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监理规程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建设监理规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建设监理规程

篇1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行使得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管理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建设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当然每一个工程项目,都离不开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和效益,也还决定着工程进度与资金的运作情况,更加制约着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工程的现场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要,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中间的安全生产的关键。

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主要是监理企业对自身以及施工单位事前规范管理的特征进行掌握,由此能够体现出监理企业的技术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监理企业的总监以及所有的监理人员都必须要参加技术交底等相关会议,监理人员必须根据分工来掌握整个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要求,并做到对所有的相关制度都有所了解。

工地例会可以很好的起到信息交流以及协调的重要作用,通过工地例会可以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很多矛盾问题,是规范化、透明化操作的重要体现。所以目前工地例会已经成为很多建筑施工相应的制度规范之一。

一般来说监理人员针对建筑施工的主要控制有三个方面: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的投资,也就是说监理人员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时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的进度不超出规定范围以及建筑工程的成本不会逐渐增大。

验收工作是最后环节的工作,验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针对质量进行检查。首先监理人员应根据相关法律以及合同、设计的标准来进行检查,一旦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必须要及时进行整改;其次监理人员应针对工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和整理;最后在检查完毕之后,在竣工报告中签字。

建设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直接影响监理事业的发展

在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上,存在着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单位的现象;存在着业主搞同体(或连体)监理的现象,致使建设监理的作用在相当多的项目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些监理单位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尚处在母体的副业状态;有的挂着监理企业的牌子,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没有监理任务时,这些人就解散或转移,严重影响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积极性,不利于监理经验的积累。

2.监理的责、权、利不能完全得到保障,业主的行为不规范

监理的责、权、利的问题,一直是束缚着监理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在监理的责、权、利方面完全按合同规定实施的工程项目很少,在实际工作中业主行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有的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这样也直接导致监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管理者,业主既然委托了监理,就应该由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项目承包商的管理。

3.监理队伍自身水平不够

监理行业要求的是懂技术、懂管理、懂法规等多方面知识的高智能的人才。目前主要是缺乏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缺乏全方位控制能力的人,大多只能运用专业技术手段进行质量检查,而不能运用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虽然目前大多数监理人员均已参加上岗前的培训,但缺少在岗后的再学习,不利于监理业务水平的提高。

做好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管理的建议

1.做好监理现场管理的控制程序化

做好工程监理工作,必须不断学习国家、行业的有关规程、规范、文件,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工程开工后,认真开好第一次工地例会,从工程开始就把好每一道关口,使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在工程监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组织施工,这就需要我们监理在沟通、协调、指导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主动联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停工、延误工期。用事实说话,使建设单位对监理有一个很好的印象,从而为监理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专业知识,熟悉工程施工特点,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监理工作,是做好监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2.做好监理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把“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内部管理标准化是监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规范监理内部组织运行行为和个人行为,使监理内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好劣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具有可衡量性,以建立起奖优惩劣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监理控制的内在保证和基础。外部控制标准化主要是将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结算、信息与合同管理转化成标准化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规定的标准化控制要求进行工程实施方案策划、实施、检查、纠偏、支付与竣工。

3.做好开工前的施工图纸审查工作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无论监理工作,还是建筑施工,都必须严格按图纸内容的要求进行。因此,项目监理部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各专业人员应认真进行审查学习,这不仅可发现图纸中的疑难和问题,并及时得到澄清和解决,同时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提出监理意见,进行有效的预控,也为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结束语

篇2

第一条为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以及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是指防洪、排涝、灌溉、水力发电、引(供)水、滩涂治理、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各类工程(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加固、修复、拆除等项目)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以下简称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下同)委托,按照监理合同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进行的管理活动,包括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

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实行建设监理。

总投资*万元以上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建设监理:

(一)关系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共安全的;

(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

(三)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

铁路、公路、城镇建设、矿山、电力、石油天然气、建材等开发建设项目的配套水土保持工程,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

其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以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条水利部对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监理业务委托与承接

第五条按照本规定必须实施建设监理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的规定,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并报项目主管部门备案。

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应当依法签订监理合同。

第六条项目法人委托监理业务,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监理收费标准。

项目法人及其工作人员不得索取、收受监理单位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七条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水利部的规定,取得《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业务。

两个以上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承接监理业务。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协议提交项目法人。联合体的资质等级,按照同一专业内资质等级较低的一方确定。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项目法人签订监理合同,就中标项目向项目法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八条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工程的建设监理业务。

监理单位不得以串通、欺诈、胁迫、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业务。

第九条监理单位不得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业务。

监理单位不得转让监理业务。

第三章监理业务实施

第十条监理单位应当聘用具有相应资格的监理人员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业务。监理人员包括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监理人员资格应当按照行业自律管理的规定取得。

监理工程师应当由其聘用监理单位(以下简称注册监理单位)报水利部注册备案,并在其注册监理单位从事监理业务;需要临时到其他监理单位从事监理业务的,应当由该监理单位与注册监理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监理责任等有关事宜。

监理人员应当保守执(从)业秘密,并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水利工程项目从事监理业务,不得与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发生经济利益关系。

第十一条监理单位应当按下列程序实施建设监理:

(一)按照监理合同,选派满足监理工作要求的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建项目监理机构,进驻现场;

(二)编制监理规划,明确项目监理机构的工作范围、内容、目标和依据,确定监理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并报项目法人备案;

(三)按照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分专业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四)按照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开展监理工作,编制并提交监理报告;

(五)监理业务完成后,按照监理合同向项目法人提交监理工作报告、移交档案资料。

第十二条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全面履行监理合同约定的监理单位职责,有关指令,签署监理文件,协调有关各方之间的关系。

监理工程师在总监理工程师授权范围内开展监理工作,具体负责所承担的监理工作,并对总监理工程师负责。

监理员在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授权范围内从事监理辅助工作。

第十三条监理单位应当将项目监理机构及其人员名单、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的授权范围书面通知被监理单位。监理实施期间监理人员有变化的,应当及时通知被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更换总监理工程师和其他主要监理人员的,应当符合监理合同的约定。

第十四条监理单位应当按照监理合同,组织设计单位等进行现场设计交底,核查并签发施工图。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的施工图不得用于施工。

监理单位不得修改工程设计文件。

第十五条监理单位应当按照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跟踪检测和平行检测等方式实施监理,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报告。

监理单位不得与项目法人或者被监理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或者设备质量。

监理人员不得将质量检测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十六条监理单位应当协助项目法人编制控制性总进度计划,审查被监理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并督促被监理单位实施。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应当协助项目法人编制付款计划,审查被监理单位提交的资金流计划,按照合同约定核定工程量,签发付款凭证。

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项目法人不得支付工程款。

第十八条监理单位应当审查被监理单位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环境保护要求,并监督实施。

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被监理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被监理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项目法人。被监理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九条项目法人应当向监理单位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监理单位独立开展监理业务,不得明示或者暗示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得更改总监理工程师指令。

第二十条项目法人应当按照监理合同,及时、足额支付监理单位报酬,不得无故削减或者拖延支付。

项目法人可以对监理单位提出并落实的合理化建议给予奖励。奖励标准由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协商确定。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对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履行监理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法人应当依据监理合同对监理活动进行检查。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客观、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材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不得妨碍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正常的监理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监督检查单位和人员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有违规行为的,应当责令纠正,并依法查处。

第二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以及有关单位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项目法人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业务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或者必须实行建设监理而未实行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六条处罚。

项目法人对监理单位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五条处罚。

第二十六条项目法人及其工作人员收受监理单位贿赂、索取回扣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予以追缴,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处罚:

(一)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承揽监理业务的;

(二)未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证书承揽监理业务的;

(三)以欺骗手段取得的资质等级证书承揽监理业务的;

(四)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监理业务的;

(五)转让监理业务的;

(六)与项目法人或者被监理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

(七)将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按照合格签字的;

(八)与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承担该项工程建设监理业务的。

第二十八条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无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追缴,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一)以串通、欺诈、胁迫、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承揽监理业务的;

(二)利用工作便利与项目法人、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串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二十九条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处罚:

(一)未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的;

(二)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者暂时停止施工的;

(三)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未及时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报告的;

(四)未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的。

第三十条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降低资质等级:

(一)聘用无相应监理人员资格的人员从事监理业务的;

(二)隐瞒有关情况、拒绝提供材料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第三十一条监理人员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活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其中,监理工程师违规情节严重的,注销注册证书,2年内不予注册;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追缴,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执(从)业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项目法人、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财物的;

(二)与被监理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串通,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三)非法泄露执(从)业中应当保守的秘密的。

第三十二条监理人员因过错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令停止执(从)业1年,其中,监理工程师因过错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注销注册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情节特别严重的,终身不予注册。

监理人员未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责令停止执(从)业3个月以上1年以下,其中,监理工程师违规情节严重的,注销注册证书,5年内不予注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终身不予注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监理活动的监督管理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依法给予监理单位罚款处罚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退休等原因离开该单位后,被发现在该单位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仍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降低监理单位资质等级、吊销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证书的处罚以及注销监理工程师注册证书,由水利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职权决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规定所称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监理是指对安装于水利工程的发电机组、水轮机组及其附属设施,以及闸门、压力钢管、拦污设备、起重设备等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进度等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规定所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是指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中产生的废(污)水、垃圾、废渣、废气、粉尘、噪声等采取的控制措施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本规定所称被监理单位是指承担水利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以及从事水利工程的机电及金属结构设备制造的单位。

第三十七条监理单位分立、合并、改制、转让的,由继承其监理业绩的单位承担相应的监理责任。

第三十八条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的技术规范,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篇3

第二条在江河、湖泊上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并调整原有功能的水工程,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水工程,是指水库、拦河闸坝、引(调、提)水工程、堤防、水电站(含航运水电枢纽工程)等在江河、湖泊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

第三条水利部负责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具体负责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在报请审批(核准、备案)时,应当附具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对只编制项目建议书的水工程,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报请审批时附具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内容,包括对水工程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审查并签署的意见。

第五条下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查并签署:

(一)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的干流及其主要一级支流和太湖以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江河上建设的水工程;

(二)省际边界河流(河段)、湖泊上建设的水工程;

(三)国际河流(含跨界、边界河流和湖泊)及其主要支流上建设的水工程;

(四)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流(河段)、湖泊上建设的水工程。

前款第一项中的主要一级支流和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江河,第三项中的主要支流以及第四项中的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流(河段)、湖泊的名录和范围由水利部规定。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管理权限负责审查并签署。

第六条水工程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当在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报请审批(核准、备案)前,向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权限的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审查签署机关)提出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表;

(二)拟报批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

(三)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四)审查签署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告知建设单位予以补正;

(三)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建设单位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第八条审查签署机关对受理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并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一)水工程建设规模、任务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总体要求;

(二)建设规模等级(别)和标准符合《防洪标准》及其他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的要求;

(三)不影响其他水工程,或者有消除影响的补救措施。

水工程建设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之一的,审查签署机关应当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下达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不予签署通知书。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可以对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提出有关要求。

审查签署机关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应当抄送与水工程有关的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应当抄送与水工程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水工程所在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或者防洪规划尚未编制或者批复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或者流域综合规划或者防洪规划的编制单位,就水工程是否符合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的要求或者防洪的要求编制专题论证报告。

审查签署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题论证报告进行审查,水工程符合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防洪要求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并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第十条审查签署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必要时应当征求与水工程有关的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流域管理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必要时应当征求与水工程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自受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建设单位。

执行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内,但审查签署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建设单位。

第十二条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签署后,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未获得审批(核准、备案)需要重新编制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申请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第十三条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的3月1日前,向流域管理机构报送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情况。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在每年的4月1日前,向水利部报送本流域内上一年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情况。

第十四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对其审查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水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审查签署机关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进行实地调查,建设单位应当给予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十五条审查签署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未取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擅自建设水工程,或者违反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要求建设水工程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项目管理;接轨

引言

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进步,对于国内监理行业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参与施工的人员以及单位众多,这也使得当前的监理行业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工程行业的需求。如何提升工程监理工作的水准与力度,也成为了行业内部从业者重点思考的问题,而将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能够妥善地处理这类问题。

1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的可行性研究

1.1针对的对象一致

对于服务对象而言,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都是由建设单位委派,对建设工程项目实行监督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其都是服务于建设单位,监管的对象都是参与项目设计以及施工的企业。项目管理更着重于对设计规划、招标以及协调做出管理,同时还应对监理单位做出管理;工程监理主要负责建设工程施工作业期间的施工效果、建设品质、施工周期等方面的监管。相对而言,项目管理比工程监理负责的范围要大。

1.2管理目的一致

1.2.1工期管理对于一项工程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利用工期管理能够将各项施工资源合理地做出分配,从而确保施工作业能够顺利实行。以项目品质管理作为根基,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在指定的期限内按时完工,从而保障建设单位的预期收益。无论是工程监理,或者是项目管理,都是通过自身的工作内容来达到这一目的,另外还可以依据施工作业的实际状况,随时地对施工工艺、施工计划等内容做出调整,继而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行。因此,对于工期管理这项内容而言,两者拥有极高的相似性,这也为接轨提供了基础。

1.2.2成本控制在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如想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可以利用制订成本预算、预估的办法,从而合理分配建设单位的各项资金,以预防浪费成本的状况发生,如此才能够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工程监理可以从实际成本支出与设定成本支出中间的差别做出分析,继而查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相关负责人做出处罚。尽管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办法存在差别,然而从结果分析,其目的性是一致的。

1.2.3品质管控目前,建设行业的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加激烈,工程项目品质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可以直接决定项目的最终收益。因此,在施工前制订出细致的施工作业计划,并对施工地全方位调研,同时引进先进施工设备和学习高级施工工艺等,都能够提升建设工程项目的品质。然而分析后发现,尽管已经使用了非常全面的项目管理手段,依旧会有一些无法确定的隐患出现,这也给建筑项目的品质带来了干扰。而工程监理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做出有效的监管,发现品质问题或是安全隐患,能够直接介入,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如此便可以在根源上处理掉品质隐患。同时,这也体现了两者接轨的必要性。

2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结构办法分析

2.1创建起健全的法律条例

当前,尽管我们国家建设工程行业已经在积极推动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之间的结构,但是效果依旧不够明显。大部分企业还处在研究起步时期。如果想要快速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并且有效地落实到建设工程项目之中,为提升施工品质、增加施工周期做出贡献,还应通过创建起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一情况,加快相关法规制订的推进,同时针对于市场快速的进步,还应该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的顺利接轨提供基础。

2.2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准入标准提高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高效融合,需要依托于建设行业的良好市场环境,因此,提高管理门槛已经成为重点工作内容。现如今,我们国家的建设项目管理行业,对于管理单位的要求较低,各项制度规范也不健全,这对于建设行业的进步是非常不益的。所以,唯有尽快地建立起管理行业的准入标准,才可以将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实行接轨。

2.3提升人力资源培育力度

不论是在项目管理中,还是工程监理过程中,人力资源培育都是关键环节,只有保证管理人员或者监理人员达到一定的技能素养,才能够将两者顺利地结合在一起。最近这些年,建设行业已经愈来愈重视工程监理的作用,因此人才培养制度也变得慢慢健全。尽管项目管理和人才监理目的一致,共同点较多,已经拥有接轨的先决条件,然而,其在工作细节上依旧存有比较多的不同之处。所以,唯有提升人力资源培育力度,增加复合型管理人员的数量,让其既能够熟知项目管理细则,也明白工程监理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状况,将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才能够达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真正目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两者完成接轨的必要条件。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安全;责任规避

在建筑工程领域引入安全管理政策后,它既促进了安全责任的规范化建设,又为员工的安全责任提供了重要保障。建设工程在时代背景的发展中,安全事故频率增加,相应出台的国家针对性政策,促进工程建设安全标准化和合理化的监管。这样不但可以安全监管树立良好形象,为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可以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

一、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安全责任风险

1、国家法律法规不完善。众所周知,监理行业从事“高智能技术咨询服务”,监理的责任和权限来自建设单位的委托。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规定已明确规定了监理的安全责任。同时,扩大了监理单位安全监管的范围和责任。建设部(2006)248号就建设项目安全监督工作发表了若干意见。逐步提高了监理的安全责任,甚至属于建设行政部门的责任,被压到了监督的肩上。事故发生后,不是建筑工地的主要责任主体。监督单位和监督员没有对公安监督机关进行监督,甚至被判刑,监督责任重大。2、建设单位不遵循建设程序。极个别的建设单位为了最大限度追求利益,主观意图压缩合理的施工工期和成本,工程承包的施工单位,对施工单位低投标的承诺,工程要求安全资金大幅折价。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追求工程施工进度、任意压缩合理工期,使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由于施工单位不能客观地了解施工现场,不了解和支持监理工作,致使监理对施工现场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旦出现任何安全方面的问题,建设单位便将推卸掉所有的责任,把矛头指向监理。3、施工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城市基础设施也蓬勃发展。我国建设队伍不断扩大,但施工企业综合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实际情况是,施工单位的整体质量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虽然口头宣传“安全第一”,但还是用经济效益作为评判的标准。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施工队重效益轻安全,而安全管理制度仅以名义存在,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实践风险。这也是近年来建筑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4、监理单位自身存在问题。目前,建筑市场一方面混乱不堪,监理单位为了生存,存在恶性竞争,导致整体监理单位费用相对较低,监督人员待遇差,监督单位不能留住综合人才,致命整体素比较低。另一方面,监理单位普遍重视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一般不安排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对过程进行把关,大部分监理部门都是专业监理工程师来监督各专业安全。而一些监理人员缺乏现场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难以承担职业安全监督的重大责任。从而造成整体安全监管不乐观,无法满足各项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致使整体安全监管不到位。

二、监理规避安全责任风险

1、监理应认真履行通知和报告责任。对现场安检的监督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该及时整改,对于那些整改不及时的监理则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报给建设单位进行备案登记。当承包商未经整改或者未完全整改,依然存在安全隐患时,主监理工程师应征得甲方的同意,向施工单位下达暂停令,通知承包商停工整改。万不可以“好人主义”开展工作,任由安全隐继续存在,否则一旦造成安全事故,到时总监理便有失职责任,监理单位也将承担相应安全责任。2、强化监理单位的自身管理。建筑工程中有多种安全监理责任,所以,有必要提高监督效率,保证其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科学合理的规避责任。(1)监督单位应明确单位安全和监理工程监理的范围和职责。为了避免安全监督的风险,监督机构需要从自我开始,自律,(2)为了避免安全监督的风险,监督单位要加强对专业培训的监督,鼓励他们继续接受和学习新知识;以有关安全监管条例为依据,在任何工作前以政策内容为导向,从项目安全监督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工作,不确定检查安全监督工作的时间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的同时,监督单位也从侧面监督督促,确保在消化的基础上及时改善问题提高监督效率。3、加强监理队伍建设。监理工作是一个整体,要落实安全监理责任,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监理工作联系起来,而不是独立的。主要职责是在现场安全监督人员的监督,他们的工作包括:施工图的内容和特殊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安全审查,同时在施工现场的日常监管工作,注重安全风险;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监理企业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每个监理人员都要学习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知识,积累安全管理经验。施工安全是一个非常强的工作,监理工程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规章制度,专业知识,学习技术,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经验的人才,充分发挥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角色控制。4、加强对安全监理工作的认识。为了使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主体责任,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良好的自我控制。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立制度,完善施工安全监管体制;经济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约束机制的使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开展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建立事故统计报告系统、安全信息管理。

三、结语

建筑工程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安全事故往往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发性,应保证安全生产监督单位的责任更有保障。监督企业要认真落实法规,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做好建设工程安全保卫工作,为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嘉.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风险因素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6).

[2]闫慧萍.谈建设工程监理安全责任风险与规避[J].山西建筑.2011(35).

[3]吕洪年.谈增强项目监理人的责任风险意识[J].煤炭技术.2002(11).

篇6

关键词: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项目区概况

1.1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甘州区西浚灌区和盈科灌区。西浚灌区分布在黑河中游左岸,位于甘州区西端,距城区30km。灌区东北以黑河为界,属祁连山前冲洪积平原区;盈科灌区分布在甘州区南北两侧,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东西长17.4~33.5km,南北宽14.2~66.4km,占地约2348km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海拔1430~1720m之间,属祁连山前冲洪积平原区。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项目区位于河西走廊凹陷带张掖盆地西南部,地势开阔。南面以祁连山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北面以龙首山山前大断裂为界,形成了张掖盆地的基本地貌形态。地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土层,厚度1.0~3.0m不等,下伏巨厚的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冲洪积砂卵砾石层,厚度大于100m。项目区位于张掖盆地西南部,其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岩性和结构的控制。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是来自祁连山前的地下潜流和地表河水入渗,其次是大气降水和灌溉回归水。地下水位埋深由南向北渐浅。因此,地下水对渠道不产生影响。但是干、支渠受灌溉回归水的影响较大,部分渠道冻胀破坏较严重。1.3水利工程现状1.3.1干渠工程灌区现有干渠、分干渠9条,总长59.44km,已经全部衬砌,衬砌渠道完好率为65.2%。其中2000年以来在黑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改建干渠、分干渠23.34km。1.3.2支渠工程灌区现有支渠、分支渠68条,总长255.76km,已衬砌203.91km,衬砌率80%。其中利用黑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已改建支渠、分支渠114.19km。《总体可研》计划在2012—2015年改建衬砌支渠5条,总长23.11km,改建配套建筑物51座。1.3.3田间配套工程截至2013年,灌区完成田间配套面积1.16万hm2,其中,渠灌面积0.83万hm2,低压管灌面积3300hm2。同时,由于受资金因素的限制,原有的田间配套工程只有部分是斗渠建筑物配套,且在已衬砌的斗渠中有50%已老化失修。农、毛渠衬砌速度缓慢,大部分仍为土渠运行,田间工程输水损失大,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1.3.4近年来发展的高效节水情况近年来甘州区共发展高效节水面积为2.24万hm2,其中项目区2014年发展高效节水面积为221.1hm2。1.3.5机井灌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打井灌溉,截至目前累计建成井深60~120m的农田机电井574眼。1.3.6评价参数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46万hm2,现状有效灌溉面积2万hm2,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585,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28。甘州区2014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安排在西浚灌区沤波村、盈科灌区中华村、安镇村、天桥村、平原村实施,项目区共有支渠9条15.4km,斗渠36条56.2km,农渠226条143km。在近几年的项目建设中,共完成支渠衬砌13.4km,衬砌率80%,完好率60%;斗渠衬砌18km,衬砌率50%,完好率40%;农渠衬砌17.2km,衬砌率12%,完好率12%,其余均为土渠运行。

2工程设计

篇7

关键词:地下工程;风险管理;风险辨识

一、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

开展地下工程建设是相对隐蔽的,它面临着不同的地质构造以及土体结构,甚至是地下空洞和地下裂痕等,因此开展地铁施工建设必然的要全面的检测和掌握地下构造,掌握相应的水文地质条件。而且在地铁施工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面对一些意外的事故和状况,因为一些岩土体的水文地质参数往往是不确定的,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以及离散性。这就给地铁的施工建设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地铁的建设和规划过程中,设计规范以及设计的准则都还存在着不足。这就导致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所采用的力学计算模型及分析判断方法与实际施工这之间,所以,在设计阶段要科学的预测和规划,避免可能孕育导致工程事故的风险因素。

地下工程建设期风险事故一般发生在施工阶段,所有的留置风险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会得到集中释放。只有留置下来的安全、质量隐患,使用功能缺陷和环境破坏等风险因素才有可能进入建设后期或工程交付后投入运行中。因此,地下工程建设风险事故的责任往往一时难以明白、公正地判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追根溯源,在弄清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后才能够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

在工程建设流程中,后部阶段有可能消除和化解前部阶段的留置风险,但是也有可能扩大这些风险。如规划阶段的留置风险在可行性研究及设计阶段通过分析论证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予以消除或化解,再加上施工队伍较强的实力、丰富的经验、到位的管理,能很好地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并严格执行,纵使是原来危险程度很高的风险因素也可能不会造成风险事故。反之,在前阶段已经通过风险管理被化解或消除了的风险因素,又会再度出现,甚至加剧以致酿成重大的风险事故。因此风险控制应该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

(一)地下工程的风险辨识

对于隧道等地下工程而言,可以将风险定义为在以工程项目正常施工为目标的行动过程中,如果某项活动或客观存在足以导致承险体系统发生各类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那么就称这个项目存在风险。而这项活动或客观存在所引发的后果就称为风险事故。

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辨识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或采用类比的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危险源分析的方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是应用安全工程评价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故树、事件树等。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通常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询问和交流。对于施工现场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往往能指出其工作和作业中的危险源,从而可初步分析出该项工作和作业中存在的各类危险源。(2)现场观察。通过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发现存在的危险源但要求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有安全技术知识、掌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3)查阅有关记录。查阅企业的事故、职业病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4)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企业、类似项目、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加以分析研究,有助于识别本工程项目 施工现场有关的危险源。(5)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检查表,对施工现场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二)地下工程的风险评估

目前,在地铁工程行业以外已经得到大量研究和应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地下工程的合同、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在合同、可行性研究阶段,由于可获得的工程信息量较少,可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工期、费用做出预测,并为方案决策提供基础;而在其结构的详细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随着设计目标和各种地层条件、周围环境条件等参数的明确,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可选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

(三)地下工程的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对存在的风险如何处理的问题。对一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不是风险越小越好,风险越小意味着使风险减少的投入越大。在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后,要根据项目总体目标,规划并选择合理的风险管理对策,以尽可能的降低项目风险的潜在损失和提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一般而言,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的四种对策:风险回避、风险缓和、风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结合地铁工程的施工特点,风险应对策略的选择应该考虑风险本身的特征和影响程度,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措施:(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一种有用的、相当普遍的管理风险的策略。地铁工程开工前,当预知某风险因素的潜在威胁很大、后果比较严重又没有其他可行的措施时,可以选择改变施工方案或放弃目标,从而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一些地铁施工单位和个人为避免承担潜在风险带来的损失,有意识地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转嫁给另外的单位或个人去承担。(3)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指由地铁工程承包商部分或全部地承担风险带来的财政损失,它有积极性自留和消极性自留两种方式。

(四)地下工程的风险控制

1、加强地铁施工安全监测

通过先进的施工监测技术,对地铁施工过程中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密切监测,是获取地铁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变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各种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时采取防范和应急措施,有效提高地铁建设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地铁施工环境复杂、周期长,需要监测的项目很多。因此,地铁施工监测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以下几种监测新技术:(1)GPS技术。应用于高精度平面监测控制网。GPS由于其方便、高精度、不受时间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地铁施工监测中,是首级施工监测控制网测量的首选技术。(2)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的应用:静力水准测量具有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可移动和可持续测量等特点,因此在地铁施工和后期运营的一些特殊环境下和几何水准测量难以开展的地方,其得到了广泛应用。(3)智能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智能化实时监测系统面世并被应用到地铁监测项目中。在利用高新技术装备获取准确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研判工作,通过数据表象看清其背后隐藏的安全规律和形势,提前采取必要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提高风险管理者素质

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素质地铁工程要求从事地铁工程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具有丰富的经验,经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将很难理解工程风险的性质及特点,更难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析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分析人员只有掌握了先进、科学、系统的工程风险分析方法,才能降低施工风险,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2012年是信阳华祥电建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复评换证审核的一年,同时也是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转换审核的一年。一、《规范》是什么?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以下简称《规范》)是2007 年10 月23 日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的针对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国家标准。二、为什么要进行《规范》认证?建筑业企业通常进行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认证,2010年6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了《关于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0年第21号)。《公告》要求自2010年11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对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当依据《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开展认证审核工作。换言之,也就是明确要求所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按照“1+1”的模式来进行认证审核活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认监委首次在体系认证方面联合发文,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加强行业监管、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能力。同时,《规范》的实施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工作专业化要求,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三、《规范》的特点是什么?《规范》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也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第一个管理型规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规范》的基本思想与ISO9000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在内容上全面涵盖了ISO9001标准的要求;2、《规范》在条文结构安排上充分体现了施工企业管理活动特点,突出了过程方法和PDCA思想;3、结合施工行业管理特点,《规范》在ISO9001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多进一步的要求;4、《规范》本土化、行业化特点突出,语言简洁明了,便于企业贯彻实施。5、《规范》与我国施工行业现行管理模式保持一致,施工企业在贯彻时不仅不会增加负担,反而减少了由于企业对ISO9000标准的误解产生的形式化操作,而减轻负担。四、《规范》有什么要求?1、《规范》中要求形成管理制度16个(1)质量目标管理制度;(2)文件管理制度;(3)记录管理制度;(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5)员工绩效考核制度;(6)施工机具管理制度;(7)工程项目投标及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制度;(8)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9)分包管理制度;(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11)施工质量检查制度;(12)试验、检测管理制度;(13)质量问题处理制度;(14)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15)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6)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2、《规范》要求形成的文件(1)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3.1.1)。(2)施工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c.质量管理制度;d.质量管理制度的支持性文件;e.质量管理的各项记录(3.3.3)。(3)施工企业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质量管理人员,规定相应的职责和权限并形成文件(4.1.1)。(4)施工企业应规定各级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2)。

(5)施工企业应规定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和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4.3.3)。(6)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公布组织机构的变化和职责的调整,并对相关的文件进行更改(4.3.4)。(7)施工企业应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与质量管理岗位相适应的任职条件,包括:专业技能;所接受的培训及所取得的岗位资格;能力;工作经历(5.2.1)。(8)施工企业应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在实施前批准。策划的结果应按规定得到发包方或监理方的认可(10.2.4)。(9)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设计的依据,并对其内容进行评审。设计结果应形成必要的文件,经审批后方可使用(10.3.2)。(10)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4 对国家或地方没有校准标准的检测设备制定相应的校准标准(11.5.1)。(11)施工企业应收集工程建设有关方的的满意信息,并明确这些信息收集的职责、渠道、方式及利用这些信息的方法(12.2.6)。3、《规范》要求形成的记录(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5.3.3) 。(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6.2.2)。(3)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保存验收记录(6.2.4)。(4) 施工企业应通过评审在确认具备满足工程项目要求的能力后,依法进行投标及签约,并保存评审、投标和签约的相关记录(7.2.2)。(5) 施工企业应使相关部门及人员掌握合同的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7.3.1)。(6) 施工企业应及时对合同履行情况分析和记录,并用于质量改进(7.3.3)。(7) 对供应方的评价、选择和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职责应符合管理制度的规定,并保存相应的记录(8.2.4)。(8) 施工企业应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验收。必要时,应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验收的过程、记录和标识应符合有关规定。未经验收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8.3.1)。(9)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方式对验收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8.3.2)。(10) 施工企业应明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发放要求,建立发放记录,并具有可追溯性(8.4.4)。(11) 施工企业对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验收、施工安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发包方报告,按照规定处理(8.5.2)。(12)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9.2.1)。(13)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14) 施工企业应明确设计变更及其批准方式和要求,规定变更所需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程序;对变更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影响进行评审,并保存相关记录(10.3.3)。(15)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10.4.3)。(16) 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施工记录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记录应包括:1施工日记和专项施工记录;2交底记录;3上岗培训和岗位资格证明;4施工机具和检验、测量及试验设备的管理记录;5图纸的接收和发放、设计变更的有关记录;6监督检查和整改、复查记录;7质量管理相关文件;8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中规定的其他记录(10.5.5)。

(17) 施工企业对质量检查记录的管理应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11.2.2)。(18) 施工企业应保存质量问题的处理和验收记录(11.4.4)。(19) 3按照规定的周期校准检测设备,标识其校准状态并保持清晰,确保其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方可用于施工质量检测,校准记录应予以保存(11.5.1)。(20) 施工企业应建立和保存监督检查和审核的记录,并将所发现的问题及整改的结果作为质量管理改进的重要信息(12.2.5)。(21)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保存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的记录(13.3.3)。4、《规范》要求的策划、规划(1)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策划(3.1.2)。(2) 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策划的内容应包括:1质量管理活动、相互关系及活动顺序;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3质量管理制度;4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3.3.1)。(3) 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长远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5.1.2)。(4) 施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职责实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划。包括:1质量目标和要求;2质量管理组织和职责;3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4人员、技术、施工机具等资源的需求和配置;5场地、道路、水电、消防、临时设施规划;6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7进度控制措施;8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其控制措施;9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10对违规事件的报告和处理;11应收集的信息及其传递要求;12与工程建设有关方的沟通方式;13施工管理应形成的记录;14质量管理和技术措施;15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其他要求(10.2.3)。(5) 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设计时,应明确职责,策划并实施施工设计的管理。施工企业应对其委托的施工设计活动进行控制(10.3.1)。(6) 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过程质量进行控制。包括:6根据有关要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策划和控制(10.5.1)。(7)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的职责对工程项目的服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服务应包括:1保修;2非保修范围内的维修;3合同约定的其他服务(10.6.2)。(8) 施工企业应对施工质量检查进行策划,包括质量检查的依据、内容、人员、时机、方法和记录。策划结果应按规定经批准后实施(11.2.1)。(9)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策划的安排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实施检查(11.2.3)。(10)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策划并实施施工质量验收(11.3.1)。(11) 施工企业应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进行策划,并按规定加以实施。工程资料的形成应与工程进度同步。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向有关方移交相应资料。归档的工程资料应符合档案管理的规定(11.3.3)。(12) 施工企业应策划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和审核的实施。策划的依据包括:1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2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3有关的意见和建议;4以往检查的结果(12.2.4)。5、《规范》要求制定的计划(1) 施工企业应识别培训需求,根据需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对象、内容、方式及时间作出安排(5.3.1)。(2)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配备施工机具,配备计划应按规定经审批后实施(6.2.1)。(3) 根据规定施工机具需确定安装或拆卸方案时,该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6.2.4)。(4)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需要确定和配备项目所需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并应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审批各类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计划中应明确所采购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以及采购验证的具体安排(8.2.1)。6、《规范》要求订立的合同(1) 施工企业应依法与施工机具供应方订立合同,明确对施工机具质量及服务的要求(6.2.3)。(2) 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应以书面形式签认,并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7.3.2)。(3) 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8.2.5)。(4) 施工企业应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依法订立分包合同(9.2.2)。7、《规范》要求进行的交底(1) 施工企业应在分包项目实施前对从事分包的有关人员进行分包工程施工或服务要求的交底(9.3.1)。(2) 项目经理部应按规定接收设计文件,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并对结果进行确认(10.2.2)。(3) 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将质量管理策划的结果向项目经理部进行交底,并保存记录。施工企业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确定交底的层次和阶段以及相应的职责、内容、方式(10.4.3)。8、《规范》要求进行的评价(1) 施工企业应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并保存相应的记录。评价结果应用于提高培训的有效性(5.3.3)。(2) 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机具供应方的评价方法,在采购或租赁前对其进行评价,并收集相应的证明资料和保存评价记录。评价的内容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3供货能力;险因素(6.2.2)。(3)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供应方。对供应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8.2.2)。(4) 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8.2.3)。(5) 施工企业应按照管理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评价办法,根据所需分包内容的要求,经评价依法选择合适的分包方,并保存评价和选择分包方的记录。对分包方的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许可和资质证明;2专业能力;3人员结构和素质;4机具装备;5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的保证能力;6工程业绩和信誉(9.2.1)。(6) 施工企业应对分包方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并保存记录,作为重新评价、选择分包方和改进分包管理工作的依据(9.3.3)。(7) 施工企业应按照要求配备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需要采购或租赁检测设备,并对检测设备供应方进行评价;b)在发现检测设备失准时评价已测结果的有效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1.5.1)。(8)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9) 施工企业各管理层次应按规定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包括:4与供应方、分包方合作的评价(13.2.3)。(10) 施工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分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状况,提出改进目标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2施工和服务质量满足要求的程度;3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活动状况及发展趋势;4潜在问题的预测;5工程质量、质量管理水平改进和提高的机会;6资源需求及要求的程度(13.2.4)。9、规范中对人员资格的要求(1) 施工企业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配置相应的人员。项目经理、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持证上岗(5.2.2)。(2) 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施工企业应按规定做好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11.1.1)。(3) 5 对检测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完好状态。设备的使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11.5.1)。(4) 施工企业应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和评价。施工企业应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书面整改要求,并跟踪其整改结果。质量管理审核人员的资格应符合相应的要求(12.2.3)。

五、如何贯彻实施《规范》首先,各层次管理人员、内审员及各个部门的推进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并比对《规范》的要求,评审现有质量体系文件,针对不符合之处进行修改、完善。其次,各层次领导应组织员工学习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运行质量体系,并保持有关运行记录。最后,公司根据新的标准和体系文件要求组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体系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篇9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作用及存在问题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水利工程资产量占包括村级文教、卫生、电力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比例也近一半,防洪、排涝、灌溉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的小型水库、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源工程用于发展农村饮水,切实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通过发展农村渠系改造、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水库加固等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为人水和谐、水与环境和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依然沿用过去的集体组织建设、集体负责管理的模式,在农民没能把水利设施视为与自身利益相关而积极地参与工程的管理。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己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农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主体,没有发挥农民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工程产权不清晰、工程维修费用难以落实与水费收缴困难,管理人员能力薄弱、部门职责不明和管理职能不到位等问题。农田水利设施偷窃现象增多,打击不力。基层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文化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到位。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构想

1.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

全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不论其数量、规模、投资,还是其所增加的作用,已形成为农村极为重要的基础设施。

2.供水能力稳步提高,但用水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全省水利工程的供水总量持续增长,大大缓解了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问题。随着全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进一步增加,如何协调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用水结构性矛盾,将成为未来政府水利部门工作重心之一。

3.有效灌溉面积控制

随着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好灌溉面积是至关重要的。

三、针对现状、发展规划,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贵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方向应确定为加强农民自主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强化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充分体现持续的、系统的和动态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支持力度,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民主参与为主体,以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和谐自主管理体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应向下面几个方向努力:

1.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对小型水利工程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可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管划分为工程管理、乡镇管理和村级管理以及农民用水户管理四级,并明确各级管理责任,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

2.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

除政府持续稳步加大投资以外,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投资管理方式。如“土地规模化示范区”的管理模式、“村集体承包土地+转包小型水利”管理模式、“村委会+用水小组”管理模式、“用水者协会+物业化”管理模式和民营化管理模式。这些模式既减轻了国家经济负担,又可以发展民营化水利解决水利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能够落实责任主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3.提高农民素质,在法律上保障各种农民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合法地位。

建立各种形式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用水合作组织或水利会,是目前实现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模式,它既是一种农民水利合作组织,同时也是村级集体民主自治方式的一种延伸,因此应该在法律上得到明确的承认和保护。要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制定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注册登记的有关法规,以此对这项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组织的合法性和基本权力、义务。

4.在充分考虑供水成本和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水费计收、使用和管理监督体系。新晨

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水费实收率较低,无法补偿供水成本,导致水利工程管、养经费不足、工程老化、病险加剧,一大批水利工程不能正常安全运行。因此,需要对现行水价进行改革,建立灵活的水价调节机制。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合理确定水价,加强水费征收力度,是促进水管单位转轨变型和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积极培育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费收缴率。加强计收监督,避免水费征收过程中的截留、挪用、拖欠等,真正体现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明确供水双方的主体地位。

5.搞好工程发展规划,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充分把握当地的农业发展趋势,与政府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引导当地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合理地制定农村水利工程的长期建设规划,调整灌溉布局,以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该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体系中。

篇10

我国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的乱象由来已久,绝不能掉以轻心。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推进,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由于工程款拖欠直接导致农民工工资发放的延误,进而引发各类讨薪诱发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中央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以及《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本文通过对当前建设领域工程款拖欠的相关表现、种种危害,以及体制、机制、市场和管理等诸多成因的分析,从制度设计与流程规避角度提出破解的多元策略。

一、建设工程款拖欠的种种表现

建设工程款拖欠并非发生于一朝一夕,而是项目建设全过程,包括投资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等每一环节频频失序、人为造假、监管不到位的结果,具体表现为:

(一)盲目开发的投机行为

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存在工程投资超概算,主要表现为:有的项目业主对可行性研究缺乏科学的论证,有的把可行性研究变为可批性研究,还有的甚至通过走上层路线虚报工程造价、编造项目功能,更有的为了能使项目尽快通过批准,有意压缩工程投资概算,预留资金缺口,造成最后工程投资超概算。

2、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存在诸多做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建设单位领导为追求业绩,不顾资金状况,过高地追求高标准,盲目提出超标准设计要求,擅自扩大已经批准的立项文件范围;二是有的设计单位存在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等问题,待到施工阶段以后,又出现设计变更多,无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三是有的设计单位资质不够,设计质量低下,不得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改、变更设计,从而使建设项目成为事实上的“三边工程”,造成实际投资超概算,资金不能落实。

3、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存在许多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由于招投标和承发包不规范,建设单位意向招标,或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承包单位;高资质施工企业中标,低资质队伍挂靠承建;有些企业急于承揽工程,不认真研究拟定合同条款和补充协议,盲目签订合同,造成合同条款的不平等、不公平;有的建设单位为达到各方利益平衡,肢解发包,从而影响工程造价,引发业主与承包商的纠纷;有的建设单位为扩大再生产,在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让项目仓促上马,有时建设单位在财务周转困难的情况下,故意挪用工程款解决资金危机。

(二)缺乏监督的投资失控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监督,大量工程设计变更或现场随意的临时变更签证,造成工程预算大量上升,大大突破原有建设资金限额。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监理机构管理不到位,人员素质不高,监理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不健全,不能有效控制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的有效分配及利用;二是有些承包商通过各种手段取得大量的设计变更和签证资料,无中生有,量实不符,任意扩大工程量,弥补一些在中标中被压低了的造价,加大了造价控制的难度;三是少数承包商利用设计和施工合同的空子,在材料、设备的选择上做文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套取工程款,从而埋下拖欠款的隐患。

(三)监管缺位的造价失真

建设工程后期的工程竣工验收、结(决)算审查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卡。由于全过程投资控制及造价监理制度不健全,结算审查人员对一些隐蔽和已经无法取证的工程情况并不清楚,加上少数审查人员或中介机构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不高,相应的约束、监管制度缺位,此前各个阶段造成的造价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当资金缺口确实无法弥补时,一些建设单位则以超概算后没有资金为由,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或以各种理由对结算久拖不决,让施工企业对工程款的回收遥遥无期。

二、建设工程款拖欠的多重危害

建设工程款拖欠对建筑业及建筑企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客观上削弱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影响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一)给建设单位带来的危害

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建设单位为转嫁风险,将工程层层分包给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甚至是包工头,结果造成施工偷工减料、工期拖延,严重影响工程质量,进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给施工企业带来的危害

工程款的拖欠,造成施工企业大量垫资,导致流动资金严重不足,许多企业只能依靠增加贷款组织生产,背负了沉重的贷款利息,并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影响生产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进步,使企业骨干技术人才大量流失,阻碍了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

(三)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

由于建设资金的不到位,导致工人工资不能及时发放,生活得不到保障,造成施工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更引发了大量农民工工资的拖欠,进而诱发群聚上访等的恶性事件。

三、建设工程款拖欠的诸多因素

(一)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因素

一般来说,整个建设领域主要包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三个方面。如果建设单位采取不正当的竞争策略;施工单位内部工作职责不清,且缺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的意识,甚至放弃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政府管理部门的审查或监管又不到位,那么,这三方面因素交织汇集就会出现工程款拖欠问题。在一些重点路桥建设项目中,常常是业主、设计施工、建设管理、质量监理同为一家,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一旦缺乏有效监督,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产生,进而埋下拖欠款的隐患。

(二)缺少权力制衡的机制因素

建设单位一权独大,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往往由于利益所致而任由其摆布,即使在必要时履行职责也不过是走过场,摆摆样子而已。这种缺少权力制衡的机制存在着诸多弊端,由此而导致建设工程款拖欠就在所难免了。同时,由于我国有关法规相对滞后,也使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很难约束。如《建筑法》中虽规定了发包单位应当履行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但缺少对工程款支付细则、工程竣工决算的期限、决算款支付方式等的规定和业主违约责任条款,大多数合同只简单附上争议裁决的方式,使施工合同有关条款的订立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依据和法律保障。

(三)竞争环境畸形的市场因素

建筑市场存在畸形竞争方式是导致工程款拖欠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生存,企业饥不择食,即使是垫资、压价,明知陷阱也往里跳,非法转发包现象应运而生。转分包制导致的不对等关系可以使处于分包链上方的分包商承担较小风险,同时将风险向下转移。一旦发生发包方或总包方到期不付款或无能力付款情况时,处在分包链末端的企业以及农民工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四)政府行为失灵的管理因素

建筑行业激烈甚至恶性的竞争,同我国建筑业的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筑单位所申请的工程项目的资金是否落实到位审查不严,为日后的拖欠款留下了隐患。同时,建筑市场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信用法规不健全,致使建设单位不按基建程序办事,隐瞒实际问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超投资申报项目、无资金先上项目、减少资金上大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给工程项目留下很大的资金缺口。有的建设项目投资者受利益驱动,把拖欠工程款作为一种经营手段、生财之道,不讲信用、不守合同,就是有钱也理直气壮地拖欠工程款,把其看成理所应当。从施工队伍情况看,建筑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普遍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

四、建设工程款拖欠的破解策略

解决建设工程款拖欠问题,国内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还可以从制度设计和流程规避入手去破解这一难题。

(一)从制度设计入手

为了能够达到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建设领域的职能管理部门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思维,重新进行制度设计。现代政治理论认为,和人一样,任何企业都是有趋利性的,必须假定其是一个“坏企业”,然后用制度来扼制和约束它,防止企业使“坏”。况且,我国目前建设领域的体制、机制、市场和管理都存在诸多弊端,客观上也要求我们从制度设计入手,去破解各种难题。

防止工程款拖欠的制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包括:对建设单位支付保证与担保制度、用人管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的优化。例如,可以对企业的用人管理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建立起由具备法人资格及相应资质的企业直接对工人负责的用人制度,以防止企业通过层层转包屏蔽对工人的应尽责任,从而进行正常的监管。在这方面,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取得了成功的管理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从流程规避入手

如果说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话,那么,在实践中还要把流程再造的管理理念引入建设领域的监管,即对建设领域的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规避性监管。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应抓紧修改、完善建设类相关法律,如《建筑法》、《招投标法》,增加法律对规避招标、肢解工程、任意压价、压缩工期、拖欠工程款等违法行为的制约,为保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要进一步明确劳动合同在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和企业工资支付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我国法律对市场经济中良好信用关系的刚性保障作用。

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通过法制宣传和教育,提高各有关方面人员的法律意识,尤其是要对工程款拖欠问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使政府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提高其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自觉性。

3、加快建立协商机制

产业三方协商机制是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考,通过协商的方式,全方位参与行业管理的重要形式。建立产业三方协商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关系这根敏感的神经,及时发现建设市场出现的问题。政府、企业、职工要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协商一致,通过采取共同的措施,有效地加大宏观调控建设市场劳动关系的工作力度,把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应按照政府有关工程“投资、建设、监管、使用”适当分开,政企分开和实施相对集中专业化管理的原则,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政府工程按正常审批程序报批后,接受专业第三方进行审查和监督,由财政部门按照承发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中标施工企业拨付工程款的政府投资管理运行机制。

5、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对项目投资方与施工单位双方合同签订和履行,建设主管部门应建立合法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在审批开工项目时,把所签合同是否公平、合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审查内容;工程建设进程中,在依法对有关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的拨付及使用等情况实行监督的同时,还应对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决不姑息。

6、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除了通过、举报等形式接受投诉外,还应通过监察机构与各大媒体联网的形式接受群众投诉和建议,将建设市场管理和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置于社会舆论监督之下,对有恶意拖欠行为的业主和建设施工企业、监督执法不力的政府主管机构或人员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媒体宣传和舆论监督声势,促进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和拖欠款问题的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