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教育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教育心理学

篇1

【关键词】教育 心理学 人性观 发展趋势

一、当前社会中人的本性探析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在远古时代产生意识之初,人们就开始以自己为认识社会、自然以及一切生物的对象,人们将自己定身为凌驾一切生物之上的物种,并将自己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因此,自从人类开始具有意识之后,每个人都便注定具有自己独有的人性特点。儒家代表人物孟轲主张“人性善”,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而在其日后的生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不同,而导致了人们逐渐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人性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本恶,其主要代表就是我国的荀况的性恶论。荀况认为,人一旦出生,就欠了上辈子的债,这辈子将用一生去弥补上世自己所犯的一切过错,因此,人的一生就应该用来做善事。除此之外,还有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杨雄的性善恶相混论、董仲舒和韩愈的性三品说等等。但是无论哪种认识,都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因此,在当前社会中,进一步探讨人性的问题,就成了目前各个国家相关人士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教育心理学:要想在本质上彻底弄清“人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彻底的弄清“人性”与“人的本质”到底存在哪些不同,二者虽然有着一些相关性,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区别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性” 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不涉及其他的“类”。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它必须涉及其他“类”,只在能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

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分类探析

1.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派人性观分析

在1950年之前,行为主义思想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行为主义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周围环境与自身行为的发展都对将来这个人的发展与人性塑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生物进化论与物种衍生发展不仅了人类的意识,还使得行为主义变得越发缺少现实意义。虽说行为主义不是完全的人性的正确反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与人性塑造的。

在整个行为主义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完全说行为主义是反人性的,但是它也具有非人性的一面。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行为主义中,把动物学习行为与其他方面的各种行为研究,应用到了人类的人性研究中,这种片面性的研究迁徙不仅忽视了人为的潜在意识影响,还忽视了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性等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派的人性观分析

作为整个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派,其主导思想是诞生在行为主义将动物试验应用到人类身上并且严重忽视了人类社会心理与众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因而该学派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行为,是有尊严的,不能单纯的将动物的思想行为实验应用到人类的人性分析中。认知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人性认识从长期的行为主义认知的束缚中拯救出来,带给了人们新的研究希望。

从认知派的人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所有人为活动以及社会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活动,都是合理的,即使有些人可能当时做出了非理性与非合理性的行为,都可以追源溯根的,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单纯的将动物的行为主义应用到人类行为主义中,不但会使得人类的尊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认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是没有“主体间性”的,这种主体间性主要就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认知学派这种孤独不完整的人性观分析,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中,遭到了人本主义的攻击与反对。

3.教育心理学中人本学派人性观分析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主要的思想研究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讲究万事均以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为主,主张教育心理学在研究人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为活动的特点,并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性观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研究人类的活动经验、价值以及各种人类精神文明。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人性观思想的提出,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心理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即人的情感、勇气、自尊、自信等方面。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顺利提出不仅使得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回归到对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活动,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再加上,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天然性本质的重视,更加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人性观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然而,人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虽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自身过分强调人类以及个人存在的价值,使得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走入极端――不加反省地将个人主义的全部当成了人类声明的全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由于过于注重发展自身的价值,而失去了“自我”与社会必然的真实联系,使得人的生命“ 本真” 完整地显露。

三、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的取向探析

1.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人真正“成为人”

我们从上面教育心理学的各类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性观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若一个国家教育工作者能够足够重视发展国民的智慧、身体以及道德,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的发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国家的国民力量,还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市场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个别民族教育中的一些学校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人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导致在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使自身的人性观发生了偏离。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为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知识、科技以及技术得以最大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精神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在本质上使学生都具有一个特有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整体,使得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具备更完善的人性观。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被分解的零件, 让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能够正确的自我认识, 真正“ 成为人” 。

2.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学生人性观的过程中要使广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观与特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最大程度符合教育的本质,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从而在本质上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让其在社会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社会活动与社会交际能力,从而在本质上提升人与自然的“法律”。另外,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工作也要逐渐适应“自然教育” 工作,即遵循人作为自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进行积极的适应, 发展人的天性与身心,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在人类生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还要积极面对人生,真正在现实的活动中学习人与人的交际经验,从而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

3.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本质

一个真正健康、现实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类人群不但具备良好的心智能力,还具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每一个人所能够接受的教育与日常生活均是不同的,使得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个体,虽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使得这类人群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其未来发展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当前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生活中“找回自己”,只有这样不断发展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要充分探索与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积极性,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 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 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发展方向探析

教育心理学工作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学理论,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思想潮流、经济以及科技知识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主流教育心理学家也逐渐发现,在各个高校以及其他部门顺利开展教育心理学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利提升学生以及各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还能让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性观,使其能够向着更为健康的人生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呈现出以下基本趋势: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了解以上趋势,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不仅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出一个人心理内在的潜在的自我心理,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性观。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而言,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研究整个人群的分类,它是信息的加工者,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探索与培养一类人群的“人性”,还能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惠. 时代背景:理解主体性教育的一把钥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2]赵 艳. 论主体性教育的时代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

[3]窦 坤,刘新科.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J]. 宁夏社会科学, 2010(02) .

[4]韩栋娟. 人性关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7) .

[5]霍海洪. 主体教育理论:现实挑战与因应之道[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

[6]施吉峰. 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35) .

篇2

一、通过肯定的情绪体验,让“自卑生”找到归属感

心理学分析认为,个人的兴趣往往与肯定的情绪体验相联系。良好的情绪体验必须有良好的情感沟通。良好情感沟通可在师生间实现情知共进的目标,让自卑孤僻的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课堂目标,获得肯定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心理满足,并找到自我归属。自卑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等做出不符合真实水平的评价,并因此悲观失望甚至畏缩不前。现实中一些孤僻、自卑的学生,经常独来独往,对与人交往没有信心,在学习中遇到难题,不会寻求他人帮助,在班集体中常常找不到归属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每人一台机器,部分学生常常不知所措,自卑孤僻感表现得更为突出。针对这种现象,作为信息技术任课教师的笔者,除了找所在班级的科任老师了解学情外,还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针对这样的学生个别引导,为其提供更多获得肯定情绪体验的机会。比如笔者所在的四年二班有个男学生小A,上信息技术课时,基本都是趴在电脑前发呆,有时候甚至睡觉,看到全班同学人手一台电脑在设计图片,他也无动于衷。据其班科任老师介绍,小A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习毫无兴趣,不爱写字,专注力不强。笔者私底下找了个时间和他沟通,询问为何大家都爱上的电脑课他却选择了睡觉,他回答道:“听不懂。”那时恰巧笔者正要教学四年级下册《修补数码相片》一课,在上课的前一天,笔者特地把小A叫下来,提前为他做好这节课部分知识点和操作要点的“预习”,还邀请其当“模特”以学校各个景观为背景拍摄多张照片作为上课素材。因为有了“预习”,上课时笔者邀请小A上台,他就表现得非常自信。笔者还安排他做“小助手”,对在课堂上有需要的同学给予帮助,让其从“被帮助者”变为“施助者”,提高了他的存在感,也让其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信息技术课堂立足于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让自卑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肯定性的情绪体验。通过营造特定情境来给学生机会,使其可以展现自我,进而树立自信,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获得课堂学习的归属感,从而获得全面发展。

二、通过情感交互策略,让“单干生”明白合作意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信息技术课堂作为双向交互式课堂,为情感交互提供了支持。以信息课例作为情感交互工具,能营造适合开展情感的环境;通过制作相关情感资源,形成一套促进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互发展的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的课堂一般是“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毕竟信息技术课主要以课堂实践为主。但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差异,接受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别,课堂上会经常出现一些“单干生”。他们喜欢独自完成任务,不愿与别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如何促其学会合作呢?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完成”的课例,帮助这样的学生与同学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使其明白合作的意义。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制作电子报》一课时,笔者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名为《我们这一班》的小报。明确各项要求后,笔者发现一个学生小B没有参与小组合作。经了解,原来是小B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好,对分配到的任务看不上。笔者于是故意忽略他的情绪,邀请他作为本次小报制作的记录员,如果他无法记录组员的建议,在评比中将失分或被淘汰,以此促使小B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这样一个任务的布置,让小B明白,在小组中,无论工作是什么,只有每个人都做好,小组才会“获胜”。下课后,小B找到笔者并表示,他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闹情绪是不对的,小组分工中的每一个角色实际上都很重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关系的反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交互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教学效率。单干生不等于不干生,他们只是希望通过独自干来彰显自己的能力,缺乏对共同行动及行为规则的认知,缺少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因此,加强生生之间的情感交互是必要的。

三、通过赏识教育,让“自负生”懂得接纳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利用学生的相互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是学生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

3、分层要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4、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5、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时的那种满意的心情。也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 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五、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00-01

高中数学新课程强调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1.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1 积极调动原则。判断一节高中数学课的好坏,不在于教师教的有多好,语言多么的精美,而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调动起来,是否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当中来。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做好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及时肯定学生课堂表现出来的优秀举动,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使学生乐学。

1.2 成功体验原则。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积极地参与发言,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成功的体验中,学生得到认可,学习动机增强,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适时的点拨,课堂的肯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备教材备学生,注意考虑问题的设置,给学生增加体验的机会。

1.3 和谐民主原则。和谐民主的氛围是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主要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与指导。不使用语言暴力及体罚待,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对待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出的错误,应以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爱和关心中成长。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自觉、自强、自律的能力,能够做到以正确态度面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因为教师的威慑强迫自己去做。

1.4 渗透灵活机动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渗透没有定法,在实施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死板渗透,留下很重的渗透方式的痕迹,这样就会有作秀的嫌疑,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2.高中数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

2.1 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认为,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的知觉,唤醒的知觉导致情绪体验。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所以,在教学中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

1.1.1 重视教学民主,参与群体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既是教学目的,又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一种自主的境界。学生具备了学习能力后主动地获取知识,做到无师自悟,无师自通,而它的基础就是教师平时的民主教学风格,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学民主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接受新知,并能主动地提问,敢想、敢表白,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要敢于让学生想、说、做,敢于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群体讨论去获取知识。

1.1.2 运用合作教学,培养群体意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学生必须了解群体的目标任务,然后试着去达到这些目标,而这样的了解不是自动的调节结果,必须经过学习,考虑到合作活动中方法和观点的多重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因而学生在观点上会有一个较大的协调过程。这种协调大致有两类:顺应和同化。同化大多被看作是一种主动的调整,顺应则是个体认识结构的变化。这种协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有效地防止孤癖型学生的产生。

2.2 克服浮躁心态,强化内控心理。由于学生的浮躁心态,造成学生在"反馈控制"阶段所做的大量工作是:纠错、改进、提高。要改变这种现状,措施很多,其中确定一套正确的操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2.3 确定评价导向,体验成功愉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判断,评价的形式一般有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等。学生参与的评价过程实质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相互评价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这样的相互评价,不仅保护了同学,帮助他树立自尊、自信,鼓励他自强,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对人、对事客观公正,善于待人的品质。而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

2.4 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素质全面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他们将来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进行更大的创造,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不仅加深对教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发现教学的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通过这样有序、有目的引导、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5 扭转学困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数学的重要性。学困生是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疼的,但我们要知道,学困生不是笨,很多都是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到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去煅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就不再讨厌数学了。

篇5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认为,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重大,如果学习者处于一个和谐、平等、友好等深受学生喜欢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环境便会引起学生的智力觉醒,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他们也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反之,则会引起学习者的排斥、反感、抗拒等,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在学习中出现走神、迟钝等状况,缺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欲望。根据这个心理研究,教师就必须要在数学课堂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积极的环境导向中学习数学,也在环境中找到学数学的乐趣。一般情况下,在每堂数学课开始之前,我都会与学生有一个朋友般的问候,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谈,这可以使学生受到教师饱满、积极的情绪感染。我对学生的态度也十分亲近,希望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

心理学对儿童喜欢的事物展开了调查,发现一些直观、形象的东西更加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他们在看到这些事物之后会自觉展开求知活动。而数学本身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相悖,但是却也存在许多趣味性的知识,只要教师善加引导,尊重小学生的个人想法,多用直观的教具,让学生们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便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在《铺一铺》一课中,为了让小学生们真正了解圆形、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这几种几何图形,哪一种能够实现密铺,哪一种不能,我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们准备了充足的几何图形,让他们利用教室地面、课桌等多种平台,亲自动手铺一铺,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了解这些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发现数学的魅力。小学生们对这个活动的兴趣都很大,他们都十分积极地展开了实验,还有很多同学自觉用组合途径展开了密铺活动。后来,学生们还积极地将自己所喜欢的图形进行了拼组,主动介绍了他们的设计思路,如此一来,这个活动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多使用正面导向的教学语言

篇6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2.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篇7

小学美术教材中课程类型多种多样,有的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

关键词:

美术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呢?

1把握学科特点,渗透心理教育

小学美术教材中课程类型多种多样,有的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而易见,有的则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例如,在一年级上册《我的太阳》一课中,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健康心理;在《手拉手好朋友》一课中,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和谐互助的心理教育。

2放飞情感,树立信心

每个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和鼓励,渴望获得成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激励显得更加需要和重要。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多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在美术绘画活动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落笔不够大胆,很拘束;有些学生在活动时,往往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从何下笔;有些学生则非常紧张,还没有动手画画就说:“老师,我不会画,请你帮帮我吧。”其实像以上这些小学生,他们不是不会绘画,而是他们在作画之前存在一定的疑虑,不敢落笔。长期以往,这些小朋友,往往会导致自信心缺乏,不能形成健康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了解学生的作画水平,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可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创造信心。

3赏识孩子,提高学生心理水平

评价是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否者,会打击和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书要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改变评价方式与内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3.1根据学生个性实施评价。评价本是一种非常客观的评定行为,有一定的标准且要求公正合理。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评价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和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作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孩子。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学生沟通。童心是稚嫩脆弱的,所以要及时肯定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创造,理解学生作品的内涵,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评价作品,不能以“像不像,对不对,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不能说:“你怎么画得这么难看,怎么搞的,教你这样画就是不听。”即使学生画得不是很符合教师的要求,但这是学生思想意愿的自然表现,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不应阻碍他们的思维表现,要赏识孩子的作品,多鼓励,多肯定,多认同,不能说有损幼儿自尊心的话。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教师 心理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是高校的热点,同时也是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在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下,高校教师除了做好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之外,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从而使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来,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然而许多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还是备感无力的。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大多出现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重新认识别人、确立人际关系的过程。部分新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方法,更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这就造成了人际交往困难,产生孤独感,缺少安全感,出现焦虑不安、寂寞失落和注意力分散等症状。进而使得有些学生感到空虚无聊,内心困惑,学习、生活失去了动力,整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再加上交际上的困难,一些学生就开始变得敏感,也开始学会逃避,学会封闭自己。

2.家庭经济状况的差异

高校收费制度的实行,使学生进校后学习费用增加,个人生活开支增加,许多家庭的经济状况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不得不考虑自身经济问题。如何合理地分配生活和学习所需的各项开支,对于缺乏处世经验的大学生而言,常常感到一筹莫展。另外,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经济状况差距要比中学时代明显得多。面对这种情况,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难免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的不平衡。

3.信念缺失,没有人生目标

上大学之前,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是诸多学子的最大愿望,他们从没考虑过之后的事情,进入了大学,反倒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不知道想干什么、该干什么,也不清楚大学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而学习,总之,对自己的未来感到非常茫然。信念和人生目标的缺失,使得他们容易把自己围困起来,拒绝和外界的沟通和交流,采用消极的生活方式,甚至只能在虚幻的虚拟世界里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

4.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学生谈恋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分析其原因却纷繁复杂。有些学生是心理空虚,以此为消遣;有些学生是迫于心理对异往的需要而谈恋爱;有的学生是出于从众心理去恋爱。但在恋爱中有许多心理问题出现。例如,有的学生因为不知道如何应付众多追求者而陷入苦恼之中;有的学生因为看到周围的人纷纷交友结伴而自惭形秽;有的学生因为失恋而长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有的人因此而走极端,甚至造成悲剧。

5.面临着多重压力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因为专业方向、社交范围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就业观念、择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其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都有极高的期望,这也在无形中给大学生施加压力,特别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恐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同时,还背负着对家庭的深重的负罪感,这对大学里众多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此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面对激烈的竞争,有的学生表现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惧社会等心理问题。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在行动上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心理方面的相关知识。可以采用集体组织学习的方式,选用相关的心理教育书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之后,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加深教师们对心理教育的理解,完善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增添教师们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信心。

其次,在学生中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来源进行分类,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对学生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对新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活、学习环境适应性方面的调查;二、三年级学生要关心他们在适应环境后学习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大四学生则应重点放在适应社会、加强对未来职业适应方面等问题上。就性别而言,男生性格比较坚强、冲动,女生相对温和、性格内向。教师要研究男女学生这些心理特点上的差异。

再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要提前开展,渗透在教学之中。当发现有的学生处于心理劣势和心理压抑状态时,教师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把学生埋藏在灵魂深处的问题疏理出来,给予正确的引导,对症下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如果对一些心理上的问题,仅作片面的评价,只采取命令或过度强制办法,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矛盾激化,引起对抗,使学生走向极端。教师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学生,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从而取得学生的信赖;将正确的、积极的为人处世思想渗透到教学之中,让学生能够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矛盾和冲突;个别问题要个别解决,尊重学生的隐私,及时进行疏导,将其解决、控制在萌芽状态;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人生导师的形象。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事业。我们做为高校教师的成员,经过几年教学工作的积累,深知心理教育的重要。通过全面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系统的心理教育知识的学习,必定能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有所成效。这样,教师就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实现毫无负担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孟庆茂,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36-39。

篇9

    1.1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能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这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1.2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需要对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关键时期,也是个性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均衡的发展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所以大学生也要承担越来越复杂、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社会责任;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大学阶段,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还要掌握专业知识,优化个性品质,开发智能潜力,为就业做好准备。这个阶段,或者由于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或者家庭、社会对他们期望过大、过高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

    1.3为适应社会进步和时展需要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日益更新,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也就随之而来,并由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心理问题巳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就是心理健康。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对策

    2.1转变观念,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过去那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门的教师采取特定的活动形式来完成的观念是片面的,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就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被低估。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要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作为自己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并调整教育工作,使教学活动、管理活动都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2.2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从业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教育教育者不仅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还要具备与大学生所学知识相关的各科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个别教学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技能。但是具备这些素质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为此需要培养大量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从业素质。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首先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来实现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培训的质量,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第三,针对目前心理教育工作者其水平和技能良莠不齐的现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

    2.3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在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学校不仅要强调德智体等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也要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门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功能互补。这样,在改变了各科教学现状的同时又塑造了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推动了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占30%~40%的比例,其中存在严重心理障碍者大约为10%。笔者认为,高校的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绝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我们必须要重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和美化心灵的塑造功能,因此,把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深入研究艺术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和美化心灵的塑造功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标准

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学界众说纷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和米特乐曼提出的十条心理健康标准,是目前公认的“标准的标准”。即:(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十条标准”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特殊要求,笔者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大体归纳如下:自我认识和自我能力判断充分而客观;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正确的恋爱观和较强的性防范意识;理想切合实际,社会竞争力强;人格完整统一。

2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面对大学里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法适应,缺乏自信心;自律能力差,实现了上大学的目标以后,茫茫然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总觉得别人应该照顾和帮助他,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虚荣心强、受挫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处在恋爱与性冲动、性压抑的矛盾之中,性心理失常,防范能力差;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新生遇到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怕别人笑话,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光靠单纯的政治说教是很不够的,而艺术教育正好可以发挥“心灵的体操”的作用,润物细无声地使不健康的心理自我得到矫正。

3 高校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3.1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就有重要美学著作《乐记》作了深刻论述。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艺术教育是现代大学生释放过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积极健康的艺术作品无不在字里行间和艺术形式中给人以愉快的精神感受,对提高人的自主意识,控制情绪低潮,保持乐观心态有很好的作用,有利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一位高智商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他个性孤僻和缺乏进取心而失去竞争机会。同样,他可能由于情绪不稳定和对人际关系缺乏经验而无法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并感到压抑。总之,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和强烈、震撼的艺术感染力来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潜移默化地使人以和谐的心态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问题。

3.2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高校艺术教育和艺术的专业教育不同。两者虽然在教育媒体和手段上都是让受教者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技巧的训练,但艺术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出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研究者,是精英教育;而高校艺术教育是大众教育、素质教育,其目的不在于培养作家、艺术家,而是陶冶人性。高校可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文艺比赛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示他们的艺术才能。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实践的重要部分。学校现有大学生艺术团、教工合唱团、美术协会、舞蹈协会、书法协会、话剧协会、摄影协会、古筝协会等多个学生艺术社团,且经常举办各种艺术讲座、文艺比赛和文艺活动。通过这种文艺比赛使他们学会相互沟通、互相学习、彼此欣赏知识与技巧,进而认识到个体存在对集体的价值所在,增强应对未来的自信心,在不断追求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大学生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统一起来,使他们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最终超越自我。

3.3 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坚定人生信念,提高抗挫能力

大学生要实现理想,就必须树立远大的目标、锻炼坚强的意志,以面对人生道路上可能发生的种种困难。艺术生长于人类生命活动中,反过来又以它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生命活动,使人的生命活动沿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生活的美化以及艺术化,是人们所追求的教育理想以及文化的最高阶段。如从《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等歌曲中让学生体验到民族精神,得到爱国主义教育;从《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描写国家繁荣昌盛的作品中能得到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贝多芬遭遇不幸却能迎接生活的挑战,成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在他创作的《命运》、《悲怆》、《热情》等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中,表现着欢乐的情绪,洋溢着战斗的气息,透射着坚定的信念,折射着光明与希望。

3.4 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热情,提高社会竞争力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繁忙的科学研究工作中,不惜花时间练琴,听音乐唱片,他曾经强调“我的许多科学成就,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新的发现”。科学研究证明,艺术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对人们的创造才能具有显著的作用。中外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当代科学界的巨擘,很多人都酷爱艺术,有的弹琴唱歌,有的绘画写字;反观他的本职本业,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倒相得益彰,这不是偶然的。从创造心理学来解释这种现象: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往往包含着非逻辑的诱因。科学创造不仅需要冷静的逻辑推理,更需要一种激情、一种良好的愉悦的精神状态,而艺术正哺育了科学家们的精神之美,培养科学家丰富的想象能力,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从而促进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艺术实践活动是需要通过自己动手与相互合作结合的方式来创造性完成的。因此,艺术教育既能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爱好和才能,又能让他们在创造中调动各类积极因素,有效地提高专业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总之,高校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展开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孙柏.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J].金融博览,200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