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垄断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nterprise in China, maintain fair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prevent the abuse of patent righ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law construction of this aspect.
关键词: 专利权滥用;反垄断;法律规制
Key words: abuse of patent right;anti-monopoly;law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4-0328-02
1 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概述
相对于专利权的正当行使行为,专利权滥用行为是指专利权人为了获取某种利益或达到某种目的,在行使专利权时违反法律原则或相关法律规定,对其他市场竞争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或者即将造成损害的不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这种滥用权利的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环境有序健康的成长,也不利于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所以非常有必要对此种行为进行有效规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第一,专利权人拒绝许可专利权的行为。专利权人独占专利,进而形成了垄断地位,这种不合理的利用本身权力的行为,构成了专利权拒绝行为,这种行为拒绝向其竞争者许可实施其专利技术,以保护自己的垄断利益。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待这种行为,就会发现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同行业竞争者、广大消费者的权益,还减少了企业之间进行技术合作的机会。因此,这种行为违背了国家当初创设专利制度局的初衷,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第二,专利权人的搭售行为。专利权滥用的表现之一为把专利和一些其它产品捆绑销售的搭售行为。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行为。这种滥用专利权的搭售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捆绑销售行为,具体是指专利权人滥用自己专利权的独占专有性,进行相关商业活动。第三,专利权人的专利阻碍行为。这种行为是指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技术的优势地位,对处于市场竞争劣势地位的交易相对人设置专利障碍,禁止其进行技术升级或相关产品研发,以维护自己的竞争优势①。因此,专利权人利用行业标准,阻碍他人进行产品生产,比如他的专利产品在市场上还没有替代产品或短时期内无法攻克技术难题时,就索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用或提出苛刻的专利许可条件以限制竞争。在我国,这是三种比较常见的滥用权力行为。其它一些行为,比如,滥用救济权、转售地域限制、回授等,都是专利权人滥用权力的行为。
2 我国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现状
我国的《专利法》《合同法》《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反垄断法》等,都涉及到了有关专利权人滥用权力的行为,并给出了相关规定。笔者主要从《反垄断法》规定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看法。①法律规定过于简单。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仅用第五十五条对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作了较为简单、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容易使社会公众产生模糊理解,难以全面、合理地规制专利权滥用行为。比如,《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前半句:经营者按照有关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行使其知识产权的行为,不受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适用于我国现行的《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这条规定对这一问题只做出了较为单一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容易使社会公众产生模糊理解,难以全面、合理地规制专利权滥用行为。根据这条规定,专利滥用行为不适用于《反垄断法》。这种看起来没有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不正当竞争,形成了垄断行为。法律的漏洞给了某些市场主体有了可乘之机,给市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所以,依法行使的各种权力并不绝对是《反垄断法》适用的特殊例外②。②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惩罚措施的缺位。首先,《反垄断法》第七章规定,构成垄断行为的经营者,应该承担这样的法律责任: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止实施集中以及限期转让营业等③。这些规定存在着惩罚力度过轻,威慑力不强的缺陷。其次,《反垄断法》第五十条只是大概地规定了专利权滥用行为的市场主体的民事责任③。在现实生活中,当执法人员依法对此操作时,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标准。最后,《反垄断法》没有规定,如果市场相关主体滥用专利权,就被施以刑罚。
3 完善我国专利权滥用反垄断法律规制的构想
在知识产权中,专利权与著作权、商标权相比而言,其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且危害性大,会损害我国市场竞争秩序,阻碍科技的创新进步。因此,如何完善我国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规制就具有非常紧迫的必要性。
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制定具体的反垄断操作指南。由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产生的垄断问题一直是国外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研究重点,欧盟、美国在长期的立法、司法实践中就制定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规范,比如欧洲的《技术转让规章》、《技术转让协议成批豁免规章》、美国的《反托拉斯法与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竞争》的报告、《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等等。这些规范既可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政策形势,及时作出调整,也有利于广大公众理解原则化的法律条文。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参考美国和欧盟有关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来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具体来说,首先,要制定具体的反垄断操作指南,就要先肯定专利权是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利,维护其独占专有性,但不能对其过分保护,不能任由专利权滥用从而损害其他主体的合法利益。其次,《反垄断法》应该和滥用专利权的市场环境联系起来,奠定专利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再次,吸收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司法经验,改造它们的相关条款。比如,可以将专利滥用行为概括为以下几种方式:第一,能够得到完全豁免的行为;第二,能够部分得到豁免的行为;第三,完全不能够得到豁免的行为。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市场瞬息万变,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情况有效预测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条款的基础上添加保底条款,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规制专利权滥用行为。
②完善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其惩罚措施。首先,要想彻底解决专利滥用行为的问题,国务院反垄断机构应对有专利滥用行为的市场主体采取强制性措施。虽然有相关法律作为支撑,但是一般情况下,与专利滥用造成的影响来说,像目前只对相关市场主体进行罚款,未免让人觉得处罚过轻。所以,应当由国务院反垄断机构来对专利滥用的市场主体作出惩罚。当然,国务院反垄断机构的权力也不能滥用,要适量、适度的利用国家赋予它们的权力。其次,完善专利滥用的民事及刑事责任制度。现行《反垄断法》对专利滥用行为的处理方法太过单一,不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专利滥用行为。除了对专利滥用行为的市场行为主体进行相关罚款外,笔者认为对违法情况情节较重的,还应采取刑法措施。有些学者认为这样会造成对同一行为进行双重处罚的情况,所以不建议设置财产刑。但是,针对本国的市场环境来说,笔者认为还应该设立相关刑法,来抵制专利滥用行为异常猖獗的现象。
4 结语
在现今这个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时代,专利技术常被一些跨国垄断企业用来控制我国市场,我国产品的创新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所以,利用法律的工具对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不仅能够解决专利权人自身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还能够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注释:
①阳东辉.专利阻滞的负效应及其法律规制[J].知识产权,
2008(4):79.
②单晓光,许春明.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机制・实证・优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65.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至第四十
八条.
参考文献:
[1]单晓光,许春明.知识产权制度与经济增长:机制・实证・优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篇2
关键词:联通网通合并;政府主导;国企改革;经营者集中申报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22-02
政府主导下的国有企业的合并行为在我国十分普遍,在电信、钢铁、运输等具有行政垄断性质的行业,很多国有企业的合并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如中国外运重组,莱钢、济钢合并以及最近发生的联通、网通合并重组案等等。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与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在实务操作中,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的合并,往往不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申报或审批,而法律也没有对它们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反垄断法》颁布后,这种问题更是集中体现在了国企对《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经营者集中申报进行规避的现象上。2009年5月被商务部通报的联通、网通合并申报案,就是一个典型。不过,遗憾的是,在商务部确认此次合并违法之后至今的9个月中,反垄断局至今依旧没有出台任何关于联通集团与网通集团未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惩罚。对违反《反垄断法》的国有企业的责任追究。最终石沉大海。显然,这种情况的普遍与持续,不仅变相确认了国企的特殊地位,还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和程序正义,使得公平正义难以在市场上践行,最终会对市场的稳定发展造成损害。所以,规制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的合并申报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以为,理清政府主导的国企合并的法律规制边界,明确政府内部权责,保证政企分开;引入竞争,真正对国企进行改革,保证国企平等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与处罚,是避免《反垄断法》对国有企业束之高阁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具体说来,应从政府、国有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政府机关方面的调整
政府主导的国企合并行为在反垄断申报方面所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国企会因为遵循的是合并的行政指令而认为没有必要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申报;二是反垄断机关会对不同级别政府机关作出的合并行政指令下的参与者作出不同的处理。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政府的主导合并机关和反垄断执法机关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适当的调整。
解决第一个问题,政府主导机关应当做到两点:
1.尽量避免利用国有企业进行行政调控,实现最合理程度的政企分离。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必须遵循《反垄断法》关于反垄断申报的规定。
2.明确自身职权,将自身的监管职责与反垄断机关的监管职责分开。主导合并的政府机关应当主动配合反垄断机关的工作,使《反垄断法》能够在没有其他政府机关阻挠的情况下顺利实施。
解决第二个问题。反垄断执法机关需要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整:
1.理清自己与其他监管机关、《反垄断法》与其他监管法律的关系。因为《反垄断法》对自身和其他各种行业监管法的关系没有作出规定,反垄断机关和其他监管机关对垄断国企的竞争监管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条理不清的情况,从而为国有企业在进行合并时借由各机关权责划分不清而规避《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提供了机会。
2.明确反垄断机构能够规制的主体范围,出台惩罚细则。《反垄断法》对反垄断机构能够规制的行为主体的范围授权不明确,并且对违反《反垄断法》相关规定的企业缺乏相应的处罚细则,使得反垄断机构无法对政府主导的国企的合并进行行之有效的规制和处罚。
3.划分内部职权,遵从各部门职能。《反垄断法》确定由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三个执法部门在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协调下开展工作。这种“三车并驾”的局面虽然是出于对现有局面下人力物力财力的运行节约考虑,却导致了反垄断执法机关内部权力产生矛盾的问题。虽然关于三个执法部门的反垄断权限的划分非常清楚,但是也会出现联通网通合并申报案中的发改委发出的行政指令要受到商务部关于经营者集中的申报的审查的情况。因为主导合并的政府机关本身就是反垄断执法部门之一,参与合并的企业完全可以用反垄断机关已经知晓并默认合并为由,拒绝对商务部作出经营者集中的申报。
二、电信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指的是引入竞争,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保证国企平等地受到《反垄断法》的制约,披露信息,提供公众的知悉渠道,以督促国企依法进行反垄断申报。具体说来,包括:
1.在垄断国企行业引入竞争
在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中国电信、联通、网通三家勉力支撑的情况下,工信部三部委下达了电信行业进行合并改革的指令,以期能够改善目前电信行业的寡头垄断的情况。这种重组也许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电信行业的前几次改革已经表明,如果只是依靠外力人为地而非自然选择地形成竞争的格局,本次的合并重组仍然只是一次治标不治本的改变。由于部门利益的复杂性和相关信息的不透明性,对处于非国有资本不能进入的行政垄断下的电信行业来说,国企的特殊地位并不会某次合并重组而动摇,本次重组中两大集团对《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视而不见就说明了这一点。要使得国有企业能够真正遵循《反垄断法》的规定,不再因为“国字”当头而明里暗里地享有特殊待遇,就必须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摘除“特殊地位”的帽子,和其他经营主体一起,明确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在进行合并时进行经营者集中的申报,维护市场的竞争;在违反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时同样受到相应的处罚,维护市场的公平。总而言之,笔者相信,放开电信行业经营者主体的限制,不仅能重新对电信国企进行定位,使之平等受到法律规制;还能激活电信行业的资本,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促进国企提高效率;更能打破行政垄断,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2.加强国企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在联通和网通的合并重组案件中,社会对于两大集团未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质疑和联通集团关于已得到全部中国政府机关的批准同意的声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都被传得沸沸扬扬,令公众困惑不已,难以辨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国政府主导下周有企业的合并,在现阶段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商务部反垄断局的公众信息网站上,对经营者集中申报进行审查的结果中,仅对无条件批准、附条件批准和禁止集中三种情况的审结案件数量进行了公布,具体审查对象和审查理由则无迹可寻。因此,公众也无从得知,联通和网通的合并是否真的受到了商务部关于经营者集中的审查。这种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不仅加剧了国企进行合并时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更使得国企往往以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同意为由,在无从查证的情况下,违反《反垄断法》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规定。
三、社会的监督
社会的监督,并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口号。法治社会的全面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法律的认知与崇尚。塑造一个公众具有普遍法律意识与监督意识的社会,对政府执法的促进,企业责任的承担,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虽然我国现阶段公众的认知和社会的法制意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但社会的监督对政府主导下国有企业合并的反垄断规制,仍然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例如舆论对联通网通合并重组时未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的行为的声讨,促使了商务部对该重组案件进行了反垄断违法的确认。又如前不久发生的柳州米粉涨价案中,消费者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举报,使柳州米粉商的违法行为受到追究。在维权意识逐渐普及的今天,授予公众社会监督的权力,是反垄断工作全面、顺利开展的有力后盾。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合并能依法进行反垄断申报,商务部反垄断局等执法部门应当设置举报方法和一定的奖励方式,鼓励社会公众对国有企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依法进行举报。
篇3
[关键词]经济法;互联网+;企业管理;现实问题;对策研究
互联网对当今社会每一个人来说,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互联网全息地融入人们生活,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今年两会及“十三五”规划对互联网提出新发展,互联网企业作为互联网经济的主体,考量其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
一、我国互联网企业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互联网+”的战略思想影响下,互联网行业发展较以前更加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使互联网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新兴行业缺乏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因此,企业发展出现诸多问题。
(一)管理规则缺乏全面立法
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行业的法律法规缺乏细致化规定。腾讯和奇虎分别是即时通讯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引导者,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两者的垄断地位对于双方各自的利益具有较大的威胁,在两者的网络商战诉讼中,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而奇虎则诉腾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两者的矛盾既是技术上的冲突,更是商业利益上的冲突。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两家企业在面对同一市场利益情况下,没有采取合作协商的方式合理划分利益,而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互相诋毁和相互怀疑,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互联网企业的控制和规范,面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反垄断法因缺少较为全面的裁判标准而无能为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盛杰民表示:“很多人认为,市场份额多就是垄断,其实不然,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要考虑很多因素。”虽然在腾讯与奇虎的商战判决上,法院详细阐述了互联网领域反垄断法相关市场界定标准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等一系列判断标准,但这次商战也明确显示出,对于互联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反不正当竞争规范,经济法的相关法条并没有明确实质性的规定,使互联网企业在落实时缺少约束,造成行业和市场秩序的混乱。一般说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企业和消费者针对企业是否通过“垄断协议”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做出判定和裁决的法律依据,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消费者针对垄断的诉讼情况极少,提出反垄断诉讼的常为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双方,出于相互争夺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展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了司法程序的混乱,严重影响了行业内部的稳定秩序。
(二)管理部门缺乏行政监管
按照互联网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相关文件的规定,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有监控网络行业管理事项,由于部门划分过细且行政层级的繁琐,对于互联网企业的监督和责任划分不清晰,面对互联网企业的不正当市场行为和消费者权益受损时,往往选择推诿的消极态度,不能及时对行业资源和市场状态做出整合,使不同部门的市场准入、原则和标准不断降低,对互联网企业缺少监管,当互联网金融诈骗事件出现时,无法及时对相关的违法企业做出处罚,保障消费者权益。虽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建立使我国互联网管理的多头体系得到基本的抑制和整合,但如何统筹协调互联网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划分,依然是实际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三)法律环境忽视权益保护
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强调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约束是保护互联网用户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管理体系中,政府部门的监管占据主导地位,但互联网企业内部的自律约束却十分孱弱。企业在追求高效的经济效益时,往往忽视自身建设,而消费者在错误信息的引导下,使自身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审查的范围广,内容多,往往流于形式,更甚者被企业利用成为牟利的手段。我国一些立法,大多数侧重规定管理部门的权限和处罚内容,强调网络服务者的相关资质和权利义务,却欠缺网络用户权利保障的规定,更缺乏企业的自身监管和自我约束。
二、经济法视野下互联网企业管理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企业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严防企业垄断、不正当竞争和侵犯消费者权益三个方面。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企业的良性发展,管理方向和管理措施的改革,必须突出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互联网企业的行为做出实质性的规范。
(一)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当代互联网已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单一平台,而是集金融、政务、民生为一体的综合性生产生活工具,互联网是国家经济的重要驱动,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手段,也是综合国力提升的战略制高点。面对互联网企业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应紧紧抓住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积极促进“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发展。首先,对于互联网企业,在立法层面上,必须强调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发展环境做出硬性规定和要求。虽然市场份额并非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唯一因素,但却是最为直观和明确的指标,容易造成矛盾和纠纷。建立有效的法律保护必须强调反垄断标准的完善,防止反垄断法的滥用。突出反垄断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是立法过程中必须增强的重要方面。其次,在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规范上,应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环境,将互联网的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和司法层面,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设计,明确互联网行业的管理措施,加强政府和立法机构对互联网企业的方向引导和资金投入。要着力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环境优化和结构升级,“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点,以提升自主能力为方向,以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为基本要求,以依法管理为根本保障,实现宽带中国战略。”
(二)建立互联网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的网络系统
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体系和管理方式,但整体的规划和细节处理,仍需要做出改善和提升。针对互联网企业管理上职能部门多头现象,从政府层面完善管理部门行政法规是促进其统筹协调的基本手段。由国家网络主管部门带头,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责任作出明确的划分,强化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对违反工作规范的部门和个人作出严肃的司法认定和行政处罚,形成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互联网企业管理体系。加强互联网企业和行业的综合管理,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网络部门与司法部门的合作,实现政法一体,协调发展。高效网络体系的形成,是明确分工负责,加强部门配合,促进各环节有序运转的结果,确保互联网建设和互联网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效的落实;最大程度的满足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环境要求,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出发点,只有建立良好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才能保障互联网行业环境的优化和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顺畅。
(三)完善互联网监督环境,实施全面司法监管
针对互联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建立全面司法监管体系是平衡企业效益和公民权利的有效手段。法律要明确互联网行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互联网利益各方的权利义务,一方面,对于互联网企业的义务性和禁止性规范对优化互联网行业环境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企部和行业间的自我约束。要保障网络服务商和网络用户间的相互权利,明确网络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使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覆盖到网络运行各个环节和各个阶段,构成对互联网企业的内外监督体系。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管理涉及多个主体间的多层次法律关系,其中政府和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是实现互联网行业有序发展并得到监督的重要措施。经济法中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促进互联网行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现行的相关法律,对于公民维护行业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各项义务中,禁止性条款较多而授权性条款较少,在面对互联网经济纠纷时,由于独立个人的经济能力较弱且法律意识淡薄,加之行政和司法救济手段不足,面对侵权问题,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的过程十分艰辛,因此,在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和司法监督中,应加强对公民个人消费权利的保护,建立绿色通道,处理好司法部门、个人、企业之间的权益平衡。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
伴随“十三五”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深化,对于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改变、民生政策的转变以及政务方式选择等都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力。随着“互联网+”与教育、通讯、生产、行政、民生等多方面的融合和发展,互联网企业的数量将会不断的增多,互联网企业的影响力也会不断的凸显,由此带来的企业间竞争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也会进一步显现。因此,从立法和司法的角度讲,如何促进互联网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社会个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和利益均衡是发展互联网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公正透明的立法程序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也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更需要在保证基本权利不受侵害的基础上来自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协同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管理层面的共同监督。互联网企业管理的质量提升是社会各阶层素质共同提升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于伽.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影响[J].经济视角,2005(7)
[2]张敬坤.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浅析[J].经济视角,2008(7)
[3]何咏梅,刘影,郭勤.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6)
[4]徐瑞,赵晨阳.“互联网+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与管理问题研究.《中国商论》,2016(16)
[5]黄楚新.我国网络行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前线》杂志,2014(12)
[6]刘娟.互联网企业商业行为的经济法分析[J].兰州大学.2013
[7]中国互联网市场调研与反战趋势预测报告.报告编号:1700385.中国产业调研网.2016
[8]叶明.论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判定原则[J].经济法论坛.2014(1)
[9]漆泽平.从经济法角度分析网络消费及商场消费的异同[J].商场现代化.2016(6)
篇4
【关键词】外资并购;国家安全;法律规制
一、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概述
1.外资并购的概念
关于外资这个概念,从法律层面看,其法律意义是指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了取得中国企业的股权,或者取得类似股权权益而做的合法投入的资本。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加之我国的特殊国情,对外资的内涵作扩大解释十分必要。因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投资者进行并购,参照本通知的规定执行。
并购(Merges and acquisitions),是英美法系中的一个概念,译为并购、兼并。我国学者认为并购通常是指以下两种情况:其一,一个公司购买另一个公司,并取得该公司的控制权;其二,一个公司购买另一公司全部股份或者一部分股份以取得被购买方公司的管理权或者控制权的行为。目前,世界各国均普遍采纳这种合并方式。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可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进行合并。吸收合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合并的公司,合并的结果是解散被吸收的公司;新设合并是解散各方合并公司,形成一个新的公司。鉴于收购和兼并具有同样动机,都是通过产权或者资产的转让来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最终目标都是扩张外部公司,因此通常把两者合并统称为并购。
2.国家安全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国家安全这一概念。较有代表性的是金钿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国家安全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被各种条件所制约,有时也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生产和发展很少受到重大危害甚至都没有遭受过不良危害,那么这样的一种状态就是所谓的国家安全。金钿教授还指出,新国家安全不仅是的安全,更应该是合作的安全和综合的安全,只有符合这三个安全标准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做到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和的独立,还要保障以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为核心的军事安全、社会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的安全;而合作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安全更要以其他国家的安全为条件,合作比对抗是更加有效的安全途径。
一个国家要保护自己领土的完整、秩序的稳定,必须发挥其国家职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国家各方面的平稳发展。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谈国家安全。经济上的国家安全,是指国家自身的经济有相当牢固的基础,不受内界和外界的不利影响;还能在世界各国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具有与国际不安全因素的免疫力和相抗衡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好国家的经济及各方面的安全。
3.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概念
关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现阶段我国学界和实务界还没有对其进行明确定义。概括地讲,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是指东道国法定的审查机构,采取相关措施对已经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威胁东道国国家安全的外资并购行为进行审查,以消除这些行为对东道国的威胁。相关措施主要包括采取禁止交易,中止、强制变更交易内容,减少控制力以及退出市场等。
广义上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可以理解为东道国为保护在并购中的国家安全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东道国规定外资准入制度、反垄断审查措施等。狭义上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则仅指东道国专门针对外资并购中涉及有关国家安全问题的审查措施,有关该审查措施的法律与反垄断法、外资法等共同构成了政府规制外资并购的法律制度。本文研究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仅限于狭义上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二、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现状
1.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法律规制情况
目前,我国关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散见于某些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一部专门的立法来对其进行规制。
证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11月4日联合的《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当我国企业在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时,必须确保维护国家安全。而且虽然允许与外商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但在原则上加以了规范,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前提是不得影响本国经济自主。
2006年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明确提出收购中不得危害国家安全。
商务部、税务总局、国资委、证监会、工商总局和外汇局于2006年8月联合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其中第十二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在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其实际控制权时,若并购交易涉及重点行业或对有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境内企业造成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对国家安全存在影响或可能存在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外资并购中的当事人应当就此向商务部提交申报。如果当事人没予以申报,而其并购的行为又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或者存在造成重大影响的潜在因素的,商务部可以按照法律法规会同相关部门,要求当事人终止交易或者采取转让相关股权、资产或其他等有效措施,以此来消除在并购行为中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的影响。”
我国《反垄断法》首次规定了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其中三十一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2011年2月3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在第三条规定了并购安全的审查程序。
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分为两类:一般性审查和特别审查。一般性审查的程序较为简化,主要采取书面征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的方式,如果各部门均认为并购交易不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则安全审查结束。若有部门认为并购交易可能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则启动特别审查程序。联席会议组织安全评估工作,并结合评估意见召开安全审查会议,意见基本一致的,由联席会议做出决定;存在重大分歧意见的,报请国务院作出决定。在安全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可修改交易方案或撤销并购交易。
2.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不足
从上述列举的关于我国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资并购的法律规制还没有形成体系,只是散见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当中,缺乏必要的统一。因此,造成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性弱,适用性力度缺乏。具体表现如下:
(1)法律规定过于分散,缺乏统一
目前,我国关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规定,分散于有关的法律法规中,缺乏一部整合性的法律。分散的法律、法规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冲突。因此,对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立法进行整合,使之系统化、体系化、规范化,是我们最迫切的任务与挑战。
(2)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化
我国关于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规定中,对“不得损害国家安全”这一原则基本没有规定详细的判断标准,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往往造成实施困难。例如,《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做出了一个原则性的授权规定:国家安全审查的实施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但是,此“有关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实施的具体法律依据,如何实施《反垄断法》第三十一条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虽然对审查范围、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都做了具体说明,但没有规定一般审查通过的标准;关于审查程序的规定中,“对国家安全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没有标准可循。综上可知,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具体实施层面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3)审查机关权力配置不合理
现行的法律法规将审查权授予了多个部门,多个部门同时拥有审查权必然会造成权力的冲突。同时,现行的审查制度中,并未规定何种机关有监督制约权,这势必造成审查权行使缺乏有效监督,进而造成审查权滥用,滋生腐败,更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因此,在合理配置审查权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行使审查权的监督。
三、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建议
1.完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立法
我国现阶段立法上存在法律法规过于零散、不详尽的特点,因此难以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的安全。而且没有专门的从国家安全着手的一部法律规范,在外资市场准入、投资产业、竞争垄断这些方面虽有关于外资并购的规定,但是都没有从国家安全这个角度出发。因此有必要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相关法律进行完善。
2.明确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机关职能
针对联席会议,由发改委、商务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展开审查这一点,可明确考虑增加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国资委、国防部、工业信息部、外交部、工商总局、司法部、科技部会等多个常务机关。这些机关全方位地配合发改委、商务部,这样就可以加大审查的力度。而且在地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可以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
3.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可以将我国的外资并购审查程序分为申报、审查、调查和决定四个程序。
参考文献:
[1]宋军.跨国并购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75.
[2]王钦.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60-64.
[3]金钿.国家安全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1.
[4]叶军,鲍治.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法律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53.
篇5
【关键词】经营者集中 发展现状 反垄断法 规制
一、我国经营者集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由于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营者的集中活动在我国起步较晚。1984年,保定市纺织机械厂和锅炉厂以承担被兼并企业全部债权债务的方式,分别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风机厂,开创了我国经营者集中的先河,至此拉开了中国经营者集中的序幕。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经营者集中活动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加入WTO降低了中国市场的进入门槛,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大量的跨国公司涌入国内市场,凭借资本优势和管理经验,通过经营者横向集中、品牌控制等方式,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面对外资并购的汹涌之势,国内企业也加快了集中的步伐。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要约收购南钢股份案例、第一百货合并华联商厦案例、青岛啤酒并购案例等,均展示了中国经营者集中行为的活跃程度。同时,国内企业也把眼光放到了国外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并购。例如上海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海尔并购美国美泰克公司、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等,可见中国企业正在加快海外经营者集中的步伐,并逐渐成为其中活跃的主角。
二、我国经营者集中的特征
(一)横向经营者集中多,纵向和混合经营者集中少
我国经营者集中的主要形式是横向集中,因为我国企业存在相对分散和规模较小的状况,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而横向集中能很快产生规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强经营者的竞争力。另外,横向集中所需成本一般要低于纵向和混合经营者集中,风险较小,由于经营者对自身所处行业和生产经营阶段比较熟悉,相对而言横向集中就比较容易操作。
(二)政府主导型集中多,市场主导型集中少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经营者集中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主要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并购行为进行规制,防止出现有损公平竞争的垄断性集中行为。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尚在发展完善阶段,所以目前我国经营者集别是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以企业所有者身份,运用其行政权力引导和组织经营者进行集中活动。
(三)强弱型经营者集中多,强强联合型经营者集中少
国际间的经营者集中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强强联合占主流,而纵观我国的经营者集中案列,则是强弱型多于强强型,呈现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死鱼”的现象,这与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经济现状、市场化进程、产权改革等现实情况密切相关。在我国,限于企业的实力和产权市场的发育不足,经营者集中往往以大吞小,以强并弱。
(四)国内经营者集中多,跨国经营者集中少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企业都希望通过世界市场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来获取利益,但是我国目前的经营者集中行为主要发生在国内,跨国经营者集中很少。目前,参与跨国集中的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制造业等几个行业中,且多为国有大型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资金雄厚、与政府关系密切,在跨国集中中具有优势。其他的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和经济实力有限,还没有能力参与跨国集中,但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的民营企业也将开始从全球化战略出发,积极推进跨国集中。
三、我国涉及经营者集中规制的法律法规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该法是我国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规制的主要法律依据,其就经营者集中的情形、集中的申报、审查程序、审查标准、救济措施等内容做出了规定。配合《反垄断法》的实施,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相继颁布了如《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相关市场界定的指南》、《经营者集中申报办法》、《经营者集中审查办法》、《关于实施经营者集中资产或业务剥离的暂行规定》、《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调查处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的法规规章及规定性文件,用以指导和完善经营者集中的反垄断规制制度。
四、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经营者集中的执法现状
我国商务部是执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职责的政府部门,商务部于2008年成立了反垄断局,直接负责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执法任务。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商务部作为执法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了相关执法情况。截止2014年1月底,商务部共公布了22起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决定,其中,除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被禁止外,其他案件均附条件通过。同时,商务部也依法无条件批准了大量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件,至2013年底,反垄断局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共728起。
整体上讲,《反垄断法》实施的五年多以来,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商务部在审查的过程中,采用案件座谈会、听证会、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实地调查、约谈当事人等方式,与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协会、企业以及专家展开沟通,履行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的职责。从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来看,我国的反垄断法虽然颁布不久,部分领域还缺乏具体实施指南,亟须完善,但执法部门对于符合管辖标准的集中案件能够迅速介入,积极展开执法活动。这几年《反垄断法》的实施情况表明,我国的执法实践正日益与国际接轨,在全球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队伍中,中国正日渐成为重要的一支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晔.王晓晔论反垄断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王晓晔.反垄断法实施中的重大问题[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王先林.中国反垄断法实施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4]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篇6
论文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外资并购 经济安全
一、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利用外资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具体来说,它是指各国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及其相关的生产要素跨国间自由流动的过程。 日本学者金子胜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没有冷战的霸权主义”。 经济全球化很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显著的发展势头、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等优势,一直是外资的青睐对象。尤其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加入WTO之后,外资更取得了长足迅猛发展。另外,为了开展对外贸易,促进国际投资,我国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对外贸易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等。为了配合WTO项下法律文件的实施,并继续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方针,我国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颁布了新修订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及其附件。新《目录》明显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开放程度。然而,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外贸立法的相关缺陷也开始暴露出来了。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当前相关法律体系存在的“短腿”现象,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促进外商投资尤其是促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了,可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如此,在外资大举进军国内市场的状况下,未免会仓促应战。这在下文阐述的外资并购中,开始显现出来。
二、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政府意义上的国家其经济管理职能上的稳定而没危险的状态。特指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政府意义上的国家履行其经济职能时,克服来自国际层面的危机,以保证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稳定而有序的状态。
(一)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威胁的具体表现
首先,打压国内企业遏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外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主要是间接并购和直接并购,而直接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更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收购,热衷于控制市场影响力高的龙头企业和著名商标。将这些企业控制住的目的,往往是获得其核心技术以提高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自身巨大的品牌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我国其他企业开始进攻,抢占市场份额,进而遏制民族工业的发展。
其次,控制民族品牌赶杀同行竞争者。民族品牌不仅对我国市场经济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民族凝聚力。民族品牌尤其是电信、能源等,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经济安全的脊梁。其他民族品牌,诸如饮食卫生等则关系着民众的身体素质。外资并购使不少民族品牌消失,如“洁花”被“海飞丝”、“飘柔”取代,“美加净”被美国“庄臣”取代。 民族品牌往往具有良好的知名度、成熟的购销渠道、先进的核心技术与强大的创新能力。民族品牌的丢失,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更是失去丢失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进而威胁到国家相关行业的发展进程,损害国家经济安全。
再次,进行市场和行业垄断。外资控股并购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控制我国市场,取得行业垄断地位。近年来随着外资进入速度加快我国局部领域已经形成了外资相对或绝对垄断的趋势。
(二)外资并购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具体原因
首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及《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涉及外资并购与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然而,随着并购之风愈演愈烈,我国关于安全审查的法律法规却发展滞后了。主要表现在:规定过于原则化、立法层次低等问题。
其次,地方政府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淡薄。当前,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国有资产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很多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对吸引外资很上心,并积极制定地方规章来给予外资企业以优惠,将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具有垄断资源和规模经济的大型国有企业列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地方政府除了在土地、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竞相攀比外。甚至动用行政手段为外资收购敞开大门。然而政府容易忽略对企业品牌的估价和对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合理评估。因此,外资企业并购国内企业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未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这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损害了国家利益。
最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在开放条件下,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很多不足,集中表现在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三、我国安全审查的现状、问题
(一)我国外资并购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现状
我国在安全审查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首先,明确了国家安全审查的受理机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将我国的审查机构定为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其次,提出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反垄断调查标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第51条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资者应就所涉情形向商务部和国家行政管理总局报告:(1)并购一方当事人当年在中国市场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2)一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的企业累计超过10个;(3)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4)并购导致并购一方当事人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最后,规定了相应的审查程序。《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第52条对审查范围、审查标准、审查程序和期限均作出了规定。
(二)我国国家安全审查存在的缺陷
(1)规定过于原则化。《反垄断法》只有第31条原则性地提到了国家安全审查,并未规定具体如何操作。《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外资并购中只规定了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情形。另外,也没有对国家安全审查的具体部门和工作程序做出规定。(2)立法层次普遍低。关于国家安全审查方面的规定多出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低,权威性不够。比如,《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虽然明确提出了外资并购须经审批的情形及审批机构商务部但此规定由国务院部委权威性不够。再次,相关法律的用语也不一致。《反垄断法》中使用的是国家安全审查,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使用的是国家经济安全审查,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首先需要统一。(3)审查标准过于模糊。不管是国家安全还是国家经济安全,我国的法律法规都没有给出定义或范畴。虽然大多数国家借如美国,都故意对“国家安全”不作出明确定义,以便赋予本国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使本国政府有足够的理由来判断一项并购交易是否需要适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但是,这些国家大都会给出一个总的指导原则,将“国家安全”或“国家经济安全”归结为“重大的”、“根本的”“国家利益”、“国家经济利益”或“国家安全利益”,并相应给出审查时的考虑因素。
四、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的建议
(一)审查主体
按照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外资并购的审查主体是商务部但涉及金融并购的离不开财政部和银监会涉及国企并购的离不开国资委涉及上市公司的离不开证监会。实际上对外资并购的审查处于多头管理阶段。因此如何协调审批效率与审批事项的多样性是我们确定审查主体时必须解决的问题。鉴于中国目前多部门监管外资的客观现实,建议成立统一的的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委员会,负责对重大外资并购项目进行审查。在这一方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例如,成立的用于专门负责反垄断工作的国家反垄断委员会。首先,由于该机构地位高权威高,能够保证国家整体利益优先原则,避免地方干扰。其次,因为该机构需要鉴别以并购方式进入我国的外资是否会危害到国家安全,还需要多部门密切合作,由其需要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的密切沟通与合作。
(二)审查标准
首先要明确对外资并购进行国家安全还是经济安全审查;其次审查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我国应建立外资安全审查机制。我们要在立法中明确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具体标准。虽然各国对国家安全没有一致的标准,但外资并购的对象是形成各个产业的单位——企业,我们可从被并购企业的角度来设定标准。可以赋予我国政府以合理的自由裁量权,根据个案的情况向有必要的灵活度,以满足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三)审查程序
我国可以将对外资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分为申报、通报、初审、调查和总理决定等部分。我国应要求涉及国家安全的并购的中外各方主动地向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机构进行申报,如果没有申报,审查机构的各组成部门也可以主动要求委员会对并购进行审查。经审查,如认为有必要,则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调查结束后,委员会向总理提出报告和建议。同时,整个审查程序要有明确的期限限制。
篇7
关键词:外资并购;行业垄断;产业链条;法律规范
我国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改变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并促进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大力招商引资,为外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外资并购蓬勃发展,由此在较短时期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经济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可以说,没有开放国门引进外资,就没有我国经济今天的腾飞。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并购也逐渐显露出诸多问题,如造成行业垄断、消耗我国匮乏资源等,本文主要对外资并购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 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对外开放的很多行业中外资处于垄断地位
在我国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改变生产力落后状况心切,在没有制定外资并购相关法律及法规的条件下,对外资并购大力支持引进,所以逐步导致了很多行业处于外资垄断地位,极大地削弱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度,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轮胎、汽车零配件以及化工等行业中,外资占股超过一半,这不仅削弱了行业竞争力,阻碍行业创新,而且使得我国企业大量的无形资产流失,国有品牌被外资品牌所取代。长此以往,必定有悖于我国招商引资的初衷,不利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我国对所引进外资待遇优于国内企业
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相关法律法规一直为外资提供优越条件,如税收优惠、进出口优惠、外汇优惠和设立企业程序优惠等。这些条件进一步增强了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实力,外资的壮大又进一步挤压了国内没有政策优惠的企业,不利于公平竞争,影响本土企业发展。
3、 外资控制产业链条,损害我国企业利益
现今出现一些外资企业,他们在并购企业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上游及下游企业实现控制,这对外资并购部分股权之后形成的合资企业中我国方企业是不公平的,因为外资会通过转移利润至其所控制的上游或者下游企业,最终导致合资企业亏损,由此进一步通过稀释我国方企业股权从而达到绝对控股地位或者成为唯一股东,在此之后再进行利润转回,这极大地损害了我国企业的利益。这也说明我国企业在外资并购初期已处于不公平地位,相关法律应该完善以改变现状。
4、 外资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至我国境内
我国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过于急切,外资刚好利用我国的这种心态和各种法律法规不完善,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至国内,再加上我国的相关优惠政策,更使得这些产业大行其道。实际上,外资在其本国进行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经营,所受的监管约束所产生成本极高,转移至我国可以进行监管套利。外资的这些并购行为严重污染了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5、 外资并购中的一些投机性资金大量投入或撤出引起金融动荡
我国现行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外资引入时进行换汇,这为外资并购以进行战略性投资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为投机性资金利用汇率变动进行投机提供了条件。我国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国际金融及金融监管等方面还缺乏经验,还不具备抵抗较大金融动荡的能力,好在我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还未开放,当前没有受到较大影响,但要时刻警惕投机性外资对我国经济所造成的波动。
二、 对外资并购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完善我国反垄断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外资并购导致我国的重要行业处于垄断状态,极大地妨碍了行业竞争,阻碍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反垄断法》,而且已经产生了明显效果,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来说,对外资并购等方面的规定还有待加强。美国现今是世界级大国,但是对于外资也是格外关注的,总统对认为有危害国家安全隐患的投资在没有任何证据和理由的情况下有一票否决权。可以看出,我国与之相比,当前的法律力度是远不够的,需要在当前法律基础上增加增强反垄断力度等方面的规定,切实改变当前的垄断状况,优化产业结构。
2、 改变当前的一些外资并购优惠政策,正确引导外资投资方向
我国现今应该实施有差别的优惠政策,在不同的行业,对外资并购企业应该差别对待。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资并购,不仅不能有优惠政策,还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将污染至于我国的情况;对于一些我国缺乏技术及经验的行业,可以加大优惠力度,给予税收出口等方面的优惠,以此促进我国行业创新;还有,对待外资及国内企业的政策不应有过大差别,防止不公平竞争,保护我国本土企业。
3、 通过立法规范外资并购产业链条,维护我国企业利益
我国法律应该规定对外资并购进行详细的调查,对有可能造成控制产业链条的并购在法律上予以规范。比如,可以规定:外资并购企业的上游或下游行业中若外资控制份额在20%以上的,此次并购就否决;对并购后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绝对控制权的外资,当地政府有权收回并购企业等。总之,逐步完善相关法律,避免出现由于法律不完善而造成的对我国方企业不公平的状况。
总结: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外资并购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快速进入国际化的必由之路,但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要时刻警惕各种风险,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反垄断法等外资并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推进我国企业改革,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学君.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咱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6,21.
[2]高洁.跨国公司全球并购动因探析[J].中国外资,2005,3.
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权利滥用;反垄断规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凸显,这一领域的竞争纠纷日益增多,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知识产权滥用概述
(一)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
知识产权滥用是指权利人以不正当方式行使其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
根据《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反垄断法》第3条、第55条的规定,立法中明确禁止的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两种情况。
1、垄断协议是指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排除、限制竞争的决定、协议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协议行为包括横向的固定价格、市场分割、联合抵制和纵向的限制转售价格、 排他交易等多种表现形式。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人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包括拒绝许可、限定交易、搭售和专利联营等表现形式。
二、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要件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构成知识产权滥用,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一)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是指主体必须是该项知识产权的合法享有者,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但也可包括特定情形下的被许可人、权利受让人。
(二)行为要件
行为要件是指权利人以不正当方式行使其依法享有的知识产权,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也就是说,不论权利人由于何种原因或者动机,只要其在客观上以违反法律规定的方式不正当地行使其权利,就可以认定。
(三)损害要件
损害要件是指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有损害结果且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所谓的损害结果就是损害了他人的合法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现状
西方国家历来重视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经过了长时间的、渐进性的摸索,在理论研究、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都有比较成熟的做法。比较而言,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尚处在初创阶段,面临着很多现实性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立法上的不足
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其后,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规定》,对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这两种非价格的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作了细化规定,提高了工商机关反垄断执法的可操作性。但是《规定》只适用于工商总局所管辖的垄断案件,不适用于国家发改委所管辖的价格垄断案件和商务部管辖的经营者集中案件,适用范围较窄。
(二)执法上的不足
我国在反垄断行政执法方面采取商务部、工商总局和发改委分别执法的模式。商务部管辖经营者集中案件,工商总局管辖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发改委管辖价格垄断案件,碍于职责分工,《规定》并未涉及经营者集中和价格垄断问题。但是,在实践中,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问题可能涉及上述各个领域,没有统一的执法机关,执法机构权力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
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思考
针对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所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
(一)借鉴先进经验,制定操作指南
完善的法规是执法开展的前提,随着反垄断执法经验的不断积累,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配套指南,明确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原则、执法标准和分析框架等,为反垄断执法提供可操作性依据,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规范。
(二)设立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主管机构
我国应设立一个独立且权威的反垄断主管机构,打破多部门分头执法的局面,统一执法。在执法过程中积累经验,完善执法的各个环节和程序。由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聘请知识产权领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律师等组成专家小组,提供专业指导,提高反垄断执法水平。
(三)明确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
知识产权滥用的判定标准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笔者认为,在实践中应坚持效果分析原则:一是看知识产权的行使是否超出了法律所允许的范围或者正当的界限,超出了这一范围和界限,就可以认定具有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中明确禁止的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包括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两种情况,并规定了各自详细的认定因素;二是要看知识产权的行使是否产生了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知识产权制度旨在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竞争的有效市场,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一方面会限制竞争者的创新,另一方面会导致自身因缺乏竞争对手而丧失创新的动力,不利于相关市场的长远发展。
(四)完善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适用范围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三种情况。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范围,不应仅局限于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应出台法律法规将价格垄断案件和经营者集中案件纳入到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的范围之中。
五、结语
总体来看,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尚处在初创阶段,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仅见于《反垄断法》、《规定》和其他有关法规中的极少数条款,立法尚不完善,执法徒唤奈何。因此,我国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规制体系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预防和制止垄断,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雪.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J].法制与经济,2016(08)
[2]李硕、甄旭光.知识产权滥用问题[J].商,2016(22)
篇9
关键词:石油定价机制;石油市场;美国石油市场;英国石油市场
1、我国成品油价格的现状及国家对成品油的调控
1.1我国石油价格机制的发展
回顾我国石油市场,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5年我国首次制定原油价格。我国当时的市场还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价值石油本身自然垄断的性质,为保护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国家对石油行业实行单一的计划定价体制和多年不变的低油价政策。
第二阶段从1981年开始,我国开始在石油业实行产量包干政策,同时将石油工业部改革成为现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化总公司,随后我国又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同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石油行业,此时我国石油行业开始了市场时代。
第三阶段从1994年开始,由于之前的阶段出现的情况,于是在1994年我国开始对石油市场进行调整,取消了企业的自销权,并明确提出石油价格由国家制定。
第四阶段即从1998年开始,1998年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方案规定成品油的零售中准价取决于进出口完税成本和合理流通费用之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可以在零售准价5%的上下幅度内自主确定具体零售价格。这次改革实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初步适应。到了2000年以后,我国成品油价格都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的价格进行定价。
1.2我国目前石油市场的现状
虽然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石油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接轨。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允许非工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行业和领域。但是,由于民营企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小、起步晚等弱点,在短时间内很难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集团在市场上进行对抗。于是我国目前的石油市场还处于三大集团寡占垄断结构,阻碍了我国石油市场的发展。
2、国外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及与我国的比较
2.1美国石油价格机制
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石油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也有着较为完善的立法和价格机制。美国石油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再到打破垄断的过程。
美国实行的是地下矿产从属于土地所有者的资源所有权制度,国家或政府不直接参与石油行业的生产与经营。1882年洛克菲勒创立的标准石油公司成立了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第一个垄断组织―标准石油托拉斯。到19世界90年代中期,标准石油托拉斯控制了美国的石油产品。于是在1890年美国出台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对石油市场进行规制,最终打破了垄断,逐渐形成了大的跨国石油公司占主导地位和众多小石油公司并存的局面。
美国在石油市场的管理上采取严格的立法对行业尽心反垄断规制,同时对行业进行严格的法律监管。由于石油天然气是关乎民生的资源,美国对石油业始终推行普遍竞争、防止垄断的政策。美国政府对石油行业进行了区分,分为自然垄断环节和非自然垄断环节,重点针对其中的“自然垄断”领域。美国石油的价格主要都是由市场竞争调节的结果。国家一般情况下不直接对石油进行定价。
2.2英国石油价格机制
英国是欧盟最大的原油生产国,同时也是天然气的最大生产国和输出国,其对石油行业采取的是私有化的制度。在英国的石油行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基于石油供应安全考虑,也曾对石油行业进行国有化管制。市场的垄断必然会引发一些市场秩序相关的问题,随着市场的发展后来英国政府又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石油行业进行规制,包括行业监管和市场竞争两部分的法律法规。并对石油天然气企业进行价格上限控制的激励性规制方式进行规制。(价格上限控制机制是指被管制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设定上限的管制方法,在价格上限之内,企业可以自行定价)英国是最初应用价格管制上限的国家。而且据相关数据表明,自实行价格上限价格以来,英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3国外对成品油价格调控对我国价格机制的借鉴
借鉴与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石油市场走向自由竞争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只是这个过程要怎样去实现怕是还有很长的路要去探索。虽然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市场目前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我们并不能直接照抄照搬他们的发展模式。首先,我国体制与他们不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英美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其次,英美都是发达国家,而我国还是只是发展中国家。再次,英美的市场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市场,而我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我国现阶段市场还不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而且经过证明完全依靠市场调节也会引起市场的失灵。
从美国和英国的石油市场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市场出现的垄断问题国家及时制定的相关的反垄断法对市场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反垄断法》,但是我国目前的各种政策和法规都限制这民营石油企业的发展。
英国和美国对市场有着比较严格的监管制度。我国目前对石油市场虽然是已经开放,但是在监管问题上还是存在缺陷。其实目前我国不仅是石油市场的监管存在问题,其他行业的监管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3、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建议
3.1健全我国石油市场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的《反垄断法》并没有对石油行业的垄断进行有效的控制,其原因是由于《反垄断法》对石油行业的垄断行为的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在《反垄断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一些相关的行业的垄断的程度。应该对《反垄断法》进行修改,对其中的具体的垄断行业有具体的说明,并对垄断行为有明确的定义,并对进行垄断的企业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
我国现阶段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但是我国对于市场的监管还不够严格。虽然国家对于一些不合乎国家规定的小的炼油厂已经进行了整顿,但是还是会在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借鉴于国外的法律体制,我国应该加强市场监管,并制定《市场监管法》,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把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控制在最初的阶段,以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区分监管的模式,对自然垄断的部分和非自然垄断的部分进行分别监管。最好可以成立单独的监管机构,聘用一些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人对石油行业进行严格的监管。
3.2加强对石油企业的管理
虽然目前我国的石油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但在国际油价波动较大的环境下,为减轻高油价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成品油价格的调整都不到位,造成了炼化企业的巨额亏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资源紧张。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合理计算成品油价格的相关成本。
篇10
作者:付鑫羽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
在传媒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当代,如何让传媒产业在保障公民权利、控制政府权力、促进民主方面发挥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性问题,宪法作为一切法律的根基,法律位阶处于最高地位,因此宪法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是从法律的最高层面上对媒介产业实施最权威、最根本的规制,也就是对公民的表达自由实施最权威、最根本的保障。因此,不能忽视对作为公民表达自由重要渠道和工具的媒介产业的宪法性保护,否则可能对我国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公民权利的保障、政治民主化建设造成消极影响。反垄断法垄断是指经营者在特定市场内滥用支配地位或者与其他经营者合谋,排除或者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权益,违反公共利益的行为。随着传媒产业的大规模兼并收购和集团化发展,人们日益关注传媒产业的垄断问题。在我国,传媒行业中存在特殊的垄断结构,其垄断性质也比较复杂,既有国家法定垄断支配的市场,也有行政性垄断支配的业务。反垄断法作为规制市场垄断行为的法律,亦被称为经济宪法,是任何产业主体都应当遵守的核心法律,其对市场垄断行为实施强有力的规制,因此,我们要加强《反垄断法》对传媒产业垄断行为的规制,加强对传媒市场的强制交易、价格垄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方面的规制,为传媒产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传媒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在于,垄断行为是指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是竞争的对立面。而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市场主体违反商业伦理,进行不正当、不合法竞争的行为,但仍然属于竞争的范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成了传媒产业领域常用的手段,主要表现为仿冒他人的栏目、节目或报刊设计、广告业中暗折扣普遍存在、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不及时治理,则会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要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公司法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我国的传媒产业划分为公益性传媒产业和经营性传媒产业。公益性传媒承担党和国家的宣传任务,在我国不进行经营性活动,主要从事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公益性活动。而经营性传媒在我国作为企业法人,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完全可以按照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组织形式,成立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使之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依照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商业传媒的投资者可以作为公司的股东,并按其投入的资本数额享有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同时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股东投入的资产形成公司的法人财产权等。我国传媒产业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国家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传媒产业之间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国家与经营性传媒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它们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并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营性传媒产业格局,促进媒介产业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法90年代初我国相关法规明文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禁止设立外资企业。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传媒产业的法律规制带来相应的影响,WTO的一系列相关的基本规则自然成为我国制定和执行传媒产业法律政策的重要基础,我国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对传媒产业的相关规定必然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我国入世时作出的相关承诺为基础相应调整。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在中国承诺开放的传媒产业领域内已经开始允许外资的进入,如近年来,国外资本可以涉及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制作等。但是,当前在逐步放宽对外资进入我国媒介产业准入的同时,我国也要在相关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中加强对外资媒介产业市场经营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六)行政法因为传媒业生产特殊的公共产品,因此传媒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各国政府都会对传媒业进行一定的管理和规制。在我国,对传媒产业市场准入实行严格的行政审批制,新闻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行审批权,对传媒产业的市场准入进行行政审批。另一方面,就我国目前政府对传媒产业的规制而言,需要行政法对政府公权力的行使予以规制,以防止在传媒领域公权力滥用对公民自由权利的侵蚀。2003年《行政许可法》颁布,按《行政许可法》规定,国家应当以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我国传媒业当然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传媒产业中的行政审批制度,要用法制化的手段,按照透明的原则核准传媒产业的进入,合理地配置政府控制传媒的权力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进一步使我国传媒产业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化、公开化、法制化,最终实现我国传媒产业经营许可制度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传媒产业中,消费者权益指社会成员作为大众传播的受众者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如报纸读者的消费者权益,广播听众的消费者权益,电视观众的消费者权益等等。由于媒介产品的特殊性,其消费者权益也有不同于普通产品的特殊性。传媒产业的消费者权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传媒产业的服务内容、一个是传媒产业提供的相应物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既指向媒介传播中的新闻和广告信息以及各种知识、资料、情报的信息,又指向媒介载体本身。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享有的九项权利,现实生活中在传媒产品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主要表现在受众消费者的安全时常受到损害,如长期接触传媒造成的近视眼、脊椎病等;名誉权、肖像权等人身权受到损害等;在传媒产品消费过程中,传媒受众者处于弱势地位,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公平交易权受到损害,诸如报纸缺版,有线电视滥播广告等。针对传媒产业中消费者权利被侵害的各种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设置上述九大消费者权利,对我国传媒产业的消费者进行保护,促进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使。知识产权法大众传媒与知识产权关系密切,作品的媒介呈现本身就是大众传播的信源及其表达方式。不同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充实着知识产权的内涵,衍生了媒介知识产权的诸多权利,如传播者权、邻接权、汇编权等。当前中国传媒产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传媒内容和表现形式被剽窃、非法使用的现象严重,原创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这些最终使得传媒产业生产力无法解放和释放,影响传媒产业的发展。因此,在传媒产业领域内,建构更加完善的媒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法律保护机制势在必行。我国政府应该及时找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与传媒市场经济体制需求之间存在的不适应点,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健全并落实相关的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促进传媒产业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下进一步向前发展。
“20世纪期间,在整个西方世界,大众传播的发展可以说是科学和法律的共同产物。”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规制传媒产业是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传媒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要求法律和观念上的双重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和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人为性。因此,加强在传媒产业领域法律的调整性和规范性,建立起完备的法律规制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运行法律环境,对保障我国传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即国家应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有法可依是走向法治国家的第一步,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法治国家,法法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建立健全媒介产业化法律制度,使传媒、受众、经营者、管理者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的规制下运作,才能使中国传媒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没有健全的传媒产业法律制度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保护,为传媒产业领域的执法、普法、法律监督提供法律依据,那么,将会导致危害传媒产业发展、扰乱传媒市场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惩罚或者使惩罚丧失法律基础,因此,健全完备的媒介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媒介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