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贸市场的经营模式

篇1

关键词:蔬菜销售 直销 连锁经营

2010年以来蔬菜价格普遍上涨,伴随着“蒜你狠”、“姜你军”等热词的出现,菜价一直牵动着城镇居民的神经。到2012年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涨虽然小幅降至3.3%,但市民们还是在抱怨蔬菜贵,蔬菜价格大大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

回顾蔬菜销售的主要渠道——农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上世纪80年代伴着改革春风吹遍中国城乡,农贸市场以新鲜、自由的形态让进惯了国营副食店的中国人欣喜不已1。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年届而立的农贸市场正面临被挤出北京城区的尴尬处境。挤走农贸市场的不是新兴商业形态,而是主管部门的规划。2011年北京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邹正方建议取缔五环内的农贸市场。随后北京市商委对该提案进行了答复,商委答复称:农贸市场将被列入北京市限制发展的业态范围;为此,将不再新建农贸市场,同时加速对现存农贸市场的清理整顿,“关停一批,转移一批,转型升级一批,逐渐减少五环内农贸市场数量”;未来五环内将消除农贸市场这一业态。

据统计,目前北京农贸市场约有367家,已有规范化社区菜市场298家,其中有219家是由原来传统的农贸市场转型升级而成2。可是,虽然升级后的市场环境得到改善,但对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零售价格却提高了。在2007年市场改造前,摊位租金约是600元/月,但改造后月摊位费超过了千元,摊主不得不提高价格应对增加的经营成本。农贸市场这一蔬菜主要提供渠道的价格优势已不明显。

目前,能够补充农贸市场的蔬菜销售渠道为早市、超市和社区菜摊。但这三种蔬菜销售模式都没有解决蔬菜贵的问题。早市虽然菜价便宜,但经营的时间过早,服务的消费人群有限。超市有营业时间长、蔬菜品种多、新鲜程度好等优势,但平均价格较高。某些特价的蔬菜,只是吸引顾客的一种“招徕定价”手段。社区菜摊是伴随着农贸市场衰退这样一种城市规划衍生出小型菜市场,他们以个人菜摊形式穿插分布在城市各个社区中。这种个人菜摊往往规模不大,品种为居民常见蔬菜,地点为各大居民社区内外。它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民“买菜难”的问题,可竞争激烈程度下降导致摊贩对蔬菜价格有了更多的主导权与加价空间,无形中加深了“菜价贵”的问题。

一些学者通过调研证实了蔬菜零售商的确对菜价拥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根据范润梅等人在《蔬菜市场批零价差和价格传递机制分析》中的调研结果可知,一般来说蔬菜零售价和批发价的比例小于等于1,被认为该市场流通是有效率的,价差正常。但北京蔬菜的批零价差大部分超过这个界限,有些蔬菜在旺季的零售价甚至是批发价的2倍以上。这说明北京蔬菜市场流通效率较低。研究进一步发现蔬菜市场的零售商通过批零价格调整的滞后性扩大价差。以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零售价格为例,零售商对批发价格上升所做出的回应(提升零售价格)更迅速,对批发价格下降所做出的回应(降低零售价格)较迟缓3。

可见,发展新型蔬菜销售模式不仅是一项惠民举措,也是当前市场的迫切需求。对此,北京区县“菜篮子”工程创新了五类十种蔬菜零售新模式,包括直营对接新模式、社区“直投菜柜”模式、周末车载蔬菜模式、蔬菜连锁经营模式、以及网店模式等。本文就针对其中的车载蔬菜市场与连锁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石景山区的实际情况论证适合该区域的蔬菜销售模式。

1.蔬菜直销可行性分析

目前,北京地区开展的主要蔬菜直销形式为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周末车载蔬菜市场是商务部、北京市政府联合支持项目,由政府搭建平台,帮助京郊地区蔬菜生产流通合作组织进城直接销售蔬菜,通过农民自产、自收、自营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以便解决蔬菜“买贵”、“卖难”问题。对于车载市场的选点情况,北京市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的选址主要以三环路以外地区为主,选择蔬菜零售配套设施相对不足的小区,利用社区空地、闲置停车场、废旧设施等场所开办。

周末车载蔬菜当前的销售模式是,合作社从社员手中收购蔬菜,统一销售,年底有利润再给社员分红。一方面,合作社的收菜价比一般批发商高,让菜农得了实惠;另一方面,因为直销没有中间环节,销售人员都是社员,人工成本低,所以合作社的蔬菜销售价比市场价低。比如菜花,菜农卖给批发商每斤0.3元,经过几道环节后,市场上的销售价每斤至少要1.2元;而益农合作社从菜农手里收购的价格定为每斤0.45元,最后直销价为1元。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周末车载蔬菜经营到目前为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周末出现的菜市,消费者更多是以体验新事物的心态来购买,并未把新模式替代传统购菜途径。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石景山区的两个售菜点仅依靠一辆蔬菜保鲜车进行运送,供给量无法满足需求;其次是从试点的管理与菜价上来看,车载蔬菜缺少专门的售菜人才。在调查中发现,蔬菜当天的定价没有合理的依据,大部分蔬菜价格低于本区农贸市场价格,可也有一些高于市场价格。而且每周提供菜品的数量也比较盲目,其调整的依据是上一周周末的销售情况,由于间隔时间长,供给变化存在滞后性。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以及引进或培训人才来弥补,可无论哪个方面都需要投入一定成本才能达到效果。现有的周末车载蔬菜市场是在享受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以低利润维持着,如果增加运营成本,或政府不能继续支持,周末车载蔬菜是否能够盈利是个未知情况,或者该模式将失去它的低价优势。由此看来,周末车载蔬菜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在石景山区长期运营。蔬菜直销的利润相对来说较低,要取得较好效益还必须从规模化、多样化上下功夫。那么我们再来看连锁经营模式。

2.蔬菜连锁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连锁经营通常是指一个企业的某种(类、品牌)商品的销售模式或某种服务的提供模式4。连锁经营把独立的、分散的商店联合起来,形成覆盖面广的大规模销售体系。其下属连锁店分工明确、相互协助,形成规模效应,共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5。在很多行业,连锁经营模式的成功运作为企业带来了惊人的经济效益。例如我国的水果超市是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的,近几年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据统计调查,全国水果专卖超市超过10000家,单店年营业额360万元以上规模的水果超市超过1000家,年零售额过100亿元,占水果市场零售总额的5%左右。部分城市的成熟连锁超市已占本地水果零售总额的60%以上,如杭州、沈阳等6。

水果超市的出现和繁荣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首先,随着农业的发展,规模化的生产成为必然趋势,这将给农产品销售的产业链带来颠覆性的革命。因为传统的蔬果种植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种植面积小而且比较分散。只有依赖贩运商去组织收购,再拉到批发市场集散才能完成交易。因此,传统的蔬果销售是经由“种植户—贩运商—批发市场—果蔬摊贩”这样一个链条。但是,当大规模生产成为现实后,种植基地与专业超市的对接就成为农产品流通可以实现,并且最具效率的模式。

其次,在国家政策方面,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对农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农业走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为了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

最后,当与产地对接实现后,蔬果的连锁经营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与传统经营模式相比,连锁经营模式有利于对同一资本下多家店铺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调度各站点的人财物等资源信息。在采购方面,由于是规模采购,能够获得折扣、降低成本;在物流方面,由企业统一调度,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销售方面,由于企业是连锁模式,市场辐射面广,覆盖规模大,具有规模竞争优势。与单个摊贩相比,其规模大、形象好,易发挥品牌效应,更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大型超市相比,连锁店铺的网点又多又密。店铺开设在小区旁边,利于消费者就近购买,更能为消费者节约时间。

目前,虽然蔬菜连锁经营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水果超市产生的条件蔬菜产品也完全具备。并且,蔬菜与水果在产品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水果超市的成熟发展模式给蔬菜销售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3.石景山区的现有条件分析

接下来我们从蔬菜需求、政策环境、地理环境与人才四方面来分析在石景山区进行蔬菜连锁销售的现有条件。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由于部分不达标的农贸市场被拆除后未按“拆一建一”的原则建设新农贸市场,加之多年来绝大部分新建小区没有配套的农贸市场,石景山区也面临着一定的蔬菜供应缺口。根据消费者购买意愿调查,约有86%的居民更加愿意在居所附近购买蔬菜7。而蔬菜连锁专卖店由于设在小区附近500m内,可以弥补农贸市场辐射不足,冲击个体菜摊的价格主导权,为居民创造方便、快捷、安全的买菜环境,将受到居民的欢迎。顾客的支持为蔬菜连锁店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除了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在对区商委同志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伴随着石景山区CRD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和老旧城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政府非常希望这样新型蔬菜销售模式的出现,并提供支持。这些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为石景山区开设蔬菜连锁店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地理环境方面,石景山区坐落在西五环附近,石景山路、莲石路、阜石路与西五环、西六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方便近郊农业基地或合作社对蔬菜的运输,利用规模优势节约运输上的成本支出。

在人才方面,北京市具有人才聚集的特点,那么聘请与培训专业管理人才就有更多更广的选择性,更容易找到适合我们的连锁店管理人才。石景山区作为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利用好北京市的人才优势,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从形象、服务态度上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更能取得好的销售成果。

本研究为北京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支持项目,项目编号1215。

参考文献:

[1]赵媛媛.露天农贸市场将在五环内消失[N].北京青年报,2011年03月28日。

[2]孙毅.北京五环内逐步取消农贸市场 菜价上涨引市民不满[N].北京晚报.2011年04月06日。

[3]范润梅,庞晓鹏,王征南.蔬菜市场批零价差和价格传递机制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110-114。

[4]王吉方.连锁经营管理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3。

[5]奚华.连锁店专卖店金牌主管经营与管理[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年。

[6]饶印文.水果连锁超市大有可为[J].中国商贸,2011年27期:9-10。

[7]杨为民,董清华.消费者行为对蔬菜连锁经营的实证分析——对北京市蔬菜消费者的。

[8]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作者简介:

篇2

超市发推出的早市模式,其营业时间为早6点半至8点半。商品以果蔬等生鲜为主,并以价格低于农贸早市和质量有保证做卖点。在开办初期超市发方面表示,早市通过较低的价格来争夺农贸市场的客流。据超市发统计,其旗下万泉庄、玉海园等开办早市的门店,果蔬的经营带动了主食、熟食等关联商品的销售。

该经营模式一经推出,就得到媒体和相关方面的关注,中国连锁协会超市生鲜经营研讨会也把此种经营新招作为研讨内容。但时隔4个月,记者在超市发玉泉路店、玉海园店看到,其大门紧闭,门口的招牌显示营业时间为8点。门口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冬季赶早市的人太少了,我们的早市已取消4个月了。”记者联系超市发双榆树店,工作人员也给出了同样的回答。被当作“超市早市”模板的万泉庄店,虽然仍有早市,但已不再具有当初的农贸市场叫卖等风格,显得低调了许多。工作人员表示,早市的果蔬会用红色标签标明,价格比平时低,8点半后改为正常价格。

与超市发早市遇冷不同的是,在玉海园附近的农贸市场,以及海淀西苑地区的农贸早市,早起遛弯买菜的顾客络绎不绝。一位老先生表示:“农贸市场的菜比超市便宜很多,而且新鲜,我很少去超市买。”至于记者提到的超市发玉海园店早市,几位在菜市场买菜的中老年顾客表示,“不知道那里曾有过早市”。

同样是早市的概念,家乐福、欧尚等跨国零售巨头,在国内的超市也推早、夜市,但其概念更多的是服务概念,即将营业时间前后延伸为8点到22点,跨国零售巨头并没有刻意在早夜市阶段强调以价格取胜。

篇3

作者:晏栎 陈晓明 单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现有的147处农贸市场中,主要分为露天市场、独立式室内市场、连体式室内市场、独立式棚顶市场几种类型,在各区的分布情况见。(表略)可以看出,国内类似于长沙的各大中小城市社区内存在的农贸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独立建筑,包括独立式室内市场和独立式棚顶市场,农贸市场经营是此建筑的主要功能;第二类是附属建筑,例如连体式室内市场,一般为占用商住楼的底部一到两层建筑面积进行经营的农贸市场;第三类是露天市场,没有建筑物覆盖,一般是受环境等条件影响自发形成的临时市场。这些农贸市场经过常年使用已经非常陈旧,建筑质量不高,毫无自身的特色,反映出建设管理部门在规划时缺乏对农贸市场的景观考虑。室内外环境较差,卫生情况恶劣长沙大部分农贸市场的出入口处人车混杂,小贩众多,造成市场周边交通阻塞,缺乏良好的秩序。市场入口处的标志往往也不是很鲜明,辨识度较低。大部分独立市场都是依靠自然采光,内部光照不足,阴天时尤为严重。市场内部由于缺乏收集处理污染物的设施和专用的上下水道,经营者就地处置污染物的现象随处可见,使得地面遍布垃圾与污水。许多露天市场的环境污秽不堪,不仅对市容市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也增加了环卫工作的负担,降低了城市环境的质量。而市场在早晚交易高峰时期产生的吵杂声音,熟食和肉类摊档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对周边住户的干扰也十分严重。

选址规划城市社区农贸市场在进行规划选址的时候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着手,本着结合实际的原则,对城市引力位置、区域环境与景观布局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区人行系统组织、公共交通站点规划、社区活动休闲设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统筹整个规划。在规划中结合居民活动的综合目的倾向、场所选择习惯,参考自发形成的街道市场具有的区位优势和弹性发展模式,对居民的主要生活流线进行分析,优化农贸市场的区位选择和规划设计,使城市社区的农贸市场在居民日常生活和出行中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社区生活和休闲活动的中心,保证市场的稳定发展。3.2微观设计在微观设计方面社区农贸市场受建设条件和建筑用地的影响较大。单向循环主路线以及带状布置具有更多的优点,并且在众多的市场中得到了实际证明,在进行社区农贸市场建设时可以作为一种优先的发展形势来考虑。在建设用地和环境不允许时可以适当利用渠化流线引导设计,在细部设计中将环境与人类心理习惯的差异性结合考虑,使市场环境及流线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市场的弹性原则在设计中对温带地区农贸市场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由于冬夏城市居民生活习性有所差异,将使农贸市场在经营户的组成和居民参与总量方面产生变化,所以市场需要具有较强的调适能力和能动性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和区域性的主客观要求。独立式市场的空间应尺度宜人,不必因为追求室外感和高大的形体而使用玻璃顶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需要在设计中注意营造亲切舒适的环境,市场内视线通透、内外交流方便、自然采光和通风良好,摊位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功能性,临客一侧可以调整成较低的尺度,使台面触手可及。市场内通道间距考虑到亲和性,可根据顾客人流大小灵活调整变化。在色彩和环境设计中宜使用简单明快的色彩来营造轻松宜人和具有特色的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在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加入其它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社区农贸市场的设计中可以考虑到这一方面,在对居民日常购物不造成干扰的前提下,设计一些室内外相结合并具有多重使用功能的生态空间,在其中可以晒太阳、休憩、下棋聊天、读书看报,还能为小孩提供游戏场所。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第二层次的空间开辟部分休闲项目和锻炼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健身需求,为社区增添更多的内涵,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完善经营管理重视制度建设,打造长效管理机制[2],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市场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强化管理责任、调整好经营管理的关系,杜绝自发摊点和占道摆摊行为的出现,对社区街市环境统一负责。采用居民社会、管理部门、开发商多方互动形式[3],社区居民对于市场环境和经营模式可以具有提出意见和予以否决的权利。可以通过调整市场的开业时间和营业时间、添加防护设施、增加群防和绿植隔离带等方法解决市场的噪声问题。降低农贸市场的综合成本和商品的价格,在维护商品结构完整性的同时保证居民日常购物能够实现“一站式”。

农贸市场是城市社区规划设计发展中重要的内容与环节,应该立足城市和地区的特性,深入调查研究,尊重社区居民意愿、行为规律和心理情感,从区位选址到综合规划、从组织模式到平面布局、从细微环境设计到管理经营,真正以人为本,打造出适应时代需求、适应居民需要的特色化、生活化农贸市场。

篇4

开办早市的起因

1.市场背景

长期以来,北京市民日常购买生活所需要的果品、蔬菜、肉蛋等生鲜食品多以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市场为主,但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增长,加之农贸市场出售劣质食品,“脏乱差”的购物环境、扰民等问题的频频曝光,北京市民开始重新审视农贸市场。一些对生活品质要求较高、收入稳定的人群开始走进超市选购蔬菜和水果。经调查:北京市民接近一半以上的人明确表示绝对不在农贸市场购买肉类和直接入口食品。超市发公司的店铺多数地处海淀区居民区,海淀区的特点是:区域内有53所高等学府、213所科研院所以及被称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文化程度、生活水准等都处于北京的前列。在各社区店所服务的对象中,高知、高收入者占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随着2008年奥运的临近,政府部门构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了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个体游商、摊贩大量减少,部分居民社区出现了“买菜难”的现象。

需求就是商机。对此,超市发开始思索:是否可以尝试开办早市,将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超市连锁经营有机结合,准确找到融合点、突破点,以满足不同需求顾客的购物要求。

2.社区居民的需要

许多社区店的门前空场,成为了当地居民晨练的场所,不少游商在此串卖一些吃的、用的。超市发看到:社区内的很多老人在晨练结束后,都要顺便买些所需要的东西,这种情景给超市发“开办早市”一个很大的启发。

超市发是国有改制企业,有着顾全大局、确保市场的传统意识,“顾客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经营方向”的思想根深蒂固。无论“非典”时期,还是粮油涨价时期,超市发都是尽企业全力替政府分忧,努力发挥平抑市场物价的作用。超市发认为,超市所经营的商品是百姓生活一天都离不开的,顾客需要的是既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新鲜、安全、放心的商品,又能满足他们在农贸市场购买生鲜食品时的那种特殊氛围和情趣的场所。对于老年顾客来讲,早锻炼、遛弯后顺便在超市开办的早市上买回家中一天所需要的商品,既锻炼又购物,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

3.公司发展的需要

近些年,北京市场发展迅速,国内外各种新型业态不断涌入,超市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打折促销、捆绑销售等‘老套’方式大家都在沿用,但吸引顾客的力度却在减小。为此,如何改变连锁超市现有的经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何寻找商机、寻找突破口是超市发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为此,超市发追踪百姓的消费喜好,在食品安全、购买方便上大做文章,顺时顺势开办以生鲜为主的早市,是一种新尝试,也是营销上的一种自我突破。充分利用超市现场资源,以开办‘早市’为契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既是一个扩大销售的机会,还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开办早市的作法

1.先在成熟的社区开办早市

超市发的店铺基本覆盖了整个海淀区,经过市场调查,公司确定了早市的发展方向:以地处居民高密度的社区店为突破口,逐步向繁华地区的社会网点发展。具体选择农科院和万泉庄两家店进行早市试点,原因就是这两个社区人口密集、居民对超市的依赖和认知度较高。

早市设在超市一层和地下,早上6:00开门营业。早市商品除正常的货架陈列外,还在卖场里组织临时铺板式摊位,售货员守摊叫卖,增加了百姓熟悉的农贸市场式购物氛围。早市商品提前到位,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出售时,将包装、散买、搓堆形式并举,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

2.以生鲜商品为主力,带动其它商品销售

早市以生鲜商品为主力,肉蛋菜果俱全,还包括奶制品、熟肉制品、主食面包等百姓餐桌商品。在早市上,除保证商品质量新鲜,数量充足外,每天还要保证有惊爆商品或特价商品促销,以此吸引客流,带动其它商品的销售。五月份的香蕉、六月份的荔枝、七月份的西瓜、八月份的鲜桃等都是以低于农贸市场价格出售,其影响力和聚客力极强,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针对老年顾客喜欢动手挑选的特点,早市加大了“大陈”的数量,尽量不做包装处理,让老人们在购物中充分享受挑选的快乐。

针对高薪收入者,早市为他们准备了有机蔬菜、品牌排酸肉、无公害蛋品等,并公示商品产地、质量标准,让他们在购物中感受到所选购的商品质价相符,充分展示出个人生活的品位、品质和消费的实力。

3.以果菜配送中心为基础,加大基地采购的力度

超市发的果菜配送中心承担着所属各店的日常果菜配送任务。为了确保所出售的生鲜商品新鲜丰满、质量安全、价格便宜,开办早市后,公司不断加大基地采购的力度,降低采购成本;充分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集中采购各类应季的蔬菜、水果,以薄利争夺市场,经常以低于农贸市场的价格出售,增加了早市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

开办早市的效果

1.居民欢迎

通过几个月的实践,超市发早市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早市专项调查反映:一是蔬菜价格便宜,品种全,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需要。早市每天保持果菜品种达到200余种,价格与农贸市场基本持平,有些品种的促销价格还低于农贸市场。二是出售的商品准斤足两,交易公平,没有小贩的坑蒙拐骗,顾客买着踏实、放心。三是服务态度好。果菜可以像在农贸市场购物一样,顾客随意挑选,对一些行动不便的顾客,理货员还主动帮助挑选;年龄大的顾客在这里得到了周到的照顾。四是商品质量比农贸市场更有保障,公司按照进货验收流程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进货标准的坚决予以退货处理。五是确保顾客一次性购齐,让顾客在早市上能够购买到家庭餐桌上所需要的所有生鲜商品,甚至还包括早点。

经常到万泉店早市购物的一位老年顾客说:每天清晨遛早、锻炼,顺便进入超市开办的早市购买一天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不仅商品新鲜、价格合理、购买便利,而且超市的购物环境干净整洁。这里的地面没有农贸市场常见的泥水和烂菜叶,空气中没有难闻的气味。特别是耳边不时传来的叫卖声令我感到非常亲切,还能找到以往购物的感觉。

实践证明,利用现有的超市卖场资源开办早市,顺应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使老百姓便利地买到了安全、健康的食品,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企业受益

一是聚集了人气。开始,万泉庄早市客流每天200人左右,现在每天保持在500人次以上;农科院、玉泉路、双榆树店的早市客流也在直线上升,所有开办早市的各连锁店,每天早晨都有顾客等候早市开门。

二是增加了效益。早市开办以来,果菜配送中心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同比分别增加了24%和28%;开办早市店铺的整体销售和交易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万泉庄早市果菜经营的毛利率,除去损耗仍能达到15%左右。

三是带动了关联销售。万泉庄店早市中除果菜外,肉禽蛋、主食商品、熟食品、副食品、日配商品等关联商品的销售占早市销售额的50%,玉海园店关联商品销售占40%,双榆树店现场加工主食、熟食,每天早上都有百余人光顾,解决了附近居民吃早点的问题。

四是提高了竞争意识。早市上果菜自营摊位和联营柜台同地竞争,不仅比价格,还要比商品、比服务。竞争提升了经营能力,提高了商品质量,不仅社区居民受益,也扩大了超市发早市的影响力。

3.政府满意

超市发开办早市得到了海淀区政府的充分肯定,被认为是实实在在帮助政府落实“菜篮子工程”的具体行动,不仅使社区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更加便捷、便利,又在密切社区关系中,融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下一步发展的设想

1.总结经验,继续增加早市的开办数量。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形式的早市,顺应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需要。

2.拟增加早餐经营,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不仅方便顾客逛早市购物后的休息和早晨用餐,更主要的是为居民提供一个较为新颖的购物、早餐合二为一的模式,让早市成为社区居民之间聊家常、交朋友、沟通感情、交流信息的场所。

3.探索灵活多变的、为社区居民认同的新颖经营模式,将超市与农贸市场融合得更加充分,努力迎合老百姓传统的消费习惯。

4.进一步提高果菜配送中心基地的源头采购能力,在全国范围内采购知名果菜。条件成熟时,组织企业之间的联合采购。

5.通过开办早市,摸索经验,向政府提出对部分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的意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

篇5

【关键词】家乐福;国际化;业态本土化

1.零售企业国际化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海外广阔市场的强大吸引力,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寻求国际化发展之路。近年,随着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零售商瞄准中国市场不断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注入,以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英国的TESCO等为首的一大批零售商在中国的扩张也加速了我国零售业的市场化程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国零售巨头带来了不同的经营模式,经营技能的转移速度和程度也不尽相同,零售业的国际化问题及其带来的本土化效应在我国的零售市场中突显出来。

2.家乐福国际化发展概况

家乐福集团(Carrefour)是法国著名的零售企业,成立于1959年,已有50余年历史的它是大卖场(hypermarket)业态的首创者,现已成为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家乐福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分别是大型超市、超市及折扣店。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1989年,家乐福大卖场首次在中国台湾开业,目标直指亚洲市场,正是由于台湾这块“试验田”,使家乐福充分了解了华人的消费习惯、文化诉求,也为之后成功地进军中国大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首开大卖场,自此开始了在中国的全面扩张。

3.家乐福业态本土化战略

大卖场、超级市场、百货店、折扣店、便利店等是零售业中常见的几种业态。家乐福所常用的大卖场(hypermarket)业态是很多外资零售商进入中国时的首选业态,其特征是低价格、低成本、高周转,通过一段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连锁型经营业态。当大卖场业态站稳脚跟以后,在此基础上,家乐福快速地本土化,又引进迪亚折扣店和冠军中型超市,作为其大型综合超市的补充业态。显而易见,家乐福的扩张,是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依托、各种业态共同发展。然而,并不是每一种业态都符合中国零售市场的发展需求,多元化的业态发展更需要以本土化作为根基。

(1)大卖场本土化优势明显

大卖场是家乐福在全球范围内分布最为普遍的一种业态,也是家乐福在中国最主要、最成功的业态形式。大卖场这种业态是中国目前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零售业态,家乐福正是以这种经营形式赢得了中国大多数消费者的信赖。

“低售价”->“大量销售”->“采购价低”->“低成本”->“低售价”这一循环操作模式是保证大卖场顺畅运作的有力武器。家乐福的大卖场以极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包括食品和非食品在内的人们广泛使用的商品,比起传统的零售店,大卖场的售价平均低5-10个百分点,这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消费者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一次购足”、“超低售价”、“自助服务”、“新鲜品质”、“免费停车”都是家乐福一贯的经营理念,长久以来,家乐福大卖场一直都以对顾客热情周到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及有竞争力的价格而著称,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中国零售市场刮起了家乐福大卖场的旋风。

近几年来,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开店速度明显加快。由上图可以看出,大卖场业态在中国的新开店铺数量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95年家乐福在中国内地首开大卖场,到近几年每年都有20多家新店相继亮相,家乐福已经从最初的在华试水发展到行业市场的领跑者。

大卖场这种业态在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家乐福首先将这一新兴的经营模式复制过来并且“入乡随俗”地加以调整和改善。对于中国相对传统的农贸市场、日用品商场等,“一站式购齐”、“自助选购”以及“超低价格”都给了中国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新鲜、安全的货品能够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使其充分信赖的忠实,再加之好的购物体验使得中国的消费者渐渐发觉购物的轻松与享受。这种经营理念的渗透突破了国人传统的购买思维模式,以更加新颖和实际的方式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和便利,从而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

(2)迪亚集团脱离家乐福上市

折扣店最大的竞争优势是物美价廉,其低价的秘密是抛弃渠道商,采购成本比原来低了很多,其中的差价优惠便给了消费者,因此商品的售价只有市价的2-4折。折扣店作为专业、廉价的商品销售业态,在欧美商业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家乐福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业态。

迪亚折扣店创立于1979年,总部设在西班牙,以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闻名,该业态依靠自有品牌和先进的零售技术取胜,高质量、低价格是一贯的经营宗旨。迪亚原隶属于家乐福集团,是全球零售市场第三大折扣超市。截至2011年,迪亚在全球拥有6300多家门店,但入华9年多来其发展并不顺利。2003年7月迪亚折扣店正是进入中国,首站便是上海市场,同年10月30日进入北京市场并开设第一批门店,迪亚集团原计划在8年的时间内在华开设500多家分店,可截止到2011年,迪亚天天在中国的上海、北京、山东、河北等地才开店400多家,与之前的计划相去甚远,扩张速度远远低于预期。

北京和上海是迪亚天天入华以来的市场重心,但相关资料显示在上海和北京400多家门店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加盟店,但在迪亚天天的全球布局中,加盟店总数也不过200余家,如此差异的加盟店扩张为主的战略也并未让迪亚天天获得中国市场的大发展。加盟虽是加速拓展的好方法,但过多比重的加盟店无形中对于门店管理和标准化造成更大的麻烦。

经营模式与城市发展不匹配

2010年开始,中国的迪亚天天的门店就已是采用“生活超市”模式,但是,在北京社区地产中,适合迪亚开店的中户型并不多见。而北京区域发展部人士也指出,除场址选择有难度外,如今北京、上海商业地产租金居高不下,也一度制约了迪亚天天开业速度。

价格和品类优势发挥不足

在北京和上海,迪亚天天所经营的一线畅销品牌品类上都没有显示出与其他超市业态应有的价格优势,其畅销品牌价格与其他超市卖场相比并没有便宜多少,而商品品种的丰富度、选择性也与国外相差甚远。而迪亚天天最具特色的自有品牌,虽比同类商品价格便宜20%,但也未能形成气候。在中国,自有品牌仅贡献了约10%,显然,迪亚天天自有品牌无论在开发度还是在质量上都没有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

迪亚天天是单业态的折扣门店,规模数量始终有限,相比有强大采购和物流系统的连锁超市企业成本反而居高不下,其折扣的价格优势也就荡然无存。而类似于迪亚天天这样的折扣店业态,在营业时间上竞争不过24小时便利店,在商品丰富上比不过超市卖场,因此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没有体现折扣店的低价优势和产品线优势,没有融入中国特色的市场环境是迪亚天天无法在中国发挥优势的原因。2011年7月7日,迪亚正式脱离家乐福在西班牙上市,中国区门店的改造任重而道远。

(3)冠军超市撤出及原因分析

冠军超市是家乐福集团超市业态的代表,也是法国第二大的连锁超市品牌。经营面积大多在1500平米左右,通常开在社区里,以方便周围居民就近购买。冠军超市以生鲜经营为主,其凸显的特色优势有:专业的食品技术、先进的生鲜技术、优惠的折扣价格和良好的客户关系。

2004年5月,家乐福与北京首联集团建立合资企业,在中国引入“冠军超市”品牌,共同尝试在北京发展连锁生鲜超市。与一般的综合超市不同,冠军超市内生鲜食品占整个卖场面积的40%到50%,包括水果、蔬菜、海鲜、干货等。

2005年冠军超市亏损人民币1000多万元。为此,冠军超市试图改变经营方式来获利,没有成功。2006年4月,家乐福证实旗下的8家冠军生鲜超市由于业绩不佳,撤出了北京市场。

分析整个中国市场环境和消费人群的特点,不难发现,冠军超市在中国并没有发挥出其特有的优势,从而不能够获得尚佳的市场成绩。

目标群体定位较窄

生鲜食品是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购买频率很高的产品。生鲜超市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市场定位应在中低端,但是,冠军超市商品价格偏高,并不符合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

选址不当,同业竞争压力大

冠军超市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周围居民购买,因此大多开在社区里面,但同时社区里面以及社区周边恰恰是集贸市场主要争夺的对象。北京8家冠军超市除了万柳店附近没有农贸市场外,其他7家附近不到1公里都有规模不小的农贸市场。尤其是农光里店,冠军超市马路对面不到50米就是经营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的“北京劲松农光里集贸市场”,马家堡店拐角处也有一家规模颇大的集贸市场。

没有实现规模效益,配送成本高

冠军超市一直是单店采购,并没有能够借助家乐福的采购优势来降低成本。据分析,像冠军这样业态的社区超市,在一个城市内至少要达到35家的规模,才有可能建立起统一的配送中心来实现规模供应,降低采购成本。而冠军超市在北京仅有8家,且都不太集中,高额的配送成本严重削弱了生鲜超市的竞争力。

成本和价格不具有竞争优势

冠军超市一直主打社区型生鲜连锁超市,在京城生鲜市场薄弱初期,冠军店弥补了一些社区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的缺点。但是,随着物美、京客隆等拥有社区优势的大型超市将生鲜市场做得越来越成熟,冠军超市商品价格偏高、营业面积过小、地域辐射性弱等不利因素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生鲜超市单位产品的日常水、电费用支出都要超过普通的农贸市场和一般的大卖场,成本的增加必然导致价格的上升。失去了价格优势,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大批中低端消费者。

产品经营没有实现差异化

冠军超市的商品与农贸市场和标准超市相比共性较多。除了将蔬菜进行包装和鱼肉进行洗切冷冻等初级加工以及个别店铺还有盒饭出售外,很难找到属于冠军超市自己的特色商品。

在中国,虽然以上三种业态模式家乐福都曾尝试,但并不是每一种业态都能够适合中国零售市场的环境和中国消费者的习惯,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家乐福在寻求业态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积极进行战略调整,重新整合集团架构,以合适的业态取得最佳的市场效果。

市场才是业态绩效的最好检验者,零售业态的调整和改善必须要符合当地市场的发展需求,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保证每种业态能够适合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保留业绩表现良好、发展势头强劲的业态,淘汰市场表现较差、发展缓慢的业态,使各种零售业态调整到合理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状态,最终能够有效达成零售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国珍.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的业态战略及其启示[J].企业经济,2007(01):44-46.

篇6

我是来自温州国有企业的人大代表,虽然拥有多个职务和头衔,但我始终以省人大代表的身份最为自豪。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立足本职,发挥优势,以自身特色践行代表使命。

优先执行代表职务,工作虽忙也要参加代表活动

作为温州市现代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上市公司浙江东日、东方学院等多家单位主要负责人,我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我深知,充分履行代表职责,是宪法和法律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我十分注意处理好本职与代表履职之间的关系,优先执行代表职务。主要做好三点:一是提前准备,及早谋划工作;二是见缝插针,做好时间预留和工作调整;三是搞好结合,比如协助人大就本集团所涉及的现代服务业开展代表视察调研等活动。

4年来,我一次不落地参加了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调研和联系人民群众等集体活动,总计超过30多次。先后就 “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治堵、民办教育发展等提出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此外,多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参加温州电视问政节目,分别就交通秩序优化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问题,与群众及有关部门交流、探讨。

发挥本职岗位优势,要求虽高也要提好代表建议

依法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十分重要的途径。代表提出建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一份高质量的代表建议,不仅要作大量深入的调研和分析,还要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科学客观的研判,更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其实是一项很高的要求,需要代表下深功夫。我主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根据长期的积累和思考,就普遍性和共性问题依法提出代表建议,做到切实可行。

近年来,我先后就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贸企业经营环境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温州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等工作领衔提出了12件建议,目前都得到了较好的办理落实。比如,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聚焦这项改革对国企成本管控、费用缴纳、维稳等方面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提出了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事业编制富余人员养老金企业化管理的建议。之后,在省人社厅的重视和支持下,按照建议办理答复的精神,在我们集团推行统一口径的配套社保政策,层层分类施行,为国家每年节约人力成本约400万元,也为国有企业事业编制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

践行服务群众宗旨,难度虽大也要为民办事

篇7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问题;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现状

青岛当前的蔬菜流通仍以农户-批发商-批发市场-消费者为主经营模式。为了解现阶段青岛市蔬菜产业的经营模式,我们对青岛市多家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这些批发市场中54%的是属于批发商,34%的是属于零售商,9%的属于农户种植直接去市场卖,仅有3%的是生产企业链接市场出售,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青岛市蔬菜批发市场大部分是批发商在出售蔬菜,零售占小半儿,农户直接出售和生产企业链接市场所占份额十分少。

市场中43%的采用的是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31%的采用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11%的采用的是农户―贩销商―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其余的15%采用农户―合作组织―加工企业―零售终端的销售模式。

调查中发现有25%的人采用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在农贸市场出售,25%的人选择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供给加工企业或零售商,只有5%的人有选择网络销售渠道,45%的人还是选择的主流的批发市场销售。

1、接下来,我们了解下批发市场中商贩们对蔬菜价格的看法,调查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对蔬菜的价格不满意,普遍认为价格较低,而少部分人则对蔬菜的价格比较满意,认为蔬菜的价格已经足够高。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近年来的收人状况不稳定,其余的人则是一半是在递增,一半在递减,这正体现近年来蔬菜的价格由于种种原因不够稳定,导致他们的收入不稳定。

二、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问题

从调查的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现状来看,青岛市的蔬菜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调查的批发市场中绝大多数的是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菜贩子,只有极少数的是农户或者蔬菜生产企业直接到市场出售,经营模式方面,大多数还是采用主流的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和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其中涉及加工企业的模式所占比例较少,这无疑就会多增加了一个环节,就会多出这一个环节的费用,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可以看出青岛市的蔬菜产业经营模式上还是相对较为落后,现在较为先进的加工企业链接市场的销售模式还是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在销售渠道方面,农贸、批发市场仍然是市场的主流,只有极少数的商贩采用网络销售渠道,为此我们调查了为什么当下时兴的网络销售和电子商务平台为何不受欢迎,调查中发现80%的人认为蔬菜的网络销售不可行,因为蔬菜属于易变质品,需要长时间的保鲜,但是当下的物流水平并不是很高,物流成本也相对较高,选择网络销售的话成本势必会上升,并且现在市场上大部分商贩的文化水平不高,难以操作复杂的电子商务系统,这又暴露了青岛市的蔬菜冷链物流发展的并不是很完善,技术上难以支撑网络销售的高要求。

在蔬菜价格方面,政府难以保证蔬菜价格的稳定,政府相关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太少,导致源头上蔬菜的生产,过程中蔬菜的运输,都太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各种收费环节多,税收高,所以蔬菜的价格非常不稳定,商贩的收入也非常不稳定,他们纷纷表示急需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政策优惠和对市场的开拓。

三、青岛市蔬菜产业经营模式的改进方法

1、首先应该经营模式上做出重大改变,改变当下主流的农户―产地批发商―销地贩销商―零售终端和农户―贩销商―销地批发商―零售终端的经营模式,代之以较为先进的加工企业链接市场的销售模式,减少整个供应链的环节,减少中间成本,提高利润。发展农超对接,企业+基地模式,直供直销社区等较为先进,有发展潜力的经营模式,开展新思路,多创新大家支持、认可的经营模式。

2、增强全民综合素质,提高全民科技文化水平,当下时兴的较为先进的网络销售渠道,易受商贩知识水平的限制,目前利用网络销售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主流,不加强此方面的推广力度,势必会跟不上蔬菜产业发展的主流,开展相关的学习辅导班,提高商贩对网络销售的认知程度,积极鼓励商贩采用网络销售,尽快完善相应的网络咨询中心,弥补商贩们知识和技术上的不足。

3、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稳定蔬菜的市场价格,提供相关的技术、资金支持,最大程度的开拓市场,做好市场的规划,提高市场的利用率,建立政府和市民沟通的桥梁,最大程度的满足市民们的需要和要求,提高政府公信度。

篇8

2013年全市内贸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力争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亿元,增长15%以上;以招商引资和跑项争资为依托,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加大对成品油、生猪定点屠宰等内贸部门和企业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内贸行业管理考核办法,提升内贸行业管理水平;完善市场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加大重要商品的监测和储备力度,提升市场供应保障水平,确保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大力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继续推动蔬菜直销店建设,鼓励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和蔬菜配送,提升民生保障工作力度和水平;加大商务综合执法力度,充实执法力量,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拓展执法领域,加大执法宣传,严厉打击商务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市场秩序规范化水平。

一、以开展服务业发展三年大会战为契机,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水平。

1.优化提升商贸流通业。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创新业态的总体方针,优化商业设施网点的结构和布局,做好大型商贸综合体的规划布局。全面落实商贸流通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力争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认真研究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抓好具体的衔接落实工作,促进商贸流通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以招商引资和跑项争资为依托,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

2.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我局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完成市政府今年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要带着项目招商,带着市场招商,重点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粮油食品加工企业。

3.积极跑项争资。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围绕市商贸流通服务领域重大项目需求和资金投向,认真开展项目前期包装工作,争取成功申报一批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重点做好中药材可追溯体系建设和商务部引导支持展会项目申报工作。

4.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争取引进1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服务业项目。重点推进一批已建成的服务业大项目在短期内成为我市重点商贸企业,如沃尔玛惠选超市、国美超市、肯德基、宏图三胞等流通企业。对年内拟开工建设项目,加强督促协调,争取项目尽快落实;对已开工建设项目,加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三、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重点,大力推动民生保障工作。

5.切实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按照《关于在全市开展“整优市场、喜迎新春”农贸市场集中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做好农贸市场集中整治牵头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加大调度督查力度,切实开展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确保农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6.组织实施农贸市场新建、升级和标准化改造。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整合各方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选点布局。加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规范经营户、业主的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农贸市场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7.继续推进放心便民蔬菜直销店建设。继续在中心城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2个放心便民蔬菜平价直销店,为广大市场购买生活必需品提供便利。

四、以加强市场监测和储备管理为手段,切实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8.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测,完善重要商品预测预警系统,关注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并及时上报。指导督促样本企业准确及时填报数据,加强市场运行分析,力争市场运行监测工作排全市前列。

五、以商业网点规划落实为基础,引领商贸流通行业科学有序发展。

9.加大规划的落实和执行力度。坚持规划先行,形成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各项规划的贯彻执行,以规划引领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有序发展。在涉及商贸流通领域的项目规划、建设、验收等过程中,要有商贸主管部门的参与;在相关企业的工商注册,年审时要征求商贸主管部门的意见。

10.组织实施商业网点规划。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商业网点发展的需要,完善城区商业网点规划,提出相关配套措施并选择1个乡镇进行商业网点规划试点工作。

六、以扩大消费为主线,着力构建消费增长长效机制。

11.大力开拓地方产品销售市场。在全市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和金秋购物消费月活动,支持企业举办形式多样的促进消费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商品展销会、商品全国行和“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活动,提升地方产品知名度,开拓产品市场。

12.加快餐饮食宿业转型升级。引导餐饮食宿企业转变思想观念,尽快形成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大众消费为主体的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坚持顾客至上,做到诚信经营,实行薄利多销,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便利放心消费;改变菜肴品种,加快从高档宴向家常菜的转变,持之以恒地打好地方风味饮食、自助餐饮等特色牌。

13.加强农村流通服务业建设。督促指导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农家店”建设,丰富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所需商品的市场供应。

14.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业态。充分利用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扎实的经济基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粮油和蔬菜以及肉类配送等新型业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服务网络。

七、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逐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15.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发挥各乡镇商业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做好基层网络调查摸底;扩大农家店的网络辐射,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满足农民朋友的购物需求。

16.着力构建一个辐射各个乡镇的农村消费网络。通过招商引进或产业整合等手段,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建设一个或几个集仓储、配送、零售为一体的配送中心和销售网络。通过配送网络,将商品直接配送到市区乃至乡镇和村一级门店,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保证商品品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做大做强配送企业。

八、以加强商务综合执法为抓手,着力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17.推进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12312”举报投诉咨询服务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对生猪屠宰、酒类及成品油等行业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学习,规范制作执法文书,熟练掌握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执法程序。

18.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深入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活动。加大预付卡规范管理力度,着力抓好发卡企业审核和备案工作,加强对商贸零售企业开展大型促销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九、以加大宣传力度为立足点,不断扩大内贸行业影响力。

19.加强内贸工作宣传。建立和完善商贸流通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工作上下沟通与联系。加强网站建设,不断丰富网站内容,使之成为广大市民了解内贸行业的窗口。

篇9

关键词:政府作用;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3-02

农产品的定义是植物、微生物产品、动物及直接初加工品,由食用和非食用两方面构成。本研究所指的农产品主要是指食用农产品。

一、农产品质量的定义

农产品质量主要是指有一定用途,能满足人们需要所具备的各种特性和特点的总和。它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内在特性、外在特性、经济特性及其他方面的特性。内在特性体现在产品结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精度、纯度等方面;外在特性体现在气味、形状、包装、色泽等方面;经济特性指成本、价格等;其他方面则包括交货期、污染公害等。因此笔者认为,可用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来概括农产品的不同特性。

二、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产品源头受到污染。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和粮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农用的化学药品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2.加工工艺存在问题。日前国内的农业生产工艺落后。主要表现为:(1)农产品加工企业操作不合格,未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2)农产品加工企业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3)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原料带来的问题。

3.落后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导致部分批发市场依然存在不合格的农产品。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农贸市场,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加上简陋的销售场所及容易变质的初级农产品,根本就难以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进入,从而使农产品安全成为问题。

4.政府部门缺位、监管不力。虽然我国有农业、工商、林业、卫生、质检等多个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但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合作交流,主管部门也缺少有效的监管,这些问题都严重导致了不合格农产品顺利进入农贸市场,并最终落在消费者手中。

5.零售终端超市存在问题。中国超市大多数的经营模式是与供应商联营,由此无法控制进货质量。并且进货大多经过批发市场,由于采购人员的腐败及其他原因,使有些问题食品依然能进入超市。其他的原因还有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带来的问题。

三、政府在解决农产品质量问题中的作用分析

1.政府应该为优质的农产品建立信誉机制。农产品市场的信誉机制能为农产品传递质量信号。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今天,影响农产品信誉的关键因素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誉将受到严峻挑战,甚至会导致这些企业的破产。良好的信誉不仅意味着优质,更意味着安全。因此,必须由政府或其它可以信任的组织(如合作社,供销社,行业协会等)来提供质量信号传递机制,如果政府不提供相应的监管机制,必定会降低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建立信誉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培育农产品市场的信誉机制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

2.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快速建立以信誉机制为导向的农产品产业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通过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组织,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及相关的农产品合作社等,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另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组织内部自律,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深入贯彻到农产品生产经营中,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创立优质的农产品品牌,还可以快速形成良好的农产品生产供应体系,最终确保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另外,政府在政策导向方面应建立产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誉机制,并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各种经济合作组织,以确保他们的快速发展。

3.政府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因农产品质量的信息在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之间存在严重不对称,所以政府的介入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政府管理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经济组织将加强自我管理约束。

4.政府应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他们对农业标准化知识的认识的不够,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那么就难以自觉地贯彻农业标准。可见,农业标准化需要政府主导。并且在农业标准化整个过程中政府主导要贯穿始终,要在政府的管理和支持下制定、实施、监督及落实这一整个过程。主要做法如下:(1)上级政府应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农业标准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2)基层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实施质量认证、产品品牌战略、标准化建设等,并要求积极扶植和鼓励地方龙头企业,开展对农户的标准化知识培训,大力加强农业基地建设等。

5.政府应积极参与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我国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着如下问题:(1)对农产品品牌的保护力度不足;(2)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落后;(3)认证结果公信力不高;(4)对农产品品牌建设扶持力度不够。

通过本研究分析得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农产品源头污染问题、加工工艺存在问题、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是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信誉机制和品牌管理等是解决农产品市场失灵的关键,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农产品管理者(如供销社、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向消费者及时、正确地传递质量安全信息;生产经营者在政府监管与支持下主动向消费者传递质量信息;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及信誉机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这些都是生产经营者主动传递信息的有效平台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崔野韩,许学宏,陈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能力调查与对策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06,(3).

[2]骆浩文,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3).

[3]李功奎,应瑞瑶.“柠檬市场”与制度安排一个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分析框架[J].农业技术经济,2009,(3).

篇10

关键词: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规律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S48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09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1,2]。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在蔬菜病虫害的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增加蔬菜产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3,5]。农药残留是使用农药后没有被分解而残留在蔬菜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等的总称。蔬菜中残留的农药被人取食后,长期积聚会引发慢性中毒,诱发多种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危害[6,7]。随着农药残留危害的凸显,许多研究者对蔬菜残留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8,9]。许宇飞等人根据各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进行逐级评价,提出了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方法[10]。李聪等人则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农药残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11]。Chen等人采用数学模型分析了蔬菜农药标准对出口的影响[12]。Steven则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对各评价因素进行了定量化比较[13]。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公众对蔬菜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各地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工作[14]。也有不少研究者对部分地市的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5],但多是对短期数据的分析[16,17]。为了解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和安全程度,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变化规律,本文研究了衡东县2005~2014年10a间的蔬菜农药残留监测数据,以期找出其分布和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根据例行监测制度在全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对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进行抽样。从2005年2月~2014年12月共抽检蔬菜样品18326批。

1.2 检测方法

按NY/T488-2001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为RP-410型全自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酶试剂为乙酰胆碱酯。

1.3 检测结果判定

检测结果以拟制率(%)表示,并判定拟制率70%的样品为合格率,R70%的样品为不合格,属农药残留超标。农残超标率=农药残留超标样品/抽检样品×100%,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16.0软件进行显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2004年以来10a全县共抽检蔬菜样品总数18362批。以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汇总见表1。可以看出衡东县的蔬菜整体安全水平与全国保持一致,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3.0%,下降了7.8%。与全国蔬菜农残超标率平均值由2005年的8.6%降到2014年的3.7%,下降的4.9%比较,比“国检”的多下降了2.9%。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的年度变化见表1,可将10a内衡东县例行监测的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成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6年以前的快速下降期,与全国相比,这一阶段变幅较大,农药残留快速下降;第2阶段为2007~2009年规律波动期,期间逐年下降幅度不大;第3个阶段为2010~2014年持续稳定期,年度幅度较少,呈稳定水平,并保持和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规范之内。将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2个时间段的蔬菜例行监测结果与对应时间段内 “国检”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表2),从分析结果可见,2005~2009年间蔬菜农残超标率衡东县的与“国检”的有显著差异,说明2005~2009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较为严重,2010~2014年间衡东县的已接近“国检”的水平了,蔬菜农药残留在可控规范之间,蔬菜质量安全可靠。

2.2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根据《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管理制度》的要求,重点抽检了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瓜菜类等4大类蔬菜。经整理统计分差分析为表3,10a间4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值在3.08%~7.06%之间,不同类型蔬菜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豆类的最高为7.06%,与瓜果类的3.08%差异显著;叶菜类、茄果类的分别为5.68%、5.66%,与瓜果类有差异但不显著,且两者无差异。

2.3 不同季节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将蔬菜例行监测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情况按春季(2―4月)、夏季(5~7月)、秋季(8~10月)、冬季(11月~次年1月)进行整理汇总分析表4。不同季节蔬菜农残超标率差异显著,以秋季的6.52%最高、夏季的5.58%次高、春季和冬季的较低比较接近。

2.4 不同抽检点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10a来,衡东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主要是在全县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抽样开展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按超市、农贸市场、基地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5。不同抽检点的蔬菜农药残留差异显著,以超市的6.52%为最高、农贸市场为5.45%次之,专业生产基地最低为4.03%,超市的比专业基地高2.49%。

2.5 不同来源地的蔬菜农药残留变化情况

衡东县每年有20%左右的蔬菜从衡阳市、衡山县蔬菜批发市场贩运而来,其主要品种有豇豆、四季豆、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结球甘蓝等,这些蔬菜基本上是在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海南省等生产的。根据蔬菜产地来源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为表6。明显表明本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低于外地蔬菜,年平均分别为4.833%和6.682%,低1.849%,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地蔬菜质量安全还是比较可靠的。

3 讨论与结论

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近10a来衡东县共抽蔬菜样品18362批,平均每年近2千批。农残超标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下降到2014年的3.66%,而且逐年下降,近五年已接近“国检”水平,控制在全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4%规定范围之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衡东县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能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经10a的数据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1a之中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后下降的趋势,各季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与许多研究者的调研结果类似。

蔬菜农药残留随种类变化。不同种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的程度不同,衡东县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这种变化规律与本地的气候和种植特征有关。

蔬菜农药残留随地域变化。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也高于本地蔬菜,是因为每年1~4月和11~12月超市和农贸市场大量贩买外地蔬菜,特别是贩来的豇豆、辣椒、茄子、大白菜、苦瓜等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已影响到衡东县蔬菜质量安全。

4 控制对策与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农民对农药和农药残留超标所造成的危害认识,是从源头上控制蔬菜农药残留的关键。为此,各级政府及行政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农业信息网、培训讲座、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法律、法规和知识,通过宣传,提高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广大菜农科技素质不高,不能正确识别蔬菜病虫害种类,不能掌握农药的正确使用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应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地对菜农进行培训,在蔬菜上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菜农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利用生物技术,如防虫网、黄板诱虫、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物理技术,如土壤覆盖高温消毒、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技术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控制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保证生产的蔬菜无公害。

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田间地头是农产品的生产关键,只有把好这一关,才有可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和督促蔬菜基地建立检测室,对即将采收上市的蔬菜进行农残速测,对速测不合格的推迟采收上市,可大大减少农残超标蔬菜进入市场。要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制度,凡未经检测蔬菜一律不放行批发销售,及时销毁检测不合格的蔬菜,杜绝异地销售现象的发生,切实保证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

着力建设蔬菜基地,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目前,千家万户分散式的农产品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经营,为此,要加大投入,鼓励菜农加大资金投入,结合政府的奖励和项目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专业蔬菜基地建成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园。走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蔬菜生产道路;要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引导建立“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超市+基地+科技示范户等蔬菜专业化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推行蔬菜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生产出质量安全的蔬菜。

参考文献

[1] 黄卜,韩磊. 浅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J]. 河南科技, 2014(07):248.

[2] 王绪芬,袁素芳. 瓜类蔬菜农药残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20):6694-6702.

[3] 侯军梅. 芜湖县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现状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07):139.

[4] 古丽加汗・哈克木. 蔬菜农药残留的产生与控制措施[J]. 北京农业, 2014(24):274.

[5] 王洁莲. 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22):28-29.

[6] 张军钱,秦志前,白新明, 等. 鲜食性蔬菜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急性膳食风险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200-205.

[7] 庞莺莺. 蔬菜农药残留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 现代园艺, 2014(01):70-71.

[8] 张星联,张慧媛,唐晓纯, 等. 基于神经网络的蔬菜农药残留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259-267.

[9] 方永美,孙凌洁,廖鉴康, 等.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蔬菜农药残留的数据挖掘与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03):194-197.

[10] 许宇飞. 沈阳市主要农产品污染调查及防治途径的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6,15(1):32-35.

[11] 李聪, 黄逸民. 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罗娜,甘宁,李晨光. 2012年-2013年鞍山市售蔬菜农药残留情况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03):399-400.

[13] 孙建东,李华,黄剑飞, 等. 如东县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结果与分析[J]. 上海蔬菜, 2015(02):11-13.

[14] 高洁,李拥军,范淑娇, 等. 2009―2012年中山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