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的财务分析和估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至于会出现在某种情况下非常有用的分析和模板,到了另外一种情况下变得没有多大参考意义,甚至知名讲师的分析课程也因视角的不对应对学员不起作用。
鉴于所对应的分析使用者不同,我们把分析划分为两大视角:外部投资视角和内部管理视角。这样,在阅读资料、思考问题的时候便于做个基础的判断。
第一:外部视角的财务分析,或称为财务分析师的分析
外部视角的分析主要是为外部使用者作分析的,比如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的特点是投资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改善管理为主要目的,是在公司既定的战略和运营及组织安排的基础上做出的。对管理者的影响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压力或激励起作用,但不能直接应用于内部管理中。
这种分析因其宏观、行业、战略、价值的成分占比高,主要是为外部人所使用,所以可以称为外部分析师的分析法。
比如,在这种前提下,其分析的出发点是分析公司的交换价值,思路是探索公司在发展和决策历程上这种价值的变化。在手法上,以各种估值为领先手段,各种比率、组织、战略、风险的分析无不为此服务;使用者可以看到(水平越高的分析师,越能比较早发现各种迹象)公司价值的变化情况,并由此做出买进或卖出、买进股票还是债券,买进多大的量,如何与现有投资组合或分散风险等决策。
当然,公司的董事会级别,也需要看这样的分析,看外人如何对公司估值,并对自己的决策产生影响。
但到了管理层,这种分析就作用不大了,因为管理层的权限和工作重点决定了,他们只能在既有的公司情况下,向蚂蚁一样一点一点改善,而不是想股东那样“用脚投票”。他们的工作是改进,不是取舍。
外部视角的分析,技术性的规则比较强,也会就是说,用一套以财务为核心的方法,比如指标体系、通用项目趋势图甚至结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估值模型,可以分析多数目标企业。难点在于非财务事项的整合,发现他们对价值的影响。
第二:内部管理视角的分析
这种分析的目的在于支撑公司的管理,主要在于以下几个目的:
1、在公司业务日趋复杂,内部分工和授权层次随之复杂的基础上,管理者,尤其是比较高层的管理者已经无法也没有必要在业务的层面细致、深刻地了解公司。这时,财务分析的第一层目标是展示给所服务的对象(按照高效、及时、重点突出等原则)公司的全貌,让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公司的情况。这里强调一点,不是管理层对公司都了解的清清楚楚,这个假定是错误的。至少他们不容易了解事情的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这都有赖于财务分析。
2、再深入一点,要通过分析,突出向管理者展示公司的运营风险和问题,这里指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层面的问题,能够发现比较体系性的例外事项(风险和问题),并着手提高,甚至是战略性的改变。
3、再深入一点,是通过分析,还能发现问题的原因,在准确界定问题的基础上,能够向管理层建议好的改善方法,便于管理层迅速做出管理上的日常决定。这要基于分析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财务之外的一些能力。
4、再深入一点,就是财务分析者还能适当推进自己的建议,并跟踪报道改善情况,这就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当然,内部管理的支撑性分析也包括决策支撑类的分析,在这个层面上,与外部分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篇2
1引言
金融收购与非金融收购是资产管理公司的主营业务,文案工作在整个收购项目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项目立项,到相关资产、债权债务的尽职调查与估值报告,再到最终的收购方案,除了项目经理与交易对手的谈判博弈,项目组成员与对方的日常沟通交流以及现场调查外,最重要的是文案工作,而文案工作的核心在于财务报表数据分析。
财务数据的分析在立项报告、尽职调查和估值报告以及收购方案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本文中,笔者将浅谈项目文案写作中数据分析的一些心得体会。
2关于原始数据
通常情况下,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项目组将分析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而交易对手财务报表数据的获取渠道主要是企业提供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披露。
企业提供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一般有三种格式,文件扫描版的图片格式、EXCEL格式、PDF格式。此外,项目组成员还可以通过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获取相应数据。几种数据格式各有利弊。
文件扫描版的图片格式比EXCEL格式的准确性要高,不易被更改,但是需要项目组人员重新录入数据,工作量大,有时清晰度不高,容易出错。
EXCEL格式的准确性较低,可以随意修改。优点在于项目组人员可以通过EXCEL表格,直接复制相关数据,导入信用评级模型,有利于减少工作量。但是,在复制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粘贴方式:一是从EXCEL文件到WORD文件,可以直接复制粘贴,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准确性;二是从EXCEL文件到EXCEL文件,需要根据原始表格是否使用公式计算选择合适的粘贴方式:①如果是整张表格复制,可以直接粘贴,新表格中包括了所有公式和数据,也可以“选择性粘贴”,只粘贴数值;②如果是单独复制某些数据,需要考虑会计账户的类型,是否使用公式计算,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通常是直接录入数据,复制粘贴可以保证数据完整,而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等通常是公式计算,直接复制单元格将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会出现数值减少、数值为零、字符“#DIV/0!”等现象,此时就需要使用“选择性粘贴――数值”。
PDF格式的报表有两种,一种是图片扫描版,内容无法复制,特点与文件扫描版的图片格式相同;另一种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对外披露的统一格式,一定程度上综合了上述两种报表格式的优点,既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又便于复制,但是仍然无法实现EXCEL格式的整体导入。
XBRL,即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上交所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自2008年年报开始的各定期报告关键信息,而深交所XBRL平台提供自2009年年报开始的各定期报告关键信息。XBRL平台提供的数据综合了上述优点,未来发展前景很好,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①上市公司XBRL实例文档多为手工录入上传,可能存在偏差,需要以PDF版本为准;②上交所XBRL平台上单家公司的XBRL信息只能查看,不能复制,只提供一期数据,通过历史数据比较才能进行对比;而深交所XBRL系统中单家公司的XBRL界面同时提供近五年的数据,界面更加友好,数据对比更加明晰等;③总体上看,单次可比公司数较少,上交所XBRL平台同行业公司比较模块一次最多可选3家上市公司,而深交所XBRL平台财务指标分析模块,单次最多可选4家上市公司的两个财务指标进行对比。
3关于数据录入
在项目文案写作过程中,往往由于数据的用途不同需要多次录入,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1)项目组所在资产管理公司有专属的内部评级系统,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由于资产管理公司所涉及的行业比目标公司多,既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非金融机构,因此,内部评级系统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科目要远多于一般非上市公司,填制时需要谨慎注意,防止串行;内部评级系统财报和上市公司财报科目大体相同,存在细微差异,填制时需要格外注意前后顺序。此外,还需注意数据“单位”。
(2)尽职调查和评估报告、方案写作中使用的报表数据有时为了方便使用者阅读,会将原始报表中以“元”为单位的数据调整为“万元”,如果原始数据为不可复制类,则需要重新录入,如果原始数据为可复制类,可以在EXCEL中进行编辑,通过公式在原数据旁空白列录入公式后通过拖拽复制公式实现单位换算。
(3)财务指标分析时,需要在报表中摘出部分数据,然后计算相应比率,进行分析,此时,需要再一次录入数据或摘出数据。
笔者认为财务数据的多次录入,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增加错误的概率,影响文案质量,可以设计一个财务数据分析模型解决该问题。鉴于数据的来源渠道不同,建议财务数据分析模型选用不同的起点:①以企业财务报表为起点,作为数据源,内部评级系统财报从企业财报中取数;②以XBRL财报数据为起点,作为数据源,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和内部评级系统财报从XBRL财报中取数。以XBRL财报数据为起点时,需要注意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并且XBRL报表中缺少部分数据,例如XBRL利润表中没有“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东综合收益总额”等科目。
4关于财务分析
上述两点关于原始数据和数据录入都是为财务分析做准备。项目文案写作中需要重点分析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在分析偿债能力时,一方面对同行业多家企业进行横向偿债比率比较分析需要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建议使用以XBRL财报数据为起点的财务数据分析模型,在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上获取。另一方面对交易对象近三年的偿债比率进行纵向分析,使用两种财务数据分析模型均可。模型中应当设立财务数据分析表,此表中包括摘录关键数据的财务数据区和计算财务指标的财务分析区,并通过交叉取数和拖拽功能,实现在原始数据录入后自动生成财务比率。此外,长期偿债能力中的利息保障倍数,分母为利息支出,如果需要确切计算每个企业的利息保障倍数,需要分别从各家企业的年报财务报表附注中摘录数据;如果只需估算,可采用财务费用代替,不过存在较大误差;如果采用的是中期报表,除非能够准确获知利息支出金额,均使用财务费用,因为中期报表财务报表附注不披露。
篇3
财务报表分析是股票投资的基础,财务报表上的任何有用的信息都会很快反映到股票的价格上的,所以财务报表分析对股票投资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
(一)预防和安全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作为重要的投资工具,财务报表的信息反映的是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作为必要的投资工具必须不能以过去的绩效去推断未来的股票价值。如果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公布的时间来看的话,财务数据有很大的时滞性;如果从股票价格的跌涨幅度与财务报表的好坏的关联度上看的话,投资者可以根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历史信息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预测盒饭西,从而判断现在的股票价格和股票的价值知否相互匹配。从财务报表分析的角度出发,投资者利用财务报表对某一公司的股票价格做出合理有效的预测,从而做到安全有效的投资。
(二)判断最佳股票投资时间
投资者在进入股票市场之前,应当对股票市场处于多头还是空头市场进行认真地分析,要想做到多股票市场准确无误的把握,就应当从财务报表分析入手,去判断最佳的股票投资时机。
虽然财务报表不能对所有的股票投资问题进行确切的回答,但是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有关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状况,帮助投资进行风险评估,防止投资者在错误的时间进行投资。投资者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的基本数据,再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股票市场成交量的大小来确定最佳的股票投资时间。
二、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价值评估
公司股票价值评估的目的是分析比较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存在的差异,并提供有关投资的信息,从而帮助投资者根据财务报表和市场状况估算出企业的股票价值,并与股票的市场价格作比较,判断出是否有高估或低估现象。基于这种价值投资理念,股票投资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股票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同时,财务指标也是股票投资中不可小觑的因素。以下介绍相关财务指标和股票价值评估重要性。
(一)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是企业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相对的指标。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财务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等。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的话,市倍率和市盈率等指标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指标,下面就是对市倍率、市盈率及市盈率相对增长比率的介绍。
1.市倍率。市倍率是比较重要的筛选股票的工具之一。在一般的股票的投资的活动中,市倍率可以衡量一支股票的价值是否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是非常重要的股票价值衡量的指标。如果一支股票的市倍率非常高,那么投资者会认为这只股票的价格很有可能比该只股票的价值高,因而未来的投资回报率是很差的;如果一支股票的市倍率非常低,那么投资者会认为这只股票的价格很有可能是比这只股票的价值低,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将是比较高的。从以前的经验可以看到,如果股票市场的平均市倍率很高,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股票市场处于一个泡沫的时期,这个时候,投资者应当格外加倍的小心。通常情况下,市倍率高表示该公司成长的能力和该公司发展的能力是非常大的,也可以说明该公司的价值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可以得到体现的。
2.市盈率。市盈率是决定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在选择好了某一只股票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买入和卖出的时机,因为只有把握好了买入和卖出的时机,才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在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市盈率能够帮助投资者找到买入或者卖出股票的最佳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在证券市场上有这样的盈利率水平的标准,当市盈率为1至13倍的时候股票价值被低估;13至15倍的时候股票的价值是回归的;16至20倍的时候股票的价值被高估;21倍以上的时候就意味着股票市场存在着泡沫现象。但是,但是并不是所有股票的买卖有是依据这样的标准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则必须要注重该公司的以前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经济走势,如果只是孤立的按照这样的盈利率标准去衡量是不是买入或者卖出的最佳时机的话,那么投资者很可能会对最佳投资时机判断失误,机械地运用市盈率不是股票投资方法的合理运用,这样只会导致错误的投资而不能获取很好的收益,甚至只有亏损的可能。
(二)基于财务分析的价值评估
基于价值投资的理念,股票投资决策的关键是首先进行股票价值评估,将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高估和低估。在价值评估中,财务分析占重要地位。
1.账面价值法。首先分析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运用该企业的大量原始信息,再根据股票价值=公司账面价值+溢价的公式计算出该公司的股票价值。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只要是懂得会计知识的人基本上都能熟练掌握,当然这种方法用的多了就会导致股市上股票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股票数量减少。从价值的角度考虑,虽然股票的价值低于了账面价值,不会有什么投资风险,但是股票价值低也说明了该公司的经营不景气,正所谓便宜没好货,如果将来该公司的经营业绩上升,股票价格自然会上升,如果将来业绩加剧恶化,股票会一文不值。总之,这种估值方法只适合短期初学者使用。
2.现金流量折现法。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并依附现在的折现率,利用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能够准确的预测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来估计公司的股票价值。这种方法能够避免像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造假的可能性,因为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现金流需要真金白银做保障,不容易出现造假的情形。会计学者都知道,单纯用现金流量表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比较困难。但是由于在实务中,人们通常使用扣除了折旧、利息和税前盈余当做公司的现金流量近似值。但是,用现金流的近似价值来估算公司股票的价值很有可能会偏离股票的实际价值,因为企业的现金流本身是估算出来的,用未来的现金流去估算股票价值又是一个估算的过程,双重估算导致偏差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用这种方法计算,虽然能够大致估算到公司的当前价值,但是想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到公司的价值还的结合其他的方法才可以。
三、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股票投资策略
财务报表分析是进行股票投资的基础,股票投资的策略是建立在对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事件的分析之上的,下面介绍有关投资策略的方法和步骤。
(一)宏观经济分析
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确定经济所处的阶段宏观分析是进行股票投资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对经济的宏观分析把握准确了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投资中处于不败之地。因为不同的经济环境对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样不同的经济环境对某一行业和某一公司的影响也不是一样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的发展前景都要受到行业的影响,并且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都要受到公司所处的行业的影响,所以投资者应当通过宏观分析和行业分析选择具有投资潜力的行业进行适当的投资。
(二)选择投资公司
1.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具体的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是公司所处于的行业,并且需要确定该公司的发展处于此类行业的哪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该公司如果是属于这个行业的成长阶段,那么该公司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未来的股票价格很有可能会升高;如果该公司是处在行业行业的衰退期,那么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很有可能在未来一点是时间内下跌。二是该公司处于该行业的什么位置,一些处于领先的或者是垄断的地位的公司,一般而言他们的股票价格会有走高的趋势。三是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情况是如何的,一个公司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因为一些发展不好的公司可能由于聘请了好的领导而走去事业的低谷。四是应当考虑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和发展状况,虽然过去的经营状况无法说明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经营状况,但是投资者可以从过去的经营状况分析预测未来的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公司他们的发展状况一般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
2.基本的财务指标分析。投资者首先可以利用财务指标和其他的有关的材料,对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投资者可以将同一行业内公司的基本财务比率进行横的比较,再将某一公司的历年财务数据进行纵向的比较,从而得到该公司偿债的能力、营运的能力、盈利的能力以及发展的能力,再将这些能力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该公司的投资价值。
3.对该公司进行估值。对要进行投资的公司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估,才能是投资者得到好的投资效果。投资者可以利用内在价值法、相对价值法或者是并购价值法对该公司的股票进行价值评估,对于这三种方法的使用一般情况是这样的,当股市处于熊市的时候,很多投资机构都会使用内在价值法,因而一些质量型的股票在这个时候会表现得很好;随着股票市场的逐渐活跃,很多投资机构和投资者都会采用相对估值的方法进行股票的价值评估,从而去找去那些股票的价格存在上涨的可能;当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的时候,证券市场非常的活跃,在股票市场很难找到内在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了,如果使用并购估值的方法是非常可行的。
篇4
【关键词】证券投资;分析方法;实战操作
一、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证券市场历来被看作“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投资者有必要对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变量给予关注。具体的影响因素优: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利率、汇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会引发证券价格的暴涨或暴跌,因此积极必须分析和防范这方面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
二、基本面分析
(一)行业分析
由于所处行业不同,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行行业分析,需要关注的是:行业本身所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对行业影响的力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行业的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及行业生命周期等。
根据行业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以及行业自身生命周期的特点,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对于经济周期敏感度不高的增长型行业和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行业。
(二)公司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把握,具体还是要落实到公司自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投资者需要了解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所占市场份额、财务状况、未来成长性等方面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
1.公司基本面分析
具体包括:公司行业地位分析、公司经济区位分析、公司产品分析和公司经营战略与管理层分析。通过这些因素可以看出该公司在行业中的综合排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资源、主要产品的市场前景和盈利水平趋势,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预测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
2.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财务分析是公司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其一段时间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缩影,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和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重要依据。财务指标的运用需要将其与行业平均水平、本公司历史水平进行比较,以分析变动趋势。
具体可分析如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基本面,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3.公司估值方法
进行公司估值的逻辑在于“价值决定价格”。上市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如市盈率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等);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如股利折现模型估值、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估值等)。
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时,需要结合宏观、行业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市场估值水平等各类信息,同时区别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可持续因素和不可持续因素,对上市公司作出客观、理性的价值评估。
三、技术面分析
通常,技术分析主要有:
(一)分时走势图
分时走势图是把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实时地用曲线在坐标图上加以显示的技术图形。分时走势图是股市现场交易的即时资料,通过分时走势图可以时刻掌握个股或大盘的变动情况,及时作出决策。
(二)K线理论初级
K线图有直观、立体感强、携带信息量大的特点,能充分显示股价趋势的强弱、买卖双方力量平衡的变化,预测后市走向较准确,是各类传播媒介、电脑实时分析系统应用较多的技术分析手段。通过K线图可以直观的反映股票的走势,便于投资者做出判断。
(三)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四)随机指标
随机指标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用来度量股价脱离价格正常范围的变异程度。
(五)相对强弱指标
相对强弱指标是一种通过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计算市场买卖力量对比,来判断股票价格内部本质强弱、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的技术指标。
(六)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一种价格趋势分析工具,它是一套完全靠观察得来的规律,可用以分析股市指数、价格的走势,它也是世界股市分析上运用最多,而又最难于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
该理论认为股票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律性,展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任何波动均有迹有循。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性的波动预测价格未来的走势,在买卖策略上实施适用。
(七)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分析
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体现为下面两种情况:量价同向及量价背离。买气高涨,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资者在人心动摇举棋不定,人气低迷时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缩。成交量也是观察庄家大户动态的有效途径,成交量骤增,很可能是庄家在买进卖出。
四、股票投资操作技术研究
(一)仓位控制
仓位控制是控制风险的重要环节。仓位就是您股票投资账户中股票市值占帐户总值的比例,仓位控制基本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1.整体仓位控制
在比较明确的牛市(上涨市道),仓位可以加大到60-80%
在比较明确的熊市(下跌市道),仓位就应该控制在30%以下,捕捉可能的短线机会;
震荡的市道,仓位控制在40-50%左右,伺机加仓或者减仓。
以上的仓位比例仅供参考,同时强烈建议客户永远不要满仓。
2.其次是资金(股票)分配比例的分仓策略
通常有等份分配法和金字塔分配法两种。所谓等份分配法就是资金分为若干等份,买入一等份的股票,假如股票在买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与上次相同数量的股票,依此类推以摊薄成本。而买入后假如上涨到一定程度则卖出一部分股票,再涨则再卖出一部分,直到等待下一次操作的机会来临。而金字塔分配法也是将资金分为若干份,假如股票在买入后下跌到一定程度再买入比上次数量多的股票,依此类推,假如上涨也是先卖出一部分,假如继续涨,则卖出更多的股票。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特点是越跌越买,越涨越抛。究竟采取哪一种分配方法就要看投资者本人了,假如投资者对后市的判断比较有把握,则应采取等份分配法。股价处于箱体运动中也可采取等份分配法来博取差价。
3.第三是个股品种的分仓策略
确实有把握的,就该咬定一股不放松,如果把握不大,则应买入2—3只个股(买得太多对于管理和跟踪都不方便,况且绝大多数投资者资金量也不是很大),需要注意的是所买的几只股票应尽量避免买重复题材或相同板块的个股,因为具有重复题材或相同板块的股票都具有联动性,一只不涨,另外的也好不到哪去。
(二)止损
止损是风险控制、保存实力、避免全军覆灭的惨烈招数。因此可以通过审慎的选股、买卖和仓位控制技巧来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但市场上投资者可能会犯错误,甚至是经常犯错,犯错就要认错,并通过止损重整旗鼓。死不认错,甚至不停地向下补仓是熊市过程中亏损累累的主因。止损的方法大致如下:
1.定额止损法。就是指将亏损额设置为一个固定的比例,一旦亏损大于该比例就及时平仓。止损比例的设定是定额止损的关键。
2.技术止损法。它是将止损设置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剔除市场的随机波动之后,在关键的技术位设定止损单,从而避免亏损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方法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技术分析能力和自制力,技术止损法相比前一种对投资者的要求更高一些,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模式。运用技术止损法,无非就是以小亏赌大盈。
3.无条件止损法。当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时,投资者应摒弃任何幻想,不计成本地杀出,以求保存实力择机再战。基本面的变化往往是难以扭转的,基本面恶化时,投资者应当机立断,砍仓出局。
4.止损的设定原则。一是要考虑趋势的变化,当趋势已从上升转为下跌或正处于下跌过程中时,就需要采取止损策略。二是要考虑投资者在什么趋势下交易。投资者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在什么时间结构中进行交易,是中长线、中线还是短线。也就是说,止损的原则是趋势而不是价格。
(三)止赢
篇5
对于纽交所张龙根是熟悉的,2007年他曾带领鑫苑置业站在这里,使其成为首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房地产企业,而纽约更像是他的一个老熟人,从2002年至2006年,他在位于纽约的一家门窗制造企业担任首席财务官,“2006年回到国内,本来是想退休了,但是关注到很多优质的国内企业具备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巨大潜力,我决心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其中一员。”
不管是出于男人的事业心,又或是好胜心,回到国内的张龙根一刻也没有停歇。
调整企业战略
2008年,张龙根来到晶科能源,这是一家硅片制造企业,2008年的销售收入为22亿元人民币,发展非常迅速。然而金融危机的到来,还是引发了公司管理层的思考,晶科如果始终专注于产业链硅片这一单一环节,是无法保证企业在市场动荡期保持持续稳定盈利能力的,占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进行下游并购,走“垂直一体化”的路线势在必行,由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康平率队,张龙根为舵手的管理层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和论证,终于在2009年下半年启动了酝酿已久的并购方案。
2009年7月,晶科能源全面收购了浙江太阳谷能源应用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光伏行业中的下游企业,太阳谷科技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这一收购使得晶科由单一的硅片业务发展到包含硅片、电池片到太阳能组件的一体化业务。
张龙根认为,“垂直一体化”进程能够给企业带来成本优势以及质量控制的优势,此举使得晶科在2009年太阳能行业,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依然实现15%的毛利润率。
来到晶科之后,他的另一个大手笔就是带领公司与国际接轨,目前他们的产品已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2010年4月他们在德国设立公司,美国旧金山公司也已运行,意大利米兰和其他亚太地区也计划设立分支机构。在此过程中,张龙根在各分子公司业务模式的确立,财务体系,税收体系的搭建及战略决策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投融资管理
晶科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2008年初晶科便开始了赴美上市的运作与筹划,但9月份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就在这个时候,张龙根加盟晶科,他做出了暂时搁浅上市计划的决定,
直到2010年2月,他们才重启上市计划,赴美进行巡回路演,此时,美国的三大股指持续低迷,资本市场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的重创,投资人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使其不愿冒险投资IPO公司,投资人可接受的认购价格大大低于公司的预期,晶科管理层毅然决定放弃上市。
凭借其几十年的资本运作与企业经营经验,张龙根相信无论从企业经营模式、成长速度、发展潜力,还是公司关键财务指标,晶科能源都无疑是一家备受投资人热捧的公司,而过低的估值水平不仅导致公司募集到非常有限的资金,同时也将优质的机构投资者拒之门外,因为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基金无法投资小市值的公司,而缺少大的机构投资人支持,将直接导致公司的投资群体质量偏低,给二级市场的维护及公司的后续增发带来隐患。
这次失败对被委以重任的张龙根而言,可谓打击沉重,他这个时候要做的不仅是鼓舞整个管理层的士气,还要顶住公司私募投资者要求公司转回香港与中国内地上市的巨大压力,“我们的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海外客户对产品质量及公司品牌要求很高,晶科的产能扩建也要求其具有较强的再融资能力,赴美上市是公司的最佳选择。”张龙根表示。
3个月后,晶科重振旗鼓,启用瑞士信贷作为主承销商,同时联合一些美国的中小规模投行作为辅承销商,再次向纽交所发起冲击。这次,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金融危机的阴云已彻底散去,投资人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晶科作为一个“底子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受到投资人的青睐,IPO认购的投资人名单前五位有包括黑石、富达这样的全球顶级资产管理公司。募得资金6400万美元。
5个月后,张龙根提议公司应借助太阳能市场不断升温的东风,再次融资。于是公司在180天锁定期内,于10月26日向美国证监会递交发行报告,在张龙根的精准策划下,公司5天后公开的各项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第三季度盈利率几乎超越市场预期的两倍,业绩当日股票收盘飙升至35美元,增幅高达17.5%。随后几天股票一直乘势上扬,11月4日,公司最终以36美元的定价成功发行3507/股ADS,募集资金1.26亿美元。
流程再造
晶科从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转变成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众公司,面临重重困难,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财务和业务流程的整合再造。
张龙根首先从财务团队的重建和补充开始,组织培训,提高公司财务人员对美国会计准则的了解,并招募了具有美国会计准则背景及相关经验的人才。其次,提高关账效率及质量,提供了适合实际财务流程操作的建议,剔除了不增值的流程,让员工逐渐提高效率,达到缩短关账时间。第三,建立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建立了财务分析的具体操作流程,确定财务分析的指标及区间,使财务分析可以做到可比性及可靠性,真正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帮助。第四,协助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技术。
篇6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基本分析与评价
的基本比率分析
在分析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时,我们往往要首先分析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
支付能力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扣除用现金支付本期经营活动的支出后,用“现金”偿还负债、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和支付股利的能力。支付能力的评价用充足率来表示:
充足率=经营活动净额/负债偿付额+资本性支出额+股利(利润)支付额
笔者认为,“充足率”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分析的最基本比率指标。因为它涵盖了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中的负债偿付、投资活动中的资本性支出及股利支付,贯通了各项主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支付能力及风险。一般认为,该指标应大于1,并且越大越好;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企业来自经营活动的不能满足必要的运用及支出。例如:创业板某企业某年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额为400万元,本年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200万元,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为250万元,对外分配利润为50万元,该企业的充足率为400/(200+250+50)=0.8。但如果就此得出企业经营收现能力较差,财务状况不好的结论,就有可能属于错误判断。原因如下:假如,该企业的“三项”支出数(200+250+50)不折不扣地完全是按计划支付的——债务全部偿还,内部投资项目全部到位,“红利”也全部分配给投资者,即使有20%的缺口,企业还能用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来弥补这一不足,即使使用减少“现金”置存额的方法弥补,企业财务前景仍然乐观。但是如果债务的偿还,项目的投资以及“红利”的分配只完成了计划的50%,即(200+250+50)×50%=250万元,那么这个指标的数值将会提高到1.6(400/250),常规分析的结论将十分乐观。如果得出企业很充足,支付能力很强的结论,则又进入了财务分析的误区。因为该企业有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许多应支付的现金尚未支付,以后年度的压力将会增加,负担将会更加沉重,财务状况实际是不佳的。
对于上述指标评价,应结合企业内部决策的计划来进行,并与企业历年水平比较,与同行业水平比较,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一般来讲,如果企业连续几个会计期间的充足率都大于1,则说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在满足偿债、扩大生产、分配利润等必要支出后还有盈余,企业的财务状况应该是良好的。那么,作为供应商来讲,可考虑与之赊销货物;作为投资者来讲,将来可以收回投资成本,赚取“红利”,进而增强继续投资于该企业的信心。
2.分析的基本评价
在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可了解企业本期及以前各期现金的流入、流出及结余情况,发现企业在经营与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正确评价企业当前、未来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以及企业当前和以前各期取得的利润的质量,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它本身也有一些缺陷,诸如受信息不对称的限制、行业特点的差异性、公司所处生命周期及规模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差异及变化等,甚至有时会出现假账。为此,有些市场人士和一部分投资者甚至于全盘否定其作用。很显然,片面地强调或者全盘地否定都是不足取的。所以,在理性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财务报表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并且作出动态的行业性强的稳健分析。笔者认为,注意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表外非财务信息的分析不失为弥补本身缺陷的一种好的方法。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特点分析
1.上市公司的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包括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分析,可列表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掌握本公司的各项活动中的变动规律、变动趋势、公司经营周期所处的阶段及异常变化等情况。其中:(1)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2)流出结构分析也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3)流入流出比分析即分为经营活动的入流出比(此比值越大越好);投资活动现金的流入流出比(发展时期此比值应小较好,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此比值应大较好);筹资活动的入流出比(发展时期此比值较大较好)。财务分析者可以利用入和流出结构的历史比较和同业比较,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信息。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经营活动应是正数,投资活动是负数,筹资活动的应是正负相间的。如果上市公司经营的结构百分比具有代表性(可用三年或五年的平均数),财务分析者还可根据它们和计划销售额来预测未来的经营。
2.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分析
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公司资产经过正常秩序,无重大损失地转化为现金以及公司债务契约或其他付现契约履行的能力,它是蕴涵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根据资产负债表确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虽然能反映流动性但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作为流动资产重要成分的存货并不能很快转化为可偿债的现金;存货用成本计价不能反映变现净值;流动资产中的待摊费用也不能转为现金;应收账款会有一定的坏账发生。许多公司有大量的流动资产,但现金支付能力却很差,甚至无力偿债而加大财务风险,导致最终破产。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是。所以必须用上市公司债务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客观地反映其真实的偿债能力。主要分析指标包括:(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2)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上述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经营活动越快,流量越大,企业的财务基础越稳固,内部控制合理有效,从而偿债能力与对外筹资能力就越强,公司流动性越好,抗风险能力越高。一般来说,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常这两种债务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负债比不但可以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还可以预测出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如果该比率大于40% ,表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而现金债务总额比是评估公司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破产的可靠指标。该指标越高,公司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对于处于高投资高融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资产流动性分析固然必要,但债务的比率分析显得更为重要。
3.上市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获取现金的能力是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资资源的比值。它弥补了根据损益表分析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的不足,具有鲜明的客观性。投入资源可以是主营业务收入、公司总资产、净营运资金、净资产或普通股股数、股本等。具体指标有: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现金大小,即销售收入的货款回收率,既可从一个方面反映公司生产商品的市场畅销与否,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其数值越大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该指标反映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资金流量,它通常高于每股收益,但不能替代每股收益。因为没有减去。它能反映公司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超过此限度,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100%。该指标说明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越好,可与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同期水平比较,评价上市公司资源配置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
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数处于创业期到成长期,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折射出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4.上市公司的财务弹性分析
所谓财务弹性是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也叫财务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有剩余的现金,适应性就强。因此,财务弹性的衡量是以经营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具体指标包括: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该比率越大,说明资金自给率越高,对外借资金依赖性越小,财务风险越小。此指标达到1时,说明公司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扩充所需资金,公司有一定的成长潜力。若小于1 ,则说明公司是靠外部融资来补充,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财务杠杆,但会加大公司财务风险。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每股,此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公司运用股利分配政策的余地越大。
以上两个比率越大,说明上市公司财务弹性越大,适应各种环境和资金需求的灵活性越强,抗风险的能力越大。这种抗风险能力的分析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广大投资者来说特别重要。
5.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企业公开报告收益与其经营业绩之间的离差程度。它是完整性、可靠性和可预测性的综合。收益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会计收益的比例关系。由于上市公司收益质量主要受到会计政策的变化和选择,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公司对自行列支成本的选择,以及管理者的财务决策等因素的影响,评价公司收益质量的财务比率是营运指数。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其中:经营应得现金是指经营净收益与非付现费用之和,经营活动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可以通过计算营运指数对公司收益质量进行评价。有些项目如折旧、资产摊销、信用政策等虽不影响经营活动的但会影响公司的损益,使当期会计收益与经营活动不一致,但是两者应大体相近。
因此,若营运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质量较好;若小于1,则说明会计收益可能受到人为操纵或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收益质量较差,有虚盈实亏的可能性,必须进一步分析会计方法或会计估计的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理财措施,改变企业的营销策略,提高公司的收益质量。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分析和控制手段选择
1.上市公司的风险
从目前创业板上市资源的情况看,上市公司大量集中在新技术、新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创新特色。这些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长,经营的稳定性整体上低于主板公司,经营风险较大,投资风险也大于主板的。 此外,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主打概念“两高六新”中的技术创新,其在面对市场时,科技转化为产品存不确定性;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管离职,技术有外泄风险,这些不确定性在带来巨大机遇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
所谓流动性风险就是股价变现时价格的波动幅度和撮合成交的速度。因为创业板公司规模比较小,发行的股数少,且公司经营不稳定,从理论上讲,股本较小的企业,往往面临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变现难度也较大,如果想要及时兑现,则需要价格让利的幅度更大。
3.估值风险
创业板市场上的企业,无形资产比重高、成长性好、经营不确定性大,主板市场中传统的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ROE)、市盈率(PE)等估值指标在创业板上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如果简单地将主板市场的投资策略、分析方法复制到创业板企业中去,投资风险会被放大。此外,创业板市场还会涌现一些行业划分更细更专业的企业,投资者要想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些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背景。
4.操作风险
创业板交易规则与主板市场相比有所不同。在活跃市场的同时,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股票价格涨跌幅度弹性大大增加,在获取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高风险,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投资风险。所以投资者很有必要在投资创业板之前认真学习创业板的交易规则。
5.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偏差风险
除了传统主板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诚信风险,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特殊,技术含量比较高,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有相当的难度,难以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
6.盲目炒作风险
创业板市场设立初期,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难免出现短暂的过度“繁荣”,盲目追高蕴藏着极大的风险。此外,由于中小投资者资金水平有限,不能以投资组合来规避单个企业的非系统性风险。所以,过度投机炒作不仅对于投资者来说容易引发较大的投资风险,也对创业板市场长久发展不利。
7.退市风险
篇7
【关键词】 股票;净资产收益率;剩余收益
一、会计信息是股票价格形成的基础
在资本市场的各种信息中,会计信息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经济信息。 “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成本信息是对价值(或资金、资本运动)及其属性的一种客观表达,是价值运动中各种发展变化和特征的真实反映,具有质、量、度三方面的特征和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态,既揭示价值运动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也反映价值运动规模的量和度。”①张昌仁对1995年4月30日至1996年8月30日的股市情况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股价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尤其是股价与主营业务收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在各个时期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是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有明显影响,在短期回归分析中股价对税后利润与每股收益存在一种依赖关系,在中长期分析中股价还与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存在显著关系。同时也说明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侧重关心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股东投资效益和股本保全情况。
我们知道股票本身没有价值,其价格在同期利率一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其预期收益的大小。准确预测企业未来收益,评判其成长性是股票投资成功的重要前提,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因此,在股票投资定价中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结合会计信息给出企业的合理估值,提高股票定价的准确性。
二、净资产收益率与剩余收益定价模型
资产价值评估一般是通过定价模型将预测数据转化为定价的,在实务中大量使用的定价方法及其模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相对价值模型
相对价值模型是运用一些基本的乘数评估一家企业相对于另一家企业的价值。比较常用的乘数有市盈率、利润等。比如评估非上市公司的价值可以寻找同类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然后用每股盈利乘以市盈率就可以得到目标企业的价值。这种定价方法实际上是以可比企业为参照基础,评价目标企业的价值,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可比企业的价值。显然相对价值模型不能反映出企业的未来预期,更不能评判企业的成长性。
(二)现金流折现模型
现金流折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增量现金流量原则和时间价值原则,也就是资产的价值是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其价值都是以下三个变量的函数:
其中:n为资产的年限;CFt为t 年的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
现金流折现模型概念简单,并且不受会计准则影响,在实务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其本身还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现金流折现分析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来计算价值的增值,这样做可以摆脱会计方法对价值评估的影响,使结果显得客观、公正,但也使模型存在一个根本的缺陷: 自由现金流部分是一个清算概念,它不能衡量一段时期内经营活动所增加的价值;同时,在会计信息利用方面,自由现金流不能层层分解,限制了全面、深层次的使用会计数据,尤其是忽略财务报告中包含的有关企业当前与未来的有价值的信息,使模型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未来真实价值。
(三)剩余收益模型
剩余收益模型是从企业经济利润的角度来评估资产的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如果每年的息前税后利润正好等于债权人和股东要求的收益,即经济利润等于零,则企业的价值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然等于投资资本。
剩余收益定价模型可表述为:
资产价值=投资的账面价值+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
其中:剩余收益=盈余-权益资本成本
=[投资回报率-权益要求的回报率]×普通股的账面价值
剩余收益是关于投资回报率和账面价值的函数,是价值增加的度量值。用这个模型对资产进行定价需要三个数据:账面价值;投资回报率,即净资产收益率;权益要求的回报率。
权益资本成本可由市场平均收益率给出,当前的账面价值可由资产负债表读出,而投资回报率也就是预期净资产收益率可以从财务报表分析中得出。通过剩余收益模型可以把资产定价和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指标结合起来。Penman 和sougiannis在1997年利用美国过去的财务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的此类模型比其他模型准确,而且与其他模型相比,它们用更短期间(6―8年)使评价误差接近于零。这个结果证明在对企业进行实际评价时,根据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价值较之其他模型更可靠。
三、利用财务分析,结合经营状况对预期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析与推导
剩余收益模型的核心在于预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准确性。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要想准确地预测必须对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反映的财务信息有一个全面、细致的分析。如果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出发,可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起点,层层递推,得出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其他指标工具,再结合经营状况从底层解释上层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预期净资产收益率的准确性。
(一)利用杜邦财务分析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与推导
在杜邦财务体系分解中,净资产收益率可以最终表述为三个比率乘积。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可以围绕这三个指标进行: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一家公司毛利率的改善或费用率的降低、存货周转率的改善或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的缩短、权益乘数的提高,都可能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而这三项指标又可以层层分解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比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存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报酬率等“子指标”,通过对这九项子指标的研究可以评判公司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效率和财务杠杆之间的变化和互动是如何最终影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的。这九项指标的运用在方法和途径上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推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结合经营状况对指标变动趋势进行判断
利用企业财务报表可以得出相应指标历史数据,对于指标未来变动趋势的判断必须结合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
销售净利率反映了公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变动趋势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价格地位;二是企业采购和在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按照巴菲特的观点,拥有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由于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替代程度低,企业常常可以通过提高产品售价而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的采购成本与行业地位密切相关,行业地位重要,与供应商在市场谈判中就会占据主动,并能以较低的优惠价格购进所需要的材料。当企业的采购成本比竞争对手低而生产过程中的运营效率又高于竞争对手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资产周转率反映了公司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由企业市场地位和供应管理能力、营销服务网络等共同决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营销渠道决定了公司的销售规模,对资产周转率的总体水平有决定作用。供应管理能力决定了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市场地位则决定了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水平和固定资产周转率水平。
权益乘数反映所有者权益同总资产的关系,主要受资产负债率高低的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高则权益乘数高,意味着公司可能获得较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意味着公司面临较大的风险。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权益乘数:增加银行借款或大量应用商业信用。通过增加银行借款的方式提高权益乘数,必然会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和财务风险增加,将提高股东要求报酬率。拥有良好市场地位和供应能力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地位占用上下游资金,即商业信用,从而在不提高财务风险和股东要求报酬率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由上述讨论可知,企业竞争实力决定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和行业地位共同决定了公司的权益乘数、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指标发展趋势,即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是公司在市场竞争(行业内竞争和上下游之间的竞争)中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在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和推导中必须结合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量和性的判断。
四、实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股票定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企业未来的净资产收益率受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周期性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其净资产收益率也变动较大,应用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股票价值将会造成非常大的误差。因此,在应用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考量企业股票价值时,首先应注意不同类型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风险的可比性,注意确定企业所处特定产业(或行业)的经济特征;其次要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其支撑的内在增长率上。
二是在利用财务报表子比率进行净资产收益率推导时,应注意会计信息的失真。财务报表给出的是历史数据,反映的是历史价值,如会计政策变更、经营环境出现变化以及会计作假都可能导致这些数据在反映企业财务信息上的失真。此外在利用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前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对财务指标质量进行鉴定,并根据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在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为了防止会计信息的变化,需要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以保证会计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从而提高分析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斯蒂芬・佩因曼.财务报表与证券定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张昌仁.企业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 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ST 公司 股权转让 绩效评价 因子分析法
资产重组是企业成长扩张主要方式和手段。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企业并重组的政策环境逐步改善,资源配置功能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为我国上市公司并重组新一轮的到来作出了必要的准备。本文采用实证方法,研究我国资本市场ST类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绩效,希望由此得出股权转让对ST类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能否产生持续性的良性影响。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并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主要方法是事件研究法和财务分析法。(1)事件研究法。国外相当多的经济学家利用事件收益法,对并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如Firth(1980)对1969年至1975年英国发生的486起收案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并公告月目标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2.896%,而并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6.396%。Jensen、Ruback(1983),发现成功的兼并会给目标公司带来约20%的超额收益,而成功的要约收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的收益则达到30%。Limmack(1991)研究了1977年至1986年英国的462例并事件,结果表明在窗口期,被并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31%,并公司的超额收益率为0.2%。Schwert(1996)研究了1975年至1991年间1814个并事件,发现目标公司股东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高达35%。Bruner(2002)发现,在成熟市场上的并活动中,目标公司股东收益要远高于收公司股东收益,超额收益达到10%―30%之间。这些研究证明了成功的并活动会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正的累积超常收益。(2)财务分析法。国外学者使用财务分析方法对企业资产重组绩效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Geoffrery Meeks(1977)研究了1964年到1971年英国233个合并交易的收益,结果表明交易后收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呈递减趋势,并在交易后第五年达到最低点。Mueller(1980)发现汇总了7个国家(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瑞典、英国与美国)并绩效的研究。该研究与Meeks的研究结果相一致,Mueller研究的重要结论是,收公司在收后的会计业绩比非收的对手企业差,但这些差距在统计上并不显着。Itealy、Palepu和Ruback(1992),发现行业调整后的公司资产回报率明显提高,这种提高是源于公司管理的提高。Megginson、Moregan(2000)发现,并前后企业集中度变化的大小与长期并绩效显着相关,在并后3年内,集中度每减少10%,会导致股东财富减少9%,经营绩效降低l%,企业价值缩水4%,经营现金流减少1.省略info.省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省略)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省略)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及财务比率并经过进一步的整理和计算得出。
(二)资产重组绩效指标体系建立 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将财务指标按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重组后两年分别作因子分析并构造出一个综合得分函数,对比重组前后各年份综合得分的变化来判断上市公司重组前后经营绩效的变化,具体数据处理用SPSS13.0 软件进行。本文参照财政部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中规定的指标,并根据相关原则选取了14项指标构建了财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采用财务指标法,对2007年进行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的56家样本ST公司2006年至2009年四个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通过SPSS软件计算出14项财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从相关系数矩阵进而计算出各因子的特征值、相应的方差贡献率以及累计方差贡献率,按照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80%为标准,分别确定重组前一年(2006年)、重组当年(2007年)、重组后一年(2008年)和重组后两年(2009年)每一年的主成分,最后以各年的主成分得分及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各年各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具体财务数据的预处理及财务分析模型建立的步骤如下:第一,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常一些经济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有些指标值数量级上差异较大,为消除由于量纲不同可能带来的不合理影响,在分析之前对数据做标准化处理。设有n个样本单位、p项指标,可得数据矩阵X=(Xij)n*p(i=1,2,….n;j=1,2,….p),Xij表示第i个样本的第j项指标值。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Zij=■。其中:Xij表示第i家公司的第j项指标值,X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S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Zij为标准化变量。式中:S2j=■,i=1,2,3…n;j=1,2,3…p 。第二,计算样本相关矩阵。R=(rjk)p*p,j=1,2,3…p;k=1,2,3…k。式中rjk为指标j与指标k的相关系数:rjk=■■[(Xij-■j)/Sj][(Xik-■k)/Sk],即rjk=■■ZijZjk,有rii=1,rjk=rkj,式中:i=1,2,3…n;j=1,2,3…p;k=1,2,3…p。第三,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并确定主成分。由特征方程式|?姿Ip-R|=0,可求得p个特征根?姿g(g=1,2,3….p),将?姿i按其大小顺序排列为?姿1?叟?姿2?叟?姿3?叟…?叟?姿p?叟0,他是主成分的方差,它的大小描述了主成分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
由特征方程式,每一个特征根对应一个特征向量:Lg=(Lg1,Lg2,…,Lgp),g=1,2,3…p。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变量转换为主成分:Fg=1g1Z1+1g2Z2+…+1gpZp。式中,g=1,2,3…p, F1称为第一主成分,F2称为第二主成分,…,FP称为第P主成分。第四,求方差贡献率与确定主成分个数。一般主成分的个数等于原始指标个数,如果原始指标个数较多,进行综合评价时就比较麻烦。主成分分析法就是选取尽量少的k个主成分(k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因子分析 由(表1)和(表2)可知,2006年至2009年7个主要成分的累计差贡献率超过80%也就是这7个主成分包含了原有14个指标的80%以上的信息含量,因此本文选择2006年至2009年的主成分个数为7个。在确定了主成分的基础上提取因子,计算出2006-2009年各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和(表4)所示。可以看出,2006年因子F1中,每股收益指标的负荷量明显大于其它指标的负荷,所以认为因子F1代表ST公司的盈利能力;同理因子F2代表了ST公司成长能力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每股收益增长率,因子F3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因子F4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息税前利润率,因子F5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每股净资产,因子F6代表了经营管理效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因子F7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主营业务利润率。2007年因子F1代表了ST公司成长能力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和每股收益增长率,因子F2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偿债能力中的资产负债率,因子F3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息税前利润率,因子F4代表了经营管理效率中的总资产周转率,因子F5代表了经营管理效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因子F6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每股净资产,因子F7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净资产收益率。2008年因子F1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息税前利润率和每股收益以及成长能力中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因子F2代表了成长能力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和经营管理效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因子F3代表了偿债能力中的流动比率,因子F4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因子F5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因子F6代表了成长能力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因子F7代表了偿债能力中的资产负债率。2009年因子F1代表了成长能力中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因子F2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每股净资产,因子F3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因子F4代表了盈利能力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因子F5代表了成长能力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因子F6代表了偿债能力中的流动比率,因子F7代表了经营管理效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所以,本文选取的7个公共因子可以代表ST公司偿债、经营管理、成长、盈利等4个方面的能力。确定主成分及各主成分的含义后,就要确定各主成分得分,2006年至2009年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和(表6)所示。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求得每年各样本的各主成分得分。然后通过公式,以总方差分解表中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重组各年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函数如下:
重组前一年(2006年): Fi-1=(18.07*Fi1+15.349*Fi2+12.228*Fi3+
11.361*Fi4+9.835*Fi5+7.763*Fi6+6.923*Fi7)/80.529
化简后:Fi-1=0.2244*Fi1+0.1906*Fi2+0.1518*Fi3+0.1411*Fi4+0.1221
*Fi5+0.0964*Fi6+0.0736*Fi7
重组当年(2007年): Fi0=(22.667*Fi1+17.657*Fi2+10.991*Fi3+9.765
*Fi4+8.059*Fi5+6.680*Fi6+5.627*Fi7)/81.447
化简后: Fi0=0.2783*Fi1+0.2168*Fi2+0.1249*Fi3+0.1199*Fi4+0.0989
*Fi5+0.0820*Fi6+0.0786*Fi7
重组后一年(2008年): Fi1=(21.365*Fi1+13.512*Fi2+12.022*Fi3+
10.918*Fi4+8.306*Fi5+7.834*Fi6+7.254*Fi7)/81.21
化简后:Fi1=0.2631*Fi1+0.1664*Fi2+0.1480*Fi3+0.1344*Fi4+0.1023
*Fi5+0.0965*Fi6+0.0893*Fi7
重组后两年(2009年): Fi2=(23.881*Fi1+13.075*Fi2+11.877*Fi3+
9.588*Fi4+8.022*Fi5+7.465*Fi6+6.623*Fi7)/80.531
化简后:Fi2=0.2965*Fi1+0.1624*Fi2+0.1475*Fi3+0.1191*Fi4+0.0996
*Fi5+0.0927*Fi6+0.0822*Fi7
其中Fi-1,Fi0 ,Fi1,Fi2分别代表第i家ST公司重组前一年,重组当年,重组后一年,重组后两年的综合得分,Fi1,Fi2,Fi3,Fi4,Fi5,Fi6,Fi7分别表示第i家ST样本公司的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值。用以上综合得分函数,可求出每年各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来评价ST公司资产重组绩效,2006年至2009年个各ST样本公司综合得分附(表3)和(表4)。
(二)重组前后综合得分的均值检验和政治检验结果 由于所有原始数据在因子分析过程中均经过了标准化处理,各ST类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综合得分是一个相对整体样本的评估值,其绝对值表示相对市场平均水平的偏离程度,正负表示高于或低于样本总体水平,因此比较样本公司的综合得分差值更具有实际意义。根据股权转让前后相应年份得分差值对全部样本进行检验,选取两种检验方法即均值检验(T检验)和比率检验对总样本进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可以计算出重组前后综合得分差值的均值,并可以进行显着性检验,比率检验可以判断重组前后综合得分的变化方向。ST样本公司重组前后综合得分差值的均值及检验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第一,P值均接近1,远远大于显着性水平5%,说明每两个年度样本综合得分总体不存在显着差异,即重组前后全部样本的资产重组绩效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从F0- F-1 ,F1- F0 ,F2- F1的均值-0.000002,0.008823,-0.013682可以看出,重组当年样本公司绩效相对于重组前一年有很小变化,只有很小幅度的下降,重组后一年相对于重组当年和重组前一年的经营业绩有较小幅上升,重组后两年相对于重组后一年业绩又有所下降,且其经营绩效甚至低于重组前一年和重组当年,但这些变化都是不显着的。第二,从正值比率也可以看出只有约50%的ST类上市公司在股权转让后其经营业绩得到改善,而另外约50%的公司其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改善,因此本文认为ST公司进行股权转让并没有使其总体绩效得到显着改善,只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也就是说ST类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的绩效不明显。第三,从总体上看,对ST公司股权转让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资产重组当年绩效较重组前一年有略微下降,重组后一年超过半数公司的绩效有所提高,但持续性不足,即重组后的第二年绩效开始下滑。因此,本文认为,ST公司股权转让行为更趋于一种短期化改善公司经营绩效的行为,没有从实质上改善公司的长期绩效。当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兴起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本文考察的观察期可能过短,仅仅用重组后两年的数据来说明股权转让的绩效是不充分的,因为一个企业公司治理上的改善引起的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需要较长时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同时影响重组绩效的因素也很多。因此,还有待于从更长时间和更多方面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2]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的财富效应》,《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3]陈信元、原红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财务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第11期。
[4]王跃堂:《我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绩效之比较分析》,《财经研究》1999年第7期。
[5]冯福根、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绩效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6]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
[7]张新:《并重组是否创造价值?― 中国证券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8]李善民、周小春:《公司特征、行业特征和并战略类型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9]彤玉、丁业震:《我国ST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研究》,《理论学刊》2010年第3期。
[10]Firth M. Takeovers,Shareholder Returns,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0.
[11]Franck J.R and S.Titman.The Post merger Share-Price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1.
篇9
这些大型上市公司尚且难以准确预测,那么,未上市公司就更困难了。作为一个VC/PE投资人,我看到的现象是:企业的财务预测往往是达不到的,有时偏离的很远。我们常常自己开玩笑,企业完成最好的指标是“费用”!是什么使得企业如此不够“诚信”呢?
财务预测实际是对未来假设成立前提下的推论。要找答案应该在假设的正确性及推论的合理性上下功夫。推论合理性指的是财务模型的建立,这是个技术问题,是容易判断和改进的。关键还是假设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对企业未来发展关键点的预测。
对于早期项目、扩张期项目和成长期项目来说,对业绩可预测性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所谓早期企业主要指商业模式尚未被证明,或规模较小、收入不稳定,较少或没有利润。这类企业关键还是现金流问题。也就是投资款能撑多久,是否能够通过“烧钱”,寻找到正确的模式。实际是个“质”的问题。
一个非常现实的矛盾经常困扰投资人。早期企业往往估值较低,所以融资额也不是特别高。还有一个原因,投资人为规避风险也希望少投资。而恰恰由于资金少,公司风险就更大了。模式还未搞清楚资金就“烧光”了。因此,对企业家来讲,融资能力就成了核心能力之一。难怪早期创业者“海归”的比例很高,这是原因之一。也有的投资人采取积极的措施,首轮投资额就达到一定的当量,减少企业资金风险,但这时候,通过一轮一轮融资的筛选机制又不能起作用了。因此,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这个阶段的企业给出的完整的财务预测实际多数是“摆设”,没多大意义。关键还是里程碑的事件能否完成,资金是否够用。一句话,财务指标具有不可预测性。
早期企业的商业模式初步验证之后,就会进入到一个扩张阶段。此时公司的利润还非常不稳定,甚至模式还需要修正。核心要点是建立稳定的盈利能力。
对于连锁企业,扩张期就是要尝试在不同地域多开出一些店,并总结、修正原来的做法。对于生产型企业则是中等批量的生产,为大批量生产做准备。对于产品型企业则是少数品类的产品逐渐成熟和渠道建立。此阶段,财务指标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是个转换期,各种制度需要建立并规范,要慢慢建立竞争“堡垒”,并逐渐过渡到成长期。
所谓成长型企业主要是指商业模式清晰,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公司主要问题是成长。这类企业往往离上市较为接近。由于收入和利润规模已经达到一定的当量,此时成长的可能性和速度就成了关键问题。
篇10
如果要问,从1000点到3000点,是哪一个板块策动?估量超过80%的股民会回答大盘蓝筹股。动辄过亿的新股,这一年多来,不知发了多少。然而,现在,蓝筹股下跌了,市场热情转移了,股民们都在盼着一个结果
明天,哪个题材涨?
我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问编辑部“你们能写篇文章吗?给我们指导指导,以后买什么股好?
下一个能让你赚钱的股票是什么?这不仅是股民,也是我们,甚至是机构想知道的事请,但结论却是多元的。是的,把握市场的脉动确实很难。在晨星(中国)年度基金经理评选的颁奖礼上,景顺长城的投资总监李学文被问到个问题“您公司的某只基金最近的净值跌的很厉害,是什么原因?”李先生老老实实的回答:“最近的热点都太小,不好把握”。
专业人士尚且如此,何况你我?
预测股市的走向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这是一个可以想得出结果的地方,就不会有市场的产生、价格的波动和股民的热情高涨,更不会有巴非特和索罗斯之类的神话。我听过的一句最有哲理的话是 相信市场,除此之外,谁也不要信。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让我们来看看,市场要对我们说什么?
中小板是下一个机会吗?
在本轮牛市中,与风光无限的大型蓝筹相比,小盘股的代表中小板块在本轮行情的主升浪期间的表现远远落后于市场,一度被市场视为冷门股。但是,市场的规律透出信息――小盘股将有能力接棒篮筹,成为今年行情的主流热点。
A估值与价格的规律
目前,大盘股的估值已相对偏高。经过主升浪行情的上涨,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31倍,以消费服务业为例,目前整体平均盈率接近甚至超过40倍,市净率超过4倍,股价的上涨已使得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有些透支了。相比之下,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为44倍。虽然估值不低,但良好的成长性及偏小的流通股本使这一估值水平能够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中小板公司市值小,成长性更好,理应享有较高的估值,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小板公司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
B经济周期的规律
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当整体经济景气度不断提高时,大盘股的表现要明显超越小盘股。而当经济处于周期回落过程中时,大盘股的表现则总体上要弱于小盘股。而且中金公司的报告表明,国内外市场小盘股(或小市值股票)的长期表现优于大盘股,虽然小盘股流动性差且股价波动性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挖掘绩优小盘股可以获得好于市场的表现。2007年GDP增速放缓已成为市场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中小盘股有机会获得超过投资大盘股的收益。
C周期轮换的规律
从股市的历史行情来看,大盘蓝筹股和中小盘成长股总是在相互交替中引领着市场的发展。在去年第四季度,大盘股再度超越小盘股,拉动指数快速上升。
具体来看,大盘股指数同小盘股指数存在明显轮动现象,大盘指数的市场表现在周期的前一年半明显超越小盘指数,尔后从高点回落,在两年的时间内相对小盘股的收益率变为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大盘指数相对小盘指数的表现明显落后,或者说小盘股开始超越大盘股,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半中,大盘股的相对收益率又开始从底部回升至零,目前正处于大盘股全面超越小盘股获得正的相对收益率的时期。
详解:估值
是对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估算,大多数机构相信股票内在价值能用一系列的模型估计出来。中国和国际一样,有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两种模式,前者以同行业类似竞争企业的状况进行对比,或者国际间类似行业企业进行比较。
估值只是一个基本分析的环节,对美国股市70余年的各种投资策略和估值模型进行的测试统计表明:在长时间看,大部分固定的策略或者估值模型都无法明显超越同期股指。
详解:经济周期
由于大多数经济扩张都是从投资扩张开始的,因此理论认为,投资增长速度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原因。
当投资规模的扩张遇到资源瓶颈或者紧缩政策或者其他冲击时,扩张趋势终结,投资开始收缩。在收缩阶段,乘数和加速效应也可以引起累积性的投资收缩过程。正是投资的这种周期性波动引起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所以,左边的结论,其实是个反推过程。
详解:
1996~1999年大盘股明显强过小盘股,尔后小盘股在2000~2004年中超越大盘,而在2006年第四季度,大盘股再度超越小盘股,拉动指数快速上升。
虽然大盘股的相对收益率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而且,这种上涨更多的是由“大事件”冲击所带来的交易机会,它的总体投资价值已经透支。
从当前市场分析,虽然市场的长期总体趋势仍然较为乐观,但是随着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迅速提升、年报公布期的到来和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的出台延后,市场面临的震荡风险已开始加大,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短线的交易性利润可能成为最主要的超额收益来源。有鉴于此,投资者在投资策略上应该降低大盘股的配置比例,提高中小盘成长股的配置比例,其中中小板股票尤其值得关注。
中小板投资六艺
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流通盘都比较小,涉及到不同的行业领域,它们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市场投资者对它们的期望值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性难免会折射到市场价格方面,造成中小盘股也有表现差异。
中小板存在着一定优势如盘小、绩优、成长性好,受到各类资金的广泛关注等,投资者在操作上容易跟风追涨,这种情况其实不利于股民自己。下面介绍中小盘股投资的六艺――
射――短线操作
追涨往往不利于主力资金的长线运作,但适宜短线炒作。因为主力资金在跟风的市场氛围中派发容易,但长线拉升不易。而且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流通盘子小,上下震荡波动幅度相比要大,而且波段周期短频率高,故在操作策略上不宜长期持有。
所以,中小板股票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和成长性,更要注意分析上市公司的投机价值。在操作方式上不能完全依赖长线操作,而应该以快进快出的短线操作为主。随时注意获利了结落袋为安,尤其是量价出现背离情况时,更要把握住见好就收的机会。
御――研判指数
中小板股票指数包括板块内所有上市公司股票,以流通股本为权数计算,得出加权股价指数。而且新股上市首日涨跌不会计入指数,在第二天才纳入指数。在长期以来新股上市首日往往涨幅巨大的情况下,这一与现有主板市场不同的做法,被认为将有助于减轻指数失真的程度,也有利于深综指和中小板指数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该指数的分析研判价值。
乐――把握业绩浪
中小板块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后必须举行年度报告说明
会,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发展战略、生产经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投资项目等各方面的情况,这是一种创举。从市场意义而言,说明会将为市场提供丰富的炒作题材,从而点燃在主板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年报业绩浪行情。投资者要注意仔细阅读中小板的年报,把握其年报行情机会。
数――分散投资
和主板的大盘股票相比,中小板的股票个股流通盘很小,目前均小于3000万,股性活跃但投资风险比较高,投资者要采用相对分散的投资策略。这种策略不是完全分散,要考虑投资者的实际投资实力,在板块和行业方面保持相对集中,提高投资中小板的收益率。分散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降低小盘个股的风险程度。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确保在适度风险水平上获取较高收益。
礼――坚持低买
投资中小板股票不要盲目追高,而是要坚持低买的原则。中小板股票价格波动幅度比较大。因此在操作中要注意及时止盈,控制收益水平,不要一味的捂股。
在中小板处于上升趋势中的时候,可以重点选择其在强势调整阶段介入。
书――细心研究
任何投资都有合理的定价,要了解公司,然后再去投资。对于投资者来讲,不可能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但对于重点投资的对象要广泛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投资价值报告,每一笔投资交易都必须建立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
研究时要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要观察企业是否拥有独立的核心技术,其大股东实力如何?经营管理者素质和人力资源状况怎样?投资者应当关注技术过硬、经营管理值得信赖、企业文化建设较好、能够留住人才的上市公司。调研还要注重行业研究。行业景气度高、行业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板股票,未来成长将较为迅速,因而其投资机会较大。
中小板怎么选股?
从市场特点分析,中小企业板个股股性十分活跃,相对于主板比较沉闷的个股走势而言,震荡幅度与获利机会较大,对市场资金构成吸引力。选股时可以参考资金、概念和价格三个方面的因素。
“有增量资金介入”是一个参选标准,这类个股表现在盘面上就是成交量逐渐温和放大,底部逐步抬高,主力收集迹象明显,对已经形成了独立走势的个股,不妨可以作为投资重点来看待,但是,增量资金的介入必须是处于温和状态中的,同时股价涨幅不能过大,如果股价上涨过快或过高,并且成交量急剧放大时,投资者不宜轻易追涨。因为中小企业板个股的走势是活跃有余,但持续性不强。投资者可以选择目前价位不高,而且换手比较积极,短线低吸高抛的差价机会较明显的个股进行投资。
概念对一只股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往往成为股价上涨的“有效借口”,所以,观察目标股是否具备上涨概念,也是方法之一,可以选择的方法有:成长性法则和创新型概念。
关注公司的成长性,具备高成长的公司将会有“高成长”溢价。众多国外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投资于中小盘股的收益在经济成长期与牛市中要高于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而且长期平均收益要远远高于大盘股,例如美国1927年至2001年间小市值股票年收益率平均约为20%,而大市值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仅为11.7%。所以,当中小企业板进入成熟市场时,投资者要坚持成长投资理念,选择那些具有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公司进行投资。
那些所谓有创新因素的个股,就是常说的“新概念”,这些创新因素最终会反映在企业的产品上,比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等。创新不但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和特有工具,而且同样是企业盈利的精髓。
在中小企业板投资中,传统的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已经不适用,而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则可以避免财务分析法的缺陷,能较好地评估新兴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能力。创新评价法是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投资的基本方法,从大量新兴企业中发现具有创新能力尤其是产业创新型企业将会获得超额回报。
哪些股票价格偏低?
我国股市虽然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个股的股价始终没有实现完全的两极分化。无论一些绩优股多么有投资价值,只要涨到一定高度就难以继续上升,在没有跟风盘的情况下主力资金拉高股价只会陷入自弹自唱的尴尬境地。相反,一些绩差股跌到一定低位后也就不会继续下跌,并且还会吸引大量的投机抄底资全。
第一个判断方法就是――股价。
目前阶段,绝对股价的高低仍然是影响个股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中小板个股的股价只要达到30元以上的就要保持警惕。而对于股价在10元到20元之间,并且离发行价不远的股票,可以视为绝对股价较低的品种,通常意味着短线存在定的获利机会,投资者可以有选择地介入。
第二个判断标准是――研判绝对涨幅的大小。
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以当时强势行情的级别与性质来决定。在一轮中级行情中,股价涨幅超过50%以上就意味着风险已经凝聚,投资者不宜再追涨。
如果是一轮超级牛市行情,则如果股价涨幅超过一倍就说明市场追捧过度,带有很大的不理智成分,这时候股票蕴含的风险很高,建议采取观望措施。投资者尽量选择些股票涨幅还不大,但有资金正在介入的潜力股,往往可以较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所有的实际操作都需要优先考虑的是数据支撑,所以,拿市盈率来衡量,也可以找到被低估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