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收筹划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税收筹划内容原则影响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
一、纳税筹划的主要内容
(1)避税筹划
是指纳税人采用非违法手段(即表面上符合税法条文但实质上违背立法精神的手段),利用税法中的漏洞、空白获取税收利益的筹划。纳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与纳税人不尊重法律的偷逃税有着本质区别。国家只能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即不断地完善税法,填补空白,堵塞漏洞)。
(2)节税筹划
是指纳税人在不违背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法中固有的起征点、减免税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通过对筹资、投资和经营等活动的巧妙安排,达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目的的行为。
(3)转嫁筹划
是指纳税人为了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调整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经济行为。
(4)实现涉税零风险
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税款缴纳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虽然不能使纳税人直接获取税收上的好处,但却能间接地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且这种状态的实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规模扩大。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1)守法原则。守法原则即税收筹划必须遵守税收法律和政策,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保证说涉及的经济活动、纳税方案为税收主管部门所认可。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当注意全面把握法律和文件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筹划,切忌片面理解、盲目筹划,决不能以钻法律空子和帮助企业偷税为目的,否则,就不能称其为税收筹划 。
(2)成本效益原则。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只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视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方案是否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任何一项筹划方案都有其两面性,随着某一项方案的实施,纳税人在取得部分税收收益的同时,必然会为该筹划方案的实施付出额外的费用,以及因选择该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损失的相应机会收益。当新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时,该项筹划方案才是合理的。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最优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地追求税收负担降低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下降。因此,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3)事前筹划原则。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必然要遵循事前筹划的原则。纳税人应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前,准确把握从事的这项业务有哪些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涉及现行的哪些税种、有哪些税收优惠等情况,以便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节税目的。由于纳税人的上述筹划行为是在具体的业务发生之前进行的,因而这些活动或行为就属于超前行为,需要具备超前意识才能进行。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进行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税收筹划。
(4)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有收益,同时也有风险。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性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这就意味着其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税收筹划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执法风险,信誉风险,经营风险等。如果无视这些风险,盲目地进行税收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考虑其风险性 。
三、税收筹划的影响因素
(1)税收制度因素
一个国家制定什么样的税收制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税收应发挥的作用决定的。企业的经济情况是多变的,许多新问题的出现会使原有的税收规定出现漏洞,税法属于上层建筑,无法立即对新情况作出反应。而且,由于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局限,税收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漏洞,这就为企业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税收选择的空间。事实上,也正是这些漏洞成就了税收筹划。但税收规定的漏洞和差异并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方案会因政策的变动而失败,甚至带来涉税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利用税收制度因素进行筹划时要注意遵循两个原则,即合法原则和动态原则。纳税人应正确理解税收政策的规定,贯彻税收法律精神,在税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否则税收筹划会变成违法行为;另外税法是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的,纳税人可利用的税法漏洞会随着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越来越少,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注意动态性原则。
(2)会计制度因素
税收法规的目的是及时地取得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节,保护纳税人的权益,而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以及财务状况的全貌,为政府部门、会计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因此,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着分歧与差异。所以在税收筹划时必须要充分考虑会计制度的影响, 达到税收筹划收益最大化的目标。。一般来说, 计算应纳税额时, 在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都按会计规则和方法进行核算, 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会影响纳税人的税负。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全面分析和运用会计制度,选择适当的会计核算方法。
(3)执法因素
我国人口多,面积大,经济情况复杂造成了税收政策法规执行的差异,这也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利用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自由量裁权。我国税法对具体税收事项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税务人员可以选择具体的征管方式。二是征管的水平。由于税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税收政策的执行上会存在客观的偏差,主要是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的方式以及公平公正程度等方面。三是监管机构之间的不协调。税务机关和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之间缺乏沟通,国税地税之间欠缺信息交流、税收征管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缺乏协调等。
(4)企业筹划目标因素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预期作出的事前税收安排,不同企业的税收筹划目标可能有所差异。企业税收筹划目标是判断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全面考虑,着眼于整体的税后收益最大化,同时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选择有助于增加企业整体收益和发展规模经济的税收筹划方案。只有收益大于成本,税收筹划才是可行的。
(5)企业组织形式因素
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税收政策及税收负担也不同。因此,投资者既要考虑市场经济的其他要素,又要对企业组织形式进行周密的税收筹划,才能取得最大的税收收益。
参考文献:
[1]于洋.税收筹划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大众商务[J].2010,(1):140.
篇2
对于税收筹划的探讨目前已经处于与企业战略理论同等高度的位置上。最初进行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节省税额支出,但随着对税收筹划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不单单起到节税的作用,还需要纳入到企业战略策划的范畴之中,着眼于相关的长期利益方面而不能只看重眼前税款节约数目大小,由此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及社会之间的最有利目标。
一、有效税收筹划的评判标准
当前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强调的是有效性,如何评判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有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一)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与当前相关法律规范相符合
国家的税收具有强制作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税收筹划最基本的条件是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触犯法律法规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严重者会得到法律制裁。因此判断企业税收筹划有效性时首先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二)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与企业成本效益相符合
企业经营最根本目的是获得效益。因此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首先考虑所得收益要大于其投入的成本,这个道理用于税收筹划活动同样适用。在税收筹划方案实施同时除了可以获得收益之外还需要控制所需成本,判断税收筹划是否有效,最基本就是看获得收益是否与成本相符合,如果收益不能大于成本则说明税收筹划是无效性的。
(三)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否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相符合
目前税收筹划应当是企业从事的一项长期活动,因此要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相符合。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就不能只考虑短期利益,而要从长远战略出发,以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税收筹划,如果不能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相结合的话,必然会导致企业在日后将面临增加成本的局面。
二、导致企业税收筹划成效不佳的原因
(一)企业的税收筹划没有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的经营活动最主要目标就是获得利润,在这个目标驱动下,企业财务管理在以前很长时间里都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其主要目标,但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入,这种观点就产生了很大问题,因为没有想到企业规模和发展时期及经营风险等内容,所以在税收筹划问题上,也不能仅仅用减少纳税额达到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还需要从企业财务管理整体利益出发进行考虑。
(二)企业的税收筹划对涉税风险不能进行有效规避
税收风险目前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产生税收风险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偏差,因此导致税务部门对企业做出加收罚款与滞纳金等处罚,所以要对企业税收筹划的涉水风险进行有效规避才能达到真正节税的目的,否则企业很可能陷入困境之中。比如企业如果因为少交了税款而被纳税部门认定是偷税漏税,轻者可能处以罚款而重者很可能涉及犯罪行为,企业也会因为税务问题触犯法律使名誉受损。
三、企业提高税收筹划有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数据库和信息收集系统
税收筹划是在遵守国家税收政策、法规下进行的一种理财活动,而国家税收政策、法规是随着经济环境变化不断修正、完善和变动的。任何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就意味着要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有效性必须有一套完善的信息收集传递系统和税收筹划数据库,以实现税收筹划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相关适度性要求。所以,企业如果想取得筹划的成功,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就必须密切关注国家财税法规变化,并随着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变动,及时修订或调整纳税筹划方案,来规避税收筹划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以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税收筹划的出发点
在税收筹划发展的初级阶段节税是其目标,对于税收筹划的中级阶段来说,税后利益最大化则是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目标了,而真正的高级阶段则是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阶段。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税收筹划主要目标,可以使企业发展具有长期实力,不会拘泥于眼前短期利益,这样税收筹划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效果,但对于企业长远战略目标来说则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要注意对税收风险进行规避
不能对税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是当前企业税收筹划没有达到很好效果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几年税收风险逐渐被人们所了解,认清了税收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如何规避税收风险就成了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税收风险的规避上企业可以成立专门负责部门对企业涉税内容进行准确细致的筹划,也可以通过专业税务处理机构来解决企业涉税事项,通过有效涉税事项风险的规避,不存在税收问题才更能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税收筹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财务决策的内容
目前,企业财务决策由于以往观点影响下很少对税收问题进行考虑,只仅从税收显性成本角度来考虑,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企业财务决策结果往往与最高税后收益率相差甚远。由于税收成本与非税收成本之间存在着你增我减的关系,而有效税收筹划要在这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达到企业最大利润的目的,就要对企业的税收成本与非税收成本之间进行明确区分。
我们从企业税收成本与非税收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只有充分考虑税收成本和非税收成本的影响,才能真正在企业财务决策中使总成本降低,进而真正的发挥税收筹划有效性,提高税后收益率。
对企业税收筹划有效性的探究还应当建立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保持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应有关注,才能使企业税收筹划发挥最佳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合理避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盈厚.税务筹划的经济学性质及其对会计价值之拓展[J].税务与经济,2011(1)
篇3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导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税法的特定条款和规定,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先进行筹划和安排,从多种纳税方案中选出最优的,以求减少税收支出,或者取得货币时间价值,从而使税负得以延缓或减少的一种行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其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还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但在经济资源有限、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收入的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减少税款的支出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内在要求。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也就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税收筹划在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因此,在税收筹划活动中重视风险研究,采取有效方法防范和减少风险至关重要。
一、我国税收筹划现状
税收筹划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渐趋成熟。西方国家现在拥有专门的税务顾问行业,针对繁复的税务相关法律给客户提供咨询。而在我国,税收筹划尚属新生事物,发展较为缓慢。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薄、观念陈旧。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认为税收筹划旨在鼓励纳税人逃避其对国家应尽的义务。除此之外,理论界对税收筹划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务制度不健全。税收筹划须有谙熟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的税收制度从20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完善。由于流转税等间接税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降低原材料购买价格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商。所以,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税款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种,尚未开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直接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这使得税收筹划的成长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税收筹划风险控制的措施
税收筹划在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如果无视这些风险,而进行盲目的税收筹划,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以节税目的开始,却以遭受更大的损失而结束。通俗地讲,就是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由于税收筹划是在经济行为发生之前做出的决策,而税收法规具有时效性,再加上经营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错综复杂,使税收筹划具有不确定性,蕴涵着较大的风险。
从目前我国现状看,企业的税收筹划总是与经营决策分而治之、脱节处之,无长远眼光,再加上税收筹划目的上的独特性,使其风险必然客观存在。面对风险,筹划人应当主动出击,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税收筹划的收益。
(一)确立风险意识。确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千万不要以为税收筹划方案是经过专家、学者结合本企业的经营活动拟订的,就一定是合理、合法和可行的,就肯定不会发生筹划失败的风险。应当意识到,由于目的的特殊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无时不在的,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当然,从筹划的实效性看,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还是远远不够的,各相关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
(二)准确把握税法,依法筹划。税收筹划应当合法,这是税收筹划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衡量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实际操作时,首先要学法、懂法和守法,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税收法律的内涵,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务必使税收筹划方案不违法,这是税收筹划成功的基本保证;其次要处理好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从减少税负的角度看,税收筹划与避税有相同之处,但二者也有本质的差异。避税是指纳税人以合法手段,通过精心安排,利用税法漏洞或其他不足来减少其纳税义务的行为,避税行为尽管不违法,但往往与立法者的意图相违背,世界上多数国家对此采取不主张、不接受甚至是拒绝的态度,并且大都通过单独制定法规或用特别条款加以限制,我国也不例外。“九五”期间,我国涉外税务系统共对2,829户企业进行了反避税重点调查审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92.7亿元,调整征税7.4亿元,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税收筹划不仅不能违法,而且还必须符合税收政策的导向性,使企业在享受有关税收优惠的同时,也顺应了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防止陷入偷、逃、骗税的境地,减少恶意避税的嫌疑与风险。
(三)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化。成功的税收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的非税收的奖励等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收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目前,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很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纳税人必须通晓税法,在利用某项政策规定筹划时,应对政策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防范筹划的风险,因为政策发生变化后往往有溯及力,原来是税收筹划,政策变化后可能被认定是偷税。因此,要能够准确评价税法变动的发展趋势。
(四)注重综合性。防止税收筹划方案因顾此失彼而造成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失败。首先,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决定的。税收筹划必须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综合策划,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投资和经营战略,不能局限于个别税种,也不能仅仅着眼于节税。也就是说,税收筹划首先应着眼于整体税负的降低,而不仅仅是个别税种税负的减少,这是由于各税种的税基相互关联,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某种个税税基的缩减可能会致使其他税种税基的扩大。因而,税收筹划既要考虑某一税种的节税利益,也要考虑多税种之间的利益抵消因素;其次,税收利益虽然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利益,但不是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项目投资税收的减少并不等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如果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最优的方案应是整体利益最大的方案,而非税负最轻的方案,即便是某种税收筹划方案能使企业的整体税负最轻,但并非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该方案也应弃之不用。例如,某个体户依法要缴纳相应的流转税和所得税,如果向他提供一份税收筹划方案,可以让他免缴全部税款,前提是要他把经营业绩控制在起征点以下。这项税收筹划方案一定会遭到拒绝,因为该方案的实施,虽然能使纳税人的税收负担降为零,但其经营规模和收益水平也受到了最大的限制,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应综合考虑、全面权衡,不能为了筹划而筹划。
(五)聘请税收筹划专家,提高税收筹划的权威性和可靠性。税收筹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税收、会计、财务、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其专业性相当强,需要专业技能较高的专家来操作。因此,对于那些综合性的、与企业全局关系较大的税收筹划业务,最好还是聘请税收筹划专业人士(如注册税务师)来进行,从而进一步降低税收筹划的风险。
篇4
1、企业所得税。
是煤炭企业是涉及税种金额最庞大、范围面最宽广的一种。煤炭企业会在每一年年终清算的时候,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严格且认真的清缴。
2、增值税。
主要就是以自产货物的实现以及煤泥充当燃料生产的电力两者所形成的增值税,主要是实行即征即退百分之五十的政策。
3、房产税。
主要就是指:煤炭企业专门为老人提供的休闲、聊天及进行娱乐活动的场地,这些是免征房产税的。还有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煤炭企业按照政府的规定,对职工出租的公有住房、廉价住房及提供的自有住房,如:煤炭企业面向职工所建公寓收取的租金,这些都是暂免房产税的。
4、城镇土地使用税。
在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煤炭企业自行建设的医院、幼儿园等,这些用地可以与煤炭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并且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或者在针对煤炭企业的塌方地、荒山,再继续使用之前,可以暂缓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1、缺乏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煤炭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纳税人的主观判断在决定企业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开始税收筹划,以及应该如何执行等举措实施上占了很大的比重。在我国,许多的煤炭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大多都是交给一般会计人员来进行的。而一般会计人员因为专业知识的认识程度不充分,专业素养不够高,导致了税收筹划工作不能够很好的进行,达不到理想效果。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因为专业人才的确实,对税收筹划的把握力度不够,导致煤炭企业税收筹划风险加大,以至于达不到目标任务。
2、税收政策多变增加税收筹划的风险。
市场经济发展飞快,也导致其制度方面的不稳定。对煤炭企业来说,国家的税收法规时效性某种程度上相当不稳定。每一次国家进行产业政策及经济结构调整时,都会导致税收政策出现变化。因此税收筹划的风险也受税收政策的不稳定影响。
3、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的前提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进行,与偷税漏税有着很大的区别。煤炭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时需要得到相关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认可。但是,在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确认的过程中,会因其执法不规范导致风险的存在。因为国家制定的税务法并没有明文规定具体的做法,所以整个执法的过程有着一定的弹性。税务行政执法机关在确认税收筹划合理与否时,一般都是经过自身的判断,来断定税收筹划的合理性。在税收行政执法时税收筹划可能产生风险的原因有:主审税务官员在收到企业的合法税务筹划案例时,评估和稽查的第一反应就是企业可能有偷税避税的嫌疑。
三、针对税收筹划风险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
严格防范税收风险的基础就是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因为导致税收风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而税收风险的产生和存在有着不定性,这就导致风险防范的时候困难重重。仅仅是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还不足以做到杜绝风险的发生。煤炭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将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建立起来。
2、依法实施税收筹划方案。
篇5
关键词:税收筹划 税收风险 风险回避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日益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情况加剧。在这一背景下,大小企业都非常重视资金的运作,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资金的流出已是各企业决策层的工作要点。税收是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是一项企业必须正视的利益流出。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的兼顾法定义务与经济利益。但是,从税收筹划工作本身来说,它是一项精细、需要全面规划、细致安排并且存在着一定风险的工作。研究税收筹划风险的由来、防范对策,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 税收筹划风险影响因素
(一)对税收制度认识的偏差
税收政策是税收筹划工作展开的导向,正确地认识、准确地理解税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介于法规规范的严肃、严谨性,任何对法规内容的曲解、扩大、缩小都必然会造成企业对税收制度及法律规定的理解偏差。而在对税收制度不够了解或者把握失误的情况下进行税收筹划,很容易加大企业的税收筹划风险,引发由认识而形成的偷漏税行为。
(二)对税收筹划成本工作不够重视
在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工作的重要性的前提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展开应当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坚持这一原则,企业能够有效避免因税收筹划而引起的成本远高于税收筹划利益成果的现象。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地重视税收筹划工作本身,也难以体会到这项工作应当秉承的原则、正确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各类细节事项。当下,各企业中对税收筹划成本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频发,这种现象本身也加大了税收筹划的实际风险。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企业往往过于重视减少资金的流出而忽视了筹划中应当把握的适度平衡。值得注意的是,与其它类型的决策活动一样,税收筹划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也需要消耗成本。具体来说则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成本。主要消耗于税收筹划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二为风险成本,因为并不是所有税收风险筹划工作中所涉及的活动都必然能顺利展开。
(三)税收筹划中存在遗漏税种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在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筹划来减少税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但由于企业全部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税种众多,很多税收筹划活动难免会忽略部分税种,给企业造成意外损失。但更多的情况是,在一些税收筹划策划案的设计中,有一些税种税收的减少直观地看来似乎可以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但其实可能在整体上这种方案更加容易造成税收涉及活动总花费的增多。
(四)税务行政执法偏差
税务工作的展开必然会经过税务执法人员的操作,在某些情况下,被企业确定为规范的税收筹划行为,也有可能因一些特殊原因被税务部门判定为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行为并为此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而这种现象则主要源自于企业税收筹划人员与税务行政执法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理解的不同。
二、税收筹划风险防范对策
(一)强化风险意识,完善防范机制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想要减少企业利益流出,就必须强化税收筹划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起高效的防范机制。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筹划部门,对筹划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制定最优的方案,对筹划事项进行事前、事中控制。加强信息管理,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明确责任,确保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同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和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执法风险。
(二)贯彻成本效益原则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这意味着企业的税收筹划不但要关注筹划工作自身的直接消耗,也应当充分地考虑其它落选方案中的机会成本。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科学的税收筹划应当要以企业最后整体的税务流出的减少为终极导向,增强工作的总体观,不要只单独地关注某一个或者某一类型的税收的增减,要辨别清楚各个税种之间消长关系,以动太的眼光去对待他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哪一类型的企业活动,都应当以企业本身的利益最大化为最终指向。税收利益虽然重要且值得探讨,但它的增减并不能代表企业总体获得情况的走向。故而必须灵活地看待税收筹划方案的确定问题。
(三)保证税收筹划资料的真实、完整
涉税资料的真实完整是进行税收筹划工作的基础,是税收筹划的重要环节,也是控制风险的重要内容。涉税资料主要有企业的会计资料、商业合同、票据等。这些资料是企业日常进行账务处理、税款的计算、申报、缴纳以及筹划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凭据。所以企业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会计核算要真实、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各项业务要合规、合法,否则税收筹划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建设高水平税收筹划团队
鉴于税收筹划的重要性,税收筹划工作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而确保税收筹划水平的最佳方式就是建立起一个高水平的工作团队。由于这个团队成员的学识、经验将大大地影响到税收筹划的进行效率,故而在人员的挑选上应当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准:一是所选人员必须具体良好的法学,特别是税法基础,能够清楚地界定企业在税收活动中行为的合法性;二是所选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财经知识和税务经验,熟悉时下的税收法律变更;三是入选人员还必须清楚税收筹划工作本身的流程与细节,做到能熟练高效地投入到与同事们的业务协作之中。
(五)寻求税务机构的帮助,同时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
税务机构具备专业的人员,对涉税事项的处理也比较熟悉,能为企业提供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他们的筹划水平和技巧更高;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有提供服务的义务,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处理好关系,及时获取有价值信息对税收筹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一)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且有所发展,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也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经济资源有限、生产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收入的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都有一定的限度。故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成为纳税人的必然选择。
(二)税收筹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所以税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纳税人的既得经济利益,与纳税人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纳税人认真研究政府的税收政策及立法精神,针对自身的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找到能够为自己所利用的途径,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减轻税收负担。
(三)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国际间的税收制度的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地区间、部门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目前宏观控制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充分发挥税收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税收制度的制定上,在诸多税种上都制定了一些区域税收优惠政策,产业、行业税收优惠政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等。另外,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国情不同,税收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国家不征或少征所得税,税率有高有低,税基有大有校这就使纳税人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给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大的操作空间。
二、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经营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税收筹划开展较晚,发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识淡雹观念陈旧
税收筹划目前并没有被我国企业所普遍接受,许多企业不理解税收筹划的真正意义,认为税收筹划就是偷税、漏税。除此之外,理论界对税收筹划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制约我国税收筹划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税务制度不健全
税收筹划须有谙熟我国税收制度,了解我国立法意图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但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这一关键条件,只有通过成熟的中介机构税务,才能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的。我国的税收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出现,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业务也多局限于纳税申报等经常发生的内容上,很少涉及税收筹划。
(三)我国税收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流转税等间接税的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或降低原材料等的购买价格将税款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商。所以,税收筹划主要是针对税款难以转嫁的所得税等直接税。我国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过分倚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间接税种,尚未开展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社会保障税、遗产税、赠与税等直接税税种,所得税和财产税体系简单且不完备,这使得税收筹划的成长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税收筹划的方法选择
税收筹划贯穿于纳税人自设立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进行税收筹划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组织形式的选择
企业在设立时都会涉及组织形式的选择问题,而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供企业选择的企业组织形式很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不同。企业可以通过税收筹划,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组织形式。
2.投资行业的选择
在我国,税法对不同的行业给予不同的税收优惠,企业在进行投资时,要予以充分的考虑,结合实际情况,精心筹划投资行业。
3.投资地区的选择
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税法对投资者在不同的地区进行投资时,也给予了不同的税收优惠,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地区等的税收政策比较优惠。因此,投资者要根据需要,向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可以减轻税收负担。
(二)企业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不论是新设立企业还是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都需要一定量的资金。可以说,筹资是企业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筹资,如企业内部积累、企业职工投资入股、向银行借款、企业间相互拆借、向社会发行债券和股票等,而不同筹资渠道的税收负担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对不同的筹资组合进行比较、分析,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确定一个能达到减少税收目的筹资组合。
(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利润不仅是反映一个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的主要依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一定时期的利润进行控制,达到减少税收负担的目的。
1.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企业采取不同的计价方法,直接影响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以及利润总额,从而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企业应根据当年的物价水平选择计价方法来减轻税收负担。
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r>固定资产的折旧额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折旧额的大小与企业采取的折旧方法有关。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等。企业可以根据税率的类型、税收优惠政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3.费用分摊方法的选择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如管理费、福利费等费用支出,而这些费用大多要分摊到各期的产品成本中,费用的分摊可以采取实际发生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不规则分摊法等,而不同的分摊方法直接影响各期的利润、税收负担。因此,企业要对费用分摊方法认真筹划。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对销售收入的实现时间、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无形资产的分摊年限等内容进行筹划。
四、税收筹划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进行税收筹划不能盲目,否则,将事与愿违。要有效地进行税收筹划,达到节税的目标,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筹资、投资、生产经营等过程。它应该服从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润(税后利润)最大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税收筹划方案理论上虽然可以达到少缴税金,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中方案不符合成本一效益的原则是筹划失败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过分地强调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了因该方案的实施会带来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益的减少,使纳税人的绝对收益减少。比如说,某企业准备投资一个项目,在税收筹划时,只考虑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在某一个所得税税率较低的地区。但该项目所需原材料要从外地购入,使成本加大。该方案的实施可能使税收降低的数额小于其他费用增加的数额。显然,这种方案不是令人满意的筹划方案。采取以牺牲企业整体利益来换取税收负担降低的筹划方案是不可取的。可见,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
(二)税收筹划应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
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将适用的边际税率筹划需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是33%,某纳税人有一笔10万元的所得(假设不考虑其他扣除因素)可以在2000年实现,也可以在2001年实现,该笔所得不论在哪一年实现,它都会不在乎,因为不管在哪一年实现,都要缴纳3.3万元的税款,税收成本不变。但若考虑货币的价值则不同。选择不同的纳税年份,应纳税款的现值将存在差异。假设折现率为10%,该笔所得推迟一年实现,差异额为3003元[10000×33%-100000×33%÷(1+10%)],等于节税3003元。再比如,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33%,除此之外还有18%和27%两档优惠税率。如果某纳税人签订一份销售合同时,将使其收益增加,若不考虑该份合同,其应纳税所得额为9万元,适用税率为27%,应纳税额为2.43万元,若考虑该份合同,将使其应纳税所得额增加到11万元,适用税率为33%,应纳税额为3.63万元,增加了2.2万元,大于其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2万元,这样的话,通过税收筹划,该企业可以考虑不签订这份合同。
篇7
正视这些风险,在其发生之前不加以防范,其结果可能是筹划失败,给企业集团带来更多的损失。
一、企业集团税收筹划风险类型
(一)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企业集团在制定和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偷逃税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集团在现有条件中只有其中主要条件或大部分条件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就要对部分经营活动从形式上进行变通或从会计政策的选择上来满足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如果变通或选择的“度”把握不当,企业集团就有可能为此承担追缴税款、加处滞纳金和罚金的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信誉诚信风险。信誉诚信风险是企业集团制定和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承担的信用危机和名誉损失。如果企业集团曾经有过偷逃税行为,又被税务机关查实认定为偷逃税,可能被贴上有问题或不讲诚信的标签,导致税务机关对其更加严格和频繁地稽查,加上苛刻的纳税申报条件及程序,企业集团就会因此而付出额外的代价,严重的还会影响其生产经营活动及市场份额,给企业集团以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心理风险。税收筹划心理风险是指在制定和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所面临其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在可能承担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信誉诚信风险的情况下,方案筹划人由此而承受的心理负担和精神折磨。
二、企业集团税收筹划风险原因分析
企业集团税收筹划风险的原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具体方面如下:
(一)政策的变化。企业税收筹划活动都与国家政策高度相关,国家政策分析是税收筹划活动的一个基本前提。由于国家政策具有时空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其时效性日益显现出来。为了适应改变了的经济环境,旧的政策必须不断地取消或改变,新的政策不断推出,因此一些政府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这样,国家政策变化很容易引起税收筹划的失败。
(二)税收筹划存在着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严格地讲,税收筹划应具有合法性,纳税人应当根据法律的要求和规定开展税收筹划。但是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为,其方案的确定与具体的组织实施都由纳税人自己选择,税务机关并不介入。税收筹划方案究竟是否符合税法规定和成功,能否给纳税人带来税收上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税收筹划方法的认定。如果纳税人所选择的方法并不符合税法精神,税务机关将会视其为避税或偷逃税。
(三)税收筹划考虑的税种不全面。有的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使某些税种的税负减轻,但从总体上来说,可能会因为影响其他税种的税负而使整体税负增加。还有的税收筹划方案,虽然可以节省不少税款,但是却增加了很多非税支出。如,企业注册费、机构设置费、运费、政府规费等,从而使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受损。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税务行政执法偏差、税收优惠政策要求条件执行不到位及税收筹划具有主观性。它们都会给企业集团税收筹划带来风险,需要我们制定具体措施进行规避。
三、企业集团税收筹划风险防范
由于企业集团税收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规避和控制的。当然,风险也是机会点,筹划人应当主动出击,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各种损失和成本的支出,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一)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无论是从事税收筹划的专业人员还是接受筹划的纳税人,都应当正视风险的客观存在,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涉税事务中始终保持警惕性。我们应当意识到,由于税收筹划目的的特殊性和企业集团经营环境的多变性、复杂性,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无时不在的,而且每个税收筹划方案并不是尽善尽美的,随时都会发生筹划失败的风险。当然,从筹划的实效性看,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还远远不够。企业集团中的企业间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预警系统,对筹划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风险,立即向筹划者或经营者示警。
(二)筹划方案应合乎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企业集团税收筹划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和衡量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是企业集团税收筹划不违法。在实际操作时,要学法、懂法和守法,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税收法律和产业政策,时时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趋势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也可同该国国家税务总局的专家多接触,可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例如文件准备、法律程序、执法情况、惯例、未来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发展趋势,或者主动与本国著名高校和研究院合作搞研发,这样可以获得先进技术又随时符合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导向。因为这里面许多专家是国家政策的建言者或政策制定者,他们通晓国家政策并可以给企业集团献计献策,使其在享受有关税收优惠的同时顺应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意图,防止陷入税收优惠、投资并购优惠的陷阱。
篇8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成本效益原则;防范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使我国市场经济逐渐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形势,企业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管理意识,重视企业的税收筹划,才可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依然有很多企业还未意识到税收筹划具有的重要性,同时还很难识别出税收筹划潜在的风险。因为税收筹划风险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加大对税收筹划风险问题的研究力度,同时发现有效地处理措施,经过有效地防范税收筹划风险,最大程度地提升税收筹划的成功率,最终达到减轻企业纳税负担、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推动企业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税收法规的要求,企业高层管理者通过使用政府提供的多样化纳税方案,有效地规划税收筹划活动,从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税收成本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收益,企业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案缩减纳税金额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企业通过税收筹划能够更好地设计纳税程序,从根源上处理漏税与多缴税的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税务成本。然而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活动时在高度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要注重财务方面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按时审核和修改现有的纳税筹划方案,有效地控制常态化的税收风险,倘若税收筹划已经存在风险问题,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减少风险所产生的损失。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产生的原因
1.国家税收政策产生的影响良好的税收政策有利于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快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分配,制定相关政策的部分通常会结合市场情况和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适当的完善税收政策,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相应的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点。在国家税收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对企业自身的税收筹划方案产生直接影响,例如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时,如果国家调整了相关的税收政策,并且调整过程正好包括企业执行税收筹划的阶段,这样就会使企业在这个期间开展的税收筹划工作面临较大的风险,进而不能实现预期的筹划效果。
2.筹划人员能力有待提升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的主观想法进行判断,因此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会对税收筹划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税收筹划工作不仅具有较高的严谨性,而且还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熟练地掌握财会、法律以及税收相关的知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税收筹划实施的有效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的税收筹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其具备的相关知识不能使税收筹划工作的大量需求得到满足,如此一来就会使税收筹划工作存在相应的风险。
3.制定筹划方案时未全面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开展相应的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实现减少纳税的目的。然而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设计税收筹划方案时会存在很多问题,致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想要的筹划效果,换言之,企业在指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为了减少经济成本,未全面考虑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是否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企业中内部人员实施的税收筹划方案具有前瞻性,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既要保证其在企业中得到真正的落实,又要具有相应的事前性,可以结合具体状况进行理性判断。
三、企业税收筹划过程中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需要增强设计筹划方案人员与执行操作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在企业生产经营期间,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对税收筹划风险的警惕性。我国的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都需要对税收筹划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企业税收筹划风险控制制度体系。企业需要全面地搜集国家税收政策、市场发展形势等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详细分析,与此同时,还需要告知拟定税收筹划方案的人员对其进行及时创新。另外,我国大中型企业还需要制定一套税收筹划备用方案,以便于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有效地利用。
2.提升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税收筹划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税收筹划方案制定得成功与否,这就要求企业税收筹划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明确收税筹划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税收财会知识,充分了解业务处理的方式,可以准确的辨别与企业相符的税收优惠政策,在熟练掌握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审批的流程。针对综合性较强的税收筹划业务,企业可以委派专门的税收机构进行处理,通过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规避税收筹划产生的风险。
3.全面考虑成本收益原则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如果仅考虑减少某个税种税负负担,就会相应地增加整体税负负担,所以企业需要全面考虑成本收益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税收筹划失败产生的风险。企业在执行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需要从整体上全面分析税收筹划的状况,避免税收筹划产生的成本超出税收筹划后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达到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如此一来,企业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后,从表面来看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却没有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在拟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需要使用成本收益原则进行有效评价,选择适合企业当前实际发展情况的税收筹划方案。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过程中遵循成本收益原则的作用,其不仅有利于企业选择恰当的税收筹划方案,而且还可以实现节税的预期效果,最终达到减少纳税的目的。
篇9
关键词:税收筹划 筹划风险 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从中选择对企业自身有一定优惠的纳税方案,使企业本身的税负得以降低。随着税收筹划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接受,筹划的形式也逐渐变得多样,与此同时,税收筹划本身在为企业带来节税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不能加以有效的控制与防范,则会违背税收筹划的初衷,甚至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税收筹划风险分析
税收筹划风险,指的就是进行税收筹划活动过程中,由于筹划活动失败而付出的代价,也就是纳税人的财务活动和经营互动针对纳税而采取各种应付行为时,可能出现的筹划方案失败、目标落空、偷税逃税罪的认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税收筹划风险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对于税收政策缺乏正确的理解与深刻的认识。对税收政策的正确理解是进行科学的税收筹划的基础和前提,否则企业很可能会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或者是错误而将漏税偷税行为作为税收筹划方案;第二,对筹划成本风险的忽略。这也是当前税收筹划中一个常见的风险,很多企业为了节税而忽略了成本效益原则,导致纳税筹划带来的利益甚至低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第三,缺乏对筹划税种的全面考虑。有的税收筹划方案仅仅针对某一个税种进行,缺乏对税收整体的考虑,而不同的税种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个税种税负的降低,必然会造成其他方面支出的增加,因此,缺乏全面的考虑也容易造成税收筹划风险的发生。第四,税务行政执法偏差风险。主要表现为对于纳税人自己认为是合法的筹划行为,税务部门认为是逃避税务的行为,最终受到相应的损失。
二、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策略
1.加强风险意识的建设,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是从事财务活动的财务管理人员,还是参与税收筹划的税务人员,都应当对风险的客观存在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正视风险,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控制机制,以此来降低或者是避免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基于此,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科学的税收筹划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税收筹划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与监控,当发现风险时能够及时向筹划者或者是企业管理者提供警示。根据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来分析,税收筹划风险预警系统应当包括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收集功能。将与企业相关的税收政策以及其变动情况的信息进行大量的收集,从中获得与企业市场竞争力、税务执行情况等相关的内容,并且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风险;第二,危机预知功能。通过对上述信息的整理与分析,对可能会引起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并且预先发出警告,对筹划者或者是企业管理者进行提醒;第三,风险控制功能。当企业发生税收筹划潜在风险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的找到风险的根源,并且对筹划者实施提醒,使他们能够对症下药,制定有效的措施抑制风险。
2.始终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税收筹划应当始终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既要对筹划的直接成本进行全面的考虑,同时也要对税收筹划方案在比较过程中放弃的方案可能会对企业产生的机会成本进行考虑。基于此,笔者认为税收筹划应当着眼于整体赋税的降低,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个税种的减少,对于不同税种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要客观的看待,某个税基降低的同时,必然会引起其他税基的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税收利益虽然在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中占据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其并不是企业全部的利益来源,项目投资税收的减少并不能说明企业整体的利益在增加,因此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应当进行全面的考虑,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
3.正确认识税收筹划风险的客观存在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税收筹划是企业合理避税的有效途径,但其并不是违法行为,所以说,科学的税收观念是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但是只是提高企业利益的一个手段,企业也不能完全依靠税收筹划来实现效益的提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应当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客观对待税收筹划风险,降低税收筹划人员的心理负担,从而降低税收筹划的心理风险。
4.加强税收筹划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设
筹划人员是实施税收筹划的主体,也是关键部分,税收筹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筹划人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要全面加强税收筹划人员的素质建设,其中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对于合法、违法的界限有清晰的认识,能够确保税收筹划行为符合国家相关税法的规定;第二,税收筹划人员应当具有丰富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税务经验,能够对税收业务以及相应的征管方法有详细的了解,对于税法中规定的优惠条款以及优惠事项都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保证税收筹划工作顺利的进行,并且始终保持在合法的范围内;第三,对于税收筹划的相关事项,以及相关的明文规定等内容,都要熟悉与掌握,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注册税务师等专业的机构来帮助企业顺利的完成税收筹划,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利益。
结束语
税收筹划是当前企业中所涉及到的一项系统工程,其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的结合,才能够确保其有效的完成。税收筹划风险是财务管理与税收管理的交叉学科,只有将税收筹划风险的理念引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才能够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进而促进企业税收筹划的顺利进行,以此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财务管理企业税收筹划目标
企业税收筹划是企业在税法及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中各环节(投资、会计核算、筹资、经营和组织形式等)事项进行事前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整体税收负担最低、整体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方案,最终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以达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目的的经济行为。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产物。它有利于企业资本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使产业、产品结构合理布局,从而有利企业进一步发展,国家税收也将同步增长。企业税务筹划是一项合法合理行为,在为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实行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培养企业的纳税意识,促进依法治税。
1充分认识税收筹划对企业的积极作用
第一,税收筹划是实现企业财务经营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需要。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企业通过了解相关的税收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认真研究、精心筹划,从中选出既不违犯税法又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方案。现在不少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收成本。
第二,税收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手段。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知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企业设账、记账要考虑税法的要求,当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的要求不一致或允许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以分离,正确进行纳税调整,正确计税,正确编报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不断完善的企业会计、财务制度,最终将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奠定制度基础。
第三,税收筹划可以增强企业纳税意识,减少违法行为,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定规模,企业开始重视税收筹划,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其一,税收筹划是企业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水平相适应的。其二,企业纳税意识增强与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具有共同的要求,即合乎税法规定或不违反税法规定,企业税收筹划所安排的经济行为必须合乎税法条文和立法意图或不违反税法规定,而依法纳税更是企业纳税意识强的题中应有之意。其三,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证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会计账证表健全、规范,其节税的弹性一般应该会更大,也为以后提高税收筹划效果提供依据。
第四,税收筹划有利于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完善的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营决策无非是决定企业经营中的“六个W”,即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做),When(什么时候做),Where(在什么地方做),Who(谁来做),How(怎样来做)。这六大元素无一例外的与一定的税收政策相关。企业经营决策者在决定这六大元素时,将税收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税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设定若干方案,进行精心比较后择优抉择,就会收到同样的投入赚取更多利益的效果。
第五,税收筹划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税收筹划对节约税收支出与降低产品成本具有同等意义及经济价值。对于纳税企业来说,税收的无偿性决定了其税款的支出是企业资金流的净流出,没有与之直接可以配比的收入项目。因此,搞好企业税收筹划,节约税收支付等于直接增加企业的净收益,这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日益扩大,来我国投资的外企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中资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进行投资、经营,参与国际竞争。由于国家间的经济制度,如税收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国际间的差别、倾斜的经济和税收政策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国际空间,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2正确设计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的目标决定了税收筹划的范围和方向,也是判断税收筹划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税收筹划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同的税收筹划目标会导致不同的筹划结果。
目前,在税收筹划目标的定位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目标定位范围过窄,另一个是目标定位范围太宽。这两种目标的定位都不利于税收筹划事业的发展,会导致税收筹划实践的混乱。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需要全面确定税收筹划目标的范围,即不能过于狭窄,也不能无限制扩大范围。笔者认为税收筹划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综合性的目标体系,应该由直接目标(基础目标或短期目标)、中间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长期目标或根本目标)组成。
2.1直接目标是减轻税收负担,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
纳税人对直接减轻税收负担的追求,是税收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毫无疑问,直接减轻税收负担也就是税收筹划所要实现的直接目标。
第一,降低企业涉税风险,不损害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对企业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企业一旦遭遇涉税风险,不管政府怎么处置,对企业自身的市场信誉、形象以至长远利益而言,都将会产生极大的损害。这种损害无论是有形抑或是无形的,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都不只是损害了政府的税收利益,更严重的是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损害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
第二,直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直接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绝对地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款数额;其二则是相对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款数额,在税收筹划中往往采用第二层含义。即使从绝对数额上看,纳税人的当年应纳税款数额比上年有所增加,只要其应纳税额与生产经营规模的比率有所降低,因此说该项筹划是成功的。
第三,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通过实行纳税最小化、纳税最迟化、降低税收成本等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纳税最小化不是逃税,而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合理安排,选择低税负方案,从而减轻税负。纳税最小化不能仅看个别税负的高低,它必须是企业的整体税负最低。纳税最迟化不是欠税,而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推迟缴纳税款。虽然这笔税款迟早要缴纳的,但现在无偿占用这笔资金,就相当于从财政部门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此同时,税收筹划是有成本的,只有在税收筹划的收益大于税收筹划的成本时,税收筹划才是可取的,税收筹划也才有存在的意义。
2.2中间目标是实现企业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税收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部分,其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实现企业整体实际税负率最低和税收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须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实现企业总体经济收益的最大化。如果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仅定位在少缴税款上,那么该纳税人最好不从事任何经济活动,因为这样其应负担的税款数额就会很少,甚至没有。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既然是纳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理所当然应该是税收筹划目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减轻税收负担能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有利于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目标。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单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企业整体现金流量下降和企业价值降低。
2.3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个目标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企业总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第二是企业的社会利益最大化。企业的整体利益既包括通过减轻税负直接获得的经济利益,又包括通过树立诚信品牌间接获得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机遇。只有两者兼得,企业的税收筹划才能称得上达到了理想目的。
因此,税收筹划的目标应该是以减少或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税收利益为直接目标和手段,以此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标。减轻税收负担,获得税收利益是税务筹划最直接的动机,也是税务筹划之所以兴起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不可能是税务筹划目的的全部。如何减少纳税负担实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在相关法律制度、市场需要和经营管理、长远规划等各方面综合平衡,在纳税风险最低、纳税成本最小的前提下降低纳税负担,通过实现企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最终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所以说,最终目标是税收筹划的根本目标或长期目的,直接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原动力,中间目标则是实现最终目标的直接路径目标;具体目标和中间目标必须以最终目标为前提,最终目标只有通过直接目标的选择和中间目标的运用方可得以实现。
3协调处理好企业税收筹划中的几个关系
3.1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的关系
税收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指导税收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税收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企业的税收筹划活动是在税收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合理筹划和安排,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行为。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税收政策的选择过程。企业税收筹划要充分利用政策导向,科学地提出筹划方案,在税收政策的框架下,合理地减轻企业的税负。
3.2涉税收益与非税收益的关系
企业税收筹划主要分析的是涉税利益,一般情况下对非税利益分析不够重视,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涉税利益,还关心非税利益。因此,税收筹划过程中要重视分析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利益、环境利益、规模经济利益、结构经济利益、比较经济利益、广告经济利益等非税利益,不能过分看重涉税利益而忽视重要的非税利益。这就要求财务管理者在评估筹划方案时要引进资金时间价值等观念,把不同的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比较,同时注意其他非税因素的影响。
3.3企业发展战略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是首要的,税收筹划是为之服务的。当企业决定是否进入某个市场时,考虑最多的是该市场发展的潜力,而不是税收筹划。例如当外商考虑是否到中国投资时,看重的是广大的消费市场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不是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尽管税收优惠政策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条件,但投资者有时为了开拓某个市场,是很少考虑税收成本的。因为税收只是影响企业经营成本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关系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战略时,税收筹划应该服务于企业经营的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使税收筹划的终极目标得以实现,否则会因为考虑短期的税收负担,而错失了企业发展的良机,从而导致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难以实现,这样的税负最轻也就失去了价值,这样的筹划也就无存在的必要。
3.4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企业税收筹划中要协调的局部和总体的利益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是注意兼顾纳税单位内部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对局部有利但对整体不利的税收筹划要摈弃或慎用,对局部和整体都有利的税收筹划要多用,对局部有大利但对整体无害或对整体有大利但对局部有小害的税收筹划要择机使用。二是注意兼顾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对企业有利但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害的税收筹划原则上要摈弃,对国家和企业自身都有利的税收筹划要多用。
3.5企业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筹划的目的在于付诸实施,再好的筹划不能操作,那都是一纸空文。由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税收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要求筹划前、中、后的全过程不能脱离与税务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征得税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做的优点有两方面:一是便于筹划的完善。比如有些政策存在模糊性条款,通过及时沟通可以修改筹划不妥之处。二是便于实施。征得税务部门的同意,也就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筹划成功率自然就高。能否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也是税收筹划方案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如果不能主动适应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特点,或者税收筹划方案不能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会失去其应有的收益。因此,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处理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充分了解当地税务征管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也是规避和防范税收筹划风险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贺飞跃.税收筹划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兆高.浅论税收筹划的性质[J].经济师,2005(2)
- 上一篇:企业财务法规
- 下一篇:农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