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地位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企业地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企业地位

篇1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和谐社会 地位 作用

一、河南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河南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实力不断提高,已成为省域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1.民营企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省GDP比重达55%;实交税金475亿元,同比增长43.4%;全省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1.16万家,实现增加值2152.32亿元,同比增长29.1%,增幅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继续上升,首次超越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51.9%,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0%左右,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均达70%左右。

2.民营企业新上项目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进步显著。 2006年底,全省民营科技型企业占全省科技企业总数的90%,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60项。2007年6月底,全省有168家民营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61个;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5项,33种产品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237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2530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省民间投资比重由2003年的26.1%提高到2006年的54.3%,其中民间投资项目占城镇投资项目65%,对城镇投资贡献率达75.6%。

3.骨干企业带动能力增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2006年与2004年相比,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民营企业由411家增加到1091家。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出口总值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1%。

4.民营企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625.1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3以上,其中新增就业11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60%以上。从资金总量看,民营企业注册资本2085.8亿元;全省个体工商户总数 130.63万户,从业人数 281.8万人,资金数额达204.38亿元。

5.民营企业已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据统计,全省民营企业已占到县域企业总数的98%以上,2006年县域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0%左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尽管河南民营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1)民营企业综合实力不强,整体竞争力较弱

全省民营企业投资规模整体偏小,集团化程度低,整体水平不高,缺乏规模效益。民营企业多以小型企业为主,大中型企业比重较小;企业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短期化行为严重,向传统产业和资源开发型产业投资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少;向流通领域投资多、向生产领域投资少;内向型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少。企业科技投入不足,技术供应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未完全建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较弱。科技型企业所占比重较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进入深度不均衡

2006年在国民经济18个大类行业中,民营企业都有进入,但投资主要集中于一般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在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民营企业投资的产业进入深度明显不足。据统计,在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比重高达75%~90%,民营经济的进入深度明显不足。

(3)民营企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全省民营企业增长模式仍然比较粗放,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内生机制不健全,发展效益还比较差。产业结构方面呈“橄榄型”结构,第一产业不仅数量少且规模小;第二产业比重偏大,且大多集中在资源开采和传统加工行业,产出能力较低,经济效益提高缓慢,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精尖产品;第三产业投资和发展势头不旺,比重偏低。

产品结构方面,初级、传统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名优特新产品少;不少企业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外延型和数量型发展路子,传统工业色彩较浓,加之受地方局部利益驱动,造成资源过度开发、产能过剩、污染环境且引发许多不正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加剧。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

地区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结构趋同。全省民营企业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资源主导型、粗放型增长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工业园区和特色经济发展不够充分,产业规模小,集中度较低,产业竞争优势和聚集效应不突出,支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民营企业中自营出口和利用外资的份额比较少,经济发展外向度相对较低,开拓国外市场存在一定困难。

(4)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亟须提高

受制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企业管理者来自不同阶层,很多不是职业经理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工商管理知识培训,经营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品牌意识等比较淡薄;企业家凝聚力不强,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相互合作;家族化管理严重,实行集权化领导、专制式决策,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企业文化;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相对滞后,优秀人才对企业没有认同感难以真正融入民营企业;有些企业家的知识结构老化,熟悉传统产业,对新型产业了解少,投资决策思路不宽,模仿多、创新少,重战术、轻战略,决策盲目,小富即安,缺乏创大业的勇气和魄力,知识产权观念不强、保护不力,劳动纠纷不断增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信誉不高,经营的盲目性、投机性、随意性特点突出,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过短。

(5)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政策环境不尽如人意。一是缺乏平等发展的政策环境。多个行业或领域如邮政、通信、广电、电力和金融等,民营经济进入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玻璃门”现象,即看得见、进不去。比较突出的是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和从业资历等各种理由抬高民营企业准入门槛;二是相关扶持政策缺乏力度。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一方面不系统,没有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的限制,不少企业未能享受。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但目前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中介服务机构缺乏,面向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在信息获取、人才培训、市场策划、引进资金、税务、记账等方面得不到支持;有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办事效率低下,甚至存在故意刁难的现象。

市场法规不健全。有的地方一方面支持、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却自觉不自觉地侵犯中小企业财产权,“三乱”现象屡禁不止。加之市场监管不力,信用体系不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创业机制尚未形成,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

二、正确评价民营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河南民营企业目前处于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的有生力量。

1.民营经济已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其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最重要基础。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0%,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5%;实交税金增长43.4%;实现出口总额增长62.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1%;民营工业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越公有制工业企业,达到51.9%,同比提高7.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中原崛起的生力军。

2.扩大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普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社会稳定与社会就业率成正比,社会就业率越低,社会越不稳定;反之,则社会越趋于稳定发展。

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下降。民营经济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创业成本低、对务工者技能要求相对较低、成为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河南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625.1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3以上;其中新增就业11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60%以上。民营经济在就业上的突出贡献,增大了居民家庭财富,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国家增加了实力,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如此,民营企业还培育了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企业家,造就了一大批新型产业工人,改变了农民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缩小了城乡差距,成为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3.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自由地创业、创造和创新,是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的特点,已成为十分活跃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2006年底河南民营科技企业占全省科技企业总数90%,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的有260项。2006年全省民营企业实现出口总额增长62.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49.1%。

4.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不少民营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制造、建筑、运输、商贸等领域,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新兴服务、高技术产业等领域拓展,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民营企业企业在“专、精、特、新”方面迈出了步伐,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大多数私营企业首选的组织形式,股份公司增长尤为迅速;以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优化了产业组织结构。目前河南省超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已达388个,在全省工业经济中占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各类园区共集聚企业12.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50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03.2万人,上缴税金257.6亿元,产品出口131.6亿元。 同时,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近年来,民营企业的捐赠、捐建、捐助活动,不仅次数、数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质量档次方面也有所提高,已成为发展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的重要依托。

5.民营企业成为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大动力

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缓慢,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和农村,导致如人地关系紧张、就业结构畸形、城乡消费断层和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问题。特殊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他国模式,而必须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之路。

从河南现实情况分析,民营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中的二、三产业不断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为小城镇建设直接提供了产业支撑,增强了小城镇的经济积聚作用,加大了小城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效避免了农民过度向大城市涌入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河南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达2085亿.河南日报,2007.8.11

[2]郭运敏:对河南民营经济转变增长方式的思考与建议.中国中小企业河南网,2007.6.25

篇2

关键词:组织公平 组织支持感 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绩效 中介作用

一、引言

有关组织公平与员工工作变量关系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多数成果表明,组织公平对员工行为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Cohen-Charash,Y.,andSpector,P.E.,2001)。Ambrose和Schminke(2009)还认为,组织公平是具有为组织与员工间创造更多的信任与承诺、有益的公民行为、提升工作绩效、增加满意度和降低冲突的良好的预测因子。这说明,组织公平的价值已经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同样,组织支持感的价值也得到组织管理者的关注。DeConinck和Johnson(2009)指出,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是员工取得高绩效的必要条件,并且组织公平与组织支持感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即组织公平可以看做是这样一种表示组织支持程度的待遇,创造了促进组织支持感产生的积极条件。因此,为提升组织绩效并达到组织目标,组织需让员工感知决策过程的公平性,通过社会交换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进而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Zapata-Phelan,C.P.,colquitt,J.A.,Scott,B.A.,and Livingston,B.,2009;Cropanzano,R.,Paddock,L.,Rupp,D.E.,Bagger,J.,and Baldwin,A.,2008)。

心理角度的公平性研究始于Adams(Adams,J.S.,1965)的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个人的投入一回报比率与他人进行比较),强调的是对结果的公平性感知,即分配公平(distributivejustice,DJ)。由于公平理论的不完备及其它分配公平模型(Folger,R.,1984)并不能完全的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不公平感的反应,研究的焦点转移到程序公平(procedural justice,PJ)(Cohen-Charash,Y.,and Spector,P.E.,2001)。程序公平的研究——相关成果获得过程的公平性感知——扩展了分配公平的研究,因为研究发现对奖赏的分配并不总是像它们在被分配的过程中那样重要(Lind,E.A.,and Tyler,T.R.,1988)。其符合这样一个原则,即组织公平主要是由感知到的程序公平决定的,而并非由分配结果公平决定的(DeConinck,J.B.,and Stilwell,C.D.,2004)。另外,人们对上司的公平的人际对待与有效沟通逐步成为研究焦点,即互动公平(interactional justice,U)(Bies,R.J.,and Moag,J.,1986),因为人们对程序不公平感与互动不公平感的反应具有明显的指向差异(DeConinck,J.B.,and Johnson,J.T.,2009,p.333),程序不公平感的反应更多的指向组织(DeConinck,J.B.,and Stilwell,C.D.,2000),而对互动不公平感的反应则更多的指向上司(Masterson,S.S.,Lewis-Mcclear,K.,Goldman,B.M.,and Taylor,M.S.,2004)。西方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仅检验公平感的两个维度: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Farh,J.L.,Tsui,A.S.,Xin,K.R.,and Cheng,B.S.,2007),由于中国文化是一种泛家族主义(pan-familism)人治文化及“关系”型社会结构(Kashyap,V.,Puga Riberiro,A.H.,Anthony,A.,and Thomas G.B.,1998),对员工而言,领导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其与领导关系的绝对重要性,与领导有关的互动公平在中国情境下进行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刘亚,龙立荣,李晔,2004)。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公平感的三维度模式展开。

尽管已有成果颇丰,但组织公平对员工工作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Colquitt,J.A.,Conlon,D.E.,Wesson,M.J.,Porter,C.O.,and Ng,K.Y.,2001)。其次,组织公平的不同维度对员工相关工作行为的关联性解释强度,依然存在分歧;以及组织支持在组织公平的不同维度与员工工作行为的不同维度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也存在分歧。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但仍显弱势的中小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公平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组织支持理论,探讨员工组织公平感对其工作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员工组织支持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二、理论背景与假设

1 组织公平与员工工作行为

组织成员于工作场所的行为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但主要包括工作描述中具体规定的角色内行为(in-role behavior/work performance,IRB或WP)和超出正式工作角色所要求的角色外行为(extra-role behavior)(Van Dyne,L.,Cummings,L.,and McLean Parks,J.,1995)。以往相关的研究中也提出了亲/利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George,J.M.,and Bettenhausen,K.,1990)、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 X Podsakoff,P.M.,1990)、关系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Borman,W.E.,and Motowidlo,S.J.,1993)等几个与角色外行为相近的概念。本研究将以OCB作为角色外行为。

公平理论为分配公平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解释,即员工可以通过改变工作的质量和数量来维持公平。另外,基于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组织是员工与组织之间进行长期社会交易的场所,组织公平,尤其是其中的程序公平与互动公平能够促进社会交换关系的形成,进而激发员工表现更多高质量的角色内行为。当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对待时,对组织有正面态度,可能会做出一些超出角色内的事,展现组织公民行为(Choi,J.,2008;Chen,Y.J.,Lin,C.C.,Tung,Y.C.,and KO,Y.T.,2008;Kamdar,D.,McAUister,D.J.,andTurban,D.B.,2006)。

Cohen-Charash和Spector(2001)从公平性在组织中作用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与角色外行为、角色内行为均显著相关。Aryee等(Aryee,S.,Chert,z.X.,and Budhwar,P.S.,2004)从组织政治与程序公平的角度研究公平感与员工绩效的关系,指出程序公平对人际促进与工作奉献有显著的促进作用。Masterson等(Masterson,S.S.,Lewis-Mcclear,K.,Goldman,B.M.,and Taylor,M.S.,2000)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了互动公平与员工绩效的强相关关系。组织成员将本身与组织的依存关系,视为社会性情感的交换时,则当组织成员察觉上司的公平对待与信任,会原意且主动表现以有利于组织的角色外行为(scott,B.A.,and Colquitt,J.A.,2007;Wong,Y.T.,Ngo,H.Y.,and Wong,C.S.,2006)。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组织公平的三个构面: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均与组织公民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

假设2组织公平的三个构面: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均与工作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

虽然组织公平与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未能得到一致和令人满意的结论。组织公平感的不同构面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方面,结论有较大的争议。Cohen-Charash和Spector(2001)的元分析发现,组织公平的三个构面均与员工绩效显著相关,但其中的程序公平对员工作绩效(work performance)的解释力最高(p.295),而分配公平则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解释力最高(p.296)。但Colquitt等(Colquitt,J.A.,Conlon,D.E.,Wesson,M.J.,Porter,C.O.,and Ng,K.Y.,2001)的研究却发现,公平感维度中的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解释力最高(p.437)与上述Cohen-Charash等的研究结论一致,而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解释力最高则是互动公平。以及Miao等(Miao,R.T.,Sun,J.M.,Hou,X.L.,and Li,T.Z.,2012)基于工作满意度的组织公平、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结果关系的研究表明,三维度中分配公平对工作绩效与组织公民行为解释力均为最高,但程序公平却没有显著性影响。基于研究结论的多样性,很难建立假设,但由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组织公平不同构面与员工工作场所行为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别(Hofstede,G.H.,2001)。所以,互动公平在中、西方文化下的重要性可能不同。基于中国情境的Wang等(Wang,H.,Law,K.S.,Hackea,R.D.,Wang,D.,and Chen,Z.,2005)研究揭示,西方人在进行组织公平判断时主要采用工具性原则,而中国人则是情感性原则占主导。表明互动公平,尤其是其中的人际公平在中国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不是说员工一上司关系在西方社会不重要,我们只是强调在中国这种关系格外重要。另外,Chen等(Chen,Z.X.,Tsui,A.S.,andFarh,J.L.,2002)研究指出,与对组织的忠诚相比,中国组织成员更忠诚于他们的上司,因为上司在评估员工的奖励时经常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看出员工一上司关系在中国组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a中国情境下,组织公平三个构面中,互动公平相较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呈更强的正相关。

假设3b中国情境下,组织公平三个构面中,互动公平相较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呈更强的正相关。

2 组织公平与组织支持感

Eisenberger等(Eisenberger,R.,Hm-tington,R.,Hutchison,S.,and Sowa,D.,1986)提出的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POS)反映了员工与组织之间社会交换的意愿(Rhoades,L.,and Eisenberger,R.,2002),是员工对于组织重视其贡献和关注其幸福感的全面看法。基于社会交换与组织支持理论,组织公平感能够使员工产生被组织重视和关心的感觉——组织支持感,即组织对员工积极、可控的对待使得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支持。组织公平中的三个构面(分配、程序和互动公平)恰恰可以被看作是这样一种表示组织支持程度的待遇,分别来自于结果的公平性分配,分配过程的公平性以及人际对待及沟通的公平性三个方面。Shore和Shore(Shore,L.M.,and Shore,T.H.,1995)对组织公平对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发现,二维度的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均对组织支持感有积极影响。进而Rhoades和Eisenberger(Rhoades,L.,and Eisenberger,R.,2002)的元分析指出,程序公平对组织支持感(r=.54)具有正向影响。Ambrose和Schminke(Ambrose,M.L.,and Schminke,M.,2003)基于三维度的组织公平感的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与程序公平(r=.52)、程序公平(r=.53)和互动公平(r=.41)有显著强相关关系。另外,Loi,Ngo和Foley(Loi,R.,Ngo,H.Y.,and Sharon,F.,2006)对基于组织支持感的组织公平与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关系的研究揭示,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均是组织支持感良好的预测因子。然而,Peelle(2007)研究发现,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与组织支持感高度相关,但分配公平与组织支持感则仅具弱相关性。国内的傅升等(2010)对基于组织支持感与领导支持感的企业内的社会交换关系的研究发现,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均对组织支持感具有正向影响。蒋春燕(2007)对组织支持感知作为员工公平感、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间中介关系的研究发现,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都能促进组织支持感的产生。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组织公平三个构面: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对组织支持感知呈显著的正相关。

3 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

基于组织支持理论,组织对员工的支持性的或非支持性的举措均会被看作评判组织是否重视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和关注他们幸福的表现(Eisenberger,R.,Huntington,R.,Hutchison,S.,and Sowa,D.,1986),而组织内的公平就意味着组织对员工的支持性举措及权利的尊重,这能促进员工感知到组织的支持,并认为组织愿意且能够对他们的努力进行回报,而具有较高组织支持感的员工往往会对所在组织存在相对较高的情感依附和责任感(Shore,L.M.,and Wayne,S.J.,1993)。在互惠原则下,员工会很自然的产生一种回报的交换意识,即员工的行为完全依赖组织的支援而定。为此会通过表现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工作行为回报组织。Shore和Shore(1995)研究支持了组织支持感在公平感与员工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相比,组织支持感更可能影响员工态度与行为,即组织的关怀是最有可能影响员工行为的(P.160)。Moorman,Blakely和Niehoff(1998)指出组织支持感在程序公平与角色外行为(如人际互助、个体进取心、个人勤奋与忠诚支持)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并且揭示组织支持感在组织公平对员工绩效的促进作用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将组织支持感作为组织公平与员工工作行为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5组织支持感知对组织公平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6组织支持感知对组织公平a)分配公平、b)程序公平、c)互动公平,与工作绩效起到中介作用。

因此,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研究模型,见图1。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样本

本研究是基于雇主与雇员关系更广泛研究的一部分,所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管理者工作调查问卷》和《员工工作调查问卷》,除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工作绩效由其主管评定外,其他问卷均由员工自行填写。本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中小企业(鞍山、沈阳、本溪、长春、齐齐哈尔及哈尔滨)。研究者本人或委托他人通过该企业的朋友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各相关负责人沟通,确定调查方式。首先请主管针对下属所有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然后按编号将《员工工作调查问卷》发给员工填写,形成下属一领导配对数据,并以现场回收的方式收回。该样本由26家企业中的127个工作团队(2~9名)中的896名全职员工组成,通过研究者本人、委托他人当面个别发放纸质问卷,现场回收方式,共收回127个团队中的639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71.3%。另外,由于数据的缺失和问卷的无效删除(采用Listwise整列删除),最终样本量为119个团队中的483份,回收有效率为53.9%。从样本统计数据看,总体而言,不同类别的各层次的被试分布比较均匀。

基本情况如下:男性占52.8%;25岁以下占15.9%,26-30岁占33.7%,31-40岁占34.0%。41-50岁占13.5%,50岁以上占2.9%;受教育程度看,高职/中以下占5.2%,高职/中占14.7%,专科占30.4%,本科占42.7%,硕士及以上占7.0%;工作任期看,一年以下占8.7%,2-5年占31.9%,6-10年占31.1%,11-15年占20.1%,16年以上占8.3%;所属行业看,服务业占55.5%,制造业占44.5%。

2 测量工具

本研究的问卷主要来源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文献,翻译后的条目经两名人力资源专业博士修订语言,并评定项目的适当性和问卷的科学性。在正式全面的问卷调查前,进行了问卷试答和预调查,以调整问卷的可读性。编译后的正式问卷均采用Likert七点量表进行评价。

组织公平采用Niehoff和Moorman(1993)的3维度方式,分配公平由7个选自Price和Mueller(2002)的条目组成,如“就我的工作量与责任而言,所得报酬是公平的”;程序公平由7个选自Nieoff和Moorman(1993)的条目组成,如“相关程序的制定不持任何偏见”;互动公平也由7个选自Nieoff和Moorman(1993)的条目组成,如“主管能够对我表现出足够的尊重”。

组织支持感采用Eisenberger等(1986)修订的9个高载荷条目,如“在我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公司的帮助”。

组织公民行为采用Williams和Anderson(1991)的2维度方式,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OCBO)由5个条目组成,选自Williams和Shiaw(1999),如“该员工会主动帮助缺勤的同事”;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OCBI)由5个条目组成,分别选自Williams和Shiaw(1999),如“该员工愿意提前上班以处理工作”。

工作绩效采用Brockner等(1992)修订的7个高载荷条目,如“该员工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超出我的预期”。

四、研究结果

1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利用SPSS16.0对初始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量表的Bartlett’s球型检验的结果是:KMO值为.910,Sig.值为.000,表明本量表适合作为分析工具进一步研究。信度如表1所示。各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在.759-.915之间,均大于可接受水平.700,表明各测量项目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信度。另外,测量项目的因子载荷介于.531-.821,大部分为.70左右,没有多重负荷的情况,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判别效度。

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均值,标准差以及变量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所采用问卷的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合理,问卷质量可靠。另外,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均与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均显著相关;组织支持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和工作绩效均显著相关,且均在.01的水平上显著。这为接下来的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1986)。

另外,由于性别与所属行业、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相关;年龄与任职年限、程序公平、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相关;教育程度与所属行业显著相关;任职年限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组织公民行为显著相关;所属行业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组织支持感显著相关。因此,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任职年限与所属行业均为本研究中重要的控制变量。

3 主效应检验

本研究以组织公平不同维度为自变量,员工工作行为为因变量构建模型。组织公平各维度,如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互动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系数(β=.53,p

同理,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互动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系数(β=.25,p

表2所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互动公平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系数(β=.54,p

4 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依据Baron和Kenny的中介效应判定条件,采用层次回归方法进行检验(表3、4所示)。

(1)组织公平、组织支持与组织公民行为

表3可知,基于主效应检验,模型3加入组织支持感后,分配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系数由模型2(β=.53,p

模型6中,程序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系数由模型5(β=.36,p

模型9中,互动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系数由模型8(β=.45,p

(2)组织公平、组织支持与工作绩效

同理由表4可知,模型3中,分配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系数由模型2(β=.25,p

模型6中,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系数由模型5(β=.22,p.05),并且组织支持感在模型6中显著(β=.27,p

模型9中,互动公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系数由模型8(β=.34,p

由此可知,假设1、2、4、5和6成立,假设3部分成立。另外,尽管没有给予假设:表3与4中,通过比较分配公平与OCB(β=.53,p

五、讨论与结论

尽管关于组织公平性的问题已有不少的研究,但是组织公平在现有的模型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特别是东方文化特征可能导致了目前西方研究提出的组织公平与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关系存在不一致性,妨碍了组织施行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应对员工的行为结果。因此,需要不断增加中国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采用多样化渠道取得数据弱化了共同变异带来的影响,克服同源方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可能带来的问题。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支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针对所得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如下讨论意见:

一是,组织公平感通过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成员工作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员工工作行为可以看做是社会交换过程的一种结果,在该交换过程中员工感知到了组织的公平性对待及对其权利的尊重,这些恰好可以被员工看做组织支持程度的待遇,能够提高自身组织支持感。在互惠原则下,为了回报这种公平性对待,员工会对组织表现出更多、更高质量的工作行为。因此,为了激发员工利于组织的工作行为,组织必须确保自身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加强员工对组织公平感和支持感的认知。

二是,与Cohen-Charash和Spector(2001)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本研究显示,相较于组织公平其它构面,互动公平对工作绩效的解释力最强,这与西方研究显示的程序公平对工作绩效的解释力最强不同。相较于西方文化,中国社会更强调员工一上司关系的重要性,与对组织的忠减相比,中国组织成员更忠诚于他们的上司(2002)。因此,当员工感知到互动公平,尤其是其中的人际公平时,将会激发员工表现出更多的角色内行为以利于组织。

三是,本研究显示,组织公平对OCB和工作绩效均呈显著影响,并且组织公平对OCB的影响效果显著强于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效果。这与Aryee等(2004)的研究结果——组织公平与角色外绩效显著相关,而与角色内绩效相关性不显著——并不完全一致。不同于西方,中国情境下良好的组织公平无论是对角色内行为还是角色外行为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也有比较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对我国中小企业组织中改善员工公平感的有效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些具体的、对员工感知影响较大的组织公平性举措是一个很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切入点,并可直接应用到组织管理中。构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同时,一个全面的公平的组织情境将促进员工对组织公平的认同,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提高员工工作行为的更多投入。

其次,与程序公平、互动公平相比较,分配公平则更能影响员工的OCB。表明中国当下的中小企业员工对OCB的表现更重视在最终成果分配上的公正。这就要求企业构建一个公正的分配环境,从而有效的增加员工OCB的表现。而公正的_分配环境是基于公平合理的分配程序的制定,分配过程的合情合理,使分配的结果合理地反映员工的工作投入,合理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及对企业的贡献。

最后,互动公平比分配公平、程序公平更能影响员工工作绩效。这就要求企业在构建高质量的人口资源政策时,不仅需要在成果的分配及分配的程序上实现公平,更应该要求企业各级领导理解、尊重并适当的处理好与下属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要意识到员工的自尊与权利,并关心员工的生活,构建一个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绩效。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克服了其先天的不少劣势,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统计表明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这个数字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可见民营企业在我国国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总体来说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正朝着更合理、更科学、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为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可行的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享受民营企业给我们做出的巨大经济贡献的同时,对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也应该正确认识,通过调查分析,笔者总结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们对待民营企业和国企是两种态度,需要进一步改进;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大部分的民营企业中的设备科技含量低,技术改造的相对滞后,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我国缺乏民营企业服务中介体系;人们对民营企业的“另眼相看”导致的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民营企业的“家长式”、“家族式”管理非常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

二、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分析

民营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着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民营企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总的来所原因有:长期以来人们对民营企业有所偏见,对民营企业没有正确的认知,将民营企业和其他非民营企业很明显的区分开来,以不同的态度对待。导致了民营企业在融资,人才培养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民营企业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低水平重复建设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项目少;粗、初加工项目多,精、深加工项目少;污染环境的项目多,绿色环保的项目少,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世纪,没有有竞争力的、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企业很难在强手林立的市场环境中生存;民营企业中大部分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一直以来,民营企业中都缺乏现代企业有效的管理制度,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的是“家长式”、“家族式”的管理,这样的管理机制在现代企业中就引起权责不清、人才机制不能完善企业运行计划性不强,走到哪里算那里,没有目标、没有规划,使得企业内部矛盾重重,甚至可能引发企业解体。

三、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对策

通过前面对民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首先应该提高人们对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正确认识,总的来说发展民营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们在对待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应该用全面的、长远的、战略性的科学认知和眼光来评价。提高民营企业的地位,就算短时间内无法和非民营企业平等,但是我们应努力的朝那个方向发展。政府应颁布积极的扶植民营企业的政策,解决民营企业在人们心中信誉度不高、融资难等问题。

其次,针对现在的大部分民营企业中科技含量不高的状况,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鼓励科学研发人员到民营企业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向民营企业开放实验室,通过政府不能的努力扭转当下民营企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的局限,让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最后民营企业应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变:从传统的只注重眼前发展到重视战略管理,用全球化、战略的眼光审视企业发展;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到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突破组织局限的人本化管理;从原来的“家长命令式”向“管理制度化,工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操作程序化”迈进;从原来的走到哪里算哪里的无计划发展,到现在的有规划、战略性的发展。

篇4

关键词: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表层因素;深层因素

Abstract:The private enterprise has made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t faced with some constraints at the same time of fast-growing and evolving. The empirical study on private enterprises in Hebei Province showed tha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growth and evolution of private enterprises could be pided into surface elements and underlying factors. Finance, talent person, institutional factor were surface factor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 property rights governanc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innovation systems were underlying factors ;the solution of underlying factors directly determined the solution of surface elements.

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 growth and evolution; surface factor; underlying factors

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国内讨论非常激烈的话题之一,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众多没有解决的内部和外部问题。本文以河北省民营企业的成长与演化为例,对制约民营企业的重要因素展开实证研究。

一、河北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河北省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整体上来说民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解决劳动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民营企业不等同于私人企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民营化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所有制形态[1],当前民营企业在全省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了拉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北省民营企业呈现出了极其典型的发展态势: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加快;民营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尤其是在推动“科教兴冀”战略过程中体现出了主力军的作用;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民营企业自主发展的基本框架也基本确立,民营企业的崛起为河北省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3年以来,河北省民营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年均拉动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逼近全省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已成为是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民营企业具有解决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人才问题的重要功能[2]。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有和集体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吸纳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3]民营经济吸纳就业人员现已占全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0%以上,其中安置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25.3万人。从全省产业结构来看,民营经济已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拓展到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目前全省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从产品结构看,全省民营企业有7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有5个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总数的39%。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突出问题

民营企业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民营企业整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非常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处于全国低层次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地区;行业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平衡,所有制结构不合理,调整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成长的制度、政策、金融和社会环境不完善。

1.民营企业整体收入水平处于全国低层次,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主要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极差。再加上很多私营企业短期行为严重、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投入明显不足,同时缺乏战略眼光和市场开拓能力[4]。

2.经费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营企业的经费是决定其创新能力高低的最重要的指标,经费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差是当前全省民营企业成长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2001年至2005年河北省R&D/GDP比重在全国的排名一直处于全国31个省市的第20-23位。总体看来,近几年河北省R&D投入无论是在总量上、强度上还是在增长速度方面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与河北省经济大省的地位不太相称,表明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出现了背离现象,不符合“科教兴冀”的战略,理应受到决策部门的关注[5]。

3.缺乏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战略管理思想。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的关键,尤其是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规划。当前河北省大多数民营企业沿用传统家族制管理模式,原因是传统型家族企业具有产权的稳定性、决策的灵活性、内部统一等优点,容易被大多数民营企业所选择。虽然家族化管理对当前民营企业来说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但家族化的固有缺陷决定了这种管理模式很难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容易形成管理制度难以有效执行、人才选拔受到限制、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倾向于实行人治管理。另外,从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因此,建立符合现代化生产的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制度成为了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一道门槛。

4.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的金融制度和融资环境不太完善。融资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突出因素,融资渠道狭窄是河北省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中最突出的问题[6]。当前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由于金融制度和融资环境不太完善,使得这两种途径的融资也存在着众多问题。一是贷款门槛抬高导致资金需求者“畏贷”。 目前为防范信贷风险,各家国有商业银行惜贷,普遍上收信贷审批权,抬高了贷款门槛,二是缺乏相关部门认可的企业资信评定机制,政府对企业进行资信评定的作用弱化。三是民营企业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导致金融机构“惧贷”。因此,必须尽快在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民间借贷等方面探索适合民营企业成长的融资方式。

(二) 成长与演进的制约因素

针对河北省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中的两大突出问题,分析造成这两大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没有系统化和明晰化,找出主要的内外因素是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的关键。国内大量研究文献显示制约民营企业创新与演化的主要因素在于人才、技术、资金条件普遍不足,最近一些学者又提出产权结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等应该是最关键的因素。

国内关于民营企业创新与演进的要因到底有哪些,争论一直很激烈。本研究以河北省100家民营企业为样本,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制约民营企业创新与演进的因素主要分为表层因素和深层因素。

深层因素决定表层因素。资金和产权治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但这两种因素确属于不同的层次。资金、人才、制度体系对民营企业成长与演进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中的表面问题,因此称为表层因素,从表面上看资金、人才、制度体系显得很重要,但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解决这些问题的渠道确实非常的广泛,即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但由于企业家精神、产权治理、管理体制和整个创新系统的不健全,却会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这些是内在的深层问题,深层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表层问题的快速解决。民营企业在成长与演化过程中对资金、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产权治理、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系统的完善需求更加迫切,只有深层问题的大了解决,表层问题才可以迎刃而解。

三、对策建议

1.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科技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以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主的政策、科技、咨询等全面的公共服务平台是民营企业快速成长的必要条件。要尽快建立起省、市、县(市、区)三级的民营企业服务体系,以强化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平台作用。主要用于促进民营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2.尽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培育创新文化。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有高效的创新系统来支撑,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就是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大学、科研院所知识创新源的作用,加强民营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强烈互动,从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与成长中的核心问题。民营企业本身资源有限、技术能力落后、面临的主要是生存的问题,而大学和科研院所可以帮助他们进行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并最终提高他们的核心竞争能力。另外,尽快培育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建设的必备条件。

3.加快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民营企业产权治理问题。政府应当从制度创新着手,重点在项目申请、融资贷款、税收优惠等方面建立各项有利于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政策与措施。政府的功能在积极的引导和服务民营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最终目标是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制约因素、推进民营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4.建立资金与人才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家队伍建设和金融体制的改革是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建立资金与人才双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求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必须和金融体制改革配套进行。既地方民营企业贷款融资问题必须和当地企业家队伍、职业经理人队伍的素质挂钩,同时积极鼓励和创造有利条件促进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和境外上市融资,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迎秋.中国经济“民营化”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J].经济研究,1994(6):48-55.

[2] 程路.充分重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4-04-25(7).

[3] 秦淑娟.论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05(26):11-12.

[4] 科技部.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活动统计报告(1998-2005)[R].北京:科技统计信息中心,1998-2005.

篇5

关键词:联合产权制度;民营企业;劳动者产权;和谐劳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5―0122―03

2008年民营经济占我国GDP比重约65%。随着民营经济自身的不断壮大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经济资本化经营所形成的劳动关系不和谐因素明显增加,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成了当代民营企业治理乃至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一、联合产权制度的演变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产权制度是由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整体发展和生产力各要素地位和作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人与人之间的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的不断过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所强调的单一资本产权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建立与生产力各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同构的产权关系和产权制度。在当代世界生产力整体性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在研究当代民营企业产权问题时还不能简单地排斥资本关系和资本产权,同时,更应看到资本产权并不代表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演变的唯一发展方向。在知识经济时代,除了传统的资本因素之外,科技进步和素质日益提高的劳动者在生产力要素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示出来,与之相适应,要求建立一种既能提升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企业产权制度中的地位、作用和剩余产品分配中的份额,又能兼顾资本要素所有者利益的联合产权制度。所谓联合产权制度,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体与劳动者联合体有机结合的产权制度体系。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体包括劳动力要素所有者、资本要素所有者、知识要素所有者、技术要素所有者、管理要素所有者等。生产要素所有者联合产权是指全体要素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权益,要素所有者凭借其所有权参与企业剩余产品的分配。要素所有者联合体的管理机构是董事会,其代表是由全体股东选举产生。劳动者联合产权,是指劳动者集体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权益,劳动者联合起来集体占有、支配、管理企业生产要素,并同时参与企业剩余产品的分配。劳动者的管理机构是自组织性质的企业劳动管理委员会,其代表由全体劳动者民主选举产生。

根据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生产力各要素地位转化的发展规律,结合上个世纪80年代湖南长沙民族乐器厂、五一文公司等单位泛股份制的实践,刘桂斌(1989)提出了联合产权理论,以解决我国企业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资本要素所有者和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之间矛盾关系。这一理论框架为知识经济时代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成因

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约3~7年。据有关资料统计,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率接近50%,部分企业甚至超过7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破产率和人才流动率是正常的,但民营企业平均寿命过短和人才流动率超过了正常的限度(15%以下),既是对企业生产力的破坏,同时也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很多,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不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念、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民营企业领导素质不高、员工的权益意识不强等。但这只是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一些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到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源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是由企业具体的管理制度、组织制度、薪酬制度等直接引起的,而这些制度只是企业核心理念的条例化,核心理念又是由人们对民营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认识、理解和觉悟所形成的,所以,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上述原因,当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实质是单一资本产权及由此所形成的企业生产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这一核心价值的产物,产权关系决定劳动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经济关系所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三、联合产权制度与民营企业劳动关系治理

1.重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基础

联合产权理论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产权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职工持股或分享理论,它强调的是产权分置,即从整体的角度重新分配企业的产权份额。资本产权的实质是资本创造价值,一切只有资本化,才有前途,由此形成资本拜物教。联合产权理论提出从产权分置的角度来重新建构生产要素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企业产权关系。这既是一种产权制度,又是一种现代的分配制度。它把分配过程从过去的市场契约性工资分配深入到产权分配,形成一种不同于劳动者仅限于市场契约性“工资收入”的雇佣劳动的分配制度,确保劳动者本来就应该具有的基本权益,有权参与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配及民营企业的管理过程,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一旦产权分配成为民营企业分配制度的一项主要内容,一种全新的具有刚性的现代分配制度就诞生了。

从价值分配到资本所有权分配,再从资本所有权分配到产权分配,这是从简单商品经济时代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时代,再从资本主义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交换关系的发展规律。在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中,人们遵循等价交换的规律;在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表面上等价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规律演变成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占有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瓦解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所有制占有规律逐步演变成产权分置规律,按生产力各要素在生产力体系中地位的转化确认产权的相应份额。资本要素所有者之所以还拥有产权分置的份额,并不是因为资本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是资本关系的历史作用还没有最后枯萎;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能拥有产权分置的份额,却正是因为劳动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期,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关键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地位转化的客观规律,建立并完善联合产权制度。

2.充分发挥民营企业集体生产力的作用

联合产权制度确立了民营企业员工的产权分置的地位之后,为资本要素所有者和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共同形成“企业命运共同体”铺垫了制度基础。只是处于“打工”地位的劳动者,对他来说,工作还只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是一种与自己对立的异己力量,不可能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创造性

和潜能,劳动者亦不可能享受到劳动的快乐和情趣。联合产权制度有助于改变这种异化关系,建立起一种相对和谐的劳动关系。

随着生产社会化不断地从传统工业化向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生产商品的劳动日益成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集体力的劳动,民营企业的生产力日益表现为一种以知识化、信息化为基础的集体生产力。和传统的工业革命时期相比,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劳动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过程的整体性和劳动者个人的独立性同时增强。联合产权的制度安排,更有利于要素所有者和知识劳动者在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共同点上,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整合,各自留有一定的余地,形成一种有利于民营企业延续、有利于劳动者个体潜能和集体生产力充分发挥的产权制度体系。

3.构建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民营企业文化

由于对资本产权的迷信与执着,不少民营企业形成一种表面上和谐实际上紧张、对立甚至对抗的劳动关系,这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隐性破坏力。一方面不珍惜现有的员工,另一方面又感叹人才难找、班子难带、听话的不能干、能干的不听话,形成一种找不到人、管不好人、用不对人、留不住人的窘境,造成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人才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一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一定会存在着挑选和使用优秀人才的机制,奇怪的是,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却存在着一种淘汰优秀人才的机制,更重要的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家还没有找到形成这种用人悖论的原因所在。联合产权理论则是打开了这一扇神秘大门。只有遵循当代民营企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实行资本要素所有者和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产权分置的联合产权制度,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民营企业文化,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才有可能留住真正为企业长远发展着想并全力以赴工作的管理者和员工。

四、推进联合产权制度建设,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民营企业管理模式

一切企业管理制度都是以调整企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为宗旨。如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执行力、竞争力、企业排名等,那都将是舍本逐末。19世纪20年代初,山西平遥商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功地创建了“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的票号管理制度。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最早运用联合产权制度的范例。出资者即资本所有者,出力者即为劳动者――管理者和员工;所有票号中的总股份中,往往是身股的份额多于银股的份额,如日升昌票号身股的份额占总股份的57%,百通票号身股的份额占总股份的67%。在票号里的劳资关系、劳动关系都非常和谐,所有人号的人由于号规严格,都能自爱,加上号内道德陶冶,故舞弊之事,百年不遇。在上世纪50年代的初级合作社的实践中,也采取劳动力入股的管理模式,很好地协调了劳资关系和劳动关系。

刘桂斌(2007)认为,我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经历以强调资本产权明晰为主导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之后,都会历史性地进入以联合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制度改革阶段。因为,这种制度强调以知识劳动者为代表的劳动者阶层的权益,与现代企业制度所强调的资本产权所有者利益有显著的性质差异,故称之为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联合产权制度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将是构建我国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痛苦而光明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五条成功经验[N],人民政协报,2008―05―09。

[2]刘桂斌,产权经济学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篇6

(一)投资体制机制存在越位、错位与缺位

从体制机制层面来看,民营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环境还不够乐观。一些行业借助行政权力对行业实施投资保护、价格保护、政治保护。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力量实现排他性、独占性的垄断目标,从而无形之中为民营经济的投资准入设置了难以突破的“弹簧门”、”玻璃门”和“隔离栅”。从表面上看,并未限制民营 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但实际上很少见到民营资金投入。最为明显的是经营性基础类投资项目,往往由政府部门组建的投资公司担任项目业主,诸如城建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水务集团公司、城市公交公司、城市燃气公司等一批行政性垄断公司,投资主体单一化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金融等新型服务行业各类民间投资往往难以进入,即使能够进入也要受到一系列前置审批的严格把关,从而形成了金融业国家行政垄断的体制格局。此外,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行业属于特殊行业,需要由地方政府颁发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民营投资会遇到许多障碍。

(二)融资难现象十分突出

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融资机会缺、可选种类少、贷款期限短、融资成本高,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生产经营需要。一是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十分严重。我国金融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市场上的银行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地方性国有或集体银行为主,很少有民营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体制性歧视”,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相当有限。加上不少民营企业没有土地使用权证和房产证,缺少可供抵押的有形资产,因而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能贷到款的,其成本也相当高,利率可能是银行基准利率的数倍。同时,直接融资渠道狭窄。相比于银行信贷,证券市场开放程度更低,对民营企业更加歧视。为此,一些民营企业为了生存,只好不计成本向民间借贷解决周转资金;或通过向内部员工借贷、与相关企业之间借贷、内部股份募集等自我融资的方式筹措中长期资金。这些方式风险大、稳定性差,使得民营企业难以利用其做大做强,影响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社会化服务不够有力

对民营企业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等现象仍然存在,政策交叉、重复、撞车现象严重,扶持资金投入量小、分散、低效;扶持方式沿袭了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扶持方式,受益的仅是少数企业,政府政策效应未体现出普惠。同时,包括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在内的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由于无法从正规渠道融资,不少企业被迫转向地下融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风险。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成熟。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不高,中介市场秩序不规范;商会协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离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求都有很大差距,行业覆盖面较低,多数企业得不到商会提供的服务,即使商会能够成立,由于没有相应的职能,其作用发挥也有限。

二、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问题的成因

(一)思想观念仍不够解放

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合法到合法、从异己力量到补充地位,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期间伴随着各种观念的激烈磨擦与碰撞。由于民营企业的自我发展在前,其法律地位被认可在后,使得对民营企业发展认识的滞后难以避免,人们在思想上还对民营企业发展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使民营企业发展无形之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同时,随着民营经济的日益成长壮大,在社会总资源有限,信贷资金、资本市场份额、投资机会、土地等资源分配不能均等的情况下,奉行效率优先还是所有制性质优先、公平原则还是区别对待原则来配置资源,政策上至今没有明确的条文。实践中,利益的天平自觉不自觉偏向国有企业。尤其是碰到一些涉及民营企业权益的实际问题时,相关部门常常推托应付,而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二)政策法规仍然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了各类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但在某些领域仍然歧视和限制民营企业的投资发展,特别是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市场准入原则,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垄断地位,明显没有给予民营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且中央制定的鼓励政策到地方之后,各地执行力度的差别很大,不少地方中央政策往往很难得到执行。各地虽然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支持,但出台的政策随意性强,临时色彩浓,缺少权威性和指导性,缺少对于民营企业所需的公平大环境的考量。

(三)行政性垄断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

一些地方和行业利用行政权力进行投资保护、价格保护、贸易保护与政治保护,行政性垄断现象较为严重。政府介入产生的保护性和排他性,使得民营企业难以突破投资“”,难以进入基础产业领域。公共服务行业设置了极为严格的准入限制,科教文卫等行业存在严格的审批制度,特殊经营许可证的颁发给民营企业设置了极高的门槛,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难以进入。

(四)金融机构缺乏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动力

民营企业自身不足使金融机构不愿意发放贷款。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问题,难以向金融机构证明自身的信用水平。特别是民营家族企业,家庭生活资金与企业生产资金界限往往模糊,财务处理不够规范,导致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缺乏信任。有调查表明,我国大量的中小民营企业存活期仅3-5年,较高的倒闭率使金融机构主动回避贷款风险。金融机构自身原因也使其不愿意放贷。国有或地方商业银行信贷责任与报酬的不对称导致国有银行扶持民营企业的激励不足,信贷责任人宁可承担“存差”亏损的无个人责任风险也不愿承担给民营企业贷款的有个人责任风险。同时,金融机构发放给民营企业的贷款金额通常比较小,而贷款审查要求可能比国有企业的大额贷款更严,导致放贷成本高,收益低,不合算。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惜贷”行为。

三、优化民营企业投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完善政策法规

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办法,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使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一是统一产业服务政策。在决定企业开办、土地使用、信息支持、财政贴息、税费征收、进出口等方面,政府应当制定不分所有制的政策待遇标准。产业指导目录应明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以减少民营投资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二是统一企业扩张待遇。在企业兼并、入股、收购、整合的经济活动中,监管部门应提供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审批手续,债务处理、资产评估和职工安置等方面,民营企业也应该获得同国有企业相当的待遇。三是统一金融服务待遇。各级金融机构在贷款、结算、汇兑等方面应实行无差别服务待遇。给予民营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与国有企业公平对待,不实行有歧视性差别化标准。用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服务各类企业股票债券发行,建立对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的合法金融渠道。

(二)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

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一是发挥地方性商业银行作用,加强其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地方性银行的发起源头是地方财政,所以其经营上本身就有扶持地方产业的倾向,易于为本地的民营中小企业服务。而且地方性银行具有经营方式灵活、市场反映敏捷的特点,有利于支持规模不大、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二是大力发展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非国有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有很强的向民间筹资和贷款的倾向,有利于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而且,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有利于加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加速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从而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三是发展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在发展初期,民间借贷的作用可能远远大于各种金融机构的作用。在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今天,政府应当合理看待民间借贷,加强引导,使民间借贷整合成科学合理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快捷方便的资金支持。

(三)健全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服务民营企业的意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形成。一是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支持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积极发展互担保。二是务实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对接。牵头组织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重点支持一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项目,推动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组织有效开展政银担企融资合作洽谈活动、融资服务推介会、股权融资活动和投融资论坛等各种形式的融资服务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银担企对接。三是出台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认定办法,认定和扶持一批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树立标兵,推广先进,促进民营企业融资服务工作。

(四)重点推进基础领域及高科技产业的改革开放

篇7

一、民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1.内部控制的需要。

民营企业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收入,有力促进了经济增长,解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必须认识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问题。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一般情况下只能生存三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能取得长期发展?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得到,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中没有建立完善的治理机构,很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健全的内控体制。而作为内部控制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制度,则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

2.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前民营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内部审计就是在企业当中,审计部门审计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过程。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的行为,可以得到大量真实的企业信息,有利于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源配置情况,有利于向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生产成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预防各种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

3.审计产生和发展的需要。

民营企业在刚刚成立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所以在生产经营中不考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认为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是多余的。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当中的分工趋向于正规化与精细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需随着自身的变化而变化,应用现在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再集中,出现了大量的内部有关利益团体间的矛盾,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全部分离,促进了现代审计的出现,所以在民营企业当中一定要建立现代审计制度。

二、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的发展中,一直较为重视资金问题而忽视了制度建设,企业领导层都没有认识到建立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架构一般情况下就是由企业领导者和家族人员负责主要管理,特别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是内部家族成员。有的民营企业领导者认为,只有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负责管理资金,才有利于准确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而设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必要。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当中,虽然也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也只是一具空壳,审计部门和人员在企业当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由于这些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存在,导致民营企业领导者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民营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只能正常进行,本身职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2.独立性较差,没有明确定位。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否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主要衡量标准就是看企业当中的内部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阻力。在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职能,因此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具备独立性。依据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到,很多民营企业对内审机构的地位和职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多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任职与工资标准都是由单位负责人控制的,所以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考虑企业负责人的利益。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在制订审计方案与实施过程中都要兼顾一些个人利益,审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管理人员片面认识内审工作,财务活动严重影响着内审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民营企业的内审工作不能独立进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当中的内审工作还只是涉及查账与留账的层面,审计工作重点还停留在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考察上,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没有考虑风险管理。因此这些工作模式不利于民营企业及时察觉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不利于及时传递真实可靠的管理意见。因此,一定要正确认识民营企业中的内部审计工作职能。民营企业中的内审工作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内审工作人员才能正确行使自身职责。

3.人员素质偏低、阻碍审计工作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先进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也要求具备高素质的内审人员,要求内审人员不但拥有专业技能,而且必须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工作人员工资标准不能与国有企业相比,所以民营企业不能有效吸引高素质的内审人员前来,民营企业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学历水平偏低,接受专业审计技能训练较少等,民营企业审计工作人员素质不能与当前的审计工作相适应,所以急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三、完善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

1.转变民营企业管理层观念,提升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我国民营企业存续的寿命较短,其中存在多种因素,必须认识到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经营范围越来越大,要求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深远影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认识,大力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要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在目前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宣传企业战略、改革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过程中,民营企业管理者要依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到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工作,要让内部各个机构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还应给予内部审计工作以有力支持,在思想与行动上积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决策联系在一起进行评价。

2.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不管哪种形式的审计工作,落实的主要问题就是独立性,要依据一定职权办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做到这些才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它的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与自身权力大小。所以要想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则需使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地位。通常情况下,管理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层越高,其独立性就越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实现自我监控的约束制度,有利于保障所有者权益,在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组织地位应该是不受企业其他管理部门的限制。当前我国企业当中存在多种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在建设内部审计机构时争取做到科学性与适应性,要兼顾企业的经营特点、管理体制模式、人员素质与经营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再有,还需考虑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实用性,内部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3.扩大和明确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范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内部审计工作已不能只局限于查错防弊,还需考虑到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兼顾提高企业竞争力与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所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不断增大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经营审计工作,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与评价,全面考察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为企业提供各种风险预告。当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但包括传统的内部财务审计内容,而且也包括现代的经济效益审计;不但存在事后审计,而且也存在事前与事中审计,审计工作不但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而且也具有前瞻性。

4.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一定要依靠深厚的理论与严格的组织,还需依据国家法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要依靠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要考虑到我国内部审计发展情况,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制订《内部审计法》,以此为标准制订内部审计专业法规《内部审计条例》,要保证其不要与国家其他法律相冲突,主要涉及《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等。利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家实现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在行业统一管理中引入民营企业的管理,保证民营企业内审工作有法可依。

5.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由于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不再局限于财务领域而逐步扩展到经营管理领域,为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还要考虑到自身的战略发展情况与内部审计工作需求,重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部审计工作不同于其他部门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高层具有紧密联系,所以内部审计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二还需重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了迅速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可以引进专业型与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培训,制订激励性措施,要求内审人员不但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而且也掌握经济、法律、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不但拥有准确的观察力与风险意识,而且掌握熟练的审计信息化管理技术,逐步淘汰手工审计模式实现计算机审计与网络审计,才能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优化;问题;探析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财务管理体系潜在的问题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显露出来,极大的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协调, 投资风险巨大,只看重销售、理财环节薄弱等问题时刻提醒民营企业要及时正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加大力度全面整改内部财务管理体系, 有效的避免企业财务风险。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清晰明确。大部分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没有组建基本的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目标不明确,责任划分不清楚,导致企业的各项战略及制度无法实施。很多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都是从家族企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者只注重如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忽视了内部的财务管理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发展的潜在职能。(2)没有体现财务管理体系的主导地位。民营企业没有意识到只有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更快更稳定的推动自身的发展,财务管理体系在民营企业中处于服从管理的位置。财务管理基本上完全服从企业管理的制度或决策,其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面对财务管理问题时便显得无能为力。企业由于没有正视财务管理的主导地位而做出的相关决策,很大程度上会给企业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3)财务管理者战略目光不够长远。目前的民营企业里的财务管理者没有具备财务管理方面知识及技能,也没有科学认识到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大意义。在不具备知识及技能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主动积极的补充这方面的不足,在制定企业发展决策的时候没有在财务理论指导下结合自身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决策的制定太过个人随意化,没有把财务管理体系纳入企业战略的整个目标里来思考。(4)企业对财务管理体系认识不到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规模虽然已经演变为现代型公司的构成,但是陈旧的财务管路理论并没有被,新的财务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民营企业财务职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对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掌握的相关知识无法满足高科技管理体系的需求。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及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只有在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获得优异的成效,才能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体系在民营企业的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管理体系,民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将会举步难行。资金财务上的漏洞会给民营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阻碍,如果不及时清扫这些风险和障碍,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将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

三、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整合民营企业投资筹资策略

(1)组建资金投资效益的保障体系。民营企业进行投资时,财务管理部门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深入市场,进行一系列可行性的分析,汇总归纳出对企业有益的信息。对自身企业进行投资的项目实施多方位多角度的测算和论证,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计划,深入剖析项目投资可获得的回报率。(2)组建高度灵活的资金周转循环体系。制定严格的融资标准,规范融资行为,让企业拥有良好的商业信用。坚持合理科学的筹资体系,尽量避免让企业负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让企业内部的资金逐渐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在进行资金调动时,要把民营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在筹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的时候,不要盲目借债,无形中增加企业发展的风险。(3)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体系监督部门。民营企业内部要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监控。防止企业的财务资金过分分散浪费,使用在对企业没有效益的部分。企业应该制定税后利润相关的分配原则,使资金的积累数额不断增大。财务管理体系监督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及周转实行严格的监督。(4)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督、控制及预测力度。民营企业要加强对收入和支出资金的监管力度,记录资金入账及支出的时间、数额及使用情况等。在实行监管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情况,及时准备资金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收取客户账款的规章制度,照章办事,依法收款,预防客户故意拖延等一系列影响企业资金管理的行为。(5)完善财务预算的相关实施制度。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明确目标利润,在以实现目标利润的原则下,联系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并确保严格执行企业资金的预算计划。从销售预算开始,依据企业财力的大小编制资金支出预算计划,按照预期的销量来确定生产的数量,以此拟定生产成本的预算,再由生产成本的预算来估计生产人工、材料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支出。最后把这些预算材料汇总,就可以编制出整个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支出的预算,综合材料预算表、利润损益表、资金情况表和资金流向流量表。民营企业完善财务预算的实施制度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财务合理的预算会让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避免多方面资金的损失。(6)引入信息化技术,及时掌握企业资金情况。财务信息具有时间性的价值,民营企业经常会因为没有及时掌握相关的财务信息,而错过了很多的发展机会,或者不能及时整改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漏洞,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由此可知,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引入信息化技术,让信息化技术快速便捷的特点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服务。引入信息化技术,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内部会计信息及财务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财务信息失去时间性的使用价值,而导致决策错误等问题,推动民营企业走上科技发展的道路。(7)加强财务体系的风险管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到处都存在着投资风险。民营企业随时都可能面临着经济损失的风险,新世纪经济快速发展, 产生一系列新的风险因素,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多更大的风险。因为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工具不断创新,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速度明显变快,而且从之前有形的物体逐渐演变成了无形的资金流, 管理者的决策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了,这些因素更进一步增加了民营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财务风险。若民营企业不能对自身内部财务信息进行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及对外部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判断,就有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引起投资风险。因此, 民营企业要及时估算环境及市场变化所产生的有害影响, 选择适宜的防范措施,抵御各类风险引发的财务危机。在优化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要勇于创新,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四、结语

自身企业与发展空间的局限性,及民营企业建立之初市场经济条件的不成熟等,一系列因素在民营企业的发展道路上设下了很多的阻碍。这些阻碍是已经客观存在的,民营企业想要突破局限获得更快的发展,就必须摒弃陈旧落后的财务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并具有可行性的资金管理体系。民营企业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必须重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把其摆在主导位置,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职工定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先进合理的资金管理技能,树立科学资金管理的理念,不断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一定会使民营企业在我国将来的经济发展宏图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参 考 文 献

[1]陈慈新.试论民营企业财务管理[J].福建建材.2009(5)

[2]刘新萍.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索[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2)

[3]张秀敏.浅谈如何提升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现代商业.2009(20)

[4]杨艺.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0(7)

篇9

一、民营企业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

(一)民营企业身份的歧视性待遇

民营企业面对的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1.观念上的不平等。主要指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民营企业的各种偏见,认为民营企业很难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相容,民营企业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只能是一种“边缘性经济”。2.银行贷款方面的不平等。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目前,民营资本70%是自筹,从国有银行获取的贷款不足30%。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下半年对贷款满足率的调查,企业反映为68.5%,金融机构反映为81.6%。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民营企业反映最低,虽然民营企业贷款满足率反映为60.4%,但仍低于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群体。3.税赋和法律方面的不平等。在税赋方面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严重的所得税重复计征,法律方面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各类产权和产权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往往在事件的仲裁上更多地被歧视,等等。

(二)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

目前,尽管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都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作出了明确规定,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六条规定:“国家保护中小企业及其出资人的合法投资,及因投资取得的合法收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财产及其合法收益。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不得向中小企业摊派财物。中小企业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有权拒绝和有权举报、控告。”第七条规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其依法参与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歧视,不得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条件。”但是,在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的法律保障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1.民营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混在一起,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产权关系没理清以及其他诸如民营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所形成的产权界定问题等;2.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所列举的个人财产仅仅限于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等个人生活资料财产。随着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角色重要性的加强,个人财产范围不断扩大,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越来越多,上述法律对保护个人生产资料的条款尚不完善;3.目前《刑法》中规定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和非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以贪污罪论处,最高刑罚可以处死刑;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从事同样行为,只以侵犯财产罪论处,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才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定罪、量刑明显不一致;4.为数不少的“戴红帽”的企业或称“挂靠企业”为了迎合所有制的需要,明明属于私人所有,却偏偏注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是“集体”是指哪一级,法律规定却又很不明确。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集体企业产权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产权的主体、地位、界限、获取与转让的法律程序、法律形式及法律保护手段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是作为一种法律规定在操作,而仅仅是作为一种政策规定在运行。

(三)市场准入权利的不平等待遇

市场准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政府补贴要取消;第二是减少行政许可;第三是配套条件要公平;第四就是价格。因此,市场准入权利,就是要保障上述四个方面的公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是,目前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民航、通信和市政设施等方面,民营企业难以进入;有些非战略性、非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民营企业也很难投资其中;有些行业,即使允许民间投资进入,但投资比例、投资形式受到许多限制。如在民营企业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即便是一些已经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在广东东莞当地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有62个,占75%,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2个,刚刚超过50%。2002年底,武汉市随机抽选50户民营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2%的企业希望实行公平的税费政策;58%的企业认为“竞争环境有失公平”。如在土地审批方面,对民营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和面积限制严于国企和外企。在政府补贴方面,一些优惠政策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如国有企业享受技改贴息,国有企业用技术开发费、技改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的政策优惠,民营企业就不能享受,同时,对外资企业实行的许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也享受不到。民营企业权益的法律保护(1)(1)

来源:互联网收集:梦幻网络本站网址:点击数:3【字体:减小增大】

内容摘要:民营企业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有:1.民营企业身份的歧视性国民待遇;2.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3.市场准入权利的不平等待遇。其原因主要有:立法、司法、执法方面的原因;民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等。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宪法保护;二是加强司法保护制度,完善司法程序,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健全法律体系;三是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四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一、民营企业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表现

(一)民营企业身份的歧视性待遇

民营企业面对的来自方方面面的不平等待遇主要表现在:1.观念上的不平等。主要指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对民营企业的各种偏见,认为民营企业很难与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相容,民营企业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基础,只能是一种“边缘性经济”。2.银行贷款方面的不平等。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借贷,甚至有不少来自地下钱庄。目前,民营资本70%是自筹,从国有银行获取的贷款不足30%。据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下半年对贷款满足率的调查,企业反映为68.5%,金融机构反映为81.6%。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民营企业反映最低,虽然民营企业贷款满足率反映为60.4%,但仍低于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属于最难获得贷款的群体。3.税赋和法律方面的不平等。在税赋方面的不平等主要反映在严重的所得税重复计征,法律方面主要是民营企业在各类产权和产权关系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往往在事件的仲裁上更多地被歧视,等等。

(二)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

目前,尽管我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等重要法律都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属作出了明确规定,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六条规定:“国家保护中小企业及其出资人的合法投资,及因投资取得的合法收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中小企业财产及其合法收益。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中小企业收费和罚款,不得向中小企业摊派财物。中小企业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有权拒绝和有权举报、控告。”第七条规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其依法参与公平竞争与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歧视,不得附加不平等的交易条件。”但是,在民营企业财产权利的法律保障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1.民营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混在一起,与行业主管部门的产权关系没理清以及其他诸如民营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所形成的产权界定问题等;2.我国《宪法》、《民法通则》所列举的个人财产仅仅限于房屋、储蓄、生活用品、图书资料等个人生活资料财产。随着个人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角色重要性的加强,个人财产范围不断扩大,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越来越多,上述法律对保护个人生产资料的条款尚不完善;3.目前《刑法》中规定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和非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以贪污罪论处,最高刑罚可以处死刑;非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从事同样行为,只以侵犯财产罪论处,一般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的才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定罪、量刑明显不一致;4.为数不少的“戴红帽”的企业或称“挂靠企业”为了迎合所有制的需要,明明属于私人所有,却偏偏注册成集体所有制企业。但是“集体”是指哪一级,法律规定却又很不明确。更为严重的是,这种集体企业产权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产权的主体、地位、界限、获取与转让的法律程序、法律形式及法律保护手段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不是作为一种法律规定在操作,而仅仅是作为一种政策规定在运行。

(三)市场准入权利的不平等待遇

市场准入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政府补贴要取消;第二是减少行政许可;第三是配套条件要公平;第四就是价格。因此,市场准入权利,就是要保障上述四个方面的公平,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是,目前在一些垄断和半垄断行业,如电力、铁路、公路、民航、通信和市政设施等方面,民营企业难以进入;有些非战略性、非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民营企业也很难投资其中;有些行业,即使允许民间投资进入,但投资比例、投资形式受到许多限制。如在民营企业比较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广东省,即便是一些已经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产业领域,民间投资也很难进入。在广东东莞当地的80个行业中,允许外商进入的有62个,占75%,而允许民营企业进入的只有42个,刚刚超过50%。2002年底,武汉市随机抽选50户民营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有62%的企业希望实行公平的税费政策;58%的企业认为“竞争环境有失公平”。如在土地审批方面,对民营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和面积限制严于国企和外企。在政府补贴方面,一些优惠政策将民营企业排除在外,如国有企业享受技改贴息,国有企业用技术开发费、技改投资购买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的政策优惠,民营企业就不能享受,同时,对外资企业实行的许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也享受不到。

(二)加强司法保护制度,完善司法程序,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健全法律体系

首先,要制定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结构合理有序、既有一定分工又互相协调统一的民营企业法律体系。在制度上使民营企业充分享有公共事务信息知情权,经济利益表达权,政治民主参与权等。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完善司法程序。在当前,一方面要树立司法权威,改变司法的从属地位以追求公平、正义为司法的核心和宗旨;另一方面,要健全法制,保证程序公正,在行动上而不是在理论上,在司法的实际操作中而不是在原则的规定上,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权益,给民营企业以权利救济的司法保护屏障。

其次,当国家的法律中出现了明显的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规定时,我们应通过宪法比较认定这一法律规范无效。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宪法争端审查机制,无论是法院还是其他部门在遇到这一问题都会无从下手。现在提出的“宪法司法化”命题,也仅仅是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远没有达到设计出合理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度。当法律与法律之间、法律与行政法规之间、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之间、地方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出现矛盾时,虽然我国《立法法》为解决上述纠纷提供了依据,我们可利用现有的法律争端解决机制化解矛盾,但是当不同层级的法都背离了宪法的宗旨,违背了宪法关于保护民营企业的规定时,我们就应依照宪法精神认定这一法律规范无效,并对所有的法进行必要的修改。

(三)加强监督,严格执法

鉴于目前在民营企业问题上普遍存在重人治轻法治、重政策轻法律的错误倾向,因此,“管理者必须得到管理”。在现阶段,我们必须尽快制定监督法,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实现硬化规定,消除立法空白,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从而消除行政执法的死角。与此同时,切实贯彻《宪法》、《民法通则》、和《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执法力度,解决民营企业负担过重问题。尤其重要的是,要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执法监督机制,保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该尽快全面实行费改税政策,明确约束政府行为,真正做到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经济上的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民利,避免侵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现象发生。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骗汇、走私等违法活动,查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妨害公平竞争的行为,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二是要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切实转变行政职能,减少行政性审批,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制定市场规则、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责;三是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应建立失信约束机制,任何企业和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都应记录在案,形成“黑名单”,有关信息要在网上公布,使社会公众能及时查询。通过建立企业经济档案制度和个人信用体系,相应减少商业欺诈、恶意拖欠及逃废债务等不法行为的发生,使违法者为自己的不法行为付出极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510~511页。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38~192页。

篇10

一是创新动机较强。在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做大做强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制约因素,成为发展的瓶颈。而民营企业由于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国有企业相比处于一定的劣势,这样就会使民营企业不得不在具有自身优势的方面苦下工夫。通过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而且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后还可以实现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另外,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储备企业的人力资源,这些都将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实中民营企业为了摆脱困境一般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这对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将会产生很强的激励。

二是体制机制比较灵活。民营企业相对国有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历史包袱小,决策灵活,针对市场机会可以很快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决策,而且执行也很迅速,并且企业的技术创新很多都是为满足市场新出现的需求而实施的,有很强的市场针对性,能够快速地进行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民营企业还可以比较容易地和科研院所以及大学科研部门沟通,结成亲密的合作关系,利用科研机构技术密集的优势,针对现实的市场需要,共同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新技术,实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双赢;同时,民营企业在对创新团队和创新人员的激励上也能够充分予以满足,阻力很小,这种灵活的体制和机制能够使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可以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三是企业家具有创新意识。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中,由于长期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局面,为了能和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进行竞争,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家都有较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其中很多民营企业就是由一些旧体制下科技部门的人员脱离旧体制而创办的,他们利用他们的科研成果筹集资金创办企业,从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这部分企业家在经历市场竞争的洗礼后更加体会到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和动力会不断的增强,而且由于他们在技术创新上获得的优厚回报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吸引大批的科研人员利用自己的科技成果进行创业,企业家浓厚的创新意识也会在企业内部形成能够激励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的文化氛围。

四是宏观政策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环境不断改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继续推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取向,以此为契机来缓解能源、环境、就业等危机,希望通过创新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上述目的,关键就要加强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来逐步达到。政府为实现这个目标会给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和优惠的政策,从而对培育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形成正面的激励,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类企业之间原先存在的不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将会得到不断地改善,因此,整个国家政策和宏观环境的改变会给民营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和动力,鼓励民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

二、我国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一是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不足,推进技术创新的资金压力较大。在现代社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活动,民营企业尽管有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但是经常会受到研发资金短缺且难以筹措的限制。由于民营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企业的利润积累能力就比较弱,利用自身的资金积累很难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另外,由于我国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的银行的资金投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出于赢利需要银行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常常会供给不足,政府也少有这方面支持政策的出台,在银行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中,民营企业一般不被认为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因此在研发资金的满足上很难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处于同等地位。另外,我国现在风险投资基金才开始建立,并且其进入和退出渠道不是十分畅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风投基金对民营企业创新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资金方面的压力是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的一个较为严重的瓶颈和制约因素。

二是企业创新人才储备不足。任何技术创新都是由创新人才来实施的。尽管民营企业在薪酬、待遇、职务提升以及满足创新人才个性化需求等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而且可以为创新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民营企业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大、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以及现实待遇等都使民营企业在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人才争夺中处于较大的劣势,加上现在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不断加大挖掘国内科技人才的步伐,因此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面临着深刻的人才危机。而大多数民营企业现有的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技术结构都比较低,很难满足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创新人才储备不足是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现实的障碍。

三是制度环境比较差。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虽说是企业提升自己产品的规格和档次、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从而能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一种自主行为。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它能对国家整体的技术实力提高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技术的外溢效应也能够推动整个产业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巨额投入且回报不确定并具有很大风险的行为,期望完全由市场来推动技术创新活动会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这时如果缺少政府的必要扶持和完善保护技术创新成果制度建设的话,就可能严重阻碍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活动。一方面,如果国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会造成其他企业的“搭便车”的行为经常发生,使企业技术创新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就降低了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不给予必要的扶持,可能会造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会因为缺乏后续资金和人力资源支撑等而中断,甚至搁置的现象频频发生。

四是技术创新方向的迷失。在现今不断趋暖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环境下,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热情会不断高涨。如果缺乏政府必要的指导,民营企业可能会陷入竭力追求技术的新奇特,而忽视技术创新活动应和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由于好高鹜远,会导致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迷失真正的方向,其结果是技术创新活动不能在提升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降低了企业对后续的技术创新能够保持持之以恒的激情和动力,结果,欲速则不达。

三、通过技术创新推进民营企业发展

一要选准技术创新的方向。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营造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技术创新的方向。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相比,在现时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所以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取向比较现实的选择是针对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准确的定位。这种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也容易快速地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减少技术创新成果的沉淀。民营企业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成果进行新产品开发,开拓新市场,弥补市场的空白,特别是提供出能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这样就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工艺和流程,更节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这样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还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快速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的技术创新不需要企业刻意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只需要适用的技术创新,但特别强调要具有快速反映能力,而这正是民营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

二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组建技术创新团队。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民营企业要想弥补自身创新人才和团队的缺失,就要加强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灵活性的优势,利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吸引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加盟,在企业内外树立人才立企、人才兴企的理念,为他们研发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面对现在“人才争夺战”越演越烈的趋势,民营企业要想不断获得技术创新上的突破,长期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必须能够留得住、用得好人才,不能让企业里的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流失,企业必须转变观念,在企业内部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同时还可以试行对企业的科研人员进行股票期权激励,并为他们拓宽晋级晋职通道,使这些科研人员能够和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并能共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从而保持技术创新队伍的稳定性。另外,民营企业还要加强对普通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层次和职业技能,为顺利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减少阻力。民营企业还可以采取借用“外脑”的途径,加强和科研院所和大学科研部门合作,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并允许他们采用技术入股的方式,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人才不足的现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