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引言
消防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对消防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分析和挖掘,实现消防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高质量、高效益的共享与共用的过程,其实质是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各项消防工作实践活动中对消防信息资源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开发利用,为防火、灭火等各项工作提供决策性地信息支持。在消防工作的实践中,随着消防标准化和法制化的长足发展,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我国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的信息化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消防标准化和法制化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完善、数据库设计不合理、信息化平台不健全等方面。因此,为了有效解决消防部队在实际工作中的困难,有力推动我国的消防标准化进程,促进法制化建设发展,亟需开展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方面的深入研究。
1我国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公安部消防局根据《“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消防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国公安消防系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1推进消防标准化和法制化进程目前,我国形成以消防法为主干,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为枝干,以地方性消防法规和政府规章为补充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消防工作已形成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局面,为推动消防行政执法工作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顺利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我国消防标准化工作中普遍存在标准和规范制修订工作不协调、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制修订周期长和采标不及时等问题,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信息化建设不健全。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储备,难以将我国现状与国内外发展情况相结合,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安排,促进标准化的进程。同时,在消防法制化走进千家万户的今天,对于消防执法人员和消防主体来说,学习和运用法律知识是公正公平执法的必要手段。在使用法律过程中,能够快捷高效地找到适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规范,为监督执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和技术保障,将大大加快消防法制化的步伐。因此,消防信息化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必将为推进消防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进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1.2提高消防部队工作效率消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信息高速传递,以提高工作效率。近年来,我国已完成了消防信息网络的基本建设,各地相继实现了消防三级网联网,建立了网站主页,开发应用了一批消防信息管理软件,并实现了网上公文收发、网上执法、网上数据传输和网上消防宣传等电子政务体系。以消防信息局域网为基础的消防信息化建设,大大增强了消防部队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了消防行政决策水平、灭火指挥能力和消防监督管理效率。然而,消防标准和法律法规作为消防执法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是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实用性最强的法律标准依据。其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的准确查阅和优先选用,将极大地提高消防部队工作效率。
2我国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2.1信息化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消防标准和法律法规是由不同的机关实施,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统一管理和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协调,无法形成合力,促使工作脱节。以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消标委”)为首的消防标准化组织成立了标准规范处,专门负责消防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宣贯、协调等工作。针对基层普遍反映消防标准规范资料查找不便、无法实时跟踪采标等问题,“消标委”及时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在公安网和互联网上开设网站,及时标准规范信息,为社会公众和消防部队提供标准规范制(修)订信息服务以及常用技术规范目录查询功能。然而,由于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消标委”开设的网站已经很少有信息更新,使公众对消防标准化的工作无从了解,特别是使消防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沿用传统印发、征稿等方式,落入繁琐低效的工作盲区。在我国,消防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主要包含制、修订标准的立项计划、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送审稿、标准草案报批稿四个环节。在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完成以后,将由项目组所在单位相关专业专家审查讨论并修改后,印发到“消标委”相关的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通讯委员和相关的科研、生产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在制(修)订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和分歧,对于该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绝大多数使用者来说,是不可见、不透明的,更无法有效参与到标准规范的制(修)订过程中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2.2标准法律数据库不规范我国现行消防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共40余部,涉及消防管理、监督职责等方面。消防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70余项,涉及消防术语、符号、基础实验方法、固定灭火系统、灭火剂、消防车泵、消防器具、个人防护装备、消防逃生救援器材、消防电子、阻燃防火材料、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火灾鉴定、消防管理、灭火救援工作等具体专业领域。公安部作为主编部门制定的消防规范共31部,主要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在消防安全布局、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建筑耐火等级、安全疏散、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消防给水、消防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在共计410余部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中,涉及内容广泛,往往对同一问题进行多次规定。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汽车库规范》)为例。在《建规》第2.0.1条中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第3.0.2条将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分为三级;《建规》第5.1.1条和第5.1.3条规定的建筑防火分区间每层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与《汽车库防火》第5.1.1条存在明显差异。消防部队在监督执法中,查阅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时,资料匮乏,查阅难度大,一般只能依靠于消防部队配备的标准规范图书和下发的法规文件。在《消防技术标准目录光盘》中,附有类似的软件。该软件普及性不够,与用户交互性不强,只能作为一个标准规范的简单查询之用。中国消防在线的消防规范网,标准范围较宽,且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查询条件较为单一,仍需注册用户方可使用,查询便利性不足。因此,消防工作人员在遇到相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难以进行准确查询和优先选用。
2.3消防标准及法律信息化平台不健全国外的消防信息化建设已经很完善。以美国最大的消防标准制修订机构美国消防协会(NFPA)为例。其信息化建设非常完善。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后,往往分散地在各个消防网站上。在消防实际工作中,难以快速查阅和准确选用,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监督执法不便。近年来,“消标委”很少动态信息,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不能及时反映“消标委”的工作动态和消防标准规范的制修订信息。在“消标委”信息化系统中,包含国家标准化动态、消标委动态、已颁布标准目录、标准制修订计划、新颁布标准等11个模块,但其中近半数为灰色链接,不可用;其他亦可归结为标准化动态新闻和标准制修订进程两个方面。网站更新速度缓慢,数据库内容单薄,暂时没有提供与访客交流的互动平台。可以说,我国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3消防标准及法律法规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篇2
[关键词] 档案信息化; 管理; 信息资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6. 042
[中图分类号] Q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6- 0089- 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档案与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档案工作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档案信息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提出,档案信息化不仅是适应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为社会更好服务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制定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特意把信息安全列入到构建和完善因素之中,可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样也适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因此,构建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就具有必要性。
1 基础设施安全体系的构建
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并制约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水平。与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样,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也应从基础设施安全体系建设入手。
1.1 硬件设施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信息化硬件基础可以用信息化经费投入总量占档案馆经费比例、人均计算机拥有量、数字化设备的数量、存储设备的数量、数据迁移和备份设备的数量等指标来衡量。档案信息化硬件设施安全主要体现在通信线路的安全、物理设备的安全与容灾能力、抗干扰能力与设备的运行环境等方面。因此,构建档案信息化硬件设施安全体系要从上述安全因素出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具有防自然界非确定因素安全体系。自然破环属于不可抗力,只可预防不可阻止。信息化时代导致微电子网路设备和硬件设备得到普遍应用,也易遭受雷击影响,所以,档案馆或机构应具有综合防雷方案,以备不时之需。综合防雷方案包括直击雷的防护和感应雷的防护,以防止潜在风险。除此之外,电子文件安全防护设备除具有调温、调湿、防水、防盗、防光、防虫等功能外,还应具备防磁、防磨损等能力,以确保档案信息化信息安全。
(2) 计算机机房环境控制体系。适宜的温湿度不仅能够保证机房安全,也能延长计算机寿命。本文结合其相关资料,把计算机机房环境指标分为温度、湿度、照明、噪声等因素,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A、B、C三级。档案信息化主服务器环境至少要达到B级标准,甚至有条件的话要达到A级标准,以达到计算机硬件设施安全。
1.2 网络环境安全体系建设
档案信息化网络环境指标可以用馆内计算机上网比例、网络性能、网络建设水平、政务网建设水平和公众网建设水平等指标来衡量。档案信息化网络环境安全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通讯、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远程接入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侦测非法入侵和网络设施防病毒等。结合档案信息化网络安全体系安全因素,档案信息化网络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全网数据安全备份体系。对数据进行备份是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消除系统使用者和操作者的后顾之忧。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也导致档案数据业务量的增加。数据备份体系一直是预防灾难、保证档案信息化信息安全的一种手段。档案信息化中信息不仅包括主服务器上的信息,而且包括网络节点上的信息,所以,数据备份不仅要备份主服务器上的数据,而且也要备份节点上的信息,建立全网数据安全备份体系就成为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数据保障体系。我国浙江省舟山市档案馆在馆内建立病毒入侵防御系统、双机热备与灾难备份系统确保这些原生性档案数据安全与使用就是数据备份的例证。
(2) 网络设备安全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传统的信息保密性向信息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等多方面发展。档案信息化正是借助于先进信息技术,档案信息化也由信息保密性向其他方面发展。除了在传统信息技术注重系统本身防范外,还应在网络出口配备防火墙设备。防火墙通常设置于某一台作为网间连接器的服务器上,在内部网与其他网络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使访问者无法直接存取内部网络的资源,保护网络资源免遭其他网络使用者的擅用或侵入。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在信息传输和存储方面采用加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等方式,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做出及时的反应,以构建网络设备安全体系。
2 标准规范安全体系的构建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是档案信息化业务、技术应用和应用系统建设的规范,也是其核心能力与竞争力的体现。统一的标准规范建设不仅有利于档案信息化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与管理。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不仅要对已经颁布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要制定符合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安全体系。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可以用档案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力度、现有的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应用和所制定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总数及有效度来衡量。本文从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3个方面建立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安全体系。
2.1 管理标准规范安全体系
档案信息化法律法规应覆盖档案信息化建设整个活动范围,其管理标准规范主要体现在国家或地方机构对档案信息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国目前档案信息化法规现状,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安全体系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国家的综合性法律或档案信息化管理法规,应结合当时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以及档案信息化发展水平,及时对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修正或修改。
(2) 地方性法规应结合国家方针、政策,根据地方档案管理特色以及地方档案信息化现状,对当地的档案信息化法规做出有益的补充与修正,以达到保护档案信息资源的目的。
2.2 业务标准规范安全体系
档案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其业务标准规范主要体现在国家或地方机构对档案工作的专门性法规上。结合我国档案信息化法规现状,档案信息化业务标准规范安全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档案信息化法规应该是档案信息化活动的法律保障,档案信息化法规应覆盖档案信息化活动的6个方面,因此,档案信息化法规应具体、详细地制定档案信息化六方面具体的建设标准,并制定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从法律上约束档案信息化的信息行为。
(2)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档案信息化工作专门性规范,提高档案信息化法律的专指度和可操作性,否则,不同的工作模式和不同的标准就会导致档案信息的通用性不强,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对档案信息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技术标准规范安全体系
档案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档案信息载体形式、提供服务形式以及保管形式都发生变化,相应的技术标准规范约束有利于档案信息化开展。结合我国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现状,我国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安全体系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档案学的应用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安全体系建设应根据当时的信息技术条件,实时制定相应的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
(2) 档案信息化技术标准不仅要结合信息技术行业标准,而且也要结合档案信息化自身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子文件产生,但电子文件元数据的采集标准、电子文件数据的鉴定和保存标准、电子数据的长期保存标准缺乏相应的法律或法规规范就是很好的证明。
3 人才队伍安全体系的构建
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档案信息化的成功之本。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档案信息化人才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其他各要素。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可以用人员构成和信息化培训两个主要指标来衡量。本文从人员构成和信息化培训两个因素来构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安全体系。
3.1 档案信息化人员构成安全体系
信息技术促使档案信息化人员结构的变化,档案人员构成在档案信息化影响下,应以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为基础,以复合型人才为重点。档案信息人员构成可以用信息化人才培养经费占档案经费的比例、本科及以上学历馆员的比例、掌握专业信息技术的馆员比例、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比例等指标来衡量。档案信息化人员构成安全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加大培养具有计算机和档案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时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档案学作为信息专业,也应根据时代要求,增加信息技术的相应课程,适应档案信息化的要求,做好人力上的准备,间接地维护档案信息安全。
(2) 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学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档案信息化的支柱,也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3.2 档案信息化人员信息化培训体系
档案信息化使档案信息应用系统,档案信息上网系统以及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应运而生。档案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其应用系统进行档案信息服务,所以就需要对档案信息化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档案信息化人员信息化培训可以用管理层非信息化人员接受信息化的比例、非专业人员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比例以及非专业人员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时间等指标来衡量。档案信息化人员信息化培训体系包括:
(1) 新技术运用能力培训体系。信息技术不仅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产生,也使各种信息设备产生。档案信息人员除了应熟练操作档案信息软件外,还应具有使用新型信息设备的能力。因此,档案馆或相关的档案单位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以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维护档案信息安全。
(2) 业务能力培训体系。业务能力培训目的是为了使档案工作人员了解档案工作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档案部门要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与教育方案,例如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使他们掌握档案工作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档案工作者具有运用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完成档案存储、编辑、检索、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只有档案工作人员正确按照档案工作程序、规范和操作方法去实施,才能从人力因素上杜绝人为安全因素的风险。
4 结 语
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如何构建一种全面、合理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是目前档案界比较关心的问题之一。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技术因素,还涉及到管理因素、政策因素、人才因素等多种非技术因素。本文从以上角度出发,构建了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l] 王朝阳.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安全问题[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l):29-31.
篇3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 建设 组织管理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信息资源是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资源,为我国的经济转型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成为了我国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支持。信息化建设细化到我国档案管理方面,就是对档案的形式以及内容进行信息化转变,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具效率,实现档案的优化共享。
1.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发展
1.1以电子文件管理为核心
从档案数字化过渡到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是未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第一,应完善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的标准,实现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第二,应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尽早实现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的融合,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把电子文件归档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信息档案部门在采购信息设备时,必须充分考虑设备存储功能和存储容量[1]。应明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标准,健全完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的相关制度。
1.2高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合理利用并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有助于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和深入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信息资源开发时,应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促进沟通交流。政府部门应加强业务指导,规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保证今后各地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依据标准规范有序开展,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其次,利用 VPN 虚拟网合理有效地整合各地区档案管理部门已建立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档案馆之间丰富的可靠的馆藏信息资源,逐步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档案综合数据库,为各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便捷、准确和安全的档案信息资源。
1.3加强维权和信息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著作权、发表权、公布权、公民隐私权、网络传播权等各种权利的维护意识。在档案数据库系统汇编作品时,往往会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应当使著作人权利在受保护的情况下加强知识与信息在更广泛的流动与服务。信息安全问题深刻而直接地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因此,重视档案信息内容的安全尤为重要,它涉及到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内容,关于这些,在开发利用时要特别留心。另外一方面是要数据库信息和保障操作系统的安全,利用安全系数较高的操作系统,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备份,避免信息数据的丢失。档案部门要提高档案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警惕,采用专业的访问控制技术多网络档案实现全方位保护,并不断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保密、安全教育,制定有效可行的信息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
2.信息法规体系建设发展
2.1出台满足需求的标准规范
由于地域差异使各地区档案信息化的实际需求各异,地方人大或常委会可以自主制定地方性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出台的标准规范可以从档案信息化设施标准,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规范,档案信息化项目质量监控等方面出发,以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立法的原则,出台的法律规章要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每一份规范的在实践中的实际指导意义。
2.2普及全国性的法律法规
普及全国性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推动档案工作信息化进程。然而我国许多地区的档案组织管理缺乏对完整的而成熟的档案信息化法规体系的认识,因此,普及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地方立法应紧紧抓住本地区档案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到“拾遗补缺”,集中力量解决制约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的重大情况,应抓住机遇,带头示范,由点到面,开展推广试点,宏观性和全局性的进行规范统一,推出符合现代档案管理水平的地方性规范,积极配合国家档案信息化法律法规的实施[2]。
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式
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来说,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与保护技术的现代化是提升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3.1加强横向联合
加强横向联合,有效的实现资源共享。档案、图书以及治疗等都属于文献范畴,其共同工程了社会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能够使档案与图书之间分享自身的资源,方便使用者快捷的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且还能够避免重复建设,节省了大量资源,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3.2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
团队的建设应当建立在正确的人才观的基础的上,部门的领导者应当有大局意识,在选定人才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按照专业的知识掌握的情况决定,还应当考量人才的多重能力,选择复合型人才。此外,在选定人才的过程中,应当按照个体的变化以及人才选择标准的变化进行,要在变化中树立“动态”意识,将人才的建设当做流动的过程[3]。除了加强选拔人才的建设外,还应当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再教育”以及“再培训”是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在职人员只有加强二次学习才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对于在职员工的培训通常包括实习培训、专题讨论以及知识讲座等,培训的过程一定要正规化以及程序化,还可将培训的成绩列入绩效考核的范围内,以此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培训。
3.3加强宣传
随着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逐渐形成,信息化建设将会成为改变我国传统档案工作的新形势,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将会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也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采取相应的政府法规来对档案信息化进行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为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3.4建立数据库
数据库通常是指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于归档的资料进行合理的存贮。想要建立档案数据库就应当在前期做好准备,加强档案的标准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通常体现在基础业务的建设中,假如基础业务建设不达标,就会影响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基础工作,将归档的标准以及规范进行整合,保证档案数据的准确性。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盲目建设,可制定检查验收办法以及工作流程等,保证数据库的建设能够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谢朝晖,袁树青,张飞李,岳庆明.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工作全面发展――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推介汩罗经验[J]. 档案时空. 2013,(12)
篇4
关键词:会计法律 责任制度 问题 完善措施 分析
要想对我国现行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完善措施进行总结与研究,首先需要弄清楚的一点在于:何谓会计法律责任。从理论上来说,会计法律责任是指包括企业单位以及个人在内的会计主体因从事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包括现行《公司法》、《会计法》、《证劵法》、《所得税法》以及《保险法》等等在内,侧重于《会计法》)相关规定而必须担负的法律责任与后果。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落实与完善能够有效抑制行为主体在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当中的各种不正当行为,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会计法》为出发点,在对现阶段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之上,着重针对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措施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现对其作出详细说明。
1 现阶段会计法律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会计法》中相关标准规范的问题分析。最显著的缺陷在于:现行《会计法》虽对企业会计责任主体加以了明确规定,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将单位负责人视作责任主体,然而在司法实践应用过程当中,具体责任人的落实长期处于“有凭无据”的尬尴处境当中。董事长虽说是公司制企业的会计法律责任主体,然而企业总经理缺失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直接执行人员,会计信息的失真也是收到了总经理的直接受益。这样一来,会计违法行为的责任直接追究于董事长是有所不妥的。
1.2 《会计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协调性问题分析。该问题突出反映在《会计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执法标准的差异性上。这部分法律法规对于会计违法行为应罚款金额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执法机关并非无法可依,而是有法难易,各种差异性规定之间的漏洞也在无形当中滋生着会计违法行为的蔓延。
2 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措施分析
2.1 《会计法》中相关标准规范的完善措施分析。首先,现行《会计法》应当针对会计法律责任加以明确。具体而言,企业有关董事长、总经理以及监事会负责人为代表的各类经济责任主体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肩负的会计职责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当在《会计法》相关条款当中作出明确规定;其次,视会计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以及其所导致的经济责任后果,健全相应的民事及刑事责任追究制度,配合赔偿责任制度的健全确保相关会计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刑事及经济方面的严厉惩处。这就是说,现行《会计法》当中应当依照会计违法行为的类型对会计责任的举证范围、举证标准以及诉讼时效等相关问题做出明确约定。最后,现行《会计法》应当结合《刑法》中的相关规范性标准,制定各类会计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与量刑标准,真正意义上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2 《会计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相协调的完善措施分析。一方面,现行《会计法》应当为其他相应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基本操作与专业性支持;另一方面,其他相应经济法律法规也应当为会计违法行为的界定与惩处提供民事、刑事责任追究及执行的支持。在《会计法》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相协调的基础之上,确保会计违法行为难逃法网。
2.3 建立健全会计监管制度的完善措施分析。作为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确保市场经济参与主体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健全完善的会计监管制度同样能够为彻查会计违法行为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应将会计举报制度落实到实处。政府相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面向社会大众公开会计违法行为的举办方式,对举报人的信息加以保密,配备相应的有偿性举报奖励机制,确保各类型会计违法行为能够大白于社会大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当中;其次,应构建相应的重大会计事项报告责任制度。企业作为会计信息的创造者与提供者,应当以其在一定经营管理时期当中所上报的会计报表为载体,在报表附注位置对企业该期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加以披露与说明,重大事项的制定与执行应当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上报。
3 结束语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会计问题因其能够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发展程度加以阐述与表示,因而受到了各方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现阶段我国有关会计法律责任制度的落实程度还不够到位,这使得会计违法问题无法得到了有效的追踪、界定与惩处。这对于企业参与之下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本文针对中国会计法律的责任制度及完善措施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进而维护整个市场经济运行发展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华.叶生英.单位负责人潜在会计法律责任风险的规避与防范[J].前沿.2010.(14).99-101.
[2]张忠民.论会计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05).24-27.
篇5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文件相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甲、乙双方就_______(工程)劳力施工承包事宜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工程承包范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条 工程工期
1.计划开工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计划完工日期: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总日历天数_______天;
2.主要节点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方应无条件执行甲方的进度计划安排(包括新调整的进度计划)。
第四条 工程质量标准
所承包工程范围内的工程质量必须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条 组成合同文件及解释顺序
组成本合同的文件及优先解释顺序如下:
1.本合同;
2.本合同附件;
3.招投标文件;
4.本工程施工图纸及国家现行或行业标准规范;
注:上述文件应互为补充,在合同中出现含糊不清或不相一致时,按上述顺序解释,不能清楚解释时,在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进度的情况下由双方协商解决。
第六条 标准规范
本合同适用标准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条 甲方责任和义务
1.负责统一制定各项管理目标,组织编制施工计划、物资需用量计划表,实施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计量检测、实验化验的控制、监督、检查和验收。
2.负责与业主、监理、设计及有关部门工作联系,协调现场工作关系。
3.根据工程情况要求乙方增减施工人数,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对施工质量底劣、技术差、不服从指挥、有违法乱纪行为的人员予以清退。
4.及时提供由甲方供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周转材料。
5.按本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
6.统筹安排、协
10.甲方在资金暂时不到位,业主未能按时拔付工程款的情况下,乙方不得因此而影响正常施工,不得聚众闹事,做到对甲方的谅解。
第九条 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1.甲方应集中组织对乙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以及公司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教育;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监督、监控乙方的相关工作实施情况,使其体系有效运行。
2.乙方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安全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对现场操作工人的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随时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由于自身安全措施不力及违章操作造成事故,承担一切责任后果和经济费用。
发生安全事故,乙方应按有关规定立即上报甲方有关部门,同时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进行处理。
篇6
[关键词]受灾档案;档案抢救;档案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79—02
家园被毁、房屋倒塌,可以重建,档案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毁,不能再生,可能造成历史空白。因此,灾害中及时抢救、科学施救,是保护档案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之举。
一、受灾档案抢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一)档案抢救与修复技术实施要求不规范、不统一
不同地区、单位对档案抢救修复技术实施要求的规范不统一,许多措施在实施时偏离档案保护技术的要求,没有完全达到长期保护的目标。这就要求加强保护技术和保护技术管理方面标准或规范的建设,加强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技术水平和技术实施及质量需要评估,保证档案保存的环境条件符合保护的要求。
(二)档案抢救与修复技术人员缺乏
抢救修复技术人员缺乏是目前限制国家档案保护工作推进的又一突出问题。档案抢救工作主要包括档案修裱、去污、加固、字迹恢复、更换卷皮(卷盒)、复印、缩微、数字化、翻译、汇编出版、高标准仿真件的制作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有些工作技术性较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掌握。有些工作则较为简单,通过短期培训就能达到工作要求。档案抢救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技术性较强这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据调查,全国绝大多数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没有配备完全胜任档案抢救修复工作的技术人才。档案保护工作人员在从事无法胜任的工作时,一会影响档案抢救工作的质量,抢救后的档案很难达到《档案修裱技术规范》的要求;二会将档案抢救工作暂时搁置,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影响抢救工作的开展,没有达到档案抢救工作的目的。
(三)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缺少统一标准
在档案抢救工作中,对抢救修复工作应该有具体的要求,应该有系列标准规范整个过程或活动,统一技术操作,统一修复质量标准,系统培训修复人员,以确保档案的抢救修复工作从经验修复逐渐转变为科学修复,从技术性修复转变为技术加管理性修复,从数量考核转变为逐渐加大质量考核的比例,通过档案抢救修复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定促进保护技术的长足发展。
二、档案保护对策分析
档案的保护对策分为三个层面,即预防性保护、治理性保护、管理和社会层面保护。
(一)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是指通过对档案周围环境的监测和控制,使档案在保管和利用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减缓档案的自然老化,降低其出现损坏的可能。
预防性保护包括温、湿度控制,防光,防空气污染,防虫,防霉,防火,防盗,装具,包装材料,展览,运输,设备的选择,库房的维护,档案的定期检查,突发性灾难的应急及抢救措施与方案,与此相关的是为预防档案保管环境的不适宜变化而制定的管理政策、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监督检查、质量评估、财政投入评估、财政投入检查等。预防性保护贯穿于档案保护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切保护的前提。前端控制可以增加文献自身对恶劣环境的抗性,提高文献遗产的耐久性,延长文献遗产的寿命。为保存好文献,进行前端控制十分必要。全程管理是伴随着文献遗产的生命周期而开展的一切保护管理活动。后期的监督包括保护技术活动的评估、人员技术水平的评估、财政结算、开展保护活动后的总结报告、制定规范、标准或建议、提供参考性的开展保护活动的经验、方式或模式等。
(二)治理性保护
由于时间、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档案会遭受外界的侵害而导致损坏。档案保护就进入了治理阶段,即当某些档案遭遇突发性事件而面临损毁,必须通过治理技术或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即治理性保护,从而恢复其原貌。
(三)管理和社会层面保护
篇7
【关键词】:园林工程;质量管理;问题;方法
【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的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园林工程。园林工程的规模逐渐由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转变,因此,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其质量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基于此,本文对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提高管理水平的方面,希望可以促进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
1、 园林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工程被称为“朝阳企业”。因为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园林工程行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现阶段园林工程质量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阻碍着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例如:专业执业资格体系不健全、相关的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等。为了促进园林工程行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面对园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1.1 专业执业资格体系不健全
1.1.1 施工方面。
园林绿化项目经理取消后,绿化专业一直未纳入注册建造师管理序列,且注册建造师也无法在园林绿化企业注册。这样导致目前各地对园林工程项目经理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准入和教育培训管理处于混乱状态。作为施工单位派驻项目第一责任人,缺乏系统规范的教育培训管理,给项目质量管理埋下了隐患。
1.1.2 监理方面。
由于监理企业资质序列中未将园林专业列入,园林工程监理工作往往由具有综合资质或者市政资质的监理企业承担,派驻现场的监理工程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园林工程专业缺乏深入了解,对施工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工程质量水平低和景观效果差。
1.2 @林工程专业检测、标准规范体系不够完善园林工程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配套的专业检测规程、验收标准规范体系还不能够满足工程质量管理的需要,园林工程质量管理缺乏科学规范的手段和数据指导。目前,园林工程专业检测规程未建立,部分省市虽然也出台了一些规范性管理文件,但全国缺乏统一的标准;大部分省市有自己的验收规范,但更新速度慢,远不能满足园林行业发展的需要,而住建部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对硬质景观、木结构等方面的规定还比较笼统。
1.3 园林工程专业技术工人专业水平不高
目前,大部分园林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企业资质和施工管理水平不对等。由于园林工程行业目前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作环境差、收入水平低,导致很多园林专业高学历人才未经历现场实践便进入管理层。处于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年龄较大的农民成为工程施工主力,其对设计理念的理解和执行力都比较差,施工技术含量难以保证,施工工艺难以改进。
2、 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色系统著称的。因此,要想使城市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就必须重视园林工程,它不仅能够没换城市的环境。还能够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园林工程可以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事业的基础条件,园林工程关系到每一个市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
3、 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方法
为了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健全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园林工程专业检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推进园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只有这三方面齐头并进,才能有效的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下面对这三方面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
3.1 建立健全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园林工程质量管理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只有依靠法律法规,才能够实现园林工程质量依法、长效和规范管理[1]。一是根据目前园林工程所存在的项目负责人专业执业资格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规范园林工程项目负责人准入、教育培训和考核管理,通过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来保障工程质量。二是根据目前园林工程监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建议建立园林工程专业监理资质,确保园林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3.2 加快园林工程专业检测、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通过统一园林工程专业检测要求、细化园林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可以使园林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中有据可依,明确参建各方职责,科学合理地规范工程质量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2]。
3.3 推进园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应结合目前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的专业水平现状,做好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园林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体系,以质量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紧抓执证培训,达到“提高一人、带动一批、促进一片”的效果,推动农民工加快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并尝试建设园林技术工人人才流转基地,规范产业工人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以点带面促进园林产业工人队伍专业水平的稳步提高[3-4]。
结语:
根据上面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园林工程在施工时面临的困难。但是应社会需求,我国必须克服上面的困难来按期完成园林工程。其实只要细点心,想要克服施工方面、监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在施工前期,各部分在设计时及时沟通、科学的制定出相关的设计方案并且在施工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可以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的。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致力于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团队。
【参考文献】:
[1] 孙晶.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管理[J].现代园艺,2015(14):188-190.
[2] 吴卫忠,何云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2014(12):117.
篇8
一、领导重视与参与是强化审稿业务的前提
编校质量是出版物各项质量指标中的核心指标,也是出版社提升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审稿工作是编辑的基本功,也是确保出版物编校质量的根本环节。我社领导班子一直非常重视质量管理,社长担任质量领导小组组长,总编辑担任常务副组长,配备有专人负责日常质量管理。日常工作中,重视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建立有科学严谨的编校工作流程与全面细致的编校工作规则,通过严密的组织、严格的机制和称职的队伍在图书出版的各环节严把质量关。每年新编辑入社,领导班子成员中分管业务工作的领导都要担任新编辑导师,新编辑入社培训中,总编辑要亲自授课;总编辑牵头组织质量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质量问题,通报质量事故;年度编校质量抽查时,班子成员中副高职称以上的同志会至少亲自审读1本图书。
二、建章立制是强化审稿业务的基础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提高我社出版物的整体质量水平,我社围绕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机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其中与强化审稿资质、业务指标、流程、奖惩等相关的制度有《编辑系统管理办法》《选题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办法》《编辑发稿和复审、终审管理办法》《精品图书、重点图书管理办法》《关于执行国家出版行业相关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的责任落实方案》《编校差错率分类认定细则》《版权管理办法》《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加工及其费用标准管理办法》《出版物评奖办法》《获奖出版物及论文奖励办法》《出版物封扉版以及相关标识格式》等近20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编辑人员的质量意识,规范了编校工作的业务流程,提升了对审稿工作的质量要求。
三、规范审稿流程是提高编校质量的重要保障
1.严格落实“三审制”,规范审稿流程
作为全国优秀出版社,我社一贯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并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有本社的《编辑管理办法》和《图书质量管理办法》。在这两个办法中,对于初审、复审、终审、加工整理、外审等环节的任务、标准和流程有具体的规定,并且在《质量管理办法》设定了三审逐级检查、印前质检、社内专项抽检、社外专家编校质量抽检等质量控制措施。
2.细化初审要求,有效提高初审质量
为提高编辑初审质量,避免初审人员疏忽重大事项的审查,规范编辑初审工作,我社设计有格式的“初审报告表”,要求编辑发稿时在稿档中要附此表,这份格式表中详列了初审人员需要明确注明的15类问题,如“书稿内容是否符合《出版管理条理》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书稿是否符合选题列选时确定的书稿编写提纲及组稿过程中进一步明确的详细编写要求,包括读者对象、编写内容、书稿特点和篇幅等”“书稿内容在取材、论述详略和论述深度等方面,是否从既定的读者对象出发,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书稿结构、层次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书稿的插图、表格是否符合要求”“书稿的索引、参考文献等是否缺漏”“书稿是否在技术规范、名词术语、物理量符号和计量单位等方面体现了新标准、新规定”“书稿是否根据读者对象和选题意图确定取舍标准,写出鲜明特色”,等等。
3.规范审读工作重点,提升编辑审读技能
在收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一届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通知后,我们感觉,主办方抓审读报告评选抓到了编辑业务的核心,审读报告不仅是编辑能力的外在表现,也是三审工作落实程度的标尺,我社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编辑参加。编辑撰写的审读报告初稿成稿后,总编辑安排分管总编办工作的副总编专门给编辑讲解了审读工作的业务要求和审读报告的撰写结构与要点,经过两次修改后附详细三审记录成稿上报。这份审读报告不仅全面评价了书稿的思想性、科学性,详细阐述了书稿的出版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论述了出版的意义和理由,还就修改书稿的要求分别给作者提出了大量建设性建议(如书名问题、语言风格问题、署名问题、篇章结构问题、体例问题、图表问题、量和单位问题等),所附的三审记录更是详尽全面地记录了三审编辑在三审过程中所做的细致的加工整理工作。该稿在第一届评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此事大大激励了我社的年轻编辑,在其后的工作中,大家相互学习,对编辑加工整理工作和审读报告的撰写更加重视,有效提升了我社青年编辑的审读技能。
四、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是优化审稿质量的有效途径
1.把业务经验积淀内化为业务指南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6年1月1日,我社将迎来60岁生日,建社60年来,我社几代出版人一贯重视编校质量,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历史传统,在审稿具体业务中积累了大量独具特色的业务经验。比如,1985年组织内部资深人员编写的《作译者须知》,经过多次改版及内容扩充与创新,目前已形成了所有编辑的案头工作指南,其中对审稿人员需掌握的各类出版物内容特点、出版物各构件技术要求、审稿工作流程和要点等各项具体业务细节进行了分类讲解,并编制有具体示例和工作模板。
2.充分发挥“传、帮、带”及业务培训的作用
我社长期以来一直坚持新编辑“导师制”,每位新编辑到社后都要选择一位副编审以上的老编辑担任导师,负责在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等方面进行一对一的培养。师徒签订一年的代培协议,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从事加工整理及初审等工作。
为了提高编辑人员各项业务水平,社人力资源部和总编办每年均要制定详细的编辑业务培训计划,针对语言文字、图表公式、政治性问题、审稿实务、出版标准等专题开展业务培训,针对教材、图集、工具书、画册等不同类型的出版物的审稿细节开展专题业务研讨。同时,积极选派新编辑参加编辑学会和版协组织的编辑业务培训,新编辑入社经过导师一年培养后,都要参加社外的专业培训。
五、落实行业法规标准是提升审稿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提升出版质量,加强规范管理,我社制定了《关于执行国家出版行业相关法规规章及标准规范的责任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下发的同时,我们为所有编辑部门配备了相应的标准及文件汇编作为案头工具书。“方案”中分别明确了与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环保质量5项指标相关的58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规范的责任落实人员和部门,要求我社全体从业人员切实担负起执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规范的责任与义务,要求第一责任环节和相关责任环节的业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标准规范的学习,并负责在业务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这些内容中与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控制直接有关的有37项。
六、完善奖惩机制是强化审稿业务的有效手段
为提升编校质量,强化审稿业务,我社在《图书质量管理办法》中制定了详细的奖惩细则。如:差错率小于等于0.25/10000的出版物,会分别奖励责任编辑、三审人员和责任校对较为丰厚的奖金;差错率大于1/10000且小于等于5/10000,以及差错率大于5/10000时,责任编辑、三审人员均要按程度不同接受不同金额的处罚,除接受本条处罚外,造成经济损失的相应处罚按照质量事故成本考核及处罚制度执行;一年内出现抽检品不合格率大于等于50%的部门,处以部门负责人较高金额的罚款。一年内抽检品差错率小于等于0.25/10000的品种数超过总抽查品种数50%且无不合格品的部门,给予部门负责人较高金额的奖励;等等。这些措施,对提升编校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篇9
[关键词] 区域旅游 信息 整合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及“金旅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但旅游信息资源分散、共享性差、开发利用程度和服务质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区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进行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对区域旅游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和整合,使之有序化,达到为区域旅游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
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是将本区域多种形式、来源、分散的旅游信息资源,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筛选、融合、类聚、排序等重新集成与组合,构成一个高效能的区域旅游信息资源体系,以便全面、完整、有序、准确揭示区域旅游信息资源。同时,搭建统一的旅游信息查询、检索、平台,提高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实现旅游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面用户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二、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内容
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旅游信息主体,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行社、酒店、景区、社会媒体等,且旅游信息分散、载体多样。但鉴于旅游信息从产生到使用一般都经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等过程,由此,进行区域旅游信息整合,只需根据旅游信息流程,对旅游信息源、信息采集过程、信息处理方式方法、信息等各环节进行全方位整合,就可实现全区域的旅游信息整合。所以,本文从旅游信息流程角度,采用系统分析方法,探讨区域旅游信息整合内容。
1.旅游信息源整合
旅游信息源包括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源、旅游企业信息源及其他信息源等三大类。旅游信息源的整合就是将旅游相关部门、旅游企业、社会媒体、中介机构等旅游信息源整合成一种统筹兼顾、指挥灵便、职责清晰、运转便捷的系统机制,以便形成推进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合力,而这种机制确立的前提就是以法规、行政和市场的方式建立协调纽带、处理好相互配合关系。同时,按照旅游信息分类和单位性质,通过行业管理规定明确各信息源提供旅游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1)政府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源以提供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行政、市场规则、形象宣传、行业信息和行业动态等政务、公益、执法、管理信息为主。
(2)旅游企业信息源包括与游客旅游活动有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企业。其提供的信息包括两大类,即旅游服务信息和旅游经营信息。
(3)其他信息源包括社会媒体、中介机构等,他们利用各自的优势和条件,以契约的方式,提供大量有价值的旅游信息。
2.信息采集渠道整合
旅游信息源经整合后,使区域内所有的旅游相关部门都成为了旅游信息采集部门,为了构建快速、有序的区域旅游信息采集机制,此时还需对旅游信息采集渠道进行整合。旅游信息采集渠道整合就是采用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对各信息源需提供的、相对固定的旅游信息,如各种统计报表等进行标准化的统一采集,汇入到区域旅游信息平台中。通过信息采集渠道整合,形成高速化、网络化和层次化的信息采集渠道,保障区域旅游信息的及时、快速、完整、有序采集。
3.信息处理方式整合
信息处理方式整合就是对各信息源汇入到区域旅游信息平台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筛选、过滤、分类、存档等,以形成有序的区域旅游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资源数据库供全区域共享使用。
4.信息渠道整合
信息渠道整合就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机制,规范区域旅游信息渠道,使区域内各旅游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与自身相关的各种旅游信息:
(1)地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旅游综合信息。
(2)各旅游企业负责本单位信息。
(3)社会媒体等按照法规和政府工作部署旅游信息。
另外,旅游信息在遵循统一、真实、高效的原则下,信息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原则上统一从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调用,经一定的权限审核,由统一的区域旅游信息查询、检索、平台,以便统一区域旅游信息的出口。
三、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1.标准化策略
目前旅游各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不少都涉及到行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而且在信息化建设中,也由于缺乏标准规范,致使大量异构资源的出现。因此,在进行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时,要高度重视标准规范的研究和使用,这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采取“联合、共建、共享”的运作模式,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具体措施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标准规范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对标准规范建设进行统一把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制定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标准规范;制订标准规范的实施办法,使制定的标准规范得以广泛利用。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持续发展。
2.各旅游信息主体通力合作策略
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是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满足社会共享需求。但任何一部门都不可能提供满足社会所有需求的旅游信息,各部门仅能提供己有的有限的,就某些方面的旅游信息资源。所以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要求各旅游信息主体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信息资源整合,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旅游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旅游信息资源利用率,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3.应用信息技术策略
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最终是靠信息技术来实现的,所以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解决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效率问题,从而提供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信息。因此各旅游相关部门都要积极使用新技术,共同推动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当然,整合技术的发展是逐步实现的,不管怎样,它将最终促进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的实践进程。
参考文献:
[1]Robinson, Greg. Using the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for Enterprise Integration. Utility Automation & Engineering T&D, Jan2008, Vol.13Issue1,p56~67
[2]Nambiar, Ullas; Nie, Zaiqing.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n the Web. AI Magazine, Winter2007,Vol.28Issue4,p128~128
[3]Zhang, Hong; Kishore, Rajiv; Sharman, Raj; Ramesh, Ram. Agile Integration Modeling Language (AIML): A conceptual modeling grammar for agile integrative business information system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Nov2007,Vol.44Issue1,266~284
[4]Harland, C.M.; Caldwell, N.D.; Powell, P.; Zheng, J. Barriers to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MEs adrift of eLand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Nov2007,Vol.25Issue6,p1234~1254
[5]陶明华王华刘秋生: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资源整合策略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下旬刊)总第462期
[6]邹嘉麟陈家训:Web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模型和方法[J].计算机工程, 2004年12期
[7]王平姜爱蓉: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管理系统的对比研究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年S1期
篇10
关键词:建筑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而安全却是效益的前提,因为安全的结果决定了效益的大小。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二、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指生产必须安全,而另一方面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建优良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三、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二)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三)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
(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督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督工作。
四、安全控制的措施
(一)宣传问题。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
(二)加强培训教育问题。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大安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
(三)责任问题。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四)制度执行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
(五)治理问题。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表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六)监督问题。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督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七)查处问题。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停止投标的处罚。典型案例要进行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焦红,王松岩.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纪明波.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6):4~6.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法律职业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