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范文
时间:2023-08-29 17:1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供水行业;风险管理;城市供水系统;流程;基本实施步骤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80年代初期,风险管理的理念开始中国随后国内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有部分企业开始引进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的理论,采用风险管理的经验识别、衡量和风险估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已经在我国的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金融行业、食品安全行业、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等,但是风险管理的理念一直未被应用到供水行业。21世纪以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城市供水行业中来,如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风险管理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应用指导出版了《水安全计划手册》——供水企业分步进行的风险管理,德国水气协会的TSM体系等都是风险管理理论在城市供水系统应用的典范。但是截止日前在我国范围内,风险管理的理论还没有在城市供水行业内得到系统的应用。供水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共事业,供水安全是衡量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将风险管理理论系统的应用到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中保障我国供水行业的安全也是当务之急。
1 城市供水系统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一般是通过事故的现象和导致的损失事件表现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风险的一般定义为:风险主体遭受损害的不确定性及其后果的综合,即风险主要包括2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所导致的后果危害性2个方面。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当然也离不开风险的一般定义中的2个主要因素,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进行范围的界定。众所周知,城市供水系统也包含许多方面如供水企业的运行规划、财务、供水系统运行指标等。但是在风险管理刚刚引入城市供水系统的初级阶段不可能将供水企业的所有内容均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在此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主要指在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供水系统的水质、水量和水压以及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而对于引起城市供水系统其他方面的风险暂不纳入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的概念之内。
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主要包括4个子系统:取水子系统、制水子系统、输配水子系统和二次供水子系统等。因此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是指供水企业等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城市供水系统中影响水质、水量、水压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现存条件下经济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综合处理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以保障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2 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建立
在我国GB/T 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明确指出,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监督和检查等6个主要流程。在成功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城市供水系统的国际标准如:水安全计划手册和W1001《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一正常模式下的风险管理》中关于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流程也都基本依据风险管理的六大基本流程建立。结合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特点以及风险管理的六大基本流程建立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2.1明确环境信息
明确环境信息是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使后面的风险评估更准确。环境信息一般分为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环境信息。在明确城市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可以采用安全调查表法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部分外部环境信息和大部分的内部环境信息,对于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可以采用城市供水系统特征描述的方法,将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进行清晰的整理。
2.2确定风险准则
在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时必定要风险管理的风险进行严重性的等级划分,而风险准则即是组织用于评价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反应了供水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度。需强调的是组织在制定风险准则的时候要注意与组织的既定风险管理方针相一致。风险准则主要确定以下内容:城市供水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风险的度量方法和风险等级的确定等。
2.3风险识别
对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就是通过识别供水系统中的风险源、风险源可能的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风险源识别不单单是识别风险事件,还要考虑其可能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所有重要的原因和后果。不论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是否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或其原因是否已知,都应对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特点,可以选择安全调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综合使用全面识别供水系统中的潜在风险源,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供水系统风险源清单。
2.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型、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
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进行更具体和定量的分析。风险分析的定量和定性方法有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可以分为多个影响层级以及同一层级的风险事故可以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特点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
2.5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制定的风险准则比较,或在各种风险分析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并且做出风险应对的决策。如果该风险是新识别的风险,则应当制定相应的风险准则,以便评价该风险。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满足风险应对的需要,否则,应做进一步分析。根据已经制定的风险准则,风险评价使组织做出维持现有的风险应对措施,不采取其他新的措施的决定。
篇2
关键词:企业年金;风险管理;IS031000;受托管理风险
JEL分类号:G23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11-0112-04
一、企业年金风险管理分析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在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政策和自身经济状况建立的对基本养老保险进行补充的养老保险形式,是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中的“第二支柱”。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评审认定了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行业的两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3.7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涉及员工1300余万,资金规模逾2800亿。
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一个组织对风险所采取的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风险管理是与金融业发展相伴的永恒课题,关系到退休人员补充养老金问题的企业年金也不例外。
企业年金的风险管理主要关注受益人从参与年金计划直至取得最终收益全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各管理机构间信托、委托合同关系执行中违约产生的信用风险,企业年金资产保值增值过程中投资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因为制度缺陷、人员因素、科技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等。中国市场上的企业年金风险具有多行业多机构联合运营使风险复杂化,业务导向型市场影响企业年金健康发展,信息透明度低于公募基金等特点。
企业年金是退休人员的“养命钱”,具有强烈的低风险偏好,追求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所以加强其风险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意义重大,影响到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和企业年金自身的发展。本文首次将风险管理标准ISO31000引入中国企业年金研究领域,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和社会保障特点,对该标准在企业年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
二、ISO31000及其引入企业年金管理的论证
(一)ISO31000标准及其应用价值
ISO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9年11月15日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的制定起步于2004年,ISO技术管理局组建了由澳大利亚专家任主席、28国专家组成的风险管理工作组(RMWG),历经WG稿、CD稿、DIS稿、FDIS稿等版本最终定稿。标准正文包括范围、术语与定义、原则、框架、过程共五部分。我国国家标准GB/T 24353参考了ISO31000的DIS稿。
因为全球第一个企业层面的风险管理标准AS/NZS 4360是ISO31000的起草基础和重要参考文本。所以ISO31000在企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虽然正式的时间不长,但ISO31000已经被中国企业关注.部分实施SOX法案404测试的企业对该标准展开了学习,某金融机构的博士后工作站也将如何应用该标准列为正式研究方向。
(二)将ISO31000引入企业年金管理的论证
在中国企业年金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有关学者和机构已经借鉴COSO、Basel、CAS、Towers Perrin展开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ISO31000在中国企业年金管理领域尚未被引入。
第一,必要性论证。我国企业年金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工作尚未启动,在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的协议、框架等经验的同时,应该适时引入风险管理的标准。中国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归属于不同行业,仅参考行业属性强的风险管理制度(如银行业的Basel)不利于化解行业差异,需要一套更有通用性的标准指导管理工作。
第二,可行性论证。ISO31000是第一个面向企业风险、个人风险、公共风险等各类风险的通用性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综合了30多个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标准编制经验,淡化了行业属性和国别色彩,能够涵盖企业年金管理中面对的信用、市场、操作等各类风险。
第三,应用意义。按照ISO31000的制定方针.企业年金风险管理中应用ISO31000可以使企业年金利益各方“提高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鼓励主动管理”,“提高各方识别、应对风险的意识”,“改进对机会和威胁的识别”,“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改进信心和信任”,“为风险应对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资源”,“改进运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三、企业年金管理应用ISO31000的原则研究
(一)标准的性质与定位
在企业年金管理中应用ISO31000中要首先明确标准的性质。首先,1SO31000是风险管理的指南,但不具有管理要求和管理体系的性质。其次,本标准在ISO系列标准中突破性地强化原则的重要性.指出了风险管理的11项原则。再次,本标准可以用于组织内部和合同关联方的审核或评价,但不是一个认证标准。
(二)标准的执行主体
企业年金风险管理的执行主体是年金管理机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同时也需要企业客户(委托人)和监管机构的监督。监管部门设置四类管理机构,在职责隔离、相互制衡以控制风险的同时,机构间信息流、资金流的复杂走向也为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其中,受托人作为最终责任人.承担着风险管理标准落实核心的角色。
(三)标准实施的难点
第一,一个年金计划往往要涉及多家机构,存在大量信息与资金交互,还存在合同到期后机构间转移的可能,这些为ISO31000的实施增加了复杂度。第二,销售导向型市场现状下,年金管理机构盈利困难.实施一套完整的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却需要大量成本。第三,年金管理机构间短期内难以实现完全的数字化信息交互,系统性的信息不通畅会影响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落实。
(四)标准实施的重点
第一,年金管理机构所在的不同行业已实行风险管理的程度不同,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机构间风险管理成熟程度不同,行业管理标准不同.ISO31000是统一标准的好契机,但同时也需要在不同类型机构应用时因地制宜。第二,ISO31000因其通用性。相对抽象与笼统,需要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结合业务实务进行大量研究探索。第三,标准实施中要从四种管理资格、多类型风险、计划执行生命周期多个阶段三个维度综合考虑。
四、基于ISO31000的企业年金风险模型设计
(一)风险模型设计
本文结合ISO31000中风险管理过程一章的思想和中国年金管理机构的管理实务,将企业年金风险管
理模型设计如图l。建立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监测与评审,构成年金风险管理的完整闭环,循环于计划建立、计划运营、计划终止转移等各个阶段,面向信用、市场、操作三类风险。
在建立环境环节,年金管理机构需要清楚地表达工作目标,确定内外部参数,这是管理风险和为维持风险管理过程而制定范围、风险准则时必须考虑的。在风险识别环节,年金管理机构需要通过历史数据、理论分析、专家意见和利益相关方需求对风险源、风险事件、风险原因和它们的潜在结果进行分析。在风险分析环节,风险管理部门应考虑分析的详细程度及变化、与风险本身的依赖性等,可以定性、半定量、定量或采用它们的组合。在风险评价环节,以基于风险分析结果的决策为目的,根据风险需要应对和实施应对的优先顺序进行决策。在风险应对环节,选择一个或多个改变风险的方式,评估采取应对措施后残余风险的等级是否可以容忍,如果不容忍则应提出新的风险应对。沟通与咨询工作存在于上述各个环节。监测与评审工作可以是定期或临时的。
(二)机构风险管理差异
除了模型中通用性管理外,根据四种管理资格间的信息流与资金流,对于不同管理资格风险管理的差异和涉及的风险管理工具总结如图2,图中实线为资金流,虚线为信息流。
五、企业年金管理中实施ISO31000的步骤规划
图3表示了年金管理机构将风险管理整合入企业年金现有管理体系和不同职能阶段的过程步骤。
第一,授权与承诺。该阶段对应企业年金合同管理。为确保企业年金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与委托人形成有效的约束合同,明确风险管理的终极目标,即以保值增值为基础,追求年金给付时的较高收益水平.提高受益人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而机构管理层需要提供强有力和持续性的承诺,将风险管理提升到公司层面而非停留在风险管理部门层面。
第二,管理风险框架设计。该阶段对应企业年金计划建立。管理风险框架的设计中,首先要考虑年金管理机构所属的行业,根据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的环境特点研究风险框架;年金管理机构应依据组织的目标、方针,建立风险管理方针,明确管理风险的责任、职责及处理年金计划各方利益冲突的方式,对风险管理部分提供必要资源,确定测量和报告风险管理绩效的方式:机构明确风险管理责任与责任人;将风险管理以关联的、有效的、高效率的方式嵌入机构的年金计划管理全过程:机构为风险管理配置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立内部各管理单元的沟通机制和对管理层的报告机制;建立对客户和监管机构等外部单位的报告机制。
第三,实施风险管理。该阶段对应企业年金运营管理。年金管理机构需制定风险管理框架实施的时间计划,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咨询,掌握全面信息.加强培训,确保风险管理框架的实施结果与计划目标的一致。
第四,框架的监测与评审。该阶段对应企业年金基金监督。年金管理机构应按照确定的指标测量风险管理绩效和风险管理计划的进展,定期评审风险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五,框架的持续改进。该阶段对应企业年金的系统改进、客服管理。以监测和评审的结果为基础.结合客服渠道获得的反馈,年金管理机构对风险管理的框架、方针、计划和信息系统进行改进。
针对企业年金管理中应用ISO31000的难点与重点,需要年金机构高度重视并从长久健康发展的角度努力研究并积极克服,主要手段包括:第一。加强不同资格年金机构间的信息沟通、数据交换标准实施、信息系统对接。第二,充分考虑我国多行业共同运营与监管企业年金的现状,加强对各行业管理标准、发展现状的调研与分析。第三,结合中国企业年金用户的管理现状、工作习惯、职工心理,加强产品设计、投资、运营的实务研究与总结。
六、受托运营风险管理的实例分析
受托人是企业年金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受托运营及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为例,运用上述模型进行对其计划建立、计划运营、计划终止转移三个阶段的风险管理注意事项进行具体讨论。
计划建立阶段:(1)年金计划的设计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贴近客户需求,防止偏离需求导致的服务风险隐患,从需求源头遏制不合理要求。(2)方案设计的参数化。(3)加快处理速度,减少客户等待时间。(4)保证计划与合同细节的准确性。
计划运营阶段:(1)加强多个管理人间及管理人和委托人间的信息交互管理,防止信息传递失误。(2)积累人工经验,并编人计算机系统,提高业务管理系统错误检查的能力。(3)加强运营差错控制流程的监督,确保制度落实。
计划转移阶段:(1)准确快速执行新旧管理人间的交接工作,以满足人社部2011年11号令[8]对45日工作时限的要求。(2)客户信息转移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3)新旧管理人对客户服务的持续性,确保无缝对接。
对于运营差错导致的操作风险,风险应对的主要手段包括:(1)查找差错根源,及时按流程更改错误。(2)弥补客户因服务问题蒙受的直接损失。(3)惩戒导致差错的人员,对导致差错的信息系统及时升级改进。(4)改进工作流程,加强复核和异常数据的检查。
篇3
【关键词】地铁 深基坑 风险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在各个城市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在地铁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中出现了很多风险事故,给工程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如果能够在整个深基坑施工之前,对深基坑工程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提出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完善,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损失减到最小,就能有效地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一、地铁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的内容
工程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风险,从系统过程的角度来管理风险。因此地铁深基坑工程风险的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分析、归纳和整理各种统计资料,对风险的类型及风险的产生原因、可能的影响后果做定性估计、感性认识和经验判断。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就是去了解、寻找深基坑工程所可能遭受损失的来源,也就是工程的风险因素。
2、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对风险按潜在危险大小进行优先排序和评价、制定风险对策和选择风险控制方案。深基坑工程风险估计一般需要一系列可信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数据以及足以说明被估计对象的特性和状态。当资料不全时,往往依靠主观推断来弥补,此时项目管理人员掌握科学的项目风险估计方法、技巧和工具就显得格外重要。
3、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的基础上, 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程度和其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到描述风险的综合指标即风险度或其它目标参数, 以便对地铁深基坑工程的单个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然后根据相关风险接受准则和评价标准,对系统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判断和检验系统风险是否可以接受,评价系统风险的等级水平, 为风险应对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以保障地铁深基坑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进行风险评价时,还要提出预防、减少、转移或消除风险损失的初步方法,并将其列入风险管理阶段进一步考虑的各种方法之中。
4、风险预警
风险的预警是根据工程的实践活动过程与结果是否满足工程目标或管理目标的预期要求,来确定工程项目运行是处于“危机”或“顺境”并由此做出对策反应的管理活动。地铁深基坑施工工程风险的预警管理,就是在深基坑实旅的全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机器设备、环境及设计、施工过程进行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对风险因素进行成因分析,明确预警管理界面,构建预警组织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转,使工程项目运行处于可控状态,借助合同、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把工程项目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二、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和局限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真实的可借鉴的资料
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管理大多参考己完成的相似工程进行。然而,由于工程事故资料一般不公开,风险研究很难在真实的资料上进行,风险因素和权重往往通过专家意见取得,缺乏针对性和可靠性。
2、与真正的风险定量分析有一定距离
近年来,在风险定量分析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距离真正的定量分析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定量分析,都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经验和专家调查得到定性分析结果,然后运用一些方法将结果定量化,这种处理方式与定性分析相比,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是与期望的结果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3、缺乏完整的深基坑风险管理的体系
虽然国内已经了一些指导性文件,如建设部:《地铁及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指南》 ;铁道部:《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 。但是目前国家对深基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还没有合适的操作性较强的法规体系,风险管理在深基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地位没有明确,国内深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尚处于无序状态,表现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内容和流程不完善、不规范。
4、缺乏深基坑风险管理系统化平台
由于现在没有系统的风险管理数据库,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不能够有效地存储风险管理的信息,以便借鉴和反馈,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不能方便地进行,大多数单位对风险管理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工程的风险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在建设过程中真正实施,也起不到预定的效果。
三、深基坑工程风险控制措施
1、加强事前控制,从设计和施工方案源头降低风险
设计阶段应保证现场勘察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设计意图应充分结合现场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如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提高基坑的稳定性,采取加密钢支撑、底撑换撑设计方案,造成施工阶段实施难度较大,现场可操作性差,反而对深基坑的稳定性造成了潜在安全隐患。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是降低深基坑风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方案编制阶段应充分考虑周边管线对深基坑造成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事前控制是降低深基坑风险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措施。
2、建立完善的深基坑风险监控体系,实现风险控制程序化
建立深基坑风险评估、分级、变形指标、风险预警控制体系,严格按程序进行风险控制,实现风险控制科学化、程序化。北京地铁深基坑施工已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设计阶段根据深基坑周边环境和基坑深度进行风险评估及分级,确定变形临界值,对风险进行量化。在施工阶段根据基坑变形监测情况及时通过监测平台预警,根据预警响应程序参建各单位采取措施,对防止事故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套风险管理体系应在地铁行业大力推广。
3、加强风险管理研究,正确看待风险
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总是伴随着风险的产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铁深基坑工程管理本身就是风险管理。目前对地铁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的研究还不够,风险分析与管理应该成为地铁深基坑项目管理或项目监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应正确看待地铁深基坑工程风险问题,那种认为风险越小越好的认识是错误的,因为风险减小的代价是资金投入的增加。风险控制是把风险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上,然后研究其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4、施工条件的具备和分项目实施步骤应纳入风险控制
施工条件的具备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重要部位和环节施工前,对技术、环境、人员、设备等相关条件是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要求的检查验收,成为有效规避或减少安全质量事故的有效措施,近来工程管理采取对重要部位和环节进行分类,并按制定的检查要素,组织施工前条件验收成为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城市地下空间项目是在已有城市基础设施具备的环境中实施,项目的本身往往又是多个分项组成,而分项目实施的顺序,对地下工程来说,决定了项目设施的成败和功效,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义,控制分项目实施的步骤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因素。
结论
地铁深基坑工程施工难度大, 工程要求高,因此风险也比较大。主要表现为工程的临时性、实施的动态复杂性、安全危害的社会性等特征,工程的风险源也错综复杂。面对风险状态复杂的地铁深基坑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工程风险分析系统,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衡量深基坑工程的风险,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风险进行处置和监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风险控制 经营管理 驾校管理 防范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阐述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重要的环节,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工作薄弱,是企业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的重要原因。然而,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就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多种观点并存,有的认为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包括风险管理;还有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
笔者认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在企业管理中,二者同时存在,并相互依存,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更不是简单等同关系。
二、驾校行业管理风险现状分析
“安全从这里开始,文明在这里弘扬。”这是参加“大连市永达驾校企业参观”活动所听到的企业核心文化。驾培行业的责任是让学员能够安全行车、文明用车。永达驾校一直努力钻研教学方法,学透教学内容,弄清教学的真谛,要把难懂的内容好理解,要把难掌握的动作容易练,遇到教学难点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去拨开问题的表面现象,直至其根源,并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去解决。目的只为让学员轻松地学会驾驶技能,享受快乐的驾驶体验。但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驾培企业,也存在许许多多风险管理问题。
(一)企业内部管理风险
缺乏科学合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很难发挥作用。目前,国内大部分驾训企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例如,企业经常是根据培训部门短期业务的培训需求去招聘合适的人选,往往没有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表面上招进来的员工能满足公司短期培训业务的发展需要。实际上,招进来的员工极有可能并不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这样导致教练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教练员是驾驶员培训的具体实施者,是提高学员培训质量,加强学员驾驶道德教育的关键。但是在驾驶培训业现有的教练员队伍中,普遍存在教练员文化学历较低,年龄偏大,对汽车构造、工作原理了解不多、不透,教学讲解水平不高,往往凭经验教学。教练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不注重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个别教练员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还有的教练员服务意识差,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吃、拿、卡、要的行为,甚至还有辱骂学员的现象等,严重影响着行业的声誉和学员的素质、质量的提高。
(二)行业竞争中价格战普遍
就今年来看,驾培行业的价格战一直在不断升温,有关部门为了让价格保持稳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维持一段时间的稳定价格后,价格战又开始风起云涌,热火朝天。驾培企业大打价格战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驾培行业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低层次恶性竞争。有些驾校开始在减少培训成本上打主意,减少培训时间、内容和学员上车机会,直接导致培训质量下降;有些驾校则采用加班补课的方式,向学员另外收取费用,不但侵犯了学员的利益,也扰乱了驾培市场。
(三)缺乏“文明教学、培养高素质驾驶员”的意识
驾培行业应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对策,来培养优秀的教练员。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作为驾驶培训行业管理的对策,必须严把教练员准入关,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加大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练员队伍素质。教练员作为指导学习驾驶技能的启蒙老师,是推动驾驶员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是铸就道路交通安全第一道防线的倡导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只有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驾驶员。教练员不但要驾驶技术好,而且要掌握教育心理学和必要的教学方法。驾校聘用教练员要实行公开录用,任人唯贤,把德才兼备,热爱教练工作的人才选入教练员队伍。
三、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的措施
(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确立防范意识
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应该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运用“文化管理”,努力营造尊重、和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积极心和进取心,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企业要获取并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开展管理工作,建立起战略管理体系。一方面,战略管理要求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及总预算安排;另一方面,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职能体系。这就要求所有人参与到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从风险管理的角度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专业依据和建议,并根据所制定的战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支持战略的实现,从内部分先把控,形成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驾培企业,打造高端服务。
(二)要大力推行科学决策,严格加强风险管
驾校作为驾驶员培训基地,在培养驾驶员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良好的驾培行业管理政策,可以使驾培行业从应试教育的现状逐渐变为素质教育,这样有利于学院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学习,有利于驾培企业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驾驶员。这样能从根本上提高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驾培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规避了风险。
(作者单位为大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 陈翠萍.论驾培行业的发展战略[J].交通企业管理,2007(3).
篇5
我国建设与实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是促进企业防范重大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012年5 月,国资委与财政部联合下文,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2]68号文),统一部署了中央企业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中航工业于 7月27日召开全面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大会,对全面推进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2012年8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航空财[2012]1169号),要求相关单位结合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本研究所的发展实际,全面深入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其实早在2006年,我国国务院国资委就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央企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也是国内其他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参照依据。2011年6月,中航工业召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启动大会,标志着中航工业规划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公司将按照规划建设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步骤,积极有序地开展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我国不同的政府监管部门都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做出了法律规范说明,一方面反映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中还有不协调的地方。究竟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能不能整合?怎样整合?这些问题不搞清楚,不仅影响因体系建设思路不清造成重复工作与浪费资源,更有甚者会因为概念不清导致相关工作无所适从。在笔者看来,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统一的。笔者认为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可以整合进行,构建统一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避免概念重叠,浪费资源。
二、两个体系整合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一)整合的必要性
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目前理论界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是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COSO 委员会于 2004 年发表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包含风险管理,1998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认为,风险管理包含于内部控制之中,在阐明了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关系时指出:“当您在抓住机会和管理风险时,您也正在实施控制。”另外,加拿大 COCO 报告(1995)认为,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是控制的关键要素;第三种观点认为内部控制就是风险管理,Matthew Leitch(2004)认为,从理论上讲,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没有差异,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变得越来越广,正在变为同一事物,国际风险管理协会认为,“风险管理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并没有原则性的区别,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在趋同。”
国内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念和规范并存,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 2008年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2010年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风险管理的依据则是国资委2006年出台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两种理论“各自为政”,既在一定程度上相互重叠、相互协调,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独立、相互矛盾,可能导致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规范或者出现监督真空,阻碍了三者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实务中的应用。如果能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两者进行融合,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源于企业风险的存在而产生的,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进行风险控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实务中就没有必要设置两个部门来进行分别管理,而应该从他们的共同点入手进行整合,在确保企业目标有效完成的情况下使成本降到最低。
(二)整合的可行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本质上的统一性
COSO—ERM(1992年称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2004年称为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并非是本质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是更加关注风险,更加强调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控制目标)是COSO委员会继“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COSO报告)后又起草的一个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框架。在ERM中,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整个企业。企业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在组织的风险范围内管理风险,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而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五要素构成(该表述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风险评估由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构成。
从上述对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相互关系的讨论来看,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是统一的。其统一性首先表现为两者都是为了控制企业的风险,以保证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风险控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实现企业目标;统一性还表现在ERM框架中八要素包含内部控制五要素并有所扩展,从新增加的要素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更加重视对风险的控制,它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运用风险组合的观念对企业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为合理的保证。
篇6
(一)财政原则
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应以公平、简便、节约为原则进行管理。从企业财政角度上来看,出口退税收入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成本,固定其资金链和运营结构的可靠性。企业生产产品的原料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都可以通过出口退税管理进行财政紧缩,以从根本上降低产品经销的外销成本。
(二)经济原则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出口退税可以增加企业经营贸易链和生产链资金成本的稳定性,为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收入税收制度,在企业经营格局中,生产和销售管理中都需要出口退税原则进行财务整合和效益预测。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口退税可以提高企业产品销售的经济高效益,保证企业财政收入和制定的出口退税政策相符,稳定税收足额,使税收适度更为合理。
(三)税收社会原则
国家为了稳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通常会从公平分配、竞争、生产等方面制定符合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政策。出口退税制度在企业中很好地发挥了收入调节作用,使出口退税业务的行政原则更加清晰、更为合理,保证企业在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运营管理基础环境下运行。
二、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在选用出口退税业务工作人员时,都会盲目的考察其工作效率、经验以及态度,相对于其他工作职位,这种考察方法和聘用手段非常合理。但是出口退税业务则不同,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司财务管理计划时,不仅要积极的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中去,还要根据业务的工作性质和发展状态,敏锐的把握主企业在出口退税方面的管理制度缺失和产生管理风险机率。工作人员对出口退税业务的敏锐度和洞察力是其更好的完成管理工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管理效果和效率。负责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工作人员是出口退税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及执行者,其业务能力的高低对出口退税业务的效率以及质量有直接影响。目前,企业相关出口退税工作人员对税收知识、对外经济贸易交易流程、财会管理内容、政府出口退税政策等方面问题缺乏全面认识,这种认识的缺失可以直接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误,如退税报表错误、业务开展流程混乱、和政府税务部门、海关部门、银行企业协调工作障碍等。工作人员在办理出口退税业务时,会因责任心、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缺失等问题影响企业出口退税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体制不完善
企业出口退税内控管理制度涉及到的企业管理部分非常多,日常工作量非常大,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一定的交叉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将企业各部门出口退税业务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但是这种紧密关系也会影响企业各部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切实落实。企业相对于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制定的制度其完善度远远小于企业物流管理和财务管理,这种管理上的不重视、制度上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企业出口退税内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下降。同时制度的不明确也会导致工作人员在参与出口退税业务时责任心缺乏,监督制度形同虚设。企业要想提高出口退税管理效益和管理水平,必须与外部相关政府部门在出口退税管理中应随时沟通、紧密协调,企业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管理制度改革和出口退税方法修复工作。业务工作中转流程繁琐,应用的财务管理流程复杂,企业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成本资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这些出口退税内控管理体制问题都会影响企业出口退税管理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落实。
(三)缺少有效的风险机制
风险机制对企业出口退税
内控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影响非常大,对企业整个出口退税内控管理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企业在开展出口退税业务工作时,经常会根据其实际管理情况、退税收入、损失等问题进行宏观调控。企业如果缺少有效的风险机制,只单纯的追求眼前的即得利益,其获得的利益将失去长效发展能力,并没有对企业内部管理起到稳定、协调的作用。出口退税管理出现问题,虽具有出口退税资格,其管理模式也无法适用于出口退税业务实际管理环境,甚至有时还会因为骗税、偷税、逃税等行为,使企业陷入信用危机、法律危机,致使企业的经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改进建议
(一)开展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战略
企业在选拔出口退税业务人才时,通常会专注于考察其忠诚度和专业技能,而忽略其专业素养的培训。所以要想提高企业出口退税内控管理效率和质量,必须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人才培养战略,扩充企业的人才储备和知识资源,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企业管理人员根据企业出口退税管理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培训方案,让入职的业务工作人员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出口退税实际的管理问题和管理漏洞;(2)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活动,对企业相关业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出口退税业务管理实际情况;(3)开展出口退税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外部相关政府部门的交流活动,培养业务工作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方面日后出口退税业务的顺利开展;(4)对企业内部出口退税业务工作人员实行激励机制,对业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奖励,使每个工作人员可以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5)开展税法学习和市场经济法的学习活动,让出口退税业务工作人员不单单了解相关业务的办理和工作性质,还可以从宏观市场经济和税法角度找到开展工作的重心和难点,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开展业务时,做到遵纪守法,按章行事。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机制
通过上文对企业出口退税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出口退税内控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完善其管理机制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应用责任制,对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实行责任制度,对其业务工作进行分部门、分层次、分轻重的方式进行合理分配,规范其工作权限和管理职能,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其“责任工作”尽职尽责,保证出口退税业务有序的开展和落实;(2)授权管理,对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所有管理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分配,协调企业各部门进行责任制分管机制,依照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部门的工作性质分派业务工作,明确部门责任,审批程序、权限范围等;(3)控制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相关经济贸易交流工作进行实施审查和监督,规范其监督和审查流程,严格按照规范步骤进行控制管理工作;(4)建立内部报告管理与控制机制,定期对企业出口退税内控管理工作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其出现管理问题、制度问题以及管理流程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制定阶段性的工作报表,在公司例会上汇报,企业管理层根据税务报告,制定下一阶段的出口退税业务工作方案和计划;(5)引进先进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出口退税业务管理信息进行统计,对制定出来的业务处理决策进行风险分析和数据处理,尽量避免人为操作失误产生的管理故障。
(三)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在内控管理中的重要性
风险管理机制是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内容包括对企业退税业务决策的风险分析、退税业务工作的管理风险识别,根据上述风险制定风险应急预案等。风险管理机制是由多个目标环节组成的,每个目标环节代表不同的出口税务管理工作。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工作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资源数量庞大,办理手续繁琐,所以每个目标环节的工作效果都会影响其整体出口退税业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存在潜在的管理风险和工作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实施步骤如下:(1)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风险管理,管理人员应积极了解国家税收政策动态,分析政策变化对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工作的影响,针对不同影响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2)考虑市场影响,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时,应根据市场反映的出口退税业务形态,适当调整工作侧重点,同时要时刻谨记税收业务工作的行为规范,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开展业务;(3)其他风险因素,企业在拓宽出口退税业务管理领域时,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综合考虑其他风险因素,如业务出易情况、出口货源储备、产品市场变化等影响因素,从根本上防止骗税现象的发生,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分类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企业在保证出口贸易的同时,还要提高出口退税内控管理的稳定性和统一性,虽然不能保证在管理结构上的一成不变,但是必须在发展中根据实时变化的外贸结构,对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政策进行修改和优化,采用分类监管的方式,将企业不同产品按不同出口退税管理模式进行分管。如在国外竞争环境下有明显优势的企业出口产品,应尽可能的增大产品附加值,彻底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在国外竞争环境下其出口产品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企业应紧缩产品附加值,内控产品的出口成本,尽可能的避免出口退税政策对产品价值的增值影响。四、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的发展展望通过上文对企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全球经济对我国企业出口退税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增值税制度,其政策实施目的在于鼓励企业开展出口贸易活动,在不断变化的经济格局和政策中,找到维持企业生存、长远经营切实有效的办法。所以今后,企业在制定出口退税业务内控管理制度时,应着重考虑国家相关税收的制定章程,从规章制度着手,力求用管理制度提高其余内控管理宏观调控的灵活性与税法之间的稳定性,解决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今后,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出口退税内功管理制度会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相关退税政策的改变而改变,其企业制度和国家政策的契合程度越高,企业的内控管理质量、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内控 风险管控 施工企业
一、引言
施工企业主体业务是工程施工,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业务发生频繁、管理链条长等特点,由此引发的经营管理风险相对较高。本文从财务内控角度出发,探讨施工企业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以及强化风险应对策略。
二、问题分析
施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主要体现在:
内控体制方面。存在内控岗位设置不规范,组织体系不健全,内控活动开展不顺畅,风险管控不到位,难以达到全面风险管控要求等问题。
预算管理方面。未建立科学、高效、有序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存在执行预算不够严格,随意变更资金支付预算等问题。
资金管理方面。资金管控不够严格,岗位设置不够合理,对资金岗位的内控牵制和检视程度不够,网银、POS机等支付手段的审核不到位,网银Ukey、支票使用等存在漏洞,易发生资金安全风险。
工程管理方面。工程管理粗放,工程直接费入账不规范,工程间接费列支数额过大,结、决算出具不及时。
材料管理方面。存货控制薄弱,材料周转周期长,采购手续繁琐,渠道单一,采购成本高,部分材料库存时间长,采购人员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资产管理方面。资产管理流程存在瑕疵,固定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未落实到位,资产的使用、回收、处置随意性较大,易造成账卡物不一致等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施工企业应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在量化的财务数据基础上,根据全面风险管控目标,制定风险战略,构建内控w系,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管控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通过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框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开展风险评价分析,强化风险应对,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等具体措施,完成“内控体系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全链条的内部控制过程,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目标。
(一)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内控体系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按照国家出台的内控规范,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订现金预算、资金管理、网银管理、财务印章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对收款、开票、资金、资产、成本、费用等重点风险管控领域从制度上进行细化、优化。
加强内审体系建设。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开展内部审计和内控自我评估等工作。通过内审机构的工作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内控薄弱环节,及时作出修正改进。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和人力资源保障,改善内控环境
突出财务内控在内控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以财务内控为核心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打造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内控环境。
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基于财务为核心的内控组织体系,在组织内部组建风险与内控办公室,协调内控与风险管理组织工作。组建专业工作组,负责各专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体实施。
打造人力保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内控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员工岗位成长成才。打造内部人才市场,培养“有公心、懂经营、善管理”的内控人才队伍。完善行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宣传培训。积极借助简报、专刊、手册、内控专题网站等媒介,全方位开展内控宣传,积极营造内控建设良好氛围。采取人员集中培训、阶段性个别辅导等措施,促进内控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三)梳理风险管理流程及开展风险评析,做好风险评估
风险与内控办公室牵头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制订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各岗位职责,详细界定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各流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各业务组执行风险管理制度,对内外部环境、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材料管理、资金风险、资产管理等重点风险领域进行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最终形成风险评估报告。为实现风险管理标准化,保证风险评估的效果,可针对重点风险领域设计风险评估模板,由各业务组在开展业务时引用。审计业务组负责开展内控体系的评测工作,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估控制风险,开展内控测试,检验控制效果。风险与内控办公室汇总各业务组的风险评估报告,汇总各单位发现的风险点以及对策,整理形成汇报材料报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进行决策。
(四)改进控制手段措施并强化风险应对,优化控制活动
针对重点风险管控领域,强化财务内控措施,采取针对性手段予以解决。
加强预算管理,提高执行力度。建立科学、高效的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施工企业特点,突出工程预算、财务预算,抓住重点;改进预算的编制方法,做好各层级之间的沟通,确定合理的预算范围。强化预算的执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尽可能按照预算执行,出现与预算不相符合的情况时,需要严格履行预算变更流程。
强化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健全银行票据使用登记簿,按时完成银企对账工作,保证资金安全;加强资金支付管理,对货款支付、费用报销和个人借款实行严格控制;强化对报销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的审查,实施网银付款三级审核机制,避免资金支付风险;加强对银行承兑汇票的全过程管控,定期盘点,及时托收,防范违约风险。
加强工程管理,树立品质品牌。深化工程投资预算管理,开展工程成本过程管控,动态分析工程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确保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目标;规范工程其他费用管理,强化工程其他费用支出财务审核,确保入账依据充分、资料齐全;加强竣工决算管理,提高决算报告编制质量。严控工程质量,从设计、施工、物资各环节把控,确保质量和工程创优;对外做好民事协调,对内强调部门协同,内外联动解决施工难题,攻坚克难完成工程任务,以优质工程树立企业的形象和品牌。
强化计划管理,优化物资采购。抓好物资计划的管理,组织做好对物料采购的分析评价,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物资出现错购、漏购等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库存积压浪费。做好设备及材料市场的调研分析,建立物资采购标准成本体系,物资管理人员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建材行业的分析预测,计算出材料、人工、机械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税金等标准成本,更好的指导物资采购工作。
规范资产管理,夯实运营基础。细化资产购置、置行为报批程序,细化签字流程。增加资产购置可行性分析,减少不必要资产购置行为。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审计部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或局部的清查盘点,财务部门及时对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卡、物一致。充分利用计算机等信息化系统实现对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把控好资产变动、处置等关键环节,实现资产全过程联动管理,稳步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五)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长效机制,强化内部监督
施工企业应着力建立内控执行责任机制,引入自我评价改进机制,完善内控协同监督机制,通过强化上述“三项机制”,及时发现内控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阶段性总结与管理持续改进,促进内控体系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建立内部控制执行责任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为内部控制执行“第一责任人”;二是引入内部控制评价改进机制。以财务部为牵头部门,定期开展阶段性风险控制总结会议,对内部控制活动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完善内部控制协同监督机制。强化对重要单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联合监督检查,提高对舞弊、违规、违纪等内部控制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以财务内控为核心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量化分析,有针对性制定风险战略,优化流程和组织职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控制效率。
通过建立以财务内控建设及应用为核心,涵盖组织保障、责任落实、协调督导、宣传培训、评价考核、内部监督等各方面的内控体系,可以构建风险管控“三道防线”(各业务部门标准流程执行防线、风险与内控管理职能部门管理防线、内部审计部门监督评价防线),分层次落实各岗位风险管控目标。有效推进内部控制工作与日常工作、全面风险管理、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有机融合。
通过改进财务内控措施,强化工程项目内控执行,以账务数据为依据深入开展工程项目数据治理,可以有效提升工程竣工决算效率,有效杜绝预留工程成本空间、滞后摊销其他费用等现象,合同结算效率明显提升,有利于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工程项目核算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巍.浅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IT项目风险管理的关系[J].项目管理技术,2009,(S1).
篇8
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施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36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0例,排除肺功能障碍者、活动性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贫血、休克、严重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过敏体质等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6例,女性患者194例,年龄25~81岁,平均年龄(33±6.8)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酸、嗳气、上腹痛、腹泻、黑便或者便血等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方法:干预组从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风险问题进行管理。(1)缩减阶段:缩减管理属于前馈控制,为4R理论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因为只有当各种安全隐患被清除后,风险管理才是最有效的。执行风险评估,即结合文献数据及工作经验对现实情况进行客观判断,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制成风险事件的量化评估表,对每项进行赋值1分,包括操作前:是否完善相关检查,就诊环境准备及个人防护,了解一般情况及无痛胃肠镜诊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麻醉风险评估,有无禁食禁饮,有无麻醉前用药,是否备好吸氧设备、监护仪、急救设备和药品,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中:是否正确,是否建立静脉通道,是否给氧及氧流量是否正确,是否进行心电监护,物、剂量、速度是否合适,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是否正常后开始操作,术中护理配合,是否严密观察患者反映,急救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操作后:术后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共20分,得分越高,风险越高。针对各风险评估因素,制定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并针对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用戴明的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控制。(2)预备阶段:即在操作前的准备。包括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血压、心电图等常规检查,排除禁忌症,准备安全可靠的就诊环境,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有无痛胃肠镜诊疗的禁忌症,进行麻醉风险评估,监督患者禁食禁饮,确保无麻醉前用药,备好吸氧设备、监护仪、急救设备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年龄、体重、情绪、心肺疾患、过敏史评估,对患者检查原因、疾病状态、检查方法、检查期间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不良反应、预期效果等详细记录,确保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3)反应阶段:即操作中的反应,一旦发生风险,迅速从正常状态转换到紧急状态,并对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识别其起因、范围、严重程度等,确定风险事件类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按照三级补救流程处理无痛胃肠镜检查风险。三级补救流程根据补救人员的不同及风险事件的严重性,分为现场自救、现场他救和事后补救。如严密观察受试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三参数以及呼吸、意识变化。如果发现受试者出现呼吸急促、喘气、痰堵塞,应立即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血氧饱度下降时,应及时调换受试者、清除口腔分泌物,按压胸廓、面罩给氧或加大氧流量;出现心率过慢,应酌情静脉注射阿托品0.3~0.5mg,在结肠镜检查中出现肠穿孔,立即协助医师退镜;对于心搏骤停患者,立即协助医师退镜,并同时进行持续胸外心脏按压,上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通知麻醉科、ICU等科室急会诊;对于大出血患者,除了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一系列镜下止血措施或协助医师退镜,同时急请胃肠外科医师会诊。操作后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咽痛、异物感或腹痛、腹胀等情况,对受试者进行健康指导,给予心理护理支持避免发生各种术后并发症。(4)恢复阶段:是指风险问题被控制后,对组织的恢复工作。包括护理人员的恢复及系统的恢复。①护理人员的恢复:已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后会产生担心、不安、惊慌、恐惧、委屈与无奈等一系列情绪变化,这些负面隋绪会给护士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工作和休息,为护理安全埋下隐患[2]。采用非惩罚性、保密性、时效性、专家分析、针对性使其身心尽快恢复至正常状态,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再培训、再教育等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应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的能力。②系统的恢复:将组织系统恢复到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的状态,并总结经验教训,针对风险处理过程中已暴露的内部管理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避免重蹈覆辙。3.评价指标:护理风险评分、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各项指标变化程度判定是否出现异常,血压水平按照<90/60mmHg或>140/90mmHg为异常;呼吸<12/min或>20/min为异常;心率>100/min或<60/min为异常;动脉血氧分压<90%为异常。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数表示。干预前后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检验水平为a=0.05。
二、结果
1.两组护理风险评分比较:见表1。3.并发症: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共3例,对照组10例,两组经卡方检验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见表2。3.并发症: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共3例,对照组10例,两组经卡方检验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讨论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有助于规范管理体系,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风险管理是指将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处理方法[3]。胃肠镜室护理工作中没有注重风险管理,潜在风险会演变为现实事件,只有通过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无痛胃肠镜检查是在常规胃肠镜检查基础上的创新,但因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该项手术对呼吸循环造成的抑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临床风险[4]。本研究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人员配备、设施局限和操作前准备不足,操作中和操后风险,以4R理论风险管理流程为主线,将系统管理和分阶段具体实施步骤相结合,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干预组的护理风险评分降低,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4R危机管理理论的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风险问题的预防和控制并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
篇9
金融租赁业务是不同于银行信贷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它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设备租赁代替融资购买,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途径,体现了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一般来看,金融租赁业务和银行信贷业务在交易结构、交易载体、定价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同。1.不同的交易结构。租赁业务可总结为独有的“一二三”模式,即“一个租赁物、两个合同、三个当事人”。“一个租赁物”即每一笔金融租赁业务的开展,都必须有一个租赁物;以这个租赁物为依托,金融租赁业务会衍生出两个合同———租赁物的买卖合同和租赁物的租赁合同;这两个合同发生在三个不同的租赁当事人之间:出租人、承租人和设备生产商。在这个过程中,租赁资产是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最基本的区别。2.不同的交易载体。信贷业务的交易载体为货币,其信用的运动方式为“货币—货币”。而金融租赁业务则由货币融资变成了以实物资产为交易载体的融资,运动形式为“货币—实物资产(租赁物)—货币”,因此其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更强。3.不同的资产属性。作为租赁业务的核心,租赁资产不仅是单纯的金融资产,其背后更是实物资产、客户信用等的融合。以飞机租赁为例,租赁期内,如果客户违约,但飞机并未贬值,这说明租赁公司的金融资产发生贬值,但实物资产并未贬值,租赁公司可以通过租赁物处置等方式来降低损失。另一方面,如果飞机价格贬值,但客户并没有违约,作为金融资产的飞机依然能够为租赁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由于租赁资产的风险缓释作用,租赁业务的风险程度一般低于银行信贷。4.不同的定价机制。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一般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准利率、交易成本和企业风险溢价。租赁业务定价同样需要考虑以上因素,但还需要包含以下部分,即定价是否需要覆盖设备的维修成本、特定市场投资风险、租赁物价格波动风险、资产余值估算等。5.不同的合同属性。在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资产是承租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选定的,因此不能以退还租赁物为条件而提前中止合同;租赁公司也不能以改变租金为由来终止合同。因此,金融租赁合同具有不可违约性。6.不同的权属关系。在信贷业务中,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购买设备,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企业;但在金融租赁业务中,业务存续期内,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使用权则属于承租企业。7.不同的业务领域。由于银行信贷表现为纯粹的资金运动形式,因此其可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而租赁业务必须以实物资产作为载体,这就意味着一些不依托于大型实物资产、提供智力服务和创意的行业,租赁业务并不太适合进入。①8.不同的风险类别。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风险类别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租赁业务同样会涉及这些风险类别,但还会面临一些特殊风险,例如资产风险、税收风险等。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将在第三部分进行讨论,此处不再赘述。9.不同的融资能力。融资能力的差异主要是针对承租企业而言的。信贷业务中,贷款的增加会提高企业负债比例,降低偿债能力;但是通过租赁方式融资可以部分规避和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能享受成本扣除、税收减免等多重“好处”,为企业“减负”。10.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具有不同的信用扩张能力: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货币乘数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有可能造成信用膨胀;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和载体,一般不会造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风险特征: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
租赁资产是金融租赁业务的核心,也是信贷业务和租赁业务最基本的区别。由于租赁资产兼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双重属性,因此金融租赁业务既会面对一般的金融风险,也面临了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资产风险。
(一)金融租赁业务的一般风险②1.信用风险。金融租赁业务的信用风险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承租人、设备供应商或其他当事人不愿或无力按时履约,从而为租赁公司或其他交易对手造成损失的风险。金融租赁业务信用风险的特殊性在于其风险源不止一个,设备供应商无法按时交付设备、承租人不能按时支付租金、租赁物发生损毁等,都会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做好事前调查,强化后期管理,随时跟踪租赁物使用情况,以降低风险的发生。2.其他风险。租赁业务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与其他金融机构并无本质不同,但是,如果对租赁项目和租赁物的选择出现失误,对设备市场缺乏分析,造成投资不能按时收回,或者由于资金融通能力不足无法支付设备购买资金,也会引发市场风险。
(二)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风险③1.资产风险。由于租赁业务的开展必须以租赁资产作为依托,因此资产风险是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最特殊的风险。资产风险包括几个方面:购买风险、灭失风险、余值风险等。购买风险指的是租赁公司在选择租赁物和供货商的过程中,由于租赁物价格波动、质量不高、供货渠道不通畅、资产组合不合理等产生的风险。购买风险会影响承租人对租赁物的使用,进而影响其偿债能力。灭失风险指的是租赁物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其不能正常使用或完全损坏,进而给租赁公司带来损失的风险。通常情况下,租赁公司会在租赁合同中要求承租人对租赁资产投保,以降低损失。余值风险即残值风险,一般发生在经营性租赁业务中。由于经营性租赁业务需要面临租期结束后的资产处置工作,因此租赁公司必须合理估计残值以保证权益。2.其他风险。其他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税收风险、资产价值与债权的不匹配风险等。(1)法律风险。由于租赁业务涉及了多个当事人、合同文本和交易环节,导致其法律风险较大。如果交易各方的权利、义务、风险状况等没有在相关合同中明确体现,就可能产生纠纷。(2)税收风险。税收风险即现有税收制度发生改变时,有可能造成项目权益率发生变动而产生的风险。因此,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税收制度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而合理测算自身的税收承受度和项目收益水平。(3)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该风险指的是,由于未估算好租赁业务的信贷成本、交易成本、承租人风险溢价等因素,导致租金不能够覆盖租赁公司的成本和正常收益。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可以采取租金先付、收取保证金、倒推法计算各期租金等方式,来降低此风险的发生。实际上,无论是税务风险还是资产价值与债权不匹配风险,其核心都是定价问题。只有充分估计到租赁业务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才能对租赁资产进行合理定价,并科学确定各期租金的额度和支付方式,最大化租赁公司的收益。
三、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
尽管租赁资产是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核心和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租赁公司不需要重视对承租人信用状况的考评。实际上,基于租赁资产的核心地位,以及资产和信用在不同业务中的不同作用,租赁公司必须围绕着租赁资产的使用和流转,以租赁资产为核心,以企业信用为重点,构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特征要求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根据前文分析,租赁业务风险可划分为一般风险和特殊风险。这种特殊的风险特征,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必须同时重视对资产和信用的双重管理。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更深入地探究租赁业务和信贷业务的区别,可以发现,尽管信贷和租赁都需要同时对资产和信用做出评价,但由于资产和信用在两个业务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作用:信贷业务是以企业信用为切入点的,资产或物的因素为一种增信措施;而租赁业务是以“物”为切入点,首先寻求的是合适的租赁物,同时考虑承租人信用。正是基于此特点,金融租赁公司需要改变以往过于依赖信用管理的风控体系,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并从资产和信用两个方面,重塑风险管理架构,以更好地适应租赁业务要求。基于资产和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差异化的准入标准,通过不同等级的资产和信用的搭配,实施不同的租赁授信政策。
(二)如何建立“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①1.基本原理。评级的概念来源于银行。在实践中,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客户和特定交易(即债项)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制定不同的政策,实施不同的授信原则和限额管理,以实现风险管理的差异化和精准化。可以说,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风险管理体系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直以来,对租赁资产的选择、评价和管理是租赁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将分属于不同行业的不同资产,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租赁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借鉴商业银行成熟的客户信用评级经验,金融租赁公司完全可能总结、抽象出衡量实物资产好坏的关键因素和指标,建立起一整套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走出一条适应租赁业务特点的风险管理之路。2.指导原则。租赁公司“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全新的思维,在充分考虑租赁业务特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除了遵循一般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坚持以下原则:(1)以租赁资产为核心。租赁公司风控体系的搭建应该牢牢把握“租赁资产”这一关键,在当前的风控体系中,加入对资产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对风险管理架构进行调整。(2)以企业信用为重点。尽管租赁公司要高度重视资产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会放松对承租人的信用考察。租赁公司依然需要加强信用风险防范,做好事前调查和事后管理,避免向资信状况差的承租人和风险过大的项目投资。(3)区别、侧重与融合。租赁公司应对资产风险和信用风险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在实际运作中,应以资产风险为主,同时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以二者为基础,建立起一整套既相互独立、又实现了对接和贯通的风险管理体系。(4)动态调整。鉴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租赁公司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险管理的政策、制度、流程等,以确保公司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战略相一致。3.“资产+信用”风控体系的初步框架和实施步骤。一般看来,合格的租赁资产需满足几个特征:首先,具备保值性、通用性、可移动性;其次,本身具备独立价值,可单独处置;再次,变现力强、能够转让,拥有比较发达的二级市场;最后,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或者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设备和关键设备。从这几个特点出发,租赁公司可以提取出一套租赁资产评价的基本指标,构建租赁资产的风险评级体系。租赁资产评级指标的提取应该坚持全面、客观、科学的原则,既考虑租赁物的通用性、可变现性和可移动性,同时合理评价不可移动的关键设备和核心设备。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考虑:宏观层面上,坚持全面性标准,着眼于整体框架的完整,确定租赁物评价的基本框架;微观层面上,基于不同的行业和租赁物,确定差异化的评价准则和指标,同时确定对应权重;指标的确立和权重的划分应建立在深度的行业研究和大量的数据支持上。租赁评级体系基本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宏观来看,应包括行业指标、租赁方式指标;从微观层面来看,可以考虑租赁物的整体价值、单体价值、通用性、可移动性、保值性、技术先进性、未来可应用前景、是否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等。每个大指标之下,可以根据租赁物的不同特点,设计微观指标,并给予权重,例如,行业指标可包括行业基本面、景气指数、设备价格指数等;租赁方式包括直租、回租、厂商租赁等。具体方法上,可以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依据从好到坏的标准,设置5分到1分五个等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行业的不同和租赁公司具体业务的差异,具体指标选择还需要租赁公司依据自身情况而定,同时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度调整。举例说明上述指标体系的应用。以飞机为例,行业指标可以从航空运输景气指数、旅客运输量、周转量等进行设置。如果行业非常景气,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很大,可以给出4~5分的分值,反之则给予低分。从租赁方式来看,如果企业需要大力发展直租,则给予直租较高分值。飞机的整体价值和单体价值都很高,同时也具备优良的通用性、可移动性和保值性,可分别给予5分。在技术先进性和未来应用前景上,可赋予主流机型较高分值等等。这样,通过专家对各个租赁资产评价指标的赋值,租赁公司可以将以往对租赁资产感性、主观的判断,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租赁资产风险评级体系的搭建可以采取分阶段、逐步推进的方法,即立足于行业和公司当前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先简后繁,从简单、有效、便捷做起:首先,应着重于整体框架的搭建,并从租赁公司占比最大的行业开始建立。其次,在评价方式上,可先采取专家打分卡的方式,并依据从业经验、职位等,对专家评判结果设立权重。最后,组织一批具备较强研究能力的人才队伍,加强行业研究,重视数据积累,最终过渡到计量方法的使用。4.适应“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做的变革。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下,租赁公司风险管理的内容、组织结构、指标体系、流程设计、监控和预警体系等均要随之发生变化: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从以“信用”为主,转变为“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设置专门的资产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并与风险管理部和业务部门进行分工、对接和协作;职能设置上,资产风险管理部门专注于资产风险管理,前台业务部门设置专岗,负责追踪、监测、研究最新的市场动态。预警和监测指标也应加入与租赁资产相关的内容,更关注行业指标、设备价格指数等。在流程设计上,也应加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的环节等等(相关流程设计可见图5)。
(三)“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应用“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租赁公司就可以以租赁资产风险评级结果为基础,结合承租人信用评级,在业务定价、租后管理、限额管理、监测与预警方面,实施差异化政策。从租赁授信政策来看,一方面,针对融资性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的不同,实施不同的授信组合管理。经营性租赁业务更类似于长期投资,因此对资产和承租人的资质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对于融资性租赁业务,可以根据资产、客户和债项的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管理和增信措施。配合授信组合管理,租赁公司可以在流程设置上做出调整,设置差异化的流程分支,提高审批效率。总之,依托于“资产+信用”的风险管理框架,租赁公司可以发展出一整套包含制度、流程、定价、监测、预警等的应用体系,实现差异化的决策和定价,并对当前“类信贷”的宏观风险管理框架进行重塑,进而走出一条符合监管要求、贴合业务特点的差异化道路。
四、“资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下,金融租赁公司的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模式的建立和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的挑战。金融租赁公司必须从战略高度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梳理,从而真正走出一条特色化和专业化的道路。在具体的策略选择上,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制定风险管理发展规划,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分阶段目标,从短、中、长期有序地推进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从短期来看,由于公司面临的资源约束、结构职能、管理模式等不会发生太多变化,因此更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例如,对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诊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寻找风险管理漏洞,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评估未来发展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平台建设等资源;培育风险文化;着手数据积累和行业研究等。从中期来看,经过前期的梳理和调整,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已经初步搭建,更重要的就是对其进行落实和细化。例如,不断强化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风险管理责任;全面整合资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重大风险管理职能;不断完善业务风险管理线、职能风险管理线、内部审计线三道防线的建设;对风险管理人才的培育和激励等;开发更为精确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手段等。从长期来看,长期的规划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创新的过程。由于经济形势瞬息万变,金融租赁公司也应及时对公司业务方向、发展战略、风控模式等做出调整。鉴于前期的积累,租赁公司可以在数据、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储备等达到条件的基础上,研发较为高级的资产风险管理模型,并将其与信用风险管理、授信决策、租后管理、预警和监测、资产分类等实现对接,构筑出租赁公司全新的风险管理模式。实际上,对短、中、长期时间段的划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线,各阶段的主要工作也可以依据进度调整,创新能力的发挥也应该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但无论如何,有关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需要从当前得到重视,开始启动并逐步推进。
篇10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财务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业,必须要加强自身财务管理,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今天,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环境的异化和内部管理的缺失,降低不可控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企业经营成本与收益现状,为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对防控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一、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会管理规范化意识不足
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将其纳入到交通运输企业常规财务管理之中。在交通运输企业之中,由于财会管理规范化程度不高,权责关系与治理体系不清晰,很多工作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并未对财务管理投入应有的重视,对企业原经营线路客流量等业务信息变化所产生的财务管理现实需求缺乏清醒认知,甚至认为交通运输企业没有财务管理的需要。
各种重视使用忽视管理、对钱与物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在交通运输企业,缺乏建立系统、规范的制度的管理意识、职责意识,即便建立制度,也缺乏有效执行,在资金使用中出现了较多随意性、重复性的错误行为,甚至存在随意更改账目等严重违法财务管理规则的行为。
(二)运输项目账簿信息数据失真
一般而言, 公路交通企业账目包括车辆更新改造、承包线路回收、站场建设等很多隐性项目,然而在很多交通运输企业的财会管理中,存在账簿信息缺少这部分内容,因此数据残缺丢失、科目对应不当、记录相对滞后的现象,对财务管理带来不利影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弱化,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使原本可以规避的信息数据问题出现意外爆发。
(三)财务风险管控不足
很多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制依然不足,我国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规范化、制度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不利于实现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有序稳定。
具体来看,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过程失之规范,对于如挂靠线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管控缺乏督导与评审,财务风险管控目标不清、责任不明、机制不全、监督不力,加之缺乏相应部门进行统一调配,调剂使用,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管理真空现象,诸如资金违规调拨、融资管理不严等问题在部分交通运输企业较为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导致最终只能产生坏账、呆账,这样的风险管控无效的现象亟待解决。
(四)运输会计成本核算账实不符
交通运输会计成本核算是主要的会计管理内容,但是当前我国部分交通运输企业中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较弱,成本核算工作仅停留在表面,导致成本责任和奖惩制度存在很大差距。当前我国会计成本核算账实不符侧面反应出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规范化、制度化、效益化的管理程度不高,不利于实现交通运输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在明确企业经营发展现状,把握宏观财务信息的作用。交通运输企业对于成本核算缺乏督导与评审,加之缺乏相应部门进行统一协调,导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加剧账目不符。
二、改进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规范管理意识,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具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必须要在一定技术与制度基础上,才能实现平稳跃升。因此。着眼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客观分析阻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的制约因素,摒弃全线并进的工作思路。而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的选择操作性强、成效性高的财务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突破口,以盘活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整体局面,推进整体工作开展。
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加强整体、部门、岗位的多层次建设,提升相关部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人、采、物整体规划与配置水平,减少不必要的运作损耗。二是强化财务管理科学风险管理支持建设,以推进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为先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以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的终身问题体系,突出责任到人。同时,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程序,规范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针对汽车等有形的固定资产,以及报修、保养和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工作细化要求,以提升综合监控、会计管理、数据分析水平。
(二)落实会计法规建设,防止建筑账簿信息失真
为了使我国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能够快速打开局面,交通运输企业应加强交通运输企业的顶层设计,以《运输企业财务制度》和《运输企业会计制度》为基础,对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保障举措进行系统规定。完善工作整体流程,并且根据不同单位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兵力,对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攻克,解决会计财务管理的机制完善与制度构建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从强化有效管理的基点出发,推动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机制,增强与其他组织单位的交流力度,吸纳他人其他单位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为己所用,并进行相应的融合性的制度建设,构建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而且据交通运输企业自身条件,强化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执行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集约化的处理方式,最大化的吸纳相关信息,提升相关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切实将会计财务管理落到实处。
(三)推进管理机制建设,提升财会预警能力
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较为复杂,因为其存在着汽车维修、运输风险、油费变动等较多的外在不确定因素,其资金流转与回笼,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相对较高。着眼此种情况,交通运输企业必须立足自身财会管理实际,对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性追踪性、全面性、系统性分析,持久不懈的紧盯诸风险预警管理的难点、重点,加强当前交通运输企业风险预警现状研判,瞄准交通运输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的现实动态、阶段特征与行业特点,强化“紧跟市场、重在预防、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留足后劲”的交通运输企业风险预警管理理念,建立起体现交通运输行业特色与面向市场需求的财务风险管理预警体系,加强对于油费支出、大件维修、汽车报损等财务报表科目的规范管理,提升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机制与能力。强化公司领导、财务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资金流动、回笼分配的有效监管,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的相关决议,将风险预警管理当做财务管理的底线要求与首要任务,提升交通运输企业风险预警管理质量。
(四)夯实财务基础工作,确保财务管理真实有效
不同的交通运输企业有不同的组织环境,交通运输企业必须立足实际,对其他单位会计财务管理进行批判性的借鉴。持久不懈的紧盯当前财务管理制高点,加强当前交通运输企业财务管理潮流的发展研究判断,瞄准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现实动态、阶段特征与发展方向,强化“有效利用、互通有无、强化节约、提升效能”的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理念,要着眼财务管理服务交通运输企业的现实要求,统筹交通运输企业的整体规划,将会计财务管理的建设、投入、改造、创新纳入交通运输企业整体发展发展之中,有步骤、有计划、分批次的完成会计财务管理改造。当管理不到位时,强化对呆账、坏账成本核算的长效机制建设,实现有会计成本核算的与时俱进与改革创新。
三、结语
财务管理不仅是制度层面的革新,更是管理理念的变革。我国大多数的交通运输企业尽管经过多年改革,已经发生重大变革,但是深层次的观念性、制定性的束缚依然存在,会计财务管理的理念与思路落后于时代。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交通运输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强化信息化、公开化、程序化建设,为提升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 上一篇:成本控制机制
- 下一篇:给排水工程质量监理要点