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比国企业的优势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企业比国企业的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营企业比国企业的优势

篇1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产权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两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驱动和真实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缺失是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动因,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供需主体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低廉的会计作假成本.治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主要应从解决产权制度缺陷入手,而加强审计监督、加大会计作假成本以及建立会计人员的准入退出制度是治理民企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失真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同一国家的不同组织,只要有会计信息产生也就程度不同地存在失真问题。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以说是一个顽疾,如果不努力根治,它对世界经济发展都将起阻碍作用。我们国家有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如何治理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管理学界都已经将其当作研究的重点,并且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纵观我们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所有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些共性进行的。但是,我们国家需要提供会计信息的组织千差万别,既有营利性组织,又有非营利性组织,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中又有不同的类别,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组织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都一样,而且治理对策都可以通用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典型的营利性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比较研究,以揭示在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下,由于产权组织模式存在差异,企业利益关系人的分布状况、目标取向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度都将不同,因此,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将存在重大差异,进而对不同组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对策也应个性化。

二、两种企业的产权组织特征

产权理论认为,所谓产权,它是以财产权为基础所形成的权利集合体,这个权利集合体由一组权利构成,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所享有的所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对企业来说,其实质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不同的产权组织特征。

1.国有企业的产权组织特征。

由图1可知,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根据“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国家对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所有权,盈余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组成部分,其素取权同样属于国家。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现在的国资办及其下属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的监督权,即对国有资产进行宏观管理,并对国有企业财产的保值增值状况实施监督,但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权。国有资产投人企业后,国家派出经理人员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于是企业经理人员便拥有了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即享有了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国有资产的权利,从而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产权组织模式表现出如下特点:(1)企业所有者只有一个国家(从这一点上,国有企业类同于民营企业),但目前由于国家并没有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来代表它行使所有者职能(尤其是剩余索取权),所以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事实上虚置。(2)国家通过行政任命或签订委托协议的方式与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建立起一种委托关系,由经理人员行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这种经营管理权行使的好坏决定于国家对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事会等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状况实施监督,也就是监督企业经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由于它们既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因此,缺乏根本的利益机制和动力机制,所以,这种监管将是非常低效甚至微弱的,而且还不得干预企业的经营权。(4)在缺乏所有权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接近彻底分离,从而使经理人员的权能急剧膨胀。(5)由于经理人员权能的极端扩大,国有企业职工的行为完全由经理人员管理和控制。

2.民营企业的产权组织特点。

由图2可知,不管民营企业的业主是由一人还是数人组成,他们的产权主体都可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说,他们的产权主体是唯一的,而且民营企业的业主既是企业产权的所有者、又是产权运行的管理者,集所有权(剩余索取权)与经营权(监控权)于一身,形成了一种“最有效的(产权)制度安排”。民营企业的特点是由于监督而提高的劳动效率所带来的收益全部归业主(监控者),而不是在全体成员之间分配,这是有效监控的源泉。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产权组织特点就是:(1)业主就是产权主体,他是已经人格化的个人或组织。(2)业主的产权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高度的集中和统一。(3)企业里雇员的行为直接接受所有者的监督,并以所有者的利益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含义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内容,那么,相对应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信息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会计信息失真包括特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等。

会计信息失真的类型主要有三种:(1)规则性失真。它是指会计规则本身的缺陷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主要原因是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2)行为性失真。它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未透彻理解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无意而为之。(3)违规性失真。它是指会计规则执行人违背会计规则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而为之。每个组织的规则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具有一定的共性,都可通过会计制度的完善和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得到治理,而违规性失真由于是会计主体的故意行为,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动机,本文主要针对两类企业的这种会计信息失真进行分析。

四、两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动因

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人员通过运用一定的会计核算 工具,付出自己的劳动而生产出来的一种特殊产品,它可 以用来反映一个企业特定时日的财务状况、特定期间的经 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反映企业产出的一个媒介,可以作为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根据经济学的“产品供需理论”,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产品,其供需主体的行为受经济利益的引导,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就是用户的需求水平和提供者的供给水平经过多次博弈,实现某种利益均衡的过程,那么企业失真的会计信息也就是这个博弈过程的产物。 1.信息提供者的利益驱动和真实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缺失是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动因。

国有企业的经理与投资者国家是一种委托关系,在这种委托关系中,委托人通过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对人的经营行为实行激励和约束,而这种激励约束机制的实现要借助于会计信息。会计人员本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但在国有企业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下,由于所有者事实上的虚置,经理人员的权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会计人员作为国有企业的职工,其行为受经理人员的完全监控,会计核算和监督完全以经理人员的利益为核心,会计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经理利益,经理人员成为了实质上的会计信息提供者。

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经理人员,他也是理性的经济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他经营的目标。对企业经理来说,他自身的利益目标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报酬,同时也包括休闲娱乐、物质享受、职位升迁、社会地位和名誉成就等各方面。在国企经理对企业的委托过程中,其行为理论上应该按照委托的契约进行,他自身的利益也应通过完成契约来得以实现,但在国企两权分离的产权制度下,一方面由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善,经理有空可钻,另一方面由于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监管效率的低下,国企经理有可能通过会计作假,一方面掩饰在工作中出现的“偷懒”、挥霍国有资产等“败德”行为,另一方面夸大经营业绩以形成业绩好的经营形象,得到契约规定的各种经济利益(如奖金、承包兑现)和政治荣誉(如先进、劳模、提拨、升职),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水平也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因素。国企会计信息的需求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债权人、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他们也都是相对理性的经济人。对政府部门来说,它在经济生活中具有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者双重职能。虽然在履行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税收管理、对某些特定行业进行管制的职能中政府部门有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但由于在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中,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它对国企经营管理的盈亏没有直接责任,但政府部门官员的个人利益特别是个人的升迁却与他所管辖企业的产值、利税等经济指标有关、有关部门出于自利的动机,往往希望那些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不要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甚至强制或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资料,或者同企业合谋,共同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就 是政府有关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需求的一种体现。债权人 是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但由于我国的银行政企不分、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和必要的竞争机制,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为尽力占有更大的信贷规模而把资金风险转移给银行总行,银行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往往流于形式,往往是在确定贷款项目后,再“制作”所需的会计信息,所以最终也未形成对国企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至于国企职工,由于其行为完全受经理人员监控,他们在企业中经济利益的实现往往依赖于经理人员各种利益的实现,所以他们也缺乏对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

国企经理出于自利的动机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而代表国家的政府部门以及银行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难以成为真实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因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得以流通和继续生产。

2.信息供需主体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低廉的会计作假成本是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民营企业是一种主体所有权明确、产权边界清晰并能人格化、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和统一的产权组织形式,它不会因为产权制度的缺陷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但它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在现实中也常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它并不是抽象的数字或文字,它代表了一定的经济意义,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它可以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在民营企业,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提供者和需求者将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因而会计信息供需主体的经济利益就会存在冲突,这种冲突有可能导致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民营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核算以业主的利益为核心,而业主的利益目标就是税后收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除了努力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外,千方百计寻找扩大经营所需资金以及竭力减少税收负担就往往成为业主常用的手段。为了筹资,民营企业希望能向银行贷款或能找到合适的新合伙人,而这两个融资对象都要求企业经营业绩好,资产实力雄厚,但中国的民营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选择的经营领域一般都是具有高度竞争性的,资产利润率较低,于是民营企业就有了通过会计作假,粉饰经营业绩的动机。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税收方面对民营企业并没有什么优惠的政策,民营企业为了在夹缝中求生存,便想方设法使税收负担尽可能最小化,少列收人多计支出就成了民企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为了通过会计作假实现多重目标,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往往对不同的需求对象还呈现差异性,也就是说,会计两套帐、三套帐的现象经常存在。

其次,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之所以一直存在,还因为会计作假的成本远远小于因作假而获得的收益。税务部门发现会计作假偷逃税款的行为时,一般也只要求补缴税款再加点滞纳金,很少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罚款,而且税务部门对某个企业的检查往往几年才轮到一次。作为贷款单位的银行,当发现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时,除了不放贷以外几乎无计可施,而且民营企业在银行能贷到款主要还是靠一些个人关系,所以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审查基本上是走过场,很少有银行去真正检查企业会计帐的。

四、两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针对两种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下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

篇2

计划经济还没有退出舞台

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后,大家都很关心“国进民退”的话题。其实经济紧缩的时候,民营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现象比国企明显,从而会出现退缩。但不能认为“国进民退”是一种正常现象。

从1979年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巨大变化和发展,首先归功于体制的改革,也就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能不能说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制度,另一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不把这两个支柱搞掉,计划经济就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当然,并不是说市场经济中就没有计划。

实际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为什么要有国有企业?是因为国有企业应当自觉地完成国家发展战略,如果国有企业连这个职能都不能履行,那么要国有企业干什么?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朝着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面发展和改革。国有企业下一步的任务主要是进行重组,同时,国有企业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比如行业垄断,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结合等等。

要使民营企业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就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给它们以影响、对它们有吸引力,这样它们才会转到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的战略上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什么大量民间资本不投向实体经济,而投向虚拟经济或者参与资产炒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领域是限制民营经济进入的。民间资本没有好的去向,于是纷纷流到资产市场。即使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由于竞争不公平,利益常常得不到保证。“新36条”是一个重要信号,要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国家需要发展的领域和行业。

国企和民企是各有优势的。国企的优势是资本雄厚、技术力量强、人才多;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自负盈亏、敢于冒风险,所以应该把二者优势结合起来,二者可以更好地合作。今天,国有企业能够保持盈利的现状,如果没有民营企业的协作配套行吗?假定民营经济萎缩了,难道国有企业就能够一枝独秀吗?不可能。

应该说,无论“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都不是政策追求的目标。我们政策目标应该让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至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进退机制,前提应该是公平竞争。谁的竞争力强,就把其他企业淘汰掉。

从国有企业的角度看,民营企业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大型国有企业,离开一大批民营企业怎么能发展起来?计划经济时代国企没有竞争对手,自身也难以有大的发展。现在有了竞争对手,在市场中各自应取长补短,才能有所提高。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看,民企也并不需要追求“国退民进”。尤其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的企业,都是民族企业。无论哪个企业,只要竞争力强,能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就是我们的骄傲。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形成互赢、共赢的格局。

政策是民企转型的障碍

但是,有些国有企业似乎不愿意和民营企业共赢。我在调研中发现,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债款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地方,小企业交货后至少三个月后才能收款,很多拖到半年以上。很多国有企业、大企业还在推行“零库存”制度,即把仓库腾空。小企业作为供货方竞争激烈,为了拿到订单就要有超常规储备,以便随叫随到。小企业本身资金非常紧张,遇到拖欠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企业拖欠问题还要和融资难问题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没有一个地方不反映融资难。人民银行汇报说解决了融资问题,但民营企业仍反映融资难,为什么?因为统计方法有问题。雇员3000人以下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银行说给中小企业贷款,实际受益的都是中等偏上企业,至于中等企业、中等偏下企业拿不到贷款,小企业更不可能拿到,这些才恰恰是民营企业的主体。我们在与小企业家闲谈中了解到,很多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实际上靠高利贷、地下钱庄,它们没有正规融资途径。

商场不是战场。战场上,一方吃掉另一方为胜利。商场上,我们今天是竞争者,说不定明天就成为合作伙伴。只要市场能够做大,企业都能得到好处。肥水要流入外人田,企业自身能做大,市场也能做大。一家企业兼并另一家企业,目的应当是实现双赢、共赢。企业家要有这种眼光。

有了这种眼光,就会发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是有广阔前景的。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应该发展、平行发展,走到国外的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都是中国的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创造的品牌都是民族品牌。

事实证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可以很好地合作共赢。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我们都在谈经济转型。原本,经济危机是逼迫企业进行转型的重要因素,但转型尚未完成,经济已经很快回升,转型没有达到预想目标。经济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应该是国有企业的主要责任,但是因为投资决策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国企在很多投资决策方面还没有承担作为市场主体投资的决策权;资源定价体制的改革又遇到了困难,资源定价的不合理加剧了结构的不协调;由于结构调整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地方的GDP增长率,地方政府下不了决心,从而影响了国企的转型;尤其是既得利益的存在,让国企对行业垄断的利益感到满足,大大减少了创新的动力,这些因素决定了国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经济转型没有收到预料的效果。

而民企没有体制的束缚,但是也不急于转型,主要是因为政策上还存在障碍。一是对民营企业非常重要的融资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技术人才,包括熟练工人储备不足,人才引进又存在各种问题。在辽宁调研中我发现,职称、户口、社会保险等问题都是技术人才流向民营企业的重要障碍。三是技术转型必须有市场,这样才能有效益,但市场对民营经济存在很多限制,甚至准入问题尚待解决。在广东和辽宁,民营企业家都对进入政府采购名单难反应强烈。不被列入政府采购名单,即使产品创新做得再好,也无法得到市场,产生效益。总之,以上融资问题、技术力量问题、市场准入问题得不到解决,民营企业靠一己之力,很难完成经济转型的任务。

国企的优势在于技术力量雄厚、规模大,民企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敢于创新、敢于自担风险。2011年年初的“光华新年论坛”上,我给国有企业的掌门人提出了一个思路,告诉他们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是可以成为国有企业的合作伙伴或配套的协作单位的。最近,国企跟民企在自主创新方面,正在探索合作的形式,大约有三种合作形式:一是纵向模式,即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有国企和民企,要共同探讨本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以取得自主创新的突破。二是横向模式,即同一个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国企同民企合作,共同解决本行业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解决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三是子公司模式,双方出资、出人,建立子公司,把国企和民企的优势都吸收进来,专门从事研究、开发、推广。

在自主创新上,国企和民企可以合作。在扩大就业、打造品牌、抵御危机等方面,国企和民企也可以很好地合作。

市场是“开发”出来的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做精、做稳、做强。企业不在大小,精才能强;稳才能做大,大而不稳,迟早要垮。我经常讲,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今天正是我们靠智慧的阶段。要大发展必须有大智慧。要有大局意识,要了解当前形势和经济走向。

有了大局意识,就会时刻关注形势和经济走向,就会发现市场是变化的。静态地看待市场,市场就这么大,你占的份额多了,我占的份额相应的就少了。但GDP是增长的,人均收入是提高的,所以市场将扩大。不仅如此,市场还是可以创造的。民营企业的体制决定了它的灵活性,加上大量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船小好调头,民营企业要千方百计去寻找和创造新的市场。

市场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1.开发新产品,就等于创造了一个新市场。假定国外已经有了某种产品,而某个企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样意味着创造了一个市场。这叫做再创新。再创新不等于侵犯别人的专利和知识产权。

2.赋予产品以新功能,等同于开发一种新产品,创造一个新市场。今天的手机同十多年前的手机相比,功能增添不少。消费者不断购买功能更新的新手机,新市场也就产生了。

3.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求创造供给,创造市场。快餐食品、方便面,都是先有对消费品的需求,供给就产生了,市场就创造了。

4.随着新产品的开发,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服务就兴起了,市场也就扩大了。这方面的例子可以举很多。例如,许多家用电器被开发出来以后,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服务,如修理服务、租赁服务等等,随之兴起,市场必然相应扩大。

5.换一种营销方式,可能发生一场市场革命,从而也就创造了市场。房地产市场上的按揭,还有各种消费信贷方式,都导致了市场的革命,创造了新市场。

6.在变动的市场中抓住机遇。这与不同行业、不同商品的销售规律有关。以服装和粮油市场为例,一般说来,服装和粮油的收入、价格和销售量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假定价格上涨,以及收入下降,粮油的销售量变化不大。因为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都需要购买粮食和食用油。服装销售量却不一样,低档服装可能销路减少较多,因为低收入者在减少收入时,首先顾吃的,服装可买可不买的不买。高档服装的销路不一定下降,因为购买者是高收入者,他们只要想买衣服就会购买。从这个例子可以联想到其他商品的情况。

总之,一个有眼光、有胆量、又有组织能力的企业家,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市场、扩大市场的企业家。企业家可能也是某一专业的专家,但也可能不是某类专家,企业家就是经营管理专家,他站得高,看得远,能用人。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企业家要学会看政策

我们天天讲“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民营企业的机遇究竟在何处?其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讲得很明确了。

经济转型后,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可能在四个方面。一是新能源和汽车行业技术改造。新能源能够减少污染,节省石油,带来全球汽车行业的改造。国际上对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如果我们的技术不符合标准,我们的产品就无法走出去。中国必须对此心存警觉。二是新材料和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和房屋建筑业的改造。如果能够在新材料方面有所突破,在数控、智能装备制造方面有所创新,建造出全新的住房,我们就打开了市场。三是环保产业。要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环保产业,带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四是生物科技新医药,包括新型农业。这些行业未来前景很广阔,百姓衣食都在其中,大有发展潜力。

这四个突破口都需要技术创新。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敢于承担风险,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的潜力是国企不具备的,但是很多民企没有利用好这个优势。企业当然要重视现实收益,但未来收益却更加重要。企业要兼并另一家企业,重视的不是它目前值多少钱,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而在于今后值多少钱,能带来多少收益。企业的任何投资,都应当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有眼光的企业家一定是能清醒地、准确地判断投资和未来收益的企业家。自主创新,既着眼现实,更着眼未来。贴牌生产不可能持久维持,即使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买来的,也是买不来的。

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一边抱怨“用工荒”,一边死守着沿海不走。但真实的情况是:一方面“人找事”,另一方面“事找人”。我们遇到的其实不是“用工荒”,而是“技工荒”。目前,国家大力增加基础建设投资,修建公路、铁路主要需要农村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劳动力,但仍无法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部分返乡农民工还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其中有些人外出打工多年,体力不如农村中刚出来的年轻人。而且,他们多年来在沿海制造业中工作,已经掌握一定技术,有一定经验,他们不愿到基建工地工作。对这些人,可以扶植他们回乡后创业。

而另一方面,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民营企业不要老把眼睛放在传统的沿海发达地区,应该放在内地。在那里,民营企业不但能解决“用工荒”问题,还能比国企更容易地招到合适的技工。但企业的内迁绝不要带来污染源的内迁。该淘汰的就淘汰,不要把技术落后、有污染的企业内迁。技术落后和有污染的企业,要先技术改造,改造了再内迁。

让我再回到一开始的话题,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迅速发展。

我最近到重庆调研。重庆出台了一个政策:大力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什么是微型企业呢?一是包括业主本人在内,工作人员不超过20人的,就是微型企业;二是创业时的资本不超过10万元。微型企业可以得到政府所给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资金全补助;帮助得到小额以解决融资难问题;政府承担职工培训费用;加快注册登记、银行开户手续等等,这就掀起了全民的创业热。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直接投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也快速增长,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促进各国开放经济实现国内外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了这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经济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从原来的一无所有,到今天的规模比重占主体,从原来的弱不禁风到如今在海外市场争夺贸易利益的力量强大,民营企业通过自身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挖掘自身体制优势,已经逐步变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同时,也悄然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渐渐形成了既有国有经济和也有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民营企业也随着在国内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渐加快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脚步,并且海外投资收益成效显著,而且在民营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促进下,今天的我国已经不仅仅是外国直接投资接收国,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资本输出国而民营企业也渐渐成为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新增主力军,具有较强的对外直接投资潜力。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分析

1.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凭借产权清晰、经营灵活等优势,在国内竞争中通过对外的直接投资实现“走出去”战略,在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了国际的市场竞争合作。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方式,主要集中为以合资企业为主,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后,已经逐步涉及了收购兼并等国际投资方式。但是,一般在对外直接投资初期,受我国企民营业资本资源与防御风险能力及对国外市场的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加上我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相对西方企业来说规模较小,核心竞争力较弱,我国民营企业更愿意采取合资经营的方式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在境外的分公司或子公司的销售与管理逐步实现本土化,同时进入经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愈来愈受到国外市场和地区的关注。

2.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特点分析

我国的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之所以有如此良好的表现,并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主力军,究其主要原因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几个特点:首先,虽然我国民营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特点明显,但在我国,大多数的民营企业因为产权清晰,而且完全实行自主经营,并且自担风险,就促使民营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意识较强,自负盈亏让企业的激励机制较完善,生命力极强,有很大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其次,我国民营企业在许多产业上有较为充分的技术积累,形成自身独特的产品优势。许多产品都享有非常高的国际声誉,而且具有不可模仿难以替代特性,体现了民营企业产品开发的差异化优势因此获得比国有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中,民营企业与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不论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方面还是在生产资源配置方面等,都具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从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使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以更充分的通过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从而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

二、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1.我国民营企业的直接投资规模小融资难

在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民营企业中,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由于企业的规模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企业规模相比较小,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偏小,自然也就很难在海外市场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更无法与世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进行竞争。再加上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一直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为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头子的东道国并不熟悉,同时因为国内金融机构自身的资金制约等因素使其没有足够资金金融能力通过信贷,给予民营企业在国际海外市场进行融资更多的资金援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我国的民营企业又因为自身资信等原因,很难找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在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海外市场投资中面对风险较大,投入的资本金明显不足,导致民营企业直接投资的规模难以扩大。

2.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技术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

我国的民营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不足,不但体现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同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民营企业现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行业中,我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对商品的加工制造业环节上,而许多产品,特别是那些高端产品核心部件,我们的生产依然依赖从国外进口才能生产。加上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的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很难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是民营企业的投资赢利空间大幅缩减。

3.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不合理

虽然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已经遍布世界近160多个国家与地区,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不够合理。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大多数都是集中在港澳台与亚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而对发达国家的投资明显偏少。我国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上也不够合理,体现在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过分集中在对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几乎没有,还有投资偏重在对消费品的投资上,而对生产资料的投资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与国内生产企业的断割,不连续,加大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经济效益。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方式结构也不合理,在我国近80%以上的民营企业中,几乎都是属于新建的企业,并且投资方式集中为合资方式,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如跨国收购和兼并方式等,利用得非常少。

4.民营企业缺乏高素质人才

我国民营企业要想扩大对外投资规模,提高对外投资水平还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国际上多数海外投资企业,都是从自己企业中选派的优秀管理人员,但因为对海外市场的不了解,因此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表现为缺乏国际经贸知识,缺乏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决策的能力,成为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处在被动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5.政府及企业在管理和服务体系上尚未健全

首先,政府对整个产业的外投资宏观管理薄弱滞后,对海外投资缺乏宏观管理规划指导,政府的引导缺失,造成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没有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还有就是政府对外投资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而且现行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不适应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投资的国际竞争需求。再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政府实施的各项相关政策和法制建设滞后,对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制约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

三、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

1.优化投资结构,实行对外投资的多元一体化

民营企业要及时调整海外投资产业结构,积极投资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能继续停留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初级状态。民营企业需要在保持现有投资产业基础上,继续加大制造业、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在海外逐步形成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先导的投资市场体系。加强高新技术的制造产业投资,通过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实现获得发达国家优秀企业产业核心技术能力目的,从而带动我国国内产业的进步;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要继续加强我国在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的投资比重,不但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回报,还可以为我国的制造业在海外市场投资提供优厚的资金支撑。

2.调整技术战略以形成海内外一体化

如今的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主要是研发海外子公司,因此我国的民在海外大量设立研究开发中心,通过在子公司的经营,将母公司产业的核心技术通过在海外的研发机构研究开发,更好地向外、向国内辐射扩散,实现技术开发成果在母公司和全球其他子公司的有效共享。同时通过海外子公司将海外的科学技术发展转化为规模经济的利益。因为任何技术创新都依赖于相对大规模的市场,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要积极借鉴跨国公司发展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技术战略。此外,要注重对企业技术的控制性,倾向推荐于采取独资方式。

3.投资区域不断扩大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

多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区域一直主要集中分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及与我国相邻的周边地区,的确积累比较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相对扎实的投资基础。因此,未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除了要继续保持在亚洲地区原有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优势以外,还要积极努力扩大对拉美地区以及非洲地区的投资规模,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的同时,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更多的产业提升机会。同时不断加快传统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向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步伐。尤其是选择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合理适当的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并且通过投资的合作开发方式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的压力。通过寻找产业内外的差异,尝试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力度,学习收获到世界领先的产品技术,有利于加速我国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4.建立政府对民营企业直接投资的政策扶持体系

通过有利的资金支持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资金瓶颈的难题,尽量运用政策扶持方法来降低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遭遇的各种障碍。加强对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同时加强国内民营企业面向海外投资的人才培训,尽快培养我国的民营企业稳定的对外投资人才队伍。继续引导推进本土化战略,逐步推进我国民营企业成功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战略,学会本土化的经营方式,融入到东道国的经济当中,通过这种跨国公司的当地化经营方式,实现与东道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我国政府要不断加强与民营企业主要投资目标国的沟通与往来,不断积极地推进与各国政府的资源和投资合作机制的完善,并逐步实现在原有合作机制基础上扩大与其他相关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在民营企业的所得税、外汇金融管制及贸易补贴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扶持,形成整体的合力,促使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扩大规模,提高海外市场收益。

5.完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要求享受到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给民营企业发展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并逐步放松对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不必要的体制束缚,减少或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行政干预,适当的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民营企业的资金不足和对外投资成本过高的压力。继续完善有关民营企业经营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保证民营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享受的同时,获得法律的有利保障。从法律上规范和指导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方向、经营主体、投资方式、产业布局更加合理有序,促进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化,保证我国对外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以外,政府还要积极改进和完善海外投资企业的服务系统,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息提供服务。积极学习借鉴国外跨国企业的发展先进经验,逐步建立针对民营企业实施海外直接投资政策的管理服务系统,对民营企业投资与合作项目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动态分析,并配合调整相应的国家政策,帮助民营企业更多了解相关的海外投资政策和法规,为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投资创造机会。

四、结束语

不容置疑,民营企业在我国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日益增强,民营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必将得到更多的市场空间扩展。即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中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信只要民营企业自身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同时政府也能继续在政策上对其积极引导,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并逐步解除对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约束,那么未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必然是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必然会成为我国国际市场竞争中最骨干的核心力量。

参考文献:

[1]曹玉书.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J].中国投资,2009(7).

[2]王其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特点与问题[J].国际经济合作,2010(9).

[3]赵伟.中国企业“走出去”―政府政策取向与典型案例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吴文武.跨国公司与经济发展[J].经济研究,2010(6).

篇4

一、宏观调控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一)投资、出口和消费需求持续向好

从投资需求看,46.0%的被调查者(以下简称“人”)认为政府投资需求“很旺”或“较旺”,22.4%认为“合适”,31.6%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48.9%的人认为民间投资需求“很旺”或“较旺”,14.5%认为“合适”,36.6%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同时,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当前投资需求“很旺”或“较旺”,比上年(数据源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3・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的民营企业)的比重。表明投资迅速攀升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从消费需求看, 26.8%的人认为消费需求“较旺”或“很旺”,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32.6%认为“合适”,40.6%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

关于国内市场形势,30.9%的人认为好于上年,44.9%认为“未变”,24.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6.7个百分点。这表明消费需求不足现象在上年得到缓解的基础上,2004年仍基本处于好转趋势。

从外贸出口需求看,35.5%的人认为出口需求“较旺”或“很旺”,23.2%认为“合适”,41.3%认为“不足”或“严重不足”。关于企业的出口形势,31.5%的人认为“好转”,56.4%认为“不变”,12.1%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9.4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比上年多3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的出口形势基本延续上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宏观调控并没有对外贸出口产生明显的制约。

(二)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企业在融资、运输和征地方面难度加大

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次宏观调控中,认为“没有影响”的民营企业仅占5.6%。在受到影响的企业中,57.1%的人认为宏观调控“加大贷款难度”,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据来源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4・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以下所列比较数据均来自此调查)高4.1个百分点。其次是“运输更加困难”(43.6%)、“征地更加困难”(39.9%)。58.1%的人认为企业目前资金“紧张”,41.1%的人认为2004年的融资环境比上年“恶化”,46.9%认为“未变”,12.0%认为“好转”,认为“恶化”的比认为“好转”的多29.1个百分点。三成左右的人认为宏观调控带来“市场需求减弱”和“企业发展前景难以判断”。还有25.9%和19.1%的人认为宏观调控使企业“投资受到限制”和“行政审批更加严格”。

调查结果还显示资金紧张并没有加剧企业间的相互拖欠。21.4%的人认为目前企业应收账款“高于正常水平”,62.1%认为处于“正常”水平,16.5%认为“低于正常水平”。整体情况甚至略好于上年。

从“运输”和“征地”角度看,这次宏观调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中西部地区企业感到“运输更加困难”的比重比东部地区高10多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企业感到“征地更加困难”的比重比中西部地区高6―10个百分点。60.6%的人认为铁路运输“供不应求”,比上年增加35.1个百分点。

二、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一)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比上年有所回落,企业间差异明显

关于企业经营状况,40.6%的人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8.5%认为“一般”,10.9%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29.7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3年和2002年的水平分别低10.6和5.9个百分点,说明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比较良好的景气状态。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不佳”的多32.6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6.2和23.5个百分点左右。从不同规模看,民营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差于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 “不佳”的分别多39.3和40.3个百分点,小企业只多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规模的大小代表着竞争力的强弱,同时小企业的发展在本轮宏观调控中受到的制约也许是最严重的。从不同行业看,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明显。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餐饮业和制造业中的黑色冶金、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及服装、化纤行业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 “不佳”的多44个百分点以上;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中的医药、橡胶、有色冶金、机械等行业介于30―44个百分点之间;制造业中的造纸、塑料、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的经营状况相对不够理想,认为经营状况“良好”的比“不佳”的只多不到15个百分点。

(二)企业产销稳定增长,库存基本正常,价格呈回升态势

关于企业目前的生产状况,7.5%的企业处于超负荷生产状态,比上年略有提高;85.2%处于正常生产,略低于上年;处于停产、半停产的企业比重为7.3%,其中,东部地区停产、半停产企业为5.5%,中部地区为7.8%,西部地区为12.5%。

与上年同期相比,51.7%的人认为企业生产(服务)量“增加”,28.0%认为“基本持平”,20.3%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31.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明显低于上年的41.8个百分点。这表明经过宏观调控,经济快速扩张的势头得到了控制。

关于企业销售情况,51.7%的人认为企业销售量“增加”,24.8%认为“基本持平”,23.5%认为“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28.2个百分点。与生产情况类似,销售情况弱于2003年。企业销售情况具有明显的规模特征,大型企业销量增加的比减少的多39.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35.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18个百分点。

从库存情况看,企业产销衔接基本正常。72.8%的人认为企业库存“正常”,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13.6%认为“低于正常水平”;认为库存“高于正常水平”的为13.6%,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产品(服务)销售价格,31.2%的人认为比上年同期“上升”,32.5%认为“持平”,36.3%认为“下降”,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少5.1个百分点,而上年则少32.2个百分点。这表明前些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的局面有了显著改变。结合企业经营者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可以认为目前的产品价格处于对企业发展比较有利的温和的上升阶段。关于企业盈利情况,超过一半(52.7%)的人认为企业目前盈利情况“低于正常水平”,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多13.1个百分点;39.9%认为“正常”,7.4%认为“好于正常水平”。

(三)竞争优势

关于企业竞争优势,调查结果显示,位居首位的是“产品(服务)质量”(62.7%),其次是“领导者素质”(42%)和“内部管理”(40.3%),再次为“产品(服务)技术”(37.7%)、“持续创新能力”(36.8%)和“产品(服务)价格”(35.7%);其他选择比重在20%以上的依次为:“应变能力”(31.2%)、“市场占有率”(24.1%)和“劳动力成本”(20.3%)。

从地区看,中部地区选择“劳动力成本低”的比重(23.7%)明显高于东部(19.8%)和西部地区(17.8%),这表明人口密度较大和作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的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 的比较优势可望长期存在。中西部地区选择“自然资源优势”的比重比东部地区高5―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选择“政府支持”的比重比东部和中部高7个百分点以上。

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在“持续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小企业在“产品(服务)价格”、“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选择“持续创新能力”、“产品(服务)价格”、“应变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比重明显较高,两者相差8个百分点左右;国有企业选择“政府支持”的比重明显高于民营企业,两者相差5.4个百分点。因此,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对于提升国有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未来经济走势预期乐观

(一)企业订货情况良好

调查结果显示,59.7%的人认为目前企业订货处于“正常”水平,12.8%认为“高于正常水平”,认为“低于正常水平”的为27.5%,比上年多4.7个百分点。关于下期企业订货情况,39.9%的人认为企业订货将“增加”,41.3%认为“持平”,18.8%认为会“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21.1个百分点。

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目前订货情况略差一些,但对下期订货的预期更乐观一些,认为订货将增加的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多5.3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民营企业订货总体上是正常的,未来订货预期比较乐观。

(二)未来投资意愿增强

企业未来投资意向对未来经济走势将产生重要影响。59.4%的人认为企业四季度计划投资额将“增长”,25.2%认为“不变”,15.4%认为将“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4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有近6成计划增加投资,而国有企业计划增加投资的只占一半左右。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未来投资意愿仍是比较强烈的,仍然是推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从业人数保持增长,就业结构问题突出

从被调查者对未来从业人数的预期也可看到未来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38.7%的人认为未来一个时期企业将“增加”从业人数,48.3%认为保持现有人数,13%.0认为从业人数将“减少”,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25.7个百分点;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业人数将“增加”的比将“减少”的少11.6个百分点。这表明民营企业发展势头仍然十分强劲,缓解就业压力需要大力发展民营企业。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从业人数将“增加”的占41.3%,“持平”的占45.8%,“减少”的占12.9%,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28.4个百分点,比中西部地区高6―7个百分点。这表明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增长需求的差异将继续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

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就业人员将保持增长,但企业需求更多的是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等,而普通工人的需求增长并不强劲。超过一半(54.4%)的人认为当前“缺乏熟练劳动力”问题“严重”,15.9%认为“非常严重”,只有29.7%认为“不太严重”。

与上年相比,48.8%的企业增加了技术人员,比减少技术人员的企业多43.3个百分点,技术工人人数的增加情况类似;47.6%的企业增加了营销人员,比减少营销人员的企业多40.7个百分点。而增加普通员工的企业只比减少普通员工的企业多17.1个百分点。

(四)企业经营状况继续看好

根据宏观背景和市场形势,被调查者对未来企业经营状况预期乐观,但乐观程度比上年有所降低。37.0%的人认为企业经营状况将“好转”,54.2%认为“不变”,8.8%认为会“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8.2个百分点,比上年减少11个百分点。而国有企业对未来预期的乐观程度更低一些,28.2%认为“好转”,62.1%认为“不变”,9.7%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8.5个百分点,比民营企业低近10 个百分点。

四、对外部环境及改革的看法及相关建议

(一)基础设施环境不断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66.9%的人认为企业所在地的基础设施状况比上年“好转”,28.5%认为“未变”,仅4.6%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62.3个百分点。6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企业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表示“满意”,3成表示“不满意”,不到1成表示“说不清”。

(二)政府办事效率有所提高

关于政府办事效率,37.1%的人认为比上年有所“提高”,51.1%认为“未变”,11.8%认为“降低”,认为“提高”的比认为“降低”的多25.3个百分点。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程度比西部地区更大一些。虽然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但仍然希望政府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37.7%的人对所在城市政府办事效率表示“满意”,44.3%表示“不满意”,18%表示“说不清”,认为“不满意”的比认为“满意”的多6.6个百分点。比较而言,东部地区企业经营者对当地政府办事效率的满意程度比中西部地区高一些。

关于政府行政审批手续过多的问题,44.3%的人认为情况有所“好转”,45.4%认为“未变”,10.3%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4个百分点。同时,民营企业认为“好转”的比重明显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两者相差7.3个百分点,这表明国有企业更多地受到行政审批的制约。

(三)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关于市场秩序,本次调查涉及地方保护、不合理费用摊派、招投标及资质认定方面的规范化等问题。

关于地方保护现象,27.0%的人认为比上年有所“好转”,61.8%认为“未变”,11.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5.8个百分点。关于不合理费用摊派, 41.2%的人认为比上年有所“好转”,45%认为“未变”,13.8%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7.4个百分点。关于项目招投标规范化程度, 34.8%的人认为比上年“好转”,49.0%认为“未变”,16.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18.6个百分点。关于各类企业资质认定的规范化程度, 34.2%的人认为比上年“好转”,51.6%认为“未变”,14.2%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0个百分点。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情况,39.5%的人认为比上年“好转”,54.7%认为“未变”,5.8%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3.7个百分点。

关于公平国民待遇,32.1%的人认为比上年“好转”,58.2%认为“未变”,9.7%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22.4个百分点。关于市场准入限制,42.9%的人认为比上年 “好转”,51.3%认为“未变”,5.8%认为“恶化”,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7.1个百分点。

(四)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查提出“需求不足”、“失业”、“通货膨胀”、“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贸易壁垒”、“缺乏熟练劳动力”、“资金短缺”、“投资过热”、“‘三农’问题”、“潜在金融风险”、“服务业发展滞后”、“收入差距扩大”、“环境保护”、“能源供应紧张”、“部分行业垄断”、“腐败现象“等16个问题,由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做出“非常严重”(9分)或“严重”(5分)或“不太严重”(1分)的判断。

调查结果显示,按严重程度排序,被调查者认为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能源供应紧张”(6.18)(括号内数字是被调查者判断分值的平均分值。分值越高说明问题越严重,可能分值在1―9分之间)、“腐败现象”(6.06)、“收入差距扩大”(5.83)、“环境保护”(5.73)和“部分行业垄断”(5.54),得分均在5分以上。同时, 81.7%的人认为电力“供不应求”,比上年增加20.7个百分点;74.2%认为煤炭“供不应求”;69.1%认为成品油“供不应求”。由此可见,能源已成为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的突出的瓶颈制约。

在上述问题之后,按问题严重程度排序依次是“资金短缺”(4.83)、“‘三农’问题”(4.72)、“缺乏国际竞争力”(4.65)、“潜在金融风险”(4.50)、“缺乏熟练劳动力”(4.44)和“失业”(4.12),得分在4―5分之间。此外,“服务业发展滞后”(3.85)、“出口贸易壁垒”(3.8)和“投资过热”(3.52)问题也被认为比较严重,得分在3―4分之间。有2/3左右的人认为“需求不足”(2.54)和“通货膨胀”(2.5)问题不太严重。

同时,被调查者认为“投资过热”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不太高。48.0%的人认为投资过热问题“不太严重”,40.9%认为“严重”,11.1%认为“非常严重”。而对于潜在的“通货膨胀”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表示不会出现严重问题,其严重程度在所有问题中是最低的。

(五)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本次调查请被调查者对政府职能转变、产权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垄断性行业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改革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这些改革取得成效的比重大多明显高于认为“尚未见效”的,尤其是对产权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所取得的成效评价较高,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的比重分别为49.2%和46.1%。对于其他改革的评价按取得成效程度的高低排列依次是:投资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垄断性行业改革。

(六)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当请被调查者提出当前最重要的三项改革时,84.0%的人首选政府职能转变,其次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48.8%)、财税体制改革(39.9%)和产权制度改革(38.3%)。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更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认为其重要的比重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多13―1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更重视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认为其重要的比重比民营企业多15.6和20.1个百分点。

(七)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篇5

我国制药企业实施对外投资的市场很大,前景喜人。在众多大型、甚至是超大型医药企业开始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大潮中,我们不可忽视那些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制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因为他们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他们正在成为我国医药对外贸易和投资中的重要一员。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承包”的兴起,民营资本开始渗透制药行业,为我国制药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目前,像天津天士力、复星实业、贵州神奇集团、深圳海王集团等一些优秀民营制药企业正以其出色的单品种营销能力与费用控制能力打造出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行业的翘楚,成为医药行业异军突起的“新生代”。2003年我国民营制药企业的利润增幅达到了30%,比国有制药企业的理论增幅高出近一倍。而且未来的两三年内我国民营制药企业还将保持一个较快速度的增长。

我国民营制药企业是在国内市场处于卖方市场、行业存在大量供给短缺的状况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民营企业有充足的成长空间。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1997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完成了从供给短缺到相对过剩的历史性转变,过剩经济的特征日益明显,不少行业甚至出现了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就在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跨国制药公司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医药市场已经变成一个国际竞争的舞台, 这就使得民营制药企业必须要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经营。但民营制药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非常漫长、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民营制药企业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不断加强实力,根据自己的特点不断向国际市场迈进。

民营制药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规模偏小 2003年底我国有民营制药企业691家,主要以中药企业为主,占到95%以上。我国的民营制药企业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新组建的或者是通过改制而来的中小型企业。虽说企业规模小,具有“船小好掉头”、经营灵活等的一些优势,但普遍的“小商小贩小作坊”倾向,不利于单个的制药企业和整个制药行业的发展。规模偏小,会带来诸如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和技术条件比较差、企业研发、生产和营销环节缺少规模经济性等一系列问题。在当今世界制药企业纷纷向大规模大集团的方向发展时,我国民营制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确受到了规模过小的困扰与限制。

技术含量比较低 我国整个制药行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就比较弱,在我国的化学药品中97.4%都是仿制药品,仅有的几个新药研发也都是在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国有大型制药企业中,所以民营制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投入力量就不言而喻了。虽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达到405.6亿元,但这个数字仅占销售收入的2.8%,与世界制药业15%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的水准相去甚远,国内民营制药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的问题,大多数民营制药企业还处于“吃老本”的技术状况。而且我国的民营制药企业主要还是以生产保健品、OTC产品为主,真正从事新药研发与生产的并不多。即使有新药开发大多仍停留在剂型改造、处方加减等短线研究方面,缺少长线的研究与开发,不能像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那样做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产品,进行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发展。

管理不规范,以粗放形式居多 在我国每年都有许多新生的民营制药企业,在这些企业创业初期,其家族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家族成员间较好的融合,使企业成立、成长的初期,管理成本较低,摩擦较少,但由于其缺少现代化管理,企业往往会出现“一夜成名,又一夜陨落”的现象,比如我国每年都有许多民营制药企业衰亡,推出市场竞争的舞台,据统计有60%的民营制药企业在5年内破产,而由将近85%的在10年死亡,彻底失去生命力。所以面对要走向国际化经营的我国民营医药企业来说,企业当务之急是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改变以往管理不善,缺乏信用以及老板独揽大权的经营方式。企业只有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战略实施的外部环境,在各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企业发展才会有后劲。

民营制药企业信誉欠佳 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的不规范给了一些中小民营制药企业以可乘之机,于是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纷纷出现。比如一些以价廉取胜的民营药厂是在没有GMP认证的生产环境下冒牌药品,质量不佳,企业信誉受挫。不良信用大大缩小了企业的活动空间,降低了经济效益。虽然这些信誉欠佳的民营制药企业只是民营制药企业整体中的极少数,但是正是这极小的一部分,极大影响了我国民营制药企业的整体信誉和声誉,使企业的美誉度大打折扣,不利于民营制药企业的整体发展。

资金来源不足 到2004年底为止,我国有20家民营医药企业上市,占沪深两市80家医药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总资本的21.25%,成为不可小觑的一个群体。但是民营制药企业在发展中,还是会遇到资金筹集上的困难,资金流已成为民营医药企业发展的瓶颈,在GMP改造、新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缺少后续发展能力。在银行信贷上,民营制药企业融资十分艰难,在争取银行贷款时,除非有过硬的财产抵押,否则贷款免谈。对于一些周期长、风险大的新药开发,许多公司因惧怕无收益的“枯水期”而鲜有涉足,因为一旦资金跟不上企业就会被新项目拖垮。虽然经过1988、1993、1999年三次修宪,民营经济逐渐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民营制药企业仍感觉不公平。资金来源不足,融资的困难成为民营制药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

民营制药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民营制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途径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企业自身不懈的努力,这是民营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科学合理的支持。

民营企业自身不断加强建设

深化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现代化管理靠拢。

首先,民营制药企业应积极打破起家族制模式,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保民营企业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合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其次,民营制药企业应该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上有所创新,积极引进知识管理和团队模式等先进管理方法。最后,企业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成功的企业有自己良好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来提高民营企业的集体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组建民营制药企业集团,寻求规模经济效益

现有的民营制药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这就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参与改革,组建企业集团,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并且为了产品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民营企业还可以与国有医药进出口企业进行合并经营,这样有利于民营制药企业尽快在国际市场上丰富市场营销经验,获得广泛的客户群。

强化品牌意识,注意品牌创新和维护

随着市场上价格的竞争进入微利时代,价格对消费者的刺激减弱,只有品牌才最能代表企业的形象,能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实现。然而,我国的民营制药企业的品牌观念普遍淡薄,所以民营制药企业一定要强化品牌意识,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来创造和维护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通过品牌的创立获得一些竞争力,以站稳脚跟,迎接外国品牌的挑战。

积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目前,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所有企业在信息收集方面站在了相同的起点上,具有先进的技术基础和资本势力的一些国家正在使EDI技术成为新的贸易壁垒,所以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融于这种新的发展潮流,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此外,民营制药企业还要在企业的创新研发上和培育国际化人才上不断下功夫,突破这些限制企业发展和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的障碍。

政府给与支持、加强与协助

政府应给予民营制药企业平等待遇,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服务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大都重视国有企业、轻视民营企业,对外开放之前一定先要对内开放,政府应给予国内的民营企业平等的待遇,为其走向国际市场提供较好的国内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民营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法律管理,简化繁杂的报关手续,为民营企业出口报关提供各种咨询服务。

国家为民营制药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应该批准更多的民营企业在A股、B股和创业板上市。这对民营制药企业是一项政策,即开辟了融资渠道,又由于民营企业改制上市促使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且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上市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此外,为了方便企业贷款,可成立专门的融资机构,如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高科技民营企业提供资金,需要担保时,可让各地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把民营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列入服务范围。只有有了充足的资金实力作为后盾,企业才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

展望

其实制药行业是一个适合民营资本进入的行业,纵观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各大跨国制药企业,没有一家大型药厂是由国家投资的。由于制药行业具有的高风险、长周期、高收益等特点,民营体制具有比国有体制更多的优势。而且今后我国医药行业中民营资本所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因此作为活跃在我国制药行业中的民营制药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制药的大舞台。

篇6

一、目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1、跨国经营发展总体态势较好,跨国经营企业大大增加,但总体投资规模较小。2002年6月我国在境外累计设立非金融类企业6758家,协议投资总额为132亿美元,中方投资额为88.8亿美元;2003年6月我国累计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178家非金融类企业,协议投资总额147.9亿美元,中方投资额近100亿美元;累计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约12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79.2亿美元。目前,从事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已发展到3万多家。

2、大企业在迅速成长,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近年来,我国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6年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只有3家,1999年增加到9家,2000年和2001年则发展到11家。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甚大。

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在实现国际化经营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说,我国跨国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是总体管理和资本运作问题。

(一)企业经营机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从企业跨国经营的微观机制及管理模式上看,仍带有较多行政色彩,许多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家计划指令安排的,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过多的行政干涉,企业没有经营自。管理上主要是沿袭国内先行体制的模式,不能完全适应跨国经营的国际惯例,企业难以对国际时常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总体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地区分布上看,投资过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偏重初级产品的产业,加工项目较多,高科技项目较少,且忽视生产资料投资,偏重消费品投资。

(三)企业海外融资和投资能力较低。一方面,国家对外汇汇出的限制及给海外企业贷款和融资额度不足,使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用于投资和经营。另一方面,企业与金融业的融合进展不大,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和参与,企业海外贷款和项目担保的风险较大,削弱了企业跨国融资和投资的能力。

(四)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矛盾。我国专业外贸公司虽已转向企业化经营,但体制上仍具有国家进口贸易行政管理职能,而国际化经营需要以实业化为基础;专业外贸公司因技术、资金、规模的限制,发展跨国经营力不从心,而大中型企业无法直接对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缺乏经验和信息,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这种工贸分家,各自出击的现状,造成跨国经营中的重复建厂,项目规模小,水平低,竞争能力差。

三、发展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思考

1、改善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千变万化,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决策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在决策管理机制方面,充分的信任授权和适当的管理控制是跨国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在产品出口的基础上,尝试跨国经营,很多在海外建立了稳固的据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家身先士卒,掌握问题全面,决策实施迅速。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很难做到对跨国经营企业进行合理的授权。一家最近在海外进行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国有汽车厂商认为,虽然国内的有关部门对其收购兼并采取了专案处理,但是多个审批环节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不仅耗时耗力,会造成错失时机,更关键的是,这些程序实质上不过是“免责程序”,起不到激励企业家的作用,因为企业家不走这些程序会有麻烦,走了这些程序,就不用承担相关决策的责任了。目前,世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又频频进入我国,这对我国的自主研发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因此,加强我国企业的研发机制建设,对于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显得尤其紧迫。

2、调整投资结构,实行多元化战略。首先,实行投资区域多元化。我国的海外投资集中在港、澳、美、日等国家和地区,这几年虽然对拉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但总体上仍然偏少。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把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放在我国跨国经营的重要位置上。因为同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能为这些国家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其次,投资行业多元化。过去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餐馆、承包工程、金融保险及咨询服务等服务行业,这几年延伸到资源开发与加工业,今后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航天科技、核能、生物工程等领域。

3、发挥民营企业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我国民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产生发展并壮大的,它的内部机制、经营方式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加入WTO以后,我国民营企业将摆脱不平等的待遇和“歧视”,与国有企业平等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激起了跨国公司新的投资兴趣,一些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与民营企业联营是新的投资方向。这一战略动向改变了中外合资的传统路径,为民营企业通过与外资合作,迅速壮大,实现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使一批民营企业走出了国门,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4、积极实行海外融资,提升中国跨国企业投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演进,极大地推动了国际金融资本的一体化。在这种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我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今日中国正在展现其巨大的和史无前例的发展潜力,对资本的需求量无疑十分巨大,要为这样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仅有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市场,显然不够。因此,需要迅速拓宽融资渠道,从而保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上述企业而言,海外的股票资本来源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总量不大,发展却很快,对外投资项目已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太、非洲和拉美等广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在对外投资中获得了成功。例如,我国家电巨头海尔集团在欧美设立了分公司;高科技公司联想集团不久前投入12亿多美元,收购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这样的成功案例,要是没有充足的资本做后盾是不可能实现跨国发展的。

5、政府应为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整体战略,对跨国经营企业给予宏观指导。

(2)用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自发地形成跨国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企业集团组建上,政府应进行产业领域的宏观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自发的并购扩张形成企业集团。

(3)为大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一个企业仅仅靠政府的扶持是难以具有生命力的,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拼搏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篇7

应加大国企央企分红比例

记者:2011年央企跟全国各地的签约总额达8.2万亿,如果前两年国企大规模投资还可以用4万亿救市计划来解释的话,那么2011年这样的大手笔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汤敏:对,我觉得要关注国企央企的无边界扩张问题。如不加以一定的控制,以后央企的扩张面会更加快。央企这种快速扩张一方面会与民争利,另外一方面也是置央企于风险之中。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说明,在市场经济竞争比较激烈的领域,央企国企有机制方面制约,因此,从长期来看,不容易成功。搞不好,这里面也容易滋生腐败等等,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要认真执行“十五大”“十六大”定下的战略,国企要逐渐从竞争领域退出,我提出的建议是:

第一,加大央企国企的分红。一般来说,在国际上国企每年要把平均30%以上的利润上缴。既然是国企,它就是全民所有的,那它就要对全体人民有所贡献。当然现在国企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作用,比如说提供就业,但这还不够,就业受益的只是那些在央企国企工作的人。央企是全民所有的,所以它就应该拿出30%左右的分红来放在国计民生这一块儿,特别是教育卫生,还有社保上。近年来央企国企之所以有一定的利润,是因为过去十多年里,国企的改革把它大量的社会负担,大量的下岗工人,原来应该负担的养老等等都推给了国家推给了社会,所以它们应该拿出相当一部分的钱来承担他们应尽的义务。

第二,对国资委来说,要严格按照党与国家制定的大战略来管理国企和央企。帮助国企逐渐退出竞争领域,这是国资委非常重要的责任。国资委的责任不仅是要保值增值,如果现在国资委过多地强调企业的保值增值,它就很容易运用政府的行政或者国家机器的力量来与民争利。有关部门对国资委的工作绩效应该更多地从国家战略这个角度来评估,而不是只看它赚了多少钱。

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肯定有必要,但是一味强调增值,就要防止这种增值是掠夺性的,或者是垄断性的,甚至是靠政策赚钱。比如说2011年国有银行赚这么多钱,相当部分企业的利润都被它们拿去了。这只是因为银行的效率提高了吗?实际上靠的是利率政策给的很大的利差。这样的话,就是个别的或者是少数几个国有企业赚钱,但广大的企业甚至中小企业付出巨大代价。不说别的,仅从国家的税收来说,很可能也是得不偿失的。对此,我觉得应该有清醒的头脑。

记者:世界银行报告中讲过,中国要改革过去是靠投资和出口,下一步要靠消费和服务业,国有企业垄断行业的利益圈要打开,这种改革是不是涉及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怎么办?

汤敏: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家都很清楚,就应该增加消费的比例,增加内需的比例,而减少对高投资对出口的依赖。发展中小企业微小企业,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就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的办法之一。

中小企业有几大优势,最重要的社会效益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造成劳动力市场紧缺,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而增加内需。就业是民生的根本,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贫困的人群才有就业机会。

国有企业应走社会化道路

记者:有人说,过去世行对拉美国家的药方就是私有化,但是后来都失败了,世行的药方是毒药,对此怎么看?

汤敏:这种话也是似是而非。不能说他以前曾经开过药方开错了,他开的药方就永远都是错的,我们得就事论事。况且,把世界银行对拉美国家的改革建议简单地归结为私有化,也是一种误导。说中国正在被拉美化的人其实对拉美的情况不了解。

我并不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一切,但国有企业显然也需要改革。首先是要开放,这些领域不能只给国有企业,比如说金融机构移动互联网石油公司等等,这些领域都可以也应该向民营企业开放,引进更多的竞争。

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是一定要私有化呢?有人提出一种新的思路,把国有企业更多地社会化,把它的股权更分散一些,不一定要私有化。比如让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拥有更大的股权,国有企业得到的收益更多地给社保,让人民来分享,国家减少国有企业的持股,让社会更多地来参与。这不一定是私有化,这是社会化。

有人担心我们会不会像俄罗斯一样出现私人寡头。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也应该反对。不是说国有的寡头我们就反对,私有的寡头不反对。我们要反对垄断反对寡头。因为私有企业寡头经济对社会的破坏不见得比国有企业寡头小。

记者:有人说我们现在并不是国进民退,因为民间投资每年增长很快,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国进民进,对于现阶段民间投资情况,您怎么看?

汤敏:国进民退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很难拿一个数字,如民间投资增加快就没有国进民退了。

比如说像煤炭行业石油行业,很明显地现在已经把过去的民营企业收购了,这个怎么就不是国进民退呢?国进民退本身就是相对的。相对5年前3年前,现在国有企业发展的更快些,民营企业发展的慢一些,我觉得大家可能都不会否认。

非公36条已经有旧的36条,新的36条,但执行力度一直不理想。比如银行向民间开放,要是放开了民营企业马上就会投资,实际上各种障碍还很多。

篇8

“能源行业目前的体制,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格局下整个能源的需求。市场化程度并不高,尽管以前实行了某些改革措施,但整体上仍然处于垄断的位置。”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会长邵秉仁这样分析。

在今年2月召开的四川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表示,未来将从四川实际出发,推进电力、油气、煤炭等领域的改革,加大能源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扩大能源领域投资。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打破能源垄断的破冰之举,能源领域引入民间资本将有助于激发活力。

契机:能源领域首试央企混合所有制

2月19日晚间,中国石化公告称,公司将率先启动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对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其中,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

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关注。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步入攻坚阶段,垄断程度较高的能源领域率先试水,打响了第一炮。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进一步表示,“民资参股中石化无比例限制”。随后,全国政协委员、中石油集团董事长周吉平向媒体透露,中石油将采用产品分成的模式引入民资,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

“两桶油”做改革热身之时,电力体制改革也已提速,国家能源局表示,售电环节有望引入民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国企改革即将实施的重头戏。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深化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媒体、专家学者等热议的焦点话题。

有专家指出,民营企业在资源、技术、资金、信息和人才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发展依然比较艰难。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无论对国企还是民企来说,在提升技术的同时,也有望提升相关企业管理效率,改善目前行业经营环境。

反响:观望中的民营资本

虽然实现混合所有制被认为是打破央企垄断的破冰之举,但在没有具体细则出台的前提下,民资多以观望为主,参股热情并没此前预估的那么高。

以中石化为例,其销售及分销的收入达1.5万亿元左右,如果以30%社会资本介入计算,让利民营资本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左右。诱惑虽大,不过据记者调查,目前在四川开设加油站的民营资本大多安享于“小日子”,没有具体细则,没有丰厚利益,对待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他们大多数仍将以观望为主。

“他们是大海,我们只是一滴水。”位于成都科华路和二环路的交叉路口,年销售成品油达1万多吨的成都桂溪加油站计量负责人方义成这样告诉记者。谈到是否愿意和中石化合作时,方义成说,真要和中石化合作,双方实力太过悬殊,他们很难获得话语权。

入股成都城西绕城高速一个枢纽位置民营加油站的李先生则表示:“中石油、中石化建站,愿意参股的主要是资本雄厚的上市公司,纯私人的话,由于经营理念存在很大的差异,就话语权和投资回报测算,应该意愿不强!”

“当然,政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政策的出台对我们民营资本也是有不少好处的。首先,可以避免国有加油站对我们的吞并;其次,在资源紧张的时候民营加油站可以避免吃亏。像前几年闹油荒,很多民营加油站买不到油,没油卖就只好关门。如果今后能源领域向我们民营资本开放,我们的进油渠道也应该会得到保护。”李先生表示自己还将继续观望下一步的政策细则。当被问及是否有意愿注资能源勘探开发时,他无奈地摇头:“前期投资太大,动则需上亿的资金,只有大型民企有实力参与,一般的民企力量太薄弱了。”

一些媒体也有类似的担心,在混合所有制形成过程中,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也随之形成,真正的国有大企业开放之后,如果仅仅是在其上层放开,能够和它进行混合经营的,也一定是民营企业的巨头。这种更大巨头的出现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行业的垄断。

当然,尽管大多数民资还在观望,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能源领域强大的网络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

资料显示,中石化拥有全国最大的油品零售网络,拥有3万多个加油站,1.7万家易捷连锁。

有业内人士指出,加油利润很薄,但引入民资后可做的文章很多,如建充电桩、建ATM机、利用LED屏打广告等。更进一步,如果能引入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引入电商、O2O等商业模式,再利用中石化强大的加油站网络布局,“市场需要对中石化营销板块的潜力重新认识了”。

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加能源开发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扩大能源领域投资。”在2月18日召开的四川省能源工作会议上,省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雷开平表示,四川将清理限制民间投资的政策障碍,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为民间资本进入能源领域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国家在四川开展天然气勘探开发改革试点,鼓励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参加四川油气资源开发。

此外,省发改委还将推出一批有利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煤炭深加工、新能源、生物液体燃料等示范项目,积极探索民间资本参与配电网、购售电、油气勘探开采及进出口、天然气管网等业务的有效途径。

除了在常规能源方面加快引入民资,四川在页岩气开发上亦重点布局。一直以来属于“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长石油油气专营范畴的页岩气,这一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有望迎来更多不受“身份”限制的民间投资。

“四川页岩气开发需要大量高端钻机,而我国现在高端钻机数量还很少,民企介入页岩气开发、尤其在页岩气装备和油气工程服务方面,有很多机会。”宏华集团总裁张弭称。

资料显示,四川省境内页岩气资源量约27.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21%;可采资源量4.42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均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12月9日,备受关注的国内首个央地合作页岩气开发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宁天然气)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

“在探索页岩气开发模式上要敢于先行先试,调动地方和民间资本积极性。”雷开平称,四川要积极借鉴长宁天然气模式,在页岩气资源的其他地区,探索并鼓励省属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提出:“试点混合所有制优势协同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政策真正落地。”“与美国相比国内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投入确实微不足道。”一位页岩气开采领域的设备制造商也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地方国企和民营资本的热情不高,主要是很难拿到条件好的区块,而条件差的区块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

篇9

关键词:融资;现状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F0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强劲生命力的经济增长亮点,成为调整经济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央和地方都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在民营经济实际发展中依旧存在明显的要素制约。十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破解要素制约,特别是民企反映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北碚区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在政府牵头破解融资难问题的基础上,民企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抱团融资模式。

1当前北碚区破解融资难的探索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北碚区在解决民企融资问题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民企融资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1.1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

一是积极引进区域外金融机构,目前该区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13家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中国人寿、平安财产等13家保险公司。二是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全区现有4家小额贷款公司及全市唯一外资贷款公司――花旗信贷公司,2家证券公司,2家担保公司,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三是加快融资平台建设,2011年,完成政府性投融资平台整合,4家公司被认定为一般公司类,数量居全市第一。

1.2出台融资配套政策

一是起草了北碚区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配套政策,包括引导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支持。推动银行开展针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内容。二是加大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奖励力度。通过对政策的扶持,奖励份额的加重,提高银行向民企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三是成立民营企业融资专项资金。

1.3搭建银政企沟通平台

加强政、银、企三者联系,积极搭建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完善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对接制度化建设,使银行在信贷安排上明显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重。

2北碚区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该区民营企业融资方式仍然以传统的银行信贷融资方式为主,民间金融规模有限,企业上市直接融资,近年来步伐有所加快,但还没有实质突破。抽样调查发现,60.1%的民营企业认为现有资金情况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经营需要,但同时也有73.6%的企业认为现有资金情况根本不能满足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2.1融资渠道窄,比例失衡

2.1.1内源融资情况

目前该区民营企业内源融资中,由于企业业主自身资金有限,加上企业发展历史短,盘存收益和折旧基金不多,使得这部分资金非常有限,大部分企业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外源融资。

2.1.2外源融资情况

(1)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民营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其中信贷融资是首选融资渠道。截止2012年三季度末,该区银行存款余额393.33亿元,同比增长13.69%;贷款余额291.89亿元,同比增长13.46%。银行存、贷款余额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204.6亿元和171.82亿元,均实现3年翻番的高速增长。而在对该区“两高一特”20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调查中发现,有融资难问题的企业为17家,企业主要融资渠道依然是银行信贷,比例高达95%以上。

(2)直接融资

在融资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而且可以降低地区金融系统风险。目前,该区共有2家民营企业在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挂牌交易,分别是重庆安碧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瑞丰包装,长江造型材料、神驰机电等企业已启动上市工作,三圣特种建材公司已上报证监会审批。在债券方面,启动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和区域绩优债申报工作,已有15家工业企业上报了申请发行区域绩优债的有关材料,发行私募债也已提上日程。总体来讲,能够采取直接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融资的企业在民企中比例较低。

根据啄食顺序原则(Mayer)分析,该区民营企业融资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中相比,以外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中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低下且发展缓慢。融资结构失衡,特别是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问题十分明显,直接融资的“短板”效应日益显现。

2.2融资成本高,可得性差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国内研究机构调查数据表明,2011年至今,民营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至少已增加三成以上。在民建中央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共同组织实施的民营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评价值为2.98,“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评价值为2.51,均低于中值3。在对该区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发现,企业认为民间借贷“比较难”或“非常难”的达到32.2%,认为从银行贷款“比较难”或“非常难”的高达49.9%。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不仅融资成本高昂,而且资金来源不够稳定可靠,可得性差。

间接融资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借贷时,考虑最多的是贷款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在贷款利率上,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一般要支付比国有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在对该区歇马镇部分民营企业走访中发现,以1年期贷款利率为例,尽管目前基准利率为6%,但实际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仍在10%-30%之间。在贷款方式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大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贷款,很少能够取得授信贷款。抵押或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复杂,而且在寻求担保或抵押时,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

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有以下优势,即股票属公司的永久性资本,不需要偿还,不必负担固定的利息费用,由于预期收益高,易于转让,容易吸收社会资本等等。但股权融资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发行费用高、易分散股权、对经营业绩要求高。以三圣特种建材公司为例,目前其上市融资各项费用总计已逾1亿元,一般民营企业根本无法承受。

此外,在融资过程中,资金可得性随企业规模呈递减趋势。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迫于融资渠道不畅通和资金不足的压力,转向民间借贷筹集资金,而民间借贷成本往往会更高昂。

3民营企业对于破解融资难问题探索

除政府在破解民企融资难问题做出的体制性探索外,该区民企也积极谋求创新,以求突破发展困境,正是在此基础上民企抱团融资模式得以成行。

3.1抱团融资的理念。突破已有的发展模式,打通行业界限,通过创新性的大平台来实现资源整合、产业资本整合,增强整体力量。

篇10

从竞争格局看,跟美国、欧洲、日本等跨国公司比,我们还很小,但是中国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强大的生产加工体系,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能力,背靠这个优势,我们可以在国外设立“据点”,获取先进的技术、经验,赢得国际市场拼搏的经验,并通过国际化的投资和建厂,推动国内产品的升级和换代,使得产品的品质得到提升,这是我们全球化的第一个好处。

现在各国的贸易保护越来越严重,已经不可能将所有的产品拿到中国来生产,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会形成很大的出口压力。从前中国企业在国内买原料,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资源优势,生产成本低廉的产品,然后卖到国外,在区域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下,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转换模式:在国外买原料、国外生产,利用中国的品牌和资金,在当地扩张,把利润汇回国内。这个新的游戏规则,恰恰是几十年前发达国家企业所遵循的。这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第+好处。

新希望在东南亚有十几个工厂,经过十几年的拼搏,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在东南亚的投资运营收益比国内要高一倍。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国外发展的宝贵经验,通常开设一个工厂,我们输出技术、资金和品牌,但只派出3―5个高级管理人员,我们注重培养当地的高管和员工,当国内派出的管理人员成熟后,带领当地的管理人员,分出去又是一个新的管理团队,像细胞一样,每裂变一次,我们就扩大一倍,依托这样的模式,未来5年,新希望的扩张版图要新增5个国家,至少还要在东南亚建lO个厂。

这种细胞裂变式的跨国生长,不是简单的复制,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你能否发现国外的优势经营资源,并与自身相结合?

前不久我到日本去度假兼考察,发现日本公司管理人员的收入最近十几年没什么调整,一些企业不但没有上升,实际上还下降了,而在中国,管理者的工资不断增长,新希望一个工厂的厂长工资和同样规模的日本厂厂长比,差距并不大,甚至更高,但日本普通工人的工资收入仍然比中国工人高出许多。几天前在央视的一个活动上遇到了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我就这个现象提出一个设想:请10个日本的高级管理人员来担任新希望的厂长,把经验带过来,行不行?大前研一很赞同,他认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日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过剩,政府只好用发放特别补助的方式鼓励大家提前退休,但实际上,55岁的退休年龄对日本人来说精力还很旺盛,日本的管理以严格的精益化著称,这些退休高管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或许是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