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业行业研究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业行业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药业行业研究

篇1

关键词:摄影测量 空间数据 生产流程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P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038-02

1 产品模式

1.1 基本产品

根据目前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生产技术发展和用户的需要,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基本模式: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简称为“4D”。这些产品可根据需要以数字和模拟二种形式提供。根据用户的需要可形成复合产品,如数字线划图与数字正射影像图叠加可形成数字影像地形图。

(1)数字线划图,简称为DLG(Digital Line Graphic)。

是地形图上基础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其中保存着要素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数字线划图可满足各种空间分析要求,与其他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

(2)数字正射影像图,简称为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

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后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或遥感影像,逐像元进行辐射纠正、微分纠正和镶嵌,按标准分幅的地形图范围进行裁切生成的影像数据,带有公里格网和内、外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影像平面图,具有地图的几何精度和影像特征。DOM具有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的特点,可作为背景控制信息、评价其它数据的精度、现势性和完整性;从中可提取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或派生出新的信息,可用于地形图的更新。

(3)数字高程模型,简称为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是在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或不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为控制地表形态,可配套提供离散高程点数据。

(4)数字栅格地图,简称为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

是以栅格数据格式存储和表示的地图图形数据文件。在内容、几何精度、规格和色彩等方面与地形图图形基本保持一致,可用于DLG数据的采集、评价和更新,也可与DOM,DEM等数据叠加使用,从而提取、更新地图数据和派生出新的信息。

1.2 复合产品

(1)数字影像地形图(Digital Orthophoto Topographic Map)。

以数字正射影像图(单色或彩色)为基础,叠加相关的数字线划图而产生的复合数字地图产品。同时具有正射影像图的精度高、信息丰富、直观真实的特点和矢量数据保存着要素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的特点,可以为各种用户提供地形信息和最新空间实体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2)数字影像地面模型(Digital Orthophoto Ground Model)。

以数字正射影像图(单色或彩色)为基础,叠加相关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而产生的复合数字模型产品。具有正射影像图的基本特征和立体突出显示地表的起伏形态的特点,可为用户提供直观地表三维景观,可用于工程规划和优化设计。

(3)数字影像专题图(Digital Orthophoto Thematic Map)。

以数字正射影像图(单色或彩色)为基础,叠加相关的专题矢量数据而产生的复合数字地图产品。同时具有正射影像的基本特征和突出表达各种不同专题地图信息的特点,可以为各种用户提供直观信息和与之相关的丰富的背景信息,满足各专业部门对专题图的需要。

2 基本特征

2.1 数据格式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数据格式主要分为矢量和栅格二种,数字线划图为矢量数据集,每一地理要素分别采用点、线、面描述其几何特征,并赋予属性,同时按要素分类分为若干数据层,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做空间检索、空间分析使用。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栅格地图为栅格数据集,数据结构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由行列号确定它的位置,且具有表达实体属性的类型或值的编码。

矢量数据能全面地描述地表目标,可随机的进行数据选取和显示,与其它信息叠加,可进行空间分析、决策。具有严密的数据结构,数据量小,可完整地描述数据的拓扑关系,便于深层次分析,输出质量好,数据精度高,但其数据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栅格数据具有数据结构简单,空间数据的叠加简便,易于进行空间分析,相对来说图形数据量大,数据和信息量受像元大小的限制。

2.2 基本内容

考虑到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时间和产品的提供周期,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分为核心地形要素;第二层次为在核心地形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需要,选取更多的其它要素(可选要素);第三层次为全部地形图要素(全要素)。

矢量数据的基本内容:大地控制测量数据(包括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天文点、重力点)、水系及附属设施、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交通运输与管线设施、境界、地表覆盖、地貌。

栅格数据:DEM格网数据,格网间距5 m或12.5 m;DOM影像数据,地面分辨率为1 m;DRG图形数据,分辨率不低于250dpi.

文本数据:地名数据,含地名位置、类型、行政区划、经济信息等;元数据,说明数据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的背景信息,是数据自身的描述信息。

3 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法空间数据生产流程及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的空间数据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3.1 资料准备

航摄资料如航摄底片、控制点资料、相关的地形图、航摄机鉴定表、航摄验收报告等应收集齐全;对影像质量、飞行质量和控制点质量应进行分析,检查航摄仪参数是否完整等。

3.2 影像扫描

根据航摄底片的具体情况,设置与调整扫描参数,使反差适中、色调饱满、框标清晰,灰度直方图基本呈正态分布,扫描范围应在保证影像完整(包括框标影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小,以减少数据量。影像扫描分辨率根据下面公式确定:

影像扫描分辨率R=地面分辨率/航摄比例尺分母。

3.3 定向建模

自动搜寻框标点,放大切准框标点进行内定向,对定向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人机交互完成绝对定向如不符合要求,需重新定向,直至符合限差要求。

检查定向精度,需满足要求;相,完成定向后需检查坐标残差。

3.4 数据采集

(1)立测判读采集,需严格切准目标点,要求按中心点、中心线采集的要素,其位置必须准确,点状要素准确采集其定位点,线状要素上点的密度以几何形状不失真为原则,密度应随着曲率的增大而增加。每个像对的数据必须接边,自动生成的匹配点、等视差曲线或大格网点、内插的小格网点均需漫游检查,保证其准确性,为提高DEM精度,需人工加测地形特征点、线和水域等边界线。

(2)采集的数据应分层,进行图形和属性编辑,矢量数据线条要光滑,关系合理,拓扑关系正确,属性项、属性值正确;利用DEM数据,采用微分纠正法对影像重采样获得DOM数据。

(3)DEM和DOM数据需进行单模型数据拼接,检查拼接处接边差是否符合要求;同样矢量数据接边应符合要求,各属性值要一致,任何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均需重新采集,修改正确的数据按图幅裁切,生成最终的以幅为单位的数据,提供检查和验收。

3.5 元数据制作

可由相应的专业软件进行计算输入各属性项中,无法自动输入的内容由人工输入。

参考文献

[1] 樊鸿云.航测内业数据分析[J].遥感技术应用,2012(12).

篇2

莱美药业立足于抗感染药领域,进而向专科用药领域推进,其背后的发展逻辑则是依靠三大平台,强化研发并采取集成创新营销模式,锁定毛利、稳健扩张,最终达到产业链一体化的目的。通过阐释莱美药业的成长模式,我们意在提出,在格局紊乱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内涵和外延式的一体化整合有助于构建稳固的产业链体系,而这是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历程。

平台一体化

莱美药业业务范围涵盖抗感染类和特色专科用药两大系列,旗下产品包括喹诺酮类抗感染药、抗肿瘤药、肠外营养药等。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莱美药业的产品结构包括自研药和仿制药,隐藏其后的推动力则是相辅相成的平台体系。正是借助于这种日趋成熟的结构模式,莱美药业才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储备和相对完备的产品梯队。

据了解,所谓“平台一体化”是指莱美药业将研发、仿制及技术有效整合,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平台体系,具体是指以“淋巴靶向治疗”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以“注射用福美坦”为代表的新药仿制平台及以“冻干混悬注射剂”为代表的科研转化技术平台。

目前,国内医药行业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山寨模式,即药企并不参与药品的研发,只专注于仿制,仿制集中在新药和毛利较高的药品方面,由此造成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并制约了行业的高端化倾向。业内人士指出,受限于技术及资金的软肋,仿制药在短期内不会禁绝,事实上,对药品监管严格的美国、德国也有大量的仿制药,不过,长期徘徊于“无技术”状态,成长性始终是有限的。

莱美药业短期内也难以走出这个系统性怪圈,因此,莱美药业并不反对仿制药,其重资打造的新药仿制平台就是最好的印证。所不同的是,莱美药业的仿制是有选择性的,而非简单的粗制滥造。对于技术含量极高、壁垒森严的药品,莱美药业适度进行资源转移。因为这类药物需要花费大量的投入和时间,故此,莱美药业将其纳入仿制范畴。而仿制的本质则是全方位的,从初期的合成、分析再到后期的临床、注册,莱美药业均效法高端,以此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周期内完成资金、技术及人才的积累。

分析人士指出,仿制需要寻求平衡,毕竟医药行业的高端模式需要技术支撑。在这方面,研发平台与新药仿制平台有着良好的互动。莱美药业不抛弃仿制,但更为重视研发,莱美药业年均研发投入在千万元以上,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近10%。莱美药业的研发成果以专利的形式体现,如在淋巴靶向治疗领域已获得多项专利。

不管是自主研发还是仿制,莱美药业均迅速的将其转化为研究成果,其中,药品制备技术极为关键,莱美药业的科研转化技术平台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据悉,莱美药业三大平台的业务开展并无严格的先后顺序,但是协同效应较为明显,基本上是一体化运作。

产销一体化

优秀的研发及快速的仿制为莱美药业构筑了完备的产品梯队,而基于细化招商的产销一体化营销模式则为莱美药业延伸了业务链。

资料显示,医药行业历来注重终端营销,此处的终端营销主要是指面向城市医院和城市药店的营销,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存在某种形式的脱节。一位从事药品销售的人士介绍道,本地药品生产商对外地市场的需求并不了解,传统的商制度及“驻点营销”的方式过于僵化,往往造成产销之间的断层现象。

莱美药业注重吸收行业新型营销模式,并优中选优,加以集成,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直接益处就是增强了时效性和灵活性,最终降低营销成本。莱美药业每年的经营费用维持在3000万元左右,与这种集成式的营销模式不无关系。

该模式一改传统的层级商制度,而是尽量选择具有终端医院客户的经销商进行深度协销,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商的培育成本,另一方面也可直接贴近消费终端,了解终端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而指导生产、研发。这样建立起来的“代企关系”、“客企关系”相对稳定,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有助于莱美药业在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发掘第三终端(即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而第三终端市场广阔,潜力巨大。

集成式的营销方式强调生产指导,莱美药业既不是简单的以销定产,也不是类似食品的以产定销。莱美药业的营销部门通过集成创新营销模式建立起信息完备的数据库,突破医药行业买方市场的局限性,创造性的构建卖方市场,提高了对市场的掌控程度和产品的议价能力。终端销售信息迅速反馈至生产部门,莱美药业据此订立生产计划,布局产能结构。有必要指出的是,医药行业整体周期性并不明显,但抗感染药物却会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莱美药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创新营销模式就是必要的选择。到目前为止,莱美药业的集成式营销模式走在了行业前列,产销一体化效应较为明显。

整合一体化

平台建设和营销模式创新以内涵式的方式推动莱美药业稳健发展,而对上下游的纵向整合及同业的横向整合则以外延式的方式让莱美药业加速发展。

莱美药业曾坦言,公司的生产能力已经饱和,未来几年或将成为最为严重的制约因素。产能瓶颈与行业近20%的增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莱美药业募投项目涉及制剂生产线及原料药生产线,但募投项目并未正式投产,无法促成产能释放效应。为此,莱美药业选择的方式是兼并整合。

去年12月,莱美药业以超募资金收购湖南康源,作为莱美药业的上游企业,湖南康源具备较强的包材优势,在输液产品方面获得大量的专利,旗下碳酸氢钠软袋、含加药器软袋输液、一次成型软袋等均是较为成熟的产品。莱美药业的问题则是,其玻璃瓶装输液包装及运输成本常年高企,因此,收购整合湖南康源对莱美药业意义重大。安信证券洪露曾指出,收购湖南康源可提升莱美药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莱美药业也曾表示,康源制药的产品和公司治疗性大容量注射产品可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产品毛利率及公司总体盈利水平。

事实上,莱美药业此举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当行业扩张处于上轨通道时,通过整合产业链可以达到较高程度的规模效应。莱美药业在行业中算不上绝对龙头,必要的资产整合可扩充发展空间。与这种垂直的业务链整合相契合的则是横向的整合,莱美药业在产能释放之前的间隙,通过与同一层级的企业展开项目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篇3

关键词:店名 语法结构 通名 专名

一、引言

医药业店名的调查研究是社会语言学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表现。赵爱英(2006)认为,店名语言有相对稳固、独立的内部结构。国内一些学者如蔡英杰(2001)、丁安英(2006)等把店名概括分为“专名”和“通名”,即店名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专名+通名。专名体现了店名的特殊性,通名体现了店名的普遍性,反映了某一行业的属性。例如:“温县皓康大药房”这一店名中,“温县皓康”是专名(温县是地名),“大药房”是通名。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药店名都有专名和通名,仅有个别药店只有专名,没有通名,如“大参林”。仅有专名可以使语言更经济简洁,但是具有描述不清、特点不明显等缺点。

本文以河南省民生医药有限公司上传的已注册的医药业店名为主要材料,一部分是笔者以实地走访并拍照的形式,把具有特点的店名记录下来,采用列表统计的方法,对比河南一些老字号药店,结合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医药业店名的通名

马洪波(2013)认为,店名可从侧面反映出特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药店名称的通名通常为某一行业的店名定性,或者说明商店的规模、层次等。通过通名,有时可以快速辨别出该店从事的行业类别。通名置于名字的末端,且具有直接性、单一性的特点,通常字数简洁。为了统计方便,本文将含有某通名的合称一并归入一个通名,如“药房”和“大药房”合归为一个通名。本次调查医药业店名共80个,其中没有通名的药店为1个,有通名的药店为79个,占98.75%。有通名的药店名称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医药业店名使用频率较高的的通名为“药房、药店、医药、科、堂”等,大多是现代医药行业所使用。其中,通过查阅夏挽群、程健君(2011)的《河南老字号》发现,通名是“科、厂、铺、堂”的大多为百年老字号药店名,“科”“厂”“铺”在现代医药行业使用较少。以“科”为通名的药店具有“医”“药”相结合的功能,体现了该店在某一方面的医术专长。如:“泰生堂中医外科、同德堂中医妇科、德善堂喉科、贵德堂骨科”等。还有少数药店因为追求店名简洁、独特,使人方便记忆,并且一看便知是药店,便直接省略通名,如“大参林”等。

三、医药业店名的专名

王红霞(2013)指出,店名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既具有语言的一般性质,又有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特征。医药业店名的专名是对通名的限定,不仅间接体现了该行业所属类别,同时也进一步反映了各药店的营业特色与范围。专名大多位于前面或者中间,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特点,也间接反映了如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专名看似多样,但也有一定的规律,除去地名和通名,本文对出现5次及以上的专名中的字进行记录,按倒序编排,专名出现的频次统计见表2。

表2中的26个字是药店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现代汉语中,有时一个字就表示一个词,这里字义即词义。笔者通过观察,从词的意义角度将这26个字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表示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意义的词。包括“康、德、乐、仁、华、益、和、健、福、善、信、济”等。通过观察,这些词的词性多为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感彩为褒义,展现的都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福”“善”。“健”“康”等字表现出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期许和祝福,对医疗保健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人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医疗行业是百姓关注的重中之重,关乎每个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由此,一些店名也反映出了消费者的内心期望与渴求,象征了美好的寓意。如“康丰”“健康人”,体现了行业特色。该类词在医药业店名中数量最多,所占的比例最大。

第二类是与百姓民生有关的词,包括“民、人、生、家、普、众”等。词性上大多为名词,词义上主要表示关注百姓或民生,体现顾客和医德至上。其中大量药店以亲民惠民的名称来吸引顾客,并通过店名传达的信息让消费者感到放心、实惠。医疗消费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视的消费之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疗效好、价格公道的放心药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另外,医患关系在当今社会中矛盾突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人们期盼医师能具有好的医德,更加重视患者,因此这类词有时与第一类词合用作店名。如“民信”“家家乐”“益民”“健康人”等。

第三类是与医药行业有关的词,包括“堂、仲、草”等,词性上多为名词。如“同仁堂”“捻草堂”中的“堂”:我国老字号中医药店多用“堂”,特指古代药房。“仲”来源于“张仲景”:“张仲景”是人名,是河南省著名的医学家,又称“医圣”,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体恤百姓,公道诚信,以此为名,可以宣传河南省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草”:古代把药也称为草,草即药,且有“草药”这一词语,多指中药。“德良方”:专业用词,古时把疗效好的药方叫作“良方”。

第四类是表示时间、数量等意义的词,包括“百、万、同、天、春”等,词性上多为形容词和名词,词义上主要是具有描述性和表示象征意义。如“万古堂”“百信”中的“万”“百”,表示数量多、规模大,更容易吸引消费者,但具有夸张色彩。“同”词义上表示“相同、一同”,用于店名中,更加具有亲近感,如“同仁堂”。“天”是时间名词,如店名“天天好”,“天”代表每一天;也可表示“天下”,如“普天康”。“春”表示时间,但在医药业店名中象征新生与生机,显得更有希望与活力,如“仲春”“春天”。

由表2可以看出,专名中“康”出现的频次最高,反映了民众对医药保健类的重视。其次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堂”。“堂”字较为特殊,不仅可以用作通名,也可以用作专名。“堂”字属于医药行业的特殊用语,自古就被药房使用,体现了行业特色,在医药类行业的店名使用中具有独特性。这里“堂”用作通名。随着现代医药类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药店规模变大,已不是过去的以家族为单位的小药店,所以很多医药业商店名称会在“堂”字后加上一些通名,更有现代色彩,如“富德堂医药店”“捻草堂大药房”等等。这里“堂”用作专名。

据表2中出现次数较高的26个词,河南省医药业专名可大致分为表示健康道德等意义的词、与百姓民生有关的词、与医药行业有关的词和表示时间与数量等意义的词四大类。调查中发现,该行业忌违背健康、道德有关的贬义词,但不忌讳以姓名为店名。

四、结语

河南省医药业店名有着显著的特征,Z法结构大部分是“通名+专名”的形式。从通名上看,以“药房”“药店”“医药”为主,体现了行业性质,且范围较为狭小;从专名上看,有注重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意义以及与百姓民生、医药行业、时间数量有关的命名倾向,多用“康”“堂”“乐”“德”等字命名。根据以上分析,店名命名应结合当地社会历史文化等角度多方面考虑,同时要简洁易认,从而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更好地创造其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爱英.店名的语言特征及其历史文化心理分析[D].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蔡英杰.店铺名称一瞥[J].修辞学习,2001,(2).

[3]丁安英.简论招牌语的特色[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6,(1).

[4]马洪波.安阳市区店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

报,2013,(1).

[5]夏挽群,程健君.河南老字号[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

篇4

关键词:物流产业;规模效益;风险防控;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24

SYH药业集团物流业务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这些从事物流业较早的集团相比,起步较晚。经过近几年的砥砺前行,奋勇拼搏,集团的物流业务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现已达到年营业收入90多亿元,创利1000多万元的规模,成为SYH药业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为SYH药业做大做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 SYH药业集团物流发展基本情况

1.1 板块介绍

目前SYH药业集团从事物流业务的有四家公司,分别是SYH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物流分公司、SYH药业集团(天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SYH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公司以及SYH药业国际医药有限公司。前两家公司以综合物流为主,主要经营钢材、有色金属、铁矿石、焦炭等产品。后两家公司受与GYKG集团同业竞争的限制,主要依托SYH药业的供应链开展医药化工物流。

SYH药业集团物流分公司(以下简称“物流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公司的前身是SYH药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综合物流业务板块和SYH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公司的供应链物流业务。SYH药业集团物流分公司承接SYH药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高效率优势、资金优势和信誉优势,原股份公司物资供销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以及由应付账款多而自然形成的资金风险管控优势,组成了精干的团队,现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15年度物流分公司营业收入2.81亿元,利润总额507.5万元;2016年1-5月物流分公司营业收入4.23亿元,利润总额为69.23万元。

SYH药业集团(天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公司”)于2013年7月4日在天津市天津港保税区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000万元人民币,集团公司后续投入流动资金7000万元。目前,天津公司每月拥有600份百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天津公司主要经营钢铁、焦炭、有色金属、化工等品种,2015年度,天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348亿元,毛利174万元;2016年1-5月份天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9.83亿元,毛利849.45万元。

SYH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销公司(以下简称“物资供销公司”)于2012年11月正式成立,负责SYH药业集团及股份各子分公司大宗物料的采购以及物资超市品种的采购、销售,并开展外采外销工作;同时对集团和股份各子分公司采购、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进行规范化管理。物资供销公司下设物资计划部、物资采购部、信息部、物流部、物资超市部、财务部和综合部七个部门。2015年度物资供销公司营业收入17.69亿元,利润总额603万元;2016年1-5月物资供销公司营业收入6.04亿元,利润总额350万元。

SYH药业国际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YH药业国际”)成立于2000年9月,是SYH药业履行进出口职能的子公司,是国内最专注于制剂药品国际市场开发的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于建设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涵盖国际医药贸易、国内医药商业、医疗机构服务三大板块,建立了完整的分销体系,覆盖七大重点出口区域及国内市场。主要经营范围:化学制剂及原料药、抗生素、中成药、生化制品、、蛋白同化制剂、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批发;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医药托管及资产重组、物流配送及企业管理咨询服务。2015年度SYH药业国际营业收入15.14亿元,利润总额100万元;2016年1-5月SYH药业国际营业收入36.63亿元。

1.2 当前物流指标

SYH药业集团2012-2016年5月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主营业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际物流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国内物流实现销售收入344.6亿元。截至2016年5月底SYH药业集团从事物流业务人员有187人,资产总额93144.59万元,资产负债率85.7%。

2 物流业务生产经营情况

SYH药业集团物流业务主要包括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两个部分,国际物流以药品出口为主,国内物流主要以医药化工物流和综合物流为主。

2012-2014年,SYH药业集团物流业务迅速扩张,2014年物流收入达到108亿元。2015-2016年,由于物流相关行业产能过剩、金融信贷收紧、低毛利物流业务受上市公司规定所限、业务风险增加等原因,营业收入相比2014年有所下降。

3 SYH药业集团物流产业发展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3.1 战略层面

3.1.1 规划先行、目标引领

SYH药业集团紧紧围绕国家及省市物流产业相关政策,及时制定了“十二五”、“十三五”物流规划,将物流产业作为集团业务的支撑性产业加以发展。

3.1.2 战略合作、加快发展

SYH药业集团依托GYKG世界五百强的优势地位以及制药行业的龙头地位的层面优势,积极拓展物流合作项目,先后与国内外优势物流企业开展了物流项目合作,有力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

3.1.3 加强市场渠道建设,打造供应链物流体系

SYH药业集团依靠自身医药化工的集采优势,上联厂商、下拓客户,紧盯医药化工市场行情波动,通过战略采购、代采代销、包销总代等方式组建供应链体系,实现互利共赢。

3.1.4 建章立制、严控风险

为有效规避物流业务风险、实现物流业务高效发展,集团先后出台了《物流业务管理办法》、《物流合作伙伴选控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物流业务实施中,各级人员严格遵照制度办事、有效规避物流风险。

3.2 战术层面

SYH药业集团在“十三五”物流规划中提出,物流产值要达到200亿,其中综合物流实现100亿元,医药物流实现100亿元。目前,SYH药业集团形成了两大物流业务板块,即国际物流板块、国内物流板块,“十三五”期间,SYH药业集团将完善相关板块构建,拓展板块辐射范围。

3.2.1 国际物流板块

SYH药业集团践行“走出去”策略,鼓励业务人员多下市场,在国外一些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紧紧依托政府,开展援外项目,2015年取得援外业务资质,并取得3000万元收入;SYH药业集团抓住新园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开展国际认证工作和产品的国际注册;SYH药业集团投资20亿元建立SYH药业新工业园区,建成世界最大的头孢水针生产基地,系统推进仿制药的国际法规市场开发,聚焦欧美高端市场,提升物流业务水平。

3.2.2 国内物流板块

SYH药业集团国内物流准确剖析一系列大宗商品供应链,不断整合上下游客户资源、信息资源,逐步搭建商务平台,从而介入到市场渠道中,努力控制供应链中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销售、金融等环节的某一或部分环节。同时,对国内物流板块进行了整合重组,改变以前的管理分散、资源浪费等现状。现如今,企业开展了医药化工供应链业务、综合物流业务两种物流业务模式,经营品种主要有:钢铁、焦炭、有色金属、化工树脂、粮食类等。

3.3 成效

3.3.1 规模效益

SYH药业物流业务经过近几年的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由小到大,逐步发展,2012-2016年5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2亿元,主营业务已达到年营业收入90多亿元,创利1000多万元的规模,成为SYH药业的一个重要业务板块,逐渐形成规模优势。

3.3.2 逐步完善的制度体系

为有效规避物流业务风险、实现物流业务高效发展,集团先后出台了《物流业务管理办法》、《物流合作伙伴选控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物流业务规章制度,从制度体系层面做好规避物流风险。

3.3.3 人才培养

SYH药业集团注重对物流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与优秀物流企业开展交流会,通过几年的物流业务经验,培养了一批物流方面的人才。

3.3.4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物流模式单一,质量效益不高。

SYH药业集团物流业务,起步较晚,虽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但是物流模式还较为单一,主要还是物流商贸业务,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

(2)资金紧张,投入不足。

随着国家对物流行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加大了对物流发展业务的监管力度。SYH药业集团的资金成本也在逐年增长,客户压低价格,延长账期现象比较普遍,物流资金链趋紧,经营风险上升,对于物流业务的资金后续投入还较为有限。

(3)物流资源缺乏。

大力发展物流业务,需要专门的物流设备及快捷的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SYH药业集团现今资金紧张,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限,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业务的发展。

(4)税务风险。

目前,经济环境不断恶化,SYH药业物流业务涉及的相关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合作伙伴企业出现停产或破产现象,SYH药业集团物流收入减少,利润降低,对于较高的税费负担较大,存在税务风险。

(5)小而散、未形成规模优势、对供应链掌控能力不强。

SYH药业集团现主要从事物流业务的有四家公司,物流资源较为分散,缺乏统一管理,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集团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不足,现有物流产业以贸易为主,缺乏运输、仓储、成套信息系统的支撑,后续发展不足。上述情况,导致物流发展难以形成资金、业务规模、物流资源的有效合力,缺乏对供应链掌控能力。

4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

4.1 面临的主要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无处不在,它是客观存在的,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这首先就是要认识风险,分析风险,预判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我们在剖析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后,归纳起来主要有:法律风险、合同风险、资金风险、税务风险、人员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4.2 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情况

为规范物流业务发展、理顺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防范物流业务中的风险、确保集团物流运营资金的安全、审慎选择并妥善维系物流业务合作伙伴,SYH药业集团制定了严格的物流管理制度,在事前防控、事中控制和事后应急处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4.2.1 组织构架建设

SYH药业集团成立了风控部门,对每一种物流业务模式出台针对性管控办法,从资信评估、协议签订、责任约定、抵押担保等方面严格控制风险。逐步完善了战略风险管理、财务风险管理、法律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个人廉洁风险防控、风险监督评价等风险管理体系。

4.2.2 以制度构建严密防控体系

风险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防范风险的前提是建章立制、有章可循。SYH药业集团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法律制定了《合同管理办法》、《物流业务管理办法》、《物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使各项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有了依据。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源头,SYH药业集团通过制定的《合同管理办法》,明确了部门职责,规范了业务流程,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了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使风险管控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4.2.3 构建物流企业预警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一方面,从思想理念上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和忧患意识,使预警思想成为员工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进而使每个员工都提高对风险发生的警惕性,做到防微杜渐。另一方面,从制度上规范作业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制度、建立预警激励机制和将强预警形象策划系统等,规范企业预警文化制度。

4.2.4 慎重选择物流业务合作伙伴

在对物流业务合作伙伴进行选择时,依照集团公司相关制度、履行严格的调查程序,通过保险、抵押、第三方承保等方式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方才予以合作。

5 对策

5.1 物流模式创新

SYH药业集团从事物流业务几年来,收入不断增加,但目前物流模式还较为单一。加快物流模式创新,提升物流业务水平迫在眉睫。

5.2 完善风险管控体系

物流企业要完善以内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内控体系,降低企业风险。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依法治企。

5.3 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物流行业是新兴产业,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多领域、跨行业,要求行业人员具备多方面综合素质,SYH药业集团现如今从事物流业务的人员多为传统制药行业老员工及新就业大学生,缺乏物流管理和从事物流业务的经验,如果培训、管理及业务操作指导不到位,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错,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浩.大数据背景下基于客户需求的供应网络优化问题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6.

[2]张娜.山东高速物流交易平台建设方案设计[D].济南:济南大学,2015.

[3]李鑫.江苏恒莱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宋杨.产业变迁对物流需求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5]陈志荣.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1.

篇5

从2005年至今,医药行业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行业的收入,利润、利润率等主要指标节节攀升。从各子行业的利润变化情况来看,基本与行业整体表现相同,但中成药更胜一筹,成为“领头羊”。医改出台后,进一步加快了行业发展,2009年行业销售收入接近8000亿元大关,利润总额也突破了800亿元的关口,更值得一提的是,销售利润率节节攀升,自从2009年突破了10%之后,2010年更是达到了10.31%,创下历史最高值。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化学原料药及中成药的利润增速超过了医药制造业的整体表现。其中,化学原料药获得较大增幅的主要原因源自其2009年基数较低,随着海外医药市场的复苏,其出口亦获得了恢复所致。

国内外发展空间较大

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未来5年5%~8%的年复合增长率,既反映了发达国家的主销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了全球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

2010~2014年间,我国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17%的速度增长,而主要的发达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将仅为3%~6%。到2014年,新兴医药市场的药品销售额的累计增长金额将与发达医药市场持平,达到1200~1400亿美元。而过去五年间的这一数据的对比为690亿美元和1260亿美元。从而中国有望成为国际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已经成为了众多国际制药巨头瞩目的焦点,辉瑞、默克、葛兰素一史克、罗氏、勃林格一殷格翰等纷纷和中国企业展开各类合作,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华海药业、海正药业、海翔药业等对与国际巨头的合作项目进行了披露,而更多的合作项目还在洽谈之中。

估值高企的困惑

医药行业自从进入“黄金发展期”后,虽然与国内其他行业或GDP比较仍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但随着其收入及利润的基数不断提升,增速放缓将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有望在下半年出台,医改的不断深化,其实施效果也将不断的展现出来,部分与医改政策结合程度高的公司将更为明显的受益,其余的受益程度将不会非常明显;市场表现也将出现分化,出现2009年集体大涨的可能性较小。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有望成为医药行业的分水岭。虽然医疗改革规划的具体细则不得而知,但预计其核心内容将围绕鼓励企业创新、鼓励兼并重组而展开,并优先扶植优质企业的发展。虽然我国医药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表现为品种单一、竞争力低下,真正具备做大做强、深入研发的企业却为数不多。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鼓励创新及兼并重组是指日可待的。例如:同仁堂、天士力、江中药业、仁和药业、东阿阿胶、片仔癀、华东医药、马应龙。

投资建议

篇6

“创新”。先声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

2007年,先声药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登陆的化学生物制药企业而备受业界瞩目。成立至今,先声药业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2008年,先声药业实现无税销售17.41亿,净利润3.50亿,其中,拥有中国及美国专利的创新药恩度销售收入2.39亿。2009年前3季度,先声药业实现销售收入13.11亿。

支撑先声药业如此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任晋生总裁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与选择――“聚焦于创新药与品牌非专利药的研发”,先声药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该战略本身也区别于中国大多数的医药企业。

“创新战略”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想和标新立异,而是对企业、行业内外环境,企业经营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和升华,要求企业家必须有正确的思想方法、科学求实的态度、变革求新的勇气,而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任晋生正是积淀了上述素质与能力,他对于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医药行业,对于一手创立并伴随成长15年的先声药业,感悟良多、体会深刻,“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必须是考虑企业今后5-10年的发展”,这是他最经常与同事、客户交流的一句话,他深知“创新”对于“战略”,“战略”对于企业的长远价值。

危机,坚定先声创新信念

回顾先声近15年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是一段与危机同行,不断创新的历程。而在这众多的挫折中,“臣功再欣”、“再林”两场危机,对先声药业坚定创新的信念。意义重大。

作为一个以销售起家的企业,运作伊始,就在国内率先选择“总经销”、“总”的营销模式,其的再林、臣功再欣,凭借骄人的业绩在当时引起轰动。

然而,就在医药界热议“臣功再欣”神话时,生产企业南京臣功制药突然决定收回总权,自己做。企业失去当时的当家品种“臣功再欣”,遭遇灾难性打击。

1 999年7月,为走出困境,企业再次改制重组,并更名为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此时,“再林”作为唯一的当家品种迅速崛起,然而,一年之后,刚刚恢复元气的企业再次面临与当年“臣功再欣”同样的危机――“再林”生产企业海富制药同样决定收回总权,不再合作。先声几年来投入巨大、苦心经营的品种,刚有收益就要失去。

经过两次的重大打击后,任晋生陷入了痛苦和彷徨。他渐渐认识到单一贸易公司的脆弱性――容易受制于人,自己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药品品牌和良好声誉,会随着药品权的收回而拱手让出。

反思后的任晋生,做出的第一个动作就是,通过资本运作控股海富制药等。再次夺回了“再林”的总经销权。紧接着,又通过资本运作,完成了从贸易、生产到研发的布局,成为国内第一家为生产厂提供新药技术、市场调研、营销策划、专业推广的医药商业企业。

并购,自主创新的有力补充

先声药业在新药及其所属企业的并购方面,更是实施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大手笔。与很多医药企业的并购不同,先声的并购不是为了单纯的扩大规模,而是坚持以产品为导向,并将其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有力补充。

2006年5月28日,先声药业收购烟台麦得津80%股份,从而将历经八年艰辛探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个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抗肿瘤新药恩度纳入麾下,并迅速推向市场;2007年9月28日,先声药业收购吉林博大51%股份,联合博大完全占有当时中国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市场;2007年11月26日,先声药业收购东捷药业85.71%股份,获得首人市场的新型铂类抗癌化疗药捷佰舒;2008年4月18日,先声药业收购芜湖中人药业70%的股权,获得国内外独家、首批上市的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中人氟安。通过先声的并购整合。许多原本优秀、却默默无闻的药物,正越来越快的被送到医生和患者手中。而通过2009年的两桩并购――入股上海赛金、江苏延申,则标志着先声药业正式吹响了进军生物制药的号角。

将“创新”,融入企业的“性格”

围绕“聚焦于创新药与品牌非专利药的研发”的创新战略,任晋生总裁把先声药业财务、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重新组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创新”的思维配置企业的资源以实现企业的“战略”。

为了给企业“创新战略”注入持续的生命力,任晋生总裁除了考虑各项企业资源的配置外,在企业的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方面的动作,更加彰显了他作为一名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创新”对于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把“创新”融入企业的“性格”,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2006年以来,任晋生倡导营销组织架构更加贴近市场的变革,先后在企业内部推行了营销队伍的“推广公司化改革”、“分公司改革”、经营层分工授权、以核心产品为中心的销售部等举措,极大的释放了营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活力与激情。

2007年岁末,先声药业第一届“创新奖”评比横空出世,这是任晋生的创意,更是代表了他对“创新”以及创新主体――新一代先声人的关注,该项活动所营造的“创新”文化以及100万元的“创新”奖励,吸引了所有先声人关注的目光。据了解,2008年的创新奖奖励总额已从100万元上升至200万元,而2009年的第三届评比,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听你说创业故事”又是任晋生在企业内部的创举,该活动既是“创新”文化的宣扬,更是提供了一个内部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凡是被认为对公司发展具有价值、更能发挥员工自身潜能的创业方案,公司会给予最高至500万元的创业基金。参与项目评审的外部专家更是给予先声药业这项活动“赢在中国”的高度评价。

自主研发,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中国制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偏低,通常仅为年销售收入的2%左右,甚至更低,任晋生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制药企业如果想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先进医药企业之间的20-30年差距。就必须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因此,先声药业从2000年建立自己的研发部门以来,每年都以销售收入的4-5%进行投入,并计划逐年提高研发投入至8―10%。

先声药物研究院,有数个技术平台,可进行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的研究。目前已经申请或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共89件,成功开发上市首家、独家品种10个。

2007年2月,超过5000平方米的先声药业南京研发基地投入使用,先声药物研发硬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009年1 0月,先声药业投资超亿元。倾力打造的药物研究院二期项目在徐庄软件园破土动工,并将于一年后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先声药业将拥有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南京研发总部及配套设施,可容纳600名左右的研发人员,并将组建、完善化学药物研究所、生物药物研究所、生物评价研究所、疫苗研究部、合作研究部等十余个研发部门,打造成一个在国内制药企业中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布局合理的药物研究中心。与此同时,先声药业北京、上海研发中心已经开始组建。

“筑巢还得引凤来”,目前有100余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先声,到201 2年,先声计划达到“研发投入超过四个亿,成立由不少于四个国际级科学家领军的一千人研发团队”。

未来,创新引领先声走的更远

目前,先声药业拥有超过50种药品的强大产品组合,重点覆盖肿瘤、心脑血管、感染等疾病治疗领域。包括“再林”,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的阿莫西林抗生素非专利药,享受单独定价政策,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必存”,2004年首入市场的国内首家、世界第二家上市的非专利抗脑卒中药物,第一个作用机理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恩度”,第一个在中国获准销售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抗癌创新药,拥有中国和美国的专利,并获得第十届中国专利金奖;以及其他3个年销售额在7000万以上或过亿的品牌药:英太青、必奇、安奇;其中,英太青也于2008年2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篇7

【关键词】连锁医药业,物流配送,管理水平

1、绪论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成熟的零售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它实现了商品销售的“最少环节、最短路径、最低费用、最高效率”,降低了商品零售价格,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随着我国医药连锁企业数量的激增,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利润越来越少,因而寻求一种能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的新途径变得极为迫切,物流被誉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人力资源开发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对物流配送进行研究与改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连锁药业物流配送的相关理论

2.1连锁企业相关概论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门店,在总部统一的管理下,按照统一的经营理念,进行共同的经营活动以获得规模经济、共享规模效益的经营形式。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在连锁经营出现在了不同的行业,如电器行业,零售行业,药品行业,服饰行业等。连锁企业的实质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这五个统一,而统一配送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2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特点

(1)订单频繁。由于连锁企业门店众多、分布广泛,订单需求频率高,大多数订单的货物种类繁多、数量较小,有的订单还有时间需求。

(2)货物种类众多。特别是大型医药综合超市,货物的种类一般都有上百种,规格各异,客观上加大了货物配送的难度。

(3)配送点多,线路复杂。连锁企业经营的门店一般是经济比较好的城市市区,车辆多,容易堵车、塞车。同时门店的数目较多、分布广泛,导致配送线路比较复杂。

2.3连锁医药业配送的模式

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优势的关键环节,要使配送服务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连锁企业必须正确选择配送模式,有四种模式可选:(1)供应商直接配送。由生产企业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直接将企业采购的商品送到各个终端商店甚至送到销售货架上的物流活动。(2)自建配送中心配送。目前大多数连锁企业采用这种配送模式,企业通过建立独特的配送中心,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门店的商品供应和配送。(3)共同配送。这种配送模式是以企业间的总体配送合理化为目标,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方式。(4)社会化配送。这种配送模式中,连锁企业的物流活动完全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

3、我国连锁医药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及问题

3.1我国连锁医药业物流配送的现状

(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由于认识程度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限制,大部分物流配送中心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统一配送效率低,物流资源浪费。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连锁医药业涉及几百种药品,配送要求高,无论企业采用供应商直接配送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效果都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效率低,无法满足配送要求。连锁医药业配送量较小但需求多样,订单频率高,时间要求严格,运作难度低,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门店的配送波动量大,无法满足其需求。

3.2我国连锁医药业物流配送的问题

(1)对物流配送的意义认识不足。连锁企业经营理念落后,没有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合作意识淡薄。

(2)物流体系不完备。我国连锁企业存在连而不锁的现象,大多数门店和门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整合的程度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销售统计分析不足,发现不了顾客的真实需求,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4、连锁医药业配送中心主要问的解决对策

(1)建立现代配送中心,增强配送能力。对医药连锁企业来说,社会化配送中心和企业自身配送中心都是十分必要的,每个企业应该根据整体实际情况、经营环境来进行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配送方案,配送中心选址与建设要标准化、规范化。

(2)加强运输管理。配送中心应对各门店的需货订单进行预先处理,计算出配送产品的重量和体积,确定配送频率,提高车辆利用率。

(3)规范信息化管理。加强物流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根据自己的业务流程需求进行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使传统物流融合信息技术,逐步完成物流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

(4)完善医药物流人才培养。推行医药物流职业认证制度,针对不同的岗位,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提高职业素养,适应企业竞争的需求。

5、结论。

物流配送时进行连锁经营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物流配送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针对我国连锁医药业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自身的物流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建立现代的物流配送中心,发挥医药连锁经营的优势,提高我国医药连锁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范明.我国医药零售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8,3(1)

[2]杨建.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07 ,8(2)

[3]郝登伟.医药连锁配送中心构建实例[J].中外物流,2006,(2)

篇8

“一体化”模式注入企业新活力

从经济意义上讲,一体化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而从战略角度讲,商业社会上游与下游间的博弈从没断过,企业不但要面对同行业的竞争,还要在上下游间寻找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对于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企业来说,战略定位无疑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多年发展,福安药业已经形成了上有原材料供给,中间环节有高水平研发,下游布局全国药品销售网点的上下游一体化的抗生素企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把控,使公司对药品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更使公司可以快速反映的终端市场信息,促进了原料药环节的创新与改善,使公司对市场的反应更敏感、更及时。与国内单一的抗生素原料药或抗生素制剂生产企业相比福安药业竞争格局更加突出。

从业绩数据来看,公司2008到2010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3.25亿元和4.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1.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569.90万元、9067.06万元和12313.69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15%,其中由于技术工艺的突破,2008年利润同比增长701.75%。

创新优势稳居行业市场

“谁最先掌握技术,谁就将最先拥有市场”,这句话在任何行业都屡试不爽。尽管在世界药品销售中抗生素药物占到销售额的10%,我国抗感染药物销售额也始终位居第一位,并以25.93%的年复增长率在增长,有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抗生素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868.20亿元,到2015年将达到1,717.49亿元。但是越广阔发展潜力越大的市场空间,则意味着越多的市场竞争。

虽然公司拥有众多先发优势,但是外资的进入和行业的不断洗牌,也让走在风口浪尖的福安药业如履薄冰。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优势,福安药业专门独资设立了药品研发专业公司,投入大量物力财力进行产品创新。近年来,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公司研发达到1117万元,同比增长15.64%。

由来自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医学等领域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数十个产品的研发经验积累,形成了从产品小试、中试放大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化流程。在此基础上公司还积极开发“外脑”,分别与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重庆医科大学药学院、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西南交大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研发实力。福安药业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方针,坚持“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与产品引进相结合”的研发模式,有效保证了研发工作的连续性和前瞻性。

把文章做到资本市场

从一心进行药品研发和生产,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集原材料采购、药品研发和生产到药品销售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福安药业的一系列动作已经走在了竞争对手的前列,如今公司又把文章做到了资本市场,创业板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了跳板。

篇9

政策面:对六种药材严加监管

近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剂的监管,凡是含有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4种药材的中药制剂一律严格按处方药管理。

目前,这类中成药有36种:喘息灵胶囊、肺安片、复方蛇胆川贝散、杜仲壮骨胶囊、杜仲壮骨丸、风湿宁药酒等,其中复方蛇胆川贝散由13个厂家生产。

另据了解,2004年9月30日以后生产的中成药中仍含有广防己、青木香的,将一律按假药查处。对于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这四种药材,国家食药监局将“暂停受理相关中成药的中药品种保护申请、新药注册申请”,实际上这6种药材都被判了刑。

虽然国家未禁止这几种药材用于“抗艾滋病或预防艾滋病、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以及尚无治疗手段的疾病”的特殊新药研制,但其在未来能否重新用于普通中药制剂生产,目前不得而知。

产业面:上半年经济指标解析

从各子行业实现利润占医药工业利润总额的同比变化看,上半年化学原料药所占比例同比下降近6个百分点,中药饮片行业下降1.2个百分点,中成药提高2个多百分点,化学药品制剂提高1.72个百分点,生物制药提高1.35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各指标下降,利润同比减少三成

上半年,国有医药企业在收入缓慢增长的同时,包括利润、利息支出、利税总额、产值等主要指标,甚至产成品资金占用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这表明国有医药企业经济活动严重受阻。

集体企业收入增长21%,成本增长高于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利润也增长2.55%;股份制企业收入增长保持适度,利润增长6.6%;外商投资经济类型企业表现最佳,其收入、利润等主要指标基本保持了同步适度快速增长。

原料药工业遭遇阵痛

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扬、出口退税率降低、GMP认证大限和原料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持续走低等因素影响,境内原料药工业利润大幅度下降。到6月底,原料药工业累计实现利润26.38亿元,同比下降19.65%,比一季度降幅扩大10个百分点。

从主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看,上半年情况与一季度相比,化学原料药工业前10名排位没有多大变化,石家庄制药集团和东北制药总厂收入降幅进一步扩大;有5家企业收入增长放慢,其中天津药业集团增幅回落30.78个百分点。

从成本增长看,天津药业集团成本增幅回落43.75个百分点,河北高营企业集团成本增幅提高26.28个百分点,浙江海正成本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

从利润增长看,有5家企业利润降幅加深,华北制药降幅减缓,4家企业增速减缓,其中杭州华东医药集团从一季度的134.93%回落到上半年的33.7%。

制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适度,待业发展任重道远

上半年,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共463.7亿元,同比增长15.26%,环比增幅下滑2个百分点,从总体看,收入增长呈现基本稳定的态势;实现利润共44.9亿元,同比增长10.46%,与收入、成本等指标增幅相比,基本适度。 从收入前10名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看,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进入了前10名(与一季度相比),而上海新先锋药业则被挤出。从前10名企业占收入的份额看,上半年比一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从下降转为快速增长;江苏扬子江药业收入增速持续加快;西安杨森、广州白云山、上海罗氏、上海施贵宝和江苏恒瑞收入增长均不同程度地放慢。

在利润方面,全行业上半年仅仅比一季度净增2亿元,但收入前10名企业实现利润占行业的比重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25.9%。西安杨森利润进一步下降,广州白云山下降局面得到抑制;扬子江、太平药业利润增长放慢;罗氏、施贵宅、恒瑞利润同比下降(一季度为增长)。

中药适运行总体平稳

从主要企业情况看,连云港康缘制药以85%的增速从一季度的第10位跃升至上半年的第4位,武汉中联药业收入增幅进一步下滑,排名从一季度的第7位滑落到6月底的第10位,武汉马应龙药业则从前10名出局,而武汉华珍药业则以增长106%挤人10强。

在实现利润方面,上半年销售前10名企业实现利润占行业的比例,与一季度相比下降2个百分点。5家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比一季度增加3家。同仁堂科技与国风药业都从一季度的正增长转化为同比增长下降,武汉健民增速则大幅度回落,只有连云港康缘制药利润持续以90%左右速度增长。

中成药工业上半年完成销售收人316.6亿元,同比增长13.01%,增幅环比虽然有所回落,但在医药工业主要行业中则比较优异。当期实现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14.6%,在2003年基数很高的情况下,中成药工业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行业总体实力有所提升。

从上半年中成药行业销售前10名排序及其与一季度排名变化看,天津中新药业以6.27亿元处于行业之首,而一季度的江西汇仁集团则退居次席;天津天士力集团、吉林修正药业增速不同程度加快,南京医药产业扭转了一季度的下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深圳万基药业、北京同仁堂股份增速放慢;三九医药因为诸多因素退出前10名。

生物制药运行平稳,政策扶持有待强化

上半年,生物制药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适度快速增长势头,当期完成销售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19.8l%,增幅比一季度仅仅回落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2.5亿元,比一季度多盈利0.3亿元。

研究面:再看中药现代化

中药的产业链,按照产品剂型,可以分为传统的丸膏散汤和现代剂型。

按照产品属性和销售通路,如右图所示:

我们认为,国内中药现代化需要渐进,不用强调一步到位;以六味地黄丸为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元糖型、浓缩型的改进,都将有明显高于行业水平的增长速度。

科技面:开发基因药物受到鼓励

“十五计划”中提出,需要从以下方面开发基因丁程药物:

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成分的发酵生产。中草药经发酵、酶化后,其有效成分能被充分分离、提取,使其更具有生物活性,并含有大量的活性酶。服用后能被人体组织细胞迅速吸收,达到祛病、健体、双向免疫调节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中草药这一天然药物的药效作用。因此,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大规模工业化提取中草药的有效生物活性成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技术医药工业前景广阔。

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在目前各类药物中,抗生素用量最大,应研究采用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技术和传统生产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优良菌种,研究并尽快使用大规模生产技术一―表霉素酰化酶固定技术工艺生产半合成表霉素。加快应用现代生产技术生产高效低毒的广谱抗生素。

大力开发基因疫苗与酸诊断试剂。这方面境内已有一定基础,开发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抗体诊断试剂。

开发活性蛋白与乡肽类药物这方面的开发重点是干扰素、生活激素与T―PA等。

血液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

人体基因组的研究。

市场面:两条主线

令年的证券市场虽然还有一个季度的收官之笔,但是医药板块的行隋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主线进行的,那就是特色原料药与品牌中成药;这也是分析师进行价值发掘最为充分的两个板块。

篇10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制药业;集中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001-02

1 前言

医药产业作为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不仅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医药产业技术先导型、高投入、高风险、研发周期长的特性决定了一国医药产业要健康发展必须有适宜的集中度,而我国制药业一直处于集中度过低的状态,而且从2005年开始有下滑的趋势,间接影响了新药研发和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我国制药业集中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由此展开相关讨论。

2 文献综述

产业集中度水平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Shepherd(1964)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美国1947~1958年间426个产业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期初集中度对当期集中度影响为正,产业成长和企业进入率对集中度影响为负。Jenny&Weber(1978)对法国1961~1969年间204个产业进行OLS分析,结果表明前期集中度和企业进入率影响为负,产品差异性、绝对资本量和规模经济影响为正,产业成长影响不显著。Ratnayake(1999)对新西兰1976~1987年间109个产业的研究结果表明规模经济和外来直接投资影响为正,产业大小变化和进口强度变化影响为负,合并活动和广告密度等影响不显著。可见在对许多产业市场集中度的研究中,实证结果并不一致,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不同产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市场结构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已有的研究大多以一国制造业为对象作截面研究,单独以我国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的,有顾海、卫陈(2006)对我国1997~2004年间医药产业的集中度变化和影响因素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企业进入率和产业政策对集中度影响显著,且皆为正。岳纯,赵洪进(2009)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规模与集中度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集中度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产业规模与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

3 模型构建

3.1 变量选择及说明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影响我国制药业集中度的主要因素有:

(1)期初集中度是指上一年的市场集中度,用Ct-1表示。

当产业内的主导性企业采取防止新企业进入的价格、合谋等策略时,期初集中度的影响系数为正;当主导性企业无法完全掌握各种不确定因素时,新的企业容易进入,期初集中度的影响因素为负。

(2)市场容量增长率是反映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用全国医药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来衡量,用M表示。

该变量对集中度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当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可能会使企业进入壁垒降低,集中度下降;也可能使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提高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市场容量增长率=[第n年医药销售收入]-第(n-1)年医药销售收入/第(n-1)年医药销售收入。

(3)生产扩张能力用全国医药总产值增长率来衡量,用G表示。现有企业通过自身生产能力的扩张,主动实现遏止新企业进入的目标。现有企业通过生产能力的增加致使潜在进入者预期的赢利性降低,从而阻止进入发生,提高产业集中度,所以预期系数为正。其计算公式为:生产扩张能力=第n年医药总产值-第(n-l)年医药总产值/第(n-1)年医药总产值。

(4)生产企业进入率用年度间企业个数的变化率来描述,用E表示。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潜在企业的进入,所以该变量反映了我国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度,其对集中度的影响预期为负。其计算公式为:生产企业进入率=[t期个数-(t-1)期个数]/(t-1)期个数。

(5)产业政策作为外生变量,是独立的自生变量,一般而言研究过程中将其设为虚拟变量,其明显发挥作用时其值为1,否则为0。由于医药行业属于政府管制行为较多的特殊行业,并且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准确界定,所以本文未将产业政策纳入到实证模型中。

3.2 变量数据及说明

本文采用绝对集中度作为衡量我国制药业集中状况的指标,用我国医药制造业每年销售额最大四家企业占医药市场总销售的份额(即CR4)来表示,其数据是根据历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计算公式为CR4=(销售额前4的医药企业销售额之和/我国医药销售额)*100%,其余变量数据为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库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具体数据为表1。

3.3 模型构建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并于1999年6月18日颁发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从事药品生产的新企业或其车间必须实施GMP认证,并且制定了现有制药企业实行强制性GMP认证达标的时间表,凡在规定时间内仍未达标者,将不再允许其从事药品的生产。因此本文以2000年为分水岭,将表1数据分为两个阶段来研究分析。

3.3.1 1992~1999年我国制药业集中度影响因素模型

利用eViews 6.0软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我国1992~1999年制药业集中度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估计,回归方程最终结果是:

Ct=12.139-0.772Ct-1+0.194G(1)

(7.901)(-4.164)(3.029)

R2=0.83 DW=1.24

其中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值,当显著水平为0.05时,引入方程的常数项和自变量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R2=0.83,拟合优度较高。对模型进行相关检验,检验结果(表2)显示模型是有效的且整体效果较好。

3.3.2 2000~2007年我国制药业集中度影响因素模型

利用eViews6.0软件,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我国2000~2007年制药业集中度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估计,回归方程最终结果是:

Ct=0.597Ct-1+0.355E-0.732G+0.729M(2)

(3.734)(3.753)(-3.605)(3.274)

R2=0.95DW=2.08

其中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值,当显著水平为0.05时,引入方程的自变量均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R2=0.95,拟合优度很高。对模型进行相关检验,检验结果(表3)显示模型是有效的且整体效果较好。

4 研究结果与结论

1992~1999年期间,期初集中度系数为负,并且对集中度影响较大,说明这个时期内医药市场信息不完全,产业中原有厂商无法完全掌握各种不确定因素,不能有效阻止新厂商的进入。生产扩张能力影响为正,说明这个时期内产能的扩大主要源于原有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实证结果与这个时期我国医药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期,行业的生产、流通、消费、医疗保障、产业政策等体系还很不完善,各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弱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2000~2007年期间,期初集中度、市场容量增长率影响为正,说明随着医药产业各个体系的逐步成熟完善和厂商自身的积累,原有厂商对市场的控制力逐渐增强,同时这个期间我国医药市场容量以平均20%的速度高速增长,大企业容易借势扩张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进入率影响为正,生产扩张能力影响为负,综合说明这个时期内,作为朝阳产业的医药行业吸引着各行各业闲散资金的眼球,新企业不断进入,产能增加的主要来源转向原有小企业和新企业,所以本文推定这个时期内进入的新企业主要为中小型企业,资金进入的同时竞争集中在中小型企业,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产能增加却影响为负、企业进入增加却影响为正的两者并存的现象。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制药业集中度在1992~1999年的快速成长期和2000~2007年的转型期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集中度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参考文献

[1]Hepherd,W.G.Trends of Concentration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1947-1958[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4, 46(2): 200-212.

[2]Jenny,F. and A.P. Weber. The Determinants of Concentration Trends in the French,Manufacturing Sector[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78, 26(3):193-207.

[3]Ratnayake, R.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Completion: New Zealand Experie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99, 17(7): 1041-1057.

[4]顾海,卫陈.中国医药产业集中度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34-39.

[5]岳纯,赵洪进.FDI和产业规模与我国医药产业[J].商业经济,2009,(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