系人,联系人每2周联系所负责同学一次。为防止联系人工作不到位,指导老师、辅导员应该定期核实收集到的信息,谨记做好学生联系记录。
(四)谨慎选择实习单位,把学生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谨慎选择实习单位主要表现为:顶岗实习单位信息时先核实,再。核实营业执照、了解招聘单位用人计划等。如果用人企业有高空作业或不安全因素,指导老师要主动与学校沟通,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以学生安全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区外顶岗实习要层层把关,制定严格的申请及管理制度。对于外省实习的学生,必须明确实习单位信息,确保学生外省实习之后能够及时了解实习情况。
(五)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处置事件
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目的在于有效处置顶岗实习期间发生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应急处理预案相关内容为:首先,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责任。其次,识别应急事故、事件,启动应急机制。再次,确定事故等级,处置事件。最后,调查与责任追究,编制调查报告。具体见图2。
(六)购买学生实习保险,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学生实习责任风险
购买实习保险,依法管理,这是顶岗实习安全管理预防预警的重要措施。购买实习保险不仅可以保障实习学生的权益,还能缓解实习期间意外发生伤害事故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在学生参加实习前为其投保责任保险。此外,学生、企业必须增强顶岗实习责任保障制度重要性意识。学生必须坚持具有相关责任保险后方参加实习,企业只接受具有实习责任保障的学生实习。这样才能确保依法管理的顺利进行,才能有效防范和妥善化解学生实习责任风险。
除上述措施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合理安排顶岗实习检查,落实学生实习报告制度。总之,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增强维护顶岗实习安全稳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实施预防预警措施,加快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安全稳定应急制度,解决顶岗实习安全稳定管理的难题。
【参考文献】
[1]蒙忠.高职院校构建顶岗实习安全稳定教育体系的策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6)
[2]刘春秀,张颖,王少娥.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0)
篇6
【关键词】 油田消防 问题 现状 措施
为了稳定社会的发展,保障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需求,我国不断加快石油天然气勘察和开采的进度。在油田开采施工现场,油田消防安全是当前油田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环节,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现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动态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综合对油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工作发现当前油田消防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制定相关的维护修理办法,有效保障消防安全,促进油田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1 当前油田消防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消防管理工作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日常管理和专项检查两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在消防管理工作中,我们积极检查消防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油田的安全。我们针对消防泡沫喷、消防炮、消防栓以及部分固定消防设施的冷却水的喷淋系统进行检验检测,保障消防设施的安全完好。在进行安全消防检查时,同时对油田消防安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油田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患意识,保证我们的油田各工作岗位中的人员都能树立安全意识,预防火灾等严重危害。通过现场的调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的油田消防安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现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消防安全的管理体系入手,不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油田安全生产。
2 油田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1)油田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针对油田消防问题展开调查,发现现在油田消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员安全意识低下、科技更新慢,新型的消防设施还未配备、常规的消防设施缺乏日常的检修和保养等几个方面。此外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基本的资源需求也不断增加,随之油田开采和炼制项目不断增加和投产,作为安全保障的消防设施也在增加,但是消防管理力量的不足已经成为消防安全管理的短板。针对所有这些问题,我们的油田消防工作要从自身的管理体系入手,强化消防管理,做好油田安全保障工作。(2)强化油田职工安全消防意识,确保消防工作顺利开展。在油田消防工作开展中,多数职工能够不和消防安全的管理规定,积极的预防火灾的发生。但是我们的油田是通过处罚方式来闺房油田工作者的消防安全行为,并不是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这样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疏漏。根据现代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油田消防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全员参与,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将消防安全落实到油田的日常的生产中欧过去。通过安全培训、入职前教育、规章制度规范等多种方式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障油田的生产安全。(3)建立动态管理监控体系,促进油田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动态的评价体系对油田的消防共组实施24小时的监控,做好油田消防工作的科学评价就是油田动态消防管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发现油田工作消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加以整改,保证油田的消防安全工作。动态管理体系的引入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改变和完善,为做好油田消防工作奠定基础。(4)构建预防性的定期检修管理体系,保障油田消防设施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行。消防设施是防患未然的设施,已经安装,可能会很长一年甚至几年不会使用,但是设施会存在老化。或人为损坏等现象。我们应该加强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检修制度,对消防设施及时保养和检修,排查消防设施的安全隐患,确保消防设施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同时组织消防演练工作,让员工熟悉消防设施的运用,做好基本的油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5)加快消防技术更新与应用,奠定消防安全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防设施和消防技术也是飞速发展,更新换代快。我们油田消防管理工作要紧跟心事的发展,积极的引入新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和消防设施,提高油田一线工作现场的消防设施的科技含量。同时加强培训工作,对引入的高端消防技术和消防设施进行技术培训,确保人人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人员。同时多听取一线员工的使用意见,对消防设施进行科学有效的改进,做好消防安全中的每一环节。(6)从严控制新建消防项目的质量控制,确保消防设施高质量的投入运行。随着油气资源的不断勘察和开发,消防项目也在不断增加,新建消防设施的质量成为了事关安全的首要问题。消防项目的高质量、高标准的投入运行使用是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在现代油田消防建设中,严控质量关,做到不能有一丝疏忽大意,不放过一丝死角,确保消防项目建设从技术引入、原料采购、现场施工安装、消防设施调试工作等都能高质量的完成。在项目建设初期,做好消防设计方案的论证工作,对原料采购、设施安装等,进行招标,合理原则材料供应方和施工方。在施工安装过程中,严控质量和进度,加强技术、质量管理,走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步。
3 加强消防队伍建设,保证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现代油田消防管理中,很多安全问题的出现都与消防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有直接关系。所以要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打造一直敢打、敢拼、技术过硬、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障油田消防工作的安全。现代油田消防管理机构应对消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科学的做好消防队伍建设的规划,根据油田消防工作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总体安排合理规划时间,做好人员安排,保证油田生产的安全运行。定期进行消防人员培训、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消防工作顺利的开展,保障基本的安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好现代油田消防工作对于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是现代油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重之重。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保障油田安全生产、健全消防安全体系、、做好油田消防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科学有效的论证和分析,找到消防安全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利用动态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措施来督促油田消防安全工作的改进,实现现代油田消防管理的目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罗一新.关于我国物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05期.
[2]吴宗之,孙猛.200起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2期.
[3]张奋.化工物流的现状及发展探讨[J].化工管理,2005年Z1期.
[4]张忠英.油田消防安全隐患调查及整改措施的探讨[J].2012.12.
篇7
为进一步加强林牧系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排查整治火灾隐患,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市消委《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要求,全面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创建“平安机关、平安行业”为抓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认真组织火灾隐患排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全面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预防火灾能力,有效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系统工作安全和产业安全,维护林牧系统的安全稳定。
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消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对消防工作具体抓,切块负责;各单位负责人,长期抓、经常抓,对消防工作负全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网络。
(一)排查整治范围。本系统内机关办公场所,重点林业生产区,畜牧业生产和监管企业。
(二)排查整治内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标准》
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从2016年4月25日至10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6年4月25日-4月30日)
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措施,召开专门会议,广泛动员,明确分工,严格履行“一岗双职”、“一岗双责”,对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5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
各单位要组织人员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机关办公场所、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监管等方面的检查,以条线组织,切块检查,包干负责。
各单位要加强对消防基本技能的培训,要加强消防安全宣传,认真组>!
各单位对在此次活动中排查出来的消防隐患和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6年10月上旬)
各单位要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消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将考核结果纳入全年绩效考核,并通报消防工作考核结果。
(一)高度重视,全面动员部署。此次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时间长、任务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切实把此次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大安全、大稳定”的管理理念,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精力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此次活动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二)认真排查,强化隐患整治。各单位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排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建立台帐,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自身确无能力整改的报请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篇8
分析上述典型火灾案例,不难看出,违章用火用电是施工现场火灾频发的主要直接原因,但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才是导致火势蔓延、酿成大灾的内在原因。
1.1用火用电管理不规范跟随施工进度的临时性用电多,且安装不规范;工人宿舍、食堂等电线、插座私拉乱接现象比较严重,电炉、火炉、液化石油气等被普遍使用;电、气焊、切割等明火作业时的现场防护、可燃物清理等措施不落实;电焊工无证上岗或不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吸烟、烟头乱扔等问题十分严重。
1.2易燃可燃物品多且乱工棚、仓库、食堂等临时性建筑多由木材、竹子、油毡、聚氨酯夹心板等可燃材料搭建;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多为可燃物;混凝土早强剂、防冻剂亚硝酸钠,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防腐材料,油漆、油漆稀释剂等易燃可燃物大量使用。并且,这些材料随意堆放、相互毗邻,导致施工现场火灾荷载大,且一旦起火极易火烧连营。
1.3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大部分施工现场没有配备灭火器或配备数量不足,还有的因害怕丢失、损坏而将灭火器锁起来或几种存放,导致使用不便;施工现场大多采用临时水源,无消防水源或压力不足现象十分普遍;一些施工现场不能按要求随进度敷设室内消火栓系统,或者敷设了但无水、无相关器材。
1.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对消防安全不重视,多数施工现场没有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均不明确,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消防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每日巡查、定期检查、用火审批、现场防护、入场培训、定期演练等消防工作制度不落实,形同虚设。
1.5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很多施工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知道、不履行自身消防安全职责。同时,建筑工人多数来自农村且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又极少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消防知识和逃生自纠能力差,加之大量工人集中居住,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2预防的对策措施
2.1严格落实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119号令)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成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义务消防组织,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项目经理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在各班组、工段明确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并对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切实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责任网络。同时,监理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监理范围,督促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2认真贯彻《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2011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以下简称《规范》),对施工现场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消防技术要求。施工单位要按照《规范》要求,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总平面部局,满足各项防火间距要求,配备、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加强日常防火管理,确保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具体技术要求不再赘述)。
2.3细化对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人员进场前,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重点讲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防火技术方案、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常识等。施工作业前,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应向作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技术交底,介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或环节,施工过程应采取的防火措施及应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逃生路线等。要特别注重对电焊、气焊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督促落实动火审批、现场防火等制度,确保用火用电安全。
篇9
(一)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展开。作为供水企业,需要认真完成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需要主要把预防为主和消防结合起来,不仅要完全按照安全生产法的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定进行生产活动,而且也要自觉主动地坚持企业全部员工都要参与到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去,要全方位、全天候对消防做好预防。而且,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按照国家消防法规的全部要求,规定下可以实施的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也要完全分解安全生产的目标,建立一个安全的生产目标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主要是对所以的生产目标做好管理,不仅要对其进行评估考察,还需要对员工采取不同的奖赏制度,保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主要是通过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上有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这样可以让企业消防安全工作更加顺利的完成。
(二)企业消防管理工作原则。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体现“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要对于消防安全上存在的问题才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身上,这样,也可以确保每个部门、每一级的管理人员,甚至是所以的企业消防安全设计、施工、检验的单位都会确实的管理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职责。每一级的企业领导最好是可以亲自召开相关的消防安全会议,也最好可以主动监督一些重大火灾隐患的排查整改任务,亲自参加消防安全检查和过问火灾隐患整改完成进度。
二、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我们应该把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带入到企业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当中去,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平时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应该要求参与检查的工作人员必须实事求是、严格管理好消防安全工作。同时,在企业里面工作的员工一旦发现安全事故,需要马上上报,企业不仅要对事故做好严格的处理,还需要探究发生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事故原因做出分析,防止安全管理工作出现层层衰减、不深入等情况。
(二)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我们在对企业展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也要对员工的素质做重点培育,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我们都应该知道,消防工作有时候就像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甚至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注意的,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关于消防安全管理的知识水平,让大家了解,即便是一个小小的烟头或者是一块出现裂纹的地板,甚至是电、煤气和火炉这样的一些大多数人每天都会接触的东西,但是一旦不注意,就会出现重大事故,造成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了解到,只有每天留心,才可以保证一方平安。要改变人们模糊的认识,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的火灾防御能力。
(三)组织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企业还需要固定的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培训学习,定期地对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做好调查,必须做到“三懂、四会”的目标。“三懂”指的是懂企业存在的火灾的危险、懂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火灾、懂及时对火灾隐患进行整改,“四会”就是所有员工在发现火灾之后会报警处理、会简单使用灭火的器材、会及时的帮助疏散人员和会扑救小火。在企业内部实行鼓励制度,目的是为了激发出员工的对消防安全维护工作的工作热情,这是搞好消防工作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消防投入,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内部需要做到一下的几点,需要设置有专门的消防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更新和隐患落实整改,确保消防设施更新及时,隐患整改到位。要加大技防建设。投入资金为各重点部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等一系列科技防控措施,形成立体化的消防监控体系。
(五)供水企业消防应急处置实施措施。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积极地、正确地引导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阻止火势蔓延,禁止一切盲目行动,保证灭火和疏散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拔打“119”电话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报警时应讲清起火单位、部位、详细地址以及着火物质和火势大小,燃烧物和周围的大概情况。并报出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以便消防队随时查询情况,然后到就近的路口迎接消防车;并及时向领导汇报。要按照各自分工迅速分头行动,做到灭火、报警、引导人员疏散三同时。一旦发生火情,初起火最易扑灭,现场人员、义务消防队员立即用灭火器、水枪、黄砂等进行扑救,把着火源消灭在萌芽之中。通讯联络组(办公室)接警后,应立即向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领导及组成人员报告。同时通知灭火行动组和安全防护警戒组成员到达火灾现场;听从指挥部对火灾扑救工作统一指挥。公司领导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往火灾现场,组织实施指挥工作,对灭火工作进行任务分配,迅速实施扑救,组织义务消防人员疏散人员和周围物资,进一步控制火势;等待消防队到来。火灾发生时,由起火部门负责人就近组织指挥;当灭火行动组成员到达火场时,起火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汇报火场情况,交由灭火行动组负责人组织指挥;当公司分管领导负责人到达火场时,灭火行动组负责人应立即汇报火场情况,服从分管领导负责人指挥;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分管领导负责人应立即向消防指挥员汇报火场情况,听从消防指挥员统一指挥。总指挥可根据火势情况,决定采取破拆、停电、供水、车辆调用和寻求相邻单位支援等措施。通讯联络组迅速收集各组工作情况,灭火组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立即汇报火灾现场实况,听从公安消防队指挥员的统一指挥,组织本单位人员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火灾扑救工作。火灾扑灭后,安全防护警戒组应保护好火灾现场,做好善后工作。
三、结束语
篇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资源丰富、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加大,这些有利因素都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增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政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采取了一些推动企业发展建设的有力措施。但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将会给社会及人身都带来巨大影响。
二、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目前,服装、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以皮革为主、化工原料为辅的易燃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可燃物品以及甲苯、溶剂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这些物品在使用时都极易发生燃烧,引起火灾的发生。这些物品燃烧后会大量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烟气,阻碍员工逃生,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往往重效益、轻安全,在有限的空间内,不顾相关消防法规定要求,占用防火间距等最大限度地堆放生产材料,致使厂房和生产车间内火灾荷载密度急剧增加,火灾危险性增大。
(二)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突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没有很好地进行消防规划,“先建设后审核”、“先投入生产再审核”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企业在施工阶段违规建造,消防车通道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到达火场进行有效的火灾扑救。加之与周边建筑没有保持相应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灾蔓延趋势。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厂房、仓库、宿舍等建筑耐火等级较低,一旦起火,由于建筑构件抗御火灾的能力低,在较短时间内主体结构就会被破坏,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三)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滞后。企业基础消防设施薄弱,特别是室内外消火栓的数量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有的企业,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器材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将直接阻碍初起火灾的扑救处置,加速火灾蔓延,增加火灾危险性。
(四)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企业未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无专人负责管理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失控漏现象严重。部分企业老板及员工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不懂消防器材的操作和初期火灾的扑救,致使火灾连续发生。同时对原料、成品仓库等重要部位的管理工作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未能正确处理防盗和防火在关系,存在仓库与车间混未进行防火分隔、仓库内垛距、灯距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未落实整改措施和临时的防范措施,极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防火安全措施
(一)认真排查,摸清底数,分类进行指导。对辖区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分类建立台账。根据企业的特点分类进行指导,规范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安全保障行为。结合此类企业逐步建立起操作性强、切合企业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全员消防教育培训到位,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到位,动用明火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到位,火灾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消防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并结合企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使之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
(二)部门联动,加大监督力度,共筑消防安全防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业主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指导业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力争以有限的整改资金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坚持严格执法,坚决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同时要定期召开劳动密集型企业法人代表会议,增强法人的消防安全意识,要从上至下解决企业内部火灾隐患问题。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严格依消防规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设计建设,严把审核验收关,杜绝产生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要严格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法制化、社会化,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细化分解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环环相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制,不断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企业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此外,企业要立足实际,组织开展日常性消防安全检查,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防火巡查,重点检查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的完好情况、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出口畅通情况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