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

篇1

一、影响我国国债成本的因素

1、国债利率对国债成本的影响分析

对于政府和个人来说,国债利率是衡量国债成本和收益的重要指标。对于政府来说,国债利率直观地反映出了国债利息同国债票面金额的比率,其高低体现了政府应付利息的数量,利率越高,应付利息的负担就越大,国债成本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对于国债投资者来说,利率高低直接与收益挂钩,利率越高,投资者的回报就越大。近十几年来,我国国债的利率一直走低,但是仍然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可以说,国债利率的调低给降低国债成本创造了条件和空间,但是目前国债利率的制定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参照银行存款利率。为了深化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我国的国债利率应该进一步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国债利率改革迫在眉睫。

2、国债的发行方式对国债成本的影响分析

国债的发行方式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多种划分方法,国债发行方式的选取对国债成本也有重大影响。从1995开始,我国国债发行的很大一部分都采用了招标发行,特别是记账式国债基本上都是采用招标发行的方式。近年来,我国在国债发行方式做了一些创新和探索,试图优化国债成本。上交所开发了“国债发行远程招标系统”,改变了传统智能采取现场集中招标的发行方式,使得整个招标过程更加便捷和智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债发行成本。财政部2003年宣布将在一部分国债发行中采用美国式招标,其主要目的是维护投资者利用,减小承销商的风险。总的来说,采用招标方式发行国债,发行期限较短,最能体现出市场的需求,发行效率高,发行成本也最低。

3、国债发行规模对国债成本的影响分析

我们研究国债规模,必须注意到三方面的数据,分别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金额、当年需要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金额、历年累计的国债总金额。对国债规模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债成本,同时还能直观衡量出国债的风险。国债规模应该适度才能发挥出它的积极效应,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首先,如果国债规模过大,会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间接影响国债成本;其次,国债规模过大会导致政府债务支出暴增,财政赤字,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甚至导致经济衰退;最后,国债规模过大还会造成对民间投资的挤占,使得本应该只起到辅助作用的政府投资被迫扮演主角。鉴于此,对国债发行规模的控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国债成本,还能够有效防范债务危机。

二、我国国债成本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1、发行国债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容易诱发危机

从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现状来看,我国每年都需要印制巨额的国库券。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这样传统的国债印制方式将不利于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首先,纸质国债不够安全,一旦保管不善或是丢失,都会对投资者造成损失;其次,纸质国债的印刷成本较高,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难以完全发挥功用。虽然现在也有一些国债托管系统在运营,但是由于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机构,无纸化国债的发行规模难以扩大,二级市场的交易效率也受到严重影响,政府难以有效地监控国债的卖空现象,国债流动不畅,各地区人为阻碍现象普遍。为了规范国债发行市场,促进国债加强流通性和交易效率,降低国债风险,迅速建立起一个统一高效的托管结算系统势在必行。

2、我国国债利率设计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建设的需求

我国国债利率的确定往往还是以银行的存款利率作为主要依据。然而,在发达国家情况刚好相反,国债利率作为确定市场利率的基础,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不依附于银行存款利率。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国债的利率一直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这就说明我国国债的利息成本一直高于市场利息成本。这样的利率负担不仅会提高政府的筹资成本,还会进一步加剧政府的负债压力。此外,国债利率在一、二级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一级市场的国债利率由政府确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二级市场的国债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并不高,这样的矛盾不利于国债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期限结构。

3、国债发行价格固定,降低了国债的吸引力

国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发行价格受到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国债的票面价值而上下波动。与其他的债券一样,国债的发行方式有折价发行、平价发行、溢价发行三种。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国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采用平价发行的方式,但是利率却一直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我国的国债发行一般是由财政部先确定票面利率,然后再以固定的价格发行,发行方式和灵活性都已不能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国债的成本。

三、合理优化我国国债成本和完善国债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规范国债运行的各个环节,保证国债决策得到落实

一般来说,规范国债运行主要需要抓好国债决策与执行两方面的工作。国债决策在国债运行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决定了国债发行、流通、使用、偿还等具体环节的规则。鉴于此,只有进一步落实国债决策的规范化,才能更好地保证国债执行的规范化,二者相辅相成,对优化国债成本和规避国债风险起到根本性作用。首先,我国相关机构应该尽快制定规范政府债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国债发行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都法制化、条例化,做到有法可依,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国债发行的公开与公平,还能进一步提高国债的效率,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有助于国债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2、完善国债结构,改进国债发行技术,切实降低国债发行成本

国债结构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和因素,总的来说,包括品种结构、期限结构、持有人结构等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债投资渠道和需求都进一步提高,不同层次对国债的偏好不尽相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债品种应该多样化,具体说来包括期限、利率、付息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另外,还需要合理化国债持有人结构,鼓励机构投资者,逐渐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国债发行市场。与此同时,改进国债发行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其对国债发行主体和相关投资者都有重要影响。我国可以尝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发行经验,寻找改进我国国债发行技术的突破点,扬长避短,为我国国债发行营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良好条件。

3、做好监测和预警,科学防范国债风险

国债风险往往会引发严重的财政损失,国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国债发行来弥补。控制国债风险不仅能保障我国财政收入的稳定,还是合理降低国债成本、优化国债成本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对于国债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并没有统一的有效办法和成熟经验可供我国借鉴。鉴于此,我国应该从国情出发,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探索出一套国债风险监测、评估机制以及预警指标体系。具体来看,这套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不同层次的内容,宏观经济指标、广义国债指标、名义国债指标、国债结构指标、国债效率指标等等都应该包括在内。

四、结语

国债政策是我国财政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来,我国国债在带动投资、刺激内需、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上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忧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财政收入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都将进一步铺展开来,对资金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国债的发行规模可能还会扩大。鉴于此,合理降低国债成本,防范潜在风险,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信随着我国财政改革的步步深入和落实,我国的国债发行将更趋于科学化、理性化。

(注:2012年黑龙江省会计学会重点会计科研课题“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方面研究”,2013年黑龙江省会计学会重点会计科研课题“反倾销会计与涉外企业财务风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2

现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大基本因素实现的:(1)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的控制战略;(2)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 (3)指定风险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和程序;(4)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监测工具。因为风险管理技术的专门性,我们将不在此进行讨论。

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现代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额、信贷限额,即通过对其产品、交易伙伴、业务活动领域的分散化降低风险;通过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规避各种风险。金融机构根据各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市场机会、公司的长期战略定期调整各业务、各部门间的资本配置,力图使获取给定收益的风险最小化。

一 董事会对总体风险管理理念和基本风险管战略的确定

总体上说,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因此应负起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

(一)风险管理基本原则的确定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董事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

我们可以简要地比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1 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在美林公司,尽管风险管理的和策略一变再变,但以下述6个原则为基础的基本理念却几乎没变。这主要包括:任何风险规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经验、判断和不断的沟通;必须不断地在整个公司内部强化纪律和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必须以清晰和简洁的语句告诫下属:在资本运营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风险管理必须考虑非预期的事件,探索潜在的,检测不足之处,协助识别可能的损失;风险管理策略必须具备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必须是减少难以承受的损失的可能性。这样的损失通常源自无法预计的事件,大部分的统计和模型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预计。

在过去几年,用数学模型来测量市场风险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众多风险管理的要点,风险管理几乎成了风险测量的同义词。美林公司认为,数学风险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证,因此,对这些数学模型的依赖是有限的。

事实上,由于数学风险模型不能精确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将其作为其他风险管理工作的补充。

总的来讲,美林公司认为,一个产品的主要风险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管理的方式。违反纪律或在监管上的失误可导致损失,而不论产品为何或使用何种数学模型。

2 摩根公司的风险管理原则

摩根斯坦利则认为,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固有特性,与金融机构相伴而生。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会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识别、评价、检测和控制每一种风险,对其经营业绩和长期发展关系重大。公司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与有关的专业产品和市场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评价的独立监管过程。

应当说,这些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既是其长期进行风险管理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知指导原则,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二 机构风险管理架构的比较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

金融机构因其业务的偏重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基本构架都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成员包括:执行总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证券部主任、各地区高级经理、财务总监、信贷部主任、全球风险经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风险管理的专家等,下面直属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和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另外,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不同形式的、分离或者整合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分别设立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等,或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部),他们均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结构(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业务伙伴的暴露额度;审计部通过定期检查公司有关业务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采用多层制,除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外,其它如融资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以及各业务部的部门风险经理均参与风险的确认、评估和控制,并接受风险管理部的监督和评估、考核。这些部门的经理及代表每隔一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以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正确评估风险、调险管理政策。

以下是对美林等几家公司的比较。

(一)美林公司的风险管理架构

篇3

【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稽查;风险管理

电力营销风险管理是指在电能产品销售、供电服务等环节运用风险管理方法,防范营销管理中风险的发生。营销稽查作为营销管理的日常监督机制,目的是强化营销及服务管理的可控、在控能力,增强防错和纠偏功能,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是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1.风险管理

1.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对面临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的过程。

1.1.1服务风险识别

电力服务风险的关键点在服务规范、服务质量、服务安全。(1)规范化服务。各类业务是否按规定时限内办结,是否按程序办理,有无违规收费行为,是否存在违反十项承诺及十个不准的行为,是否有违反有关法律规章的行为。(2)服务质量。是否建立服务质量分析制度,是否有服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投诉、举报的处理及答复程序是否合理、是否有服务改进的举措等。(3)客户安全服务。合同中是否明确供用电双方的安全责任、是否有对客户端安全检查评价的措施、是否建立客户安全防范措施等。

1.1.2经营风险识别

电力营销经营风险的关键点在量、价、费、损等基本环节,这也是供电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1)电费回收。是否制定有电费回收内部管控制度,是否按期编制电力产品销售明细表,电费应收、实收、未收统计表准确性有无监控措施,营销部门是否随时掌握未收电费情况,对欠费情况是否定期统计并制定合理催缴措施,电费回收是否进入专用帐户,电费延期缴纳、违约用电等是否按规定加收电费及违约金,电费发票管理是否建立制度、合同中对电费缴纳是否约定明确等。(2)电价管理。是否按核准的电价收费,电价执行有无监督和考核办法,电价检查是否按期开展,对违价行为是否有处罚措施、电价业务队伍素质是否满足要求等。(3)电量和线损管理。线损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电管理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抄核收管理结构和职责是否科学,定期抄表及抄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各供电关口、线路、台变、用户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管理是否符合要求,窃电查处是否有效开展等。

1.2风险估测

风险估测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程度。对电力营销工作而言,风险估测的步骤可依照上述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按程度排列优先队列。估测的方法可采取综合检查、专项检查、自评和外部评估、对目标管理和基础管理情况进行常态检查等方法实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估,衡量风险的程度,以确定是否需要处理及处理程序,对需处理的问题采取提示、预警、限期整改等措施。可以对一个周期内客户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重点调查,如缴费难问题,是个案还是普遍存在,评估导致事件发生的内控制度上的深层次原因,并对处理效果进行评估。

1.3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从而消除预知风险。随着营销模式的确立,电力营销工作专业化分工日益加强,营销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营销各专业部门风险处理结果的检查、考核、反馈力度,以点评、排序、专项报告、整改意见书等形式及时告知,解决在制度建设和管理行为上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1.险管理效果评价

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实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定期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可以保证风险管理技术适应变化了的情况的需要,使风险管理效益最佳。通过不断的评价修正,使风险管理处于循环上升的状态,从而促进风险管理的效果。

2.营销稽查是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实现营销业务和供电服务工作内部监督机制的健全完善。成立营销稽查处,将营销稽查明确为继审计、监察、安全之后的第四种监督,定位在对营销服务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监督。从营销稽查的工作内容及方法中可以看得很清晰,它与营销风险管理的内容与过程是一一对应的。

2.1营销稽查的风险识别功能

风险识别最重要的途径是对客观资料进行大量的统计分析整理。通过营销稽查,使管理人员识别其中的风险。

2.2营销稽查的风险估测功能

基于常态营销稽查记录的整理分析,下一步是对每个周期内发现的各类预知风险作进一步调研,对异常现象发生的概率、损害程度等统计分析排序。采取的形式可以是月度分析、季度分析、专项分析等。

2.3营销稽查的风险处理功能

营销稽查的目的就是为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水平,增强纠错和防控功能。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各类标准规范,通过文件下达相关部门,将稽查中发现问题及其整改情况作为各部门经济责任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稽查情况还应以简报、分析等形式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促进其提高管理水平。

3.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开展好常态稽查

营销稽查是营销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营销稽查的内部监控职能得到加强,也就相当程度上防范了各类营销风险的发生。一般来说,稽查的方法有常态稽查和专项稽查两类,但从过程控制的角度来看,常态稽查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3.1常态稽查的必要性

这是由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特点所决定的,旧的风险消除,新的风险产生,风险管理的几个步骤要连续不断的进行下去,才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

3.2常态稽查的重要性,掌握常态稽查的方法

常态稽查是对营销中风险的过程控制,开展得好,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常态稽查本身也要注重过程管理,即首先要有“量”作保证,要完成相应的稽查采样量,分析是否准确就是以常态稽查中大量的调研资料为基础的;其次要对资料、记录进行及时的整理、筛选,找出引起评估指标变化的关键原因,找到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为选择科学的风险处理技术提供依据。

3.3要着眼于促进管理上的完善

风险不可能降为零,电力营销管理涉及面广,工作繁杂且具有重复性,营销稽查不可能期望发现所有的具体问题,处理所有的风险。风险管理是要最大程度预防风险的发生,减少损害的程度,营销稽查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促进营销和服务管理的完善,而不是发现、处理具体问题。

3.4对管理效果及时评价修正

风险管理的步骤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对采取的管理技术是否有效要及时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其效果循环上升。营销稽查要注重评价分析,要善于对稽查成效进行定期总结,如采用季度综合分析等形式,及时修正,使管理更有成效。

4.结束语

营销风险管理的涵盖面比营销稽查更广,但营销稽查是强化营销风险管理的一项有效举措。以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好营销稽查,不仅可以很大程度上防范、处理营销风险,促进营销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编写组.现代电力企业营销手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10.08.

篇4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COSO委员会将全面风险管理定义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开始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到企业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我国也引入了全面风险管理方法,在2006年6月时,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将全面风险管理定义为,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具体来说,全面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而言,有如下特征:

1.就目标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仅仅是为了消极地回避风险;而全面风险管理是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利用多种手段管理风险。

2.就管理主体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主要是指财务部门的财务风险控制;而全面风险管理强调公司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

3.就管理客体而言,传统风险管理仅仅关注单一的风险个体,而全面风险管理从总体上综合考虑一系列风险集合,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二、网络环境下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流程

(一)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任何一个管理方案,都需要首先明确目标。同样,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结合起来,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起点。

一般来说,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损失控制目标,这与传统风险管理无异,主要是涉及保险最基本的经济补偿职能,要实现日常稳定经营;二是价值创造目标,与传统风险管理相区别的是,全面风险管理寻求风险优化,即在充分的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公司将资产分配到风险较小、收益较高的领域,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故在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公司价值创造的目标。

(二)确立自身的风险偏好

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来说,保险公司除了控制传统的经济补偿风险,还涉及到价值创造的目标,而后者更是区别于传统风险管理的根本特征。保险公司需要通过对风险的全面管理,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有必要确立自身的风险态度。

风险偏好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风险厌恶型、风险中立型、风险喜好型,保险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适时调整自身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比如,一个保险公司若是属于风险喜好型,则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策略。在设置风险偏好的时候,企业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资产状况、经营目标、经济形势等多种综合因素。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这一流程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与传统风险管理一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四大步骤。

1.全面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经济单位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这个阶段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强调全面性的风险识别,即综合考虑企业当前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全面的认识,列出风险清单。

2.全面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涉及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定性分析要求保险公司认清所面临的风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联系;定量分析则需要保险公司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测量模型,该模型需要综合考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内在联系,将多种风险因素都纳入模型测度之中。

3.全面风险管理

这个步骤要求风险管理者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从多种可选的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研究并选择其中最合理的方案,并加以贯彻实施。这个步骤需要站在全面的高度上综合考虑和度量风险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将价值创造的目标放在首位,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风险优化的目的,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4.全面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保险公司需要定期对风险管理的绩效进行跟踪评估,并对此进行适时的调整,以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监管要求。

三、保险公司在全面风险管理时代下的对策

(一)完善保险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

按照保监会的要求,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履行风险管理执行职能,对上负责贯彻董事会的风险管理决策,制定具体的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对下记录并检测各个业务单位的风险活动,并进行动态调整,使得日常业务操作符合风险管理目标。从而,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

目前,保险业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还远远跟不上国际水平,而风险管理这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因此保险业迫切需要建立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此,一方面需要构建专业的内部培养体系,积极招聘和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实施开放的引进人才策略,从外部引进专业的人才,带来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还不成熟,因此需要怀着开放的态度,吸收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先进的保险理念,同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移植,要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策略,从而促进行业自身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只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应对当前错综发杂的金融风险环境,增强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促使保险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健.基于制度设计与措施选择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J].保险研究,2008,4.

篇5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萨班斯法案;COSO框架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基本原则

1.内部控制的内涵、侧重点

(1)内部控制的内涵。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的侧重点。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需从以下侧重点抓起。

①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为达到某种或某些目标而实施。

②内部控制是为达到某个或某些目标而进行的过程,且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使企业的经营依循既定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它本身是一种手段而非一种目的。

③内部控制与企业经营活动相互交织,为企业基本的经营活动而存在。

④内部控制深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企业控制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⑤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既对其所负责的作业实施控制,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

⑥所有的内部控制都是针对“人”而设立和实施的,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效率和效果。

2.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了解及坚持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企业组织内部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企业非系统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安全运行。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1)内部控制应涵盖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业务、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

(2)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内部控制应当保证企业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工,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内部控制应当正确处理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保证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二、依托COSO理论构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COSO理论框架内容

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根据萨班斯法案的相关要求,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讨论稿(Draft), 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标志COSO委员会最新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面世。

COSO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包括内部控制及其在战略和整个公司的应用,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COSO-ERM框架是一个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为公司的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

2.构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新COSO报告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归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四类。战略目标,与企业的使命相一致,企业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长期有效的支持该使命;经营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效率相关,包括业绩指标与盈利指标,旨在使企业能够有效及高效地使用资源;报告目标,该目标关注企业报告的可靠性,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涉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合规目标,是最基础的目标,指企业经营是否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2)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构成。在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五个要素的基础上, COSO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增加到八个:①内部环境;②目标设定:③事项识别;④风险评估;⑤风险应对;⑥控制活动;⑦信息与沟通;⑧监控。八个要素相互关联,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3)企业风险管理目标与要素的联系。目标是指一个主体力图实现什么,企业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则意味着需要什么来实现它们,二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新COSO报告还强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行风险管理。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一个三维矩阵以立方体的形式表示出来。

3.COSO框架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1)成立风险管理标准委员会,形成多元民主的制定机制。

(2)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向构建“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自然过渡。

(3)各界根据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或修订各自的风险管理规范。如果“中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能够及时推出,各部门、系统据其修订或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文件是解决问题的最理想方案。

三、萨班斯法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借鉴

1.我国内部控制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急需建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一下问题: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人员素质较低;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法制制约的大环境,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大环境。

(2)控制不力。在我国企业中,财务与会计合署办公、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责权不对等、风险控制意识较弱、监督不强、信息交流不畅通等问题普遍存在,今后要特别注意开发与引进先进的企业财务与管理软件,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国内也有不少由于内部控制缺失导致经营风险的案例,比如亚细亚、中航油、中储棉、国储铜等事件,折射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严重缺失,风险管理水平低下,监管缺位等管理上的弊端,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管理者责任

法案突出了内部管理者的法律责任,一旦出了问题,管理者不但要在经济上受到处罚,而且要追究刑事责任。建议我国也应界定管理当局的责任。管理层必须承担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责任,并运用恰当的控制标准(如COSO标准)来评价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形成的评估结果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同时签署一份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书面申明。

3.建立管理者定期评价内部控制机制

(1)健全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强制性规定。近年来,财政部、证监会等国家监管部门陆续在2001年和2008年了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对于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今后,还应在遵循以上法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教训产生的原因,学习其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先进之处,逐步改进和健全我国加强内部控制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法规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造成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流于形式。因此,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尽早建立一套完整的、公认的内部控制标准,使内部控制评价有章可循是必要的。

(3)统一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目前我国理论与实务界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内容形成一致的意见。我国内部控制的内容范围与COSO报告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有关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会计领域,内部控制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的环境、文化理念、经营哲学等控制环境与风险因素都应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来予以考虑。

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基础及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1)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流程:战略分析;战略选择;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研究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企业在实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中,风险始终伴随其中,其成功实施需要风险管理的密切配合。两者是有机结合,相互交融的。

(2)系统论。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为我们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风险管理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八个要素构成并相互影响的动态的过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层次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动态性的特征。

2.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本质要求,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自然延伸与升华,二者现阶段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只是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企业的不同层次,企业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强调各有侧重。

(1)行业本身特性。从事金融业的企业一般都非常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就更迫切,因而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可能更方便。对于其它一般性制造企业等来说,为了符合信息披露中内部控制报告的要求,企业以内部控制系统为主导、兼顾风险管理可能更适合。

(2)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在初创期,企业高管层一般更加重视内部控制的强化。在成长期,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以风险管理主导内部控制的管理模式可能更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进入了成熟期,此时企业一般会努力健全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在内部控制上会加大力度。在衰退期,企业的规模大但包袱沉重,内部控制成了企业高管层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3)企业内部不同层次。从企业的战略风险依次到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最后到财务报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对重要性各有不同。在战略风险方面,风险管理发挥主导作用,内部控制起到配合作用。到财务报告层次,内部控制发挥主导作用,风险管理起到配合作用,但随着市场条件的日益成熟,技术的不断进步,法律及监管实践的发展,内部控制必然走向风险管理。

五、美国纽约银行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结合的成功案例

美国纽约银行的风险管理与监控活动是由董事会及其下设的审计与检查委员会及风险委员会的授权开始。这两个委员会定期审查银行风险暴露情况、风险政策及风险管理活动,而风险政策主管除了负责日常监督及政策授权外,并与审计主管、合规主管共同维系风险管理结构的有效运作,已完成以下的阶段性目标:

1.确保银行风险经过适当辨识、监督、报告及评价。

2.阐明银行承受的风险种类与风险单位数,并传达至具体负责单位。

3.维持风险管理组织的独立性。

4.促进风险管理文化的健全和对风险调整绩效的重视。

美国纽约银行内控系统的设计用来巩固银行财务、业务环境、市场操作、法规遵循等的健全,并有内部稽核监督及测试其余财务报告系统整体的有效性;而银行风险的处理程序可确保政策能一致地被执行。银行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建立在强健的风险管理文化之上,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风险委员会:其任务包括对银行操作风险策略的监督及核准,该委员会并定期开会讨论关键风险一体机操作风险提案,同时也对风险管理系统的有效性提出审核。

(2)操作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发展风险政策及评估、监督、衡量风险的工具。此外,促进风险管理效率及创造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功能的动机也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3)各级业务部门管理人员:负责维持业务内有效内控系统的正常运作,并维持银行风险布局与银行所订立的政策一致。

文献综述: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6-28

[2]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2001-6-22.

[3]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1-6-22.

[4]COSO.方红星 王宏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论文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中央企业 本土化

本世纪初以来,以不确定性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rm)理论逐渐进入我国实业界和研究者的视野。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下称《指引》),该《指引》的颁行,可以看成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在我国大规模本土化的开始。   一、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概要及在我国的规范化实施

1.企业风险管理(erm)理论的一般框架。企业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管理理念或管理框架的最终形成,是由美国发起人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coso)在2004年9月提出的,标志文书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下称《整合框架》),这个框架是迄今为至企业风险管理最完善、最成熟的理论概括。coso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经由企业当局广泛参与,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多要点掌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整合框架》提出了企业风险管理的8个核心要素,即,目标设定、内部 环境 、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回应、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和持续监督,这8个要素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企业风险管理有4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理想的erm框架是通过对不确定性的管理增加股东价值,以共同的 语言 和要素安排,落实企业的上述4项目标。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与目标之间是一种紧密的支持与保证关系。

2.企业风险管理在我国中央企业的初步实践。在《整合框架》的背景下,2006年6月国资委根据《中a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 法律 法规,制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中央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总体原则、基本流程、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进行了系统规范,成为中央企业风险管理的权威 指导 文书。之后,一些省市区也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对《指引》的实际操作进行具体化。《指引》所称企业风险,包括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具体分为战略风险、 财务 风险、 市场 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指引》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描述,与《整合框架》中的描述大体相同。它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设定为五个方面:一是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二是确保企业内外部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三是遵守法律法规;四是通过企业制度安排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五是建立针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提出的4个目标。它将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区划为收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管理策略、提出实施解决方案和监督改进等5个阶段,分别对应着《整合框架》中的企业风险管理8大基本要素。

二、企业风险 管理 理论 本土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找到切合实际的本土化切入点

一方面,通过对《指引》的解读可知,与国资委以往出台的文件有很大不同是,过去国资委颁行的大多数文件都是在对企业大量实践经验进行分析 总结 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而《指引》则正好相反,它来自于成熟的理论,而且主要是国外的成熟理论,先于国内企业的管理实践。另一方面,每一个中央企业都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既有体制、 历史 传承、 文化 特色和企业员工队伍、管理当局的素质水平等,这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在实施风险管理时应有不同的切入点或突破口,不能好高骛远,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找准影响各自企业主要经营管理领域的不确定性来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风险管理实践。

2.建立起具有可操作组织规范

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都是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时时处处都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的,都只是一个理论框架和方向指引,没有统一具体的模式。它要求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营造风险管理的氛围,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等等。可见,无论企业风险管理理论还是《指引》,都没有为中央企业的现实经营管理给出一个具体的、可以搬来即用的 药 方,所以,将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和《指引》具体化为每一个中央企业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是当前我国中央企业需要下大力气去做的事情。

3.培育良好的气氛和合格主体

一般讲,一个良好的适合于特定企业的erm氛围,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将企业的风险偏好与 企业战略 有机联系;二是能够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企业的 发展战略 与企业的股东价值保持一致;三是可以提供鉴别和评估风险的工具,并有强大的企业舆论支持这些工具使用;四是企业各层面有统一的风险 语言 ,和畅通的沟通管道。任何一个erm框架都是在一定的氛围中由具体的企业成员最终实施的,没有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氛围,得不到企业各层面人员的支持,再好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和《指引》都会流于口号和形式。

参考文献:

[1]滕青: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构建[j]. 经济 管理,2007,(3):45~48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

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却相互抵消减少。因此,在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或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而是应该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企业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控制风险,即实行全面风险管理(ERM)。为了适应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的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从2001年起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后于2003年7月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公开向业界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9月正式,并成为国际上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文件,指导着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颁布以来,作为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更是率先将其引入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使之成为当前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先进方法。

1全面风险管理简介

COSO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根据《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企业的所有层级和部门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全方位地识别和管理风险、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

(1)第一维度——企业的目标。有四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企业目标的确定,将从全局上决定其业务发展的方向、资源配置及风险控制活动。所以,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以企业目标为中心。

(2)第二维度——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应该从这八个环节着手,对每一个环节制定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保证全面风险管理活动的实施。

(3)第三维度——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不是哪一个层次或部门的工作,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智能部门甚至每一条产品(业务)线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2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经济资本

过去,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是简单地将风险管理理解为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所有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同时,还对各类风险进行分割管理,忽略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既不科学,也难以实现统一有效的监控。而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通过经济资本,商业银行既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又可以将各种风险有机整合起来,从全局的角度统一度量和控制风险。

我们知道,为了避免因出现非预期损失而损害债权人(主要是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来抵御风险,这是银行内部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经济资本,就是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下使债权人利益得到保护所需要提供的最低资本额。例如,对一家AAA级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对存款人的违约率应该低于0.001%。由于期末资产价值的波动(比如出现呆坏账),商业银行期末资产价值可能低于负债,造成资不抵债,损害债权人利益。此时,商业银行应该持有足够的资本,以99.999%的概率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所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额就是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为什么会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呢?我们知道,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股东价值(或银行价值)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依据这种理论,传统的资本回报衡量指标是净资产回报率(ROE)。但是这个观点没考虑风险因素,没有将风险和收益纳入一个框架内评估,所以只能在不考虑风险情况下,或在风险等量假设下评价收益,对收益和风险均不等的机构、部门或业务则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其实,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是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结合和统一。这对于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即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资本回报水平的衡量指标。经济资本回报率是风险调整后的净利润与占用的经济资本的比率。其优点是将收益和风险纳入了一个评估体系,符合风险和收益对称原则,还可以将不同收益、不同风险的部门和业务的绩效直接对比,因而成为商业银行内部绩效测评的主要指标。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向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分配经济资本的方式控制风险数量,使之与资本相适应,以保持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回报水平。资本是有限的,且需要较高的回报,因而商业银行必须优化经济资本的分配和配置,以使风险和收益平衡。正因为经济资本在控制风险增长、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方面的独特作用,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进行有效管理。

3经济资本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1经济资本的计量

商业银行的预期损失通过坏账准备来弥补,而经济资本则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其在数量上也应该等于一定置信区间下的所估算的非预期损失。为了估算出非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内部风险计量模型。经济资本计量是计算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基础,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

3.2经济资本的配置

一方面,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是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为控制其风险增长,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向其分配经济资本。这实际上是确定了它们风险限额,建立了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资本可承受范围内,保证了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商业银行必须要将有限的经济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为此,商业银行可根据各个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来确定业务发展战略和方向,将经济资本配置到风险较低而回报水平较高的业务上,重点支持和发展这类业务。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应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避免价值损失。

3.3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

在金融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商业银行对其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能力也显得日益重要。那么,应该怎样给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呢?一般来说,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风险,所以占用了经济资本,因而必须将经济资本占用成本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利润水平,就可以确定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可以看出,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对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绩效考核

由于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兼顾了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相对传统的利润指标而言,更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如果以此作为内部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导向。另外,为了调动下级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性,很多商业银行采取了分权式管理模式。在分权式管理模式下,下级部门或个人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在上级所核定的经济资本范围内,可以决定业务的方向和规模。虽然上级部门无法具体干预下级部门或个人的业务活动,但是通过经济资本回报率,他们可以对下级部门或个人有效地进行激励与约束。经济资本在对下级部门或个人进行绩效考核,保持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4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全面风险管理渗透到了商业银行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往往要涉及到组织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权责划分、制衡机制设计、风险度量与配置,绩效考核与激励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通过经济资本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根据预定的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及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测度。然后,根据经济资本原理,通过对每种业务收益与风险的权衡,进行经济资本的初步分配,从而规定每种业务的规模和限额。此后,商业银行还应该对业务和风险情况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上述经济资本分配进行微调。

第二步,业务部门在核定经济资本和业务限额的范围内,执行具体业务,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进行风险监控。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划分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与控制等部门与产生风险的业务执行部门分开。同时,高级管理层应该将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也不互相冲突。

篇8

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一各部门有各部门管理的安全风险,班组长有班组长管理的安全风险,员工也即直接操作者邮资机的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具体来说,在工作中要掌握好一个首要任务和一个目标,首要任务就是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风险;目标是无论供电企业也好、还是基建施工单位都要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重点防控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事故风险;基层班组、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建立分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就是要发挥安全生产“三个组织体系”的共同作用。三个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通过发挥三个组织体系的共同作用)形成专业配合并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级安监部门牵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那么,调度、生产、营销、基建等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电网、供电、人身、设备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前面是分层次管理,这条是分专业防控。

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要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作为每位员工来讲我们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正确理解安全风管理工作。因为它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是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绩效的科学手段。通过学习并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实际,学会并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可以预控的。一般来说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现的危险源,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知就可以发现。例如:正因为人们知道电气作业会有触电危险,所以事先戴好绝缘手套、穿好绝缘鞋,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登杆作业前,人们也会预感到存在的坠落危险,因此,上杆之后,小心地挂好安全带。另一类是潜在的危险,因此,这就需要进行科学地辨识预控。潜在的危险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务,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们就有能力去认识它和控制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理论学习,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篇9

摘要: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与标准。高校可以借鉴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对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遵照“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着力增强辅导员的风险价值认同度,努力提升辅导员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能力,从而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关键词:

风险管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路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依据和标准,为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提供了重要保障。《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进行了规范与要求。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如何快速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选取合适的视角,选择科学的方法,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载体和路径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风险管理理论为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行为风险进行分析,并据此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行为风险

关于风险的定义,学术界讨论颇多,界定也不尽一致。美国学者威特雷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的客观体现。美国经济学家奈特指出,风险是可测的不确定性。美国教授威廉姆斯认为,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特定环境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1]。目前,国内经济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统计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决策理论界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2]。综合以上几种观点不难发现,风险本质上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风险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的损失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于1930年首次提出,是指风险管理者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消除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所带来损失的管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目前作为一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科学,已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构成了风险管理周期循环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运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系统、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的起点,也是其他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定性或定量分析各类风险源对损失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各类风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从而筛选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风险。风险决策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决策过程,此环节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风险监控是对决策方案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客观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信息,为未来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此环节助推风险管理闭环良性循环的形成[3]。四个环节相互独立,存在着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预期的工作目标与实际的工作效果难免存在偏差,由偏差带来的损失也是不确定的。笔者将这一损失的不确定性定义为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存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研究辅导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扫描

风险是与生存实践相伴随的普遍现象,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当今时代,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过程中的风险更是不断凸显,涉及诸多方面。笔者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工作积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服务三个维度全面梳理了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如表1所示。按照引发风险的载体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主体风险、客体风险、环境风险和媒介风险。按照风险产生的环境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按照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责任风险、道德风险、信任风险和声誉风险[4]。

三、风险管理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耦合性

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敏感性、危害性等典型特征。全面识别、精准评估、科学应对、系统监控日常工作中的各类行为风险,是高校辅导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作为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风险管理能力归属于高校辅导员的“危机事件应对”职业功能范畴。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将“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应对与管控的相关知识”作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知识予以界定,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强调。可见,风险管理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和可靠载体。此外,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程度上却有所差异。在国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校便开始研究高校事务管理中的风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在国内,风险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本世纪初,国内一些高校就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风险管理”的概念,但只是针对一些风险事件,仍停留在应对实践层面,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而现实出现的风险事件,不断地挑战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可见,高校辅导员以风险管理为视角,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也是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客观要求。由上述分析来看,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四、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类型多样,形态复杂,唯有创新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工作实效。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了“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五位一体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思想为先:强化风险管理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辅导员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辅导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感情上充分认可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风险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风险事件遍布育人全过程,涉及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长期保持危机感,充分认识辅导员行为存在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端正风险态度,切实将风险意识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形成自觉认同的风险观念。辅导员不仅要对其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切实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职业能力的核心进行培养,还要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时代性以及学生思想的复杂性,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凝练与培育,积极确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将风险管理入脑、入心。

(二)调研为基: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世界第一击剑手并不害怕世界第二击剑手,他害怕的是那些从未拿过剑的未知的对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是一样,我们并不害怕已经知道的风险,担心的是未被识别出来的隐性风险。为了防范隐性风险,辅导员应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班级,及时调查走访,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准确识别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风险。同时还要深入学生活动,密切关注学生行为特征,准确识别学生在行为方式上的风险。经常性开展学情调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风气,准确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风险。不定期组织意见反馈,密切关注自身的工作质量,全面认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总之,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围绕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实况,了解实情,准确地把握工作中的各种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从而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三)学习为本:不断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识别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风险评估。即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测量。这一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夯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持和保障。因此,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辅导员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衡量当代大学生思想风险的能力;其次,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的能力;再次,辅导员还应该努力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行为风险评估的能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准确估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及时科学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四)实践为要:不断提升风险决策能力

在风险管理中,具体的应对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风险预防、风险保留、风险转移和损失抑制四大类。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行为规范教育、规章制度制定等多种途径进行风险预防。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既要严格管理,但又不能苛刻要求,对学生的小问题、小错误不能揪住不放,对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潮不能盲目否定。针对这一类问题,辅导员可以适当进行风险保留,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的聚集和扩散。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学会向学校和家庭寻求帮助,形成育人合力,恰当转移风险。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工作事无巨细,纷繁复杂,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因此,在抓好事前预防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做好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辅导员就要沉着冷静,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

(五)总结为重:不断提升风险监控能力

风险监控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风险管理方案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风险可能衰退也可能增大。因此,辅导员在关注育人效果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解决风险的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全程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态势及风险残余情况,及时处置新的风险因素和新的风险事件。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排查活动,不定期检查学生班级、学生干部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客观评估各项应对策略和措施是否适当,成效是否显著。经常总结反思,适当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决策方案,确保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武晶,贾洪雁.论我国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0,(6):83-85.

篇10

关键词: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近年来,国内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与讨论与日俱增。根据《食品安全法》,我国目前正在通过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来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议题,受到国内外众多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就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如何该理论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一.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1. 食品安全风险的定义

食品安全风险是指发生食品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1]。

2. 风险管理的定义

风险管理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选择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措施,尽可能有效地控制食品风险,保证公众健康[2]。

3.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结构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可分为4个部分:风险评价、选择评估、执行评估、监控和回顾。

4. 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原则

4.1 遵循结构性方法

风险管理结构性方法的要素包括风险评价、风险管理选择评估、风险管理决策执行以及监控和回顾。

4.2 决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类健康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判定应该首先考虑人类健康,而且风险水平的差异应避免随意性或不公正性。

4.3 决策和活动应当透明

风险管理应当识别所有风险管理过程要素的系统程序和文件,包括决策的制定。对于所有利益相关方面而言都应当遵循透明性原则。

4.4 风险评估政策的制定应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风险评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对于有价值的指南或政策性意见的选择,特别是有可能被应用到专门的风险评估过程决策中的意见,应当与风险评估人员事先沟通,在风险评估之前做出决策。

4.5 应当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的科学独立性

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职能应当相互分离,这是确保风险评估过程科学完整所必须的,并且这也有利于减少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利益冲突。虽然在职能上应相互分离,但风险管理者和风险评估者应当相互合作。风险分析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风险管理者和风险评估者之间的相互合作在风险分析的实际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不可缺少的[3]。

4.6 应考虑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风险评估都应包含关于风险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而且定量分析必须采用风险管理者容易理解的形式。这样,风险决策制定才能将所有不确定性范围的信息考虑在内。

4.7 应当保持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

保持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交流是风险管理整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风险信息交流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换的过程,其更为主要的功能是通过风险交流,使那些对于风险管理来说切实有效的信息和意见能够真正应用到管理决策中。

4.8 应当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

风险管理应当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决策进行评估和审查。

二.如何运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1.加强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运用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的前提。风险评估的结果是制定或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重点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提高风险评估的水平:(1)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实体机构,培养从事风险评估专业人员队伍;(2)加强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加强危害识别技术、危害特征描述技术、暴露评估技术研究,加强评估所用模型和软件的开发,加强食品和食品中新的危害物质的系统毒理安全性评价,将风险评估建立在自主性的危害识别科学研究基础上;(3)加强风险评估基础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加大用于人群暴露评估的膳食消费数据库建立,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类别食品中各类污染物水平检测,从而获得食品污染物数据;(4)有序开展食品中化学物和微生物的危险性评估: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和国际关注热点,制定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规划,提出有限风险评估计划,并对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生物性污染物开展有序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依据;(5)积极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使得消费者正确认识食品安全问题,防止食品安全问题放大。

2.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

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完善的检测体系、有力的资金保障、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综合监管队伍:增加行政监管人员、执法人员、专职食品巡查队伍、基层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和食品安全专家组;(2)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增加各类国家级质检中心、省级食品检验机构、县级食品理化实验室等;(3)保障食品抽检经费:要将食品检验和购样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4)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以普查建档、监督抽查、市场准入、巡查企业、回访政府、查处违法行为六项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3.开展危害调查分析,查清食品安全风险源

全面查清食品安全风险源,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的重要手段。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推进:(1)开展食品安全危害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编制食品生产技术和监管工作规范,开展以大型企业为重点的飞行检查,排除食品安全隐患;(2)大胆应用国外成熟经验和信息:广泛收集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等风险评估数据,为制定科学监督措施提供了依据;(3)推动技术机构加强风险评估能力建设:省级、市级的质检院应当努力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设工作;(4)落实食品抽检制度,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应当针对危害风险源监测抽查食品,发现有风险隐患的企业,根据情况严重性给予勒令整改、停产或查处,还要及时开展行业整顿,消除潜在的行业性食品风险隐患。

4.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广泛收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

发挥企业、群众的主动性和专家的专业性,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是掌握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途径。应当积极做好以下四项工作:(1)每月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接待日活动:积极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受理群众的举报投诉和意见建议;(2)加强热点信息收集:通过专业的信息平台,建立起质监部门与消费者、企业及社会的快速信息通道,并安排专人负责食品安全舆情检测;(3)畅通专家信息交流渠道:建立由省内重点院校食品专业教授、食品行业和食品检验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组,定期开展信息交流咨询,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4)积极应用食品电子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监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采取风险管理措施。

5.实施动态重点整治,遏制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应当动态调整工作重点,实施食品专项整治,努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应当明确重点监管的食品、重点监管的区域、重点监管的对象,通过实施重点整治,消除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

参考文献

[1]苏志,等.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