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策略范文

时间:2023-08-30 17:06: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篇1

关键词: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通过资信调查或者相关数据的收集经过分析判断之后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评价,对营销行为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从质量、价格与服务竞争转移到信用竞争阶段,企业在进行营销决策时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实现生产扩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为宏观政策所导致的风险,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信用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环境正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国家与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会使得企业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市场营销行为的失败。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还无法实现定量预测,一般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即企业在制定营销决策时对于客户与企业所在区域的政策风险无法实现精准判断,同时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风险的可控性逐渐被削弱。

(二)企业内部风险

客户信用质量对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赊销中甚至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营销成功的标志是实现货款的有效回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要具有较为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具体职责。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客户信用质量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看,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客户信用评估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与能力存在缺陷,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将工作任务下放到销售部门,而大多数销售人员并不会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调查,从而使得营销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信息风险

信用质量评估与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的信息与数据,只有以真实数据为分析对象,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实现客户信用质量的有效评估与管理。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客户信用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则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企业如果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则无法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有效评价。其次,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已经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于现阶段导致企业营销中存在信用风险的具体因素,现阶段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才能真正的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质量。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赊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促销方式,而在赊销当中必须要通过客户信用质量评价与管理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体系将会逐步完善,也会成为影响营销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则必然无法把握时展的基本方向,在未来必将被淘汰。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与管理组织与制度

针对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信用评估与管理方面还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基本状况,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建设成为信用管理的重要任务。组织机构建设必须要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依据,但是必须要组件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全权负责信用管理任务,提高信用管理的专业性与有效性。信用管理部门内部还需要针对信用管理的具体任务设置不同的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避免问题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一般设二到三级职能岗位,存在岗位重叠设置时,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部门经理为信用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直属企业最高领导部门,下设客户资信调查人员、客户档案管理人员、信用分析人员、款项跟踪催收人员、信用申请受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时必须要以科学的制约机制为制度设计依据,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信用信息搜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决策制度、账款监督制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制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在于获得准确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信息获得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允许企业从海量般的数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从而提高信用管理效率。现阶段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信用管理中。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营销已经进入到信用时代,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J].今日科苑,2010.

[2]何耀,唐清平.论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防范[J].中国商界(上),2010.

[3]陈莲芳,陈晓红.基于系统视角的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理论月刊,2008.

篇2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

一、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的类型

(一)银行自身信用风险。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即指银行资金匮乏,无力清偿债务,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发放贷款或不能正常在金融市场上融资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所以,又叫做流动性风险。主要包含两方面,第一,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第二,银行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如银行筹集不到资金,就无法满足提款和贷款的需要,导致挤兑风潮的发生,更甚者导致银行倒闭。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银行自身的信誉受其信用的高低或流动性的大小的影响很大,而流动性的大小主要是由资产负债结构状况决定的,所以,银行自身信用风险是银行信用风险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银行贷款信用风险。银行贷款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发放的贷款,贷款人不按时归还本息或过期不归还而使银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银行发放的贷款因此而成为呆帐、坏帐,银行贷款信用风险包括赔本风险、赔息风险、赔利风险。银行贷款信用风险主要根源于借款人风险,这是信用风险最主要的形式。

(三)银行投资信用风险。银行投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所产生的信用风险,即由于证券发行人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受证券发行人的经营能力、资本多少、事业的前途和事业的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政府债券信用风险小,而政府债券中,中央政府债券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地方政府的债券则次之。与政府债券相比,企业发行的债券信用风险一般要大些。企业规模大、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债券比小企业的债券信用风险要小些。

二、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特点

(一)广泛性。在经济行为实施过程中,只要是和其它的经济主体产生交易、竞争或合作,都会因对方的信用程度的变化可能对银行本身的经营状况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银行信用风险涉及方面大,是具广泛存在的。此风险是直接与对方信用程度密切关联的,不仅和资产业务相关联,和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也有关联。此外,表内外业务都是普遍存在的。

(二)客观性。信用风险是客观存在于银行业务活动之中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为规避、防范银行信用风险,避免因信用风险的发生给银行经营带来经济损失,在开展每项业务时,必须对对方的信用程度加以评估判断。这不仅是银行业成功运作的经验之谈,也是金融市场激烈竞争,防范金融风险所迫。

(三)政策性。银行信用风险存在具有政策性倾向,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信贷政策的调整会造成贷款呆滞、呆帐难以收回。国家产业如实行政策调整,可有助促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迅速崛起,同样也能使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倒闭。所以,国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

三、我国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在不安全性,且不良贷款率高,隐蔽性较大。各种因素使得银行方面对自身的信贷风险问题不愿过多泄漏,通常使用一些方法来掩盖这些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使借新换旧,所以,实际的不良贷款率要比账面上体现的高的多。此外,贷款投向结构不合理,资金的投放多是回报率低,亏损多的工农业传统产业和高风行的房地产业,以上这些都加大了损失可能性。

(二)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差,周转缓慢,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我国很多企业自有资金少,生产资金几乎完全靠银行贷款支持。信贷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大部分转化为企业的铺底经营资金。从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关系来看,非金融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远高于其存款余额,反映出企业必然长期占用银行资金负债经营。

(三)银行信贷资金赢利性差,筹资成本上升,经营亏损,发展能力不足。国有商业银行过度追求规模扩张,机构和人员总数不断增加,成本上升,经济效益相对下降。2008年国家为了刺激内需下调了利率,而且存贷款利差表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使银行的赢利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四)银行资本金充足率低,防御金融风险能力弱,缺乏竞争力。银行资本金不足,直接影响到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能力,影响到在金融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其表现为,一方面银行过度追求贷款规模,金融资产增长快于实质经济增长可以支撑的水平,反映出金融虚假增长过快。另一方面,随着信贷资产业务的扩大,风险度增加了,而银行资本却未得到相应的扩充,在数量上和结构上都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四、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一)银行贷款风险识别。现在我国银行推广实行五级分类管理的方法,其基本宗旨是以风险为依据对贷款进行分类。五级分类法的具体内容如下:(1)正常:借款人能够严格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偿还本息。(2)关注:尽管目前借款人没有违约,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其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的主客观因素,如果这些因素继续存在,可能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影响。(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借款本息。(4)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和担保,也当不住发生一定的损失。(5)损失: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程序之后,贷款仍无法收回。

五级分类法客观上要求银行经常地关注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收集有关的财务信息并认真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以便更多地介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而且风险覆盖的是借款从发放到帐面消失的整个生命周期,无论贷款是否过期,都要监控,因此有预警的作用。五级分类法要求贷后管理制度化,一笔贷款,从发放之日起,就要连续监控,根据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变化将其划分为适当的档次,并且采取措施催收,在必要时停止向同一贷款人发放新的贷款。

(二)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银行贷款风险的评估分为两种方法,即标衡量法和数学分析法。第一,标衡量法。此方法包括银行类指标(问题贷款与全部贷款比率,过期贷款与全部贷款比率,“两呆”贷款占全部贷款比率)和企业类指标。银行类指标所包含的比率越高低,直接说明了贷款存在问题的多少和风险的大小。贷款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风险承担能力以及贷款偿还能力都是由企业类指标进行测定的。其主要包括:企业资产负债率,应收帐款周转率等,通对以上指标进行测定,就能得出该企业的综合评价,最后决定是否给该企业贷款或给贷多少款。第二,数学分析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贷款方案之间风险大小的比较,确定银行最优贷款方案。这种方案主要采用风险型决策,即各种备选方案所需条件不都是已知的,而且每一方案的执行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各种结果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存在着风险,称为风险型决策。

(三)银行贷款风险防范策略。第一,规避银行贷款风险。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拒绝或退出有风险的经营活动。主要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避重就轻的投资选择原则,即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信贷机会中权衡,择优选择风险较小的企业并与其他风险小的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措施,避免把贷款投入到高风险企业。另一方面对贷款申请人以理拒绝,当贷款业务风险较大时,只有拒绝才能避免风险。不过在面对客户时要讲究策略,使之明白高风险贷款不仅使客户自己的事业受到损失,也给国家、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预防银行贷款风险。是处理贷款风险时一种最常用的方法。针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预防信贷风险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1)建立和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即建立资产监控预警系统,在已有资产监控指标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两大监控组织系统。一是由信贷、会计、稽核、人事、档案、法律及行政部门参与的监控组织系统,进行内部管理和监控。二是建立一套监控预警系统,实行动态监测,对有风险的贷款先列入风险预报再予受理。(2)将重点放在“三查”制度的完善上。所谓“三查”,即指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它是贷款发放的风险防范机制,它与贷款风险预警机制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的有效结合可以将贷款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第三,补偿银行贷款风险。银行要建立补偿贷款风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建立银行贷款风险准备金提留制度,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风险联保基金,建立贷款投保机制,当发生信贷资产风险较大时,可以利用法律手段对造成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法律责任者提出相应的措施。第四,分散银行贷款风险。对银行贷款采取分散策略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基本途径,一是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即尽可能选择多种多样彼此相关系数极小的资产进行搭配,使风险降低。二是设法与客户有关的其他单位共同承担风险或者组织银团贷款,把本来由一家银行承担的风险分由几家或多家银行共同承担。第五,转移银行贷款风险。银行贷款风险转移就是指银行以某种方式将信贷风险转给他人承担。主要方法有:第一,实行企业财产保险制。即贷款时要求企业对本企业所有财产投保,当企业倒闭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第二,向担保抵押单位转嫁。对所有贷款必须有信用好的单位作担保,当贷款出现风险时,由担保单位负责偿还。第三,推行企业股份制向股东转嫁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资金,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另一部分可以发行股票向社会筹集资金,以降低风险。

篇3

>>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浅析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探讨 小额信贷公司的信用风险管控研究 陕西省地方电力公司电力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探析 农户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浅析 浅析外贸企业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谈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及防范 外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集团客户信用风险及其管理 试论医药流通企业客户信用风险管理 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分析 民营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管理 浅析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 控制客户信用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头戏 工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探讨 完善中国信用违约互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披露 商业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 基于CreditRisk+模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

[5] 陈建华,唐立波.浅析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J].金融研究,2002(9).

[6] 罗学梅.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发展中的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03(22).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EB/OL].[2003-10-23]. http:///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33.htm.

[8] 赵银祥,刘瑞霞.新巴塞尔协议及外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研究[J].金融论坛,2003(2).

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评价;电费管理

电费风险防范一直是电力企业电费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地供电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滚雪球”似的巨额拖欠电费,许多欠费已成了“呆帐”、“坏帐”甚至“死帐”,巨额欠费使供电企业负担加大,成为影响和制约供电企业正常运转乃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沉重包袱,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着地方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化解电力销售与电费回收矛盾、规避拖欠电费信用风险和依法追缴巨额拖欠电费,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得力有效的措施加以规避。规避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工作则是事前防范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费专业按照电费风险重在事前防范的思路,从细节入手逐步建立完善了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

1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利用客户办理用电业扩报装申请时预留的各项信息、客户实际用电电量信息、客户历史交纳电费信息等资料,结合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理论,采用成熟和先进的信用风险控制和智能决策技术对电费风险管理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醒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人员加强对电费风险点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费应收账款的损失率,提高电费及时回收率。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指在电费管理全过程实现“三层防范、内外控制、数据统一”。

(1) “三层防范”概括电费信用管理手段。它贯穿于电力营销的全过程中,对电能交易实施全过程的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对每笔业务,特别是高压用电客户和重点客户,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监控和管理。全过程可以划分为事前防范、事中管理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

事前防范:主要是对新增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分,对老客户信用状况变坏时进行重新评判,并根据信用评分结果制定科学的信用决策工作。它是建立信用调查和评估机制的信用前期管理阶段。

事中管理:指用电客户用电到电费缴费截止日期之前,对用电客户的信用状况变化及应收账款进行动态监督和债权保障体系的建立。它是建立债权保障与风险转移机制的信用中期管理阶段。

事后处理:指用电客户发生电费拖欠之后,及时进行电费短期账龄分析并对应收电费余额进行有效催缴。它是建立电费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的信用后期管理阶段。

(2)“内外控制”概括电费风险管理手段。风险管理的核心:一是加强内部的电费管理风险的控制;二是加强对用电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的预警和控制。

(3)“统一数据”概括信用信息整合的思路。即在供电公司建立统一的电费信用风险数据库和客户信用风险动态档案,利用该共享资源开展客户授信、应收帐款管理、欠费追收等工作,并协调供电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1.2 降低DSO,加快流动资金周转

供电企业通过增加售电量来刺激销售,加快发展。但是如果应收电费不能及时收回,甚至拖欠,价值增值仍然无法实现。这个转换机制还必须是迅速的,只有迅速地转换,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竞争地位。衡量这个运转速度的一个有效的指标是资金积压期间。

资金积压期间=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针对电力销售的特殊性,电力无法储存,设定一个电费回款周期。

电费回款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销售变现天数(Days Sales Outstanding,DSO)是西方企业衡量赊销工作最重要的指标。DSO指标表现了企业的平均收账期,即把赊销收入转化为现金所需的时间,是企业衡量应收账款水平的重要指标。

1.3 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机制

针对用电行业,根据宏观经济预警指数、行业平均附加值、行业平均资本、行业平均工资、生产价格指数、行业电价政策、风险电费构成、整体欠费概率和拖欠比、短期帐龄分析、电费回收难度系数和风险防范绩效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风险防范重点和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用电客户,根据信用等级、信用变化、风险等级、欠费预警(欠费概率)、电费回收难度系数、欠费拖欠概率(1至6个月各期)、电费回款周期等评价指标进行分类管理,制定相应的信用额度(期限)、风险防范和风险对冲策略、欠费催收策略及业务流程控制(包括业扩报装、合同管理、抄表核收、欠费催收各节点风险控制策略)。

1.4 建设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持系统

电费信用风险模型包括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和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两大类。信用风险评价类模型包括信用评分模型、风险评分模型、欠费预测模型、拖欠预测模型、绩效管理模型。信用风险决策类模型包括信用分类决策模型、风险定价模型、信用额度/期限模型、欠费催收决策模型。

2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2.1 制定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电费风险一方面产生于供电企业内部的电费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产生于客户信用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因此,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需要建立在电力营销全过程信用风险管理之上。管理流程采用“三层防范”和“内外控制”手段,将以往单一的欠费事后处理,扩展为对欠费的事先防范、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闭环控制。根据信用评估和欠费预测结果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电费风险防范策略,从而有效地防止拖欠电费的发生。

2.2 客户信用评价

(1)美国银行家爱德华1943年提出“5C”客户资信分析法。它是用5个以字母C开头的英文单词代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的5个要素,品质(Character)、能力( Capability)、资本( Capital)、担保品( 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

电费专业对于电费回收提出用户的资本评价。

(2)首先制定了评价标准:①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并能预付电费。电费做到月结月清,无陈欠电费。②电费做到月结月清,从未出现拖欠电费现象,无陈欠电费。③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交费态度较好,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无陈欠电费。④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但经常出现,无陈欠电费。⑤当按月交纳电费出现困难时,不能做到次月结清电费,需维权诉讼才能缴清。⑥无法交纳电费,使陈欠电费不断增加,有可能形成呆坏帐。 ⑦评价结果:符合评价标准1、2可评为AAA,符合评价标准3可评为AA,符合评价标准4可评为A,符合评价标准5可评为B,符合标准6可评为C,共分为3级。

(3)信用评价法

信用评价法是对收集的企业数据和信用情况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然后进行加权评分,得出顾客的信用分数,并以此进行信用评价的一种方法。

客户信用评价分类及对策

在对客户信用评价后,应根据客户不同的风险程度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如表1所示。

表1

CA1、CA2这两个级别的客户一般实力雄厚,规模较大。这类客户的长期交易前景都非常好,且信誉优良,可以放心地与之交易。CA3这个级别的客户具有较大的交易价值,没有太大的缺点,也不存在破产征兆,可以适当地超过信用限额进行交易,但必须监控其用电情况。CA4这类客户应严格控制在信用限额之内,最好能寻求一些额外的担保。CA5这类客户必须实现先买电后用电政策,而且长期监控用电。

2.3 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有效运转以及关键节点的计算机辅助控制,常州公司与专业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系统软件作为技术支撑平台。该系统在综合分析电力客户的信用表面特征、用电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基础上,以供电公司掌握的客户数据为基础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提供供电公司、用电行业和用电客户三个层面的客户信用动态评估、风险分析识别、欠费预测预警、信用风险防范决策和绩效评价等多项功能,同时实现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辅助控制。

2.4 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电费管理

公司层面上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强化电费回收管理,保证全市电费回收的可控、在控;建立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方面。具体描述如下:

发挥统一集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心的作用,协调财务部门、信息中心、法律部门等共同做好公司的经营风险防范工作;指导建立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机制,采取相应的电费回收策略和措施;结合电费回收情况,分析影响电费回收的主要因素、电费风险预警信息;提出具有指导性的电费回收工作意见供领导决策等。

供电公司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负责用电客户信用档案的日常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客户信用信息。根据客户的信用变化和风险等级,建立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等。负责动态掌握本单位应收账款回收率以及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按照时段、地区、行业等展开欠费构成和电费回收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合适的应收账款回收策略;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电费现金流量的预测及与信息流的差异分析;跟踪每位收费员收费进度,督促催费人员按时催收电费;制定本单位电费回收责任制考核办法,分解电费回收目标任务,严格按照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

3 效果分析

通过建立完善客户电费信用评价体系,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客户信息,电费专业在2013年共计下达维权通知书20份,下达停电通知书20份,公证送达4份,依法16户,申请安装预付费卡表10户。上半年市区大客户电费全部结清,电费回收率100%。电费回收工作基本做到了可控、能控、在控。年底的客户座谈会上,有客户表示,“原以为电力客户信用评价只是一个形式,没有想到我公司评上CA1级客户,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免费的技术指导、人员技术培训,今天又领了奖牌和奖金,既是荣幸又有压力啊。”

4 结论

4.1 建立电费全程信用风险管理模式是防范电费风险的有效手段。

4.2 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

4.3 实现计算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是实施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4.4 在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之际,利用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有效控制供电企业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先国,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高级营销师[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8.

[2][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洪瑞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国家电力公司组织编写,于崇伟,主编.电力市场营销[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7.

篇5

从“无风险”套利谈起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场外衍生品市场和证券融资业务,其中以场外衍生品市场为主要风险来源。无风险套利是金融衍生品市场重要的交易策略,而基于无风险套利形成的无风险定价理论则成为衍生品定价的普遍方法。

根据无风险套利策略,当价格关系出现偏离时就会出现套利机会,通过在市场上的买卖对冲,就可以锁定利润,避免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这种交易策略在金融危机前被广泛采用,很多国际投行甚至通过量化投资,实现策略精准实施,获取了大量利润。然而,无风险套利真的是“无风险”的吗?其实不然。无风险套利规避的仅仅是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即市场风险,而没有规避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在无风险套利交易策略中,策略两端的交易都会面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如果交易对手为国际金融巨头,那么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可能较低,但并非没有风险。

与此类似,银行参与涉及衍生品背对背交易或者自营交易也会出现对冲了市场风险,却带来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情形。以国内银行为例,银行与国内某企业签订了外汇远期合同(美元兑换欧元)。银行在美元相对欧元升值时获利,企业在美元贬值时获利。不考虑银行收取的服务费用,这个交易的初始价值为零。银行与外资投资银行签订了一笔金额相同,但是头寸相反的交易,用以对冲市场风险。在本项交易中,银行将在美元相对欧元贬值时获利。未来可能存在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正如该企业预期的,美元币值贬值。那么银行欠企业钱,而投资银行则将欠银行钱。如果投资银行违约,银行需要平仓,其损失金额就是外汇远期空头的重置成本。第二种情况,与该企业预期的相反,美元币值升值。结果,企业欠银行钱。如果该企业违约,银行平仓后的损失,就等于外汇远期多头的重置成本。由此可见,银行对冲了所有市场风险,却保留了与该企业、投资银行的交易对手风险。

因此,无风险套利并非真正的“无风险”,那么基于无风险套利分析框架形成的衍生品无风险定价方法也就不再“合理”。基于无风险方法的一般衍生品定价也只是考虑规避了市场风险的定价,而没有考虑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因此衍生品盛行的西方金融市场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给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性冲击。传统的衍生品无风险定价方法将不再合理,未来必须将信用风险纳入定价,从而做到真正的无风险定价。

风险转让中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出于风险转让(规避)的目的,金融创新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中的衍生品种类,促进了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在2008年上半年,全球衍生品市场交易名义本金就高达531万亿美元,虽然在2009年后有所下降,但市场交易名义本金仍然高达450万亿美元。衍生品市场巨大的交易中隐藏着重大的风险,即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金融衍生品使得金融风险可以进行分离或者合成,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复制现货买卖而不用现货交割,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巨大便利。然而,金融衍生品只是将风险合成,即将“合成风险”进行转让,而非消灭风险。当金融机构将“合成风险”进行转让时,如进行背对背平盘交易,或者购买CDS(信用违约掉期)进行保护,事实上因为客户关系、合同的特殊约定并不能完全复制,对冲全部风险是不可能的。因此在风险转让过程中,交易的各方并不完全隔绝的,就像藕断丝还连,这里的“丝”就是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举个例子来讲,就银行的代客交易业务进行背对背平盘,存在两端两笔交易业务,即在A端与客户进行交易时,会同时在B端进行同样的一笔交易,实现背对背平盘。当市场向A端客户有利方向发展时,在B端交易中就出现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反之当市场向A端客户不利方向发展时,A端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从背对背平盘交易来看,银行对冲了所有的市场风险,却出现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银行两端的客户虽然没有直接的交易,却因为银行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而互相联系在一起。

将风险合成并实现转让方便了风险管理,促进了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然而事实上“风险转让”只是“将问题转化为新问题”,规避了市场风险,却引发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金融衍生品交易迅速增加的同时,交易对手风险也随之迅速积累,成为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中新的问题。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特性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不同于传统的借贷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具有其特殊性,并与其他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与传统的借贷风险(Lending Risk)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的风险敞口。借贷风险主要来自于贷款、信用卡、抵押贷款以及债券等交易,在交易初期就已经有确定的正风险暴露,风险敞口是静态的。对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则主要存在于衍生品交易当中,如OTC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证券融资业务,合约的经济价值为在交易对手违约时合同规定的所有未来现金流的净值,可为正,可为负,具有极高不确定性,因此交易对手违约时风险暴露存在不确定性,其风险敞口是动态变化的,不同于借贷风险的静态敞口。二是风险敞口是双向的。来自于贷款、信用卡、抵押贷款以及债券等交易只有交易一方承担该风险,而对于OTC市场和证券融资业务,正是由于其主要交易衍生品,其交易具有高杠杆性,并且风险是双向的,这是由于其合约价值的不确定性决定的。由于合约价值可为正,可为负,当自身浮盈时,自身存在交易对手风险,交易对手可能违约,而当自身浮亏时,交易对手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即自身可能会违约,因此风险敞口是双向的,不同于借贷风险的单向风险敞口。

与市场风险(Market Risk)相比,对冲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比较困难:通过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对冲头寸进行动态调整就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然而规避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需要在交易对手层面动态调整CDS头寸,但这很难实现,一则成本太高,二则对小公司来说缺乏具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实践中交易对手风险对冲主要针对在投资组合层面管理预期损失,并对需要特别关注的交易对手进行风险规避。

与传统信用风险(Credit Risk)相比,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对市场波动更加敏感和传染性,原因在于危机期间,市场波动性上升而造成衍生品风险暴露增加,与此同时交易对手违约概率上升。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存在于金融机构之间,而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在危机时期会变得高度相关。由于金融机构的相互依赖性,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不仅对单个企业存在威胁,同时对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也存在严重威胁。这不是危言耸听,1998年美联储和美国投资银行联合救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及2008年全球金融系统面临深渊,都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传统的信用风险主要出现在信贷业务中,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较低,且信用风险在金融机构间的传染性也比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低很多。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之所以难以管理,一方面在于其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密切相关。风险敞口是以市场价值计算的,风险损失是当交易对手违约时按市场价格复制该头寸的成本,因此风险敞口与市场风险关系密切,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与交易对手的流动性也关系密切,比传统的信用风险要复杂得多。另一方面,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还与交易对手信用质量密切相关,尤其是当风险敞口与交易对手信用质量相关时,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就更为复杂。交易对手风险依赖于风险暴露和交易对手的信用质量,但如果两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并同时恶化,就会带来错向风险。风险敞口和违约概率同时随着市场波动而同向变化时,由错向风险造成的潜在风险损失就会增加。如对于看跌期权,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期权价值随之增加,期权买方的交易对手违约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错向风险的产生使得交易对手总体风险迅速增加。

风险防范及管理措施

风险转让熨平了市场波动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金融机构风险规避和风险摊薄的重要途径。此次金融危机让人们认识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使金融机构关联性增强,不仅对单个企业存在威胁,同时对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也存在严重威胁;金融机构淡薄的风险管理意识将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大而不倒”或者“大而不允许倒”的幻想被现实击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成为未来风险管理的重点。

转变管理理念,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全视图的流程风险管理应当是未来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摩根大通、高盛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已经逐步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从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到押品管理、风险缓释都形成了完善的流程管理。在流程管理中,对风险的度量提出了更高的精度要求。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未来风险度量的方法将有标准法向内部模型法转变,这不仅能够提高风险度量的精度,也能够实现批量计算,便于风险的汇总和净额结算。

使用净额结算,加强押品管理。净额结算是指与交易对手存在多笔交易时,对多笔交易进行汇总后结算。根据ISDA协议(ISDA主协议是由国际掉期和衍生品交易协会International Swap and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的标准协议。)使用净额结算,可以降低风险暴露,避免交易对手违约概率飙升时风险敞口的急剧增加,降低了错向风险。押品和保证金是交易对手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风险缓释手段,根据信用支持协议(CSA协议)(《信用支持协议》是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总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交易双方相互交付抵押品的具体细节做出规定:市价评估时间、方式、抵押品的种类、数量,交付抵押起点金额,抵押利息计算和争议解决等),当押品的市场价格和交易对手信用质量发生变化时,可以对押品的价值进行调整,从而降低风险暴露,降低违约时的损失率。2009年,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了“中国化的ISDA主协议”,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主协议》(NAFMII),这成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押品管理协议。

建立CVA交易台,规避错向风险。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在资本计提和资本质量方面的新规都对金融机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信用价值调整(Credit Valuation Adjustment,CVA)是指对冲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成本,它基于与交易对手投资组合的所有交易而得出。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将CVA纳入会计处理,并计提资本。单个交易者支付给CVA交易台一笔费用(CVA费用),CVA交易台使用该费用来覆盖对冲交易存续期内相关风险的成本。当交易对手实际违约时,所有产品的全部费用应该被作为部分的缓冲,考虑到与同一交易对手的净额结算效应,CVA交易台向交易者或者工司补偿等同于衍生品盯市价值损失的部分。通过建立CVA交易台,可以实现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规避错向风险。

建立中央清算系统。将中央交易对手机制引入交易对手清算系统,单个机构将其交易对手风险转移到中央交易对手,由中央交易对手集中进行管理。对于单个机构,其交易对手风险都转移给中央交易对手,规避了风险;对于中央交易对手,在多边的净额中可以获得收益,但承担了转移过来的信用风险;对于整个金融体系,交易对手风险集中到中央交易对手,存在风险集中的隐患,如果风险集中度过高,中央交易对手无法继续进行清算,将危机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央交易对手被要求严格集中管理其风险,避免出现上述情形。

国内交易对手风险管理的挑战和展望

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在交易对手风险管理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银监会在2012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提出计量所有衍生产品和证券融资交易的CCR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方法,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重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并将其纳入监管体系。然而从实施层面来看,银行开始识别风险到提出相应的方法论再到建立起风险管理系统都需要时间,银监会提出详细的监管标准和方法也需要时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管理和监管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风险管理方面将国外的技术引入国内,可能还面临这具体实施的问题。比如说,国内衍生品市场多采用保证金交易,较少采用抵押协议,而按照ISDA主协议国际衍生品交易多采用抵押品作为风险缓释方法,保证金协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替代抵押协议值得商榷。以银行来说,其国内的衍生品交易对手多为国内大型的企业、机构,这些企业、机构同时也是商业银行重要的银行账户客户,是其存款大客户,迫于存款压力,银行在抵押协议上的议价能力和执行能力可能会降低,保证金协议和抵押协议在很多时候都很难得到有效执行,抵押协议的适用性也是国内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的难点之一。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中国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视角的全面对外开放,充分体现一个具有有序市场竞争性的银行业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稳定发展。不同于一般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作为高负债经营行业,在提供金融服务赚取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来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用风险。在各种风险之中,信用风险与银行流动性、资产总量密切相关,对商业的传统业务、贷款业务、信用担保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都起到影响。由此可见,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方向。因此,在当前的金融全球化和市场波动激烈的经济环境条件下,首要任务是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加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及特征

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信用风险识别,信用风险识别是对信用风险的定性分析。银行通过信用事项识别技术来分析信用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来判断信用事项代表的风险与机会,为信用风险识别提供相关信息。第二个环节是信用风险计量和评估,它可以使管理者了解潜在事件对企业目标实现的影响。管理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风险评估,即估算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预测信用风险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充足的数据来源和良好的信用风险模型是信用风险计量的重要依据。第三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控制,该环节是银行根据其信用识别和计量的结果,银行通过其自身所能承担的信用风险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其具体的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风险管理的最佳效果。最后一个环节是信用风险的监测,包括内部监测与外部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监管部门的监管,主要监管银行的风险资本金。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来控制信用风险,以达到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目标。信用风险具有客观性、可控性、滞后性、可控性等特征。信用风险的客观性表现为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是不会被完全消除的。但可采取相关措施将信用风险调控至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信用风险的可控性。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与借款人内、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当某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借款人不能时偿还贷款,最终贷款成为不良贷款,而一定时间后信用风险才会凸显,这便是信用风险的时滞性,因此运用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能够及时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用风险给银行所带来的损失,这体现了信用风险也具有可控性。

2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2.1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虽然开始早于2004年,五级分类制度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里面进行全面的推行使用。按照五级分类制度,商业银行贷款的划分可按照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根据这五个等级贷款的违约情况和逾期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根据监控结果得出相应指标,由于各类贷款分类标准不统一,界定不清晰,导致大多数贷款分类情况都按主观分析。加上相关的度量方法和风险评估技术水平无法与快速发展的银行业保持匹配性,银行间大数据基础平台缺失性,笼统的指标并不能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监控。

2.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具有缺陷性

从国际上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可知信用风险管理流程决定了风险管理质量,评估信用风险质量存在滞后性。信用风险管理应该在完整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自上而下贯穿整个商业银行业务的全部流程,渗透业务发展。商业银行应坚持以信贷业务前控制、信贷业务早期控制和内部消化等作为的信贷风险管理的三大原则,运用分析系统对客户贷款进行动态式跟踪调查,例如信贷风险识别系统、信贷风险量化系统和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等。为有效进行信用风险量化,很多商业银行制定了清晰的信用风险控制流程,包括了银行业务的拓展环节,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环节,贷款发放后的管理环节,对不良资产管理环节等。为促进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设计了信贷控制流程,通过信贷业务前、信贷业务中、信贷业务后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对信用风险进行控制或规避。但通过实践,与领先国外同行相比,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任存在不足,各部门只履行自己的职能,风险管理工作较难开展,影响着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统一性。

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治理架构设置不科学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银行运用的是“三会一层”的风险管理架构,管理体系由总行、一级、二级分行、一级、二级支行五个层次构成。在总行中股东大会分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层面再分设风险管理及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高级管理层,审计委员会;经营风险监督控制委员会、风险资产管理委员会和授信审查委员会构成了高级管理层;除二级支行外其他四个层次主要有行长室、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运营财会部、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保部等。这种管理体系这使得信息传递时间长、对形势变化反应不灵敏,造成决策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降低。另外,风险管理部门人员较少且年龄普遍偏大,部门地位常年没有明显提高,其他部门也不会完全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使其很难独立开展工作,未能实现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模式。

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策建议

为了有效推进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体系优化,应首先从信用风险的管理架构的优化开始,在高级管理层统一部署,各个经营层认真执行,最终推动管理架构的优化。其次是风险管理文化、计量技术、风险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优化。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计量技术和管理流程,从这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3.1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架构优化

商业银行应不断完善信用风险体系,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加强对重点行业、地区和重大风险事项的风险管理和识别,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了解各级组织部门的职责,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强化管理信贷资产质量,以促进战略实施,优化信用风险结构,平衡风险、资本、收益为目标,学习借鉴新资本协议实施成果,优化信贷组合管理措施。加强建设三道防线,完善产品管控机制,改善客户管理体系,改进授权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风险管控技术,提高全面风险管理效率。加强风险案件治理,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稳定。科学管理和衡量资产质量,将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次级、可疑、损失为不良贷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在风险管理架构作出整改,调险控制部的设计。经营风险监督委员会监督、管理全行范围内的信用分险,并负责审定信用风险的管理政策与信用风险限额;授信检查委员会是业务交易中的最高决策机构;信用风险监测报告,管理措施的制定由风险管理部负责;表内外业务的审查审批,授信审查和审批的由授信审查部,有效实现相关岗位的行政分离;负责风险资产部主要负责风险资产管理。另外,设立集中出账部门,负责银行业务出账监督管理和管理分支机构;由授信审批部选派员工至分行,负责分行授信审批工作,分行选派审批员工至各支行负责相关授信审批工作,各分支行遵循全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这有效地实现信用风险的集中垂直管理。

3.2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优化

信用风险管理理念的优化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灵魂的完善,先进的信用理念使员工自觉遵守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也使制度约束和激励员工行为。促使风险管理更有效力和生命力。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与员工行为息息相关,银行应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每个员工的思想里,形成风险意识和行动准则,懂得洞察在日常工作中的信用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要把风险管理理念注入到日常风险管理工作中,涵盖全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及每个环节,形成与企业文化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文化,规范银行员工的职业操守,降低银行工作员工的道德风险。发挥风险文化的约束、激励、导向等作用,最大限度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力,保证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但是风险管理意识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定期在全行范围内进行相关培训,让每个员工都有专业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3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流程优化

商业银行应建立信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加强了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识别。信用风险通过预警监控模型发现时,通常还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挽救弥补银行的资产损失,但如果被动地等待不良资产发生往往导致银行资产的巨大损失。先进的预警监控模型可以帮助银行快速有效区分目标客户,促进银行信贷资金效率,也可以成功挑战竞争对手。运用风险预警监控模型对经济金融发展策略、银行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重大的行业技术变革、行业出现明显衰退、政府调整行业政策,金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都是影响行业预警信号的因素。密切关注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加强风险预警,运用风险预警指导信贷业务发展,促进预警监控模型的不断完善。银行业务的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每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此银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和银行每笔贷款的质量状况相关。由此可见对每个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限额尤为重要。进行信用限额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要求银行客户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主要包括财务报告、资产价值的评估报告等,将银行客户提供的审计部门审计过的财务报表比对客户纳税信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第二,扩大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法律法规立形式,将所有政府部门系统相关数据交由征信机构进行整理汇总,为商业银行不同业务发展需求,提供更多详细的高质量信息;第三,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扩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梳理补充现有数据,为信用限额测算规则建立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撑。同时商业银行全面的掌握企业的真实信息,有助于及早发现风险信号,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信用风险的损失。积极推行风险报告机制是为经营决策服务,为风险管理服务,为创造资产价值服务。充分发挥风险报告机制的作用依靠风险报告传递的效率和风险报告的质量。

4结语

信用风险是银行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银行业是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主要机构。我国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商业银行的有效管理迫在眉睫。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形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顺应时代热点。金融危机后信用风险管理环境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定量分析与模型运用,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发展,信用风险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淼.HX银行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优化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

[2]谢济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8.

[3]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衣向东.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J].时代金融(银行分析),2009(4).

篇7

关键词: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1、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1.1信贷资产和不良资产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实际风险资本配置的统计情况发现,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占银行所有风险暴露的60%,而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分别占到了20%,通过统计发现,我国资产在5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有20多家,中小银行的信贷不良率相对较高,信用风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由于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企业的资金周转不够,只能靠银行的贷款提供资金进行正常的运转,但是这种恶性的循环导致了大量的信贷资金被长期的占用,也就造成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降低,同时,由于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了很多银行的贷款难以收回,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贷款方通常是一些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比,其经营管理的稳定性比较差,导致银行贷款难以收回的同时,就会形成信贷资产的坏账,使银行的信用风险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也会被降低,严重的影响了银行贷款对企业的作用。

1.2中小银行市场定位的现状

我国的中小银行很多业务都还是粗放的经营方式,市场定位只注重形式,客户群体也不够稳定,甚至一些中小银行对市场定位还表现的摇摆不定,在银行的日常运营中,这种定位不够明确主要就表现在中小银行喜欢和国有的大银行抢夺客户,虽然有一定的外部因素和金融市场条件存在,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心银行本身的因素导致的,我国的中小银行业务单一、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产品的创新能力有限,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限制了我国中小银行的生存和发展,这样银行的信用风险的问题随着银行的运营时间逐渐的累积起来了。

2、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的日常运营非常重要,风险管理在银行每个环节中都有体现,目前我国中小银行的从业人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不够了解,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普遍偏低,对中小银行的发展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没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中小银行对于信用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我国由于特殊的经济体制,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差,信用风险体系也不够健全,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中小银行的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信用风险体制不完善和没有一个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等原因,在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中,美国的银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我国的很多中小银行也开始应用美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使用较多的有KMV信用监管模型、消费者信用评分模型、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等,这些模型都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2信用风险识别体系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在银行业务中使用,中小银行的信息系统不能够适合银行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升级和改造缺乏持续性和前瞻性,现有的一些系统对数据的处理不够准确,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很多中小银行对客户的审查还停留在财务报表的审查,对银行业务风险没有一个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信用风险的分析缺少科学性,国外的经营已经证明,先进的信息技术是银行经营策略的一个保障,但是我国的中小银行由于资金和技术等的限制,对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够,与一些国有的大型银行和国外的一些银行相比,我国中小银行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还很低。

2.3外部监管体制

我国有对银行专门管理的机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我国的所有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的监管,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合规性的监管正在向着风险性监管为主进行转变,政府的监管对银行经营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监管机构运营时间较短,与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监管的经验还很缺乏,我国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目前还侧重与机构的审批,对一些不合规的行为也只进行象征的先进处罚,监管的方式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对银行的监督也只是进行合规性检查,由此可见,我国的监管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金融、财政和社会保障的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宏观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更是给银行的信贷增加了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在社会信用相关的立法也严重的缺乏,尤其是经济的主题在社会信用方面缺少必要的法律约束,从政策上限制了我国信用风险管理观念,我国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大大提高了。

3、完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3.1构建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要想构建一个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积极处置不良资产、改善银行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做起。在培育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时,应该在中小银行中,从上到下的树立一种风险管理的观念,从而营造出一个风险管理文化,在银行内倡导一种风险意识,从银行的内部引导和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对于风险管理体系,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就是在银行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治理结构,其次是通过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历史的经验表面,银行应该把信用风险管理部分作为银行重要的位置,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商业银行都在内部设立一个风险管理委员会,对银行的信用风险进行直接的管理。在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时,应该利用历史数据和现有的客户数据,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我国的中小银行在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建设时,应该从加大投入、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

3.2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很多银行必备的系统,例如花旗、大通等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全球风险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内的数据都是每天更新,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很强,同时还拥有强大的统计和查询等功能,为银行的风险评级等工作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参考,西方银行对外部的监管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结合,由于银行这种特殊的金融机构如果出现危险,不但会给国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因此,西方对于银行的监控制度都非常的严格,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同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做出评估报告,国外各大银行都拥有一个专业的风险管理队伍,专门对银行的贷款问题进行处理,保证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进行。

3.3建立贷款担保制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保险制度也是提高银行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的方式之一,在中小银行的发展中,一个信用担保制度是目前急需的,在中小银行的信用环境中,国家政府机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由于中小银行对地方的企业发展和壮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通过相关的监管措施,扶植和监管中小银行的发展,尤其是建立一些信用担保机构,这样就可以在扶植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中小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大力的发展民营的担保机构,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到担保市场中,为中小银行和地方企业直接的贷款等业务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为了达到这一发展目标,针对我国信用环境价差、地域限制等客观因素,政府部门应该先出台一些政策法规,来引导和监管中小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发展。

结语

在经济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这次美国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为各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敲响了警钟,提醒全球范围内的银行机构注意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召开了第四次的金融工作会议,对我国金融机构提出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弦、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三个发展方向的要求,本文就在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中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莹.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2] 陈琳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3] 孙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式及防范策略研究[J].财贸经济.2006(09)

[4] 邓溶.浅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3)

[5] 郁璐.关于加强操作风险控制的思考[J].现代金融.2009(02)

[6] 刘睿,巴曙松.基于记分卡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模拟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02)

[7] 李镇西.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J].银行家.2011(05)

[8] 赵万宏.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J].银行家.2008(11)

篇8

股权投资产生的风险并表管理基本要求

银行集团的附属公司通过公开市场或场外交易以购买上市公司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参与投资基金或投资股票衍生工具等方式直接进行股权投资,都会使附属公司暴露于股权的信用风险之下。这种信用风险到底有多大,银行集团内部可以通过建立相关违约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计量。在不具备利用相关模型管理风险的情况下,无法对单个股权投资产生的信用风险进行数量上的区分,只能采用简单可行的区分方法。按照巴塞尔新协议的规定,上市公司股权暴露的信用风险权重为300%,非上市公司股权暴露的信用风险权重则高达400%。一些国家对商业银行其他类型的股权投资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也规定了相应的风险权重。

对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投资有关基金形成的股权暴露,美国的监管要求明确需要银行计算投资基金份额中投资的单个资产形成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而且,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数额不能低于对基金形成的股权暴露调整后账面价值的7%,这意味着投资基金形成的资产其信用风险权重最低为7%。投资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单位信托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都会形成银行的股权暴露。

对商业银行投资股票衍生工具,并列入银行账户,不仅要求计算股权暴露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而且还需要计算由此导致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对前者而言,如果没有采取对冲策略,并且银行没有将此类衍生工具的重估收益作为附属资本,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数额应该是衍生工具的公平价值。如果银行将其重估收益作为附属资本,计算风险加权资产的数额是衍生工具投资的历史成本减损失准备金。在银行的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扣减的股权暴露,不需要计算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如果银行采取了对冲策略,在完全对冲的情况下,银行不承担市场风险。在不完全对冲的情况下,银行承担剩余的市场风险。然而,无论是否完全对冲,银行都要面对交易对手无法履约的信用风险,需要计算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无论采取何种计算方法,都需要计量衍生工具的当期暴露和未来时间内暴露可能的波动情况(即潜在暴露)。

股权暴露的监管规则反映出监管机构对风险的基本判断和监管导向,这些判断和监管导向成为银行集团对股权投资进行风险并表管理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明确股权投资的账户归属。对集团内所有附属公司投资形成风险资产的账户归属进行划分,明确列入银行账户或交易账户,不同账户归属不仅意味着不同的监管资本占用,也意味着风险并表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明确附属公司的投资策略、投资产品和投资标准。明确投资对象和期限、风险缓释措施、预期损失和预期收益等;明确不同投资产品或资产,如股票、基金、股票衍生工具、不动产等,在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结算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具体管理要求;明确投资准入具体标准、筛选和审核标准、持续项目管理要求等。

明确由银行集团统一开发和验证风险计量工具。银行集团进行风险并表管理,应避免附属公司与银行集团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不统一。鉴于附属公司可能投资企业股权,银行集团内商业银行或证券公司还可能向同一债务人提供其他金融产品,对同一债务人的信用风险评估必须统一尺度。就市场风险计量而言,需要银行集团内部采用统一的建立模型方法和压力测试方法。附属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在统一的模型下,进行置信度、期限、压力测试参数的调整,由银行集团负责对风险参数调整后模型的表现进行持续验证。就流动性风险管理而言,分别从附属公司和银行集团两个层面,进行流动性缺口、筹资应急计划等方面的测试,确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明确差异化的风险偏好。除了银行资本充足率、证券公司净资本与净资产比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外,风险并表管理可以引入杠杆率指标,比较集团内部各个附属公司承担的风险与银行集团风险偏好的一致程度。股权投资的信用风险明显高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应该设置更高的内部信用评级准入标准。附属公司进行的股权投资更多地倾向于长期投资,如果投资对象是上市公司,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市场风险。如果投资于非上市公司,则面临未来如何退出投资的风险。风险并表管理应立足于集团层面和附属公司层面对于市场波动状况与退出时机判断一致,根据风险偏好差异安排不同的投资期限和风险监控方法。

股权投资对银行集团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

如果将商业银行直接进行股权投资称为直接投资模式,而商业银行通过附属银行、证券公司或附属的投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称为间接投资模式的话。在间接投资模式下,投资比例、并表方式和股权投资的类型都会对银行集团和附属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产生影响。以下通过简化情形分析对银行集团资本充足水平的影响。

银行集团直接进行股权投资

假设在银行集团不进行任何股权投资的情况下风险加权资产为1000亿元,总资本为100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0%;在总资本不变的情况下,银行集团将50亿元投向上市公司的股权,50亿投向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按照巴塞尔协议的监管规定,前者形成150亿元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后者形成200亿元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虽然总资本未发生变化,但银行集团的风险加权资产已变为1350亿元,资本充足率由此下降为7.41%。

银行集团通过附属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如果银行集团采取通过附属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的方式。假设附属公司的资本为50亿元,其中银行集团作为股东投资35亿元,占附属公司全部资本额的70%,附属公司将50亿元投资上市公司的股权,50亿元投资非上市公司的股权。

资本直接扣减。将附属公司纳入集团层面的资本充足率并表范围,采取直接扣减银行集团总资本的方式,即从银行集团总资本中扣减对附属公司的投资,银行集团的总资本变成65亿元,风险加权资产仍是1000亿元,并表后的资本充足率为6.5%。

按比例并表。按比例并表,只需要将350亿元股权投资形成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70%(245亿元)纳入银行集团的风险加权资产,这样并表后银行集团的风险加权资产为1245亿元,总资本100亿元,资本充足率变为8.03%。

按“巴塞尔协议Ⅲ”规则并表。上例中除了银行集团向附属公司进行资本注入以外,还有其他第三方少数股东权益。“巴塞尔协议Ⅲ”对第三方持有的附属公司发行的少数股东权益和其他资本工具设计了更为复杂的并表方式。简单地说,就是银行集团在计算并表的资本充足率时需要扣除附属公司资本盈余中不属于银行集团的部分。资本盈余是实际资本与监管要求的资本之间的差额。

对于银行集团内附属公司如何计算其资本盈余与各国的监管制度和会计制度相关,关键的问题是附属公司是否也必须有严格的资本充足要求。假如监管机构也要求附属公司达到10.5%的资本充足水平,而附属公司的风险加权资产为350亿元,要求的资本水平应该是36.75亿元。这样,实际资本50亿元与要求的资本36.75亿元之间形成13.25亿元的资本盈余。以银行集团对附属公司投资的比例70%计算,能够纳入并表的部分为13.25亿元的70%,即9.28亿元。对附属公司投资的35亿元中可以有9.28亿元计入并表后银行集团的总资本,并表后银行集团的总资本为74.28亿元(65+9.28=74.28),风险加权资产为1245亿元的情况下,银行集团的资本充足率仅为5.97%。

股权投资面临更高的资本回报要求

就中国银行业而言,银行集团通过附属公司形成的股权暴露在风险收益配比方面是否可行,是未来股权投资决策中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股权投资、发放个人按揭贷款或公司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根据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监管资本计算要求,在违约损失率45%的前提下,违约概率达到15%时,住宅按揭贷款的风险权重高达235.72%。对于公司业务中大企业贷款,标普CCC级债务人对应的违约概率为22.59%,仍以45%作为违约损失率,对应的信用风险权重达到243.45%。住宅按揭贷款和大企业贷款业务的信用风险权重均低于投资上市公司股权300%的信用风险权重。如果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信用风险权重达到400%。如果投资不良资产的股权,原则上信用风险权重应该高于400%。

篇9

IFRS9与IAS39最大的不同在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这也是整个金融工具项目进程中最困难的部分。IAS39采用“已发生损失模式”(如表1所示),直到有减值的客观证据之后才确认减值损失,这种模式本为限制企业建立用于平滑利润的秘密准备,但却会导致信用损失的延迟确认,金融危机期间这被认为是IAS39的一个重大不足。而且IAS39复杂而缺乏逻辑的金融资产分类使得金融资产减值处理同样复杂而混乱。

IFRS9在减值问题上的主要目标是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关于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的有用信息,因此IFRS9采用了前瞻性的“预期损失模式”,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并在报告日更新预期损失金额以反映信用风险的变化。同时,IFRS9对所有需要考虑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性金融资产、应收租赁款、应收账款、贷款承诺和金融担保合约等)采用相同的减值处理方法,大大降低了IAS39的复杂程度。IFRS9的减值模式(如表2所示)提供了两类重要信息:一是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所有相关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即确认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12-month expected credit loss),以后期间信用风险若有重大增加,则需确认全期预期信用损失(Lifetime expected credit loss);二是取决于金融资产减值情况的利息收入。

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指自报告日后的12个月内可能发生的违约事项所导致的期望信用损失。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并非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现金短缺金额,而是信用损失总额与其未来12个月发生损失的概率相加权的结果。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也不是未来12个月内预期将发生违约的金融资产的信用损失,若报告主体能够识别那些信用风险预期有重大增加的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合,则需确认全期预期信用损失。全期信用损失,是指在金融工具的整个存续期内因借款人违约所产生损失的期望现值。因此,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是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需考虑未来12个月的违约概率。IFRS9认为,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即确认全期预期信用损失并不适当,因为金融资产定价已将信用损失的初步预期考虑在内。当预期信用损失超过初步预期时,贷款人所得报酬不足以抵偿其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水平,即信用风险有重大增加,此时确认全期预期信用损失才能更好地在报表中反映损失。

一般而言,金融资产在实际出现减值损失或违约事项实际发生之前,信用风险就会有重大增加,IFRS9并未强制使用某一特定违约概率来评估信用风险的增加,报告主体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评估信用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信用风险分析是一种多因素整体分析,换言之,是否需要考虑某一特定因素及其权重如何,取决于金融产品的类型、金融工具的特征和借款人等诸多情况。评估信用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往往基于金融资产组合,因为信用风险总体上的重大增加,未必体现为个体金融资产信用风险增加的证据,所以基于组合的信用风险评估才能确保全期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关于信用风险评估,IFRS9还给出了一个可反驳的假设(Rebuttable assumption),即自初始确认起某项金融资产的合同支付过期超过30天,则认为该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有重大增加。既然是可反驳的假设,就意味着这并非并一个判断信用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绝对指标,但被视为是需要确认预期全期损失的最迟节点。此外,若报告日某项金融资产被确定为低风险,则报告主体可认为该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有重大增加。具有投资级信用评级的金融资产可被视为低信用风险,不过信用评级并非判断低风险的先决条件。若借款人的偿付能力很强,或情况的不利变化并不会降低借款人的履约能力,相关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便可视为低风险。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用来阐释前面所提到的预期损失模式及其相关概念。某银行提供住房抵押贷款,在某国发起一住房贷款组合,图1反映了不同阶段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情况。

IFRS9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式”是在可操作性与真实陈述之间折衷之后的产物。很多报表使用者认为2009年版的征求意见稿在理论上更优,但可操作性差。2009年版征求意见稿便提出了“预期损失模式”,其关键处理原则包括:报告主体在刚取得金融资产时就应确定其预期信用损失;在该金融资产的有效期限内,对预期信用损失建立备抵账户,同时按照扣除预期信用损失后的金额分期确认利息收入,利息收入的确认反映预期损失的分摊;每一期末重新评估预期信用损失,若信用损失预期有变则立即确认其影响效果。这种方法需要同时获得会计系统信息(计算利息)与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监控预期损失),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两套系统通常是各自维护的。此外,这种方法在运用于开放投资组合时也遇到了困难。此后2011年的补充文件和2013年的征求意见稿,直到2014年的IFRS9,都采用“分离法”(Decoupled approach)来解决操作性问题,即将利息计算与预期损失确认分而治之。因为强调了现有信息系统下的可操作性,理论上的纯粹性就要有所让步。例如,IASB承认在第一阶段确认“12个月期的预期信用损失”,在概念是不合理的,但可调整利息收入,从而曲线实现2009年征求意见稿中“利息收入的确认反映预期损失分摊”的效果。

四、套期保值会计

IFRS9关于套期保值会计的内容并非金融危机催生的果实。IFRS9对套期保值会计做出的改进,也不像前两部分―分类和计量问题、减值问题那样具有颠覆性的变化。实际上,IFRS9并未改变IAS39关于“公允价值套期保值”和“现金流套期保值”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IFRS9在套期保值会计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通过明晰“被套期项目”、“套期工具”等基础概念的外延范围、取消量化界限标准、改进披露等措施,打通会计处理与风险管理策略的相承之脉。虽然没有巨变,但是套期保值会计从2010年12月的征求意见稿到2013年11月的正式准则,仍然花了三年时间,部分原因在于其间对开放投资组合动态风险管理(所谓“宏观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存在颇多争论,后来IASB宣布将宏观套期保值会计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即IFRS9只涉及普通套期保值会计问题,始能尘埃落定。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为规避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信用风险等,指定一项或一项以上套期工具,使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抵销被套期项目全部或部分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用简单形象的非正式图解表示,做套期保值若能使被套期项目的价值波动从变为,甚至,则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减少甚至消除风险,在于被套期项目与套期工具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关系,即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价值变动必然反向(但未必等值)。

IAS39允许报告主体自己选择是否采用套期保值会计,因此可能出现使用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的企业没有使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情况。同时,IAS39还是规则导向的,比如要求套期有效性在80%~125%之间时才能使用套期保值会计,这又会出现某些做了套期保值的企业无法使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情况。IAS39在概念外延上的某些缺陷,也使报告主体不能充分反映其风险管理活动。比如,航空公司通常签订原油远期合约以减少航油(原油是航油的主要成分,航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价格变动风险,但按照IAS39,这并非一个有效的套期保值,因为除了非金融项目的外汇风险以外,IAS39不允许将套期保值会计用于非金融项目的风险组分(Risk components of non-financial items)。IAS39的规则促成了套期保值与套期保值会计之间的拧巴关系,很难让报表使用者理解报告主体面临的风险是什么,管理当局是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以及风险管理策略的效果究竟如何。

IFRS9的主要变化涉及被套期项目和套期保值工具的资格、套期有效性的测试,以及披露要求的扩展,以实现将套期保值会计与风险管理策略紧密结合起来的目标。

在被套期项目的资格方面,IFRS9指出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的风险组分只要满足“可单独识别”和“可靠计量”两个条件,也可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IAS39只针对金融项目)。这对于针对非金融风险的套期保值非常有利,进一步说,IFRS9的这一变化对意欲对冲非金融风险的报告主体(如前述航空公司等非金融企业)非常有利。在套期工具的资格方面,IFRS9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进入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作为套期工具(IAS39只允许在外汇风险套期保值中使用非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在套期有效性测试方面,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取消了“80%~125%”这一衡量套期有效性的量化界限标准,代之通过复核风险管理策略来评估套期有效性。IFRS9要求套期保值关系符合以下条件时才能使用套期保值会计:(1)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之间存在经济关系;(2)信用风险的影响不应超过上述经济关系(即基础变量变动的影响)引起的价值变化,举例来说,报告主体准备对冲商品价格风险,若信用风险对套期工具的价值变动影响超过了价格风险这一基础变量的影响,则本条不满足,此时信用风险对套期工具的影响超过价格风险,而被套期项目主要受价格风险的影响,套期保值关系被异化;(3)套期比率应当反映被套期项目的实际数量和套期工具的实际数量。IFRS9并未规定评价套期有效性的具体方法,只要充分考虑套期关系的相关特征,包括套期无效部分的缘由,则既可采用定量评估,也可采用定性评估。IFRS9进一步指出,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实施上述评价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意味着用于决策目的的内部管理信息可以作为评估套期关系是否符合有效性要求的基础。在披露要求方面,IAS39按套期保值类型提供套期保值会计信息,投资者很难将这些信息与套期保值所要对冲的风险类型联系起来。IFRS9则要求使用表格集中披露所有关于套期保值会计的信息,需在套期保值类型下标明对冲的风险类型。

篇1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吉林 长春 130000)

摘 要:本文通过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以及外部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其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35-01

目前,不当发卡、信用卡套现等给发展尚不成熟的我国信用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急需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为我国的信用卡行业保驾护航。

一、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的构建

1.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内部体系的构建原则

信用卡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信贷方式和支付手段,对其进行风险管理不能沿用过去的理念和方法,而应该根据其特点重新进行构建,其构建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性。信用卡业务相较于银行其他的传统业务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涉及的环节多,流程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信用卡的风险管理只有建立起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在内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效果。

第二,平衡性。信用卡的盈利水平无疑是很高的,但因其具有明显的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的特征,导致其在风险的控制和业务的进一步扩张上具有很深的矛盾。只有平衡发展的风险管理观,也即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够既保证银行获得可观的利润,又保证其风险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第三,前瞻性。信用卡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高科技的特征,面对普遍存在的伪卡欺诈等给银行造成的巨大损失,发卡行必须提高自身的前瞻性,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风险侦测系统、磁条纹理鉴别系统等加强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

第四,开放性。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的开放性不仅体现在同行间进行信息的共享,也包括与信用卡业务有紧密联系的部门如个人业务部、信贷部等之间进行数据的共享,协同合作,构建风险的管理体系。

第五,国际性。构建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体系时,突破国境的限制,与其他各国、各国际组织进行亲密合作,利用最新的风险防范措施应对新的犯罪形式,提高防范信用卡风险的能力。

2.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成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体系本着覆盖信用卡业务流程的原则,主要包括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化解三个环节,具体构建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产品规划阶段的风险管理。在信用卡产品的规划阶段,发卡行需要先对产品的盈利能力进行衡量,然后根据本行的特点以及进一步的经营策略与规划对目标市场和客户进行定位,再结合对市场竞争状况的评估,拟定产品的定价、授信标准、催收政策等具体的细节。

第二,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管理。市场开发阶段是进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做好此阶段的宣传以及对客户的筛选工作能够大大降低风险度。在进行市场宣传之前,发卡行做好对市场人员的思想道德培训工作,提高其业务能力;市场开发阶段,明确营销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从源头上防范信用风险。

第三,授信审批阶段的风险管理。首先,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和收益的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授信政策的细化;然后,多渠道搜集信息为信用评分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最后,建立完善的信用审核机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第四,账户维护阶段的风险管理。经过授信审批,客户成功申请信用卡之后,发卡行就要为客户建立专门的账户进行业务的往来。。

第五,还款及催收阶段的风险管理。客户使用授信额度之后,发卡行每月按照提前规定好的日期生成账单,并为客户预留还款期限,如果客户在此期间偿还全部的欠款,那么将可以享受免息的待遇,当然预借现金的除外。否则将进入逾期状态,发卡行即可采取催收的措施。

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外部体系的构建

1.个人征信的含义

个人征信指的是由专门的征信机构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的数据库,将分散在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从而对外提供个人信用报告和信用评估等服务的活动。众多的先进经验表明,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为信用卡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议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征信机构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征信产品应用范围不够广泛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的深入,急需对其进行完善,具体的措施包括: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并在原有基础上将保险、证券、工商等纳入范畴之内,扩大所采集数据的覆盖面,以便为其他部门提供征信服务;第二,为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改进内部评级体系的同时,推动第三方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促进内外部评级结果的结合,提供更高质量的信用服务;第三,明确监管目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用卡业务因其高盈利性、高成长性和规模效应的特点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争相开办,但同时伴随而来的就是高风险。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从构建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两方面对其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