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法律法规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常用的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常用的法律法规

篇1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业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四十年;

    (五)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五十年。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

    第五条 房地产转让时,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三十一条  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

    第四十二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后,其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为原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经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第三十九条 土地使用权因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届满、提前收回及土地灭失等原因而终止。

    第四十条 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由国家无偿取得。土地使用者应当交还土地使用证,并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

篇2

白震宁,寇永锋,王健,胡明丽 王洪艳,周雪忠

【关键词】 小肠病;中医疗法;用药规律;证候;数据挖掘

小肠为六腑之一,有着自身重要的生理功能、病机特点及证候特征[1]。中医辨证论治小肠病有其独到优势。笔者重点从中医小肠腑病角度,对小肠病患者的治法及用药规律等进行研究,从中获得一些有益资料,以期为中医小肠病系统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病例来源于2000-2009年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7家医院符合小肠病症状诊断及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66例,并按标准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247例,共计913例,1 112诊次,其中男性患者459例(50.27%),女性患者454例(49.73%),平均年龄(46.05±18.9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小肠病症状诊断标准及其依据 通过对100余部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小肠”内容进行检索整理,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内期刊(1994-2008年)有关“小肠”文章进行检索查阅,结合当代中医著作及教材(《中医藏象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针对小肠症状及证候的相关论述,并对北京和山西两地22位中医内科及消化病专家进行问卷咨询调查,整理归纳及建立中医小肠病的症状诊断标准:以脐腹部不适为中医小肠病必有症状,以脐周腹部疼痛、胀满、畏寒及大便溏泄、完谷不化、少腹拘急、肠鸣有声、便中带血、大便秘结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上述必有症状,且具备2个以上主要临床表现者,并需同时符合文献及专家调查中的小肠病证范畴,即诊断为小肠病。

1.2.2 小肠病证候判定标准及其依据 根据古今文献整理归纳结果、前期研究工作成果[1-2]及专家咨询论证汇总,提出小肠病10种基本证候(小肠实热证、小肠湿热证、小肠气滞证、小肠血瘀证、饮留小肠证、小肠寒热错杂证、小肠津亏证、小肠虚寒证、小肠寒凝证、小肠食滞证)的判定标准[3],供临床调查时参考辨证。

1.2.3 病例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精神类疾病患者,不能配合临床调查的;②伴有各种程度意识障碍的患者,不能配合临床调查的;③合并有严重妇科疾病患者;④合并有明确泌尿系感染、结石及肿瘤等疾病的患者;⑤合并有严重外科急腹症,危及生命者;⑥其他原因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症状的患者。

1.2.4 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小肠病症状诊断标准,并除外病例排除标准的患者,即可纳入小肠病临床调查。

1.2.5 数据采集、录入及预处理 在编制的“中医小肠病证治规律临床调查表”中填写数据需真实、规范、及时,参与调查人员均为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并经过填写培训。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个体化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将全部临床病例信息由专人录入结构化“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中,并对录入内容及格式进行审核质控。鉴于数据来源不同,可能存在症状、证候、病名、药名等描述同质异义表达的情况,故需采用人机结合方式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将录入数据按当前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常用术语进行规范,并将诊断和治法分割成最小术语单元进行分析。通过以上数据平台,建立中医小肠病多维关系数据库,对小肠病症状、证候、治法及用药等要素之间的多维关系进行数据挖掘[4-5]。

1.2.6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的“中医临床要素多维关系查询分析系统”来完成小肠的“病-症-证-药”等多维关系分析,联合利用WEKA、Business Objects等数据挖掘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在线分析系统(Online analysis and processes,OLAP)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频数分析;药物之间的关系采用复杂网络的无尺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小肠病常用药物及相互关联

基于无尺度网络方法,根据药物在处方中的使用频次及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配伍的关联度,分析中医小肠病的临床常用药物(核心用药)及其大致配伍规律。处于中心部分的无尺度网络图见图1。

图1 小肠病常用药物无尺度网络图

图1中每一味药物与周围药物的连线(数)表示它们关系的权重,线上的数字是同时应用的次数。可以看出,处于核心位置的陈皮、木香、黄连、生甘草、厚朴、白芍、茯苓等应用频率最高,是小肠病的常用药物。

2.2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布

在数据库中有明确治法记录者876例,经统计,小肠病主要治法为理气、祛湿、止痛、调和肝脾、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平调寒热等,见表1。表1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布表

2.3 小肠病临床用药分布

在数据库中使用中药汤剂者876例,共1 075诊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分布见表2。表2 小肠病临床用药分布表

2.4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范围

对913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小肠病证候以小肠气滞(39.21%)、小肠湿热(23.55%)、寒热错杂(13.25%)、小肠瘀血(16.10%)及小肠虚寒(10.30%)所占比例较大,还有小肠津亏、小肠实热等其他证候。见表3。表3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范围

3 讨论

3.1 小肠病主要治法分析

据临床调查统计,小肠病主要治法大致包括:理气、祛湿、止痛、调和肝脾、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平调寒热、涩肠止泻、通腑、养阴增液、益气、润肠通便等。其中理气法又包含行气、消胀、降逆等法;祛湿法又包含化湿、利湿、燥湿、渗湿等法;温运祛寒法又包含散寒、温肠、温中、温补脾肾、温化水饮等法;调和肝脾法则又包括健脾、疏肝等。其中以理气、祛湿、清热、温运祛寒、活血化瘀及平调寒热等为核心治法,此与小肠病的病机特点及其演变规律有着密切联系。小肠病虽治法繁多,但结合其病机规律及基本证候[2,6],归纳起来不外以“理气血、调寒热、除湿滞、和肝脾、平阴阳”为基本治则。

3.2 小肠病用药规律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小肠病以陈皮、木香、黄连、生甘草、厚朴、白芍、茯苓等为常用药物。其中陈皮、木香、厚朴均为理气药,陈皮理气调中,木香行气止痛,厚朴理气消胀,且能燥湿散满,三者配伍应用对小肠气滞之腹胀、腹痛有效。黄连清热燥湿,配伍木香为香连丸,对小肠热郁气滞、下利腹痛有效。白芍与甘草配伍则为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之功,多用于脐腹疼痛症状。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之功。上述常用药物与小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规律基本符合。此外,从用药规律也可反映出小肠的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临床常用黄连等清泄之品,此与小肠属阳、为火腑相合;临床多用理气通腑之品,如木香、陈皮、厚朴、枳实、大黄等,说明小肠须以通降为用。

其他常用药物还有延胡索、当归、炒白术、生姜、炮姜、砂仁、炒莱菔子、川楝子、大腹皮、黄芩、法半夏、薏苡仁、花椒、乌药、炒枳壳、枳实、桃仁、党参、乌梅、防风、大黄等。这些理气、化湿、清热、活血、散寒、健脾等类药物,在性味及配伍上基本反映了小肠病机的复杂性、用药的多样性,并与主要证候分布规律基本符合。

3.3 小肠病主要证候用药特征

据统计,主要证候具体用药情况如下:小肠气滞多用厚朴、木香、陈皮、莱菔子、延胡索、大腹皮、川楝子、乌药、炒枳壳等行气理气之品;小肠湿热多用黄连、黄芩、厚朴、陈皮、茯苓、薏苡仁、法半夏、苍术等祛湿清热理气之品;寒热错杂多用黄连、生甘草、炮姜、花椒、乌梅、黄芩、太子参、乌药、法半夏、干姜等寒热互调之品;小肠瘀血多用当归、赤芍、桃仁、大黄、川芎、丹参、郁金等活血化瘀之品,另厚朴、陈皮、炒枳壳、大腹皮、乌药等理气药也常同时应用,可见血瘀与气滞关系密切,活血必先行气;小肠虚寒多用炒白术、甘草、炮姜、党参、太子参、花椒、附子、乌药、小茴香、干姜、吴茱萸、桂枝、高良姜等健脾温肠散寒之品。

3.4 古今小肠病临床用药比较分析

通过临床小肠病证治规律调查,基本归纳出现代小肠病用药规律。同历代医家(特别是宋元明清)用药经验加以对照,可大致得出古今用药之不同特点。

古代用药特点主要是:①运用温热药较多,如丁香、肉豆蔻、胡芦巴、附子、川乌、大茴香、砂仁、吴茱萸、肉桂、荜茇、荜澄茄、小茴香、高良姜、干姜等。②运用温性泻下药亦偏多,如巴豆、千金子、牵牛子、大戟等。③运用利小便药治疗小肠病,如赤茯苓、木通、车前子、石韦、泽泻、海金沙、猪苓、灯心草、瞿麦、滑石、白茅根、赤小豆、竹叶等。④常用祛风药治疗小肠病,如独活、细辛、防风、藁本、蔓荆子、羌活、紫苏等。⑤用补气药或甘温、酸温之品治小肠虚,如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牡蛎、巴戟天等。其形成原因可能一方面是古代气候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与前人重视小肠泌别清浊、主水道有关,小便异常多从小肠论治。现代临床用药特点为:①运用健脾运脾类药较多,如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苍术、党参、太子参等。②常用理气类药,如木香、厚朴、枳壳、川楝子、大腹皮、陈皮、乌药、炒莱菔子、香附、槟榔等。③用调理寒热药,如黄连、黄芩、炮姜、乌梅、干姜、吴茱萸、花椒等。④用调和肝脾药,如白芍、白术、当归、川楝子、枳壳等。⑤用活血化瘀类药,如当归、赤芍、桃仁、五灵脂、丹参、大黄、川芎等。

古今小肠病用药经比较确实存在某些差异,考虑与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自然气候与环境不断变迁、人体质与身心不断变化等因素有密切联系。我们在汲取前人用药精华基础上,应当努力丰富用药理论及临床用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中医小肠病临床用药和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白兆芝.现代中医小肠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4.

[2] 寇永锋,白兆芝,张润顺.小肠病临床证型研究[J].山西中医,2006, 22(3):51-53.

[3] 白宇宁,白兆芝,张润顺.中医小肠病基本证候和诊断标准的初步制定及其制定依据[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13-814.

[4] 张润顺,王映辉,姚乃礼,等.名老中医电子病历中病史动态结构化数据录入规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100-101.

篇3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处理技术 管理对策 环保意识 分类回收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种类多样,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常用处理技术包括以下几种。

1.1填埋处理。填埋是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处理技术,早期填埋处理没有对后期影响进行考虑,时间一长,填埋气、渗滤液等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后来随着技术发展与创新,卫生填埋处理技术出现并得到应用,该处理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简单,处理量大,投资较少,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能适应所有种类垃圾处理工作。填埋也是目前我国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约80%垃圾采用填埋方式处理。此外,填埋技术还取得较大进步与创新发展,深圳、广州等城市采用HDPE膜防渗技术,一些地方还能收集填埋气体并将其用作发电。填埋处理需要做好厂址选择工作,完善各项设施建设,避免污染地下水。

1.2焚烧处理。将垃圾放在特殊设计的封闭炉中焚烧,炉内温度控制在980℃左右,焚烧之后能让垃圾容量减少,重量减轻,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目前垃圾常用焚烧处理方法为直接焚烧法,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其热能产生裂解和凝固反应,实现洁净燃烧的目的。焚烧处理能将垃圾无害化处理落实到位,对环境影响较少,但排放的气体会危害人体健康,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也相对较高。

1.3堆肥处理。通过堆肥处理,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新陈代谢的作用,通过微生物繁衍将有机物转化为腐殖质,该技术的核心是堆肥过程微生物正常繁衍。常用堆肥处理方式为自然通风堆肥、强制通风堆肥、筒式发酵仓堆肥三种不同方式,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堆肥处理方式。随着技术发展,堆肥处理后的垃圾能转化为有机肥,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种植过程中,能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1.4综合处理。将填埋、焚烧、堆肥等三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发挥各种垃圾处理技术的优势,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和资源化。将多种处理技术综合起来使用,能有效发挥各种技术的优点,实现资源有效回收和利用,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并且处理后的体积只有原来体积的30%左右,有效避免二次污染,提高垃圾处理效益。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现状

由于一些地方的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欠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导致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只对城市垃圾处理做了原则性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配套的、健全完善的规定,难以有效指导具体工作开展。对违法义务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健全,地方性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2.2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垃圾处理由当地政府、环卫部门管理,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执行基本是一家,影响工作效率提高。并且不同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影响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2.3垃圾处理资金缺乏。尽管政府部门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在增加,但资金仍然存在短缺现象,所有费用基本由政府承担,加大政府财政压力。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数量不足,影响工作效率提升。

2.4公众环保意识淡薄。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周围环境的自觉性较差,乱扔垃圾现象随处可见,对周围环境保护不重视,随意破坏周围环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对策

为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城市环境保护、垃圾回收和处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配套规定,将垃圾处理相关规范要求细化和落实。例如,对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废旧电池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等,制定专门管理条例,有效指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地政府也要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需要,完善规范标准、管理条例,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人们参与垃圾处理的主动性,更好约束和规范人们各项行为,促进垃圾处理工作效率提高。

3.2改进垃圾处理管理体制。明确划分部门职责,建立责任明晰的管理体制,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责任制,提高管理工作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将垃圾清理、处理等工作推向市场,由企业承包和处理生活垃圾,自负盈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垃圾处理效果,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3.3健全垃圾处理收费体系。对居民征收一定数额的垃圾处理费,减轻财政负担,填补资金空缺。通过网络、报纸、杂志等,向广大公众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相关信息资料,提高他们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健全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原则,提高人们缴费的自觉性,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4提高广大公众环保意识。当地政府应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向人们宣传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或者组织专家讲座,发放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手册,营造良好氛围,提高环境保护自觉性,让广大市民自觉保护周围环境。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以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5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为控制污染源,提高垃圾处理效果,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类回收设施,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分类回收法律法规,率先在有条件地区先行推广,然后逐步扩大范围,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效果。

4.结束语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同时也与人们日常生活,城市环境密切相关。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并认识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法律法规、管理、收费、公众参与、垃圾回收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人们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钦,周小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现状及其管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1(11), 314

[2]王国安,刘伟.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江苏建筑, 2014(6), 96-98

[3]杨帆,刘文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4(3),22-26

篇4

论文摘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分析了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和不足,讨论了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与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课程的特点.给出了高师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设置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师计算机专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

人类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检索能力风靡全球.

网络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快途径.网络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虚拟性、学习性等特点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而且正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甚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网络犯罪,所有这些使得高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从事网络教学、实践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因为,自己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先进的网络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学生不要利用这些技术从事违法活动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违法与不违法只是一两条指令之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可能成为老师去影响他的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设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抓住机遇,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学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对策已成为高师计算机专业教育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如何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信息安全法律课程作一些探讨.

1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定位,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联系.全校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非师范除外)、实践教学课程”四个大类,下面仅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介绍.

1.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组织的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均为必修课.目的是在大学学习的初期阶段,按学科进行培养,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转专业等需要,原则上各学科大类所涵盖的各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相同.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1.2专业方向课程各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主要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可以开设2—3个方向作为限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任一方向课程组中选择规定学分的课程修读.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实训、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1.3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不足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对于它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计算机应用专业旨在培养一批适合现代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发展要求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现有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针对这一目标进行设置的,但这一设置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广泛的使用网络、更关注信息安全这一事实,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承担起自觉维护起信息安全的责任,作为高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应该考虑到教育学生不得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从事不利于网络安全的事情.

2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信息安全学科群体系由核心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应用学科群三部分构成,是一个“以信息安全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国家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安全防护为应用方向”的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该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强,应用领域面宽,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系,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庞杂.

仅就法学而言,信息安全涉及的法学领域就包括:刑法(计算机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故意制作传播病毒等)、民商法(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等许多法学分支.因此,信息安全教育不是一项单一技术方面的教育,加强相关法律课程设置,是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过程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与任务.

高师计算机专业,虽然没有开设与信息安全专业一样多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技术类课程.但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有从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所需要的基本编程能力、黑客软件的使用能力,只要具备这些能力且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的人,都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干出违反法律的事情,例如“YAI”这个比CIH还凶猛的病毒的编写者为重庆某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大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选修课程是必要的.

2.2可行性技术与法律原本并不关联,但是在信息安全领域,技术与法律却深深的关联在一起,在全世界各国都不难发现诸如像数字签名、PKI应用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从本质上讲,信息安全对法律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人们在面临信息技术革命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新可能的时候,对这些可能性做出选择扬弃、利益权衡和价值判断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我们跳出技术思维的影响,重视信息安全中的法律范畴.

根据前面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分析可知:信息安全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很容易转到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上,加之信息安全技术是当今最热门技术之一,因此,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选修课程、开设一些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选修课程学生容易接受,具有可操作性.

3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有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管理等学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问题不断涌现,这给信息安全课程设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使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掌握这一新技术,我们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作为专业选修课.我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每学期都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新.

(2)对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面,分别采用开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讲座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如有操作系统、密码学基础、防火墙技术、VPN应用、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等.

(3)对先修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习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之前,都可设了相应的先行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如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和数论基础等课程.

(4)注重实践教学.比如密码学晦涩难懂的概念,不安排实验实训,不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防火墙技术只有通过亲手配置和测试.才能领会其工作机理.对此我们在相关的课程都对学生作了实践、实训的要求.

4涉及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

信息安全的特点决定了其法律、法规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涉及到网络技术、涉及到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4.1目的多样性作为信息安全的破坏者,其目的多种多样,如利用网络进行经济诈骗;利用网络获取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利用网络显示自己的才能等.这说明仅就破坏者方面而言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

4.2涉及领域的广泛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互相交织,信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甚至超过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最活跃、最有潜力的推动力.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到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所有国民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

4.3技术的复杂性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管理问题,信息安全技术又涉及到网络、编码等多门学科,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不仅需要法律作支撑,而且研究法律保护同时,又需要考虑其技术性的特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

4.4信息安全法律优先地位综上所述,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不是靠一部法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各分支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因此,信息安全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兼具有安全法、网络法的双重地位,必须与网络技术和网络立法同步建设,因此,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

5高师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的法律法规内容教学目标

对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应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理论和方法,了解所涉到的常见的法律法规,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防御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

而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由于课程时间限制,不能对信息安全知识作较全面的掌握,也不可能过多地研究密码学理论,更不可能从法律专业的角度研究信息安全所涉到的法律法规,为此,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初步掌握涉及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安全构建等技术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签名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

6高师信息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课程设置探讨

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其中多数涉及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主要以选修课、讲座课为主,作为信息安全课程的补充.主要可开设以下选修课课程或讲座课程.

(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基础讲座:本讲座力图改变大家对信息安全的态度,使操作人员知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含义及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让学生首先从信息安全的非技术层面了解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貌、我国现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简介等.

(2)黑客攻击手段与防护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常见的安全漏洞,识别黑客攻击手法,熟悉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的安全配置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一种学习信息安全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3)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分支,涉及计算机犯罪事件证据的获取、保存、分析、证物呈堂等相关法律、程序、技术问题.本课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相关的犯罪的追踪、密码技术、数据隐藏、恶意代码、主流操作系统取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所需的各种有效的工具,还概要介绍了美国与中国不同的司法程序.

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信息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93-02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己成为人们最熟悉和最常用的方式,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利用者的需求,顺应时展潮流,无疑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契机[1~3]。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何科学、快速、健康地开发利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1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际上是通过把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鉴定、编研等一系列过程,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提供利用服务,实现档案最大价值和发挥档案最大作用的一种服务手段[2]。我国在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虽然在十年多的时间中实现从无到有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和进步,但是,其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1.1 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缺乏配套的标准体系

档案网站缺乏统一的标准。我国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主要借助档案网站为网络平台进行提供和利用,从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我国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及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档案网站缺乏统一标准体系,各档案网站功能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缺乏全国统一标准。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根基,因此也是制约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以往前几年相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正由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向纸质和电子文件并举的档案管理模式转变,在转型过渡阶段仍存在不少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

1.2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知识产权问题[3]。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版权、商标权以及商业秘密权等,是凝结了劳动者智慧的结晶。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凝结了档案工作者的智慧与劳动,具有独创性,因此档案信息资源也要受到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是否认定为知识产权的度很难把握,实际操作性不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形成者和利用者的相关意识淡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未进行明确的限制和规定,因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知识产权的问题未能够及时解决,目前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公民隐私权问题。在现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情况下,我国的公民隐私权并没有完全受到重视和保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保护公民隐私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健全。

1.3 档案机构缺乏复合型人才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与以往传统的档案提供利用服务方式相比,长期的“重藏轻用”服务观念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现阶段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正在由被动服务转为主动、被动服务并举的方式,服务模式由管理型转为服务型,因此在传统档案管理思想向现代档案管理思想转变的过程中,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主动性还有较多欠缺。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较单一。现有的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虽然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比较熟悉或精通,但在网络环境下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却存在知识能力不足的问题,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对己开发出的档案信息资源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录入、对网站后台进行简单的添加或删除,但是万一出现任何系统问题、数据库架构需要调整以及网络问题需要防范等技术问题,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就束手无策了。因此,现在档案管理队伍严重缺乏系统掌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等的综合型人才,不能顺应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要求。

2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保障和推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顺利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4]。我们认为,应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1 加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

档案网站是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窗口,通过档案网站这个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提供利用服务,是当今时代最流行最便捷的服务方式。因此在档案网站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以人为本,在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中要把用户至上作为服务原则,设置的每个功能都要有利于公众访问和利用。这就要求档案网站建设从需求分析、版面设计、功能定位等各个方面都要实现档案网站建设的标准化,既有利于对档案网站进行考核、监督和测评,又有利于档案网站建设的不断完善发展,有利于实现档案网站的集群化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2.2 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的安全防范措施与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技术建设,确保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真实可靠。从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中得知,保护网络档案信息资源有内因和外因二部分组成,因此,在加强网络技术维护的措施上也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着手。其中内因主要在于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增强网络维护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相关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档案信息网络控制技术、访问权限设置以及其他防御和控制技术来保护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安全。要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服务器、档案信息数据库等进行定期更新、升级、杀毒,以免出现系统漏洞导致病毒侵入。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中也应该完善相关的操作规定以免因内部人员操作失误造成不法分子侵入的机会,不断补充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人员职业素养,让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外因主要在于提高维护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抵御外部攻击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制定相应的档案信息伦理规范及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惩治,并且档案工作人员要定期对网络上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检查、监督,发现异常情况立刻处理和跟踪解决,以免被黑客恶意攻击、篡改、删除,造成系统瘫痪等巨大损失。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事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维护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具体法律法规及制度,并做好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性和兼容性,使制定出的法律法规更科学更完整。在触手可及的网络环境下,让公民积极利用己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又要培养档案用户和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伦理意识,正确使用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不受污染,不被滥用和恶意篡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应制定各种使用规范和细则来约束和告知利用者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根本上避免一些因不知而为之的误操作行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应对利用者进行监督,发现不良异常情况及时查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者也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得以故意泄露档案信息资源牟取私利,违反档案信息伦理,一旦查出必将严惩。要健全和完善的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以档案信息伦理为约束,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不受侵害。档案信息伦理是道德的约束,而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则是强制性的约束,因此用道德的约束和法律强制性的手段一起控制和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不受侵害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3 培养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

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档案用户提供利用服务。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意识现在正处于由被动服务方式向被动与主动并举的方式的转型过程中,在此阶段必须要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服务意识,要以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动力,通过网络平台了解用户的需求,与用户建立良性互动平台,积极地与利用者进行交流,及时反馈档案利用者的各种意见建议和需求以及投诉等,及时解决用户在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建立FAQ(常见问题咨询机制),将利用者利益与需求放于首位,形成一种“为利用者而开发,为利用者所服务”的服务观念,一切以利用者为中心的档案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利用者提供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源。改善档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培养适应网络时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如果档案工作者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来维护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仅靠档案信息系统外包模式,档案工作人员简单的录入工作和相关信息的上传工作,很难全面了解本机构提供档案利用的需求,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会不全面,更难实现对已开发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有效的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在其发展历程中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对于目前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工作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档案网站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档案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公众档案意识及档案利用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等都会迎刃而解,并且能够开发出以多种形式展现的多种多样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或途径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让利用者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已公开的各种信息,发挥档案自身的最大价值,满足社会各界的利用需求,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各界,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档案事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碧莲.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利用[C].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2005.

[2]邓有海,田洪文.浅析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J].北京档案,2002(8).

篇6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节能市场;规范建设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其是我国行政机关为了更好地管控民用建筑市场而颁布的一部法律,该法律主要是对当前的民用建筑市场进行规范,管理民用建筑市场。对于当前的民用建筑市场,节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节能措施的实施能够降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能源消耗,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此外,节能措施的实施使得民用建筑同周围环境实现了和谐发展,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国策的实行。

1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节能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市场,其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各种节能材料和节能施工方法逐渐在民用建筑市场中得到推广,但由于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措施实施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下面对我国当前民用建筑节能市场进行简单的分析。

1.1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的民用建筑节能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监督不完善和暗箱操作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当前的民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另外,还有一些串标和转包、分包等问题使得很多正规的民用建筑节能施工队伍受到较大冲击,企业无法正常生存,这对节能市场的正常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为此,加快民用建筑节能市场法律法规建设是我国当前民用建筑节能市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市场信用环境不成熟

对于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的管理人员,其大部分都是从建筑单位的管理层等选拔,这些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能够胜任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的监督和管理需求,加上其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导致当前的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缺乏统一的判定标准,加上信用机制建设不完善,导致民用建筑节能市场的诚信度较差,很多民用建筑工程无人问津,这对我国民用建筑节能措施的推广造成较大的阻碍。

1.3监管力度不足

对于当前的民用建筑节能监管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都是建筑施工单位自己监管自己,这使得监管力度无法达到市场要求。此外,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节能施工时,由于其他部门的干预严重,导致其无法高效创新,影响建筑施工单位的节能效果。

2民用建筑工程节能特点研究

2.1完善的节能制度法律法规体系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在法律法规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大。另外,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节能措施的实施时间较早,因此各国都已经将公共采购行为纳入到法律法规中,并对这些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特别是对于公共采购的主要实行方式-节能,各国更是进行了多层次的严格规定。

2.2健全的监管体系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大,因此其在建筑节能监督相关法律方面的建设非常完善,比如当前经济较为发达的美国,为建筑节能设立了专门的监督联邦,专门对监管联邦公共采购法律的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另外,联邦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节能建筑市场的监督,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检察办公室,专门对公共采购行为进行监督,只有通过该部门的审核才能进行正常的建筑节能施工。对于其开展的所有公共节能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都需要受到全体人民的监督,并接受纳税人的管理和改善意见。

2.3高效工作

对于建筑节能措施的实施,只有拥有完善的结构以及高效的工作才能实现。在当前的发达国家,对于节能措施的监管已经非常完善,借助高效的采购效率,其节能措施能够大大地降低其民用建筑节能成本。此外,专业化的节能采购人员还能够对采购成本进行进一步的控制,使得采购成本不断下降,民用建筑工程节能效果不断提高。

3节能方法

3.1墙体节能

对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墙体是最主要的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墙体材料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常用的墙体材料具有保温和蓄热等功能,但这种墙体的强度较低。在当前的墙体节能材料中,墙体节能主要采用以下措施:首先是单一材料外墙,这种外墙结构采用保温和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制成,使用时的效果可以替代常规墙体;其次是保温夹心复合墙体,这种墙体是在双层墙体的中间添加一些保温材料,通过保温材料实现室内的温度恒定;最后是外墙内保温,这种建筑墙体指的是在外墙的内侧进行保温,一般情况下是将具有隔热保温效果的材料涂布在墙体的内侧,这样就能够实现室内保温效果。还有一种是外墙外保温,这种保温墙体同内保温不同,是在外墙的外侧涂布保温材料,同样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温效果,这种方法是当前比较常用的墙体保温措施,且施工简单,保温效果较好。通过对上述墙体保温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外墙隔热保温措施是当前最常用的措施,且保温效果较好,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室内温度受外部温度的影响较小,有利于热桥的消除。当前比较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砂浆和聚苯板等,这些材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墙体建设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比如聚氨酯,该材料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前景,其保温性能非常好,但该材料的使用范围较小,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墙体,该材料无法使用。

3.2门窗节能

对于我国常规的民用建筑,外门窗是最主要的热能散失部位,因此,在进行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时,为了能够降低能耗,要在保证采光和通风等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外门窗的面积,增强门窗的气密性,这样能够降低室内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减少能耗。另外,为了更好地提高外门窗的保温效果,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对于外门窗的面积,一般情况下,需要尽量减小窗墙面积比例,也就是减少窗的面积,这样能够减少外界空气同室内空气的接触。此外,对于窗墙面积比例,其不仅受到能耗消耗的影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窗的通风和采光等功能。因此,在进行外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窗墙面积,这样既能够保证室内具有充足的采光,同时又不会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耗。其次是对住宅外门窗气密性的研究,通过增强门窗气密性能够减少冷空气渗透到室内,增加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这样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一般情况下,在选择门窗材料时往往会选择气密性较好的塑料窗或者采用泡沫塑料对门窗进行密封。此外,对于门窗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往往也会采用毛毡或者塑料对其进行密封处理,降低室内外的空气流动,减少室内外能量的转移。最后则是门窗玻璃和窗框之间的密封处理,一般采用的是橡胶条对其进行密封,这样能够尽量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对于外门窗节能来说,门窗自身的保温性能也是影响民用建筑节能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为了实现外门窗的隔热和防火等功能,往往会将外门窗设计为钢塑复合窗等形式,同时采用中空玻璃等材料避免室内外进行热量交换,防止因能量转移造成能源的消耗。

3.3屋面节能

对于民用建筑来说,屋面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隔热效果对建筑的整体保温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常规民用建筑,在夏季时,由于太阳的辐射作用,屋顶的温度能够达到80℃左右,而建筑的顶层往往会因此而提高2℃到4℃;而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同样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降低能源的消耗,一般的屋面设计采用的是保温材料,或者通过架空型设计模式来避免同外部环境的热量交换,从而实现保温效果。但在进行保温措施时,其不仅需要注意到屋面的保温,同时还需要对屋面的承重等进行充分考虑,防止因屋面建设材料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塌陷等问题,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另外,对于屋面的保温材料,不可以选择吸水性较好的材料,防止因材料承载量过重而出现倒塌问题。在当前的屋面保温措施中,比较常用的是采用膨胀珍珠岩作为屋面的保温材料,同常规的沥青保温材料相比,该材料的价格更加便宜。此外,采用膨胀珍珠岩不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加上该材料制成的保温芯板具有较好的柔性,能够应用在多种屋面结构中。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屋面保温措施,就是将屋面设计为蓄水屋面或者种植屋面,这两种保温措施促使屋面发挥别的功能,像蓄水屋面,其在屋面建设一个蓄水池,然后通过水分蒸发的原理制冷来降低屋面的温度等。而对于种植屋面,其屋面进行植物种植,能够使屋顶内表面的温度下降2℃左右,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此外,该屋面设计方法还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建设工程来说,其项目逐渐增多,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民用建筑项目的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逐渐困扰我国。在本文中提出的民用建筑节能措施,一方面,能够降低我国的能源消耗,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建筑节能使得民用建筑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很好地迎合了我国当前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理念。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节能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发达国家的节能案例,对我国当前民用建筑节能措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意见,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的民用建筑节能措施更好地推行。

参考文献:

[1]张源.浅析民用建筑节能方法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5(23):127.

[2]梅昌荣.民用建筑节能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门窗,2014(6):200.

[3]马洁莹.民用建筑节能对策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3):193.

[4]皮波.探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2):28,31.

[5]黄刚.浅析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0(34):247-248.

[6]李珂,侯晓兵.浅析民用建筑节能方法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31):652,791.

篇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为重要。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融资方式却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发展,其原因在于当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民间借贷已在我国金融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融资方式,其合理、合法与否不言而喻。那么,了解我国当下民间借贷的状况,掌握当下相关金融法律法规是必要而又重要的,这对于未来金融立法与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化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民间借贷繁盛之原因

(一)融资管道的有限性。首先,为保障一国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国家设立银行以方便个人、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筹集资金,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形式,成为融资最为常用的渠道。然而,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全国70%左右的信贷资金,在信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这本是中小企业寻求信贷支持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在行政过分干预的准财政运作体制下运作,导致了其对中小企业的“歧视”现象。[1]根据我国现有金融体系制度的特点,银行经营业务以风险控制为原则,想要顺利让银行放贷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对于资金短缺需要增加资本而自身资金又短缺的中小企业而言,只能被拒之门外,筹集资金难便使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僵局。银行为防范风险的“惜贷”行为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据吴英本人透露,不管用于何种目的,购置固定资产的目标还是想从银行借款。当时也曾到银行借贷,但极难从银行系统融资。吴英贷款几乎都来自熟人介绍,其背后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银行贷款难。其次,股票融资、企业债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占所融资比例远非间接融资方式比例。我国直接融资比例还很低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具备直接上市融资的条件。在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处于疲软状态,外商直接投资呈现缩减态势。中国商务部表示,2012年2月份中国吸引的海外直接投资金额为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9%,也低于1月份的100亿美元。这是海外对华直接投资连续第4个月出现下跌。可见,直接融资方式当下在中小企业之间也行不通。由此看来,中小企业虽然面对诸多融资途径,但是在现实融资环境中获取资金并不如理论上那样乐观,现实融资渠道有限的难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民间借贷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黑格尔说“世间万物,存在即合理。”笔者认为,民间借贷之所以存在而且长期存在亦有其合理性。从根本上讲,民间借贷的产生终究要归于生产力的发展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进一步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假如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财富多少相同,就没有必要产生借贷关系,正是因为社会财富的不平均才会使缺乏钱财的人向有钱财的人借贷。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如果社会生产力足够发达,以至于满足每个人的物质需要那么民间借贷便不会产生。所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生产力发展不够充分也为民间借贷带来了“可乘之机”。从更为直观的角度看,现阶段的民间借贷主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金融制度管制性、融资需求性与民间借贷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我国金融体制管制“严”与融资需求“大”之间存在矛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与此同时,市场的不断扩大意味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既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商事主体经营活动的宗旨,那么其必然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以获取更大的收益。然而,当下对民间借贷活动的规范却采取“以行政管制为主、刑罚为辅”的简单管理方式,使得民间借贷主体应有的权利无法得以保障,不得不在法律与现实之间徘徊,时常游走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由此看来,我国当前金融体制对于民间借贷的严格规制与对于来自民间借贷资金的需要产生矛盾。2.民间借贷的高收益性与融资需求之间存在契合性。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民间借贷这种古老的、自发形成的民间信用,并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早在私有制产生之后,随着社会贫富差别的加剧就已经存在了。根据我国已有的历史文献考证,《周礼》中有关借贷的记载就既有私人信用,也有国家信用,并且民间借贷一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绵延存续着,与正规金融共同构筑了一国的金融体系。[6]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民间借贷规模不断壮大,对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眼光来看,民间借贷在历史上一直存在于广泛的商业活动交往中,并且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不可否认、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相对来说,民间借贷来得容易些。其实在我们义乌这样的借贷很简单的,只要你让人看上去很有钱,然后开始的时候还本付息及时点。”从吴英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对民间借贷的需求性与民间借贷自身的优异性。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民间借贷对于其他融资方式而言,具有融资效率较高,形式内容比较自由,利率弹性较大等优点。商事性民间借贷能够有效地克服国家信用的诸多弊端,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应当获得法律的肯定。

二、民间借贷潜在风险性

民间借贷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其潜在的问题是不能掩盖的。这些消极影响也是当下金融体制对其严格管制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民间借贷主要容易引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民间借贷本身所具有的“意思自治”的特点会被滥用加重借款人负担,从而引发资金分配更加不均,甚至贫富差距恶化。一般情况下,民间借贷利率为银行贷款利率的3~5倍。吴英介绍,一般借贷1万元,每天要支付35元、45元、50元的利息费用。现在回顾,她认为,还在起步阶段,其实每个项目都是亏的,因为融资成本太高。吴英案表明民间借贷因其本身贷款利率相对银行贷款而言更具弹性的特点,反而也会成别人加以利用牟取暴利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民间借贷所附带的缺陷给当时带来资金运转上的风险,严重者会像吴英被指控与集资诈骗有关经济犯罪的罪名。另一方面,所借之债如不能按约定的内容和方式兑现容易引发侵权甚至刑法上的责任。民间借贷建立的基础是信用,主要是放贷人对于借贷人的信用。商业活动充满变化与风险,一旦借贷人信用因此丧失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社会上存在以追讨债务为目的的所谓的“要账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具有黑社会的性质。所以在借贷人不能还款的情况下,要债公司即通过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帮助放贷人追索债务。这样便会引起新的民事侵权纠纷,甚至刑事上的责任承担问题。法庭上,吴英再次披露,2006年12月21日,资金七掮客之一的杨志昂跟她谎称“有一笔20多亿美元的业务”,将她骗至温州王朝大酒店后,逼迫她签署了大量空白文件,取走了本色集团的营业执照及公章。后得知,杨志昂与吴英的借贷关系是由于杨在得知有部门要核查吴英的本色集团资金来源引起的逼迫提前还款。杨志昂“绑架”一事形象地说明了民间借贷容易引发恶性追债的问题。此外,由于民间借贷利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高额利率的诱惑,容易引发某些行为风险,促使某些投机者冒险挪用金融机构贷款来偿还或参与民间高息融资,导致潜在的风险扩大,而民间借款的资金来源和去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标准化地评估资金的流向,不利于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三、有关民间借贷法律法规之现状

借贷反映在法律方面体现为债权债务关系,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即可成立。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在法律层面,《民法通则》第90条确立了民间借贷的合法性,但没有涉及民间借贷的主体问题。《合同法》第12章规定了借款合同的一般问题,第210条和211条分别规定了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时间及借款利率。在行政法规层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4条规定:非法金融业务活动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从事的下列活动:(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非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3)非法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票据贴现、资金拆借、信托投资、金融租赁、融资担保、外汇买卖;(4)中国人民银行认定的其他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在行政规章层面,《贷款通则》第61条规定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变相借贷融资业务。在司法解释层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1条、122条、123条、125条分别涉及“公民之间的借贷”、“公民之间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将借款合同纠纷按照借贷主体类型划分为四种:(1)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同业拆借纠纷;(3)企业借贷纠纷;(4)民间借贷纠纷。

(一)从横向的范围上看。总结以上相关法律法规不难发现,调整对象中包含民间借贷的法律主要为《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除此之外即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最高院相关批复的内容。针对民间借贷,我国并没有单独予以立法。这种法律现状主要是由于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肯定仅限于法律主体之间发生的相对简单、普通的民事借贷关系,而将相对复杂、特殊的商事借贷关系予以否决。因此,在查明民事借贷相关法律的时候,《民法通则》与《合同法》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多关乎普通民事借贷,其余相关法律虽然针对特殊的商事借贷,但更多的是规制性和禁止性的规定。

篇8

关键词: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对策措施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按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拘束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其中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行为中有一种特殊的权利,谓之为自由裁量权。所以简单地说,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行为并自行决定实施其行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是行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权力。它有如下二个特征:

1、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定行政权来说,是一种“自由”的权力,灵活性大。行政机关享有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在何时何地行为,怎样行为的广泛自由。

2、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它具有行政权的国家意志性、法律性的一般特点,有其标准和目标,受合法性的限制。自由裁量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而不是完全没有范围没有边际的裁量,与毫无准则限制完全不同。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之必要。针对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为使行政机关能够审时度势,对各种特殊、具体的社会问题能够灵活果断地处理和解决,在适用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应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为此,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增强行政的能动性,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之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律法规不能概括完美,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因此,从立法技术上看,有限的法律只能作出一些较原则、富有弹性的规定,作出可供选择的措施和上下活动的幅度,促使行政机关灵活机动地因人因事作出有效的行政管理。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程序约束及必要有效监督的情形下又极易被滥用,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表现

1、裁量行为畸轻畸重

所谓畸轻畸重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选择明显有失公正的措施。我国很多的法律法规中都授权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幅度内有自由选择的方式。行政机关的处罚措施应公平地施加于相对人,才能使自由裁量行为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形成一定的比例,做到标准基本统一、合理公正。否则,就会出现行政机关的具体措施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间的畸轻畸重,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对法律法规作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在有些法律法规中,立法弹性较大,意味着行政机关适用时有一定选择和解释的自由。行政机关在选择和解释这些弹性规定时,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目的,遵循惯例和先例,使之成为有一定标准和原则的规则。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正常,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活动的预测才会有一定的标准或参照系数。否则,就会形成行政机关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3、自由裁量行为前后不一致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基于法律的规定和立法目的的要求,为使社会生活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秩序,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采取措施时,同样的措施应针对事实、情节、后果相类似的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但由于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从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以及考虑到某个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对同样的事情或行为处理起来区别对待,前后不一致。

4、拒绝或者拖延履行职责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履行法定职责有时限要求的有两类:一是行政许可行为:二是行政保护行为。对于这两类行为中,法律法规的时限规定,有的明确,有的含糊,但无论哪种情况,行政主体于何时履行法定职责都有自由裁量的权利。根据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主体应及时行使行政权,履行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大有其在。这种行为也是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三、解决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程序立法,建立公开、公平、统一的行政程序,促进行政行为程序化。

首先应确立程序的公开和公平原则,通过立法确定规范的程序,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资讯、条件、过程、决定意向、结果予以公开,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的及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的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使权力行使为公众所瞩目;赋予行政行为双方相应公平的程序权利。要处理好法律条文的“弹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的关系,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减少“弹性”,尤其是对涉及到公民合法权益的条款,更应如此。

2、建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监督主体不仅有党、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还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和公民。对已有的法定监督方式还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继续补充、完善;对没有法定监督方式的,要通过立法或制定规章,以保证卓有成效的监督。同时,要有对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还要有对监督有功人员的奖励和保护。“行政三分制”中的监督,也属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更多体现在事后的监督。在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中,行政监督权被虚化已十分明显,如行政机关擅自设定行政程序、不作为等,相对人通过行政机关的监督部门申诉效果并不理想;再如每个行政机关都有错案追究制,真正执行错案追究的没几例。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总有自己监督自己之嫌,在民众中缺乏权威性。因此,增强行政监督的可操作性,实行严格的执行责任,树立监督的权威性,对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泛滥,防止执行权的膨胀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现在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是个较普遍的问题,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很不适应,有些行政执法人员有“占据一方,唯我独尊”的思想。为此,一方面要加紧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再适宜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坚决调出,使得行政执法队伍廉正而富有效率。:

4、全面纳入司法审查。现行审判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只限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力度不够。应把行政自由裁量权全面纳入司法审查,一则可以增强司法监督的力度,二则避免自己监督自己之嫌。

5、建立行政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权行使主体,才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其不敢或者迫于畏惧而不敢滥用自由裁量。“离开了责任行政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失支了判断合法、合理的意义”,通过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双方的责任追究,形成既定的成文规则,从而促进其更好地用好权力。它的形式可以是首长负责制、公务员的执法责任制等。

参考文献

1桂步祥:《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划》.《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8月

2杨建顺:《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对策措施

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按具体行政行为受法律拘束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羁束性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其中法律赋予行政机关在自由裁量行为中有一种特殊的权利,谓之为自由裁量权。所以简单地说,行政自由裁量权就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判断行为并自行决定实施其行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是行政机关常用的一种权力。它有如下二个特征:

1、行政自由裁量权相对于一般法定行政权来说,是一种“自由”的权力,灵活性大。行政机关享有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行决定是否作出某种行为,在何时何地行为,怎样行为的广泛自由。

2、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它具有行政权的国家意志性、法律性的一般特点,有其标准和目标,受合法性的限制。自由裁量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由裁量,而不是完全没有范围没有边际的裁量,与毫无准则限制完全不同。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之必要。针对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为使行政机关能够审时度势,对各种特殊、具体的社会问题能够灵活果断地处理和解决,在适用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应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的余地。为此,我国的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定范围内行使自由裁量权,以增强行政的能动性,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是法律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之需要。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法律法规不能概括完美,作出非常细致的规定。因此,从立法技术上看,有限的法律只能作出一些较原则、富有弹性的规定,作出可供选择的措施和上下活动的幅度,促使行政机关灵活机动地因人因事作出有效的行政管理。 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程序约束及必要有效监督的情形下又极易被滥用,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表现

1、裁量行为畸轻畸重

所谓畸轻畸重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选择明显有失公正的措施。我国很多的法律法规中都授权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幅度内有自由选择的方式。行政机关的处罚措施应公平地施加于相对人,才能使自由裁量行为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形成一定的比例,做到标准基本统一、合理公正。否则,就会出现行政机关的具体措施与相对人的具体情况间的畸轻畸重,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2、对法律法规作扩大或缩小的解释

在有些法律法规中,立法弹性较大,意味着行政机关适用时有一定选择和解释的自由。行政机关在选择和解释这些弹性规定时,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和目的,遵循惯例和先例,使之成为有一定标准和原则的规则。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正常,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活动的预测才会有一定的标准或参照系数。否则,就会形成行政机关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3、自由裁量行为前后不一致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基于法律的规定和立法目的的要求,为使社会生活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秩序, 在具体行政行为中采取措施时, 同样的措施应针对事实、情节、后果相类似的行为,使行政相对人能够预测自己的行为结果。但由于一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从本单位、本地区的利益出发以及考虑到某个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对同样的事情或行为处理起来区别对待,前后不一致。

4、拒绝或者拖延履行职责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履行法定职责有时限要求的有两类:一是行政许可行为:二是行政保护行为。对于这两类行为中,法律法规的时限规定,有的明确,有的含糊,但无论哪种情况,行政主体于何时履行法定职责都有自由裁量的权利。根据行政管理的效率原则,行政主体应及时行使行政权,履行法定职责。但在实践中,违反效率原则或者出于某种不廉洁动机,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大有其在。这种行为也是对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三、解决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对策和措施

1、完善程序立法,建立公开、公平、统一的行政程序,促进行政行为程序化。

首先应确立程序的公开和公平原则,通过立法确定规范的程序,对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依据、资讯、条件、过程、决定意向、结果予以公开,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的及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的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使权力行使为公众所瞩目;赋予行政行为双方相应公平的程序权利。要处理好法律条文的“弹性”和执法的“可操作性”的关系,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减少“弹性”,尤其是对涉及到公民合法权益的条款,更应如此。

2、建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监督主体不仅有党、国家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还有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群众组织和公民。对已有的法定监督方式还应当根据形势的需要,继续补充、完善;对没有法定监督方式的,要通过立法或制定规章,以保证卓有成效的监督。同时,要有对滥用职权的人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还要有对监督有功人员的奖励和保护。“行政三分制”中的监督,也属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更多体现在事后的监督。在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中,行政监督权被虚化已十分明显,如行政机关擅自设定行政程序、不作为等,相对人通过行政机关的监督部门申诉效果并不理想;再如每个行政机关都有错案追究制,真正执行错案追究的没几例。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总有自己监督自己之嫌,在民众中缺乏权威性。因此,增强行政监督的可操作性,实行严格的执行责任,树立监督的权威性,对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泛滥,防止执行权的膨胀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现在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是个较普遍的问题,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很不适应,有些行政执法人员有“占据一方,唯我独尊”的思想。为此,一方面要加紧通过各种渠道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再适宜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人坚决调出,使得行政执法队伍廉正而富有效率。

4、全面纳入司法审查。现行审判机关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只限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力度不够。应把行政自由裁量权全面纳入司法审查,一则可以增强司法监督的力度,二则避免自己监督自己之嫌。

5、建立行政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权行使主体,才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其不敢或者迫于畏惧而不敢滥用自由裁量。“离开了责任行政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将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失支了判断合法、合理的意义”,通过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双方的责任追究,形成既定的成文规则,从而促进其更好地用好权力。它的形式可以是首长负责制、公务员的执法责任制等。

篇10

  周军虎 

摘要:大数据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人们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甚至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探析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大数据  个人隐私  保护  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无论是个人出行前的交通路线查询,还是网络平台购物,日常信息沟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然而,大数据所引起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大数据时代,我们时刻暴漏在“第三只眼”下,我们访问各类网站所留下的个人数据信息被爬虫技术抓取并保存,用以分析我们的购物习惯、社交关系、个人活动轨迹等,这些一旦信息被非法机构和恶意分子利用,就会对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个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安全问题

(一)用户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

网络用户具有多重身份,既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拥有者,又可能是传播者。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有些用户随意在手机和电脑上浏览或点击非法网站,扫描商家二维码,通过非正规途径下载安装不正规软件,将病毒带到了个人电子设备中,被黑客攻击。其次是用户在微博、微信、QQ、论坛、推特等社交软件上随意公开个人照片、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和地址、社交朋友圈等信息,将个人信息泄露在了网络上。最后是有些用户随意转发和传播他人隐私信息,有意或无意地泄露了他人隐私信息,并被不发分子窃取、售卖,给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麻烦,甚至造成人身安全威胁或财产损失。

(二)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滥采滥用

就国内来说,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的滥采滥用主要表现在对个人信息进行过度采集。目前,几乎所有的APP软件都设置了很多访问权限,用户若要安装并使用,就必须对个人相册、邮箱、摄像机、通讯录以及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进行授权。但大多时候,APP软件所获取的这些个人隐私信息与软件的应用功能、服务内容并没有关系。其次,互联网企业在获取个人信息后,对这些个人信息进行如何处理,是对这些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进一步地挖掘和更精准地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还是将这些信息进行倒卖,获取更多得经济利益?用户个人并不知情。另外,用户许可协议形同虚设。虽然很多APP软件在安装、使用的过程中有用户许可协议,但许可协议条款多,内容冗长,复杂难懂,用户在短时间内很难读懂弄通,而且用户必须勾选许可协议,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大部分用户并没有对许可协议进行阅读就直接勾选。因此,用户许可协议形同虚设,部分互联网企业存在运用霸王条款的行为。

(三)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个人隐私保护的主要工具是法律,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能为用户个人和监管部门提供具体性、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以及《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虽然涉及有个人信息保护条款,但是其内容大多属于约束性规定,相关的执行细则和执行标准也不具备可量化性特征,没有实际操作性,因此用户对个人信息进行维权仍有不小难度,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也不利于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行使相关职能。另外,互联网行业管理办法也没有对个人隐私保护予以重视,管理办法中甚至没有提及个人信息保护的内容,这就容易使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管理中忽略个人隐私保护,并导致一些企业“钻洞子”、“打擦边球”。此外,处罚力度过小,违法成本过低,并不能起到震慑作用。常见的处罚行为是罚款,然而寥寥数万或者几十万的罚款与违法所得相比不值一提。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策略

(一)用户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个人隐私保护关键还是要依靠用户个人,因此用户应自觉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具体来说,用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用户在使用电脑、手机时不要随意连接公共WiFi,要注意关闭一些不常用的功能,如“自动连接”、“附近的人”、“允许搜索”等。二是用户要对网站的安全性进行甄别,尽量浏览和使用正规网站,通过正规渠道下载软件,不随意扫描商家二维码,点击广告链接,避免“钓鱼网站”窃取个人隐私。同时,还应该在电子设备上安装防护软件,并开启安全防护功能,防止病毒和黑客入侵。三是要养成及时清除网络足迹的习惯,定时清理个人信息,在关闭登录的网站时要先退出再关闭,对那些已经注册但不再使用的网站要进行及时注销。四是要多关注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防止个人隐私被非法利用、窃取和转卖;当个人隐私权被侵犯时,能够掌握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维权。同时,还要自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随意传播他人隐私信息。

(二)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

互联网企业要增强行业自律,自觉维护用户的个人隐私权益。首先,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领域与互联网企业融合,在行业内部成立个人隐私保护自律组织。呼吁互联网企业共同支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和联盟,并从行业管理办法、技术措施、行业公约、执行标准等方面建立共识,共同遵守,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和联盟的作用,从而加强用户的个人隐私保护。其次,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带头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在行业内部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从而推动整个行业个人隐私保护水平和能力的提升。然后,要定期在行业内部对自律行为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督促互联网企业自觉遵守自律公约。对联盟和组织中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及时监督,并对企业个人隐私保护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定期评估报告和执行效果。最后,重视技术层面的研发,并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个人隐私保护存在不少技术性难题,要鼓励互联网企业对这些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将应用研究成果进行及时应用。还要定期组织研讨会和交流会深入探讨企业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

(三)政府要及时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公民个人的隐私保护需要法律支撑,政府应从制度层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立法层面界定网络数据的利益主体,并解决网络数据信息归属不明,个人隐私信息争端等方面的问题。要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数据具有经济属性,个人信息属用户个人所有,属于用户个人资产。任何个人和组织一旦侵犯了用户的个人隐私,用户都能找到相关法律依据进行维权。二是要注意法律的时效性。要用长远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系统地研究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注重用户个人隐私泄露途径的多样性和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对已经过时,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及时补充、完善。三是要注重法律的实效性。法律的指定,需要充分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的途径、渠道和原因等方面,要深入网络用户与互联网企业调研,主动了解网络用户的用网习惯和媒介素养状况,了解互联网企业的行业规范和相关技术难题,积极听取用户和互联网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法律法规的实用性。此外,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技术部门对个人隐私保护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

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的生产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还处于起始阶段,如何更好地对个人隐私予以保护?本文主要从用户个人、互联网企业、政府立法等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用户个人要增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在网上随意传播个人和他人的隐私信息;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成立行业联盟,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并加快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技术研发;政府应从制度层面进行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用户在个人隐私维权上的法律空白和具体操作方面的漏洞,同时要对互联网企业的行业行为进行规范。

【参考文献】

[1]王威,李楠.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防范与保护策略研究[J]. 网络空间安全, 2017(5):9-13.

[2]高荣林.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之反思[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6(9):71-78.

[3]周丽娜.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隐私法律保护: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与被遗忘权[J]. 国际新闻界2015(8):13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