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文学特点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东方文学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东方文学特点

篇1

【关键词】 古代东方文学;女性形象;审美特征;审美理想

人类由男女两性构成,男女两性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永恒问题,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其中女性问题尤为突出。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文学,往往通过塑造女性形象来反映女性问题。妇女问题常常是一个时代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因此,杰出的文学家对妇女问题都非常关注,常常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东方文学中,具有审美价值的妇女形象灿若群星,难以计数,这是东方文学的一大成就。

东方文学中著名的妇女形象,大都是本民族理想的妇女,体现了本民族女性美的理想,因此,把这些形象加以综合比较,可以看出东方女性的审美特征。本文要谈的女性美不是体型、皮肤、五官、姿态等外部特征,而是女性形象所表现出的性格美、人性美和品格美。

在女性性格美方面,刚与柔是一对审美范畴,由此可以分出柔弱与刚强两种基本性格。刚与柔常常和“阴阳”搭配,构成所谓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实质上,作为审美范畴,刚美不仅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柔美亦然。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开放式的审美态度,表现了东方思想的宽容宥和精神.但是东方思想在兼容并包的前提下,又有中道和中庸的特点。在文艺美学上,特别推崇和提倡中和之美。印度文学妇女形象继承了上古文学妇女形象的一些性格特点,因而性格刚烈的妇女形象比较多,但总的特点是刚柔并济。沙恭达罗形象很有代表性,席勒曾称赞她的“美妙的女性温柔”,但她在爱情方面的大胆主动,表现出许多刚美之气。其他形象如春军、悉多、茉莉、罗陀、莲花公主等性格特点都是刚柔并济。日本文学中性格柔弱的妇女形象较多,但也被认为过于柔弱是一种美中不足,应该再加一些刚强之气。空蝉的性情,温柔中含有刚强,好似一枝细竹,看似欲折,却终于不断。其他形象如紫姬、熊野、松风等。日本文学妇女形象性格美的理想是外柔内刚。阿拉伯妇女由于社会环境的宽松和精神束缚较少,性格大都豪放、泼辣、刚强,但内心充满柔情,总的特点可以说是外刚内柔。如祖曼绿蒂、王丽都、伊彼丽簪等都是外刚内柔的妇女形象。我国文化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有中庸合度的特点,亦有中和之美的追求。表现在文学上,妇女形象性格美讲究温柔敦厚,实际也是刚与柔的二重组合。东方各国文学妇女形象性格美德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刚与柔的组合,尽管这种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但是都表现了中和之美这样的审美原则。这种多重组合丰富了妇女形象性格美的审美内涵,增强了艺术魅力。

爱情是人性的升华,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人性美,在爱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对纯真爱情的大胆追求,是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多情是东方妇女人性美的表现,痴情更是东方女性人性美的基本特征。东方文学中理想的妇女形象,对爱情都有坚贞不渝、始终如一的特点。阿卜莱对昂泰拉一往情深,父亲几次让她许嫁别人,她都坚决拒绝。几次被外族骑士抢去,逼迫成婚,她都誓死不从,表现了对爱情坚贞不渝的特点。这类痴情女子还有很多:拉贝埃、西琳、蕾丽、沙恭达罗、王丽都等,这些妇女形象奏出的爱情之曲,打动了古今多少读者的心弦,这就是爱情中表现出的人性美的魅力。妇女形象人性美的表现,东方各国妇女形象也有不同的特点。印度文学妇女形象在爱情上都比较大胆主动,就连以性格温柔著称的沙恭达罗都是主动表达爱情。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则不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汉文化视恋爱为大逆不道,对妇女的恋爱不但在行为上防范,而且利用大量的女教,从思想上加以束缚,因而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在恋爱表现上多数是被动的。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等都是如此,她们不但在行动上小心谨慎,而且在思想上都经过一番激烈斗争之后,爱情战胜正统伦理道德,才能走出恋爱的第一步。聂小倩等《聊斋志异》中的妇女追求爱情是比较大胆主动,但不得不披上花妖狐魅的外衣,以区别于一般的良家妇女。阿拉伯妇女受的束缚压抑较轻,在恋爱上都比较大胆主动,如王丽都、祖曼绿蒂都是主动表示爱情,而载玉妮等形象在爱情表现上则显得泼辣勇敢。日本妇女形象同中国妇女形象一样,在恋爱上表现得比较谨慎、矜持、被动,但比中国妇女自由。

品格美是东方女性美的又一重要方面。第一,东方文学妇女形象品格美的首要表现是忠贞。对丈夫的忠贞是一种义务,是对妇女品德的要求,而爱情的坚贞不渝是感情问题,是人性美的内容。第二,贤淑是东方女性品格美的又一重要表现。贤淑包括的内容很广,对长辈的孝敬,对丈夫的顺从,对子女的爱护等,即所谓“贤妻良母”所具备的条件的总和。第三,痴情与贤德作为女性美的要素在文学史上是最早出现而又反复出现的意象,是两种原型。东方文学妇女形象的理想美是情义两全,也就是痴情与贤德的结合。在女性的品格美方面,东方各国文学妇女形象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特点。印度妇女形象的特点是贤德和痴情两类形象的鲜明对比,史诗中的贤德妇人和后来的爱情诗中的痴情女子是完全不同的典型,前者以悉多为代表,主要表现了忠贞和贤淑,基本不谈爱情。后者以罗陀为代表,主要表现了强烈的,基本没有贤德的内容。日本妇女形象的特点是对贞节不太讲究,这与日本古代实行招婿婚制有关。伊斯兰妇女有贤淑贞节的要求,但总体不是太严格,原因是当时伊斯兰文化刚刚创立,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妇道体系。中国则不然,妇道体系汉代已经很完备,而妇道的基本内容不外乎贞节和贤淑,因而中国文学妇女形象在这方面要求特别严格,但在妇女理想上表现出层次性。

东方文学妇女形象表现出的审美理想,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理想,而且有广大人民群众和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文学家的理想。东方文学妇女形象也更多的表现出了民族文化传统和进步的时代精神。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些形象本身的审美特征,而且在女性审美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2] 乐黛云.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侯传文.跨文化视野中的东方文学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孟春月,女,陕西西安人,西安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东方文学.

篇2

环顾远古的文明,一幅幅生动的文明景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大漠孤烟下的金字塔,碧海环绕的爱琴神殿、默默黄土塬上的汉家陵阙、茫茫草原上的马背帝国、浓密热带雨林里的神秘国度、浩淼太平洋波涛畔的巨石人像……它们向我们展示着历史上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模式。

古希腊的文明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苍穹中闪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希腊人在把丰富的遗产赠给后人的同时,也揭开了自己独特性格的神秘面纱。

(一)古希腊――外向与内秀兼备

一、勇敢开放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三面环海,气候宜人。由于海域辽阔,海上作业发达。另外,由于平原狭窄,耕地不足,土壤贫瘠,希腊人不得不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殖民,经商,战争……就这样,古希腊人在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海上生涯中养成了一种富于幻想、敢于冒险的精神的外向型性格。这与其他文明古国的大河流域文明及内陆农耕文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由此衍生出的人本精神的冒险传统,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荷马史诗》就是这一点的最佳佐证。它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这两大史诗体现了古希腊人面对战争的自然灾害的生存勇气和智慧,表现了他们不向困难低头,并寻求营造最佳生存环境的英雄主义理想。因此,史诗中英雄形象的建立,其实也就是希腊人自身生存愿望的外化。

二、 善于学习、渴求进步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在对外活动的同时接触了形态各异的外域文化。他们既没有视而不见,也没有全盘吸收。对待每种文化,古希腊人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内外结合,为我所用。

事实已经证明:东方的各种文明――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希伯莱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等等――对古希腊文明都有较大的贡献,尤其是赫梯文明扮演了古代东方和古代欧洲的桥梁作用。迦南的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希腊人,而腓尼基字母又是从埃及象形文字演化来的,后来希腊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并最终成为西方各国的字母;同时 ,在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开始研读巴比伦天文学家的作品,从巴比伦人那里引进了日 钟、日晷并把一日分成12个部分,开始进行天文学研究,这在后来雅典的哲学学派达到了高峰。到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明进入黄金时代,它在艺术、建筑、哲学和文学方面几乎都表现出了东方传统的影响。东方文明对人类的贡献经过希腊、希伯来和基督教一直向西流传。在技术上,这种贡献包括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车轮和播种机器;在科学上 ,则包括对天文学研究的肇始、60进位制的数字系统。那种认为哲学起源于希腊的流行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许多世纪之前,埃及人就提出了对宇宙本质、人类社会伦理问题的许多想法。希腊人的贡献,在于使哲学发展比以前内容更为广泛,包罗万象。在政治上美索不达米亚把它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二项内容传给了西方文明 ――城邦和神圣王权的概念。

三、 追求自由的古希腊人。

希腊人热爱自由,追求民主。渴望自立自强。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兴起了智者运动。“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哲学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研究人的学问。这次运动被视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古希腊文学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而在困难面前又表现出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威力无穷的命运给古希腊人带来了困惑与恐惧,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个体精神。此外,他们在与命运抗争中激发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透过希悲剧《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我们都可以看出:古希腊文学正是在描写人对现世价值的追寻、人与命运的矛盾和抗争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泼与美丽,表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自由、乐观与浪漫。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此外,经过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古希腊,形成并发展完善了民主体制。这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大多数国家采用的议会制,投票制,抽签制都来自古希腊。

四、情感丰富,追求真理的古希腊人。

古希腊的神话就像混沌生命的第一缕阳光。它是人类寻求自身完美的最初的行为和智慧。神卡俄斯、乌拉诺斯、盖娅、厄瑞波斯、诺克斯……。古希腊人给自己建立起来的神话的理想世界,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和影响。

当我们谈到古希腊哲学时,有三个连贯的人物我们不得不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一起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堪称所有热爱真理的人的宣言。

还有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

还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古希腊是智者的世界,是智慧的海洋。

(二)美丽的家园、美丽的童年

人类的童年阶段是能力和智慧极其有限的阶段,是生产力低下、人对外界及自身的把握与认识才刚刚萌动的阶段,是人类不仅受制于自然而且受制于自己的阶段。然而,古希腊人却迅速地形成了对宇宙、自然及自己的一种特殊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世界。

从他们的世界里,我们后人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性格,看到了他们面对神秘莫测、令人困惑的大无限的大自然的天真与朴素的幻想和解释,以及他们向威力无比的自然和自然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命运挑战的勇气。他们在人类寻求自我完善的道路上播下了人本精神的种子。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可以说,西方人的大部分思想体系和文化模式都来自于古希腊。没有它们,就没有欧洲现在文化的成熟发展。

古希腊――这一颗璀璨的明星,点亮了人类性格的大半个夜空。

参考文献

[1]何平,刘章才,何颖著:《帝国的荣光》,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2]雷体沛著:《西方文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世界古代史》(岳麓版)

篇3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所以语言是在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如果我们想要学习一门语言,首先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我们对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的分析时,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一、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发展的源泉

英美文学作品的根源就是英美的文化历史。但是在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过程中,其他国家的文化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欧洲文化、古罗马文化还有古希腊文化都对英美文学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文化是众多考古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是四大古城中的一个,古代的文化都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在英美的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当地文化的体现。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小说中很多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创建的。所以我们在赏析一部作品之前,一定要了解当地的文化。在古代的文化中,宗教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圣经》是一本很著名的作品,而根据《圣经》所创作出的图书更是数不胜数。

欧洲文明是英美文学作品的发源地。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英美文学作品开始吸收了其他地区的文化,古希腊的文化和《圣经》已经深深的融入到英美文学之中,很多作者很自然地将古代的文化融入到作品之中,所以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及《圣经》都可以说是英美文化发展的源泉。

二、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的术赏析

1、英美文学作品语言简练但是有韵味。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大多数作品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现实。所以,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显著的特点就是地方性语言运用的很多。但是,在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地方性的语言,而是通过加工保留了它所具有的特色,使作品看起来更加的简练。也使文学作品看起来更有藝术性。在我们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一部作品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是因为作者生活的环境不同所造成的。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创作出不同的作品。所以,我们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要对作者进行了解,要了解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还要了解地方性的语言特点。这对作品的赏析有很大的帮助。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中,精简而有韵味的特点就有体现。在这部作品中,正是因为精简而有韵味的句子,使其文学性有很大的提升。

2、对戏剧独白进行强调。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与东方文学有很大不同的一点就是强调戏剧独白。这也是它的特点之一。在英美文学的作品中,独白的部分会占文章的很大一部分篇幅。大多数的时候是为了描写人物的心里状态。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这种表现手法是非常常见的,作家也很青睐这种写法。在东方的文学中,当作家想描写人物的心里活动时,经常会通过对面部表情、动作细节、语言等方面的描写来实现的。但是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作家更喜欢通过独白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并且会对其进行戏剧化的处理。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不满意的人和事进行抨击。

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独白这一写作手法加以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更容易被文章的内容打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喜欢上英美文学,能正确解读英美文学的艺术性。

3、突出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性。对于英美文学鉴赏产生很大影响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化的差异。这会直接影响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是否对文化了解还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评价,是否了解作品的内涵。比如说,在《红字》这一本小说中,作者是一位宗教信徒,所以小说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郁的,如果读者对于当地的宗教不够了解,很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对当地的宗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赏析英美文学的过程中,我们首要要做到的是对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解,还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这样才能全面的了解文章,更准确的对作品进行赏析。

篇4

[关键词]词与物;关系;历史理解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21 ― 02

一、西方对“词”与“物”关系的历史理解

世界上大多数文字在被创造之时都追求着与事物的对应,西方文字就是这样。西方文字被称为拼音文字,这是目前对西方文字比较通行的称谓。原因在于西方文字在造字上不同于中国汉字的横平竖直,立体感不够强但是线条感突出。其实,西方文字是在借用的基础上形成的。据史料记载,最初创造字母的是腓尼基人,而希腊人借鉴腓尼基字母又创造了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当今拉丁文字的来源。

以英语体系为例。这种字母文字结构简单,线条感强,但也表达出象形的意义,当今的英文字母中,就有很多仍旧保留此特点。比如当前非常受人追捧的女性“S”型身材中的字母“S”,就和女人的体貌特征极其相似;字母“O”在西方古文字中代表“眼睛”,它确实和人的眼睛的形状类似;字母“F”类似旗帜的形状,因此在今天的英语中旗帜“flag”这个单词就是以“F”开头的,后来“F”的象形含义又有了转化,引申为飞扬、流动等含义,因此有了英文“fly”(飞翔)、“flow”(流动)等词汇。除此之外,英文字母“G”的象形含义与生殖有关,形似一个怀孕的女子;而字母“H”代表栅栏、字母“I”代表手指、字母“L”代表刺棒等等。由此可见,西方人在造字之初是遵循“词”与“物”的对应关系的,但由于生活环境、时代背景等的不同,如今的西方文字呈现出抽象性高于形象性的特点。这一转变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生活环境的角度进行考察。最初创造字母的腓尼基人与改造字母的希腊人,他们多以海上生活为生,这种生活方式区别于中国的以农业为生,海上生活使人们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慧、敏锐,因此更善于推理与演算,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得到锻炼与强化,表现在文字上便是要求简约、易于书写,而符号化正是其显著特征,和横平竖直的中国汉字比起来,西方文字,在书写上的确简约了许多,但象形特征却由此减弱。“词”与“物”的对应关系不再像造字之初那样明显,绝大多数文字甚至无法与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

西方文字更多的是对语音的记录,以表情达意为目标,对文字本身的研究并不被西方人所重视,比如表示“女人”含义的英语单词为woman,单从词形看,我们找不到与女人外形相近的地方,象形性全无,但从这个单词的构词法来看,它是由human(人,人类)、female(女性的)和adult(成年人)这三个单词经过删减重组而成的,可见在表情达意上做到了对事物的确切描述。类似的单词,不胜枚举,我们通常将这种构词法叫做词缀构词法,是英语中最常见的构词法之一。虽然词缀构词法能够在表情达意上使得文字和事物联系起来,但是“词”与“物”的统一性已变得不再明显。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西方文字与事物的关系从最初的外型上的形象发展到今天的抽象,“词”与“物”的统一性被打破。而东方文字与事物关系的发展状况却与西方存在着不同。

二、东方对“词”与“物”关系的历史理解

东方文字,以汉字为例,在创造之初和西方文字一样模拟着事物的特征,与西方文字不同的是,这种“词”与“物”的统一关系并没有随着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被彻底打破,它始终是汉字的基础,并且这一原则对汉字的影响非常深远。汉字完全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不以其他的文字体系为基础,靠自身的发展、演变而形成。史料记载,中国的汉字是在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期的图画摹仿自然万物,用以记事、传情,而古老的汉字和图画有相近之处。“虽然文字学界至今对文字来源的看法尚未取得统一的认识,然而绝大多数当代文字学者,都不否认原始图画是文字的主要渊源。”〔1〕也有的学者很肯定的说道:“人类最早的文字都是从记事图画演变而成的,这种文字都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形状和特色创造而成的。”〔2〕可见文字和图画的确有着不解之缘。

众所周知,汉字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最早的古文字是甲骨文,它也是汉字的最早形式。甲骨文中的很大一部分文字是以实物为基础的,比如“鸟”字便和现实中的鸟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而到了大篆的“鸟”字,便和繁体字“”接近了,但仍可看出图画上鸟的神韵;又如甲骨文的“日”字,是一个圆圈里面加个点,就像太阳的形状,但由于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圆形刻画起来不方便,因此才写成了方形;同样,“月”字在甲骨文中也和自然界中的月亮的形状极为相似,它是一个半圆形,里面加了一画,也是为了刻画的方便,把它写成了方形,只是下边没有封口,用以和“日”字相区分;而“山”字也一样遵守形似的原则,“山”为“象山峰并起之形”,这是我国五代宋初时期曾为《说文解字》作注的训诂学家徐锴的解释。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以上的文字被称为象形字,即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汉字,是一种通过摹仿事物的外形而创造文字的造字法。象形字无疑遵循着“词”与“物”统一的原则,那么其他几种造字法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当然不是。单从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等造字法的定义就可以找出答案,比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会意”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用现代汉语定义的会意字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3〕用这种方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指事字是“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现代汉语定义指事字为:“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4〕由此可见,除象形字以外的几种造字法并没有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依托,但象形字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我们说象形是基本原则,是因为会意和形声在多数情况下也都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所谓会意字,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形声字也可以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不过其中一个象形字不取其义,只取其声,用为表音的成分罢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上古汉字基本上是一种象形文字。”〔5〕象形字在汉字中所占比率并不高,但却拥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中缘由不得不提到我们常说的“摹仿说”了。

“摹仿说”最早起源于西方,通常用于谈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此学说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他说:“艺术显然是由于摹仿自然”。除赫拉克利特之外,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认为文学与现实有着某种对应关系,比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摹仿是人的天性”。由于西方文学最早是叙事文学,所以“摹仿说”比较发达,而中国文学最早的文学样式属于抒情文学,所以“摹仿说”不够发达,中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过“摹仿说”,但却有这种思想,比如,《周易・系辞》中说道:“观物取象”; 《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王履认为:“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先人也认识到了摹仿的重要性,只是没有像西方人一样明确提出“摹仿”这一学说。西方的“摹仿说”更多是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探讨,而广义的摹仿不仅限于文学或艺术领域,早期社会被创造出来的、尚且称不上文明、只是古人为了便于生存的文字就是摹仿现实存在物的产物。

如上所述,我们的祖先在造字之初是摹仿自然的存在物,追求着文字与自然世界的形似,故而最早的汉字由图画发展而来不足为奇。图画在摹仿自然方面的确高于文字,但在表情达意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先人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进步的需要,取图画高摹仿性之特征,以便于刻画、记载为原则,又以充分表情达意为目的,创造了历经五千年而仍旧大放异彩的中华汉字,虽然如今的汉字很多已看不出象形的特征,汉字已由最初的表形走向表意,但对自然的摹仿始终都是汉字产生的基础,摹仿对于汉字这一伟大文明成果意义重大。想了解汉字的起源,摹仿这个环节是无法绕过的,“词”与“物”的统一关系在早期社会也就是这样被建立起来的。

纵观“词”与“物”的理论渊源,我们可以得知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遵守着“词”与“物”的统一,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以前。十九世纪,很多学者、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等开始打破“词”与“物”统一的规则,并力图颠覆两者的关系,福柯便是其中之一。福柯通过对西方文化四种知识类型中“词”与“物”关系的分析,得出进入十九世纪以来的现代知识型中,“词的秩序已不再表示真实的事物,而是表现人对物的表现”的结论。福柯通过对“词”与“物”统一关系的颠覆传达出了他的话语观,在他看来话语不再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不再是传播知识的手段,它已成为一种主导力量,是事物的本源。但是福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中仍旧承认“词”与“物”在十六世纪以前是保持着一种统一关系,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关系才被打破。

三、简析早期社会“词”与“物”统一关系的原因

如前所述,“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还包括线条、色彩、音符等。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人们在造字之初都追求着与自然事物的统一。其实,不仅是文字,人们在发明语言、音乐、舞蹈、绘画等时也同样如此,毋庸置疑,人类发出的第一个可以称得上语言的声音绝对不会讲究语法的精确、发音的优美,可能只是一个声音,提醒他的同伴远离危险或者发现了食物,这是由人的第一本能即生存本能决定的,此时的人类或许并不比老虎等动物高级,他们生活于自然之中,自然事物的影响无处不在,听到了虫鸣鸟叫他们学会了说话和歌唱,看到了动物奔跑或者走路的姿势他们学会了舞蹈,见到了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河流山川学会了绘画,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在许多重要事情上,我们是摹仿禽兽,作禽兽的小学生的。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得鸟学会了唱歌。”〔6〕无疑,自然事物为人类提供了现实的摹本,所以才有了今天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

由此可见,早期的人类是出于摹仿的本能去创造“词”,“物”是他们生活中最直接、最清晰的参照物,那么追求两者的统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王元鹿.普通文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71.

〔2〕刘又辛.汉语汉字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3〕 〔4〕黄伯荣,等.现代汉语〔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4,55.

篇5

[关键词]高校;“西方文化概论”;史料;历史学

“西方文化概论”在国内高校中大多被列为文科,尤其是历史、中文、哲学等学科门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这门课程内容庞杂,涉及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西方文化,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都有相当难度。为了避免通史性以及梳理性的授课思路,笔者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具有显著特色的部分作为代表来讲解,通过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式,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西方文化概论”这门课程作为选修课,根据课程学时的安排,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希腊罗马的婚姻与家庭、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美第奇家族与文艺复兴运动、图像与历史、美国电影与美国文化、欧美国家的慈善事业与基督教文化、结语。在国内的很多高校中,这门课程的授课工作大多是由文学、哲学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来承担。由于笔者是史学背景出身,同时授课对象是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因此希望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史学色彩,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论著及论文等史料的引入,在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学专业学生对史料的重视程度以及史料应用水平。同时,通过研读这些材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课程中文献资料的引入

文献资料向来是史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大量引入当时人的著述及法典等文献资料,可以令学生正确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的特点等内容。尤其在了解西方古代及中世纪文化过程中,文献资料的应用尤为重要。在进行“绪论”“古希腊文化与神话故事”专题的讲解过程中,笔者尝试引入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文献。在“绪论”中,引用了一段古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印度以东的全部地区是一片砂砾地带;在我们多少确实知道的所有亚细亚民族当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东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为由印度再向东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无人了”[1]239。由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何为西方”。通过希罗多德的描述,让学生了解到最早划分出东方与西方的是其著作中所描绘的发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在“罗马文化与罗马道路”“罗马文化与罗马法”这两大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大量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条文。在讲授罗马法之时,笔者引入了《塞奥多西法典》中两段有关女性地位及财产的条文,“如果任何人与一个女孩订立婚约并且未能在两年内实现这一婚约的话,并且如果女孩在这一时间已经过去后改而嫁给其他人的话,不应由于加速她的婚姻而归罪于她诈骗,并且也不能允许她的婚姻誓言归于无效”[2]67。“如果一个女儿从其家父处接受了一笔嫁资并随后结婚的话,如果其家父未立遗嘱而去世的话,如果她希望与其兄弟一同继承的话,她应被要求将其嫁资与其家父的田产合并,然后她就能成为共同继承人与其兄弟分割遗产。”[2]82通过这两段法典条文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到罗马法对于女性权益较为保护,同时也较为强调对本家族遗产的保护。在“典雅爱情”“黑死病的文化影响”等专题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则引入了但丁的《新生》、薄伽丘的《痴情的菲亚美达》《爱情十三问》《十日谈》。笔者在讲到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典雅爱情观念的时候,引入了薄伽丘作品中的一段话:“夫人啊,您是我唯一的欢乐与幸福!如果说这话不中我的下怀,那我准是在说谎。如此自猜自想真令人心花怒放,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声甜美的:您是属于我的。”[3]9这段话隐喻了作者第一次看到菲亚美达的情景。从《痴情的菲亚美达》的内容来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对于心爱的贵妇人的爱,一种平等的、女性稍占主导地位的,并且具备婚外恋性质的单恋,一种与中世纪骑士精神中的典雅爱情一脉相承的爱情观。我们发现,但丁、薄伽丘等文学巨匠笔下的女神是理想女性的化身,也是激发诗意灵感的源泉,通过巨匠的名作化为不朽。引入这些相关的重要文献资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为准确且深入地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西方文化所体现的特征,同时对于历史学本科学生而言,有利于提高其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中论著及论文的引入

对于很多古代、中世纪以及近现代的文献资料,高校历史学本科学生把握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了文献的引入外,笔者还引用了大量的近现代国内外学者的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尤以论著和论文为主,将它们作为补充。如威尔•杜兰的《世界文明史》、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布林顿的《西洋文化史》、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朱伟奇的《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彭小瑜的《中古西欧骑士文学和教会法里的爱情婚姻观》、李化成的《黑死病期间的英国社会初揭(1348—1350年)》等。以“典雅爱情”专题的讲授为例,笔者引入了布林顿在其著作《西洋文化史》中关于典雅爱情的定义:“衰退中的骑士精神培养出‘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一个理想的女人所产生的爱,一种做不到、非尘世的和精神上的爱。这个理想的女人是可以使崇拜者高贵起来……骑士精神也将的冲动升华作精神上的爱慕。”[4]186并且分析了这一定义中的两个重要词语“衰退”“高贵”。“衰退”指出了雅典爱情出现的时间,是在中世纪中后期;“使崇拜者高贵”是典雅爱情的作用。此外,笔者还引入了威尔•杜兰的一段话:“有两种影响力缓和骑士的野蛮作风———女人和基督教。女性的德行再度被发扬,以遏止英武男人好战的血气之勇。”[5]452同时,分析了威尔•杜兰这段话所指出的贵妇人在骑士精神特征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引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了解到中世纪存在于贵妇人和骑士之间这一神秘爱情的基本情况。在“黑死病的文化影响”中,在讲述黑死病来源的不同说法时,笔者引用了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一书中的看法:“在1252年蒙古军队从远征云南—缅甸的行动中撤回不久,鼠疫杆菌就侵入到蒙古的野生啮齿动物群落,并逐渐转化成地方病。随后几年,随着受感染的老鼠、跳蚤和人无意识地把杆菌传播到新的啮齿群落,而向西沿着大草原扩张。”[6]97通过这样的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从古至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都有交集,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传播和交流。通过引入相关学者的论著及论文作为补充,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的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内容的视角,同时,也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三、小结

除文献资料以及近现代学者的论著和论文外,在“西方文化概论”课程中,笔者还引入了部分考古证据、影像资料、印章等史料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支撑。在授课对象主要为历史学本科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大量史料的引用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事实上,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从学生所提交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的情况看,这门课程所选择的十二个专题不仅激起了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同时他们也努力在对相关史料的研读与分析中,试图就其中的某个感兴趣的论题进行独立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参考文献:

[1]希罗多德.历史(上册)[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ClydePharr.TheTheodosianCodeandNovelsandTheSirmondianConstitutions[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2.

[3]薄伽丘.痴情的菲亚美达[M].陈才宇,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赵林.神旨的召唤———西方文化的传统与演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5]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第四卷)[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文化;电影;中西融合

一、李安电影风格形成的文化背景

李安的作品都暗含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这与他本身的文化背景及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李安是一个精致内敛的人。他出身于台湾知识分子家庭,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思想根植于他的文化积淀之中。后来移居美国专修电影艺术。个人的生活以及求学经历使李安能够自在地游走于东西方文化之间,而心灵的沟通跨越了文化和国界,心心相印自然引起东西方观众共鸣。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源自东方文化背景的血液:温和、儒雅、负责;同时也闪耀着西式的华彩:多元、随性、欲求。他在仔细研究好莱坞电影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的基础上,尝试着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相结合,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

二、《断臂山》一一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翻译

李安在西方的生活长达46年,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根基,而相反在西方文明的参照下,他开始以现代电影为媒介,对中西文化进行对话翻译。在他众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中,《断臂山》是一部将中国的文化内核深深融入西方题材之中的电影。《断臂山》引发的争议和文化歧义的探讨非常之多。对《断臂山》讨论最多的,是李安以电影进行跨文化对话及文化翻译的工作。在一些西方的华裔学者那里,一致认为跨文化翻译一直是被西方的人类学家所把持的。而李安以流行的现代文化形式――电影进行文化翻译,或者说把东方文化暗度陈仓、偷运到西方。在导演《断臂山》时,东方文化理念的积淀决定了李安在处理具有悲剧意味的作品时,刻意冲淡令人压抑的沉重,避免使用狂烈暴躁的处理方式,而是充满了东方式的温情,形成了“中和”的美学风格,并且成功地“跨越华语或称为母语文化的局限,而成为一种国际的、世界背景的共同文化主人”。

三、把握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像李安这样脚踏东西文化的电影人并不少见,但能够从商业性强的奥斯卡到艺术含量高的威尼斯、柏林“通吃”的却在导演圈里屈指可数。李安的长处在于把握了两种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火花,将东方文化的神韵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电影语言来包装,从而让两种文化圈都能认同。

1 东方的神,西方的形。

东方文化一向注重神韵,中国的绘画以及诗歌词赋等注重韵律与神韵之美,而西方的文学与艺术更注重模仿与再现的形似美。在《断臂山》之中,李安不追逐时尚潮流,不为技巧而技巧,一如既往地以平实的叙事风格和熟练的电影技巧――朴素、流畅的摄影,干净利落的剪辑和场面调度,沉静、平和的叙事笔触,理性而睿智地演绎着独具东方情调的伦理人情,追寻永恒的文化命题。我们在影片中可以看到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的美丽风景,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演绎一场两个同性之间的缠绵故事场面。这是一个很具有美国式的同性恋题材,如果用西方的形似模式可以设计一场刺激或暴力的同性恋情节,但李安没有采用西方电影中惯用的宣泄、爆发、冲突等戏剧手法,而是用一种细腻抒情的手法来讲述这段“超越和穿透文化差异”的爱情故事,它的思路、手法、意境、色调却都弥漫着中国的味道。例如影片用大量的篇幅来展现山区的美景,悲欢交集与世迁中绵延了22年之久的同志情意,与苍郁高远的山脉遥相呼应,以一种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将牛仔对于同性之爱的渴望与彷徨不安融于这苍翠寂静之美景中,这种舒缓、含蓄的表现手法极富东方的诗意。如诗如画的景色,动人心弦的歌谣,广角镜头中的断臂山并非粗犷的西部风格,而几乎变成了中国古典式的世外桃源。另外,李安还借用中国古代爱情特有的含蓄方式――以物传情来表达这种细腻的感情。例如以月亮和镜子传达爱意,使得倾诉衷肠的台词显得多余。影片结尾,当年迈的安尼斯送走女儿回到屋里时,发现女儿的外套忘记拿了,他只好又回到屋里,把衣服放在柜子里,这时,他看到了一直珍藏的两件带着血的衣服――他与杰克因争执而留下的“血的证据”,此时,安尼斯怅然若失,在西方人脸上展现的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悠长韵致。

2 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

西方人十分珍视个人自由,喜欢随心所欲,独往独行,不愿受限制。中国文化则更多地强调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同甘共苦,团结合作,步调一致。所以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主张包容、“隐忍”,并体现出一种中庸之道。在《断臂山》中,李安表现了一种东方的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和包容的亲和姿态。李安擅长从一个家庭着手解剖社会,解读文化。家庭观念是东方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影片《断臂山》中,李安除了对杰克与安尼斯之间同性之爱那种超越性别的态度之外,他对影片中每一个人物都用一种无责备的眼光在看待,他认为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人物都是无过错的,或许正是这个社会的错误造成了每个人的痛苦。宽容是李安影片的态度,也是他的电影能被各方所接受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体现在婚姻观念中的差异。西方重视个人感受,所以对婚姻缺乏一种责任与隐忍的姿态。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中,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他们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时,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李安用中国人对婚姻的传统观念和态度去诠释杰克与安尼斯面对情感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影片中无处不在散发的是孤独和寂寞,李安让整个影片节制隐忍而充满张力,他用中西文化共通的朴素情感去表达原著。他选用普通人的感情或家庭矛盾作为表达自己对人性关照的切入点。李安是人世亲和的儒者,中庸文化的根基决定了他能既表达出内在的自我又能为世人接受。无论轻喜剧还是悲剧,李安都用一种相当人性的方法将面临的问题克服、化解,这也是中国的儒家文化所推崇的方式,横扫天下,得到东西方的广泛认同。

3 中西融合的“人伦”内核。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天伦”、“人伦”,“人伦”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人伦”在中国古代本来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然而,在《断臂山》中,这枚“人伦”内核的棋子已经被衍生到一种对人性关怀的高度。人文主义关怀是艺术作品不会过时的母题,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信仰,奏响了沁人心脾的主旋律。《断臂山》虽然是以美国西部为背景,描写同性恋题材的,但里面互相爱慕的两个牛仔也是因为背负着人伦的压力不得不分开、各自成家,以至于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在好莱坞纵横驰骋的同时,能依然固守着东方文化中那份生生不息的人伦精神,“脚踏东西文化,一心做人伦文章”;通过“人伦”这枚棋子,李安激活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棋局,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不分东方西方的,真正的艺术,如音乐、歌剧、电影、各国文化的精粹都是跨越文化和国界获得人类普遍共鸣的。

四、中西合璧,创造更优秀的国际电影

篇7

戏曲文学在国际国内都因戏曲艺术的独特表演形式而备受关注,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阐释,形成了相对厚实的学术积淀,成为我们提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的学理基础,并对我们开展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西方,戏曲文学起源早,影响深,并且对西方哲学、文学、绘画以及当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可,特别是随着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使得文化全球化及其应对成为西方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像斯坦利•霍夫曼的《全球化的冲突》、约翰•汤姆林森的《全球化与文化》等论著,让我们联想到从本土文化艺术研究可以获得应对外来文化入侵的应对策略。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邓启耀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鸠山弘一教授和柳生次郎教授、韩国李夏成博士等更是在较早些时期便对云南戏曲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先后到昆明、大理、楚雄等地进行考察,对云南戏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作用。本尼迪克特的《与月》、马丁•艾斯林的《戏剧剖析》、莱辛的《汉堡剧评》、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乌格里诺维奇的《艺术与宗教》等对我们关注和讨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相关问题提供了全球化的这一全新的视角和间接材料。

在我国,戏曲与诗歌、散文、小说一起并列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方化的审美取向和综合众多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自20世纪初期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开启了古代戏曲文学的研究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戏剧史》《元曲家考略》《南戏拾遗》《古剧说汇》等著作,无论是在剧目整理、作家考辨、戏曲史等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文化学、艺术发生学等深层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戏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戏曲志•云南卷》对云南的戏曲历史以历史性观点作了梳理,列举了云南戏曲史上的重要事件,流行剧种等,是一部较为翔实的对戏曲艺术进行整理的著作;《云南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系列丛书按剧种、剧目、音乐、艺人等系统,分别对云南地方戏曲中24个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史况以及音乐特色等作了详略得当的介绍;李安志、徐志强等主编的《西南文化史》把云南戏曲史作为其文化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元代昆明水浒戏、明代关索戏、少数民族杂剧作家作品,但该书并未以云南戏曲为主要研究对象;王胜华的《云南民族戏剧论》,从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此外,尚有对某些具体的剧种,如白剧、傣剧等戏曲作品、流派群体的研究著作、论文等,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我们深入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显然我们从以上对国际国内研究现状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更为关注的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戏曲,从其剧种、剧本、表演及传承等方面有所研究,但忽视了从文学样式的角度探讨其文本文化、文本创作、文本发展历程及其与地方、民族的关联。

讨论分析

从目前来看,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中,研究范围狭窄和文献资料不足这两大问题严重困扰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深入。尽管我们在整个戏曲研究层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云南地处边陲,相对于发达的中原文化而言,云南的文化则显得封闭和落后,广大研究者在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很难找到切实可靠的研究资料,缺乏可以示范的研究方法和案例,导致文学研究与民族文化研究处于一种脱节的状态。故而关于云南戏曲文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亟待提高。所以从长远看,选取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为视点,有利于从内涵方面和外延两方面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经济文化建设中趋向能力发展的均衡、公平,促进云南戏曲文学在云南文化建设及教学科研中的实效性。开展“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研究”应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重在对云南古代戏曲孕育、形成、发展的系列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文化和比较的方法,针对云南戏曲文学研究中的缺漏与不足以及云南地处边陲、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现实,结合西部大开发及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选取文学研究中地域与民族文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系统研究,解剖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作品,分析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生的一般现象、基本条件、规律与特点,着重阐释云南戏曲文学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反映云南本土文化的发掘与构建、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为云南戏曲文学的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为地方文化教材开发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应主要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传统的重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是非常细致的事情,短时间内不容易见成效。”[2]111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中,从公元前3世纪楚人庄蹻率兵入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开始,直到魏晋南北朝,云南的戏曲艺术活动见诸典籍多是“征巫鬼,好祖盟”的巫术礼仪活动。公元738年,唐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唐赐南诏胡部、龟兹音声各一部,794年南诏遣使到长安演奏《夷中歌曲》和《南诏奉圣乐》以及1116年大理国随使艺人到宋朝表演“五花爨弄”,是云南与中原进行戏曲表演艺术活动交流及云南早期戏曲活动的痕迹。此后,在中原戏曲发展的繁盛时期,历史文献中却没有关于云南戏曲活动的记载,只有一些诗句中提到了傩舞和梁王府蓄养的优伶,即便在后期云南戏曲逐渐繁盛并奠定了“滇剧”的地位,但作为文献研究的云南古代戏曲仍然显得十分单薄。因而,作为戏曲文学研究的根本性内容的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通过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与作品的梳理,我们才能进一步厘清戏曲文学发展线索,重建云南古代戏曲文学体系。具体来说要重视对云南戏曲文学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变化分析,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作家梳理与分析,重视云南古代戏曲作品与同时期中原文化的渊源及比对,重视对云南古代戏曲不同剧种作品的归纳与整理及其深入分析。

二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中区域文化产业只有以本民族的、本土的、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的东西才能吸引世界注意并且推向全球。”[3]33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到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军队及大量移民进入云南,加之在云南大规模开矿后带来的经济繁荣,各种戏曲声腔也纷纷传入。清初,一方面省外各种声腔、戏班继续进入云南;另一方面,云南的戏班和艺人刘二官等也出外演出,出现了著名的祥泰班,雷家班等,他们熔合石牌、楚腔、秦腔等声腔表演艺术并使之地方化,形成了滇剧三大声腔中襄阳、二簧两种,至此之后云南戏曲文学得到逐步丰富,为“滇剧”的形成繁荣奠定基础。可以说,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都具有地方性特征。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外来戏曲艺术的接受也有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继承。因而,研究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就不能忽视对其植根的地域文化特征的研究。具体来说要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分类的调查与分析、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分析、关注云南古代戏曲剧种的空间分布、关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的地区、时间差异、关注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地域性特征的现代启示的研究。

三是关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研究。云南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这也是云南这一区域范围内最为传统、最为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在云南古代戏曲文学发展历程中,正如民间的社火观灯活动渐趋与云南民族民间原有的“祭土主”“祭本主”风俗融合而成为祭祀性的花灯歌舞活动并演出《瞎子观灯》《包二回门》等剧目一样,地方原生性的民族民间传统祭祀仪式、节日礼仪、民族歌舞等在一定程度上与云南古代戏曲走向了融合。特别是在康熙道光年间,出现了一批“民家曲以民家语为之”、“静夜华灯演苗戏”的白剧、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表演样式;以“哎咿呀”腔流传的壮剧;把《封神演义》译成傣语演出的傣剧;从语言到音乐等都彝族化的彝剧花灯《打花鼓》等,标志着白剧、苗戏等少数民族戏曲的出现。到咸丰同治年间,更有张铭斋等在杜文秀帅府演出了《二进宫》《绝缨会》《取高平》,这三部剧在滇剧中分属“胡琴”“襄阳”“丝弦”三个声腔的剧目,这既说明滇剧声腔的成熟,也说明云南民族文化与戏曲文学发展的结盟。我们始终坚信“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深受民族文化的浸染,作为一种符号它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因此,要了解每个民族的艺术,首先就要了解它的文化。”[4]13故而,探索云南戏曲文学发展与云南民族文化建设、旅游文化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普遍需求、困境与出路,必须深入挖掘置身民族文化海洋的云南戏曲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特别是要加强对云南古代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品的分类与梳理、少数民族戏曲文学对主流文学的继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戏曲文学作家的身份认同及创作研究、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分析、对云南古代戏曲文学民族性特征现代启示的讨论。

四是关注少数民族特色剧种剧目的研究。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汉、彝、白、拉祜、哈尼、壮、傣、纳西、傈僳、佤、回、瑶、苗、藏等2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滇剧、傣剧、白剧、彝剧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剧种,它们和川剧、评剧、京剧等外来剧种共同构成了云南的戏曲系统。但各民族剧种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造成这种不均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地域、文化、民族特性外,长期以来我们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学术界重视和研究程度不够。另外,从现有剧目资料来看,不管是彝剧、云南壮剧,还是白剧、傣剧等都和中原戏曲剧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我们缺少细致的分析和整理,对其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不甚了了。再次,我们在讨论戏曲文学民族性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不够,导致在翻译中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舛误。尤其是古代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工作,几乎没有突破和进展。

篇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新晨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篇10

关键词:后殖民 反思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主义文艺思潮兴起于美国,后在80、90年代之交传入中国,并在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热潮。时至今日,后殖民主义文艺思潮依旧在学术界存有一席之地。关于后殖民主义思潮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后殖民主义理论思潮,作为一种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1]反对西方中心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把东西方文化对立起来,否认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就使得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

一、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中国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性,是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胜利,是中国屈从西方文化霸权的结果。[2]众所周知,后殖民主义诸种理论,是旨在考察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包括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关系。[3]但是,中国不同于亚非完全殖民地化的国家,它自始至终都没有完全沦落为殖民地。即中国尚未完全丧失,甚至连语言,也没有像殖民地国家一样改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用的英语。这样,就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半殖民地化的中国接受西方文明成果,仅仅是被迫接受还是自愿的选择?毋庸置疑,现代性来自西方。但是,中国对现代性的接受并非只是片面的被给予、简单的复制西方话语,而是主动学习与接受。现代性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由抵制、反对到接受、引进的过程。的一声炮响敲响了沉睡的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自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西方的物质文明优于中国的物质文明。但是,不管是具有新思想的林则徐、魏源,还是的成员,都没意识到中国思想的落后。等觉醒的中国人逐步意识到这一点,遂有了和。到了则开始较为理性的看待东西方文明,主张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引进西方文明。在两种文明的不断碰撞,中国人终于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并主动学习引进西方文明。而中国今天仍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在另一个层面证明了,中国接受西方的现代性,是自觉学习的必然结果,也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结果。

二、

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西方实行的文化殖民主义,使中国人产生了对西方文明的崇拜,并导致了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和新时期的国民性批判就是西方殖民主义的结果,这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我和被‘他者化’了”[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疑问: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批判究竟是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还是被“他者化”、被殖民化?笔者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批判,是中国人理性的觉醒,是中国人走向文明的象征。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弊端不是在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后才偶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之所以在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之后才被人民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是因为在两种文明的交流之中,中国人视野随之开阔,认识事物的标准越来越客观公正,固能够逐渐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批判。让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在物质方面落后于人;则让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在思想方面亦落后于人;于是才有了从片面到全面的国民性批判,如五四和新时期时的国民性批判。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痼疾并非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儿,而是西方的殖民主义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文明成果,为我们带来了把两种文明进行对比的可能性。至于对国民性的批判,则是我们在比较之后做的主动选择,并非是被西方殖民者的完全“他者化”。中华民族要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然要进步,要发展,而西方的文明成果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步入现代化的途径。西方殖民主义固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它带来的客观影响也必须正视。我们既不能一味的批判、排斥西方的一切,也不能盲目陷入“西方崇拜”的漩涡。我们要以一种深宏的全球性发展眼光看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

三、

周雷说:“现代中国人知道自己不能墨守一个静止不动的传统而生存下去,他们过的是不纯洁的、西方化了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看中国的方式也打上了那种生活的烙印。”[5]尤其在如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或许周雷的这句话更深得后殖民主义者赞同。只是,果真如此吗?全球化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殖民化?殖民化表现为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上惊醒资本垄断、在社会和文化上进行“西化”的渗透,移植西方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习俗,从而弱化和瓦解当地居民的民族意识。[6]全球化则不同,它是一种资源、文化、人才、技术的共享与双赢。当然,在现有体制下的全球化,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交流合作与竞争中,西方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可是,全球化毕竟不是殖民化,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应明白,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在全球化的幌子下对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从而逐渐以西方思想侵蚀输入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而使输入国在思想上依附与西方国家。正如赛义德所说:帝国主义在今天已不再以领土征服和武装霸权进行殖民主义活动,而是注重在文化领域里攫取第三世界的宝贵资源并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殖民主义活动,甚至通过文化刊物、旅行考察和学术讲座的方式征服后殖民地人民。[7]但是,全球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三世界国家在接受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以中国为例,中国是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世界的中心。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中国被逐渐边缘化成一个三流大国,那么,何不趁着这次机会重振雄风,重返世界中心?西方意识形态主宰当今世界,必有其过人之处,那么,何不“去糙取精”,再在中国本土传统文明基础上加以改造发展,假以时日,必能摆脱边缘化地位。目前,在全球化潮流之下能与之对抗的非本土化莫属。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的根不能能丢,只有在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适当的吸收西方先进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中国的复兴之路才会越走越好,中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才不会沦落到简单的复制西方声音的地步。中国的发展不仅要“引进来”,还要在适当的时候“走出去”,跨出国门,向世界树立中国新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并“成为全球化多元文化理论格局中的‘一元’。它既不想征服活涵盖其他话语力量,也无法为别的话语力量所替代”。[8]面对全球化和本土化,不能仅仅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价值标准,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指挥棒下,不管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都不可走极端路线,寻求多元化发展,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军事等等,都是始终不变的真理。

四、

新时期,大量欧美文艺思想被介绍到中国。一度沉寂的中国学界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专家学者立刻把新接触到的西方文艺思想用于实践,指导学习研究工作。一时间,人们或忙于对新思想的译介,或忙于对新思想编书立著,或忙于在教育领域把新思想发扬光大……很少有学者冷静的反思,我们所引进的思想究竟是否适合我国的学术境况。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后殖民主义理论本是针对曾经被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完全殖民地化的国家而言的,但是中国与之不同,所以,完全把这一理论生搬硬套的引入中国,进入学界,必然是不明智的。当然,也并不是说,中国不能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诚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相反,世界的并非就是民族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或许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得到了认可和运用,但是如其他理论一样,要想在中国寻得适合的土壤,后殖民主义必然要先中国化。西方思想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我们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经济上的成功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文艺理论的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我们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就文学而言,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文心雕龙》、《论语》《尚书尧典》等就是证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本土化与西方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多元性相糅合,必然能够改变一直以来中国学者面对西方思想“失语”的尴尬处境,不再作西方思想的传声筒。后殖民主义理论要在中国获得出路,必然要求对其进行重新建构。只有中国化了的理论才能游刃自如的用于指导中国学术理论与实践。

后殖民主义文艺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语境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的看待后殖民主义文艺思潮,要认真思考西方思潮在中国的适用性。不管是西方中心话语还是东方边缘话语,都是一方之词,唯有客观的思考,才能正确辨析正误。对待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任何严肃批判,我们都应从具体的国度具体的历史事实出发,不能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2]杨春时:《现代性与后殖民主义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五期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增补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4]杨春时:《现代性与后殖民主义批判》,《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五期

[5]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9页

[6]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