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重要性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一、引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也到了重要阶段。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生掌握好历史这门学科,不管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初中生只有学好历史,才能在生活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初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若干问题,严重影响历史学科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改进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初中生学好历史的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明确指出:“告诸往而知来者。”当代历史学家白寿彝说:“学习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从微观角度讲,可以开阔视野、增益智慧。从宏观角度讲,可以帮助人们在历史经验中得到有效借鉴,以此更好地认识现在,认清未来,为人们更好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历史是极其重要的。初中历史学科以人类活动为特定对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比起其他学科,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服务、为现实服务。初中生要明白,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历史事实,也是通过这些史实得出人生规律和事物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日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学科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又是如何呢?答案是不尽如人意。

1.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

从目前来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课堂教学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讲台下拼命地记笔记,如此一来,学生就成了历史知识的“接收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主观能动性,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与这种情况完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将历史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布置一个话题就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样的做法虽然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会造成课堂混乱的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

2.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初中历史学科都被当做“副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很多学校就不重视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很多历史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他们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课程培训,对于一些历史知识连自己都搞不清楚,上课时只是照本宣科,逼着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气氛可想而知,学生完全丧失了对历史课程的兴趣。

3.教学手段还有待改进。

初中历史是一门文科课程,知识点较多,比较繁琐,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将历史知识统统传输给学生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一面黑板和一支粉笔就成了他们的“法器”。殊不知,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如果只顾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就不会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提起历史,学生就会有毫无头绪。

四、如何改进初中历史教学

1.改变教育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背景下,三维目标虽然是统一的,但也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这一目标,教学将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不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如果没有“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将无法贯彻落实。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兼顾三维目标,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还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要将三维目标割裂开来,将它们看做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要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以前一句话就能教会的知识和技能,现在必须让学生讨论、合作三至五分钟。同样,为了发展学生的价值观,教师要单独花费一些时间做贴标签式的讲授,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清晰的、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

2.改革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历史纪录片,如二战时的纪录片,这种直观式的方法可以极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为历史深深着迷。在学生看完纪录片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心中所想,谈谈对战争的感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活跃思维,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理解力和创造力。

3.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者持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教师都是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所以教师必须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历史专业素养。一方面,历史教师要主动多读书,多做科研。另一方面,学校要定期组织历史教师进行集中学习,让历史教师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只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才可能提高。

五、结语

增强初中历史教学效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要重视历史学科,明白它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促使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学生要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发现乐趣。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初中历史教学才能收到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海忠.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1,26.

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23-01

历史学科富有浓厚的人文精神,这也决定了该学科在承担培养学生三观、人文教育价值及社会责任养成的任务中所承担的责任。纵观基础教育发展较好的欧美国家的初中教学,与学科教学相比,其更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及建立与初中学生年龄阶段相适应的社会问题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因此,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也要在学科知识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导入社会问题及各种现实问题,建立历史与当今社会的有机联系,正确认识到历史学科在对初中学生的人文教育的价值,是新课改下历史学科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一、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

1.教师缺乏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历史教学重理论轻社会关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承担起相应的人文精神培养的责任,首先需要历史教师具备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通过精心备课建立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有机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到社会问题及现实问题中来,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对身边所发生的社会问题进行再认识。但通过笔者对多所学校的初中历史老师课堂观察结果显示,我国初中历史教师普遍缺乏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历史教学沦为无意义的死学科知识。

2.学科价值未被正确认识,人文精神教育功能被盲目排斥。学校教育活动的最终对象是学生,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积极参与身边耳熟能详的相关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的剖析和探究活动,最终使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受到教化,上升为人文素养。但由于当下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无论就学校层面,还是学生、家长等层面从思想上仍然以应试教育为终极目标,对历史的人文教育价值盲目排斥,这无疑打击了历史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历史教学缺乏人文关怀,难以触及学生的思想深处,开展人文教育活动更是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二、建立初中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有效手段及落实人文教育功能途径探究

1.建立正确学科认识,加强历史学科与社会问题联系,落实人文素质培养责任。要想改变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广泛存在的问题,落实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加强初中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培养责任则必须要从学科自身长远发展出发,将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相结合,有关教育职能部门必须让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等各个层面的教育主体建立正确的学科认识,强化教师的学科知识学习,为该学科增添生命力。加强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的联系,特别是善于挖掘乡土历史题材等来实现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让学生主动用历史科学知识分析社会生活问题就将会大大降低难度,易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愿,使其主动探究历史史实与身边社会现实之间的关联,实现对历史的解读,进而带动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最终达到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2.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综合素养,胜任历史学科多元化教学及对学生精神培养的重任。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水平及历史教学任务最终落实的好坏与历史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是分不开的。在新课改逐步落实的今天,历史教师必须要主动承担起学科改革参与者的责任,加强自身学科的相关综合素养,特别是要转变教学态度,站在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对话,将学生由传统的学习者和知识的接收者,转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激发他们在有限的知识储备水平中的知识探究能力和新知识获取能力,从而帮助其建立系统的史实知识框架。兼顾三维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传授其知识,更要培养其能力,特别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情感教学目标。初中历史教学组可通过校内及各级学科教学评比赛、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教师观摩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科教师的教学热情,通过多种举措加强初中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促使其胜任历史学科多元化教学及对学生精神培养的重任。

3.活化教学手段,多元化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融合的策略。①教师备课关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加强历史教学现实生活化。备课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现实生活相融合,则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必须要建立“大历史”教学观念,将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重视挖掘学生已有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科学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史”,做到将学生的社会现实生活经验与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实现历史知识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的转化,注重体验性学习。②教师坚持教学过程社会现实生活化及课堂作业社会现实生活化。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较长时间内逐步渗透给学生,这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坚持教学过程及课堂作业检测的社会现实生活化及课堂作业社会现实生活化。特别要求历史教师的教学方式社会现实生活化,能够恰当地把社会现实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以社会热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特别要合理运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相结合,使历史教学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激励学生主动扩大关注社会问题的范围比较,增加学生与社会现实接触的途径,使学生得到历史体验并进行积极思维,激发其求知欲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丁晓蜡.搭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若干方法[J].政史地教学,2009,(6).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 概念教学 原因 措施

一、首先是教师层面

要熟练有效地开展概念教学,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具备相当高的素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备受关注。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高校培养方面

现在中学历史老师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师范院校,现在的师范教育存在不少缺陷。如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学术化,教育专业技能或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相脱离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师,师教育必须全面改革,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归纳起来是对以下能力的培养:

1.1史学研究能力。高校教育中,对于师范生的专亚知识培养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培养,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掌握一定的史学研究能力,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学生认为生的概念,教师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1.2教育教学能力。在历史概念教学中,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三大能力:第一,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历史概念具有广泛性,涉及面广,这就需要中学历史老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整合,让学生在已知概念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推动概念教学的教学效果。第二,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现在城区的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名专任历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并且能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丰富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如果能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基本职业素养,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学阶段很多需要掌握的概念是教材上并没直接下定义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学会自己归纳总结,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和表达。

1.3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能力。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课改精神,首先要求我们的历史老师对于新课改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高校教育中,要加强对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师范生熟悉课改精神,懂得如何践行。

二、在职培养方面

真正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教师才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方面应该加强。校本教研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心,因此,加强中学的校本教研,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教师职业培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等,都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师个人方面

1.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墨守成规的老师是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老师才是经得起教学实践考验的。历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

2.能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学方法方式各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做一名智慧教师,能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方能事半功倍。

3.对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备教材、备设计、备策略、备课程标准、备重点难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备学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样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只有备好学情,才能选出最适合学生的教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4.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名历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基础体现在:具备丰富的通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能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完全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学科综合性强,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相关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层面

1.从编写人员来讲,要配备优秀的教科书编写队伍。这一支队伍应该包含三类人,高级专家,有经验的中学教师,以及专业编写人员,这样一来,三者结合,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教科书的编写才会走入良性循环。

2.从编写设计来看,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构建历史学科基本结构,明确该学生掌握的理论概念,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在概念的表述形式方面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但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在这个阶段,概念可以结合图片、表格等不同形式进行辅助表达。初二转初三之后,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已经构建,这个时候抽象能力不断提高,部分概念可以由学生自己概括得出,教材的概念表述可以慢慢倾向于理论概念的表述。

3.从编写内容来看,要贯彻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史学界存在争议的概念,应该列举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同时,要把部分缺失的历史知识补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学生层面

1.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21世纪,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课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所以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应该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历史。尤其是对于不太理解的概念,要通过自己的再学习,将概念掌握。

2.要掌握学习概念的方法,尤其是培养从材料中总结概念的能力。论从史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史料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己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掌握概念。

参考文献

篇4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特征

(一)点到为止,基础为主

虽然物理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可谓“处处留心皆物理”,但是物理学是一个比较庞大而又复杂的学科,它充满了抽象性,想要在初中阶段学通它显然是“天方夜谭”。因此,在这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们对其产生了解和兴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渴望,显然基础知识教学显得更为重要。通过对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概念进行精心讲解,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以致用,认识生活

物理学就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失重感、加速度、地球引力等,这些特征鲜明的生活现象正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学阶段老师们最好的教学案例,物理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却又高于实际生活,老师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引导,进而抽象概括出其中的物理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的认识生活。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思维保守传统

老师落后于教学改革的浪潮是物理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集中体现在老师对新课改后物理教材的认识程度不够,对新教材的课程标准也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还不如自己讲实验。古人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现实的物理实验实践中,大对数老师依旧采取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实验这种需要实际操作的项目,有的老师却直接让学生直接背下来,造成学生一度认为物理只要学会做题就行,做不做实验根本无所谓,久而久之让他们丧失了实际动手能力。

(二)学校注重物理高分而非本质

我国的教育改革可谓步履薄冰,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对学生们的全面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举步维艰。我国的教育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科的教学是以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为主,对分数的重视及其严重。然而物理学科在本质上是重视实践的学科,一切的物理规律和现象都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检验而得出的。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认为学生们只要把教材中的结论和理论总结出来就行,并不需要用实验去验证,只要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就可以了,这种思想严重制约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学生实验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是在初中阶段,但因为物理学本身的抽象性,这本身对学生们的学习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加上老师们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忽视实验教学,学生更是无法对抽象的知识进行直观而简单的描述,久而久之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对物理学心声畏惧彻底丧失对其学习的兴致。此外,因为物理实验不计入考试成绩,学生对其满不在乎,有的学生更是故意捣乱,玩弄器材等。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培养自己实际操作能力呢?学生自身对实验学习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寓学于乐”是每一个学生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一)学校自身强化实验教学

学校自身应该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物理教学实践中具体体现在强化实验教学并非以高分为主。首先,校方应该在明确实验教学后,全力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全力完善学校的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施,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室的配置标准,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增加物理实验课时安排,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让其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的掌握其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对教师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念的教育和培训,从上到下彻底强化学校的实验教学。

(二)教师自身教学观念转变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老师创新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具体而言,就是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盲点,把实验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实验室的主人,在课堂上营造出互动的、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经历实验,获得科技知识,在平等交流的对话中,激发学生们实验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老师负责解决实际操作过程学生们的疑点和难点,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学习讨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通过对抽象的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体现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引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重视程度。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学好物理学的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因为初中物理学直接关系到你以后的物理学习。学校的宣传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促使学生自身做出态度上的改变。其次,在学生态度做出改变的基础上,老师积极引导他们与周围实际相联系,这样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上对其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质疑”权威,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此外,我??更应该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会一些物理现象。这种实验法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室,而是我们身边的生活器皿都可以成为用于实验,不仅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实验的兴趣所在,更能够发散其思维。同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电教设备辅助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因为一些物理现象是在试验中不能够轻易的实现,而电子设备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之处,化静为动,生动的向学生们作出展示。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8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见,化学实验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课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实验教学不断地得到加强。但许多学校在化学实验管理和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使化学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职实验老师,实验室配置不够科学合理,实验准备劳动量极大,学生实验难以按课程开展。

许多学校没有专职化学实验教师,只有实验管理人员,却身兼数职,无法履行实验管理人员的职责。其实验管理工作只是保管实验室、仪器室、试剂室的钥匙,登记和整理实验室档案等工作。每次实验都必须由科任教师自己动手准备,而且农村实验室数量少,配置低,不少学校只有一间化学实验室。实验室里只有实验台,无自来水和下水设备,也没有常用仪器和药品放置的抽屉和药品架,当然也就没有常用仪器和药品。每次实验,都得搬来搬去地准备。实验后仪器的清洗、归类和药品存放、回收等处理工作都得老师去做,劳动量可想而知。因此,也就难以按教材的设计开设相应的分组实验。对于演示实验的准备同样耗时耗力,往往由于准备不充分而导致实验失败。这就使一些科任老师放弃实验,上课就只是讲实验,或者干脆用多媒体代替实验。

2.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任课教师惧怕分组实验

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上课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因此老师惧怕学生分组实验,怕实验室里学生难以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怕实验出现事故,难以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将实验活动自己“承包”起来进行演示,造成学生没有参与实际操作的机会。

3.初中化学实验大多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缺乏探究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详细讲解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和对化学事实的验证,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很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具体的应对措施:

1.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制度,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言行,鼓励学生质疑和对实验方案的改进,制定严格的实验室制度,实验时要严肃纪律,杜绝吵闹现象,要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言行,在实验时要使其循规蹈矩,使实验能在井然有序中进行,在保持实验过程井然有序的前提下,允许同组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欢迎学生对实验提出改进的方案,创设一种边实验边研讨的氛围。例如,进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实验时,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是否有白色固体物质出现,此现象不明显,这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激发和引导学生来改进实验方法,经过讨论和课下的反复实验,终于设计出了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的装置,所以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奇思妙想,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学校要在考核中增加实验教学与管理的加分项,充分调动老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学校要对每学年要做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列出目录,对做过的实验要进行统计,在考核中要适当地计入工作量,并对实验的过程和效果打分,也作为一项成绩计入老师的考核成绩,从而调动老师进行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篇6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感觉枯燥无味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可以利用其趣味性、生活性和新颖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马德保半球实验时,物理教师可以先演示瓶子虽然有洞,但是在装满水后却不漏的实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后再引入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发现和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探究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验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滑动变阻器,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参与度,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很多初中物理实验需要学生配合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合理分组,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做好与组员的团结协作,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这无形中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观念,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忽视实验学习

很多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验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不是在实验课上随意摆弄实验器材,简单敷衍了事,就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只在考试前进行实验复习,从而使实验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忽视实验学习的后果不但导致其对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有限,无法真正认识到物理现象的本质,而且使其养成了不愿意主动思考分析和勤于动手操作的坏习惯.

2.2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讲解与操作,如演示实验主要为教师操作,学生只是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分组实验主要是学生依据教师事先讲解的实验过程与步骤进行操作,教师从旁协助等,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

2.3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实验场地和教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实验仪器与实验器材老化和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并且数量有限,即使开设物理实验课,很多学生也无法得到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去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转变学生的实验学习观念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重视实验教学,物理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中坚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做好组织引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让学生真正融入到实验教学中.例如在摩擦力实验中,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小实验:将一支钢笔与一块橡皮放置在课本做成的斜面上,可以观察到钢笔滚下而橡皮保持不动,从而引入摩擦力的概念,然后让学生猜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并设计验证性实验.有的学生猜想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在课桌、玻璃板与毛巾上,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同向匀速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从而得出其它条件相同,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初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和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2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物理教师需要依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如网络演示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以及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又可以强化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验证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采取演示与操作相结合的实验方式开展实验教学:实验1:教师指导学生将一个鸡蛋放入一盆清水中,然后不断加盐,直到鸡蛋浮出水面为止;实验2:教师指导学生将同一物体浸入水中,并改变其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实验3:教师指导学生将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并改变其浸没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这些实验可以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操作共同完成,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又发挥了教师组织引导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实验兴趣,锻炼学生操作能力非常有效.

3.3整合物理实验教学资源

篇7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来说,首先,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物理实验,初中学生通过对实验的亲自动手可以主动对物理知识进行获取,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基础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其次,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实验可以让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家探秘的过程,通过实验的演示和学生的亲自动手,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三,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实验,对物理基础理论的讲解都离不开实验。而且在每年的中考中,物理实验的分数占有三十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通过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们具备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去学,充分调动积极性。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们都意识到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根据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改进。

1.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

当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师都认为,预期让学生们自己来做实验,还不如自己来讲实验,甚至让学生们直接对实验进行记忆。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只会做题,而不会做实验,更不用说去思考实验相关的问题。究其原因,教师对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做实验比较麻烦,可能还会带来比较差的课堂纪律,于是就索性不做实验。

2.单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

大多数初中物理课堂采用的都是教师做实验,而学生在下面观看的模式,即使有条件的学校也会进行分组实验,也大都是在教师的告知步骤下按部就班的进行。其实,这种仅仅是简单的被动操作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限制,使得他们缺失了主动创新的精神,当然,这和新课程标准也是相悖的。

3.初中物理实验设施的落后

我国不同的初中物理学校有着差距较大的办学水平,条件好的学校自然可以投入资金进行实验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对于条件落后的学校,无力购置和更新实验设施,就造成学生不能亲手做实验。甚至在一些非常落后的学校,这种问题更加严重,学校甚至都没有能力开设物理实验课。

三、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

1.加强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的重视

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引起对物理实验的重视,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摒弃那种担心学生毁坏实验器材和学生人身安全的错误认识。因此,这种落后的管理思想与制度严重地影响着物理实验教学地开展,与新课程理念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严重相悖。学校领导应该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给予重视。

2.实现多样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改变实验为主的观念。笔者认为,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多多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三种模式来实现多样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分组实验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实验,教师不能安排过于详细、过于具体的讲授实验,要创造一个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的环境。比如,可以为各分组学生准备一杯清水、一杯盐水,让他们只能通过小方木块、铅笔和橡皮泥等教学器材,结合所学的浮力知识设计简单的实验将他们区分开。根据各组采用的不同实验方法,教师可以展开教学评说,从而牢固他们的知识掌握能力。还可以采用课外小实验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改善落后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

相关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初中物理实验的教育精分投入,并将经费合理地利用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施的采购和更新中。当然,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日常生活的用品有意识地开发出一些教具,从而共同对落后的实验教学设施进行改进。比如,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如果有学生制作了温度计、望远镜等实验器材,教师也可以以其作为教学资源,既增加了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进行发明创造的兴趣,也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器材短缺的问题。

篇8

1.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不足

物理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不同,物理对实验操作的要求很高,许多物理的概念是抽象且复杂的,单凭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消化理解。目前大部分学校虽已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但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在教学上只能满足少部分同学的使用,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这极大降低了实验教学效率,学生没有实践机会,没有思考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实验课缺乏研讨性。[1]

2.实验教学方式陈旧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物理老师主要以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产生共鸣。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易严重缺乏质疑精神,盲目的跟风学习,不敢对老师的问题提出反驳,这样对学习物理知识是没有帮助的。大部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都在教室完成,很少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将知识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学生体会不到真的物理现象,也就很难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学生自身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的机会不多。因为实验仪器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等问题将实验操作这项教学任务不断地进行搁置,学生实验体验不足,对学科没有真正的兴趣。在物理实验教学课上老师无法顾虑到每一位同学,导致部分同学参与度不高,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观察不仔细,实验现象体验不够深刻,对实验教学课程的兴趣就因此减弱了许多。[2]

3.课堂演示实验不直观

很多物理老师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多在讲台展示为主,许多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细节看不清楚,对物理实验操作的步骤不明白。课堂物理实验操作对实验教学效率低,不利于实验教学任务,课堂展示的实验操作导致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步骤茫然,进实验室后根本不会使用仪器。物理实验教学步骤大部分是根据物理书中的理论进行操作,如果有物理老师的引导,实验操作效果会更好,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物理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并不理想。物理老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够充分有很大的关系,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老师更关注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教学成绩检验仅通过实验习题来检测。物理课程本身所占的课时相对较少,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已使得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教师在实验教学上效率较低,不仅耽误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也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了解到,只有少数教师会在实验前落实准备工作。学生对实验的流程以及原理知之甚少,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这也导致课堂的效率差强人意。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问题解决对策

1.完善实验教学设备

学校要改进学校的实验器材,更换老化、损坏的器材,引进新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在实验操作课堂上都有动手的机会,改进实验教学课程的质量。鼓励学生多动手实验,将物理理论课与实验课交叉安排,避免造成枯燥?o聊的课堂,让学生将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用实验操作学习到理论知识,看到物理现象的本质。初中物理知识大部分是比较简单的,贴近生活的一些物理现象,在物理教学课堂中,老师可以结合身边的现象和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加强生活与物理的联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获取更多的乐趣,故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要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难点,抓准学生的关注点,再结合物理学科进行切入,再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来安排课程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结合生活实际,善于从情景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的学习不局限于学校课堂上,而是布置一些实验操作的小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在生活中去发现物理现象,感受物理的魅力。比如“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这一章节的内容,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与热能相关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课后观察,比较几类物体,找出不同类型物体对热能反应的变化。课后布置实验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上的物理知识又一次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运用。通过课后的实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3.改善学科考核制度

改变考试成绩的制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实验操作,再诱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物理老师做好积极引导,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有意思的小实验,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可用分组教学法,把对物理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分派到各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带动,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初中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极大的,物理老师讲实验教学进行良好引导,能收获不小的成果,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将实验教学课程准备充分,操作规范准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示范榜样。同时,物理老师应积极带领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目的理解,运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来检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对物理知识的重点进行解说,扫去知识盲点,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记忆。

篇9

[关键词]电子白板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28

地理是一门需要将理性思维与记忆理解结合的学科,对于初中层次的学生,学习地理是富有挑战和具有难度的,这便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教学模式日新月异,初中地理教学也从传统PPT课件授课模式进入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环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引入,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地理知识的机会,但同时,这项引入不久的新教学媒体,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新技术领悟不透彻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将传统PPT授课模式升级的新教学媒体。它有别于以往的呆板的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性,这也是现今交互式电子白板普及的原因。然而教师不会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白板就形同虚设。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的领悟新教学媒体的不同,不能完全发挥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导致新课堂与旧课堂并没有什么两样,地理课堂改革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革,依旧延续着旧时机械放着视频,听着音频,看着图片的地理课堂。

例如,在解读某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图时,许多老师直接在白板上显示一张密密麻麻的曲线地图,指着哪条曲线展示了什么样的地貌,该曲线体现了该地貌有何特点,由于曲线的多而杂,给学生的教学就会是混乱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利用白板的交互性,一步步画出学生需要理解的每一条曲线,这样既能提高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加深理解。

(二)课堂教学信息量过大,思考浅尝辄止

地理是一门注重动手画图,根据图形理解地理本质,记忆地理知识的学科。但交互式白板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通过直接的图片展示,增加学生与教师表面形式的互动,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学生看的起劲,真正掌握到地理知识的同学却少之又少,快速便捷的课件,鼠标一点一闪而过,相关的地理图像无非走马观花,是无效的教学。在新教学媒体渗入课堂后,不同于以往黑板板书的低效,使用电子白板时,电子白板可以承载更多内容更多种形式的教学信息,能够快捷的导入导出丰富多彩的信息,许多老师利用这一优势,本着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的好意,做出的课件涵盖了形形的动画,图片,表格等,希望图文并茂的帮助学生们理解地理知识,但恰恰相反,学生们给出的反映是,知识没理解多少,花样倒是看了百出。许多地理教师每每开启一堂课时,由于不能结合新模式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导致一堂课教授内容过多,信息量传输过大,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来不及思考消化,教师一堂课课件放完就结束,但却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压力和难度,令学生苦不堪言。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对策

(一)展开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技术培训普及

对于这项新技术在初中校园里的普及,不仅仅是地理教学,其他学科的教学也应同样引起重视。毕竟是一项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媒体,学校在实施安装之后的有关教学技术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校方应邀请交互式电子白板领域的技术人才对新模式教育进行宣传,并讲解新技术使用下的各个学科教学案例,帮助各教师领悟到这项技术的不同之处而加以利用,这有助于教师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和创新,创造高效的趣味课堂。例如,在介绍四川成都的板块地形时,教师在掌握交互式白板后,可以灵活自如的模拟板块的运动,在学习火山有关章节时,也可以根据侧重点调用火山场景图,这些创新都能打造出有趣高效的地理课堂。

(二)合理安排教学,注重课堂思维互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逐渐投入使用,一方面给教师授课带来便捷,一方面给学生增加了趣味性,在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消化,形形的教学信息能够让课堂显得生动丰富,但教师不能凭此依赖交互式白板给出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的假象,评判学生消化知识的多少。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了,享受了一场视觉的盛宴,课后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却加大了,这会打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引导学生思维的互动,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课堂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把地理课堂打造成有趣丰富却又能高效学习地理知识的场所。所谓交互是电子白板,它尤其注重交互两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其优势让课堂活跃起来,增加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这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又能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自发的去学习。

总而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否为地理教学助上一臂之力,与教师熟练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巧,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打造高效互动的趣味课堂密切相关。如何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如何使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的进行交互式教育和学习,帮助双方在愉快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仍旧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之处,不断创新,发现新技术下适应学生的地理教学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赵刚.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8).

篇10

一、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失真,如运用投用仪时,投影仪放置高度不正确,或银幕挂放角度不对,造成光源与银幕平面不垂直。二是影像虚,在投影教学中,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投影片放在台面中间,亮度达不到,至使学生看不清。三是不及时关机,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四是开机后移动机器,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2、课前准备不充分。一堂课的成败,备课是关键,其中准备好所用的电教媒体是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如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时,或播不出声音或播放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还有的进了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才知道灯泡已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等。

3、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例如,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关于颜色的变化、沉淀的产生、气体的产生等,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既分散了学生精力,又浪费了时间,不浪费了物力,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还有的竟用计算机来制作模拟实验的课件,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教学时,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易被接受。但有的人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程序来模拟,在屏幕上画上德堡半球,再画上几匹马拉不开,虽然设计生动活泼,但华而不实,令人难以信服。

4、用录像代替实验。虽然它形象直观生动,能够较好地帮助老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只觉得是在看电视,真实感不强,亲切感不足,不少学生对其内容半信半疑。由于没有亲自动手,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

5、电教满堂灌。一堂课,使用媒体的种类和各种媒体的次数过多,致使学生眼花缭乱。电教满堂灌,老师的主导作用失去,学生被动地处在视听中,易学生产生平淡感、疲劳感,失去了电教媒体的作用。

二、应对初中物理多媒体教学出现问题的策略

1、加强老师电教理论的学习。电教技能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恰当组合、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电教理论,用电教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积极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开阔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

2、做好课前准备。首先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空、不乱、不糙,不用则静,用则迅速,声音清晰,画面清楚;四是掌握好成品软件的使用尺度,不要过多,也不要不足,力求做到恰到好处。

3、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就是课的结构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得当,要充分认识到电化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如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丰富视觉刺激的内容,增加视觉的强度和提高视觉的有效性。在练习电表读数时,可用投影电表,将其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因每一操作所引起的电表读数的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