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合规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总则
???为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公司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一律适用本制度。
???二、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搞好合同管理,对于公司经济活动的开展和经济利益的取得,都有积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法人委托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切实执行本制度。各有关部门必须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搞好公司以“重合同、守信誉”为核心的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的签订
???三、合同谈判须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加,不得一个人直接与对方谈判合同。
???四、签订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有关规定。对外签订合同,除法定代表人外,必须是持有法人委托书的法人委托人,法人委托人必须对本企业负责。
???五、签约人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
???六、签订合同必须贯彻“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和“价廉物美、择优签约”的原则。
???七、合同除即时清结者外,一律采用书面格式,并必须采用统一合同文本。
???八、合同对各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文字表达要清楚、准确。
???合同内容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
???1、部首部分,要注意写明双方的全称、签约时间和签约地点;
???2、正文部分:建设合同的内容包括工程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期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协作等条款;产品合同应注明产品名称、技术标准和质量、数量、包装、运输方式及运费负担、交货期限、地点及验收方法、价格、违约责任等;
???3、结尾部分:注意双方都必须使用合同专用章,原则上不使用公章,严禁使用财务章或业务章,注明合同有效期限。
???九、签订合同:除合同履行地在我方所在地外,签约时应力争协议合同由我方所在市人民法院管辖。
???十、任何人对外签订合同,都必须以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和提高经济效益为宗旨,决不允许在签订合同时假公济私、损公肥私、谋取私利,违者依法严惩。
???合同的审查批准
???十一、合同在正式签订前,必须按规定上报领导审查批准后,方能正式签订。
???十二、合同审批权限如下:
???1、一般情况下合同由董事长授权总经理审批。
???2、下列合同由董事长审批:
???标的超过50万元的;投资10万元以上的联营、合资、合作、涉外合同。
???3、标的超过公司资产1/3以上的合同由董事会审批。
???十三、合同原则上由部门负责人具体经办,拟订初稿后必须经分管副总经理审阅后按合同审批权限审批。重要合同必须经法律顾问审查。合同审查的要点是:
???1、合同的合法性。包括:当事人有无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政策和本制度规定。
???2、合同的严密性。包括:合同应具备的条款是否齐全;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具体、明确;文字表述是否确切无误。
???3、合同的可行性。包括:当事人双方特别是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条件;预计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合同非正常履行时可能受到的经济损失。
???十四、根据法律规定或实际需要,合同还应当或可以呈报上级主管机关鉴证、批准,或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或请公证处公证。
???合同的履行
???十五、合同依法成立,既具有法律约束力。一切与合同有关的部门、人员都必须本着“重合同、守信誉”的原则。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确保合同的实际履行或全面履行。
???十六、合同履行完毕的标准,应以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为准。没有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的,一般应以物资交清,工程竣工并验收合格、价款结清、无遗留交涉手续为准。
???十七、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随时了解、掌握合同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汇报。否则,造成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合同的变更、解除
???十八、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碰到困难的,首先应尽一切努力克服困难,尽力保障合同的履行。如实际履行或适当履行确有人力不可克服的困难而需变更,解除合同时,应在法律规定或合理期限内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协商。
???十九、对方当事人提出变更、解除合同的,应从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出发,从严控制。
???二十、变更、解除合同,必须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并应在公司内办理有关的手续。
???二十一、变更、解除合同的手续,应按本制度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执行。
???二十二、变更、解除合同,一律必需采用书面形式(包括当事人双方的信件、函电、电传等),口头形式一律无效。
???二十三、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在未达成或未批准之前,原合同仍有效,仍应履行。但特殊情况经双方一致同意的例外。
???二十四、因变更、解除合同而使当事人的利益遭受损失的,除法律允许免责任的以外,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在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书中明确规定。
???二十五、以变更、解除合同为名,行、假公济私之实,损公肥私的,一经发现,从严惩处。
???合同纠纷的处理
???二十六、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与对方当事人发生纠纷的,应按《合同法》等有关法规和本《制度》规定妥善处理。
???二十七、合同纠纷由有关业务部门与法律顾问负责处理,经办人对纠纷的处理必须具体负责到底。
???二十八、处理合同纠纷的原则是:
???1、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没规定的,以国家政策或合同条款为准。
???2、以双方协商解决为基本办法。纠纷发生后,应及时与对方当事人友好协商,在既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又不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3、因对方责任引起的纠纷,应坚持原则,保障我方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因我方责任引起的纠纷,应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主动承担责任,并尽量采取补救措施,减少我方损失;因双方责任引起的纠纷,应实事求是,分清主次,合情合理解决。
???二十九、在处理纠纷时,应加强联系,及时通气,积极主动地做好应做的工作,不互相推诿、指责、埋怨,统一意见,统一行动,一致对外。
???三十、合同纠纷的提出,加上由我方与当事人协商处理纠纷的时间,应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进行,并必须考虑有申请仲裁或的足够的时间。
???三十一、凡由法律顾问处理的合同纠纷,有关部门必须主动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1、合同的文本(包括变更、解除合同的协议),以及与合同有关的附件、文书、传真、图表等;
???2、送货、提货、托运、验收、发票等有关凭证;
???3、货款的承付、托收凭证,有关财务帐目;
???4、产品的质量标准、封样、样品或鉴定报告;
???5、有关方违约的证据材料;
???6、其他与处理纠纷有关的材料。
???三十二、对于合同纠纷经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签订书面协议,由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三十三、对双方已经签署的解决合同纠纷的协议书,上级主管机关或仲裁机关的调解书、仲裁书,在正式生效后,应复印若干份,分别送与对该纠纷处理及履行有关的部门收执,各部门应由专人负责该文书执行的了解或履行。
???三十四、对于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届满时没有执行上述文书中有关规定的,承办人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三十五、对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仲裁决定书或判决书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三十六、在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执行书之前,有关部门应认真检查对方的执行情况,防止差错。执行中若达成和解协议的,应制作协议书并按协议书规定办理。
???三十七、合同纠纷处理或执行完毕的,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并将有关资料汇总、归档,以备考。
???合同的管理
???三十八、本公司对合同实行二级管理、专业归口制度,法人委托书制度,基础管理制度。
???三十九、本公司合同管理具体是:
???公司由董事长授权总经理总负责,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部、办公室;副总经理归口管理房地产开发、建设合同;各部门具体负责各自授权范围内的合同谈判、拟稿及履行工作。
???四十、公司所有合同均由办公室统一登记编号、经办人签名后,按审批权限分别由董事长、总经理或其他书面授权人签署。
???四十一、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如下:
???1、建立合同档案;
篇2
(一)加强合规管理的政策引导
保险监管机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职工应共同努力,构建一套完善高效的合规管理机制。严格根据国际金融保险监管机构的通行做法,制定相匹配的合规管理办法,方便合规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起企业可遵循的合规机制。所以,应不断强化合规管理指引,对保险公司的合规工作予以规范,这是现代市场环境下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组织机构体系
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实施合规管理工作的时间较早,且构建了相关的组织机构。比如,AIG采取双重合规管理领导与监督机制,在董事会下设规则、合规以及法律委员会,在管理层中配备了首席合规官。荷兰国际集团在总部中构建了合规部,在集团各个层级任命合规官等。组织机构体系是推行合规管理顺利运行的重要组织保障,一套完善高效的组织体系是促进组织保障作用全面发挥的前提。行之有效的合规管理组织机构体系涵盖了纵向的合规管理机构与横向的合规执行部门。保险公司中的所有机构和从业人员都是合规管理组织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组织体系的纵向环节具体涵盖了: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职能部门以及合规管理专业岗位;横向环节具体涵盖了: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承办实际业务的工作人员、基层机构。在这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构架中以及公司合规负责人的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基层机构、从业人员均属于合规的执行者,共同进行合规管理。
(三)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在构建制度体系过程中,应确立公司和从业人员实际所要遵守的制度的范围,构建详细的制度清单,以确保公司各机构和工作人员充分的掌握了解和自己业务活动相联系的外部规范与内部制度,这样,进行具体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活动时就会严格执行。由于外部规范的编制和整改不取决于公司,所以,公司必须时刻观察外部规范的变化情况,同时,更新公司中现行的制度清单,防止因执行制度错误而导致风险的发生。在制定内部制度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实时观察外部规范的立、改、废实况,确立公司所要严格执行的全部规范;其次,按照外部规范的具体要求,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制度,比如,按照保监会对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规定等编制行之有效的相应制度;最后,结合自身业务发展与内部管理实际需求,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如违规的处罚制度等。
外部规范通常是对公司行为予以规范,比如,保险法中关于公司经营方面的规定,公司必须严格遵守;另外,外部规范还明确指出公司对职工行为进行规范,公司有义务把外部规范所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内部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约束,此情况是内部控制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若缺少了这项工作,那么,公司所构建的制度将存在很大漏洞,进而造成合规风险的发生。外部规范也好,内部制度也好,不管有多完善和清晰,必须开展相关的培训与合理的方式公示,增强职工的认识度,以将其变为约束职工行为的准绳,只有这样,所构建的制度才会充满活力,才会意义非凡。
二、结论
篇3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全面规避劳动争议、违规事件等劳动管理风险的产生,是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劳动管理风险主要发生在对劳动者利益攸关的劳动合同、用工方式和劳动条件等多个管理环节,风险点多、面广、情形复杂,从发生劳动管理风险性质来划分,主要有:企业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之误的劳动法规管理风险,企业实施用工自主权之中的劳动用工管理风险,以及与劳动者之争的劳动争议管理风险三个方面。
依法治理与人本管理,
规避劳动法规管理风险
1.典型风险
企业管理制度存在错误或明显缺陷、与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相悖,使企业管理行为失当且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导致企业被劳动监察部门查处,或在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败诉(如表1)。
2.风险评估
A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对法律条文要求未完全掌握,风险产生属有意为之,可能性低;制度规定涉及员工的核心利益,一旦引发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影响极其恶劣,程度极高。
B类:《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配套政策法规,企业了解不深,当地劳动部门掌握的政策尺度研究往往不到位,发生的可能性中等;规定涉及员工的基本利益,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将较为严重,影响程度高。
C类:劳动者有关的福利待遇、劳动条件等,既有新法规,也有老政策,一般都由企业内工作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来实施,发生的可能性低;规定涉及员工的基本利益,员工对其较为重视,一旦发生对企业将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中等。
D类:《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国家对《职工奖惩条例》等一系列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进行废止,企业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现行国家行政法规,对处罚等行政处理权限进行了严格限制,企业再用行政手段管理员工,风险较大。对原国有企业来说存有管理惯性,发生的可能性中等;管理规定涉及员工的核心利益,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将较为严重,影响程度高。
E类:企业的管理制度涉及员工的利益,经常需要调整变更。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做到制度合法、程序合法、向员工公示并培训到位所产生的风险。企业经常制订或修改管理规定,规范管理的企业大多会按程序办事,发生可能性中等。企业的管理制度涉及员工的核心利益,一旦发生,对企业的影响将极为严重,影响程度极高。
3.防范之道
从分析得知,劳动法规管理风险发生可能性不高,控制风险相对容易,但危害程度高,防范风险须“依法治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
依法治理,就是把企业制度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实现有法可依。从控制风险角度来说,以事前预防为主,努力做到企业制度在法律法规上的零争议。操作中采取内外兼顾的策略,抓住要点。
其一,练好管理“内功”,培养企业劳动管理专员,加强劳动法规学习,建立制度审核、集中管理劳动合同等办法。企业以法律为纲领、以劳动合同为框架,构建管理制度体系为前提,在制度层面构筑企业防范、控制风险的“防火墙”。
其二,借助外力避免风险,聘请外部劳动专家梳理、审定企业制度。企业把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既要在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上主动与法规对接,具有法律效应;更要在制度建设中主动与当地劳动仲裁部门充分沟通,做到事前请教、得到指导,事后沟通、得到支持,主动消除法律及管理风险。
其三,劳动法律、政策尺度掌握与劳动部门保持一致,重大制度经当地劳动仲裁部门审定并备案。确立企业控制和防范劳动管理风险的管理制度,应以“劳动合同处理办法”和“劳动合同管理实施细则”为核心制度,以“集体劳动合同”为基本制度,以专业管理制度为主体制度,全面构建企业内部治理体系。
从控制风险来说,人本管理就是实行以愿景引领为主的人才管理策略,努力做到员工理想与企业战略在发展目标上的零距离,采取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操作策略。
其一,制定战略发展目标下的人才发展战略暨员工队伍建设规划。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理念,把企业各类人才发展纳入规划,制订人才开发和队伍建设制度。
其二,开辟职业发展通道。针对技术、技能、管理员工分类设置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发展既有本专业的上升发展通道,又有横向交流的渠道。构建竞争性选拔人才和人才交流制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其三,构建与市场接轨的激励机制。让创造价值的员工获得匹配的回报。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本价值回报的薪酬政策,实行中长期激励和约束制度,如:对上市公司确立股权激励制度;对非上市公司实施任期分红权激励,模拟股权,EVA增量激励等。
坚持原则与有情操作,
掌控劳动用工管理风险
1.典型风险
劳动用工管理风险,主要是企业行使用工自主权,在执行“选择规范的用工方式、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全面履行、与劳动者合理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规范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行为并依法支付补偿金”等涉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中,管理行为失当,导致企业在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败诉,或被劳动监察部门查处(如表2)。
2.风险评估
F类:企业为规避《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劳动合同风险,对法律维权存有侥幸心理,采取不规范的用工方式,这种现象在企业或多或少存在,而且来自日常管理中,发生可能性极高。不规范用工触及员工的核心利益,企业一旦存在这种情况将发生三种风险:一是劳动者认识到增强或利益冲突必将产生争议,企业方将在争议处理中十分被动。二是企业的风险从劳动合同管理领域扩大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这种临时用工或劳务派遣,严重削弱了单位的用人基础,长期使用后员工普遍缺乏归属感和忠诚度,有本领后远走高飞,导致人才流失。三是更为重要的,国家正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未来政策风险不能确认,对企业来说影响极其恶劣,影响程度极高。
G类:企业劳动合同样本和管理制度容易制订,但难做到位,基层每一位管理者工作失误或疏漏都可能成为劳动者诉求的理由,发生的可能性高;这类争议发生后,企业最多是经济损失,影响程度中等。
H类:企业的规章制度缺乏合法性和执行的规范性,一般发生在管理工作不规范的情况下,可能性低;处理员工劳动合同涉及核心利益,一旦发生,对企业将有严重影响,影响程度高。
I类:企业涉及劳动者利益的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等专业管理的严谨和细致程度,决定了发生风险的可能性。除对在职员工的管理外,对从事有毒有害工种员工的入职和离职管理,也存在较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这类争议触及员工核心利益,一旦发生对企业影响较为严重,影响程度高。
篇4
关键词: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问题建议
一、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的含义
随着我国证券行业近20年的发展,证券公司对内部法律合规开始逐步重视起来,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的核心风险之一的合规风险,证券公司内部纷纷建立了法律合规部门专门负责合规风险,合规管理也因此已经成为证券公司风险管理中的核心部门,中国证监会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施行规定》的第二条对合规管理的定义为:“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防范合规风险的行为。”因此,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是确保证券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好方法,并对我国证券公司合规监管的制度转变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存在的问题
2008年8月1日自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以来,我国证券公司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但是证券公司内部的法律合规管理仍然出现不少问题,法律合规的职能经常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主要面临的以下困境:
1.法律合规管理的独立性不足
我国证券公司内部的法律合规部门由于其特殊性必需独立于证券公司其他部门,可见合规管理的独立性是有效实现合规的前提条件,但当前我国证券公司普遍都存在合规管理独立性不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合规管理上,公司的内部制约机制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虽然在《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施行规定》中明确了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规定,但是由于合规管理部门甚至合规总监其自身就受到高级管理人员的间接约束,特别在薪酬福利和绩效考评上都会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影响,因此法律合规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保障。
2.法律合规管理部门职责主次不分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一般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组成。组织体系下的各部门都要负责对本部门的业务进行合规监管,而法律合规部门要对各部门的合规情况进行复核,但法律合规部门更重要的职责是识别证券公司管理层的合规风险,保证证券公司规避可能因此出现合规风险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介于目前证券公司的高管层是证券公司合规风险爆发的重要诱因,因此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必须将重点放在合规经营管理层的各项行为上。但实践中法律合规部门却极少合规经营管理层的业务,更多的是审核业务部门的业务是否合规,而业务部门也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将审核法律合规的任务完全交给法律合规部门来审核,就出现法律合规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的常规性合规业务上,忽略了最重要的对管理层的合规工作。
3.法律合规部门沦为应付外部监管的专职机构
由于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不是证券公司的经济业务部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很多中小型证券公司对法律合规部门的建设相比较经济业务部门比较滞后,存在人员配备少、管理层也不太重视等情况。甚至个别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对内流于形式,把设立法律合规部门的目的定性为应付对外部监管机构的监察上,把所有的工作职责放在与外部监管机构的“公关”上,只要做到外部监管能应对自如,证券公司的法律合规就算完成了。
4.法律合规专业性人才不足,缺乏合规人才的培养机制
由于证券公司法律合规近几年才刚有所起步,对合规人才的需求不是很大,往往证券公司里的法律合规部门的员工不超过五人,法律合规部门的员工也大多由稽核和风险管理部门里的具备法律背景的员工抽调过来,但这与法律合规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随着近些年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新的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对法律合规人才的专业行要求也更为严格,最好是具有复合型人才除了自身要具备法律背景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金融、财务、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其他业务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可见法律合规的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目前证券公司内部对合规人才的培养却非常不重视,缺乏像经纪业务部门那样的培训机制,导致法律合规人才的专业性明显不足,法律合规人才高素质队伍亟待加强。转贴于
三、证券公司法律合规管理的建议
1.完善法律合规管理的内部机制,确保合规管理的内部独立性
合规管理的独立性不足的情况存在已久,这就要理顺法律合规部门和经营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因此笔者建议法律合规部门特别是合规总监的任免、薪酬、绩效考勤必须独立于经营管理层,合规总监的直属上司应该为董事会,对董事会直接负责。合规总监的下属部门的考核也应有合规总监独立考核,由监事会或者董事会监督。另外,法律合规部门要加强主动合规,主动合规其他业务部门的履行职责的情况,保证证券公司的合规运营。
2.明确各部门的合规管理职责,推进证券公司全员合规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的第三条规定:“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应当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从规定中可以看出,法律合规的管理不是单靠合规部门就行的,也不是法律合规部门的一家责任,在现实中证券公司的各业务部门将部门内的各类合同或者投资项目、产品业务方案等要求法律合规部门“会签”,法律合规部门承担了业务部门合规职责,这样违背了全员合规的理念。因此笔者建议,证券公司内部要制定相关的法律合规审查的主体和职责,合规审查的责任明确到各部门,而法律合规部门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审查公司的各项制度上和经营管理层的决策上,这样既保证了合规管理的有效性,同时也推动了证券公司的全员合规的良好氛围。
3.加强证券公司的合规文化建设
证券公司的合规文化建设有利于将员工的合规理念与日常业务工作相联系,在工作中自觉合规约束自己,有利于降低证券公司的合规风险。因此笔者建议,建设公司的合规文化,首先要做到法律合规部门自身要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的规定。其次法律合规部门要对公司内部员工进行定期的合规培训,并且和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让员工在培训中培养合规意识。第三,要让经营管理层来支持倡导合规文化的建设,建议经营管理层的总经理或者副总经理担任合规文化建设的负责人,合规总监担任副手,有利于合规文化建设在政策执行上的保障。
4.重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法律合规人才
目前证券公司法律合规部门的现状是合规人员需求量小,但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经常出现招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这对证券公司的内部合规管理的发展是不利的,人才得不到很好的补充严重影响合规管理的质量。因此笔者建议,法律合规人才的培养是长期性的工作,可以从每年公司招聘的应届大学生中选有潜质的,这些大学生应当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然后通过一到两年的各个岗位的轮岗,再安排的法律合规的岗位上,这样做既有利于法律合规人才对各业务部门的流程熟悉便于开展合规工作,而且对合规部门在公司里的影响力逐步加强。
篇5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3-000-01
摘要 会计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合规经营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证券行业实施合规管理制度以来,如何有效实施会计合规管理,对于证券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依法合规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JH证券公司会计合规管理的实践,总结出实施会计合规管理的有效措施应当包括强化会计合规意识,建立健全会计事前控制措施,改善财务管理模式和完善内部审计。
关键词 证券公司 会计合规管理 有效措施
合规管理是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基础上,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也是证券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会计合规管理作为证券公司合规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保障公司合规经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7月,中国证监会并实施了《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 证券公司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许多合规管理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证券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基础。JH证券公司是黑龙江省内注册的一家法人券商,总部位于黑龙江省内。本文将根据JH证券公司会计合规管理的经验,探讨证券公司会计合规管理实施的有效措施。
一、强化会计合规意识
在经历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证券公司会计内部控制得到规范,大量的账外经营、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得以改善,但是证券公司高管人员和普通会计人员合规意识不强,仍然存在着注重客户营销和业务拓展,轻合规管理,重事后管理的情况。在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伪合规”现象,使合规管理流于形式。针对上述情况,JH证券公司治理层转变观念,从高层做起,通过公司会议纪要和要情快递等信息传递方式,提高公司管理层和各级会计人员的合规意识。不定期开展会计合规培训,强化公司高管和员工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制定会计合规考核指标,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梳理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风险点在公司总部和分支机构两个层面形成十几项合规考核指标,与部门业绩考核挂钩,切实提高公司上下的会计合规意识。
二、建立健全会计事前控制措施
证券公司属于高风险行业,经营受证券市场行情影响巨大,历史上不少证券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先后被行政托管或接管,甚至是被停止证券业务资格。合规管理是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券公司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运行中又与其他风险控制职能有所侧重,会计合规管理除了发挥事后监督外,更强调各业务和事项的事前审核,形成会计内部控制的“第一道防线”。JH证券公司按照《证券法》、《会计准则》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法律法规要求,梳理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优化会计控制流程,报经公司合规部门审核并上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事前形成公司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工作标准并严格执行。同时健全公司会计管理的事前审查,建立公司财务管理和资金拨付的授权制度,明确界定自营、资产管理等业务部门与财务会计部门职责,资金调拨和资金运用等均应得到合规部门事前审查和财务部门的审批才能执行,会计信息流转只能在事前规定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实现会计内部控制的前移。
三、改善财务管理模式
近年来,证券公司加快了财务管理模式改革步伐,从最早的财务主管委派制,到财务的区域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变,国泰君安、海通、银河证券等大型证券公司在财务集中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JH证券公司从明确财务会计部门职能入手,将费用核销、财务分析和资金拨付等职能集中至总部,将分支机构会计人员考核权利集中至总部。重点改变自上而下地下达财务计划的管理模式,公司自上而下结合自下而上,共同编制财务预算。利用统一的系统平台,及时传递财务会计信息,反馈给各级部门的决策者。
四、完善内部审计
证券公司的合规管理应当覆盖公司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全体工作人员,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会计的合规管理也应逐渐向事后检查延伸,对内部审计完善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JH证券公司结合自身机构设置的客观实际,建立了符合公司自身的会计检查体系,形成了公司内部审计的必要补充。公司合规部门配置会计检查辅导人员,总部财务会计部门与分支机构财务会计部门建立了会计检查链条,合规部门监督总部财务会计部门会计检查执行情况并定期汇报,督促总部财会部门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通报稽核审计部门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从而推进和加强公司整体财会的合规管理。
目前我国证券行业经历过规范治理阶段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会计合规管理已成为证券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途径。切实落实会计合规管理的各项措施是提高证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证券公司只有有效实现会计合规管理,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应对各种挑战,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办公厅.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008.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2008.7.
篇6
公司所属各单位(含全资、控股及其受托管理的二级公司)
二、检点
按照《 公司纪念品与接待合规管理办法》要求,检点包括但不限于:
1.是否存在超标准接待问题;
2.是否存在提供高档菜肴、野生动物制作的菜肴问题;
3.是否存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及礼品;酒水购买及使用是否合规问题;
4.是否存在陪餐人数不合规问题;
5.是否存在招待费用报销流程不规范、接待清单不齐全问题;
6.是否存在出入私人会所、KTV等娱乐场所问题;
7.是否存在弄虚作假,以其他名义隐匿、转移招待费经费开支等问题
8.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三、检查安排
1.自查自纠(2020年10月28日至11月9日)
各单位按照要求,对2019年以来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找问题,及时抓好落实,并于11月9日前如实形成自查情况报告(含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报送公司行政部并抄送风险管理部及监察部。
2.重点检查(202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
公司将组织若干专项检查组深入各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检查组主要通过自查情况报告、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审查账目票据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3.整改落实(2020年11月28日至12月20日)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针对自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整改落实情况报告于12月20日前报公司行政部。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规范业务招待费管理使用,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防止“”反弹、遏制腐败的有效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篇7
摘自2007年农行股改文件
金融风险,始终是悬在银行头上的一把利剑。在对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反思之际,国有银行的风险管理成为金融界关注的话题。对于股改中的农行,其风险管理能力究竟如何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行新任党委书记、行长项俊波上任伊始,在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的会议上就强调,要把风险、案件的防范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年初将风险控制作为今年股改的一项重点以来,农行多管齐下,进一步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架构,为股改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为推进股改,目前农行所做的首要工作是对原有制度进行诊治,其范围覆盖评级授信、信贷决策、财务管理、会计结算等重点环节。据了解,需要修订和新制订的规章制度多达324项。风险管理制度的推陈出新,不仅解决了农行长期以来风险点多、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使风险防控能力得到切实提高,股改上市和经营转型也据此有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在银行风险管理中,贷后管理是个软肋。国内银行长期以来“重放轻管”的现象,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的产生。为了解决不良贷款这一顽疾,农行将贷后管理摆在了突出位置。先后4次开展了贷后管理尽职检查,督促相关人员重视贷后风险。同时,农行还专门设置了风险经理岗位,配备了多达7000人的风险经理队伍,对风险经理实行严格的新增不良贷款问责制和引咎辞职制。农行此举效果明显,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不良贷款明显下降,2004年以来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1.27%,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财务重组和股改的阻力。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近期,“邯郸农行事件”、网银款项被盗等银行案件表明风险已经渗透到了银行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银行亟待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架构。事实上,农行早就加大了对内部案件的排查和追究力度。仅2006年就处理各类涉案和责任人员5465人,3年共撤并1.1万个达不到风险监控要求的风险网点,实现了全系统发案总数、涉案金额、百万元以上案件数和金额的“三下降”。今年,“邯郸农行事件”更是引起了农行对操作风险的高度重视。农行4月17日已部署在全行范围内开展金库安全检查,并对全行案件防控工作做出紧急部署,要求在抓好股改和业务经营的同时,坚决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
合规管理是农行自身为股份制改革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农行特地将总行原来的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并在全行范围内实施合规管理制度。
开展一级分行内控评价
内部审计机制是现代商业银行的稳定器。农行今年在继续加强二级分行和县区支行内控评价的同时,开启了一级分行内控评价的大幕,从而建立起对网点、支行、分行各个层面全面评价的内部审计机制。
据了解,评价小组认真梳理了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揭示各分行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内控缺陷和漏洞;提出了针对性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议,制定切实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农行全系统的执行力。据了解,农行将一级分行内控评价确定为一项长期开展的常规审计工作,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以促进合规经营和风险控制,维护一级法人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效率性。这对于农行加强公司治理、推进股改上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进内部审计垂直管理
篇8
文 赵亮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六工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适应新常态,必须要加强合规管理,依法诚信经营。一是要建立合规管理制度规范。二是要全面加强各类风险防控。三是要夯实经营管理基础,大力推进分包管理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牢牢把握工程建设的主动权。
适应新常态,必须要推进发展转型,创新商业模式。一是要大力实施出国下海,积极推进业务转型,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二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业务品位,运用市场和薪酬分配导向,将优质资源向技术含量高、管理含量高、创新创效明显、持续发展能力强的高端业务集中。三是要深化节支降耗、提质增效,建立节支降耗工作长效机制,加强项目成本管控,努力降低各环节生产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适应新常态,必须要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提质增效。一是要强化市场扩效,依托“西非、东非、东南亚、中东和国际海洋市场”,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和海洋战略;巩固油区市场,实现油田地面建设业务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和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以“合作共赢、包容共济”的理念深化合作,不断探索EPC服务、“一站式一揽子”服务、 “管家式”服务和施工总承包等商业模式,让市场龙头舞得更精彩。二是要推进管理增效。推行总成本领先战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强化分包管理,严格执行“三先一后”制度,落实公司相关制度,把好分包、外租关,压缩对外分包成本;强化设备管理,完善内部设备租赁定价机制,发挥自有专业机组优势:强化采办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完善手续,做到质优价廉。三是要依靠创新创效。推进科技创新,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专家队伍,做好科技研究顶层设计,尽快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推进管理创新,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持续强化全员的管理精细化意识,形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氛围;推进文化创新,宣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凝聚企业发展的正能量:推进全员革新创造,深入开展修旧利废、技术革新、节支降耗、创新创效活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精细化水平。
篇9
关键词:国企办公室工作 管理 精细化 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4(c)-0000-00
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个国有独资企业,一直致力于成为一个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交通投资主体,为国家基础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精细化的办公室工作管理成为重要的发展环节。伴随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精髓,对于企业的整体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化工作理念的体现,更是一种企业文化的生动呈现。精细化管理方式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模式中,起初体现在社会分工上,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体现,更是在常规管理的前提之下,是对企业办公室工作常规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和延伸,能够更有效的降低管理耗用的资源,最大化的节约办公管理成本。管理责任严格到人到位是精细化管理的一大体现,“精细”更加体现在对管理责任的划分上,要求更加具体与精确,对管理者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强化的约束。国有企业办公室精细化管理要求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并且进行密切的合作,企业各个部门需要在完成各自的工作分工之后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对接,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重视,对于细节要更加关注,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最终实现整体目标的构建。
1 国企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1.1 精简工作流程
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规模比较庞大,集团公司的办公室作为企业的重要保障部门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集团公司的办公室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繁琐的体系,不仅体现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还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宣传等,伴随着集团公司业务面的不断拓展,集团公司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工作量相对较大,管理环节比较复杂,与此同时,办公室工作还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因此,办公室工作的管理难度较大。精细化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精细化管理不仅能将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进行一个细致明确的划分,把宏大的管理目标进行块状的分割,将不同的管理工作细化到不同的责任人,最终对办公室工作任务进行一个整体的对接。如此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细化责任落实情况,而且能够最大程度上简化办公的繁琐程序,避免了日常工作杂乱无章的情况发生,对于工作流程进行的科学完整性更是一个有力的保障。
1.2 完善决策依据
集团公司办公室作为一个关键的中枢协调部门,需要接触多方面的信息,可以了解不同部门的经营生产情况,这一系列的信息是为集团公司领导层提供企业事务决策的重要依据,保障企业科学管理,高效经营,对于集团公司各个环节的持续运转有着重要的意义。精细化管理要求国有企业办公室的工作进行细致的分化,形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分配到每一个责任人的身上,细化明晰了岗位职责,通过办公室人员对各自工作的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并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制定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针对在日常工作任务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应该及时发现,妥善解决,精细化管理可以让企业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更有效全面的汇总,因此依照这些信息所提出的决策建议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对于领导层进行企业决策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明确企业发展目标,调整企业发展方向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提高办公效率
集团公司多种经营业务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作量,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工作细节相对繁杂,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按照常规的工作方式,将会持续较长的时间,对于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运转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可以科学的对工作事务进行划分,不仅能够保障工作细节的完善,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最有效的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工作漏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办公室工作的制度健全、流程的科学划分、工作绩效的科学量化以及工作责任的分解落实,能够在最大限度实现工作效率的高效便捷,对于公司正常的工作运转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实行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细化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的划分是精细化管理内容的充分体现,精细化管理要求办公室工作根据集团多种经营业务和各部室、子公司的工作要求进行工作类型的细化,明确不同工作岗位对于工作职责的规范要求,设置合理的工作权限,对于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针对明晰的岗位职责有着两方面的体现:
第一个方面体现在办公室工作岗位权限设置上,办公室工作的划分需要进行细致的部署,不同的工作岗位因工作责任的不同,工作权力有着不同的设定范围,工作划分之后的具体工作负责人应该对自己管辖的权力进行明确的了解,对工作任务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工作计划。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根据自己的权力,对管理者进行合理实际的建议,发挥具体工作模块的专长,将工作处理的更加妥当。唯有将工作模块进行细致划分,实现精细化管理,专人负责,才能够保证每个环节的工作效能,最终实现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在进行工作责任权限划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企业的工作章程,不违规、不越权,高效实现工作目标,完成工作计划。
第二个方面体现在岗位职责的具体落实上,岗位权限的划分是要为工作的具体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保证工作内容具体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之后,通过集团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最终实现目标整体性的整合。集团下设十几个部室以及多个下属公司,这些部室和下属公司作为独立的团体,又存在着工作上的联系。精细化管理成果的有效实现需要不同的部室和下属公司之间进行密切的协作,办公室要作为一个协调整合的部门,对不同的部室进行各部室和下属公司领导工作指示的传达,将不同的工作内容分配给各室和下属公司。同时,办公室要作为一个监督主体,负责对各部室的工作进度情况进行落实。对各部室之间存在的协作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协调,更大程度上简化工作的程序,提高工作的效率。
2.2 建立健全工作管理制度
刚性管理制度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对于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是一个强硬而有效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集团每个部室来说,制度不仅是约束,更是一种规范依据。办公室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办公室工作的操作程序,另一方面是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
一方面,规范的办公室工作操作程序需要立足于办公实际情况,要针对办公过程出现的漏洞进行补充规范,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并加强工作制度的具体落实。制度的保障不仅是对岗位职责的又一次细化落实,更是对责任权力的深层次的强化,同时对于防止办公人员违规违章操作有着一定程度上的约束与规范。另一方面,绩效考核也是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模块,奖罚分明在管理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作用。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不仅可以优化办公氛围,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集团各部室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能够更加有效的让办公室工作人员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并且提升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工作的业绩,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
2.3 加强监督与培训
办公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落实需要不断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监督机制的落实,可以推动集团目标任务不断前进。与此同时,应重视对办公室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组织定期培训,增加办公室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储备,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意识的落实。办公室工作的繁杂性特征更加意味着办公室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应重视对办公室人员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必然趋势,对于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集团公司来说,工作精细化管理更是一个可行性工作模式,因此,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国有企业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摸索,为集团的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从杰.推进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公室工作效能[J].中国化工贸易 2011,3(7)103-104.
[2] 何宝印.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推进企业和谐发展[J].政工研究动态.2010年07期.
[3] 刘新德,杨静怡,王新云.构建市场链考核体系实现企业精细化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10年02期.
[4] 李伟民.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质量标准化水平[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上册)[C].2011年.
篇10
随着国家的支持,水利施工企业数量和规模较以往有了显著地增长。而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具备过硬的基础设施和专业技能还应该合理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降低成本,达到增加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是水利施工顺利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制度
1精细化管理内涵
随着国家对社会分工以及服务管理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精细化,使得管理的精细化成为现代管理理念中的重要理念。精细化管理最早产生于发达国家,是发达国家管理体系中的一种理念,是管理理念在现展的新兴产物。现代的管理学者将管理分为了三各层次:其一,规范化,即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在一定的准则内完成管理任务。其二,精细化,即抓住管理关键要点,以细致的管理标准执行管理行为。其三,个性化,即在规范化和精细化的同时,摆脱教条主义,开展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行为。精细化管理是以常规意义上的管理为基础,使常规管理得到升华,促使常规管理进入全新领域的关键方式。通常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充分贯彻“精”“、细”的内涵,抓住每一相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使管理工作更加细化、更加量化。所谓“精”,就是指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找准工作的关键点,切中要害,把握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所谓“细”,就是指细致入微的进行管理工作,无论是考核还是监督,甚至是执行管理工作的环节都应该在依据管理的标准的基础上,细致完成工作。精细化的管理是以坚实的规章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为指导,做到将责任落实到实处,力求形成一种优良的管理工作执行方案。
2精细化管理在水利施工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
2.1水利工程企业需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来应对市场竞争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相较以往更多的水利工程企业势必产生更加激烈地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环境日趋严重的今天,水利工程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占领一席之地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企业员工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可确保企业顺利完成水利工程施工任务,摒除因为专业知识不牢靠而导致的错误。第二,企业自身要具有合法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资质。依法建立是水利工程企业的根本,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开展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是每个水利工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三,优秀的管理理念是水利工程企业发展的关键。前两个条件是现今大多数水利工程企业所能够做到的,而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另辟奇径,从企业的管理理念上入手。精细化的管理可以使企业从细微处入手,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利益,并脱颖而出。
2.2精细化的管理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通过对水利工程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就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讲可以在人力上、财力上以及物力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必要地浪费,从而降低了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并提高了水利工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资源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精细化的管理也使得水利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合理注意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实际的行动证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是节约型的施工,也是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表率。
3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推行精细化管理
3.1转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观念精细化的管理观念是由发达国家产生,并逐步进入到我国水利工程企业的视野中。更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其更加先进、更加精细的管理文化,并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但是,目前仍然还有很多企业并不重视精细化的管理,认为精细化的管理过程较传统管理过于繁琐,与从事施工的企业不相符合,而且实施起来也较为繁琐。这种观念已经无法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整体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环境,传统粗放式以及外延扩大式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了避免传统的管理观念所给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带来的弊端,积极在行业内部推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积极主动转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观念,推行精细化管理。
3.2加强水利工程企业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分为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三个不同的阶段和层次。要推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只有在规范化管理达到一定的基础和水平之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才不致成为“空中楼阁”。在项目精细化管理探索过程中,我们结合项目实际,设计制定了八个方面的管理制度,包括:(1)施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包括单位、分部、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年度、季度、月施工计划编制,工程计量结算等;(2)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各管理岗位、工种的岗位责任制,现场管理制度、场容场貌管理制度等;(3)劳动纪律,包括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等;(4)成本管理制度,包括材料采购、领用,仓库管理、材料节约奖励制度等;(5)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业务费用开支规定等;(6)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分包单位评估制度、分包单位合同管理制度等;(7)劳动用工制度,包括工资制度、收入分配考核制度等;(8)后勤管理制度,包括办公室管理制度、资料文件收发制度、食堂管理制度等。但凡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但涉及到各个施工项目则往往失之于“千岗一面”,不切实际。以施工项目五大员为例,岗位职责往往没有结合项目业务流程专业化,具体性地描绘岗位的工作权责。而精细化管理需要的是能够实实在在指导不同岗位的员工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的规范指引,实现各岗位职责的精确定位。在设计员工岗位职责时,我们对岗位管理的职责权限作了明确界定。
3.3提高全员素质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管理人员尤其是施工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水平较低,而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要求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造就大批专业人才。
3.4注重过程控制,实现精细化管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易执行的管理程序,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序。比如,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公司总工审核;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专业工程师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作业指导书由工段长或技术员编制,专业工程师审核;要求分级编制分级负责。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将施工作业分成若干个步骤或作业程序,并对每一个程序再规定工作的具体时限和要求,使得工作人员只要按照作业程序操作即可完成。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规定必须有施工工艺、作业工时、设备和工器具、作业人数、质量要求、安全、标准化和环保注意事项等。
参考文献
[1]李政.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细化管理[J].甘肃农业,2013(23).
[2]袁建军,蒋风芹.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3(25).
[3]徐雨竹,余志国,周树霞.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建设科技,2015(19).
[4]李政.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