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6 03:5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标三实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还是业务能力等方面受益颇多。现把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校长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再按学科教学结构分为若干基层培训小组,以教研组长为基层培训小组的组长。学校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教研组的基层培训小组及教师都将拟定出各自的培训达标计划,培训措施及培训经验。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学有目标,学有收获。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继续教育的文件,使全体教师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思想认识和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并制订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和相关的制度,从组织上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落实和保证。
二、转变观念,树立新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现代教育观,就是要把“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陈旧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转变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使学生重视弘扬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行。观念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按照上级部署,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职业道德教育:
利用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识别大是大非的能力,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教师自身的的言行、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加协作精神,健全人格,提高教师们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能力。
2、信息技术培训。
为让我校教师尽早地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充分用好我校教育资源,制定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达标计划,采取分类培训,分步达标,平时训练,假期定级培训的方式,把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科教学的培训充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的基本技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全体教师皆能基本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用计算机上网查找资料,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3、学科教学业务技能培训。
进一步抓好抓实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教学效果检测等教学环节的常规培训。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让更多的教师采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新课堂教学的手段与形式,提高课堂效果。
另外,进一步加强各类活动课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探讨研究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任务,撰写经验总结,改进小学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着力培养我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积极认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级有关培训,提高培训者的能力和水平,为造就和培养我校一批教学骨干教师创造良机,扎实稳步地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四、保证时间,落实经费
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做到时间保证,对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级教研活动,教师参加学历进修、集中辅导等学校均能为教师保证时间,同时学校在继续教育经费上也得以保证,让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我校顺利地开展下去。
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 社会 政治 经济 功能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的地位。”
我国的各类成人教育部门,担负着培养、教育跨世纪人才的重大历史责任,在跨世纪的时刻,对成人教育的各种社会功能进行重新审视,无疑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
一、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成人教育主要是对走上各自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它能直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不言而喻,成人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功能。
1.促进科技进步的功能。成人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成人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通过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成人学校能够为科技发展输送大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为科技进步及创新提供人力、智力上的保证;其二,成人教育的对象大都是在岗人员,其中不乏一些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他们在成人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够直接作用、应用到生产第一线,能解决生产、生活中丞待解决的难题,从而直接为科技创新服务,直接促进科技的进步。
2.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功能。这里所谈的劳动力素质,主要是指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及技术水平。
马克思认为:“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可以看出,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其所受教育的多少: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者的素质则越高;反之,劳动者的素质则越低。
通过一定阶段的教育,不仅可以使劳动者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判断、思维能力,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知识水平及技术技能,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开发能够与产业结构、生产的发展相适应。
对于已经从业的劳动者来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以得到提高,经济也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二、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
成人教育最基本的政治功能就是提高劳动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以使每个人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自主行为及判断是非的能力等符合规范、符合要求。这里,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指导功能。主要指成人教育有对人们的认识、思维、意识、情绪、行动等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调节和引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形形的新思潮纷至沓来,外来思维方式、价值观及外来意识,犹如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一齐涌入人们的眼前,令人眼花潦乱、目不暇接,在各种新思想、思潮面前,一些人往往茫然不知所措。
要使每一位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的努力不可或缺,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教育亦缺之不可。就学校教育而言,通过对成人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重视榜样、发挥典型作用的教育以及加强政治理论课与思想教育课“两课”的主渠道教育,无疑可以使陷入困惑的人们少一些瞒怨和指责,多一些理解、支持和参与,激励他们积极上进,不断进取。
成人教育通过对成人政治价值观念的不断灌输,可以影响他们一生的政治态度、观念意识及理想信念。
2.规范功能。我们知道,现在的成人学员虽然思想较成熟,言行较谨慎,但他们的意识、思维、行为等较之以往已有了较大改变,可以说现在的成年人是很有希望与潜力的一代,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煜煜生辉的地方。但是,由于年龄、家庭、知识水平等因素制约,在一些成人学员的言行中,仍然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随着学习环境的逐渐宽松,成人身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不合规范的行为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原则上讲,成人学校对于所有成人学员在接受教育期间,对其学习、人际交往、服装仪表、品德、行为等都有比较明确、清楚的规范性条文予以规范和约束,同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要求等也对每个人意识、行为予
以严格的规范,从而使每个成人学员
的行为、言行符合规范和要求。
强制性的条文规范——刚性规范,对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实属必然,也很必要,而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等对于制约成年人的行为也至关重要,通过这种柔性规范,能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深切地体会到一个人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应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背道而驰;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更不能违法犯法;“个人利益”的获得与实现,必须要受到社会公德及法制的约束和限制。
三、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由于教育投资少,整体人口的文化素质较低,仍是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潜在危机,所以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对于成年人接受知识、更新知识、学历教育及上岗培训等具有十分显著的功效。
1.传递功能。这是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具有的功能。在成人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通过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使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使我们的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
在“传道”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各种有用的文化知识,传递、输导给成人学员,通过持久、深入、由浅入深地不断传授,可以使成年人在成人教育中吸收、汲取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知识。在成人教育中,教师是文化传递的直接者,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各种文化知识、价值观念、道德、修养等都会传导到社会成员的脑海中来,使他们充分掌握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工作岗位担任特定角色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模式,从而对他们的一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受益无穷。
2.创新功能。作为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教师,对文化知识不仅有传递、解释、传承的义务,同时也有选择文化、创新文化、更新文化的责任。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革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不言而喻,只有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其中,不断地对旧有文化、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文化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
我们知道,成人学员是社会的劳动成员,也是社会某种职业的承担者,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而且也是为了改造社会、造福于社会,所以在学习中成人学员渴望学到良好的文化知识,和先进、有用的科技技能。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成人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是成人教育走向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认真总结成人教育的实践经验,探索规律,为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作好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服务。这是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
[2]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必要性
两百多年前,《西方经济学》课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有必要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西方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管理学等专业均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上述各专业的基础课开设。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学地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过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脱节。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问题但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更无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目标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书本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通过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逻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又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既有宏观经济的整体分析,又有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既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又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总结;研究方法上既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样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论证经济理论,在辅助其他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难度不大。二是编制数学模型,计算、验证经济学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定量分析虽然能使经济学更能应用于实际,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但在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数学分析方法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企图为其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总结。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的现状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学习。能否学好西方经济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非常熟悉且敏感的课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研究、借鉴西方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二)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多问题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但如果不讲方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例如,在讲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时,需要学生记住: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引用大量的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子,通过对这些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变化的分析,加上几何模型作图说明问题,实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现状
这种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记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学生考核方式下,学习成绩的好坏占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将通过学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也有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个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单纯是知识点的熟练记忆,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老师而言是教育的失败。
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其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理论要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使基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践分析,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供求定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谷贱伤农的实例分析说明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支持价格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最低工资法的实例分析说明支持价格政策的应用;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中,结合农产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的原因。通过实际例证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导向相结合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一直坚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三)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判断、名词、简答、论述等,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来。为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考试题型上缩减传统考试题目的比例,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分析题、计算题、图形分析题占据更大比重。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但是经过在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上的有益尝试和调整,《西方经济学》课程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梅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翟仁祥,韩曙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6):134-136
篇4
关键词:计算机大赛;参赛总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自2011年开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铁道出版社承办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暨海峡两岸赛”已在北京连续举办两届。第三届大赛又将如期而至,在前两届大赛中,我很荣幸作为指导教师带队参赛。我校参赛选手面对强大对手,稳扎稳打,经历了心理上、品质上、技能上的“决战”,两届大赛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回想整个参赛过程,不禁感慨良多。大赛带给我很多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昔日为比赛日夜奋战的情景历历在目,也许只有亲身经历了比赛才能体会其中的酸与甜、苦与乐。作为指导教师,我更深刻感受到大赛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强大作用。赛后,就我校参赛情况,本人对指导学生参赛的实践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赛的意义
1.大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职业竞争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各教指委、学校联合企业,推出了一系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措施。本次大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组织并开展的。实践证明,大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水平,强化了专业技能。通过校际竞争,使学生意识到与其他强手相比差距还很大,这更激发了其自身努力学习的激情,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大赛,让他们把关注点从书本知识投向实际应用,激励他们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职业竞争力。
2.大赛引领新一轮教学改革,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
大赛为计算机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国际标准、教学-学习平台和项目教学示范性案例,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培养与国际接轨,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计算机教学新的内涵,引领新一轮教学改革。指导教师通过带队参赛,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新进展,同时将了解的竞赛内容和规程进行归纳总结,最终提炼、转化为新的教学项目,可以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进而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赛结束后,我校计算机基础教研组召开了总结研讨会,对竞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认真分析,试图捕捉到更多可以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竞赛内容,对现有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相应调整,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信息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更为选拔参赛学生做了良好铺垫。
3.大赛促进了校际交流,提高了院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赛在引领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搭建了一个广阔交流的平台,使参赛院校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认识更加深刻。首先通过全国性大赛,院校之间加强了高技能人才和信息技术的交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展示自我、共同提高的宝贵机会,加强了职业技能的传播与交流,彰显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之间也更加了解,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学赛指导经验,探讨和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及成果,对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大赛向社会各界展示了高职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更呈现了高职教育的美好前景,使家长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与肯定。大赛过程中,我校参赛师生严整的队容队貌,良好的技能展示和礼仪礼节,得到大赛组委、评委裁判、参赛人员的高度评价,由此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参赛实践总结
1.教师的集体荣誉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能够亲自辅导学生并代表学校参赛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因此每个教师都很期待带队参赛。在如何确定辅导教师上,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做法。这里的“老”是指参加过大赛教练员培训的辅导教师,他们对大赛规程、技术性文件、学习测评软件等大赛相关学习辅导内容比较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新”指的是没有参加过教练员培训、对大赛不甚了解的教师。今年的“新”教师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并通过自身学习、磨练,到明年参加比赛时,经过教练员培训,就成了经验更为丰富的“老教师”。这样可以不断强化教师队伍,使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培训、锻炼,接触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前沿知识,更加了解大赛过程。没有机会参加辅导的教师也会经常和找们一起讨论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检验机房测试环境、安装模拟测试软件、制作选拔赛试题等。总之,备赛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否是辅导教师,我们计算机教研组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看作是比赛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备赛过程。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2.建立科学规范的参赛选手选拔机制是基础
在前两届大赛中,我校均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基础、常用应用软件、网络应用与安全三个项目的比赛。每个参赛项目各有特点,选拔参赛选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选拔的主要形式就是选拔赛。为保证让优秀选手进入集训队,赛前一定要认真做好选拔赛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做到全员发动,使大赛覆盖每一名学生,达到优中选优,“广种薄收”。我校在收到大赛组委会通知后,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竞赛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第一时间通过班主任向全校学生下发了大赛预报名通知。同时我们计算机教研组召开了专门会议,大家分工协作,根据每个项目的竞赛要点,精心制作了多套选拔测试题,在全体报名同学当中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采用“层层选拔,逐次淘汰”的策略,挑选出那些成绩突出、学习兴趣高、参赛潜力大的同学进入集训队;在决赛正式报名前,对进入集训队的同学一直实行动态管理,能者上、弱者下,营造赶、比、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同学计算机水平的共同提高。在参加完第一届大赛后,我们及时总结了经验,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计划、有准备地大力宣传,在平常的教学中观察、培养参赛选手,让更多有兴趣和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选拔,同时注重以老带新,在不断地学习训练过程中,优胜劣汰,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通过选拔赛,不仅在全体学生中掀起了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热潮,借机发现竞赛人才、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同时也是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一次检验,对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制定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案是根本
(1)采用科学的辅导方案,精心指导方能出成果。科学的训练计划,是提高辅导效率的关键所在。因学生基础较差,虽然相对一般学生是佼佼者,但距参赛选手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训练中要有合理的训练方法,不断的摸索、调整、改进,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忌过分追求难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中从最基本的试题入手,由简到难,逐渐综合、强化、提升,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将学生最初的兴趣转化、引导为对竞赛项目的挚爱、着迷,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为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达到竞赛水平,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来展现他们的操作水平,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以“常用应用软件”模块为例,这种计算机技能竞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office软件的各种工具,熟悉每一步操作,因此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机房环境,提供好的机器,进行日常操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辅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练习情况,有所侧重地讲授其所需的软件知识点,取其所需,同时布置一些具体的设计性实训作品让学生完成,让其在实践中自主学会具体操作,掌握操作技巧,牢记各种操作功能。
(2)关爱每一个参赛学生,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心理素质过硬,摆正心态,是参加任何大赛取胜的重要保证。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参赛选手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心情舒畅的投入训练,戒骄戒躁,沉着应战。根据实践经验,本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调节学生情绪: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每一项学习任务。因此,技能大赛辅导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才会取得好成绩。指导教师要努力做好角色转换,应改变辅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好伙伴,引领他们积极投入大赛训练,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尽最大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对又苦又累的训练感到轻松,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荣誉感、成就感的激发。有机会参赛的学生求知欲望、荣誉感都非常强,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十分希望有丰硕收获。但随着集训强度以及训练难度的逐步加大,他们的消极情绪也慢慢滋生,适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不失为一剂良药。指导教师要经常勉励学生,为他们加油打气,教育他们要珍惜参赛机会,让他们懂得只有努力和付出才会获得回报,最终享受成功的喜悦。
3)加强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教育。指导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扬为学校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精神方面、价值观方面加强引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技能大赛不仅是为学校争光,更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机遇,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极大提升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更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几点反思
前两届大赛有些项目本有取得更好成绩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反思:
1.选拔参赛选手不仅要注重平时训练成绩,还要注重成绩的稳定性。
2.应该加大训练过程中处理和应对环境不利因素的应变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
3.与水平高的学校交流学习的不够,存在信息闭塞,关门训练的现象。
4.指导教师多是兼职教师,能力和精力有限,虽然都很努力,但离取得一等奖的水平有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
1.以赛促教,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突出技能教学,坚持实施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以赛促学,组建计算机学习兴趣小组,坚持平时训练与突击训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促学会,突击训练促提高。
3.通过多渠道收集与竞赛有关的信息,加强与高水平学校间的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4.学校应完善体制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大赛的指导训练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为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教师创造专业成长的平台。
5.学校应继续加强提高教师培训层次,让教师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辅导水平,力争在下一届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章小永,魏建.开展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J].职业,2010,(5).
[2]郑东营.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竞赛辅导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8).
篇5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通胀预期;适应性学习;支持向量回归;菲利普斯曲线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 (2016) 02-0005-xx
The Evolution and Measure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 and Extensions of Phillips Curve
GUO Kai JI Ying-chi
(School of Finance,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Dalian,Liaoning,116025,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lation expectation theory, the measurement of learning expectation, and how to extend New-Keynesian Phillips Curve based on learning expectation. Firstly,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perspective, learning expectation is able to reflect the bounded rationality, sticky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dynamics much better. Secondly,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perspective, inflation expectation can be measured in two forms: learning mechanism and information dimension. Compared with inflation expectation with adaptive learning mechanism, SVR inflation expectation with information dimension is a more advanced form. Finally, the introduction of learning expectation can extend Phillips Curve to some new expectations-augmented forms, and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expectation management can be analyzed by comparing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expectations and learning expectations. Especially, if the coefficient of adaptive learning expectation is larger significantly than SVR expectation,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guide the learning behavior of agent and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learning by improving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and lev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therwise, central bank should also augment information dimensions of expectation forming.by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other macroeconomic policy.
Key words: Generalized Virtual Economy, Inflation Expectation, Adaptive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hillips Curve
2012年始,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物价也有所回调,但“经过前期较快上涨,物价绝对水平不低,不少国内商品价格已高于外部,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仍较强,物价预期还不稳定”(2014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因而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在适应新常态的同时,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的合理制定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高效畅通将是中国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保证。在现代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含两部分:一是代表总需求的IS曲线,用以刻画短期利率与产出缺口之间的负向关系;二是代表总供给的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刻画产出缺口与通胀之间的权衡关系。在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前瞻性货币政策规则调控短期名义利率来影响产出缺口,进而通过产出缺口实现通胀目标。前瞻性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当局应当依据对未来信息的预期调控名义利率,其中通胀预期至关重要。通胀预期是公众对通胀未来变化的事前估计,其稳定与否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大稳健或高通胀,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而言,通胀预期会影响货币当局稳定价格的能力,会影响前瞻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通胀预期的预测、管理和承诺还会影响货币当局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2000年始,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公布CPI通胀目标①,人民银行在近期也开始加强通胀调控,特别是在2011年和2012年,着重强调通胀调控和通胀预期管理。通胀预期管理的核心是能够科学测度和引导公众通胀预期,进而可以为前瞻性货币政策和菲利普斯曲线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依据。
本文从通胀预期演化入手,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来探讨通胀预期的科学测度,进而甄别和测度哪种形式(或混合形式)的通胀预期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中发挥作用,并针对不同形式的通胀预期采取不同的预期管理策略。
一、通胀预期演化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通胀预期
预期在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性早在凯恩斯的《通论》中就得到过充分强调,随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预期概念被众多经济学家们广泛引入到宏观经济领域中的消费、投资、货币需求和通胀分析中。正如Mishikin(2007)所述,货币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就是认识到预期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通胀预期对于通胀的推动作用。
初期的预期概念侧重于适应性预期,这既不符合主流宏观经济模型的“向前看”的特征,又无法对代表性人如何形成适应性预期作出经济解释,以及对适应性预期的形成模式进行建模,因而缺乏宏观可行性和微观合理性。适应性预期强调依据过去可以观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进行预测,因而更加注重公众的“向后看”的行为,但该理论过分强调历史因素的作用,这无法满足公众在形成预期时明显具有的“前瞻性”特点的要求,因此不能反映通胀预期的全部特点。在此背景下,理性预期学派应运而生。Muth(1961)最早正式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并将其公式化和应用于蛛网模型的分析中,理性预期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广泛应用则归功于Lucas(1972)和Sargent(1973)的创新性工作。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市场主体能够对货币政策效果形成无偏估计,并以此修正自身行为,这将使货币政策无效,因而货币当局应明确通胀目标,对通胀预期进行管理以及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同时放弃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倾向,防止通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是建立在价格和工资能够灵活调整以及市场及时出清的假设之上的,新凯恩斯学派从这个假设的现实性出发,认为即使公众能够形成理性预期,由于短期内商品价格和工资存在“刚性”而无法瞬时调整,市场出清也需要一定时间,因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仍然有效。价格和工资刚性表明,厂商调价和公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向前看”特征,又有“向后看”特征(即通货膨胀存在惯性),因此仅仅使用理性预期或适应性预期都不能全面反映价格变化的动态特征。后续研究试图将两种预期进行混合,并从不同的微观视角来推导混合预期,大体分为三类:一是基于粘性工资-价格理论,从厂商是否重新定价出发,为厂商不同的定价选择分别赋予概率,从而推导出混合预期,如Gali和Gertler(1999);二是基于粘性信息理论,从不完全信息出发,分别假设厂商能否依据更新信息来调整商品价格,进而推导出混合预期;三是综合粘性价格和粘性信息理论来推导混合预期,如Dupor、Kitamura和Tsuruga(2005)。国内学者也对我国通胀动态是否存在混合预期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例如,杨继生(2009)认为我国通胀动态性质具有短期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典型特征;陈彦斌(2008)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认为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均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显著。
理性预期假设人对真实经济结构完全认知,能够获取决策所需的无限量的信息,并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因而能形成与真实经济相一致的无偏估计结果,反映了人“向前看”的行为特征,因此,理性预期假设更具有宏观可行性。但在实际研究过程,理性预期通常被表述为经济变量的条件期望值。例如,在以货币政策规则为主导的理性预期框架中,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刻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经济约束条件之一,其中,作为增广项的通胀预期在理性约束下的表达式为 ,即人能够以t期完全信息为基础对t+1期通胀作出无偏一致估计,相关文献在实证研究过程中则直接设定 。然而,这种对理性预期做简单数学处理的普遍做法,使得理性预期相对于其他预期形成方式成为一种更强的假设(Evan和Honkapohia,1999),这反而降低了理性预期假设的微观合理性。
实际上,通胀预期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它表达了公众对整体经济价格运行的一种受到为满足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心理因素影响的主观理解与诉求,而整体经济价格运行又是由个体经济价格行为组成的,这些个体行为既有对物质需求的满足也有对心理需求的满足,因而通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公众满足心理需求的愿望。由林左鸣提出的广义虚拟经济是指“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以及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以此为理论指导对诸多微观和宏观问题进行了新的定义和分析,“在这一视角下用新的‘人本思想’代替旧的‘物本思想’,实现了从物本到人本的回归”(胡国栋,2011),更多地考察了人的心理需求这一关键因素对经济运行及宏观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下,公众为满足心理需求,需要对可能影响通胀的经济结构和各种信息不断作出判断、认知和学习,进而形成通胀预期,当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存在误差时,公众还需进一步修正判断、提高认知和深度学习,最终形成与真实经济相一致的无偏估计的通胀预期。这意味着,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角度研究通胀预期可以为其探寻合理的微观基础。
理性预期假设在微观基础上是否合理,关键的问题在于人能否完全认知真实经济结构、能否获取完全信息以及能否拥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否则,理性预期假设便不具有有说服力的微观基础。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通胀预期则强调人的认知过程、信息搜集过程和处理过程,即通胀预期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即使人对真实经济结构的初始认知有限、信息搜集能力有限、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只要人遵循一定的学习过程,在充分长的期限范围内,最终会趋近于理性预期。人对理性预期的学习行为考虑了个体的认知条件和认知能力,将西蒙等人50年代提出的以及Sargent(1993)讨论的“有限理性”的概念具体化。对学习行为的合理刻画,可以深入考察“有限理性”向“完全理性”的动态演变过程,从而揭示出理性预期的实质是人有意识地调控自身行为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Aumann,1997)。
从经验上看,市场主体能够完全掌握经济规律的假设不够现实,信息处理成本往往较高,这构成了理性预期假设的漏洞,因此引入理性预期,或是融合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混合预期的微观合理性仍值得商榷。Evans和Honkapohja(2001)指出,如果经济主体对知识的掌握受到限制,则用计量方法估计参数显得更为自然。近期发展起来的学习型预期则秉承了广义虚拟经济强调的经济人的心理作用、认知深度和学习动态,克服了理性预期忽略公众预期决策成本、假定经济人对经济运行规律能够完全认知等不足,通过对人学习行为的刻画以及通过学习行为来分析通胀预期的形成过程,强调理性预期不会瞬间形成,而是在公众通过不断更新的信息对自我预期不断调整的一个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学习型预期更能为通胀预期的形成提供一个合理的微观解释。相对于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和混合预期,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学习型预期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普遍特征:第一,学习行为反映出人的“有限理性”和“粘性信息”约束(Mankiw和Reis,2010;彭兴韵,2011);第二,学习行为是一种能为人遵循和掌握的规则,且允许人能像计量经济学家一样利用有限信息对学习规则进行估计;第三,学习行为是一个动态方程,随着人的信息更新,学习行为的结构参数估计值会不断变化,因而具有时变特征;第四,在学习行为约束下,人最终趋近于理性预期。
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通胀预期测度
由于预期是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变量所做的预测或估计,是一种不可直接观察的主观心理活动,这使得如何准确了解公众的通胀预期存在着较大困难,同时也使得通胀预期的科学测度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适应性预期测度在实证研究中往往表现为通胀惯性,即在受到随机冲击后,通胀偏离其均衡状态的时间。通胀惯性越大,表明通胀持续时间越长,公众形成通胀预期时越往后看,适应性预期越大。通胀惯性的测度一般运用单方程法、多方程法、自回归模型和区制转移模型等方法。
更一般的通胀预期的测度方法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统计调查法,获取的是定性数据,需运用统计方法转换为定量测度,常用方法是概率法,尽管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部分公众(尤其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市场预期形成有关键作用的人员)的预期,但受激励约束、样本选择和概率分布的影响较大,例如,Carlson和Parkin(1975),肖争艳、陈彦斌(2004),张蓓(2009),于光耀、范建伟(2012)均采用统计调查法依据不同的分布或对称性假设测度了通胀预期。第二类为金融市场提取法,这一方法能及时提供市场对通胀预期变化的信息,该方法关键在于计算风险溢价,但必须立足于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羊群效应”和“投机性冲击”导致风险溢价有时变性,影响预测精确,例如,Soderlind和Svensson(1997),王维安、贺聪(2006),李春琦、翁毅(2012)则分别使用不同市场数据对通胀预期进行了测度。第三类方法为计量建模法,即基于经济学理论而设定通胀与其他经济变量满足的计量模型,将模型产生的通胀统计投影值视作通胀预期,例如,Guerrero和Million(2004)设定了一个新的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状态空间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来测度通胀预期。传统测度方法仅是对通胀预期的一个静态预测,区别之处在于数据来源不同,这些方法仍然是以人的理性预期为前提假设的,因而并不能刻画人的“有限理性“行为,也不能表明通胀预期是如何形成的。正因如此,很多实证文献在分析通胀预期时做简化处理,直接设定通胀预期等于下一期实际通胀率,但这样做又会使通胀预期成为一种理想化预期。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通胀预期更强调公众的学习行为,因而通胀预期测度应从学习机制和信息维度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基于适应性学习机制的通胀预期测度
适应性学习机制假定人仅有有限信息,但能“理性地”使用信息,借助于不断更新的数据集合和持续学习,形成通胀预期(Milani,2005a,2005b)。相对于传统的通胀预期测度方法,适应性学习行为不仅可以被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和理性预期(RE)模型,从而利用更全面的信息测度通胀预期,而且由于适应性学习行为的结构参数具有时变特征,因此可以进一步刻画通胀预期的动态形成机制。在研究过程中,现有文献普遍采用最小二乘学习规则估计通胀预期(Evan和Honkapohia,2001;何启志、范从来,2011等),采用的方法则是Marcet和Sargent(1989)发展起来的随机递归算法(SRA)。
在适应性学习机制下:首先,市场主体具有“有限理性”和“信息粘性”(Mankiw和Reis,2010;彭兴韵,2011),因而市场主体无法获知真实经济运行规律(ALM),但却对自己所能观察到的世界拥有自我认知,即可以通过经验总结出感知运行规律(PLM)。其次,市场主体可以运用计量方法估计PLM参数(最小二乘随机递归),并随着数据更新不断调整已估参数,因此,适应性学习机制下的理性通胀预期不会瞬时实现,而是在每个阶段,市场主体把新收集的信息纳入计量模型重新估计PLM参数,进而形成新的预期,然后将PLM所得到的通胀预期纳入ALM形成通胀当期真实值。最后,与理性预期均衡不同,适应性学习机制下的均衡为学习型预期均衡,那么学习型预期均衡是否是确定性的呢?Evan和Honkapohia(2000)给出了学习型预期均衡的“期望稳定”条件,证明在“期望稳定”条件下,随机递归最小二乘方法估计的适应性学习预期最终会收敛于理性预期,且学习型预期均衡是确定性的。
显然,适应性学习机制下通胀预期测度依赖于ALM和PLM的形式。在货币政策分析的基准框架内,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基本方程之一。假定经济中真实的菲利普斯曲线为预期增广形式,即ALM为:
表1给出了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带学习效应的菲利普斯曲线扩展的八种可能形式,其中基本形式为PC1-PC4四种,每种基本形式又扩展为基于适应性学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基于SVR学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权重系数和通胀预期系数值的大小对于货币政策实施和通胀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1)如果权重系数 值显著大于0,且显著大于通胀预期系数,表明菲利普斯曲线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控短期名义利率影响产出缺口,进而通过产出缺口影响通胀;如果权重系数 值接近于0甚至为负,表明菲利普斯曲线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中央银行无法通过调控短期名义利率来影响通胀,此时应依据通胀预期系数值来进行相应的预期管理。(2)如果适应性预期系数 显著大于0,则经济个体的适应性预期较强,这时,中央银行还应注重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即通胀惯性。通胀惯性越大,通胀率偏离其均衡水平的时间越长,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越明显,实现政策目标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当通胀惯性较大时,为实现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应采用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反之通胀惯性越小,通胀率偏离其均衡水平的时间越短,货币政策滞后效应越微弱,这时,为实现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则应采用更为消极的货币政策。(3)如果理性预期系数 显著大于0,则经济个体的理性预期较强,这时,中央银行应采用更具前瞻性的货币政策,应及时明确地公布未来通胀目标(点目标或区间目标),或更加明确地实行通胀目标制,同时为稳定通胀预期,中央银行还应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与透明度。(4)如果适应性预期系数 和理性预期系数 均显著大于0,表明经济个体存在混合预期,此时中央银行应依据预期系数值判断通胀预期更偏重于适应性预期还是理性预期,从而决定更加侧重降低通胀惯性还是稳定通胀预期。(5)如果学习预期系数 或 均显著大于适应性预期系数 和理性预期系数 ,这表明经济个体既不完全向后看,也不完全向前看,而是有限理性的,即对通胀预期有一个渐进的认知学习过程,因而货币政策调整时既不能完全惯性,也不能完全前瞻,而应随学习预期的不断递归进行微调,同时由于学习型预期对应学习型均衡,中央银行还应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规则使学习型预期均衡是确定性的,即学习型预期应向唯一的理性预期均衡收敛,例如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规则,使得学习方程的参数位于确定性参数区域内。(6)通过对比学习预期系数值,还可以甄别出经济个体的预期学习方式,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的预期学习方式进行不同的预期管理:如果适应性学习预期系数 显著大于SVR学习预期系数 ,表明经济个体对通胀预期的学习方式更趋向于适应性学习行为,经济个体虽然对通胀预期有学习能力,但信息获取能力较低,因而信息维度较低,这时,若通胀目标定义为学习预期的均衡值即理性预期时,中央银行就需要引导经济个体对通胀的学习行为,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建立货币政策信息平台加强与经济个体的信息沟通,从而使经济个体尽可能多地掌握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加快通胀预期的学习速度,使适应性学习预期尽快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如果SVR学习预期系数 显著大于适应性学习预期系数 ,表明经济个体对通胀预期有更“高级”的学习方式,信息获取能力较强,因而信息维度较高,这时,中央银行除提高信息沟通效率之外,还应加强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协调,从而使其他经济变量能够充分及时地反映通胀预期形成的信息。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分析了通胀预期理论的演化与发展、学习型通胀预期测度,以及如何基于学习型通胀预期对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扩展,得出结论与建议如下:
1.在通胀预期演化过程中,无论是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或是混合预期,均无法合理反映人或经济个体对真实经济结构的认知程度和对信息的掌握与处理能力,因而缺乏有说服力的微观基础。广义虚拟经济则强调经济个体的心理作用、认知深度和学习行为,因而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学习预期更能反映经济个体的“有限理性”、“粘性信息”约束及学习动态。在一定的学习方程和确定性条件下,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学习预期最终会趋近于理性预期。
2.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通胀预期可以从学习机制和信息维度两个方面来测度。首先,在学习机制方面,可以采用适应性学习机制(最小二乘学习规则)来测度通胀预期,适应性学习机制实际上是一个随机递归过程,在这一递归过程中,经济个体可以借助于不断更新的数据集合和持续学习,“理性地”达到学习预期均衡,同时在“期望稳定”条件,学习预期均衡最终会收敛于理性预期均衡,即学习预期收敛于理性预期。其次,在信息维度方面,可以采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来测度通胀预期,支持向量回归相对于适应性学习机制,可以允许经济个体选择尽可能多的经济变量以弥补信息“滞后效应”,即通过提高信息维度来提高学习效应,因而是一种更“高级”的预期学习方式。
3.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学习型预期的引入可以使菲利普斯曲线扩展出新的预期增广形式,每种菲利普斯曲线的扩展形式因通胀预期的不同学习方式而异,通过对比不同预期系数值和不同学习预期系数值,还可以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实施和通胀预期管理方式。如果学习预期系数显著大于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系数,则货币政策调整时既不能完全惯性,也不能完全前瞻,而应随学习预期的不断递归进行微调,同时中央银行还应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规则,使学习预期的参数位于确定性参数区域内。如果适应性学习预期系数显著大于SVR学习预期,则中央银行应引导经济个体对通胀的学习行为,通过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来加快预期学习速度,反之,则中央银行还应加强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协调,增强通胀预期形成的信息维度。
注释:
从2000年到2012年,我国政府各年工作报告公布的CPI通胀率目标分别为:4%、1-2%、0-1%、1%、3-4%、4%、3%、3%、4.8%、4%、3%、4%、3%。
② 实际上,适应性学习机制下的PLM形式与Macclum(1999)提出的最小状态变量法(MSV)是一致的。
③ 虽然公众能够直接获取物价水平、汇率、资产价格水平、利率等变量的准确信息,但对其他能够对造成其形成通胀预期的变量可能无法做到准确获悉,而这类变量准确信息的披露往往有一个滞后期,比如一季度GDP的数据往往会在第二季度才能够披露。
④ King、Plosser和Rebelo(1988,2002)详细给出了基于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的均衡条件的线性近似、算法与模拟等,具体技术细节直至2002年才正式发表,大部分文献,特别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线性理性预期模型(LRE)则直接采用了这一近似线性化的菲利普斯曲线。
参考文献:
[1] 陈彦斌.“中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经济研究[J]. 2008 (12).
[2] 何启志,范从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研究,经济研究[J]. 2011(7).
[3] 胡国栋.“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启示”,广义虚拟经济研究[J].2011(1).
[4] 李春琦,翁毅. “我国居民通胀预期的测度: 基于银行间债券市场数据的方法”,财经研究[J].2012(4).
[5] 李昊,王少平.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粘性”,统计研究[J].2011(1).
[6] 刘金全,金春雨,郑挺国.“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性与通货膨胀预期的轨迹:基于状态空间区制转移模型的研究”,世界经济[J]. 2006(6).
[7] 彭兴韵. “粘性信息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最新发展的一个文献综述”,经济研究[J].2011(12).
[8] 王维安,贺聪. “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预期”,财经研究[J].2006(12).
[9] 肖争艳,陈彦斌.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 调查数据方法”,金融研究[J].2004(11).
[10] 杨继生. “通胀预期、流动性过剩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性质”,经济研究[J]. 2009(1).
[11] 于光耀,范建伟.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制的探析”,经济经纬[J]. 2012(3).
[12] 张蓓. “我国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性质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金融研究[J].2009(9).
[13] Aumann Robert J., 1997, “Rationality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Vol. 21(1-2), 2-14, October.
[14] Bennett T. McCallum, 1999, “Role of the Minimal State Variable Criterion in Rational Expectations Models”,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No.6, 621-639.
[15] Calvo, Guillermo A., 1983, “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 Maximizing Framework”,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12, 383-398.
[16] Carlson, J. A. and M. Parkin, 1975, “Inflation Expectations”, Econometrica, 42:123-138.
[17] Dupor, B., T.Tsuruga, 2005, “Sticky Informatio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Updating Assumption”,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37, No.6, 1143-1152.
[18] Fuhrer, J.C. and Moore, G.R., 1995, “Inflation Persist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0, 127-159.
[19] Gali, J. and Gertler, M., 2000, “Inflation Dynamics: A Structural Econometric Analysis”, NBER Working Paper 7551, February.
[20] GeorgeW. Evans and Seppo Honkapohja. 1999, 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 Elsevier Science, pp449-542.
[21] GeorgeW. Evans and Seppo Honkapohja, 2001, Learning and Expectations in Macroeconomic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22] Guerrero, Guillaume, Nicolas, Million, 2004, “The US Phillips Curve and Inflation Expectations: A State Space Markov-switching Explanatory Model”,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in its series Computing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 133, 1-42.
[23] John F. Muth, 1961,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Price Movements”, Econometrica, 29, pp.315C335.
[24] King, Robert G., Plosser, Charles I. and Rebelo, Sergio T., 2002, “Production, 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 Technical Appendix”, Computational Economics, vol. 20(1-2), 87-116, October.
[25] Lucas, Robert, 1972, “Expectations and the Neutrality of Money”,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 103C124.
[26] Mankiw, N. Gregory, Ricardo Reis, 2010,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Aggregate Suppl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o. w15773.
[27] Marcet and T. Sargent, 1989, “Convergence of Least Squares Learning in Environment with Hidden State Variables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 1306-1322.
[28] Milani, F., 2005a, “Adaptive Learning and Inflation Persisent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Working Paper, No. 50607.
[29] Milani, F., 2005b, “Expectations, Learning and Macroeconomic Persisent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Working Paper, No. 50608.
[30] Mishkin, Frederic S., 2007, “Inflation Dynamics”, NBER Working Papers, No, 13147.
[31] Sargent, Thomas J., and Neil Wallace, 1973, “The Stability of Models of Money and Growth with Perfect Foresight”, Econometrica, 41, 1043C48.
[32] Sargent Thomas J., 1993, “Bounded rationality in macroeconomics”, The Arne Ryde memorial lectures, OUP Catalogue.
[33] S?derlind, Paul, Lars Svensson, 1997, “New Techniques to Extract Market Expectations from Financial Instrument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40.2, 383-429.
篇6
关键词: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特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23-02
1 前言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各种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同时规范会计的一系列行为,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及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当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便是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如何在新准则下强化会计核算职能,同时也说明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及企业的会计核算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充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充分协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准则。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是财政部在2006年2月正式的,规定其执行时间为2007年1月1日,执行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基本一致,但会计核算业务与各施工企业执行的会计准则(包括1992年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及同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相比,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2 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1)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施工企业生产的单件性主要表现在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建设要点,并要针对工程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和特定的用途及使用要求来严格确定每个项目产品,因此,水文、地质、气象等条件的任何不同都会使得施工条件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相同图纸的施工效果及过程也会不同。
(2)建筑行业会计科目设置相对集中。施工企业通常通过承包工程项目,提供建筑安装施工、机械化吊装施工建筑施工、基础与地基工程施工等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实现利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中,成本费用类科目只分为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相关收入类科目不仅数目较少而且内容简单。其中直接费用又分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用四部分。另外,施工企业行业的不同特点,将其区分为了“临时设施摊销”、“周转材料”、“工程施工”、“机械作业”、“临时设施清理”、“临时设施”以及“工程结算”等科目。这也就决定了与其他行业中的会计科目相比,施工企业会计科目的显著不同。
(3)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特殊。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然要具有专业的会计技能,除此之外还要懂得建筑方面的相关知识,这就大不同于一般企业的会计只需要有会计专业而已,除此之外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工作要同一般的会计一样在办公室里对会计信息进行核算以外,还需要到工地现场上进行业务核算。
(4)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需要将收入的确认和工程价款结算分开处理,与以往将二者合在一起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这都是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一建造合同》改善的,如此一来,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就能在“工程施工”账目中全部反映出来了。
3 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完善施工企业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指的就是总部决策可以透明化的实行在全部分支企业中,财务核算从企业总部走向企业全部,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实现财务核算信息化,使得企业人员可以充分共享财务信息,并以此保证信息的质量,以及执行信息的效果,除此之外,为使得财务业务与资源配置共同发展,要求信息共享要从分散走向集中,从企业内部走向外部。
(2)新会计准则执行后,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提出了新要求。新会计准则相应增加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类的相关科目,同时也取消了短期投资的相关科目,并增加“投资性房地产”等科目,现有的“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由原本的“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组成,现有的“营业支出”、“营业收入”由原本的“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组成,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会计科目调整、转换提出了许多要求,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会计及时做好老制度与相关新准则之间的调账和衔接工作,做好相关调帐工作,调整帐木,并灵活转换会计科目。
(3)建立施工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在建立内部监督控制机制中重要位置是由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决定的。内部监督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程序和控制环境三个方面。因各企业的规模、业务、性质的不同控制程序也会有不同的变化,需要分权控制,合理、合法的授权、控制,以及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组织规划控制等。建筑企业管理当局需要加强对严格控制内部的整体认识、态度和行动,以及此种行为的重要性,称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可以通过某些系统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在会计报表中都反映出来,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施工企业会计核算
(1)充分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和重要性。施工企业应以财务资金的活动为核心,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财务办公、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对所有分支机构实行财务监控、数据的远程交换和会计电算化,使企业业务与资源配置同步发展,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实现财务信息充分共享,为了实现财务核算的及时性要求,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业务活动与财务信息互不对称的滞后现状,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财务核算的效能,会计报表反映出的财会信息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所有者权益变动、现金流量并了解其盈利水平等情况。这是让公众了解、评价企业决策也是政府监管部门、债权人、投资人和经营者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贯彻好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便于真实、准确的向报表使用者如:企业决策层等反映会计信息。
(2)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直以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都因其可靠且便于核实而被广泛使用,我国的财务报表和财务会计便都是采用此方法,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是指资产情况和一个主体的负债情况,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日新月异,用于未来与现在的经营决策时,历史成本计量便不一定很可靠,同时也使得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方式很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需求。
(3)做好新准则实施后的信息通告工作。在首次执行新准则后,企业应当上报其首份年度财务报表,并按规定,列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附注。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企业还应当在附注中用列表的形式详细说明通告数据的调节过程。
(4)开创职业人员的新思维,并加强其判断能力。会计人员解决新准则中面临的问题时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来不断加强职业判断能力。新准则有利于增强企业会计工作的趋同愿望,同时新规则立足于维持会计信息使用者和者的之间的良好互动,提倡关注会计领域的重难点问题,注重专业判断。
5 结束语
出台新企业会计准则时严格要求施工企业充分考虑其对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企业经营目标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为了实现施工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各企业必须要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核算基础,使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同步发展,积极处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优配置企业资源。实行新准则以后,会计和财务报告中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也就是说新规则的影响最多体现在这俩者中,除此以外,经验总结得知新准则的实施需要各企业尽早采取措施,以免发生状况无法及时挽救,以免采用新准则后出现重大影响,同时企业各个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合作,确保新准则顺利实施的同时不使按照旧准则实施的行为称为错误,是新旧准则顺利衔接过渡。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0-074-05
一、典型的优势理论:产生及演变
优势理论指的是研究国家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何种优势在竞争中获胜的理论。典型的优势理论目前主要有三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知识产权优势理论。
1.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为自己的工业产品寻求全球贸易市场时期。它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成本理论产生的。在斯密看来,适用于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除了绝对成本理论外,还有比较成本理论。比较成本理论是对绝对成本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著名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创立的。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李嘉图认为,各国进行国际分工能够增加生产总额,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此“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李嘉图发展的比较优势成本理论,既是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整个比较优势理论体系的核心。20世纪初,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模型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依莱·赫克歇尔和伯尔蒂尔·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的产生源于各区域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和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利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俄林还特别指出,由于各国除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外,还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赋予与供给,从而影响商品生产的成本。以此作为国际分工的理由,资本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相对富裕的国家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赫克歇尔和俄林从新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在国际贸易领域取代了李嘉图模型,把国际贸易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比较优势理论的最终形成。
从比较优势理论可以看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对于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商品,彼此都节省了劳动力,都得到了好处。但是,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存在苛刻的理论前提:只存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两种要素;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特征差异;各国的比较利益是静态不变的,不存在规模经济;自由贸易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进行的,以物物交换为形式;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两国间则不能流动;不存在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等。
2.优势理论在当代的演进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这个理论的解释力提出质疑。20世纪80年代,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波特革命性地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比较理论,并据此奠定了竞争优势理论的重要地位。我国的海派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在本世纪初,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无论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还是程恩富教授的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与创新,是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变化和新的竞争方式而发展了的优势理论。
企业与产业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在企业和产业两个层面上展开,把企业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放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中来研究。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或国家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企业或国家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它源于技术、管理、品牌、劳动力成本等。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国家的竞争力在于其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能力。波特还特别指出,一国的竞争力取决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生产力发展占有优势的国家才拥有真正的强有力的竞争力,竞争优势实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特定的产业竞争力,来自能汇集这个国家具有竞争优势的管理实务和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波特用钻石模型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某种产业的竞争力有四个决定要素:生产要素——即天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在波特的钻石架构下,可以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国家部分企业能够持续创新,并且锲而不舍地进行改善寻找更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克服变革与创新的实质进而获得成功。
在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程恩富教授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和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关系密切的一种新的优势发展理论,它不是简单的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而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所谓知识产权优势,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通过培育和发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优势,在创造、占有、转化和营运知识产权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并获取长远的、直接的利益。它避免了笼统的竞争优势的理论缺陷,而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它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或低端的产品部门,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也必须塑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和名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端关键技术。
上述三种类型的优势理论的研究,都是为了国家、产业及企业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寻求新的竞争方式,获取新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不同优势理论的相互关系:替代或互补
我们在进行现代经济学研究时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不同的优势理论?以往在考察各种优势理论及其争论时,经常将它们视为不可调和的,而较少意识到它们能够长期并存这一事实本身也蕴涵着理论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实际上,各种的优势理论之间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相互替代关系,而是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补充关系。不同的优势理论,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尽管现存的各种理论观察现实的视角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对于解释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同的优势理论之间的差别本质上乃是体现了某种“理论分工”。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一种新理论常常是为了取代某种旧有的理论而诞生的事实,但是在长期的相互竞争中能够保存下来的各种理论,必然具有互补性。不仅如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可以相互“沟通”和“调和”的。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知识产权理论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对立的或者相互替代的关系。实际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两个要素禀赋结构差别很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解释要素禀赋结构差别不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以及行业内的贸易现象。在现今的国际贸易行为中,一国能否实现其比较优势,最终取决于该国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是否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如果缺乏竞争优势,该国产品将被国际间的产品交换排除在外,其比较利益无从实现。而比较优势是相对于本国的资源和另一国的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就不一定具有价格竞争力了,加上受到国际金融体制的影响及其他非价格因素(如产品质量、性能、款式、包装、运输费用、品牌偏好、文化内涵、售后服务、差异化等)的影响,使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决定。对于在价格方面处于低成本的优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其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太弱,虽然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也不会具有综合的竞争优势。
基于传统比较优势以及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观点,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成为对优势理论的一种新发展。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不仅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的理论局限性,而且克服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所需条件因素苛刻的障碍,突出了核心技术和名牌的竞争优势或经济优势。知识产权优势并非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完全对立,而是与它们既有共性又相互关联。知识产权优势不能脱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是在既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的更核心层次的国家优势。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把核心技术作为获取优势的核心要素,不仅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做了发展和补充,而且还对优势成本理论中的关于要素成本方面做了深层次的发掘和探讨。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一种可以有效地利用国际规则、国内外市场以及自然和知识两种要素资源,发掘人力资源潜能,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加快经济体制转轨、加速经济转型步伐,充分诠释科学发展观,促使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论。
三、优势理论的适用性考察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资本融合和要素资本的流动加速的环境下并非完全落后,李嘉图作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忠实拥护者,于1817年在其创作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英国不但要从国外进口粮食,还需要大量的出口本国的工业品,以此来获取利益差,促进国内财富的增加。该理论经过赫克歇尔、俄林等继承和发展,延续了近两个世纪,目前仍然在世界经济贸易理论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且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准则和指导贸易进行的基石。但随着规模经济的引入、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该理论对现实的静态比较已经无法描述和分析当代产业竞争的变化了。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主要是根据发达国家,尤其是根据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他通过对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进行分析,测知该产业的竞争强度与获利潜力进而研究国际竞争力问题,但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以大工业国的资料为基础,仅仅分析了创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他没有回答小国或倚重农业、服务业或以天然资源为基础的国家如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故该理论缺乏更具普遍性的解释力。例如,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于欠发达国家和小国经济并不完全适用,而只是对于发达的大国经济更为适用。在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许多产业目前的发展还仍旧处于起步或成长的萌芽阶段,并没有能力去满足苛刻、精致、高级的市场需求。而波特认为市场条件越苛刻,竞争越高级,产业的竞争力就越高。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隐含的前提是拥有充裕的资本,伴随便捷的信息沟通和广泛的科技交流,企业可以轻易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
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注重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功效,强调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作用,突出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在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竞争中,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成为控制市场的主要手段,而且这种竞争将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愈演演烈。知识产权优势不仅体现在一国的高新产业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传统的民族产业低端产品部门。以知识产权优势为主导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涵盖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可以涉及劳动密集型产业。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知识产权优势,重点在于树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把重点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而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关键在于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制、开发和控制。依托关键技术的优势来促进产品的市场升级和扩张。企业长期成功的道路应是通过创新构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一国要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需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到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变,进而不但可以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改造升级,还可以推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发展中大国虽然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足够充裕的市场需求容量,但同时也面临资本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匮乏的不利情况,而且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制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提高竞争能力要依靠知识产权上的优势,知识产权的优势更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优势日益成为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支撑。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势理论的借鉴与启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比较优势是一种静态优势,是由一国要素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共同决定的,可以认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前提;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为现实综合作用优势的结果。只有最终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综合竞争优势。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创造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需要以创新为导向加以驱动。知识产权能够保护创新的成果,创新则可以驱动知识产权优势的获得,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
目前,中国在要素供给条件方面,存在着初级要素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在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却比较薄弱;在需求条件方面,有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差距大等优势,但消费需求层次不高,导致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缺乏由庞大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的支持;在资本投资方面,鼓励持续的投资,以提升产业能力和生产率,将长期的个人社会回报给予最大化,但缺乏资本的整合能力。促进中国发展的全球战略驱动力应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向知识产权优势,而知识产权优势的积累和发挥作用则主要依赖于改革驱动和自主创新驱动。中国经济要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借鉴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吸纳其精髓,而且更要走一条以知识产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路。
- 上一篇:银行零售业务工作计划
- 下一篇:六年级毕业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