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跨国并购 政治风险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SWOT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中国资本和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中国大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运营的经验日益丰富,市场因素对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阻碍作用有所淡化。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警觉,因而政治风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阻碍作用越发明显。
中国跨国并购的主体按产权性质可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类。但长期以来,我国海外并购仍然以国有企业为主,虽然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两者的比例差距仍然明显。国企和民企最基本的区别就是产权性质不同。国有企业的产权属于国有产权或者说公共产权,而民营企业的产权属于个人产权。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国企与民企在不同的政治风险下的并购环境,探讨其应采取的跨国并购战略,对未来中国企业进军海外战略规划颇具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企业有序走出国门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方法
所谓企业跨国并购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购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并购方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海外并购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其中,由于双方政府行为而可能对跨国并购各环节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治风险。政治风险一般来说是利益集团(或政府)为了达到某种政治手段而采取的行动,因此它区别于一般市场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
由于经济环境相似,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的表现和所面临的风险存在着很多共性,同时由于产权性质的不同,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海外收购存在很多不同特征。不同跨国并购案例之中,企业所面对的政治风险有明显差异,企业性质、并购行业、并购的外部环境、政府在并购中的作用都会对并购行为和并购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SWOT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综合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企业的战略与企业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本文中引入SWOT分析,把建立在国有企业基础之上的跨国并购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行为作SWOT对比,以此来凸显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内在优势与缺陷,并概括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企业跨国并购战略占了有着至关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国企与民企跨国并购的SWOT分析
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国企和民企的跨国并购战略进行SWOT分析,得到下表1所示的分析矩阵。在完成SWOT矩阵的构造后,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便可以提出相应的跨国并购建议。制定建议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劣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基于上表对国企和民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分析可已看出,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来自企业内部,充沛的资金和规模经济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放眼全球的战略构想也是跨国并购成功的基础。然而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外部最大障碍就是由产权劣势而产生的高政治风险。相比之下,民营企业自身的优势远逊于国有企业,但一段时期的资本积累和产权明晰仍为其跨国并购提供了条件,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真正优势在于其政治风险较低。但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阻碍来自于并购能力的构建上。
因此,在并购之前民营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政治风险,而是要明确并购目的,建立一系列长远的企业国际化经营规划,其次就是融资渠道,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政府应对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和信息咨询等帮助。而国企首先要做的就是淡化政府色彩和背景,极力避免政治风险的干扰,把跨国并购作为纯粹的企业行为来管理,在东道国进行企业游说和宣传。政府不应对国企的并购过多干预,更不应该广泛参与到并购行为之中,以免触发政治风险。
四、政治风险的主要来源
国企跨国并购的政治风险来源由于国有产权或说公共产权的存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权利是从政治途径取得的国家权力中派生出来的,虽然其实质是全体人民让渡的一种公共政治权利(即公有制度),但对外仍然体现出明显的政府意图。因此,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往往被东道国误认为是母国政府的政治倾向,会危害到本国的行业甚至是国家安全而受到严重抵触,从而把单纯的企业行为扩张到政府行为,产生政治风险。与此不同,民营企业经营者经营的是自己的资本,其海外并购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利润,体现的也仅是个体意志,因此在东道国遇到的政治风险会比国有企业大大降低。
另外,民企在各自独立的个人产权基础上与市场竞争机制天然吻合,而国企本质上的公共产权属性则决定它的存在只能出于最大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谋取企业自身的最大利润。产权理论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排除了所有权的特定转换,阻止将未来结果的资本化反映到当前的转化价格中,从而降低了所有者监督管理行为的激励,使企业的运行缺乏效率和竞争。西方往往对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产生怀疑,认为其并购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府意愿而不是高效地利用资源。而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一般认为是市场机制的直接反应,是引入充分竞争之后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而实施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基于以上两点,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政治风险远大于民营企业,这是由产权性质决定的。中国政府代替公民掌握公共产权使被并购的一方利益集团把国企的单纯的企业行为看作带有政府政治色彩,而政府本身的政治性和非利润驱使等特点则加重了政治色彩的渲染。民营企业的个人产权与政府的界限明显,其并购动机被普遍认为是正常的企业国际化经营需要,很少遭受国外利益集团的强烈抵制。
另外,并购企业所在的行业不同,其政治风险也不同。在市场经济中,国企的功能定位放在弥补市场机制失灵上,对具有充分公共性的领域进行政府调控,这也是民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国有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往往集中在资源类、电信通讯类等自然垄断行业,这些大都是战略性资源行业或者对一国政治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行业,并购行为会被对方利益集团上升到国家安全的层次。而民营企业感兴趣的是经营状况不佳的电子、汽车、软件等技术类行业,所以其跨国并购一般认为是市场机制的直接反应,是引入充分竞争之后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而实施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五、政治风险的应对建议
政治风险俨然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大障碍,但是由于其不确定和不可控制的特点,中国企业或政府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风险,只能尽力使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被市场认同,并能经受住双方利益集团的审视,把政治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
首先,我国应该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政治风险低的优势。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体是国有企业,而国外恰恰相反。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充分,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产权明晰,与政府之间的界限明显。在中国500强企业中,尽管国企仍占大多数,但民营企业提出世界级愿景的比例更高,这主要表现为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的竞争意识更强。因此政府应该鼓励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让民营企业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锋队,国有企业作为一股后进力量再慢慢站稳脚跟。但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实力大都不足以进行跨国并购,这就需要政府早日完善资本和金融市场,完善并购相关法律,建立并购信息咨询指导部门,进一步壮大民营企业的力量。
其次,跨国并购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要区别开来。政府规划的企业国际并购是危险的,因为没有成本预算硬约束的政府行为,会扭曲企业的资源利用和经营效果,政府“成就驱动性”而非“成本驱动性”,也会使并购非效率化。另外,国务院只授权国资委(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跨国并购有直接的指导和监督权利,其他的中央或者地方政府部门对跨国并购干预过多会为并购增添强烈的政治导向,引起被并购方的警觉和反对。
第三,并购不同行业的企业可选择不同并购方式。当中国企业并购战略性资源企业时,可以采用迂回投资式的股权安排(即通过自己持股的第三国公司到东道国投资,如国外私募基金)或者非股权安排(如长期服务合同),持股的比例也不要太高,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并购方的抵触心理;当并购的行业不存在较大的政治冲突时,可以采用较高持股比例的直接投资股权安排,以获得最大利润。
最后,重视并购过程中的公关活动。对于东道国政府,可以通过外交渠道、两国的民间友好机构或目标公司所在国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牵线搭桥等,取得其理解和支持,并尽可能在社会就业等方面满足东道国政府的要求。一些国家工会势力非常强大,处理好与工会的关系,争取工会支持将对并购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新闻媒介的关系也不容忽视,有了可靠的媒介关系,就在舆论上把握了主动而舆论在一个国家的社会情绪上起着导向作用。总的来说,出色的公关活动对降低和缓和政治风险有着独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江等,决定中国海外收购成败的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10(3):97
[2]谢皓,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黄中文,海外并购[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邵一明,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民企投标数量或超过国企
根据国土部招标公告,开标会将于10月25日举行,凡在境内注册,注册资本金在3亿元以上,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查资质、或与已具有资质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内资企业和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均可投标。
目前,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及外资都“摩拳擦掌”,开始准备参与这场页岩气的招标 “盛宴”,行业涉及石油、煤炭、电力、房地产、金融以及地质勘查单位等。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大伟此前曾表示,参与意向投标的企业中,民企占1/3以上。
业内人士估计,此次参与投标的民营企业数量有可能超过国有企业数量。据统计,已明确表示有意向参与投标的民营企业包括:新疆广汇集团、杰瑞股份、永泰能源等。壳牌石油集团、英国BP和美国雪佛龙等外资企业已与中石油、中石化有合作或者合资协议。法国道达尔也正在物色合适的页岩气项目和合作伙伴。
能否最终获利难度大
页岩气探矿权首次采用开放式公开招标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策突破”, 在门槛上消除了国企和民企的区别,但民企最终能否最终获利难度较大。
中联煤副总经济师、政策研究室主任李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轮招标区块都在2000平方千米以上,这次国土资源部之所以把区块划分的这么小,主要是为了方便民营企业进入,毕竟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有限。“尽管这样照顾,民营企业能投中多少区块还很难说,估计能实现零突破,但要借此在页岩气市场有所显著突破还有待时日。”
另外一位专家也表示,到目前为止,国内拥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探资质的内资企业或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大多数与三大石油公司有关,这意味着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投标的走势。
篇3
虽然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迄今为止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范围和性质仍是众说纷纭,其原因在于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随实践不断发展的概念,呈现典型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所谓阶段性,指的是同一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不同;所谓地域性,指的是同一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Sethi(1975)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和认知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维度会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时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项对15个国家的12000名经理人的调查显示: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先后顺序在国际间有很大的变化(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2002)。“企业社会责任观念是逐步演进的,唯有置身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中,才能真正领会企业社会责任的完整意义”(Eberstadt,1978)。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简单套用西方现成的分析框架可能会导致偏差。国内虽然也不乏有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本土化”的探讨,但现有基于我国制度背景的,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总体来说比较有限,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的差异化研究还相对欠缺。本文拟在对高管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分析,以期得出更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研究方法
(一)样本
本研究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地的14家企业的22名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其中包括国有企业6人,民营企业12人,外资企业4人。平均工作年限14年,其中男性19人,女性3人。
(二)访谈提纲
为尽可能引导受访者充分表达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以企业高层管理者为访谈对象,进行现场访谈或电话访谈。本文研究的主要访谈问题共2个:
结合贵企业实际情况以及贵企业所处行业背景,您觉得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哪些方面?其中,哪一方面的责任是最重要的?您能简单地按重要程度排一个序吗?
您觉得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不是一样的?他们之间都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三)访谈记录程序
本论文的调查中,访谈小组由2名成员组成,事先通过对访谈提纲进行学习讨论,对容易产生的歧义进行沟通,确保对问题理解一致。访谈时由一人负责提问,另一人负责录音、记录和补充。访谈在取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了录音。所有访谈材料都在结束当次访谈48小时内进行了材料整理和文字录入。录入后由访谈小组成员共同补充整理,以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研究结果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构成
笔者根据对访谈笔录的整理,本文发现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高管认为,企业要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盈利,其次,还有守法、就业、顾客、员工、慈善、环保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家典型描述见表1。
本文将受访者对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程度的排序做了统计,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具体见表2。其中,第一层次是企业必须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第二层次是与企业的发展直接相关的社会责任,第三层次是与企业的发展间接相关的社会责任,三者均属于企业自愿履行的社会责任,注重履行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比较
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者认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均具备一定特征,并存在差异性。典型描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差异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国有企业首先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国家免费或低价提供大量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产品,其次才是盈利,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的社会目标要优于其经济目标。
民营企业承担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就是盈利和提供就业岗位。
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注重对消费者、员工和公众承担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纳入企业整体战略规划。
结论与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具有多层次性;二是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均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只是其社会责任内容有差异。具体讨论如下: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具有多层次性
我们之所以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层次性观点,是因为:
第一,许多企业缺乏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责任概念的科学认识,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做慈善,从而对履行社会责任持消极态度,或是在履责过程中本末倒置,连最基本的职业安全与产品安全都不能保证。近年来各地频发的矿难,劳资纠纷、产品安全事故以及环境污染事故都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企业缺乏社会责任自主治理的意识,在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还满足于只承担最低层次的社会责任,漠视企业中小股东、雇员、消费者、社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问题,产生企业社会责任“显性违规”和“隐性违规”并存的局面(李维安,2008),而这将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以上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多层次性的观点,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规模以及不同行业乃至不同经济周期的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层次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选择承担相应层次的社会责任。例如,处于垄断性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除了必须履行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社会责任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履行第三层次的社会责任,否则就会招致广大公众的非议。处于竞争性行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则只需要努力履行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社会责任就可以了,一个连基本的职业安全都不能保证的企业如果频频进行慈善捐助活动,这种不正常的分0 只能被称之为“作秀”。
篇4
据财政部2011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 870.6亿元,同比增长37.9%,其中央企实现利润11 301.9亿元,同比增长37.8%,再创新高。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不应单纯是为了资产规模无限扩大和利润高增长,而应着眼于国有经济的经济社会效应提高与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因此,应及时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路径进行修正,并重新定位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目标,推进并实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
四大重组整合模式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可归纳为四类。
央企之间相互划转而进行合并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内,这是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资产重组整合的风险小、成本低。
依托母体进行央企整体上市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央企整体上市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央企借助其控股的上市公司以吸收合并或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经营性资产的整体上市;另一种是通过央企整体改制后首次公开发行的方式上市。由于各种原因,已经实现整体上市的央企仅有10余家。
设立国资管理公司而完成若干家央企合并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2月22日设立,对部分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整合重组的央企进行管理。类似国资管理公司或国资托管公司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为若干家央企的合并提供了依托平台,也成为央企的一种资产重组整合模式。
依赖地方政府支持而合并地方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模式。越来越多的央企把资产重组整合的触角延伸到地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或迫于央企的强大经济实力及行政影响力,或出自央企资金注入及大项目落地的诱惑,主动把辖区内最大或较大的地方国企无偿划转给央企。这种划转形成了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央地同盟”关系。这种“央地同盟”的现象从最初的几个东部省份,逐步蔓延到河北、江西、甘肃、湖南、河南、安徽、重庆等十多个省市,并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达到顶峰。
无边界扩张渐生异化
无论是与国外的跨国公司比,还是与国内民营企业比,央企规模已经足够大、利润已经足够高,央企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赚钱的企业。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继续推进,不可能再以规模与利润为导向,而要重视并强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路径要修正,要通过控制央企资产规模过度扩张、央企利润过快增长,防止并抑制正在形成的三种“央企异化”态势。
防止央企无边界扩张所导致的“经济社会独立王国”态势。在追求大甚至世界最大的冲动驱使下,央企进行的合并往往是跨行业的,所重组的一些企业及资产与其主业无关,仅是扩张了自身的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几倍甚至几十倍扩张的央企,正在通过合并式的资产重组变成一个个“经济社会独立王国”。在这种“经济社会独立王国”中,建立了一些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机构和设施,承担着产前产后服务和员工生活、福利、社会保障等社会职能,使员工的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与央企以外的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除此以外,有的央企还设立了若干非经营机构,从报纸杂志出版到网络宣传媒体,一应俱全。这种扩张态势与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专业化、市场化不符,使得央企无法将主要资源聚集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或环节上,无法形成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从而既不利于央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防止央企全面合并地方国企所导致的“国有经济级次失衡”态势。国有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国有经济的布局要合理、国有经济的级次要均衡,不仅中央层面有国有经济,而且允许并保证地方政府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国有经济。然而,地方国有企业与央企对接并划转给央企,虽然直接而迅速地扩大了央企资产规模,却导致了地方国有企业迅速减少及地方国有经济的萎缩。从央企全面合并地方国企的结果及趋势看,不仅区县、地市两级的地方国有企业要全部消失,隶属省政府一级的国有企业也不会留下多少。如果国有企业及国有经济全部向中央政府集中,会导致严重的“国有经济级次失衡”。
防止央企进入非公经济发达领域所导致的“市场公平竞争失效”态势。“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国有经济进行战略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将国有经济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但是,从央企扩张的范围看,央企“不为”的领域简直少之又少。央企不但把持着上述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且对于那些非公经济发达的领域,只要是有利可图,都会不遗余力地进入。近年来,央企凭借与民企不平等的金融资源、土地资源、政策资源等资源优势,盲目扩大资产规模,不断越界,进入了一些本应依靠非公经济发挥作用的领域如房地产、食品、餐饮服务等行业。央企不遗余力进入非公经济发达领域,正在导致“市场公平竞争失效”的态势。
重新定位发展目标
央企实现利润的过快增长,程度不同地掩盖了正在形成的“央企异化”态势。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中止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进程。进程要继续,但目标要重新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央企通过资产重组整合的阶段已经结束,央企下一段的资产重组整合要从支持宏观调控、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进行目标定位。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中国国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国有经济。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市场经济需要带有政府干预色彩的宏观调控。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国有经济是有益的,可以使政府宏观调控更有效。央企作为国有经济的高端载体,其合并或新投资应该更多地瞄准那些无法通过市场竞争得以发展的领域,尤其是民营资本不愿进入或没有能力进入的领域,比如航天航空技术、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无论是国资管理部门,还是央企自身,应关注如何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来弥补“市场失灵”或“市场调控失效”。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抢占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中的高端或空白地带。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作为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央企,所进行的资产重组整合应定位于抢占国际高端市场或进入世界经济格局重新划分的空白地带,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使中国在这种世界经济格局分布中占据有利地位。
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定位于支持地方国企发展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央企与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不单纯是竞争关系,而是协作及相互支持的关系。央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跨国公司,而不是地方国企与民营企业。央企的做大做强,不是为了兼并地方国有企业,也不是为了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而是要引导并支持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从“国有经济级次均衡”的要求来看,央企应该支持地方国企的成长,使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实施兼并,将地方企业划归央企;央企与民营企业虽然存在着所有制的区别,但利益是共同的,央企应对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加以扶植,为民营企业发展留出空间。从国际竞争战略看,央企应通过资产重组整合,携手地方国企并联手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进行充分竞争。
坚持市场化导向
无论是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路径进行修正,还是对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目标重新定位,都应强调市场化导向。在某种意义上,央企资产重组整合要加快步伐并加大力度。但是,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央企资产重组步伐,加大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力度。
部分央企应选择合并以外的国有资本退出模式。到目前为止的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强调合并且把主要精力用在合并上。无论是央企合并央企,还是央企合并地方国有企业,目标都是为了实现资产规模更大。从央企已经完成及正在进行的合并案例看,一些被合并的央企或地方国企有利于合并方的资产规模扩大,却并不利于合并方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及产业升级。国有经济发展强调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也要坚持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市场化导向要求不适合合并的央企,可以选择国有资本退出的模式。“舍不得卖”与“不愿意卖”央企的借口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舍不得卖”与“不愿意卖”央企的结果,就是用一部分央企的利润来弥补另一部分央企的亏损或损失。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取之央企而用之央企”的做法,似乎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选择合并以外的部分央企或少量央企进行出售的资产重组整合是符合市场化导向的。
建立央企资产重组整合的经济社会效应评价体系。央企资产重组整合既要有利于其自身竞争力提高,还要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因此,央企的资产重组整合不应单纯为了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也不应单纯为了企业利润的快速增加,而应兼顾社会效应,强调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结合。无论是国资管理部门,还是作为资产重组整合主体的央企,都要考虑如何就央企资产重组整合引入经济社会效应评价指标、建立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在推动央企通过资产重组整合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社会效应的充分放大。
篇5
一、从企业理论角度理解的民营经济
我首先认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被正式提出并被大家所认可,一定存在着一种与客观相对应的独特的经济物质形态,因此,它一定能够被理论所解释。民营经济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中是很难找到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世界里,民营经济就是经济活动的主体,西方经济学的一切前提都是以民营的经济为基础。从经济学的一般意义上讲,民营经济就是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从产权和企业理论的角度看,民营经济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民营经济一定是以赢利为唯一目标的。即它完全是依市场原则来运作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这同国有企业有时需要承担一定的非赢利性任务相区别;第二,民营经济治理结构的形成是建立在纯粹经济利益关系基础上的。不管民营经济的产权结构是多元的还是单一的,其产权关系一定是比较清楚的。在这种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治理结构,基本能够代表各方出资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会形成较为合理的约束和监督制度,这同国有企业建立在产权关系不明晰基础上的政府化、家族化倾向的治理结构形成鲜明对比,也同一些纯私营企业单一的产权结构以及家族化治理结构不竟相同;第三,民营经济拥有较为灵活的内部用人和分配激励机制。由于民营经济必须时刻面对市场的检验,只有持续不断地实现赢利才能生存下去。因此,民营经济会在人员的使用和配置上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拒绝冗员,并通过激励、监督等有效的控制手段挖掘其最大潜力。而国有企业的内部用人和激励机制,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仍然无法按照经济原则实现有效配置。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私营经济,也并不完全不包括公有经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不同,它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与市场机制自然和谐,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力的驱使下,会导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不断的技术创新。
依据以上的理论和现实情况,我认为,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私营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外商独资企业;3.合资企业中外资控股的企业;4.改制后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5.非国有控股企业;5.非国有控制的企业,如被租赁、托管出去的国有企业等等。这些经济形态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民营经济的某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民营经济体系。不难看出,我所划分的民营经济其范围是比较广的,并不仅仅限于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资,而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民营化了的原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把这部分经济包括近来,不仅有助于揭示我国民营经济的本质,同时也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动向。同时,如果将其统计在民营经济的范围内,就会使民营经济的实有规模大大增加,我想,至少应在现有数目的基础上扩大10个百分点左右。
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截止2001年末,我国的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000万家,年产值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仅就私营企业而言,已达202.85万户,比2000年增长15.14%。注册资本18212.24亿元,比上年增加4904.55亿元,增长36.86%。从业人员2713.86万人比上年增加307.37万人,增长12.77%。在过去10年间,个体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已从不到1%达到20%以上,平均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极具竞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20多万家,据科技部2000年对计入统计的86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的调查,企业长期员工已达560万人,技工贸总收入14639亿元,实现利润1005亿元,上交税金780亿元。这些指标近几年来的年增长幅度都超过30%。现在总收入超过亿元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214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187家,超过20亿元的76家,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9万多个,合同外资金额745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954.69亿元。2001年全国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6139家,比上年增长16.01%,合同外资金额691.91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达到468.46亿美元。可见,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民营经济的发展道路又是何等曲折。即使发展到现在,民营经济仍然困难重重。概括地讲,目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和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非国民待遇。主要表现在1.市场准入方面的非国民待遇。据中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保育钧的介绍,在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即便是一些已经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在广东东莞当地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有62各,占75%(外商也属民营经济),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2个,不到50%。据悉,某些主管国有企业的部门曾在内部指示,要求所属企业不许同私营企业打交道。2.银行贷款方面的非国民待遇。保育钧指出,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目前,民营资本70%是自筹,从国有银行获取的贷款不足30%。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下半年对贷款满足率的调查,企业反映为68.5%,金融机构反映为81.6%。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私营企业反映最低,虽然私营企业贷款满足率反映仅为60.4%,但仍低于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民营经济实现的产值已超过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创造价值的总和,但银行却对它们在贷款上施以种种歧视性限制。3.税赋和法律发面的非国民待遇。在税赋点方面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严重的所得税重复计征,法律方面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各类产权和产权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往往在事件的裁判上更多地被歧视。4.观念上的非国民待遇。主要指人们在长期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民营经济的各种偏见,最根本的在于民营经济很难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相容,民营经济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只能是一种“边缘性经济”。等等。
第二,某些产业领域内的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落后,过度和不当竞争严重。有资料显示,民营经济产业分布变化的特点如下表所示(以私营企业为例),主要集中在第三和第二产业。
全国私营企业产业分布概况 单位:%
年份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第三产业 28.2 29.7 34.7 44.4 45.8 48.5 50.8 53.5
第二产业 71.8 70.3 65.3 55.6 53.5 50.4 47.9 44.8
第一产业 0.7 1.1 1.3 1.7
资料来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由于民营经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之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产业领域的退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广大竞争性行业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多数比较低,因此,造成大量小型民营经济的进入,并形成互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适度的竞争对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淘汰落后肯定是必要的,但无限度的恶性竞争则会使本来就弱小的民营资本遭受致命打击。这种情况在某些地区和行业表现的最为明显。前几年煤炭行业中出现的私营小煤窑遍地开花,造成煤炭行业因恶性竞争的全行业亏损,以及引发后来的一系列小煤窑伤亡等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所以,如何组织民营经济的生产经营,形成合理规模和有序生产,已成为解决这些产业领域或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第三,民营经济的信誉度差。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经济处于萌芽阶段,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的法规不成熟、不完善,民营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问题十分突出。一些民营企业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进行商业贿赂、商业欺诈、低价倾销,转移、隐匿、销毁违法财物等等,一方面造成严重不良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大大地毁坏了自身的信誉。从深层次上看,民营经济遇到的上述各种歧视和非国民待遇,多少同其较差的声誉有一定关系。那么,民营经济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解决其声誉问题就不可回避。
第四,一些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尽合理。民营经济的治理结构理论上讲能够做到合理,但是,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一些民营企业采取了家族式治理模式,而一些民营企业则采取了两权分理式的现代企业制度模式。事实证明,家族式治理不见得没有效率,两权分理式也不见得没有问题。问题是一些企业应当采取分离制衡的模式,而它却仍然是家族式的。不过民营企业采取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和基本取向。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到137.99万户,比2000年底增长26.95%,净增加4个百分点;占私营企业总数的68.03%,比上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
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无疑,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理论研究和决策者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缩短这个期限,并找出其有效的发展路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
第一,确立以发展民营经济为基点,联带其他经济(包括国有经济)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民营经济的战略性定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也在不断地调整。体制改革的早期,民营经济被定位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将非公有制经济由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肯定了民营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体制框架内的合法地位。但是,现在看来,对民营经济的这种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既然民营经济注定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且,目前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考虑民营经济的定位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仍然是集中力量改革旧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以图实现原有体制的逐渐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于我国早期改革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在我国微观经济已经转换到基本依据市场原则运转的今天,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仍然在“破”而不在“立”,至今基本没有实质性调整,就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我的观点是:以发展民营经济为战略和政策基点,以市场化为基本原则,把重点转移到加速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建设上来,旧体制的改革要在新体制的塑造过程中逐一解决,但新体制的塑造一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这一模式能够被确认,那么,民营经济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良好战略环境。首先,可以确立人们对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成份定位的新意识,逐步消除民营经济只是边缘经济的错误看法;其次,从法律和政策制定上会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一些歧视性政策也会得以纠正。再次,民营企业家也会安心、大胆地发展事业。果真如此,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就会逐步化解,民营经济的更快增长就会成为现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尽早完善起来。
第二,发展民营经济的路径选择。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民营经济生产与发展的历史。且不论民营经济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标志着中国民营经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再生。后来外商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民营经济的阵容。随着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一些处境困难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实现了民营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也迅速完成了民营化的改造,据调查,乡镇企业中有83%至86%已成为私营企业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如江苏省到2000年底,已有93.2%的乡镇企业实现了改制,其中大中型乡镇企业的改制面也达92.5%。改制后全省乡镇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非集体资本所占比例已经由1998年的51.6%上升到74.5%。这两股力量的加盟,使我国民营经济的实力大大增强了。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快速崛起,给民营经济输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活力。我想,以后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以前发展路径的依赖。以前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民营化了的乡镇企业、国有企业仍然是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拓展的基础和发展原动力,它们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逐步强大起来。另外,在全球一体化和国有企业进一步从竞争性乃至一些垄断性行业退出的大背景下,更多外商在中国设立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特别是鼓励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并购改造,以及促使更多的国有企业,包括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从而在增量上扩大民营经济的规模,提高民营经济的档次,将是一条十分重要的路径。
第三,促使民营经济自身的制度改进,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目前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多数是由出资人实行家族式管理。这种方式在起步阶段具有凝聚力强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如家长个人决策,接班人世袭,任人唯亲,产权封闭等弊端,已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说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家庭企业,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那种落后的家族式管理方式的弊端已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根据世界企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法律的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也会走向现代化(mansel g.blackford,1998)。也就是说,企业新制度的采用与企业的规模大致成正比。我们已经看到,近几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出现了依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的倾向。当然,私营经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体制和管理方式,要由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不过,对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且产权多样化的民营企业,要帮助它们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其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改善、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
第四,民营企业要重视自身信誉的塑造。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信条,只有注重声誉,诚实守信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交易的多次博弈中获得最大利益。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曾有过不守信用的短期行为,败坏了民营企业的声誉。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要求民营企业家们在重新塑造自身信誉上作更多的努力。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契约履行等方面着手,逐步取信于客户、取信于消费者。
第五,为民营经济筹资和投资的社会化创造条件,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开展资本运营。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系统,过去,民营经济封闭的产权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也不便于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在投融资方面的好处。随着民营经济产权模式的转换,政府应当在民营经济同各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行联合、参股、改组,组建企业集团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同时,也要为优秀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便利条件,逐步消除民营企业在上市方面的非国民待遇。特别是在配合消化庞大的非流通性国有股、实现国有股减持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参与,使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国有股而进入资本市场,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六,重视发挥民营企业家、职业经理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我国民营经济过去的高速发展,与民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及有效配置资源的人力资本分不开的。鼓励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当然应当重视民营企业家乃至职业经理的人力资本。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为发挥企业家潜能方面创造条件,比如在贷款、投资及用人等相关政策上给予优待。
第七,通过行业协会方式,强化对民营经济的引导和管理。民营经济主导的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不存在部门管理,但不能没有行业管理。在施行行业管理上,也不能采用过去那种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只有通过行业协会的方式加以引导和自律。政府通过行业协会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表达政府的意图,行业协会通过对本行业内企业的督导、督察,规范其行为,促进其进步和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mansel g.blackford:"the rise modern business in great britain,the united states,and japan",the university of carolina press,1998.
2.杨叔进:《中国:改革、发展与稳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0)》,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篇6
一、沪渝百强企业业绩的对比分析
1. 经营规模分析
从总量指标上看,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7238.94亿元,比2013年的43077.25亿元,同比增长9.66%。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2812.64亿元,比2013年的11505.18亿元,增长11.36%。上海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量明显高于重庆,增长比重庆低近2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沪渝两市百强企业营收增长率都明显放缓,其中上海百强下降6.79%,重庆百强下降7.98%,营收增长的下降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的净利润总额达到2689.45亿元,比2013年的2691.25亿元略降0.07.71%。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的净利润总额达到646.81亿元,比2013年的467.02亿元增长38.50%。纵向比较,上海百强企业净利润下降明显,重庆百强企业增增幅明显,企业经营活力凸显。
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的资产总额为175367.30亿元,比2013年的157378.29亿元,增长11.43%;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的资产总额为24821.62亿元,比2013年的20963.21亿元,增长了18.41%。显然,上海的资产总规模绝对量远大于重庆,而增长率方面,重庆明显高于上海。
2. 集中度分析
集中度主要反映企业的数量及其相对规模的分布结构。其中,CRn表示前n位企业在某项经济指标上占总体的占比。例如,当采用营业收入统计时,CR10表示前10位企业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占比。本报告采用CR10、CR30 、CR50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对沪渝两市百强企业进行统计,数值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显示的结果,上海百强企业中前10位企业2014年的营业收入占比53.56%,净利润占比74.64%,总资产占比74.97%,从业人数占比37.00%,其中,营收指标与总资产指标较之2013年略有下降,净利润与从业人数指标则略有上升;同期,重庆百强企业中前10位企业的营业收入占比43.65%,净利润占比72.01%,总资产占比33.83%,从业人数占比40.96%,四项指标占比除从业人数外,均呈现了上升态势,其中净利润上升幅度明显,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再结合前30位企业、前50位企业的同类指标值来分析,上海企业的经济指标的占比仍高于重庆企业。这说明上海企业百强中排名靠前的大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规模和员工人数方面具有更高的集中度,重庆百强企业的占比相对较低,集中度的提升还有较大空间,也说明较小规模企业的经营状态比较活跃,有一定的竞争力。
3. 盈利能力分析
在盈利能力方面,2014年上海百强企业总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是1.53%,较之上年的1.71下降了0.18%,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平均值是8.46%,较之上年的7.58%上升了0.88%。重庆百强企业这两指标值2014年分别是2.61%和13.15%,较之上年均略有回升。从整体上看,沪渝二地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保持平稳状态,重庆百强则呈现出复苏迹象。
4. 纳税贡献分析
从总量指标上看(表4所示),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的纳税总额达到3706.36亿元,比上年的3364.31亿元,增长342.05亿元,增长了10.17%;重庆百强企业的纳税总额达到756.100亿元,比上年的634.54亿元,增长121.46亿元,增长了19.14%。上海百强企业的纳税总额远高于重庆,但增长率明显低于重庆。
从营业收入纳税贡献率(即纳税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看,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纳税比例达到7.85%,较上年的7.81%略有回升;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平均纳税比例达到5.90%,比上年的5.52%页略有回升。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纳税率高于重庆百强企业,也表示了上海企业的税负高于重庆企业;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纳税贡献率上升0.51%,重庆百强企业上升6.88%,说明重庆百强企业税负弹性较大。
5. 就业和用工效率分析
从沪渝百强企业的就业人数规模看,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156.57万人,比上年的157.65万人减少0.69%,用工规模持续下降,但降幅在缩减;同期,重庆百强企业的93.02万人,比上年的93.38万人减少0.39%。可见,两市用工规模均呈现了一定的缩减,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宏观济整体不景气有关,其中上海用工规模的持续下降还与产业升级有关。
上海百强企业2014年人均营业收入是301.71万元,比上年的273.25万元增长10.42%;人均占有资产1120.06万元,比上年的998.28万元增长12.20%;人均利税23.67万元,比上年的21.34万元增长10.92%。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人均营业收入137.74万元,比上年的123.21万元增长11.79%;人均占有资产266.84万元,比上年的224.49万元增长18.86%;人均利税8.13万元比上年的6.80万元增长19.56%。
由此可见,上海百强企业由于人均占有总资产额的数量庞大,比重庆高出4.20倍,拉动了人均营业收入额和人均利税额方面比重庆高出许多,但从人均营业收入增长率和人均利税增长率指标看,重庆增速略高于上海。同时,结合近几年的数据,上海百强企业用工人数持续缩减,尽管重庆百强企业也在减少,但幅度略低于上海。由此可见,沪渝两市百强企业在2014年的发展,主要动力各有不同,上海百强企业依靠资金的集聚,重庆百强企业劳动力效率提升明显。
6. 行业分布分析
从百强企业的行业构成来看,沪渝二地产业结构有较大区别。
上海百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有37家,制造业营业收入19647.39亿元,占比41.59%(占比指行业数据占100强企业合计收入的比率,下同),净利润869.47亿元,占比32.33%,资产总额22071.03亿元,占比12.59%;农业无企业进入百强;建筑业9家,营业收入3552.51亿元,占比7.52%,净利润73.98亿元,占比2.75%,资产总额3414.52亿元,占比1.95%;服务业54家,营业收入24039.04亿元,占比50.89%,净利润1746.00亿元,占比64.93%,资产总额149881.75亿元,占比85.46%。
重庆百强企业中制造业43家,营业收入7060.35亿元,占比55.10%,净利润256.50亿元,占比39.66%,资产总额6807.14亿元,占比27.42%;农业1家,营业收入56.44亿元,占比0.44%,净利润3.35亿元,占比0.52%,资产总额109.91亿元,占比0.44%;建筑业16家,营业收入1154.68亿元,占比9.01%,净利润29.63亿元,占比4.58%,资产总额1289.92亿元,占比5.20%;服务业40家,营业收入4541.17亿元,占比35.45%,净利润357.33亿元,占比55.68%,资产总额16614.65亿元,占比66.94%。
由上述数据分析,上海百强企业中在行业占比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制造业高9.30个百分点,服务业净利润比制造业高32.60个百分点,总资产更是比制造业高72.87个百分点。重庆百强企业中,服务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占比较去年略有下降,且与上海相比明显较低。这一特点说明,上海的创新转型经济战略及“四个中心”建设成效初显,服务业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重庆地处中部,是新兴的直辖市,制造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服务业尚处在积累资金蓄势待发的过程。
7. 企业所有制分布分析
从百强企业的所有制构成来看,沪渝二地百强企业2014年在经营规模上有较大区别。
上海百强企业中外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外资企业)有10家,民营企业有30家,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有60家。经营业绩分布:营业收入方面,外资企业1695.45亿元,占比3.59%(占比指该类所有制企业数据占100强企业合计收入的比率,下同),民营企业5216.48亿元,占比11.04%,国有企业40327.01亿元,占比85.37%;净利润方面,外资企业32.58亿元,占比1.21%,民营企业165.98亿元,占比6.17%,国有企业2490.89亿元,占比92.62%;总资产方面,外资企业1591.20亿元,占比0.91%,民营企业5281.82亿元,占比3.01%,国有企业168494.28亿元,占比96.08%。
重庆百强企业中外资企业有1家,民营企业42家,国有企业57家。经营业绩分布:营业收入方面,外资企业253.94亿,占比1.98%,民营企业4248.97亿元,占比33.16%,国有企业8309.73亿元,占比64.86%;净利润方面,外资企业2.63亿,占比0.41%,民营企业249.26亿元,占比38.53%,国有企业394.92亿元,占比61.06%;总资产方面,外资企业64.00亿,占比0.26%,民营企业5664.43亿元,占比22.82%,国有企业19093.19亿元,占比76.92%。
由上述数据分析,沪渝两市国有企业与外资、民营企业相比,平均规模较大,外资、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其中,上海国有企业的业绩占比超过数量占比的现象比重庆更突出。上海百强企业国有企业的数量占比只有60%,而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总资产方面的占比远远高于该类企业的数量占比,并按照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的顺序由低向高排列。外资、民营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总资产方面的占比则相反,远远低于其数量占比,并按照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的顺序由高向低排列,说明国有企业实力强大而资产效率和效益则稍低,而外资、民营企业则恰恰相反。重庆百强企业的所有制分布同上年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占比略有增加,说明重庆也非常重视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二、沪渝百强企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1. 沪渝百强企业发展状况的差异特征:
(1)上海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资产规模总量高于重庆百强企业。2014年,上海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增长率低于重庆的格局依然存在,其中净利润增长率低于重庆38.57个百分点。
(2)上海百强企业在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的集中度略有放缓,表现出上海特大型企业的扩张能力不再强劲;重庆百强企业的集中度整体稍低,说明相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但较之去年集中度呈增长趋势,反映出重庆企业扩张势头逐渐放缓。
(3)上海百强企业总资产收益率低于重庆1.08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低于重庆4.69个百分点,说明重庆百强的盈利能力较强,但纵向比较而言,上海百强的盈利能力略有回升。
(4)上海百强企业的纳税总额远高于重庆,但纳税总额增长率明显低于重庆。上海、重庆两地的营业收入纳税贡献率均有回升,且回升幅度类似。总体来看,上海大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重庆。
(5)沪渝两市百强企业用工人数均呈现缩减;沪渝两市人均利税额均有增长,其中重庆增幅高出上海8.64个百分点,但上海人均利税额近3倍于重庆。两市人均利税增长均依赖于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占有资产的快速增长,同时因2014年用工人数的减少而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人均利税额。
(6)沪渝两市百强企业产业结构占比反映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上海服务业在净利润和总资产方面占比较高,重庆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较高。
(7)沪渝两市百强企业在所有制分布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差异。上海国有企业规模庞大,经营业绩占比依然很高的现象基本不变,重庆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占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
2. 沪渝两市百强企业发展现状差异特征的原因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合两市的区位特征、地理环境、产业布局等因素,造成以上特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各项宏观经济调控进入新常态,政策效果显效,百强企业增长率回升。从整体上看,在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沪渝两市百强企业不但保持了增长的势头,而且较之201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与总资产增长率都有明显提高,重庆的净利润增长率高达38%。上海百强的净利润增长率下降了0.07个百分点,这与上海加快创新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短期压力有关,而营业收入、总资产增长率的持续复苏则得益于近年来上海经济已经进入转型带来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对制造业的依存度减少,服务业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百强企业整体的业绩。重庆地处西南内陆且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开发初期,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服务业发展态势平稳。总体上,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也进入了新常态,出台的各项措施更加重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潜在活力,沪渝两地均抓住了这一宏观机遇,不断加快转型创新的步伐,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使得2014年两市百强企业在经营规模、盈利能力方面继续呈现出复苏迹象。
(2)扩张态势依然存在,沪渝动力有所不同。从百强企业行业结构看,沪渝两市的农业、建筑业企业所占比重都很低,服务业和制造业所占比重较高。由于沪渝两市的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沪渝两市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上海城市经济正处于产业转型期,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指导下,上海有选择的发展先进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已处于限制或淘汰中,资金和人才正在继续向服务业注入,推动了现代服务业以较高速度发展,服务业企业不仅占百强企业的数量达到54家,净利润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达到64.93%和85.46%,继续保持着扩张的态势。重庆尚处于新一轮开发期,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继续扩张势所难免,同时服务业的的占比有所增加,也预示着重庆制造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3)经过长期的的深厚积累,上海的百强企业在营业收入、资产规模等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正由于基数较高,规模扩张的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表现为上海企业在增长率上低于重庆的现象。重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规模还相对较小,规模扩张、做大企业是主要目标,相信重庆的两大产业在近年内还将延续较高的规模增长。
(4)总体资产收益率有待提高。在2014年,上海百强企业尽管资产规模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但资产收益率略低于2013年。数据显示上海百强企业中制造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比较高。整体总资产收益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百强企业中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基础设施行业(如航空业、航运)等高资产低收入企业占比较高,影响了整体的资产效率的提升。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背景下,金融业和基础设施行业的规模扩张还将将继续,且扩张速度将超过制造业,因此,上海百强企业的资产效率在近几年内,难以有明显的改善。重庆百强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可能因服务业的发展,遇到上海同样的问题。
三、上海企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完善税收制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上海企业在纳税贡献率方面明显高于重庆企业。要继续完善税收制度,努力形成完善、平等的税收体系,提升上海企业的竞争力。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给予一定的财税政策的支持,促进他们加快发展。
(2) 优化创新转型机制,激发国有企业经营活力
上海百强中有60家国企,它们的营收、资产规模占有绝对优势,若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将明显提升上海的经济实力。上海应继续大胆改革,优化国企创新转型的各项机制,出台有利措施,激发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力与竞争力,以更好地发挥国企的“排头兵”作用。
(3) 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上海民营企业只有30家上榜,营业规模仅占11.04%,表示上海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空间还很大,应进一步落实融资等相关扶持政策,增强对上海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进一步激活上海经济活力意义长远。
(4)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全面转型创新
篇7
摘要 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领跑者,在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其在外部环境、治理结构、融资渠道、投资决策及风险预警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并导致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凸显,已影响到民营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鉴此,本文将从剖析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入手,探讨民营上市公司规避与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民营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兴的辉煌发展历程,并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民营经济的领头羊,因其灵活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备受关注,并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亮点。随着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其内外部制约因素诱发的企业财务风险问题逐步显现,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上市公司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让民营上市公司摆脱困境、轻装上阵,诊断剖析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问题根源固然重要,但是加快落实财务风险控制配套举措才是当务之急。
一、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上市实践机会不断增多,民营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1992年,深圳华源磁电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从此揭开了我们民营企业上市的序幕,特别是2011年核准制实行后,民营企业经历上市融资狂潮。截至2012年5月,民营企业的上市公司在全部上市公司中占比超过50%。其中,在主板的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为30.06%;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76.18%,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95.92%[证券日报http://,朱宝琛 ,《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过半》]。
但是,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部分民营企业在上市后也频频暴露出各种问题,诸如弄虚作假的诚信问题、暗渡陈仓的大股东掏空资金问题、层出不穷的的财务风险问题等。其中,财务风险问题因其涉及面广、危害大等特点,值得认真思考和特别重视。
二、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诊断
(一)外部制约因素突出,财务瓶颈问题凸显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对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的必要研究和配套机制,国家关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制度建设比较滞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方面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不利局面。
首先,民营上市公司经济扶持政策少。作为外部约束的民营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产业市场准入标准看,我国不少行业市场准入方面仍然存在垄断壁垒。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上市公司所能进入的产业领域比较狭窄,别无选择之下只能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的行业,其结果往往容易在竞争中陷入财务危机。此外,国家在出台刺激经济系列政策时,往往是优先考虑国有企业,针对民营上市公司经济扶持政策相对较少。
其次,民营上市公司法律保护有待提升。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不同的市场微观主体实行区别对待,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法律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法律对民营上市公司保护尚显不足。从个人产权法律保护看,由于国家缺乏对保护民营经济物权、债权等完整法律规定,民营企业主难免心存疑虑。民营上市公司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除实际税负较重外,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不合理负担更是加大财务风险。因此,只有构筑保护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框架,才能推动民营经济的最大化发展。
(二)公司治理结构失衡,财务决策面临失控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司治理结构的运作有效性是企业控制财务风险的基本前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这种权力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及历史等原因,我国多数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一股独大”的现象较易导致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失衡,从而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失控而危及企业健康发展的例子则不胜枚举。
为防止非家族成员对公司控制权的稀释,实际控制人往往控制董事会并直接担任或安排家族成员担任高管及其他重要职位。这样企业内部很难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重大决策大多由企业实际控制人独自裁决。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独立董事不独立,为数众多的中小股东丧失了监督权和管理权,无法形成对实际控制人的有效制约,公司治理机制形同虚设。这将造成财务决策上的不良后果: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决策屈从于最终控制人的利益,最终控制人由于受观念、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局限,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必然造成财务控制失灵,从而导致财务风险膨胀。
(二)上市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偿债风险趋大
当前,我国金融服务体制仍不完备,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难免受到各种限制,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上市公司发展的突出问题。由于民营上市公司规模、信用度、财务信息透明度等,与国有企业相比处于劣势,较难取得外部投资者的信任。融资困难提高了民营上市公司的筹资成本,加重了其财务负担进而易于引发财务风险。考虑到融资困难和筹资成本,不少民营上市公司,用短期融资来进行长期投资,这容易造成负债结构不合理、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对民营上市公司而言,短期负债规模过大,短期内因现金流量不足,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由于“病紧乱投医”,民营上市公司融资手段难免存在一定程度违规或违法,客观上加剧企业财务管理潜在风险。
(三)投资盲目多元化,投资决策机制缺失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由于在内外部都缺乏有效的监控、反馈和制约,投资活动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合理的约束机制,投资活动战略意识比较淡薄,短期行为和市场跟风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民营上市公司在利益驱动下,无视自身经营能力和行业背景,也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就盲目进入非相关或不熟悉行业,甚至什么领域都想去涉足。由于缺乏相关行业经验及经营能力,这种不相关的多元化较难实现资源共享,较易分散管理精力,难免顾此失彼。这就容易导致投资决策失误,投资活动失控,投资风险膨胀,财务资源流失,进而爆发企业财务危机。
(四)财务预警准备不够,应对风险裕度不足
由于民营上市公司大都缺乏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在内部控制度方面存在许多空白,往往容易造成应对风险时“准备不够、裕度不足”。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是科学管理财务风险的有力保障。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这就需要一个独立的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收集、分析和传递大量的资料。多数民营上市公司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针对财务风险的应对机制。在发现存在财务危机隐患甚至已经出现财务危机时,不能及时地组织相关人员、寻找警源、制定并执行相应预案和监督财务危机控制效果。 三、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一)加强政策扶持、营造公平环境
在不少民营企业家眼中,“国有企业是大儿子,民营企业是小儿子”的说法仍大有市场。为改变这种区别对待的不合理现象,国家要尽快针对民营企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有效规范和引导民营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国家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民营企业发展配套制度,从经济、法律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保护和鼓励民营上市公司快速发展。其次,我国应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体系,加快完善保护民营经济物权、债权等法律规定,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能够提公平、公正的法律环境。此外,民营上市公司,要以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为契机,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积极融合到当前世界经济体系中,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赢利能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治理结构、规范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从制度上解决公司各方利益的制衡,对于公司能否高效运转及控制风险从而具备有效竞争力,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民营上市公司一定要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民营上市公司要从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和规范企业管理机制两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控制环境,从而形成有效的财务制衡和财务决策机制。一要不断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引入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战略投资者,努力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和外部化。二要引进外部职业经理人,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要健全和完善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业经理的积极性。三要完善“三权分立”制衡机制,即在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形成有效内控机制。四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摆脱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独立董事的束缚,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发挥独立董事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三)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筹资结构
虽然国家在民营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力求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当前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如何拓宽融资渠道及解决发展所需资金,仍然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笔者认为,破解这个瓶颈问题需要国家和企业各自的主动作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筹资结构。
首先,国家应当积极推动金融体制的改革,彻底打破金融垄断,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各种壁垒,为民间资本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创办中小金融机构,健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平台,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支持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促进股市一级和二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境外上市,开拓境内企业境外直接融资渠道;三是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丰富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
其次,民营上市公司也要积极通过资本交易市场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共赢的资本运作模式,并注意适时改变筹资策略,创新筹资方式、优化筹资结构,寻求多种融资方式的最佳组合。因此,民营上市公司既要考虑筹资成本,也要考虑长短期的偿债能力,合理安排债务期限,充分利用长期债务,适当安排资金投放。
(四)科学投资决策、合理规避风险
民营上市公司务必要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投资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合理规避投资风险。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健全投资风险管理体系,组建投资团队进行集体评估决策,避免企业家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及盲目跟风。其次,要加强投资的科学评估论证,要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投资可行性论证分析,制定切实可行投资方案,选择有竞争力的投资项目。最后,要加强投资科学组合管理,切勿盲目追求投资多元化而导致投资失败;若确需进行投资多元化,也要选择业务互补、能够分散风险的相关投资项目,避免不相关多元化增加管理复杂性。
(五)强化风险意识、加大风险预警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民营上市公司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监控,防范和化解发展中的各种风险,确保自身向着合理、科学和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要确立财务管理的战略核心地位,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设置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捕捉和识别。最后,要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和控制,在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定量和定性分析,提出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规避、转移、分散风险,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李淑华.郑州大学硕士论文.基于Var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2]谢玲芳,任荣明.民营控股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管理评论.2004(09).
[3]朱宝琛.证券日报.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过半.http://
篇8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体制 民营企业制度 信用环境制度 创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突出,民营企业正逐步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拉动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然而与其迅猛发展的经济态势相比,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不畅,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体制中银行业的高度垄断、民营金融机构的缺乏、资本市场发育不良,缺乏多层次(或多元化)的资本市场;民营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管理不规范;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欠完善等多方面因素。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制度的综合性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制度创新
(一)深化银行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完善民营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股权结构单一、资本金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因而迫切需要从产权结构人手引进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管理层激励约束机制,从根本上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朝现代银行方向发展。股份制改造是根本途径。它可以进一步明晰国有银行的产权,理顺其与政府、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促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企业化经营,按资金使用效益而不是所有制形式来选择贷款对象。这样,民营企业才能与国有企业处于公平的资金竞争地位,才能获得广泛持久的银行金融支持。
2.银行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信贷融资体制。
一是通过扩大中长期资金来源、改善存贷款期限结构、设置新的协议存款品种等措施来解决贷款结构性矛盾;要充分利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不断完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提高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保证银行资金投向的科学决策。二是要大力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风险内控制度建设,进一步改进授权授信管理方式,引导基层银行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大力优化贷款结构。加强银企沟通,改善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符合贷款条件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实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与自身效益提高的“双赢”;要研究设计适合民营企业特点和要求的金融产品、授信管理和绩效考核,培训专门的小型企业信贷管理人员。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能及时得到支持。
3.设立股份制民营银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发展中小型银行,特别是发展以民间资本为主要发起人的民营银行,可以通过民营金融资本与民营产业资本的融合,改善民营金融和民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民营管理机制,规避民营融资的风险,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要求。并且民营银行经营机制灵活、不良资产少、筹资能力强、盈利水平较高,能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空间较大。其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特点与民营中小企业短平快的投资融资特点正相适应,必然会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沟通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l消除民营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歧视性待遇。要加大实施“核准制”的力度,让符合相关法规、政策的优质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仅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新鲜血液,更重要的是使资本市场“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体现。
2.健康引导二板市场,优先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当前不仅需要积极健康引导中国的二板市场,而且更需要将场外交易市场作为二板市场的一个市场同时发展,要积极恢复与有序发展一个各种交易主体广泛参与、交易品种数量不断扩展的场外交易市场,以规避高昂交易费用与上市条件对民营中小企业资本性融资的制约。可以尝试在上海建立中国场外交易市场报价中心,成立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引导各省市建立与上海报价中心联网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并规定在场外交易市场中挂牌的中小企业,一旦其净资产、税后利润、市值或是股价等达到一定条件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主板或是二板市场。
3.积极吸纳风险投资,积极发展民营中小企业票据、债券融资。在风险投资的主体中,除了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及创业中心的风险投资外,还应当鼓励民营科技型企业吸纳外资及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等。同时,依托场外交易市场使民营中小企业票据、债券融资持续发展,以降低其融资成本,改善资本结构。
二、民营企业自身制度创新
(一)建立科学的内部治理体系,实行规范化管理,逐步有效地实现两权分离。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民营企业自身规模的日益扩大,民营企业初创时期的人治管理模式应该要革新。民营企业应该在领导制度、用人机制、生产经营制度等方面规范化,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减少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首先要对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进行调整,清晰产权,规范企业行为,正确引导继承者对财产的态度和产权意识;其次要解决企业控制权问题。目前真正做到以股份分享利益而不参与经营的股东很少,导致产权地位和管理地位的矛盾加剧。可以考虑引进职业经理人,构建新型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实现经营管理层外来化、年轻化和知识化,再逐步过渡到所有权和经营权两分离。
(二)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进程,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发展壮大。产权多元化是产权清晰的前提。实现产权多元化,首先要解决好产权“一股独大”的问题。大型民营企业的产权过于集中,通过股权分散化和社会化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才能建立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民营企业在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中,应从制度上确保中小投资者利益,大股东相对控股代替绝对控股,产权清晰到每个法人和自然人,使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其次,要加快民营企业资产证券化进程。可以通过上市增资扩股、资产转换、出让产权等资本运作方式引进新投资者,以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还可通过上市引入公众投资,通过资本市场来清晰产权和发展壮大。
(三)加大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倡导信用文化。民营企业要制订相关的内部信用管理规章制度,如《管理评审控制程序》、《合同评审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等,有条件的可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内外信用管理;在企业内部实行以质量管理为根本的全程信用管理,从商品的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上把好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产品信用链条,不断改善企业与客户、消费者之间的信用关系;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能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制度,增加企业财务透明度,不做假账、不逃废银行债务。
三、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环境制度创新
在提高民营企业主观诚实守信的同时,还需要改善民营企业的客观信用环境,以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社会信用,改变民营企业的弱势融资地位。
篇9
最近由亚洲权威金融及投资管理杂志《Asia money》进行的2001年度亚洲最佳管理公司评选活动中,中海油名列中国最佳管理公司榜首,成为2001年投资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最为青睐的中国上市企业。虽然主营业务已经上市,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采取的依然是非常积极的内外战略部署。
中海油的表现无疑使中海油成为国企中的“另类”。同中国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一样,卫留成自中国石油学院毕业后,从工程师做起,一步步地走到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卫的务实与坦诚折射出的正是信奉着传统中国价值观的60年代大学生在掌握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后所表现出的务实求真以及乐于奉献的精神。
《南风窗》:中海油在上市以后采取的战略部署是不是表明,中海油总公司将从一个纯粹的上游勘探开发公司转变成一个综合性清洁能源集团?
卫留成:未来中海油的架构已经比较清晰,总公司向清洁能源公司发展,上市的海油有限保持一个单纯的勘探开发性公司。3年后,重组的3个专业公司分别在海内外上市,海南的化学公司上A股,包括已在纽约和香港上市的海油有限,共5个独立的上市公司;还有至今全国最大的合营公司―中海油壳牌石化公司和广东LNG合营公司。
《南风窗》:这样的架构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呢?
卫留成:这样的架构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加入WTO后面临的国际竞争。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最严重的挑战还不在于目前的技术,而在于体制和机制。如果这些不能和国际经济接轨,那么它在国际竞争中就没有同等的竞争地位。上市最重要的是从体制、产权改革入手,用产权改革来带动机制的转换,增加公司的透明度,促进它管理的规范化,从而为长期的发展增加活力。另外,国际上大的石油公司架构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母公司负责宏观战略、长期发展、资本运营,不管生产等具体的业务。具体的业务由下面的分公司、子公司负责,这样层次非常清楚,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南风窗》: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否要通过资本的手段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人们对中海油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印象很深。
卫留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好主业是企业的基础,我们的核心产业是勘探开发;但是光靠核心产业的发展,它基本是个原始的资本积累的过程,比较慢的过程。如果把资本运营的手段加进去,通过上市和并购这两个重要手段,就可以实现企业跨跃式、高质量的发展。
石油产业非常典型,最近3年,世界上14个大的石油公司通过合并、并购,缩减到6个。我们认真研究了以后认为,搞好基础主业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上市和并购实现企业的跨跃式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南风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国企中被认为最具国际化、和国际惯例最为接轨的公司,您认为中国公司的管理和西方企业的管理有什么不同?
卫留成:区别还是很大的。一,在产权是否清晰的问题上,看起来我们的产权是清晰的,原来是百分百的国有独资企业,但所有者不到位,几乎所有的政府主管部门都可以实行所有者的权利。而反观西方公司,它的所有者很多,但却很到位。上市后我的压力非常大,每季度、每半年都要对投资者公布业绩,看似没人管,但整天有眼睛在盯着你。第二,西方公司的监督较强。我们的监督也很多,但国有企业的那么多问题为什么查不出来呢?而西方公司没有监事会也没有各种各样的检查组,但这种监督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第三,决策架构和决策程序上差别特别大,国外大公司的决策程序非常严谨和科学,不是拍脑袋。一些大的决策都是经过长期的、多方面的调研和评价,经过第三方咨询,非常公正和可靠。
海洋石油虽然是国企,但有着比较完善、严格的决策程序,以及与这套程序相适应的资金的集中管理和预算和计划管理,因此我们投资的所有项目都没有亏损的。
《南风窗》: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哪些不同?
卫留成: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好的事业心和更强的驾驭市场和管理大型企业的能力。因为一般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量要比民营企业的更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重要得多。为什么很多时候显示出许多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出很多竞争的活力?我觉得关键问题在于机制,如果企业机制的问题解决好,大型国有企业会更有活力,竞争力会更强。
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金融支持
一、导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无论是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都处于低水平。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过程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目前,我国已经初步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朝着发展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方向进行,技术和创新已经成为产业调整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调整从资金的角度来说,不论是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以资源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无论是物质资本形成还是人力资本的形成,都离不开资金的运动和调节,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和调控。
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在产业范围内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力度不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机构的支持等。
金融通过资金投资导向的变化,促使资金在不同产业投入比例发生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商业性金融调节使资金流向收益高、利益大的产业,而对于市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可以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需要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民营企业在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市场化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发展环境中。从融资角度来看,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还是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都困难重重。从短期资金供给来看,对个体、私营企业等民营企业的贷款支持只相当于总规模的1%左右,与当前民营经济对我国GDP贡献率达65%形成较大反差。由于民营企业在经营中资金趋紧的状况,也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其结果,主要依靠内源融资的民营企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做强做大。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固有的血缘关系,加之政府对银行行为的干预,其结果对国有企业过度的信贷倾斜,加上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投资冲动,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导致我国金融体系中积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多种生产方式繁荣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这就需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快速、高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降低金融风险。需要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升级,以适应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在我国经济进行全方位战略改组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可以在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民营企业参与金融资产处置,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并为其提供宽松有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不够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出现,及时的解决了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它以积极开发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投融资对象,通过将分散的、愿为较高收益承担较高风险的中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形成实力雄厚的风险投资大机制,再由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集中管理投入到新的科技项目中,以此来推动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从深层次看,风险投资的兴起不仅在于其在资金方面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发展了一套区别于现有融资方式的有效的资金配置、使用、监管的机制,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和企业管理层的目标统一起来,建立了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机的结合了资金、人力资源、高新技术这三大宝贵资源,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形成了适应高新技术的金融创新模式。
银行具有逐利性的特征,为了让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尽量避免高风险的周期长的贷款。于是很多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都不愿意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从事高新技术经营的都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信誉度也不高,银行为了自身的生存打算,都不愿意支持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即使他们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金融对地区经济支持不合理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首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对中部和西部的投资较少。建国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国家产业投资,都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的省市区,以其历史上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吸收了大量的投资,拥有了充足的资金条件,进而带动技术、人力、管理一系列的联动效应,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都得不到投资的支持,资金一直是经济前进的最重要瓶颈。从2008年中国金融论坛的报告得知,目前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在存贷款方面,从人口来看,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存款、贷款和GDP的差距却很大。目前来看,东部地区存贷款占了全国的60%左右,这个差距比GDP的差距还大,西部地区存贷款占全国的15%左右,中部地区在15%左右,东北地区在8%左右。在金融机构的数量方面。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很不平衡,中资银行中,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中型商业银行的总部全部设在东部,中型银行分支机构主要设在东部。外资银行机构中,14家外资法人机构全部在东部,189家外资银行分行中177家在东部。在城乡金融发展方面,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在东西部都很大,西部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可能比东部和西部的差距更大。从金融投入看,2008年,西部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9.7%,而全国平均为15.7%。国家金融机构对东部地区特别青睐,各类商业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从自身盈利角度考虑,更是不愿意把信贷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由此,大量的资金都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有了资金的支持,经济更加发达,信誉度更好。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一直受到资金的约束,经济止步不前,用以抵押的实力也很小。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