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及政策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法规及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律法规及政策

篇1

审计人为了遵守法律政策需要与法律及政策相协调。为此,时刻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审计的本职工作便是审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倘若结果缺乏可靠性就必然会亵渎审计工作。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混乱,而法律法规是公正公开透明的。这就需要审计人能够时刻了解,并加以跟进。

不同层面上都会有审计工作,就政府而言是为了规范其行为。但就这方面而言,错报和漏报问题不容忽视,无论结果是否正确,其性质都是类似的。倘若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本职工作没有实行到位。当然内部审计也存在,主要表现为组织内部的经营活动和内部的控制的是否适当、合法、有效,无论是金额的大小还是性质,只要它是错报或漏报,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内部审计是为了测试对组织内部经营的适当性,从而做出的适当调整。

此外,对法律的功能做出了解,懂得法律是整个社会的调节器,就连不是必要的职位都在学习法律法规。普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须,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只要是公民,都是需要了解学习的,只有不断地与社会整体相互协调才可以不断调整发展自身。我国的法律政策设计方方面面,保障民生、社会管理、经济协调、文化科技、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等,越是涉及广泛,越是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是自身的学习能力,为审计工作的完美完成做好准备,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法律政策的解读也有相当的重要性,只有正确解读法律政策,才能更好完成工作。例如:某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中存在挪用的专项违规行为时,对某单位作出的审计处理中,会对罚款的审计作出处罚。但是绝大多数的审计人认为是对某单位处以罚款,但熟悉《审计法》的人知道,具体情况《审计法》都有明确提到。各地方各部门应该不断细化解读能力,视为自身审计查核的方向。倘若细节无法了解,势必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误解,更不利于结果的审视。为了加快审计工作,需要每一位审计人员的对有效信息的合理解读,能够适当地读懂甚至是读透彻必要的法律政策,并简单清晰将之处理,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或合理利用。

所有的审计人都需要明白,审计工作者学习法律法规是审计机关的核心,同时也是审计业务的有力武器。法规解释是有关权威部门的具体说明,审计人学习法律需要做到真学习,逐步克服断片取义,审计人员能够真正懂得法律法规才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深刻理解,反而随意解释必然会出现偏颇,进而对审计工作增添风险,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工作的失败。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面对法律问题,因此需要熟练地运用法规及政策,倘若没有将真懂和真学这两个前提落实到位,工作难度就会很大。因此,审计人员学习法律、法规及政策具有必要性。

篇2

[关键词]政府层级;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供给效率

[中图分类号]FO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670(2007)04-0003-07

一、问题的提出

效率是经济学永恒的研究主题之一,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研究贯穿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始终。在政府分级的条件下,如何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一直是困扰经济学研究者的一个难题。作者认为在政府分级的条件下,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的研究须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判断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规模,即在政府分级的条件下,各级政府应该供给的公共产品规模应该是多大;其次,必须研究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标准,实现公共产品的低效率供给向高效率供给转变。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国家,在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研究由哪一级政府供给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并测算我国政府部门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分级条件下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规模的确定出发,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判断模型与分析指标,以期对这一研究课题提供一丝思路。

二、政府分级的理由:分级供给公共产品

早在17世纪中期,古典经济学家就认识到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得以存在的依据。霍布斯在其完成于1651年的《利维坦》一书对国家的论述中,体现了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的思想。霍布斯认为公共产品的利益和效用是由个人享有,但个人本身难以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或集体来提供。休谟在《人性论》中论述到只有依靠国家或政府才能够提供桥梁等公共产品,“只有在少数人方面才可能办得到,……这些人就是我们所谓民政长官、国王和他的大臣、我们的长官和宪宰;……这就是政府和社会的起源。”

但是,公共产品的供给并不是由一级政府就可以完成的。一方面,公共产品是有层次的,按照受益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与地方行公共产品。受益范围仅仅局限于地方政府辖区之内的公共产品,应为地方性公共产品。如果公共产品的受益远远超出了区域性范围,直至能够为国内居民所共同享用(如公共安全的中央控制系统),那么,它就具备了全国性公共产品的特征。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全国性公共产品应有中央政府来供给,地方性公共产品应有地方政府来供给。正如布坎南的观点:“在各级政府中间的经济的或有效的职责划分取决于公共行动溢出效应地理范围的大小。每一种公共性的货物或劳务仅仅对有限的一组人口来说是‘公共性’的。这组人口的范围大小决定了应履行职责的政府单位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从效率的角度来考察,对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如果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则更符合效率原则。对此,施蒂格勒,(George Stigler)在《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范围》中提出了这两条原则,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民众,地方政府更了解它所管辖公民的效用与需求;二是不同地区的居民有权选择自己消费的公共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奥茨(Wallace E.Oates)也认为:“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他们各自的选民,则总要比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特里西(Richard w.Tresch)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认为中央政府远离地方居民,难以完全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因而存在一个“偏好误识”问题,中央政府有可能错误地认识社会偏好,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全民头上。不如地方政府更能实现社区福利的最大化。蒂布特(Charles,Tiebout)在《地方支出的纯粹理论》中通过“以足投票”理论论证了,如果允许居民在各地区之间自由流动,那么,个人的自由选择和组合,将形成各地方政府的竞争局面,从而迫使政府的财政决策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促进全国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对此,蒂布特自信地认为,“当这种解决方法可能不完善时,是因为制度刚性,并没有使其失去重要性,该解决方法――是能够得到的最佳方法。”

因此,政府之所以分级不仅是因为各级政府必须实现供给本辖区居民受益的公共产品的政府职能,而且各级政府必须有效的实现其职能。如果一级地方政府不能实现有效供给本地区公共产品的职能,那么这一级地方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政府存在和分级的理由和根据就在于政府必须有效的供给本地区的公共产品,这是政府存在和分级的唯一理由。

三、政府分级条件下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数量的决定

(一)假定

1、社会只有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非政府机制失灵。市场机制、自愿协商联合机制、合约机制以及民间自愿机制等在公共品供给中普遍存在失灵,市场、第三部门不供给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机制替代。

2、社会只有单个公共产品供消费者消费。

3、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已知。公共产品的需求量与公共产品的价格成反比例关系,公共产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量越低;公共产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4、消费者支付的税收是其消费公共产品的价格。

(二)模型Ⅰ:单一政府的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

如图1,假定只有唯一的一级政府,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为D,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政府收取税金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点E,公共产品的供需均衡。此时,消费者付出P的价格(税金),获得数量为O的公共产品。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如果产量位于均衡产量Q的右边,那么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税金)低于供给价格,换言之,总收益小于总成本,因此要减少公共产品的供给产量;如果产量处于均衡产量Q的左边,那么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税金)超过了供给价格,总收益大于总成本,因此要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产量。从单一政府的公共产品供需均衡模型可以看出,只要政府可以获取到足以弥补其成本的税收时,公共产品的均衡总会达到。

但是,消费者通过缴纳税收或区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这一过程中是存在交易成本的,成本是一种资源的耗费,交易成本的存在会使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资源减少。如图1所示,当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单位交易成本为p''-P时,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因此,在消费者缴纳的税收为P时只能消费到数量为Q''的公共产品,消费者对

公共产品的需求的不到满足。但是公共产品在E'点达到均衡,此时消费者多缴纳了税收,但是少消费了公共产品,税收由P上升到P',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却由Q下降到了Q',这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感觉多缴纳了税收却得不到应有的公共产品的原因之一。在公共产品的单位交易成本为P''-P时,消费者要想得到Q数量的公共产品,一种方法是必须多缴纳税金以弥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交易成本所带来的资源耗费,必须多缴纳(p''-P)*Q的税金;另一种方法是政府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降低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交易成本,使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往右移动,比如当把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单位交易成本减低了(p''-P')时,供给曲线移动到s',此时只要缴纳P'的税金就可以获得Q产量的公共产品。

(三)模型Ⅱ:两级政府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

假设条件:(1)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都愿意准确的披露自己辖区居民可以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该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2)上级政府清楚的了解下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及其辖区居民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下级政府也清楚地了解上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及其辖区居民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3)政府作为为其居民供给公共产品的“理性人”存在,不存在其自身的“私利”,因此可以按照其辖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捐赠”公共产品。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省与省以下政府)事权划分模型

如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按照本辖区内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来供给公共产品,则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达到有效效率的最佳水平。

证明:

假定政府可以征收得用来供给公共产品的税收资源为T,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量为G(相当于图1中的公共产品最优供给量Q),两个供给者分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省与省级以下政府视为一级政府),于是税收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在两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可以用埃奇渥斯盒状图来表示。参见图2,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G,垂直高度表示政府可以征收得用来供给公共产品的税收资源为T,Q1为中央政府的原点,Q2为地方政府的原点。从Q1水平向右测量中央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G1垂直向上测量中央政府可以利用的税收资源T1;从Q2水平向右测量地方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G2,垂直向上测量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的税收资源T2。S1表示中央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S2表示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假如中央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用G1=a+bT1表示,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用G2=c+dT2表示,其中a,b,c,d为常数项,因此要想取得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则必须使下式成立:

T1+T2=T

G1+G2=G

G1=a+bT1

G2=C+dT2

(1)

方程组(1)中有T1,T2,G1,G2四个未知数,且有四个线性方程,因此方程组(1)有唯一的解。在图2中唯一的解也就是S1与S2的交点E,此时中央政府利用T1*的税收供给了G1*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利用T1*的税收供给了G2*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

2、省级政府与省以下政府事权划分模型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是存在两级政府,而是存在三级政府(中央、省、市)时政府间事权应该如何划分才能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呢?根据图2的分析,达到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时,中央政府利用的税收资源为T1*,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为G1*,那么省级省以下政府必须利用利用T2*的税收供给了G2*的公共产品才能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因此,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必须合理划分T2*的税收资源,使省级政府与市级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总量达到G2*的水平。我们可以将图2中的O2 G2*ET2*区域拿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如图3:

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可以征收得用来供给公共产品的税收资源为T2*,最优的公共产品供给量为G2*,两个供给者分别是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于是税收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在两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可以用埃奇渥斯盒状图O2 G2*E(O3)T2*来表示。参见图3,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省市级政府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G2*,垂直高度表示省市级政府可以征收得用来供给公共产品的税收资源为T2*,O2为省级政府的原点,O3为市级政府的原点。从O2水平向右测量中央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G2,垂直向上测量中央政府可以利用的税收资源T2;从O3水平向右测量地方政府供给的公共产品数量G3,垂直向上测量地方政府可以利用的税收资源T3。S2表示省级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S3表示市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假如省级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用G2=e+hT2表示,地方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用G3=g+hT3表示,其中e,f,g,h为常数项,因此要想取得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则必须使下式成立:

T2+T3=T2*

G2+G3=G2*

G2=e+fT2

G3=g+hT3

(3)

方程组(2)中有T2,T3,G2,G3四个未知数,且有四个线性方程,因此方程组(2)有唯一的解。在图3中唯一的解也就是S2与S3的交点E',此时省级政府利用T2*'的税收供给了G2*'的公共产品,地方政府利用T3*的税收供给了G3*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

3、进一步的分析但是,在现实中三个假设条件并不是严格存在的,当现实条件不能满足我们的假设条件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不到最优水平。

(1)只要政府是存在私利的“理性人”,那么当政府层级越多,公共产品的供给缺口越大。当政府是存在个人私利的“理性人”时,而且当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都不愿意准确的披露自己辖区居民可以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存在因为了获得本级预算剩余最大化而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该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时,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如图2,当中央政府想获得(T1*-T1')的预算剩余时,中央政府仅利用T1'的税收资源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G1'。当省级政府想获得(T2*-T2')的预算剩余时,省级政府仅利用T2,的税收资源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G2'。此时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总量为(G1'+G2'),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口为可以G1'G1''。如图3,当省级政府想获得(T2*'-T2')的预算剩余时,中央政府仅利用T2'的税收资源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G2'。当市级政府想获得(T3*'-T3')的预算剩余时,市级政府仅利用T3'的税收资源供给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G3'。此时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总量为(G2'+G3'),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口为可以G2',G2''。

(2)只要政府不能清楚的了解本地居民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且不知道另外一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水平时,可能会造成公共产品的供给过量且加重居民的税收负担,而且当政府层级越多,公共产品的超额供给越大,税收负担越重。当政府不能清楚的了解本辖居民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中获得的效用,且不知道另外一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水平时,认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越多越好,此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多,且造成居民的税收负担过重。如图2,当中央政府认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为G1''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中央政府必须征收的税收资源为T1'';当省级政府认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为G2''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省级政府必须征收的税收资源为T2'',政府共超额征收税收2 T1'T1'',此时税收负担远远超出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水平时的税收负担。如图3,当省级政府认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为G2''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省政府必须征收的税收资源为T2'';当市级政府认为供给公共产品的数量为G3''时公共产品的供给达到最优,市级政府必须征收的税收资源为T3'',政府共超额征收税收2T2'T2'',此时税收负担远远超出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水平时的税收负担。

四、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效率的测度方法

(一)DEA方法

假设有五级政府A、B、c、D、E,五级政府均可供给公共产品且供给公共产品产生同等的效用,五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曲线分别为CA、CB2、CC、CD、CF。如图4,当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Q1时,政府A供给的成本为CA(Q1)直线交于a点,政府B供给的成本为cB(Q1)直线交于b点,政府A供给的成本为cC(Q1)直线交于c点,政府D供给的成本为CD(Q1)直线交于d点,政府E供给的成本为cD(Q1)直线交于e点。此时,cA(Q1)(cB(Q1)(cC(Q1)(cD(Q1)(CD(Q1),因此当政府供给同种公共产品且公共产品的效用同样时,此时选择政府A供给此种公共产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同理,当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分别为Q2、Q3、Q4、Q5时,分别选择政府B、C、D、E供给公共产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虽然在图中只有五级政府的供给成本曲线,但是在理论分析中可以假定有无数条政府供给成本曲线。这样,公共产品供给可以在任意一个供给量上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最优一级政府公共产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在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成本最低。也就是说在图4中可以找到与a点相类似的电,这些点就形成了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最优成本曲线TC,TC曲线也就是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成本的包络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供给量水平上,都存在着一条与TC线相切的政府供给成本曲线,该成本曲线所代表的政府级次也就是在公共产品供给效用相同时,此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因此,在生产同等产量的产品时,可以将不同级

次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当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位于TC曲线以上时,说明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过高,效率较低。如果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成本过高,就需要判断CI与TC的成本差距,要素投入组合的差距,然后以TC为供给效率最高为目标,向效率较高的政府管理者咨询,学习它们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以及优化生产要素组合的经验,并从自身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寻找提高效率的措施。比如,学习、借用同行先进的生产技术、高效的资源配置方法、科学的管理来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作为政府判断自身供给公共产品效率的工具,DEA测度结果有利于为效率差的政府提供确立理想效率目标的信息,以及实现最优效率目标的途径。

(二)评价效率指标体系

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自1989年以来每年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WCY),公布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2002年为49个)的竞争力及政府效率的信息和排名。按照IMD的评价体系,政府效率是由公共财政、财政政策、组织机构、企业法规和教育五要素决定的。这些要素又可以细分为若干子要素和84个指标具体考察政府效率水平。测度政府效率的要素、子要素和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共财政(硬指标10个、软指标1个)。硬指标包括中央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等10项,软指标指公共财政管理。

2、财政政策(硬指标11个、软指标3个)。硬指标涉及税收收入占GDP的百分比等11项内容,软指标包括实际个人税等3项指标。

3、组织机构(包含3个子要素、5个硬指标和17个软指标)。(1)中央银行子要素含有短期实际利率等4个硬指标,以及中央银行政策等3个软指标。(2)狭义政府效率子要素包括政府决策等10个软指标。(3)公平与安全子要素含有硬指标(严重犯罪)1个及公平等4个软指标。

4、企业法规(有子要素4个、硬指标1个、软指标23个)。(1)开放度包括海关职权等5个软指标。(2)竞争法规含有1个硬指标(政府补贴)、6个软指标(竞争立法等)。(3)劳动法规涉及失业立法等3个软指标。(4)资本市场法规包含金融机构法规等9个软指标。

5、教育(硬指标7个、软指标6个)。硬指标包括全部公共教育支出等7项内容,软指标含有教育体系等6项。

IMD首先计算每个政府效率指标的平均值,然后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根据标准差分别计算84个指标的标准化值(STD)。通过对以上指标、要素的评分及标准化换算,计算政府效率的标准化值,最后以此进行指标和政府效率排序。对正指标,STD值较高的排名在前,对逆指标则进行反向顺序。

测度指标的选择是量化政府效率的前提。测度指标应具有代表性、独立性和可获得性。为了比较客观反映我国五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特性和水平,作者力求选择的分析指标可以采用国内公开的统计数据,使测度政府效率建立在可以量化的原始数据基础之上。为此,作者从分析政府投入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人手,力求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法律年鉴》等各种出版物寻觅政府投入与收益之间的数量规律。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十个领域即文体广播、教育卫生、行政管理、基本建设、农林水利气象、企业改造挖潜、公检法、城市维护、政策性补贴、抚恤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科技。这些领域是我国省级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范围,也是体现政府效率水平的重要方面。作者从中精心寻找那些主要由财政支出引起的、有完整统计数据的、反映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果(即政府收益或政府产出)的主要指标(共35个)。然后,作者根据公共经济学、统计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原理,结合我国政府实际构建了一个由指标因素、子因素和指标构成的测度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的完整指标体系。参照IMD建立得以国家竞争力为基础的测度政府效率指标体系,建立测度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效率指标体系,如下:

五、小结及政策建议

1、交易成本的存在会降低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造成效率损失,因此必须降低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

2、政府层级越多,政府间的博弈成本越高,越难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量,造成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损失越大。因此,在获得居民对公共产品偏好信息相同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减少政府层级。

3、在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过程中,为防止政府为获得预算剩余而减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当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并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障。

篇3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兽医体系逐渐得到完善,为我国畜牧兽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国畜牧兽医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促进畜牧业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问题;对策

畜牧兽医体系所包含的范围广泛,其中不仅仅包括着畜牧兽医技术方面以及服务方面的一些体系,还包括着政策法规体系以及法律法规体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接触的就是畜牧兽医技术以及服务方面的体系。但随着现代动物疫病的不断出现,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国家政策已经对畜牧兽医的发展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以保证畜牧兽医体系更好的发展。

1我国畜牧兽医法规体系的现状

畜牧兽医所从事的有关畜禽饲养管理技术工作,饲料厂从事化验员、产品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各级兽医站从事地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防疫站或监测站从事畜禽防疫和检疫工作,宠物医院从事诊疗、美容等工作可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及食品安全,并且能够保障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在畜牧兽医的法规体系之中,有着规章、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诸多的法规,其中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数十部之多。这数十部的法律法规,还对畜牧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制订了工作规范,对一些相关的部门制订了日常的畜禽养殖、饲料兽药、动物防疫以及质量安全等所需要去履行的各项职能。但由于我国畜牧兽医业起步较低,发展较慢,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普遍较差,所以这些法律的实施就比较困难,从而暴露出这些法律法规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

2我国畜牧兽医法规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执法困难目前,虽然我国畜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总数已有了数十部之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执法主体上的问题,在我国,若是发生突发事件或是重大疫病时,动物防疫部门、食品安全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等都会运用自身的行政执法能力解决问题,但是根据《动物防疫法》来说,行政执法的能力只存在于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但在处理事件时,许多部门的加入就导致了执法主体的分歧。这样一来,就会降低各部门的行政执法效率,若是事件处理不当,相关部门之间就可能互相推卸自身的责任,最为严重的就是延误了受害群众的救治及保护时间,后果不堪设想;其次,执法规范以及执法人员的素质问题,就我国目前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来说,其中对一些执法规范的要求非常的不严谨,这就会使得执法人员在执法中没有一个参考标准,导致对执法把握不准从而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发生。

2.2对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在近年来,由于畜禽产品安全而导致的问题,使得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也证明了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以及监管方面力度不够。造成这类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让不少的畜牧产品经营者有空子可钻。

2.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在畜牧兽医方面法律虽多,但还有着诸多的不完善之处,一些法律的实施细则也并不能及时地对外公布,这就使得一些法律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实行。我国在兽医以及动物屠宰方面,只有相关的规范进行约束,这些规范从根本上说并不能算作是法律,故而也就缺少了法律所带来的威慑力,导致人们对这些规范视而不见,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3我国畜牧兽医法规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一是要去对已有法律进行完善以及细化,及时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法规或是实施细则;二是要使我国目前的畜牧兽医法规与国际相接轨;三是要去填补一些畜牧兽医领域的法律法规空白,从而使得畜牧兽医的法律法规能够更加的完善。

3.2严格执行畜禽产品检验检疫以及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检验检疫的标准比较宽松,故而就导致了我国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所以说必须要严格畜禽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动物检疫法》以及《兽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对官方的兽医制定更加明确的标准,才能实现真正的专业化。

3.3加强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执法能力目前我国畜牧兽医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其执法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所以必须要加强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执法能力。一是改变多方执法的缺点,统一执法部门;二是提高相关执法人员的素质;三是要加强对畜牧兽医相关的行政部门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包玉华,贺艳,张博.我国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2):1-3.

[2]张辅.试论当前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01):26-28.

篇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82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效果差,所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迫在眉睫。

1《旅游政策法规》的课程特点

1.1法律法规多,记忆要清晰

《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各所高校及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基本都是以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作为教学内容。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旅游政策法规》书籍的版本很多,但主体内容几乎类似。以刘雪梅、吕海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法律法规》一书为例,内容包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等十四大项,每一项均包含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法律法规条款,内容非常之杂、细、多。这就要求在识记知识点的过程中要保持记忆清晰,并且经常温故而知新。

1.2教学内容杂,重点不突出

因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所包含知识点“杂、细、多”,往往会让初学者感到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把《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归纳为纯记忆性的科目,错误地认为整本书都是需要识记的内容,每一条法律法规都是重难点,而不系统去理解该课程,无法形成理性认识,更不会融入自己的学习观点和体会。此时,若教师也不能适时、明确地进行指导,就会让学生非常困扰。作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对相关知识都要做到理解透彻、烂熟于心,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为学生指明重难点的方向。

1.3时事政治细,日常需留意

虽然《旅游政策法规》课本中不包含时事政治的内容,但是在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中,国内外时事政治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题,且在卷面中要占15至20分的分值,因此是《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内容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和学生均需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留意收集官方媒体所公布的国内外时事、要事、大事等,例如《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环球》等期刊杂志。

1.4教学效果差,学生没兴趣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大多数是各项法律法规,相比较旅游管理类的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内容枯燥,缺乏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而且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师只管“说”,学生只管“听”,这种“满堂灌”的方式,稍好者会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远远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玩手机的、看小说的、昏昏欲睡的学生比比皆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滞后化”

虽然我们已经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仍然未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考核等均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印迹。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一个对旅游业的服务人员有着多方面的要求,且集多种功能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开设,本意在于通过学习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行为,保障游客的利益,保护游客的安全,这才是“学以致用”的真正效果。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以考试成绩定未来的阶段,忽视了最为关键的内涵建设,这种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教学实效。教师课堂传授的内容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更谈不上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2.2教学内容“片面化”

《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既是旅游专业学生日常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导游考试必考主干课程之一,因此被赋予了教学上的“双重意义”。目前教师往往只是教条地灌输各项法律法规,让学生死记硬背,脱离了实际运用,有些学生在听课时甚至带有抵触情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对所有旅游类基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是一项基本的职业综合素养。完整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两层,一层是有形的法律法规,即各个知识点的识记,另一层则是更为重要的无形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与实践活动紧密关联,并要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教育活动。我们没有很好地运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所以导致了这门课程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2.3教学过程“简单化”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由教师对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关常识等方面内容进行指导的活动。这门课程本应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式教育,却被简单化为一种“灌溉”式教育过程,存在诸多弊端。《旅游政策法规》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基础理论既涉及每位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又与国家及地方各项法律法规等知识密切相关,内容繁?s、理论深奥,对于知识底蕴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到实践中的确并非易事。旅游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工学结合,即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深入学习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在进行实际操作的锻炼。而且学生进入大学后,本应是主动学习知识的模式,可是现在的教育主客体颠倒,学生完全成为了“被动式”学习的载体,“被”高考送到大学;“被”老师灌输知识;“被”毕业走向社会,整个过程没有从社会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

2.4教学手段“机械化”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教育手段过于机械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相结合,更加没有针对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因材施教。习惯于“流水线”式的教育学生,却不顾及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绝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机械式的说教,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将综合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过程中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改革固有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育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为在旅游行业中“知法、守法、爱法”的合格从业人员,绝不是应试体系培育出的“流水线”产物。

3《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破除传统理念,改革教育内容

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个性和属性,更是关爱和尊重学生生命本性的体现。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和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家长式作风,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以疏导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⒂攵龋?切实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优质的教育必然是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亦是尊重生命多样性的体现。不仅要进行国家及地方各项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更应该开设一些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公民课程,如品德课、道德哲学课、伦理课等作为有力的课外补充教学载体,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媒介平台时刻宣传我们所提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国家、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提高综合素质。

3.2完善教育体系,灵活教学方法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均很强的课程,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需具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加强校企沟通,让学生提前到旅行社实践,对其未来可能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有所了解。而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的价值认知和取向,引路入境,才会事半功倍。《旅游政策与法规》因牵涉到很多法律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制作图表、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助于记忆;组织课堂情景模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严谨枯燥的法学知识;定期布置主题讨论,培养学生通过查阅网络和图书资料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继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教学目的。

3.3结合理论实践,丰富考核方式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一方面强调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法律法规分析、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导游员职业资格;另一方面,《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很强,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情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实务技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就需要完善既有的学习评价标准,改革考核的方式方法。例如笔者对学生《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结合该科目的特点,灵活多样地选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口试、情景模拟、主题讨论、论文报告及实践考核等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5

关键词 草原 碳汇 法律保障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途径研究”(NJSY13178)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顾世华,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法。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即植物吸收和存储CO2的能力;碳汇经济又被称为低碳经济,如今增强碳汇储量,运用碳汇贸易赢得碳排放权成为了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作为草原资源碳汇大区的对发展草原碳汇经济有着其他省份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优势

二、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

发展草原碳汇经济首先有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其更重要的是有可行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否则发展草原碳汇经济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要想大力发展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就要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进行保障,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引导,以促进草原碳汇工作的进展。

(一)总要求

任何国家的法律体系都是一个有机系统,同样,建立和健全草原碳汇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必须与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相统一和协调,既不能生搬硬套先进国家的现成的立法模式,也不能闭门造车或独具匠心创造新法律,应结合现有的法律体系特点,制定出适合国情特点的法律法规。

合理的法律法规要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合理的立法是在改变过去的观念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进行重新完善和修订。鉴于此,国外关于碳汇经济的立法趋于成熟,我们可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甄别与剖析之后再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制度。在立法过程中,还要注重经济与环保同步进行,而且要环境优先,不能只图GDP的提高而忽略环境的代价,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可偏废,不能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那样只能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首先,要发展草原碳汇经济要保障政策法律化的科学性。政策具有特殊属性,不同的政策有着不同的作用,亦不能盲目地把政策法律化,否则违背了初衷,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问题从而不能够解决,更不能出现政策式立法。其次是要以政策为导向,完善法律规范。当前,《草原法》是规范我国草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对于其他关于碳汇经济的立法还不成熟,甚至是空白,此时应通过政策的规定来引导低碳经济的发展,因为政策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从长远看它不可完全替代法律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因为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良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最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碳汇经济法律法规可从成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以及哥本哈根及坎昆会议的内容中汲取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结合我国草原碳汇工作的实际,制定出有自己特色的法律法规。

(二)具体要求

1.完善地方行政法规

2.加强横向联合,促进内蒙古草原碳汇经济全面发展

首先是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加强横向联合,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其目的是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中补偿标准是关键,现行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其三个标准,每个标准各有利弊,有的易于操作,有的补偿标准高。针对内蒙古的现状,把重点应放在补偿方式的立法研究上,即把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要搭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国际平台,依照相关规定获取补偿资金,确保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最后是加强国际、国内企业间的环境合作项目。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还存在着高消耗、高排放的问题,内蒙古作这我国的最大碳源大区也是如此,因此低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低碳减排是我国义不容辞的责任,碳汇和碳耗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关系到国家能否实现减排目标。因此,鉴于内蒙古有着良好的碳汇资源的基础,应与亚、非、拉等国家进行多方位的环境项目合作,加强经济上的往来。另外,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与更多的国家开展碳汇合作贸易,达到互惠互利、双方共赢的目的,既可以获取更多的碳汇资源储备,也会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6

【关键词】能源法;绿色生态;协调统一

一、能源法制建设的历史演变

能源法(energylaw)作为调整石油、煤炭、电力等资源从开发到使用再到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有调整能源范畴内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的功能。能源法律体系构建的目的在于规范能源开发,促使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合理安全化,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按照类别给能源法律分类,可以分为:石油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法律的构建历程总体而言由三个阶段:第一,改革开放初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以计划经济为主,法律制度亟待构建,体现在能源领域,便是能源法律体系初步构建。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能源的短缺问题,大量开采利用能源为薄弱的经济基础提供发展根基,如1985年国务院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征集办法。多数能源法律法规以意见、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体现,不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这一阶段比较具有贡献意义的法律建设有1982年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1983国务院年制定颁布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1983年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第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能源法律制度建设也有了新的突破,许多能源法律方面的单行法律制定出来,行政法规也随之出现。如《电力法》、《煤炭法》之类的单行法律,以及《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第三,21世纪初至今。发展至21世纪初,我国已经走上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之路,对能源的需求达到了新高度,原有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及安全隐患凸显,能源法律亟待完善。至此,我国能源法制体系初步形成,拥有了包括《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能源相关法律,以及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等;能源立法理念从注重能源开采利用数量转变为能源发展以绿色节能、健康可持续为核心。

二、能源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能源法律制度是规范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制度,构建全面立体的能源法律制度有利于能源利用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我国目前已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能源法律法规,但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生态角度来讲,我国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着缺陷与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下面几方面总结了我国能源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一)能源法律制度高度概括,不便于实际操作。目前我国能源法律制度从制度设计角度来看,存在着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操作的问题。当前能源利用最紧要的问题在于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压迫;但我国并没有关于能源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使得违规能源开采利用得不到有效的惩戒。能源利用缺乏监管,需要从立法方面对此问题进行解决。(二)未能形成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能源法律制度以单行法律制度为主,其他相关制度散布于行政法规等规定之中,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体系。这使得能源法律制度的适用极易出现冲突、抵触的情形,不利于能源的利用与保护。(三)能源法律体系总体缺乏绿色生态理念。我国能源利用以煤炭、石油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主,这些能源的开采与利用均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近年来国家政策对煤炭行业发出去产能的要求,煤炭能源开采利用趋于绿色化。但是,从现有能源法律制度来看,绿色生态理念仍未贯彻,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我国能源法制的发展路径

我国能源法制建设目前存在着法律制度高度概括、未形成协调统一的制度、缺乏绿色生态理念等问题。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立法现状,以及我国有关能源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对于能源法制的发展路径提出以下的意见:(一)架构能源法制保障。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完善细化的能源法律体系必不可少。对能源法制进行架构,应从能源结构与能源安全入手:首先,应构建多元化能源法律制度。不仅对煤炭、石油等能源法律进行完善,更要从核能、水电、太阳能等方面加强法律建设。其次,从能源安全方面,既要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又要保障能源使用安全,将能源安全从政策层面提高到法律层面。(二)建立协调统一的能源法律制度。我国能源法律制度存在着分散、冲突的问题,这将极大的阻碍我国能源制度的适用与监管。对此,应该完善我国能源法律制度的构建,建立统一协调的能源法律法规。可以从引导性法律法规、强制性法律法规以及激励性法律法规来完善,加快我国能源法律制度的完善于细化。(三)确立绿色生态立法理念。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贯彻绿色生态理念。当能源法律制度贯穿绿色生态理念时,对能源法律的解释、运用才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此,在能源法制建设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有限利用能源;其次应贯彻公平平等原则,个人与社会共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个人权益。

作者:李姝 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臻,杨卫东,周章贵.能源与环境法律政策新观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2]杨解君.变革中的中国能源法制[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

[3]张剑虹.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现代物流;法律体系;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物流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以及与物流活动相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物流活动涉及采购、运输、仓储、生产、流通加工、配送、销售等众多环节,与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也息息相关,从法律层面对物流业进行统一规范,是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物流法律制度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根源在于受物流业本身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目前尚缺乏一个统一的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标准等。在这样的状态下,对相应的物流法律建设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滞后的法规建设不能及时服务于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当前,我国所有与物流直接相关的法律规范,即物流法律规范,散见于各个部门法之中,尚未形成像“物流法”这样的一部统一法典,当然,物流法也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而只能是一个基本的行业法律规范集合。但需要注意的是,物流法律制度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法律规范集合体,由所有与物流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有机组成,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等。现代物流法律法规还应与传统物流法律法规相区别,将刚出现的伴随物流业发展的新事物(像物联网等)加以调整,彰显时代特色。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健全的法律制度环境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依托。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政府普遍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1990年,日本颁布了《物流法》,该法的颁布及实施对日本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美、德、英、荷、比利时等国家也都通过适时制定符合各自国情的物流产业政策和法律制度,对物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积极引导、严格规范,从而使物流业得以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我国现行物流法律制度涉及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等各个方面,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不同层次,但从法律制度角度审视,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主要散见于民法、合同法、海商法等相关法律当中,当然也有相关的国际惯例,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我国物流合同尚属无名合同范畴,只可运用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仓储合同等的相关规定,予以规制。以有名合同形式明确规定物流合同订立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形式,则可在具体的纠纷解决中达到更好效果。而在物流活动各环节的行为规制上,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较不均衡。如过分偏重的运输部分,现行法律法规的有效整合指日可待。对其他涉及较少甚至仍处于立法真空的物流环节,则应加快法制建设步伐,消除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以追求法律结构之间的和谐。

2 存在问题

从法律体系化角度审视,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 众多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效力不高,价值目标难以协调。我国直接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由各部委、各地方制定颁布,规范性不强,一般缺乏法律责任的制约作用。由于大多以“办法”、“条例”、“通知”等形式存在,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普遍适用性,多数只适合作为物流主体进行物流活动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从宏观上引导物流业的发展,也缺乏对物流主体行为的必要制约。而且,“各立其法、各护其权、各行其是”,鲜明的部门立法性质和部门利益倾向,也使得物流法律的统一价值目标难以得到落实。

2.2 立法上缺乏系统性和专门性。目前,我国实施的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或与物流有关的法律法规,在行业管理和内容上分散于海、陆、空运输,消费者权益保护,企业管理,合同等领域;在形式上散见于各类民事、行政法律法规以及各部分别制定的有关规则和管理办法上,形成多头而分散的局面,没有形成单独的物流法典,物流法也没有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2.3 物流立法需与时俱进。我国目前执行的有些物流法律法规还是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延续而来的。这些法规在当时对于推动物流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由于时空差异已出现适用范围有误、规制内容过时,以及法律交叉、法律空白等问题,难以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以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急需补充、修订和废止。物流法律体系从技术上普遍缺乏对物流实践的具体指导和调整作用,宏观调控能力和微观约束能力不足。

2.4 立法体系需保持其开放性,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情况。随着物流产品、物流技术、物流标准、物流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新型物流行为客体不断涌现,单行法之间泾渭分明、条块分割的传统界限已被突破,交叉综合保护日益重要。而中国的现行立法在这些领域颇为薄弱,缺乏协调性和前瞻性。

3 改进建议

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的部分,在第三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美国的物流业收入在第三产业中占到50%以上,在新加坡也有30%以上。我国物流业近几年发展也很迅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运输产业,而是系统性的物资流通工程。与此同时,现代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以良好的法律制度为依托。构建相对独立的物流法律体系是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传统的物流业理论及实践为我们构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需要对现有资源加以整合,继承传统合理内核,并对其加以创新和发展。首先应当考虑原有法律对现代物流行为的适用,对于原有法律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造:

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物流法律规范体系。物流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相对独立的法律环境作为保障。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物流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需要对现有物流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并进一步创新,要在认真清理、修订过时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适应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物流法律保障规范体系,以保障物流业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发展。

3.2 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物流业统一开发市场。物流法律体系应界定为由众多的法律法规文件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制定统一的物流法规,理顺不同物流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加强各部门在制定相关物流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加强国家管理,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各方面的分歧和冲突。

3.3 与国际接轨,完善适应物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法律规范体系。目前我国物流业的标准化程度还很低,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相比,我们离他们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如在流通领域,特别是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中,我们都没有制定相对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这就对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家标准,实现物流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物流业发展适应国际物流发展的步伐。

3.4 完善物流行业协会组织。在建立健全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我们要充分调动物流行业组织在物流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由物流协会对其会员发展进行规范、引导,真正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性作用。特别是在当一些国家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调整的领域时,物流行业协会将发挥政府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要逐步建立全国各级物流行业协会组织,让无形的手进一步发挥作用,进一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3.5 重视灾害应急物流立法。制定专门救灾应急物流法规也是我国物流立法中需要考虑的,我国幅员辽阔,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建立高效的应急物流是实施应急救灾措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应急物流系统,统一规划,对应急物流的组织、采购、运输、信息平台和监督进行规范,制定相对细化的物流法律规范,对相关环节进行进一步引导,加强全社会整体应急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2009年,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应急物流专项规划》研究,该《规划》将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

3.6 建立健全地方性法律建设。鉴于我国幅员辽阔,针对物流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问题,要求在建立物流法律体系时考虑到各地的具体实际,根据各地自身的基础与条件,制定出符合当地物流发展的法律。同时,要将大物流的概念注入地方立法中,加强区域间的沟通,更好更快地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3.7 与时俱进,积极完善新形势下智能物流、物联网物流法律法规。物联网在物流方面的应用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对物品的实体流动各环节进行适时的跟踪。在物联网运行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可以说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若干法律问题。那么,在物联网时代,该如何利用法律保障物联网健康、茁壮成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应从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络标准、物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保护、信息传输保护等法律层面,完善我国目前的物流法律法规制度。

4 总 结

总之,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兴盛依赖于统一、透明、公平和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法律体系既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也为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准则。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物流法律制度,改善我国物流法制环境,对于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艳军. 现代物流法律的体系化[J]. 物流与采购,2006(3):27-29.

[2] 苏彩,高晓琛. 物流法律法规[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篇8

市国土局:

根据XX市国土局《关于转发开展第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局开展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按照省、市国土资源部门要求,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和部署开展宣传活动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次宣传工作。并行文下发《关于开展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文件到全县各乡镇土管所,要求认真开展紧扣主题、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二、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一)我局从6月20日起就开始到全县各乡镇督促和指导宣传工作,并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所辖区的繁华地段、集贸区、村庄交通道张贴和悬挂宣传标语。部分乡镇土管所还组织召开了群众座谈会和村级土地信息员联席会等,充分宣传目前的土地政策和有关规定,在建制镇还设立“6.25”土地日宣传咨询台,接受群众的咨询、做好解释工作。

(二)为了使我县土地管理工作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局以“6.25”土地日为契机,一是及时编印了《国土资源管理法规宣传手册》500余册,分别赠送给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主要领导,使领导干部了解土地管理政策。二是同时印发了旌德县第1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材料,重点宣传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转用报批手续,什么是建设用地、宅基地的审批,乡镇企业建设怎样用地”等内容。三是在县城繁华地段设立大型土地法律法规及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3000份,提供法律咨询70余人次,宣传展板8块。四是在县城梓山广场、西马路、和平路悬挂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等土地日宣传标语。五是集中3天时间利用宣传车到全县10个乡镇及县城主要街道来回循环播放有关土地法律法规知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等重要决策性文件。六是通过旌德移动公司发送手机短信,“土地日”宣传标语:“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经济长足发展”。七是通过旌德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专题片,并在播放赞助电视剧的时间内播放滚动字幕广泛向人民群众宣传。八是为进一步畅通法律法规宣传渠道,扩大宣传面,我局还在网站上将所有行政法规、国土资源法规、政策,各项制度,涉及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公开的内容公开,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点击查询。确保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提高人们对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产这一基本国策的法律意识。

篇9

一、 制定计划、搞好汇报。

为扎实开展本次宣传活动,我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同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本次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本月15日全乡干部、站所负责人、各村主干会议上为我所安排时间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

二、 围绕主题、突出重点。

我所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会议讲座、有线电视、法律咨询台、短息发送等宣传形式。一是突出宣传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二是围绕土地执法监察,大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遵守和执行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三是结合当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避险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应急避险能力。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以加强地灾防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采石行为为重点,大力宣传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和地质防治等相关内容。

三、 宣传活动、形式多样。

据不完全统计,宣传活动期间,召开国土法律法规宣传讲座会议一次。向群众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8条,接受群众法律法规咨询150余人次,宣传车流动宣传80余公里。在严厉打击非法采石专项行动及地质巡查期间,出动车辆十余人次。

四、 切合实际、效果显著。

本次宣传活动,主要以耕地保护,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古化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为重点,在宣传形式上积极创新、讲求实效、声势浩大,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通过本次活动宣传学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土地基本国策意识,切实提高了全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依法依规使用土地的自觉性。

篇10

(一)人力资源市场基本概念

一般来讲,根据研究视角不同,人力资源市场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力资源市场主要是指人力资源交换的载体,包括交换场地、服务机构或宣传媒体等,反映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广义的人力资源市场则是指人力资源交换过程中所有关系的总和,包括参与市场供求主体、市场载体、市场机制、市场干预等所有参与人力资源市场活动内外要素及其内在关系的统一。

(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是为了校正市场失灵、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维护市场有序运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或公众,根据法律授权或社会规范,运用法律、行政、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手段,对人力资源市场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和管制的活动和过程,其范围涉及人力资源市场交换、使用、保护和退出等各个环节。

二、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可分为五个方面:一是规范劳动合同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二是规范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如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法规;三是规范人力资源市场行为的法律制度,如就业促进、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法规;四是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法规;五是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如劳动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规。有关法规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就业与职业介绍、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卫生和安全、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培训、劳动纪律、社会保险与福利、劳动争议处理、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查以及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等。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适用法律主要来源于劳动法规以及相关行政法规等。其立法形式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国际公约。

三、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体系尚不健全,亟待统一和完善。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人力资源市场法规,没有统一的法制基础、制度安排和管理体制、平等就业制度、人力资源流动配置、市场信息化建设、供求信息。虽然人力资源市场立法有全国性立法、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但其中有些内容存在不统一的问题。

从体系的完整性来看,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缺乏社会保险法、人力资源市场宏观调控法、劳动标准等重要立法, 使得相关领域内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陷入无序状态。

(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适应性不强

虽然自 1994 年劳动法颁布以来,劳动人事部门相继出台了 1 000 多项法律法规,但是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迅猛,变化迅速,不稳定因素增多,目前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难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发展需要,特别是对就业歧视、服务标准、职业培训、竞业避止、线上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以及非正规就业等方面的法规急需建立健全。

(三)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劳动法律的各项条款过于简单,立法内容比较粗疏。许多规定只是政策性的,因而缺乏可操作性。目前,一些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规原则性较强,但对判断标准、法律责任等方面缺乏具体规范。比如,对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防止就业歧视、同工同酬等方面主要是原则性规定,而对于如何判断侵权、用人单位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缺乏具体内容和判断标准,使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四)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机构缺乏立法保障

监管作为一种行政权力,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国外的政府监管机构大多建立在法定基础之上,而我国很多监管机构的设立并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这样一来,监管过程必定受到很多限制和阻碍。首先是授权的效力不足,从而导致监管机构的权威必然受到影响。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既负责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又承担市场监管的职能,即使是在部门内部单独设立监管机构,但由于受到科层官僚体制的制约,难免会使监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其次是机构与立法分离,监管机构的可问责性往往难以落实。

四、国外人力资源市场法律体系建设

制定劳动法规、法律是现代国家政府干预人力资源市场的通常做法。并且各国政府在制定各种政策法律后,大都制定相关实施措施,设立专门的反馈监督机构,根据实践效果实施监控或定期修正。

美国的人力管理部门不直接对人才市场的微观操作进行干预,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政策和制定政策上,通过宏观政策对人才流动等进行国家调节。美国政府制定了一整套的劳动法规体系,用以协调劳资关系,维护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合法权益,防止就业歧视行为,促进公平就业。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实现超强职能的资源配置,保证人力资源投资战略能够有效地落实。

日本把人力资源市场中介调节机构称为劳动力供求调整系统体系。其功能在于实现劳动力供需双方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消除供需失调,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日本政府对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所组成的人力资源市场,采取了规范化的监督管理办法形成了依法治理原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法律工具来约束人才市场和人才中介机构的运行,加强就业者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促进人才的流动,规范人才市场的管理。

德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市、区政府都有完善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联邦政府在全国实行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总调剂、联邦政府依据有关法律完善待业及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要求政府人才机构和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必须进行职业培训,并提倡在全国范围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咨询,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公平竞争的择优机制。英国政府主要通过宏观政策对人才市场进行调节。英国政府鼓励社会办培训,形成了开放性的培训网络。为了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得到职业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英国联邦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构筑新的人才投资模式。

五、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的完善

(一)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规体系

完善法制是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根本保证。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立法,需要在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快颁布专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在现有的法规框架下,加快配套专项法规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当前,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劳务派遣、非正规就业、就业歧视、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项法规的建设。

(二)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法规

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法规,着手开展原人事和劳动部门分别制定的相关制度规定的清理修订工作。2008年机构改革后,需要根据统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要求,修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有关规定,增加和调整有关内容。逐步形成统一全面、上下承接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三)将管理机构设立纳入法制化框架

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要求,坚持管理机构“立法先行”的原则,对已经设立的管理机构应尽快通过立法确立其合法职权,将管理机构纳人法制化框架,通过法律明确其合法地位和管理职权,保证管理执法的权威性、稳固性,实现市场管理的稳定、高效。

(四)以立法形式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机构的再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