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的财务管理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的财务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的财务管理

篇1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漏洞百出

企业财务管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制约,没有完全走上新的企业财会管理发展轨道。陈旧的管理观念导致企业财会管理漏洞百出,漏账、死账情况在企业财会管理活动中时有发生。这将导致企业经济管理不力,财会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企业经济效益蒙受损失。

2.企业每年发展预算不切实际

企业每年的发展预算不切实际,过度夸大企业年收入的虚假预算数目,或者过于保守地对企业经济年收入的预算。从而导致企业年预算不合理,不切实际。这样的企业预算失真而导致企业在年内发展中无章可循,从而致使企业经济发展通常以投石问路式发展,无法达到企业所真正要求的发展目标。

3.资金融通与控制不合理

企业资金融通方面。影响企业融资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声誉好坏等方面。企业在想银行借款的同时,企业诚信度和实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在企业融资方面面临着极大地挑战,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充分利用企业本身能够融资的诚信度及发展潜力进行融资。

企业资金控制方面。企业资金的有效控制主要表现在企业理财能力方面,理财权限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资金控制能力的大小。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于大额的资金支付没有规定一定的批准权限,导致巨额资金轻率付出而造成失误。

4.企业财务机构在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漏洞

企业财务监管权力不明,全责分不清等因素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监管力度。由于集团公司拥有明显高于其他部门的权利,直接参与企业的最高决策。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财务监督变得更有深度和广度。切实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的职能,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监督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让众多人在“利欲”的驱使下,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非法经济活以提高自己的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和经济犯罪犯罪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解决措施

1.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发展

新时期,新阶段,财务管理应该摒弃原来历史发展中的陈旧管理观念,推陈出新,实现财务管理观念的创新发展机制。企业只有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当前环境下企业应树立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资本多元化、人本化理财、风险理财等四个方面的观念。

2.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

企业在整体发展中如能实现全方位的财务管理机制,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实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越是规模大的企业,就越需要层级高的管理人员,对此现象的认同感越强。因此,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不断引进和不断培养具备高级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的人才队伍。

3.企业财务法制化管理方式的完善

改革企业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从根本上实现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从而使企业在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制度上有法可依。财务与会计关系层面严格划清界限,财务与会计职能界限明晰化处理。企业在财务的日常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严格的财会管理制度,明确权责,奖惩分明,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违法违规现象必须严格追究到底,从严治理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实现企业财务法制化管理方式,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为企业财会制度的管理蓝本。从我国相关法律出发,转变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观念,转变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和会计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优化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4.建立健全会计监管机制

不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人力资源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为维护会计法的权威以及强化执法,应建立建立会计人员统一管理机构和完善会计委派制。将执行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与被监督单位分离,使会计人员与单位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关系,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会计的监督机构应与行政行为主管部门在领导关系“人事关系”经济利益方面脱钩,让会计监督机构在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与财经法纪的规范和制约下独立、平等、跨行业地开展会计监督活动,形成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承担风险的运行机制,客观、公正、独立、严明地开展监督活动。

5.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核算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会计的核算能力培养制度,实现企业预算和决算的真实化和健康发展目标。优化企业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是预算、决算出入甚少,企业支出与收入两方面账目明晰化和科学化管理,科学监管和科学监督,严格监督好每一次企业预算和决算,从而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优化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企业核算的优化目标。会计在企业财会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实现会计的优化管理,实现会计人员素质能力的不断培养,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企业会计队伍,为企业财务管理做好基础性保证。

 

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核算相关文章:

1.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区别与联系

3.最新公司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篇2

关键词:内容 作用 措施

在一个企业中,可以说最重要的是法人和财务,而在财务的工作中,要做好财务管理,就得重视起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对工作的预测和总结,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会有一个全面、客观的汇报,对于财务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整个企业的进步和运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重视其财务分析的作用,要不断的加强管理工作,对于分析工作的程序要特别注意,合理的工作流程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利润和效益。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工作。财务分析的内容指的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于工作的财务方面进行的分析,有外部的分析还有内部的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分析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所用到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会有着一定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在具体的财务分析内容方面可以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财务分析所反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是用企业的资金数量来反映的成果。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中看到企业的经营状况,设备的多少、银行存款的多少还有收入的多少等都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变现出来,这样对于企业的资金,发展都会有一个总结。在企业的分析工作中,对于资金以及资产的内容更是重要,它们是关系到企业的运营的重要内容。

2.财务分析对于获利的分析是企业工作中的重要动力,获利的能力是指的是指的企业在销售的时候所获得经济利润的能力。一个企业的经营的最终的目标及时追求最高的经济效益,所以有的时候在评定一个企业经营的好坏,就要看在经营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的盈利。所以,对于企业的盈利,是企业的很多相关人员都特别重视的。在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方面有很多的指标,比如说主营业务的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

3.财务分析的偿债能力的分析是企业的投资者,负债人很重视的分析能力。在企业财务的负债科目中主要有两个主要的会计科目,主要是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当然,在企业的财务分析方面,对于偿债能力的分析是指的对于偿债能力方面的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主要是长期的偿债能力和短期的偿债能力。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的时候,可以从固定支出保障倍数等指标来进行分析,得到企业长期偿债的能力。对于短期偿债能力主要的指标有现金比率等。得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现金流量的分析。在企业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资金流量,这是一个企业的生命。财务分析中的现金流量的分析主要指的是,通过数量以及相关的比率的分析,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等都有一定的反映。现金流量的分析指标主要是销售现金比率等指标。

5.投资报酬的分析。在企业的经营中,不会做亏本的买卖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原则,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对于投资报酬有一个很准确的分析,才能保证企业在投资的活动中赚取利润。在投资报酬的分析中,主要有资本金报酬率等的指标。

6.增长能力的分析。只有保持长期的增长能力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期经营。企业的增长能力主要指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因为能力的不断增强,而积累的发张的潜力。一个企业的增长能力是企业的经营者,负债人以及投资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增长能力的分析指标主要是利润增长率等。

二、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企业财务状况分析,可了解企业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

2.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企业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企业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近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发展的势头逐渐明显, 作为企业投资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债权人已不仅只局限在国家银行。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

3.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 及时发现企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4.实现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财务分析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善于企业理财尤为重要。

三、结束语

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有很大的作用,只有做好了财务分析,才能了解到企业的发展状况,经营能力,以及日后的盈利趋势,为企业的发展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分析。财务分析工作也是很复杂的,需要对于企业财务的偿债能力,资金流量,以及增长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要做出一个分析,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发展。通过以上文章的论述,也指出了很多的要求和方法,企业财务分析的人员就要按照所作出的要求来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也给企业的经营人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治理; 财务管理

引 言

目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关系的研究散见于有关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论著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蒋颖在《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一文中提到“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但财务治理是制衡机制,财务管理是运行机制”;杨淑娥和金帆在《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中提到公司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都是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财务管理是一种运行机制,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此外,申书海和李连清在《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一文中较为系统地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两者对接的途径;衣龙新和何武强在《财务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辨析》中分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两部分对财务治理、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三者的关系作了论述。根据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蒋颖、杨淑娥和金帆、衣龙新和何武强对三者关系的阐述缺乏较强的系统性,申书海和李连清对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关系的论述虽较为系统,但没有从公司治理的高度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拟在界定公司治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三者内涵的基础上,从具体目标、主体、对象方面讨论三者的区别,并阐述三者的联系。

一、三者内涵的界定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经济学家科克伦(Phlip L.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 L.Wartick)提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在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构成公司治理问题的核心是:1.谁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收益;2.谁应该从公司决策/高级管理阶层的行动中收益。当在“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存在不一致时,公司治理的问题就会出现。葛家澍教授认为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就是要建立一种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准则与制度,正确处理好股东、董事和经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使所有者既能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而又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同时使公司经营者(经理层)的个人利益同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能主动维护股东利益,以公司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阎达五和杨有红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各方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股东、董事会、管理者和工人),或者说它是法人财产制度的组织结构形态。这一制度安排或组织结构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通过制衡来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与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相关利益者(stock holders and stake holders)的权益。杨淑娥和金帆认为公司治理是规范和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制度安排,称为公司治理。张先治和袁克利对公司治理的解释是:外部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而以契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公司进行的控制。

由学者们对公司治理所下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定义中都涉及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但在享有利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与权力相一致的责任。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是为规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而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制衡与激励的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安排。

(二)财务治理的内涵

杨淑娥和金帆对财务治理的理解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蒋茵认为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财务制衡制度安排。申书海和李连清提出:财务治理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公司长远目标,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用以平衡各方财务权、责、利关系,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等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袁银辉和曹立星的看法是:所谓财务治理,是指通过财权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制度安排。财务治理就是指公司的各种索取权人为了保障他们在公司的索取权不受侵犯,利用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对公司实施的控制。公司治理的最重要功能,应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相互制衡关系,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由学者们对财务治理的理解可以看出其共鸣之处在于都认为财务治理是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财权,提高公司治理模式的一种制度安排。杨淑娥和金帆强调了这种制度安排应该是动态的,申书海和李连清则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不仅包括正式的,而且包括非正式的。本文认为,财务治理是指为了保证公司治理的有效性,通过财权在各财务利益主体间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财务目标,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财务制衡制度安排。

(三)财务管理的内涵

学术界对财务管理的理解相对一致,如荆新、王化成和刘俊彦认为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申书海和李连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而企业财务活动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以及其所体现的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本文认为,财务管理简单地讲就是对“财”和“务”的管理。“财”可以理解为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务”的本义有“事务”的意思,在此可理解为围绕资金运动而开展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主要包含三大类: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营运资本管理。

二、三者之间的区别

公司治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在具体目标、主体和对象三方面具有差异性(见表1),具体说明如下。

(一)三者具体目标的差异性

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组契约,管理者除对股东负责,还需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公司治理具体目标为处理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的委托关系问题。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将问题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进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更为科学。公司财务治理从财务的社会属性(产权契约关系)出发,通过在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财权配置,实现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财务管理从财务的数量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其目标在于在数量上增加股东财富,并使股东财富的增加达到最大化。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取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在扣除投资资本后,剩余部分即股东财富的增加值能达到最大。

(二)三者主体的差异性

公司治理主体有股东、债权人、员工、社区及政府。从法律角度讲,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有权对公司资产进行支配和处置,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从中获取收益。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属于一种契约关系,债权人通过出借资金,按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取本金,企业管理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债权人能否按期受益。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债权人作为委托人有必要参与公司治理。与股东和债权人投入资金或物质成本不同,员工投入的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预期将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从企业角度而言,员工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利益双赢。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所在社区和当地政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财务治理的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财务管理层和监事会。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财权的配置问题,在公司内部,财权在所有者即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管理层之间进行配置。由股东代表组成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在所有者财权方面,享有出资权、剩余索取权、剩余控制权和重大决策权。董事会享有的财权为所有者财权和经营者财权的交集。因为在股东大会闭幕期间,由董事会代为行使所有者财权,包括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重大财务决策方案等。经理层享有经营者财权,具体表现为由董事会授权进行财务决策、为董事会制定财务策略决策拟订方案等。财务管理层包括财务经理和财务管理人员,由经营者授权,具体行使日常财务活动的执行权和控制权。监事会负责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对董事、经理人员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财务管理是从财务的经济属性,即从价值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的一项活动。财务管理的主体就是财务活动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在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企业的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财务管理层都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这与财务治理的主体有相同之处,看似矛盾,其实不然。财务治理是以财务的社会属性为出发点,而财务管理的视角是财务的经济属性。监事会不参与实际的财务管理活动,只负责监督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因此,监事会不是财务管理的主体。

(三)三者对象的差异性

公司治理关注的是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并且扩展到企业外部制度安排,因此,公司治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公司的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包括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内部治理包括股东对董事会、监事会的治理及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治理。股东通过选举公司董事会代其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董事会执行股东决策,监事会独立地行使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监督。外部治理是指公司外部环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外部治理包括政府监管、资本市场监管、产品市场监管、经理人市场监管。财务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对财权的配置,因此,财务治理的对象就是财权。所谓财权,是一种“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即“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企业的财务资金或本金。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的管理,因此,财务管理的客体可以认为是资金运动。通过将资金进行筹资、投资、资本运作等方式,实现资金的价值增值,最终实现股东财富增加值最大化。

三、三者之间的联系

(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公司治理通过在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权、责、利来处理股东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权利的配置是前提,而财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因为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最终都会通过资金和资产的相互交换或转移而完成并在财权上有所体现。而财务治理正是处理股东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分配问题。通过对财权的分配,更好地处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问题,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共同构成财务二重性

从财务二重性角度来看,财务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财务治理从关系层面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则从数量层面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研究。财务治理是从财务的社会属性来研究财权的配置问题,而财务管理是从财务的经济属性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二者完整地构成了财务的二重性。

(三)三者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者终极目标都是实现公司价值的持续创造和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公司治理从公司宏观发展大局出发,通过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配置,解决各利益相关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问题,是公司价值创造和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公司治理的宏观指导作用下,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分别通过在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财权配置及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实现各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及股东财富增加值最大化,是公司价值创造和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茵.构建我国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3(10):50-52.

[2]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1-55.

[3] 申书海,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J].会计研究,2006(10):50-55.

[4] 衣龙新,何武强.财务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管理辨析[J].财会月刊,2003(12A):46-47.

[5] 闫长乐.公司治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2-13.

[6] 葛家澍.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5-10.

[7]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9-14.

[8] 袁银辉,曹立星.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模式的关系[J].中国审计,2008(11):64-65.

[9] 张先治,袁克利.公司治理 财务契约与财务控制[J].会计研究,2005(11):21-25.

[10] 葛家澍.公司治理与对外报告[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4):5-10.

[11] 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12] 张纯,高吟.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经营业绩――基于问题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9):73-77.

[13] 高汉祥,郑济孝.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同源、分流与融合[J].会计研究,2010(6):32-36.

[14] 谢志华.关于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8(12):63-68.

篇4

以强化“关系资产”的管理改善财务关系

“关系资产”不同于物质资产,物质资产存在于人以外的物质,“关系资产”也不同于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存在于人体之中,“关系资产”存在于人际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关系资产”的价值在于为未来的交易和服务提供增加值,其内涵主要是关于他人的信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关系,信任关系,合作关系等等。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就属于关系资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和壮大,就必然妥善地处理和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财务关系,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网络,在线财务管理和公共关系财务,形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信息传递和交流,提高财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财务关系。企业发展的瓶颈,可能不在于显而易见的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而在于不显眼的诸如计划预算的协调等领域,在客户评价、销售计划和记录、分销商支援、合同管理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发展系统的规划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旨在强化“关系资产”的管理,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创新性思维方式管理财务关系

事实上,在改善企业财务关系方面,已经有了许多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为了化解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减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对投资人的损害,以股票期权的创新方式,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使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保持一致。在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通过可转换债券、职工持股计划等,或合同条款的创新性思维,协调企业与他们之间的财务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经营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不同的是,拥有知识的人是否愿意发挥其才能至关重要,如何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将成为企业财务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创新性思维方式管理财务关系,就是要根据客观变化了的环境,在制度、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以更现实、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式,调整各种财务关系。

以财务战略的眼光管理财务关系

以往的竞争是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这种竞争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企业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双赢或共赢成为企业的共同的愿望。合作竞争意味着企业要在经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合作竞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网络的、虚拟的、供应链的、兼并、持股和控股的方式所开展的企业间的合作,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竞争思想、理念和态势,财务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财务战略的理念,管理新型的财务关系,配合企业的战略竞争的实现。与技术性财务的交易处理、资本募集、成本管理、会计控制、预算和财务报告编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战略性财务侧重于财务作业流程重组与再造、企业经营风险和机会的评估,企业增加值的营运分析,公司绩效管理框架的发展等具有战略性的业务,战略性财务必然涉及战略性财务关系的平衡和调整,调整和协商的思路应着眼于整体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关系,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关系,像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中的“先创牌、后创汇”的理念,调整平衡的可能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财务关系问题。

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发展持久稳固的财务关系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信念和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持久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表现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巧妙利用这些文化力,对改善和调整企业的财务关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样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顾客展开,为顾客着想,让顾客满意,实现的条件是“允许各自为战,不允许各自为政”,相应的财务管理只能是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权利的分享和财务关系的调整,赋予下属企业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灵活性,如允许下属企业在控制整体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采取灵活的融资方式引进外资,以充实其经营资本。三株公司作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族式文化决定了它所采取的是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从人事、核算、监督和经营方面强化财务管理。公司总部直接任命,财务中心直接领导子公司的财务人员,通过财务人员与子公司经理的相互牵制,将财权完全集中于总部,保证了公司经营高效稳健。显然,这两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大相径庭,但都适应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并建立起与企亚文化相适应的稳固的财务关系,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如何改善管理财务关系相关文章:

1.如何加强财务管理

2.怎样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3.如何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4.企业怎么加强财务管理

篇5

摘 要 公务卡结算是对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重要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向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覆盖。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推广公务卡结算方式,对于我国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

关键词 公务卡结算 财政财务管理 资金拨付 国库集中支付

引言:所谓的公务卡结算就是指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项公务开支,由传统的现金支付改由公务卡进行结算。公务卡结算是对与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适应的重要管理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向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覆盖。

一、公务卡结算在财政财务中的重要作用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推广公务卡结算方式,对于我国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公务卡结算,改变传统半手工和手工操作方式,在信息系统中可以直接实现非税收入票号认证、信息核对、收入收缴等,从而提高了非税收入入库速度和财政资金的支付效率。特别是,非税收款项基本上在收取的一个工作日内就可以直接到达财政专户,从而彻底改变传统非税收入资金在部门账户长期滞留问题,有效解决收入层层汇缴、缴库效率低下、资金入库速度较慢等问题。在信息系统中,人民银行汇总清算、银行支付、资金支付申请和审核都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办理,财政资金也可以在一天以内到达收款人账号,从而有效提高财政支付效率。

2.促进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

实行公务卡结算促进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和财务管理意识,强化了单位预算执行中的用款计划控制功能,而财务制约功能也从单位内部监督制约转变为银行、主管部门、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的全方位相互制约。在此条件下,预算单位必须要能够按照规定的制定来进行资金支付,促使预算单位逐步转变传统财务管理的“重分配、轻管理”理念,更加注重财政资金管理的系统性、支付的合规性、使用的计划性,将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增强了对会计核算、支付申请审核、用款计划编制、账户使用等预算执行环节的管理,促使预算单位不断加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部门预算管理的整体协调配合,从而使预算单位内部综合管理水平在整体上得以提升,有效防范财务管理漏洞。因此,预算单位在公务卡结算制度下,按照预算规定的金额和用途进行使用,防止财政资金被挪用,通过必要的财政支出保障来实现其所承担的职能更好实现,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3.促进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公务卡结算作为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创新,使财政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有了新的技术保障和制度支撑,为进一步做好账户管理、会计核算、预算执行分析等相关财政财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且有效推动与其它各项财政管理业务的共同发展,深化细化各单位的部门预算编制,成为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契机和切入点。

4.有效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公务卡结算的实施,信息系统能够完整、及时记录并反馈财政资金的运行过程整体质量。执收单位缴款凭证上的收入项目、收入金额、缴款人或缴款单位等相关信息,预算单位每一笔交易所涉及到的收款账户、收款银行、收款金额、收款人、付款方式、付款人、付款时间等信息以及财政资金的结余、支出、收入状况都可以在集中支付系统中被完整记录,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从而大大提高预算执行透明度。

5.强化了对财政资金的运行监管

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实行,改变了传统预算单位设置多个银行账户局面,可以有效加强财政资金收付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及时发现和查处纠正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或违规问题。所以,公务卡结算实现了对财政资金收支过程的动态监控,形成了对财政资金在收付过程中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控,有效防范了财政财务中的违法违纪问题,提高了预算单位要按照规定收付、使用财政资金的自律性和自觉性。现实来看,自从实行公务卡结算以来,财政财务的违规案件和违规金额都有明显下降。

6.有效提高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实行,从根本上解决了收入通过账户进行层层汇缴的问题,有效改变财政资金入库速度慢、长期在单位账户留存问题。财政资金在财务部门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进行资金调度,并可根据国库结余状况确定国债的发行数量、发行周期、发行频率等,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有效降低财政运行成本,不断提升财政在国家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进一步推进公务卡结算方式的对策

虽然公务卡结算方式已经全面推广,但是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多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和应对。

1.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功能,实现对合同订单、预算审核、用款计划等控制管理功能的升级;其次,要积极推动上下级财政部门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财政资金运行信息在个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快速反馈、定时采集;再次,要适应财政管理业务创新需要,积极推动债务与现金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系统建设;最后,要不断简化公务卡结算的系统业务处理程序,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稳定性、实用性,更好适应国库集中支付要求。

2.加强对财政监督和财务管理

各个预算单位要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切实做好收支缴拨凭证的归档、记账、传递基础工作;不断强化项目管理、用款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对财政资金使用程序进行规范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预算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到经济业务事项与财务会计事项人员的权限职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约,不断强化单位内部财务监督。

3.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

要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银行的违规操作惩罚力度,对于服务质量较高、业务开展较好的银行给予相应奖励,通过各项激励措施的制定来有效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晓博.支付(核算)机构与预算单位会计责任的探讨.河南科技.2006(09).

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财务体系;企业财务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分析方式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的权益变动表。在现阶段对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态的分析,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这四项表格展现。因此,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中,需要严格基于四个表格进行开展,以此清晰地分析和阐述企业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财务状态和偿债分析能力。企业财务人员不能仅局限于对自身主表数据的分析,还需要全面分析行业中一些规模相同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应着重进行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以此帮助企业及时地发现自身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在针对企业某一个具体环节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全面地结合企业非主表中的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的分析,以此保障整个财务分析的完整性。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基本上分为三种:比率分析法、因素法、趋势分析法。首先,比率分析法是基于财务报表中的实际数据信息,将有关联性的数据进行全面地比较。此外,需应用不同比率进行合理分析。例如,在偿债能力的分析中,需要运用到资产负债率。其次,趋势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的数据以及对财务报表中的比率法,实现对比率的数据分析,需要基于不同时期,实现对企业未来经营战略的预测。调整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改变的过程中,会在各个业务的初期累计基础影响数据,企业需要保障在发生会计变更后,能够采用调整的方式,使会计政策实现科学合理的落实。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需要掌握以及熟悉各种会计政策变更的账务处理,还要在财务报表调整的过程中,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重点内容。企业要保障能够正确地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据,并披露一些重要的数据。会计政策变更累计影响数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数,是基于变更后的会计政策,是前期最早的存留收益的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的差值。首先,变更计算分析,需要严格基于最早的会计政策分析方式。在财务报表中提供一个数据比较信息,可以在变更政策的早期,对照年初留存金额,客观反映出实际的金额内容。在留存收益金额中,主要是针对所得税后的金额进行分析,将其当作准确的实际利润与收益。

调整财务报表的格式与优势

一、调整财务报表的格式在进行资产负债表的调整过程中,需要左半部分作净经营资产,右半部分作净金融负债与股东权益间的综合,形成一个较为明确的经营公式。在资产负债表的设计中,原本资产部分需要分为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区分为有无利息。金融资产的经营过程包含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货币资金获取,以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计算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将右侧的金融减项计算,当作净负债。原本资产负债表的部分,需要当作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二、调整利润表正在进行调整的利润表,要将其分为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两部分,相比原本的利润表而言,区分了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的利润。企业需要将财务费用单独进行核算分析,将税前与税后的利息区分,并将所得税分为两部分。分别为经营活动利润与金融活动利润。用经营后的利润,减去金融活动中的利润,得到准确的企业税后利润。三、调整财务报表的优势现阶段开展的财务报表调整工作,能够区分出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特征。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下,负债表资产基本上是对企业中股东、有息债务债权人,以及一些无息债务债权人的资产体现,因此对于无息债务的债权人而言,并不需要进行利润的分享。首先,这样的调整形式下,有息负债权人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在无息负债的设计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成本,需要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对其金融活动中的损益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其次,对于金融活动而言,实际的利息收支净额分析中,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现阶段经营中的具体收益。四、财务报表调整与披露在进行财务报表的调整过程中,要能够基于追溯调整法,对会计政策在发生改变时累积影响数以及对应的变更存留收益进行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分析中,对比传统的财务报表,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以此有效地保障对其存留的实际收益进行有效的分析。财务报表中的其他相关信息,都需要统一地整理和分析。在调整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对资产负债表的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因此在实际的分析中,要保障调整的报表内容,能够涵盖利润表、所有权益以及各种相关的项目上年数。调整年初数与上年数,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一些对会计政策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将累计影响数计入变更当期中,可以实现对各种留存收益的实际分析。这样的分析方式下,并不是对变更期的实际净利润分析。在进行财务报表的披露过程中,需要企业能够有效地对财务报表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此外要加强对各种重要信息数据的披露程度。首先,加强会计政策变更的过程中,其性质、内容以及原因方面的详细分析。现阶段,需要保障当期与各个列表的前期财务报表的处理中,对其受到影响的项目与金额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例如,需要采用追溯法的方式,对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分析,调整净收益工作,并不会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其次,需要保障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开展针对性的追溯调整。在处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变更后会计政策的应用情况,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掌握。

财务报表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调整成果分析

一、财务体系的分析权益净利率是企业综合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此,对企业现阶段的托管资产的实际获利能力与企业自身运行的盈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例如杠杆贡献率需要将经营差异率与经营财务杠杆相乘,如企业的经营差异率出现正数,无法提升,就需要增加负债权益,实现对经营差异率的控制。二、企业价值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有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法与相对价值法三种。经济利润法需要满足企业财务报表调整要求,提升投资额。在进行计算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调整的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都与销售收入保持较高的联系,并计算出实际的调整财务报表。企业需要折现求出设计净现值,计算企业现阶段的实际价值,保障计量单位一年度的企业价值增加值计算准确。业绩的考核过程中,权责出现改变,就要将权责发生制进行统一分析,还需要将决策与考核联系起来,满足企业要求。只有保障对企业估值进行良好的分析,才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企业价值的评估方式下,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核算过程中实现价值性的分析以及评估。进入新时期后,企业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未来发展中,就需要重视企业的价值性评估。对一些大型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规划,进行全面价值性评估,为以后的财务工作、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并提升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效能,避免受到市场中风险的直接冲击,无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MANAGE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一、数据资料可比性低、准确性不足以及资料来源局限性,无法实现分类现阶段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需要基于数据材料的对比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但是在其数据材料的采集中,由于缺乏可比性,就会导致在上传时间、计价标准、规模大小上,始终无法保持统一化的处理方式。在这样的数据间,就会导致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性评价,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数据资料的可靠性分析上,来源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数据资料的使用受到直接的影响。二、分析方法不科学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基本上会采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在比率分析法的使用上,企业对经济活动采用的参考数据资料,基本上是历史数据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数据资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局限性,就会直接导致采用的比率分析法,存在分析不可靠的问题。另外,在分析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方式,导致在日后进行分析时,在换算方式的方法处理上,无法保持较高的计算效果。三、企业监督体系不完善,工作人员素质不够现阶段在进行财务部门的工作开展中,企业的经济支出、收入等,都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及全面整理,这样就可以实现高效的监督管理,形成较高的准确性。这对工作人员也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提升工作积极性。但是,在财务报表的分析中,经常受到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的影响,例如无法在采集数据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规范化的格式,导致企业的监督力度受到直接的影响。优化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措施一、优化数据分析为了保障企业对数据可比性的分析,就需要加强对各种数据类型的分类处理,将数据实现统一化的管理。在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需要积极保障数据的可比性,通过优化数据分析,全面提升财务报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二、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未来,财务工作要全面提升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提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只有充分地保障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才可以在日常的会计数据、报表处理等环节,全面提升处理的强度及力度。另外,会计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也是提升数据利用率的关键工作开展方式,能够全面提升财务工作的合理性。重视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是保障资料完整性与真实性的关键环节。三、结合现状分析在进行资料数据的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方法不当的问题,无法实现对问题的针对性处理,就会出现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财务工作的高效率处理,首先,对往年的数据信息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及处理,加强对各种数据分析的处理效果;其次,全面结合历史数据的各种资料及数据信息,形成综合性分析模式。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决策,提供良好的帮助。四、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在企业的未来发展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的活动开展,都是动态化的。但是,在一些财务的信息资料处理,以及报表的处理上,都是企业当下行为静态化的表达方式,这样就导致在进行财务报表的处理中,需要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角度进行分析,保持较好的静态处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处理方式下,存在一定的技术弊端,因此将以上两种基础方式全面融合,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形成对企业的动态化分析效果。例如,在具体实际处理中,首先,要对其出现的企业实际问题,或者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制订动态化的分析报告,为之后的企业财务决策,提供良好的分析效果。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整个处理过程中的可靠性、对比性以及实时性的分析效果,还要全面提升活动的指引以及导向效果。其次,加强财务报表的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针对不同的财务工作模式,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全面符合建设的相关要求。这样的分析方式,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应对风险,避免出现财务报表方面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利用调整财务报表的方式,及时地发现企业现阶段在财务工作开展的重要问题与矛盾,并基于设计的情况,实现针对性的处理,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丽,冯玉婷,刘红芬,等.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形成路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0(05):76-84.

[2]徐艳萍,王琨.审计师联结与财务报表重述的传染效应研究[J].审计研究,2019(04):97-104+112.

[3]王祥君,周荣青.政府财务报表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与路径设计—基于国家治理视角[J].审计研究,2019(06):57-62.

篇7

(一)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规划机制

有效利用财务各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一定时间段内的医院财务进行的科学预测和据此做出适宜的财务决策,在据财务决策结果制定符合医院全年度发展的科学财务计划就是所谓的医院财务规划机制。

(二)开展财务分析,控制财务管理的过程和结果

在新制度的要求下医院的财务要做好对医院的风险预算、成本管理,对资产的结构、运营、收支和发展做出明确合理的规定和分析。全面改进医院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对医院的整体财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管理。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促进医院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一)实施预算管理有助于规范医院财务管理行为

医院要想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做好对医院的财务管理,必备的和基础性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的最有效和最为基础的工作就是对医院的财务进行合理的预算。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有极强的严格性,要求医院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财务预算。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往往会按照严格的制度进行评价和考核,而且对管理者的个人行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会更加促使医院的制度规范化和合理化,确保医院的协调、健康运行。

(二)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合理、科学的医院财务预算是医院的财务科学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预算不仅可以使医院的运行目标更加明确、细化,而且还可以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水平,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新实行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医院的科学管理,对医院的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就是在合理、有效的医院绩效管理下对医院进行合理的预算。医院的绩效考核通常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医院的运营业绩的规范化评价;第二,医院的各个科室之间的业绩客观性评价;第三,医院员工的个人业绩综合性评价。对医院的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就是建立医院的运营业绩评价、科室业绩评价和员工业绩评价的综合性预算,通过对比业绩结果找出差异、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极端差异化。

三、新财务会计制度促进医院加强财务成本管理

(一)促使医院重视财务成本管理的工作

医院的财务成本不仅能够有效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而且还是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也是医院实施财务管理的基础。医院的财务成本可以有效的补偿医院在平时中科研、医疗、教学所耗费的物资,也是医院得到持续运营。

(二)促使医院建立健全财务成本管理系统

促使医院更加完善和健全财务成本管理系统是新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医院应安排各职位相应的职能的管理人员,使各组织机构能够有效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使各人员在岗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效沟通最终实现财务成本管理的职能和使命。还有就是要注意财务成本管理程序和过程,这包括将输入成本转化为输出成本的过程,医院要保证已经利用的医疗设备、设施、药品、材料等都是对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是在最小的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前提下进行的。

篇8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影响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以后,转变原有的经济体制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使得我国经济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更大程度的与世界进行联系,更高程度的加入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经济跨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了更加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医院也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为了进一步适应医院日益发展的迫切要求,特别是适应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进而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卫生事业,很多医院都本医院内部制定了详细财务会计规定措施,进而适应医院财务管理改革,进一步优化医院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医院的管理绩效和水平。那么在新时代的复杂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成为了医院自身和各方专家学者所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推出,这是社会必然发展的结果,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于它的影响是很巨大的。具体表现在:第一,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目标,在新医院会计制度颁布之前,与会计制度密切相关的财务管理对于医院来说,具体有两个目标,即为了追求医院利益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而在会计制度改革之后,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变成只有追求医院利润最大化。第二,就是对于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之前进行财务管理的很多观念必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果还是按照之前观念来进行医院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必然不是医院发展的促进剂,而是会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第三,对财务管理的模式也产生了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会计制度的重新修改,必然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这也对财务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财务管理的从业人员能够具有更高的素质,能够探索和制定更好的财务管理模式。

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新颁布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随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重新修改和颁布,必然会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求过去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在新的会计制度的頒布下,财务管理需要使用哪些模式呢?笔者认为有以下3种: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就是将财务管理的权利集中。对于医院来讲,实行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就是将下面各个部门的财务决策权全部收归于医院高层,医院高层对于财务的决策具有绝对的权利,而作为下面的各部门都只有听从命令的权利。这是对于单一的医院而言,如果是有很多附属分医院,那么集权式管理模式的要求是:总医院对于财务的决策具有绝对的权利,但是与单一的医院不同,附属分医院在这里也具有一小部分的财务决策权,虽然对于总医院来说很少。这种财务管理的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使得医院高层对整个医院的资源和财务进行统一的规划,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效率,也能够使得医院高层对于医院的财务状态能够很好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财务成本。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使得总医院对于附属分医院的掌控力增强,进而实现附属分医院和总医院的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模式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种模式,有一种独步天下的态势。

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它是与集权式的财务管理相反的一种模式。对它而言,财务的决策权不再是集中于医院的管理层,作为医院的下面的部门也会具有独立的财务决策权。对于附属医院而言,在这种模式下也具有完全独立的财务决策权,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对于附属医院不会资金层面受到总医院的干涉,使得附属医院更加具有活力。

3.混合式的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财务管理模式是基于现实的情况,将上面所讲的两种财务管理模式集合在一起,共同使用在同一个医院,这种财务管理模式相对来说非常灵活。

综上所述,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行,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进而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实现医院的利润最大化。

作者:刘娜

参考文献: 

篇9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运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实行会计集中监督和核算管理之后,相关的财务运营和管理程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对于供电公司集体企业来说,应该了解集中管理背景下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加强预算管理。因为在实现财务集中管理之后,财务的预算也通常实现了集中预算,具体来说供电公司集体企业就要在财务预算的编制上加强管理,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来加强管理,进而充分的考虑到本单位具体工作和业务开展的需要,进行精细化科学化的预算。在具体的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于财务投入等情况要及时的做好各项记录并形成报表定期上报,对于相关的经费使用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下来科学的安排。在具体的财务预算执行上,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财务使用要求来进行,其中实现财务的集中管理之后,也要形成统一的监管部门,他们要积极的承担起自身的职责,对于各个部门财务使用情况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便促使相关的部门更好地利用相关会计资料,积极配合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就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核算,不断的做好关于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在相关的部门预算下达后,财务集中管理之后,作为会计核算中心就要积极的履行自身的相关职责,积极的配合单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项目支出,要督促单位按项目进度做好用款额度申请,提高各单位预算执行的主动性。

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集中的财务管理需要有独立的审计和内部监督进行控制。我们知道,集中的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监督和内部控制才能够保证其整体的执行力。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公司需要集中成立独立的审计监管部门来进行监管,重点做好日常财务工作的管理。当然,在这方面我们要保证财务监督的独立性,避免受到相关的牵制和约束,因为这样往往也会使得监督的作用力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就是要在公司的内部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对于供电公司集体企业而言,需要在具体的财务管理环节入手,做好财务信息的统计和反馈,并根据核算管理的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当然,在相关财务信息的收集和统计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保证其准确性。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也面临着新的财务运行环境,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变革与发展的需要进行内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重点做好一些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如财务预决算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开支标准制度、财务分析和财务监督检查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都要供电公司集体企业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严格的执行,进而保证整个财务运行的良性发展。

加强学习和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务管理队伍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强,业务水平高的财务管理队伍。我们知道,财务的集中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取得一些实际的效果。我们在实现供电公司集体企业财务会计集中管理之后,就要注意对供电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其中要重点做好财务集中管理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落实。作为供电公司集体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一定要组织好本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和学习工作,认识到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在集中管理的要求下存在着那些不足,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而作出有效的评估。其中对于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都需要积极的落实和开展。主要的来说就是要在供电公司集体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进而增强财务管理意识。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财务管理活动的驾驭能力,坚持做到依法理财、合规经营。对于供电公司集体企业的报账会计来说,除了进行日常的收入核算以及支出报账工作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管理工作,逐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对于那些业务基础扎实、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以及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选拔到报账会计岗位上来,并保持其工作岗位相对的稳定性。

篇10

一、财务预算与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预算是经过将企业经营环境和自身资源条件的结合,以实现持续经营、循环发展为目标,按照最为经济的方式,制定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远望性的管理手段。而财务预算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其通过资金的组织运用、业务的预测评价等方式,深入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有价值管理环节,既以超前的视角观察企业的未来,又全面结合当前的经营形式,既是科学系统策划企业经营方向的“方向盘”,还是避免整个预算体系断链的“钢索”。

基建财务的管理对象是各种资本性建设项目,包括基础建设、改建迁建、恢复性建设、技术性改造等资本性投入工程。其是按照项目法人制、项目资本金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依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建设法律、法规,以提升工程财务管理水平为目标,对上述各类项目进行的全过程财务管理。

二、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控制

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全程具有控制作用,即对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增资后评价分析的整个建造过程进行的全链条式控制,包括规划和可研、设计和招标、资本性预算及现金预算、工程成本会计核算、工程物资财务核算、工程结算决算、在建工程增资以及建成后评价等所有阶段。

其具体控制工作包括:参与项目储备库建立及项目选型以取得预算基础、审核项目可研报告及概算确定预算源头、组织工程资金预算及期间现金预算编制、开展工程预算监督及会计处理、组织实施工程竣工结算及编制竣工决算报告、工程转增资产价值与预算的比较、项目结束后对投资预算效益的分析。

三、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控制的源头

在对财务管理源头的控制上,财务预算极为重要,做好财务管理的源头是后续工作进行的基础,在项目的启动阶段,财务预算的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选址选材、选线的工作中去,从财务的角度为工程项目的选址提出自己的意见,财务管理人员也要深入工程内部,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规模,调查工程原材料的价格,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设备物资选材等信息,利用资金报酬率PVI、内含报酬率IRR、投资回收期PP等评价指标,估计项目实施的环境、技术、盈利等各种可行性,及时向规划人员提供财务预算控制建议,保证项目选定过程能充分参考预算人员意见。

选型完成后项目即进入正式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预算人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项目实施的方案中来,以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财务规划为基础,充分考虑好资金的流向问题,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合理预计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耗用,准确把握各阶段资金筹集到位、大型物资设备款支付,工程大额费用支出、完工结余资金处置等各个节点,保证在设计之初就向未来每一建设阶段赋予有力的预算控制,避免项目执行弹性过大对企业资金管理甚至生产经营带来不利。

四、财务预算对基建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

基建项目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项目建设所需要的工期长,资金周转和收支频繁,这都给基建的财务管理带来困难,企业应该注重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弄清基建的财务有助于企业了解自己的收益和亏损,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财务预算是对工程的整体把握,工程的每一笔支出都要严格按照财务预算来执行,如果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的情况,则应该在充分协商的情况下再决定是否修改预算方案。由于预算毕竟是对工程进展的一个大体估计,而实际情况可能与想象的有出入,所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工程预算的弹性,对与实际不符的预算进行修改,杜绝没有缘由的提升工程标准和无故的夸大项目的建设范围,应将财务预算与工程管理相结合。此外还要注意调剂各项资金的分配,按照需要资金的紧迫程度来分配资金,提高利用率,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五、财务预算对基建项目完工后的控制

财务预算既是对工程的整体评估也为同型项目的事实提供依据,对基建项目竣工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工程竣工后,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整理统计工程的设计图纸,工程的竣工图纸,原材料的消耗及剩余,设备移交情况、雇佣工人的花费等等。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书面资料交给财务人员审核评定,财务人员要充分履行监督核对工作,财务人员要对基建项目产生资产的数量,价格等信息进行审核,核验惟一的对比标准就是财务预算,与预算进行对比是有效评定项目工程的标准,检验工程施工每一阶段的资源利用和分配是都合理以及实际与原定计划的差异性,这样这些都可以成为项目投产后效益的准备资料,为以后同种项目的预算提供了借鉴。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基建财务预算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