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法规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防法规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防法规的主要特征

篇1

 

军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军事经济法的特征作为军事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有征象,是表征军事经济法本质特点的概括性标志。它反映军事经济法的本质,是军事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相区别的依据。只有正确把握了军事经济法的主要特征,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军事经济法。总的说来,军事经济法有国家主导性、军事和经济的双重目的性、政策性、综合性等四大特征。

 

一、国家主导性

 

军事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军事经济的法,军事经济法所调整的军事经济管理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管理主体是掌握国家权力的国家军事机关和政府机关,这些机关管理军事经济的过程就是其行使国家权力对军事经济进行干预、调节、控制、约束的过程。

 

因此,国家的军事经济管理行为对相对主体具有强制性。在军事经济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的管理意志能够得到及时和完整地贯彻,进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军事经济法的国家主导性集中体现在国家管理行为的强制性,或者是军事经济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但是,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强制性依其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形:

 

一是命令和服从关系,其强制性最强。在此种关系中,管理主体通过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强制有关市场主体实施某种市场行为,市场主体必须服从,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权利。

 

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其强制性次之。在这种关系中,管理主体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其他非直接强制的手段引导有关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志实施市场行为。

 

三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管理主体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有关市场主体是否遵守法律和服从管理进行督察,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二、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性

 

军事经济法是调整军事经济管理关系的法,这就决定了军事经济法必然具有军事性和经济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军事经济法的军事性表现在:军事经济法既包括调整军队经济活动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包括国民经济个部门进行军事经济活动的一些法律法规;军事经济保障的对象是武装力量,服务的行为是军事经济活动。另外,军事经济法的最高目的也具有军事性。军事经济法必须遵循军事活动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要求,提高军事效益,最终为产生和提高战斗力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军事经济法的经济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军事经济法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军事经济的管制、调节、干预等管理活动,维护军事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军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军事经济法在调整目的上的经济性。

 

第二,军事经济法调整军事经济管理关系虽然是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但是,军事经济法在设立管理主体和相对主体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时,是以尊重和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为前提的,许多军事经济法规范就是对市场经济规则的直接体现,因此国家的管理行为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违背经济规律的管理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是军事经济法在内容上的经济性;

 

第三,国家的管理行为主要是依靠经济杠杆等经济手段对军事经济的运行进行干预和调控,以实现其经济目的,如通过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税率和利率的升降增减来调节资源的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再分配等,这是军事经济法在调整手段上的经济性。

 

第四,军事经济法必须体现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确保经济效益;军事经济建设和军事经济活动必须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全局,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秩序。

 

在军事经济法军事性和经济性二者的关系上,一方面,经济性是基础和保障。军事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军事经济保障能力,才能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如果没有经济性或经济运行状况不佳,就不能为提高战斗力服务,其军事性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军事性是目标和检验标准。军事经济运行的直接目的在于提高战斗力,满足国防安全和军事斗争的需要。军事经济运行的效果好不好,也需要以战斗力来检验。

 

三、政策性

 

在任何法律部门中,法律和政策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政策是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依据,法律是贯彻政策的主要工具。但是,法律和政策的关系在军事经济法中表现得尤为紧密,即军事经济法的政策性十分突出。首先,由于国家经济活动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国家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法律调整之前,通常会以政策的方式先行试验,一旦成功就正式将政策上升为法律。大量的军事经济法规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来源于国家的军事经济政策。

 

其次,由于经济活动时常处于变动之中,因而国家的军事经济政策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常发生变化,而军事经济政策的变化又直接影响到军事经济法的稳定。在各个法律部门中,军事经济法的易变性最大或者说稳定性最差,其根源在于其鲜明的政策性。最后,军事经济法的政策性还充分表现在军事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方面,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受军事经济政策的影响,军事经济法的执法和司法力度也不尽相同。

 

四、综合性

 

军事经济法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调整对象等诸多方面都是多样性的统一,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体系。军事经济法的综合性表现在多方面:

 

第一,从性质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是以公法为主导,兼有私法和社会法性质的法律部门,它以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同时又兼顾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第二,从内容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它所包含的单行法律法规的数量众多

 

。第三,从调整对象上分析,军事经济法既调整军内发生的军事经济关系,又调整军队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军事经济关系。

 

第四,从法律规范的内容而言,军事经济法律规范的内容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军事财政、军事经济交易、军品贸易、国防资产管理、军事经济保障、军事经济动员和监督等。此外,军事经济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同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篇2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quipment support,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content and key technology of equipment support should be scientific understood in theory. In the base of the concept of equipment support informationalization, the collectivity object and main matters are put forward,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mary technology, finally expounds how to perfor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 装备保障;信息化;信息管理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informationaliza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05-02

0 引言

当今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无不加快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制定新的建军方针,迈开了由机械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全面转型的步伐,努力占领保障领域信息化的制高点。面对全球信息化的浪潮,实现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装备保障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1 装备保障信息化定义

装备保障信息化[1],指在军队最高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装备保障领域依托国家、国防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装备保障信息资源,系统改造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装备保障,不断提高装备保障能力和效益,最终实现装备保障形态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变革的进程。

该定义指出装备保障信息化必须在军队最高领率机关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进行,其主体是装备保障系统中的所有人员、物资、装备、设施及其相关的环境等,其发展是一个滚动发展的动态过程。

2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述

2.1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进入到“十二五”时期,军队的战略地位和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变化,全军进入到了战略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种形势下,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为:

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先进装备保障理论为主导,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人才为依托,构建信息化的装备保障体系;建设覆盖各级各类装备技术保障机构的,高度融合、高效运行、高度安全的导弹保障网;逐步实现保障管理科学化、保障指挥自动化、保障供应精确化、维修保障精益化,实现装备保障领域内的“C4ISR”;促进维修保障政策的创新发展,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保障能力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装备保障综合、快速、高效、精确的目标。

2.2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2.2.1 信息网络建设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建设先进、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这是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发挥装备保障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关键。因此,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在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应处于重点发展的主导地位。

2.2.2 信息设施设备建设 信息设施设备是实施装备保障信息化的手段,是装备保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装备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发展保障装备的过程。既包括运用信息技术对现有保障装备实施改造和改进,也包括研制和配备新型信息化保障装备以及加强装备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

2.2.3 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建设 装备保障信息资源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装备保障信息资源,既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衡量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

2.2.4 装备保障人员队伍建设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人才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之本,对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其它工作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根本保证。

3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

3.1 数据仓库技术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集成、时变、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2]。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经过多年建设后,会积累海量的数据。但如果在系统建设之初,没有很好地考虑各系统的有效集成,从而使这些数据分散在多个独立系统中,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这样以来,信息分散、无法共享,数据完整性、一致性得不到很好地保证,数据应用水平不高,难以为决策者提供综合、高效、准确的信息。数据仓库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除了提供传统数据库的数据收集、记录、分类、排序、存储和查找管理功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针对原始数据的不同性质和格式,建立独立的、面向不同用户需求的智能、数据映射、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处理的功能。

3.2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技术集数字化技术、因特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是新时期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有利于充分利用装备保障信息资源,创新装备保障手段,不断提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以IETM推动装备保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工作效率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防部就将F-16战斗机的750000页技术文档制作成为39片光盘,在其他一些武器系统也积极采用IETM,取得了很好的效益[3-4]。

3.3 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可视化技术。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可视化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图形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手段,将装备保障资源、保障过程、保障状况、保障信息及战场环境等以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给装备保障指挥员,增强装备保障指挥员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的过程[5]。实现装备保障管理信息的关键技术有:①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发现知识。在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可视化中,根据既定目标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对大量的装备保障数据进行探索,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指导实际的装备保障工作。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技术在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推理上的优势,充分利用了人类在问题求解中的经验和知识。装备保障管理信息可视化中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不仅能模拟人的思维方法和决策过程,为装备保障指挥员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决策建议,而且可借助专家系统调用以往相似问题的经验和知识,提供对于新问题的决策建议,在决策的全过程为装备保障指挥员提供支持。

4 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

随着装备信息网络建设和资源开发,装备保障信息的内容将与日俱增,如何利用好这些装备保障信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通过合理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管理使用好装备保障信息,才能最大效益地发挥信息的保障功能,促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

4.1 管理内容 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内容分为日常信息管理和战时保障信息管理两大部分。

4.1.1 日常信息管理:日常信息管理包括基础信息管理、业务信息管理和日常办公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主要指序列信息、装备性能信息等;业务信息管理主要指:装备管理信息、保障机构信息、计量、化(试)验信息、远程技术装备实力统计信息等;日常办公信息管理主要指:公文处理信息、工作计划信息、规章制度信息管理等。

4.1.2 战时保障信息管理:战时保障信息管理包括战

前准备阶段、战斗实施阶段和战斗结束阶段的导弹保障信息管理。战前保障信息主要指装备供应保障、技术保障、保障力量部署等;战中保障信息主要指装备消耗补充和技术准备、战损抢修计划制定、保障力量部署调整等;战后保障信息主要指装备消耗补充和拟制相关军用文书等。

4.2 管理方式 装备保障信息管理方式有依法管理、分级管理和专人管理三种方式。

4.2.1 依法管理:装备保障信息的内容和类别较多,信息量大,要做好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工作,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法规,用法规来统管保障系统内部的各类信息。装备保障机关要依据国家和军队信息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出符合装备信息管理的具体的规章,各级保障部队要在信息管理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若需要制定专门的信息管理制度时,应报上级批准后方可实施,但不得与上级法规冲突。各部队单位要坚决落实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管理装备保障信息,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困难或更好的管理经

验,应及时逐级上报。

4.2.2 分级管理:分级管理就是在各级装备保障机关

保障信息管理体制的框架内,实行分工管理,各负其责。总部级装备保障机关负责装备保障信息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全军范围内的信息统管,各军种装备保障机关负责本级装备保障信息的管理和所属部队的装备保障信息的统管。部队要抓好本单位装备保障信息管理,对于个别专业、特殊装备的信息,需要进行特别管理时,可进行升级管理。

4.2.3 专人管理:装备保障信息工作随着装备的发展和保障工作的需要,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针对装备保障工作的实际需要,对装备保障信息的管理必须实行专人管理,并应尽快建立一支装备保障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实施专人管理要做到定岗定位、定职定责、科学管理、注重实际、安全保密。

5 结束语

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全军的统筹规划下,以“着眼打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需求牵引,优选发展路径,坚持“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做好装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划和计划,满足部队转型建设对装备保障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杨学强,黄俊等.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3-25.

[2]杜家兴,徐宗昌,王铁宁,杨学强.装备保障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9):225-227.

[3]刘琳娜.基于本体的武器装备IETM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

篇3

胡主席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素质、战略素质和科技素质,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战略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必备素质之一,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和决定着领导干部观察、分析、判断事物的立场、观点,影响和制约着领导者的领导行为、领导方式、领导艺术、领导绩效。提高战略素质,是新世纪新阶段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要提高战略素质,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善于把握世界格局。科学判断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大势及其影响,是领导干部战略素质的特别要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领导干部只有科学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变化的内在规律,才能自觉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要善于把握多极化发展的世界政治格局,明确我国在世界大舞台上的政治地位,充分认清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努力增强部队建设的使命感、紧迫感;要善于把握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经济格局,把部队建设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思考,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环境中抢抓机遇,发展自我;要善于把握以军革为主要特征的世界军事格局,认真借鉴世界新军事革命的经验教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站在世界前沿推进中国特色军革。

二、要胸怀国家发展大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善于从党、国家和军队发展大局上分析问题,是领导干部战略素质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领导干部去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尤其是军队领导干部,只有胸怀大局,才能更加自觉地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更加自觉地带领部队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更加自觉地推进国防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要深刻理解大局。理解大局是紧跟大局、服从大局和服务大局的前提和基础。

三、要统揽部队建设全局。从本单位建设全局上运筹谋划工作,是领导干部战略素质的现实要求。领导干部只有立足全局,才能形成具有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领导决策,才能协调好各种矛盾、统筹好各类资源、搞好各项建设。首先要切实把握本单位的使命任务。领导干部就是要谋全局、抓大事。一支部队、一个单位工作头绪众多,任务性质纷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神圣职责,积极把握好本单位的使命任务。当前,做好反“”军事斗争准备,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最大的使命性任务,我们要努力做到心思和精力向军事斗争准备聚焦、部队建设和工作重心向军事斗争准备集中、财力物力使用向军事斗争准备倾斜,切实提高部队各种条件下的打赢能力。

四、要掌控大项工作战局。善于对大项工作实施有效监控管理,是领导干部战略素质的具体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善于掌控大项工作战局,才能牢牢把握主动权,稳步推进工作落实。掌控好战局,一是要抓住重点。以往,在有些同志那里,要么不讲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搞人为重点,凭着上级喜好和个人的好恶、以功利的心态乱定重点;要么只要重点,最终导致“两头冒尖”,等等。这些现象,都必须注意克服和解决。抓重点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对党的事业、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不图虚名,不争彩头,切实把重点定准、把重点抓牢。二是要关注关节点。关节点是指那些在具体工作中不能绕过、不可回避的关键环节,它往往不是中心制约中心,不是重点影响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前瞻思考,事前进行深入细致的宏观把握和科学预测,切实把主要关节点纳入视线;要强化监控措施,注重了解相关信息,切实掌握关节点的动态;要加强反馈决策,针对关节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拿出解决对策,切实把关节点掌控住、建设好。三是要处理矛盾点。所谓矛盾点,就是指在事物发展运行过程中,下级权限内无法解决、无力解决而又制约前进的难点问题。处理好矛盾点,领导干部就要积极搞好协调,从战局需要出发,设身处地为部属着想,力所能及地化解矛盾,解决困难;就要善于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给政策,充分发挥下属单位的能动作用,努力为他们解决困难提供便利条件;就要注重上下结合,集中两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切实推动战局的不断发展,促进大项工作的落实。

篇4

关键词: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壁垒 贸易壁垒 oie标准

“动物福利”(animalwelfare)正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条新的“流行语”。在国际上,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贸易议题。动物福利的出现,一方面可以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间的经济水平、教育文化和道德标准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动物福利的出现无疑就构成了一道新的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壁垒。动物福利潜在的贸易壁垒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不给予足够重视,我国相关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将会遭遇巨大障碍。

一、动物福利的起源与发展

动物福利活动最初是由一些关心动物福利的民间人士和动物保护团体倡导并发展起来的。在18世纪末,英国功利主义哲学jeremybentham首先提到动物的福利问题,认为动物福利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动物也能感受到痛苦。1822年,理查德·马丁(martin)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即《马丁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对虐待动物的相关法案。1866年由美国外交官亨利·伯格(henrybergh)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asp—ca),并推动纽约州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动物福利法:《反虐待法》。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动物福利保护法规。这些法规都是在道德伦理方面强调我们应该对动物权利的保护。

20世纪60年代后,因为西方国家农业的发展已经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公众开始转而关注生产活动中对动物福利的影响。1965年的英国政府发表的“brambellrepo~”报告就是公众对动物福利关注的集中反映。其后,各国学者纷纷研究动物福利间题:moberg(1987)和barnett(1987)认为生理指标应该在评估动物福利上起主要作用;mcglone(1993)同样认为生理指标优于行为指标,因为它们更客观而且更少一些人为倾向性;duncan(1993,1996)建议动物福利应该和动物感受而不是它们的生理或别的指标相联系。

目前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动物有“五项基本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与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宰杀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比如,对猪的动物福利国际法规规定:猪在运输途中必须保持运输车的清洁,要按时喂食和供水,运输时间超过8小时就要休息;在宰杀时,应当使用高压电快速击中致命部位,使其在很短时间内失去知觉,以减少宰杀的痛苦,并且必须隔离屠宰,以防被其他猪看到而产生恐惧感。不少欧美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能提供畜、禽或水产品在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没有受到虐待的证明才准许进口。

二、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特点

(一)合理合法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把动物仅仅当作人生存的资源发展到保护动物最后提升到了福利保护的地位,不能不说是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进步。于是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动物福利法规。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对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世贸组织又规定允许成员方采用“为保障人民、动物、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措施”。因此,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外衣,而且还能获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二)歧视性和隐蔽性

动物福利条款在不违背wto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动物福利标准都是发达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强者制定标准,对弱者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畜禽产品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动物福利标准的实施即使是非歧视的,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体动物及动物制品一视同仁,也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障碍。经济实力是基础,发展中国家如果温饱问题都还没解决,如何讲“动物福利支出”,此外,以自己国家的动物法案为屏障,利用动物福利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还涉及社会道德问题,不仅穿上了符合进口国法律的合法外衣,而且极易博取公众的同情和社会舆论支持,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三)实施领域的广泛性

动物福利壁垒的实施客体目前主要针对活体动物的进口。但有向其它与动物和动物制品有关的领域和上下游产业施加影响的趋势,与动物制品有关的行业,如:餐饮业、化妆品业、医药业、服装业等都有可能受到冲击和波及。由于目前有关动物福利的呼声和抗议活动越来越多。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公司迫于国际供货的养殖场采取措施,改善动物的养殖环境,不得采用强迫进食等虐待动物的措施,否则将停止进货。

(四)复杂性和争议性

动物福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涉及到动物保护,又涉及到国际贸易,还与社会自身的发展、道德、伦理有关。动物福利问题有它合理生的一面,但如果以“动物福利”名义来设置贸易壁垒并用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上面,那么将有可能使出口国人民本来就很低下的生活条件日益恶化,这种在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优先考虑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乃至“精神需求”的做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仅不公正,而且这种变相的贸易保护,可能会造成人道主义的灾难。因此,动物福利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很大争议性的问题,如果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则不仅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诸多负面影响。

三、动物福利壁垒的利用方式

(一)利用wto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限制进口

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反倾销措施协议》关于动物福利以一般例外等形式出现。发达国家利用这些规定以一般例外措施、卫生检疫、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壁垒、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的形式,限制进口。欧盟和美国目前正在考虑用不可诉的动物福利保护补贴。

(二)用国际兽医局oie标准限制进口

国际兽医局的oie标准有关于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发达国家利用这些标准来限制我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要求供货方必须达~gjloie所规定的标准,否则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无法向wto提出贸易纠纷仲裁。

(三)用国内动物福利法限制进口

发达国家对于动物福利一般都有国内立法。这些动物福利法成为限制对外国产品进口的借口。要进口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内动物福利标准,如果外国产品在生产、加工或者屠宰过程中受到虐待,低于国内的动物福利法所规定的标准,就不准进口。

四、我国动物福利现状

(一)公众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公众的动物福利意识仍普遍淡薄,对动物福利保护的意义及如何实现动物福利保护的知识了解甚少。人们通常以动物主宰者的身份肆意对待动物,例如“活猪注水”等残忍对待动物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虐待残害动物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还被人们认为是不足为奇的,最近几年动物福利已逐渐引起各行各业人们的关注,很多民间动物保护组织自发而生,动物福利意识有所提高。12004年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建成的一座38只恒河猴慰灵碑。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类健康献身的动物。由此可见,我国的动物福利意识水平在提高,但总体上仍远滞后于发达国家。

(二)动物福利立法进程需继续推进

我国除香港和台湾地区有完善的动物福利立法外,其他地区针对动物福利立法还相当滞后,除《野生动物保护法》外,我国尚无一部比较完整统一的动物福利保护方面的法律。然而在中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立法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不但对列人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动物要依法保护。对于一般动物,特别是那些人工饲养的禽畜,也要给予“动物福利”。最近几年,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已开始出现针对动物福利的条款,~n2004年12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了“实验动物管理机构负责实验动物工作中涉及的实验动物项目的管理并对实验动物进行伦理审查”。正在修订和准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都将有关动物福利方面的内容写入法案中,但和国际动物福利立法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的动物福利保护法律体系急需完善。

(三)禽畜产业动物福利实施细则不完善

由于动物福利公众意识淡薄及没有相关法律保护,使得我国禽畜产业的动物福利在饲养、运输、宰杀方面的实施细则令人堪忧,达不到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我国目前畜禽产业饲养密度大动物生活条件差,运输条件选不到要求。粗暴屠宰等现象普通存在。作为食品被批量生产出来的各类动物的生存状态急剧恶化。同时动物异地运输特别是长途运输量越来越大,这样生产出来的畜禽产品不仅直接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很难经得起国际市场越来越严格的检验。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经不起风浪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国畜禽产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率,而且对其他动物相关产品方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动物福利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一)对我国养殖业出口的影响

欧美等发达国家制定的动物福利标准,要求保证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生活舒适、避免肉体疼痛和精神恐惧以及享有表达天性等方面的自由,即使在贸易运输的过程当中,也要求每只动物与同类伙伴在一起,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笼舍清洁,饮食和空气充足、新鲜,屠宰这些动物时要单独进行,以免影响其他动物受到刺激和惊吓。目前,已有不少地方将动物福利作为进口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2002年,欧盟国家的一个畜牧产品进口商曾经造访黑龙江省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准备大量购买一批活体肉鸡,但是,这笔生意最终因该公司“不够宽敞、舒适的鸡舍”而流产。

(二)对我国中药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中药的生产大国,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原理和神奇的疗效世人皆知。但是,现在许多中药的制药方法却遭到批评和抵制,如活熊取胆。由于是活熊取胆汁,这个过程势必给熊造成极大的痛苦和恐惧,往往会使熊惨叫不已。虽然熊胆汁在中药用药里疗效显著,但是,这种令熊痛苦不堪的取汁方法却遭遇了不少的批评。又如,我国某著名品牌的龟鳖丸在国外销售时也曾遭遇国外消费者的抵制。原因是该厂在介绍其采用的生产技术时,提到要将野生龟鳖冷冻到零下192℃,这样制成的药品更容易为人体所吸收,比直接食用龟鳖的效果要好很多,但这种制药方法在国外却遭到了强烈抗议和抵制,影响其制品在海外的销售。我国中药的疗效世人皆知,但中药的出口却屡屡碰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药动物的福利没有得到保障。

(三)对我国水产业出口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第一位的水产养殖大国。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水产品产量为4855万吨。尽管我国水产品具有比较大的出口潜力,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的诸多有关规定和法令。欧盟多个国家,如德国、英国等就对屠宰动物有严格要求,其中包括卖鱼者不能将活鱼直接卖给顾客,由商家把鱼放进电箱里快速杀死后才能出售。美国的“濒危物种法案”将龟列为保护对象之一,禁止所有不符合ted(海龟隔离器,装于海虾拖网颈部,便于误人拖网的海龟逃生)装备要求的国家或地区捕获的野生虾及虾类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从1995年至今仍禁止进口我国的虾类产品,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的一些渔船上没有海龟逃生装置。2002年的“食人鲳”事件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食人鲳”是属于“黑名单”物种,但国际动物保护组织要求我国有关方面必须对“食人鲳”实施安乐死,否则将利用自己的影响呼吁世界各国抵制中国的水产品。

六、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紧推进动物福利立法

应紧跟国际形势,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动物福利的相关法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如美国就有“动物福利法案”;英国有“猪福利法案”;欧盟制定了宰杀动物的法规;除欧美之外,亚洲的新、马、泰和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都在上世纪完成了动物福利立法。我国政府可以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动物福利法规。

(二)积极椎广和宣传动物福利标准

国际动物福利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动物福利要求,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并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认可,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政府应加大对动物福利标准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国际贸易壁垒动态,提供动物出口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养殖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传统生产作业方式。提倡健康养殖

动物福利壁垒会给出口企业短期内带来成本增加甚至是禁止陛壁垒等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动物是为人服务的,但关键是怎么服务。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企业应改变传统对待动物的观念和作业方式,从自身条件出发,进行人道的畜养和屠宰,在兼顾对动物利用的同时,考虑动物的福利状况。

(四)从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我国现行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寥寥可数,动物制品的标准、监测、监督三大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食物链质量安全控制常常出现问题。由于没

有相关法规的约束,动物经营者很少考虑动物的福利,而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我国动物福利标准定得太低显然是不行的,但如果定得过高,又脱离了我国实际,加重经营者的负担,因此,应从我国国情出发,循序渐进地推进与国际接轨的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制度监测和监管力度,以保护公众健康和动物福利。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特征;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1-0145-02

1 前言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对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也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可见其对我们的重要性。当前,它已经成为与电力、交通等具有相同重要性的基本物质条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由于计算机的种种优势,我们将各种各样的数据交由其处理、存储,而为了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共享,我们又将计算机联入互联网。这些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有大有小,或关系到个人信息或关系到企业信息,甚至可能与国家安全信息挂钩。这些信息一旦受到来之病毒的泄露、破坏或篡改,便可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必须要加大对计算机病毒的研究力度,并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这样才能确保互联网的安全。

2 计算机病毒基本特征分析

就计算机病毒的本质而言,它只是一个可以在计算机运行的程序,但这种程序的作用并非为我们进行数据信息处理,而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的破坏,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隐蔽性。为了防止病毒软件以及用户发现病毒的存在,不论是在传播还是存储上病毒都会尽可能的将自己隐藏起来。当前的病毒通常为一小段可执行程序,一般隐藏在引导扇区或其他程序中,在一些情况下它也会隐藏在一些看起来已经损坏了的扇区中,这些隐藏方式虽然非法,但却能够得到完整的存储。

第二,潜伏性。为了提高破坏程度,大多数病毒在先期都会选择“寄生”,依附于其他正常的程序,待到时机成熟后再开始运行。

第三,非法执行性。我们在运行一个程序的时候,计算机系统都会实现做出一个统筹的安排,将部分控制权及资源交由该程序。但计算机病毒能够将自身隐藏在那些正常的数据或是程序中,如果用户企图运行这些隐藏有病毒的程序或是数据时,就会激活病毒,而却不能发觉。

第四,传染性。这是计算机病毒必备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判定一个程序是不是病毒的标志。计算机病毒在入侵成功以后,就会对目标程序、磁介质等进行搜索,一旦搜索到就会对目标进行破坏,自我复制到目标程序上。这些病毒的感染对象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是某一个系统部件。

第五,破坏性。既然称之为病毒,肯定它就会计算机系统造成负面的影响,或使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的运行,或使数据遭到破坏、盗窃,这根据病毒的主要目的而定;可触发性。病毒的运行通常都需要有一个到几个的条件支持,当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后,它便会开始运行,对系统及其他数据进行非法性、破坏性的操作。这些病毒运行的条件支持是设计病毒的人所主观要求的,当计算机用户的某些操作使条件得到了满足,病毒便会被触发。

除了上诉这些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外,其发展还逐渐开始转向下面几个方向。

第一,智能性更高。

第二,破坏性更强。

第三,传播速度更快。

第四,隐蔽性更强。

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分析

计算机病毒能够通过网络、U盘等途径进行传播,一些病毒能够被轻易的发现并删除,但另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病毒则非常难以得到控制并根除。计算机病毒以其传播性,可能会对整个计算机网络造成破坏,而根据病毒目的的不同,其引发的危害也不同。有的可能会致使计算机或网络瘫痪,使计算机不能正常的运作,还有的主要是为了盗取数据信息,所以其隐蔽性相当之高,就算在用户的数据遭到了破坏、盗取之后,可能都难以发现病毒的存在,这些数据根据其敏感性的高低,在遭到破坏或盗取后所引发的危害又有轻重之分。除了这些危害意外,计算机病毒还可能会对计算机用户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与危害。

4 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4.1 服务器防治技术

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以网络服务器为基础,如果网络服务器出现了任何的安全问题,那么将造成的危害将是没有办法估量的。当前,主要针对于服务器的病毒防范、治理措施是采用防病毒可装载模块,以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的扫描,对病毒起到防范作用。同时,还可以在使用防病毒可装载模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插防毒卡等技术,这些措施都可以提升服务器的防病毒能力,对病毒起到查杀、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作用。

4.2 工作站防治技术

工作站就好比是计算机网络的大门。只有看好这道大门,才能有效防止病毒的侵入。工作站防病毒有三种方法:一是软件防治,即定期不定期地用反病毒软件检测工作站的病毒感染情况。二是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卡。防病毒卡可以达到实时检测的目的,但防病毒卡的升级不方便,从实际应用的效果看,对工作站的运行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在网络接口卡上安装防病毒芯片。它将工作站存取控制与病毒防护合二为一,可以更加实时有效地保护工作站及通向服务器的桥梁。

4.3 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

计算机用户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直接受益人和受害人,强化大众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能力,对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有相当重大的意义。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及时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更新操作系统的漏洞,保证计算机处于安全运行状态,用户要避免浏览陌生网页,接收陌生人的邮件,不从来源不明的网站下载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定期杀毒等。

4.4 加强法制管理

在目前社会中,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相当猖獗,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立法尚不健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人们一般社会行为的准则,它阻止任何违反规定要求的法令或禁令,明确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人员和最终用户的权利和义务。

5 结语

如今,计算机与互联网对于我们工作、学习甚至是日常生活的涉入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在整个社会体系当中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国防安全、经融财经、商业及个人信息、休闲购物无不以其为基本物质条件,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由计算机与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由于管理体制及各种技术上的不足,使得计算机与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了各种数据信息上的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姜翠燕.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防范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390.

篇6

关键词: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49;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300(2000)01-0050-04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4.建立电子资金转移的相关法律

篇7

一、社区金融的涵义、特征和优势

社区金融是指社区公众及社区组织所产生的一切金融需求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满足其需求的一切活动。社区金融机构是基于一定区域地理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的网点,自主经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主要面向小企业经营者贷款和客户理财。社区金融的出发点是个人独特的社区属性,由于很多人大部分时间可能会耗费在社区里,便利的社区金融机构能更获得青睐。社区金融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区域集中度高。社区金融机构主要建立在居民所在社区,距离目标客户非常近。一家社区金融机构的业务覆盖范围在1-2公里,服务的就是社区的上万家庭,就是将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家门口。社区金融根植于社区、吸存于社区、放款于社区、服务于社区、融入于社区。二是运营成本低。社区金融机构不具备现金业务,投入安全成本低。出于政策法律规定,社区金融的柜台没有现金储备,顾客如果有汇票、支票等现金业务,还是需要去比社区银行更高一级的支行去办理。三是金融服务自动便捷。社区金融大力发展自助业务,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只能设备升级,将小巧的物理网点打造为全功能的新智能化银行网点。社区金融设备可以直接办理开卡,个人购买理财,个人或者企业办理小额贷款等银行基本业务。办卡买理财贷款等都可以由办公自动化机器和设备完成,开卡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即可完成,非常便捷。四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社区银行的现金取款全靠自动取款机,而自动取款机每天最高限额取款最高限额是2-3万,顾客需要大额取款时就无法满足,只能取不超过3万元的小额现金。购买理财起点30万以上的是不允许在社区银行网点出售。因此多为小微客户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五是拥有关系型信贷。社区金融可以分散信贷风险,强化客户信息数据,在居民中建立良好的口碑。社区金融的以上特征,带来了社区金融一系列地优势:首先,投入比较少,运营成本低。对于银行来说,社区银行可以带来存款利率的增加,但是投入成本比较低,降低了网点相对成本,使银行服务更加贴近民生。其次,为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最后,社区金融有效地满足了小微企业融资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

二、社区金融管理的风险性

社区金融的主要风险性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政策因素。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去年就纷纷启动了社区银行战略,但是监管层对于建立社区银行这一全新的概念是否与现行的新设网点法规相悖存在种种担忧和争议,银监会在去年紧急政策命令社区银行责令整顿,硬性规定了社区银行要持牌上岗,很多社区银行被关闭。因此,社区银行的发展首先是受到政府政策的制约。其二,法律因素。社区金融机构的建立,需要取得营业许可,需要层层地审批。没有法律审批的网点,依然违法经营,对客户的财产风险会有不可估量的危害。其三,地理位置因素。由于社区银行的地域性明显,其营业额非常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如果选址不好,市场不够广阔,很难继续经营下去。其四,社区信任因素。社区金融人员在社区银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其他级别的银行网点,这一点儿更加明显。因为社区金融是新兴事物,又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取得一定区域内社区住户的信任和支持就格外重要。社区银行的领导能否赢得社区有影响力的“大客户”支持,并且由他们进行口碑相传,是决定社区金融成败兴衰的关键。其五,操作安全因素。社区金融虽然不办理现金业务,一般的金融服务业务需要金融自助设备完成。因此,设备的安全监控也很重要。社区金融还有大量客户的储备信息资料,对社区银行人员进行安全布防保密的培训也显得非常重要。其六,同质化竞争因素。短短两年间,社区金融发展迅速,在一线城市,一个社区往往可以看到同时存在四、五家金融机构,扎堆现象严重,这样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从金融行业现实来看,银行进入社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通过开设社区银行来挖掘客户;同样非银机构也在扩大领域。

三、前馈控制在社区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前馈控制的涵义

前馈控制就是在危险和危害发生之前进行一些科学方法的预测和预警,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前馈控制的优点在于前瞻性和主动性,主要着眼点在于对未来的控制,因此控制先于结果。前馈控制克服了反馈控制的时滞性缺点,使控制行为更加积极有效。建立社区金融风险管理的前馈控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关系到社区金融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二)社区银行风控的前馈控制方法

1.情景分析方法

所谓情景分析方法,是面对未来的系统思维方法,对事物发展所有可能的态势运用定量和定性描述,主要特点是在定量分析中嵌入很多的定性分析。运用情景分析进行前馈控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军事部门。1964年,美国国防部针对可能潜伏于未来的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及相关的军事力量,通过应急战争军事分析,测算出了对应军事力量的规模需求。这是最早的情景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出现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社会危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长远的战略规划已经无法应对经济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很多大企业和大公司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开始研究和应用情景分析方法,如兰德、壳牌等。80年代以后,情景分析方法在企业和政府组织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前馈控制方法。

2.政策模拟方法

政策模拟方法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安全或者多国经济博弈的政策模拟器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所谓政策模拟,是指运用数学建模、模拟计算和政策虚拟的计算机实验对政治经济社会政策问题进行模拟演练,通过人工和计算机手段仿真推演预示风险和矫正对策。政策模拟一种以政策实验为导向的社会仿真,目的是为政策提供一个虚拟的实验场所。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自己的政策模拟系统即政策模拟器,用于分析本国的国际贸易政策和国内经济政策。一些大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政策模拟器。政策模拟器的一般概念是“一个为政府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它的目标是寻求适当的政策去响应未来和发现社会经济面临冲击的政策对策。”政策模拟器是一种大型软件,主要作用是探索各种政策情景,通常是以特定模型为核心的配备地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社区金融政策模拟器的开发需要三个方面的需求。第一,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论分析模型。通过对社区金融不同情景方法下的风险因素研究,以及社区金融风险问题的内在机理研究,提出可靠的和正确的理论分析模型。第二,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复杂性分析技术,建立系统完善的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和预警分析的计算体系。第三,需要利用仿真交互网络系统对风险进行检测和评估,并且进行对策模拟研究。

3.社区金融风险控制的前馈控制设想

政策模拟器是风险社会催生的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其本质是模拟风险和应对预演方法。针对社区金融风险管理的风险模拟器应该是一个为社区金融机构避免风险危机、维护社区金融安全稳定运行的决策支持系统。社区金融风险控制模拟器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社区金融风险性因素的识别,二是有针对性的对策演练。

四、社区金融风险管理的前馈控制模式设计

社区金融目前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社区金融能否取得成功,最终取决于能否建立目标达成的有效机制。社区金融系统的风险要素和要素间的组合序列我们把其成为静态结构,把系统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称为动态结构。社区金融风险控制的前馈模式,就是用一种特定的规则规范系统内各要素的组成方式和各要素间的联系方式,实现风险控制的功能。

(一)社区金融风险管理规划机制的组成和功能

社区金融风险管理的规划机制应用于社区金融的前馈控制模式,进行客户访谈,外部数据采集、参数选择、分析、计算,根据社会调研,对目标小区的居民以及相关的物业、商户等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通过模式预测、预警评价、调控,预警结果图表与信号输出。

(二)社区金融风险管理的前馈控制体系模拟

篇8

一、 电子政府评价的理论意义

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对于电子政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科学的评价理论是测度电子政府发展水平和绩效的依据。这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电子政府发展中的不足,总结电子政府发展中的得失,引导电子政府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国家性的、地区性的电子政府比较,对于引导电子政府的相对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科学的评价理论是电子政府标准化的重要依据。评价理论本质上是一套电子政府概念体系。在电子政府的建设中,具体的实现方法和实现手段并不相同,但其中的理念目标却是一致的。科学的评价理论,对于引导电子政府的标准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科学的评价理论是指导电子政府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型。建立基于理想模型的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对于明确未来电子政府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制定电子政府的未来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 国外对电子政府评价的实践

国际组织、国外政府和咨询机构等对电子政府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我们建立电子政府理想模型,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和评价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比较重要的研究简单介绍如下:

1.联合国对全球电子政府发展的研究。

2001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DPEPA/UNDESA)与美国公共管理协会(ASAP)两大国际组织对全球190个国家的电子政府进程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正式于2001年底。调查的最终结果体现为各国的电子政府指数。

其定义的电子政府指数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网站的信息和服务的成熟度;

二是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的数据分析,其中包括六大指数:一个国家的计算机数量、互联网主机数量、上网人数、电话、移动电话、以及电视机数量的百分比;

三是对人力资本的数据分析,它包括人力发展指数(是否倾向接受并使用电子政府提供的服务)、信息获取指数(是否拥有技术手段获取相关的、及时的信息与服务)、以及城市人数占总体人数的百分比。

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即得电子政府指数,该指数其实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社会发展状况。

为了清晰地描述各国电子政府所处的发展阶段,该调查还把电子政府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网站与政府有关的各种静态信息,如政府机构、法规、指南等。因此,政府信息上网是电子政府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政府与用户的单向互动阶段,即政府除了上网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之外,还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

第三阶段:政府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政府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就某件事情安排在网上征求公众的意见。同时,公众也可以向政府提出建议或询问,使公众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决策。

第四阶段:网上事务处理阶段,即以电子的方式完完全全地完成各项政府业务的处理。

第五阶段:无缝集成阶段,这是电子政府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最终方向。社会资源的无缝隙整合、组织的趋于零成本运行、服务个性化和即时反应四项将是衡量信息社会高级发展阶段中任何一个政府组织信息化成熟度的主要标志。

在被调查评测的169个国家中,19%的国家处于第一阶段,71%的国家仍处于第二、第三阶段,只有10%的国家进入了网上事务处理阶段,而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迈入第五阶段。

2.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府发展战略的研究。

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府发展战略的研究,以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所做的研究为典型代表。其下属的电子政务特别工作小组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一个由46个联邦政府机构组成的电子政务指导机关,对于美国电子政务的战略规划起到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美国政府,尤其是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的相关研究中,美国电子政府的服务领域被划分为四类:

政府与公民(G2C),即通过政府网站为公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府服务;

政府与商务(G2B),即为企业和投资者等提供有效的政府服务,以良好的政策支持、管理指导和咨询服务等,促进投资环境、市场环境的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等;

政府与政府(G2G),即通过整合和共享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的信息,提高政府效率,提高电子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政府的内部(IEE,内部效率和效能),即通过借鉴企业中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调整政府的运作模式,从而减少政府支出,提高政府部门及其政府雇员的工作效率和改进绩效。

2001年1月,美国发表了联邦政府37个部、局电子政务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其调查内容涉及1371个联邦政府电子政务项目。调查结果中发现,在所有政府服务中,G2C服务约占36%,G2B服务约占20%;G2G服务约占22%,而IEE服务则约为22%。

3.埃森哲公司对全球电子政府的调查和研究(《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埃森哲公司,2002年)。

著名的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在2002年对24个(包括后来加入的中国)国家级电子政府进行了量化测评。考察了9个主要政府服务部门提供的169项国家级政府的服务。这9个相关的服务部门是人事服务、司法与公安、税务、国防、教育、交通与机动车辆、民主与法制、采购以及邮政。

埃森哲在评价电子政府发展水平时采用电子政府 “总体成熟度”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指标:

服务成熟度指标

服务的成熟度用于衡量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水平。它要考虑到国家级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的数量(服务成熟度的广度),以及提供的每种服务的完善程度(服务成熟度的深度)。服务成熟度则是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综合衡量的结果。

服务成熟度包括三个层次:信息型、单向作用型、双向互动型。

客户关系管理指标

客户关系管理(CRM)指标是衡量提供服务成熟度的一种手段,因此有助于国民通过与政府之间的在线互动来获得最大的效益。埃森哲采用5个衡量标准来确定CRM的作用,即政府网站的判断力、互动性、站点特性、针对性以及网络。

而总体成熟度,则由服务成熟度指标和客户关系管理指标相结合得到。在这个衡量标准中,服务的总体成熟度占70%,CRM占30%。

在测评的结果中,埃森哲根据政府网站提供服务的总体成熟度的等级,将这些政府在得分和特点相类似的基础上划分成四种类型。

转贴于

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先政府,能够通过网络提供大量成熟的电子政务服务。这个类别中的政府得到的总体成熟度的分数大于50%。

具有远见卓识的政府已经建立起在线电子政务服务的牢固基础,并且通常已经展示出在CRM的利用方面取得的某些进展。这个类别中的政府得到的总体成熟度的分数在40%到50%之间。

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新兴的政府通常已经能够提供范围相当广泛的电子政务服务,尽管服务的成熟度还比较低,却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服务的潜力和增强他们的CRM应用能力,大幅度提高其电子政务服务的水平。这类政府达到的总体成熟度在30%到40%之间。

正在建立电子政务平台的政府在线服务水平较低,其服务的重点是信息,因为这些政府的电子政务起步较晚,并且在实现他们的电子政务规划上还有相当多的基础设施问题需要解决。这类政府达到的总体成熟度不足30%。

在测评结果中,中国的电子政府发展尚处于最后一个层次。

国外电子政府研究的特点:

1. 以大范围的,尤其是国家级的宏观研究为主。

2. 侧重于电子政府发展战略和策略研究。

3. 对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研究相对成熟。

国外研究对城市电子政府评价模型和评价系统建立的影响:

1. 对于电子政府评价理念的建立提供了参照。

几乎所有对电子政府的研究报告都认为,政府服务的提供,是电子政府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而基于服务型政府的未来政府发展方向的明确,为电子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2. 对于建立电子政府理想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国外组织对电子政府的调查和研究,让我们从现实和理论上对电子政府的内在结构、服务对象、发展轨迹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更加明确,为我们预测电子政府的未来方向,以及建立未来电子政府理想模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微观研究较少,尚没有系统完整的城市电子政府评价体系。

尽管国外组织对电子政府的宏观研究成果累累,但对于微观个体,尤其是地方性电子政府的研究并不充分,并不存在公认的统一的城市电子政府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

三、 国内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介绍

国内的电子政府研究随着国内电子政府建设的兴起而迅速发展,而对于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研究,却并不成熟,往往局限于网站的技术性评价。相关的研究简单列举如下:

2002年9月,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中国城市政府网站评估报告》,利用相对简单的技术性测评体系对全国36个重点城市的政府网站进行了初步的测评和比较。

2002年12月,电子政府思想库网站《全国十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初步调查与比较》,开始逐步尝试使用国际性的电子政府模型对政府网站予以初步的测评。

2003年2月,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02-2003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年度报告》,尝试从内容服务的角度进行政府门户网站的评价。

2003年6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整体沿用了内容和技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国内地级城市进行了测评,但评价的最终结果却让人感觉不甚合理。

由于缺乏正确、系统的电子政府理念的指导,国内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很低的层次,主要的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电子政府概念非常模糊,宏观认识和长远认识不足,没有科学的电子政府理念做指导。

2. 没有形成电子政府的全局性认识,评价体系不系统,不合理,评价角度混乱。

3. 始终停留在简单的技术评价水平上,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服务。

4. 相关评价系统并不具有良好的预测功能和战略指导意义,对引导电子政府的发展价值不大。

尽管如此,国内许多政府网站测评方法,尤其是其技术性测评体系,对于我们建立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系统仍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中的理念模型必须重构。

四、 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标准

电子政府未必遵循统一的发展模式,但电子政府概念和体系本身,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判断。电子政府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未必相同,但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应该有其原则性的准绳。我们认为,以下标准应当成为科学的电子政府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

具有正确的引导理念。

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

基于电子政府的理想模型。

具有灵活的扩展性。

具有良好的成长性。

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

具有实践上的可行性。

具有预测性和指导性。

篇9

韩缨(1977―),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法律系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学。摘要:一国的经济产业政策有其存在和实施的必要性,但政府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可能面临他国反补贴审查的风险。我国加入WTO后,他国针对我国反补贴案件数量增加,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因素。当前我国经济产业政策与SCM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部分地区存在的不合理补贴和中央针对特定产业颁布的优惠政策可能遭遇反补贴调查。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转变产业政策制定思路和方法,及时整理和调整现行产业政策,充分利用不可诉补贴,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沟通和协调,积极积累经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产业政策;SCM;冲突;协调

中图分类号:F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3-0011-04 收稿日期:2008-11-19

SCM是指WTO框架下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Agreement on Subsidies and Countervailing Measures)。WTO的前身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早在1947年协定订立之初就已关注缔约方的补贴问题,经过东京回合和乌拉圭回合的讨论和推进,形成了较明确、易操作的SCM协定。SCM协定由11个部分、32个条款和7个附件组成,就协定总则、补贴的分类、反补贴措施、实施机构、通知与监督、发展中国家成员方、过渡期安排及争端解决作出了明确的规定。WTO允许成员方平行引用SCM和国内反补贴制度进行调查,最终采取单一措施,即在WTO下的贸易报复和征收国内反补贴税。实践中以后者居多,因其效果明显、程序简单。

一、产业政策必要性及我国现状

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中观范畴,在产业经济学里。产业被认为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可按照产品用途、技术关联、生产要素、农轻重产业进行分类。我国国家标准局编制和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将我国国民经济分为16个门类,92个大类,300多个种类和更多的小类。(谢莹、喻文清,2004)

产业政策是一国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是调整价格、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的主导力量。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手段进行经济干预基于以下四点理由:一是对市场机制失效的补救。现实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自由经济,除了经济主导,历史、文化、政治、公益及其他社会价值追求同样影响经济体制的运行。理论上的经济规律无法完整精确地在现实中演现,政策的干预起到查遗补缺、填补漏洞、将整个经济运行维持在正常轨道上的作用。二是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在我国也可以称作民族产业扶持。一国的国民经济存在的弱势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这是WTO规则下所允许的例外,是可以理解的贸易保护措施。三是区域发展平衡要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国普遍存在,以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差异为典型。地域的差异化客观存在,导致必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重点行业的安全需求,包括对国防、经济安全、国计民生等重点行业的控制和支持,以实现多层次的政治和社会目标。总的来说,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追求的是两个结果,即对特定产业保持一定的控制力,或者帮助其获得相当的市场竞争力。

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该政策所使用的手段和措施,可以分为直接手段和间接手段、支持和限制手段。实践中的产业政策往往以支持为主。直接支持手段有:财政手段(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金融手段(借贷优先、贷款优惠等)、进出口外汇(给予进出口许可和配额、政府担保)。间接的支持手段有:财政手段(减免税收、加速折旧)、金融手段(优惠利率、优惠的还贷条件)、进出口关税(减免关税、出口退税)。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为:1、以经济为主的综合目标追求,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2、暂时性与过渡性。政策非法律,它是政府当前阶段所追求的中短期目标措施,颁布、变更、废止相对简便容易,没有繁琐的程序要求。

我国现行的产业政策根据扶持目的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公益目的的产业政策。主要集中在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等。公益性质的产业政策对于一国的经济基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国家需要保有相当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以维护本国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安全。其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从产业的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受到政策的控制和影响,竞争因素相对淡化。政策持续时间较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二类是竞争目的的产业政策。政府针对当前国内存在的相对弱势的民族产业、处于特殊境况的困难企业,或者在将来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朝阳产业,制定中短期的扶持计划和倾斜政策,在一段时间内给予优惠措施,帮助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席位并逐渐壮大。同公益产业政策相比,竞争产业政策相对灵活、变动性较大,同时为避免干扰市场运行,一般只在生产要素阶段进行干预,产品在市场上仍然要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和价格优势才能获得预期市场效果。我国当前的竞争性产业政策主要是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应对国际竞争、对抗跨国公司而制定,也带有一定的经济安全的公益性质。

从历史角度考察,我国的产业政策演变的轨迹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大致相同,即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鼓励进口替代、出口导向,逐渐演变为21世纪初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鼓励政策。按行业分类,我国目前针对以下几种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农业、汽车、煤炭、信息、能源、交通、水利、国防科技、基础设施等。以2008年5月发改委印发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为例,其三十九条规定:“支持具备条件的乳制品企业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国内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优先给予国内大型骨干乳制品企业及特色乳制品建设项目融资支持。”融资优先权属于优惠政策之一,具有补贴的效果。

我国在加入WTO后,针对违反SCM协定或有可能遭到他国申诉的政策做了大力度的清理和修改。主要对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进行整理和废除。典型例子就是2004年废除了199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因为其含有明确的按照汽车整车出口比例提供优先贷款和利用外资的优惠规定。尽管近年来绝对数量不大,但我国遭受他国反补贴调查案例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已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常态贸易摩擦之一。从2004年加拿大提出首例针对我国烧烤架产品提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起,截至2008年9月,世贸组织成员针对我国提起的反补贴诉讼已达二十余起。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主,美国数量最多,产品涉及紧固件、地板、除草设备、钢管、铝产品、厨房器具、金属零件、铜版纸等。绝大多数案例都

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进行(商务部网站,2008)。

二、我国现行产业政策与SCM的冲突及原因

(一)地区仍存在不合理补贴

我国在加入WTO时已清理了明显属于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的政策规定,这在中央政府一级执行得比较好。但在地方层面,存在一些比较模糊的违法补贴(属于禁止性补贴类型)。例如对设在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出口部分产品,政府在水电气和所得税方面提供优惠,属于出口补贴的类型。在2006年WTO首次对我国进行贸易政策审查时,其他成员方曾经提出对我国某些省市采取的地方补贴政策的质疑,尤其是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受到特别关注。地区补贴存在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地方政府有自身的发展考虑,同时也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WTO规范认识不明确。很多政策从字面上看很难与补贴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达到补贴的效果。

(二)对特定产业政策的冲击――以高科技产业为例

我国历来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政府一直对科技发展进行规划和扶持。21世纪初,为了改变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缺乏技术含量和创新成分的状况,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将政策扩展到经济领域,在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销售阶段进行商业化扶持,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税收、融资、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而不再单纯依靠公益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我国现有的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中存在多项政府资助和补贴政策,现行的法律、政策中,涉及企业所得税优惠、科技三项费、新产品补助、技术改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策中存在贷款贴息、减免税、折旧等10余项优惠措施。(侯希智、刘晓农,2002)

在2004年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案中,美国认为2000年我国国务院颁布的《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及其相关优惠措施中,对国内生产企业征收的法定17%增值税进行大部分退税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事实上,该政策也可以视作对国内企业的专项性补贴。该案最后以和解结案,但是也给我们以后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警醒。

我国的反补贴案件逐年上升并趋于常态,主要有以下几点背景和原因:1)相当数量的历史残留补贴未及时调整和清理,处于SCM规定的可申诉范围。此类补贴虽然不为法律禁止,但是由于我国缺乏主动预防诉讼的意识、缺乏应对反补贴诉讼的经验,对该种补贴的控制度把握不够,很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反补贴法律的审查范围。2)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庇护逐渐失效。我国在2004年之前的贸易争端中从未出现过反补贴案件。很大的原因是多数国家都不认为我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而是带计划经济体制色彩的经济体制过渡国。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经济进行引导和控制是正常现象,无法将其与影响贸易流向的补贴行为截然区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步入了以市场为主导的阶段,基本具备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自然会抓住这个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利用WTO法律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审查和限制。3)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水平不高,政府需要对整个经济体制运行进行引导和规范,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是最有效方法之一,实施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和普遍性使得我国政府行为完全符合WTO反补贴规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冲突客观上无法绝对避免。

三、我国相关经济产业政策与SCM的协调

我国既然已经加入WTO,必然要理解和遵循它的宗旨和理念。所谓遵循,并非完全不考虑自身情况的一味遵守,因为法律本身也存在定义不明、文字模糊、内容弹性的客观情况,我们应该在尊重的基础上获得利益的平衡。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去迎合其他国家的所有要求,必须在认清自身能力基础上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调整,与其他国家、与国际社会形成和谐的经济互动关系,使多方受益。在当前制定和实施相关产业政策过程中,我们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协调,避免冲突和摩擦,解决问题、消灭问题,逐步积累经验。

(一)产业政策制定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变――从直接扶持到间接扶持

当前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思路还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色彩,即直接将具体措施作用于某特定行业、企业,例如减免税收、贷款优惠等,这种方式有其客观的必要性,但不是产业政策发展的主流方向。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更多应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包括建立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进行人力资源培养、开拓顺畅的融资渠道、帮助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提供财务、法律、税务等专业服务,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效率提高等,所有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贸易便利化、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最终提高市场竞争力。间接扶持手段虽然不能短期见效,但是符合我国企业长远利益和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要求。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因为不具有专项性,因此不会被其他国家列入反补贴审查对象,是安全而有益的工作方式,应当大力推行。以科技产业扶持为例,《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发展纲要(2006-2020年)》明确要求,充分发挥政府在投人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国家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动,并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二)整理现行优惠政策措施

我国在加入WTO时已清理了明确属于禁止性补贴的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但是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存在一些地方政策,可能会被视作可申诉补贴,甚至是禁止性补贴,需要中央一级加大工作力度,督促地方政府清查本地的产业政策并及时清理。另一方面,很多特定产业政策又有存在必要,例如高科技产业,应在整理过程中调整部分优惠措施,采用合法安全的措施进行其他方式的支持,舍弃有风险的优惠措施。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三)充分利用安全补贴

SCM规定的不可申诉补贴主要有以下几类:研发投入、环保、落后地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8条规定:在商业性研发活动中,对公司进行研究活动的援助,或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或研究机构与公司签约进行研究活动的援助,不能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竞争前开发活动成本的50%,而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的研发活动不得超过合法成本的62.5%。如超出以上数值,则成为可申诉补贴。对于环保补贴,则要求是一次性支付,且不得超过总费用的20%。对于落后地区补贴,要求地域范围界定明确、区域人均产值或收入低于本国85%,失业率高于本国115%。

(四)制定产业政策应注意技巧和贸易伙伴的反应

外国对我国进行反补贴调查,往往需要搜集有效证据。反补贴的证据搜集难度较反倾销调查大很多,因为需要调查政府行为,不能轻易获取数据和资料。中央和各级地方的人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公文等都会成为证据,我们应避免在此类公开文件中规定SCM所明确禁止的补贴,同时尽量减少可能遭到申诉的补贴措施。另一方面,要扶持某产业的发展,应当将措施的实施范围尽量扩大,避免带上“专项性”色彩,提高安全系数。

篇10

今年连锁百强的改进,一是在统计口径上,上市公司按含税口径计算,与年报数据有所不同;上市公司外,非上市部分要求按业务分拆销售额和门店数;企业内部配送业务不重复计算;加盟店销售超过整体销售50%的,不在“连锁百强”中排名;剔除批发市场、生产资料、经营场地交易额等。二是专家参与,对出入较大的数据进行调查与评估。

针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的排名与以往中国连锁百强排名,特别是2011年中国连锁百强排名相对比,可以分析出目前中国连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为中国连锁业的继续发展探索新的方向。

一、连锁零售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百强排名可以分析出中国连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连锁零售业规模不断扩大。

受到中国政府实施拉动内需政策的影响,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供应的商品极大丰富,使得连锁零售业销售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5343亿元,同比增长15.50%;201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0%;201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226亿元,同比增长17.1%;201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167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1129亿元,增长14.6%。由此可见,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给连锁零售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大型零售业仍居于中国零售业主导地位。

近几年零售业的发展,一些大规模的连锁企业已在全国形成,如苏宁、百联集团、国美电器、华润万家、康成集团等。这些连锁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效益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市场地位日益凸现。从百强排名可以看出,这些大型零售业近几年一直处于排名前列,引领着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240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中国连锁百强榜首,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康成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大润发)分别以1220亿元、1175亿元、941亿元、725亿元的销售业绩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百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为33亿元,比2011年最后一名的25亿元提高了30%。这些企业的成功除实行连锁经营的方式之外,在业态上选择了超级市场这一新的形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三)不同业态不同区域呈现结构性变化。

以百货为主的连锁企业和以快消品为主的连锁企业,总体销售增幅分别为10.3%和9.8%,均慢于百强总体增幅。便利店的门店数量增幅相对较快,整体有12%的增长。20家主要外资品牌总体增幅为11.3%,略高于百强总体增幅。

从区域情况看,一二线城市放缓,三四线则快于一二线的发展。在百强企业中,我们在一二线和三四线企业中各选十家典型企业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一二线十家企业的平均销售增幅为6%,门店数量平均增幅为2%;三四线十家企业分别为18%和17%,均明显高于前者。2012年百强新上榜企业10家,其中近半数为三四线企业。另外,百强企业的差异化也更加明显,在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有的企业销售和利润仍然大幅提高。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团队能力强、主业突出、有较强的区域优势。

(四)销售渠道分流,出现多渠道经营模式。

近几年,网络零售对传统零售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从最初的图书音像、家电、数码3C,到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再到家居、食品,网络零售不断挤压实体零售的市场份额。面对压力,传统坐商纷纷发力电商。传统企业利用自身在商品渠道、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经营探索。2012年百强中,有62家开展网络零售业务,比2012年初统计的59家增加3家,但在2012年百强中,有三家企业暂停了网络零售业务,实际新增6家。62家企业中销售过亿元的达到9家。

二、连锁零售业发展对策

(一)连锁零售业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十二五”时期为实现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拟实现的目标为:构建保障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业,实现流通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跃;完善与健全流通业法律法规,以此为依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要做大做强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流通业的一次革命,通过对经营要素的集聚产生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成本、让利于民的目的;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有效实施,重点支持30-50个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包括培育大批发商、发展多元化零售业、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培植现代物流体系、提升规范商品交易市场、健全与完善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回收网络等;培养流通业人才、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加强对流通业相关学科的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流通人才,对流通企业职业经理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培训,以期实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品牌创新,提升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受到成本上升的约束。

成本方面,依然主要是房租和人工成本两个方面,总体上升幅度较快,百强企业平均在15%以上。十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以及国家《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称,“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均增长达13%以上”,为人工成本增长设定了下限。在房租成本方面,2002-2005期间(零售全面开放初期)是企业开店最快的时期,有一部分门店的租期是10年,这两年集中续租,租金将会成倍增长。

2012年百强中,近半数企业利润增幅在0-5%之间,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亏损的企业明显高于往年。2011-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发展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到各连锁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张,但也使得各连锁企业在减缓市场规模扩张得同时,更多注重各门店经营管理内 涵的建设,以求稳中做实。

(三)销售增幅减缓,效率有待提升。

较高通货膨胀的存在使得消费者更加理性的消费,消费意愿也由此受到抑制,直接导致各连锁企业销售增幅由此减缓。同时快速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冲击传统的零售模式,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是连锁零售业销售减少的原因之一。此外,各连锁零售业促销手段的常态化,也使得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保持在稳定的频率波动,不会出现销售的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2012年,连锁企业经受了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企业普遍感受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不足。但同时,行业也迎来了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发展机遇。根据协会对百强中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将2013年的销售增幅定在5-10%,企业整体对2013年谨慎乐观。

2013年必将是连锁企业发展的变革之年,连锁企业将真正开始转变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继续发力多渠道(全渠道)经营,优化供应链,提高消费者体验,使行业发展真正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效率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向内涵转变。

参考文献:

孙博.我国本土零售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12,(6).

俞晓松.“十二五”期间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中国流通经济,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