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7: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药化工行业前景

篇1

经历了2008年的严峻考验,化工行业景气度下滑,已是毋庸质疑。尤其是去年三季度以来,行业利润增速、利润率都开始呈现快速下降的态势。

华泰证券认为,由于宏观经济增速可能大幅放缓,2009年对化工品的需求也将放缓。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几年保持较高速度,新增产能较大,因此,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情况将在今后两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行业竞争必定会更加激烈。

中原证券报告也认为,目前,化工行业处于周期加速下跌阶段。由于本轮行业周期下行,伴随着国内经济周期景气下行,因而,化工行业整体复苏尚需时日。从今年形势来看,一季度,可能是化工行业整体业绩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时期,因为相对去年一季度,行业盈利状况比较理想。预计今年二季度之后,化工行业整体业绩下滑幅度会逐步减小。综合考虑化工行业的前景,中原证券给予其2009年“弱于大市”评级。

尽管行业整体前景不被看好,但分析人士也认为,由于化工产品众多,以及各个产品具有上下游等复杂的关系,不排除某些子行业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认为,受益于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资,化工子行业中的硝酸――硝酸铵――炸药产业链,将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同时,农药行业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较小。再加上,目前我国农药消费尚属较低水平、国家支农政策、全球气候变暖、经济作物增加等因素,都将促进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农药仍有望保持15%的平稳增长。因此,农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为机构所看好。另外,磷化工行业由于国内外较大的价差,预计今年仍有较好的增长。

从个股来看,诺普信(002215)被众多机构赋予“推荐”评级。作为一家纯农药制剂企业,公司已连续3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截至2008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但全国农药制剂市场在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公司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据申银万国分析师预测,2009年至2010年,该股综合每股盈利将为0.84元和1.10元。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精细化工;管理系统

精细化学工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简称“精细化工”。精细化学品具有下列特点,即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具有功能性或使用性、产品质量要求高、商品性强、技术密集高、设备投资较小、附加价值率高等。精细化工大体可归纳为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颜料等40多个行业和门类[1]。精细化工行业属于传统工业类别,从这一视角上来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紧随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构建出属于其自身的管理系统。精细化工行业可以从人才、技术以及信息的角度出发,构建出较为全面的系统模型,通过这些管理系统的支持,精细化工行业能够为我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说,精细化工行业所构建出的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契合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求,节约能源并和现阶段的高新技术相互融合,进而有效地提高行业的经济效益。

1以人才管理系统为基础

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以人才管理系统为基础,优化人才培训管理过程,同时需要增强人才的绩效考核,以此提高行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1.1优化人才培训管理

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优化其自身人才培训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助力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建设管理系统时,精细化工行业需要从人才培训的角度出发,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精细化工企业可以优先针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明确工作职能,同时精细化工企业也需要对企业在职人员定期展开全员培训。精细化工企业可以采用补习、进修、考察的方式有计划地完成培养和训练,以此帮助员工适应新要求下新的工作职能。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精细化工企业应当从组织、工作和个人三个方面多维度地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组织分析主要是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以此参设两者之间的差距,方便后期精细化工企业制定严格的培训规划来弥补两者的差值。综上所述,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优化人才队伍的培训管理,通过对新员工以及全体员工进行培训管理的方式来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

1.2加强人才绩效考核

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绩效考核。人才绩效考核是建立在上文所述的人才培训的基础上,人才培训能够保障精细化工企业的员工掌握相对应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而人才绩效考核能够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现阶段,精细化工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精细化工企业需要成立人才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绩效目标责任书》,规定精细化工企业员工在一段时间内的绩效目标[2]。之后绩效考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企业员工的月度评估结果与《绩效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绩效目标进行对比评估,形成考核结果。考核结果的形式为奖励、惩罚、表扬、批评的一种或几种。在这一过程中,考核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由企业的经理部保存作为面谈考核之用,绩效考核结果需由总经理批准执行,经批准的绩效考核结果由人才考核办公室于次日公布。精细化工企业需要积极约谈绩效不达标的工作人员,排查工作人员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同时针对绩效完成度较低的员工,企业也需要及时给予惩罚。面对绩效完成度较好的员工,企业要予以奖励,通过奖金或奖品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的人才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能够让精细化工企业的员工保持工作激情,并在月度绩效考核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2以技术管理系统为核心

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建立技术管理系统,以纳米技术、合成技术以及流体技术为核心,构建出一整套完整的技术应用管理体系。

2.1精细化工纳米技术

在目前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应用纳米技术来构建适合的技术管理系统。对于精细化工行业来说,应用高新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行业工作效率。纳米技术是21世纪科技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因此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应用好纳米技术,提高行业的工作效率。应用纳米技术需要对纳米材料开展研究。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这些特性使材料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在这些化工生产中,纳米材料可以用作纳米聚合物来制造高强度重量比的泡沫材料、透明绝缘材料、高强纤维等[3]。除此之外,在精细化工中纳米材料还可以被用来制作成纳米日用化工,包括纳米色素、纳米感光胶片等,这些纳米材料为人们呈现出五彩缤纷的世界。另外,纳米材料还可当做粘合剂、密封胶涂料、高效助燃剂、贮氢材料以及催化剂等,这些不同的纳米材料涉及不同的纳米技术,精细化工行业已经和纳米技术息息相关。因此精细化工行业可以从多元纳米材料的角度上出发,优化其自身的纳米技术管理过程,以此来形成更为高效的纳米技术应用方案。

2.2精细化工合成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对合成技术进行管理,精细化工行业需要有效地应用合成技术来展开日常生产。合成技术的核心是电化学反应,精细化工中的合成技术在电子转移的基础下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清洁无污染。合成技术是精细化工技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点,它能够推动有机化学生产技术的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精细化工中的合成技术的典型代表就是SPE法,它主要用与隔离精细化工电化学反应的场所,借助电解室有效促进电离子的反应运动,在这一过程中,SPE法可以用来电解反应物。值得注意的是,应用SPE法所展开的精细化工生产往往不会产生副反应,而且这一方法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重复利用,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合成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2.3精细化工流体技术

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加强其自身流体技术的管理。流体技术完全满足精细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这一技术的核心是超临界,因此流体技术也被称作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精细化工行业中,流体技术可以被用来完成诸多难以完成的生产活动,同时流体技术可以完成一些正常情况下很难进行的化学反应。目前流体技术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萃取、有机合成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流体技术的超临界性特点既能够提高精细化工行业的生产效率,又可在精细化工行业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地改变反应的温度、压强,分离出精细化工生产的产物,促使流体技术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构建精细化工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流体技术的管理。

3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媒介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的管理系统需要以信息管理为媒介,严格意义上来说,合理的信息管理能够保障精细化工行业信息流通的有效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精细化工行业可以应用AI技术赋能行业的信息转型,同时,精细化工行业还可以应用SaaS平台来有效地进行信息公示。

3.1AI赋能精细化工信息转型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可以应用AI技术展开行业的信息化转型。相关的精细化工企业可以研发AI数大脑,据以此来有效地将AI技术融合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去。在这一过程中,AI技术可以为精细化工行业提供融合IoT(物联网)、AI技术(人工智能)以及OR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整体运行方案。精细化工行业可以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大脑分析平台(MAI)、智能制造管理平台(MES)、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SCADA)、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双体系设备管理系统(EMS)。其中数据大脑分析平台能够有效地对精细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产出更为高效的生产方案。另外,智能制造管理平台可以应用AI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来替代人力展开机械化的化工生产过程。物联网数据采集平台能够有效地抓取网络上的精细化工生产数据,帮助工程师进行产品分析。另外实验室管理系统以及双体系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精细化工企业完成产品的研发以及生产过程。这样一来通过全系列智能化AI技术的支持,精细化工行业能够实现其自身的智能化数字信息转型过程。

3.2SaaS平台赋能精细化工信息公示

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鼓励企业应用好对外信息公示平台,以此将企业的生产信息有针对性地公示给群众。在这一过程中,精细化工企业可以应用SaaS平台将其自身的企业信息进行登记。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能够为社会大众所熟知,社会大众和企业之间就能够形成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所谓的SaaS指的是软件即服务,通过SaaS平台的支持,精细化工企业可以有效地适应现阶段的市场发展需求,人们也能够在平台上对企业提出发展意见和建议。企业可以有效地吸纳有用意见,完善其自身的生产经营过程。如此一来,通过平台的支持精细化工企业就完成了其自身的信息公示过程。

4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需求下,精细化工行业需要建立起相对应的人才管理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在三方面管理系统的支持下,精细化工行业能够培养出诸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同时这些不同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精细化工行业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下,不同的管理系统能够推动精细化工行业应用好现阶段的高新技术,以此提高行业发展动能,相信在未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质量能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李盼盼.精细化工中化工技术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2,48(01):93-95.

[2]封豆豆,吴成志,陈必新.某精细化工园区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21,35(05):935-942.

篇3

现在的大学新生年龄以十七、八岁居多,其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思想上对家长和亲友的百般依赖,生活上的衣食无忧和娇生惯养,往往使他们的思想上缺乏独立性,这无形间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事实上,在大学新生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成功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而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会处于一定的迷茫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可能确实对自己所选的专业不感兴趣,对大学生活充斥着失望与无奈。因此,在新生入学伊始,及时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后两种情况的学生,积极的引导能够使处于迷茫期的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那些确实不喜欢本专业的同学及时做好转专业、辅修第二专业等思想准备。

一、《化工导论》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适应环境,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尽管学院在新生入学时了开设了入学教育环节,但是由于课时少,一次性的思想引导并不能有明显的效果,加之学生在入学前对其不了解,没有意识到入学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每天所学的课程,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的盲目状态,对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更是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帮助大一新生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成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1],在大学第一学期开设《化工导论》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奠定深化学习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可以使一个人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对于刚入学的新生而言,基本上都对自己的专业了解甚微,获得信息的渠道多半来自于自己的理解或者学长的介绍,这些信息通常是片面的或不准确的[2]。开设《化工导论》课程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化工专业的热爱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授课教师引导性地教学,及时调整大一新生的学习方法,使主动学习取代原有的被动学习模式。《化工导论》课程可以帮助大一学生对化工专业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后续高年级的专业课程深入学习奠定基础,能够使学生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激发起学生对于化工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指导规划大学生活,开展人生相关思考。通过这两年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发现《化工导论》课程的开设确实能够帮助大学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对大学乃至整个人生以后的发展进行思考。首先,学生们能够基本建立起化工专业课程框架,知晓以后将要学习哪些重要的专业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方法和作用,以及各个专业课程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大学中应该如何储备知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能够主动利用图书馆、MOOC(慕课)、TED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小木虫、知乎等媒介,多方位了解化工行业动态,扎实化工专业知识,同时认识到学习化工常用软件、数理基础、外语等其他综合能力的重要性。最后,学生能够对化工行业建立基本的认识,了解其双面性的特点,开始思考将来想要带领化学工业向着无毒无害绿色化工、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型和高新技术自动化等方向发展。

二、《化工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府,化学工程学院是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化工过程机械和环境工程为特色的专业学院。《化工导论》课程作为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就像是一盏引路明灯为正在横渡学海的当代大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3]。为了使新生顺利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帮助新生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从2013年起我院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新生开设了《化工导论》课程[4]。该课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入学教育课,是为学生了解化工概述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的导论性专业教育课程。目前《化工导论》课程的教学仍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使学生从中受益,切实提高教学培养质量。

1.精选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反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注重结合学院石油化工专业特色,同时兼顾其他相关化工领域知识拓展,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势态和行业前景。《化工导论》课程共16个学时,其中化工概述2学时,化工的科学基础2学时,石油与化工2学时,天然气与化工2学时,煤与化工2学时,其他化工介绍4学时,现代化工发展趋势2学时。从该课程开设以来,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改善,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总体反映较好,基本了解了所学专业的特点,明确了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对未来人生发展方向也有了一定的规划[5]。学生们通过《化工导论》课程的学习,认识到了化工行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化工的知识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工,化工行业对于农业、医药、工业、能源、国防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化工专业的学科综合性、交叉性较强,学生们也认识到化工行业具有双面性,由此引导学生对化工行业未来出路的进行深入思考。

2.优化师资队伍,借助榜样作用。众所周知,教师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对化工专业了解颇深的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教师们巧妙结合自己在化工行业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科研心得,详细向学生介绍化工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性地掌握主干专业脉络,使学生们对化工行业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此同时,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将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感悟融入到教学中,教师们像讲故事一样向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丰富经历,分享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同学们互动交流,以一种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认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所学知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通过了解老师的各种丰富经历,体会到化工学习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以教师的辉煌经历为例,鼓舞学生的奋斗激情,促进学生进行人生思考和未来规划。

3.交流方法技巧,培养学习兴趣。高中和大学的学习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尽快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和专业学习技巧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是非常重要的。在《化工导论》课程教学中,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学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如何学会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如何利用学校的各类平台和资源为自己服务,以及化工专业的求职方向和就业领域等,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行业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安排优秀的高年级同学向大一新生们分享自己学习上的方法技巧和心得体会,平时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在大学各个阶段需要考取的证书,以及在就业中重点看中竞赛经历和荣誉证书,和学生们面对面亲切交谈,及时解决大一新生盲目彷徨的精神状态,能够很好地调动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接受新的思想和新的学习方法。

4.导论贯穿始终,学生终生受益。《化工导论》课程的学习应该贯穿到大学学习生涯的始终。首先,在新生刚入学之际,先系统地向学生讲述整个大学阶段所要接触的专业课知识,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后续学习的整体框架。而后,在每门专业课程的开始,任课教师会对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做一个简要的内容介绍,同学们会自然地联系到《化工导论》课程所讲述的相应内容,授课过程中做到前后呼应,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程学习在整个化工知识体系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最后到大四毕业之前,再将整个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汇总,使学生将大学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各个课程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把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将《化工导论》课程的教学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始与终,就像是一根强劲的主线,串联着所有的专业课程,培养了学生对化工专业的兴趣,深化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的理解。

篇4

关键词:盐化工现状对策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Q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065-02

1江苏沿海盐场盐化工行业的现状

盐化工业是沿海盐场除盐产品之外的次要产业,是制盐行业向下游产业的衍生,主产仍然为制盐。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大量的盐田被征用,发展盐化工业是金桥和银宝集团的重要经济转型方向,也是彻底贯彻盐业“以盐养产业为基础、以盐化产业为主导、以园区配套产业为支点”的战略方针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江苏沿海盐化工产品与其它省市的同行相比生产技术落后、工艺流程长、能耗高、设备和厂房建筑陈旧,自动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等弊端,有些企业还存在着一定的潜亏和坏账。而且随着盐养产业的发展,盐水质量逐步下降,造成盐化工产品的品质下降。

江苏沿海的原盐场,现为金桥、银宝两家公司,普遍面临缺人才、缺资金、负担重现状。产品落后、产值低、富价值低,升级换代慢等问题,而且地处偏僻化工企业分散,无法集成规模,没有形成具有引领市场或能对企业起到产业主导的化工厂,再加上化工企业的管理者都是盐场的管理者,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方式不到位,超成化工企业亏损多赢利少的局面。另外随着盐田退浪,盐化工产品的原料奇缺,常因原料供应不足,造成多数企业开工不足或停产,使原本就举步维艰的部分盐化工产品也相继被淘汰。

2江苏沿海盐场盐化工行业的对策

近几年江苏盐化工业虽已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能力,改变传统的制盐工艺,丰富产品结构,摆脱以往小规模、初级生产经营模式,朝大型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并且努力打造中国淮盐化中心和盐化工业中的知名企业。但我个人建议沿海盐化工企业仍可再采取以下对策,以便更好的适应目前较为严峻的形势。

(1)对接沿海规划,争取政策扶持,在全面融入的过程中创新发展。

去年以来,关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国家规划、省实施意见、市行动方案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对此,沿海盐化企业上下要敏捷反应、主动响应、积极策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1)认真学习研究相关规划、政策,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对于沿海开发的战略意图、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举措,认真分析在重要片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配套政策等方面,哪些可以直接为我所用,哪些通过创造条件可以为我所用,找准企业与相关规划、政策的对接点。2)完善对接工作机制,以经常性的沟通和会商,促进对接工作的系统化。3)全面落实对接责任。企业要以“钉子”精神主动加强与对口部门及开发主体的对接,全力争取产业、项目、投资、财税、科技、转岗、困难救助等政策资源更多地向企业倾斜。

(2)新上重点项目,拓展新兴产业,在科学转型的过程中做大规模。

围绕产业结构转型,构建新产业体系,各沿海企业要以大项目为重点,加快项目推进,提升项目质量,实现新老产业的划时代更替。大力发展盐化工产业链,摆脱传统的“老三样”。化工一般分为石油化工、无机化工和生物化工,而盐化工是无机化工的基础,如纯碱、烧碱、氯气、盐酸等属是盐化工产品,也都是化工之母,通过二次、三次和多次深加工,可制造出成千上万的化工产品,而且规模和效益都非常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既然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原料优势,我们应顺势发展,沿着盐化工产业链做强做大企业规模,实现就地转化,将使产品大幅度增值,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知名度,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做好基础化工后,沿海盐化企业要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开发一些短、平、快精细化工产品,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附价值高、利润高,为企业发展积累资本。实施集团战略,强化科技引领,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激发动力。

(3)学习先进理念,优化基础管理,振兴盐化工业。

金桥和银宝作为江苏沿海两大盐业集团,其下属的化工厂员工的存在素质低、思想保守、业务水平低、能力低、管理水平差、市场销售能力不佳等问题。所以沿海盐场化工企业要想在企业转型中打赢,则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要求员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拓宽思路打开市场,马克思说过: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始终是最活跃的要素。企业发展首先要有有用的人,盐场不缺人,但缺人才。小川先生说过:要产品质量好,必须有工作质量来保证,要工作质量好,必须要有人的质量来保证。所人才是企业竞争,产品竞争之本。

3江苏沿海盐场盐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江苏沿海资源和实际情况,江苏沿海盐场的化化工产业应将重点放在发展制盐产业、两碱产业、氯碱下游化工和生物化工四大系列产品。

3.1制盐产业

制盐产业链方向:旷卤工业盐食盐品种盐。制盐工业主要是淘汰传统制盐工艺,引进卤水日晒制盐工艺,稳定现有的海水制盐的生产规模,生产工业用盐、加碘食盐,开发多品种盐。

3.2两碱产业

纯碱产业链:井矿盐、湖盐卤水+海盐饱和盐水纯碱+氨玻璃+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纯碱的主要下游产品有玻璃、肥皂、四硼酸钠、氧化铝、合成洗涤剂、三聚磷酸钠、平板玻璃、红矾钠、日用玻璃制品、硅酸钠、洗衣粉等。

烧碱产业链:井矿盐、湖盐卤水+海盐饱和盐水氯、氢、烧碱三氯氢硅+光气+环氧氯丙烷+有机胺多晶硅+TDI+MDI+环氧树脂单晶硅+气相白碳黑+聚氨酯树脂+绝缘板。氯碱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医药、建材、国防、食品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盐酸产业链:卤水+海盐饱和盐水氯、氢盐酸稀土等深加工产品。副产品氢除用于合成HCl制盐酸外,还可用于植物油加氢生产硬化油,炼钨、生产多晶硅等金属氧化物还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加氢等。

3.3氯碱下游化工

氯产品系列:氯乙烯(VCM)、聚氯乙烯(PVC)、氯化聚氯乙烯(CPVC)、液氯、糊状树脂、氯化苄、碳酰氯、AKD、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二异氰酸酯(TDI)、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ECH)、盐酸、氯磺酸、漂粉精、氯酸钠、三氯氧磷、五氯氧磷、磷化铝、聚合氯化铝、氯化聚乙烯(CPE)、甲烷氯化物、氯化苯、氯化石蜡、三光气、氯乙酸、三氯氢硅、多晶硅等。

3.4生物化工

以早稻米、淀粉、烧碱为原料,采用最新生物技术生产化纤PTT原料1,3丙二醇、对心血管病有治疗和保健作用生物医药D-核酸产品链;以卤水和原盐为原料,模拟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发展海藻养殖,如盐藻(富含%[-胡萝卜素)、螺旋藻(富含蛋白质),用于抗癌医药原料。

参考文献:

[1]孙丰阁,我国盐化工产业发展分析[J].化学工业,2008,(6).

[2]阎秉忠.我国天然碱工业现状及前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

[3]贺占海.我国天然碱工业发展战略[A].中国纯碱工业发展战略研究[C].2004.

篇5

一、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氟硅化学品的特性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氟硅化学品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氟和硅原子的特性,使氟和硅材料拥有一些独特的优异性能,自工业化生产以来,随着品种不断扩大,广泛地用于军事工业、航天航空、冶金、轻工、汽车、石油化工、医药和农林等领域,应用范围从早期的军工需求全面扩展到民用产品。尽管氟硅化学品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的比例较小,但是它与国民经济各领域关联度很大,有巨大的影响。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将氟硅化学品列入《当前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它们的产品应用面广,市场前景广阔。

(二)世界氟硅化学品发展格局

1、世界氟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氟化学品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现产业化以来,经八十年发展,全球氟化工行业正处于发展成熟后期。在近十年中,国际上从事氟化工行业的跨国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垄断经营和收购重组形成了以杜邦公司为首的氟化工跨国公司集团。主要集中在美、日和两欧。它们是:DuPont美国杜邦、Solvay苏威苏来克斯公司(含原奥斯蒙特业务)、Daikin日本大金公司、美国3M公司、AsahiGlass日本旭硝子公司、Arkema阿柯玛公司(原Atofina阿托菲纳公司氟化工业务部分)、IneosFluor易诺斯公司和Honeywell霍尼韦尔公司。杜邦公司在氟化学品和氟聚合物专利、技术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均领先于其主要对手;苏威公司收购奥斯蒙特后成立的苏威苏来克斯公司已经成为氟化工销售额相当大金的国际氟化工巨头;3M公司在氟橡胶和精细化工产品市场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旭销子公司的ETFE新型树脂产量和阿柯玛公司的PVDF、HCFC替代品产量分别为全球第一;易诺斯公司HFC-134a产量全球第一,是制冷剂替代品的主要生产商;霍尼韦尔公司氟化工的主要业务是氟化氢、氟制冷剂及其替代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述八家氟化工企业占有世界氟材料产量的80%,气体氟化学品的70%。多年来世界氟化工的市场和技术主要由发达国家把握和垄断,在西方国家市场已经处于饱和基本停滞不前的状态,尽管不断有新型氟化工产品问世开拓出新的市场,但高度成熟的市场销售量进展缓慢。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的发展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为世界氟化工行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亚洲氟化工产品的需求正在成为新的氟化工发展的引擎。全球氟化物销售额已近200亿美元,近五年平均增长率3.5%。

2、世界有机硅产业发展概况

有机硅材料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成为新型合成材料中最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目前世界有机硅单体年总生产能力240万吨。全球有机硅产品的年销售额约100亿美元,美洲、欧洲和亚洲各占1/3。

全球有机硅产品的品种牌号多达万余种,常用的有4000余种。世界有机硅单体生产高度集中,美国道康宁(DowCorning)公司、通用电气(GE)公司、德国威凯(Wacker)公司、日本信越(Shin-Etsu)和法国罗地亚(Rhodia)公司这五大有机硅生产商的单体生产能力已占世界有机硅单体总生产能力的近90%。

经过多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有机硅行业已经渡过了高速发展时期,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有机硅市场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国际有机硅厂商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除了通过出口方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外,还通过设立贸易机构和投资建厂来降低产品的经营成本,同时依靠其较高的管理水平,灵活的经营手段和品牌信誉,将与国内有机硅生产企业展开竞争。

由上可见,由于氟硅化学品的技术难度大,两个产业均形成少数跨国大公司垄断的局面,它们既有产量、销售市场优势,又各具有特色产品的领先优势,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我国氟硅化学品发展格局

1、我国氟化学工业发展概况

我国氟化工产业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从基础原料到制品加工应用比较完整体系。我国的无水氟化氢、无机氟盐、氯氟烃等大宗氟化工初级产品的产量在世界氟化工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技术等方面原因,我国在高档的含氟材料、氟精细化工产品、氟电解产品等重要领域与国外知名氟化工公司存着极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氟产品销售额只占世界总销售额的3%,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4%,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不少产品还主要依赖进口。值得欣喜的是国内氟化工行业通过“十五”的发展,正在兴起新的良好发展势头。

我国的氟化学工业生产主要在浙江、江苏、山东和上海四省市,它们占了全国氟化工产品的80%。国内主要的氟化工企业巨化集团、山东东岳氟化学有限公司、江苏梅兰集团、上海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国外公司也纷至沓来,阿托菲纳(现为阿柯玛)是在华设立氟化学品生产基地的第一家跨国公司,接着是中国杜邦(上海)研发中心、日本大金江苏常熟的氟化工基地等。可以说中国的氟化工行业正在由“量”的发展转向“量”和“质”并举的多元化发展,中国的氟化工行业正在飞速溶入世界氟化工行业。

2、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有机硅工业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机硅产品多为军工配套,单体生产规模均为百吨级,消耗高、综合利用差,进入八十年代,有机硅工业开始转向民用,经国家有关部委组织多次科技攻关,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万吨级生产装置建立,由此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的有机硅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我国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的消费量增长率连续几年超过20%,2004年增长率更是达到了34.72%。2004年我国国内硅氧烷表观消费量达到19.4万吨,专家分析我国硅氧烷的表观消费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预计到2010年硅氧烷的市场需求有望突破50万吨。

国内有机硅单体的生产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在江西星火化工厂、新安化工集团、吉林吉化公司电石厂。有机硅单体总生产能力在20万吨左右,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内消费的有机硅单体主要依靠进口。有机硅下游产品的生产相对比较分散,品种相对比较少,国内有机硅产品品种牌号仅有1000种左右,应用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很大。中国市场也是国外大公司的目标,道康宁、罗地亚、GE和威凯等公司先后在上海、江苏、江西等地投资建厂,将进一步加剧我国有机硅产业的市场竞争。

综上所述,我国的氟硅化学品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大型氟硅化学品生产企业,如江苏梅兰、山东东岳、浙江巨化和新安、上海三爱富、江西兰星、吉林吉化等,正向大型化集聚发展,行业处于成长初期,产品的应用面广,市场前景广阔。

二、浙江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浙江省氟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

1965年浙江省第一套无水氟化氢(AHF)生产装置建成投产,标志着浙江省迈开了氟化工生产步伐。经四十年努力,借助于浙江省萤石生产的优势,氟化工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基地。2004年我省氟化工产值约50亿元(包括氟医药),约占全国销售值的35%。主要产品AHF、HCFC-22、氟农药及中间体、氟医药及中间体、ODS替代品等产品均位居全国前列。从我省氟化工产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衢州和金华二地区,它们的产值占了全省的70%,巨化集团、鹰鹏化工公司、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萤光化工公司和三美化工公司五家骨干企业占了全省氟化工产值的三分子二以上。

同时,我省拥全国唯有的两个国家氟化工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于巨化集团的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和依托于浙江化工科技集团的国家ODS替代品工程技术中心),并建有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浙江三环氟材料研究中心,在氟材料、ODS替代品,含氟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发挥巨大作用。

(二)浙江省有机硅产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有机硅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四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从有机硅单体到硅树脂、硅橡胶、硅油和硅烷偶联剂等下游产品生产的较完整的体系,有机硅产业已初具规模,2004年浙江省有机硅产业年销售额近20亿元。约占我国销售值的20%左右,已成为我国主要有机硅材料的生产基地。浙江省有机硅产业的龙头企业——新安化工的单体年生产规模达6万吨,准备新建10万吨/年单体新装置,是全国三大有机硅生产厂家之一。目前,浙江省有机硅生产基本形成几大区域企业群:杭州、衢州形成了以生产单体及中间体、建筑密封胶和硅油为主的企业群;温州、宁波形成了以生产硅橡胶制造为主的企业群;嘉兴、绍兴形成了以生产印染助剂用有机硅乳油为主企业群。浙江省有机硅单体产量约合全国总产量的1/3,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也在全国位居前列,有机硅产业已成为浙江省的优势产业之一。

(三)浙江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的优势

1、资源和原料配套优势

我国是世界萤石资源大国,约占世界储量的20%,年开采量的50%,适宜用于氟化工产业的单生型萤石矿储量浙江曾经居全国之首,周边省份如福建、江西、安徽也有较丰富的此类资源,我省的一些企业已在邻省购置了萤石矿开采权,这对浙江省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有机硅单体是生产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基础原料,其生产的主要原料的氯甲烷和硅粉。我国硅资源相当丰富,硅粉的开发利用也有很长的历史,市场供应充足,生产厂家较多,我省开化县工业硅粉的产、销居国内第一;氯甲烷受氯资源的限制以及不方便贮运,供应厂家较少,因而有机硅生产厂家均配套建设氯甲烷生产装置,投资大,氯甲烷成本较高。新安化工是国内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通过对草甘膦及配套的亚磷酸二甲酯产品废气的综合治理,成功地回收了质量合格的氯甲烷,并大规模地用于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该回收技术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它的应用大幅度地降低了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成本,加强了有机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新安化工近年来利用四川丰富的能源和硅资源,在四川建设了硅粉加工基地,充分保证了硅粉原料的优质低价供应,正是借助这两种主要原料的配套供应,新安化工的有机硅产业在近年内飞速发展,成为国内第二大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

2、技术和人才优势

浙江省已有一批科研院校致力于氟硅化学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巨化集团、新安化工集团公司等单位开展产学研结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产业化。同时还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聘请国内外专家从事氟硅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加快了我省氟硅化学品产业的发展。

我省建有全国氟化工专业唯有的两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同时还有教育部国家有机硅实验室和绿色化学品合成实验室、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浙江省有机硅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长三角有机硅研究开发中心等国家、部、省工程技术中心,聚集人才,发展氟硅化学品产业。

3、市场优势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氟硅化学品主要市场集中在江、浙、沪、鲁、粤一带,尤其是这些地区的轻纺、家电、建筑业汽车等行业相对较为发达,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省氟硅化学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氟硅化学品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这种良性的互动效应将大大提升浙江省工业经济的竞争优势。

4、化工产业基础和政策扶持

浙江省化工基础较好,具有多年的经营发展史,目前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加之石油化工历来为浙江省委、省政府着力加以培育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2004年浙江省政府制订了《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为突出重点择优扶强,浙江省经贸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了18项重中之重项目,氟硅化学品也列于其中,这将为我省氟硅化学品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浙江省发展氟硅化学品产业存在问题

1、资源的充分利用与保护

萤石是氟化工的主要原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萤石经化学加工处理后,可几倍、几十倍地增值,甚至可达几百倍。因此,加强萤石资源的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层次,在现有的氟化工产业的规模、基础上,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氟化工产品,对促进氟化工业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有重要意义。

我省曾拥有萤石资源优势,但由于近十年来粗放式的无节制开采和大量出口,单生型萤石矿的储量优势不复存在,产量迅速下降。浙江氟化工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问题。全面加强资源的调查、规划、利用和管理。不断提供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和层次。加强控制和限制各级萤石资源的出口。限制萤石资源的初级产品无水氟化氢的出口,鼓励和引导出口高档次的氟硅产品,促使实现有限资源利用收益最大化。

同时加强资源利用意识,提高对低品位矿石有效的选矿技术水平。我省浙西地区已探明的低品位萤石资源有储量和潜在的优势,可适度扩大浙西地区的氟化工业的规模。低品位萤石的开采和利用,是今后氟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

我省的有机硅单体的生产技术和规模近年来虽有较大的提高,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副产物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下游产品链短,产品层次相对偏低,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2、总体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研发投入不足

当前,世界氟硅化学品中高端产品的技术主要为被美、日、西欧大跨国公司垄断,生产装备技术的封锁十分严密,一般不转让高档次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省氟硅化学品的生产规模、技术、质量与品种档次、研发水平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总体水平仅相当国外上世纪80-90年代水平。

对这类高技术的氟硅化学品开发,必须要有高的科研投入,国外著名的大跨国公司年研发费用均超过其销售收入的5%,如美国3M公司以勇于创新、品种繁多著称于世,每年均要开发500个以上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中的30%来自于新产品收入。美国道康宁公司的研发费用占了销售收入的10%,每年25%的销售额来自新产品。而我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氟硅化学品企业虽然也有的达到3%左右的科技创新投入,但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同时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懂专业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更为缺乏。

3、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从我省氟硅化学品的产品结构看,尚是初级产品占主要地位,且同质化居多,未形成专业化、差别化特色。在氟化工产品中无水氟化氢、HCFC-22、无机氟盐类初级产品占了50%以上的产值,而高附加值的氟电解氟产品、含氟表面活性剂、电子和光学用的无机氟化物等在我省还是空白。在有机硅产业中,国外已有近10000个下游产品品种,而我国仅有1000个品种,而且产品档次较低。

从企业规模比,与国外大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象有机硅生产,道康宁公司的规模和产值可超过整个中国的总和,杜邦公司的氟化工销售额比全国氟化工销售额还大。同时我国还存在低水平产品的重复建设严重,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低,常处于低价恶性竞争状态。

三、浙江省氟硅化学品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

(一)浙江省氟硅化学品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主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为根本,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提升氟硅化学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氟硅化学品产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实现基础氟硅化学品的规模化和氟硅材料、氟硅精细化学品、ODS替代品的多品种、深度发展,形成中国氟硅化学品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二)浙江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氟硅化学品的总产值达到280亿元。其中氟化工产值200亿元,占全国的45%;有机硅产值80亿元,占全国的25%;形成国内氟硅化学品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三)浙江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重点

1、浙江省氟化工发展重点

浙江省氟化工行业要面对国内外发展趋势,在现有基础氟化工产品产量优势基础上,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向高端氟化工产品转型,重点发展氟精细化学品和高端氟聚合物。

(1)氟精细化学品

浙江省的氟精细化学品的品种、产量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如高效低毒氟农药和中间体、氟医药和中间体、氟表面活性剂、电子级氟化学品等,这类产品附加值高,与许多产业领域的关联度大。要加强氟化新方法研究,如定向氟化技术、元素氟化和表面氟化技术、电化氟化技术、手性氟化物合成与分离技术和绿色合成技术等,着重开发三氟甲基系列芳香族化合物、氟代苯酚、氟代脂肪醇、高纯氢氟酸、氟醚、氟化石墨、三氟化氮等氟精细化学品。

(2)含氟聚合物

针对我省氟聚合物品种少、品级低等情况,在稳定现有氟聚合物质量的基础上,着重开发可熔融性氟树脂、高压缩比PTFE分散树脂、氟橡胶、水性氟涂料树脂,重点发展聚四氟乙烯及其改性产品、制品级聚偏氟乙烯、薄膜级聚氟乙烯、氟橡胶、氟硅橡胶、氟硅涂料等。开展TFE调聚研究,制备含氟织物整理剂。同时,积极加强氟制品加工应用技术开发,扩大氟聚合物的应用。

(3)ODS替代品

我省的ODS替代品无论在品种和规模均居国内领先地位,随着2007年7月1日起,ODS产品(CFC、哈龙灭火剂)在我国停止使用,我省在扩大现有ODS替代品产量外,还要着重开发ODP值为零、GWP值尽可能低的R-502、HCFC-22、HCFC-141b的替代品,重点发展.HFC-245fa、HFC-365mfc、HFC-161、氢氟醚等产品。同时,要加强有自主知识产权混合工质制冷剂和其应用技术的研发。

2、浙江省有机硅行业发展重点

(1)有机硅单体

有机硅单体是有机硅产业的发展基础,要进一步扩大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规模和品种。我省在“十一五”期间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吨/年,单台单体生产装置规模达5万吨/年以上,苯基硅烷和乙烯基单体规模在1000吨/年以上。同时,要提高主产品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收率,做好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使有机硅单体生产在技术、规模、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等方面达到国际同行的先进水平。

(2)硅油

浙江省的硅油在产品生产和应用上居国内前茅。要积极开发硅油新品种,开发功能性有机硅助剂、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含氟有机硅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形成牌号众多门类比较齐全的硅油及其二次加工产品。应用范围在现有织物整理剂基础上,扩大到皮革整理、日用化工、涂料和塑料等领域。

(3)硅橡胶

硅橡胶是有机硅材料中应用广、牌号多的一类新型材料,浙江省的发展要根据市场情况有所侧重,重点鼓励技术含量高、产业基础好的高温硫化橡胶(生胶、混炼胶)的发展;大力发展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加成型液体硅橡胶。要加强硅橡胶在汽车工业、电子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上的应用,开发改性硅酮密封胶、氟硅橡胶等新品种,进一步扩大硅橡胶制品的应用领域。

(4)硅烷偶联剂

积极开展硅烷偶联剂的新品种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扩大硅烷偶联剂的生产规模。

(四)关于浙江省氟硅化学品区域布局

根据我省氟硅化学品的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省氟化工产业发展布局的重点在衢州、金华和绍兴地区,有机硅产业发展布局的重点在杭州和衢州地区。

其中,衢州地区应充分利用巨化集团较为完善的公用工程设施和基础化工原材料配套条件,以衢州地区现有的氟化工产业为基础,尤其应重视发挥巨化集团所拥有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偏氟乙烯、氯乙烯、偏氯乙烯等单体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发展氟材料、氟精细化学品等下游氟化工产业。有机硅产业的发展要加快浙西有机硅产业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开化合成材料厂、江山富士特公司等企业的骨干作用,重视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副产的综合利用,实现有机硅产品的集聚发展。

金华地区可充分发挥鹰鹏公司、三美公司、莹光公司和三环公司等骨干企业的作用,做好区域规划,向集聚化方向发展。

杭州市的有机硅产业要进一步发挥新安化工、传化集团、之江有机硅公司和凌志精细化工公司等骨干企业作用,使有机硅单体生产实现规模化,有机硅下游产品特色化。支持蓝天环保公司等氟化工骨干企业通过搬迁和技改向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集聚。

四、主要对策和措施

“十一五”时期,浙江将进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新阶段。在这一新时期,我省化工行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具体落实浙江经济“三个转型”目标。着重落实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体制转型;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氟硅行业空间布局等具体措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布局、协调、服务及资源配置等作用,为氟硅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1、加强资源保护

资源是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浙江省氟硅化学品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尤其是萤石,浙江省的酸级萤石粉(用于氟化工原料)资源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但近二十年来,无规划的开采和大量出口,已使我省萤石资源将面临枯竭的严峻局面,我省氟化工发展已需从外省购入部分萤石粉,同时邻省江西、福建的总储量也在下降。国家前几年采取了萤石出口许可证和配额措施,逐年减少了萤石出口数量,但近三年中基础原料氢氟酸(包括AHF)的出口猛增,这表明国外从中国直接进口萤石转变为部分进口氢氟酸类初级产品。为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速削减萤石出口配额,同时对氢氟酸(包括AHF)等初级产品出口也实行配额制,以保障我国氟化工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氟硅化学品产业的规划和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时期,浙江氟硅化学品行业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搞好产业带规划是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产业布局中,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部门要运用好规划、产业指导目录、产业政策等调节手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注重要素支撑保障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注意通盘考虑和紧密衔接好产业调整、土地利用、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

中国氟硅化学品发展到今天,已经面临低层次产品供过于求,高层次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不断有新的应用领域出现。针对浙江省现阶段的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特点,需要加强氟硅化学品产业的规划。通过加快技术开发、引进等方式,尽快促使浙江氟硅化学品产业整体“升级”,由单一的产品结构层次和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向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和高中低氟硅化学品并举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3、加强技术创新和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整体水平

浙江的氟硅化学品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很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还会遇到周边地区和国外的价格竞争。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必须努力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我省有国家、部、省的氟硅化学品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也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学院等一些从事氟硅化学品研究的高等院校,它们与企业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氟硅化学品自主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氟硅化学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同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开展国内、国际间技术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政府对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开发、重点技改项目、公共实验室平台建设和氟硅化学品专项设立等方面优先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4、积极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增强竞争能力

从长远看,要有力地开展国际竞争,必须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我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经营方式,只会被日益国际化的市场浪潮所吞没。可依托大企业集团来整合我省氟硅化学品产业。要以氟硅化学品优势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间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多种方式兼并和联合,本着优势互补、效益最大化原则,相互取长补短,合理配置资源,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大型氟硅化学品生产集团,增强国际竞争力。

5、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强氟硅化学品产业的三废治理和管理,现有的生产装置必须达到“一控双达标”要求,新扩建装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确保“三废”达标排放。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整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全面实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对任何企业、项目都要一视同仁,坚决抑制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掠夺性生产和恶性竞争,对不具备环保和安全生产条件、经整治无效的企业、政府部门要严执法予以关停,促进氟硅化学品

产业的健康发展。

6、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保护

氟硅化学品的技术含量高,开发投入大,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自主知识产权的氟硅化学品发展。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创名牌,依法打击非法侵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行为,使我国氟硅化学品产业能健康和稳步地发展。

7、政府政策支持

浙江省政府在2004年9月公布了《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导向目录》,2005年氟硅化学品又列为《导向目录》中的重中之重领域。由于氟硅化学品技术难度大,在研究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上都需要大量投入,为加快我省氟硅化学品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包括立项、财政专项支持、产品标准、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氟硅化学品的开发、生产和推广使用上提供优惠政策。同时,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防止氟硅化学品产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篇6

2008年,化工行业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成本高涨、需求增速下降、产能日益过剩,行业景气度日益下滑,三季度开始下滑的态势日益明显,行业利润增速、利润率都开始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态势。

展望2009年,华泰证券表示,由于宏观经济增速将大幅放缓,对化工品的需求也将放缓。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几年保持较高速度,新增产能较大,因此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情况将在今后两年表现的尤为突出,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原证券认为,目前行业处于周期加速下跌阶段。由于本轮行业周期下行伴随着国内经济周期景气下行,因而行业复苏尚需时日。从09年形势看,一季度可能是整个行业业绩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时期,因为相对的08年一季度的盈利状况比较理想。二季度之后,下滑幅度逐步减小,因为相对应的08年同期业绩已经出现下滑。综合考虑化工行业的前景,给予化工行业2009年“弱于大市”评级。

由于化工产品众多以及各个产品具有上下游等复杂的关系,行业特点决定化工行业虽然整体机会不大,但不排除某些子行业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华泰证券建议关注价格处于底部的化工品在明年率先复苏的机会。首先看好受益于国家对基础设施大力投资所拉动的硝酸-硝酸铵-炸药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农药行业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较小,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看好农药行业明年的发展前景。磷化工由于国内外较大的价差,预计明年仍能有较好的增长。纯碱行业和氯碱行业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是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行业,相对于氯碱行业,纯碱行业的集中度较高,行业龙头有望借助资源优势获得竞争先机。中原证券建议关注农药、日用化学、钾肥等子行业。

本周入选的30只股票中有14只股票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小于20倍,大于30倍的有4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21只股票的安全星级均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周30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诺普信(002215)和天坛生物(600161)给予简要点评。

诺普信(002215):未来将快速增长

诺普信(002215)是国内唯一一家上市的纯农药制剂企业,产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三大系列,公司技术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62、0.84和1.10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9、21和16倍;当前共有13位分析师跟踪,其中3位建议“强力买入”,10位建议“买入”,综合评级系数1.77。

我国农药行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农药消费尚属较低水平、国家支农政策、全球气候变暖、经济作物增加这些都将促进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国农药仍有望保持15%的平稳增长。

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无限。公司连续3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截止2008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但全国农药制剂市场在4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公司目前的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市场空间广阔。

注重研发和营销,优势将更加明显。渤海证券指出,未来两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营销队伍的建设。农药取消商品名,这将极大地消除了农药产品表面的差异性,以商品名为代表的品牌效果将消失。企业要占领市场,必须建立以质量为根本、技术服务为主导的技术营销理念。公司未来注重营销、注重技术开发的策略将使公司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销售量的增长和毛利的扩大将大于产品注册费用的增加和销售人员费用的增加。2009年开始,单个农药制剂的产品注册费将由原来的8-9万元,涨至50-60万元,此外公司正着手通过扩大营销队伍的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但鉴于公司的高毛利和高成长性,注册费用和销售费用的增加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而今后获登记新产品和销售力量的增长将在长期有助于公司增加拳头产品数量、扩大市场份额。

募集资金项目逐步释放,未来两年业绩快速增长。公司目前传统剂型产能1万吨左右,水基化剂型1.6万吨,公司未来两年募集资金项目将逐步释放,募集资金项目将增加公司水基化剂型产能3万吨,而且公司未来两年将扩大营销队伍的建设。公司业绩未来两年将保持快速增长。

兴业证券称,诺普信是我国农药制剂行业的龙头企业,依托产研销一体化的独特运营模式,有望在农药制剂行业的整合浪潮中迅速壮大。公司08年3季报反映出公司市场占有率在持续提高,经营形势良好。作为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抗周期品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因素:公司面临规模扩张及营销队伍壮大带来的管理风险,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天坛生物(600161):低价收购成都蓉生

天坛生物(600161)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疫苗与血液制品这两块业务,其中疫苗类产品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较大,基本维持在80%左右波动。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疫苗生产企业,主导产品包括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Vero细胞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等,在国内市场占有50%-70%的市场份额。

疫苗行业国家队,计划内业务将受益于市场扩容。公司是中生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而中生集团则是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集团。公司在研究水平上历来属于第一梯队,且在计划免疫招标上也有非常强大的优势。历史数据显示,中生集团占据了90%以上的计划免疫市场。随着政府投入28亿元,中国的计划内免疫疫苗市场扩容明显,天坛生物作为国家队成员,其计划内疫苗业务受益明显。而计划外疫苗由于是消费者自掏腰包,所以质量和技术较优的外企还是占据了明显优势,公司要在计划外免疫中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难度较大。

麻腮风系列是公司疫苗业务的看点。公司疫苗业务中的看点主要集中在麻腮风系列上,麻腮风系列可以实现生产线的混线生产,目前生产较多的仍然是二联,但是公司将逐渐扩大三联疫苗的比例,从而提高该产品系列的毛利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公司的疫苗业务在三季度已经走出了调整期,重新回到上升趋势。

向大股东增发收购优质资产,定向增发扩大产能。公司近日公布增发方案草案:增发分为向集团内部成员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称:成都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称:北生所)以及10名以内的特定对象。向集团内部成员增发用于收购成都蓉生51%股权和收购土地减少关联交易,减少租金支出。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用于收购成都蓉生39%的股权,并对其进行增资,另外投资大兴基地的项目建设。

成都蓉生行业景气度高。申银万国预计2010年前血制品行业血浆短缺不能缓解,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未来几年血制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自投浆规模。成都蓉生被收购和增资后将扩大血浆供应,预计2008-2010年投浆量分别为280吨、330吨和380吨。成都蓉生投浆规模与华兰生物、上海莱士相当,收购评估价仅为7.32亿元,与华兰生物83.3亿元、上海莱士38.1亿元市值相比,这一价格确实便宜。

大兴新产业基地保障长期产能。预计新基地2012年交付使用,投产后百白破、麻腮风系列等高毛利疫苗产能将大幅提高,为公司带来丰厚利润。产能充足保障公司长期发展。

招商证券表示,天坛生物是我国医药行业未来5年最具战略性投资价值的不二品种。控股股东中生集团是我国疫苗和血液制品最大生产供应商和出口商,以天坛生物为资产整合平台,迄今已推进了两大步:1、07年完成收购长春祈健,把中生集团旗下盈利能力最强的疫苗品种“水痘疫苗”收录囊中。2、08年启动收购成都蓉生,打造了整合血液制品业务的平台,有望在未来三年内率先完成血液制品整合。以投入巨资11亿元打造大兴县产业化基地为契机,中生集团有望在未来5年内完成疫苗资产整合,全部资产整合完成后,中国“疫苗和血液制品巨无霸”非天坛生物莫属。

篇7

关键词:资源和环境;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展望

石化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在新时期我国石化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规模上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某些方面在世界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行业还有提升改进的空间。体现在产品结构与经济效益方面。需要企业继续努力。

1石化行业创新的方向

(1)清洁油气生产工艺的创新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强,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油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油中重油成分也越来越高。常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清洁油生产技术要求。基于此,新技术工艺重点在于提升油品的性质与重油转换的能力。(2)催化材料与工艺集成新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集成会带来集成新石化催化技术。如中石化,以新催化材料研发为核心,集成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方面有化学品芳烃,烯烃,绿色选择氧化。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二甲笨在医药,溶剂,农药方面都有广泛用途。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传统生产方法中,催化剂选择的是丝光沸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甲笨高选择性制备。制备出的新材料成功开发了新的工艺技术。在工艺创新方面,有甲笨选择性歧化与面含歧化组合[1]。(3)烯烃生产技术作为重要的大宗化学品,传统生产方法主要是催化裂解或者是蒸气裂解,其采用的原料主要是石油。而新的工艺则主要是碳四烯烃转化,合成气转化,甲醇转化等。其中裂解工艺是利用有酸性与独特选择性的分子作为催化剂,将炼厂中富含烯烃的产品选择性转化。

2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的趋势

当前我国的石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依赖于国外进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相应上升,供求不平衡性导致了对外依赖程度增大,对于国家安全十分不利。能源缺乏会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对新的资源勘查力度,寻找规模大而质量优的新资源。另一方面要从传统陆地资源向海洋资源方向发展。除过石油资源外,还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增强能源可替代性。从多个方面入手,减少能源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程度,从而保障国家安全。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可以考虑到煤化工技术。在煤化工行业已经取得并有一定发展成效的有煤制油,制烯烃,制天然气,煤制二甲醚及二乙醇等。与传统石化行业相比,煤化行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煤化行业要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技术研发工作中,研发重点在于资源利用的效率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好,清洁绿色无污染其次是替代能源开发与利用,作为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发展与应用前景也是十分广阔。其自身优势体现在质量好,清洁环保,高能效。我国天然气消费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所占的比例将会持续上升。除过天然气之外,页岩气生产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再者,需要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如生物质化工。生物质能优点体现在容易获取,存在较为普遍,清洁,可以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部分国家生物质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生物质能源经过了数十年发展,开发与利用的技术手段呈现出了多样化特征。但是就总体水平而言,不仅与发达国家水平有较大的差距。本来的开发水平就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技术商业化与成熟度还不够。国家在此方面要给予一定支持,政策,制度,资金,立法等,从多个方面来推动生物质能商业化发展。开发生物质能源并将其产业化,对于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有重要的作用[2]。绿化化工发展。石化行业存在高消耗与高排放的同时,技术创新速度也较快,发展潜力巨大。石化行业的发展未来重点在于环保方面,实现绿化石油化工的目标,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二者共同发展。要将污染从源头上消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将成本降下来,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于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事后要开展环境恢复工作,避免传统方式下,只开发不保护,以破坏换发展的方式。

3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面对着环境与资源两方面的挑战,对于石化工业而言,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朝着绿色无污染方面迈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要从原料多无化方面来考虑,避免能源结构单一。在面对环境与资源问题上,需要多方合作,协同创新,从材料、产品、技术方面入手从而带动行业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作者:车娟文 郑楠 单位:陕西长之河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制氢工艺技术方法 比较 市场

氢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电子、医药、电力、轻工、气象、交通等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这些部门对氢气的纯度、对所含杂质的种类和含量都有不相同的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高精产品的投产,对高纯度的需求量正逐步加大,对制氢工艺和装置的效率、经济性、灵活性、安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新型工艺、高效率装置的开发和投产。

一、主要制氢工艺技术方法

1.电解水制氢

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水为原料制氢过程是氢气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的能量,则可使水分解。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氢气的效率一般在75~85%,其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目前国内经济规模是300m3/h以下,主要是要求配电的功率太大,单套装置无法实现大型化,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天然气转化制氢

该法是在有催化剂存在下与水蒸气反应转化制得氢气,反应在800~820℃下进行。用该法制得的气体组成中,氢气体积含量可达74%,大多数大型合成氨合成甲醇工厂均采用天然气为原料,催化水蒸气转化制氢的工艺,该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能耗高,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目前天然气制氢经济规模在1000~5000Nm3/h,而后我国曾开发间歇式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制取小型合成氨厂的原料,这种方法不必采用高温合金转化炉,装置投资成本低。其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料来源,我国天然气分布不均,采用该方法受到限制。

3.煤焦化或煤气化转化法制氢

以煤为原料制取含氢气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煤的焦化(或称高温干馏),二是煤的气化。

3.1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0~1000℃制取焦炭,副产品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组成中含氢气55~60%(体积)、甲烷23~27%、一氧化碳6~8%等,而后将其中的萘、硫等杂质去除,通过变压吸附装置将焦炉煤气中的氢气提纯,该工艺流程复杂,投资大,规模大能耗高,同时受到焦化行业的制约。

3.2大型工业煤气化炉如鲁奇炉是一种固定床式气化炉,所制得煤气组成为氢气37~39%(体积)、一氧化碳17~18%、二氧化碳32%、甲烷8~10%。我国拥有大型鲁奇炉,每台产气量可达100000m3/h,另一种新型炉型为气流床煤气化炉,称德士古煤气化炉,用水煤浆为原料,目前已建有工业生产装置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原料气,其煤气组成为氢气35~36%(体积)、一氧化碳44~51%、二氧化碳13~18%、甲烷0.1%,甲烷含量低为其特点。采用煤气化制氢方法,其设备费占投资主要部分,因此水煤气制氢适合100000 m3/h以上的大型氢气用户,一般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生产中。

4.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

4.1甲醇水蒸气转化原理及变压吸附原理

4.1.1甲醇水蒸气转化原理

甲醇与脱盐水的蒸汽混合物在转化器中加压加热催化和转化一步完成,生成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为主的转化气(其组成为氢气体积74.5%、二氧化碳24.5%、一氧化碳1%)。

4.1.2变压吸附原理

变压吸附工作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和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随压力变化而有差异的特性,在高压下吸附原料中的杂质组分、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4.2 工艺流程简述

来自用户的脱盐水与回收在循环液缓冲罐中未反应的甲醇和水混合,经过循环液升压泵加压与来自甲醇缓冲罐经甲醇升压泵加压的原料甲醇按1:1的重量比混合后,进入换热器中,与来自转化器的转化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完成第一次热交换后的原料液随即进入汽化塔,在再沸器中与导热油进行第二次热交换完成汽化然后通过过热器再次被加热。转化气进入到PSA脱碳工序,经八塔七次均压加抽真空变压吸附过程,从而得到半产品气,杂质被排放到大气中。半产品气进入到PSA提氢工序进一步被提纯,在提氢工序经采用八塔五次均压加抽真空变压吸附过程,最终得到纯度为99.999%以上的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小于10ppm)。

采用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操作方便灵活,制氢规模在5000~10000 Nm3/h,甲醇的消耗可降至最低,目前山西最具代表的精细化工企业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陆续建设两套8400Nm3/h甲醇水蒸气转化制氢装置,因此,该工艺技术将成为今后精细化工企业制氢技术的典范。

二、制氢工艺技术方法比较(见表一)

表一 制氢工艺技术方法比较

三、结论

篇9

关键词:芬顿试剂;煤化工废水;油田污水;污水处理

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猛发展,污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各类废弃物的种类呈现出多样性。废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废水中大多含有毒有害且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易去除分离。在油田化工、医药化工和煤化工等企业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且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潜力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所以通过有效技术手段降低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显得越来越重要[1]。

1 芬顿试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法国化学家Fenton HJ 在1893年发现,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H2O2)与二价铁离子Fe的混合溶液具有强氧化性,2H++C4H6O6+2Fe2++6H2O24CO2+10H2O+2Fe3+,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发现,将Fe2+/H2O2命名为Fenton试剂(芬顿试剂),芬顿试剂介导的反应称为芬顿反应[2]。Fenton是反应为数不多的以人名命名的无机化学反应之一。直到进入20世纪70年代,芬顿试剂才在环境化学中找到了它的位置。具有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高能力的芬顿试剂,在含油废水、印染废水、焦化废水、含酚废水、二苯胺废、水含硝基苯废水等废水处理中体现了很广泛的应用。

采用芬顿试剂处理工业废水既可独立地进行,直至达到排放标准,也可以在其他方法(如生化法)处理前作预处理,或在处理后进行精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综述文献[3]可知用芬顿试剂处理工业废水有许多优点,一是反应在酸性的环境中,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应,芬顿试剂反应启动快,反应条件温和;二是反应设备简单、能耗消耗小,经济性好。芬顿试剂氧化性强,反应过程中可以将污染物彻底地无害化,环保且无污染,氧化剂H2O2参加反应后的剩余物自行分解,同时芬顿试剂也是良好的絮凝剂。芬顿试剂在处理各种工业废水中,其反应条件差别很小[3],这就方便了芬顿试剂在工业中的推广与应用。

2 芬顿在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

在我国煤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化工行业的瓶颈。在我国,有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然而该地区水资源却很匮乏,例如有些地区的煤炭占有量超过了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九成以上,而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却仅为全国水资源总量的五分之一。此外,水资源总体匮乏,使得当地诸多水资源问题的出现,如不合理利用与严重污染等。煤炭由很多物质构成,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组分中的含S、Cl、N等元素的物质,因此在开发使用煤炭资源时,难免产生许多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因素。此外,煤化工产业废水量大,生产环节多。极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并且很多污染物是有毒有害难降解的物质,极易造成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

2.1 煤化工废水的来源与国内外处理现状

煤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废水基本来自各生产环节中产生的废水,液化废水、气化废水和焦化废水是废水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煤化工废水处理主要为三级处理模式。一级物化预处理,主要采用萃取脱芬、水蒸气脱芬、蒸氨、气浮、隔油、混凝沉淀等方法。

对于煤化工废水的二级生化处理,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多级好氧生物工艺或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处理,主要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由于水中含有某些难生物降解物质,所以生化处理污水的效果并不理想。

2.2 芬顿氧化处理煤化工废水

芬顿氧化反应即为H2O2/Fe2+诱导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此高级氧化反 应应用较为广泛,芬顿氧化法具有吸附性好,反应简单快速、可与杂质物质絮凝等特点,对芳烃类、酚类、芳胺类等难降解的有机废水效果较好。H2O2/Fe2+体系氧化主要依靠链反应催化生成的羟基自由基,在当前污水处理中,已知应用最强的氧化剂是OH・。芬顿试剂反应产生的OH・自由基具有重要性质,OH・自由基反应氧化性强,OH・自由基反应选择性小,H2O2分解成OH・自由基的反应极为迅速,可以氧化多数有机物。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OH・自由基能够氧化绝大多数有机物,并且可以使整个链反应顺利进行,因此芬顿氧化法对去除传统煤化工废水中难以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芬顿试剂也是十分常见的试剂,因此更易操作从而良好的经济效益。

芬顿氧化法具有独特优势,OH・自由基同时还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机理复杂,羟基自由基与有机物反应生成游离基,并进一步氧化生成CO2和H2O,煤化工污水中的COD含量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芬顿试剂一般在酸性条件下使用,所以Fe(OH)3以胶体形态存在,故具有较好的吸附与凝聚的能力,因而对去除水中部分悬浮物及杂质有良好的效果。

结合国内外对煤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以及我国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的特点,经过比较混凝沉淀法、芬顿氧化法等[1]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韩洪军等人[1]普遍认为芬顿氧化对于煤化工污水中COD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和良好的去除效果。芬顿试剂在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物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有待于进一步的详细深入的研究反应机理,芬顿氧化对废水的处理仍需进一步实验。

3 芬顿试剂法在处理油田污水中的应用

自1960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原油产量第一,累计生产原油19.1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随着采出油产量的减少,采出油中含水量不断增加,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成为采油的关健技术。聚合物驱油在大庆油田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与以往的水驱相比,聚合物驱油在油田采油技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聚合物驱油注水量很大,大量外排含聚合物的污水,荼卦斐裳现氐幕肪澄廴荆含聚合物的污水的回注造成油井附近油层的污染,产油量不断下降,聚合物驱油技术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

目前聚合物驱油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产生的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粘度大、固体悬浮物及水中油滴在聚丙烯酰胺及其水解产物的作用下乳化稳定性强,处理极其困难。去除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是处理油田污水中聚合物的关键,有效降低污水粘度后更利于后续处理的深入。所以找到合适的试剂与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有的油田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已不能满足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尝试使用芬顿试剂处理高浓度油田污水是一个新的课题。

3.1 芬顿试剂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油田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

不同油田污水的成分不尽相同,所需的最佳操作条件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处理含聚丙烯酰胺的油田污水首先要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邵强[4]等人采用在含聚污水处理中采用了较少使用的芬顿试剂氧化技术,文章研究了芬顿试剂在H2O2浓度、pH值、反应时间和Fe2+浓度等不同条件下的污水处理聚丙烯酰胺污水的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芬顿试剂各反应因素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权重从大到小的次序为H2O2浓度>反应时间>Fe2+浓度>反应温度,H2O2浓度作为反应的核心试剂是Fenton氧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芬顿试剂处理聚丙烯酰胺污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 芬顿试剂法降解油田污水COD的技术

李涛等人[5]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pH值和H2O2的浓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H2O2/COD(g/g),在H2O2/COD(g/g)=1.5,pH值为3时,静置氧化3h后,COD去除率高达94.9%。说明芬顿试剂对油田污水中难降解的高浓度COD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芬顿试剂氧化法相比于其他方法[6]有很多优势条件,同时也说明芬顿在去除油田污水COD的技术上有较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但在酸性条件下运行,机理上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工艺上需要进一步优化。

4 前景展望

当今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况且我国水资源匮乏,国家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现在国内的大型化工园区,大多采用单一的污水处理方式来处理园区内所有的有毒废水,希望能达到废水净化后循环利用的目的。废水中含量复杂,成分巨多,用单一的处理模式远远不能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芬顿反应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废水处理手段,既可以在废水处理的中段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又可以在系统的末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再配合其他处理技术以达到中水回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的目标。

本文主要阐述了芬顿试剂法在处理油田污水和煤化工废水等方面的应用,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相比,芬顿试剂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芬顿反应在有毒有机污染物处理、实验室研究和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和较大的应用范围。芬顿试剂反应启动快,反应条件温和,芬顿试剂氧化性强,反应过程中可以将污染物彻底地无害化,绿色环保且无污染,氧化剂H2O2参加反应后的剩余物自行分解,同时芬顿试剂也是良好的絮凝剂。芬顿试剂在处理各种工业废水中,其反应条件差别很小[3],这就方便了芬顿试剂在工业化中的推广与应用,所以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芬顿试剂应用在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实际工程仍需做大量工作,针对具体情况作经济考虑,应进行深入的试验及论证。

目前我国已有几例典型的处理高浓度含油乳化废水的成功案例,并确定了一系列工艺参数,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目前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限制,仍有几个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废水有机物的转化机理尚不明确,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应深入研究废水有机物的转化机理和废水有机物降解动力学,从而为提高芬顿氧化效率打下理论基础。

废水处理过程中使用芬顿氧化引入了较高浓度的硫酸盐,因此在生化阶段厌氧效果会有所影响。关注高浓度难降解废水芬顿预处理后,硫酸盐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及机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方向。实际废水处理工程运行中,废水中的部分成分虽已有效的分离,但是后续的精制提纯仍需要技术攻关。

参考文献

[1]李志远,韩洪军.芬顿氧化混凝沉淀处理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13.

[2]林红岩,王春财,杨鸿伟,等.芬顿试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市场,2009,10.

[3]邓小晖,张海涛,曹国民,等.芬顿试剂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上海化工,2007,8.

[4]邵强,闫光绪,郭绍辉.Fenton试剂处理油田含聚污水中聚丙烯酰胺的试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7,3.

篇10

一、2012年淄博技术改造工作总体情况

2012年,全市共有工业项目1163个,计划总投资1103.84亿元,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0.16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技术改造项目1112个,占工业项目总数的95.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5.04亿元,同比增长21.9%,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85.11%,技改投资总量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比重分居全省第四和第一位。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技术改造项目相继投产,对提升全市工业装备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今年工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把技术改造贯穿于工业由大做强全过程。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实现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和主导产业的高端化。一是以技术改造为手段,加快推动新兴产业扩规模。重点围绕产业规模扩张,以技改项目为抓手,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集中力量推进新兴产业膨胀发展。截至2012年底,淄博市新材料、新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装备、汽车及等六大新兴产业的主营业务达到2935.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8.9%,实现利税411.6亿元,增长27%,其中利润269.6亿元,增长23.6%,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增速分别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2个、18个和14.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8.3%,较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装备升级。近年来,淄博把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着力点放到提升企业技术标准和工艺装备水平上。2008年,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五年内把传统产业重大技术装备改造一遍”的要求,组织实施了“五年1500亿”技改计划,起草制定了《关于加快提升全市工业装备水平的意见》,每年都制定下发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指导意见和企业技术改造导向计划,明确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目标、方向,有力推动了全市工业装备的不断升级。截至2012年底,淄博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已达65%,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工业布局优化调整。围绕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大园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园区及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目前,该市共有淄博齐鲁化学工业区等五个园区被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材料·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示范基地已成为该市工业区域的特色名片。此外,该市还有12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以及石油化工、医药、建材、服装纺织、机电、电子元器件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

(二)转调并重,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项目是技术改造的载体,更是工业结构调整的支撑点。淄博坚持按照“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原则,抓好项目的储备与建设工作。以化工行业为例,作为该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转调任务艰巨,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近年来该市化工行业策划实施了一批投资大,影响力强的技术改造项目。如山东金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资96亿元的MZRCC联产EPM及其配套工程项目,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的15 万吨/年环保新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项目,山东海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9.5亿元的15万吨/年尼龙66切片项目等,具有单套装置规模大、投资密度高、工艺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等特点,带动了该市化工行业整体装备水平的提升。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该市化工行业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优势拳头产品。2009年以来,该市共公布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422个,总投资1962.17亿元,有357个项目先后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535.52亿元,2013年度公布的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共109项,总投资564.49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就达到88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21项。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新兴产业项目的明显增多,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该市对上争取工作也取得新成绩,2012年4个项目列入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获补助资金4186万元;23个项目列入省1000项重点工业项目,获补助资金1010万元。这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的投资重点,对企业的投资方向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相互促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完善融合。

技术创新为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来源,技术改造为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提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创新载体不断优化。制定出台了《淄博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善了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体系。把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作为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2012年,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全年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000余项,有282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计划,较2011年增加50余项。截止2012年底,全市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12家,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71%,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40%以上。二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金城医药、淄柴集团的2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漂浮式液压海浪发电站、锂电池隔膜、海藻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军民融合不断加强。核级泵等军民结合项目进展顺利,水环真空泵、余热利用汽轮发电机等项目的合作加快推进。三是产学研合作逐步深化。建立技术创新项目库,制定并落实年度产学研合作任务,成功举办陶博会、精细化工产学研洽谈会、新医药论坛等一系列产学研活动,组织270余家企业与47家高校、2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对接,实施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50余项,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团队20余个,新建各类创新研发平台30余个。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不断紧密结合,技术创新成果的效益逐步实现最大化。

(四)节能改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该市传统产业比重大,如果传统产业节能减排达到国家标准,将为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任务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淄博不断加大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工作力度。近年来,先后制定了《淄博市节能监察办法》、《淄博市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淄博市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等10多个法规和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体系和节能减排监管长效机制。2012年,全市工业万元GDP能耗降低3.7%以上,全面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建立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制度和节能突出问题约谈制度,完善了三级预警调控机制。强化项目源头控制,累计对600余个投资项目实施了节能评估和审查。围绕“四大节能改造工程”,实施了134个重点节能项目,累计实现节能量65万吨标准煤。“节能30项”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年可节能23.7万吨标准煤。组织实施“325”节能环保产业倍增工程,公布了20家节能环保示范企业和20项节能环保示范项目,8个项目列入省节能环保产业重大项目导向计划。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2个项目列入省循环经济专项资金项目,90余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二、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技术进步工作对推动淄博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性

淄博市是依托资源发展起来的老工业城市,工业经济主要是依靠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环境透支等条件下粗放式的增长,随着资源的过度消耗,该市不仅是一个资源、能源消耗大市,更是一个资源、能源枯竭的城市。同时,该市建设用地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土地政策日益趋紧,既使有新项目也很难落地。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据统计,2005年以来,该市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从62%提高到90%以上,技术改造已承担起推动全市工业发展的历史重任。要通过技术改造来实现传统产业的提升,推动实现传统产业的高端化,要通过技术改造来壮大新兴产业,实现新兴产业的规模化,这是该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所在。技术改造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必须要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千方百计为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千方百计提高技术改造的质量和水平。

(一)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改造的前提条件。

技术创新不仅为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来源,更是提高技术改造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改造的起点和水平,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紧密的结合,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二)技术改造是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着力点。

淄博市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淄博依靠资源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势已逐步丧失,而新的发展优势尚未形成。因此要解决淄博市工业的结构性矛盾,着力点就在于围绕新兴产业、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工业存量提升、增量优化、集约发展、持续增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技术改造是解决瓶颈制约,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点。

目前,该市面临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以土地、能耗、排放为主的要素制约越来越突出,难以支撑今后工业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少投入、多产出、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调整投资结构,把过去用于铺新摊子、占用土地、重复建设的资金用于更新设备、研发技术、培育人才、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上。用更少的投资,占用更少的空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收益。

(四)技术改造是推动节能减排的有力手段。

目前,淄博的能耗总量在全省位居前列,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要在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的基础上,通过节能技术改造完成任务目标。一是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和生产能力,提升装备水平,降低原材物料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绝对量;二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万元GDP的能耗,减少相对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该市工业技术改造工作今后仍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路子,全力“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紧紧围绕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加大技改投入,加快项目实施,提升装备水平,优化工业布局,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推进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要突出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引领战略。

一是认真做好《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的学习、贯彻工作,深刻理解《指导意见》的重要意义、技术改造工作在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按照《指导意见》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结合该市实际,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实施意见。目前,淄博市正在研究制定《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八条意见》,并已征求各有关部门意见,即将上报市政府并正式印发。二是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的技术改造体系,完善政策,加强管理,不断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推进淄博技术改造工作再上新水平。

(二)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进一步深化以项目建设为纲的思想认识,建立完善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新机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对项目的调度管理和服务协调。突出抓好省千项、市百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重大关键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市重大项目中的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分类督导和服务协调力度,坚持对重点项目实施“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项目建设难题;改进工作和调研方法,指导企业做好项目策划包装,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了解企业项目储备情况,真正形成“投产达效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申报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二是高水平策划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家队伍的主体作用,强化政府指导和服务功能,高起点、高水平策划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关联带动作用大的新兴产业项目,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立足新兴产业产业链提升发展,研究,策划和引进一批制约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项目,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积极跟踪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引进一批对该市工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建立项目策划和储备工作新机制,加快建立市区两级工业项目储备库。三是加大传统产业项目的技术改造力度。继续加大设备更新增值税抵扣、进口先进设备免关税等优惠政策的贯彻力度,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千项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工艺提升和技术革新,在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的同时,拉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着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一是认真抓好业务学习培训,尤其是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不断提升政策业务水平,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二是进一步转变作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到企业中去,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了解并努力解决企业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利用好国家政策,特别是用足用好国家、省新出台的“稳增长”措施、重大区域政策和现行设备更新增值税抵扣、进口先进设备免关税等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发挥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加强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

(四)继续抓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工作。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已经纳入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该市在基地创建方面已经有了良好开端。截至目前,该市共有一个国家级基地和五个省级基地,这些基地发展态势良好,均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后淄博将在现有示范基地管理和建设工作的组织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基地建设为载体,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五)拓宽技术改造项目融资渠道。

着力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企业技改投入。研究探索新的技改投资体制机制,更多地采取市场化的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鼓励和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合资、重组、互相持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对技改项目实施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风险投资、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省、市技改导向计划项目和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活动,为企业搭建好与银行、担保公司、风司、信托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建立起“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政银企联动”的融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