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的变革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药行业的变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领导能力是一种通过一种非强迫的影响力去形成企业的目标,定义企业的文化,激励员工的行为。领导的方式有三种,即专制式的领导,民主式的领导和放任式的领导。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之中总会遇到一些危机的时刻,然而一种管理的变革是否必要,是一个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了。Toyota是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管理的范例了,丰田公司董事会主席奥田硕是一位出色的管理家。他对丰田的独特管理将通过管理的各种方式在这篇文章中得到充分的分析。
Question 1
When it comes to leadership style, Awan and Mahmood (2010, pp.259) stated that the autocratic leader controls the teammate and uses unilateralism to achieve a goal. The relationship creates passive influence in management. Hence, the autocratic style is inappropriate in majority organization. However, autocratic style has unique advantage in some special environment.
Involved as another necessary part of leadership style, democratic style is widely used. Although the democratic style sounds reasonable, it is a sword of two edges. Starrat(2001,p.341) said that democratic leader consults his teammate for making decision however h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his team. A good democratic leader should give teammate enough liberty to achieve team’s goal though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e participation and freedom in organization. However, the democratic leadership maybe create confusion in management. Hence, the key point of democratic style is separate leader and teammate’s duty and right reasonably.
Last but not least, laissez faire styl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agement as well. Bittel(1989) maintains that laissez faire leader does not interpose the affairs of teammates slightly showing the control in the group and participation of leader is low in the activities of followers. More and more followers and teammates wish to participate in management and to obtain more free space. Otherwise, the special leadership style will create passive influence to prima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is style should be accepted in high consciousness followers.
Question 2
Okuda’s leadership is a new style leadership. It combines the democratic leadership and automatic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new style leadership, Toyota solved so many problems and passed the crisis. In the situation of internal differences appeal in Toyota, the autocratic leadership style helps Okuda to make a key decision. In addition, Okuda distributes rights to subordinate and change the long-standing promotion system in his democratic leadership style.
In the case of Taiwan, Toyota scraps the project that was tried to build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originally. According to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s demand, high local cont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guaranteed exports, the project does not have any profits seemingly. However, Okuda insists on building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Taiwan. He found that building a manufacturing facility in Taiwan is now very profitable for Toyota. Okuda insists on his opinion although it is against to other people’s opinion. It is a significant case about Okuda’s autocratic leadership style in management.
In the other part, democratic style also appears in Okuda’s leadership. It is well known that bureaucracy is a big obstacle in democratic leadership circumstance. Furthermore, the bureaucracy makes Toyota’s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system become more and more inefficient. The key of the revolution is changing the highest-ranking executives. Reducing Toyota family’s power in highest-ranking executives is a necessary step for building a democratic leadership environment in Toyota. Therefore, Okuda revamped Toyota’s promotion system based on seniority, adding performance as a factor. Now, the majority people rather than Toyota family or a single person controls Toyota.
Question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ny, it has to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and crisis. Ulmer et al. (2007, p.7) defined the crisis as a specific, unexpected, non-routine and uncertain phenomenon. The leadership should have a radical change when the crisis and problem appear in high level of management. For instance, the burdensome bureaucracy and negative promotion system become majority obstacles in Toyota. Okuda have to change the leadership to alleviate the crisis which comes from bureaucracy and promotion system. However, a radical change of leadership will create uncertainty and unexpected influence to organization. Hence, the radical change is also a kind of “risk”. when a company is in crisis.
conclusion
In conclusion, leadership plays a key role in management and creates unique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 Autocratic leadership style helps organization to achieve a goal through the high degree of controlling. Democratic leadership style helps organization to build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in workplace. Laissez Faire leadership style encourages leader to sacrifice their right and make follower control the organization by themselves. Okuda’s leadership style, a new style of leadership, is the combination of autocratic and democratic. A radical change in leadership helps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crisis if the problems are attribute to leaders. But, a blind change will be a deadly decision if the root of crisis is uncertain.
Reference
Awan, M&Mahmood, K2010, ‘Relationship among leadership styl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employee commitment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Library management, Vol.31, No.4/5, p.259.
Starrat, R.J2001, ‘Democratic leadership theory in late modernity: an oxymoron or ironic possibi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adership in Education, Vol.4, No.4, p.341.
篇2
“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实为婚姻生活中的一句俗话罢了,他的意思是指恋爱三年为期,能走过三年结为伴侣的不多。结婚后夫妻之间相处到了七年就会有一场感情的劫难,这是一次家庭感情危机的考验,这个考验是婚姻中的“”,一旦成功,婚姻便能朝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则可能二人分道扬镳、分崩离析,最终可能导致婚姻解体、劳燕分飞。可见此“痒”之可怕,它是一道坎,是决胜成功与否的关键。相比较“痛”则感觉较为痛快、干脆,可以重头再来。“痒”在字典上解释为“轻微的痛”,但是真正得过瘙痒症的人才知道,“痒”之痛胜于断指之痛。正如我的这位同事所讲,在医药行业内工作了十几年,随着目前医药行业的营销环境的骤变,市场竞争激烈且不断加剧,欲离开却又不甘心,并且对新行业不甚了解和有把握;继续熬下去,又不甘于现状,此为“痒”之苦,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我们该如何摆脱和正确地待营销工作中的“痛”与“痒”呢?所谓此“痛”可以理解为明确发现了问题的原因,此“痒”可以理解为只知道困惑却不太清楚造成的原因,需要我们通过总结和分析、剖析去弄清原因。“痛”、“痒”都需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痛、痒”之道体现了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对未来处理问题的方法,正确判断和总结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以此为镜,明鉴今后工作的目标和策略。
2003年是中国的医药营销市场环境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和变革时期,中国医药营销开始由传统的以管理为本的营销模式开始向以提高整体企业营销系统效率和协同执行能力的经营为主的营销模式转变。竞争的方式和营销的模式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回顾和总结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成功和失败,市场变化的状况。有太多的感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痛痒共享”!让我们暂时告别那些飘在空中、不痛不痒的理论,直接搔痒止痛,痛快一回吧。 医药营销之“痛”
回顾2003年真是多事之秋的一年,我们的医药行业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困难和苦涩,有机遇也有挑战,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同时医药市场逐步规范化、法制化和规模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朗。医药营销管理的专业化、系统化和学术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总结归纳起来,2003年中主要对医药营销市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此为营销之“痛”:
一、 医药行业自身状况对医药营销的影响:
1、针对制药企业――市场竞争依然严峻。
这些年通过国家药监局针对制药生产企业GMP认证和国药准子文号换发等举措,并没有改变目前医药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据国家药监局资料显示通过GMP认证使原有六千多家制药企业降低到三千多家,但又有新批建立的两千多家制药企业。而这些新的制药企业有许多是刚刚涉足医药行业的,原因是他们从其他行业看医药行业觉得利润丰厚,他们都是在其他行业累计了巨大的资金实力,尤其是近些年从原始资本累计雄厚的房地产等获利丰厚的行业进军医药行业的太多太多。山东有一家是做太阳能原材料的企业,行业内产品几乎处在垄断地位,几年来累计资金相当雄厚。其在山东投资了一家新药厂,仅药厂投资就在1亿元以上,由于营销上的欠缺,一直举步为艰,由于资金实力的强大,前期的损失未伤及其元气,目前通过高薪聘请医药质询团队,情况在逐步缓解。由于他们的经济实力与原有的制药企业不在一个水平的竞争平台上,给现有的已经投入了巨大资金进行GMP改造的企业来说,就是医药行业市场竞争环境的恶化。在从企业的产品结构来看,虽然新审批建立的药厂需要新药的支撑,但是也许从市场获得利润的产品与市场上同类品种多,市场潜力大的品种入手。因此,目前的医药行业营销环境的相同产品重复率相当高,尤其表现在普药类产品。产品同质化严重,而我们的消费者也趋于同质化,这样必然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产品过剩时期,产品竞争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品牌就是在产品严重过剩时期人们最后选择的理由之一。另一个角度看,资金实力的拥有对于对付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2、针对医药流通企业――物流概念引发巨额投资风险
我们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是从这样的基础走过来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政府政策调控不到位等等。通过几年来国家GSP认证工作的开展,各地区医药流通市场相对规范化、正规化。新的医药流通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在形成并在不断壮大,而2003年医药流通市场却出现了另一种潮流,就是各地医药流通企业纷纷青睐于大型医药物流公司,这是继连锁药店后医药领域中出现的又一股烧钱热潮,在全国各地,北京医药、广州医药、上海医药、重庆医药、太极集团、武汉同济堂等各路诸候,都在或已经开始筹措资金上马区域性物流中心,其投资一般都在1亿元以上。重庆医药股份在四川建立的四川和平医药公司仅从德国引进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就花费2500万元。而一些中型医药流通企业也在为建立大规模的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准备。大采购,大配送,大仓储,大调拨、大投入是否真正能够在当前这个微利时代换来合理的回报?现在的医药行业已经不是以前的医药市场,利润高,赚钱容易。目前整体医药流通行业的利润下降,配套成本却在增加。人均效率降低,人员出现冗员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现象。在与全国年销售量排名前几位的一大型医药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交流中了解到,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步,拼上老本也得上,不进则退吗。他们对医药流通领域内的激烈竞争还不是最担心的,他们认为凭自己的实力和管理能力在该领域中站稳脚跟还是有信心的,其实最让他们心里最担心的是从其他行业带着雄厚资金进入医药行业的门外汉,拿着钱烧得你个半死就退出,刚打完胜仗的你还没有缓过气,接着又来一位门外汉进入,再烧你个半死。如此反复,自己再有实力也难逃一劫。这也是目前巨额资金投入到大型医药物流公司潜在的最大的危险。如何分清当前市场状况,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泡沫。在此营销环境变化最为激烈之际,看清局势,保存自己的经济实力,瞅准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最终取得胜利,同时降低市场投资风险。同时加强医药流通企业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强强联合,共同维护该地区的稳定。这才是医药流通企业在目前状况下的合理选择。例如,日前重庆太极集团医药商业这一块正在与广州医药有限公司进行区域间的合作,为区域间强强联合树立了一个典范。
3、针对医药零售药店――平价药房降价风暴愈演愈烈。
2003年的平价风波在全国是愈演愈烈,药品平价旋风正在继续席卷广州、上海、重庆等诸多省会城市,大家匆忙开始价格战,谁能直接从厂家拿到更便宜更低价格的药品,谁就能打出药品的更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一味比价格谁更低,却忽略了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日前报道说,浙江地区平价药房打出一元钱的感冒药和一元钱的抗生素却遭遇难堪。又有传来刚开几个月的平价大药房匆匆关门的消息。如南京的开心大药房的草草收场,南京宝丰大药房的濒临关门等等。我认为零售药店的竞争,将由目前单纯的价格竞争,进一步发展为质量、服务、品牌等更高层次的竞争。譬如,非常大药房即将推出24小时送药上门服务,起步价从0.5元开始送起,长年定期为慢性病患者开设健康讲座,为长期购药者定期回访、设立健康档案等。
另一个角度来看,平价药房的兴起正是体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消费者所受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正逐步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平价药房为获得更加便宜的产品进货价格,必须考虑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随着厂家产品在这些平价药房为代表的群体中销售量的提升,市场环境会促使生产企业逐步重视和考虑与他们合作的更大范围的合作和交流。产品进入终端渠道链的缩短是药品价格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市场格局的形成是需要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来培育,中国未来的渠道模式来看,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会逐步向以产品和产品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转化。
二、 重大自然灾害对医药营销的影响作用:
上半年流行性传染病“非典”席卷全国,除与“非典”相关的药品销售有所增长外,其他绝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销售额,因那段时间医院和药店客流量的明显减少而销售量下降。对部分类别药品销售的影响因行政原因,还持续了一段时间,尤其是解热镇痛类药品。例如在部分地区如浙江、福建等省份感冒类药品纷纷下柜,当时患者在购买时还必须需凭医生处方。“非典”和“非典后”的社会现象改变了人民群众日常卫生习惯,例如,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预防流感意识增强;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纠正人们用药的盲目性,加强人们用药科普教育等等,对药品尤其是消费者可以更多自主选择的OTC类药品的销售影响较大。
同时,由于“非典”出现打破了许多制药企业全年的营销计划和品种结构的推广工作。在“非典”初期出现与“非典”相关产品的供不应求和“非典”后产品的严重过剩。在全年营销费用投放上,许多企业将上半年的销售政策和推广费用集中用在“非典”后的下半年使用,使下半年的医药市场竞争异常火爆激烈,尤其表现在感冒药的销售上。 医药营销之“痒”
2003年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的加剧,使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倍感郁闷和困惑,此为营销之“痒”。下面列举三个比较突出的困惑在此分析。
一、 制药企业营销队伍和营销系统理解力和执行力的困惑。
目前制药企业的营销已经是企业整体营销系统的运转和协同的结果,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与销售部门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和理解的协调性,营销部门与公司领导层思路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营销管理人员和其营销队伍的主管能动性和实时创新性,同时增强各级营销人员对公司策略的理解和执行力度。当今的营销时代,已经不是过去机会造就企业的年代。以前领导一帮人,冲上去,干什么能成什么,市场环境也相对简单,外界影响也少。营销队伍的士气也因胜利而持续高涨。而现在的营销环境更加复杂,外界影响因素瞬息万变,营销策略和方案很难十全十美。很容易因执行过程中的毫厘之差导致失之千里。解决的方法核心有三条。1、加强营销过程的管理而不是结果的管理,即实现营销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注重不同特点的营销区域进行区别对待。同时加强营销活动的监督、反馈和及时纠正、处理的对应机制。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之间和内部与外部的沟通渠道。3、提高营销系统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素质。
二、 各种医药营销模式的并存给医药市场销售带来不同影响的困惑。
当前的医药销售已经发展到几种营销模式并存的时代。各种营销模式相互影响、作用使营销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困难。例如,大包形式的产品对销售各级渠道促销力度的灵活度对公司自身营销队伍相对固定促销力度的负面冲击。各种营销模式在员工工作激情,营销管理成本,销售队伍的维系,公司稳固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利弊。如何选择?视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定,各有利弊。医药营销模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能顺利启动和成长的关键。根据公司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现状,对产品发展的期望程度,公司发展的速度要求,综合各项因素选择切实可行的销售模式。例如,如果企业资金比较雄厚,又有一批管理素质过硬的干部,上层组织框架比较健全和开放,可以选择厂家直接建立营销队伍,在公司统一领导和指挥下自主经营,控制营销中一切环节,递进式的发展,最终企业获得利润最大化。如果企业资金薄弱,管理水平相对差,营销企划水平低,可选择招商、制的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金和销售网络,推广启动市场速度快,企业风险小,初期绝对利润高,资金周转快。
三、 社会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变革使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更能吸引消费者倍感困惑。
这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在以药店终端为销售窗口的药品时,主要是OTC药品等。目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业讯息不断丰富,整个社会处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接受来之社会环境中的信息量太大,营销环境的变化已经让我们的消费者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准确的获得产品讯息,产生冲动购买,产品打动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难度越来越大。其次,我们的消费者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在成长,那种一上广告,人们就蜂拥而至购买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消费者在众多信息(产品的各种宣传形式中)中在辨别、在思考、在犹豫、在斟酌。从而导致从产品宣传、说服、教育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过程加长,难度增加。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讯息时代的消费者的消费特点也给我们营销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消费者处在对产品信息辨别能力差的时候,对事物判断能力不准的时候,在消费者心目中取得具有一定信任度的人员的劝导和引导消费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是药店营业员的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产品品牌对消费者购买的影响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以产品和品牌为中心的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药营销“痛痒”之道
现实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还有很多很多,如何消除医药营销之“痛痒”,方法和办法也很多。万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要看清事情之缘由,认真分析和总结,消除此“痛痒”之病症是可以做到的。就2003年医药行业之风风雨雨,无数变革我们究竟该怎样面对?如何对策?答案是该止痛就止痛,该止痒就止痒。总体原则是,以静止动,保存和积累实力,瞅准时机,抓住机会,铸成成就。
篇3
11月份大盘出现了大幅震荡,上半月医药板块也跟随大盘跳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当大盘企稳之后,医药板块的防御特征凸现,逆势上涨,最终收复了前期失地,当月跑赢大盘高达16个百分点,当中华神集团、江苏吴中等龙头个股更是藉抗癌概念走出了连续涨停的强悍行情。但上周突如其来的降价利空如当头棒喝,医药板块的上攻步伐被迫停止,相关个股如丰原药业、长春高新等更是放量下挫,疲态尽显。降价利空,是医药板块由盛转衰的拐点还是大牛里面的小小插曲呢?
降价无碍大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上周发出通知,决定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涉及抗生素、心脑血管等药品。正是这则利空诱发了医药板块的调整行情,那么,究竟其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多大的利空呢?
海通证券对此表示,此次单独定价的取消,主要针对外企而言,并且本次降价二级市场已有预期。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以前对特定企业,包括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药品实行优质优价,即单独定价。本次取消部分药物的单独定价对国内企业负面影响较小,对外企的影响较大。
中信证券亦明确指出,此次降价对行业影响有限,对上市公司更是影响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单独定价是针对最高零售价格而言,而非招标价或出厂价。而对于某些品种,由于此前各省的历年招标使得价格不断降低,实际零售价早已远低于最高零售限价,有的省份甚至已将价格压到了本次限价之下。总体来看,药品价格下降是一个一直在持续的长期趋势,此前,包括国家的25次行政性降价,以及各省市的招标,都不断在压缩药品价格。而企业则通过研发新产品、压缩生产成本等加以应对。我们认为此次针对单独定价产品的降价,其幅度并未超出预期。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仍值得看好。
中金公司更是旗帜鲜明的表示,此次降价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利好国内仿制药企业。此次降价表明了发改委对未来药品定价的态度,外资原研药将不作为定价标准。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外资药企的“超国民”待遇,缩小了外资内资药品的定价差异,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利于国内仿制药企业的发展。此次降价尽管调低了部分首仿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但首仿药仍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国家鼓励医药创新的大方向不变。
国金证券则目光放得更长远,他们认为,在2010年各地新的药品招标管理办法试点的基础上,全国范围的价格调整预计在明年内出台。在降价是一种大趋势的背景下,价格调整政策将加速国内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两类企业将明显受益:(1)行业集中度提升的推动者;(2)研发型企业。此外,2010年受制于基本药物目录价格的调整,在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也受到影响。随着相关降价政策的出台,在基药市场占比较大的中药企业有望恢复增长。如果政策力度不大的话,企业还能获得价不降、量上升的超预期局面。另外,中药现代化、中药品牌的延伸、中药企业机制的变革也是值得投资的因素。
增长仍是主旋律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正在经历持续快速的发展,也正是这样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有力地支撑其资本市场中医药板块的蓬勃发展,从而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融资和投资的路径,成为其事业和财富成长的源泉。
医药行业 飞速发展
近一年来医药板块的骄人表现离不开整个医药行业飞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据统计,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近十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供需两旺的产业链格局。据国家统计局和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已实现9443.30亿元,预计2010和2011年将分别实现12560.00和15450.00亿元,近十年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自2000-2009年的十年间,我国医药制造业的资产和利润总额累计分别增长了6,542.43亿元和857.38亿元,占全国资产总额和全国利润总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2%或以上;在医药行业整体规模和供给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医药市场的销售规模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药品市场销售规模逐年增长、需求强劲,而且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购进总值也在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市场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战略新兴产业规划助推生物医药行业快速成长
酝酿推出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产业规划激发了各地投资生物医药产业的热情,成为生物医药行业快速增长的新助推器。10月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生物产业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1月的消息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上报至国务院。
综合各种来源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已经发展到500余家,生物医药行业年总产值接近1000亿元,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2009年,全球生物制药产品的市场规模超过1250亿美元,占医药制造业的17%。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占GDP的18%,而我国约占2%,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于2007年公布的《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包括生物医药在内的生物产业作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并提出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2020年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的发展目标。随着《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最终,相信将进一步确立生物医药行业的战略地位,同时建立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促使生物医药行业的加快增长。
我们看好生物医药行业在维持目前30-40%增幅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未来加快增长的发展前景,看好拥有较为完善的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化体系,并初步展现良好市场化前景与拥有较为成熟经营基础的生物医药企业实现和保持加快增长的发展前景。
投资策略
篇4
2014年无疑是中国医疗大健康行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随着过去10年高增长黄金期的结束,医药行业从2014年开始正式步入低增速的新常态时代,这也成为每一家药企未来长时期内都要面临的新挑战。
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相伴相生,即将过去的2014年也是医药行业不断求变、不断创新的一年,并购重组大潮愈演愈烈,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互联网医疗元年,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A股上市药企和医药股投资者。
新常态时代
2014年,医药行业增速放缓得到确认。
“2014年初大家还在憧憬医药行业增速回归20%以上,但半年度以及三季度报告的出炉则彻底打消了这种念想,尤其是三季度在2013年低基数下并未实现触底反弹,让投资者逐步确认了行业增速放缓的事实。”东方证券医药分析师田加强如此表示。
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中国医药制造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576.4亿元,同比增长13.12%,比2013年同期下降5.08个百分点,虽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下滑明显;当期实现利润总额1786.8亿元,同比增长12.86%,比2013年同期下降4.56个百分点。
过去10年,受益于医保扩容、政府投入和新品放量,中国医药行业经历了持续快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复合增长均超过20%,常年维持在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医药板块也成为一级行业中超额收益最为明显的行业,医药股更是牛股辈出,10倍股不在少数。
“但时过境迁,进入2014年,医改已经正式步入深水区,在医保总盘不会有大幅扩张的情况下,医保控费和药占比下降将是长期趋势。”兴业证券分析师项军认为,考虑到医保支出、财政投入、新药审批和医药消费升级的总体情况,未来行业回到20%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难度较大,10%-20%的增速将成为医药行业的“新常态”,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分化也将进一步加剧。
在项军看来,这一现象很正常,因为整个GDP增速也已经下了一个台阶。
东方证券的报告也认为,医药行业进入成长2.0时代,2014年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相比前两年明显下降一个台阶,未来10%-15%的增速区间成为新常态。
“新常态下医药企业一方面要修炼内功,丰富自身的在研品种梯队来增加硬实力,同时要通过国际认证来增加软实力。”田加强认为。
展望2015年,招商证券认为,医药行业整体增速基本和2014年相当,医药工业维持13%左右的增长,上市公司整体维持在15%左右。
医药并购大潮
2014年,A股的并购重组热闹非凡,其中医药行业是重中之重。前11个月,医药生物板块发生130起左右的并购整合。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为了应对股东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上市公司在内生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开始寻求外延式并购增长。此外,在研品种审批周期过长,以及行业集中度过低,也需要通过并购来继续做大做强。
从并购领域来看,受益于国家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健康服务行业的政策支持,医药行业并购多涉及健康服务、医疗器械领域,尤其医疗服务领域并购重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先后有康美药业(600518.SH)、复星医药(600196.SH)、北大医药(000788.SZ)、信邦制药(002390.SZ)、三诺生物(300298.SZ)等公司宣布并购医疗机构,部分并购对象还是当地公立医院。截至目前,至少有17家医药类上市公司参与了医疗机构并购。
据悉,目前复星医药、马应龙(600993.SH)、爱尔眼科(300015.SZ)、恒康医疗(002219.SZ)等公司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医药企业向医疗服务行业及大健康产业的渗透,部分公司此前并购的医疗机构已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如金陵药业(000919.SZ)等。
2014年医药行业并购的另外一个特点则是,由于美股市场Illumina股价屡创历史新高,以及A股市场爆炒基因检测、细胞治疗、血液透析等主题投资,国内市场也开始全面拥抱新兴产业技术,频繁通过并购实现深度介入。
例如,千山药机(300216.SZ)通过收购宏灏基因进入基因检测领域,北陆药业(300016.SZ)以2.04亿元取得中美康士51%股权,进入细胞免疫领域。
“新技术、新领域短期内不可能实现规模性的盈利,因此上市公司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跨界并购。”项军认为,上市药企进入新的领域,可以较大提升估值水平,从市值管理的角度来看效率非常高。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担忧不少医药企业并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通盘考虑,有些并购后的整合效果也不如预期。而且,从医药企业的并购案例来看,普遍溢价较高,未来能否顺利整合以及整合后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程度还是个未知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的资本运作方式相比,2014年“上市公司+PE”模式开始流行,医疗产业并购基金日渐成为医药企业快速实现外延式增长的途径。
据统计,2013年仅京新药业(002020.SZ)参与了并购基金合作,但2014年多达十余家,包括中恒集团(600252.SH)、爱尔眼科、中源协和(600645.SH)等,规模多在2亿-10亿元,其中中恒集团基金规模高达20亿元。
“这种并购基金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加股权的夹层融资基金方式。”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宸表示,医药类上市公司可以降低投资风险,通过体外孵化的方式减少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
对于2015年,东方证券认为并购将进入下半场,一方面在先行者成功案例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加入并购大潮;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要面对越来越高的要价以及并购标的挑选从“优中选优”到 “劣中选优”,难度会明显增大,预计资本市场的反应会更加理性。
互联网医疗元年
每一次新的技术潮流,都会引发传统行业颠覆性的变革。2014年,互联网正式叩开了医药行业大门,BAT三巨头和A股医药上市公司动作频繁。
“移动医疗能有效缓解医疗费用支出(看病贵)、解决医疗资源错配(看病难)的历史难题。”中金公司医药分析师强静称,同时由于互联网能有效克服医疗资源分布的长尾效应,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和解决患者与医生之间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而降低隐形成本。
据分析,移动医疗每年将为中国节约1100亿-6100亿元的健康费用支出。
在线医疗服务市场前景看好。2014年BAT巨头凭借科技公司的专业身份和资金优势,高调进军移动医疗领域,腾讯先后牵手丁香园、好大夫在线、中澳凯尔,阿里巴巴则推出未来医院计划、收购中信21世纪,百度打造了Dulife设备+Dulife平台以及北京健康云项目。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布局互联网医疗。2014年8月,乐普医疗(300003.SZ)宣布收购医康科技,旨在构建可穿戴设备和服务平台,在心血管疾病垂直领域形成立体闭环。九安医疗(002432.SZ)则是国内移动健康产品的开拓者,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iHealth 系列产品。三诺生物与糖护科技合作,福瑞股份(300049.SZ)投资开发肝纤维化在线诊断系统(FSTM),宝莱特(300246.SZ)育儿宝。家用器械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连锁体检机构爱康国宾也频频寻求与移动医疗公司的合作,旨在拓展新业务,为企业的发展打开更大空间。
中金公司认为,未来在线医疗服务、可穿戴设备以及医院信息化将是移动医疗发展的三大重点领域。其中,在线医疗服务将成为互联网医疗中最具想象空间的综合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互联网医药电商也是各路资本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据统计,2013年网上药店销售收入约42亿元,占比只有0.4%,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空间,尚有巨大增长空间。
篇5
截至2010年4月28日,108家已公布2009年年报的医药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情况表现良好,分别同比增长14.92、48.59%;2010年1-2月,制药行业继续表现强劲,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430、148亿,同比增长27.97、43.19%。
国泰君安认为,医药行业的高速增长,无疑印证了其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强大的生命力。当前,国家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新的转变,真正转变到依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这需要建立在很多制度变革的基础之上,而制度变革的困难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未来几年中国都可能会处于“促消费”的过程。医药行业在经济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无论是人民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还是国家投入的增加,以及上市公司产业的升级和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出,都会带来医药类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
医改是医药行业的主旋律,2010年4月20日,卫生部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对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期间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方面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平安证券认为,未来十年将是医药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医疗体制改革将是行业爆发推动剂,产业链将重新构建,行业进入新一轮有序成长期:医药一医疗一卫生保障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也将是医药工商企业加速淘汰与整合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集中度提高、强者恒强,大型医药公司随后出现。因此,医药行业孕育着无限的投资机遇。
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高股票中,2010年预测市盈率高于40倍的有9只,低于30倍的有7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15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期25只盈利预测调高的股票中,我们选择白云山A(000522)简要点评。
白云山A(000522)公司公布2010年一季报,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9784.63万元,同比增幅33.51%,营业利润增长9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5.23%。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医改带来的普药需求的增长-另一个是公司的生产经营经过整合后趋于正常。
2009年至今。公司通过整合营销资源,划分营销区域精耕细作,努力消化清理存货,加快货款回笼,营销形势不断好转。下属光华制药、何济公制药厂逐步走出困境,明兴制药、制药总厂、天心制药、和记黄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同时公司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品种共有131个,在产品种60个;列入《2009版医保目录》的品种共有421个,基层用药需求的扩大对普药品牌企业白云山明显有利。
华创证券认为,公司为我国大型制药企业,拥有白云山和抗之霸两个知名品牌。公司营销改革已呈现效果,随着医疗市场扩容,公司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公司拥有1300亩优质土地,且存在广药集团整合预期。目前13.14元的股价低估公司未来成长价值和具有的土地价值,给予推荐评级,12个月目标价位15.6元。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10-2012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0.33、0.47和10.7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44、31和21倍;当前共有4位分析师跟踪,全部给予“买入”评级,综合评级系数2.00。
同时,上周综合盈利预测(2010年)调低幅度居前的25只股票中,房地产行业在“新国十条”出台后,各地方积极响应,纷纷出台更比中央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主要城市房地产一手交易大幅萎缩,申万城市交易指数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9%。一手房交易中,除武汉出现增长、天津基本持平外,其他城市均出现了大幅度幅度的萎缩,其中杭州同比和环比萎缩均超过80%,到达两个月来的低点,北京、深圳、苏州等地环比萎缩幅度在50%附近。二手房交易中,北京、杭州反应较为剧烈,环比萎缩幅度分别为30%和74%。整体来看,行业交易量大幅度萎缩已成必然,预计房价将会4季度左右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因而再度成为入选个股之最。
本期入选的25只综合盈利预测调低股票中,2010年预测市盈率高于40倍的有14只,低于30倍的有8只。从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来看,有6只股票的安全星级为三星或以上级别。本期25只盈利预测调低的股票中,我们选择中江地产(600053)简要点评。
中江地产(600053)公司2009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7.6%;营业利润1444万元、同比下降83.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90万元、同比下降93.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3.4%;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据年报批露,公司2009年主力销售项目是紫金城住宅一期,该项目于2009年03月开盘,销售情况良好。报告期结算其中的5-8栋,实现结算收入4.3亿元,毛利率为16%,同比下滑4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两点:1)该项目(这也是紫金城首批住宅上市)开盘时市场环境较差、同时也为了回笼资金,公司进行了打折促销;2)2008年结算的主要是紫金城项目商业部分,毛利率较高。毛利率下降是导致经常性损益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公司2009年营业外收入仅有50万元。
篇6
关键词 医药 应用型 人才 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6.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9-0060-0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ine applied talents
SHI Mingli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for Employees, Shanghai 2000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guide pharmaceuticals industry to train the applied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cadre for production, and to analyze medicine applied talents. Methods: The strategy and goal for training of the applied talent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demand of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an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ine applied talent. Results: Full advantage can be taken of the resources in our group so as to form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school and company and create a good system for training talent. Conclusion: The quick train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applied management personnel with high-quality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s the tendency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applied; talent; analysis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更需要大量的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多方面都能适应各类工作需要的,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从工作职能来看,应用型人才主要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是利用学术型人才发现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点是:以科学原理及自然为研究对象,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1]。
1 医药行业应用型人才的现状
1.1 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医药行业被公认为是知识密集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计划在“十二五”末,我国将大力发展和建设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流通质量管理规范》( GSP)两部法规的要求,医药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从事药品生产操作、检验、保管、养护人员也必须具有相关学历。基于长期发展观点,这就预示着需要大量的医药应用型人才来胜任新品开发过程中的实验控制,产业化生产与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产品经营与销售等不同岗位[2-3]。
1.2 医疗服务体制的变革
我国自1995年开始实施执业药师制度,药师负有审查处方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向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等职责。加上近几年来,国家推广社区医疗服务模式和实行非处方药管理,使大量的常见病或慢性病患者不必为“过度检查”和“大处方”支付不合理的高额费用。
到2010年,全国通过资格考取得资格证书的执业药师为18.5万人,平均5 500人拥有1名执业药师。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差距太大了。美国1 500人拥有1名执业药师,日本820人拥有1名执业药师。由此推算,我国需要大约100万名执业药师。同时,执业药师要具有大专以上药学类专业学历证书,还要经过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方可担任,所以,仅以本科以上的药学类高等教育毕业生作为执业药师后备力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学历上按规定要求,那些以医药应用型和服务型为特征的药学高职毕业生将是执业药师队伍迅速壮大的人员的坚实基础,也是加快国家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步伐的保障。
1.3 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
我国医药产业现有的各类从业人员中学历分布不合理,尤其是一线技术工人的学历较低。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各种岗位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配备和使用,高等级技术工人知识及技能老化。加快培养一批既熟悉现代医药知识、又掌握最新药品生产技术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充实到企业一线技术队伍之中,提高企业一线技术岗位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是确保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2 医药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1 培养策略
应用型人才从事的是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因此,应该制订不同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策略,着眼于医药行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着眼于教学机构的实际和着眼于学生生源的实际;并建立由教学主导型大学为主,专升本的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为辅,培养具有突出应用能力人才特色的新型培养体系[3]。
2.2 培养目标
医药行业是知识及技术密集的高科技行业。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突出“应用”特征的同时,还要突出“高素质”特征,才能符合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的要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要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成熟的技术、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更要具有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内的较高的综合素质。
2.3 培养体系
建立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与政府互动。应用型人才教育应遵循政府经济发展、产业规划方向,借助政府的各项政策共同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与地方社会经济共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地方社会文化起到引领作用和对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大量的针对性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与地方社会经济形成共生的土壤。
与企业共赢。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离不开企业,企业未来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从学校寻找到合适的人才,成为企业的人才保险箱,学校则可借助企业资源服务于人才的培养。
上海拥有我国历史悠久的老牌医药产业,不仅拥有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领军将才,还拥有一大批既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又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研发过程中的实验管理的、产业化生产与质量检验的、产品经营与销售的等各种应用型人才资源。围绕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发展循环资源、珍惜价值资源,医药企业可以依托行业的强大资源,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校企全面联动,建立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培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培养出大量的医药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领域合作层次来看,各方教育机构都具备各自的优势,可以根据生物医药发展的目标,实现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教育,乃至职业需求的培训等共享教育资源。尤其是可以借助高等教育机构和行业内专业研究机构,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从教育合作的内容来看,可以在师资、课程、研发、场地等方面实现互惠协作、优势互补,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外部教师为补充的师资队伍。
走“双证融通”之路。我国职业教育尽管起步多年,但彼此有着不同程度的对接和互动,一直在相互碰撞中不断发展。上海在21世纪初就开展高职生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设置了面向高校在校生的“药学技术人员(准高级)职业技术规范”以及相应的培训大纲和模块式考核鉴定实施方案。在校高职生可以选择药物制剂、药物检验、化学合成、医药购销这4类药学技术岗位其中的一项,经培训后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可获得劳动局颁发的准高级技术等级证书,企业以获得鉴定证书作为是否录用学生的重要依据。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加拿大CBE和英国的BETAT等模式,很好地兼容了“双证”的功能和有效地拓展了人才的使用价值。
3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一线生产技术或专业的人才备受社会欢迎。因此,紧紧围绕医药行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依托行业的强大资源,快速优质培养大量的医药应用型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维俭, 王传金. 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 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24(3): 98-100.
[2] 李娜, 解建红.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3(4): 191-193.
篇7
--中国药企60年发展分析
在中国医药产业近60年的发展进程中,既经历过封闭的独立自主的发展阶段,又在经历着不得不面对国际药业全球格局的阶段,这一进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着多重意义,而中国制药业的发展轨迹和特征,也值得稍作梳理。
在当前阶段,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留给中国的制药企业去转型、调整和应对,而同时又存在体制、环境和人才诸多方面的困境,如何在困境中把握来自于全局的机遇,敢于面对必然的挑战,从历史和发展中总结经验,突破困境,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艰难选择。
商业开放:第一代药企突围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医药行业,从中央到地方,惯例模式是医药(西药)、中药材两大版块分列,商业功能则由从国家医药公司、国家药材公司至上而下的三级医药站调拨方式完成。在这一阶段,对于制药企业而言,是只具备简单的工业企业职能的,而目前所流行的营销和销售两个模块,则是由国家统一包了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之前,全国的制药企业只有几百家,从特定角度来说,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在国家调控的指挥棒之下,有着井然的秩序。
这个秩序的打破,肇因于中国全社会改革开放浪潮的开始和壮大。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一如所有的市场经济规律,新型商业流通模式的发展带来变革的压力,这时的制药工业企业,面临着来自于上下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积压利润空间,一方面是下游的药品流通领域企业的市场化发展竞争突破了计划经济的调拨模式,不断压低药品价格。
可以说这一时期中国制药企业的最初变革是被动的,迫于生存的压力开始了第一步的市场化探索,不得不从计划调拨模式走向工业自销模式。
当时的工业自销状况,尚距离现代医药营销概念差之甚远,最典型的方式无过于各种各样的药品交易会。自古以来,中国在中药材交易领域就有药市交易的传统,由此,一些传统的药市交易地成为最初的药品交易会兴盛地,诸如河南百泉药交会和江西樟树药交会等,这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大办药交会局面的出现,中国制药业的市场化探索就这样迈出了第一步。
不得不提的是,最初阶段的制药企业发展,尚具备市场化初期的纯朴性和单一性。产品疗效的好坏是竞争主线,回扣和带金销售尚没有大规模产生。而也如一贯的市场经济规律,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的大类用药领域,也在逐步形成较具规模的制药企业,诸如传统的四大制药企业等。这时的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皆为从计划经济时代一步一步扎实走过来的老药人,有着朴素而厚实的道德素养。
广告大战:第二代药企崛起
到80年代末,中国制药业出现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转折期,这是一个危害至今的发展阶段。
由于当时的医药购销两旺,以及越来越大的国民健康需求的发展。中国制药业在80年代中后期步入了第一个行业整体发展的黄金期,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空间导致各地方利益集团(主要是政府)开始大建药厂,进入中国制药业,由此,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之内,中国制药工业企业数量由最初的几百家飙升到5 500多家,行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
反思这个发展,有三个大的原因不得不说,一个是中国当时尚不具备成形的专利保护法系,药厂产品的泛滥一发不可收,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大量出现了同一产品可以由上百家药厂出产的情况。另一个原因则是中央政府对于新药厂建设没有设置有效的准入制度,小规模的投入即可建立一个土作坊似的药品生产点。第三个原因则是当时中国尚没有形成完整的全国统一市场,区块划分严重,而地方利益集团势力强大,导致中国药品的生产和营销也成严重的区块划分态势,每一个区块内制药企业和商业企业都大量无序繁衍。
由此可见,从一个特殊角度来说,中国制药业仿制药盛行和产品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其实来自于中国药业无序的自由市场竞争。也由此可见,在中国诸多行业发展的经验中,国家意志主导和骨干企业资本介入两种有效的模式都未曾在制药行业内有效发挥作用。而由此产生的“哈药”模式,只不过企业在无所助力的环境中寻找的一个大胆又冒险的突破口。
中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开始跃入以广告投放量计算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存留下来的记忆,好的药品和企业品牌似乎都已经没有了痕迹,能够想到的,只是保健品时代的旺盛。广告透支的副作用也极其严重,药厂泛滥导致的广告泛滥直接摧毁了消费者对于药品的信任,也直接导致了药品消费更加依赖于医院和医生处方。
在进入20xx年之后,政府不得不逐渐出面制定关于药品广告方面的渐渐严厉的法规,保健品退居为食字号,处方药已经不能在绝大多数媒体刊登广告,抗生素开始限售,这一系列规制的出台,也宣告了中国药业以广告投放为特征的市场突围宣告失败。
资本重组: 第三代药企格局
在20xx年前后,也即中国政府就加入wto做最后努力的时刻,作为一个不算大的行业领域,中国制药业面临即将到来的wto时代的诸多可能的深度冲击,在这样一个诱因之下,再加之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所带来的旺盛国内需求,中国药业掀起了一轮国内资本的并购重组浪潮。
这一轮资本重组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以抢占市场格局为侧重点,二是以抢占区域市场主导优势为侧重点。这两个侧重点的选择,依然是基于市场导向选择,从而掀起了一场资本层面的混战,这一波重组浪潮也可以看作是中国制药业对自己尚不熟悉的资本操作层面的一次探索,成功者少,失败者多也成为必然。三九集团,北京双鹤药业,华源集团等都在“做大”和“做强”的辩证关系中倒了下去。总体而言,在这一轮资本运作之后,全国以主要的区域市场为中心,依然形成了一系列较大的制药集团。
当然,也有较为成功的个案。医药商业领域最为成功的个案即使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布局,海王星辰20xx年与美国美信合资成立美信医药连锁,20xx年又获高盛4000万投资,而其中核心,则在于海王星辰通过外资的介入,直接移植了国外成熟的连锁药店经营模式,也较好的逐步稳固了自己的几个主要区域布局和物流体系。
商业领域的较多成功案例并不能掩饰在制药工业领域的弱势。这一弱势的深层根源,依然在于行业整体极弱的药品研发创新能力,收购和重组新的企业,并不能带来研发体系的新的变革,带来的只是规模的增大和销售额的单纯上升,而存在于收购之前企业内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之道。
可惜的是,这一轮的追求规模型的资本浪潮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和行业精英人士已经在深入思考。这种思考直接带来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资本运作,即引入新品种,打造初步的研发能力以及初步的临床学术理念。由此,资本运作也开始真正触及到中国制药业真正的短板所在。
临床导向:第四代药企雏形
如果说前三代的中国医药企业发展,都是在市场和营销的层面产生巨大变革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一系列的苦难之后,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直面自己的短板之处。这个短板,就是始终绕不过去的新药研发能力。中国制药行业起家于抗生素原料药行业,后又发展起门类齐全的仿制药工业,如果说在中国发展的初期,这种跟随性的后发优势是中国制药业可以快速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那么在今天,行业的大格局和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变化下,过分拘泥于传统优势和经验,即是落后。
如果单纯以制药外企进入中国的时间来看,中国制药业是对外开放较早的行业之一,早在80年代,诸如西安杨森就已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制药业依然在两个强大的背负下不能放手融入全球制药业市场:一是保护中国弱小的仿制药工业,二是保证中国民众的用药安全。无论是投资、合资领域,研发领域还是商业领域,中国人的一系列不开放姿态导致了到今天为止一个奇怪的局面。制药外企依然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中国制药工业并未如其它行业诸如汽车工业那样从合资合作中取得自身的长足发展。一面是中国制药企业的军阀混战,一面是制药外企携原研药品的长驱直入不可阻挡。
但希望总是在的。制药外企所带来的经验依然为部分中国企业所感受和学习。这些经验的核心就是,建立基于原研药的生产研发体系,建立基于原研药的市场销售策略。在这两个方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开始了自己的征途。
**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无疑就是其中一个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个案。傅和亮最先从事于新药研发工作,创业起家,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一类新药凯力康(尤瑞克林)、二类新药天普洛安(乌司他丁),这些主力药品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绩,并且发展迅速。以傅和亮的经验来看,天普的发展,恰恰是走过了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最初以传统销售模式拉动的天普几个省份办事处,已经衰落;而最新的上海,江浙、北京等地以临床学术理念营销为主的办事处,则处于极速上升期。产品的优秀加上临床学术理念营销为主的新模式,让天普得以焕然一新。同时20xx年天普作为一家创业型小型企业,获得上海实业的51%的股份投资,又在资金层面获得强助。有证券公司分析,**天普将在未来3年之内突破销售额10亿元,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
篇8
近几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药品降价令、打击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实行强制认证等,几乎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历次政策调整都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变革中经受冲击、在动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即是对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北京医药产业增长缓慢,工业产值增速由2002年的21%、2003年的33%,跌至2005年仅有的3%,医药工业实现利润一度出现负增长。2007年,北京医药行业出现回暖,但困扰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目前,北京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包括: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过度;自主品牌太少,产业竞争能力堪忧;上下游产业环境两头挤压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业发展环境恶化;新药上市慢、自给率较低,与快速发展的医药需求严重不符等。
北京医药产业陷入政策性困境
北京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上游生产要素持续涨价导致医药生产成本相应较高,影响了医药行业发展外,更主要的是医药行业的发展陷入了政策性困境。换句话说,当前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定位始终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历次医改中“只重医不重药”,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与运行中忽视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不尊重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先后出台了一些不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医改失去了最根本的物质保障基础,造成前几轮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并直接导致医药产业发展环境逐渐恶化。
医药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医药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这与国家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有直接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府始终没有明确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能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相反,在设计历次医改方案或推出相关政策时,存在“重医不重药”的现象,医药产业始终游离于医改体系之外,医药企业利益被忽视。医药企业不仅没有从改革中获益,反而承担了一部分改革成本,使医药行业利益受损。在经历了一次次改革、调整之后,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医疗与医药市场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公众的用药安全也面临许多威胁。
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常常被简单的归结为药价虚高、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表面因素,其实深层原因,还是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对医药健康投入仅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7%,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40%以上。投入不足,导致医疗机构被迫走向市场。这种医疗体制与完全市场化的医药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协调,而医疗机构在医药流通市场占有绝对的强势垄断地位,为保证缺血的肌体能够运转,医疗机构只能向医药企业抽取血液,必然导致“以药养医”机制的形成。而政府对医药生产和流通又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医药市场同质、低效竞争,由多家生产同一药品的企业竞争有限的医院市场,必然导致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现象的产生。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直接导致医疗服务领域出现“看病难”、“看病贵”。
目前,涉及医药产业管理职能的部门有十余个,行业管理、药品目录、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安全监管、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等职能分散于各个部门,如药品定价权力在发改委,新药审批权力在药监局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容易导致医药产业政策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有些政策甚至相互矛盾,有些根本就不利于行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医药企业的生存。如近年实行的药品降价、招标采购等政策,目的是想降低药品价格,解决“看病贵”问题。但是,因为号脉失准,这些政策并非对症下药的良方。“看病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药价高,而是由于医生垄断处方权、“以药养医”机制、政府对医疗机构“供血不足”等,导致对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逐利行为正向激励的结果,是一系列不合理、不配套、不协调的政策共同作用结出的恶果。
又如医保政策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的矛盾――医药创新风险极大,在美国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也只有1/10。在中国,新药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很快就能上市。因为新药很难进医保目录,进不了目录就很难有市场规模。即便进了医保目录也未必能收回投入,因为新药的保护期短,只有5年时间,成本尚未收回,就可能被别的企业以较低代价生产出的仿制药所替代。
同时,我国药品定价政策中“原研药”与“首仿药”存在不合理价差问题。国际上没有“原研药”的概念,只有专利药和通用名药之分。专利药保护期一过,就被称为通用名药,在市场上与其他仿制药一视同仁,不再有什么特权和优惠政策。而我国将这类药物定名为“原研药”,规定其享有行政保护、新药保护、特殊定价优惠等待遇,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也享有特殊政策。即使该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已经过期,甚至有的并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也享有政策优惠。按规定,原研药与仿制药可以有合法的价格差距,其中针剂上的价差率不超过35%,在其他剂型上不超过30%。而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药品定价远远突破了国家规定的价差率。最典型的就是德国拜尔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其专利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过期,但在中国仍享受着一系列的特殊待遇。一片拜阿司匹林的定价,是相同疗效国产肠溶阿司匹林的15倍,而医疗服务领域由于利益驱动更愿意开价高的“原研药”。目前,我国原研药市场份额已从1997年的12%上升到目前的25%以上,特别是大医院,外资“原研药”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显然不利于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出台的医药政策和改革措施大都没有涉及到我国医药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没有触动处于强势垄断地位的医疗机构的利益,加上政策不够系统、连贯,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医药生产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患者利益也同样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医药产业需主动应对新一轮医改
目前,新医改方案虽未正式出台,但方向基本明确。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毫无疑问,新医改不仅关系到医疗服务业,也关系到医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这将对现有的医药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并将决定医药产业的未来走向。
当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已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结果是在历次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医药产业没有主张权益的话语权,只能处于自我消化、自我调节、被动接受的境地。医药产业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结果在历次医改中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甚至违背了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人为造成医药产业目前的发展困境。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内部缺乏自主创新动力,产业竞争力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突出,没有足够的实力争取在决策中的话语权。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缺乏,医药流通体制不顺。医药产业要彻底摆脱当前被动局面,必须彻底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根本出路在于抓住当前医改机遇,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医药行业在政策博弈中的地位。
多年的改革探索表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在医改中的作用。政府要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而由政府直接包办整个医疗卫生,或政府干脆抽身退出的做法,显然都是不合理的。当前医疗领域出现的种种困惑,就是政府与市场双向不到位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政府主导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单纯增加政府投入并不能解决医疗卫生事业所有的问题,但是增加政府投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政府增加投入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从而实现医与药和谐发展、同生共荣,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
药品是治疗疾病、维护百姓生命健康的必需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在设计医疗卫生制度时,不能忽视药品的特殊属性,更不能忽视医药产业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能满足用药需求,也能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医药产业作为医疗卫生制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全民生命健康的物质保障,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性的重要保证,是决定医改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同时兼顾医与药的和谐发展,同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尊重医药产业作为竞争性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遵循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新的医改方案。
要增强医药产业应对新一轮医改的能力,需要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医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加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专利补偿机制,调动医药企业创新积极性;实施首仿药保护措施,对首仿药给予有期限的价格优惠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率先仿制国外专利到期药;逐步完善药监部门新药报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用好用足地方对医保目录的调剂权,适当向地方品牌企业、创新药予以倾斜,并为创新药尽快进入医保目录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北京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筛选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寻求重点突破;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医药产业园区,提升北京医药产业集群度;加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建立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增强区域医药产业竞争优势。
篇9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研究称,中长期来看,宏观经济增速将从10%的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5%~6%的中速增长时代,现在的7.5%是一个中间状态。在政府的明确政策导向下,增速回落的时间跨度被主观拉长,整体过程类似于上世纪70~80年代中期的日本经济。
博时产业新动力基金经理蔡滨说:“我们看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防军工、智能化装备、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物流等,这些行业不同于传统劳动力密集驱动的产业,更多由技术创新驱动,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以及成长空间。从投资主题上,我们更加关注‘走出去’战略、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改造、并购重组、改革受益、国防军工等相关主题板块。”
综合各大机构的观点,2015年A股市场仍然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券商保险、医药健康、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四大板块有望成为引领行情的主角。 券商保险强势难改
2014年第四季度以来,证券业是金融板块内的领涨板块,也是金融行业中涨幅最大的子板块。其业绩同比增速逐月提高,在基本面、资金面、情绪面的多方契合下,走出了一波大行情。
申银万国分析师何宗炎认为,2014年12月上市券商净利率将达80亿至90亿元,环比增长60%以上。虽然券商、保险、银行、建筑等板块轮动明显,但券商是绝对龙头。
展望后市,证券行业基本面仍然较为强劲。尤其在2015年上半年,由于2014年上半年的同比基数相对较低,加上融资融券的大发展如持续至2015年,将给行业整体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量。
由于上证50ETF期权即将推出,而上证50ETF期权标的成分股中70%是金融股,这将使金融股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溢价。同时,券商股业绩本身也将受益于ETF期权。何宗炎看好大券商,如中信、海通、华泰和光大证券等。
保险行业在2014年的保费收入和业绩表现都符合市场预期。在经过两年的保单结构调整后,保费的复苏意味着保险公司基本面从底部开始复苏。近年来,保监会对保险投资范围的逐步放松也可能带来未来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上升。
海通证券非银金融业首席分析师丁文韬说:“保险是唯一能加杠杆投资股票的标的,在过去的牛市中,保险明显呈现出牛市中后期品种的特点。随着牛市行情的明确,保险公司逐渐增加股票配置比例,在牛市中后期杠杆增加,行业表现超过大盘走势。” 医药行业春潮涌动
2014年,医药行业涨幅在各行业中排名垫底,其主要原因是年初基金的仓位较重。由于后来周期股涨势如潮,随着基金调仓,医药股仓位下降很快,导致医药股走势很差。2015年,医药行业的变革趋势风生水起,表现为打破现有利益格局,走向有管制的市场化。
据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分析师朱国广研究,2015年医药行业增速同比增长将提升3至5个百分点,原因是2015年是基药、非基药招标大年,新药快速放量及基药制度实施将刺激工业收入增速。生物新技术、医药流通新概念、移动医疗等将是2015年的投资主线。
干细胞治疗是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在国内,可进行干细胞储存。在脐带血干细胞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胎盘干细胞储存处于相对蓝海状态,预计关于我国胎盘干细胞的临床诊疗行业规范在 2015 年很可能出来。建议关注新进入人体胎盘干细胞储存领域的国际医学(注:原名为“开元投资”)。
朱国广表示,海南、上海已在试点网上购药医保报销,未来试点范围有望扩大,各地扶持医药电商的配套方案将陆续出台。随着政策壁垒逐步打破,电商在处方药领域大有可为,预计未来三年国内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70%至80%左右,2017年国内网上零售市场规模将达450亿元左右。提前布局医药电商领域的九州通具有较大优势。
移动医疗指通过移动设备(手机、电脑、穿戴设备等)提供医疗或健康信息和服务,具体如远程患者监测、在线咨询、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2015 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估计可增至42 亿元,2017 年可达125亿元,预计2013~2017 年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超50%。 高端制造动力强劲
中国大的经济周期决定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下行通道,机会大多集中于转型新兴行业或者传统但是能扩展海外市场的行业,军工、智能装备(广义机器人)、高铁是三大主要亮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需抓住估值和成长的匹配点。
军工是战略性机会,未来3~5年基本面持续往上。站在空间争夺战的角度,需要抓住装备列装提速、资产证券化、军民融合三条主线。
据广发证券研究,强军目标指引下的军队改革带来需求的变化,国防科技领域改革和政策支持将激发行业活力、逐步提升装备供给能力。装备需求提升和技术能力提升主要体现在海、空装备平台和信息化方向,可重点关注具有成长空间的装备供应商和配套商。
在工业4.0大背景下,智能装备(广义机器人)需求持续旺盛,下游应用广度和深度均不断提高,但内资厂商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依托高端集成商实现弯道超车,军用及智能服务机器人将是下一片蓝海。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海方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高增速时代已经到来。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看,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过去核心零部件过度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行业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本体制造企业,均实现了控制器自主生产,在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只要实现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升级跨越,就可以以支撑机器人整机发展,未来替代进口的效应也会逐步释放。
从政策落实看,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已经把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重要部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相契合,汇川技术、新时达、巨星科技、上海机电、亚威股份等个股前景看好。 环保行业前景广阔
环保产业未来将渐渐脱离政府投资这个外在推动力,逐步转向持续稳定的内生动力,政府角色发生转变,弱化投资、强化监管。市场化机制建立的本质是用经济杠杆来提升企业加大环保投资的力度,引导环境治理资金的投资效率。
方正证券高级分析师梅韬和环保行业分析师郭丽丽认为,环保产业已经由“计划经济”模式切换到“市场经济”模式,行业发展进入2.0 时代。
但是,环保行业将不会像过去一样在政策利好下出现全面上涨的行情,个股之间将出现分化,关注点由政策刺激转为业绩兑现能力。订单获得能力强及业绩兑现好的企业,估值将有所提升。
华融证券分析师王刚说:“2015 年将是环保行业的收获大年,随着订单的不断获得,产能进入释放期,环保企业的业绩也将迎来新的大幅增长。”
篇10
抓住新版GMP洗牌机遇
新版GMP认证已落下第一道帷幕,有数百家药企由于未能通过认证,全部被要求暂停生产。医药行业洗牌已经来临,仍然存在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的药企,或将成为被兼并的对象,未来的医药市场格局将因此改写,虽然形势严峻,但也不乏有洗牌后的机遇。
由于本轮的GMP认证淘汰的力度更大,按照目前通过认证的药企数据来看,四成制药企业面临停产、被兼并,甚至其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虽然国家在推进新版GMP认证势在必行,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国家食药监总局坚持认证标准不降低,期限不放松的原则,药企受限于自身发展、实力不济,使得每家企业对新版GMP认证态度不一,部分医药企业仍抱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此时不得不进入“生死危局”。同时,新版GMP认证规则对产品的生产、运输、临床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针对新修订GMP要求,企业必将投巨资进行新建厂房,或对原有药品生产厂房及空调系统进行改造,所需费用也比较高。
新修订药品GMP为医药企业优胜劣汰、兼并重组提供了历史机遇。部分规模小、效益差、产品无市场、质量管理水平落后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出局。针对我国药品监管动真格,一些制药企业若想继续生产,就必须靠升级改造方能获得认证。虽然目前药企面临多重压力,困境丛生,但显然医药行业整体仍是处于“黄金十年”,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任何行业的盛宴都不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盛宴,必然是属于有准备,有能力的“强者”。而洗牌改造也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及融资能力的考验。中小医药企业没有钱进行改造,但是如果产品有一定的市场,这也会吸引有资本实力的大药企进行收购或者合作。”
提升产品的掌控能力
医药企业越来越意识到,没有大产品就没有大企业的硬道理。作为经典4P理论的核心元素和根本元素,产品掌控能力的比拼也将是企业未来在竞争加剧和行业不断集中大环境下生存的关键。如果企业没有超过几亿或十几亿的重磅产品,无论是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盈利能力、竞争能力都将会遇到发展瓶颈,面临巨大压力。关键是大产品如何挖掘,如何运营,有没有培育大产品的战略目标和培养信心。医药企业想生存下来,跳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就必须大幅度提升自己的产品掌控能力。无论对于医药工业和商业,产品掌控力更多的是体现在你手里掌握的产品资源是否可以满足以下条件:
1、销量大:产品有较大的市场销量,虽然可能会出现竞争激烈的问题,但是保证了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环境下可以销售的机会更多,不至于没有市场而被饿死。当然,对于政策有明确限定的市场,比如基本药物,尽管有些产品的销量可能很大,但是还是要慎重考虑市场进入资格的问题,不能盲目。
2、竞争小:这类产品的方向可以定位于治疗领域、也可以定位于生产厂家数量、还可以定位于产品剂型、销售渠道等。总之,掌握这类竞争较小的产品,更容易让企业存活乃至发展起来。
3、独占性:这个层面对于医药生产企业而言更多的是比拼企业的开发、研制、创新能力,对于医药商业企业及终端来说比拼的则是建立在自身渠道掌控硬实力之上的产品所有权获得能力。
从政府出台的医改政策以及各种规划、制度等内容里面不难发现,政府一直在鼓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其中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以产品为核心的基础上。
捕获消费者心智资源
目前中国的医药行业已经从单纯的产品竞争向资源竞争过度,任何国内制药企业都面临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差的问题。加之制药企业的营销体系复杂、团队庞大,稍有规模的制药企业都会有千人以上的营销团队,管理着经销商、商、医院及终端药店,营销费用不仅庞大,日常营销管理也具有一定的难度。而随着消费者自我药疗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在药品零售终端购买OTC药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70、80、90后已经成为消费主体,这一群体具有高度的自我药疗意识,消费更加理性,简单的大广告、人海战、炒作营销,对这些消费者的吸引力已经降低,一些炒作手法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大健康概念深入人心,营养保健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全民健康养生热带动了中医药产品的常态化销售,这将使得药企的管理理念面临着改变。
就生产药企而言,OTC企业品牌和品类之争将会成为未来竞争的主旋律,只想靠给终端药房高毛利的经营思路的企业面临产品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由于药房终端多元化的经营方向,会催生药企去抢夺创新保健产品和药妆产品的新的品类机会和明星产品,原来的蓝海市场随着竞争亦将逐渐白热化。由于面临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需求增加现状,迫使品牌操作的高成本投入,换回市场回报不成比例的利润预期困局,中小企业将面临举步维艰的生存空间。大型药企面临增长乏力,低端市场占有率面临中小企业竞争挑战挖角流失,老产品生命周期到成熟期,新的产品品类接济不上,替代品的市场挑战等诸多现状。
如何打造营销创新、品牌树立、产品定位、品类升级、资源整合、资本注入、多元化经营的转型举措,仍然是未来发展的主题,而如何面对最终客户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占有和抢夺,经营思维的树立和转变,是药企管理者需要思考和面对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唯一选择。
核心战略管理是关键
对于已经在国内外医药企业中盛行多年且极为推崇的以战略规划到执行为管理要点的管理模式,对于很多制药企业来说更是形同鸡肋,一来是战略的制定由于缺乏直观的整合数据和专业的市场反馈,更由于机构体系的过于庞大,无法执行到位而流产。医药行业产品同质化、市场环境同质化、营销手段同质化已是公认的实事,也是医药企业家不得不面临的挑战。红海之中的医药企业同质化日趋严重,难逃竞争旋涡。差异化缺失的环境下是创新和突破的局限,和原有成功模式的逐渐失灵。目前,无论是推广手段、营销模式、招商直供模式都需要企业家深刻思考,致力于模式创新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