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银行风险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银行风险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风险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控制等方法,预测、回避、排除或者转移经营中的风险,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保证经营资金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放开,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巴塞尔协议最早是由10国集团提出并实施的,对世界银行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积极意义,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虽然它发端于发达国家,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同样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监管资本套利技术),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风险变得日益复杂,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已不能正确反映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无法实现其稳定金融体系和营造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的监管目标。因此,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6月通过了新巴塞尔协议,以顺应不断变化的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要求。我国加入WTO的过渡期于2007年11月结束,从此我国银行业将全面融入国际银行体系,新巴塞尔协议在发达国家的全面实施,必将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框架与三大支柱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Basel II)的本质集中在风险的差异性,要求增强评估信用风险的方法。通过对风险更灵敏的最低资本要求寻求提供更注意风险差异的激励。新协议主要由三大支柱(three pillars)构成,分别是:

(一)对银行风险和资本风险的新评估方式

在新协议中,委员会认为“压倒一切的目标是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而充足的资本水平仍被认为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核心因素。新协议重点强调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项风险,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仍为8%,但必须是以健全的会计政策与估值方法做基础。信用风险的衡量和计算方法不再以1988年协议中根据债务人所在国是否为经合组织成员国来区分,而是强调自律行为与外部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内部评级(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简称IRB法)为基础来衡量风险资产,并为内部评级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即标准法、银行内部评级法(基础IRB)和资产组合风险模型方法(高级IRB)。新协议用更加灵活、更加动态化的规则鼓励商业银行在坚持审慎性原则和具备充分数据的条件下,使用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这样更有利于充分考虑各种潜在风险,更精确和更灵敏地区分风险大小,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现代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的进步。

IRB法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本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商业银行如果能满足技术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标准,就可以将测算的借款人资信水平估计值转换成潜在损失,并依此算出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基础IRB仅要求计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其他风险要素值由监管部门提供;高级IRB允许商业银行使用自己的多项风险要素值,但为了顺利实现向IRB资本充足衡量体系转换,商业银行要向监管当局提交完备的内部风险评估制度安排、资产分类制度安排等等。另外,新协议适当扩大了资本充足约束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套利行为。

(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新协议要求,监管当局要确保各家银行具备一套建立在认真分析风险基准之上评估资本充足率的完善内部程序。新框架强调,银行管理部门应制定内部资本评估程序,使其资本水平与本行特定的风险状况和控制环境相匹配;监管当局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有权要求银行具有超出最低资本的超额资本,并有维持资本水平的策略;监管者应该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评估程序与资本战略以及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当局应在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到最低限度之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这一要求的提出,强化了资本充足率的监督约束。

(三)信息披露与市场纪律的约束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通过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纪律,是新协议的重要内容。市场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银行更有效地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但市场约束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因此,新协议要求银行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便使市场参与者有机会评估银行的资本、风险暴露,评估及管理程序和资本充足率。有效的市场约束有利于加强监督、增加资本充足率和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确保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新协议规定银行应提高透明度,在一年内至少披露一次财务状况、经营活动、风险度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信息。从而使市场参与者能估计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及清偿能力。

二、我国银行业与新巴塞尔协议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世界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的不断创新。虽然目前尚不具备实施协议的各项条件,但是为了顺应新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国际要求,我们应未雨绸缪,为新协议的实施积极做好准备。

(一)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对照新协议的基本精神和技术方法,新巴塞尔协议的全面实施将对我国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由于近几年我国银行资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增加。虽然可以通过减少风险资产业务和银行内部的利润转移以及外部资金注入增加银行资本金,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对于包括国有企业、银行、财政以及资本市场在内的整个经济体系而言,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新协议对银行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提到了更高的水平,这对国有性质的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评级方法上向银行及监管当局提供了多种选择方式。由于内部评级法较标准法更有利,采用不同评级方法可能得出差距很大的风险权重,造成银行不同的资本配置要求,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较之发达国家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由于新协议是以发达国家银行业的监管水平为依据的,它所提倡的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而无法顺利实施。

(二)我国银行业需要新巴塞尔协议

由于新巴塞尔协议的上述影响因素,中国银监会已经表示,至少在10国集团2006年底开始实施新协议的几年内,中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议。虽然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距离世界领先水平的银行还有相当的差距,无法在短期内具备实施新协议的条件,但是新协议提供了相对比较完整的银行内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与市场纪录三大支柱,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资本充足率计算框架,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发展的大方向,反映了当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是银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新协议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在银行风险方面,它综合考虑了各种风险,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使银行资本水平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状况。进一步强调了银行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考虑了不同性质银行间的差别,突破了传统银行业的限制,从机构和业务品种方面,推广了经典的最低资本比例的适用范围,这为我国银行业未来的综合监管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总之,新巴塞尔协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在以下方面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一,建立先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行为、风险道德标准与风险管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文化力,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就是要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为此,一是正确认识金融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风险管理的持久性。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商业银行并重的两项基本业务,正如银行业务的运行是个循环反复的过程一样,风险管理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二是明确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银行决策层要把风险文化的培育和完善作为重要职责,明确防范和控制风险是第一生命线的风险管理态度,制定严格的行为操守准则,建立相关的奖惩制度,规范经营,稳健发展。三是努力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一个高效的风险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全体员工对风险很敏感和了解,并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日常的言语和行为中,形成一种道德评价标准和职业环境。这就要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市场开拓和风险控制岗位上的员工,加强风险管理知识教育,研究探讨风险管理文化,形成格守诚信、高效规范的工作氛围。

第二,架构全新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实现全方位、全过程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也是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载体,还是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一是整合商业银行后台管理部门,构建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通过对全行风险内控管理政策、制度、程序的集中统一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从事后处置向前期控制转变,从风险资产的管理向资产风险的管理转变。二是在主要业务部门推行风险经理制,对本部门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分别进行日常监测、评估、管理和报告。由于风险经理根据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进行客户的风险识别,最终决定贷款的授信、发放等,所以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和选拔“准入”制度,严格界定风险经理和客户经理之间的职责划分,力求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三是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对各级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动态考评。在目前情况下,评价体系要以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率为主要内容,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对风险管理政策、风险决策过程进行“回头看”,总结经验教训,并据以完善政策,改进流程,加强管理。

第三,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要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在重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后,必须建立、健全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精神的内部运行机制。首先要完善银行运作的自律机制,自觉接受来自监管当局(银监会)的监管指令和来自市场上的存款客户、投资者和有关债权人的约束力。为此,商业银行要以新巴塞尔协议信息披露规则为指导,借鉴美国、新加坡等的经验,按照由内到外、逐步公开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的信息披露体系,稳步推进以会计信息为核心包括其他信息在内的信息披露工作。其次要建立资产与负债的对称和平衡机制。所谓对称与平衡,从形式上看就是资产与负债相一致、相吻合;从实质上讲就是按照以存定贷、自主运用、比例管理的原则,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实行资产、负债的期限与利率结构配比的对称性管理。加大结构调控力度,使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进一步合理,降低负债成本,提高资产整体获利能力。最后要建立健全御险机制。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积累机制,不断增补银行的自有资金;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准备金提取率;逐渐降低风险系数大的贷款资产的比重,扩大风险系数小的证券和其他资产形式的比重;对大额风险贷款实行保险,包括贷款企业财产保险和银行贷款保险;等等。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银行治理;风险信息披露;欧洲银行

一、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背景

金融风险信息的披露是提高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机制,另外巴Ⅱ中也强调了信息披露对市场约束的重要性。许多文献显示披露更多综合风险信息的银行具有更高的资本缓冲和更低的违约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银行的风险披露被强调作为一种避免银行危机的有效工具。早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报告质量中银行的规模、杠杆率、基本风险、盈利能力以及资本充足率等因素的效应,并没有研究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对风险报告质量的直接和联合影响的文献。然而理论、管理者壁垒、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都说明了银行部门强大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以及银行治理水平都可以影响管理者披露风险信息的决定,

因此,本文应用这些理论进行了理论推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银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者、监督者、和其他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推进市场效率和市场约束的方法,即应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治理机制加强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

二、银行治理、管理、监督和风险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通过一连串理论来解释银行业中银行治理、监管、监督如何影响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在下文中,我们将从组织社会理论(即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来解释银行业中风险信息披露问题。

1.银行准入限制

实行严格要求才能获得银行牌照,可能会阻止新的国内和外资银行进入国内银行业从而缓解当前和预期的银行业竞争(巴特等,2001)。因此,竞争越小,银行利用外部金融的成本更低。从而促使银行管理者加强风险信息披露的质量的激励减少。此外,在银行业运用组织社会理论,我们发现竞争强度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银行管理层采用风险披露来支持本银行声誉的激励。

2.外部董事占比与第一大股东持有股比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外部董事有专业知识,声望和使能够使他们公司与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此外,理论也认为外部董事在监督管理层行为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更高比例的外部董事有可能产生有效监管以及增加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公司披露的市场估值和业绩与股东获得财富相关联,大股东有较强的激励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层的效率。在银行业中,在第一大股东持强投票权是很容易影响银行经理所采取的战略决策和投资项目。因此,如果现任银行经理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那么第一大股东可能会激活他现有影响力的投票权,并改变低效率的银行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较强投票权的第一大股东代表有效监控外从而迫使银行管理层提供更高质量的风险披露。

3.高管持股和政府持股占比

鉴于银行业内部和外部复杂度和高的信息不对称性,管理防御理论在解释银行高管风险披露决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防御理论认为管理者可以有效地利用外部监控,集中股权可能对公司长期市值适得其反。因此,管理者更有可能通过减少披露最大化私人利益。审计委员会对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打击财务报造假、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相当重要。此外,主动审计委员会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治理和监督责任。另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2006年)强调了审计委员会在银行的有关的信息披露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组织社会理论,银行监管,最大股东和政府的大股东都可能被看作是银行管理者信息披露决定的外部监管者。 因此,他们是最有可能在加强银行风险披露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银行监管者作为外部监管者和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好地减轻银行高管减少风险披露水平的激励。

三、结论

研究表明拥有较高比例外部董事、较低的高管持股、集中的外部非国有股,以及活跃的审计委员会和符合规章制度促进银行竞争的操作(也就是说放松银行准入标准)的银行可以提供更高的操作风险披露质量的证据。同时发现银行监督者提高ORD质量的程度是与高管持股的交叉作用成正相关的,与银行外部非政府持股的集中度成负相关的,研究结果建议可以通过加强银行监管者的独立性和政府权力(比如说成立独立的专业的国家委员会或者任务小组来对支柱三的披露进行监督以及提供建议 ),或者通过雇佣外部董事以及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活跃程度来提高ORD的质量,建议银行监管者应该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高管持股比例以及分散外部非政府投票权方面。同时结果支持银行和监管机构进行合作,从而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也支持降低银行准入要求,以提供一个更加公平和透明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a). Risk-related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the annual reports of Portuguese credit institution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Banking Regulation, 12(2), 100C118.

[2]Oliveira, J., Rodrigues, L. L., & Craig, R. (2011b). Voluntary risk reporting to enhance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Evidence from Portuguese bank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ompliance, 19(3), 271C289.

[3]Woods, M., Dowd, K., & Humphrey, C. (2009). Market risk reporting by the world’s top banks: Evidence on the diversity of reporting practic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zation. Spanish Accounting Review, 11(2),9C42.

篇3

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风险管理的体制性差异较大。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还未真正确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一根本性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所需的法律体系以及市场调控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反观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银行一般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运作规范,具有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及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些体制优势使得国外商业银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第二,风险管理机制上的差距比较明显。国外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系统,其中包括:一、风险甄别系统。用于分析风险来源及成因,区分风险类别及危害性程度;二、风险报险系统。主要进行风险预警,传递风险信息并建立风险资料库;三、风险决策系统。确立、行使风险管理原则,制定风险指标以及避险策略等职能;四、风险避险系统。具体实施风险规避行为,对风险进行再分配或转移;五、全程监控系统。对风险管理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理和控制,并做出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运作的坚实基础,也是银行安全性原则的重要体现。而这一点正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当前,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

第三,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一方面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另一方面,金融风险与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强,银行风险管理日趋复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在了西方国家之后。国外很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至今尚未在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四,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较高,大部分的产值都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这就导致了银行业竞争不充分。由于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发达,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还是通过间接融资来进行,这就使得银行的资产运作空间十分狭窄。而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导致银行的资产质量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受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困难。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第一,强化风险管理制度,提高风险计量水平

内部机制不健全、风险测量工作落后、资产损失率高、抗风险能力弱化,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亟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根据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建立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但是资产风险测量统计工作始终未能制度化。要达到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不仅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存在工作量过大、成本过高、外部评级资料缺乏等现实挑战,对于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测量方面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因此,把握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提高风险计量水平是当前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虽然风险评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风险计量则是最近20年以来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金融理论、统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风险计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险计量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市场风险计量到信用风险计量,乃至操作风险计量;从早期的零售业务信用评分到公司客户违约率的测算,风险计量已经成为大型先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新协议内部评级法的思想正是来自于这些风险管理技术。新协议三大支柱的核心是鼓励更多的银行投资和改善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将是银行主导型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在技术选择上应该以建立内部评级法为目标。

第二,强化金融监管

通过金融当局的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安全是新资本协议的重要要求。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监管当局必须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重视安全性监管,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按照新资本协议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强化对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及资本金的要求;其次,要对银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可信性进行监督,严格监管纪律,推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第三,要针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制定综合配套政策,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尽快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最后,要强化监管当局对银行安全性监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自主决定对风险管理不合格银行的处罚,提高监管水平,确保金融安全。

篇4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它以商业银行全部的经营活动或业务运作为客体,以规范并有效控制各类业务活动为基本特征。从商业银行成立时起,陆续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和文件,内控制度建设迈出可喜的一步,对化解风险、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银行内部引发的案件屡见不鲜,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被提到新的高度。文章指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内控的理论依据

1.国际金融界对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视。《巴塞尔协议》以银行业风险监管为核心,包含银行业内控思想。1999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发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共25条,其中专门有两条谈及内部控制,指出“稽核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在行内有一定地位”,“应有合格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全面的内部稽查”,“内部稽核应形成直接向银行董事会或银行稽核委员会报告的机制”。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发展局对金融监管及稽核机构的能力有一个评价。它们认为:“稽查机构的能力包括两部分:一是权力,二是能力。权力包括稽查制度的先进性、独立性,查账权力范围,对有问题的金融部门采取法律行为的权力,关闭和重组机构的权力。能力包括稽查机构人员的奖励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人员数目和素质,稽查机构与被稽查机构的关系。”

2.人行监管的现实需要与商业银行的现行稽查制度。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5月16日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第22条指出:内部稽查部门要实行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责,实行对一级法人负责,以保证其独立地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建立制度规章,保证内部稽查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按“下查一级”要求实行“派驻制”。在各商业银行都普遍设立一个副行级的“总稽核”职位,保证稽核工作相对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二、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重新构建金融机构约组织管理体系,搞好整体协作,发挥整体功能。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既是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组织保障,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通常应遵循相对独立,强化内部监督职能,实行由行长领导、总稽核负责,各个部门具体操作执行的机制,并成立决策领导小组,对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从而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员工管理方式。一要树立员工的权责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从而避免内控机制中的违规操作,避免风险;二要普遍推行岗位轮换制,它不但使有关人员发展成为业务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可以避免因长期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岗位而产生的各种弊端;三要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具体措施如下:

1.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分设不同岗位,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办理。合理有效的岗位分工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岗位分工是根据劳动组织形式来确定,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岗位责任制就是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使他们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互相监督,人员的安排不能发生责任冲突。要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2.突出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控。选择对在一个业务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3.实行授权授信控制。授权授信是指各部门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授信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其中包括:(1)授权批准的范围,即经营活动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个管理层有权又有责;(3)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授权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究其责的情况发生;(4)授权批准的程序,应规定每一类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级或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

4.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为了能够对前台业务出现差错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事中、事后监督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有重点对重点岗位进行补偿性控制,以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5.文件记录控制。对要求进行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措施,要形成文字材料,有章可查。其主要内容有:(1)建立全员岗位说明书,对每个岗位都应有相应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岗位上下关系和岗位任职条件等等;(2)业务操作规程手册,每位员工必须了解本人在处理业务时所处的位置,前后作业环节;(3)建立授权审批权限文件。

6.建立内控监督机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内控监督机构对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制度,实现与行政管理交叉控制。

(1)内控监督机构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形式上独立是指稽核人员应独立于本行业务和管理人员,不能自己监督自己;实质上监督是指站在党的政策和全行利益上实施稽核。

(2)稽核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监督审计程序,要有一定的稽核覆盖率和稽核频率,涵盖主要业务和重要风险点。

(3)内控监督机构人员应由熟悉业务、有责任心、作风正派的人员构成。

7.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建立对事不对人的处罚标准,在同一支行内实行统一标准。防止重检查轻整改,必须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对于违反规定的要坚决按标准处罚,对屡查屡犯的应从重处罚,同时给予通报批评。

8.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内控技术含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武器。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控制的一些规定编入程序,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可以起到人控、物控控不了的作用。人控、物控只能解决不想违和不敢违问题,但解决不了个别人想违而不能违问题,要真正解决不能违问题则需要程序控制。

三、国外商业银行经验借鉴

1.强调高级领导层的控制责任。首先,董事会充分理解公司的主要风险,正确设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并定期督导高级管理层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帮助董事会行使这方面的职责。其次,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程序,通过维护某种组织结构去明确职责、权限和报告关系;确保职责的有效执行;制定有效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的高标准,并在机构中建立一种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效的内控系统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

3.企业要充分关注对全部风险的评估。特别是明确银行是承担风险的机构,生产企业也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并对企业不能够控制的风险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4.控制活动已被当作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经营管理的额外补充。有效的内控系统能够迅速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明确定义各经营级别的控制活动。特别强调适当分离职责,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5.发达国家非常强调企业的信息与交流。首先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获性,并且信息应能够前后连贯一致。其次是信息系统应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防止突发事件,特别注意有效地控制电子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另外,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相关信息的正确传达。

6.企业应当注意加强监督评审活动,并强调缺陷的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不断地而不是间断性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企业内控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对内控制度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并将结果向高级领导层直接报告;及时报告并果断处理所发现的内控缺陷。

7.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已成为企业内审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和现场检查监督的一部分。内审监督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应要求企业具有有效的内控制度,充分和有效地化解企业的风险(特别是主要风险);监督部门应检查高级领导层的内控态度、内部审计部门的有关工作等等,对不合要求的企业采取措施。

篇5

管理操作风险的原则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阶段,操作风险曾被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这个定义意味着操作风险可能引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比较容易理解,是指某一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按照银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反映在银行法定财务报表的损失,损失包括所有与该操作风险事件相联系的成本支出,但不包括为避免后续操作风险损失实施的相关成本支出。但对于如何界定操作风险引发的间接损失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是其他类型的风险发生引发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或者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引发其他类型风险发生而造成的财务损失,但难以把握的是,间接损失数据是应当归入操作风险损失,还是归入其他类型风险的损失。后来,在新资本协议定稿之际,操作风险被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事实上将间接损失排除在外。

参考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现阶段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的原则:

(1)全面管理。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总部和国内外分支机构都必须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操作风险损失。而操作风险管理具有高度分散化的特征,因此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控制力应该渗透到银行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分支机构和岗位,并由全体员工执行。

(2)政策及时调整。由于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尚未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制订监管规则,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战略、方针、政策也都处于变化当中,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应随着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3)成本与收益匹配。管理操作风险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商业银行的管理措施必须与具体业务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特点相适应,通过付出合理的成本将操作风险损失控制在银行经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不切实际地追求零操作风险并不可取。

(4)严格问责。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操作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阶段,应坚持严格问责的原则。银行内部操作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明确的责任人,并严格按规定对违反制度的直接责任人和负有领导责任的管理人员进行问责。

操作风险的分类

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七类,每一类还有相应的子类。但如何根据新协议对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进行有效分类是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不少国内商业银行发生的操作风险事件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此,在新协议的指引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或许是当前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按照新协议中规定的操作风险的四类诱因,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类别大体可以分为:

(1)由于银行业务流程、制度管理存在不当或偏差而没有及时完善,导致操作或执行困难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比如,内部或对外流程不适当;责任分工不明确;文件残缺;合同标准文本条款残缺;合同标准文本条款对银行不利;文件记录内容不全面;合同标准文本中空白条款填写不完善或不正确;风险管理报告不充分;财务报表披露不充分;新业务或新产品已经在前台办理,相关的文件没有及时传达到前台;对前台相关业务的新规定没有及时传达到员工;对业务流程要求执行不力等。

(2)由于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这类操作风险是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人员风险源于主观和客观因素,前者为银行员工不遵守职业道德,违章、违规或违法操作,单独或参与骗取、盗用银行资产和客户资产,或工作疏忽,其行为给银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后者为员工的自身能力与岗位对人员素质要求不符给银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由于IT技术或技术应用环境失灵造成系统服务中断或造成错误的服务,或由于系统数据风险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如科技投资风险;系统开发和执行风险;系统功能问题或系统失效风险;系统安全风险;法律或公共责任风险;风险管理模型风险等。

(4)来自外部的主观或客观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如交易对手通过诉诸法律而使交易无效(并非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与外部法律、法规或监管要求发生冲突;反洗钱活动不力;业务操作违规;对客户的隐私和数据保护不力;外部采购或供应商风险;外部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三方中断必要资源的风险;火灾、洪水、其他自然灾害等。

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设计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未来完整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应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商业银行总部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总部其他部门、国内外各级分支机构等构成。

在这个管理层级体系中,董事会应是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蓝图和体系框架,审议并批准操作风险基本管理制度。评判操作风险状况,对高级管理层、职能部门、各级机构履行操作风险管理职责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提出改进要求,确保整个银行机构能够识别、衡量、监督及控制操作风险。确定整个银行操作风险可以接受的水平,监控整体操作风险状况是否符合本行的操作风险偏好,对特殊情况进行审议,必要时向董事会报告特殊情况等。

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政策、基本管理制度,评估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监控相关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识别相关管理制度的不足和缺陷,决定为完善操作风险管理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或行动方案。

商业银行总部是履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负责拟订有关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和办法,以及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计量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制度和报告制度,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有关情况;就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及拟采取改进措施和行动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牵头协调、监控、督导总部其他部门及各一级分行开展操作风险管理工作和执行高级管理层的决定,并向高级管理层报告有关情况;负责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报告操作风险状况及其占用的经济资本状况等。

商业银行总部其他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负责制定本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报备牵头管理的部门。负责建立本部门操作风险控制程序,贯彻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积极掌握和运用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模型和经验,识别本部门存在于产品、业务、流程方面及其他方面的操作风险,并确保在推出新的产品、业务、流程及IT系统前,对其内在操作风险做出充分的评估,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对本部门操作风险控制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主要业务范围内的操作风险暴露及操作风险事件进行持续监控,完成本部门操作风险状况的汇总、归集和分析工作,按时报送牵头部门。

国内外各级分支机构负责本级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其主要职责包括:实施辖内操作风险信息的汇集、操作风险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并按相关要求向上级机构报告本级机构操作风险状况,同时向本级机构负责人汇报。对辖内各部门及下级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政策执行督导和检查,汇集辖内操作风险信息状况。通过自我评估等方法识别对实现工作目标有负面影响的各类内在因素(如本机构业务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人员的素质、组织的变化及人员流失率等)及外在因素(如经济状况的波动、产业技术的改变、政策形势的变化等),制订或完善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和化解操作风险。

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运行机制应该由识别和确定、量化和评估、缓释、监控、规避、报告等环节组成。

从操作风险的识别来看,首先要通过确定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不同业务的操作风险事件来识别操作风险。由于操作风险表现程度上的差异,在确定操作风险事件时应根据对操作风险的历史经验、未来操作风险预测、潜在损失金额、潜在损失频率等因素,将操作风险事件进行一定的分类,如一类操作风险事件、二类操作风险事件和三类操作风险事件等。

操作风险的度量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难以做到的。根据国际活跃银行的经验,一般是通过量化方法,归集和分析银行在不同部门、不同分支机构、不同业务的各类操作风险,全面衡量银行总体操作风险承受能力。随着战略投资者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借助战略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技术,引进关键风险指标、战略风险评估、自我评估问卷、操作损失分析等方法,建立完整的操作风险度量体系。

操作风险缓释实际是银行操作风险的“出口”。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根据操作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和预期损失相匹配原则,以及各类风险缓释措施在应用中的可操作性,针对不同类型操作风险事件可以考虑采取接受风险、减少业务量、实施外包、购买保险、调整流程、计提准备金、加强人员培训等不同的操作风险缓释措施。

操作风险的监控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管理操作风险的另外一个难点。操作风险事件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没有IT手段的强力支持,有效地监控操作风险几乎是一句空话。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IT手段建立操作风险的监控体系,操作风险的信息应纳入整个银行企业级数据仓库项目中。在风险缓释措施难以奏效,风险监控手段不到位的情况下,如果业务产生的盈利无法覆盖可能带来的损失,应果断限制开展具有高操作风险的业务。

现阶段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考虑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制度。完整的操作风险报告制度应涵盖报告内容、报告人员、报告频率等要素。操作风险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操作风险类型,所有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相关数据和损失原因,关键风险指标KRI、战略风险评估结果、自我评估问卷结果、操作损失分析结果,对监管机构、董事会稽核委员会、内外部审计机构等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结果等;无论是商业银行总部的职能部门,还是国内外各级分支机构都应该设立本级机构操作风险的报告人,由报告人负责报告辖内的操作风险状况;应区分报告的内容,确定操作风险报告的频率,有临时性报告、月度报告、季度报告等,对于重大操作风险事故或案件,应采取特事特报的方式,不设时限规定,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确信息。

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建设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应特别注意操作风险管理的环境建设。

首先,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必须对操作风险给予足够的重视,营造由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操作风险管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次,根据银行企业级数据仓库项目建设的总体规划,对计划实施的流程进行操作风险识别,同时建立及时归集操作风险损失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库,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现阶段就应着手收集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实现连续、实时地监控和评估整个银行总体操作风险,确保总体操作风险水平在董事会确定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能根据操作风险数据对操作风险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第三,银行内部应加强对操作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培训,保证各级员工获得操作风险管理方面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对新入行员工,应在上岗前将岗位的操作职责及操作技能作为培训的必要内容。

篇6

 

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 最低资本要求 风险管理

    2004年6月26日,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一致同意公布《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standards:   A  revised framework),即通常所说的新巴塞尔协议(Basel II ) 。

一、新协议更新的主要内容

与1999年6月框架文件一样,新协议强调了“三个支柱”在现代监管体制中的作用。

    支柱一:最低资本要求((minimum  capital requirement)。最低资本要求的方案建立在1988年协议内容的基础上,新协议保留了现有的资本定义以及8%的资本与风险权重资产比率的最低要求。新协议改善了风险度量方法,即资本充足率公式分母中的信用风险度量更趋精密,新协议提供了两种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一种是标准法,第二种是基于内部评级的方法(简称IR)。

    支柱二:资本充足性的监管约束((supervisory review of capital adequacy),此部分是第一次被纳人协议框架。新协议认为,为了促使银行的资本状况与总体风险相匹配,监管当局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稽核等方法审核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监管当局应该考虑银行的风险化解情况、风险管理情况、所在的市场性质、收益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等因素,全面判断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要求,在其资本水平较低时,监管当局要及时对银行进行必要的干预。

    支柱三;市场约束伽(arket discipline)。市场约束机制是第一次被正式引入,它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重大进展,其作用在于进一步强化资本监管和促进银行体系运作中的安全与稳健。新协议规定:①银行必须披露关于资本结构的扼要信息;②对每一风险领域提供定性和定量信息;③银行应披露按协议要求的方法计算的资本率,以及关于其评价资本状况的内部程序的定性信息;④每年至少披露一次,必要时还应增加。

二、新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1.风险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对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仍是新协议的基础。新协议框架保留了旧协议关于资本构成的定义和资本充足率8%的规定,即银行的资本由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构成,相对于加权风险资产的资本充足率应为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应至少为4%)。但与旧协议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不同,新协议以明确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取代传统计算公式中笼统的“风险资产”的概念,其具体公式为:

 资本充足率((8%)二总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十操作风险加权资产)x12.5]。

    较之旧协议拓宽了监管视野,将市场风险和操新协议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1)资本结构和资本充足率的披露不够完善。(2)市场风险。无披露要求。(3)利率风险的披露仅够巴塞尔要求的“底线”。(4)信用风险披露不足。(5)操作风险。是新协议中新提出的要求,但证监会并未要求上市银行做出披露。

三、新协议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通过综合改革提高资本充足率。保持资本充足是巴塞尔协议的基本要求,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物质基础。从长远看,为了符合新协议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我国银行能还要经历一系列的改革,具体来说主要有:(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拓宽注资渠道。(2)逐步放开对银行业务的限制,推动金融创新及全面成本管理,努力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3)大力提高资产质量,调整信贷结构,降低风险资产的规模。

    2.从信用风险管理逐步转向全面风险管理。当前央行在确定最低资本充足率时还应考虑到利率风险和操作风险所需配置的资本金,同时还要强化信贷风险监控体系,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完善经营管理规章制度,防范操作风险,不断开拓盈利空间,积累风险储备,防范市场风险。

篇7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在全面、持续、深刻的变化,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也呈现出新趋势。银行业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要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经济新常态下的银行信贷风险新趋势

首先,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信贷风险集中暴露。2014年我国的GDP增长了7.4%,增速与前些年相比较为缓慢,经济压力逐步反映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上,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呈现“双升”趋势。截止2014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达1.25%,较年初上升0.22个百分点;同时不良贷款余额持续增加,经常出现客户跑路、客户失联等情况,信贷风险压力进一步加大。

其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以及资本密集型行业。以房地产业为例,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整体负债率较高且周期性强,对流动资金较为敏感。在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主要依靠银行的大额贷款来维持日常资金需求;而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房地产业将面临资金链紧张以及绕道融资量大等问题,进而对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产生威胁[1]。

最后,银行同业过度竞争导致的后果正在持续显露。在前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商业银行通过规模扩张进行外延式发展,在“跑马圈地”的业务模式下,对抢夺客户的竞争比较激烈,而这种过度竞争从根本上降低了风险客户的准入门槛[2],为银行信贷风险埋下隐患。

2.经济新常态下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2.1构建符合经济发展特点的风险防控理念

在经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演进的过程中,银行应从传统的被动防御转向到主动经营风险,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提升信贷资产盈利能力。其次,以监管指引为纲,深入落实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加强风险专业化管理能力。第三,合理确定信贷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预设并监测风险限额及风险容忍度,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工具、方法,提高风险精细化管理水平[3]。

2.2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

将风险流程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风险管理中,构建符合新常态特点的工作模式和组织框架,转变传统的涉及信贷、合规操作以及流动性管理等模式,对这些因素进行整合处理,全面落实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构建与主动风险管理相互适应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各岗位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及风险管理意识[4]。对授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各区域经济情况与银行的实际情况,拟定科学化的授信管理流程,实施独立审查人制度。构建独立化的风险评估报告,提升报告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履行信贷、风险分级平行操作。全面落实贷款后的管理制度,强化贷款后相关责任人考核,将责任管理融入到后续管理中[5]。

2.3推行风险量化管理技术

风险量化管理技术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要素之一。在新常态下,银行想要最大化的规避风险,提升风险管理实效性,就必须要提升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因此,银行须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财务信息评估贷款客户信用状况的工作模式,将定性分析融入到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中。通过构建风险计量模型,有效评估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等级,并将风险等级结果合理运用到客户准入、贷款审批、信用定价、交叉销售等领域,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同时,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4提升信贷信息管控能力

贷前对客户资格进行全面调查,收集企业信誉信息,深入企业内部,认清企业实际控制人以及资产构成价值,明确企业上游客户预付保证金与下游客户应收款状况,掌握企业与企业实际控制人融资状况。进行风险审查时,全面、严格调查企业或企业实际控制人的信用状况,审核企业资金需求,查实企业实际销售额,明确结算周期,对企业资金需求进行测算,控制信贷资金在合理的使用范围。全面了解企业所属行业宏观经济情况以及国家制定的相关行业政策,收集市场未来发展走向,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定期沟通,通过朋友圈与交易圈掌握与客户相关的软信息[6]。

2.5构建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

综合利用各渠道信息,构建大数据风险分析平台,提升信贷决策科学性。与传统的经济环境相比,当前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银行通过构建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的方式,集中采集贷款客户历史贸易情况、所处行业景气指数、企业管理层变动等多渠道的海量数据,并对所有数据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开展关联性分析,提升信贷决策的科学性。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研究 对策

一、引言

自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模块在国内经济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来自国际银行竞争、信息披露的完整度以及银行自身价值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英文简称为CB,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通过多种融资手段进行社会融资,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对这些社会资本进行经营管理,并协助政府进行市场管控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前总裁韦斯顿曾经说过,银行家从事的工作就是管理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企业自身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压力,风险管控工作是保证有效地资本运作,为企业银行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所谓的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面对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为确保资本的安全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和评估,出具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可能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面临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三个方面,降低银行风险需要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作为保障,并根据国内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局势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制度不完善

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由既定的商业银行产权关系和享用的产权规则构成,一个玩完善的产权制度需要从管理上明确交易界限、规范交易行为、提供激励机制以及完善资源配置等功能。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过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产权为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名义上国家代表人民行使相应的权利,但是实际上银行高管和银行员工直接负责分配银行的资产,人民无法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且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这是导致商业银行资金运营存在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组织机构不合理

我国的经济市场与其他发达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风险控制等都存在较大差距,资本运作方式较为单一。银行体系中无论是国有独资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亦或是城市商业银行等均存在组织结构单一、人员配置不完善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地权力制约机制,银行内部机构行政化严重,容易导致行政职权被滥用,资金运作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管理程序较为繁杂,管理效率低下。我国大多数银行的部门设置都是按照行政级别进行划分,管理层多达三、四级,这种组织模式给银行的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弊端,首先是决策层太多,面对重大决策性问题是拿不出统一意见,决策范围太大;其次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地榭提哦啊和配合,工作效率低下;最后就是决策信息传递较慢,需要经过多个部门进行审核,且信息透明度不高。

(三)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商业银行是一个涉及到人力资源和资本管理的庞大的系统,而资本管理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风险,需要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作为支撑。风险管理技术可以分为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两种,定性管理是指根据银行内部领导者的个人经验和工作能力对银行内部环境中的风险做识别和评估,不需要相应的数据支撑,因而容易受到领导者的个人主观医院的影响;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存在本质上的差距,依赖于银行已有的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模型和指标体系量化计算得出银行的风险评估值。目前国外的大型银行往往可以将这两种管理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处在模仿摸索阶段,过多的依赖于定性管理而忽略了定量指标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风险管理技术亟待完善。

四、我国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和策略

(一)改变股权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制度改革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股权结构变化,建立符合自身战略定位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成以银行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为领导集体的,以独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朱总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围绕管理中心建成一个高效的风险管理系统。董事会和职业经理人作为最高决策层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市场的发展动向制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风险管理部门要实行垂直的领导政策,打造一支高效的风险评估队伍,逐步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条条框框,实现以业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从业务风险源头进行控制。

(二)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体制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风险评估效果的关键所在。首先,要逐步完善对决策者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避免决策者因为自身问题引起的决策失误或是非理性决策,保证银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其次,要保证风险管控工作的独立性。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很多风险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风险,但是他们的建议没有得到上层决策者的重视,最终很多一行面临倒闭。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加强对风险管理独立性的思考,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最后,要对那些多品种、多极限和多币种的产品等加强识别和度量质量,广泛进行职场调研,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切实可靠地数据依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和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实际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关乎着国家经济市场的繁荣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面对国内外不同的金融投资环境带来的压力,商业银行应该着重于本行自身面临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通过改善股权关系、完善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和投资水平,进一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姚晓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2]李永华.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篇9

一、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一)系统性不足 与国外发达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金融市场仍存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因此我国银行业相应出现产权制度不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足,从而极大限制了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部门职能相对独立,不同部门针对部门特点以及绩效考核方式制定各自的规章制度,然而这些制度间很难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全面性不足 主要表现在:(1)业务覆盖不全面。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仍不能覆盖所有部门和岗位,内部稽核也未渗透到各个业务过程和每个操作环节,并且重视信用风险评估而忽视操作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因此导致出现风险管理空白区,直接增加了银行的运营风险。(2)理念覆盖不全面。我国商业银行人员风险管理理念不先进、意识淡薄,尤其是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制度制定上,往往倾向于片面考虑信用风险管理,不重视市场风险管理。银行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经营绩效,用短期利润指标代替长期利润指标,重经营重绩效而轻风险管理,即使出现风险也经常功过相抵,责任落实不到实处。

(三)操作性不足 主要表现在:(1)风险识别与评估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缺乏风险评估技术人才,信息科技不完备,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的研究也相对滞后,风险识别与评估仍建立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缺乏科学的模型量化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系统也未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得以实施应用,风险程度难以得到客观的评价。(2)制度应用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倾向于纪律上的约束,而没有结合业务的实际操作细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有些银行只注重内部控制的方案设计,而忽视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使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对肤浅甚至形同虚设。另外,内部审记部门没有独立于内部控制建设,行政上受制于银行,经济上依附于银行,因此很容易导致领导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这些直接降低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四)及时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为了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开拓新市场,不断通过引入新方法、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等方式进行金融创新以满足市场需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前制度上,而是要跟紧金融创新的步伐,根据新业务的特点及时对内部控制方式方法进行有效调整。

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完善对策

(一)培养风险文化,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对维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培养银行内部工作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形成企业风险文化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键任务之一。风险文化分为风险物质文化和风险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银行信息科技上,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银行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道德准则、价值评价等。标准物质文化是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灵魂。

(二)加快信息科技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主要表现在:(1)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国内银行多采用拉长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实行高度的总分行垂直管理,部门间制衡度比较弱,风险控制与职能分工难以找到平衡点。因此,国内银行应该在组织架构建设中在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分行部门间的制衡度,向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发展。(2)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国内银行应改变以往定性分析为主的风险评估方式,增强风险评估量化指标研究,根据不同风险设计恰当的风险模型,借鉴VAR等领先计量技术,采取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风险计量方法。同时,通过研究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特性、基本风险等,充分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建立完备的行业数据库,为风险计量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3)及时风险监测报告。风险监测就是为了及时的监测变化中的各种风险,随时掌握风险变化情况。及时检测量化风险指标和关注不可量化风险的变化趋势,防止现有风险进一步恶化。定期报告重大风险评估结果和风险管理效果。(4)重视创新业务风险管理。随着金融创新的增多,银行只有及时弥补风险控制在金融创新业务的空白区,及时更新完善内部控制建设,银行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长远发展。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策略

美国次贷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使银行风险已上升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共有140家银行破产,花费联邦储蓄保险基金360亿美元;2010年银行破产数目增至157家,为18年来最高水平{1}。同时受减记希腊债务70%-75%的负面影响,2011年一年法国主要的四家银行加上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克夏这五家银行的损失就超过110亿欧元。2011年西班牙银行业与房地产相关的损失超过了1800亿欧元,而其整体的不良贷款率也已达到8.73%{2}。日前,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了“2012-2013年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指引报告”。报告对216家欧洲银行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共有17家欧洲银行发生预警,其中轻度预警11个,中度预警6个{3}。

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在缓慢复苏,但欧美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高失业、高赤字等诸多问题,使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未来三年,我国经济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GDP增速呈放缓趋势,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民间借贷等一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警示我们,商业银行需要从这次危机中汲取经验,运用合理的措施的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商业银行稳健经营。

一、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适应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资产质量持续优良的挑战

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下,部分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违约还款风险增加,系统性风险加大,有可能释放为现实的资产质量问题。同时,持续激烈的同业竞争以及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会进一步分流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挑战过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

(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降低信用资产资本消耗的挑战

《巴塞尔协议Ⅲ》确定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金融监管模式,大幅提高了银行资本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陆续或正在酝酿出台包括“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动态拨备率、差别准备金率在内的监管新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面临更趋严格和细化的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和资本要求,有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提升风险偿付能力,同时也约束了银行资产规模膨胀速度和收益能力,必然会对传统发展方式带来挑战。

(三)利率、汇率市场化及贵重金属价格异常波动带来的挑战

从利率管理情况看,受社会上影子银行业务影响,民间存贷款实际利率逐步拉升,为满足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要,未来时间里,国家将逐步放宽利率限制,利率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深化,金融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商业银行利率议价能力和利率风险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汇率管理情况看,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升值将变为常规态势,而随着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人民币汇率受市场冲击程度将不断加深,双向波动幅度将会加大,波动频率和调整深度将会升高,汇率风险管理难度将更大;理财业务方面,产品价格除了受利率、汇率影响外,贵重金属随市场形势大幅波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要求市场风险管理融入新的元素,增加新的手段。

(四)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首次将操作风险列为银行风险之一,并强调了对内部控制的监管要求。国内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继出台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等监管规定都全面引入了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新的形势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目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主要问题是:缺乏科学完善的操作风险识别评估工具和足够的管理经验,尚未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且非常成熟的操作风险管控体系。

(五)不良影响给道德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员工受不良思潮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有所抬头,甘于堕落,甚至出现了个别人为一己利益,不惜牺牲单位与集体利益,铤而走险做出了违规犯科的事,道德风险防范形势更加严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商业银行虽然风险管理日趋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文化是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风险管理硬性手段和软性手段的统一。因此,能否把风险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决定了商业银行是否能进行成功的风险管理。如果银行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疲软的风险文化会像管理风险妥协,而这也许是致命的。

(二)风险管理理念落后

部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管理人员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甚至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重客户的营销轻信贷质量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

(三)风险管理措施不到位

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内部控制法规制度及操作规则,不少制度规定有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现象。并且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滞后,风险管理长期以来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量化分析,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测等方面科学性不够。

(四)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风险管理人员数量少,缺乏有洞察力、判断力和掌握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精通风险管理理论和风险计量技术的专业人才,没有形成职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

(一)加强国别风险管理

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信贷国别风险已上升为商业银行最为关注的风险之一。2010年6月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将国别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国别风险暴露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国别风险管理体系。

国别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商业银行需从三分方面强化国别风险管理:一是健全国别风险管理体制,建立国别风险管理的互动机制。编发国别风险管理文件汇编,提高相关业务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认识和业务能力,明确国别风险管理操作流程与职责分工;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的国别风险相关管理制度,形成有效互动与积极联动。并加强国别风险监测,重点分析、报告国别风险敞口变化情况、重点地区或国家风险情况、重大国别风险变化等重要信息。二是充分发挥管理层在国别风险管理方面的组织牵头作用。银行管理层要采取必要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国别风险,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国别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操作规程,并提交监控和评价国别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报告。同时要明确界定各部门的国别风险管理职责以及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国别风险管理职责,确保国别风险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三是细化分支机构的管理。首先,要明确业务审查要求,国别风险及国别限额使用情况是业务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银行分支机构在业务办理前均须明确:该业务是否会产生国别敞口;国别敞口金额和所在国家(地区)。其次,明确国别风险限额使用范围,银行分支机构除办理低风险国家业务、占用外资行授信额度的相关业务外,超过一定限额的业务均需按流程向总行申请限额,获得国别风险限额后方可办理相关业务。再则,明确国别限额申请流程,商业银行按原业务审批权限归属的不同(分行或总行)设置不同的申请流程,分别由分行风险管理部或业务经办机构发起国别限额申请流程。最后,要明确国别风险限额监测要求,相关业务部门及分行对产生国别风险敞口的业务均需及时向总行报备,总行负责全行国别风险敞口监测统计工作。

(二)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是通过在员工中灌输风险意识和在风险管理活动中提炼,形成的集风险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防范的行为规范于一体的人文文化。一定意义上,银行经营的是风险,具有天然的高风险性。英国巴林银行因违规操作而破产倒闭,法国兴业银行和瑞银因违规交易而造成巨额损失,及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体现了银行业的高风险性和违规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培养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在创造社会价值,也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这才是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根本出路。纵观我国银行业风险事件,绝大部分是由于银行机构及其员工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造成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任重而道远。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全员参与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体是银行全体员工,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要启动每个员工内心的力量和道德标准,使员工由做人最基本的追求开始,成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主动参与者、积极创造者、行为的实践者和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获益者。二是实际原则。要立足于本银行的实际,对自身的历史精华进行挖掘、整理、总结和提炼;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先进银行好的做法,以充分聚集和吸纳外部资源。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来源是银行自己现存的文化。不同的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形式上可以相同,但在价值内涵上是各有侧重各不相同的。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要从银行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从优良传统、特点等方面提炼历史精华。并风险管理文化具有包容性和一定共同性,体现“吸纳传统精华,与时俱进内涵”的准则。同时,银行要结合实际,制定风险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明确各层面的工作和各级人员在风险文化建设中的职责,达到预期效果。三是特色原则。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一个特色机制在于确立和尊重每位组织成员的主体地位,引导和激励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使银行倡导的风险管理理念在银行内部与全体员工达成共识。企业文化具有群体认同性特征,银行的风险管理文化必须得到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成为员工自我的价值和行为准则,才能使风险管理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另一个特色是有自己独特的风险管理理念,并围绕着这一理念开展风险管理活动。理念是一种指导银行管理者经营者及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风险认识,就有怎样的风险管理水平,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转变观念和作风,形成银行意识和群体标准的过程。因此,商业银行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内外意见的基础上,应对原本已经拥有的风险好的风险文化因素进行充分挖掘和梳理,精心提炼符合本行的特色风险管理理念。并通过教育培训,加快员工接受风险文化理念的进程,使警惕风险、识别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的意识深入员工的心灵深处。

(三)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际一流风险管理为目标,加快完善覆盖境内外机构和表内外业务的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战略、风险偏好、政策制度、风险计量、风险评价的统一。

1.进一步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不断拓展深化风险管理空间。按照业务发展和管理要求,推动风险动态化管理策略,根据业务发展及时建立健全管理框架,适时延伸管理触角,使全面风险管理始终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与产品创新风险、道德风险及声誉风险等各个领域,完善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力。商业银行要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管理理念,努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风险偏好制度及指标体系,修订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完善风险报告制度,加强风险管理评价和风险自我评估,细化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丰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容,形成更加完备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3.深化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领域的应用,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加强非零售内部评级结果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评级授信、RAROC刚性控制,严把客户准入关,不断引导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要PD、LGD等计量结果引入信贷管理,作为信贷业务进入或退出的重要依据,实现风险早预警早处置。同时逐步扩大零售资产内部评级结果在个贷、银行卡业务领域的应用,要客户评分、评级、RAROC评价广泛应用于业务营销、贷款定价、授信审批、后期管理、财务核算等领域,科学判断客户风险程度,确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并且要单笔EVA或单户EVA计量结果用于业绩考核,充分体现绩优者多得的分配原则,促进风险防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

4.加快推进风险高级计量法(AMA)的实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报告制度,通过预测性分析提高报告质量,并对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做好风险损失数据的收集工作,确保损失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银行潜在的重要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为AMA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并认真实施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RCSA)工作流程。

5.加强经济资本管理,提高经济资本综合营运能力。完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体系,在PD、LGD等风险量化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经济资本计量,根据资本回报要求落实到各个分支机构和产品上,并通过经济资本限额和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对其风险收益水平进行约束,以促进银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

6.完善风险限额管理机制,满足风险偏好要求。制定年度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方案,突出时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加大信用风险限额管理力度,逐步扩大行业限额管理范围,细化贷款品种限额,加强地区信用风险限额管理。

7.开展压力测试,及时校正经营策略。通过不断规范压力测试操作、提高压力测试技术和系统化水平,增加压力测试频率和扩大压力测试应用范围,实现压力测试制度化、全面化、自动化、日常化。并通过压力测试,正确评估商业银行能够承受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行业风险程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保证业务健康发展。

8.实施风险管理人才战略,满足新形势下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优化人员结构,逐年提高专业人员占比,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岗位专业资格认证制度,梳理风险管理岗位职责,优化岗位设置,逐步统一规范岗位层级体系。并开展多层面的风险管理业务培训,建立分层次常规性培训机制,更新风险管理理念,推介国际前沿理论、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深度、持续和系统的培训,从而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与能力。

9.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分析,积极应对现代化大额支付,保同时关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变动趋向,从价格变动中理解政策意图,有目的地争取业务市场。并实施调整流动总量结构、改善期限匹配,降低贷款成本、增加经营收益。

注释

{1}09年美国银行倒闭总数达140家,。

{2}欧洲银行业危机可能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