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风险管控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加强风险管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一、引言

企业的衰落直接表现在财务风险控制上,企业还处在落后的情况中,大多数企业并未真正的了解财务风险控制,也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因此,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加强对企业进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公司在经营管理当中的关键部分,作用非常关键。我国,财务风险控制起步晚,可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不小的成绩。

二、财务风险具体特点

财务风险存在客观性,任何企业当中无法避免出现风险,财务风险有大小之分,并没有存在不存在之分,需要企业严密的关注财务风险管理的常态化特点;另外风险动态性变化,企业不同的运营阶段、不同的规模大小和竞争对手的不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范围和风险等级随之不同,财务风险在各个企业运行和竞争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改变,需要准确控制,需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者需要快速的反应水平。

三、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目前现代企业当中的工作人员并未有非常强烈的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存在的普遍性直接忽视掉,财务管理工作者也是这样,并未有非常高的风险防范认识,错误的认为良好的企业资金管理就能够防止出现财务风险。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肯定出现一定的风险,同时说明在所有风险当中肯定会出现财务风险,普通财务方面的决定错误也是导致财务风险的最关键的原因。目前企业管理工作者进行财务决策的同时一般都是根据自我主观意识和经验来决定的,所以,经常出现非常重要的失误,肯定会出现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不足导致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也非常大,更有严重的会将企业经营能力直接丧失掉,最后将面临破产的局面。2.财务风险内控低效。目前非常多的现代化单位在风险内部控制当中还存在非常多的不足之处,不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水平,内控环境不能达到优化、有关文化不先进、内控制度流于形式,管理经验落后,管理模式粗放等,组织企业工作当中,有的单位并未能够科学的将工作岗位进行设置,有些部门存在岗位权力责任不清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有关的问题都不利于企业内控工作,从而将影响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3.财务风险预警不健全。不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制度建设工作,是带给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果无法立即分辨出潜在的风险,后来带给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时间还是会充分不够,也无法根据这设定出比较健全完善的应对方式,最后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建立完善的风险和预警机制,作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前提,只有具备识别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快速反应的机制,才可以保证在风险出现之前将其扼杀在摇篮当中。

四、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

1.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效果,管理者的总体素养提升,可以更快的将市场适应同时掌控市场,这样能够将风险出现的几率降低。因此,将管理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快速的提升非常关键,管理者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评价企业当中所存在的风险。这样的决策当中,企业可以充分考量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原因,尽量的使用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决定,将主观臆断行为坚决反对,这样保证企业能够出现非常低的财务风险,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保证。2.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在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同时,要关注到建立风险导向的控制方式,是和风险评价紧密相连的一种模式。在任何企业经营内部,风险肯定存在,企业能够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防止和分散风险。企业需要对所联系的每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工作,大概了解所面对的风险的级别种类,同时将风险诱因进行探索,将尽快的探索防范和降低风险出现指数的方式。3.完善风险控制与预警体系。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包含了非常多的方面,需要企业进一步将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健全。尤其是需要根据全面控制预警、全程控制预警、全员控制预警建立由财务、业务、行政单位构成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和预警董事会会议制度一同将企业当中所出现的财务管理控制和预警工作做好,落实好工作,将工作机制完善好,提升执行力。企业要从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加强,依靠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来加大风险控制和预警工作力度,例如邀请专门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等帮助企业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对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水准有非常关键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财务资金,是企业运行的中心,因此财务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务风险作为企业发展当中出现的威胁,需要高度关注,因此,企业规划当中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工作越发重要。企业需要合理的使用资金,将风险降低,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控制资金,建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以及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多个措施一同进行,才可以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更好的有利于自我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新常态视角下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143.

篇2

关键词:投资管理;风险防范;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随着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日常经营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资金和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强投资管理,编制合理的投资方案,才能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投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对其投资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规划、决策、实施、监督和反馈等行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投资方式更加多样性,为各行业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收益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这就对企业内部的投资管理与控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可行性分析盲目乐观。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投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缺乏专业研究的盲目投资,这种非理性投资的后果往往会为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这种盲目乐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企业投资者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重视或是不够专业,没有对外部的宏观市场环境、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企业自身的投资管控水平做充分的认证。另一方面,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效益评估时对结果理想化,往往没有针对被投资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重要财务数据的分析也只是流于表面,对不同结果的预期不够全面和理性,最终导致结果偏离实际较多,而资金却已经大量投入。(二)资金使用不规范。企业开展投资活动时,内部的资金管理十分重要,如何有效有序地将资金投放到位,并对后续资金实施有效管控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实情况是资金的投入用途和金额与最初的测算和预算大相径庭,管控不到位,资金使用非常不规范。通常而言,企业在做前期的投资可行性分析时,会测算对被投资企业的资金缺口,并明确规定后续的使用范畴。但在投资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却不能严谨地按照计划进行资金管理,这就直接使得资金投向偏离了投资计划,会导致投资结果与预期相背离。例如,资金的投入时点、投入金额、投资周期等方面如果没有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不仅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结果,而且会加大后续监督考核工作的难度。(三)监管跟踪不到位。在投资管控中,完善的监督跟踪体系是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有效保证。完整的企业投资活动应该包含对事前的可行性分析、事中的监督跟踪、事后的审计评价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很多企业在投资前期盲目乐观,缺乏理性研究,同时对项目投资以后的各项管控也流于表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监督跟踪体系,不能及时发现被投资企业或项目存在的问题,信息反馈存在滞后性,对被投资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掌控不全面,实时监控不到位,影响了企业对未来投资方向和金额的判断力。钱投出去后就不关心了,对钱的真正去向是哪里,钱的投资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等都缺乏后续监督。这种对走向的把控不清,会使得企业的投资活动缺乏必要的指导,从而使得投资决策缺乏合理依据,影响投资收益。(四)风险防范意识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环境,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企业如果信息闭塞,不去主动了解目前的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就会使得投资风险大大提升,有损企业的经济收益。风险防范意识必须是贯穿始终的,由于项目投资后评价在我国发展较晚,很多企业更重视项目投资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注重后续的风险管理,这是非常不可行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很多企业投资管理时缺少调研意识,对市场信息以及被投资行业的情况不够了解,更不会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特别是跨行业投资的企业,对被投资行业的认识分析不够充分,只看到机遇,没有看到挑战,对所要投资的行业,因信息不对称,调研不深入,或是没有其他充足的消息来源,无法全面掌握目标企业的现实情况,只能从同业类似的经济体中取得数据分析,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大了投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风险管控。(五)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投资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实际工作中,投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普遍现象。大部分企业没有针对投资管理业务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岗位,对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也较为欠缺,缺乏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比如,投资管理人员是否了解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后续的投资管理工作中,如何起到监督管控作用,对过程会出现的各种风险如何防范等。如果没有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完善,是很难起到被投资企业的管控作用。所以,投资管理人员如果在日常管理和决策上没有用专业和全局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这对于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三、如何加强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

(一)提高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投资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工作与投资的成败及收益是息息相关的,决定是否投资的可行性报告必须是真实、全面、客观、科学的。因此,企业在投资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包括收集各类政策、了解和分析投资项目的内外部环境、投资行业的发展前景及目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风险,从而做出全面评估,提出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充分剖析各类机会和风险。同时,企业应做好投资项目的预期报告,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明确投资战略目标、投资规模、能够承受的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目标等,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提出合理的投资评价和投资建议,供企业决策层决策。(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在投资管控中,企业一定要强化资金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做好资金的筹集工作,另一方面要特别加强投资资金的预算管理、投入管理、产出效益管理。首先企业要做好投出资本的预算工作,投资资本应视协议和相关约定合理投入,同时也要关注被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预算,严格控制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其次,资金的投出要严格按照审批流程执行,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不相容岗位的职务分离制度,明确授权审批制度。严把支付关,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一旦项目出现危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预案。再次,企业要定期测算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益,投入资本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收益,并对结果做出详尽的原因分析,给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此外还要关注对投入资本和收益的收回工作,确保资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实现。(三)提升监管跟踪体系。企业在投资运营中,必须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投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企业对整个投资过程要实施动态控制。首先,企业要加强项目落定前的监管,前面提及说要提升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但这是市场研究部的工作,到底他们的可行性分析是否严谨可行,需要监管部门和决策部门来判定。其次,在资金投出之后,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要做到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包括有利和不利的,特别是对项目运行中不利的影响,应尽早发现,并使其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后,企业要提高投资项目的后期评价工作,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反馈相关信息,达到预期目标。企业要完善内控监督体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发挥审计部门的管理职责,对投资项目审核和评价,确保管控工作落到实处。(四)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众所周知,投资有风险,高回报的同时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之时,一定要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深入剖析大环境政策、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被投资企业的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企业一定要多方位多角度了解企业的信息,取得可靠的信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参照财务指标对相关的项目投资进行决策分析,同时,要对比分析同行业的数据参考,对相关收益、现金流等进行综合考量。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企业也可以在条款中约定对赌条款。另外,在投资管控过程中,企业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应及时汇报分析,报相关部门决策,是否需要重新制定相应的方针策略,从而有效解决经营难题。同时,作为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对待投资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逆转的风险,如果结果已经完全背离预期目标,要学会止损,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投资中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减少盲目性。(五)提升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对项目运行中的管理人员,首先,企业应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管控水平,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各项财会准则及金融方面的政策,熟悉被投资企业的投资环境和相关风险,做到外部和内部的双重管控,并且有能力分析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数据反馈,切切实实地在实际监督管控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企业应建立并完善业绩考核制度,定期对专管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人员应该给予奖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对工作胜任能力的肯定,激发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四、结束语

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重视并加强投资管理。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应当是贯穿始终的:在投资前期,企业应充分认证,形成科学谨慎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在投资过程中,应当做好监督管控工作,提高投资管理能力,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在投资后期要做好审计评价工作,努力提升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春珠.探析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9(11):123-124.

[2]尚福成.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业文化,2020(7):64-67.

[3]徐良才.企业投资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管理观察,2019(14):23-24.

[4]米孝恒.企业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2019(25):91.

篇3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3

摘要:销售经营风险管理,就是结合公司年度销售经营业绩目标,进行重大风险评估及监督管理,形成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销售经营目标实现。本文对如何加强销售经营风险评估管理与监督防范途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销售经营风险;评估;监督;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就是要求国有企业提高风险意识,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就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销售总公司如何加强销售过程经营风险评估管理与监督防范途径、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

1 销售经营风险管理现状

1.1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大家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

1.2 大家对QHSE 体系中的风险管理,诸如安全风险识别、防范、管理等过程、目的比较熟悉,认知度较高,但对经营风险管理的意义、途径认知度有待提高。

1.3 从实践上看,尽管销售经营风险管理工作已开展起来,但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还未能达到全面系统和有机结合,销售经营风险管理工作的风险预警、风险防范作用还未真正发挥。

2 销售经营风险评估管理途径尧方法

2.1 明确年度销售经营目标。销售风险评估管理的目标就是确保销售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首先要根据国、内外环境因素、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中石油整体发展战略等确定公司的生产、销售经营指标,明确公司年度销售经营目标。

2.2 确定风险标准。根据《集团公司风险分类框架》,结合历年销售工作运行情况,分析影响风险的因素,确定《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风险影响程度等级标准》。

2.3 评估风险等级。依据工作实际,加强对每一种风险的风险源、风险成因、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对风险产生的可能影响,对年度销售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形成《风险数据库》,为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参考。

2.4 评估产生重大风险。通过对风险的分析、评估,产生得分较高的前十大或前三大风险,在实际工作中尤其予以重视,要严密关注,加大管控力度。

3 风险监督防范途径尧方法

3.1 重大风险防控措施制定。重大风险评估出来之后,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是主要任务。要分析风险成因,制定风险管理策略,针对每一种可能存在的销售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3.2 月度工作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应对。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实际销售经营工作中,认真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严密关注一般风险,严格控制重大风险,按月进行风险评估、分析、评价、预警,形成《* 月工作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应对》、《* 月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应对执行进度》,通过分析、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提高销售经营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各项销售经营业绩目标的顺利实现。

3.3 建立风险事件库。每季度收集风险事件,包括已发生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因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在财务、声誉、合规、安全、环境、营运中一个或多个方面产生损失的事件和具有的潜在的事故隐患或险情,发生或发现后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理的未遂事件,建立起《风险事件库》,以警示大家不再发生类似事件。3.4 年度总结并制定下一年度风险管理计划。及时进行年度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总结,并初步制定下一年度风险防控计划。建议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计划:严格防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风险,有效避免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给公司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紧盯市场需求风险,准确抓住市场机遇,有效推进销售经营工作;关注竞争风险,适时调整生产销售方案,不断开拓市场新需求;严格防控销售风险,合理利用有限的运输资源实现出厂销售,确保生产后路畅通;价格风险密切跟踪分析市场行情变化,积极做好价格研究与推价工作。

3.5 2015 年上半年风险管控成效。在实际工作中,销售总公司密切关注、严格控制可能影响销售业绩指标实现的各类风险的发生,坚持做好月度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应对工作,收集汇总各科室、单位当月销售各环节风险,并进行风险原因分析、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防控措施等,注意跟踪风险防控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并于次月总结、公布风险防控管理进度,切实做好计划管理、产销协调和装车、运输组织等销售各环节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产销平衡和生产后路畅通,确保了各项销售经营业绩目标的实现,2015 年上半年完成销售计划的102.97%,未发生大的风险损失事件。

4 进一步加强销售经营风险管理的建议

4.1 鉴于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注重全员参与,因此,要适时加强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促使员工及时掌握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控水平。

4.2 建立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机制,及时监督检查、及时改进完善,并形成风险管理工作报告,确保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步入畅通的闭环管理模式。

4.3 销售风险评估、监督管理工作应与日常销售管理工作密切结合。将销售风险管理工作纳入月、年重点工作计划及月、年工作总结中,在具体的销售工作及环节中,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防控,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销售业绩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4.4 应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风险评估结果、月度风险预警、月度风险监督、月度销售业绩进展情况在一定的范围内公开,比如传送至相关领导、销售业务人员的信箱中,或上传于公司网页上,尽可能多地为领导及销售业务人员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为领导决策及销售业务人员实现销售指挥提供有效依据。

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是公司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有效实施,使影响企业经营目标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使管理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要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控制意识、规范操作意识,继续加强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切实将内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及时堵塞管理漏洞,真正实现风险实时有效监控,努力规避企业的各种风险,确保销售业务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家》,2013年第10期.

[2]2014 年中国石油集团公司《. 关于开展重大风险评估暨风险管理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

篇4

摘 要 公司深入研究运营监测业务在县公司中的监测分析和链条驱动作用,以同业对标指标和业绩考核指标为重点,以各专业管控系统为平台,以专业监测分析为手段,通过将各类业务系统纳入统一管控,及时发现异常数据,查找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提升方案,健全评价机制,配合市公司开展各类专题监测等措施,全面提高公司基础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运营监测 支撑 同业对标 企业管理

一、研究概况

(一)实施运营监测管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市县一体化运营新模式管理中,县供电企业在未推广应用运营监测平台的情况下,如何将各类管控系统统一管理,实现运营监测的各项功能,协同分析高效处理问题,有效提升本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当前县供电企业企业管理方式变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公司防控风险能力,促进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实施运营监测管理是提升县供电企业指标水平的重要方式

当前公司系统各单位竞争格局日益凸显,县供电企业运营监测管理应以全面监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数据挖掘为手段,细化梳理数据、信息相关性等关系,对公司经营状况及时开展综合、专题、在线和即时分析,揭示问题成因、影响及风险,提出对策建议,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与推动。

(三)实施运营监测链条式驱动是有效推动专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专业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在实施运营监测过程中,如何保证各专业、各环节相对独立,但又密切联系,实现业务互相关联,管理互相促进,成为运营监测的重要问题。因此,公司研究在专业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注入对公司各业务链的驱动力,建立一种链条式驱动管理模式,以驱动促使各专业协调、协同发展,对于推动专业管理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

(一)运营监测体系和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司目前还未建立完善的运营监测体系,组织机构不够健全,业务和职责范围不够清晰。各部门之间都按照各自的流程开展工作,专业间衔接点少,流程独立性强,流转顺畅性差,协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未发挥整体合力。

(二)业务资源数据和信息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目前县公司每个专业均有各自的管控系统,根据统计共有25类管控系统,涉及专业较多,范围较广,并且指标之间存在交叉。根据目前现状,在运营监测过程中没有一套数据存储和监控平台,无法对指标进行整合和统一提取管理,不利于指标的有效监测和分析。

(三)专业分析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宽

各专业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比较单一,涵盖范围较窄,对其产生影响的关联因素忽视或者分析不到位,造成了专业管理提升缓慢。对重点专业分析的力度不够,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项分析,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更好的为领导层决策提供支撑,也不利于专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专业监测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不足

运营监测业务部门之间缺乏线上运转通道,因此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活动、核心资源以及业务流程的明细数据的时在线监测及自动预警能力不足,异动工单尚未形成有效、迅速处理流程和和问题处置反馈流程,严重制约了运营监测业务的开展。

三、主要做法

(一)建立综合协同工作机制,构建链条式运营监测体系

公司成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运营监测小组,下设运营监测办公室及个专业管理小组,全面推动县供电企业运营监测业务的运转。 建立健全公司运营管理综合协同机制,规范运营监测管理流程为公司决策和专业管理提供服务支撑,为专业部门效益化管理提供服务。

(二)整合业务管理资源,奠定各业务链条数据基础

明确业务基础数据来源及范围,确定问题和数据来源,拓展业务数据流入渠道,了解各类操作系统的查看方式,并有相关数据的查询权限,对各类系统具有综合管控能力,对于系统中为公司重点指标提供支撑的源头指标进行分析,详细分解某一项源头指标支撑多项重点指标的定义和范围,找出逻辑对应关系,为开展监测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三)实施全面监测,驱动各专业链条高效运转

公司要明确监测分析方向,构建“一强三优”全方位运营监测工作框架,在此框架下,通过对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对各业务数据进行在线关联监测,实现对自身专业、数据的多视角、多维度的分析和利用,及时发现专业间衔接与协同存在的问题,有效驱动运营监测链条高效运转,实现专业管理提升、数据管理优化、领导决策有利。

(四)加大公司层面诊断分析力度,驱动各业务链条持续改进

监测是诊断分析的前提和手段,诊断分析是对监测结果的体现,公司层面诊断分析要涉及“一强三优”重点业务和重要数据的分析,通过分析查找问题,为领导层提供有力决策,为专业管理部门明确提升方向,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高。

篇5

关键词:

创投;股权投资;财务管控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13001

1创业投资企业集团管控相关概念

1.1创业投资企业

创业投资企业是指我国境内注册的,以投资创业初期的高科技企业股权为主要业务的投资类企业。该类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1.2集团财务管控

集团财务管控就是母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安排和设计,用财务或非财务方式来对子企业进行控制,以保障自身权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2创业投资企业的市场现状分析

(1)行业整体竞争加剧。2011-2012年国内创投市场连续下降,进入2013年8月,创投机投资额、退出额开始逐步回升。

(2)投资呈现向前端延伸态势。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资金进入创投领域,项目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成熟项目和Pre-IPO项目领域,迫使不少创业投资机构开始进行新的战略布局,将投资产业链逐步向早期阶段延伸,以获取更好的项目和更优惠的投资价格。

(3)加强财务管控的必要性。

在创投行业整体不景气,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加强对创投企业已投项目的管理尤为重要。在IPO退出渠道收窄,探索多渠道的退出机制是实现创投行业资本增值的主要课题。而做好财务管控是这个课题的关键一环。

3创投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方式

3.1对控股单位的管理

(1)向被投企业派出财务人员。

根据出资比例或相关投资协议,向被投企业派出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财务总监,代表投资单位管理、监督被投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财务总监的考核权由投资单位负责。派出财务人员应就被投单位的重大财务事项及时向派出单位汇报,对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应予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及时汇报。

(2)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加强资金管控。

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资金风险防范能力;发挥规模优势,提高整体资信能力;盘活沉淀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能够强化母子企业管控体系及资金监管,提高信息反馈及时性。

(3)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依托,加强会计控制。

将控股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到集团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平台,及时了解和掌握控股单位的财务信息。

(4)以预算控制为抓手,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

预算反映了企业特定期间内的资源配置状况和经营活动的详细安排。通过预算管理,不仅能够起到规划作用还能够起到监控作用。通过预算分析,可以新的增长机会或明确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从而相应调整经营战略或修正预算,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增长。

3.2对参股企业的管理

对于参股权的财务管控,主要是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投后管理是指完成实质性投资起到该项投资退出之日止的投资业务管理过程。

3.2.1根据在被投企业中的股权比例及投资协议,采取不同的投后管理方式

(1)达到派出董事、监事及产权代表条件的,派出相应人员参与被投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2)达不到派出人员参与管理的项目,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被投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的方式

3.2.2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投后管理体系

(1)项目投资完成后,投资业务部门需对投资项目进行经常性的分析检查,了解、掌握其运营情况。

每季度向企业提交投资项目季度管理报告;每年针对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书面管理建议,作为对投资项目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内容。

投资业务部门应对投资项目实施动态监控,在发生影响企业投资安全的情形时,应及时向企业汇报,由企业研究采取相关措施。

(2)企业派出人员参与被投企业经营管理的,派出人员应按季度提交被投企业经营情况报告。当出现影响企业投资安全的重大事项时,应及时汇报。

(3)未派出人员参与管理的,由项目团队定期、不定期现场走访被投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并按月索要被投企业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提供投后管理报告

(4)财务部门负责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并及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4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保障财务安全

以企业风险控制总监为中心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规避、减少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企业安全、健康地发展。

(1)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对风险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监控,做到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重大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2)加强投资过程风险控制。健全投资管理制度,明确和规范投资决策程序、投资风险管控重点以及各部门、各决策机构在风险控制过程中的职责。

(3)加强合规、法律事务管理。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经营活动合规合法。

篇6

随着大数据的技术发展,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企业值得关注的焦点。惠普针对大数据的洞察能力的结合,也推出了一些新的产品。近日,惠普软件企业安全产品部北亚区总经理姚翔与大家分享了惠普的最新产品与安全策略。

 

关注三大方向

姚翔认为目前企业安全领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数据泄漏事件的增加;第二,一旦发生了攻击要花很多时间恢复正常运作,并且会对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第三,新的技术如移动设备催生出的新的安全问题;第四,大数据。

 

姚翔强调,安全是惠普三大战略之一,不仅是针对企业客户,也包括消费者客户的安全策略。

而惠普的安全战略注重在三个方向上:“第一是加固受攻击面,包括边缘的网络设备、Web及整个互联网所交付的部分;第二是加强风险管理,而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方面是对内对外;第三,是主动防护信息。”姚翔说道。

 

而对于以上问题,惠普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加固受攻击面方面,惠普通过Fortify进行代码扫描,保证代码没有安全漏洞。除了安全产品的技术,惠普也会整合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也包括惠普传统的服务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加强风险管理方面,姚翔强调对内对外的风险都要兼顾:“ArcSight是这个领域最强的产品之一,它提供SIEM解决方案;TippingPoint可以做安全防护;而Autonomy可以做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

 

在大数据方面,姚翔认为:光有大数据而不挖掘数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惠普的Autonomy和Vertica都是针对大数据开发的主动防御的安全产品。

更加灵活的安全策略

安全不是IT的对立面,是IT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部分。如何简单快速地处理安全事件?姚翔介绍了惠普ArcSight最新版本Express4.0:“ArcSight用到了最新的CORR-Engine,它不用传统的Oracle关系型数据库,而使查询速度提高几十倍以上。”至于为什么查询的速度变快了?姚翔解释说是因为安全数据在搜集中也是一个大数据系统。而此次Express4.0版本也提供了SIEM快速的解决方案,并加强了对中文的支持。

 

在安全情报方面,惠普对相关部门进行了整合,以提供更加强大的情报服务支持。

云CEF计划

篇7

摘 要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再度危机,经济下行风险增大,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破产倒闭或深陷危机,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发展战略尤其是财务战略实效失当的必然结果,为集团企业的生存发展敲响了警钟。面对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持续发酵和国内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健康稳健的企业发展战略及起重要支撑作用的财务战略对集团企业尤显重要。本文论述了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构建方法,并对财务战略应关注的重点及如何实施进行了思考。

一、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征

集团企业因其规模大、多元化等特性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组织结构、经营管理复杂等致使效率不高、对环境变化反应迟缓,也同时存在较大风险,迫切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加以控制。财务战略着眼于控制风险和提升集团整体及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整体战略,合理筹集、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极大拓展了财务管理的领域和层次,推动了财务管理转型;更在于它能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经济活动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通过资金、价值、收益管理的引领,使各层级企业目标一致,实现集团企业的规模优势和聚合协同效应,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与最终实现。

财务战略的主要特征除了具有战略的长远性、全局性、动态性等共性外,谋划对象的特殊性是其主要特征。财务战略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资金和资源,如何进行投融资,如何调整财务管理结构和模式,保证企业经营发展对资金的需要,把握好服务与监控,个体利益与总体利益,盈利、增长和企业健康间的平衡,以最佳的管理效果来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如何构建集团企业的财务战略

1.建立企业财务发展战略的制定机构。可在集团战略委员会下成立由集团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为主导,相关部门和所属主要企业共同参与的财务战略制定机构,明确具体成员和议事规则,对集团企业财务发展战略制定工作进行组织,与其他职能战略制定机构进行协调配合。

2.围绕集团整体战略进行分析分解,确立财务战略的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财务战略属于企业战略的重要职能支撑战略,应服从服务于整体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财务战略制定时应对整体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如何从财务方面进行保障落实,从而确立其战略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

3.对集团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等进行财务分析,制定财务战略。主要从内外部环境、优势差距、机遇挑战等进行分析,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来平衡确定。财务战略应着力于培育与扶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它是制定财务战略的切入点,也是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源泉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动因。

4.通过对财务管理模式分析提出适合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的财务战略。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经济周期波动情况、发展方向和增长方式等并与之动态适应;由于各企业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财务战略的制定还要具备多层级和多角度。

三、集团企业财务战略构建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建设以集团战略目标为导向,确保集团战略实现的财务管理模式。实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当加强集权的模式,既充分发挥下属企业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又实现集团财务的有力、有效管控。实际管理中,通过全面预算将集团战略落实到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资金管理保持集团系统正常运营并与预算配合监控战略执行,通过会计核算及时反映并监督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报告系统及时反馈战略执行动态并与预算对比评估战略执行效果,为实现“集团化管理”和决策层适时调整战略决策、经营策略提供财务支持。

(二)建立权责明确,运行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现财务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实现集团战略目标与企业个体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建立科学的预算指标和分析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亦即实际经营情况的全程监控,有效掌控企业资金、投资和成本费用支出。

(三) 深入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以财务信息化引导业务管理规范化,促进财务管理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业务财务协同管理。建立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效益为目标,集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分析、决策支持和风险预警等为一体的集团化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工作流同步。

(四)有效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安全高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加强集团资金统一管控、统一调度,提高集团财务的资金支持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集中运作能力;发挥资金管理的规模效应,合理调剂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收付效率和效益。

(五)着力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建立集团成本费用管控机制,拓展成本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效调控和配置财务资源,降低集团整体成本费用支出;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强大力量,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加强成本费用目标考核,避免成员企业只顾眼前和自身利益,忽视集团整体利益的行为。

(六) 特别注重加强风险管理。重点增强防范未来财务风险的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经济形势进行准确的判断把握,制定风险对策,提高企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建立以风险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业务流程控制为重点,以内部控制健全为保证,以内部审计为监督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筹资、投资、资金回收以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集团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持谨慎态度,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四、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的组织实施

篇8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在设立时并未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分析,有的项目在专家论证、审批、资金集中和投入过程中,依然存在领导“拍脑门”决策的现象,为国有企业投资埋下了巨大风险。同时,在投资项目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方面,也没有构建有效、规范、科学的内控机制与健全的监督系统,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尤为缺乏,管理失控,相关担保等工作规范并不严格,指派的管理人员失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

二、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培养市场化财务管理的意识

以前,国有企业并未进行改革,受到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严重影响,其财务管理事务大多数都是由国家财政机制管控的。在过去只是注重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财务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壮大,要求国有企业以市场独立主体进入市场,建立独立的法人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使得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实现,并养成财务管理市场化意识,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其一,树立养成“成本—效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其二,构建风险与利益平衡的观念。及时发现、评价和控制风险,防止出现各种风险,尽量实现最小化经济损失。其三,树立人力资本观念。目前,国有企业盈利的重点在于拥有高品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企业善于利用与开发人力资源,积极投资人力资本市场,提升知识、人力资本在企业总资产中的比例,把员工薪酬福利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紧紧结合起来,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

2.建立全过程系统化的财务管理体系

(1)构建全面预算体系。构建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全面预算体系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今国有企业呈现出分权、多元化管理特征,分权管理控制和统一目标规划在国有企业中占据着重大的位置。基于此,国有企业必须确定一致的经营目标,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紧密联系、有序的资金运转系统中正常运行。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每年度制定出企业资金全面管理规划和重点经营项目,这便是全面预算系统。全面预算,即以企业运营目标为根本目的,重点包含投资预算、财务预算及经营预算三方面,这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监督[2]。全面预算不仅具有操作性而且还能够促使企业朝着更高目标运营发展,在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预算编制方法的问题。如今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尤为激烈,弹性预算是将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便要具有优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增强预算弹性和刚性的协调统一程度。全面预算采取相同的程序和格式,自动跟踪检查,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并与会计期间内的实际发生额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找出原因并进行绩效考核,促使国有企业职工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2)构建成本控制体系。国有企业需要将成本控制纳入到财务管理体系中,只有企业成本降低了才能增强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体系构建是对企业开展成本控制的全局规划。笔者认为体系构建应当做到:一是积极建立成本控制的组织结构。在机构设置上,不应局限于独立成立控制部门,还应当渗透到整个企业内部。这样才能确保实现控制能够深入经营生产各环节。同时注重组织结构中责任与权限的制衡。既要使控制的结果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又要确保控制过程不会无限制地干预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此外要求财务人员应当树立责任观念。特别是同时肩负日常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两项职责的人员,应当有效设置其管理的权限,避免越权。二是积极建立成本控制的制度框架。遵循预算差异分析和刚性约束原则,健全管理、控制、协调、反馈等制度。确保成本控制的科学性、适应性、全面性与权威性。其中又特别是财会预算和成本考核。三是围绕成本控制开展生产运营。国有企业应始终围绕成本控制,查找成本控制的着力点,优化财务管理。同时依据分权管理和责任会计的原则,积极开展企业各级经济责任制。(3)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认真梳理,找出风险点。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风险,按照“高风险职位,高等级预防,高标准措施”的理念,按照岗位要求、工作程序、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行为规定和惩治机制等,明确风险点,拉出“警戒线”,加强风险管理责任机制。另外建立财务管理互动机制,疏通财务信息网络,达到很好的互动,形成“及时揭发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及时交换信息,及时惩治”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依法管理、程序合理,减少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所引起的财务管理风险。

3.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如今全球已经步入到全面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的会计审计标准、内部控制标准、微观管理及宏观决策都借助于企业信息化基础,特别是会计信息化。国有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会计信息的披露与深层次的规范化、标准化,促使会计信息共享与利用的高效化、集成化,从电算化信息转变为实时在线信息,从简单的信息转变为具有价值的整合信息,从单向与利用信息转变为共享信息[3]。

4.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控

篇9

不过,由于证监会对于创新的容忍度有多少,目前没有券商能够明确。上述券商人士道,我们先在认可的前提下,把已经实施的创新业务做大做强,至于后续,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恰恰是机会。

创新大会变身业务交流会

从银监会清理影子银行8号文,到证监会出手点名行为“出线”的国泰君安、华泰证券、中融证券三家券商的资产管理公司,再到国家审计局掀起打击债券代持黑幕的风暴,监管层对去年门户大开的金融机构开始收紧口子。

肖钢就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没有明确表态,此次券商创新大会他没有出席,令市场猜测不断,未来券商如何迈开创新步子也没有给出定论。大会的称呼都由创新大会变成券商工作会议。创新大会的规格下降,令市场人士失望不已。

参会的券商人士如此描述创新大会的情况:主要形式是轮番上台念稿汇报,下面是瞌睡补觉。这和去年群情激昂的热闹截然相反。

“去年还有分论坛会议,每个分会场,都有证监会的领导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而今年取消了这一环节,成了简单的汇报流水,没有意思。”上述参会的券商领导称。

而这次创新大会的准备时间也太过仓促,很多券商都是在4月底接到邀请通知。一场创新大会沦落成业务探讨交流会。

另据一些报道称,此次参加主题发言的券商代表很多都摸不清创新界线,发言的尺度也很为难。

风控成2013年主基调

整场会议的主基调,是规范。

证监会副主席庄新一、中登公司总经理周明、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等上午发表主题演讲的几乎都表态创新业务要规范。

庄心一表示,券商创新发展要达成五个共识:创新是证券公司永恒主题,必须持续推进;创新必须致力于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创新必须与风控合规动态均衡;创新必须深化改革,加快配套机制建设;监管工作必须跟上创新步伐,在守住不存在普遍持续违规和风险不外溢两条底线的前提下,监管要最大限度支持创新。

而去年,庄心一表态,要给券商最大程度的松绑,不要扯后腿,很多创新业务都可以事后核查。两厢的态度截然不同。

宋丽萍也认为,如果券商在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出现重大风险问题,只会让市场和客户加快失去信心,大大压缩证券公司的发展空间,累及市场改革和创新的步伐,证券公司内部风控是防范风险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强建立内部风控制度,加强自律监管。

周明的发言主题是《积极支持创新发展 努力加强风险控制》,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总经理庄穆提出《服务创新与风险防范并举 扎实推进证券业创新发展》,也都涉及风控话题。

就连券商代表申银万国总裁储晓明的主题发言都是关于券商如何合规经营。

资产证券化是讨论亮点

在风控为主命题的背景下,参会代表提出的新业务显得单薄无力,譬如建立场外市场、放松直投监管、加大后台的安全建设、打造量化交易平台、结算模式要创新等,这些话题可以说都不是什么创新业务。参会代表把他们拿出来讲,也有点聊胜于无的意味。

不过,此次大会上,资产证券化成为几家券商感兴趣的业务亮点。在会上,记者了解到,国泰君安目前有6只资产证券化主承销项目正在等待批文。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宏源证券等均将资产证券化提到资管创新的重要高度。这一热度超过国内试行资产证券化以来任何历史时期。

虽然众多券商看好资产证券化业务,但市场流动性不强。在会议上,多家券商建议将银行和保险等机构投资人纳入交易所市场固定收益产品交易范畴,从而借助银行和保险的资金体量盘活这一市场。

招商证券人士也认为,缺少保险、银行等资产证券化主流投资者参与,交易平台缺乏做市商和质押式回购等增强流动性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认购意向,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定价等也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资产证券化产品较资产支持票据(ABN)、保险债权计划等同类产品的竞争力相对不足。

篇10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的概念

在电力企业中,全面风险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电力企业以企业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首先通过对电力企业实施整体的管理并管理好经营过程中风险控制管理,进而有效的营造出完善的风险管控的企业文化,然后再建立有效的、完善的全面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最后提供合理的保障和方法来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风险无时无刻的存在整个过程当中,这就给实现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有效的做好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需要认真思索的难题。

二、现阶段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现状

(一)风险的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够。并且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片面性,只有当企业遇到风险时才开始重视风险控制管理的重要性,才想去如何去应对风险。

(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职能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我国电力企业对全面风险控制管理的现状来看,电力企业对于风险控制管理组织职能体系还有待完善。并且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职能发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出现风险时,这些部门之间容易出现相互推责而不是积极的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三)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尽管现在电力企业对于全面风险控制管理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框架和制度,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健全的情况,导致电力企业的全面管理制度的实践性不强。

(四)风险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由于电力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管理还不断完善中,这就使得电力企业中一些企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对电力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管理不够熟悉,从而导致对风险应对手段相对单一的情况,随意性较强。

三、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电力企业当中,对于风险的管控主要通过采用相应的分析手段对出现风险概率和其可能导致的后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风险的识别

对风险的识别是电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期工作,通常是在电力企业即将出现风险前,通过各种分析手段,判断出电力企业潜在的风险,并对这些风险进行鉴定和归类。所以,在电力企业中,风险识别工作十分重要,不但需要提前意识到潜在风险的存在,还要对风险的基本特点和种类进行识别。

(二)风险的测算

对于风险的测算主要是建立在电力企业的风险识别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科学的统计和分析手段对收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预估风险可能出现的几率和后果。

(三)风险评估

对于风险的评估,电力企业需要按照计划制定的控制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收集各项相关数据信息,最后评估出风险的具体状况,并根据风险评估的情况来权衡电力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度,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方案。

(四)风险决策

对于风险的决策,主要是从可供参选的方案中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的决策过程。一般而言,面对投机风险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和承受风险等各项风险应对的对策进行风险的控制。而面对纯粹风险,那么我们尽可能采取规避的策略来进行风险控制。

四、加强电力企业全面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化机制

(1)编制《全面风险管理的指引》。为促进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需结合风险管理的实际状况,进而有效的促进风险管理控制和防范的提升。(2)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标准。根据电力企业风险管理评价理论、成熟度理论以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等内容,来制定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评价标准。(3)编著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引。相关部门需要编制出《基于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表梳理工作指引》、《全面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机制工作指引》、《基于风险管理的制度流程修编工作指引》以及《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工作指引》等。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制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按照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科学合理的设置全面风险管理组织部门,进而保障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1)设立全面风险管控办公室。我们可以再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委员会下组建一个全面风险控制办公室,其组织成员由电力企业部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安排。(2)风险管理归口部门。按照“专业归口”管理原则,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由七个风险管理归口部门负责。

(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1)加强风险管理流程的规划。首先,在风险识别工作中加强对风险管理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收集;其次,加强风险的评估,主要从风险产生的概率及其影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再次,根据上述风险评估的情况,进而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处理管控方案;最后,还要对监督整个风险事件带来的后果,在做出相应评价。(2)完善风险数据库。风险数据库主要能够有效的识别企业当中各个领域的风险点情况、并进行风险等级的评估,进而制定相应处理对策等。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各地市、县区和供电所的实际状况,来完善风险数据库的建立。

(四)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按照省公司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在风险管理的工作开展中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来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而加强信息中心的管理,来保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加以更新完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中面临的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加强全面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我们加强重视电力企业的全面风险控制管理,尽最大努力降低或规避电力企业的风险,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岭,叶春明.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J].山西电力,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