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本分析与费用控制技巧

篇1

成本分析与控制以企业财务报告、成本数据及其他经济活动信息资料为依据,结合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确定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借以对企业资产运营情况、生产经营战略决策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动态跟踪,总结企业的成本管理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进企业成本状况、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与建议,纠正不利成本差异,规避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与决策、制定发展计划与战略规划、优化资产配置与运营控制、保持经济效益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二、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内容

成本分析与控制渗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经济环境等分析研究的高度融合,是企业市场竞争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有效的成本分析与控制不仅仅是单纯的压缩成本费用,而是需要与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经营方向、经营模式等有效结合,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让企业管理者全面、清晰地掌握影响公司绩效的核心环节,从而把握正确的决策方向,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三、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的程序

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相辅相成,成本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基础,成本控制是成本分析的目的。两者合二为一,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依据科学的分析程序,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程序如下:

(1)确立分析目标。分析目标是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起点,也是做好成本分析与控制的前提。在不同的分析目标下,企业所需求的信息与目的不同,企业并不需要实施所有的成本内容分析,而应当有所侧重。

(2)收集、整理、检查、核实分析资料。分析资料包括企业财务报告、财务预算、成本限额、生产经营计划、生产经营决策、生产资料、销售资料等企业内部资料,同时包括宏观经济信息、产业政策、行业信息、市场信息、审计报告等企业外部资料,对收集的资料要进行整理、检查,并作适当调整,增强其真实性、可靠性。

(3)确定分析评价基准。评价基准包括经验基准、行业基准、历史基准、目标基准等,采用不同的基准会使得同一分析对象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企业应当结合分析的目标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分析评价基准。

(4)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是完成成本分析的方式和手段,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分析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分析人员要依据分析的目标和可利用的分析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的比较,选择最优的方法或采用多种方法,以得出客观全面的分析结论。分析方法一直在发展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财务分析软件、数学模型等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但是一些基本方法在分析中是最主要的,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

(5)做出分析结论,提出成本控制建议。成本分析结论应当综合客观,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优势、缺陷和关键节点,有的放矢提出企业在资产配置、生产组织、内部控制、劳动效率、市场营销、生产经营决策等各方面应予加强、改进、提高的措施与建议,以利企业扬长避短,不断推进成本控制的决策与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企业成本分析实施步骤、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技巧的运用

企业可以选择绩效考核指标、预算指标、上年同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等指标作为分析评价基准,计算各成本项目指标变动的绝对数及变动幅度,反映企业成本信息及成本控制水平。

(一)营业成本增减变动情况分析

营业成本是指与营业收入相关的,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实际成本,营业成本增减变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营业成本率增减变动分析。营业成本率是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该指标的优点是便于在不同的营业成本规模下进行营业成本增减变动的对比分析。企业可以将本期营业成本率与评价基准进行对比,计算营业成本率变动的绝对数和变动幅度,反映营业成本随营业收入变动的趋势,同时企业可以用本期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率评价基准的乘积作为营业成本的评价基准,并将本期营业成本与营业成本评价基准进行对比,反映营业成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2)营业成本增减变动分析。将本期利润表中营业成本按销售项目与评价基准以列表形式逐项进行比较,计算各项目销售成本变动的绝对数及变动幅度,同时按销售数量、单位成本对营业成本的影响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营业成本增减变动的主要项目、影响各项目销售成本增减变动的主要因素。

(3)产品单位销售成本增减变动分析。企业可以按本期生产成本核算资料对本期产品销售成本按成本项目进行分解,如果涉及前期产成品销售而且所占比重较大的,可以根据前期及本期生产成本核算资料按加权平均法对本期销售成本按成本项目进行分解,计算单位产品销售成本构成,按原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逐项与评价基准进行对比,计算各成本项目变动的绝对数及变动幅度,并具体分析物耗率、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资产利用率、固定成本等对产品单位销售成本的影响。

(二)期间费用增减变动情况分析

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企业可以按期间费用明细项目与评价基准以列表形式逐项进行比较,计算各费用项目变动的绝对数及变动幅度,确定影响期间费用增减变动的主要项目,并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计算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销售收入费用率,反映企业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随销售收入变动的趋势,评价企业营销工作、管理工作、筹资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五、企业成本控制的组织实施

成本控制要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构建成本控制系统

企业成本控制系统基本包括组织系统、信息系统、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几项内容。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与企业组织结构相适应,按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是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前提。按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不同,责任中心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成本中心是以达到最低成本为经营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利润中心是以获得最大净利润为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投资中心是以获得最大投资收益率为经营目标的一个组织单位。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原则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必要条件,成本控制原则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经济原则,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贯彻重要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原则,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

(2)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3)全员参加原则,是指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共同的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有效的成本控制要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4)领导推动原则,是指企业领导层要重视并全力支持成本控制,具有完成成本目标的决心和信心,要脚踏实地,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要以身作则,严格控制自身的责任成本。

(三)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

对成本分析与管理中反映出的问题要严肃对待,科学、切实、妥善的加以解决。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开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的设计,提高产品的功能成本率;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开展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管理和作业管理,把成本更精确地分配到成本对象,提高盈利能力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进员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树立成本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成本会计》课程 现存价值 课程设置

近年来,有人提出,高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不应再开设《成本会计》课程,应将现有的《成本会计》课程内容“一分为三”,一部分纳入中级财务会计,一部分纳入财务管理,称之为财务成本管理,一部分纳入管理会计,这样就可以解决成本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重复或者遗漏问题。但笔者认为《成本会计》课程现存价值巨大,不能分解。解决课程内容重复问题,必须先对每门课程作出正确定位,然后对具体教学内容作出系统规划。

一、设置《成本会计》课程的现存价值

1.《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根基厚重

《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根基源于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部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有限资源的日益减少,成本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谁拥有“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和劳务,谁就拥有了市场,就拥有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撒手锏”。只有通过科学的成本会计工作,有效降低成本,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1)降低产品成本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从补偿的角度分析,企业取得的销售收入,应补偿产品生产过程中支出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持再生产。如果销售收入大于成本,则形成企业的盈利,可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如果销售收入小于成本,则是亏损。一旦亏损金额巨大,或者资不抵债时,企业不但不能继续经营下去,而且将面临破产的危险。因此,科学地降低成本,就成为保障企业生存的重要任务。

(2)成本信息是企业重要的商业语言。通过成本会计工作,不仅能够反映和监督企业成本情况,而且通过编制成本报表能提供企业的成本信息。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有用资料,是企业制定产品或者劳务价格的重要依据。同时,成本信息也是社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成本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是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又形成一系列综合性的经济指标。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终都能在成本指标中得到体现。因此,通过成本会计工作,能揭示企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改善企业生产、技术、劳动、物资、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4)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成本会计核算对象是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利润的抵减项目,因此,成本费用的降低,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通过成本会计工作,可以从不同角度降低成本费用,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5)成本会计工作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其中价格竞争是最为常见和最为普遍的。同类产品低价格是企业处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而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若企业的成本水平较低,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较低;反之,低价格就会使企业处于不利境地。通过开展有效的成本会计工作,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6)成本会计工作是传承会计文化、传播会计理念的有效途径。成本会计工作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它既是对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又是对企业员工的全员管理。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时,将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要素,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全面贯彻落实企业的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制度、质量成本制度、社会责任成本制度等,这本身就是将会计理念和会计文化传播和发扬光大的过程。

2.《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的缘由充分

(1)记录和传承会计文化的需要。成本会计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基于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和现代成本会计三个阶段,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不仅跨越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而且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平分会计天下的局面,成为任何会计主体取得财务和管理信息不可或缺的支柱。成本会计作为专门研究成本问题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学科内容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客观上需要有相应的载体来记录和传承其学科理论,需要有相应的主体传播和弘扬其文化。一般而言,最佳的记录载体是书籍;最常见的传承途径除了口口相传的古老形式外,最好的也是书籍;最有效的传播、弘扬文化的主体就是教育。而对于集传承会计文化、培养会计人才于一体的会计教育来说,独特的自然属性造就了其具备承载成本会计学科创新和发展的主体资格和能力,成为当之无愧的责任主体,所以,会计教学设置《成本会计》课程也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必然。

(2)会计学科发展的需要。成本会计研究的是“多维成本”问题,一方面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财务成本”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成本”进行研究。其中,“财务成本”研究的对象是资产计价与费用分配,是一个流量范畴,与财务会计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相关联;“管理成本”研究的对象是成本的管理,属于动态范畴,它与管理会计的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相关联。可见,成本会计作为既连接财务会计又连接管理会计的一个“结点”和架构对外、对内会计的桥梁,既研究企业的过去、现在,又研究企业的未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领域,成为会计学科发展的一大板块,缺少成本会计的会计学科体系将是不完整的。

(3)人才培养的需要。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的特点,而设置《成本会计》课程正是为了充分体现该特点。《成本会计》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重要载体,既涉猎会计理论的抽象内容,又兼顾会计实务的具象内容;理论教学强调对会计文化的认知、沉淀和传承,对成本会计范式的理解和掌握,实务教学强调对会计知识的积累、加工,特别是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技巧。这种抽象和具象内容构成了会计精神世界与会计物质世界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理性会计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

于学生对会计职业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成本会计》课程的设置及内容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设置“有差别”的《成本会计》课程,即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成本会计》课程,本科层次的设置《成本会计学》课程,研究生层次的设置《成本管理会计》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其意义在于:层次分明,针对不同的受教育者和不同的培养目标规划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各种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学习内容上的衔接和递进;高职高专教育突出实务操作内容,本科教育兼顾理论与实务内容,研究生教育突出理论研究内容。

1.高职高专设置《成本会计》课程,即“狭义成本会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该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核算、成本报表的编制和成本分析。具体包括:(1)总论。成本的概念和作用,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2)成本核算的要求和程序。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设置的账户。(3)费用归集和分配的程序和方法。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期间费用的核算。(4)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5)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分类法,定额法。(6)成本报表。成本报表概述,商品产品成本报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制造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明细表。(7)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概述,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分析,可比产品成本的分析,产品单位成本的分析。

2.本科设置《成本会计学》课程,即“大成本会计”。其目的不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包括:(1)成本会计基本理论。成本会计的概述,成本会计的理论体系。(2)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成本费用核算的基本程序,成本核算的原理和方法。(3)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及方法,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及方法,生产损失核算原则与方法,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原则与方法。(4)成本核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分类法,各种产品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5)其他行业成本核算。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商品流通企业成本核算,金融保险企业成本核算,旅游、饮食企业成本核算,农业企业成本核算,等等。(6)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分析。(7)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原理,成本预测的程序,成本预测方法,成本定量预测法的运用。(8)成本决策。成本决策的原理,成本决策的程序,成本决策方法。(9)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原理,成本控制方法。(10)成本会计专题。专题介绍成本会计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

3.研究生开设《成本管理会计》课程,即“广义成本会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成本管理意识和成本管理能力,塑造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课程内容侧重于成本的管理,如成本预测管理、成本决策管理、成本预算管理、作业成本计算及管理、资金成本管理、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技术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与成本审计管理等,内容上更多地体现本学科前沿理论、先进理念,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等,并要求学生掌握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的成本费用,通过一系列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最终实现成本管理会计的目标,即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一、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项目建设成本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规划、施工、工程竣工、验收、移交使用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

1.开发成本的控制

(1)前期环节的成本控制。在公司项目开发前先进行市场调研,对市场走势做出分析、判断,并及时提供反馈房屋市场价格、普遍房屋户型、消费者喜好等信息给公司管理层作决策参考,结合自身情况,经公司讨论制定出工程成本预算。

(2)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施工过程中注意成本节约和成本控制。在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实际发生的耗费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做到随时揭示并做到及时反馈,尽量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3)工程材料及设备管理。项目开工前,工程管理部门应及时列出所需材料及设备价格清单。工程管理部门对到货的材料和设备的数量、质量及规格当场检查验收并出具检验报告,采购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退货并通知财务部拒绝付款。

(4)竣工交付环节的成本控制。单项工程和项目竣工应经过自检、复查、验收三个环节才能移交。各部门必须参加工程结构验收、装修验收及总体验收等,将施工成本、工程材料成本、项目监理成本等成本进行大体核算。

(5)工程结算管理。工程部门应详细核对工程量,确定价格、取费标准,计算出工程总成本,工程总造价,做到资料完整,有根有据,数据准确,有需要可聘请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复审。

2.营销成本的控制。项目通过公司立项听证会后,结合市场制定合理的、经济的营销方案和相应的营销预算,并上报公司管理层。

3.财务成本的控制。严格执行公司资金管理制度,全面执行资金计划制度。财务部门可利用专业的、科学的计算方法,为企业作好经营分析,并通过核算,提供分析监督财产状况。

4.税金的筹划。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财务部门对公司的税务进行科学的综合筹划,争取合理避税,有效降低税收负担。财务部应针对每种税收的特征,制定相应的避税措施。

二、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工程项目存在问题

1.工程成本偏高,材料浪费现象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大,材料费用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工程项目中不能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不能做到仓库领料有数,对于余料无回收;对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造成成本过高;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不能责任到人,造成材料费成本失控。

2.成本结构不合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项目没有分阶段进行成本分析,也就没有分部分项进行成本分析,也没有将实际成本、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来进行比较,致使成本管理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

三、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工程成本管理改进对策

(一)降低工程成本

1.靠现代的管理降低成本。应强化成本管理,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将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管理费等各项费用逐步细化到建筑项目成本中。将成本的静态控制转变为动态控制,形成系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格局。

2.靠技术改造降低成本。近些年来,原材料价格飙升、能源相继提价对成本上升影响很大。技术改造是成本控制重要的理念,可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技术方面开发降低生产成本。

3.靠过硬的质量降低成本。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房屋的质量一直存在着比较多的社会争议问题,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越高,可以赢得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增加销售量,有效降低销售成本。

(二)加强销售队伍的培养

1.加强项目销售方面管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应加强对销售计划执行的力度。在准备销售地产前,具体分析销售计划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处理好销售计划中的内部问题,从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建立合理可行的营销体系。对房地产市场销售定位,培养销售人员相关销售知识和技巧,包括了解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工程的主要户型、房产户型优点以及适用人群等。

(2)对每阶段销售量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项目建造期数,合理安排销售工作;及时分析促销活动和广告投入的效果,减少投入损失;有效管理企业的销售人员,减少由于数据不及时或不准确的原因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对市场房屋价格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消费者对价格评价反映。依据真实销售数据,对渠道进行更好的管理,减少由于数据不及时或不准确的原因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进行适当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销售积极性。当前房地产市场变化快,营销人员素质需要随之提高,才能使房地产销售的有序进行。需要加强培训、积极沟通,将员工的学习能力根植入企业经营中,将员工的积极性通入企业销售活动中,促进企业成本优化。

(三)工程开发时制定目标成本并有效实行

1.成立成本预算小组,制定公司的目标成本。按照“谁负责,谁承担”基本原则来传递成本信息和考核成本内容。

2.建立可控费用跟踪制度,制定限额。形成一条“成本责任费用链”,从而杜绝不合理支出。

总结

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成本管理的研究是一项复杂但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任务。针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提出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需要继续在降低工程成本、加强销售队伍的培养、制定目标成本方面继续加强管理,才能更好的实现高效的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刘玉章.房地产企业―财税操作技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孙晓璐.新会计准则房 产开发企业会计实务与涉税避税操作技巧.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4]于福生,黎来芳.成本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篇4

大多数粮食加工企业只重视能明确以货币支出表现的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忽视一些本身虽很重要但不是很明显的成本因素。以粮食加工企业的收购环节为例。从当年对农作物墒情的考察到组织人员收购、收购时机的选择对水份和等级等质量因素的影响、发运时机的科学确定、发运方法的合理选择、不同运输方式运费的高低、不同包装方法造成的发运途中水分的减少及破损等因素引起的损耗、运输途中粮食作物的品质保管等诸多因素,都是收购及发运过程中影响成本的关键点,这些点点滴滴的成本因素能否得到重视并且是否有专人负责控制监督,对前期的成本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货物运到,是否有专人负责接收,称重、入库手续是否齐全,又是确认收购或是发运过程是否损耗的唯一依据。如有短量,是督促采购人员补足数量还是查找原因向运输单位提出索赔,都需要企业在接货环节及时作出工作记录,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管理。由于忽略了以上这些农产品发运成本当中的关键因素而造成原粮入库后成本加大,跟不上当年市场行情的先例是屡见不鲜的,这也同时说明了成本管理的事后监督转化成事先预测的必要性。

粮食加工企业在农业作物原料入库后到领用前,都存在仓储费用这一项支出。正常发生的仓储费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仓储过程当中如何防止霉变及虫害,采取哪些保管措施,晾晒方法又形成了另一项比较隐蔽的成本。因为保管的方法直接影响粮食品质,晾晒时机与方法的选择又直接影响了费用的高低。以上这些依靠企业管理手段可控的质量因素和损耗因素也直接影响着粮食交易价格及下一个精加工环节中出品率的高低。对这些通过严格的管理方法可以控制的加工前成本稍加疏忽,将对整个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在粮食发运环节,千分之三以内的损耗是比较正常的,也是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但如果入库前不严格落实控制采购质量与发运准确数量,造成损耗加大甚至于达到几个百分点都是有可能的,这样对整个成本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逆的。

二、改革传统的核算方法,准确计量成本

在粮食加工企业,如果把同一种原粮加工后添加不同的配料以及分成容重大小不同的规格包装,每天的工作量肯定会因为加工精度不同及添加成分的不同、包装规格的大小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而传统的会计方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如实反映不同产品生产耗费的全貌,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往往使生产量大技术工艺程度不复杂的产品成本偏高,而生产量小,技术工艺程度较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成本的严重失真;另外相应的副产品往往会被忽略或是不分摊或少分摊成本。能否选择科学的分配成本方式,合理分摊相应的成本对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因为缺乏会计技术处理的技巧性或是由于缺乏人手而不能采取准确的分步、分类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副产品与产成品之间的成本分配,就可以根据相应的价格百分比或是所耗工时的比例来进一步准确分摊。这样不同产品成本的合理分摊不仅可以降低产成品的成本,反映出正常的生产成本水平,还可以使企业重视对副产品的利用或是销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三、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解决因库存积压而导致的成本过大及不能准确核算问题

许多加工企业的资金链紧张都是因为库存积压过多造成的。大量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及产成品库存的积压,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在增加资金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存货储存的成本,并且大量的存货积压在仓库里也影响企业准确计量产成品的成本。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采取适时生产系统,打破以往“供—产—销”的经营模式而采取“销—产—供”的经营模式。

即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起点,由后向前逐步推移安排生产任务,以后面的生产程序为主导。适时生产系统要求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存货带来的资金成本和储存成本,还可以避免因产品生产完工状态分布过多而导致成本计量不准确,而且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能更加协调地进行运转,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四、加强全员成本控制,协调部门之间的合作

诚然,反映出成本高低、分析出形成原因的部门是财务部门,但这并不简简单单地意味着控制成本只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反之,提高全员的成本意识并将管理思想吸纳到成本控制当中来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问题。财务人员的计算结果要与管理工作有一个很好的结合,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找到开源节流的根本点。财务的成本分析报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由于从采购,生产,保管到销售涉及职能部门的很多工作环节,必须要渗透全员成本管理的意识并且要深化到各个部门当中去,因为每个部门的工作质量都会关乎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更进一步地讲,成本控制可以说是资本管理的基础,加强成本控制是提高企业管理的有效技术保证。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是获取竞争中的优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传统的成本报告必须更新完善。从成本分析的特点来讲,成本报告是一种内部管理报告,用以将成本信息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传统的成本管理报告只披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信息;为了能从全局控制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要求将业务运营的各个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过程内容都报告出来,按照每个阶段累计产品成本,这样就能促进管理者重视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与阶段,宏观控制一切成本与支出,并把企业管理与成本控制紧密结合做到行之有效。针对以上要求,必须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专项业务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对于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懂经营管理,特别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成本最优化理论和方法,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篇5

议价谈判技巧一、明确所谈价格的种类一般来说,订购方与供货商谈判时要明确以下价格种类:

1.到厂价

到厂价就是产品到厂时的价格,如果是国际采购,叫做到岸价。到厂价包含运费以及途中的损失费用。

2.出厂价

出厂价就是一种产品或商品在加工厂加工完之后,根据生产成本卖出去的价格。出厂价只含产品的成本再加上合理的应得的利润,不含运费以及途中的损失。

3.现金价

现金价就是以现金进货的价格。这是备受供应商青睐的价格种类。

目前,与中国企业做生意有两大苦恼:第一,价格压得过低以至基本无钱可赚;第二,拖欠货款。因此,很多企业宁愿利润低一些,也想要现金价。否则,财务上体现有利润,但实际利润在客户那里,供应商拿不回现金。

4.期票价

期票价就是客户开期票给厂商,进行定期兑换的价格方式。

5.净价

净价就是不包含损耗的价格。

6.毛价

毛价包括损耗以及手续费用等。

7.现货价

现货价就是拿现货的价格。

8.合约价

合约价就是通过合同所约定的价格。合约价是有风险的,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或下降都会对合约价造成影响。

9.订价

订价即一口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10.实价

实价就是最后供应商能够拿到的价钱。比如,现在很多商家进行的促销活动等,都是由供应商买单,供应商最后拿到的钱是减去活动发放的商品剩下的实际商品的价钱。

价格有很多种,谈判时一定要写清楚价格的种类,以免发生纠纷。

议价谈判技巧二、搜集大量相关的信息企业在谈判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收集的资料有两种:容易得到的信息和不容易得到的信息。

1.容易得到的信息

谈判模式及历史资料

订购方要掌握供应商谈判技巧的趋势、供应商上次谈判的方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比如日本人谈判就是拖延战术。曾经一个美国采购团到日本采购,日本人事先知道了美国人回程机票的日期。美国人来到日本后,日本供应商先不进行谈判,而是到日本各地游览,以此拖延美国人。直到美国人返回的前一天,日本人才开始谈判。最后草草收场,日本人取得了谈判的成功。

产品与服务的历史资料

订购方要掌握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的水准,如产品和服务的档次、缺陷,然后抓住供应商的弱点增加谈判筹码,以此降低价格。

稽核效果

从会计或采购稽核可发现要加强控制的地方。比如采购浪费严重,供应商加强改善,就可以把价格降下来。

最高指导原则

最高指导原则包括政府法令、公司政策和过去发生的先例,以增加谈判力度。比如,石油有国家规定的价格,如果供应商高于这个价格就可以提出。又如对方的价格高于其他供应商,也可以提出质疑。所以,作为采购方要掌握供应商与其他客户的价格。

供应商的运营状况

从供应商的销售人员及其竞争能力可了解供应商的优劣势。订购方可以通过与供应商销售人员的谈话来了解其经营状况,如果发现供应商订单不足,在谈判中就可以占据优势。

谁有权决定价格

订购方要汇集有决定权的人的个人资料并加以运用,要与有决定权的人进行谈判,否则不去谈判。找到决策者之后,要从侧面收集其个人资料,投其所好,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掌握关键原料或关键因素

即运用80/20法则,争取主要牺牲次要。产品结构有主材料、副材料,副材料的价格可以不降,但主材料的价格必须降。如果把供应商的全部价格都压下去,会造成心理不平衡。对采购方来说,只要主材料的价格下降,就可以减少大量成本。

利用供应商的情报网络

订购方可以利用价格趋势、市场占有率、设计变更了解供应商的情况,或者登陆供应商的网站获得并分析这些情况。一般而言,如果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很大,价格的让利余地就很小;反之,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供应商可能会大幅度降价。

2.不容易得到的信息

寻求更多的供应来源(包括海外)

采购方通过寻求更多的供应来源,做出另攀高枝的姿态,逼其就范。

运用成本、价格资料进行分析

采购方要分析产品的构成、原料、加工费等,必要时借助成本分析师,然后质疑产品的价格。比如日本人买德国的一台设备时,首先把设备放到磅秤上称重,并说按铁的成本计算,设备的价格实在太高。这样就打击了德国人的自信心,在谈判中赢得了主动。所以,掌握成本分析资料非常有帮助。

供应商的采价系统

根据供应商的采价系统化整为零,按供应商各个主生产排程来推估。即把每一道工序的加工费和物料费加在一起,推估出产品的成本价格,这需要订购方具有一定工艺水平的人才。

掌握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即提供给对方的信息愈少愈好,尽量让对方发言,从中找出对策。谈判时,要少说多听,要把对方讲话时透露出的信息整理起来,以对方讲的话去反击他是最有力量的,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了解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谈判是在双赢的基础上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要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接近对方的底线一方为胜。谈判双方都有自己的价格底线,两个底线之间是有差距的,如果对方接近自己的底线,就是对方赢;如果自己接近对方的底线,就是自己就赢。这两种情况都是双赢,只是谁的利益更大。

3.议价前的三个分析

议价前要进行以下三个分析:

比价分析

比价分析就把市场上同等价格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所以,订购方要收集市场上的价格数据。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就是将产品的原料成本、加工费、合理利润等加在一起得出的成本进行的分析。通过成本分析能够了解到对方的价格底线。

边际利润分析

每个企业都有盈亏平衡点,达到盈亏平衡点以上就有利润,盈亏平衡点以下就没有利润。在盈亏平衡点以上时,由于自己的订单量大,对方能够取得很大利润,此时订购方就可以提出降价,让供货商让出部分利润。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逐步探到客户的价格底线。

议价谈判技巧三、谈判取胜的九条规律总体来说,谈判取胜主要有九条规律:

1.不要过分热情

采购方谈判时不要太热情,过于热情就会让对方看出非他莫属,这样在定价时就会失去优势。作为采购方,要装作漫不经心、可有可无的样子,使对方产生我需要你的强烈意愿,供应商就会主动把价格往下调。

2.先信任后谈判

谈判时最好不要直奔主题,可以先通过闲聊取得对方的信任,这样对方在价格上容易做出让步。谈判往往不是一次能够成交的,要经过多回合的谈判才能成功。

3.重视闲聊

在与对方闲聊的过程中,能够掌握对方的信息,甚至能看出对方的价格底线。

闲聊时要注意三个原则:

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聊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建立起双方的感情和信任。

不要谈有争议性的话题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有争议性的话题不利于谈判的进行。所以,不要谈有争议性的话题,特别是一些政治性话题。

不要习惯性地反对

不要习惯性地反对别人的观点,当别人表达一种观点时一定要说非常好,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等。这样可以拉近彼此的感情和距离,没有必要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与对方一争高下。

4.遵守等级制度

谈判一定是对等的,这才能显出对方的诚意。比如谈判的双方一个是采购部经理,一个是销售员,这在礼仪上是极其不礼貌的,说明对方没有诚意。

5.注意礼节

谈判时要注意礼节,例如,要注意着装,接到别人名片时,一定要把名片拿在手里默念一下,谈判时把名片放在桌子上,随时记住对方的名字等。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为了谈判成功,一定要注意礼节。

6.注意谈判环境

一般来说,谈判环境要选在比较安静的地方,这样谈判效果会比较好。

7.不过分依赖律师

如果第一次谈判就带律师,会使人产生生意没做就准备打官司的不良感受,所以不要带着律师去谈判。

8.通过和谈解决矛盾

谈判会有冲突、矛盾,切记千万不要发脾气,要通过心平气和的协商来解决问题。

9.准确记住对方提供的信息

准确记住对方提供的所有信息,在对方讲话时要做好记录,以便谈判时运用。其中很重要的信息是,一定要记住对方的姓名和职务,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下次见面时让人感觉非常亲切。

议价谈判技巧四、获取对方价格底线的妙招谈判是在双赢的基础上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所以,一定要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

价格探底有如下九招:

1.假设试探

采购方可以假设自己运输、提供原料、现金付款,看对方分别给出的价格,这样就能推算出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2.低姿态试探

低姿态试探就是采购方处在企业起步的困难阶段,希望对方给予支持,等到自己壮大以后再回馈厂商。如果是很有潜力的客户,供应商往往会抓住不放,并且双方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所以用低姿态试探,可能会得到比较好的价格。

3.派别人试探

采购部不直接去谈判,而是派别的工厂或者本工厂其他部门的人去谈,把供应商的价格降下来,当采购部真正去谈判时,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谈,至少不会高于之前的试探价格。这样,能够极大地压缩价格空间,并逐步接近供应商的价格底线。

4.以次转好试探

采购方可以用次品进行试探,通过次品的价格推估正品的价格,这样就能探到对方的底线。

5.规模购买试探

采购方可以进行规模购买,成为供应商的A类客户,对方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会给以优惠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接近了对方的底线。

6.让步试探

谈判就是双方相互妥协,谈判的艺术也叫做妥协的艺术。双方一步步地做出让步,逐渐接近对方的价格底线。

7.合买试探

合买试探就是为取得更低的价格,承诺供应商为其介绍更多的客户。这个方法极具诱惑力,往往能够得到很好的价格。

8.威胁试探

用别的企业的价格威胁该企业,使对方产生危机感,这样可能把价格降下来。

9.最后价试探

提出自己最后的价格,如果对方不同意也不再让步,这就是最后价试探。如果对方急于做成这笔生意,往往会接受最后的价格。

通过这九招,能够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将为取得谈判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议价谈判技巧五、谈判艺术的七个音阶谈判艺术主要有以下七个音阶:

1.漫天要价

订购方谈判时,砍价要狠,让步要慢,不可随心所欲。

砍价要狠

砍价其实是一种心理学,一定要狠,不能不敢砍价,这可能使对方认为自己是里手、行家。谈判就是一种意志力的博弈,所以砍价一定要狠。

让价要慢

与供应商谈判时,让价一定要慢,如果让价太快,成交的价格会很高。

2.虚与委蛇

低于实价,诱人上钩。销售人员往往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客户,一旦与客户签完合同,就换成完全相反的姿态。这就是虚与委蛇。

3.中途换人

当谈判变成僵局时,中途换人不仅能够给对方施加强大的心里压力,而且能够避免尴尬,缓解僵局,补救失误。

4.出其不意

要有惊奇的情况、惊奇的时间、惊奇的行动、惊奇的资料、惊奇的人物、惊奇的地方、惊奇的权威,给对方以出其不意。比如当谈判价格僵持不下时,突然找到行业里的权威人士帮助洽谈、协调,使对方做出让步。又如惊奇的资料,可以收集到对方与其他客户价格的影印件或复印件,给对方展示时不能一次展示完,达到给对方以震慑力的目的。

5.步步逼近

谈判时要挤压水分,力戒急躁,要慢慢来,步步逼近对方的价格底线。

6.投石问路

投石问路就是假设性试探,在数量加减、介绍合作伙伴、自己运输、提供原料、一次付款等情况下,价格分别是多少,这样就能探到对方的价格底线。

7.让步策略

让步不可太快,开价低的买主成交价低,让步快的卖主成交价低。在重要问题上让步,通常会吃亏。如果谈判进度快,对双方都不利。

议价谈判技巧六、谈判七项逻辑方法谈判时要注意逻辑方法,主要包括:

1.明确回答法

谈判时要明确回答,答必所问,切忌答非所问。必须明确、具体地回答对方,不要给其想象的空间。

篇6

关键词:国际EPC;投标:报价

中图分类号: TU7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国际EPC工程的市场细分竞争非常激烈,国际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投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涉及到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情、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的规范和标准、项目市场的竞争态势、合同形式和条款、工料机消耗标准,以及国际贸易、保险、金融、税收等诸多方面。—个合理的、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是正确进行投标报价,保证适度利润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总承包商增强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拓宽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EPC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承包商早期介入项目设计阶段,能充分考虑到现场的施工方案、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等方面,有效地进行优化设计;(2)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设计阶段就有较多接触和交流意见的机会,避免设计与实际不符等现象,减少设计和实施出现问题互相推诿等,可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3)存有一定的风险,作为承包商来讲,如果设计图纸不全面或设计深度不够或对技术标准和要求没有全面的了解,对发生的费用必须由承包方负责,所以承包商的责任相对增大。在投标过程中,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经验就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提出了以下几点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1 国际EPC项目投标技巧的分类

目前,在国际工程项目建设中招标投标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投标技巧对建筑承包企业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

1.1、扩大标价法。扩大标价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是除了按正常的已知条件编制价格以外,对工程中没有把握或变化较大的工作,来采用扩大单价的一种方法,这样就可以增加“不可预见”费,减少风险。然而这种作标方法一般总价比较高,这就不容易中标。

1.2、先亏后盈法。为了进入某一地区,承包商依靠自身的雄厚资本实力,使用的一种只求中标、不惜代价的低价投标方案,想要应用此手法,必须要求承包商有较好的资信条件,或者能够提出施工方案。

1.3、不平衡报价法。单价合同与工程量按实际计量结算主要采用不平衡报价。这就要利用其工程量清单中部分工程量或个别计算有误,来慢慢分析其工程量将来结算时可能减少,将其单价降低;反之则单价升高。

1.4、成本分析法。成本分析法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能力。要做仔细的成本分析,它不仅仅要做计算预测利润,还要前提确定报价。近年来在对本项目成本预测的基础上,类似工程项目的经验进行造价比较相结合,就应该考虑适当的利润,这样就可以确定合理的定价。这样做是为了探讨这个报价的风险和赢利。

2 国际EPC项目的投标技巧选择

在国际的EPC工程承包投标中,承包商要进行一系列的考虑,如自己的实力、需要投标项目的特点和承包商本身市场战略等因素,当然还要考虑竞争者的战略。从而采取相应的定价策略。在投标活动中,一定要考虑采用的投标策略是否合适,是否有好的作价技巧,这些都是十分的重要。因而要想投标成功,不仅仅要仔细认真的去研究投标策略,也要讲究投标技巧。而通常说的“作价技巧"是指在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基础的情况,在有一定市场了解的基础下,采取的适当的具体作价方法。

l、企业施工任务趋于饱和或者饱满时,要想标与否均可,可提高利润率。而且一旦中标,即可获得较高利润,为了增加“不可预见”费,减少风险,就可以采用扩大标价法。

2.2、企业施工任务在某些地区基本打开局面时,或基本满足,可通过采取获取一般利润水平来报价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成本分析法,对成本进行具体的分析,考虑适当的利润。

2.3、企业在某地打开局面,或施工任务准备不足;当企业扩大了市场、创造出一定声誉时,可以薄利保本的原则报价,这样的就可以用先亏后盈法,首先不惜代价的低价投标方案,进入该地区,这样就可以提高承包商信誉

2.4、对投标竞争激烈工程,短期能突击完成的工程,以及工程量大、工程简单的工程,如里程长的道路工程或者建筑群体等,报价则可偏低一些。

2.5、对特殊工报价则可高一些,一般房屋建筑工程报价宜低。

2.6、在一个投标工程中,其他条件不变,不提高总报价,对不同分部、不同项目可采用不平衡报价法。如:

(1) 对于那些有漏洞的地方,或工程内容做法说明不清楚的项目,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索赔和降低工程总报价水平,其单价可低一些。

(2) 对于那些以后要施工的部分,估计暂估价格或暂定工程,除了估计不会施工的部分可低一些外,其单价可高一些。

(3) 对施工过程中会减少工程量的项目,可以稍微降低其单价,这样即使降低报价,在工程实施时减少的收人额度也不会太大;估计施工过程中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可以适当的报价稍高,这样,在工程施工时增加收人同时,对报价影响不大。

(4) 对后期项目(如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等)报价可以适当的放低;对能先结算工程价款的项目(如基础工程、土方等) 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其单价可高一些。

(5) 对工程量很难于计算准确的项目,如土石方工程,或者其他一些项目其单价可以报得高一些,这样做既存在多获利的机会,又不会影响投标总报价。

3.国际EPC项目的投标策略分析

根据不同招标工程的竞争形势和不同情况来制定投标策略,采取不同的投标策略。投标策略并非不可捉摸的东西,是非常灵活。投标策略有四大要素:掌握主动,随机应变,把握形势以长胜短。投标企业只要抓住这四个要素,然后结合具体工程情况,来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有可以在不断的竞争形势中取得大的成功。

3.1、掌握主动。也就是在投标竞争过程中,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竞争形势,投标企业一定要善于把握主动。例如,在选择投标对象时,不利不投,做到能投则投。如果是适合本企业施工能力和特点,可以发挥企业优势的工程;如果是适合当前企业的经营需要,并具备投标的条件;如果是外部影响因素对本企业有利等,就可以积极的参加投标。反之,就不要参加。

3.2、把握形势。也就是在工程投标活动中,要注意搜集情报信息,掌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为此就需要了解自己,了解市场,了解对方。

3.3、随机应变。一是,在确定投标报价时,必须根据影响报价较大的企业因素和市场信息变化,适时做出决策;二是,要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投标策略。

3.4、以长胜短。以己之长胜对手,也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战胜对手。在“把握形势"的基础上,使用SWOT模型分析本竞争对手和对手企业的劣势和优势。

4.国际EPC工程投标报价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1.仔细研读招标文件,获取有效信息

对于招标书的内容一定要仔细研读,弄清下列关系要素(由于业主的招标文件是在许多国际EPC项目中可能是唯一的基本数据来源,也是编制投标书的依据主要来源):(1)工作范围的准确界定,工作量是否准确程度,决定报价的是否有优势;(2)汇率及付款条件、项目所在国的币种等,尤其要弄清分期付款比例相关的制约措施;(3)项目所在国家的各项取费标准(海关、税收、劳动力许可证等);(4)标书中要求的工期,也就是工期的安排,尽量优化合理工期安排;

4.2.获取一手资料,踏勘施工现场

参与国际EPC工程投标时,总承包企业必须要对招标项目所在国家(地区)和项目现场及周边的环境条件以及相应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以期能够获得第一手的项目背景资料,尽量避免不熟悉项目所在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的情况发生。

结束语

国际EPC工程的市场细分竞争激烈,国际EPC工程项目总承包投标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涉及到生产要素是多方面。本论文从基本层面进行分析,对发达国家在国际EPC项目上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类研究,这一点是非常具体的、实际的和有新意的,这将对今后的实际工作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园林工程 成本控制

前言

当今,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所以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注重了自身的生活环境,每个地方都在注重着实开展景观工程建设。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可以有效的实现成本管理以及控制,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目前的施工企业经常因为景观园林工程的投标决策不合理,施工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成本控制不当等等因素,造成了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 下文主要就是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1投标决策分析

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各地基本上都加强与规范了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工作,招标方式从以议标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公开招标为主,通过参加投标成为施工企业承接工程的重要途径。 如果项目投标时因多方原因,造成标价严重偏离成本,则就成为潜在的亏损项目,且难以扭转。 因此,正确的投标决策是施工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而报价则是投标决策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最重要一步。投标价格是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市场价格,运用报价技巧与策略做出的。 投标报价的制定难点是:既要做到在投标竞争中有利可图,又要使得报价具有竞争力。 因为报价的编制不能象编制施工图预算那样套用现成的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等制定,而是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项目自身的情况、企业自身的条件以及投标竞争对手的报价等,进而对投标报价进行调整,才能做出合理、有竞争力的报价。 可见,合理的投标决策对投标价格的确定非常重要。以园林项目为例,施工企业常通过几个步骤和方法进行投标报价:

1)成本控制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土方拆除修筑成本、园林景观工程修建成本以及水电安装成本。 这几项主要内容指的就是以现场的施工、管理情况,投标时人工、材料的市场信息、进场时间、对植物采购、种植的季节性影响,以及铺装材料的损耗率等原因所进行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成本单独核算。

2)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期望达到的利润比例,得到投标总价。

3)在投标总价确定的基础上,采用不平衡报价等方法提前企业资金的收回时间,间接地获得经济效益。 由于一般是按照工程进度付款,前期资金压力较大,采取不平衡报价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率,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同时,由于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某些工程量为暂定量,以结算工程量为准,如果能巧妙运用这种报价方法,还有利于企业转移风险。

此外,园林景观工程招标的最大特点是涉及面广:一个景观招标项目会涉及到土建、装饰、安装、市政以及园林景

观工程几大分项工程,因而企业要在总价确定的基础上,合

理分配各分项报价。

2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机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 园林景观工程虽不像建筑工程那样“人命关天”,但如果运作不规范,管理不完善,极有可能出现设计与实际效果大相径庭,造成资源和资金上的浪费。 因而,进行合理的投标报价,企业拿下项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完善成本管理机制。施工时的成本管理,要经过开工前的成本核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完工时的成本考核三个主要阶段,只有把握好这三个阶段,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横向业务联系,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职能作用,技术部门的指导作用,计划部门的基础作用,物资、设备、质检、安全等部门的管理作用,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纪检部门的法律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等,在企业内部做到明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责任制。管理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考核机制配合,合理的考核奖励制度可以有效的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帮助企业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企业考核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 考核时间可以分月度、季度和竣工考核,也可以是按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即各分项工程结束、总体工程竣工进行考核。 施工企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做出规定。

3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分析

施工阶段是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景观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主要有材料成本控制,人工成本控制,机械设备管理控制。 景观工程,尤其是园林工程,材料的价格一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材料,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及时准确的向预算人员反馈市场价格。采取劳务分包形式的施工企业,控制人工成本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劳务管理。 重点在项目单价的确定和零星用工、预算外用工的控制上。 成本管理人员必须真正熟悉、理解劳务合同内容, 力求做到分项工程单价已包含的工序不重复计价。 零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的核算上有一定的困难,此时会增加人工费控制的难度。 为了方便控制可采用包干价,在分项工程单价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进行包干,这样既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计划成本外人工费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双方因合同产生纠纷。合理的管理机械设备,主要是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机械设备。 在购置设备前应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对设备购买和租赁方案进行多方面比选,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平时使用要注意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维修费和使用费。项目部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合理的使用施工机械,力求做到使用机械设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最大的发挥机械利用效率。

4结语

景观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施工企业的投标决策、企业施工管理机制,又与施工过程成本中的材料、人工和机械成本控制相关;通过投标决策分析,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机制和施工过程成本控制分析,并提出了对应的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使施工企业能够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卞世卉.小议园林景观工程的造价控制[J].

[2]罗翠华,杨子清.浅谈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

篇8

一、员工离职成本分析

员工离职成本是指员工离职后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成本和代价,包括实际成本和无形成本。实际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等,无形成本包括空位成本、对其他员工精神上的影响、成熟员工到竞争对手后对企业的威胁、机会成本等。

(一)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当初为获得合适员工而在招聘、信息、资料甄选、面试考核等方面投入费用的总和。高层管理者的招募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可能还会借助猎头公司,则招聘的成本会更高,因此,他们的离职也会带来更多的取得成本。

(二)培训开发成本

培训开发成本指企业为使员工达到胜任某个职位的技能并取得预期绩效所付出的成本。具体包括实际付出的资料教材费、培训师授课费、培训场地占用费、受训员工在受训期间的薪金、受训期员工劳动时间损失与生产率损失以及主管的培训管理成本等费用。

(三)离职前低效成本

员工一旦有了离职的意向后,往往不再安心本职工作,对现有工作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从积极性降低到员工离职这一期间,员工的低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必然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成本。

(四)空位成本

空位成本是指员工离职后,要重新招募新的成员,但是在原来员工离职到新的员工开始工作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段,在这期间由于岗位暂时空缺而发生的空岗损失。员工尤其那些不可替代岗位的员工的离职可能会造成某些业务的停滞,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高层管理人员离职后的空位成本会更高。

(五)损失的生产率费用

新雇员需要熟悉新工作、公司政策、惯例等,这个过程会带来损失的生产率费用,包括:被雇佣以前的空缺损失;相对于有经验的老雇员来讲,作为新手只贡献了部分的生产率;新雇员在完全进入角色前,犯错和失误所带来的损失和浪费;合作者和主管为带动这个新雇员跟上组织速度所花费的时间,这会使他们的生产率降低;当离职者是企业中的关键性员工时,这一损失会更大。

(六)离职者对留下者造成的心理影响

离职者给留下者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反应,比如会对留下者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等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他们的离职意向。某些影响力大的员工离职事件会造成群体心理动荡,减弱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动摇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信心,这方面的损失很难估计。另外,如果大规模的员工离职会对企业造成极具破坏力的冲击,处理不好,将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企业丧失了其核心竞争力。

(七)雇员离职造成的企业知识技能损失

由于雇员离职,其在企业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工作技巧以及员工熟练的工作技能也被带走,随之流失的可能还有一部分客户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项难以估量的成本损失,也是容易被企业忽视的损失。

二、企业的应对措施

(一)降低招聘时的成本

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经常性的工作,一个组织要想永远留住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是不现实的,也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手段所能控制的。当工作机会充裕时,员工流动比例较高;当工作机会稀缺时,员工流动比例较低,再加上组织内部正常的人员退休、辞退以及调动,使得人员的补充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招聘工作一方面直接关系到组织人力资源的形成,有效的招聘工作将在提高组织人员素质和结构的同时,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招聘和录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有效的招聘工作能节约组织的招聘成本、提招聘效率,并为以后的培训、考评、工资福利、劳动关系等管理活动打好基础。成功招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费用,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1、招聘应坚持效率优先原则。效率优先首先表现在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根据组织人力资源规划的用人需求以及工作分析得出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招聘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如果暂时缺乏合适的人才,应做到宁缺毋滥。其次,效率优先还表现为力争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录用到高素质、适应组织需要的人员。根据不同招聘要求,灵活选用适当的招聘形式和方法,在保证招聘质量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招聘成本。

2、适时地实行内部招聘。内部招聘是指通过内部提升、工作调换、工作轮换、人员重聘等方法从组织的内部人力资源储备中选拔出合适的人员补充到空缺或新增的岗位上的招聘方式。内部招聘可以节约成本。同时还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培训项目,减少因职位空缺而造成的损失。从招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来看,由于组织对内部员工有较充分的了解,如对该员工过去的业绩评价的了解,对员工的性格、工作动机、工作态度以及发展潜能等有全面深入的考察。内部招聘就更有利于招聘到合适的人员,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事决策的成功率。

(二)降低管理过程中的成本

有效地管理可以使员工的自身价值得到提升,使员工有归属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最终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1、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里的员工尽管差异很大,但大多数都渴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作为管理者,一方面应通过各种有效的举措,包括培训来满足员工的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转换成深刻而持久的工作驱动力,士气高昂干劲倍增。另一方面,员工无法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时,就会形成心理压力,并在各方面表现出来,如工作出现失误,产品质量粗糙,损耗增加,公然违反员工守则或得罪顾客等。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解雇或辞职的事情就有可能要发生。成功的培训能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转变工作态度,强化行为规范,既减少尽责压力,又可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样可以使其喜欢并留恋正在学习和成长的工作岗位,从而减少人员的流动,也有助于降低流失率和管理成本。

2、采取正确的薪酬管理。薪酬管理是指组织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可以采取浮动工资占较大比重的薪酬策略;对于普通员工,可以采取浮动工资比重较小的薪酬策略。有效地薪酬管理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的员工。组织支付的薪酬,是员工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他们生存的基本保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求,而有效的薪酬管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满足这些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实现对员工的激励。通常情况下,薪酬总额占组织成本总额的40%-90% ,通过有效的薪酬管理,组织可以将自己的总成本降低4%-6% ,从而可以扩大企业和利润空间,提升业绩。

(三)降低离职后的成本

在员工正式离开企业后,应不断保持电话、信件等的密切联系,及时把企业新的情况和发展动向告知离职员工,并对离职员工在新企业的发展状况做跟踪记录,形成离职员工信息库。安排固定的联系人,定期开展一些关系的维持活动,让离职员工感受到来自原公司的关怀,仍旧保有归属感,如邀请他们参加公司节庆、定期寄送公司刊物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感动员工,鼓励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还可以宣传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返聘制度,动员他们重返公司,使公司与离职员工实现双赢。因为老员工与新员工相比更熟悉公司文化、公司业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招聘成本和培养成本,还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经验。包括摩托罗拉、IBM在内的很多公司都针对主动辞职的员工设立了“回聘制度”,将离职员工看成“校友”,花巨资培育遍布各行各业的“毕业生网络”,这种做法值得公司借鉴。

三、结束语

员工离职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现象,也是职业场上一个很自然的规律。正常的人才流动就像是血液的新陈代谢,运动场上的接力赛。如果因为花费了培养的成本,就限制人才外流,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况且即使实现了,企业机体也会老化,这种企业也难以生存。企业所要思考的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降低离职率,降低企业的培养成本。怎样为员工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和提升的空间,这是最关键的。

参考文献:

1、娄春辉.员工自愿离职因素及其成本模式分析[J].商业时代,2004(21).

2、行金玲.雇员离职成本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12).

3、罗洪儿,黄金菊.企业员工流失成本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4(9).

4、叶映.引致员工离职的企业因素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7(S1).

篇9

【关键词】水平定向钻;工艺;报价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在不断地壮大,为工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因此,新时期下,加大水平定向钻施工工艺及报价的探析,对确保水平定向钻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平定向钻机系统简介

1、钻机系统:是穿越设备钻进作业及回拖作业的主体,它由钻机主机、转盘等组成,钻机主机放置在钻机架上,用以完成钻进作业和回拖作业。转盘装在钻机主机前端,连接钻杆,并通过改变转盘转向和输出转速及扭矩大小,达到不同作业状态的要求。

2、动力系统:由发电机和液压动力系统组成动力源是为钻机系统提供高压液压油作为钻机的动力,发电机为配套的电气设备及施工现场照明提供电力。

3、控向系统:控向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监测和控制钻头在地下的具置和其它参数,引导钻头正确钻进的方向性工具,由于有该系统的控制,钻头才能按设计曲线钻进,现经常采用的有手提无线式和有线式两种形式的控向系统。

4、泥浆系统:泥浆系统由泥浆混合搅拌罐和泥浆泵及泥浆管路组成,为钻机系统提供适合钻进工况的泥浆。

泥浆是定向穿越中的关键因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域不同,所穿越经过地层情况也均不相同。开钻前,应按本工程穿越泥浆工艺要求及地质情况编写配制方案,确定正确的混合次序,按不同的地质层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泥浆。

5、钻具及辅助机具:是钻机钻进中钻孔和扩孔时所使用的各种机具。钻具主要有适合各种地质的钻杆、钻头、泥浆马达、扩孔器、切割刀等机具。辅助机具包括卡环、旋转活接头和各种管径的拖拉头。

三、水平定向钻的施工原理

定向钻机的钻进系统有导向的作用,在到达目的点后的楔形钻头将被换成一个锥形扩孔器,以便在回拉钻杆时将钻孔扩大到所需直径,同时将需要埋设的管道牵引入已钻成并扩好的孔涠,在该过程中所有的作用力都在通过钻杆传到钻头。导向钻进过程是受三维控制的,通过钻杆的旋转和一个特殊设计的楔形钻头来完成线性前进,如果想改变方向,可以暂停钻杆的旋转力,并将楔形钻头的楔面崮定到相应的位置。钻头的位置、及钻头与地面的倾斜度和楔而角度的重要数据均会通过一个电磁探测仪传送到地面上的接收仪器中。这套液体辅助的,带可开关的冲击具的钻道系统――定向钻机即使在含碎石和砾石的土质中也能保证理想的定向钻进功能。液压冲击不是造在钻头里面,而是在推力架中。钻进系统和膨润土(为使已地下成型孔洞在规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而采用泥浆护壁)混合器通过一个液压站驱动装置来驱动。通过旋转使楔形钻头的作用力保持在中心,楔面的转向过程是在旋转停止后进行的。成孔后,扩孔器后面带着要敷设的管线沿钻机方向缓缓拖拉而完成管线的敷设。

四、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技术工艺

1、钻导向孔

要根据穿越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钻机、钻头,钻头在钻机的推力作用下由钻机驱动旋转(或使用泥浆马达带动钻头旋转)切削地层,不断前进,每钻完一根钻杆要测量一次钻头的实际位置,以便及时调整钻头的钻进方向,保证所完成的导向孔曲线符合设计要求,如此反复,直到钻头在预定位置出土,完成整个导向孔的钻孔作业。

图1钻导向孔

2、预扩孔施工

一般情况下,使用小型钻机时,管线直径大于200mm时,就要进行预扩孔;使用大型钻机时,当产品管线直径大于350mm时,就需进行预扩孔。在钻导向孔完成后,钻出的孔往往小于回拖管线的直径,为了使钻出的孔径满足回拖管线要求,需要用扩孔器从出土点开始向入土点将导向孔扩大至要求的直径。预扩孔的直径和次数,视具体的钻机型号和地质情况而定,一般地质条件3-5次扩孔可达到回拖管线条件。

图2预扩孔

3、管线回拖

地下孔经过预扩孔,达到了回拖要求之后,将钻杆、扩孔器、回拖活节和被安装管线依次连接好,从出土点开始,将管线回拖至入土点为止。经过钻机多次预扩孔,最终形成比管子直径大200mm的回拖孔或以回拖管线管径的1.3-1.5倍的回拖孔。回拖管线时,先将扩孔工具和管线连接好,然后,开始回拖作业,并由钻机带动钻杆旋转后退,进行回拖。由于扩好的孔中充满泥浆,所以产品管线在扩好的孔中是处于悬浮状态,管壁四周与孔洞之间由泥浆,这样即减少了回拖阻力,又保护了管线防腐层。

图3回拖管线

五、水平定向钻施工条件及控制要点

1、水平定向钻施工条件

(1)地质情况:地质情况是工程造价、工期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好穿越的地层是黏土、粉质黏土、粉砂、中砂等,最难穿越的地层是花岗岩、卵砾石、流砂等。

(2)钻探要求:一般要求在穿越中心两侧20―30m,沿中心线方向间距100m设勘察孔,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勘察孔要适当加密,孔深应在穿越管道深度以下10m。

(3)穿越施工前,应对地质勘察孔进行封堵。

(4)定向钻钻孔不宜过浅,以避免因不能成孔而形成喷浆现象。

2、控制要点

(1)钻机系统要求:钻机的回拖能力应满足要求。

(2)控向系统要求:穿越管道深度在15m以下时,应采用有线控向系统。

(3)泥浆系统要求:泥浆在回扩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泥浆的供给量决定钻进速度;地质情况不同决定泥浆的配比和回扩过程中的扩孔器的选择。

(4)钻机提供泥浆能力决定钻进速度,一般情况导向孔的钻进速度比回拖速度要快,但由于其他原因可能相反,例如控向系统采用有线式时,则导向孔的钻进速度相对较慢。

(5)人、出土角的控制:一般人土角控制在9―12°,出土角控制在4―8°,这样回拖阻力减小,便于管道的回拖。

(6)弹性敷设的曲率半径:一般为1500倍管道公称直径。

(7)穿越控制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人土点位置、人土侧冷弯弯管位置、人土侧起弯点位置、水平段起点位置、水平段终点位置、出土侧弯点位置、出土侧起冷弯弯管位置、出土点位置。

六、不平衡报价的概念

我国现行的投标文件一般包括经济标和技术标两部分。经济标包括内容众多,但最终以投标总价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一个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最后仅表现为一个总报价。因此,有经验的投标人在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总报价基本确定后,采用不平衡报价,即通过调整内部各个项目的报价,这样既不提高总报价、不影响中标,又能在结算时得到理想的经济效益。采用不平衡报价法主要保证两个原则即:“早收钱”和“多收钱”。“早收钱”,就是承包商在工程一开工,除预付款外,完成每一个单项工程都要争取提早拿到钱,就是在进行清单报价时,把工程施工中先完成的项目的单价调高,后完成的单价调低。由于前期的工作项目已经收回了工程投入,资金周转的问题早已得到解决,因此只要能保证整个项目最终赢利即可。不平衡报价的另一个原则是:“多收钱”。在工程量清单计价中,中标价是以招标文件中工程量乘以项目单价得出投标价,竣工结算价是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乘以项目单价。招标人在招标时采用的初设图纸中工程量难免会与竣工图中的工程量不符合,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签证是不可避免的,经招标人及监理认可的签证单,这就为施工单位“多收钱”提供了空问。

六、报价

1、计算投标工程的成本价是确定量终报价策略的前提

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管理、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总结已完工程的工、料、机消耗指标或企业内部定额预测所投工程的成本。标价的成本分析应考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外汇汇率变化等一些可变因素的影响。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是确定投标报价的前提,也是预测工程利润的基础。通过成本分析对工程的盈利和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2、投标报价的形成

2.1、定向钻投标报价一般采用的是清单报价的方式,即招标人给出工程量清单,投标人根据此清单内的工作内容,做出贴近实际的报价。最后以综合单价及总价的方式体现报价。

2.2、定向钻报价的组成一般含有扫线费用、定向钻施工费用、管段运输费用、预制管线安装试压费用、其他费用等。

3、编制投标报价技巧

定向钻施工报价中,因定向钻施工工艺复杂,而针对定向钻施工费用的定额依据不多,所以造成了价格组成不合理,往往需要造价员根据施工方案添加预算子目,对编制预算的准确度造成了一定难度。

为了能接近准确的做出报价,需要造价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熟知定向钻施工工序,对其中定额中没有的子目,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比如当地的造价信息、政府文件或是招标人认可的相关文件等,找到相应依据,完善价格组成。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工艺及报价是配水平定向钻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水平定向钻施工工艺及报价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作业成本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83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8-0144-03

[作者简介] 黎 秋,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科长、会计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江西 南昌 330008)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现有的成本管理制度已难以满足金融机构高层决策者的管理需求。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深化改革、稳健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全新的产品成本核算模式,努力研究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能性,并通过作业成本分析,有效控制和削减成本。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的成本管理现状,探索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思路与作用。

一、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成本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提品和服务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总和。在任何企业中,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以成本为对象、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其成本与工业企业的成本是有区别的。按照《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和《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成本是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各项支出的总称,包括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收回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如利息支出、营业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呆账准备金等,实质上是费用的概念。

目前,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管理方式如下:一是利息支出,包括存款利息支出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存款利息支出的管理方式,普遍采用的是应付利息备付率管理指标。二是营业费用,包括职工工资及各项提留、宣传广告费、租赁费、修理费、会议费、差旅费等。农村信用社一般采用预算管理如年初下达的费用预算指标或综合费用率、定额管理如年初核定的业务招待费或邮电费标准等方式。三是固定资产折旧费。农村信用社一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制定年度购建计划和原则,确定购建范围、标准、手续和监督等内容;另一方面制定固定资产分类目录,确定使用年限、折旧方法及其折旧率,按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四是呆账准备金。农村信用社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并根据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情况,有计划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其他风险资产减值准备和一般准备。五是其他支出。

从上述成本管理内容和方式上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的缺陷主要有:一是产品成本信息简单,影响产品科学定价。农村信用社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是存款、贷款和结算业务,存款的成本客观地表现为利息支出,而贷款和结算业务的成本信息无法从成本管理方式中获得,营业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并未在产品或服务中分摊。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必将加快,在产品成本信息简单的基础上,由于无法掌握某单一产品的具体成本,无法直接计算某单一产品的利润率,因而无法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差别化的产品定价,进而影响农村信用社产品开发和营销。二是客户成本信息空白,目标客户界定不准确。农村信用社的客户或客户群集中在农村,数量多,层次不同,接受产品或服务的愿望差异性大,单一客户的成本信息由于计算工作量繁杂、难以合理分配期间费用而基本上是空白,而空白的客户成本信息,无法判断哪一些客户创造了价值、哪一些客户带来了亏损,因而无法界定目标客户以实现差别化服务。三是机构成本信息模糊,影响机构合理布局。农村信用社的机构遍布城乡,尤以农村为最。机构成本信息直观的是其利息支出和营业费用,但管理部门的期间费用并未合理分配给单一机构,机构间的资金调拨也没有合理定价,单一机构的实际成本信息相当模糊,使管理会计的“本量利分析”无法在机构中进行,根据效益原则来合理设置机构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四是与收入配比的成本信息失真,业绩评价不科学。农村信用社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贷款的利息收入,与其配比的成本直观的是利息支出、员工的工资及各项提留、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呆账准备金等直接费用,但管理部门的业务费用未合理分配至与收入相关的成本中,造成成本失真。农村信用社法人内部的业绩考核指标一般采用的是收入和利润,在成本信息失真的情况下,业绩评价的结论往往也是失真的,不利于调动法人及其内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

二、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观察。

1.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

这是作业成本法形成的初衷,也是作业成本法的功能。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要深入到作业收集成本,并按成本发生的逻辑关系进行成本分配,这是保证成本数据真实正确的制度创新。由于这种制度的创新,解决了从产品、客户和机构等多角度核算成本的一致性问题。如果不实施作业成本法,农村信用社不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不全面的成本分析,会导致不同人员对同一产品或客户、机构的业绩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且有时各部分的总和与总体还不相等,也就是从不同角度如产品、客户和机构得出的盈利能力结果,与机构总部汇总之后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如能实施作业成本法,则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归集成本,都能得到相同的总成本,因为作业成本法把成本分解到了共同的、与考评成本有关的最低作业层次,再把从不同角度如成本对象得到的作业成本进行汇总,从逻辑上科学规范了总体与构成的严格对应关系。

2.优化业务流程和成本结构

按照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机构、产品或客户耗费了资源并导致费用的发生,而是业务流程和作业耗费了不同数量的资源,并导致了成本的发生。这一方法的基本观点是,成本是作业引起的,要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必须对业务流程或作业的设计进行优化和重组,不能像传统成本管理制度那样笼统地关注单位成本的高低。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要求,必须对企业的作业进行持续的改善,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并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目的。

3.有效支持市场定位决策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应开发和推广何种产品;产品应确定何种价格;产品应卖给哪些客户才能获利;要使用哪些分销渠道向客户销售产品。这些决策中的任何一种都涉及到对盈利能力进行评价的问题,也就是要考评每种决策所产生的成本和收入。如果没有真实的成本数据,是不能作出正确决策的;没有从多角度产生成本数据的一致性,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由于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数据不仅真实准确,而且多个角度相互一致,因而更能有效地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决策。

三、农村信用社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策略

作业成本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学者在研究传统成本制度如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对企业所有的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以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作业成本法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得到应用,随后非制造企业、金融企业、非盈利机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服务性机构也开始接受这一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作业成本法也适合引入农村信用社的成本管理中。而农村信用社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必须分阶段做好明确目标、界定术语、收集数据、分析信息、使用信息这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阶段是明确目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大致分为战略成本管理、产品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控制或降低成本三类。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情况还难以达到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时机尚不成熟。产品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是农村信用社业绩评价的最新要求,高层决策者十分关心这类信息,因此,应当作为应用目标之一。控制或降低成本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首选的应用目标。明确目标后,农村信用社应制定项目计划书和详细的项目方案。

第二阶段是界定术语。作业成本法要求准确界定农村信用社使用的以下术语:

1.成本对象

农村信用社采用的是等级制的责任中心,在法人机关内设有办公室、人事、计划信贷、财务电脑、稽核监察、保卫、资产保全、客户服务等职能部门,在基层设有营业部、信用社(支行)、分社(分理处)、储蓄所等营业机构。产品和服务主要是信贷、存款和结算。客户和客户群可分为农户、个体工商户、企业、政府部门等种类。

2.作业

农村信用社的流程改造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以操作流程为引线可比较容易区分和定义作业。可将作业成本库划分为贷款中心、存款中心、结算中心、文秘中心、人力资源中心、财务会计中心、稽核监察中心、信息网络中心、安全保卫中心、后勤服务中心10大类,并根据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特点,划分并定义出58个作业:在贷款中心下定义贷款咨询、贷款申请、贷款调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检查、贷款档案管理、不良贷款管理、贷款归还9个作业;在存款中心下定义吸收存款、支取存款、个人账户管理、单位账户管理、其他负债管理5个作业;在结算中心下定义借记业务、贷记业务、清算业务、卡业务4个作业;在文秘中心下定义管理与协调、培训、秘书、文印、档案管理、工青妇活动6个作业;在人力资源中心下定义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管理与协调、绩效考核、劳动保障、职称管理、党务工作8个作业;在财务会计中心下定义报表、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核算与考核、管理与协调、结算开销户管理、现金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8个作业;在稽核监察中心下定义培训、风险评价、及案件处理、专项稽核、常规稽核、离任稽核6个作业;在信息网络中心下定义培训、系统开发、系统操作、系统维护、系统运行、系统安全6个作业;在安全保卫中心下定义押运头寸、守库、器械装备管理、管理与协调4个作业;在后勤服务中心下定义财产管理、后勤保障2个作业。

3.成本推动因素

农村信用社的资源包括损益表中的各项支出,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并根据作业成本库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等直接费用以及分摊的间接费用来确定资源成本推动因素。直接费用是指能够根据人员、机构、部门等因素,直接归集于作业成本库的费用;间接费用是指无法直接确认并需要按比例合理分摊的费用。作业成本库中的费用,根据作业对人力、财力、物力的耗费情况,来确定作业成本推动因素。一般可采用定量指标如回归分析法,或定性指标如经验判断来确定作业成本库中作业的比例,并按比例将费用分配给作业。

4.作业计量指标

农村信用社作业计量指标的确定,主要依靠职业判断和分析技巧。要按照作业定义和作业流程,分析作业成本如何发生、作业耗费的时间、账户数量、发生额、完成交易的数量等因素。由于产品和服务的复杂性,对作业计量指标的数量要求取决于产生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要保持采用信息的可获性与处理信息的成本相对平衡。因此,不同的作业其作业计量指标可能是不同的。作业计量指标按大类划分,可以有数量(如次数、笔数、账户数、人数、机构数、本数、件数、终端数、天数等)、价值(如平均余额、发生额等)和服务质量(如等候时间、差错率等)三大类。以贷款中心的作业为例,贷款咨询、贷款调查、贷款检查的计量指标是次数,贷款申请、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归还的计量指标是笔数,贷款档案管理的计量指标是账户数,不良贷款管理的计量指标是月平均余额。

第三阶段是收集数据。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工程尚处于建设时期,一些数据不容易从核心业务系统中获取,必须依靠人工计算才能得到,如各作业成本库的人员工资及各项提留、邮电费等就需要通过计算获得。伴随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信贷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信息系统也必将不断陆续开发和运行,数据的采集会更加规范、来源会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