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古典文学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古典文学作品;课堂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文学作品,蕴含了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精神,对于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而,在初中阶段如何做好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是摆在我们每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笔者在此就如何高效利用课堂进行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从而提升中学生古典文学素养作一探讨。
语文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构成的。要高效利用课堂,必须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发挥教师功效、调动学生潜能。具体策略如下:
一、教师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好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观念的及时更新,教材、教法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灵活掌控等都赖于语文教师较好的文化素养。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才更利于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首先,教师在要求学生背诵古典文学作品时,自己应先将作品烂熟于心,并能背出与教授的作品相关的其他作品。同时,在教授作品前,教师应做好充分的研究学习工作,广泛涉猎名家名作,积累传统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揣摩、分析文本,从而能正确、到位地把握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并有自己独特、深刻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1]所以教师只有通过自己深厚的文学底蕴来熏染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更好地引导、吸引他们进入文本揣摩、思考,师生共同将教材中原本死寂的文字,赋予生动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充满古典之美、诗意之美,形成学生爱读乐思、教师愿讲爱讲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古典文学作品的有效教学。
二、以平等对话、合作教学等形式,点燃学生课堂探讨的激情
朱自清说过:“问题的研究,在读文章时是常有的事。但是问题的提出要有分量,要有意义。最好教师居于被动地位,用暗示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应注意搭建平台,鼓励学生主动、积极探究。
具体来说,教师由于课前的备课及自身文学修养的原因,对所授的古典文学作品理解把握比较到位,但学生往往达不到教师的高度,而且对文本的领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规避居高临下姿态。正如鲁迅在《看书琐记》中所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只是创设问题情境,制造一种“悬念”,将学生置于“不确定性”中,留给他们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寻求答案。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再进行真实的、直接的精神交流,视学生为活生生的独特的完整的人,与之共同研读分享作品。
譬如《范进中举》一文,学生对范进形象的解读,除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外,还可让学生有多元的解读,如对理想的执着、意志的坚定等。对此,教师不用去批判,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断然不能脱离文本天马行空地驰骋想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3]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解读,需建立在认真细读文本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合理的多元化的解读。
三、采用多媒体,丰富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内容
为使语文课堂上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更加高效,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影视、音乐、图画等媒介,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充课堂知识容量,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授古典文学作品时,可根据需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画文字等,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割麦场景。郦道元的《三峡》一文,教师可展示三峡的旖旎风光、大峡深谷、湍急水流等壮丽景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唐之韵》中有关杜甫的介绍,让学生在已学作者《春望》一诗的基础上,对作者有更全面的认识。“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通过多媒体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更好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充课堂知识容量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过程中,可将关键问题加以投影,使教学重难点突出。在师生对问题发表看法后,也可用投影的形式再加以强调、归正。这种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运用,能够高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上运用到的诗词、文句,教师可事先将其做到幻灯片上,或用实物投影,这样不会因一带而过,出现学生跟不上、听不清、听不懂的情况;需要补充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教师也可直接通过投影展示,既清晰明了又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头》一文,教师在介绍陶渊明的时候可以用幻灯片展示,包括在向学生推荐作者文章、优美语句时,都可投影给学生,使文字资料清清楚楚展现在学生面前。
四、利用课堂,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应从有限的课堂教学入手,秉着以课内带课外、以一文带多文、以精读带博读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整体古典文学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利用课前三分钟,检测学生阅读情况
就初中生来说,要学好古典文学作品,增强文学素养,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多同学在课外阅读方面,做得很不够。包括要教授的作品,学生在课前阅读也不充分,这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可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对所布置的阅读任务进行检测,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想。通过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学生去阅读。当然,课外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范围可宽泛些,要教学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必读任务。
(二)恰到好处地处理课堂,适时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所教文本,对与作品有关的内容作适当介绍。这样可以激起学生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的兴趣。如鉴赏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文时,教师不妨将《史记》体例、主要内容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寻找文本,进行完整的阅读。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后,教师可再介绍与诸葛亮相关的人物、故事,激起学生阅读三国故事的兴趣。还可推荐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陈寿的《三国志》等,以此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课后的阅读。
“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教师在教学中所显现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如教师在诗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内容,时不时地引用一些诗作中的词句,巧妙贯通,融于课堂。那么,学生对教师教学所涉及的诗词作品一定带有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再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家名作。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三)利用课堂教学,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看似简单的行为,如若要出效率,也必须讲求方法。所以教师在古典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具体来说,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阅读的作品进行圈点批注。勾画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句段。体悟作品,写下自己的理解、感触。形成边阅读、边思考、边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运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采取精读的方式,将文本研究得很透彻。但在学生的课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泛读。比如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等长篇作品,学生如是初读的话,可围绕主要情节来看,可泛读,重点章节再精读。做到精读和泛读合理运用。
综上所述,要实现古典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教师应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利用好教材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在课堂上善于借助多媒体,创设师生平等对话平台,实现共同解读、把握古典文学作品内涵的目标;适时利用课堂指导学生掌握正确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增强古典文学素养。通过以上几条途径的践行,定能实现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高效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从而真正提升中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篇2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著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著“寂寞”
在四大名著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著,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著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著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著,已经令人遗憾;知名著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著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著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著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著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著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著”的学生中,喜欢名著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著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著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著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著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著,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著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著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著,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著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著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著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著、卡通等等,而文学名著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著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著”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著,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著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著。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著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著“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著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著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著,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
篇3
我的心情很好,就如这个县城的大多数人一样,住上了洋楼,开起了小车,心情当然好啦。
听说县城开始街道拆迁后,让鲁迅书店打入冷宫,鲁迅书店成了老街道最大的店铺,也是县城唯一的书店。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莫非?现在的人都不喜欢看书?
幸好它取名取得好,占用了大文豪的名字,吸引了许多老外光顾。
县城高中就在书店不远处,所以学生与老外就成了书店的老客户,但是老外只是来查字典,而学生只是来这里消磨时间翻翻参考书的,根本不是来消费的。
于是,我又看到了鲁迅书店的在新时代经营的穷途末路,老板娘是大学毕业生,当然智商相当高,脑瓜子特别灵,将书店今日出租一角,明日作赁一块,把书店成了多元化的百货店,而最角落的书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对比下,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像是个受气的丫鬟。
漂亮又有气质的老板娘是个读书人,看她不是读里面的教科书,而是读生意经。
她认得我,五年前的一个穷学生,所以不再招呼我,而是一边玩电脑一边抬起眼皮四下瞟。
因为我从乡下到县城上高中的学费还是父亲七拼八凑集资起来的,所以别谈同学的数码产品与逛街快活去了。去鲁迅书店是我唯一的课外活动,我天生愚笨,资质较差,常常要来读参考书来应付作业,特别是作文。
于是我读到了古典文学小说,那书又厚又贵,我读不起买不起,我改为看台湾古龙的小说,好看极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就在小说里过完了。
鲁迅书店是我的精神殿堂,我不得不对它有些感情。尽管我每次只是看几分钟而跑出去幻想回忆故事里的画面,已经人物的命运,但是每一次进来的时候,老板娘总是架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对我虎视眈眈,就像我对那些书里的文字一样绝不错过一分半秒,等我惴惴不安地假装看看有没有新书,而把眼光放在书背面的价码时,那个天文数字就会像马蜂狠狠地蛰我一下,于是又迅速放回去,装作不好看,而老板娘目送我的目光如芒刺在背。
再来书店,我的身份改变,而直接影响到对书店的看法改变。
老板娘还是那么漂亮,书店还是书店,五年后的我却老了,跟它的招牌一样斑驳累累,满脸沧桑。
在这个唯一一个能证明中国五千年历史五千年文明的地方,我很失望。
原因是,这些证明,证据,日渐减少,日渐脆弱,尴尬的像是法庭上证据不足,底气不足的穷被告。精装的古典书籍像个洋溢着永恒微笑的莎士比亚,笑的那么灿烂,灿烂在大书架的顶端;笑的那么恬然,恬然在每一个读者的心里;在是眼里,她在嘲笑,嘲笑着每一个想把古典书籍遗忘的人。
然而,我的理解却无济于事,那些古典书籍积尘盖脸,尘封日久,不知不觉中成了真正的古典。
但是,我发现了这个秘密。为什么会导致鲁迅书店冷清的门可罗雀原因。
就是在古典文学书籍最后一页的价码,价码高的像是藏在屠夫袖里的砍刀,让学生瘦弱的手还未伸出,就已经感觉到欲被宰割的锋芒,只好转向百花齐放的现代,定格在封面为朦胧女人的酥胸和性感的红唇上,随便翻翻内容不对版,而悻悻离去啦。
老板娘看我再度光临,以为我是来买窈窕身段,花容月貌的少女封面的畅销书籍而款款而来介绍:书架上都是名家,十分畅销,在国内第一大网站点击过亿,赚尽了男女老少的笑,恨,爱,泪……
我拈起一本封面封里都写得很文质彬彬,很有文学水平的名家小说。立刻知道了什么是名着,什么的拙作,什么是为谋道而非谋道的意思,什么是文学改革,什么是网络文学之意。
可是,这些价格便宜的书籍一本比一本薄,一本比一本廉价将一切温柔敦厚的文化与文学戳了个底朝天,露出红屁股,想想比那些商店大甩卖清仓有什么两样?什么是高明的竞争?恐怕就是古典文学在独守美丽,清高,与孤寂,像是个老处女,宁缺毋滥不嫁。
这一趟,我还是没有交易成功,但是有学生来看玄幻小说阅读,同时我也得到了老板娘的冷眼,听到了老板娘说了一句话:不懂潮流,那么好的玄幻小说也不看?
站在十字路口,长长的街道招牌林立,“鲁迅书店”四个字虽然像铁人一样立在招牌上,但是顾客却早已搭乘客车离去了,恰是现在的文人们。
但是,书店门前冷落,落鞍马稀,无人问津的事实,使得坚强的外面早已遮不住底气不足的实质,恰如一个阳痿的男人。再看看风姿绰约的老板娘和店里的书籍,大家都会明白,导致男人正在阳痿的原因,是女人丰乳肥臀,媚眼长腿,除此,谁能说还有什么?
相信每一个文人都会顶戴着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掩饰,解释什么。
没有必要了,像是偷吃鱼的小猫,根本无需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可以一语道破:文化虚假繁华背后,我们面临怎样的文化失落,文明沦落,经济是挺飞了,可民族的精神滑向何方?
这次走出鲁迅书店,我发现自己错了,真后悔没有买一本书来,做纪念也好。
篇4
关键词:现代传媒;中国现代文学;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断增加。如果人们对社会学的“外在探索”产生了疲倦感,那么西方的一些结构主义、语义理论等“内在探索”也随之出现,文体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经济尤其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文学探索。不过通过现代文学的探索历史能够看出,方法并非是全能且唯一的。各类探索方式介绍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现代文学的整体框架中,那么就会产生新问题。也可以说,当现代传媒和中国现代文学探索的理论范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探索模式,以此会全面地论述我国历代文学的理论特征,以此可以增强对理论问题的理解程度。
一、现代传媒和现代文学的常规关系
(一)媒体即为载体
对于信现代传媒而言,它属于古代传媒与传媒模式的创新发展成果,能够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明确完善的传媒模式及媒体。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媒体即为载体,现代传媒也就是现代文学之载体。无论哪一个文学作品都需要物质载体,比如古时候的竹筒、纸扇、墙壁等,均通过特定物质形式得以展现。现代文学的出现即为现代传媒的出现,没有现代报纸媒体就没有现代文学,此为学术界已达到一致的认同。不过,传播媒体的变化也会带来现代文学的变化,如马拉印刷机时期的期刊与设备印刷机的报纸,它们的出版效率与质量等有明显的差距,文学创作可否随着印刷效率与质量的增强而发生对应的改变呢?不过,此两者并非是正比例关系,文学创作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成就的大小不会受到媒体改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二)媒体即为中介
现代传媒属于文字载体,也就是说,报纸期刊属于文学创作的传媒工具,相关作品是利用特点的媒体得以发展的,即,媒体也就是所谓的中介。现代传媒能够将作者与读者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同时也离不开对文学创作的引导及其创作文学的整体倾向。其实,读者也不是被动性地受影响或者被指引,如果读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报刊或书籍的话,读者其实属于此“共同体”构成一部分,同时根据个人想法改变这个“共同体”。但是,由于作家力量及文学创作的不断增强,作家与报刊之间的影响力会减弱,个别报刊邀请有威望的学者撰稿并未是为了发行需要,大部分是为了能够点缀门面而已。反之,编辑部在明确选题、方针方面,也需要体现出高尚品格,通过获得大众称赞的方式得到有识人士的认同。29]
(三)媒体即为语境
现代报刊而已,不单单属于载体,也属于创作作品,属于文化形态的展现内容,报刊的发展能够为文学的出现提供特点的文化氛围,明确话语模式,甚至当作文学素材融入到作品内容中来。其实,对于现代传媒与现代文学而言,其语境的内联包括两点内容,其一是现代传媒具有的时尚特征,能够指导大众生活、艺术理念的改变,对全社会审美观带来一定的影响。梁启超兴建的《新小说》与《新民丛报》和其“新民”理念、《申报》等明确了不同的建报理念,均展现了报刊面对普通市民的启蒙主义思想,在此氛围中出现的现代文学,通过启蒙为关键引导方向,现代文学具有凝重感,其实这和现代报刊更注重社会、政治有一定的联系。其二现代报刊对应的传播手段,能够为现代文学的创作语境的出现构建相应的文体模式。现代报刊大多数是稳定连续出版,考虑到现代交通工具的不断完善,能够让读者第一时间看到,由于此迅速交流的模式与固定持续出版的特征,能够为作家连载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作家实现一次性创作奠定基础,这和基于手抄与说唱的古典文学相比,此传播手段更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二、现代传媒视野里的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文化传播视野里我国现代文化史的构建,必须研究“现代性”和我国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我国文学“现代性”的形成、发展与其规律。我国现代文学和我国古典文学的关键准则的一个特殊标注即为传播手段与媒体的不同。也就是,文学出现系统的实质改革,是造成文学现代性变化的关键诱因。
(一)重读“现代性”
“现代性”属于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关键定义,不过对此定义的了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通常来看,学术界普遍提到的“现代性”定义是由西方国家演变过来的。在西方,“现代性”可以理解为“当下”,大部分是被社会学家引用,属于“当代社会或文明发展的缩略语”。不过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它重点是阐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并且也体现出民族观念的现代化状况,体现出理想化、未来化的特点。这些年以来,个别研究学家也慢慢重视文学史变化过程中的现代性问题,并对此过程的现代性开展了深入性探索,并形成了一个较为活跃的现象。杨春时总结出“二十世纪我国文学的近代性”,此观念其实说明了“我国现代文学”的特性,是通过“现代文学”还是“近代性文学”来阐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不单单属于材料凭证的文学,也属于理论研究模式的问题。奕梅健编撰了《前工业文明和中国文学》一书,其通过我国现代文学的形成原理与社会变化特征的层面,总结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文化带来影响的相关论点。所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问题,不单单要重视现代文学的根本特性,同时也要重视其传媒媒体与传播手段,站在时间角度来分析我国现代文学,可以发现它比我国古典文学或西方文学更具有“现代性”特点。在我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现代文学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时,就要重视现代传播媒体对我国文学造成的影响。就拿报刊是载体的现代传统媒体来说,我国现代文学也属于我国古典文学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异变的一部分,也就是,随着现代传播媒体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文学在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断层”,一个新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意识也在缓慢地形成。
(二)媒体属性和雅俗问题
对于现代文化传统媒体来说,其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缠绕着我国文学数百年的理论问题,即为“雅”“俗”与我国文学的高端化与普及化的问题。这数百年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也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内在联系,为此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学理念。“通俗文学”代表着中性含义,不过对于我国现代文学的批驳者而言,却体现出贬义意义,此为“五四”文学特别是文学探讨会的批驳方向,也是之后被文学史家丢弃的一角。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人们也慢慢将目光转向了“被丢弃的一角”,一些探索文献也说明了现代文学发展的缺陷。即①,文学作品具有“通俗文学”内容;②个别学者认为,“文学母体包括两类,即‘纯’与‘俗’。由此可以看出,“通俗文学”属于我国现代文学的关键组成内容,其获得了成果即为我国现代文学的成果。不过,怎么研究我国现代文学的“雅”和“俗”,也是缠绕人们的一个难题。
(三)工具理性和科学理性
通常而言,我国现代文学的理性意识属于我国文学成为现代化的一个关键标识,也属于我国现代文学启蒙思维特点与显著的思想影响力的根本体现。在我们分析现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的文化理念的时候,必须重视现性和文学的内在联系。但是,对于支持现性的科学形态来说,它和现代传播媒体也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通过文化角度来看,基于现代文学与工业社会代表的印刷媒体,由物质理念至语言创作,再至传播的实质形态与消费模式,均展现出现代文学里显著的理性意识。和古典物质文化氛围中的理性对比来看,现代传播媒体支撑下形成的理性即为基于技术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理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传播媒体与传播模式的不断改变,也慢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从一个狭小的范围里得以释放,具备了和“世界”直接互动的特性。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也慢慢影响着人类形成的文化形态,它属于一种要击垮传统文化的冲击力,以此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的社会地位。同时,现代物质文明带来的欲望与引导也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文学,不过新的现念也在不断地形成,人们在此也慢慢能够看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便我们基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来衡量我国现代文学的时候,也无法真正地认识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理念。为此,现代传播媒体从本质上不断地影响现代文学,同时也对现代文学的变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平.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J].当代文坛,2008(01).
[2]徐萍.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J].齐鲁学刊,2008(06).
篇5
古典诗歌意象语言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对古典诗歌的初步鉴赏,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因此,古典诗歌的鉴赏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到位的把古典诗歌的内在意蕴挖掘出来,把潜在的艺术魅力表现出来,这就成了语文教学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近几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以及中考命题走向,浅谈一下对古典诗歌鉴赏的几点看法。
一、意象、意境与诗歌的主题思想
意象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自然景物结合的产物。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诗人主观情感的表达,必须借助意象来完成,而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发出来的艺术氛围。通常情况一首诗,它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构造特定艺术氛围,即意境的营造,来完成主观情感的表达。正如宗白华所说:“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元曲《天净沙 秋思》,诗人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构成优美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里作者特意选取这些灰色调、消极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来营造了一种凄凉悲清的意境,表现出了诗人出游在外归而不得的思乡情绪。
因此,鉴赏古典诗歌首先应该从意象与意境入手,因为它们是作者要追求的终极目标,目标明确了,剩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语言的艺术魅力
语言是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或缺的媒介,鉴赏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这一媒介,品味作品所传达出的内涵,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对语言艺术魅力的体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古典诗歌,更应从语言上深挖其潜在的魅力,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最丰富的内涵。在初中语文对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中,语言的鉴赏主要是从其风格和炼字两方面进行的。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也有的语言含蓄、意味深远,也有的直白、明朗。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它的语言美,万巨额其内在的韵味。如开田园诗之先河的陶渊明,其诗语言风格,就显得清新、平淡,诗句不加任何修饰,几乎全部使用白描的手法,最具代表性的《饮酒》《归园田居》,无不透露着一种淡雅、闲适的清新之气。
诗歌体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边塞诗的慷慨悲凉、讽喻诗的沉郁激愤、咏史诗的雄浑壮阔等。同时诗人的个性与境遇也影响着诗歌语言的一个多样化。如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在靖康之变前后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前期因生活优越、富足,家庭美满幸福,其词语言婉约绮丽;后期家庭的变故,情意相投、志趣相合的丈夫赵明诚的离世,无疑使其内心受到重创,因此在词的语言风格上就明显表现了一种凄婉忧愁的特点。
对于诗歌炼字,其实主要就是体味诗歌字词运用的准确、鲜明、生动、隽永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一些动词、形容词和表示颜色的词,我们要透过这些词语来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之处。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这里“溅”“惊”二字就充分展示出了诗人内心感时恨别的痛苦。再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极力的表现出了环境之苦,人内心之苦。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承载着作品的艺术魅力,透过语言我们来挖掘诗歌的神韵之美。
三、灵活的表达技巧
我们通常所说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任何一种文学作品的创作,它的表达技巧应该是多样化的、综合性的。在古典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叙述,就是铺陈其事,如《诗经国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铺陈叙述了奴隶主残酷剥削、压迫奴隶的事实;再如杜甫的《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真实的记录了安史之乱给老百姓所带来的家破人亡的深重灾难。
描写,有人物的描写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就从滚滚而来的大江写起,汹涌奔腾,气势磅礴。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赤壁景物: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搏击着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词的上阕集中写景,下阕“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写出了周瑜的英姿和他从容娴雅。描写又有动静结合和虚实结合的不同,如《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山就像舞动的银蛇,高原就像奔驰的大象,以动写静,写出了山、原的雄奇壮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诗人有眼前的美景想想雪后初晴、红、素辉映的秀美景象。抒情有间接和直接抒情两种方式,这也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
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主要就是体会修辞的艺术作用。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欲扬先抑、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作者借当年刘裕北伐抗敌的典故,讽刺了当权者屈辱求和的行径和力图恢复中原的决心;于谦的《石灰吟》中,作者借石灰的品质来象征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趣等。
篇6
关键词:古典诗词;初中;语文;解读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63-01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素有“诗国”之美誉。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创作繁荣,名家辈出,精彩纷呈。学习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古典诗词,每篇都是古典文学的佳作。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呢?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世
要想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首先要对作者本人和诗歌背景有所了解,即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讲李白的作品时,应该首先全面地介绍李白所处的时代,特别是他的经历、思想、个性,努力还原出盛唐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生存、思考、写作的活生生的李白。
李白是一个富有浪漫气质和个性自由的人物。一方面,他以不世之才自居,一生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另一方面,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承,也不屑于与世俗沉浮。他在诗歌中塑造自我,表现自我,突出了他独特的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体会《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深刻寓意了。
二、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诗歌的语言含蓄隽永,音韵和谐,节奏分明,最适宜朗读。通过反复吟诵,学生就能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感受作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例如学习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要让学生去感知词中所寄寓的情感,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所以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来捕捉情感的信息。首先,让学生自由读,在朗读中揣摩、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感悟词的意境。
其次,老师自己或找一个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范读者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语速、语气、语调,让听者感受到一种良好的语言熏陶。最后,要求学生齐读,体味这首词音韵的和谐,节奏的明快,引起感情的共鸣,增强词的感染力。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反复吟诵,学生对于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那种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必然有所感悟。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从而体验诗人的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这种方法对初一的学生来说,应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教师以讲代诵,效果恐怕就没有那么好。
当然,朗读古典诗词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尽情地享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此外,反复吟诵之后,如能背诵,效果就更好了。多背诵一些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优美词句的积累、文言语感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解读鉴赏,深入探究
古典诗词的解读鉴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去解读鉴赏一首古典诗词,笔者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细读诗题,感知诗词的内容
许多古典诗词的题目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的简洁地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夏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的题目,不仅交代了地点(云间),又表明了情感(别),一看诗题未读诗句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主旨――诀别故乡之作。可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诗题。
2、抓住诗眼,体会诗词的情感
鉴赏诗歌,不仅要抓诗的题目,更要把握诗词中提挈全诗、凝练传神的关键字眼,这就是所谓的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例如,学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之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词应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读?可否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呢?”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寻找文中的诗眼。学生明确是“离愁”。的确,这个词就是诗眼。接着,教师可用这个诗眼继续教学,提问:“作者写了哪些离愁别绪,为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呢?”这样就通过诗眼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学生深入去探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3、研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进了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是基本固定的,如“杨柳”,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所以,阅读古典诗词,只有抓住作品中的意象,了解意象所象征的意义,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才能体悟诗词的意象美,真正读懂古典诗词。
以上是笔者教学古典诗词时一点粗浅的看法。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生动,更具活力,从而让这朵耀眼的奇葩散发出更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 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篇7
[关键词]斯蒂芬妮·梅尔 暮光之城 浪漫主义 纯爱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62-01
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1973-),美国著名畅销小说作家,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被评价为“当代浪漫小说的一种极致”。“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以贝拉和爱德华的情感纠葛为叙述主线,同时作品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校园生活和冒险经历等不同文学元素。斯蒂芬妮·梅尔毕业于杨百翰大学并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正因如此,斯蒂芬妮·梅尔的文学作品中有着极为深厚的英国文学语言功底。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赋予作品以英国古典文学的浪漫、优雅,又因为作者加入了许多超自然的神秘元素,使“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不再只是讲述一个高中女生的爱情故事,而是在记录一段爱情传奇。
一、《暮光之城》中的英国式浪漫主义
英国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斯蒂芬妮·梅尔因修习英国文学,其文学作品深受英国文学影响。在斯蒂芬妮·梅尔的文学作品中,英国式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突出。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继承了英国浪漫主义中“湖畔派”作家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继承了哥特式浪漫主义的神秘,更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英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中对于人物描写的细腻,文学语言的清新秀丽,小说情节的曲折性和情感表达的强烈性。
例如,“暮光之城”系列小说《暮光之城:暮色》中,作者斯蒂芬妮·梅尔将故事的发生地点设置为偏僻、终年阴雨天气的小镇,男女主角在小镇相遇,并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早期,“湖畔派”诗人在文学作品中充分地展示乡村生活和异国风光的美好,斯蒂芬妮·梅尔借鉴了“湖畔派”浪漫主义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讴歌,并通过对于故事发生地点的设定为男女主人公的邂逅增加了神秘感。然而,斯蒂芬妮·梅尔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对于英国式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手法的应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她吸取了英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强烈感情的表达,这很类似于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写作手法与创作风格。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斯蒂芬妮·梅尔没有将贝拉赋予拥有贵族血统、显赫身份的公主身份,而是将贝拉设定为一个普通平凡的高中女生。作者认为贝拉是最为理想的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她和许多女孩一样,平凡、普通但又很可爱。也正因如此,许多女性读者在贝拉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也因此在更多读者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二、“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的纯爱
在文学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和赞颂自古以来就极为常见,“爱情”似乎成为了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情感元素之一,然而不同的作家对于“爱情”却有着不同的态度、看法和表达方式。斯蒂芬妮·梅尔自幼接受并遵守摩门教教规、教义,且一直生活在民风纯朴的乡村小镇,加之英国浪漫主义古典文学的影响,“爱情”对其而言是世上最为纯净的情感之一。于是,她将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融入作品,用清丽、温婉的语言讲述贝拉和爱德华之间的爱情故事。
斯蒂芬妮·梅尔认为,伟大的爱情应该像小美人鱼那样,为了心爱的王子,不去考虑种族和结果等一切现实问题,在真爱面前,任何问题都无法阻挡真爱的脚步。于是小说中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相爱了。同时,斯蒂芬妮·梅尔将“暮光之城”系列小说定义为“青春小说”,斯蒂芬妮·梅尔认为人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拥有最美好的一切,他们年轻又拥有成人的思想,他们会遇见自己的爱情,并愿意为这份感情义无反顾地付出一切,也唯有这样的感情是最纯净、圣洁的。“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尽管贝拉和爱德华的感情若即若离,一波三折,充满了诱惑和挑战,却更加坚定了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作为吸血鬼的爱德华愿意为贝拉去和其他吸血鬼、狼人家族发生激烈的争斗,贝拉为了爱德华甚至愿意放弃生命,迎接死亡。在“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幸福简单又令人温暖。当然这样的纯爱又很柔弱,幸福又让人如履薄冰,来自于种族和现实社会的压力和诱惑、挑战无一不是在考验这样相爱的两个人,终于经过漫漫长夜,千回百转的爱情在斯蒂芬妮·梅尔的笔下拉下了帷幕,那些生离死别、恩恩怨怨也在《暮光之城:破晓》中告一段落。
综上所述,在斯蒂芬妮·梅尔所著“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读者既感受到作者英国式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魅力,又感受到了纯爱故事带来的惊心动魄。正如《纽约时报》所说,“暮光之城”系列小说中“有若即若离的情感纠葛,有瑰丽奇异的超凡想象,有惟妙惟肖的场景描写,有惊心动魄的冒险历程,有一波三折的阅读,也有直击心灵的温情慰藉。”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全集[M].接力出版社,2011.7
[2]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官方指南[M].接力出版社,
篇8
关键词:诗词教学;现状反思;对策
中国古典诗词是人类语言文化最精华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代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线教师都非常重视古典诗词教学,但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必要进行反思。
一、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反思
(一)教学现状:
1、高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日趋低下,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兴趣。
2、大多数学生认为古典诗词就考几分简答题和名句,影响不大,一部分学生背诵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3、古典诗词学生答案五花八门,思路不清,术语不明,语言表述不准确,语言逻辑混乱,拼接答案现象严重,得分偏低。
4、学生畏难情绪加重,应付现象层出不穷。
(二)原因分析:
1、课本所选某些诗篇与学生距离太大,学生理解困难。如《离骚》,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艰涩难懂,学生缺乏读下去的欲望。
2、呆板的教学方式冲淡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部分教师平时教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感知时间反而减少,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文言文精读课。
3、学生看到课后“背诵”二字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地去背诵古典诗词实属不易。
4、学生学习心理日渐功利、浮躁,应付学习现象普遍。
二、古典诗词教学对策
1、以美感享受为目的统驭古典诗词教学工作。
中国古典诗词内在美表现在意境和神韵之美,外在美表现在辞采、声律和结构之美,既如此,就必须把享受美感作为诗词教学的最终目标,不能疱丁解牛,肢解诗词美感,使学生学习味同嚼蜡。
2、以明确的诗词知识建立古典诗词知识架构。
学生进入高中,学过的古典诗词并不少,可要让学生说出古典诗词发展史、不同时代的特点、代表作者、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生往往会一头雾水。学生只是在被动接受老师的有意肢解和概念堆砌,分不清意象和意境,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更不能说清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联系和区别了。学生获取的知识难成体系,无法支撑古典诗词的深入学习,因此,教师要在进行诗歌单元教学时,有意识地分期讲述相关知识,让学生建立起知识架构,从而逐步消除学习的盲目性,让学生从容学习,不再觉得古典诗词高深莫测,无所适从。
3、以富有感情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
诗词独特的韵律美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韵律美,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教学之初,可以先播放名家朗读录音,或配以相关的诗词改编的歌曲,如学习《琵琶行》,可播放经典琵琶曲《十面埋伏》,在讲授《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拒婚一节时,可借用《梁祝》中表现祝英台抗婚的一段乐曲,让学生在聆听和模仿中感受诗词的感情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品味诗歌的节奏,通过诗词句想象、联想其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锻炼思维能力,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可采取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范读,若学生兴致很高,还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或填词,巩固学习成果。
4、以背景故事为抓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典诗词是作者思想感情深切、真实的流露。是诗人特定形势、环境、背景下的特定情感的流露。这其中有很多台前幕后的故事,学生也非常渴望了解这些背景故事,进而了解作者,认识作者,理解作者和作品。但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将其忽略不计,这的确让人遗憾!如本人在讲宋朝陆游的《书愤》时,特意设问:陆游一生写了九千三百多首诗词,为什么多以“痛击狂胡”的爱国主义诗篇居多?学生无从作答。我便从陆游的爱情说起,谈及其和唐婉都著有的《钗头凤》,告诉学生他们原是表兄妹,两人婚后不但情投意合,唐婉的才情更是让二人亲密无间,但陆游母亲从中作梗,逼陆游休掉唐婉,另娶一妻,还修改了陆游给唐婉的情书“重圆有日,待我三年”中的“三”为“百”,致使唐婉心死再嫁。三年后二人再聚沈园,非常伤心,陆游在墙上题写《钗头凤・红酥手》,唐婉看后,唱和《钗头凤・世情薄》,此后不久抑郁而终。婚姻的失败,成为陆游转而从军,痛击狂胡的原因之一。讲罢,学生成了作者的知音,走进了他们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与他们进行着心灵上的对话。
5、以关键字词和诗句为突破口鉴赏诗词
古人讲究遣词造句,把浓厚的感情浓缩在几句诗词里,每一个字词都饱含深远的意义和感情,因此,对重点字词和诗句的赏析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着一“空”字,渲染出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的自然画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借助了六种景物和六个修饰词,渲染了环境,对仗极其工整。学生对诗词的学习重在鉴赏,教师不必逐字逐句分析,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字词、诗句,表明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不必追求答案的统一和规范。
6、以诗词意境为灵魂把握古典诗词
意象既是自然之象,也是作者感情之象,意境既是由意象构成的自然之景,同时也是作者的心中之境。
在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探求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可以说,学会通过意象把握古典诗歌的意境,就掌握了理解古典诗歌的关键。诗词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把握诗词的意境不能照本宣科,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细细品味和体会。比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开头就以“寒蝉”“凄切”“骤雨”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气氛,为后文的恋人分别做铺垫。古人往往习惯借助一些固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月”是用来思乡的,“落日”表达凄凉失落的情感,“杨柳”表怨别,“松”表正直,“菊”喻高洁,“梅”喻坚贞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意象来体会意境。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抓住诗词中的意象,体会意境,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灵魂。
总之,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要采取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突破难点,不断提升古典诗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古典文学鉴赏集》,辽宁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篇9
[关键词]文学教育;人文精神;审美维度
教育文化的形成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为背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源远流长,其伴随着的教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教育文化以社会历史为基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表现形式,其价值观取向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凸显出当时社会和时代的意识形态与人文风貌。关于文学教育这个话题,谢谦先生早在2001年的《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一文就指出:“古典文学教学既务虚又务实,要以培养学生人文智慧、高雅素质、情趣、谈吐与文笔为重要目标,让学生多读、细读文学名著,从中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并辅以诵读背诵与模拟练习,将古典名著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进而转化成一种实用技能。”①在这里,他即提出了学科性质的定位,也对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无论从学科性质、人才培养还是社会发展来看,人文和审美,对于文学教育,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学教育的人文维度
文学是人学,它比一般学科都更加注重信仰的引领、情感的契合、心灵的体悟。所有文学的活动都离不开人,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也都是围绕着与人相关的一切。既然文学教育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其人文属性的地位就不该忽视。“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所变现出来的对自己、对他人、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也称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对人尊重,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敬畏’,能做到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追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实现的情怀。”②人文精神是以人文为核心,文体为内涵,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的世界观、价值观。尽管每个人对世界、对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各不相同,各自有着各自的价值理念和生活追求,但是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放在第一位,是人文主义思想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宗教神学的显著特点。尽管不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过深刻的思考和准确的定义,但是所有人类的行为都是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它们支配着人类思维和方式的模式。也就是说人对世界的看法最终的核心和落脚点依然是对于人的本质和价值的看法。所以,人文主义精神是以揭示人生的理想、命运和精神的价值意义为目的的,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人本思想不同于古代人本思想。“现代人本之‘人’是人民之‘人’、自本之‘人’、主体之‘人’、本体之‘人’、发展之‘人’,古代民本之‘民’是臣民之‘民’、神本之‘民’、客体之‘民’、工具之‘民’、生存之‘民’。 ”③人文精神的本质不仅在于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其终极价值在于是否以人文本。“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至少有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层含义:一是以人为目的,二是一以人为本原。人只有以人为本原才能以人为目的,只有以人为目的才能以人为本原。”④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但自然却不能给予人类精神和内涵,人类的精神和内涵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的实践既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创造了自己,人是实践的人,实践是人的实践。因此,人必须尊重自己,关心自己,以自己为终极关怀。把人和自然看作浑然一体,不分你我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自然主义。把人看作与自然对立、不受约束、可以肆意掠夺自然的思想不是人文精神,而是人类中心主义。人文精神既是以人为本原,以人为目的的精神,又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人文精神,也是科学发展观。”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充满了功利和扭曲,功利化的求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诸如“知识就是金钱”、“知识换取财富”等口号,这样的读书心态,真实地反映了对于知识选择性学习的态度:学生对那些对自己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就学,而对其他的知识(尤其人文知识)缺乏热情和兴趣,人文知识匮乏和人文素质低下的情况令人堪忧。比如一些学生一味地强调自我个性的解放,缺乏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对于生命的漠视和麻木,以及不懂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下,也对我们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要求和标准――人文知识的作用是目的性而不是手段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人文知识变成一种内在的能力,去帮助学生获取精神食粮、增加生活底蕴、积极倡导“为读书而读书”、“心灵化读书”。以此,来消p和淡化强烈和浮躁的“功利性”读书,逐渐培养起学生把读书当做一种以求知为目的、把读书当做以追求真理的过程的求知态度。人文精神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不同于人文知识形成和教育的方式,人文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文化的外在形式,通过听和看便可获得,是一种单一的输入方式;而人文精神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的内在的缓慢过程,它虽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支撑,但更多地依赖于心灵深处的体察和感悟,输入和输出双管齐下,才可能将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内化为个人能力和素养。因此,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格精神的塑造,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文学教育的审美维度
何者为美?这是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从柏拉图开始的许多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对于美的定义依然各执一词,可见关于美的问题本身就是复杂和深不可测的。文学教育中往往以优秀的作品给人类以启迪和滋养,这种功能的最终指向是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精神世界,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它的实现恰恰是因为文学作品构建的这种“美”。这种“美”不仅是作者用语言描绘的具体的美,而且在于阅读者将这些具体人、事、景与自我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完美的拼接之后的愉悦和享受。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把整个教育分为“心育”和体育,“心育”又可区分为智育、德育和美育。王国维通过与智育和德育的比较来确定美育的性质。他把人的精神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 ⑥美育,就是用美来陶冶人们的情操。“要之,美育者,一方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臻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和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⑦就是说,美育一方面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地位,另一方面,它和德育、智育互相依存,是促成德育和智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然人心之知情意三者,非各自独立,而互相交错者。如人为一事时,知其当为者‘知’也,欲为者‘意’也,而当其为之前(后)又有苦乐之‘情’伴之:此三者不可分离而论之也。故教育之时,亦不能加以区别。有一科而兼德育智育者,有一科而兼美育德育者,又有一科而兼此三者。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⑧在此,王国维对于美育的认识是全面而客观的。
继王国维之后,著名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对美育的问题也经行了深刻而系统的研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不仅在关于美育理论上有所建树,还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和宣美育理论。他在《美育与人生》中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⑨美的对象之所以可以作为陶养的工具,是因为美得普遍性和超脱性。“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得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转而观美得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嗅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⑩这种美的普遍性,打破了这种美的对象和欣赏者之间物占有关系,于是从小我到大我,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所以其中又必然包含超脱性,使人“超于生死厉害之上,而自成兴趣,故养成高尚、勇敢与舍己为群之思想者”。? 概括来说,的美育观其实是一种“美感教育”。
从现代教育观念和学科性质来说,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学教育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从文学教育的定位看,文学是艺术,审美教育带领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带领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接触美、发现美;引导学生文本细读中感受美、鉴赏美;鼓励学生在参与文学活动中创造美、展现美。从学科内容特点看,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人文因素的丰富性、情感表达的充沛性在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汉赋博富绚丽的辞藻、结构的宏大,唐诗对于舞蹈、书画艺术的描绘,宋词音乐性和文学性的结合,元曲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和题材的广泛,这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流变的多样性,也使我们从中看到了传统文化中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的美。再比如,陶渊明淡薄名利的求真品格,孔孟“仁者爱人”的民本思想,庄子无为的人生智慧,辛弃疾、陆游强烈真挚的爱国之心,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观等等,其蕴含的人性的至善至美,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都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三、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在文学教育中的培养
(一)文本解读
文学教育如何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首先要重视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文学教育是典型的审美教育, 是人格教育,是情感教育。文学的情感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发掘内心深处的感动。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渴望。所有这些情感和需求如果在文学文本中找到了对应和共鸣,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中,就会触动到人类最本质、最柔软的角落,继而产生一种阅读的震颤感和愉悦感,当完成这一过程后,阅读者不仅实现了对文本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就是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颤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强调文学文学文本的解读训练,一方面,是要避免在教学过程当中的“灌输”或“绝对化”,过于注重创作背景和文法理论知识,却往往忽视了对于文本自身的阐释和其精神内涵,这往往导致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知识的僵化;另一方面,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是针对于学术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当今社会往往将落脚点和关注点放在如何将知识和学术化为物质财富,对于文本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一笔带过甚至不屑一顾。因此文本的解读作为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实现学生(读者)与文学文本之间最直接的“对话”,也就是让欣赏者参与到文本环境中,由浅及深,先是认知和理解,后达到欣赏和鉴别,完成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升华。文学文本本身含有的多重性质,这样的特点使得阅读主体可以有足够大的“空白”,产生丰富多彩的联想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去调动阅读主体加入生活经验,激发阅读主体的共鸣,消除作品和自己之间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的隔阂。根据西方接受美学理论观点,作家创作出的作品只是具有表面形式的纸制品,只有在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时,才能转化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从而最终实现其文本的艺术价值。完成对于文本的阐释和解析的阶段过程,那么学生不仅可以获得知R,而且培养了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理解能力。
(二)诵读训练
文学教育是语言艺术的教育。很多情况下,人们往往片面地把语言作为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一个人对于语言运用的能力,是可以间接反映出他内在品德、思维特点以及文学底蕴的。语言除了交流的基础功能,它还可以将人类所想所感表达出来,赋予这种形式以久远的生命力,因此,人类许多精神文明的伟大作品得以保存和流传。同时,语言是具有审美属性:韵律美、色彩美、情感美。综上所述,文学语言不是单一的、刻板的、苍白的,它恰恰深刻的、艺术的、灵动的。文学教育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语言为基础。文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第二个要点就是提倡美读。美读即有感情的朗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方法,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培养对于美的感知能力。文学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是文笔优美、感情充沛的佳作。自然美、韵律美、色彩美、艺术美等美的事物存在于字里行间。而有感情的朗读便可以让这些美得到很好的诠释。高水平的朗读可以将节奏、韵律和语调的灵动和跳跃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感受声情韵律的美感时,也产生关于美的联想,这样便可在潜移默化当中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达到与文本的和谐统一,最终建立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达到最终的情感共鸣。
(三)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除了前面提到的重视文学文本阐释和提倡美读之外,写作训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学以致用,发掘文本的深层思想,并且在有感情的朗诵之中触碰到美的意义,有了这样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将理论实践化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知识,满足学生表达的诉求,同时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当中对应了文学教育的要义。这样的教育过程需要一个宽松、真诚、自由的气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揭开生活的伪装直面自己的存在经验,才能毫无顾虑、担心和恐惧地呈现、表达、反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任何的虚伪、专制、等级和权威在人文知识教学中都是可以摒除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和尝试,摒弃人为地去限定范围和话题,而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在写作中表达美、创造美。文学教育的的最终指向不是一种空泛的理论,而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写作训练的过程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能动性结合起来,培养其动手能力,养成扎实严谨的学风,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v史时期,教育所承载的价值和义务是不一样的,它是特定的某个时期教学价值的象征和符号。对于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总结和反思,使得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人类发展史上不断进步。文学教育的意义尤为重大。它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壮大甚至有力地推动者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以人文和审美为后盾的文学教育,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文学的地位,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谢谦:《论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误区》,《四川师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35~38页。
②胡强:《审美与人文―关于古代文学素质教育的思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
③董根洪:《论现代民本思维与古代民本思维的区别》,《学术交流》,2004年第11期,第23~27页。
④⑤?张立昌、郝文武:《教育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第255页。
⑥⑦⑧王国维:《王国维文集》 (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57页、第58页、第59页。
⑨⑩?:《先生全集》,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40页、第958页.
篇10
1针对成人教育现状,加强人文素养提升
南开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叶嘉莹说:“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中,品格最好的一面都保存在古典文学中。”是的,电大语文课本中涵盖了丰富的古代文化,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但很多人认为电大的成人教育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现在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无视教育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电大教育中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受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的学生大。而语文则是成人教育中提升人文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价值取向、心理素质与思维方式等。语文不仅以其工具性、实用性为基础,也以其人文性与艺术性为基础,更以道德性为核心开展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让学生在人与自然和睦共处的文化大背景中陶冶情操、儒化道德、完善人格。
2科学定位语文课程,彰显人文
语文教育教学不仅承担着人文教育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任务,因为个体的语言水平不仅决定其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同时还影响其心灵世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语文的工具性与实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社会学家通过长期的调查与分析后认为:一个口才好,并且其他方面也不是太差的人常常能较快地获得一份收入丰厚的理想工作,并且职位能得到迅速的提升。心理学研究者屠锦红与徐梅等综合加涅和布卢姆的观点,用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以及情感性目标来概括学校教育情境下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提出了语文教育中的三类课程要素,即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与语文情感。语文能力其实就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即读、听、写、说。其中,读与写指向的是书面的言语活动,听和说指向的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语言情感则是指社会性、精神性层面的情感。
3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高等教育语文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传统学说中的精华,特别是关于人格与思想境界的论述,无不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是中华民族的先哲留给子孙后代的无价之宝。如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大丈夫”的高风亮节与刚正不阿的真实写照。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作品,具有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高远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如《诗经》的古朴与典雅;先秦百家思想的睿智与博大;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豪放与飘逸。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壮,又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委婉。这些作品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励学生更加的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