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敞口;授信

1体系总体目标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工程建造服务、提供劳务服务等业务,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伴随着企业赊销行为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支付款项责任而造成的风险,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具体体现为资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是指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货款或者拒绝付款,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坏账风险是指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无力还款,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对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其账面金额,还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增加融资成本,减少利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据资料显示:我国小型企业应收款平均回款期为90天左右,坏账发生率平均是5%~10%,而作为西方商业信用发达的国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仅为7天,坏账发生率仅为0.25%~0.5%。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应收款管理存在巨大问题,信用管理不完善[2]。为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建立债权保障措施和预警机制,年底将应收账款控制在3000万以内。在某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

2实施过程

2.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为防范风险、规范生产和销售运营方式、有效监管企业运行情况,结合目前实际经营情况,2017年7月开始组织筹备,8月正式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工作组,明确了组成成员、职责及风险管理职能机构。企业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明确风险管理人员和职责。

2.2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在集团公司整体规划、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客户和供应商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2)建立起多职能部门协同共管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作为是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负责把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确定信用风险资产分配、组合,并审议各项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评估模型、评级标准等重大事项。企业管理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在集团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负责客户、供应商的年度信用评估,对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对所有授信客户、供应商使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授信申请,复核客户、供应商信用评估结果和信用等级,依据额度测算规则,提出测算额度、建议额度与账期天数;组织编制年度信用预算,建立和维护客户、供应商信用档案;负责监管公司发货等工作,实现并完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根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管理职责和流程中涉及信用风险部分的管理工作。(3)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台机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管控。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由于公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客户较多、生产周期长、交货期长、发货频繁等特点,为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又能有效的防范风险,建立业务中台管理,通过业务合同和发货审批对合同签订和发货进行控制。发货必须由财务审计部、企业管理部对客户的合同签订、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及逾期情况等审核后,仓库见审批后的发货通知单发货。严格以销定产,按合同进行发货,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要求,禁止无授信发货、超授信发货、逾期发货、无合同发货、发货量与合同不符等情况。(4)建立信用信息搜集与管理、信用评级与授信的事前防范管理流程。依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业务部门的职责,对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评估、授信申请审批及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规定。通过内部和外部信用信息逐步完善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把信用信息分为定性信息、定量信息和交易信息三大类,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与管理。结合公司客户类型,制定了国内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将客户分为A、B、C、D四级。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分为战略性客户、优质客户、潜力客户和一般客户。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分等级管理,将信用政策细化落实到每个客户,逐步实现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严控授信总额,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的年度授信额度的基础上,梳理出确实需要临时授信额度,核减不需年度授信额度客户的额度,在集团下发的额度内进行调剂,并向集团公司备案。经过梳理,核减了17家客户的授信额度191万;临时授信客户12户,授信额度1027万元;2017年公司共对58家客户授信3112万年度授信。9月后公司共审批五家客户的17笔临时授信,共计108.55万元。共有39家授信客户通过信用交易产生2394.02万元应收账款,占总授信的80.63%。加大债权保障措施的宣传和实施。通过业务员对客户的解释和介绍,对授信额度较大,注册资本少的客户,希望客户尽量通过提供债务保障措施的方式取得授信额度,减小公司信用风险。(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中监控。除了从赊销交易中的资金和货物流转进行严格控制外,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集团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把合同签订、发货情况、客户和供应商信用敞口、应收/预付账款逾期敞口及期限列入预警指标,将所有产生应收款与预付款的客户和供应商都列为监控对象,并特别关注通过特例信用额度审核流程交易的业务和曾经发生过合同违约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风险预警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做到信用风险“早发现,早处理”。(6)建立应收账款应收/预付款例会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积极进行事后处理。制定了《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业务部门(销售、采购、物资部门)、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主管法律事务部的职责。建立了应收账款例会机制和报告体系。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在每月月初定期召集应收/预付账款例会,对上月销售、上月应收款与预付款情况、逾期账款与坏账情况,新增逾期应收账款占比、客户/供应商结构情况、客户/供应商信息收集、账务处理规范性、对账工作和企业管理部的配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总体评价等工作进行汇报。除按月召开应收/预付账款会议以外,还按每季度召开季度应收/预付账款工作例会,向公司领导汇报相关工作成果,及上报需由公司领导决策的疑难问题。根据每月的应收预付账款例会按月撰写应收预付账款综合分析报告,每季度撰写季度分析报告。加强对账、催收工作,确保债权清晰,加大力度催收逾期应收账款,对于超出合同回款期限的逾期货款,严格按照“四定”、“四督办”、“三不放过”的原则,落实责任,切实催收,催收应收账款落实到具体业务人员,制定回款计划,明确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列入考核中。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催收措施。战略客户和优质客户逐步收回应收账款,在9月底将应收账款敞口控制在授信额度内;其他客户在8月底收回应收账款。通过发出集团和公司催款函的方式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发出逾期一年以上客户77家,总金额838.53万元。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了梳理,目前根据客户情况及可收回的可能性分析,已经请律师对4家客户进行催款。截止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账款信用敞口2474.06万元。

2.3整改销售模式,通过中台加强过程管控,实现“四流”合一

通过建立合同签订、发货等中台监控体系,每月财务审计部、市场营销部、企业管理部、仓库进行四方对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实现货物、现金、合同可追溯。严禁合同签订单位和开票单位不一致、发货单位与开票单位不一致、货款回笼与合同签订单位不一致等情况。梳理财务和销售账目,财务和市场营销部门进行逐一对账,将往年不清楚的账目向客户发送对账函等进行对账和处理,清理了带拖斗客户10家,清除拖斗109家。通过梳理客户、规范合同签订和发货流程,实现了现金流、货物流、票据流、合同签订一致。

2.4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规范合同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合同管理规定和内控管理要求,对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完善,设定了业务合同审批权限,即合同金额300万以内的总经理审批、300万以上的上总经理办公会、2000万以上的报集团公司审批。业务合同对外签订之前必须经过生产安环部、财务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审核后提交法务副总监、财务总监(分管风险管理)、分管销售副总、总经理审批。制定了销售合同标准合同文本。根据业务形式、客户回款、发货方式的不同,共拟定了5个版本。

2.5建立经销商选聘和准入机制,明确经销商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

2017年8月至10月,对公司客户资信、客户分类、合同执行情况、应收预付账款、带拖客户进行了全面梳理。将现有交易客户分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四大类,系统整理客户情况,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明确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体现让低风险、优质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严控高风险、差信用客户,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12月,根据2017年的销售情况,结合2018年公司的经营计划,经过反复测算,对2018年经销商奖励机制进行了调整,一是明确奖励范围,即特定低附加值产品不纳入奖励范围;二是调整奖励方式:所有产品的销售奖励只设定一种奖励方式,取消现金折扣奖励和特定产品的综合奖励。产品销售奖励实行超额累进的阶段奖励形式。奖励以销售折扣的方式进行兑现。设立享受奖励的基本条件,达到条件的经销商才享有销售奖励。三是降低销售奖励返点。四是通过调整经销商的奖励方式,调整经销商结构。2.6全面梳理客户和供应商,保持科学合理的客户比例,清理历史遗留的睡眠客户,保留优质客户和供应商。已完成客户梳理工作,梳理客户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规范三流,总体开票客户151家,已经平账客户37家,待处理客户114家,不再增加新开票单位,89家客户逐月减少。

篇2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农村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逐渐增多,农村信用社可能存在的风险也越快越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围绕风险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测和管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进行预测、计算、测量、控制以及评价,并且开发、使用和宣传有关风险管理的技术。风险管理需要对账目进行反复的审核,把一切损失都考虑到,并且预防损失的发生及其进一步恶化。风险管理对农村信用社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主要有信用等多个方面的风险。并且通过编排、核查、检测和分析等手段对资产的整体质量进行控制。

二、农村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方面的类别不多,所以其利润的来源渠道并不是很丰富。大多数农村信用社为了增加本银行的利润,就把重点逐渐转到贷款方面。正因为农村信用社一味地追求利润,扩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标准,从而造成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风险。但是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却没有意识到对风险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出现了严重的风险,才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而有些农村信用社甚至没有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而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完成其应有的职责,更没有发挥其实际的效用。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风险管理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不能产生实际的价值。

(二)风险管理的制度不够合理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并没有建立完善而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漏洞,威胁着农村信用社的正常发展。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的业务数量比较多,但是贷款的额度却不高。农村信用社对大部分额度较低的贷款放任自由,不会对贷款金额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时的跟踪。所以在贷款出现风险的时候,农村信用社就显得措手不及。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比较单一,而且相对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风险管理制度没有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的规定,而且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也缺乏紧密的练联系。风险管理部门只是独立行事,难免显得孤立无援,缺乏全面的风险信息,所以也无法获得最好的工作效果。

(三)风险管理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风险的管理不够严格,控制力度比较弱。比如说,有一些农村信用社在信用贷款方面放松了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商业性质的银行是从下级向上级逐层办理贷款手续。但是在农村信用社则不同,它的贷款办理手续是从上级逐层转向下级。这样一来,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他们会以为上级领导下发的贷款手续就应该照办。如果说上级领导都批准贷款申请,而下级人员还不通过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们会歪曲不真实的信息,欺瞒或者改动真实的信息,从而通过不合理的贷款申请。所以,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忽视了贷款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没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农村信用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的认识

如果农村信用社需要解决风险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就需要重视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方面的正确认识。无论是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还是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并且注意防止和预防风险,并且有效地落实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并且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二)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风险管理应该注重对风险的控制和检测,并且设立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制度上要设置严格的惩罚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督和控制。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每一个潜在的风险并予以避免,也能够有效地解决对任何已经存在的风险。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依赖于完善的制度,更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风险管理并不能依靠单一力量来完成,更不能各个部门分别独立对风险进行管理。只有每个部门都明确关于风险管理的职能和责任,并且相互沟通和合作,才能够克服混乱零散的风险管理状态,形成统一而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结语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非常独特的银行形式,在金融行业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而每个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管理关系到资金流通以及利润增长。但是,如今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比较落后,制度不够合理,控制的力度也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信用社需要寻求一系列有效的应对策略。农村信用社只有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才能够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正常效用。

参考文献:

[1]黄明江.对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0(04):91-92.

[2]王保刚.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151-152.

[3]吴新全.浅谈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2011(08):128-129.

[4]王秀兰.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16):173-174.

篇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内部组织结构的科学,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同时,一定要着重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要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但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由于内部稽核人员还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虽然可以对责任人经济处罚,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将处罚真正落实到位。

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信用社虽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3、制度不落实。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造成的。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视不够。

4、制度建设不规范。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的制度不完善,与信用社的管理实际脱节。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成因剖析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

(一)管理体制滞后

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的内部支撑,加之所有者(入股农户)与经营者(信用社主任)在信贷、财务信息和金融知识上的严重不对称,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信用社内部人控制达到了严重的程度。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强力监督,因而使信用社经营者在经营中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动机,农村信用社有效的监督机制也难以真正形成。

(二)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且网点分散,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业务管理和稽核检查人员数量很少,且一人身兼数职,很难有效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主观因素

(一)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重业务经营、轻风险防范”

部分信用社对业务经营和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操作风险产生埋下隐患。

(二)对职工教育管理不严,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一是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二是不注重职工8小时外生活动态,多数涉案人员因赌博、经商、滥交朋友、高消费等债台高筑,以致铤而走险。三是不注重观察职工思想情绪变化。四是不注重“重点人重点防”。

3、对农村信用社基层负责人权力缺乏监督约束

一方面,一些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确,对其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责任不落实,权力与责任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某些工作人员对个别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使权力不抵制,盲目服从,甚至同流合污,致使个别管理人员无视法律、法规,为所欲为,形成、违规经营,侵占挪用等问题。

四、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必须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标本兼治,力克顽症,处理好“五大关系”,努力开创内控建设新局面。

对策之一:处理好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经营核心,也是公司治理、强化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员工素质的共同目标。内控优先理念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也贯穿于信用社经营管理与提高员工素质完全融合,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的素质提高,才有内控优先理念的形成,全员思想上树立了内控优先的理念,就必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要抓好教育经常组织员工学习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传达管理者的意图,保证信用社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下健康运行;其次是着力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要通过持续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员工熟悉岗位职责,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和防范风险。保证制度执行的严格性和违反制度处罚的严肃性,养成自觉遵章守纪、循规守法的工作习惯和合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形成“人人讲制度、个个守纪律”的良好工作程序和执行制度的氛围。再次是从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流程、掌握规律、营造环境、拓展业务五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大对规章制度和新业务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坚持岗位练兵,注重业务实践,突出培训效果,培养员工严密的制度观念和严谨的执行意识,避免员工因不熟练、不掌握、模糊不清,在无知和盲目中出差错、出事故。引导广大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提高职业修养,彻底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陋习。

对策之二:处理好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之间的关系。一是规章制度的威力不在于它的内容定得多么多,条文多么繁杂,最关键地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切实发挥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内控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办理业务的每个细小环节中,视违纪违规如触“雷”,真正认识到“视制度如生命”,从而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以往发生的许多案件其根源并不在于没有规章制度,而在于不执行或故意违反制度。二是要落实制度必须要落实责任,在制度落实中,抓责任落实,解决“谁干、怎么干”的责任问题。要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内控文化建设中来,采取“明确分工,责任分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方法,岗位落实到人头,责任落实到肩头,让人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事,天天要办、必办的事。三是要发挥制度坚持的作用,要始终坚持辖内离岗交接和坚持离职换岗审计制度;重要岗位内部轮换;坚持审贷分离制度;坚持“双人管”“三分离”制度;坚持专项稽核和依法合规检查制度;坚持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职工测评、谈话戒免、降级撤职、提级升职等制度。

对策之三:处理好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之间的关系。自我约束、相互约束之间目的是一致的,但内容不同,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可起到“双轮驱动”的作用。一是建立自控防线。教育员工一定要自觉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自我保持意识,严格按制度和操作流程办事,制止违章违规现象,有效地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做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章可循,要求每位员工都要熟记制度,并按制度身体力行。在学习每一项新业务、新制度或一份文件时,都要求参加学习人员签字承诺,表示自己已掌握该规定。对因故未进行学习的则进行补课,以保证每期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头和岗位。二是建立监控防线。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和各业务实施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三是强化“联防互保”。“联防互保”就是把所有柜员与柜员之间、柜员与会计主管之间、联社与基层之间相互监控、相互制约的操作风险控制平台,形成“人人控我,我控人人”的“连环式”操作控制防线。

对策之四:处理好经营发展与管理监督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兴社的第一要务。但科学发展不是失于控制的盲目发展,而是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营与管理监督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关系。内控管理、案件防范与业务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管理监督到位了、经营就会好,隐患和漏洞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管理监督工作的压力就相应小一些;管理监督到位了,对经营是个促进,对管理监督的改进和提高是个反作用。要重视内控工作,要摆上位置。无论大会小会,都要把内控管理列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复强调内控管理、案件防范对业务经营的支撑作用,和员工一起算“违规成本帐”,广泛向员工灌输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规经营的关系,摆正管理在业务发展中的位置,以管理促发展。

对策之五:处理好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一是非现场监测工作是内控工作今后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要在利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将每天的业务数据处于监测之下,并利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对重要岗位、重要人员及重点业务环节进行分析和排查。为现场检查做前期准备;非现场检查一要坚持连续不断的监测;二是必须抓住重点、抓住要害、抓住风险点;三是必须加强分析和总结,找出容易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四是必须同现场检查结合起来,对发现的疑点问题移交现场检查人员把问题落实清楚。实现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的四个有机结合。

五、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经营风险,必须把它置于改革与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管理,在改革与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不断消化和积极防范经营风险,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根本途径。

1.提高风险管理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农村信用社从观念上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与管理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股东利益、存款人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从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的安全运营、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上来。通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科学转型,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2.理顺管理体制,增强行业自律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自身行业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权责利关系。进一步明确农信社的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三会”制度,根据章程的普遍性结合各自农村信用社的具体实际,制订和细化“三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职责权限,真正发挥“三会”的实际作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执行成本,努力形成高效务实、相互制衡的管理决策层面,紧紧围绕“业务发展、效益提高、风险控制”三大目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系统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3.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要强化资本概念,强化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是进行资产规模扩张的安全依据,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警戒线”。资本作为抵补风险损失的最后手段,对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的同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应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以及包括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

4.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严格职业操守,规范业务行为。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

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管理好了人,就管理了风险。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培育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尽快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信合企业文化以激励和扶植人才。进一步把好进人用人关,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构筑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信用社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确保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行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内部的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永杰.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1(1).

[2]张长友.影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因素及完善[J].南方金融,2010(1).

篇4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篇5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若干问题研究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体系建设、涵盖范围、文化建设、管理方法和计量手段等各方面都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并没有有效地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商业化程度并不高,政策性业务和行政干预仍很多,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董事会的组成和运作缺乏独立性,风险管理的层次多但效率差,对市场信号反应慢,部门行使职能过程中易受到各种外界的限制和干扰,决策的效果不佳。透过国有商业银行纷繁复杂的不良资产成因,深藏其下的是体制、机制性根源。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半计划、半市场的环境中经营,沿袭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治理模式,管理体制老套。

二、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在风险管理体系方面,一是风险管理模式分散,规划上各自为政,缺乏对行业、地区风险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抵御行业、地区等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弱,商业银行未形成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报告体系,对跨境、跨区集团与关联客户的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风险集中的监测与控制不到位;同时,不同机构对同一客户的准入退出策略相互冲突;信息系统分散,为一体化经营、集中管理造成了很大障碍。二是决策机制不完善,2000 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先后经历了从简单的“三级审批”到“审贷分离”两个阶段,无论是决策的专业化程度,还是决策程序对道德风险约束力,这两种模式均存在明显缺陷,这是大量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原因,虽然国内商业银行在决策机制上进行了许多改进,如中行的“三位一体”的授额信贷决策机制的建立,但还存在决策集中度、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三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还不到位,商业银行仍以信贷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重视不够,

三、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国际先进银行,十分重视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和创造收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是:“2R”(Risk and Return )is the same coin。即风险和收益(回报)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不能分离。但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在经营管理中,割裂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了风险控制,不良授信与日俱增,授信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经营风险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具有明显的风险滞后特征,在诱人的短期利益后面潜伏着巨大的中长期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许多中长期项目贷款的失败教训证明了此点,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经营理念尚待确立。

四、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制度体系的健全和独立是确保风险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观的分析能力的关键。从国外银行看,基本都具有从董事会、风险管理部门到风险管理官在内的较为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设立独立的信贷审批官,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等方面。例如在德国的银行系统,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Four Eyes Principal),即至少有四只眼睛同时盯住一笔业务。这种“四眼原则”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笔信贷业务要有“双人调查、双人审批”,而是强调有两只眼睛来自于市场拓展系统,有两只眼睛来自于风险控制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对风险的分析和业务的判断会更全面、更准确。但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五、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与国外风险管理方法相比,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如信用风险管理中,对借款企业财务状况和市场,对借款企业产品需求的变量因素的微观分析往往不足。

在目前国际银行竞争激烈的形势,中国银行业的问题仍旧很多突出,应继续坚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品和业务,加快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漆蜡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2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 管理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风险管理和防范,最终实现价值提升,通过确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总体经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管理和运作风险,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降低损失概率,增加收益机会,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简单的说就是对银行所有风险进行管理,也就是意味着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部门和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所有银行业务自始自终的每个环节和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风险监控。

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具有指导作用的两个比较重要的文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COSO(全国虚假财务报告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COSO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是针对所有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提出风险管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管理风险,而是为了创造价值。通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将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职能进行统一,重组主体的管理流程,保证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基础上实现风险管理和创造价值的统一,实现在可以承担的风险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收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针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细则,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风险控制为基础,突出以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的共同约束,通过规范的风险评估技术,实现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二、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经营中面对各类复杂风险,有需要用监管资本覆盖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也有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声誉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等。因此,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涵盖表内风险,又要包括表外风险;要涵盖信贷资产风险,也要包括非信贷资产的风险。2011年,银行业主要的监管机构银监会在部署2011年监管工作时,首要强调“严密防范四大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有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之一,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商业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股票和商业业务有限,因此市场风险主要体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3、操作风险是因操作流程不完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了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或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等损失事件导致的风险。同时,针对商业银行的交易合约有可能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商业银行正常业务和法律法规变化不相适应,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的法律风险也归为操作风险。

4、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破产的可能性。即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引发流动性支付危机情况发生。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1、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全面风险管理是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形式,借助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控制,在此基础上计提拨备和有效分配资本,使风险得到全面覆盖,从而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类不确定的风险和机会,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不增加管理要素的情况下实现风险管理与价值提升的有机统一。

2、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符合监管要求的必由之路。 2011年4月银监会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要求新将使监管标准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近年来,依照银行业发展要求,监管部门确立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新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商业银行监管资本要求,陆续出台各项监管措施和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监管。因此,逐步建立适应新监管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计量、监测风险,合理分配资本,覆盖风险,以达到监管要求,增强银行业经营稳健性。

3、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商业银行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从管理风险层次上升到通过风险管理来增强盈利能力、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有效实现风险管理与创造价值有机统一上来。

四、对地方性商业银行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点思考

1、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全面风险管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目前并无一套成熟模式可供借鉴,且各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情况、内部风险管理程度等方面也参差不齐,为此,在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坚持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原则,从面临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逐步入手,从分别筛查相关风险的风险点着手,对各风险类别通过列举风险点来逐步实施风险的识别和计量,进而逐步完善或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并最终由这些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共同构筑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建立多道风险防控体制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经营环境、经营制度和对风险管理要求不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应符合各自实际情况,但对全面风险管理架构设置上应至少有四道风险管理防线,即对同一风险点,经营层的内部管理为第一道防线;总行各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条线的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二道防线,总行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等部门为风险管理的第四道防线。

篇7

近些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督促和约束下,城商行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模型、工具的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的全面风险架构体系还需要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人才相当匮乏、风险管理工具方法比较落后。因此城商行应该在加强风险管理规划、构建和完善合理的组织架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

目前国内城商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城商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

加强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大部分城商行都建立了“三会一层”并下设相关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立了首席风险官以及风险管理的专门机构――风险管理部,使得风险管理更加职能化和专业化。风险的规范管理使得城商行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由此带来了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的显著提高,很多城商行被知名评级机构给予较高的信誉评级,同时,城商行的股权也受到了包括大型机构投资者在内的各类投资者的青睐。

风险管理理念明显增强。一些做法先进的城商行向基层银行派驻了风险经理,做到了风险关口前移和打造了基于风险管理嵌入的各个条线的业务流程体系。相关业务部门和单元的业务人员摆脱了以前控制风险与收益之间相对立的观念。

部分城商行已进入内部评级法的模型、工具开发和体系建设阶段。杭州银行、大连银行把开发的内部评级体系模型应用到中小企业贷款决策中,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进行评估而确定其准入门槛。吉林银行通过咨询公司为其构建对公客户内部评级系统(IRs),并启动了债项评级的相关开发工作。通过内部评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商行的风险计量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了不良率的同时,提升了银行的服务质量。

与国内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仍存一些问题

风险管理文化基础薄弱。由于很多城商行都是由城市信用社过渡而来,风险管理观念淡薄,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仅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而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还没有做到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风险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大部分城商行虽然已经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架构,比如设立了首席风险官,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但仍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运作机制,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分配不合理。董事会、高管层以及相关委员会在风险管理的职责划分上还不够清晰,造成某些角色的重叠,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风险管理不够全面。多数城商行的风险管理还停留在信用风险管理层面,缺乏全面风险管理的规划,忽视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识别与管理。不同部门在风险管理职责分工上不够清晰,而且整体协调性不够。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整体控制,发放贷款更多依赖抵押物和担保的设置,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缺乏客户信用评级,不利于信用风险的事前控制。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城商行由于资产规模限制,可运用的资金管理手段相对单一,应对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不足。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更多依靠原有的业务操作手册进行,缺乏系统的梳理和优化。

内控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较弱。我国大部分城商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适应银行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银行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内控制度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和隐患。如贷后管理检查报告制度淡化,客户经理的职责履行不到位等都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岗位轮换制度没有得到普遍推行,未能很好地造就业务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

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由于银行风险管理的综合性和专业性,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将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全面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对全行各个业务条线、各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保证对风险的快速识别和有效计量,目前我国城商行从事风险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还远未达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

风险计量技术达不到要求,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相对滞后。我国城商行离新资本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法最低标准至少在以下方面还存在差距:首先,大部分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尚未进行公司、国家、银行、零售贷款、专项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的细分;评级体系仍实行5级分类法甚至4级分类法,与先进银行10级以上分类方法有较大差距。其次,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价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且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信息滞后且有效性差,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再次,数据系统既不能满足复杂的风险计量要求,又不能满足5~7年历史数据观察期的要求。最后,内部评级尚未全面应用于信贷决策、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经营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置机制。

风险预警信号滞后,缺乏先进的预警技术。风险的隐蔽性和损失形成的滞后性决定了风险预警的重要作用,只有及时准确地根据风险预警体系提供的风险预警信号,采取有效的风险预控措施,风险管理才能达到未雨绸缪的理想效果。但目前绝大多数城商行没有有效建立与此相适应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预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城商行风险的不可预见性,造成了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若干隐性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满足监管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自2004年作为国际银行监管准则的“巴塞尔协议Ⅱ”实施以来,各国银行监管机构把其作为出台各种监管指引的主要参考标准。国外许多先进银行已经参照其

相关要求完成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我国银监会要求国内银行进行分类、分层和分步达标。目前国内的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银行已经通过了银监会“巴塞尔协议Ⅱ”实施的达标验收工作。

我国城商行风险文化基础较差,更应正确认识和理解“巴塞尔协议Ⅱ”的宗旨,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予采用高级计量方法的银行以资本上的优惠,是通过提高信贷资产对风险的敏感度逐步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城商行抓紧实行全面风险管理不但是满足“巴塞尔协议Ⅱ”和国内监管机构的要求,而且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

微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与“巴塞尔协议Ⅱ”的第一支柱是紧密结合的。

“巴塞尔协议Ⅱ”要求银行在计算监管资本的时候,不但要考虑信用风险,还要考虑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并分别给予了不同风险资产的权重,这也是“巴塞尔协议Ⅱ”第一支柱的核心内容。而微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运用适当风险评估方法对所有风险做出一致、准确、及时的度量,根据度量结果借助一定工具和程序进行风险定价,并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配置资本。“巴塞尔协议Ⅱ”对于其中的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三大环节又都同时提出了一些要求和相应方法进行选择。比如计量信用风险,“巴塞尔协议Ⅱ”建议采用由易到难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IRB);市场风险计量则提出了标准法和内部模型法(IM)的要求,操作风险的计量要求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测量法(IMA)。

宏观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可从“巴塞尔协议Ⅱ”提出的三大支柱体现出来。资本充足率作为第一大支柱,计算公式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在“巴塞尔协议I”中,其分母反映的主要是银行信用风险。而“巴塞尔协议Ⅱ”中分母同时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层面,因而是对银行全面风险数量状况的有效监管。监管当局检查作为第二大支柱,重点是监督银行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是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行业监督。市场纪律作为第三大支柱,重点要求银行公开信息披露必须强制合规,是对全面风险管理进行的社会监督,是对监管当局监管的有效补充。

“巴塞尔协议Ⅱ”为商业银行,特别是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城商行进行全面风险提供了有利契机。城商行可以参照其提供的风险权重标准以及计量方法来划分其面临的信用风险暴露类别,并相应地提出方法来计量,为我国城商行改进风险计量技术、健全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重组风险管理流程提供了直接借鉴,有助于城商行风险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及时揭示、动态监测信贷风险,约束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促进银行盈利模式转变和经营行为理性化,推动城商行可持续和科学发展。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剧烈竞争以及同质化经营的现状,谁能管得住风险,谁就能在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风险在银行体系表现的可能更具有易变性,特别是城商行防范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恰恰可以在全方位角度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良好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银行的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绩效考核等都有很大帮助,而这些方面的良好处理恰恰可以增强城商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商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城商行应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国内外大型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兼顾合规要求与适用目标,制订与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制度。在还没有合规时限要求下,城商行有时间去思考并着手逐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Ⅱ”,在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的同时提高效益。城商行应把握时机,做好全面风险管理规划、构建和完善合理的组织架构、注重数据基础建设以及内部评级体系的模型开发与应用。

做好全面风险管理规划,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俗话说:“建设未启,规划先行”,尽管大部分城商行定位于服务地方、服务中小的市民银行,但由于地域条件、历史特点的差别使得城商行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本行的发展战略对本行的发展阶段和风险管理现状认真梳理,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这样全面风险管理规划应该摆在战略的高度,同时与本行的发展战略相匹配。良好的规划可以使自己少走弯路,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在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良好的规划为全面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却可以把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全行的每一个“角落”。我国城商行风险文化基础较弱,更应重视风险文化的构建。采取多种方法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树立“全面风险管理、全员风险管理”的理念,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同时要全面培育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由“管住风险”向“为股东创造价值”过渡,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将其贯穿到所有员工和所有业务中去,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风险控制的文化氛围、风险防范的道德评价和职业环境。

构建和完善合理的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保证。首先,在完善股权结构调整为背景下的公司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快“三会一层”建设,目前大部分城商行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其次,建立和完善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相关委员会和部门的设置。再次,制订相关委员会的议事规则以及各个条线的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和规则的调整,厘清相关部门和委员会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划分。最后,根据各个城商行的发展实际和制订与完善不同阶段风险管理相关的中长发展规划,为全面风险管理确定前进方向。

重视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需要深厚的金融财务理论基础、数理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培养、建立和长期拥有一批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员。对于人才匮乏的城商行来讲更要长期培养、挖掘和储备符合条件的人才,并设法保持其稳定性,防止人才流失。对于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最好将其分散化,以防止个别人才流失对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冲击。同时,还要注意对现有人员的定期培训和优化调整,及时更新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从而确保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全面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与控制风险的能力。

注重数据基础建设和相关技术积累

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内部评级体系以及相关模型工具的开发和应用,为资本配置、贷款定价、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撑。根据城商行的模型开发实践发现,城商行的数据基础相当薄弱。应在现有信息数据系统的基础上,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建立广覆盖、长跨度、时效强、高质量、运行可靠和管理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才能为持续增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城商行项目管理需要实现外包与引智的结合,注重知识的转移和技术的积累。在流程管理和IT系统开发上所适用的外包战略同样适用于“巴塞尔协议Ⅱ”项目的建设。但需要注意的是,前期的规划要有自身人员的充分参与,保证其合规性与适用性;后期的模型验证与维护要重视和强调文档化与知识转移。

篇8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经济学解释

    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会遇到很多中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金融风险形式之一,它是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消费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信用风险概念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受信方)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所欠债务时,给授信方(信用提供方)带来的潜在损失。授信方可能是提供贷款的银行,或是以信用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公司。授信方总是会更多地考虑信用风险问题,比如发放贷款的银行,其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在商业银行的早期业务中,常常将信贷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演变和发展,信用风险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经营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造成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上说,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意履行借款协议、偿还本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意愿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另一个是指由于债务人信用等级或信贷资产评级的下调、信贷利差的扩大导致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者市值下降的可能性。前者主要着眼于贷款是否违约,成为违约风险;后者则强调信贷资产质量价值的潜在变化,所以通常称为信贷利差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2)非系统性与系统性。(3)风险和收益的非对称性。信用风险的收益分布具有典型的非对称性。(4)信用风险的历史交易数据难以获取。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的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信用风险所涉及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各个国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都是非常重视的。

    (一)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1、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董事会直接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近些年来,一些大银行由于风险管理失败而遭受了巨额损失,甚至破产倒闭,使得银行股东、经理们以及金融监管当局领略和感受到银行风险的严重后果,深刻地认识到现代风险管理对于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际上一些大银行的最高决策层已把风险管理纳入其发展战略计划,将之作为银行内部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管理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的高度。

    2、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开始出现,风险管理趋于日常化和制度化。与风险管理上升到银行发展战略高度相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形成了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领导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与各个业务部紧密联系的风险内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的适度分离,改变了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业务决策的传统管理体制。同时,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管理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基础上的,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商业银行在复杂的风险环境中及时、有效地管理风险的能力。

    3、更加重视全面风险管理。与主要重视信用风险的传统风险管理不同,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还非常重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更全面的风险因素。而且不仅将可能的资金损失视为风险,还将银行自身的声誉和人才的损失也视为风险,提出了声誉风险和人才风险的概念。

    4、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市场风险管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市场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金融自由化和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用风险为主的模式发生变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者,无论是在管理技术手段上,还是在管理理论上,都构成了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两个基本内容。

    5、风险管理技术趋于计量化和模型化,各种风险管理计量模型发展迅速,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日益增强。与传统风险管理的特征不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

篇9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企业的债务人由于信用问题,恶意拖欠,不及时偿还负债,从而给出口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恶性竞争,国内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内部的职责不够明确,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从而造成信用风险。

二、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对策

1.调查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出口企业在社会转型期进行国际贸易时,规避贸易风险的前提是对交易对象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考察其真实性,从而选择较好的交易对象。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一是对对方企业的营业执照进行查看,了解其货物情况以及注册资本等信息,确定其进行的经营活动真实合法;二是对对方企业的资产信用和主体资格进行查看,了解其经营管理能力并对主体资格进行辨别,确定对方的身份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或者是其他身份;三是对对方企业的信誉度进行调查,查看对方企业是否存在不良行为。只有通过对对方企业进行调查,明确交易对象具有良好的资信状况,才能更好的规避国际贸易风险。

2.加强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在社会转型期,为了更好的应对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出口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出口企业可以将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可以分为预警级、警告级和上报级。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出口企业要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员工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核心和关键。出口企业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传授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风险处理能力。最后,出口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只有收集了更多的信息,才能更充分的了解国际贸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措施。

3.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社会转型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为了防范在社会转型期进行国际贸易的风险,出口企业应充分并合理得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从而增加企业的附加价值。首先,出口企业可以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从而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其次,出口企业在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国际贸易时,可以选择与等级和信用较高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防范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能从对方企业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建议。最后,出口企业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对其进行内部制衡和风险管理。

三、总结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贷款业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是指以个人为对象而提供的、满足即期消费以及投资经营活动方面所需要的货币贷款业务。它是一种信贷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放贷业务,还是一种信用关系。目前,个人贷款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之内不断发展,对个人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风险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已有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对其进行改善和提高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个人贷款业务风险分类

(一)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者是因为银行内部使用的程序或者是系统保护不够全面,或者是由于外在事由所导致的直接、间接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

指因汇率、股指、利率、物价等市场因子的变化而造成的不确定的金融资产收益。

(三)信用风险

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对方处于某些原因不愿意或者无能力履行合同、不按时、不能全额支付,从而导致的违约,使得银行、投资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即为违约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者没有按照合同期限偿还而造成的违约,从而导致经济主体产生了经营风险,即信贷风险。

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

1.信用风险识别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的信用分析和信用风险计量技术主要是使用专家分析和计算贷款风险度的方法进行的,依旧处于传统的比率分析阶段,已经无法满足如今银行全方位的、非静态的管理要求了,因此,建立新的动态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我国已变得迫在眉睫。

2.信用风险缺乏处理手段

在个人贷款被发放出来之后,我国商业银行除了被动地接受风险之外,已别无他法。这种一味地接受风险的被动行为,往往会导致我国商业银行在出现了经济大周期波动或者发生了某种市场因素急剧变动的时候遭受到巨大的风险损失。

3.信用风险没有健全防范机制

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不健全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主要表现在:存在不足的外部监管、信用风险内控机制缺失、制度不够健全的外部交易以及法律不完备的信用管理等现象。这些现象造成它无法从其源头上对信用风险采取防范措施,从而也就不能够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增量。

(二)操作风险管理

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错误

操作性风险仅包括由银行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操作失误、违法行为、越权行为及流程因素等,其流程执行不严格。所以,操作性风险与操作风险相比,存在本质的区别。如果将操作风险直接理解成操作性风险,那将会造成建立在这一认知基础上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能将其可能面临的所有操作风险覆盖完全,当银行发生诸如系统瘫痪这样的突发事件时,就不能成功防范其风险。

2.治理和激励机制不合理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中心任务就是持续不断地拉存款,整个的管理、经营思维就是一位追求利润最大化,上至行长,下至一般业务员,为了提升自己的营销业绩,取得更多的奖励,宁愿为客户提供一些“特殊服务”,哪怕是违规甚至是违法,从而对于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就采取了忽视的态度,时间久了就在全行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意识,即重发展、轻风险,进而导致银行的经营倾向步入了严重的短期化。

3.内控制度缺陷

内控制度缺陷主要指的是出于商业银行内部的某些原因而导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控规章制度不健全,在内控制度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内控制度的认识、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往往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作为个股中制度的制定、汇总等等,很多人认为主要做好了建立规章制度等方面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2)内控制度难以落实,内控机构缺乏权威性。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的稽核体制还没能完全顺畅,不能有效配置审计资源,审计人员的素质也普遍偏低,其所具备的权威性和稽审智能自然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无法起到及时查错防漏、有效控制风险的作用。这样,在一些经营单位就会出现诸如会计信息失真等违章现象。

(3)所属分支机构不能有效的监督决策管理层人员。对于分支的管理,都只是通过布置所谓的任务,却不检查任务的完成过程,忽视管理经营过程,片面的追求短期经营结果,最终造成商业银行不具备资产的安全性;过于注重监视业务员,忽略了管理层人员的监督,也没有有效的制约具有一定决策能力的管理层人员。

(三)市场风险管理

1.对市场风险认识偏差

市场风险管理是指对市场风险进行全过程的识别、计量和控制,但目前在对其认识上还存在如下偏差:虽然已经开始研究个人贷款的部分品种的定价,但是由于风险计量模型的建设进程不够快速,没有科学合理的定价依据,就需要加强其议价能力;管理市场风险的技术手段没有形成体系、专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计量系统的建设方面以及对数据的积累力度都不够,缓解、规避风险的手段、方法均比较落后。

2.缺乏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当下,许多商业银行还未成立其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更没配有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风险管理经理,各业务部门依旧是各自为政、分头管理。无论是信贷管理部门,或者是资金管理部门,还是内部稽核部门,都无法承担独具权威的个人贷款业务的市场风险的管理职能能力,在风险管理以及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均缺乏合理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三、解决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信用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社会法治建设

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存在许多与法治紧密联系的问题,法治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从国家的角度来说,想要改善个人货款的生态环境,需要建立出法律维护体系,进一步对其进行规范、调整。在法规的建立上需要体现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原则,妥善保护投资者跟债权人的切身利益。总之,执法部门必须秉公执法,不断提高其执法水平,全面防范信用风险。

2.建立个人贷款业务信用风险控制体系

建立个人贷款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构架“信息化和产业化相结合、内外相辅”的制度平台,即:信息环境、产业程度、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前两者是依托于配套设施而言的,要求对个人信用的管理要有凭有据。

(二)操作风险防范对策

1.严格个人贷款业务程序

面对当下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银行在开展个人贷款业务时,不仅要严格审定借款人的借款资格跟还款能力,还要充分判定借款人的短期、中长期偿债能力。首先,必须要严格把关,做到对贷款申请人进行细致的贷前调查;其次,要对贷中审批程序实行严格的动态监管;另外,做好贷后管理的不良贷款以及清收范围外的个贷业务的催收工作,保证完成新不良贷款的移交工作,有力抵制不良贷款的产生。

2.营造风险控制文化

风险控制文化是一种统一的、既定的行为规范,是商业银行中的所有员工都应当严格遵循的,上至行长、下至一般业务员,都要清晰了解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操作政策,有效理解银行所面临的个人贷款业务方面的风险敏感程度,成功掌握银行承受风险的水平。在新时期下,商业银行应当有效结合管理理念、经营思想、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风险管理环境要素等,致力于建构出一种现代化的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文化。

(三)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1.优化市场风险管理环境

只有金融市场发达了,才能够为银行业展现出一个充满良性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进而在风险规避上提供出高效的、可选择的金融工具。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人可以筹集资金,以缓解经济集中对银行的资金需求所造成的巨大的压力,提供宽松的市场环境,以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2.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银行要设立独有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银行可能面临的一切风险都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并拟定出能够执行的风险控制程序;银行内部的控制是否合理并健全由审计委员会负责进行检查及评价,当发现其存在问题,就采取措施督促管理层及时进行有效的纠正,之后再将经过修正的风险管理建议快速反馈到风险管理委员会,以促进银行内部管理体系的完整。

3.建立资产与负债管理体系

资产负债管理是具备其特有的目标的,即使其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统一,并得到协调发展,接着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实施综合的、动态的、独具前瞻性的全面平衡管理。其目标具体包括:一是计算并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如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二是使商业银行的短期、长期盈利目标协调实现;三是最优化配置经济资本。

四、结语

伴随商业银行不断发展的个人贷款业务,其风险也正在日益显现。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力度,是商业银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课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实现风险控制,提高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莹.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流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2]吴志.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