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司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投资公司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政府投资融资的平台、经营城市的媒介、对外开展融资合作的枢纽,是董事会领导在政府的授权范围内对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的权利,并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于国有公司。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运行上实行市场化的运作、企业化的管理,是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其开发产品上具有投资广、面积大以及地点固定等特点,在生产上则具有生产周期长、流动性强、人员复杂、露天作业多以及技术多样性等特点。
二、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有很大一部分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受规模与人员素质的影响,忽略了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在财务管理上往往存在着财务管理缺位、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现象,在财务管理的强化方面也受到了阻碍,致使公司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缺乏监督
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但往往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这方面的执行力都很薄弱,成为困扰其财务管理的难题。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中部分财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着有规不守、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责不负等问题,在财务管理上出现成本无控制、费用无限制、年初无预算、开支无计划、核算无规矩、挂账不清理等情况,这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公司财务管理秩序的混乱,从根本上制约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发展。
(二)职能部门权责不清
任何企业要想保持正常、合理的运行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各层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人员必须要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和义务[1]。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中都普遍存在着职能部门权责不清的现象,相关负责人在工作上只行使其权利而并不履行义务和责任,在对严重的经济事故及经济损失上,并没有设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的混乱及公司资产的流失。此外,还有一部分单位的领导者在签订合同时并没有对合同深入的了解,对相关财务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在平时的工作中并不注重对财务工作的管理,严重地降低了公司的经济运行效率。
(三)账实不清
当前不少公司在财务账面上虽然显示的是利润数,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部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财务账面上显示有资金,但其实现的利润却是空利润,并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周转;公司财务账面上有资金,却因为各种原因收不回来,由于长期的拖欠而形成了死钱。建设单位在工程款上长期的拖欠不仅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让公司承受着来自银行的巨大利息压力,增加了公司的负担,严重地限制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全面发展。
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所谓财务管理理念通常来说即是对财务管理实践进行指导的价值观,是解决财务问题的指引。在当今新型理财理念的环境下,企业若不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便很难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应树立以下观念:一是树立利润最大化理念:加强对子公司或公司各部门收入、成本、支出等的控制,制定相应利润考核制度,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二是树立财务管理中心理念: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必须要明确财务管理的中心位置,充分发挥其预测、控制和考核等作用,抓住资金、成本及利润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带动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各方面的经营效益;三是树立现金流理念:现金流是在财务账面上可用于公司周转或者再投资的现金。现金流量的指标在很多情况下都比利润指标更加的重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经营上就算是有着良好的经营效益,但如若现金流量匮乏,造成财务状况的恶化,这种情况下依然会导致公司的破产;四是树立货币时间价值理念:货币时间价值理念是财务管理中最基本的理念,为了实现对财富和价值的衡量,可以利用时间价值的理念通过现值来表示项目的未来成本及收益,当成本现值小于收益现值时,那么该项目则可以予以施行,反正则不考虑。通过对货币时间价值理念的运用,可以对将实施项目的未来成本及收益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二)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要想建立规范、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明确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即严格实施公司的每项规章制度,遵守城市建设投资管理的相关政策,做好对城市建设资金的预算及核算等工作,控制城市建设的成本,提高公司投资效益[2]。然后,还需把握好财务管理的相关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环节、公司工程建设资金支付环节、工程建设财务资料管理环节、工程残料、赔偿款等管理环节。
(三)强化对财务预算的管理
篇2
一、投资公司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强
投资公司对财务信息处理能力不强,主要是由处理财务信息的方式造成,例如,对各种财务报表的收集就是财务人员对财务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式。财务人员在财务报表收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各层级和各个部门对报表的上交和审批,然后经过领导确认无误之后才进行相关信息的处理,这个过程所需时间比较长,这就直接造成了财务信息的滞后,影响公司相关部门对财务信息的实时了解。目前投资公司对于财务信息的滞后管理模式,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潜在障碍之一。财务信息的处理方式滞后会造成相关部门对财务信息接收的不准确,会间接地影响到决策者判断的正确性,从而造成了投资公司具体决策方案的实施效果不佳和对被投资公司监管不到位的后果。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公司财务部门能够高效运作的重要条件,然而不少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漏洞,即使有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因为没有切实地落实和合理地使用,导致公司对资金管理水平落后。例如,有些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对公司投资项目的资金流动等记录没有进行全面和准确地登记,造成了公司财务管理混乱现象。因此,公司的管理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强化监督机制,以此来提高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3、内部管理控制能力和风险意识缺乏
投资公司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软性标志就是财务部门的控制能力。但目前大多数投资公司对投资的风险意识不强,对投出资金的运转等缺乏有效的监管,对资金的流动和运作等没有进行跟踪调查和落实效果缺乏详细考察等,这些都使得财务部门无法对项目信息和资金运作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真实地反映,同时也不利于公司领导对被投资单位的情况进行深入系统地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也就间接地增加了公司投资的风险。这样不仅会影响公司对资金使用的高效化,而且如果公司长期存在这些问题甚至会导致公司的正常运作无法顺利展开等严重后果。
4、公司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强
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受到以往财务工作模式的影响,对财务管理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公司的财务管理就是进行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滞后,使得公司财务处理的财务账面设置和管理不科学,这样不仅无法满足现代公司对财务管理的要求,造成公司财务管理的混乱,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公司的财务腐败埋下了隐患,甚至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资金安全。
5、融资能力无法满足公司的发展需求
目前,大多数投资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融资模式和渠道,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极大地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发展不是很成熟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时间短、信任度较低、经营业绩不稳定、偿债能力较低和信息缺乏透明性等原因,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信贷支持就相对较难,这就造成了公司资金来源的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抑制了公司的发展。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支持性和优惠性政策还不够健全,也会造成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二、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
1、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执行者,对财务管理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投资公司首先就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首先,在进行财务人员选聘的过程中,要对财务人员的各项能力进行严格的考核。例如,财务岗位的应聘者是否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是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除此之外,对应聘者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也要进行重点考核,一个优秀的财务人员除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如果公司的财务人员被派往被投资公司任职财务负责人,一定要定期回公司进行工作汇报,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阐述和报告,投资公司的相关领导和部门主管要进行意见的签署,要将外派财务负责人的工作述职和领导意见等作为对其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外派财务负责人的各种述职报告和资料要进行备份和保存等。最后,投资公司要根据当前财务会计各项要求和技术的变化,定期对公司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得公司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紧跟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使得公司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进而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现资企业对于财务的管理不再是一种孤立的程序化管理模式,而是需要企业财务人员的全员参与和智能化的主动式管理模式。因此,投资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建设,并且将其他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环节纳入到这个网络体系中。一方面,公司要将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进行紧密联系。由于预算管理属于资金使用和控制的规划阶段,而成本控制属于对资金使用中的控制和约束环节,所以很多投资公司经常将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进行分割开来计算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财务信息的分享和有效利用,而且也可能造成资金管理的漏洞。因此,投资公司必须进行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公司要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普通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对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和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司要分别对两种不同的资产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普通资产的管理可以通过集中采买制度的建设,来降低资产采买单价、成本支出,避免部门之间的盲目攀比;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环节、采购环节、运输环节、使用和维护保养环节都要根据每一个环节的特点和制度进行全面和系统的管理,从而实现公司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性。
3、加强资金管理和财务分析
企业的融资能力和渠道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就要根据自身的融资现状来加强财务分析和资金管理。第一,中小企业在经营中要始终把诚信作为第一位,以此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和扩宽融资渠道,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来提高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金的价值。第二,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经营状况的管理,提高经营状况反映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方面,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对各种影响经营状况的信息和因素等进行准确地分析和总结,从而找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公司的领导可以根据财务人员提供的及时、准确、真实的信息来分析数据和发现问题,通过全面分析、探讨和总结进行最佳经济决策,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在发展中的财务需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4、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首先,公司要加强对财务风险预警数据库的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库的数据不仅要有过去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成功案例,还要对本行业其他公司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库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等。其次,公司在资产、成本和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设置控制点,对往来数据按照安全性、风险性和预警性的等级进行划分,并对不同等级的数据给出相应的措施。最后,为了确保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运作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相符合,公司要定期进行风险预警研讨会的召开,并且对公司的阶段性任务和后期工作等进行安排,为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篇3
关键词:投资公司 财务管理
从投资公司的运作特性可以知道,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之间是典型的委托关系,其“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是最典型的特征。作为被投资公司的出资人,投资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实现价值升值和流转,核心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投资公司只有不断强化和完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投资公司的经济效益。为此,投资公司需要规范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操作程序,加强投资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降低财务运作成本和费用,充分发挥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
一、投资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投资公司在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问题是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操作程序不规范,这可以体现在对被投资企业的对外财务管理和投资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两个方面:
(一)对外缺乏明确的围绕投资目的的财务战略
一方面,由于被投资的企业往往与投资公司无上下级关系之分,被投资企业只是以投资公司的子公司的形式而存在,这导致投资公司参与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具体工作不能参与进去。另外一方面,投资公司的投资行为由于具有短期性,使得投资公司的管理人员忽视了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理念与财务措施的贯彻执行是否符合自身的战略发展,容易造成被投资公司与投资公司之间的财务战略的冲突,从而影响投资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二)财务内部控制失灵
有些投资公司经常会出现比如票据不全,会计操作不及时以及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等财务内部控制失灵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投资公司的会计核算质量,导致不能理清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责任。更严重的会影响到公司会计报表的编制,弱化投资公司的现金管理能力,提高投资公司的投资成本和费用,降低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财务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
不同于投资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投资公司与被投资公司之间是平等的地位,对被投资公司的管理权限有限,不能对被投资公司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但是,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又十分重要,因此,投资公司需要利用自己的股权地位和各种影响力,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施加一定的影响,实现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制度和人员安排的控制。
当投资公司对于被投资公司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时,为了规范其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财务管理,从而维护投资者的权益,投资公司有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直接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会计规则、财务规章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中去,规范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处理程序,取得被投资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审批权。将被投资企业纳入投资公司的产权代表考核项目,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所投资企业进行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决策执行情况进行抽查。投资公司还可以将所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比如凭证、账簿和报表信息等,纳入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实现对所投资企业财务经营信息实时掌握,可以及时发现所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解决。
(二)落实监督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在强化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责任意识,做好员工的财务管理培训,在职工中树立起内部控制理念,使员工切实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二,强化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投资公司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制度的实行,将责任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加强决策的执行、监督和反馈,使制度真正地起到有效的作用。第三,强化约束监督机制。投资公司要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对不同岗位设立不同的职责,确保不相容的职位之间做到互相监督和约束,重要岗位要定期进行轮换,避免相关个人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高投资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
(三)合理配置财务人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可以采取财务人员委派制对所投资企业配置财务人员,具体可以采取的方法有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和财务经理单任制。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进行控制,进而委派财务人员作为所投资企业的财务主管,进入企业的管理层,进而更加全面掌握被投资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防止虚假财务行为的发生,保障投资公司重大投资决策的实施。加强对所委派的财务人员的考核,制定相应的激励奖惩措施,杜绝其与被投资企业的串谋行为的发生,定期向投资公司进行述职,对其管理应该以双方领导为主,对其的考核依据见也应综合双方主管部门的意见。
(四)促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为投资公司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得投资公司对财务信息的管理更加便利。投资公司可以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建立自己公司的财务信息网络,实现会计电算化,利用电子记账软件处理日常的会计核算,将会计信息和财务运营状况实时传递到公司的管理层,为公司的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更加迅捷的参考依据。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投资公司这种特殊的行业所面临的竞争尤其激烈,如何提高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变得尤其重要。因此,投资公司应该从内外部两方面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合理配置财务人员,规范会计核算,严格内部控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固的财务保障基础,从而加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基金公司 内部治理 控制活动
基金管理公司一般是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对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一是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结构的建立可以使控制简单有效;二是操作层面,一个流畅的操作运行流程可以进行有效地内部控制。
一、管理制度层面
合理组织结构的建立通过明确部门和人员之间关系模式,来帮助管理公司提高运行效率。公司的组织框架应该根据公司本身的运营特征、运营规模等特点完成对制度运作的战略决策、执行、控制、督察等内容的覆盖。管理制度的设立一般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清晰界定:是否各司其职,每人都有事可做;是否能充分授权于行为者;行为结果由谁承担。所以一个管理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权力是否完全释放和此行为造成的后果谁来负责以及向谁汇报的问题。基金管理公司的制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层方面权力分配合理,建立监督机制;二是下属各部门的职责体现,承担各自部门的责任,并在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
(一)对公司的制度管制
当下,我国的基金管理公司均为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制度中的有关规定,此类公司的股权投资基金需要在董事会下设立投资决策委员会(简称投委会)。投委会不同于其他部门,他们直接接受董事会领导,管理层的决策无法影响这该部门的常规运行。投资决策委员会有着巨大的权力,任何基金的管理都要先接受他们的审核。第二,由于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从事着PE工作(即私募股权投资),采用信托制:将资金交给有限合伙人( LP) ,普通合伙人( GP)从事基金公司的管理。虽然LP不直接参与投资工作,但应对资金去向,投资方向有知情权。所以一个合理的投委会组织成员里应该有LP、GP和观察员。这样才能行使好自身的权力,理清基金的具体动向,做出正确决策。在这当中,LP可以对基金的去向提出建议,这又确保了他们的权利。第三、建立督察长制度。证监会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长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并于之日开始实施。作为督察长行使职责的保障,《规定》赋予督察长两方面的权利。一是充分的知情权和独立的调查权,二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制止权和报告权。这种机制导致督察长可以定期向董事会递交督察报告。
(二)有效制度下公司运作层面上的主要业务是基金的融投管退,其中的主要部分是对基金的运行管理
因此在设立基金管制部、 市场开发部以外,还设置了能够充分保障基金可以正常运行的辅助机构,如法务部、信息技术部等部门,更应设置独立于其他部门的内部监察稽核部,对各部门、各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稽核,形成一整套反馈机制。
二、合理的控制流程
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利用募集资金对还没来得及上市的企业进行权益投资,然后在后续的退出机制出售所持得股票来取得利益。投资基金一般要经过资金募集、投资方向的选择、资金和项目的进入还有退出这四个阶段。其中由于投资方向的选择和投资以后的管理具有较大风险而成为内部控制主要的运作点。
(一)投资信息的收集
一个团队在投资方向确定方面为了克服信息的错误,基金管理人应该利用自身优势设立不同方式的信息来源渠道,并且经过严格筛选,以取得有效信息; 基金管理人在与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公司接触并了解到相关合作意愿后,应当与其达成一定的保密共识;项目进行筛选时,团队领队在主持小组成员会议过程中,应对项目所属类别、所持有公司的背景进行调查,结合编制投资初步调研报告;投资经理对经过筛选的项目填写《立项评估报告》,然后和商业计划书和保密协议等文件一起上交IC审批;IC经过会议讨论具体实行哪个投资项目,并对通过筛选脱颖而出的项目进行投资评估,制定相应计划交给财务部进行项目预算。项目的预算结果需要重新交予IC投票是否通过,没有通过的方案应当归档。
(二)资金投向和策略控制
立项审查过后,团队领队应根据项目做出战略策略,领导项目调研团队对被投资公司资信信息开展全面调研并实行实地考察,在全面调查期间应遵守客观、标准、公平的准则,记载全面调研工作底稿,形成工作汇报;团队领队还应依据工作汇报编写《投资评估报告》上报给IC审查;IC审查后,团队领队和项目公司就投资价格、股权分配、资金转入方式、退出方式这些内容进行商业谈判,并拟定详细的资金转入策略和《投资建议书》;IC依据RMC对投资建议书研究后,提出的风险评估报告做出评断,并召开战略决策会议。依次经受RMC和IC的评估,并能最终中标的项目,其项目方将与管理团队签署一系列的后续协议,而没有中标的工程将接受入库管理。
(三)管理、约束资金的流动
项目组在资金流向项目的同时,应该对投向资金的项目开展后续的追踪管理。例如:保持对项目公司的实时监管;长期收集项目公司的有关资料;对项目公司的市场价值进行预算估计。一旦有所偏差或者风险应立即向RMC汇报。前往项目所在公司的特派人员必须实行轮班制度。如果项目公司发生重大事件,应立刻汇报公司董事会。对于每一个项目而言,管理公司都应该计划一个周全的方案进行策划管理。正规化的资金投向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控制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是风险控制理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郭赞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及其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2.15:86-87
篇5
一、集团公司建立资金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一)建立资金管理模式是城投集团公司作为市政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本身需求
随着全国城市化的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致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经常面对巨大的资金问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各级政府需要建立一个融资平台向国内外金融机构为本市的市政基础建设筹措资金,城投集团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发展和壮大。所以城投集团公司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一直是城投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资金集中管理是城投集团公司资金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
城投集团公司从单一的政府融资平台转型为政府投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和城市运营主体,资产和人员规模迅速扩大,核心主业基本形成,企业的迅速扩张给集团管控加大了难度和压力。做强做大城投集团公司就必须充分调动资产、现金流,发挥集团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和融资议价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资金浪费,有效克服资金分散管理,可以实现资金集中、降低闲置、提高利用率,实现资金收支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三)资金集中管理是实现城投集团公司资金的整体运用效益的外在要求
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客观上要求公司集中优势资金,通过统一营销、统一贷款、统一投资来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使公司以崭新的形象参与市场竞争,可以避免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资金分散、各自为战的现象,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形象和资金的整体应用效益,增强集团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资金集中管理是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客观要求
由于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旱涝不均等原因,在资金使用上存在苦乐差异等现象。资金集中管理以后,集团公司可以对各子(分)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控制,对资金确实紧缺的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这样,便保障了集团公司目标成本的顺利完成,维护了集团公司的整体经济利益。
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分析
资金是集团公司的血液,资金的循环、增值形成了集团公司的资金链,保证资金链的安全和连续性发展,是集团公司经营的根本。资金管理模式是实现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保证,当集团发展到一定规模,项目开发、经营所需资金量快速增大时就必然需要一个专业的组织来统筹管理资金的运用,这时就出现了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这样的与集团财务部相对独立的职能部门来承担这项工作。
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不同、行业的资金运行规律不同,资金管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模式:
(一)集中监控模式
集中监控模式是集团公司不对控股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资金管理进行干预,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各子(分)公司以较大的自,自主安排流动资金总量,分配不同流动资金所占比例,自主决定购买与公司经营有关的资产。集团公司对各子(分)公司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率要严格控制,主要是为了控制下属公司的负债风险,控制公司的金融风险。下属公司借贷有两种方式:从集团公司借贷或者经集团公司批准,按计划向商业银行贷款。下属公司不能私自从外部商业银行借贷,或对外进行担保。
公司采用资金集中监控模式的核心作用是控制资金体外循环。集中监控模式,有利于调动子(分)公司积极性,但又存在造成资金分散、资金使用率降低、沉淀资金比例大、资金使用成本高等固有缺点。对于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或现金流不十分稳定的行业,或刚刚开展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为了使经营能正常进行通常采取集权程度较低的资金集中监控模式。
(二)统收统支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是指各子(分)公司的一切资金收入和支出都集中在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分开核算和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允许收支合并使用。各子(分)公司均不单独在银行设立账号。
具体的操作模式,首先设置专门的收款账户。集团资金管理部门选择了一家服务较好的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并以该行为依托,建立起一个安全、快捷的资金调度网络。集团总部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了接受其自身和各子(分)公司汇(存)款的专门收入账户。规定该账户只用于资金的统一调拨,不能作日常的资金支出。
其次设置专门的付款账户。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和各子(分)公司财务部均在集团及其子(分)公司所在地设立了资金支出账户,专门用于费用等资金的支出。要求任何收入均不得存(汇)入该账户。集团总部和各分(子)公司只允许保留一个费用支出账户。
这种资金管理模式的优点是:资金的使用权、决策权和融资权均高度集中在集团经营者手中,便于集团公司及时掌握公司资金的收支平衡、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资金的流出量,但是不利于调动各子(分)公司开源节流的积极性,降低各子(分)公司应变能力;难以克服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必须对外保持完整的形象,在税务申报登记时所填写的自己的独立账号的问题;所有资金的收付转都需要委托集团资金管理中心通过一个集中账户来进行,因此而增大资金主账户许多连带风险,降低集团公司整体经营活动效率和财务的灵活性。
(三)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模式
集团公司根据集团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需要在集团内部设立分支机构,办理集团成员企业的现金结算、转账结算,以企业集团名义进行的外部资金融通和在集团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资金融通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管理的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以及各行业资金运行规律的不同,可划分为在内部银行基础上建立结算中心和依托银行网络建立结算中心。
(四)财务公司模式
集团发展到一定的条件后,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独立的经营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不但能实现资金整合控制,还能承担集团的理财职能,通过在集团内部转账结算等方式加快资金周转,发挥货币市场同业拆借优势,为集团开辟不同的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实现资金运用效率的最大化。
财务公司模式适用于集中控制要求不高的集团公司。优点为作为资金操作机构,能够实现集团的理财职能,缺点为不能对资金支出提供监控,难以兼顾集团整体利益。
(五)现金集合库模式
现金集合库模式是由一组形成上下级联动关系的银行账户和内部结算系统账户及其定义在这一组账户上的资金收付转和相应的记账规则组成的。收支两条线模式是基于“现金集合库”模式原理的一种典型应用,广泛应用于众多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工作中。
现金集合库模式特点:适应集团公司多个法人实体的现实、融合多种资金集中策略、可以与其他模式共同使用,实现最有效地统一调拨集团全部资金,最大限度地降低集团持有的头寸的管理目的。
三、城投集团公司建立的资金管理模式的基本对策
城投集团公司实现公司管理创新,促使公司发展大跨越,必须建立符合企业要求的资金管理模式,利用其融资方面的优势,整合内部金融资源,实现内部子(分)公司间的资金集中管理。
城投集团公司作为一个地区性的集团公司,主要从事城市基础及民生工程的开发及建设,各地城投集团公司的发展处于不同的时期,可以分三个阶段来实现资金集中管理。
第一阶段,首先成立资金管理中心,承办集团公司集中管理的资金具体收支结算和管理工作,检查、监督、指导所属单位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和各下属公司都选择同一家商业银行开立实际账号,集团账户作为结算业务主账户,集团成员单位开立的账户作为二级结算账户,在制度上规定各个公司或分公司按期将账户的闲置资金汇到集团公司的特定账户。
第二阶段,根据资金的运行效率和资金调度程序的了解,集团公司要求各个下属公司提供每期现金预测,集团公司根据预测数据,在开立的两级结算账户之间由协作的商业银行或者由资金管理中心根据现金预测的需要量或约定进行上收和下拨。
第三阶段,做到真正的集中收付,完全发挥现金池作用,即各个下属公司的收款均实时集中到集团公司,而所有下属公司的付款均需经过审核,借助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平台根据支付申请从集团公司自动划转至各下属公司账户,并自动对外支付。
篇6
【关键词】 管理会计 城投类公司 资金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
城投类公司作为各级政府的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承担政府融资职能,为城市基础建设和重点投资项目作好资金保障。随着现阶段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大,重点投资项目推进,对资金的需求急剧增长,涉及资金体量巨大;而随着相关法规政策的颁布,平台公司的融资将受到限制。在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而融资受限制情况下,对城司的资金战略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是迫切和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资金战略管理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及管理会计在资金战略管理中具体运用,实现预期资金管理效益。
一、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转型升级必要性分析
(一)是政府性投融资平台的定位和外部环境要求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出台,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公司以政府信用为担保的融资行为受到限制;而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都面临着由于大规模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巨大资金问题,为应对这种现状,目前城投类公司还是各地政府向国内外金融机构筹措资金用于市政建设的主要融资平台。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始终是公司资金战略管理的一大核心问题。
(二)是资金合理配置、提升整体运用效益的内在要求
城投类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将其自身的资源充分调集起来,将整个公司所具有的融资议价能力和金融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出来,达到低成本融资、少资源浪费的目的。资金战略管理中实施资金预算管理、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能够有效克服资金管理的分散F状,实现集中资金管理,降低闲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收益率,并利于统一筹划控制资金,提升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管理会计在资金战略预算管理、风险管理与绩效管理中具体运用
(一)资金战略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根据战略规划(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划,政府投资项目年度投资计划等)、投资预算的资金计划、融资预算的资金计划等编制公司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制定公司年度融资计划和投资计划。
2、预算指标分解。 一方面,将各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明确责任部门和最终责任人;另一方面,将年度预算指标分解细化为月度、季度预算,通过实施分期预算控制,实现年度预算目标。
3、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管理最关键在于执行和控制,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就应当严格执行。对城投类公司来说,建设工程项目多,涉及资金体量较大,建议建立重大项目预算特别关注制度,对其关键性预算指标,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严格监控;对超预算或预算外的资金支付,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严格审批和规范预算调整程序。
4、预算分析。实行预算预警机制,对预算差异,要分析其内在因素,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素,是可控的还是非可控的,如主观的可控的预算差异,应分清责任归属,纳入业绩考核;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预算差异,应分析该变化是否长期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作为下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
(二)资金战略风险管理
1、建立危机管理计划。 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从企业投资决策风险、经营合作风险、融资偿贷风险、 抵押担保风险等为重点,建立公司危机管理计划,并纳入年度经营管理体系。
2、建立和健全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实行立体化的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切实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加强重大决策论证,加强重大经营事项流程和环节的岗位控制管理,并加强监事会、监察部门的监管和审计监督,防范债务、投资、 盈利、现金流等风险。
3、资金集中管控。通过资金集中管理,企业能够实时掌控公司资金的变动信息,全面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4、强化财务风险防范。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控制线等措施,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结合速动比率、流动负债比率等指标分析,防范债务风险;同时通过优化融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防范财务风险。
(三)资金战略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体系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工程,首先,要对战略目标和定位进行梳理,分析关键驱动因素;其次,考核目的在于激励、 创造价值、加强协作、实现目标。
1、资金战略绩效的框架。 清晰的战略愿景、定位与目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前提。资金战略愿景,融资能力强、财务风险低、流动资金充裕、资产效益良好、盈利能力稳健等。 资金战略定位,城市重大项目筹融资主体、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城市资产开发经营主体。资金战略目标, 根据未来三年、五年行动计划,新增融资、总资产规模、项目投资有效投资额、收入等达到一定目标。
2、资金战略绩效的关键驱动因素。 财务层面: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和优质资源注入, 还需要自身不断强化“造血功能”,培育收益高的经营性项目。 客户维度: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类公司,公司的顾客就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它们的需求和满意程度是公司资金战略绩效的重要驱动因素。内部流程维度:强化资金管控能力,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完善治理结构,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学习与发展维度:大力倡导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努力营造公正、公平、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和业务能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3、资金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作为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多为政府性建设项目,地方政府和公众是其“购买者与消费者”。公司资金战略绩效评价应充分反映股东的财务绩效诉求,以及客户(地方政府和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同进,还需要实施内部流程管理,将上述目标转化成各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资金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列示:
三、通过管理会计在资金资金战略中应用预期可带来的成效
(一)管理会计应用将对资金战略制定与实施起到较好的支持作用
1、协助企业找到战略目标定位。利用价值管理分析工具,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协助企业找到战略目标定位,重构价值创造模式。
2、在战略执行中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通过预算和绩效管理落实经营目标, 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运行|量的提升。预算管理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的有机融合,将战略规划通过业务流程贯彻到具体的作业,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3、有效管控战略风险。战略管理关注方向性、长远性的问题,风险性问题尤其重要,在风险管理中,管理层通过风险控制机制、风险评价指标等最大限度地规避和控制风险,从安全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管理会计应用将提升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1、为了保证项目资金的落实, 通过预算技术来规划资金筹集, 包括时间安排与总量安排; 公司将资金预算作为项目的前置管理,确保资金预算与各个项目进度计划的高度匹配。
2、在资金筹集决策中较好地突出了资金战略导向。有些城投类公司,为了完成城市建设任务,什么钱都要,不计成本,不计风险。通过对资金筹集建立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基于资金战略导向需求,从风险性、筹资成本多角度进行评价,引导资金筹集。
(三)管理会计应用将提升了公司的绩效管理水平
1、资金分级归口管理强化了预算责任人的执行力,进而促进资金管理效率提高,这类绩效管理的成效充分体现在公司“闲置资金”管理的效益上。
2、强化战略绩效评价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有利于引导公司提高资本经营效益与资本管控能力,为实现绩效目标而努力。
3、多角度全方位考核企业、经营管理层和员工绩效,全面清晰地传递企业战略目标。
结束语
在城投类公司资金战略管理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的手段,通过资金预算管理、过程控制、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创造价值,并为平台公司积极应对外部政策环境不利因素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文渊.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6(7):223-224.
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 自主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结构 实证分析
一、引言
自主创新一直是企业发展中最受关注的方面,因为自主创新获得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但是自主创新这种投资行为一般是长期投资,并且其结果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委托理论条件下,如果企业内部缺乏对管理者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管理者就会通过短期投资,如广告投入、规模扩大或者并购等达到追求效益的目的,而放弃风险较大但具有长期效益的自主创新投入。
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激励除了传统的薪酬激励外,公司股权结构,管理者持股比例、董事会结构、资本结构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将对管理者的自主创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2008年通信类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综合考虑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资产负载率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对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假设1: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越多
大股东和适当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减轻R&D投资不足的问题,由于流动性关系,大股东也具有长期投资的动机,因此综合分析认为大股东和股权集中度将促进企业R&D投入。
假设2:管理者持股越多,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越多
创新投入对于公司长期价值有增长作用,但会带来短期收益的降低。为了规避风险,管理者通常会选择可以带来短期业绩的投资方案。如果管理者持有公司的股票,无疑才会将自己的长期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假设3: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自主创新投入就越低
资产负载率是评价企业偿还能力的指标。由经验可知,负债越多,用于研发的资金就越少。同时债务越多,企业面临的债务利息越大,债权人的监督越严格,而自主创新投资是长期的,风险也大,出于公司财务安全和管理者自身职位风险的考虑,负债越多的公司,其创新投入越少。
三、数据和模型
1.数据样本
通过查找2008年深沪证券交易所通信类企业47家公司的年度报告,删去股权被冻结或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公司,共获得34组样本。
2.变量
本文采用R&D支出/2008年全年营业收入作为自主创新投入的量化指标,并以此为被解释变量,体现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各参数,如股权集中度、管理者持股、资本结构等作为解释变量。
各变量定义如下:
(1)Y:2008年R&D支出/2008年销售收入;
(2)x1: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
本文采用国内学者惯用的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来衡量股权集中度;
(3)x2:董事长持股比例。
(4)x3:资产负载率。
数据变量如下表1所示:
3.模型与研究方法
为了检验上述的四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应用如下模型:
采用OLS方法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对OLS回归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分析以及经济学意义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D.W检验和White检验。如果存在异方差,则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获得有效估计。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评价
1.描述统计分析
表2显示了研发支出、前十大股东累积持股、董事长持股、资产负载率的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
2.回归结果
利用Eviews软件,对表1数据进行OLS回归,结果如下:
3.模型评价
统计学检验:由上面回归方程 可知,此模型的拟合度一般,这是由于样本数量少,以及变量设计少所致。由于本文着重研究三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因此拟合度不影响结论的得出。
由DW=2.37可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该模型也不存在异方差。
给出显著水平,,因为,说明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通信类上市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与前十大股东累积持股、董事长持股、资产负载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可见在显著水平为0.05时,都不显著,只有显著,说明资产负载率对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
4.结果评价
由可知,与Y正相关,即股权集中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成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1结论相符;由可知,与Y正相关,即董事长持股比例也与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正相关,与假设2相符;由可知,与Y负相关,说明资产负载率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越低,这与假设3相符。
上面的回归分析说明,我国通信类上市公司的自主创新投入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的关系,是符合理论研究结果的。
五、结束语
通信类企业属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其发展离不开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主创新才能使一个通信企业真正的拥有核心竞争力,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之前学者对企业内部激励对于自主创新投入能力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某些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因素对通信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越多,管理者持股越多,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越多,公司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自主创新投入就越低。这些结论并未阐述出所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是否对公司自主创新投入能力均有影响,如基金持股、公司性质、公司投资等,从本文建立的模型拟合度情况就可以看出,还有很多因素没有考虑在内,因此对于这二者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Lee, P.M. and H.M.O’neil.l 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R&D Investments of U. S. and Japanese Firms: Agency and Stewardship Perspectiv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46(2): 212-225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M],2007:95-96
[3]杨建君李垣薛琦: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家技术创新行为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2, (12): 124-127
篇8
【摘要】本文从一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人员的视角出发,阐述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点及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提出了更好地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档案;档案管理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北京某研究所为了拓展科研生产业务领域,提升本所科研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新建、扩建和改建了许多科研、生产基地,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笔者谈几点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与思考。
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特点
要想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特点。与其它类型的档案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档案数量大、门类多。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外部涉及项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内部则会涉及计划、基建、设备管理、财务及生产科研等多个部门。因此工程期间,产生的文件既有管理性文件又有专业技术性文件,既包括建设工程项目档案又包括财会档案、仪器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这就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档案数量大、门类多的特点。
( 二) 资料收集过程相对复杂。通常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设内容繁多而且建设周期长,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人员变动,材料交接不清楚、不完整的情况,这样就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收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建设人员并非专业的档案人员,对材料收集的重视度有限,再加上业务水平不一,收集材料的范围以及质量上也会出现偏差,这也是造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收集过程相对复杂的重要原因。
( 三) 档案管理工作难度相对较高。由于项目建设期间形成的文件资料数量多且门类繁杂,因此要针对项目档案不同的形成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以适应其多样性的特点,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项目建设参建单位不止一个,且各自完成的工作类型、内容均不相同,他们对项目文件资料的编制、收集和整理上往往存在着不同的标准,这就造成在进行文件资料移交时整理标准多样,给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各方面对项目档案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项目档案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部分单位领导对项目档案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且组织不得力,责任不落实。而项目管理人员和建设人员中也存在着轻视项目档案,认为项目档案可有可无的思想,反映在行动中就是忽视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文件资料的审查、收集和归档工作,使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及系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 二)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培养。以笔者所在的某研究所为例,6 名档案管理人员中,有的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已十数年,而有的仅数月而已。在对项目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的档案人员缺乏对项目的了解,仅凭经验办事,有的虽然很快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了解,但面对复杂的项目档案时却因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知识和经验而无从下手。由于人员少、兼职多、工作量大再加上档案培训工作往往不被重视,档案人员每天只能忙于事务性工作,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培训,使从事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与项目建设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 三) 项目档案工作相对滞后。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数量大、门类多、收集过程相对复杂等特点,项目档案有具体的组织管理、归档范围、整理规范以及保管要求。由于分工的原因,项目档案的形成和运转分散在各业务部门和参建单位,而项目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知之甚少,常常是等到工程项目要竣工验收,提到项目档案验收环节了,才知道项目档案还有这些要求,这就会造成工作被动并且大量积压,对档案的收集也往往会出现漏项等问题,再加上在建设周期很长的情况下,难免会有相关人员变动、工作交接不畅等现象,这些都会给档案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
三、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 一) 提高对项目档案工作的重视度,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工作不同于项目的其它工作,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或项目管理部门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全员充分认识到项目档案的重要性并且全员参与到档案工作中,才能有效地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准确。做好项目档案工作,必须使项目档案管理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除了以国家相关法令、法规为准绳以外,仍需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项目档案归口管理部门,建立项目档案工作人员网络体系,明确工作责任,实行项目档案工作责任制及考核机制,定期对项目人员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归档完成情况等进行检查、控制和考核。
( 二) 加强学习与交流,提高项目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是各种档案中最复杂、最具系统性的档案,要想确保它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系统性,对项目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同时具备档案管理、联系协调、档案信息化、档案宣传等多种能力。除了档案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项目档案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以外,档案人员也需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项目管理人员、建设人员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了解和熟悉项目建设内容,掌握项目建设进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归档工作,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档案的质量及整体水平的目的。
( 三) 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提前介入,与项目建设工作同步开展。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于项目建设工作的现状,建设单位的档案部门应转变工作方式,提前介入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归档范围及要求;及时跟踪项目建设进度,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实施工作同步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建设人员的档案工作实时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力争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四同步”:即下达项目计划任务与提出项目归档要求同步;检查项目计划进度与检查项目档案资料收集情况同步;验收、检定项目成果与验收检定项目归档情况同步;项目总结与项目归档资料齐备同步。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既是项目建设的真实历史记录,也是项目建设和竣工验收的前提和保证。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对于项目投产后运行、维修、管理、改扩建等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企业档案部门应适时地转变思想和工作方式,结合项目建设特点,探索出一条既与项目建设特点相适应,又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方法,使项目档案这一无形资产的效用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建设。
参考文献:
[1] 华醇. 如何做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13(5): 51.
[2] 石丽. 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管理[J]. 机电兵船档案,2010(3): 55~56.
[3] 郭文清. 如何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J]. 山西档案,2012(S1): 139~140.
[4] 胡彤琛.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3(10): 120.
篇9
【关键词】股利政策 中小投资者 大股东
一、公司股利政策现状
股利分配政策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政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股价,还与股东权益、公司投融资决策等密切相关。我国的股份制公司与国外的相比起来,竞争力不强,经验也比较匮乏,仍处于成长阶段。从近年的数据和研究报告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现状可以概括为:低股利、负增长、不稳定、不规范。
(一)低股利
在股份制改革实施后,分配股利的公司虽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仍然偏少。派现公司在分配股利的公司中比例略微上升,但仍然较低。股利支付水平普遍偏低。近几年中国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派现率与国际证券市场的现金股利支付率有着不小的差距。低股利支付率一方面将中小投资者的注意力从股利分配转移到股价波动上,助长了投机行为,为市场动荡埋下了种子,另一方面,长期的低股利支付率也使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经营。
(二)负增长
从财务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获得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以较低的股利支付和较高的留存更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从降低融资成本来获得资金,使得股东利益最大化。从这点来看,大部分股份制公司的低股利政策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但事实表明,许多公司并没有将这部分留存资金妥善利用,资金流向不明,公司盈利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甚至有不少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暴露了“负增长”的事实。这种现象令投资者忧心忡忡。
(三)不稳定
股利政策的不稳定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条件没有大幅度变动的情况下,非理性地大幅调整股利政策,现金股利时高时低,送配股、送转股随意。上市公司要获得持续稳定长久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股利政策的信号灯作用,保证股利政策的持续和稳定,才能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我国上市公司,不论是股利支付率还是股利分配形式,都变动频繁,缺乏连续性,不但没有长期的股利分配计划,而且还经常随意、盲目地更改计划。投资者很难根据股利政策去推测将来的股利变化。由此引发的股价变动将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不只是公司信誉受到影响,并且破坏了企业的财富最大化目标,从而也贬低了企业的价值。
(四)不规范
相当部分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对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太过随意,经常修改导致二级市场股价的异常波动。另外,通常我国上市公司同时有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等多种类型股票,这些股票取得的成本各异,股东的喜好也不尽相同。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求,不少上市公司针对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了差异股利分配政策,损害了不少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违背了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基本原则。已经获得股东大会通过的股利分配方案迟迟没有实施,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二、股利政策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性
展开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猜想无股利派放情况下,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原因。总结起来可能有以下三种:公司股本结构、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资本结构。首先是股本结构的问题,鉴于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和中小股东缺乏股东身份意识的事实,公司通常采取大股东优先的股利政策。这样一来,中小股东利益自然受到损害。并且流通股比例愈高,这种损害的程度愈大。特别是中小股东占比较高的公司,派放现金对大股东影响显著,大股东就更不愿意派发股利。其次,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愈低,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愈大。在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公司,更容易采取低股利政策,将大部分利润投入到原本投入产出比就较低的生产中,如此的恶性循环,投资者更不能得到足够的回报,利益损害也是循环往复、不得而终。最后,资产负债率越高,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的程度越高。债务条款的约束导致了高比例的现金股利派放不能太随意,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通常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很多缺失,再加上债权人的外部监管不力,出现了道德风险大、经营每况愈下的情形,这必然间接影响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有观点认为,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能够使得公司财富按照比例在所有股东之间进行分配,避免了控股股东掌握过多的自由现金流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发放现金股利是控制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有效手段(朱武祥、杜丽虹,2004)。不少学者基于股权分置从控股股东的行为分析了现金股利的动因。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无论现金股利发放与否、发放多少,“股市是个套”的说法总没有改变。受益的中小投资者微乎其微。因此有学者提出“现金股利悖论”(徐国祥、苏月中,2005),即现金股利增加和降低,都会增加第一大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的成本,因此国外的现金股利理论并不适用于我国。
在成本、权利、目标和信息等方面,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海外上市公司得益于完善的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控股股东往往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从而减少成本。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大股东控股能力的增强和持股比例的增加,内地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上升水平逐渐超越海外上市公司。只有在一定的监督机制约束下,派发股利才能降低成本。股东由于“搭便车”和监督行权成本过高等原因,很少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能力和动力,加上我国法律体制尚不健全,因此高派现并不能解决中小股东的问题,反而演变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逐渐掏空上市公司。
三、政策建议
要解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损害问题,其根本是有针对性地解决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上的弊端,包括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在目前中小股东的股东文化和股东意识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流通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大股东操纵公司,因此形成权利制衡的股权结构才能有效遏制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一个可行的选择是建立由法人股东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这一结论对于国有股减持的方式和对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为如果完全由二级市场来消化国有股,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角度看,将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要加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就必须通过公司治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如健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制度;充分维护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建立累积投票权制度、利益冲突交易的表决权例外排除制度;建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完善民事赔偿制度等。在外部机制监管方面,完善控制权市场,加强债权人、经理人市场和接管市场的监督作用,降低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此外,仍需强化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易发生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资产状况的上市公司交易行为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监督,加大惩罚力度,起到警醒和威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华珊,叶护华.股利政策与中小投资者利益损害问题——对我国上市公司之低股利+负增长陷阱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2(09).
[2]李文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分析[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
篇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日益增多,但有许多政府投资项目挂账多年,未办理竣工验收,有的账龄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年。长期不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使得政府投资项目只见资金投了出去,而不见项目的最终完成结果,项目始终处在敞口状态,不利于发改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决策。同时,如果项目长期挂账,不转列固定资产,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将会影响项目建设单位的一系列财务指标。
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先后发文,规定要求及时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如早在1990年,国家计委就颁布了《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第三十七条更是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后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复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不得调离。
为何那么多的政府投资项目未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看看建设项目可以验收的条件和标准。
符合以下条件和标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予以验收:
一、生产性项目和辅公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完,能满足生产使用;
二、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试车合格,形成生产能力,能够生产出设计文件所规定的产品;
三、必要的生活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成;
四、生产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的需要;
五、环境保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使用;
六、项目决算已审计,档案、环保、劳动安全、消防、土建工程等单项验收已完成。
其次,我们再看看基本建设财务决算的依据,主要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调整及其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书);历年投资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项目预算;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
在实际深入项目建设单位时,通过调查发现,它们存在如下或多或少各样问题,导致难以办理工程竣工验收:
一、项目单位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存在缺陷。
二、有的建设项目未按批准的规模和建设内容要求进行建设,如将建设地点或主要设计要求进行了变更,而无任何更改审批手续。
三、初步设计、概算有了重大调整,无任何审批手续。
四、施工、设备材料采购未按要求完全进行招投标。
五、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所使用的资金均为国家投资。
六、项目建成后,生产能力达不到原设计要求,这等于是企业生产出了残次品。
七、有的项目环保、消防等不达标,不能通过单项验收。
八、资金使用上存在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标,招待费超标,往来款项长期无法结清,白条收据入账或其他问题,有的存在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
九、有关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开工许可证、施工图等不完备。
十、其他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