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理数字化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监理数字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监理数字化

篇1

关键字:数字化监理模式特征分析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监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系统性工作,施工现场监督工作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就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建设工程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再加工,逐渐建立数字化的数据库,从而减少施工现场人员配备数量,共享技术资源。那么在当前状况下如何能够建立起高效且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且使其科学的运行成为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下面本文就从数字化监理模式的特征分析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 数字化监理模式的特征分析

数字化监理模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设置在施工现场部关键部位的视频摄像探头,将现场的施工过程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上,对施工操作过程的安全、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可视,以便监理者能够及时的采取提前干预等措施进行纠偏。从而实现监理信息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准确性,具体来说,数字化监理模式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表现为监理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和传统监理模式相比较而言,其最大区别就在于该模式是以数字化的信息为主,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所需要的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以及监理工作中需要的工程声像资料以及影像资料等各种信息,都能够通过计算机实现直接的处理和识别,这样操作便捷,也具有准确性。信息既可以通过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的传递和处理;由此可见,数字化监理模式下,信息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数字化交换和共享。

其次表现为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在数字化监理模式之下,其形成的信息都是数字信息,因此说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就能够同时进行多向传递,形成信息网络。通过网络系统,这种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传递很便捷,且精确度很高,可以实时的进行远程传递而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一来监理部门就能够同时承接不同区域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对施工过程进行远程监理控制,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迅速的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表现为信息检索的快速和便捷。数字化监理模式在档案以及各种资料信息检索的过程中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智能化检索,因此检索的速度快、精确度高、范围广且便捷性强,如果需要查阅监理档案,只需要轻点鼠标进行操作即可;如果需要查阅资料,可以进入到监理数据库,也能够方便快捷的得到结果。

最后表现为监理资源的虚拟化。数字化监理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监理资源的共享是该模式下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每个监理部门在维持自身特有的一定量的实体资源外,还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建立起虚拟化的监理资源,将各种不同的资源作为监理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样既能丰富和扩大资源,又提高了监理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 构建数字化工程监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如何构建高效且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且使该模式在建设工程监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前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数字化监理模式既需要符合信息社会的需求,又需要考虑到传统监理模式下的信息基础和物质基础。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并在借鉴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构建数字化工程监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变现场监理为远程监理,控制好施工现场的各项操作环节

数字化的监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高科技实现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管理。因此,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在施工现场的适当位置安装摄像探头,在具体监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预先设定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进度等关键点位置上的摄像探头,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传递到监理部门的计算机上,监理人员进行远程的监视和控制,对于发现的违规施工的现象要及时制止,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的施工操作,需要重点加强管理,对于需要及时储存的监理信息进行储存。尤其是在关键工序需要监理旁站的时候,可以实现全方位、多方面、多工序的建立同步旁站,而只需要一个人监控屏幕即可,这样既能够省时省力,还能够提高监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实现监理工作的数字化,变人工处理监理信息为计算机智能处理

要实现建设工程监理的数字化,就需要各方面摆脱传统监理模式和理念的束缚,这就需要改变之前的人工处理监理信息为计算机智能处理,实现无纸化办公,这样既能够提高管理的精确性,还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要通过文字以及图表的形式去记载和归档。从监理工作开始时的招标文件、会议纪要、合同文件再到监理的规划、细则以及监理日志等内容,都可以运用相关软件或模块进行分类处理,对各种监理信息进行分类存放,这样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从而使监理工作从形式上实现质的飞跃,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监理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强大的计算功能,既提高效率,又节约成本。如编制工程预算和季度付款支付的审核,或者制定和优化工程施工进度和投资计划的方案等,这些都能够利用计算机平台实现,并且达到数字化的效果。

(三)建立起完善的建设工程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理机制与数字化监理模式实现联动

建设工程要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理,就是要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全过程监理就是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招投标工作、施工方案的设计、施工阶段的控制以及竣工结算阶段都要进行监督管理。在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理机制的基础上,数字化监理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机制能够从每个环节和细节掌握施工建设过程的情况,而数字化监理模式能够让这些情况的掌握及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迅速,也能够确保监理工作的质量,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监理机制也能够带动数字化监理模式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因此说在监理操作的实际过程中要实现两种机制的联合,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有序的和科学的信息管理,以便发挥更好的效果。

(四)最大限度的实现监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建设工程项目监理工作涉及到的信息,例如建设规范和标准、招投标的文件和合同、施工建设的各种法律文件以及工程的投资方案、设计方案、质量验收清单等,这些信息十分重要,必须要建立起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在信息处理完成之后,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将监理信息、施工单位信息与业主信息以及相互链接,还可以充分利用中、省信用平台信息进行对接,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参建各方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详细了解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掌握施工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性能。这是数字化监理模式的一大优势,也是实现其长远发展需要重点和必须做到的。

结束语: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建设行业也在不断的应用新技术解决相关问题,加之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便利,所以其应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在建设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应用数字模式,既能够改变企业目前使用大量人力,高负荷、高强度巡回式的监理模式,也能够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为今后该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励 初探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设想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

[2] 马惠 张继生 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设想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2009年

[3] 蔡菂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结构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2008年

篇2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从原材料的选购到加工,再到最终的建设,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设置量化的标准,通过具体可测的数据来规范施工的过程。数字化管理就是这样一个量化的过程,也就是将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其中包括施工要素的数字化、施工信息的数字化、施工项目的数字化等。数字化管理从最大的限度上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完整的数据资源。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如实现了信息的量化管理,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约工程造价等。数字化管理能够具有这些优点的主要原因是数字化管理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包含了很大固化的标准,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的收集与处理。建筑工程数字化管理的实质内涵就是通过数据来表示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处理。通过对信息的管理来实现对建筑项目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就称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这一概念与传统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有所区别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主要是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和分配,例如:使用电子计算机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并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从而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建筑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的过程就是将所有的数据进行量化的表示,通过数字来表示所有的信息。可以说,信息化管理提供的是一个平台,而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在平台上进行信息的表示和传输。

2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步骤

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需要根据工程结构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分解。项目分解的原则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对项目分解完成后需要对项目进行分类编码。编码必须在所有的项目的分解完成后进行。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每一个模块的特点进行项目建设内容、造价、工期和质量的确定。造价包含工程成本、工程价值、工程收益等几个方面。工期包括相对工期和绝对工期这两个方面。工程质量则是指一个标准量化的质量准则。在建筑工程的数字化管理中,这些数据都需要通过数字来表示,同时加上一定的数据进行辅助的表示。在完成了以上工作后就可以进行具体项目的施工管理、在进行实际管理前,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这一个过程是整个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有对数据进行充分的收集和整理,才能确保数字化管理的准确性。若在这一阶段发现任何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解决和反馈。当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后,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也正式开始了。这一个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施工过程的进度进行跟踪管理,并就信息进行收集。对收集到的信息需要与相关的标准进行匹配。根据管理的工作内容,收集的信息也需要按照工程造价、工期、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将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与前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得出数据间的差值,从而掌握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这些数据的对比,就可以得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在完成了上述步骤后就可以进行处置环节。这一过程主要是形成检查的结论,从而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管理、每一种检查结果的形成都是由特定的原因所导致的。找到原因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以上这些步骤就是数字化管理的一个完整的流程,可以看到,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更加的高效、便捷。数字化管理的过程将所有的管理项目分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过程,进行分项、分层管理,最后将这些项目进行整合,实现综合的管理。

3从数字化管理到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建设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监控系统、信息集成技术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施工技术、施工手段等来提高建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内涵上来看,信息化只是一种管理的手段,是实现产业优化的工具。数字化的管理过程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当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时,就能将两者的优势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极大的提高建设工程施工的管理质量,促进建筑产业的整体发展。数字化管理的过程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并且设置了量化的管理模式,为建筑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施工现场产生的大量数据在数字化的管理模式下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标准化的运行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化的管理进程。当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形成后,只需输入相关的数据就能进行信息的自动整合,只需要通过机械的自动运行就能够完成许多工作内容,极大的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还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并通过电子数据库的建立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一体化管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表的自动绘制,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可以说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为建筑施工的信息化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并且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程序。

4工程结构的分解

4.1模块的特征性质

建筑施工的数字化管理是建立在模块分解的基础上的,而模块的分解需要按照其特点的特定和结构特征来进行。为此,在建立数字化管理模式前,首先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一个建筑项目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并且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顺序组合在一起。在进行项目的分解时同样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分解完成后的项目也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特征,例如:项目的唯一性,质量、造价、工期的合理性,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的关联性等。每一种特性都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模块的唯一性就保证了每一个模块都是唯一的,各个模块之间没有内容和结构上的重叠,并且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唯一指定的逻辑位置。质量、造价、工期的合理性保证了每一个模块都具有可实行性。模块的唯一性使得每个模块都有其独有的特征,因此每一个模块在造价、工期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但只有确保这些方面的合理性才能确保模块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分解就是无效的。各个模块在组合后应当是没有交集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计算的重复或遗漏。但同时,模块之间又必须是相互关联的,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项目组合完成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实现综合的管理。另外,在模块的分解时还要符合施工的规范和标准,不能违背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否则分解的项目就没有准确性的保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4.2工程结构分解的依据

在进行工程结构的分解时,主要的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根据这一文件的要求,在进行工程结构分解时的主要原则是保证模块的唯一性、科学性、关联性等。在具体项目的管理上又有许多细化的标准。例如:在地基与基础的施工中,针对有无支护土方、地基类型、桩基类型、地下防水系统、混凝土系统等都有不同的管理标准。在主体结构的施工管理中,针对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等也有不同的施工标准。另外,在建筑装修、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建筑电气施工、智能建筑施工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的依据和标准。在进行工程结构的分解时,必须根据模块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的分解依据,做到分解的合理、有效。

4.3工程结构分解的方法

在进行工程结构的实际分解时,可以将工程项目分解为项目工程、单项工程、单位工程等几个部分。项目工程是建筑项目中的第一级别,也是最为常见的级别。事实上,项目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所有项目的统称,将所有的基础项目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称为一个项目工程。单项工程是指在一个建筑工程中所有能够独立存在并且发挥作用的项目,它们都需要进行单独的设计和施工。单项工程的规模有大有小,但只要其在功能结构上具有完整性,则都可以被称为单位工程。单位工程根据其功能不同还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水电工程、智能工程等。施工部位块是一种新型的分解类型,它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实体划分而产生的一种分解方式。它的具体分解方式是在单位工程的范围内,根据建筑的空间结构对施工的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这种分解方式通常是根据楼层的纵向结构进行划分,确保每一个区块都具有完整的几何形状。通常,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都是讲单位模块作为基本的分解模块,主要是由于这种模块在规模大小、内容层次上都是较为容易管理的。在这一模块下,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已有的模块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以此来提高管理的效率。

5结语

篇3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二期项目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年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委、市政府对去年一期项目建设以及试运行的成效,是充分肯定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离新时期城市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面,提升管理应用水平,健全处理机制和完善考核措施等等。由于我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模式在全国还是第一家,没有经验可借鉴,同时人才匮乏,这是当前最令人感到头痛的问题。不仅在我市,在国内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去年交警支队在建设交通管理系统的时候,我们到北京去抽取专家,结果国家层面专家库里都就没有单列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希望大家在二期建设的时候高度重视,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相关要求,不断完善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管理水平。

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二期工程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提升我市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任务。城市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作为一种构建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日渐凸现。当前,现代城市的发展,大大加剧了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对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影响现代城市发展的因素趋向综合性,城市运行中各种因素互相制约和综合影响,使得现代城市管理的内容突破了原来“小城管”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到市容环境、园林绿化、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供水供气、路灯等等,凡是为保证城市正常运行、提供服务或可能影响城市运行的部门行业,我们都应该把他们作为城市管理的范围和基本范畴。另外,城市管理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决定了当前精确精细管理城市成为趋势,城市管理发展趋势逐步从定性管理转向定量管理,管理效率的高低越来越依赖于管理数字化。量化管理、量化统计、量化分析、量化标准成为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基础条件。比如城管提出来的完美单元管理模式,公安提出来的设立若干警区模式,比如农贸市场标准化问题等等其实都是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基本要求。贵阳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正是适应了城市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未来城市管理的大势所趋,是数字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应用推广。它对提升我市城市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城市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建设“数字贵阳”,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这项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程,通过项目建设打造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立发现问题的处理运行机制,提升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目标考核和问责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性整治向经常性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努力构建“大城管”格局,促进我市城市管理上水平。为此,各区(市、县)、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二、切实提高执行力,确保二期项目建设如期完工

二期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六大核心平台和5000个点的视频监控系统,既有市直各部门的任务,又涉及各区(市、县)的工作,有些同志可能会有畏难情绪,觉得任务不好区分,工作不知道从那里开展,感觉有力无处使。关于各单位主要工作,之前我们也专门研究部署过,今天我再给大家强调一下。

(一)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是要依法按程序完善项目相关审批手续。二是要做好项目标准的统一规范和监督执行,主动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互联互通。三是牵头做好市直相关部门、用户单位和各区(市、县)之间的联络沟通和协调配合,要派专人担任联络员工作,随时接受咨询答疑。四是搞好项目组织计划工作,协调监督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五是抓好项目招投标和资金管理工作。

(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市督查督办局、市政府财政评审中心等市直监督管理部门,一是要依法高效搞好项目相关手续审批,这一点前阶段做得比较好,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在立项、设计招标核准、采购招标核准等审批手续办理上依法依规、高效快速,下步在实施方案、投资概算评审等环节上也要严格把关、高效办理。二是要依法搞好各阶段方案评审论证、招投标、资金使用管理、施工组织等环节的跟踪监督,使项目建设始终置于公开、阳光、透明的规范轨道上运转。

(三)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交警支队、信通处)、市城管局、市应急办等用户单位,一是按要求提出本级本部门项目建设需求,其中六大核心平台总投资要控制在一个亿以内,这是市长办公会定的原则,不能突破。在建设资金分配上,要顾全大局,通盘考虑,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要只强调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二是要计划组织和督促好本系统子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在市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下的标准统一和互联互通;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和市城管局要安排懂技术、能干事的专业人员,配合市数字办做好对区(市、县)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四)各区(市、县)政府,一是要成立相应的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项目牵头单位和建设模式。二是在市统一设计方案完成后,要主动搞好方案对接和前期准备工作。统一招标完成后,由涉及区、县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在市数字办和市公安110指挥中心、市城管局的指导下组织实施。采用自建模式的金阳新区和清镇市也要主动和市数字办对接,确保标准统一、互联互通。三是项目验收合格后,要将租赁费用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该系统正常高效运转。

篇4

一、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我委职能范围内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总体目标

确保数字化城管工作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0%,按时结案率不低于80%。

三、工作职责

(一)卫计委工作平台职责

1.负责办理县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有关城市涉及卫计部件、事件数字化城管信息的接受、派遣、处置和反馈。

2.负责督办卫计部门各科室(单位)处置涉及卫计部件、事件的工作效果,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处置到位。

3.按照《县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对涉及卫计事项的要求,及时与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协调涉及多部门城管部件和事件的处理。

4.具体承办城区涉及医疗卫生的数字城管部件、事件信息的直接处置。

5.负责卫计部门数字化城管工作的情况通报、工作总结和资料收集归档。

(二)操作员工作职责

1.按时打开数字化城管信息系统,登录数字信息平台并定时刷新“县数字化城管信息平台”的操作界面。

2.在接到涉及卫计数字城管信息后,及时受理并填报《县卫计委数字城管信息处理单》,经承办人甄别后及时派遣,并做好记录。

3.任务派遣完毕后,应督促责任科室(单位)在规定的处置时间内处置完毕。

4.对受理的涉及卫计城管信息处置结果,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审查并反馈给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

5.遇有信息系统故障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向县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得留有后遗问题。

6.注意保护信息系统,对本部门登录系统的口令要保密,不得擅自修改或让其他非专业技术人员修改计算机的系统设置。

7.遵守计算机安全操作规则,未经许可严禁向计算机拷贝及删除任何文件资料,定期进行防病毒扫描,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8.做好计算机内文件或数据的及时保存。涉及本单位管理系统的各类软件及技术资料,不得擅自复制外传。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应用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首先明白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基础,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再将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其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提升作用,使建筑施工工作质量更高、工作效率更高。应用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施工效益提升是非常大的。

一、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概念和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是现代科技发展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个体现。数字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一系列的信息转化为数据的形式,用这些数据来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将完善的数据信息整合成数字化模型,运用计算机系统对数字化模型进行处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因此可以对建筑工程整体进行有效的把控和决策,包括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进度把控、工程成本控制等内容。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时效性、和管理质量,把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引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催生了工程施工管理的变革。

二、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成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充分发挥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需要首先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数字化管理体系应当重视体系的整体统一性,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效率。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设计应当包含多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大小应当适宜、功能足够完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具体来说,可以将数字化管理体系分为如下几个子模块:

(一)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

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的运行是基于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的作用,是对项目运行流程、交通调控、材料管理、设备管理、房屋拆除、工程规划等内容在决策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参考、分析帮助和决策工具。空间决策支持子模块是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工程的各项决策内容有着非常显著和有效的辅助作用。

(二)仿真支持子模块

仿真支持子模块同样是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仿真支持子模块又分为了三个子系统,包括仿真子系统、图形控制操控子系统和网络信息交流子系统。仿真支持子模块主要发挥对数据模型进行仿真的作用,将数据模型直观化、可视化,帮助决策人员更好地认识当前工程的整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三)施工管理子模块

施工管理子模块具有明确的中心内容,即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子模块的管理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内容,如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合同管理、成本控制、数据文档管理等。施工管理子模块的工作内容是对施工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处理,从而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对施工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把控。

(四)人事管理子模块

人事管理子模块的作用,是对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相关的日常工作事宜进行管理。人事管理子模块可以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者对项目施工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调配、调动,增加人力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发挥出现有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并且,人事管理子模块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决策,提升建筑企业的人事管理效率,提高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

(五)物料管理子模块

物料管理子模块的作用,是对工程施工所用的各种物质资料进行管理,管理内容包含物料的购买计划、购买、保管、检验等工作。通过物料管理子模块的作用,可以工程项目物料相关的事项综合起来、协调起来,从而达到物料管理的最佳状态,提升物料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料管理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物料管理综合能力。

以上五个子模块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五个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者通过对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的正确应用,可以实现施工管理能力的极大提升。

三、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施行关键

(一)增强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操作能力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建筑企业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能力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对于这一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及时认识到,把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操作能力提升问题放到工作重点的位置来抓。通过科学的方式,如引进高端的数字化管理人才、对员工进行数字化能力培训、和先进企业进行数字化管理交流等方式,可以真正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操作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提升,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收益,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对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进

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完成后,其具体设计和功能对于特定的建筑企业不一定是最合适的。这就需要相关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技术人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对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当前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各种实际施工情况都在不断变化,对于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及时改进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数字化管理体系有足够的科学性,对当前的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最充分的帮助。

(三)加强建筑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在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和应用过程中,不同的建筑企业都有各自的经验心得,加强建筑企业之间对于这种经验心得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发展。对于其他建筑企业在数字化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的正确经验,应当借鉴,并融入到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中,提升自身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实际效果。对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管理体系的缺陷,应当及时发现,认真处理,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提升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功能,提升企业的实际施工管理能力。

四、总结

数字化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共识,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应用在我国建筑企业中也逐渐开展起来。建筑工程项目数字化施工管理体系,其构建是相对复杂的,其合理应用也需要建筑企业有相应的技术人才来操作。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立足于当前施工过程中技术化手段应用不足的现状,对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加深认识,引进高素质的数值化管理人才,对建筑企业的数字化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和合理的应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数字化管理体系的作用,让数字化管理体系为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能力带来实质性的提升,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带来实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龙,侯汉坡.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体系设计[J].中国软科学,2010,07:64-70.

[2]李金刚.数字化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173.

[3]胡燕生.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

篇6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 工程软件 数字化制造工程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

一、引言

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和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则借助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并行模式,采用数字化三维数据模型取代原来的物理原型,从而缩短了新产品开发周期。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普及以三维CAD/CAM技术为核心的产品数字化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许多高校传统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模式是以常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各单元技术间存在很大的脱节与重复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企业的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行业的发展技术现状。

我院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出“工程教育,职业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原有课程体系调整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为手段、拓宽基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企业在制造活动中广泛使用工程软件,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先进制造水平。为面向企业就业客户群,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必须紧跟企业的生产技术,以典型企业的工程应用软件为教学工具,规划教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工程软件教学方法,通过工程软件实现产品的数字化的制造流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软件的使用中去指导应用,通过软件使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综合工程应用能力。

二、教学规划

依据典型企业调研结果确定机械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标准,形成数字化制造课程群。数字化制造课程群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课外培养三大体系。以企业使用的主流典型工程软件为应用工具培养工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工程软件如表1所示。

课程采用基于企业情境的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以企业典型零件加工为项目内容,每个项目包含若干子项目。项目分为基础项目、提高项目和拓展项目三大类,项目设计遵循由浅入深、循序递进的原则。

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密切结合,多媒体教室、CAD/CAM机房和数控实训室交替上课。讲授软件时,讲述基本的原理,学生课上和课后做练习,习题取自实际工程实例。

注重学生自学和课外培养相结合,机房根据学生申请开放管理,教师现场答疑,培养学生的工程软件使用能力。

课程考核有多种形式,理论课程考核有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课程表现、课后作业质量、阶段大作业质量、实验完成质量;期末考核包括试卷成绩、现场考核等几部分。课程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师课程参与的能力,占总成绩分数的15%,具体包括出勤情况、课上听课和上机的态度、课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软件练习的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完成与课上内容相关的软件使用解决具体问题。

对于纯工程软件应用类课程的考试,比如现代CAD/CAM应用,试卷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考试形式,统一于一张试卷内,在CAD/CAM机房考试,理论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进行,理论考试考查对工程软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占总成绩分数的25%;上机考查利用工程软件解决零件的数控程序编制问题的能力。

对于基于项目的实践课程的考核,教师汇总学生的所有考核分数评定成绩,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出勤率分数、教师过程考核分数、项目分数、设计资料质量分数,总成绩按百分制给出。其中出勤率占10%,教师过程考核占10%,项目分数占70%,设计资料质量占10%。项目分数由个人自评分数、组内互评分数、组长评分分数、组间互评分数加权综合而成。

三、结语

我们在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利用工程软件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制造工程能力,改革教学方法,学生乐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理论有用武之地,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对就业企业单位和就业学生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从学校向企业的职场转换的时间明显缩短,工作后对岗位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航海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266(3):83-85.

[2]王海根,马剑.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30-32,52.

[3]朱学超.高职院校数控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57-160.

篇7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技术;原理;优缺点;发展

收稿日期:2011-08-15

作者简介:梁宇辉(1968―),男,甘肃兰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治理的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野外测量、内业绘图工作。

中图分类号:F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208-02

1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辅助设施AutoCAD技术在绘图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测图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有关图的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测图的成果已不仅仅是一张白纸图,数字技术赋予地形图更丰富内涵,它是有关地形的空间信息组合,以计算机硬盘、软盘等为存贮介质,以图形文件的形式提交给设计人员,北京威远图公司研发的SV300软件成为一个很好的数字化成图的软件。

2 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及优点

(1)数字化测图是以传统的白纸测图原理为基础,以全站仪、计算机及设备为工具,采用数字库技术和图形处理方法,实现一套野外数据采集到内业制图的全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制图系统,称为数字化测图系统。它的实质是解析测图,实现了将图形的模拟量(地面模型)转化为数字量,经计算机对数字量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

(2)在传统的白纸测图方法中,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受图根点的展绘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测定地物点的方向误差、地形图上的地物点的刺点误差以及清绘误差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在数字测图中,全站仪强制照准棱镜,测量数据自动记录到手簿或全站仪内部存储器中,展点又是计算机自动展点,所以图根点的展绘误差与地物点的展绘误差可忽略不计,其余各项误差也比普通经纬仪测图或平板仪测图时大大减小,所以点位精度非常高,经过实践表明,数字化测图很容易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点位误差小于图上0.2mm的精度指标。同时数字地图容易存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信息来源。另外数字化测图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成图的周期。经实践表明:一个作业组在正常情况下用白纸测图的方法一个工作日能测量200个地形点,而采用数字化测图的方法则可以测量400个地物点以上,工作效率提高1倍。

3 数字地图在水利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发展进程

3.1 利用SV300地形成图软件实现内外业一体化测绘数字化地形图

SV300测量成图软件,采用的作业模式为全站仪+电子手簿野外采用数据,利用软件完成对电子地图的编辑与输出,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上化测图。在数字测图系统中,计算机要处理几何数据(测站坐标)、属性数据以及点与点之间的拓朴关系。而属性数据的拓朴关系是很难像几何数据那样直接用数字来描述的,所以必须按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些符号(串)来表示它们,这种用来表示地物属性和连接关系的符号(串)就是SV300软件中所称的编码。

野外采集数据分为有码作业和无码作业。两种作业方式比较而言,有码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内业工作量小,但外业工作中,观测量在测站每点都要输入编码,同时还要考虑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外业速度慢。无码作业方式直观、可靠,提高了外业速度,但是内业工作量稍有增加,自动化程度略有降低。由于两种数据采集的方式各有利弊,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在地形、地貌简单,开阔的地区,利用有码作业方式,连接各地性线之间的关系,简化内业的编辑修改量;在地物繁多、地貌特殊的测区,必须勾绘草图,采用无码作业方式(简称草图法),记录清楚每个点的属性及连接关系,内业对测点进行编辑成图。目前,草图法已经被很多行业运用。

3.2 草图法在数字成图中的显著作用

草图法是在野外,利用全站仪或GPS采集并记录观测数据或坐标,同时有专业的绘图人员现场勾绘地物属性关系,回到室内,手动连线成图。它最大的优点是缩短了野外作业时间,大大降低了外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同时经济成本也不大,对中小型工程单位来说是数字化成图的首选。

3.3 草图法的缺点

由于草图法需要专业的绘图人员现场勾绘地物属性关系,对绘图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有一定的测量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的地方要测量到位,不然会出现变形变样。同时还要注意点位,序号相对应。草图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象白纸图那样直观容易发现错误,因此需要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细心。在外业测绘时,为了提高野外数字化测绘图精度,减少棱镜偏移误差的影响,应尽量使棱镜立到点位与跟踪杆立直,避免由于倾斜而带来的误差影响

4 结语

数字化测图技术在测绘业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以至多种方式并存的过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意义的工程测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使测量行业具有了更高的科技含量,质量和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对测绘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SV300数字成图软件在水利工程数字化成图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篇8

【关键词】数字化监理模式;模式特征;系统创建;数字化监理模式效果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Supervision of inquiry

Zhao Feng

(Luohe Highway AdministrationLuoheHenan462000)

【Abstract】Through a number of high-grad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f highway summary and research,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system, proposed to build Digital Supervision and expounded Digital Supervi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Supervision of the system to create, Digital Supervision feasibility and the resulting benefits.

【Key words】Digital Supervision;Mode feature;The system creates;Digital Supervision effect

1. 前言

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时代正以空前快速的步伐走向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被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1”和“0”代码进行管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时代又被称为数字化时代。而作为工程监理这个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对工程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逐步构建数字化监理模式,提高监理工作的准确性及高效性,将是监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 数字化监理模式及其特征

2.1数字化监理是新生事物,时至今日还未见到关于数字化监理模式的权威定义。而目前所谓“数字化监理”,最浅显或最直观的一种就是通过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较重要、关键点位上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情况传送到现场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用于监视工地的施工进度以及安全情况。但笔者认为考察监理是否是数字化监理模式应具备以下特征:

(1)监理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监理模式与传统监理模式最大区别在于其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主,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信息(如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监理中各种函件以及工程照片、音像等)均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既可以由单台计算机处理,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传递和处理。

(2)监理资源虚拟化。数字化监理模式是一个开放的监理,其监理资源的共享是数字化监理模式的不二法则,各个监理公司在维持自身特有的一定量的实体资源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互联,跨省市、跨单位的互借互阅来建立虚拟资源,将各自不同的资源作为监理网络的一个节点,最终实现资源无限扩大。

(3)监理档案无纸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项目监理实施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档案均是能被计算机相关软件处理的文档文件或电子文件。而对于非监理产生的纸质载体的监理档案则用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项目竣工后利用光盘刻录机刻录成光盘,便于永久保存或连接入网,实现远程访问。

(4)信息传递网络化。数字化监理模式由于其形成的信息是数字式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以进行同时多向传递,形成传递网络。而且通过因特网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远程传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监理公司总部可以随时对承接不同区域、不同地方监理任务的监理部实现远程监控。还可以利用网络可视电话功能,实现远程会议来解决、处理问题。

(5)信息检索智能化。数字化监理模式在资料、档案的检索中通过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检索,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若对以前的监理档案进行查阅,只需放入光盘,轻点鼠标就行。若需查阅资料,只需登录监理公司数据库或相关监理网站便可。

(6)用户使用方便化。监理单位内部用户(包括领导决策时)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计算机及时调阅有关信息,当机立断完成各项决策。而外部用户则可以随时查阅监理单位的相关信息(包括企业概况、工程监理业绩、人员专业配备及获奖情况等),为合理、快捷地选择监理队伍提供参考信息。

2.2从上述特征可以得出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定义:以数字化信息为基本内容,以数字化设备为管理手段,以网络传递为利用方式的一种新型监理模式,最终形成现代高新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无时空限制的,超大规模的高智能、高技术含量的专家系统。

3. 数字化监理模式的系统创建

3.1如何建立高效、实用的数字化监理模式,并使之形成科学的专家系统是今后探索的重要问题。因为其建立既要考虑信息时代的要求,又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基础和物质基础。在没有现成的数字化监理模式经验环境下,在借鉴其他行业和部门的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其初期建立途径可分四大模块。

3.2先以监理公司为节点。各监理公司根据各自项目规模、特点以及施工情况,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条件好的可配备数码摄像机)、数码录音笔等,利用上述设备,按照监理的“三控一管一协调”要求形成监理的管理信息,然后进行分类、筛选、存储。

(1)模块一:现场监理控制的远程监控。通过预先设置在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等关键点位上的摄像探头,把现场施工实况传送到监理部的计算机屏幕上,监理人员根据需要及时存储。若发现违规操作及时抓拍并粘贴于监理联系单、通知单上,发送给施工单位要求整改、纠正。特别是在工序或部位需要监理旁站时,可实现多工作面、多工序的监理同步旁站,监理只需一人查看计算机屏幕即可,省去较多地人力,且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监理人员在巡视、平行检查时可利用数码相机将重点部位、关键节点等施工情况拍照后接入计算机进行编码、配文字说明,形成档案资料与验收记录一并永久保存,在今后需要时可以一目了然,真实再现历史。另外,出现质量隐患时能做到用事实说话,有很强的说服力,当施工单位纠正完后再拍照留样,形成前后对比,处理问题闭合,突出监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当遇到重大问题时可将取得信息(如照片、录像、文件等)通过网络传递给公司,便于公司及时了解、掌握,果断处理。

(2)模块二:计算机处理文档,实现无纸化管理。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最终是通过文字和图表来反映的,而文字、图表编印又是日常工作处理的主要内容,从监理工作开始的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会议纪要,到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以及监理记录、监理发出的各种函件、通知单等,都可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来处理。按照预先建立的各文档标准格式和内容,分类归放到相应的文件夹内,还可利用Windows能使用长文件名的特性,清楚明了地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使用。而对于监理月报、汇报总结、演示演讲、专题纪要等所用到的提纲、图示图解可用PowerPoint来制作,与投影仪配合使用,形成图文并茂的监理档案。对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传递来的纸质载体文件则及时用扫描仪录入到计算机内,形成电子监理档案,从而完成监理档案载体形式上质的飞跃,实现无纸化管理。

(3)模块三:计算机辅助管理。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计算机辅助监控是监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效率、节省资金和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的捷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绘图和信息加工功能,能有效地进行辅助管理和监控,如编制工程预算和月度付款审核;排定和优化工程进度计划与投资计划,进行计划与实际对比监控;记录、跟踪质量监测信息,分析对照验收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质量监测知识库或专家系统辅助监理人员按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监理工作,甚至对工程项目的有关参数和特性利用AutoCAD或3DS来模拟实现。

(4)模块四: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监控。因为每个建设工程监理涉及的信息多,如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建设项目招投标、合同文件、施工索赔、工程投资与使用、质量测控验收、工程进度、监理资料、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的文件资料等,这些信息量大且十分重要。因此,必须由计算机来辅助管理,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对于建设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等信息作为共享资源,可自己开发建立,也可从第三方获得,如联入中国建设信息网。另外对于不同项目形成的监理档案可联入公司的主服务器,与公司内部其他项目联网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而且公司领导也可通过因特网、宽带数据网随时查阅公司所监理各工程的基本概况,在建工程各种数据、图片,各工地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情况,同时给予相关指示,而不受区域、时间的限制,即减少人员、简化手续,又大大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3那么,我国建设监理行业引进数字化监理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笔者认为是可行的。一方面数字化网络技术在我国已臻成熟,建筑业引进这项技术几乎不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支撑;二方面运用高新技术进行行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各个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话题,且业内有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对它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三方面从经济角度可更为直接的看到,几年前还被不少人视为“奢侈”的数字化网络技术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其关键产品如摄像探头、数码相机及数码录音笔的价格也均在千元以下。

4. 数字化监理模式的有益效果

建设监理推广数字化监理模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有益效果:

(1)一是改变目前监理在工地的高负荷、高强度的“巡回式”管理模式,使得现场监理人员大部分精力不再用于现场巡视,而将多余的精力针对现场实际提前进行预控或对重要部位、关键工序进行严格把关。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相应减少人员配备数量。

(2)二是提高监理的工作效率、精度和实时性。就传统的工程现场监理而言,效率不高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不少的管理行为都是滞后的。以质量控制为例,一般都要等到错误或违规行为延续了一段时间后才被发现,甚至还需要延迟另一段必要的时间,才能有效纠正。而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则有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质量问题。

(3)三是有利于提高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建筑工地运用数字化监理模式时,首先要求监理工作必须及时到位,所下发的函件必须符合规范、标准,且监理工作也必须在规定的程序下或标准下进行,因为记录的大量工程实体同步音像资料可随时再现工程历史情况,这必然要求质量、安全等问题必须按规范、标准去处理。另外,公司的远程监控对监理自身工作也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

5. 结束语

虽然数字化监理模式的实施还会有一些操作性的问题和具体实施中相关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更重要的或者说将起决定性推动作用的是我国建设监理要将观念更新换代。总之。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对于这个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经济领域的先进技术――数字化技术,建设监理不应该,也没有理由拒绝。

参考文献

[1]JTG G10-200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2]GB/T50319-201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篇9

【关键词】工程监理;生命周期;评估模型

0 引言

软件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我国软件工程监理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相关标准、规范还比较缺乏。软件工程监理关系中,业主(建设单位)授予监理方对项目的管理和控制权力,监理单

位代表业主从事项目管理活动。一些监理公司依据有关的信息技术规范和软件工程项目合同规定,凭着自己的经验进行监理,大多数监理公司的做法比较零散,很难形成一个具有数据衡量的监理评估体系。本文在仔细的研究分析软件工程特点的

基础上,论证业主和软件工程承包商之间增加监理的必要性,并对在软件工程监理在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出研究和设计。

1 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

软件工程的全生命期根据ISO的中的定义,软件工程全生命期的阶段划分为实施阶段、使用阶段和维护阶段,其中实施阶段又进一步细分为准备、设计和施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诞生”阶段,即系统的决策阶段,一旦系统通过决策,系统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设计阶段,在该阶段建立系统模型。第三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系统投入开发和施工阶段。第四个阶段是“运营维护”阶段,即系统投入运行阶段。

2 软件工程监理评估模型

信息化工程监理的目标是利益实现。在软件工程监理评估的过程中,业主和软件工程承包商签订合同后,就形成了二元关系。无论是业主还是开发方,单方面都难以解决这两个问题,而监理的作用是可以减缓双方当事人的不对称压力。因此第三方监理的出现是必然的。监理方、业主和开发方形成了三元组织关系。软件工程监理是外包工程,其评估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公式如下:

文档,撰写工程总结,为建设单位日后对新建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打好基础。软件工程监理虽然增加了项目的成本,但是从长远来看,监理的存在提高了项目成功的比例,降低了社会净资产的流失。

对软件工程监理进行评估。其模型如图1所示。

图2 权重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软件工程项目建设风险较大,建设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为了减少软件工程建设的风险,规范软件工程建设市场,保证业主和承建单位双方利益,对软件工程建设进行有组织、规范化的监理评估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3 软件工程监理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技术在最近10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今在各行各业纷纷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企业ERP系统、数字化校园系统等软件工程项目不断的涌现和飞越式发展。然而,由于软件工程监理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的法规制度还不是很完备,对于软件工程的监理远远不能和成熟的建筑工程监理相比,工程监理的成熟度还比较差,所以,在今后,软件工程监理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软件工程项目中,软件工程监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信息过程建设和软件工

图3 软件工程监理的分类

1)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

信息项目监理市场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竞争机制。大量监理单位为承揽任务而争相压价,甚至采取给回扣、好处费等不正当手段拉客户。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有一个好的监理手段,否则这种状况将很难改善。

2)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信息项目监理行业要强化先进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制定强制推广措施,使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

3)信息监理企业规范化。

部分信息项目监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只收钱,少做工,服务意识差。就整体而言,监理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监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金力量、技术力量薄弱,难予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业相抗衡。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软件工程监理正被我国逐渐地接受和应用,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监理公司要注意本身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按照规范来要求自己,软件工程监理必将一步步的走向可规范评估、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并逐渐形成一个成熟和完善的市场,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洪.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比较2007

篇10

关键词: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检查

Abstract: this paper emphasized on the large scale of the digital map quality control proces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large scale digital terrain map content and check the inspection method, so as to promote digital topographic map in urban planning, urban construction to play a bigger role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s: surveying and mapping; Large scale; Topographic map; Quality; check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高新技术在测绘行业中的普及与应用,加速了测绘技术由解析测图向全数字测图方向的转变,模拟纸质地形图向数字地形图方向的转变,既克服了技术难题,也降低了成本[1]。而获得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字地形图产品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作为测绘产品质量控制的质量检查工作面临着崭新技术和方法的挑战[2]。

1.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

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数字画地图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数学精度,而是对作业设计、地形图的分层(代码)检查、多余数据删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进一步提高各级检察人员的技术素质,以适应数字测图发展的要求[3]。

1.1 实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原则

IS09000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统一标准,从质量计划、管理职责、人力资源、质量记录到过程控制、产品标识、不合格品控制、产品检验等都作了规定并形成文件,使质量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保证产品的任何工序都得到有效控制。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质量控制与IS09000标准结合起来,形成测图的质量控制,有效地控制测图的质量。

1.2 实行高效的质量规划和过程控制

根据测绘范围及时限,制定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配置,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和质量计划,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及其控制措施,确定测绘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标。严格控制工作、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

过程控制包括外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保证对地表地物调查到位,测绘到位,做到不错、不漏、不差;采用基于便携计算机和PDA掌上电脑,自动传输观测数据并转换为图形,进行实时编辑,最大限度地减少测绘过程中的差、错、漏,从而保证了外业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过程质检人员对测绘过程实施跟踪检查,监督检查作业方法是否规范,成果是否达到要求,对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所有过程的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

1.3 实行缜密的成果检查

由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对经过过程检查修改后的成果进行抽查,进一步降低测绘成果的缺陷,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检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地形图的测绘质量。

1.4实行有效的工程监理

工程监理对测绘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监督、检查生产单位的质保体系执行情况及作业过程的规范性,指导制定测绘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模式和表格,对作业单位提交的成果进行抽查。坚持日常监督巡查与阶段检查相结合,评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作业单位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地形图测绘的质量。生产单位应积极配合业主指派的工程监理的监督检查工作,对保证勘察测量的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 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2.1 检查内容

2.1.1 地理精度检查

地理精度检查,主要包括各种地图要素的正确性,各种地理要素的表示是否协调一致,注记和符号的表示是否符合图式要求,综合取舍是否恰当,图面是否清晰、美观,图廓整饰是否正确、完整等。主要通过内业图面检查和外业巡视对照检查完成。

2.1.2 数学精度检查[4]

数学精度检查包括数学基础、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及接边精度。

(1)数学基础主要检查所用坐标系统的正确性,图廓线坐标及控制点的正确性检验等。

(2)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检查通过重复设站,测定各地物点的坐标和高程,与图上相同的地物点进行比较,确定地物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误差。平面和高程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x、y、日为检查点坐标及高程,算、Y、h为图上相同点的坐标及高程,n为检查点数。对于平面和高程中误差不同规范要求不一,据多年实践和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证,按照下列标准既能较好反映全野外数字化测图的精度,又能达到数字地形图的要求:

主要地物Ms=±10cm

次要地物Ms=±15cm

铺装地面Mh=±7cm

非铺装地面Mh=±10cm。

(3)整饰质量检查

整饰质量检查包括:各种符号注记是否符合图式规范要求;线划是否光滑、清晰,线形是否符合规定;名称、性质、高程等注记是否正确,位置是否合理,字体、字号及方向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压盖地物及点状符号;各种地理要素关系是否正确,是否有压盖、重叠等现象。

(4)入库检查

数字化测图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形图转入GIS系统的数据库,入库的数据必须根据GIS系统的要求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完整性检查:包括数据分层的完整性:数据层内部文件的完整性、要素的完整性、属性的完整性等。

逻辑一致性:包括属性一致性、格式一致性、分层一致性、拓扑关系的正确性、多边形闭合等。

属性精度主要检查点、线、面的属性代码及属性值的正确性、惟一性,注记的正确性,数据分层的正确性。

接边检查包括位置接边和属性接边。检查数据格式说明及附属资料的正确性等。

(5)附件质量检查

包括控制资料、底图、检查资料、文档资料及其他附属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检查。

(6)数学精度评分方法

数学精度按的规定采用分段直线内插的方法计算质量分数,多项数学精度评分时,单项数学精度得分均大于60分时,取其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

表1数学精度评分标准

数学精度值 质量分数

0≤M≤1/3×M0 S=100分

1/3×M0<M≤1/2×M0 90分≤S<100分

1/2×M0<M≤3/4×M0 75分≤S<90分

3/4×M0<M≤M0 60分≤S<75分

式中:M0――允许中误差的绝对值;

m1――范围或相应技术文件要求的成果中误差;

m2――检验中误差(高精度检测时取m2=0);

注1:M――成果中误差的绝对值;

注2:M――质量分数(分数值根据数学精度的绝对值所在取件进行内插)。

2.2 检查方法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的方法是:喷墨输出样图对照调绘片进行检查,其具体的检查方法是:将数字化完成的地形图四色喷墨输出,获得1张四色地形图样图,然后与野外调绘片对照该样图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直接标注在检查样图上。作业员修改后,再进行四色喷墨输出,以便复检用, 下一级检查类同。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上一级审校无法给下一级验收提供质量问题的评价,给质量评定带来了不便;二是提供给审校、验收的数据、资料不及时;三是费时、费力、不直观; 四是造成仪器设备、纸张的极大浪费。因此,很多单位试图建立一套智能化与交互式相结合的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系统,这也是今后质量检查的发展方向。

3. 结束语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控制与检查应结合起来。生产单位应严格执行标准,认真做好测绘工作,积极配合监理部门的验收工作;同时,监督检验部门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组织验收。这样,随着全国大规模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在大批量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产品等验收中,履行规范的验收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且不可或缺,从而促进数字地形图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斌,李雄超. 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控制与检查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8(28):69

[2] 李安群.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控制的探讨[j]. 中国科技博览. 2011(34):98

[3] 何讽,韩少红. 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检查验收程序测绘技术装备[j]. 2011,1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